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人世间杂志 > 什么是佛法

什么是佛法

发布日期: 2019-10-06 浏览量: 5,949 次浏览

净智

今天的主题是“什么是佛法”,共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梳理一下佛教文本中,有关“法”的概念;第二个部分,是阐述佛法的殊胜功德;第三个部分,是介绍佛法不同于其它宗教的特征。

一、法的三种语义:文义法、意境法、皈依法

佛经中说到的“法”,不是指法术神通之类的,“法”的梵文是dhamma,音译是达摩。通常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是“文义法”,即跟“义”相对,能够诠表“义”的语言文字。比如说佛陀讲经说法,那讲的是什么呢,讲的就是语言文字。“法”狭义地说,就是佛陀讲说的教法言声;广义地说,凡是能表诠“义”的语言文字都被称为法,故佛经中经常把“法”、“义”并举。

第二个是“意境法”,即意识的所缘境。佛说一切法可分为十二个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狭义地说,唯意识能缘,除前十一处外的事物,比如心所法、无为法等,才能被称为“法处”;广义地说,意识能缘到的一切都是“法”。有人认为凡是被心认识到的东西一定都是存在的,龟毛兔角不能被任何心识缘到,故不是“法”,“法”必是实有;也有人认为心有时会有错觉,你以为你认识到的东西,其实可能不存在,比如翳眼所见的第二月,故“法”也可能是无。于是古代的法相家就给“法”下了一个精确的定义,“轨生物解,任持自相”。即“法”必须有其特定的的规则,能够让人去了解它是什么,并能保持自己的特征不丢失。比如你一说“火”,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指什么,它有温暖的特征,燃烧、成熟的作用,从古到今,火的这些特性都不会变。而“空花”这种不存在的事物,虽然“无”是其一贯不变的,但因无法让人理解它在现实中的具体所指,故不是“法”。

另外,“意境法”的定义包含有某种层面的缘起思想和唯心思想,即能缘的意识和所缘的法是相互观待的,离开心没有办法知道“法”的存在,离开“法”心也不会独立生起。而凡“法”必是所知,更揭示了佛教反对不可知论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一个事物,如果不能被任何人,乃至佛所认知到,那它一定不存在。比如,你去问基督徒,世界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么来的?他们会告诉你,世界和人类都是上帝创造的。但是如果你继续追问上帝是怎么来的,在上帝没有创造世界之前,上帝住在哪里等?他们就会告诉你,这个问题越界了,不能问,因为神是不可知的。但是在佛教来说,成佛就是要成为一切智,断除所有的所知障,如果这世上存在某种不可知的神秘事物,那成佛就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

第三个是“皈依法”,即三皈依中,所皈依的“法”,这是佛教特有的“法”,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真理、中道、解脱。

真理不是佛陀所发明的,而是无论佛出不出世,这个法则永远都不会变。比如说有生则有死,善业感可爱果,不善业感不可爱果等等,佛陀将真理开示给我们,不是强迫我们接受某种臆造的真理或善恶伦理,而是给我们指出事实,我们可以去思惟、去怀疑,但最终你会发现佛陀所说的真实不虚。比如说苦集灭道四圣谛,十二缘起等都是佛教中著名的真理。

中道,是行为层面的法则。我们要远离自我折磨的苦行,也要避免过分追求感官享受的乐行,中道意味着不苦不乐的生活准则。具体地说,就是八正道。正确的见地,正确的思维,正确的说话方式,正当的身体行为以及谋生方式,另外,为了获得解脱,还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和禅定。

解脱,是指涅槃,即烦恼和痛苦的完全止息。

一些神教、或一些民间宗教,它不强调对真理的思辩,只是让你去信仰它鼓吹的那个神,比如中国民间信黄鼠狼的,信孙悟空的都有,宣说者不鼓励你去做理性的怀疑。

世间的哲学,虽然主张思辩,但许多都是空想的乌托邦,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或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够圆满,不足以成为解脱一切痛苦的指南。

神秘主义者,沉溺于种种神秘的灵修境界,但由于缺乏对真理的闻思抉择,以及正道的行为准则,故禅修中神秘的身心体验,往往并没有导致烦恼或者痛苦的止息,而只是让人更加执着,甚至癫狂。

佛法,正因为在境行果这三者上,皆具真实、圆满、良善、可敬的特征,能够将我们从生死苦海中拯救出来,所以我们才会去皈依佛法。

有人可能会问,意境法的所知义与皈依法的真理义完全是两个意思,它们为什么都是法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南传佛教有一本著名的《卡拉玛经》揭示了这个道理。佛陀教导卡拉玛人,不要因为是传统就相信为真理,不要因为是经典所说就相信为真理,不要因为是父母师长朋友所信奉的就当作真理。真理是什么?必须由内心如实地判断。若内心不认可,则这种真理毫无意义,不足信奉。另外,禅宗说“即心即佛”也是这个道理,佛能讲法,心也能讲法,如果你能领悟自己的真心,则其自会向你透露出法的真义。所以六祖大师开悟时会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二、法的六种功德:善说、自见、无时、来见、引导、自证

如同念佛,需要忆持佛陀的十种功德,念法也要忆念法的六种功德。

佛法的第一个功德是善说,即佛陀所说的法,其开始、中间,以及结尾都是善的,意思就是说,佛法你初听起来觉得不错,回去后仔细思考回味,还是觉得不错,最后按照其教导的去做,还是不错,因为确实能达到最终的解脱。而邪教或者一些宗教骗子,一开始跟你许诺、描绘的都挺好,但你一旦加入到那个组织,就会发现他们做的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当然最后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所以正法一定是初中后皆善,而不只是听起来不错,结果指引的路线根本就是错的,或是跟目标南辕北辙。善说,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指佛陀所说的法非常善巧,有次第,不颠倒,文义具足,契理契机。

佛法的第二个功德是自见的,即佛陀所说的法,是大家可以自己见到的,它不像一些哲学家,或者一些宗教所讲的东西,完全是一个空想出来的美好境界,大家都看不到。而佛教本质上来说,不是一个信仰性的宗教,它没说只要信了就能得救,而是要弟子以信为门,进而去亲身体见。比如佛说,世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缘起,都是空无自性的,如果你不理解什么是“缘起性空”,而只是说我相信这四个字是真理,是无法获得解脱的。“法”如果不能被内心见到,被认知,被接受,内心也就不会因为“法”而有任何转变。

佛法的第三个功德是无时的,即修学佛法没有时间的约束,随时都可以解脱。有些出家人七岁就成为了阿罗汉,而有些出家人至死还是凡夫,故解脱与否,与时间无关,而是跟你对法义的领悟程度有关。

佛法的第四个功德是来见的,就是说佛法是清净的,是敞开性的,欢迎大家来看。不像一些骗子,说手里面有好东西,打开一看,却污浊不堪。因为佛法是清净的正法,所以可以敞开来给人看,也不存在留一手、藏一招。比如,佛陀曾经伸出过自己的手掌,跟弟子们说:我跟你们说的法,就如同我展开的手掌一样,没有任何的隐藏,该说的全部都说了,剩下的就靠各位自己精进努力了。

佛法的第五个功德是有引导性,那么最终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就是引导到解脱涅槃。不像我们世间上很多人做事,他自己都不知道要做什么,或者说努力的行为最终能不能引导到那个目标,他自己也不确定,只是一种猜测、试验、梦想。而佛法是由佛陀本人及无数的弟子们亲证,能确保把大家引导到解脱涅槃。所以佛法是有引导性的,不是摸索的状态,或无效的指引。

佛法的第六个功德是自证,即佛法是智者各自证知的。不是说我师父解脱了,用手加持我一下,我也解脱了,否则以佛陀的大慈大悲,我们都应该被加持开悟了才对。然佛陀如同医生,给病人开了出药方,病人服不服药,那是病人自己的事情,佛陀也代替不了。另外,涅槃既然能被历来的高僧大德亲自证知,也就从侧面说明佛法真实不虚,能经得起时空、智者的考验,不像某些宗教,教主证知的,信徒无法证知,或者信徒的成就全赖他力,与自身的认知无关。而佛经中记载阿罗汉常作狮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这是不依赖佛的自证,即使佛陀入灭了,后来的修行者依然可以根据佛陀的教法,亲证到与圣者一样的解脱境界,而涅槃一旦被触证,行者立即就会确认这就是最终的永恒安隐处,从而不再怀疑,亦不须再向他处寻觅求证,佛法能够传续至今不灭,正由于此。故佛陀说:若我弟子能展转证得我所说法,则正法不灭,如来法身亦得常住在世。

三、鉴别佛法的四种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现在社会上像似佛法很多,有很多人会打着佛教的旗号,盗用佛教的名相,说一些伪佛法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鉴别佛法。经论中说,佛所说法决定不会违背以下四个原则,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同鉴别真品膺品的印章,四法印也是鉴别佛法真伪的关键,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这四句法要。

第一个法印“诸行无常”,是说凡是被造作出来的缘起法,它们都是无常的。如果有人跟你许诺,有一个永恒不朽的世界,或者修了某个法永远不会死,那么告诉你不可能,凡有生者必定有灭,不要去为不可能的妄想乱修瞎练。又诸行无常,虽然听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在内心中生根发芽,并不容易。我们能接受的只是意料之中的变化,但若无常超过了我们的预计,便会造成巨大的烦恼和痛苦,这说明我们其实根本没有接受诸行无常的真理。古德说,无常有粗细之分,愚痴的人连发生在眼前的粗大无常尚不觉知,更何况是微细难觉的刹那无常呢!而只有通达细无常,才可说是触及到解脱的门槛,否则泛泛地听闻一下人生无常,是遮不住烦恼,也脱不了生死的。

第二个法印“有漏皆苦”,是说只要有烦恼,就会有痛苦。这个“漏”是指烦恼,因为烦恼会让我们停驻在生死轮回中,虽然希望解脱,但功德法财皆由烦恼漏失,最终还是无法出离。我们经常会把痛苦的原因怪罪于别的东西上,长的不够帅,挣钱不够多等等,却未想过那些比你帅,比你富的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痛苦。所以痛苦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有烦恼,佛陀当年不是因为其拥有了过人的地位、财富、权利,才获得解脱的,相反,他弃前者如草芥,而奋力去追求断除痛苦之道,从而最终成为熄灭一切烦恼和痛苦的大自在者。如果我们不能认识烦恼才是导致痛苦的真因,而一味追求外在的感官享受来遮掩内心的空虚苦痛,那么这种非因计因,这种愚痴无明,只会让我们与幸福渐行渐远。整个社会也多处在这种无明的状态,虽然说努力工作是为了获得快乐,但结果许多人只是在收获不同的痛苦,因为仅靠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忽略内心烦恼的降伏,往往是得到的东西越多,做的事业越大,执着也就变得越深,内心反而更痛苦。

第三个法印“诸法无我”,这个不好讲。因为我们都是有我执的人,跟有我执的人讲没有我,或者说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的,这就跟与虎谋皮一样,难!龙树菩萨说,外道听到无我,听到空,就如同被三百根矛刺中了一样,非常的痛苦。凡夫自以为我的东西太多了,已经从自我的妄想执著中,获得很多利益,很多满足,很多快乐,你若跟他讲这些东西都是无常的,都不是你的,他一下子就变成了光杆司令,所以潜意识中不要听这个东西,因为潜在的自我会受到伤害。其实我们所执着的我,只是缘生缘灭的五蕴,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性,如真有一个我,那么请问,一百年前那个我是什么?一百年后那个我又是什么?现在所谓的我,到底是色身,是感受,是想法,是情绪,是心识?如这个色身中,无论是皮肤、肌肉、血管,五脏六腑都不是真正的我。色身最初的来源,一个是母亲的细胞,一个是父亲的细胞,我们只是把别人的细胞执着为自我罢了。生下来后,又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如果别人辱骂了这个名字,自我就会觉得受到伤害,为什么声音会伤害你?那是因为你执着这个名字代表了真正的自我,你忘记了它只是假名。

 

第四个法印“涅槃寂静”,即佛教认为最终的解脱是涅槃,涅槃是烦恼的无余熄灭,因为内心中已经没有任何执着,故达到了最安乐最寂静的状态。这个境界很难被表述,据说佛陀证悟后,最初的二十一天并无意说法,因为其所领悟到的涅槃是如此的深奥,直至天神再三恳请,佛陀才答应宣说大道。据说,当时印度有一个国王,虽然在皇宫里面享受种种的快乐,但是依然觉得不满足,他觉得佛陀的弟子很奇怪,整天在树下打坐,什么五欲的享受都没有,他实在不能理解僧人们如何能过这么枯燥乏味的生活。佛陀就跟他说,这些弟子们有禅定之乐,且有许多已经证得了贤圣默然,内在的语言已经完全停止下来。你看国王连禅定之乐,默然之乐都无法理解,那对涅槃这种超越所有身心变化,离相绝言的寂静之乐如何能理解呢!而外道对涅槃也深怀恐怖,他们认为瞎子因看不见而痛苦,聋子因听不见而痛苦,涅槃中既看不见又听不见,岂不更痛苦!所以,涅槃对凡夫外道来说,是非常难于理解的,我们现在只能一步一步来,首先要厌离欲界的五欲,向往上界的禅乐,然后观察禅乐也是无常不究竟的,再追寻永恒的解脱之乐。一旦触及到涅槃的无上寂静,内心就会毫不犹豫地宣称,终极目标已经达成,此寂静乐超越了世间上所有的快乐,是真正的皈依处。

返回《人世间》24期目录请点击:这里

排版|叶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