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第26期 “我执”浅说
发布日期: 2019-09-26 浏览量: 6,701 次浏览
净智法师
我执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佛教内部不同的宗派,对它的描述不尽相同,有些粗糙一些,有些精细一些,有些容易理解,有些比较烧脑。特别是对于我们凡夫来说,要去除我执很难,对一个非常自我的人说,不要我执,就如同与虎谋皮般,很难很难。本次讲座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简单地介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有关我执的内容,而不涉及大乘佛教关于我执的讨论。
一、外道的神我论
首先,我们先讲一下佛教的“无我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在古印度,有很多外道,他们大多主张有一种永恒不变的神我。比如帕坦伽利(patanjali)的《瑜伽经》就说:“不执着便是对所见所听之物,毫无欲望。由于知道了自己的真我,对世上种种都无欲无求,这便是最高的。最高的三昧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如果达到无分别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现。智能便与真理合一。此与言辞的推理截然不同。”
这部经是印度瑜珈派的典籍,你单看其中一两句话,你会觉得,咦,好像也挺有道理的,比如说,不要执著、不要贪婪等等,佛教好像也是这么讲的,但其实二者背后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外道认为有一个真我,所谓真我,就是真理、觉知、喜悦。我们之所以痛苦呢,是因为我们认贼为父,认错了。而一旦认识到这个真我你就获得解脱了。所以外道的修行呢,他是去寻找这样一个真我。通过冥想修行,通过舍弃世俗,真我就会自然显现。
二、佛陀的无我论
佛教虽也讲放下执著,不要贪恋世俗,但背后的逻辑并非如此。佛陀当年出家也是先跟着外道修苦行,修禅定,但是在不断探索真我的过程中,他发现,其实没有这么一个东西。因为我们的色身会衰老,会死亡,所以我们总希望不受这些束缚,于是就想象有一个纯粹的,不受色身等束缚的本体,但这只是我执的投射。故佛陀证道时,说了一个著名的颂子:“经多生轮回,寻求造屋者,但未得见之,痛苦再再生。已见造屋者,不再造于屋。椽桷皆毁坏,栋梁亦摧折。我说证无为,一切爱尽灭。”也就是说佛陀在证道之后,他发现了一个真理,即这个轮回的背后没有一个所谓的上帝啊,大梵啊,灵魂啊,神我啊,没有这么一个东西。一切的存在,都是被无明、我执所造就的幻象。一旦认识到无我,贪嗔等烦恼就会慢慢地熄灭,不会再造业,不会再生死轮回。
我们看到许多外道修苦行,很多也会过一种非常朴素的生活,世间的名利地位他们也都不要了,看上去好像是很修行的人,但这不是重点,重点的在于知见。他之所以努力修行呢,是认为世间的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但背后有一个我是真的,他要去寻找这个我。但是佛教认为这种努力的本身就是无明、我执的表现。即使一些佛教徒,表面上也能持戒,也在修定,但是在智慧的层面,其实并不跟佛一样,而是跟外道一样。因为潜意识中,总想找到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而很难接受无我的道理。
第一次听到无我的道理并真正领会的人,他应该会有一种汗毛直竖的感觉,或是极端的喜悦,或是极端的恐惧。因为“无我”必然会与我们无始以来的我执相冲突,它是一种非常颠覆性的认知。如果听了以后毫无感觉,这多半是没有理解的缘故。经中记载,外道听到佛陀讲无我的时候,心中如被三百根矛刺中。这至少说明,外道听懂了,所以很痛苦。我们大多数人则是凡夫,对见解之类的没兴趣,只要物质生活得好就行。不像外道,虽然他的知见错了,但他是在追求一种真理,只是误入歧途,但这样的人一旦回到佛教的正道上,他会很快解脱,因为他的慧根很利。
三、无我的证明
佛教是如何破斥外道所主张的神我呢?
《杂阿含经》中记载,世尊告五比丘曰:“诸比丘!色无我。诸比丘!若色有我者,此色应不致病,于色应得谓:‘我用此色,不用彼色。’诸比丘!然色无我故,色乃致病,于色不得谓:‘我用此色,不用彼色。’”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色身真的是我,或被我所主宰的话,那么我应该对这个色身说,我不要疾病的身体,我要健康的身体。但能做到吗?做不到,做不到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色身根本没有主宰。如果真的有一个自我的话,那就应该能主宰身体,让它不生病,不衰老,不死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以色身根本不是我,而是被无明妄想错误地执为是我,
在另一部经中,佛陀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弟子们来了解无我。如云:“诸比丘!汝等于意云何,色常耶?无常耶?世尊!无常也!无常者,苦耶?乐耶?世尊!苦也!观无常、苦、有变坏之法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本我自身。’然耶?世尊!不然!是故,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色,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劣、或胜、或远、或近,一切色,应以正慧如实如此观察: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本我自身。”
色身如此,感受、想法、情绪、意识活动等也都如此,我们要观察它们都是无常的,而无常的东西就是苦的。苦是逼迫的意思,因为被无常所逼迫,所以不能主宰,非但不能主宰,反而被它所逼迫。不想生病却得生病,不想衰老却得衰老,从而让我们意识到这些东西其实根本就不是我,也不是我拥有的。一旦你认识到这些东西都不是我或我的,你就会放下对它的执著,从中解脱出来。
比如有一个手机,在商场的柜台还没有被卖掉的时候,不小心摔碎了,你一点都不会难过。但是如果你花钱买了后摔碎了,你就会难过。同样一个外在的物质,当它发生变化的时候,为什么一种情况你会痛苦,而另外一种情况就不会呢?这明显是与自我的执着有关。如果认为是我的就会痛苦,如果认为不是我的就不会痛苦。身外之物如此,内在的身受心法,也是如此。只要你认为是我或我的,你就迟早会痛苦,为什么?因为缘起的事物都是无常、受逼迫、非主宰的,而我们却想当然地以为自己能够完全主宰它,但事实往往是不受你控制的。众缘和合的事物,不是由我说了算的,放下我执,随顺缘起,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四、我执的所缘
佛教各部派对于我执的所缘境有很多争论。通常来说,心必须依它所认识的对象才能生起。比如,桌子是存在的,故有看到桌子的眼识。龟毛兔角是不存在的,故没有看到龟毛兔角的眼识。佛教既然宣说诸法无我,这即是说“我”是不存在的,那我执是缘什么而生起的呢?
小乘部派有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执是没有所缘境的。就如同我们回忆过去,表面上说你在回忆过去,似乎有一个过去作为你的对境,但其实过去早已经不存在了,它只是你相像出来的影像,不是真实的。同样的,我执也是没有对境的。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任何心都必须有一个所缘境,你可以看错,但不能说没有。比如说你把地上的一根绳子看成了蛇,这是错觉,但前提是你必须得有一个绳子在那,如果连绳子都没有的话,你就不会误看到蛇。同样的,我执以色受想行识等五取蕴为所缘境,但却将这些本来是无常的,缘起的东西,当成是常一不变的自我。错误的是行相,而非所缘。
其次,我执的所缘是不是只是五取蕴,部派之间也有争论。有人认为,佛既然说过:“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故我执唯缘五取蕴。也有人认为,部分外道执着有一个神我不生不灭,遍满虚空,这是离蕴计我。而小乘犊子部认为有一个非即蕴非离蕴的我作为轮回的载体,这遭到其他部派的批判,认为是一种变相的我执。故依所缘与五蕴的关系,可分出三种我执――即蕴我执、离蕴我执、非即非离蕴我执。
另外,我执还可以依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分为三类。就好像贪欲可以分为欲界的贪、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一样,三者是不同的。比如某人为了修禅定,他不再追求饮食男女,名利地位等,这些欲界的东西,他不要这些东西,但是他对色界还是有贪的。不能说他断了欲贪,就同时断了上二界的贪。
你可能会说自己,好像没有对色界的贪啊,那是因为你现在的境界比较低,没有证得禅定,没有尝过色界的妙乐,所以连生起色贪的机会都没有。但你没有生起来,不代表你把它断了,一旦你达到那个境界,你的贪就会生起来。我执也是这样,现在感觉不到色界的我执,不是说它没有。没有生起和被断除,是两回事。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巧克力,他当然不会生起对巧克力的贪欲,但你能说他后来见到巧克力就不起贪吗?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修行中,就要知道贪欲也好,我执也好不是一下子断除的,因为它们分属不同的界。小乘一切有部主张谛现观时,不可能顿观三界,而要分界别观,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如果能同时现观三界的话,那么三界的烦恼就会被顿断,这样一来,四沙门果的安立就变得不合理了。佛陀既然在修行的路上,施设了四个成圣的路标,断见惑证初果,断欲界的修惑证二、三果,断上二界的修惑证四果,可见烦恼必须分界渐断。分别我执虽说是见道时速断,但见道与修道的无漏慧本质一样,故也须如修道时一样,分界而断。
五、我执的性质
我执虽然经常被说成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但是在性质上,它并不是不善法,而是有覆无记法。无记,是指“我执”无法记别是善的,还是不善的,到底会感得可爱果,还是不可爱果。有覆,是指“我执”能够障碍圣道的现起,使行者不能解脱。即“我执”可能会导致你做恶事,但有时也不妨碍你做善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有我执,你绝不能解脱。
什么叫有我执的人也可以做善事呢?比如,有人想下辈子过得更好,于是就经常去行善积福。故我执不一定都是导致人做坏事的,它是无记性的。心理学家说,要塑造一个健康的自我,这当然不是坏事,只是不能解脱罢了。
其次,我执是导致我们流转的生起因,但不是异熟因,即不是产生我们苦乐果报的那个因。因为有我执,所以我们才会轮回,但投生到善道还是恶道并不是由它决定的。故不能因为它是轮回的因,就将它判为不善性。
另外,我们平时所说的善与不善,并非是从能否导致解脱来判断,而是从感召的果报而判断的。比如,我去帮助别人,可能也是出于自我,希望得到别人赞美、认可等,但不妨碍它是善。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做善事的人,都要先达到无我。故从世俗谛的角度而言,有我执并不妨碍善的行为,所以把它称为无记性。而有一些部派,从胜义谛的角度,把我执也说成是不善,这个标准太高了。
六、我执的断除
佛教说,断除烦恼是通过遍知的方式。什么是遍知呢?就是对某一类事物,经过最广泛、最深刻的考察后,获得的究竟、如实的现量智慧。遍知必须超越思惟分别,成为内心中毫不动摇的见解,而不是那种提起来有,不提起来就没有的干慧。比如,一个人虽然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是在他忍不住抽烟的时候,他的这个想法就变淡了,他要真的觉得这个像毒药一样,吸了马上要死,他就不会吸了。观修无我也是这样,不是偶尔想一想,觉得五蕴中没有我就可以断除我执的,它必须发自于你内心,深入到你骨髓,无须刻意提起,时刻不会违背的知见。
经中说,见道后的圣者我执已断。大乘佛教认为这只是断了分别我执,而未断俱生我执。但小乘说一切有部则认为,我执一定是分别性的,因为凡是“见”,就必须有推度、坚执的特征。劣慧的禽兽、婴儿等虽然有天然的自我本能,但这只是修道所断的无覆无记邪智,并非我执。另外,未离欲圣虽于有情有爱有恚,亦有自他想心,但这也不是我执,因为任何一个有学圣者都不会在思惟推度后,还坚执有我我所等的。不能因为圣者有自他的分别,就说其我执未断。大乘佛教对此观点颇有争议。
虽然一切法皆非我非我所,但见道位并非现观一切法,亦非现观所有四谛皆空非我,才能断除我执。因为根本性的我执唯缘五取蕴生,余法既不能顺生烦恼,故现观时亦无须多此一举。
以上所说,我执能被出世间道断除,这是各个部派都共许的,但关于修禅定能否断下地惑,就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类认为不能断惑,只能暂伏。一类认为修所断惑可断,我执等见所断惑伏而不断。一类认为,有顶天以下的见修惑都能断,只不过断了之后,还有可能续生。这第三种是小乘一切有部的观点,他们还主张我执等见所断惑若被圣道所断,必无退理;若被俗道所断,或退或不退。为什么无漏道断的我执,绝对不会续起呢?因为“谛理真实,揩定可依,圣慧已证,必无退理。”
大乘佛教对我执还有更深一步的探讨,比如,提出了俱生我执与分别我执,人我执与法我执的概念。对我执的所缘,有进一步分析为亲所缘和疏所缘的,也有提出五蕴只是所依,名言我才是所缘的。有结合第六识、第七识分判我执的,与此相应,我执的断除也有多种描述。因时间的关系,这次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摘自|《人世间》杂志第26期
排版|马莉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