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幸福(已更新)
发布日期: 2019-06-28 浏览量: 2,776 次浏览
一 · 准备好
两小时的讲座时间非常短,如果我们去讨论一些教理上的东西,大家会听得比较晕,一时半会也很难消化,所以这次讲座我们不会涉及佛教的专业术语,而是采取直接能与我们内心相应的讲法。在佛教里,这主要是禅宗的教学方法――直指人心。只要你有心,基本上就能听得懂。我估计一般的中学生都能看得懂唐朝六祖惠能大师的书,但如果你读唐朝另外的佛教大师――比如道宣律师之类的著作,基本上就读不懂了,它需要专业水平比较高的人才行。六祖大师这样一个不识字的开悟者,他的教法能够流传这么久,影响这么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在用心灵交流,你不需要懂太多的佛教名相,依然可以理解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这次讲座与我们的内心有关,所以在座的各位也要打开自己的内心,与法相应。首先是放下,放下一切的成见,然后你才能听得进去。这个是需要大家做好的一个准备,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虽然在场,但却并没有真正地在听,比如某人原来是其他宗教的信仰者,他可能一边听着,一边在与原来所学的进行比较,结果什么也没听进去。所以说我们要放下,减少思维上的干扰。
其次,我们要时刻做好觉悟的准备,我们不能把解脱的希望寄托在别的地方,你要回到当下,准备在这一堂课当中就唤醒自己的内心。我们不要想着下半年我还要再去参加一个佛教的禅修营之类的活,我们要把当下就作为你觉悟的契机。过去一个著名的禅师,修行很多年总是觉悟不了,后来有一个已经开悟的人就跟他讲,虽然你每天都在打坐,但你并没有真正地专注,你还没有准备好要觉悟,所以才一直开悟不了。后来他就发愿打坐七七四十九天,如果还开悟不了就从悬崖上跳下去,以此来逼迫自己,结果四十九天后就在要跳崖的时候,他突然就开悟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各位只是抱着一个闲散的心来听听,没有把你全身的能量,提升到相当的状态。那么无论你听多少次讲座,效果也不会特别好。
我们在一生当中,已经听过很多名人的讲话,听过很多的心灵鸡汤,也听过很多大师的开示,但听完了,最后大都记不得了。几个小时的讲座就像毛毛细雨,落入了心识的大河中,完全没有办法扭转生命的惯性。要想觉悟,我们必须首先准备觉悟。就像《坛经》当中记载,六祖来到五祖的道场,五祖说,你来干什么?如果换了我们,可能就会说,“我是来学佛的。”但六祖却说:“我是来做佛的!”这一字之差,反映了彼此的境界高低。我们只是来学佛的,我们并没有准备做佛。我们并没有把自己的心提高到想要解脱的层次上来。于是我们听任何东西就是听过去就算了,它对我们的人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所以这次讲座,如果我们想有一个很好的领悟的话,那么我希望,大家把每一个当下都当作是觉悟的契机。
听经闻法的目的是为了觉悟。经中常常记载一场法会的最后,有多少多少的弟子获得了法眼净。我们没有“法眼”,总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今天听到一个大师这样说,明天听到另一个大师又那样说,好像都有道理。但是你自己并没有抉择的能力。但是获得了法眼净,就好像有了择法之眼一样,能够分辨正法邪法,你就不会轻易受到别人语言的影响,因为内心中已有坚固不破的见解产生。这是讲经说法能够达到的最理想状态。如果每一个讲座讲完,听众的内心没有任何触动,没有像重生般地焕然一新,没有获得迥异从前的看待世界的方式,那么这个种讲座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知识性的讲座,不会对你人生有太大的帮助。
二 · 返观自心
我们当重视闻法的当下,因为只有现在才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如果不能在当下契入佛法的话,那其实永远也契入不了佛法。听讲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眼睛闭起来。有时我们虽然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却跟瞎子一样;有时我们闭上眼睛什么也不看,但内心却明亮了起来。以前有个禅师说:“夜半正明,天晓不露。”深更半夜正是明朗的时候,天亮了反而看不到了。我们闭着眼睛,其实不是不看,而是要回光返照,看我们自己的内在,不受外在的干扰,回观自己的内心。
佛教将我们的生命状态,分为色法和心法。用基督教的话来说,就是灵魂与肉体;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物质与精神。这种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总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整体,故佛陀教你先做一个智慧的切割。这是你的身体,这是你的心灵,不要将它们混在一起。内心中的烦恼,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需要去克服的,它是所有痛苦的根源。不是外在的环境,不是物质因素,也不是其他人造成的。
我们习惯于从外在找理由,总觉得个人的幸福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上,比如说要事业顺利,要家庭和睦,要心想事成等等。但就像这个房间里的众多柱子一样,如果损坏了一根,房子就会塌陷。健康是一根柱子,家庭是一根柱子,财富是一根柱子,地位、事业等等,它们都是柱子。你所搭建的幸福房间,只要有任何一个柱子出了问题,你就会烦恼。但你仔细想一想,你能够保证这些柱子永远不出问题吗?你做不到,你没有办法保证。当我们把幸福建立在这些外在事物上的时候,就等于是将幸福放在不可靠的、无常变化的、危险的境地中,你迟早会受到这个东西的打击。比如说我们不可能一直健康,我们总会衰老,总有一天会生病,总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应从外在寻找幸福。
我们看佛陀的传记,佛陀本来是一个王子,如果按正常的顺序,他将来可以继位当国王,但是最后他去出家了,去做一个乞丐。佛陀通过他一生的行迹来证明给你看,没有外在的地位、财富、荣耀,他更幸福。道教也有一个经典叫《南华经》,其中有一篇《逍遥游》的文章,说到有个叫列子的人,他能够御风而行,有人就跟庄子说,看这个列子多逍遥啊。庄子说,这还不是真的逍遥,因为他还要靠风,没风了他就要掉下来。真正的逍遥应该是不借助于任何外物的。同样的道理,佛教真正的解脱,真正的逍遥,也不是建立在对外在的事物的拥有和支配上,所以我们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发掘自己内在无条件的幸福。
三 · 放下那座山
曾经有一个人,他的理想就是爬上珠穆朗玛峰,他牺牲了很多,把工作辞了,家庭也离了,通过很多努力,终于爬上去了。过程中因为一些意外的发生,他的一个眼睛失明了,手指也冻掉了几个,但他觉得人生的理想实现了。而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他可能会觉得,为什么一定要上去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珠穆朗玛峰,如果达不到,就觉得人生不会幸福。比如事业一定要做到多大,财富一定要挣到多少,一定要跟谁结婚,若不能跟她在一起,人生就一片黑暗,毫无意义。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妄想的需求,换成另外一个人,就会觉得,为何一定要这样呢?
我们所谓的幸福和痛苦,只是能不能爬过我们自己创造的山峰罢了。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山峰,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老师,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我们会跟孩子说,你考试要考一百分,考了一百分,我就带你到什么地方去吃,带你到什么地方去玩,从小的时候就鼓励你获得更多的东西。你获得了,你就会满足。如果你得不到,你就不能满足。
世间上很多人每天都在努力奋斗,你要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是为了追求幸福。但你再问他现在幸福吗?他又说他不幸福。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南辕北辙地走在一个名为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我们总是认为幸福是基于某种外在的东西上。但其实当你得到之后,你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乐。因为你很快就会创作出另外一座更高的山峰,另外一座你还没有爬过的山。所以尽管我们一直在翻越,却一直不能真正的满足。
佛教的方式与前者完全相反,它是放下,而不是获得。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所谓的满足,不就是为了最终能够放下吗?比如说一个考生想要考上某某名牌大学,当他真正考上的时候,你说他有多幸福吗?其实并不是。他只不过是放下了。就是说考大学这个事情我不用再想了,不像在高中的时候,还总要想我到底能不能考上,现在就不用再为这个事情去烦恼,去焦虑了,因为已经得到了。这样说来,一开始放下不更好吗?我们为何要背负着一副重担上路?外在事物的成败有赖众缘和合,我们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然后顺其自然,不纠结于结果,不因目标达成与否而决定自己人生的意义。
四 · 永恒的满足
佛陀所追求的圆满,不是去成为统一印度的转轮圣王,而是坐在菩提树下反观自己的内心,通过觉悟获得满足。传说佛陀成道之后,有三周时间都沉浸在解脱的愉悦当中,这时有天人来请佛讲法,但佛陀说其所领悟的涅槃非常深奥,世间人难以理解。
这种内在的寂静,内在的幸福,不仅佛陀可以体证到,接受佛陀教诲的弟子也可以体验到。有一个国王看到佛陀有很多年轻的弟子,经常在树下静静地坐着。他就问佛陀,我在宫殿里,每天吃喝玩乐,但是依然觉得不满足。而这些年轻的比丘没有娱乐生活,怎么能够坚持下来?他们的幸福到底是什么?佛陀就跟这个国王说,他们有一种寂静之乐,那些只知道在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上寻求满足的人,是无法理解这种幸福的。
大家来到这里,不管你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一定已经感觉到世间法难以圆满,也就是感觉到了一种“苦”。如果明天就死掉的话,你会觉得,好像还有什么没达成,你的内心中渴望一种更高的幸福。如果大家在世间上觉得很幸福,就不会不会进入宗教,不会接触佛法的。这就像一个生病的人,如果觉得自己没有病,是绝对不会去医院的。
我们不妨深入地想一想,世间的东西真的能满足我们吗?假设你的目标已经达成,而且放大许多倍,你是否就能满足?比如你的目标是赚钱,赚一个亿,那你现在挣到了一百个亿,你满足了吗?或者你希望长寿,能活一百岁,那么假设科技发达了,你能活到八百岁,你是否就满足了?你会发现,你还是不满足。宗教要解决的,是如何让你获得真正的满足,它不是解决你其他的问题。有些人来到寺庙拜佛,希望佛保佑他身体健康,升官发财,其实佛教的根本目的不是这个,就算你有再多的钱,就算你能活到八百岁,你还是不会满足的,因为你总还是要死,还是什么也带不走。所以幸福不在那个上面。你之所以现在觉得那个是幸福,是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得到。等你真正得到了,你会发现还是不幸福。即使再给它放大一百倍,你还是不会幸福。
世间人经常将自己内心的欲望投射在佛教上面,将佛菩萨想象为一种超自然的存在,好像一种万能的神,专为满足我们世俗欲望的。但这是把佛教矮化了,佛教的本质并不是这样,佛教是要给我们一种永恒的东西,一种能够真正让你满足的东西,一种能够像超越生死的东西。当内心触及到灵性的高峰,处于极度的喜悦,你会觉得其实一切都不重要,一切都被超越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涅槃是一种纯粹、寂静、永恒之乐。它不依赖任何外在的东西,一旦你体验到涅槃,你将超越世间上的一切的痛苦。
五 · 最珍贵的东西
人活在世上,不是肉体活在世上,你看人死了,那个皮囊还躺在那个地方,但是它已经看不见,听不到了。人活在世上,是心活在世上。所有的苦乐都是由心去承担。幸福与否不在于外在的事物,而端赖于我们的内心,但有的时候我们会颠倒,所以经中说,心如同国王,它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我们现在人会觉得钻石珍贵,所谓“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但对于蚂蚁来说,钻石有什么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内心不去认可它,不去设定它,钻石就一点也不重要。人没有钻石不会死,但若没有空气和水,是会死的。我们常常会忽略这点,把自己真正的需求跟无益的欲望混淆,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为了钻石把自己的命都丢掉,为了财富 、地位,我们让自己的心非常的累,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心丢掉了,却去追求外在可有可无的东西,这真是非常愚痴的行为。
幸福与烦恼都只跟我们的内心有关,与外在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现在有个很好看的杯子,如果这个杯子在商场里放着,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你觉得没关系。但如果这个杯子你已经买回家,为你所拥有时,那么有一天它摔碎了,你就会难过。同样是一个杯子碎了,为什么有的时候你会难过?有的时候不会难过呢?可见,它与你的内心有关。你执著这个东西是我的,你就跟它绑在了一起,你就会受到它的影响,受到它的控制。这么一来,你就很难解脱了。
六 · 本来具足
如果内心本身不圆满,或是需要依靠某种外在的东西才能圆满的话,那么我们永远不会圆满。我们不能把砖磨成镜子,因为砖里没有那种金属。我们的心之所以能够解脱,是因为心本身具备圆满、解脱的特质。我们应该对此充满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不是对外在的信仰,而是对内在的。你相信你的内心本身就是清净圆满的状态,只是你现在没有认识到它,如果你能认识到它,你就能够解脱一切烦恼。
当回光返照内心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你会看到心就如同虚空一样。如果你去填一个虚空,你会觉得无论往里面扔任何东西,虚空都不会被填满。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圆满,总是想让自己变得圆满,比如说我觉得自己不够漂亮,我要去整容;我觉得钱不够多,我要赚更多的钱。你不断往虚空里填东西,指望把这个虚空被填满。然而填过之后,你会发现依然不能满足。因为本质上你就已经预设了不可能达成的目标――把虚空填满。如果我们始终认内心需要依赖外在事物去才能够满足的话,那么就永远也满足不了。所以佛教,特别是禅宗,会告诉你,如虚空一般的内心它本身就是圆满的。
《信心铭》说我们的佛性“圆同太虚,无欠无余。”既不能增加一分,也不会减少一分,但是因为我们的执着,我们总是把自己预设成一个不圆满的人,比如觉得自己没有神通啊,没有佛陀的三十二相啊。但是禅宗它不会这样讲,它会说“即心即佛”,一念觉即是佛。这种信心很难,我们可以相信一个外在客观的佛,但很难相信,自己的内在就是圆满的佛,这个很难。
以前有个人跟随一位大禅师很多年,也没见到这个禅师教他什么。后来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跟禅师说,弟子已经跟了你这么多年,都没有蒙你教诲,你要不再教我,我就准备离开你了。禅师就对他说,我不是不教你,只是看你现在的根器不够,跟你说了,你也不会相信。弟子赶紧说,师父你说什么我都绝对相信的,你尽管跟我说就好了。禅师跟他说,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弟子说,是的,我准备好了。于是禅师说, 你就是佛!
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许多人听完也就算了。但六祖大师在《坛经》中就讲,这句话不是佛随便说说的,这里面蕴含着无上的大法,跟我们有密切的关系。“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句话,不是一个佛去跟另外一个佛去讲,他是跟你我一样的凡夫讲,它是一种修行的法门。不是你听完之后说,我知道了,我是有佛性的,不是这么简单。你必须认识到, 你在什么层面上跟佛是一样的。《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就是为了让众生能够拥有与佛一样的知见,六祖说:“我此法门,不论禅定解脱,唯达佛之知见。”你要拥有与佛一样看待世间的眼睛,一双圆满者的眼睛。但我们很多人只是说我要学佛,其实并不真的想做佛。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承担这个理念,没有办法以圆满的心态活着,总是想靠一个东西,求一个东西才能圆满,那禅师通常会施出霹雳手段,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把你迫到无落脚处,方好转身发现自家宝藏,不从外得。
七 · 敲门砖
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东西?什么东西于圣人不会增加,于凡夫也不会减少呢?活在天上的有情跟活在地狱中的有情,他们有什么东西是一样的呢?虽然他们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天上人看到的东西都是很好看的东西,地狱中的众生看到的都是很恐怖的东西,由于果报不同,大家的苦乐感受也不一样。但是你会发现,他们能够见闻觉知的本性是一样的,地狱中的众生也能够看,也能够听,也能够思考;天上的人也能够看,也能够听,也能够思考,能见闻觉知的这个能力都是一样的,这个觉性都是一样的。故古德说:“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这个东西一切有情都有,它是不会改变的,这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当然这只是方便的说法,深入下去还有很多误区存在,但不妨以此为入手处,稍作领略。我们真正的本质,不是我们现在的身体,也不是我们的念头,这些都是会变的。我们在六道中轮回,下辈子可能是三恶道,也可能是天人,它会变,但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才是我们的本来。我们不要去追逐外在这些变化的东西,而是要回归到自己的本来。佛经中常说凡夫“认贼为子”,把不是自己的五蕴当成是自己,又是爱呀,又是守护的,其实呢,都不是真正的自己,却为它辛苦了一辈子。身体、感受、想法、情绪、心理活动,其实都是外贼,我们却以为它就是自我,然后执着于这些,追逐于这些,为之去奋斗,去受苦。所以禅宗告诉你,要看清楚真正的本来面目。
参话头是禅宗觑破本来的敲门砖,一个很有名的公案叫作“哪个是父母未生前你的本来面目?”我们平常对自我总有一番认识,比如我是男是女,是某国人,有无宗教信仰等。许多人的名片上,还会有很多与“自我”相关的头衔,这些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设定。如果有人批评了“我”所在的范畴,我就会感觉到痛苦。比如我是某球队的球迷,如果我支持的球队赢了,我就很高兴,输了就会不高兴。但其实踢球的那十几个人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我会因为自己的执著而受他人的影响,好像是我输了一样。这不是你的本来,你要好好参一参,在父母没有把你生出来之前, 你是什么?是男的?还是女呢?是美国人?还是朝鲜人?是佛教徒?还是基督徒?你什么都不是!你回到这个层面去认识你自己,以这个未署名的身份活在这个世上。
如果我设定自己是什么,就一定会遇到相反的对立面,于是就会产生冲突,如同两块石头一样,会不断地摩擦、撞击。当我不是什么的时候,我将不再有对立面。《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在证得空性之后,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因为两个石头可以相撞,但石头不能够撞击虚空。古德说,“把火烧天徒自疲”。你没有办法伤害一个证得空性的人,就如同拿一把火去烧天空,你不会烧到天空,只会烧到自己。证得空性的菩萨没有任何障碍、自由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是因为他是一位国王,所有的人都服从于他!不是这样,连国王都会有障碍,但菩萨不会。
菩萨把自己变成了虚空,而虚空是没有障碍的,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既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日本人,既不是佛教徒,也不是非佛教徒。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本质,超越了一切的对待,而世俗都只是假名安立。故禅师常说:“说似一物即不中”。你刚开口说话他就要打你,无论你说出什么答案,都是错,因为那个本不在语言里, 你怎么去描述它!禅宗让人去参,它不会告诉你答案,因为根本无法通过语言告诉你答案。它只是拈出一个问句“父母未生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当你参这个话头的时候,好像能够看到那个东西,但是你却说不出来,古人形容此为”狗舔热油铛“,想下口却始终下不得口。你若说这是佛性,这是某甲的本来面目等,这些统统都是假名安立,与真实了不相关。
过去有人问一禅师:“什么是佛?”禅师跟他说:“狗屎橛!”就是故意用一种很脏的话去说,因为他知道你想听一个很高大上的解释,什么圆满、清净、真实之类的,其实那个东西它什么都不是,它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有时禅师针对你的某种执著,故意说些相反的话,帮你抽钉拔锲,事后却绝不相认,因为那只是应病与药的方便。如果已经能看到月亮, 那还要纠结那根指头干什么呢?
八 · 正法眼藏
禅宗,又叫正法眼藏,它不是经律论三藏。正法眼就好像一个能够看到正法的眼睛一样,有了这个眼睛,就无须再依赖文字的教法了。打一个比方,就像有一个瞎子,他要从此地走到大门,那么别人就要指导他说,你现在向左走十步,然后注意,下面有个台阶,你往下走五个台阶……,他需要不断的语言引导;而且针对不同的瞎子,这些引导词可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步伐不一样,张三走三步,李四要走五步,张三偏左了,须向右一点,李四偏右,又须向左一点。于是我们会看到,佛经中针对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讲法。但是禅宗不是这样子,它是要把瞎子的眼睛治好,有了眼睛之后,那么所有的教法都能够心领神会,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哪,知道目的地在哪,也知道路该怎么走了,不再依赖他人文字的引导。正法眼会自动判别什么是正法?什么是方便法 什么是像似法?故六祖在《坛经》中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三藏十二部经典,只是因为内在的善知识还没有觉醒过来,故需要一个外在的善知识,帮你唤醒内在的佛性。
《圆觉经》说:“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佛陀的教法就像从满溢的瓶子流出一样,它是自然而丰盈的,无须造作,不从外得。过去有一个禅师开悟之后,回来感谢他的师父,因为他当年苦求师父给他指点一二,师父就是不跟他说,现在开悟了,方知师父用心良苦,特来感谢当年不跟他说破的大恩。为什么不能说?禅宗认为外来的东西都是没用的,一定要从自己内在流露出来。比如有一朵花非常香,你把它摘下来插在自己身上,别人走近你就能闻到香味,但这个香味不是你自己产生的。时间久了之后,你反而会觉得这就是我的香,但其实不是,这只是借来的罢了。我们现在修学佛法也是这样,很多行为其实不是你内在自然产生的,而是别人要求你这样做的。你学着去吃饭,去走路,去打坐,去呼吸,去慈悲,去智慧。时间久了,你也会变得好像越来越慈悲了,看待问题越来越没有那么自我了,但是你要知道,它是借来的,只是因为不断模仿而形成的一种习惯,它不是来自于你的内心。比如说慈悲,到底是一种抑制不住的,不需要造作的慈悲,还是碰到一件事情,想了一想觉得,我是学佛的,我要去慈悲?前者是真正的慈悲,而后者是训练出来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突然觉得学佛很累,好像总在强迫自己做些什么。因为凡是造作的东西,维持起来都会比较累,它跟你的本性相冲突故。一朵花放久了会枯萎,会变得没当初那么香了,于是你会再去寻求一些佛法,从不同的地方搜集花瓣,撒在自己的身上,然后你又觉得身上有香气了。但是除非你自己内在真正的觉醒,佛法才会与你融为一体,否则全是借来的,而且时间越久,就会越发看不清楚。
六祖大师开悟时曾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别的宗派都是从下往上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禅宗是反过来的 它是从上往下修,六祖让人天天念般若波罗蜜,这是从般若开始,贯穿其他五度。因为只要见地到了,所有的修法就如同高屋建瓴、水到渠成一样,非常顺利。故经中说般若是证得无上菩提的大方便,这就像生锈的门锁,若往里面滴点油,锁就会很容易打开。如果修行没有方便般若,那么布施、持戒、忍辱等等都会非常的困难,因为慈悲与智慧不匹配故。福慧两种资粮就像支撑人身体的两个脚一样,需要长短一样。我们有时会过分强调慈悲,但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却又产生了很多的烦恼,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智慧跟不上,就如同某人的一条腿很长,另外一个腿很短,他走路反倒不如两腿虽短但均衡的人。
禅宗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我们要先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圆满,从这个角度上修其他的法,才能够完美地建立起来。比如说要去除贪欲,我为什么不去贪呢?那是因为我已经找到了最圆满的东西。我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本自具足,外在的获得不能增加一分,外在的打击也不能减少一分。当你这样去认识自己的时候,贪就自然不会生起,而不是强迫自己,一边觉得那个东西很好,一边又强迫自己不要去贪,这会造成内在的分裂,变成了自己与自己在争斗。但是就佛法来说,它从来不是一种强迫,它是来自于你对内心的认知。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无贪,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真实流露。我们只能把自己拥有的东西传递给别人,我们有快乐才能传递快乐,我们有智慧才能给予智慧。我们是圆满的、喜悦的,才会有溢出真正的慈悲。
九 · 定慧等持
我们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真心?因为我们总是被自己的妄念障住,这个东西禅宗比喻为贴肉汗衫,因为太近了,就会误以为是真实的自己。我们经常会把一些飘过的欲望、想法,当成是自己真实的内心,会不断追逐这些想法,或满足这些欲望。比如说最近有一部很好看的电影,你已经订好了票准备下班去看,但公司突然说要加班,你就会觉得很郁闷,因为你觉得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你要知道,去看电影只不过是一个念头,一个想法,只是因为离你太近,你就把它当作自己内心的需要,其实你的内心根本不需要看电影。我们经常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将整个森林障碍住,不是因为树叶太大,而是因为离我们太近。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能够看清内心当中,那些飘过的念头根本不是你的自性,它就障碍不到你。
我们要学会观照,观照意味着距离的产生,观照会创造出了一种内在的距离。看清自己的念头,等于是在我们的妄念与真心之间拉开一段距离,分清此是此,彼是彼。一旦观照产生,事情就会变得简单。比如你现在飞到太空去看地球,就会觉得地球不过是一粒尘埃。那些你认为了不得的大事,只要有足够的距离观照,你就会觉得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的内心之所以不能安定下来?是因为内心不平。当你觉得自己不圆满,觉得还有更高的、更好的目标时,心就会本能地开始流动。比如说,一个人周一到周五上班,他会想周六周日我要到什么地方去玩。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是因为他可以通过想象的快乐来掩盖现在的不快,他觉得周六周日比现在上班的状态更幸福,所以才会去想,如果周六周日他还要加班,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同样的道理,禅修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内心为什么会飘来飘去?那是因为你的内心觉得有个更吸引你的东西存在,故除非你所处的当下就是最圆满的,否则你的心一定会寻找机会溜掉。我们不能强迫自己修行,经中说“乐”是“定”的近因,快乐满足是心能够停在当下的根本原因。经中说开悟的圣者,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就停在当下。你看到一个禅师很优雅地走步,很优雅地吃饭,很优雅地坐禅,他不是训练出来的,他只是在享受当下,充满着艺术的美感,所以禅者的诗歌很多,天马行空、惊才绝艳的句子彼彼皆是,这些都是他们内心幸福的自然流露,不是苦思冥想挤出来的。
以前有个禅师写偈说:“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他说每天坐在那边,什么妄想都没有,并不是修了什么除妄想的功夫,只是因为没有什么可想的。之所以没什么可想的,是因为禅者的当下就已经是最圆满的,故还要想什么呢?当心灵处于高峰体验时,人们会不由地希望时间停止流动,不会回忆过去,也不会梦想未来,而是全身心地品味当下的喜乐。我们生命的本质,它本来就是最圆满的,既不需要得到什么,也永远不会失去什么,当你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的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安住下来,这才是“妙湛总持不动尊”。
《坛经•禅定品》中说,禅门的定慧是不分家的,若能认识到自己的本来圆满清净,不假外求,你就已经在这个定当中了。这个定是非常稳固的定,因为它的所缘就是你的本性,它时刻都在那里;且它又是最圆满的所缘,没有其他的事物值得你去分心他顾。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就会获得永恒的宁静和幸福,一切语言文字都不足以表述。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