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困住了你?——透视“执著”(三)
发布日期: 2019-06-16 浏览量: 3,446 次浏览
五、 执著的深层原因分析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产生如此强大的执著的?执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跟修行与解脱密切相关。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说明,在此,我将执著的深层原因主要归纳为两个,一是内在的不安全感,二是对象的实体化。
(一)内在不安全感
1、深层的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是凡夫生命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大量事实证明:很多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都与不安全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觉得,只要还是凡夫,每个人、每个生命,或多或少都有某种程度的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的表现很多,有物质层面的,有精神层面的;有表面的,也有深层的。有些不安全感是很容易发现的,有些不安全感是不易被觉察到的。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不管现实生活多么优越,人的内心深处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安与忧虑,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原始的,或基本的深层不安全感。禅宗二祖慧可拜见达摩祖师时,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说自己心不安,让达摩祖师给他安心。佛教的修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安心的法门。我觉得这种内在深层的不安全感,是生命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这跟哲学中说存在焦虑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之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深层的不安全感,是通往觉醒之道的必然途径。
2、不安全感的五个心理特征
那么这种内在深层的不安全感具体有哪些表现呢?或者说它有哪些心里特征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心理特征。正确认识不安全感的这五个心理特征是很重要的。
第一、匮乏感。当你内心有不安全感时,就会感觉莫名的匮乏。即使你丰衣足食,事事如意,但你还是感觉自己少了点什么,有种缺失感,不满足感。这种匮乏感会驱使你身不由己的不断向外追逐,寻找依赖。这就是不安全感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
第二、恐惧感。当内心有不安全感的时候,你总是感到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你的内心充满了担忧和焦虑。即使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发生什么令人恐惧的事,但你还是觉得心不安。在所有的恐惧当中,有一种基本和常见的恐惧,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焦虑。很多心理问题都跟这个死亡恐惧与死亡焦虑有关。
第三、孤独感。孤独感也是不安全感的一种重要表现。这种孤独感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并不一定是因为没有朋友和亲人才感到孤独,即是你人际关系很好,家庭也很幸福,但是你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我觉得这种孤独感还是跟死亡焦虑有关。轮回中的每个生命其实都是独生独死,独来独往的,谁也没有办法陪你到永远,想一想,这的确一种很深很深的孤独。
第四、脆弱感。当我们内心没有安全感的时候,通常就会感到很脆弱,很无力。在心理咨询中,很多来访者都说感觉自己没有力量,很脆弱,很无助。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很坚强,很强大,但是内心其实很脆弱。所以,不能仅仅从外表看一个人,有时候人的坚强是勉强硬撑着的。据说,现在有一种抑郁症叫做“阳光抑郁症”,表面上看很阳光,充满活力,实际上内心很抑郁、很无助。
第五、迷失感。如果你观察一下自己和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很多人都是在迷茫和失落中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对生活缺乏信心和勇气。迷茫与失落,会导致对生命的迷失,结果就是找不到真正的自己。这种迷失感也是不安全感的重要心理特征。
以上所说的五种心理特征——匮乏感、恐惧感、孤独感、脆弱感、迷失感,都是生命内在不安全感的表现,这些心理也是执著产生的深层原因。不安全感迫使我们不停的向外追逐和抓取,寻找生命的依赖和支撑点,显然这条路终究是行不通的。当然,不安全感与执著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相互影响的,不能机械的理解。一方面,内在深层的不安全感会产生执著,另一方面,执著也会导致不安全感。也就是说,由不安全感会产生执著,执著的同时又进一步引发更多的不安全感,这种恶性循环,其实这就是“轮回”。
(二) 对象的实体化
1、实体化及其根源
导致执著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将执著的对象实体化。这里所说的“对象”,包括一切现象,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所谓“实体化”,就是把执著的对象真实化、实在化、固化,也就是将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对象实在化,从而产生坚固的执著。只有你认为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你才会执著,如果没有实体化,就不会有执著。很显然,实体化本身是错误的,是与真理相违的。为什么会产生实体化呢?根源就是无明,不了解生命和世界的真相,也就是不了解一切存在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相对存在,并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本质。
2、实体化的三个要素
那么,实体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实体化的过程是如何运作的呢?简要而言,实体化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完成,也就是实体化的三个要素,也是三个不易觉察的错误。
第一、恒常性。恒常性,就是你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这是实体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大家可能问:我也知道无常的啊,为什么我还会执著呢?对不起,你说的无常只是概念上的无常,你可能在道理上了解无常,但实际上,当你执著一个对象的时候,真正的无常早就离你十万八千里了。
为什么你会把无常的东西抓得紧紧的呢?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潜意识里,我们总是不假思索的认为昨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也就是习惯性把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当成是同一个我,没错吧? 这里面就是一种潜藏的恒常的观念。如果你真正了解并接受无常,就不会把昨天的我当做今天的我,因为,生命其实是时时刻刻、刹那刹那都在无常变化中。如果你真的了解并接受无常,当看到小时候或年轻时的照片时,你就不会悲伤,不会伤感。
第二、独存性。除了恒常性这个错误,我们还会误认为执著的对象是独存的,也就是不依赖其他任何条件而独立存在的。这是实体化的另一个重要因此。比如,你认为我就是我,是独立存在的,不需要依赖其它条件。这又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第三,单一性。单一性,就是非整体性、非和合性。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将执著的对象认为是单一的存在,而不是从整体性和和合性的角度来看。事实上,任何一个对象,都是由众多部分组合而成的,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比如,这个身体就是如此,身体是有各个不同的部分构成的,但你却习惯认为它是一个单一的整体,并把它执著为实在的“我”。
正是因为这三个条件,也就是这三种错误的认识——恒常性、独存性、单一性,对象的实体化也就是实现了。一旦比实体化之后,你就迷失了,看不到事实的真相,认假为真,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因为实体化,你就会对任何现象产生一种真实感,进一步就产生执著,抓住不放,这就是虚妄分别和颠倒执著,其实,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错误投射。
因此,你应该知道,你执著的对象并没有你想象的或者你认为的那么真实,那么重要。而且,执著本身也是无常的,如果你回顾下自己的人生,你就会发现,以前你自己很在乎的东西,现在可能一点都不在乎。
在佛法中,有很多比喻提醒我们要认识到现象的虚幻不实,从而让我们放下执著,解脱痛苦。其中,梦境就是一个最好的比喻。如果你真的知道一切都只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就像是梦境一样,你还会执著吗?当然不会。当你早上醒过来的时候,你会抓住昨天晚上那个梦不放么?可能有的人还会抓,就像很多人做了一场好梦不想醒过来一样。你看,执著的力量多么强大,这就是无明啊!由此可见,生命的觉醒需要极大的勇气,很多人都只是想做个好梦而已,或者说只是想在轮回里过得更好一点,并不是想真正醒过来。
(未完待续)
摄影 | 观忱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