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晨钟暮鼓

晨钟暮鼓

发布日期: 2019-05-28 浏览量: 13,811 次浏览

据记载,在佛陀住世时,有一次比丘们未按时集合,佛陀就令弟子或打犍椎、或敲鼓吹贝来通知。后来演化为寺院于早起夜寝时击钟、鸣鼓作为号令,于是便有了“晨钟暮鼓”。

在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中,常在大雄宝殿前方建造钟楼、鼓楼,分别安置梵钟和法鼓,也称为“左钟右鼓”。西园寺的钟鼓楼毁于1860年的兵燹,现在重建的钟鼓楼位于天王殿前郁郁葱葱的前花园,在沉寂了145年后,终于敲响了庄严悦耳的钟声。

晨钟暮鼓,早晨先钟后鼓,晚上先鼓后钟。晨钟击破长夜, 震醒梦里人,切勿沉溺贪睡,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要勤学精进;晚钟则打破黄昏的沉闷和阴霾,激发生气与活力,召唤修行之人精进勇猛,用功办道,了脱生死。也因此“晨钟暮鼓”四个字也可指代出家人日常修行,在一些古诗词中,还将它喻作时间的推移。

早晨,如果不是做早课走过钟楼,还真听不到这样殊妙、动听的叩钟偈。这清音妙响,透着宁静,晕染着慈悲与智慧,犹如一束烁烁的光芒,划开黎明的黑色,照耀在灵魂寂静的深蓝中。在音与音之间,清脆的钟声相隔,细听,是一声声佛的名号呼唤,愿一切众生出离火坑。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逻心无动转
南无清净法身 毘卢遮那佛

南无圆满报身 卢舍那佛
南无千百亿化身 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
南无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
南无清凉山 金色界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峨嵋山 银色界 大行普贤愿王菩萨
南无普陀山 琉璃界 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九华山 幽冥界 大愿地藏王菩萨

驻足倾听,被纯净牵引,心神宁静,忘了尘世,顿时摄受!无怪乎佛教中有“闻钟声、烦恼净、智慧长、福德增”之说。

在一阵紧似一阵的暮鼓声后,这一天最后的钟声唱偈犹如天籁,悠悠从天界飘来,慈悲地唱出,诚如佛经里面讲:“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愿幽冥众生闻钟脱苦。

愿此钟声超法界 铁围幽暗悉皆闻

闻尘清净证圆通 一切众生成正觉

唵 伽啰帝耶 娑诃

唵 伽啰帝耶 娑诃

唵 伽啰帝耶 娑诃

洪钟初叩 宝偈高吟 上彻天堂 下通地府

上祝诸佛菩萨光照乾坤

下资法界众生同归一乘

三界四生之内 各免轮回

九幽十类之中 悉离苦海

五风十雨 免遭饥馑之年

南亩东郊 俱瞻尧舜之日

干戈永息 甲马休征 阵败伤亡 俱生净土

飞禽走兽 罗网不逢 浪子孤商 早还乡井

无边世界 地久天长 远近檀那 增延福寿

三门清净 佛法常兴 土地龙神 安僧护法

父母师长 六亲卷属 历代先亡 同登彼岸

南无清净法身 毗卢遮那佛

南无圆满报身 卢舍那佛

南无千百亿化身 释迦牟尼佛

南无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

南无清凉山金色界大智 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峨嵋山银色界大行 普贤愿王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界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九华山幽冥界大愿 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晨钟暮鼓 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 唤回苦海迷路人

这个著名的对联就是希望我们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愿我们心头都有一座钟,敲醒心头的迷思,不再困守烦恼的围城。

愿洪钟震响觉群生,声遍十方无量土!

撰稿 |善果    摄影 | 赵德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