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人世间杂志 > 界文法师 | 佛法的修心之道(上)

界文法师 | 佛法的修心之道(上)

发布日期: 2019-02-25 浏览量: 7,732 次浏览

佛教关于心的调整和改善的方法颇为丰富。我们具体地谈谈心灵的世界。

 

一、修心的几个基本认知

(一)非主宰

我们表面上是自己的主人,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但事实未必如此。有的人明明很累却停不下来,打游戏直到深夜。女生在大促销时买到剁手。尤其当你禅修时,想静却怎么也静不下来。佛陀关于“无我”的法则,有一个定义叫“非主宰”——我们主宰不了我们的心灵世界。

(二)心念不可靠
心念并不都是正确和有益的。我们不相信别人,相信自己。佛法说,连自己也不能相信。我们的想法、看法、情绪、情感等未必值得信任,要加以分辨与拣择。《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心灵世界有各种各样错误的观念,我们须要用质疑的精神去检查它们,更要检视在它们支配下的判定是否符合事实。比如,跟父母吵架。你非常不情愿地承认,他们不是在控制你,只是没有用你想要的方式来关心你。比如痛苦的失恋者会突然发现:也许离开了这段情感,自己变得更自由了。经过辨析,你的看法就会变化。

(三)心是缘起的
心是缘起法的产物,有其规律可循。了解了心灵世界的无我性、不可靠之后,我们不会悲观。佛陀告诉我们,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众缘和合的产物。掌握了缘起法,我们就可以把握自己的心灵,进而把握自身命运。我们虽然暂时无法做心的主人,但可以做其良师益友,尝试去理解、陪伴、引导它,让我们的身心趋向光明,越来越充满智慧和安乐。这就是佛法的修心之道。

 

二、具体的修心之法
有人说,我每天诵经,打坐,持咒,礼拜,但是烦恼依旧。请问有修心的基本要领吗?《俱舍论》说:“由具尚未断随眠,境住非理之作意,此三因中生烦恼。”这个偈颂指出了烦恼的缘起规律。任何一个烦恼的生起,都需要三种因缘。一是随眠,即内在烦恼的种子;二是引发烦恼生起的境界,比如嗔恨心,你因别人的骂而生起了剧烈的烦恼;三是非理作意。了解这点,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减轻烦恼,得到自在。

(一)对境
对境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佛教强调外境对心灵的影响。佛法强调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阿含经》中,阿难认为善知识是半梵行。佛陀说:错了,善知识是全梵行。一个好的善知识,甚至可以引领你到达解脱。一个好的环境,不管对生活、人际关系还是修学,都有巨大的影响。遗憾的是,我们很难拥有选择环境的自由,即使没有外在的对境,我们也会在心里创造出一个对境来自寻烦恼。

那么佛教如何处理外境呢?

第一,修习身远离。主动避开引发烦恼的环境,如赌场、色情场所等。

第二,修习心远离。远离那些引发我们烦恼的种种对境。我们的心会主动探寻并抓取各种各样不良的对境。要检视你的欲望和价值观,做到心远离。

第三,守护根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我们要守护好六个门头,以免被外境席卷。

第四,从事正命的生活。我们要慎重选择职业和谋生方式。从事邪命的生活,我们的烦恼是不能止息的,反而会愈加强烈。

如上,我们就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烦恼的生起,过上轻松宁静的生活。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