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普仁大和尚法语(二)

普仁大和尚法语(二)

发布日期: 2018-12-18 浏览量: 6,739 次浏览

一 . 看好自己的心

 

西园寺近阶段的发展还是令人欣慰的。但是这些成绩,对从自身的成长上来讲,从社会的需求、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那从哪里努力?从心上下功夫,看好自己的心。佛教是心性之学啊,我们每个人能看好自己的心,未来都会有成就;你不能看好自己的心,你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都出来了,那你苦啊,烦恼啊!

怎么看好自己的心?我的一点体会是,在每天的丛林生活中,衣食住行、言行举动要调节好,按时上殿过堂,养成良好的习惯。把外在的生活规律调好,能帮助你保持清净心;如果你外在的生活都不规律、很混乱的话,那你的心是静不下来的。所以心要看好,生活规律调节好,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 . 一定要在戒学下功夫

 

外在的诱惑力量实在很大,在这个信息时代,这种诱惑无处不在,你要理智地加以对待,有利于内心安静的、与法相应的,多用功;不相关的信息你不要去了解它,佛法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学方面,先不谈比丘戒,五戒十善,你把它用起来,帮助你每天保持平静的心态。微信上,该看的信息可以看;如果不该看的你也看,那对心态是非常不利的。

来西园的法师也好,居士也好,我相信是为学佛而来,为追求真理而来的,暇满人身多么难得!时间很宝贵!学佛没成就,那太冤枉了。为了僧格的养成,要在点点滴滴上努力,包括外在形象、身口意三业。要想有成就,对佛法有所受用,在学佛道路上不走弯路,一定要在戒学下功夫。。

在理论上是要适当地学好,更要在日常中用起来。学了戒的理论,你日常不用的话,那不是自欺欺人吗?那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三宝、对自己的父母不负责任。另外,同参道友间互相帮助,互相提携,跟法不相关的事情不讲,不利于信心道念的事情不讲,不利于大家进步的话,不交流。我们整个道场,一心在法上。戒学上能用起来,对你调节心态,保持平常心会很有帮助。

 

三 . 学佛道路上 定的修习至关重要

 

定学上,你要每天安排时间打坐禅修。学佛修行,如果你不懂打坐,那你太冤枉了,日子就会空过了。禅修的方法很多,内观禅可以,念阿弥陀佛也可以,念药师佛也可以,修天台止观也可以,方法并不是很难掌握。上殿也是禅修。定的修习,还要注意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定力上去了,持戒就不难;定力跟不上去,那你持戒会很难。

在学佛道路上,定的修习是至关重要的。心要调得比较柔和,要能学会承受。只有你学会承受,今后你才能成气候,有定学的基础上,你把心态调节好,未来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如果你心态调不好,未来那你一事无成。在戒学的前提下,定学是根本。在定学下功夫,你才不会被贪嗔痴左右,才能保持平常心,以三宝为中心。

怎么样去除贪嗔痴,怎么培养戒定慧?我们能生在这个国家富强的时代学佛,每天要有感恩心,还要有精进的心态、惭愧的心态。这样的心态,虽然可能你还是不能入定,但保持身心健康还是没问题的。过去祖师讲,道在平常日用中。我们必须要把佛法在日常用起来,那么这中间,定学就很重要。

——以上选自2018年3月22日普仁大和尚在大觉堂的开示

 

四 . 传承祖师的精神

 

了解自身佛教的历史很重要,包括祖师的历史,西园寺、北塔的历史,大家要多温习了解;八指头陀当年为了保护寺庙甚至不惜献出生命。我们明开、安上老和尚实际上没文化出身,却成为一代高僧,我们现在,大家不论是什么学历出身,每个人都还要继续努力,未来都会有很大成就。

我们每年来(祭祖)不是念经给老和尚听,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我们要记住:要传承老和尚们的精神。这二十多年来佛教的发展令人非常欣慰,新时期要我们进一步地发挥。首先戒学方面,国家倡导道风建设,西园寺也在倡导,同时,中国八大宗派共同点都是严持戒律,戒幢律寺作为历史上的律宗道场,更要持戒精严,这方面我们要特别用心;接下来定学方面,心态要调好,这就是定,每个人上殿、过堂要看好自己的心;第三,慧学方面,好好学习经教。古人讲“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要真正继承祖师精神,把个人融入到众生中,不存在个人得失;同时,注重能力的锻炼,以身作则,有所作为。

我们西园寺分两部分走,一部分是学院方面,学院有这么好的环境,教理上好好安排课程,认真对待;常住部分,看三级模式的推进。我们在戒定慧三学上要多下功夫;在培养福德资粮上,多做事情,熟能生巧。这才是报答祖恩。

——选自普仁大和尚2018年4月5日花山祭祖时的开示

五 . 目犍连尊者的故事

佛的十大弟子各有擅长,那如何证得这些成就?要通过持戒、修定、经教学习得到。诸弟子中间,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共有六种神通,佛教讲六道,我们凡夫有没有神通?鬼道众生就有五种神通,还缺少漏尽通。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人生真理后,有个重大的发现,“奇哉!奇哉!一切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每个人都具备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慈悲,可是因为无始以来,被贪嗔痴烦恼盖住了,不能显现。我们出家人、学佛人,通过戒定慧三学的改造,可以开发出我们本有的智慧。目犍连尊者亲近佛陀之后,通过戒定慧三学的修学,使得本具的智慧显发出来,诸弟子中间,神通第一。

有一天他想到,自己有这么大的神通,而佛教是倡导孝道的。此时他的母亲已经过世,此时母亲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于是,尊者入定,在定中观察,发现母亲正在饿鬼道中,整日忍饥挨饿,苦不堪言,不知经过了多少年(饿鬼道众生的受苦时间是漫长的,跟我们人世间不同)。尊者以神通力量,为母亲送去一钵白米饭。母亲看到这碗饭,很高兴,伸手去抓,可是送到口前即化为炭火。目犍连尊者痛哭流涕,想到自己尽管有这么大的神通,却救不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他向佛陀请示。

尊者的母亲是因为生前造作了很多的恶业,所以在饿鬼道中受苦。佛教讲善有乐报,恶有苦报。所以,我们每天要注意外在的身口意三业,乃至起心动念都要注意,起心动念都要与人为善,都要帮助大家。佛陀跟他讲,“你虽然神通广大,孝感天地,但是光靠你自己的力量,无能为力,度不了你的母亲”。

那怎么办呢?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印度地处热带,雨水很多,虫子很多,佛弟子在进行三个月的结夏安居,在学修上多下功夫。佛陀时代的人,那根机真是很利,甚至经过三个月的精进修行,有不少人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位,不能证果的话,也能在心性上、道业上有很大的进步。今天也是我们三个月安居圆满的一天,今天下午我们僧人还有自恣——如同平时半月举行一次的布萨,也可以说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什么过失,好好忏悔,“忏悔得清净”。三个月安居下来,僧团的正能量可以说是最强,所以在这一天供养僧众,功德最大。

佛陀告诉目犍连尊者:“在这一天,你供佛供僧,通过僧众的力量,一定可以使得你的母亲离苦得乐”。尊者遵从佛陀的教导,通过供佛供僧,终于使得母亲离苦得乐。

——选自普仁大和尚

2018年8月25日在盂兰盆报恩法会上的开示

.调整身心适应道场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身心。身安则道隆。心不调好,身体不健康,如何修行?如何为人师表?身心要动静平衡。出家人荷担如来家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动的话,可以多跑跑步,散散步;静的话,勤闻法、打打坐,都是好的。我们整个道场倡导学修一体化的精神,如果只注重"学"会使实践与理论脱节导致盲修瞎练 。佛法的义理要落实到心行上,否则只是知识。

 

刚出家的僧人,我们也不要用功过猛。你教理都不明白,那怎么修得起来?身体容易搞垮了。同时主张我们必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如果没有计划的学修,那一年两年的,佛在眼前;十年八年的,佛在西天。

 

我们道场的每项活动,都有它的构思,要达到什么目的,把大家带到什么地方。要与戒定慧相应,与出离心、菩提心相应,最后以空性慧了脱生死,自觉觉他。所以我们讲,学修是根本。出家人,不在学和修上下功夫,在什么地方上下功夫?否则太没意思了,太冤枉了。所以处处要围绕闻思修,调整好身心,处处对闻佛法、对出家有种神圣感。适应道场,每天保持上殿、过堂,保持合理的学修,适当参与寺院的管理、弘法,适应道场的每项安排。

 

——选自普仁大和尚

2018年9月28日在大觉堂的开示

七.在戒定慧三学上用心

勤修戒定慧,去除贪嗔痴。一定要在戒定慧三学上用好心,如果没用心、用错心的话,你一定会走冤枉路。

大家现在服装上很整齐,那心态上、言语举动上、威仪上是不是也是一样整齐?每天要省思,用戒学来对照自己。“此应作,此不应作”,戒学是保护自己,像围墙一样;没有围墙,那是不安全的。要健康,你就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该上殿,上殿;该过堂,过堂;该上课、你要认真对待。有规律的生活,就是戒学。大家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任,认真对待戒学。

定学上,现在是信息时代,手机上该看的信息,你可以看,适当了解一下新闻也是可以的;不必要的信息你也看,那没完没了了,那你砸掉了,你跟着贪嗔痴走了。所以不该看的,你千万不要看,不要心里搞得乱乱的,保持清净心。清净心,才能与戒定慧相应;清净心,才能与出离心相应;清净心,我们在道业上才能增长。你每天必须保持一次禅修。早晚上殿、过堂你必须参加。上殿,可说是“灵山一会”,殿堂上大众熏修,加持力量很大。我们自己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串习太重太重了,经文咒语非常有摄受力,没特殊情况,你早晚都要上殿。上殿,出声念,念得整齐,随文入观。

慧学上,你不要旷课,乐意的,去听;不乐意的,也要去听;这是对自己、对师长、对道场负责任。与自己相应的课,要特别多用心;别的课,也不是不要用心,有个轻重缓急来自己调节。希望你们慧学上,也多下功夫。肯学、肯用功,就会有成就;不学、不用功,一点成就都没有。慧学上没有指导思想,那你会走冤枉路。

刚才讲的是勤修三学,去除三毒,在去除贪心、嗔心、痴心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上,怎么样进一步去除三毒?以道场为核心,以佛教为核心,以众生为核心,做到小我变成大我,大我变成无我。你只要发心,心量大,勇猛精进,理论结合实践,你就都能走出一条路来。

——选自普仁大和尚
2018年9月28日在大觉堂的开示

八.多积资粮,未来才能堪当大任

多积资粮,未来才能承担重任。怎么样多积资粮?多参与学院、常住的一些事务。你不能讲没时间啊!社会上很多人士,特别是在社会上发挥很大作用的,也是都花了很多时间投入的,但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你光死读书的话,最后的发展是受限的——可能写几本书是没问题的,当然这也需要,但我们更要承担使命,要发挥作用,多负起责任来。
大家要发心成为法门龙象,就要能讲、能写、能做。从参与做事情做起,道场有什么事情,周六、周日多发心去做,这是时代赋予大家的使命。我们有责任合理地履行、承担这些使命,同时也从中备好资粮。我本人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实际上过去读书不像现在那么多,灵岩山佛学院读书只是打个基础,更多的是从学修、做事中间慢慢体会的,不但得到大家认可,自己也会颇感欣慰。
不要走冤枉路,要走正路,不要投机取巧,也不要耍小聪明。在家时的习气毛病,要统统放下来。慢慢放!慢慢放!慢慢地从法上追求人生的目标,心量要放开,多为别人服务。

——选自普仁大和尚
2018年9月28日在大觉堂的开示

九.八关斋戒上的开示(一)

今天因缘非常殊胜,我们将要受持八关斋戒。在生死轮回中,人身非常难得,能听闻到佛法更加难得。佛法修学路上,戒律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谈到戒律,有人会感到是一种束缚,甚而对其产生畏惧心理。这是一种误解,是由于对戒学的了解有限。事实上,持戒是帮助我们建立健康清净的生活。戒律的本义是道德。有道德素养,我们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在人生旅途上也才能越走越远。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如果能够进一步受持佛门的戒律,我们终生的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都会受益无穷。所以要从道德规范的角度来认识戒律,了解戒律是帮助我们过身心健康的生活,走上幸福的人生道路。

传授八关斋戒,首先要讲解一下八关斋戒的条文和戒相。

一、不 杀 生

第一条,不杀生。在报到处大家应该有看到四个字“大德曰生”。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如果没有生命,其它一切都免谈,因而每个人都会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八戒的第一个条文就是不杀生。不杀生能够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和柔和的心态。平常我们的心是非常浮躁的,充满了贪嗔痴,常常处于热恼的状态,而当我们能有一种慈悲、柔和的心态,就会过得非常自在,幸福。所以我们要培养慈悲心,要爱护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并且保护生态环境。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生命真相,成就正觉解脱之后讲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陀告诉我们,凡夫众生皆有佛性,在这一点上和佛陀是平等的。因而我们要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去保护、关心它们,不去伤害它们。这就是第一条,不杀生戒。如果能把这条戒律延伸到家庭、单位和社会,每个人都爱护生灵、生态,每个人都能以慈悲心关怀别人,那我们大家都能活得健康和幸福。

十.八关斋戒上的开示(二)

二、不偷盗

第二条,不偷盗。未经允许,不可将他人的物品据为己有。这看似容易,事实上也不易做到。如果整个社会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条,那整个娑婆世界就成为净土了。比如偷税漏税,这就是违犯戒规的偷盗。其实一个人的所需非常有限,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这样是最合情合理的。按照佛教所讲的因果规律,你在因上贪小便宜,就会在果上吃大亏。所以我们提倡不要助长贪心,要有取舍心,不去贪别人的东西,而且自己多余的东西还可以拿来与人结缘,培养福田。现在国家经济发展效果卓著,但贫富差距较悬殊,有些地方依旧很贫困,还有的地方遭遇天灾人祸,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多修布施,扶贫解困,与他们结缘。这样可以积累菩提道上成佛的资粮。所以,不偷盗之外,我们还要修布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或者给人欢喜,给人鼓励。布施不止是财力或物力上的付出,实际上处处都可以修布施。钱不用积累太多,留给子孙太多钱财也不一定是好事,重要的是要把他们教育好,把多出的钱用来修布施,扶危济困,和大家结缘,这样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这么一句话,说布施如挖井,井挖的越深水越多。一般人体会不到,觉得一百块钱送掉就没钱了,怎么会越来越多?这就是佛教说的因果不可思议。就像我们西园寺,一切不讲钱,不搞市场经济,不搞旅游,也不搞经忏佛事,但寺院也能搞这么大。所以说,布施的好处说不尽,种下善因必有善果。所以第二条不仅讲不偷盗,也要学会修布施,处处以布施心态来面对,大家都以欢喜心对你。

——选自普仁大和尚

八关斋戒上的开示

十一.八关斋戒上的开示(三)

三、不淫欲

第三条,不淫欲。这跟五戒中的不邪淫戒还不一样。不邪淫是针对在家人的,而八戒中的不淫欲是以出家人的标准来要求的。因为八关斋戒的本意,就是要让在家居士过一日一夜近于出家人的生活,得大功德。修一天清净、真诚、恭敬,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一条不淫欲,要是完全以出家戒的标准来要求在家人,还是有点难以做到的。

八关斋戒非常殊胜,不仅我们汉传佛教有,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也都有。在印度,有些在家人在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这些日子,一个月四次到寺庙过一日一夜出家人的生活。八关斋戒是通过体验清净的生活来调整心态,净化身心,对身心健康很有帮助。斋戒主要是斋心。真诚,恭敬,心诚则灵,就有感应。持斋必定要守戒,为什么?你要是犯戒,你的心不清净,斋也破掉了。

受持斋戒的发心有三种:牧牛斋、尼犍斋和佛法斋。《佛说斋经》中说:“牧牛斋者,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饮饲其牛,暮归思念何野有丰饶,须天明当复往。若族姓男女已受斋戒,意在家居利欲产业,及念美饮食育养身者,是为如彼牧牛人意,不得大福非大明。尼犍斋者,当月十五日斋之时,伏地受斋戒,为十由延内诸神拜言:我今日斋不敢为恶,不名有家,彼我无亲,妻子奴婢非是我有,我非其主。然其学贵文贱质,无有正心,至到明日,相名有如故事。斋如彼者,不得大福非大明。佛法斋者,道弟子月六斋之日受八戒。”由此可知,牧牛斋与尼犍斋在佛教看来都不是正确的发心,不能得到真正的斋戒利益。牧牛斋就是,比如今天在受持八关斋戒,但想着今晚不能吃饭,明天到餐馆大鱼大肉好好吃一餐。这样受持斋戒的发心,就是一种牧牛斋式的发心。什么是尼犍斋呢?在印度,佛教以外其他宗教的修行人也很多,每个月的十五这一天,他们就会非常虔诚地跪在地上求拜诸神(周围上百里之内的神灵都可以是他崇拜的对象):“今天斋戒,我要断恶修善,改往修来。我没有家,没有积蓄妻子奴婢啊。”看上去信仰也很虔诚,可是这天过去之后,他们依然故我,我行我素,说是一套做是一套。第三是佛法斋,学佛弟子为了能不放逸,长时过着这种清净安乐的,近于出家人的生活,在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法地来受持八关斋戒。

——选自普仁大和尚

八关斋戒上的开示

十二.八关斋戒上的开示(四)

四、不妄语

第四条,不妄语。不妄语似乎很容易做到,其实不然。我不知道对于生意人来讲,不打妄语会不会生意很难做。所以生意人要注意了,做生意说话要善巧,欺骗、伤害他人的话不可说,要以真诚心待人处事,做好人,说好话。《大乘起性论》里面提到:直心是道场。所以佛弟子更要培养我们的清净心、真诚心、平常心。妄语有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几类。大妄语对他人的伤害范围和程度较大。大妄语是不能打的,小妄语也要尽量避免打。不搬弄是非,不参与是非,大家都以平常心相互尊重,这有利于社会和谐。方便妄语,如果于人于己都有利,则是可以开缘的。

——选自普仁大和尚

八关斋戒上的开示

十二.八关斋戒上的开示(五)

五、不饮酒

第五条,不饮酒。按理说,酒是米做的,为什么不能喝呢?因为酒喝多了会耽误事。比如生意人或领导决策者,酒喝多了的话很容易酿成大错;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更是害人害己;而且酒喝多了也会损害身体健康。所以酒不是好东西,能够戒酒是非常殊胜的。在家人即便完全不饮酒做不到,也要适可而止,掌握好度,千万不可因为酗酒而误事,影响事业,影响家庭,影响社会。出家人是绝不喝酒的。那大家今天一日一夜不饮酒肯定能做到。希望你们回去后饮酒也要有度。根据酒戒的精神,其实凡是会麻醉人的东西都不可以吃,比如毒品等。总之,为了家庭和社会,我们要只吃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

——选自普仁大和尚

八关斋戒上的开示

未完待续......

整理|慧刚 排版|净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