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生命的雕塑者
发布日期: 2018-11-20 浏览量: 5,122 次浏览
丝绸之路艺术与工巧明
一曲古琴《平沙落雁》,11月11日下午在拈花堂奏响。琴声袅袅,丝丝入心,瞬间将人从繁华喧闹的俗世带入幽远安宁之境——千年古道丝绸之路,悠远绵长,引人神往。
此次讲座的嘉宾陈津生老师,字春甫,生于天津,13岁开始学习古造像修复,浸润佛像雕塑三十余载。曾常驻五台山中台、山西华严寺、苏州西园寺、重元寺等五所寺院复原创作,先后成功修复北魏造像石窟、青州佛像窖藏、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诸多经典造像雕塑。
了解洞窟文化
今天,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地标,非佛教洞窟艺术莫属。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在向亚洲其他地区和世界的传播过程中,与其他文化融合。佛教造像艺术也随之不断演变,创造出丰富辉煌的佛教文化。
经过十个世纪的文化融合,佛教洞窟艺术融合了欧亚大陆各民族的工巧明等,在古丝绸之路上形成了世界艺术史上最耀眼的地标式文化。
工巧明即工艺学,是佛教所称的五明之一。建筑、雕塑、书法、绘画、舞蹈、弹奏、诗词、歌赋,吟唱,皆属工巧明。
早期的佛教不主张造像。在正法时期的五百年里,站在造像的角度看,称为无佛像期,是以菩提树、法轮、足印、佛塔来呈现佛教的世界观。菩提树象征成道,法轮象征说法,足印象征游化,佛塔象征涅槃。
最早有记载的洞窟是古印度的阿旃陀石窟,是塔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洞窟。门口雕刻精美,泉水流过每一个僧寮房间……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也是塔的一种形式。摩诃菩提寺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历时两千年,至今看起来仍像新的建筑一样。
欣赏造像艺术
像法时期开始以像表法,也是当时佛法传播的需要,主要有犍陀罗和秣菟罗两种不同风格的造像。
犍陀罗风格是造像风格的第一次融合,是希腊艺术与中亚艺术的融合。阿波罗式的头像,脸上的笑容宁静而安详,披着希腊长衫模样的袈裟……秣菟罗风格为北部地区古印度本土造像风格,衣服很薄很透。最著名的巴米扬大佛,也是玄奘法师在传记中提到过的大佛,就是深受古代波斯文化和希腊文化影响的代表。
造像风格的第二次融合在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分裂、大融合的时期。著名的有: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石窟,流沙淹埋后被挖掘;敦煌石窟称为东方艺术画廊,绘画最为精彩丰富,时间跨度最长,属彩绘类洞窟;麦积山石窟最特别之处是修行人自发造就,将造像作为一种修行方式,从表法的角度看,干扰最小,历时两千年的作品,保存完好,在艺术史上称为雕塑馆;云冈石窟为北魏皇家所造,气势恢弘;龙门石窟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最具代表的精华;四川的大足石窟,是洞窟史上最后一个成规模成体系的洞窟群开凿。
大唐时期,都市佛教兴起,洞窟式的出世闭关式寺院成为历史。北宋后期,洞窟艺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传承洞窟艺术
陈老师首个室内洞窟《香支洞》、洞窟作品《善业洞》文物复原工作室,分获加拿大艺术金枫叶奖、英国安德鲁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奖等国际大奖。
香支,取“相知”之意。香支洞是第一个室内洞窟,吸收了东方石窟的雕塑风格,充分运用文物复原彩绘技术。地上的琉璃砖,都是自己烧制,完成了室内模块化搭建的古代风格,体现了陈老师传承洞窟艺术的尝试。
善业洞是全球首个室内洞窟式佛堂,它将造像的修复同洞窟研究结合起来。搭建的目的是传承工艺,把完整的复制方案保留一套,让后人来继续、来传承。
陈老师说,他向自然与古人学习,依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生活方式上:简。越简单越快乐,简单的生活方式,是最容易幸福的,知足常乐。人生态度上:隐。低调一点,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培福增慧的方式。隐起来,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是放下贪著的表现。手艺技法上:勤。多做,无条件地多做。无论工作和学习,加上无条件为前提,就是修行了。
问道雕塑艺术
问:那时候为什么要建如此庞大的石窟?
答:那么遥远的地方传来的思想,最初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为了更广泛地弘扬佛法,产生了大量的佛像造像,洞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洞窟是一种方式,容易让人安心,修行需要让人安心下来。
问:佛教的三个法运期有对应的表法特征,正法、像法时期,都有态度的表现,末法时代为什么没有了态度?
答:唐以前,雕塑是一种修行的方式,造像者通过自身的领悟去完成表达,修行后再造像,成就了精神与形象高度统一的作品。而唐以后,都市佛教兴起,基于大量信众的供养需求,出现了以商品流通为目的的工匠造像。雕塑成了一种职业,被普遍世俗化,追求服饰外观花样,难以表达出精神追求。而今天,作为佛教徒和修行人,表法功能的作品,体现态度,当成为一种责任来看待。
问:现在造像是量度表法期,用仪轨的方式,非常严格,如何解读?
答:有造像人不能表法,又无追求的信仰和方向,再不给以规矩就乱套了,所以通过量度表法。造像来自于不同的经典,对佛像的描述,有历史的意义和价值,用规矩去束缚,是基于缺乏修行。
体会佛菩萨意境
在主持人觉亮法师的带领下,大家翻开书籍《生命的美容》,体会真正的佛菩萨的神情:无限安静,无限空旷,无限喜悦。
无限安静:这种寂静不仅为佛菩萨自身受用,也会使周围的人,甚至周围环境得到净化。
无限空旷:能照见五蕴皆空,就像乌云散尽的虚空,澄澈明净,纤尘不染。
无限喜悦:是来自生命内在,从全身弥漫而出的“举身微笑”,每个毛孔都洋溢着微笑,散发着喜悦。
这是佛菩萨的意境,如何让生命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通过系统地修学佛法,可以塑造内在的人格和生命品质,通过学习,走出心灵的迷惑,找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雕塑者和艺术家。
觉醒的艺术系列,一月一期,下期待续。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