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戒幢论坛 > 廖乐根居士 你可以不生气 —如何化解和对治嗔心

廖乐根居士 你可以不生气 —如何化解和对治嗔心

发布日期: 2018-11-16 浏览量: 22,796 次浏览

嗔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是一种非常顽固的负面情绪,通常所说的生气、抱怨、憎恨、愤怒、恼害等等都是嗔心的表现。与其它不良心理相比,嗔心的破坏性更强,它不仅对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也是使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不得解脱的重要原因。要真正断除嗔心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勇气与智慧。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化解和对治嗔心呢?

一、深刻认识嗔心的危害

嗔心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负面心理。人被嗔怒控制时既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生活中因愤怒而产生的悲剧比比皆是,令人心痛。要化解和对治嗔心,首先要深刻认识和反复思维嗔心的危害。

1、有损身心健康

当嗔心生起时,首先伤害的是自己。嗔心使内心躁动狂乱,不得安宁。嗔心能破坏心灵的平静与喜悦,并积聚很多负面的能量,对心理健康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嗔心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破坏,因为身心是密切相关的。

2、冲动是魔鬼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嗔恨时,就像是着了魔一样。凡是因嗔心而产生的任何言语或行为,都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冲动,往往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和危害性。生活中很多悲剧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造成的。结果自然是追悔莫及。嗔心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结下怨仇,乃至争斗不休。

3、火烧功德林

嗔心的破坏性极大,它不但能给现实人生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还会破坏我们过去所累积的善业功德。嗔心不仅能导致未来痛苦的果报,也大大延缓修道的进程。尤其是对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生起嗔心,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明了嗔心生起的因素

为什么会生起嗔心呢?生起嗔心的因素有哪些呢?正确认识这些因素,对于化解和对治嗔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我们就会舍本逐末,抓不住要领和核心。

1、外在的刺激事件

外在的刺激事件是引发嗔心生起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但外在的人或事,只是引发嗔心的一个诱因,并不是真正的内在原因,它只是嗔心生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根本的因素。

2、错误的态度与看法

引发嗔心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你对这个事件的错误态度和看法。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很生气,有的人不怎么生气,甚至根本就不生气呢?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事件的态度、观念与看法不一样。因此,错误的认知是嗔心生起的一个关键因素。

3、内在嗔恨的种子

嗔心生起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个人内在嗔恨的种子。如果没有这个种子的话,你是不会生气的。这个嗔恨的种子早就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是我们自己无始以来不断培养起来的。每一次生气与愤怒,都会进一步强化这个嗔恨的种子。

嗔心生起的这三个因素,是缺一不可的。外在的诱因只是一个导火线,根源是潜藏在内心深处嗔恨的种子,还有你对所发生事件的错误态度、看法以及歪曲的认知模式。因此,我们不能总是从外面去找理由,如果你无法改变别人和坏境,那就改变自己吧。

三、培养正念、保持觉知

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心念,不断强化正念与觉知的能力,是化解和对治嗔心的重要方法。当然,这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与信心。

1、敏锐觉察

要化解和对治嗔心,必须不断训练和培养自己敏锐的觉察力。首先,在嗔心还没有真正生起或即将生起时,就要提高你的专注力,注意内心的感受和身体的反应,尽力将嗔心控制在萌芽状态。其次,如果嗔心已经生起了,就要及时对它保持正念与觉知。如果生气时你能清楚地觉察到自己正在生气,怒火就不会越烧越旺。

2、不迎不拒

对于已经生起的嗔心,基本的态度就是“不迎不拒”。所谓“不迎”,就是不迎合、不放纵、不强化,否则,嗔心就会进一步增强。所谓“不拒”,就是不过分压制、不逃避现实。你必须勇敢面对并接纳已经发生的现实。如果你否定它、排斥它,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问题变得更复杂、更糟糕。

3、深观无我

如果你不断训练自己的正念与觉知,就会发现,嗔心也是无常变化的,它只是各种因缘和合的结果,它本身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实在。继续深入观察,你将会认识到,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真实的“我”在嗔恨,也没有一个你所认为的那么实在的嗔恨对象。如果能在这方面不断努力,你就开始从嗔恨的负面心理中解脱出来。

四、修习忍辱、激发慈悲

佛陀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用仇恨来解决仇恨,仇恨只能用慈爱来止息。因此,忍辱与慈悲的修行,对于化解和对治嗔心是极为重要的。

(一)如何面对批评和伤害你的人

1、客观对待他人的批评与指责

如果他人对你的批评与指责是合情合理的,那你就要虚心的接受,并要发自内心的感激他。因为真心指出你问题的人其实是很难得的良师益友。当然,如果他人的批评是出于误解或恶意的攻击,那就需要耐心面对、冷静处理。无论如何,生气与愤怒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同时要认识到,你之所以对他人的言语耿耿于怀、无法忍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将他人的言语看得太实在。

2、被烦恼控制的人是身不由己的

当你觉得受到了他人的伤害而无法忍受时,一定要仔细想一想:是他人真心要伤害我吗?如果你深入分析下去就会发现:他人并不是真心要这么做,而是受到内心负面情绪和错误想法的控制与束缚而身不由己的,他本身是无能为力、不能自主的。而且,他必然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如果你能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慈悲之心就会油然而生。

3、深信因果业报法则

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事,因果业报是真实不虚的。如果你能真心相信因果,真心接受业力法则,你就不会生气和抱怨,而是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果你能停止抱怨和嗔恨,怨结就开始松绑,过去相应的恶业果报就到此了结。相反,如果你继续嗔恨、愤怒,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痛苦不堪,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

4、思维伤害你的人对于修行的意义

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不但不回避问题与痛苦,而且他会善加利用。一方面,他认识到忍耐他人的伤害而不报复,可以消除业障,因而会真心接受。另一方面,他会这么想,那些给他制造麻烦的人,其实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修行忍辱的难得机会,也是对自己修行的一种考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应该感激哪些伤害你的人。

5、反观自心、换位思考

当受到他人伤害时,你还要学会反观自心、自我检讨,是不是我哪些方面做得不对?不能一味地责怪和抱怨他人,更不能以牙还牙。同时,也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会怎么样呢?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心态会大不一样。

(二)如何面对逆境和痛苦

通常,我们对于逆境与痛苦,习惯的反应就是抵触与排斥,这也是嗔心的表现。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总觉得痛苦是不好的,是没有意义的。而这种错误的观念和态度本身又会导致更多的痛苦。因此,调整看待逆境与痛苦的心态,并思维它们对于自我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1、调整看待逆境与痛苦的心态

如何调整看待逆境与痛苦的心态呢?简单说,就是面对痛苦与逆境不要再习惯性的排斥、抱怨、嗔恨。应该这么想:如果问题能够解决,就根本没有必要生气;假若已经无法解决,就只能坦然接受,因为,生气不但无济于事,相反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另一方面,你应该提醒自己:人的忍耐力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人太脆弱,一点小小的痛苦都忍受不了,忍耐力就会逐渐降低,遇到大的痛苦就更无法承受了。

2、思维痛苦的积极意义与重要价值

我们通常都是将痛苦看成是消极和负面的,其实,无论是对于人的自我成长,还是对于佛法的修行,痛苦都有着积极意义与重要价值。很多人都是在经历种种痛苦之后开始走向生命觉醒之道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痛苦其实是生命中的一笔宝贵财富。那么,痛苦的积极意义与重要价值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痛苦可以引发出离心

为什么你会一再感到悲伤与失望?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你把这个无常的世间抓得太紧。你太执著于生命中的人和事,把一切看得太实在、太重要。痛苦,会让你变得更清醒,更有自知之明。痛苦,让你懂得出离,不再紧抓不放。痛苦,提醒我们要学会放下、不执著,追求生命的解脱与自由。

(2)痛苦可以降伏傲慢心

痛苦也是对治傲慢的良药。经历和体验痛苦,能让你学会反思,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痛苦,可以让你变得谦卑、柔和,不再自命清高、目中无人。

(3)痛苦可以引生惭愧心

根据因果业报的自然法则,一切的痛苦终究都是自己错误行为的结果,如果你能真正认识并发自内心的接受这一点,面对痛苦,你就不会抱怨,而是发自内心的接受,进而你会生起真诚的惭愧与忏悔之心,知错改过、止恶行善。

(4)痛苦可以激发慈悲心

痛苦也是激发慈悲心的重要因素。只有你深刻体验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痛苦,才会进一步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地想到他人的痛苦,并生起强烈希望要帮助他人脱离痛苦的愿望。我们太关注自己的痛苦,而忽视了他人的痛苦,一旦你能将痛苦的立足点从自己转向他人,慈悲的种子就在你内心生根发芽了。

(三)如何化嗔恨为慈悲

1、离苦得乐是每个众生的共同愿望

虽然众生千差万别,但所有的众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离苦得乐。每一众生都希望获得快乐、远离痛苦。虽然如此,但由于无明与烦恼,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我们都不想要痛苦,却往往种下痛苦的种子。如果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慢慢平息心中的嗔恨,对众生生起慈悲之心。

2、轮回中我们都是亲人

佛法告诉我们,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每一个众生都与我们有过密切的关系,轮回中我们都是亲人。而且,众生因为迷惑与烦恼而造下种种恶业,结果必然是痛苦。我们怎么能忍心呢?生命本来已经充满了种种痛苦,为什么还要嗔恨、继续给他人带来痛苦呢?

3、人人都要面对无常与死亡

假如你还是无法控制内心的嗔恨,就认真思维无常与死亡吧。生命一直在无常变化中,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死亡的到来。想象一下,当一个人正躺在临终的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你的内心是何种感受?如果你能时常忆念人人都必然要面对无常与死亡,慈悲之花就会在你的内心绽放。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