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人世间杂志 > 净智法师 佛教的世界观

净智法师 佛教的世界观

发布日期: 2018-08-24 浏览量: 32,324 次浏览

我们今天讲座的题目是《佛教的世界观》。佛教的世界观跟一般的世界观不太一样。佛陀有十大名号,其中有一个名号叫“世间解”,意思就是说佛陀能够正确地了解世间的真相。那么佛陀所了解到世间的真相是什么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座所要分享的内容。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佛眼看世间,不与世间同。”我们与佛的一个差别就在于,我们观察世间万事万物的方式跟佛陀不一样。佛陀看事物用的不仅仅是肉眼,还有用法眼、慧眼与佛眼。所以,看同样的事物,我们凡夫看到的是一种状况,而佛菩萨看到的是另外一种状况。学习佛教世界观,就是要去了解佛陀的所知所见。

《妙法莲华经》说:“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就是说,佛陀来到世间的目的是为了开示众生,令众生都悟入佛的知见,从而达到与佛无二无别。

我们今天要讲的世界观,基本上是以小乘佛教的世界观为主,后面会顺便讲一下大乘佛教的世界观。因为我们初入佛门,须要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了解,我们先从世俗层面的世界观开始,然后再上升到胜义层面的世界观。

佛教对世间有三种类型的划分:器世间、有情世间和蕴、处、界的世间,蕴、处、界的世间也可以称为法的世间。

什么是器世间

什么是器世间呢?就是所谓外在无情的山河大地、太阳、月亮、星星这些外在的,有情所住的地方。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佛教认为是欲界。什么是欲界?“欲”就是指色、声、香、味、触,这五方面在欲界中特别发达,并由此产生刺激我们对之进行追求的欲望。于是,就把这些能够产生欲望的色、声、香、味、触称为“欲”,其实,它们不是欲望,而是它们能够产生欲望,因此,把这个地方称为欲界。

什么是色界?色界和无色界都是具有禅定功夫的人才能投生的地方,一个人活在欲界时候没有禅定,死后是不可能升到色界、无色界去的。色界的色是非常微妙的色,不是我们欲界这种非常粗大的颜色、形状等,这种微妙用佛教的话来说,就像油滴入沙子,油就看不见了。色界的色如果落入欲界,就会渗进去看不见了。色界比欲界要好,有情寿命很长,大多数时候都在定中,没有欲贪。他们可以看,可以听,可以触,但是没有味觉、嗅觉。

无色界比色界更高。无色界众生没有色身,只有心理活动,不仅没有外在的物质需求,甚至会觉得连内在的色身也是障碍。中国道家的老子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都是因为有这个色身,如果没有色身,就自由了。比如,大家有色身在,就有饮食男女的欲望,如果没有色身在,要饮食男女干什么呢?这是无色界的一种生命状态。

佛教认为,轮回主要是在三界中不断进行。在古印度,佛陀没有出世之前,他们所认识到的世界最高就是达到了无色界,没有办法超越于它。三界又可以分成九地。欲界一地,称为五趣杂居地。五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和欲界的天。

色界分为四个地:离生喜乐地,色界初禅天;定生喜乐地,色界二禅天;离喜妙乐地,色界三禅天;舍念清净地,色界四禅天。这些地都需要禅定才能达到。离生喜乐地,离开欲界的烦恼,不善的法,然后才能生起这种清凉的喜乐,这种喜乐伴随着一种强烈的身心感受,佛教称之为轻安。就是你的身体会变得很轻、很安定,你坐在这里,你甚至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还有心方面的轻安,你的心非常轻,你想让心做什么它就能够做什么,心非常听指挥,也非常安定。有了这种轻安就会生起喜乐。

定生喜乐地,达到二禅的人发现,定中也可以分出高下差别,二禅的定所生的喜乐没有内在语言,是一种完全寂静的状态,这时产生的喜乐称为定生喜乐。离喜妙乐地,超越于喜而达到了一种乐,因为喜尚有踊跃性,而乐是非常稳定、没有分别的大乐状态。舍念清净地,到了四禅的境地,连乐都要舍掉。因为有乐就还会产生执著,为了达到更深程度的专注,就要舍掉乐。

想要超越色界到达无色界,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观想方法是把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观想成同一种东西,观成同一种色或同一种物质的存在。比如面前有一个红的太阳,开始观想这个太阳,太阳越来越大,直到整个世界都变成红色,之后,把这个红色像幕布一样翻过来,翻过来之后,就变成了虚空,就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达到了空无边处。

另一种观想方法是把整个世界观想成同一种颜色,然后在这个颜色上挖一个洞,想象这个洞越来越大,当所有的颜色都被去掉,他就证得了无边的虚空。因为他所缘的境界都是虚空,都是空的,所以叫作空无边处,这个世界在他眼中就如同没有一样。据说证得这种禅定的人,刚出定时,会出现找不到自己身体的情况。有了无色定的能力,一般的神通变化就会很容易修出来。

空无边处地以上就是识无边处地。当行者观察无边的虚空时,他会发现,凡是空能达到的地方,认识就能够达到。因为所缘的空是无量无边的,于是能够知道空的能缘心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称为识无边处。

再往上是无所有处,行者觉得如果有一个所缘,或有一个能缘,这还是二元对立,不能寂静,于是他想超越,达到没有能所,空空荡荡无所有的境界,超越了之后,他达到了无所有处。

其后,他又觉得这种了空无所有的状态,也不够究竟,便想达到一种既不是无,也不是非无的状态,于是就往非想非非想处发展。若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外道就认为已经到顶了,没办法超越这种存在的方式了。

总之,佛教大体上继承了当时印度传统宗教对三界的认识,这些不同器世界的存在,也是佛陀依禅定和神通亲身证明过的。

什么是有情世间

六道是指人、地狱、饿鬼、旁生、阿修罗和天,我们为什么会投生到六道中呢?一方面是由于有漏业,另一方面是由于烦恼。前者如种子,后者如水,二者因缘成熟,就会产生继续轮回的苦果。一般临终之时,意识会变得模糊软弱,内心的东西是隐藏不住的。如果习惯了作恶,那么恶念会习惯性地跑出来,会有随顺这些恶念的境界出现,恶业所感召的境相会诳惑你,投生到三恶道去。

如果内心充满嗔恨,就会投生到容易生起嗔恨的地方,比如说地狱。如果活着的时候非常贪、非常不满足,那么死了之后就会投生到最不容易满足的地方,比如说饿鬼道。因为活着时如饿鬼般不满足,死后就会有很大的机率,惯性地去过同样的生活。

佛教说三界唯心,这些都是自己的心感召的。所以,我们要让我们的心与佛菩萨相应,将来可以往生净土。

与有情世间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中阴。中阴不属于六道,投生时从这一道到下一道中间的存在状态叫中阴。中阴投生,被业风推动,什么障碍也挡不住,不管多远的距离,一念就能到,比神足通还快。通常的观点认为,中阴身最多存在 7天,如果因缘不成熟,就要再换一个中阴身,不过最多维持 49 天就必须投生,而一般人是看不到中阴身的。

什么是法的世间

佛陀之所以被称为世间解,原因不在于前面所讲的对器世间和有情世间的了解,而是在于佛陀是以法来划分世间的,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来对世界进行划分。

什么是世间?佛陀说:“五蕴是世间。”世界由五个基本元素——色、受、想、行、识构成。比如我们的身体,这是色;由色身产生苦乐等种种感受,就是受;由感触产生各种想象概念,这是想;由此产生意志、情绪,表现出种种行为,这是行;现行熏习产生种子,作为经验贮存在内心当中,当下一次因缘成熟时,又会产生类似的认识活动,这就是识。佛陀说,其实世间就是色、受、想、行、识。当我们执著身体、感受、想法、情绪、认识经验等为自我,或自我的一部分时候,它们就会成为我们的负担。五蕴贯穿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经历的创伤,未来不可预知的忧虑,都会增加现在这副担子的重量。只有把五蕴的重担放下,我们才会获得解脱。

另一种关于世间的说法是十二处,简单地说就是内、外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个世界是眼睛的世界、耳朵的世界、鼻子的世界、舌头的世界、身体的世界、意识的世界。

佛经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外道有神足通,可以快速飞行,他想知道宇宙有没有边际,就不停地飞,可还没飞到尽头就死了。死后,他就升天成了一个天仙。有一天他听说有佛陀出世,而佛是一切智,于是他就去问佛,世间到底有没有边?佛陀说,对于你来说,世间是没有边的,对我来说,世间是有边的。

他就问佛陀,这个世间是什么?佛陀说,世间其实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东西,每个人都只活在他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当中。你要走出这个世界,就是要从这六根当中解脱出来,没有别的世间是要出离的。当你不断这样去观察,你就会看清自我其实就是由六根组成,而我们也只是生活在六根的世界中,便不要被光怪陆离的世界所蒙蔽。

当你去看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时会产生一种什么效果呢?它最大的效果就是让你看到了“法”。佛陀看世间与凡夫看世间不同,那是因为他是用“法眼”在看,他把世间看成法。而我们平常不是这样看的,我们看待世界时,会生起种种不同的感觉,喜欢或不喜欢,好或坏等等。但是当我们像佛陀教导的那样去看这个世间,我们会还原这个世间最本质的元素。其实这些色声香味触法本身都是清净的,它们既不是你贪的对象,也不是你嗔恨的对象,当它们不会对你产生影响时,你就解脱了。

你内心不断重复“色声香味触法”,其实就是在重复着佛法,当你不断重复佛法,过去的那些错误的思维、语言就不会有,贪婪、嗔恨、愚痴就不会生起。所以佛陀说这个就是法,你要不断地去观察它。

我们许多人虽然很早就从佛经中听到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些词,但是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这些法。我们很多人之所以内心不能得到寂静,那就是因为看不到法,看到的都是外在的东西。这样,无论如何修学佛法都会变得很辛苦。

而当你能看清楚时,就不会产生种种的妄念分别。五蕴、十二处,这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这就是佛教基础的世界观,以此为基础观察,我们才能认识到世界的实相。

十八界我们就不讲了,因为十八界只是把意处展开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界,与十二处只是开合的不同。

世间的真相

世间的真相有很多,我们从最基本的无常讲起。器世间有成、住、坏、空四个过程,这需要很多劫。世界最后毁坏时,从欲界一直烧到色界,火灾、水灾、风灾不断发生,最后烧到色界三禅天,烧完之后再开始下一次的空、成、住、坏。同样,有情世间也有生、老、病、死,五蕴世间更是刹那生灭。虽然有情的本能,让我们觉得有个常一不变的我,但其实那只是色受想行识所构成的一个假名安立的存在,每一刹那的五蕴都在不断生灭,你却误以为它们是同一个“我”。

去观察这些器世间、有情世间,特别是法的世间,它们都是在刹那刹那生灭。当你能看到无常,世间的真相就会慢慢浮现。小乘佛教所悟出的真相,主要是“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佛教所说的苦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苦不太一样,平常所说的苦就是指痛苦的感受,而佛教

说的苦有三种:苦苦,因为身心受逼迫而产生的苦;坏苦,因为快乐消失而产生的苦;行苦,因为无常变化而产生的苦。这种行苦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认识到行苦,就会去追求永恒的东西,就会走向涅槃。佛经有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意思是说,什么是真正的乐呢?是寂灭。

什么是寂灭?是超越于所有的生灭,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这才是真正的、最究竟的乐,这是圣者才能体会到的。

“苦故无我”。印度的外道认为有一个“神我”,有一个真实的灵魂。外道认为,我们之所以受苦,就是把这个肉身等假我当成是真我,现在要去认识到那个永恒不变的真我,认识到它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本来充满了智慧与喜悦,便能获得究竟的解脱。

佛陀不承认婆罗门教的这种观点,佛教认为,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我,世界只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不断地流过。因为受苦的事实,说明了我们的生命是被逼迫的,是不自在的。如果真有个常一不变、自在永恒、能够主宰的“我”的话,怎么会受这种苦呢?我们只会要“乐”,不会要“苦”的。可见,根本没有一个永恒不变、自由自在、能够真正自我主宰的“我”。

“苦”跟“我”正好相违,因为是“苦”,是逼迫的,所以没有一个所谓自由自在的“我”。故这种“我”只是一种幻想。“无我故空”。小乘佛教认为这里的“空”就是指“无我所”,没有“我”,所以也就没有“我的”,自我尚且不存在,那么所谓我的房子,我的车子,我的财产,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执著。

大乘佛教则认为“无我故空”的“空”,不是指空掉“我所”,而是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无我”就是“空”,“空”就是“无我”。比如一朵花,它是缘起的东西,它不是从古到今一成不变的,它由种种因缘的聚合所成,也因为种种因缘的离散而灭,因为它是缘生缘灭的,所以这朵花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性。

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它是由色受想行识等因缘所构成的,当这些因缘缺失掉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个人死了。其实没有一个所谓的人真正出生,也没有一个所谓的人真正死去,只是种种因缘的聚散。

你觉得好像有一个人生了,有一个人死了,其实那只是因缘的不断聚集和不断分散,有色受想行识,你就说有一个“我”存在,然后因缘分散了,你就说“我”死了,其实没有“我”在生死,一切都是空的。

大乘佛教认识到一切东西都是缘起性空,于是觉悟到所谓的涅槃,在缘起生灭的当下就能体认到。这与小乘佛教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小乘佛教认为人世间是苦的,我要去追求一个涅槃——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生死与涅槃是两回事,生死是生死,涅槃是涅槃;生死是苦的,涅槃是乐的;生死是有漏的,涅槃是无漏的;生死是无常的,涅槃是永恒的,我要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

但是大乘佛教认为,生死的当下就是涅槃,当你认识到,你所谓的自我存在当下就是由缘生缘灭的五蕴构成的,它的本质就是空的,当你体认到这一点,你就触及到永恒的涅槃,在活的当下,你就能触证涅槃。菩萨之所以不厌离世间,愿意来到这个世间度化众生,就是因为这个世间是空无自性的,苦也是空无自性的。

从世间无常这一点,小乘佛教得出的结论是,世间是苦的,大乘佛教得出的结论是,世间是空的。

大乘佛教主张,一切东西的本质都是空的,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故不用担心有一个真实的自我灭去,因为它本来就没有出生过。当你认识到,原来世界上的万法都是这样缘生缘灭,而它的本质都是没有自性,都是空的,你就会触证到涅槃。

什么是涅槃呢?就是一种绝对的、永恒的、无相寂静,认识到万法本来就是空的,万法本来就已经解脱了,没有另外的解脱。意思是说,你不要想象有另外一个解脱,在你生死的当下,只要你往它的内在去看,它的本质就是无自性的,包括你的烦恼、你的痛苦,都是缘生缘灭的,没有自性的,没有一个真正的烦恼要去对治,没有一个真正的苦要去消灭,也没有一个真正的我要去降伏,它们本质上就是空的。

当你体认到这一点,你就可以在无量劫中继续处在生死中,但是你获得了解脱,因为在你的眼中,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构成障碍,因为世界就是空的。如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所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当你认识到它是空的,它就对你没有约束力、没有压迫感,就不会对你构成障碍或伤害,你活在世界上就会自由自在,“度一切苦厄”。《六祖坛经》中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世间就能体证到涅槃。龙树菩萨说:“生死的实际就是涅槃。”

当大乘菩萨有了这样一种认识,他就能在无量劫中度化众生而不会有任何疲倦。《华严经》中说:“对于凡夫来说,这是一个生死的苦海,但是对于菩萨来说,就如同游玩的园林一样。”所以,大乘菩萨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达到中道。


《净智法师 佛教的世界观》有4个想法

  1. 请教法师文中“想要超越色界到达无色界,一般有两种方法。”是在何经典论述。谢谢。

    1. 在阿毗达摩中和上座部四十种业处会有禅定的相关说明和指导。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