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戒幢佛学研究所举行第三届讲经交流

戒幢佛学研究所举行第三届讲经交流

发布日期: 2018-06-08 浏览量: 10,534 次浏览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从本师释迦牟尼佛开演一代时教,到历代祖师大德阐发、弘传形成了浩瀚深广的宝藏。这个宝藏需要善巧的宣讲、深入的探讨,这样才能将使其中的深意得以发挥,在听众的内心播下觉悟的种子,并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壮大。讲经说法一直是弘法利生的重要方式,同时,这对于佛弟子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

518日晚,戒幢佛学研究所举行了第三届讲经交流暨全国汉传佛教2018年讲经预选赛。普仁大和尚亲临开示,对所学教理能理解透彻,讲经时善于表达,这样才能听众受益,真正起到调节心态、和谐社会的作用。讲经既是为契合新时期弘法,同时也是自身成长的需要。本次讲经预选赛由如吉法师、净智法师、觉净法师、梁畴继老师等担任评委,界文法师主持,共有慧藏、悟寂、悟法、正慧、德昌五位学僧参加。

讲经内容

慧藏师从两千五百年前月夜世尊的涅槃讲起,饱含深情,富有感染力和摄受力。根据《佛遗教经》,阐发了我们身心不安是因为对五欲的贪著,修行的根本就在于将心从贪嗔痴中出离,使它不受五欲六尘的系缚。

悟法师首先说明了修学的次第:信仰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其次是见地;再次是行愿。以《普贤行愿品》为选题,重点阐述了在普贤十大愿王中,常随佛学和恒顺众生是核心的两个愿,前者是上求佛道,后者是下化众生。

另外三位学僧均以《心经》为选题。悟寂师讲到《心经》的核心在于“观”,经中以五蕴、十二入等为观照对象,同样,我们也可以空性的智慧来观察身边生活的一切,“达到无缚无脱的境界,获得自在”。正慧师则以自身在日前受戒期间的经历引出安顿身心的话题。德昌师则首宣天台宗的讲经法度——五重玄义,先略后详,对心经做了较为系统的阐释。

法师点评

教务长净智法师对以上五位学僧的讲经做了点评,大致有以下几点:整个讲经的过程要紧扣所选的经题,不宜过杂;要有底气,不必过于谦虚;对重要的法相名词要深入原典,讲解精确,比如五欲是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境的欲贪。另外,讲经切忌流于概念化、泛泛而谈;同时考虑受众的水平,引用古文要适度。对涉及的甚深法义要能够精确把握,比如“万法皆空”之“空”是指胜义谛的空,即自性空,而“因果不空”的空是“无、没有”的意思,两个“空”不可混同。

界文法师最后说,在短短的20分钟内讲经,具有一定的表演性,既能深入又要浅出,在语言表达上、个人威仪上都需要打磨。五位学僧的讲经风格各异,通过此次讲经得到了锻炼,他们都有良好的潜质,同时也还要努力。在此祝愿他们早日成为高素质僧才!

讲经摘录

修学佛法几年之后,你变的不再关心那些很世俗的事物:你不再翻阅汽车杂志;不再关系哪家购物中心正在打折。但是,你开始关心如何弄到纯天然的红珊瑚佛珠,开始搜集各种佛像,这表示你的出离并不彻底,你只是从一个笼子钻到另一个笼子里而已。

——慧藏师讲《佛陀遗教,安顿身心》

 

一位真正学佛的人还是要以闻思经教入手,听闻正法。依经教引发如理思惟,树立正知正见,然后依法修行。

 

对众生的随顺是建立在给他带来利益与安乐的前提下去慈悲他们。我们总希望别人随顺我,自己却都不喜欢随顺别人,这是因为有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强烈的我执遮住了我们的同情心、理解心。修行人应该把“以自我为中心”改变成“以众生为中心”去为众生的利益服务。

——悟法师讲《普贤行愿品》


 

此经开篇“观自在”三个字很要紧,如何观呢?我们要观自己,而不是观察别人,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种种言行,与人相处的种种境界等等,当下发生的一切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从观察中体会到一种空性的智慧,这种智慧如同利剑,能斩断烦恼,达到无缚无脱的境界,获得自在。

——悟寂师讲《心经》

 

《心经》讲到“度一切苦厄”,那么如何度一切苦厄呢?答曰要照见五蕴皆空。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呢?答曰要行深般若波罗蜜。那如何开启般若呢?观自在菩萨以观海潮音为修行法门,潮音时有时无,能听的那个是谁?听不到时的那个又是谁?如此日日反复地,反闻闻自性,以证得般若空性慧。故关键是“照见五蕴皆空”,这样对治对身心的执着,度一切苦厄。

——正慧师讲《心经》

 

 

如果我们见到菩萨万行难行,因而生起了退屈之心,应该二番练磨其心。思惟无始以来,我们为了追求世间的快乐,尚能忍受种种无义之苦,无有疲厌地、重复不断地、耗费无数精力地,追求、获得、失去,再追求、获得、失去,如是无穷无尽地勤做。那么,在菩提路上,为出生死之狱,为度如母有情,我们怎能生起怯懦之心呢?既然菩萨能以止观力,行深般若,断尽苦厄,化导有情。我们也应如此发心,鼓励自己努力修行,不应自轻而生退屈之心。

——德昌师讲《心经》

 

(文稿|慧刚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