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杂志29期 14-锦绣年华里的多彩乐章
发布日期: 2018-06-19 浏览量: 1,228 次浏览
锦绣年华里的多彩乐章
——记长夏里的艺术沙龙
文/ 心谈 图/ 赵德明
西园寺内幽莲绽红,蝉声细碎如树下斑 驳的光影。炎炎夏日何处去,消暑增慧到“静 心”。
7 月20 日下午,虽是三伏天的流火天气, 但静心堂内座无虚席,一场名为“服乐之章” 的艺术沙龙,让书友们顿感清凉当前,长夏 易过。这场艺术沙龙,由传统服饰制作专家、 传统礼仪策划人吴齐和雅乐研习复兴人、演 奏家陈子淑老师为书友们带来一场服饰和音 乐的美学盛宴。
锦绣汉服耀古今
吴齐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一幅收藏于 国家博物馆的名画《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这幅画1966 年出土于苏州虎丘,画中的明 宪宗与皇子皇女们在观看杂技表演,画面非 常逼真,人物衣饰繁复华美,多姿多彩,令 人叹为观止。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 夏。”自黄帝、尧舜垂衣裳以治天下以来, 华夏汉服礼仪代代相传,已成为中国人幸福 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吴老师为我们厘 清了一些观念:汉服不单单是汉朝的服装, 汉服的“汉”指的是汉族人的服装,唐装也 不是专指唐朝人的服装。
汉服有哪些特点呢?吴老师告诉我们汉 服有四大特点:交领右祍、上衣下裳、长袖 宽衣、系带暗扣。
汉服的交领呈Y 形,衣是腰以上部分, 裳是腰以下部分。古人穿衣不露肤,裳的中 间有一块用于遮盖腿膝的布,名为蔽膝。
深衣则是衣裳相连,寓意天人合一。上 衣用布四幅,代表一年四季;下衣用布十二 幅,象征一年共十二个月。衣服即是人生, 古人的智慧与用心,今人多有不及。
吴老师对汉服的热爱,源于对传统文化的 深入研究。他深有感触地说,具有四千多年历 史的汉服,最适合中国人的体型。在说到“轻 罗”时,吴老师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美好的夏日 画面来:在蝉鸣声声中,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娓娓道来,如叙家常,是吴老师讲话的 风格。他对服装史如数家珍,精选的东宫冠 服、宗教服饰等图片令人目不暇接。在讲到 汉服的立领时,他邀请观众席上穿立领汉服 的书友上台展示。台下许多书友穿着汉服或 禅服,当他们从观众席中站起来一走动,即 是一场即兴的服装秀。风格各异的服饰,或 华美,或飘逸,或温婉,或娴雅,与古典韵 味的西园可谓相得益彰。
吴老师还向书友们展示了深衣和官袍 的实物,衣服由两位高个子的男书友展开, 更显做工精致,衣宽袍深,难怪古人形容 男子“岩岩若孤松,傀俄若玉山”。
雅乐怡情更疗心
陈子淑老师是雅乐研习复兴人,他说雅 乐的雅不是高雅之意,而是正义、正能量之 意。宫、商、角、徵、羽,单个是声,加以 组合便成为音,如果再配上舞蹈就是乐。“乐 乃无草之药”,能疗愈身心,给人带来美好 的心情。音乐和佛法一样,对人的身心具有 疗愈与净化作用。
雅乐有八音,如何区分本土乐器与外来 乐器?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方法,凡 名称只用一个字的基本上是本土乐器,如琴、 箫、筝等,两个字以上的基本上是外来乐器, 如琵琶、小提琴等。 陈老师还教大家区分不同乐器的特色, 如编钟之音浑厚,石编磬叮叮咚咚的振玉之 声特别悦耳,排箫、柷(zhù)、鼓、笙等 乐器的声音各具特色。就像佛法要亲证,音 乐也要亲自听,才能体味其妙处。陈老师用 古老的埙吹出呜咽之音,其音悲凉,我们仿 佛突然置身于古老的城墙下,凝神谛听远古 的呼唤。
雅乐是上品之乐。陈老师说,古代的雅 乐是招待来宾的最好方式。朋友之间以礼相 待,“以乐友之”,给朋友演奏一首乐曲, 比请朋友吃饭更有意义。
今天的静心堂掌声不断,远远盖过了热 烈的蝉鸣,书友们的热情激发了陈老师的创 作激情。他为大家表演了即兴创作的古筝曲 和古琴曲,琴声如诉,如怨如慕。
古琴曲《高山流水》涓涓流淌,素弦逗 引清风,为书友们扫尽炎氛。主持人如月一 展才艺,婉转多姿的舞蹈如夏日清莲濯濯绽 放,质朴中见光华。
抒情的箫独奏《牧羊曲》,更是唤醒 三十余载的记忆。远离凡尘,仿佛置身于山 林秀水间,听得晨钟响起,闻入阵阵花香…… 全场附声合唱,沉浸其中。
意犹未尽,再来一曲古筝《枉凝眉》。 一位书友自告奋勇上台伴唱,筝歌配合默契, 互相增上,让现场气氛渐趋高潮。
书友相聚,难忘今日。华服之章,是别 在夏日衣襟上的玫瑰。愿我们下次再聚首, 一起增长人生之智慧,领悟艺术之美好。
摘自《生命的回归》
返回29期目录请点击:这里
排版|刘燕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