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杂志29期 04-愿有一双正念的翅膀
发布日期: 2018-06-19 浏览量: 1,394 次浏览
愿有一双正念的翅膀
——读《沙门果经有感 》
文/演吉
《沙门果经》是收录在巴利语系佛典《长部》中的第二部经。沙门 性指的是圣道,沙门果就是修行圣道而证得的圣果。本经便是由“未生 怨王”向佛陀请教出家沙门能证得哪些当下可见的圣果这一缘起而展开 的。佛陀用种种生动的譬喻、详尽的举例、善妙的言辞,清晰地描述出 出家比丘因闻法、生信、持戒、修定、具慧而渐次证得的十四种当下可 见的沙门果。未生怨王因此被佛陀伟大的智慧和圆满的教法所折服,接 着归依了三宝,当场自誓终身成为佛陀的在家弟子。
回想本人出家学佛也近十年了,今天有幸研读此经,对照佛陀在经 中的种种开示,感触良多。尤其是佛陀在为未生怨王解说出家比丘应该 少欲知足时,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比喻:“大王,比丘如何知足呢? 在此,大王,比丘满足于保护身体的袈裟与果腹的钵食,无论去到哪里, 他都随身只携带着衣钵。就像鸟儿一样,无论飞到哪里,都只以两翼为 它的唯一负担;同样地,比丘满足于覆身的袈裟与果腹的钵食,无论去 到哪里,他都只随身携带衣钵。大王,比丘如此知足。”此譬喻的简要 含义是:当闻知某某地方有一棵树长满了成熟的果实,众鸟便会从四面八方飞来吃这些果实,在享用的过程中,它们不会在内心计执:“这些 是今天的食物,这些留给明天。”当它们吃饱之后,它们既不选择留下 来看护这些果实,也不会在该树上留羽毛、爪痕或喙印。反而振翅随意 飞向其他地方,没有任何留恋,飞走时只有双翅是其唯一的负担。我们 出家修行的比丘也应该如此,无论何时或走到哪里,对任何事物都没有 贪恋,没有执着,只随身携带自己的资具来去。一切时中,都用正知正 念摄持自己,让自己的行住坐卧都安住在圣道之中。读过之后,惭愧之 心油然而生。观察一下自己出家后的现状:经书法宝、衣服资具、文玩 字画、营养保健、茶扇琴篌、侍花弄草——带着这些林林总总,怕是一 只巨雕也飞不起来啊!在世俗的贪欲、烦恼习气的滋养下,虽然在表相 上过着出家人清心寡欲的修行生活,其实不知不觉中早已蜕变成由心猿 意马策驰的“三车和尚”了。警醒之余,不禁汗然。
学佛修行是为了解脱烦恼,离苦得乐,如果没有获得这样的结果, 一定是自己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如果不及时找出原因就会适得其反, 越想要解脱烦恼反而越苦恼,越想要离苦反而越修得身心俱苦。世间古 话告诉我们“知足常乐”,佛陀要求我们修道的佛弟子要少欲知足。佛 陀在《遗教经》中这样告诉我们:“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 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作为一名 出家比丘,这些道理以及佛法中的苦、空、无常、无我的法义都是耳熟 能详的,可我的修行不仅没有进展,甚至有所退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就是没有真正地如理思维,开发正知正念,也就是观修的功夫不够。法 不入心,自己的起心动念没有被“正知正念”所摄持,那么出家修道也 只不过是换一个地方过世俗生活而已。与圣道相违却奢求证得圣果,最 终只会落得虚度此生的下场。
听闻正法后,要反复如理思维才能够如法如律地去实践修行,真正 把苦、空、无常、无我的法理放到世间事相上去思维,去观修,切身体 悟世间一切万相都是迁流变化、虚妄不实、如梦如幻、了无可得的。真 正看破世间万法虚妄的本质,才能放下贪欲执着,世俗的烦恼习气才不 会膨胀延续,这时正知正念方有机会生起和维持。去除掉虚妄的贪执, 各种戒律的受持就变得轻松而自然;在正知正念的引领下,行住坐卧中 守护住根门也变得不再苦涩难耐;少欲知足变成修行生活的常态后,身心才会慢慢恢复清净寂乐。用正知正念时刻 武装自己的心念,去降服、战胜自己无始以 来的欲望、烦恼习气,如同还清宿债一样让 身心获得轻安自在。这都是在逐渐清除障碍 禅定解脱的五盖(即贪欲盖、嗔恚盖、昏沉 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同时也在累 积圆满地证得更为殊胜的沙门果的资粮。在 此经中,特别强调的是“当下可见”的沙门果, 这是在告诉我们:佛法绝不是一套虚妄不实、 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或是高妙难测,世人 无法掌握,只能崇敬礼拜、供奉香案上的圣 典。这是佛陀给我们指出的一条清晰、明确 的路线,是可以掌握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只 要如法修行是可以出成果的。真佛弟子就要 勇敢地踏上这条圣道,践行这条圣道,到达 这条圣道通向的终点,让其圣果当下可见! 这才是对佛法真实不虚的最好证明,对佛法 久驻的最好护持和弘传,对无上佛恩的最好 报答!
修行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要 极端地去要求修学环境退回到像佛陀住世 的时期那样,不要认为当今的信息网络时 代已经彻底进入末法时期,各种欲望烦恼 都在无限地被提速,被放大,即生当下可 见的修行证果好似没有了希望。其实任何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现实世间对出家 人诱惑很大,灰瓦黄墙已经截不断我们与 外面世界的万缕牵连,但信息高度共享的 大数据时代恰恰为我们听闻正法提供了前 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佛陀宣演的三藏典籍, 历代祖师们的论疏语录,当代大德法师们 的讲经开示,零距离地把我们带到佛菩萨 们的法座前,共赴灵山一会,聆听法雨, 契机受教。丰足的物质资具也让我们不必为寝食担扰,可以安心地闻思修 行。共处的丛林生活更能参学究辩,彼此鼓励,互相增进。在智慧的取舍 下,同样可以善巧方便地在现代丛林中过“乞士生活”:上殿视为闻法共 修,过堂视为乞食应供,其他时间视为自在经行。放下俗事、手机网络等 外缘,收摄住身心,耐下心来实践佛陀教导我们的“闻法、生信、持戒、 修定、具慧”这条路径,行住坐卧一切时中都具足佛法的正知正念,坚定 信心去体证一个一个当下可见的殊胜的沙门果,这样才不枉出家修道一场。 不要只停留在多闻思辨的层面,要进入到实修实证上来。修学佛法不是为 了丰富谈资,不是为了助长我慢,贵在落实到具体的心行上。否则虽然剃 除须发,身被法服,接受信众的供养,口中谈玄说妙,心却不能安住在出 世解脱的法义上,终日“说食终不能饱”,最终一切业果是要由自己来“买 单”的。
对世俗名利、地位、财富的追求,对世俗亲情、眷属、朋党的挂碍, 对世俗感官、声色的贪恋……这些都如同层层交结的网,将自己死死地困 缚在五欲六尘编织的牢笼之中,被业力的风吹拉鼓动着,在无尽的三界轮 回苦海中沉沉浮浮。只有拿起佛陀交给我们的智慧利剑,才能斩断、挣脱 这铁网,把正知正念作为自己唯一的“衣钵资具”,作为自己行走世间唯 一要背负的“负担”。振起“正念正知”这双有力的翅膀,才能自由自在 地翱翔在清净庄严的涅槃浩空之中。
佛经就是一面镜子,读诵受持可以真实地照出我们的面貌;佛经就是 一排航标,读诵受持可以纠正我们修学前行的路线;佛经就是一轮明月, 读诵受持可以照破我们顽愚痴迷的无明;佛经就是一座警钟,慈悲地召唤 我们醒悟;佛经就是佛陀智慧的化身,永远长驻世间引领着我们走向彼岸!
摘自《生命的回归》
返回29期目录请点击:这里
排版|刘燕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