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杂志28期- 04 佛法妙乐
发布日期: 2018-02-26 浏览量: 1,585 次浏览
佛法妙乐
—— 净智
一、离苦得乐
欢迎各位来参加这次静修营,这次我讲的题目叫作“佛法妙乐”,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讲座,帮助我们对佛教所讲之乐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之所以说是“妙乐”,主要是想区别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世俗的快乐,因为佛法确实跟世间俗法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它既包含着世俗中存在的一些快乐,也包含着世俗人所不能理解的一些快乐。虽然像禅定、涅槃之类的乐,距离我们还很远,但我们不妨在法义上先理解它们,因为见地应该在实践之前。这就好像走路一样,你的眼光肯定是朝向前方,而不是只顾着脚下。明确而充满吸引力的目标会对行者产生强烈的牵引作用,故佛法中讲到的诸般妙乐也会对我们的修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离苦得乐是佛法修学的基本目标,如果说学佛学到最后还是很 痛苦,这肯定不是我们要的结果。因为所有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 身体上冷了会想多穿一点,饿了会想吃东西,心理上也是一样,我 们大都会倾向于思维开心的事情。佛法修学也是建立在趋乐避苦的 基础上,而不是一谈到修行,就感觉一定是要受苦的。
快乐这个话题,经常被一些佛教徒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比如, 很多人会说,学佛是为了解脱,是为了成为一切智,但很少有人会 说,学佛是为了快乐。他们认为,佛经中讲三界都是火宅,如果说 有快乐,好像违背了佛教的教义。故这个世界不能讲乐,乐只能存 在于他方净土,但其实在现世生活中我们就能从佛法中获得快乐。 如果佛教徒一直对快乐采取回避和否定的态度,就会给世间人一种 消极的感觉。
尽管有漏之乐不长久,超越所有无常变化的涅槃才是最殊胜的 第一义乐,但在获得不可思议的涅槃乐之前,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体 验和培养佛法修学中的快乐。如果我们不认可,不敢大声地宣称这 其中的乐趣,那么修学就会缺乏有效的激励。比如有些人,虽然对 佛教有好感,也经常来寺院烧香拜佛,但他并没有真的学佛,因为 他没有觉得这其中有多少快乐在,故佛法对他没有产生足够的吸 引力。
在佛经上曾记载,有一外道跟其他人说,释迦牟尼说涅槃是乐 的,除了涅槃之外都没有乐。佛陀说这个说法不对,因为他还讲 了许多乐。虽然这些乐比起涅槃不是最究竟的,但可以作为一个目 标,产生一种动力。在你没有得到这些乐之前,你不要轻易否定它, 否则你会失去往上走的阶梯。涅槃是什么?涅槃有什么乐?现在对 我们来说,它只是一个概念罢了。要证得涅槃,需要一个一个阶梯, 对在第一层的人来说,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都是有用的,不经 过第二层无法达到第三层,不经过第三层无法达到第四层,如果你 只想着最后一层,那不过是空中阁楼罢了。
二、苦乐中道
据佛经中记载,悉达多太子出家之后,修习了一些非常苦的外道法门,据说有时候每天就吃一粒米或一粒麻,经常处于一种深度饥饿的状态,后来转变思想,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恢复体力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觉悟之后,有三周的时间沉浸在涅槃之乐当中。当时有天人下来劝佛转法轮,佛陀就说,我所证得的涅槃难于被认识,就算我讲了,别人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好的。但在被再三劝请后,佛陀用自己的神通观察世间,发现有一些人根器已经成熟了,即使不成熟的,也能种下一些将来得度的因缘,于是佛陀才开始宣扬佛法。成道之后的佛陀跟那些外道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意思就是说,像你们这种所谓绝食的苦行,对于追求真理没有任何的帮助。
佛陀提倡中道的生活,即抛弃自我折磨的无益苦行和沉溺放逸的感官之乐,这里要否定的苦乐二边,是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并不是要否定一切苦乐。对于必要的、有价值的乐,我们不仅不应排斥,还应鼓励发现。我们真正的问题,在于对乐及其获得的途径缺少正确的认识,把明明是苦的东西当成乐,这就导致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路上南辕北辙。有时我们越是想用力抓住快乐,快乐反而离我们越远。
三、苦乐颠倒
世间人往往苦乐颠倒,苦中作乐。佛教经常讲的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八苦,另一种是三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 五蕴炽盛。这八苦跟我们的人生比较接近,我们能切身体会到。比如生是一 种苦,因为从怀孕到生产一般需要九个月,孩子始终待在母亲的子宫里面, 有着黑暗、压迫、冷暖等种种痛苦,只不过我们忘记了。而我们一生下来, 还要面对疾病、衰老、死亡的威胁。甚至可以说,每分每秒都在老病死,我 们身上的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每一秒钟都在不断重复着生老病 死的过程。你有时会觉得每天过得都挺开心的,其实你正在不断地步向死亡。 如同一个人从山顶上掉下来,虽然还未落地,但迟早是要摔下来的。喜欢的 人必须分离,喜欢的东西却不得不割舍,这是爱别离苦。你不喜欢的人或物, 却常缠绕在你左右,这是怨憎会苦。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这导致了求 不得苦。还有色、受、想、行、识如同火焰一样不断地燃烧,让你不断地因 为它们的无常改变而饱受折磨,但凡夫却误以为这些是快乐的。比如,饥饿 是每天无法回避的痛苦,但我们却将追求美食当成人生的一件乐事,这就是 我们苦中作乐的情形。
三苦是指苦苦、坏苦和行苦。苦苦比较容易理解,比如生病、受伤、饥 饿、寒冷等与苦受相关的都称为苦苦。坏苦的意思就是说某种事物虽然现在 是乐的,但它无法一直维持,等到变坏的时候就会让人感觉到苦。行苦的意 思是说凡是无常变化的都是一种苦,这种苦我们一般人是感觉不到的,只有 圣人才能领会。《俱舍论》有一颂说:“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觉;若置眼 睛上,为损极不安;愚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缘极生厌怖。” 我们凡夫就如同手掌一样,这个行苦就如同睫毛一样,凡夫感觉不到无常是 苦。但是那些圣人们就如同眼睛触及到睫毛一样,对无常会生起极大的厌怖, 因为这种苦比地狱之苦还难忍受。如果我们对行苦有所理解的话,那么对佛 教所说的乐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对行苦不了解的话,那么对佛教所 说的涅槃之乐是不易了解的。佛陀曾说:“圣者说是乐,非圣说为苦。圣者 说为苦,非圣说是乐。”意思是说我们世间人跟圣者的观点恰恰相反。比如, 圣者认为出家是一种乐,凡夫却觉得出家是一种苦;圣者认为涅槃是乐,而 凡夫却觉得是苦。
四、感受之乐
佛教把感受分为五种类型:身体上的苦受,身体上的乐受,心理上的忧受,心理上的喜受,以及身心上不苦不乐的舍受。身体上的乐受来自五种感官的适悦性,心理上的喜受与第六意识的分别有关。比如说你今天参加马拉松跑步,跑到终点的时候,身体上虽然很疲累,但心理上可能感到很高兴。阿罗汉无法避免身体上的苦乐受,但因为没有妄想分别,故面对世间的冷暖得失,没有心理上的忧喜。
关于乐受是否真实存在,佛教内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三界都是苦海,没有一丝一分的乐。因为佛陀曾说“一切受都是苦”。打个比喻,比如有一个人刚才用右肩膀挑很重的东西,过了一会换了左肩膀,右肩膀没那么痛了,就觉得轻松了;或者说被蚊子咬了一口,然后去挠痒,觉得很舒服。故他们认为,所谓的快乐,其实只是因苦的遮蔽或减轻而产生的错觉。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世间虽然苦多,但还是有少分的乐受。如果世间上一点乐都没有的话,那凡夫就不会有贪欲,早就解脱了。世间之乐如同刀头之蜜,你去舔一下,很容易会把舌头割伤。故佛陀说一切受都是苦,只是为了加强语气,让你断除这份贪欲罢了。
五、出离之乐
出离之乐,主要是指出家的快乐,故又被称为沙门之乐。出离有两种,一种是身的出离,一种是心的出离。在家有种种的束缚,因为你不是一个人,你得顾及很多,上有老下有小,很难完全的自由;而出家人在寂静的地方修行,没有家室的困扰,这是一种身的出离。佛经中经常形容在家如同牢笼,出家就如同从监狱里放了出来。在家时的很多烦恼,出家之后就没有了,这是因为环境不同造成的。出家相当于一种戒,把某些外缘挡住了,所以居家的烦恼就不会产生了。我经常看到一些在家人,喜欢问出家人该怎么处理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关系,其实你问了也等于白问,出家人没有这些烦恼,不是因为他比你更擅长处理家务事,而是因为他出家的功德使然,在家人没有这种便利条件,是很难像出家人那样享受清闲自在之乐的。比身出离更重要的是心的出离,若只是在非常安静的地方住着,但内心中还有很多的欲望、很多的妄想,那也不是真的出离。只有当我们的身心从种种束缚当中解脱出来时,我们才会获得出离之乐。
六、禅定之乐
禅定之乐比较复杂,我们这里主要讲色界四禅的乐:离生喜乐,定生喜 乐,离喜妙乐,舍念清净。这些都是跟乐受有关系的。初禅是离生喜乐,就 是脱离欲界产生的喜乐。这种喜乐跟我们平常的喜乐不太一样,此时心非常 安静,非常专注,会获得身心轻安。如果你的身体不轻安,你可能会觉得腰 酸背痛,行住坐卧都不安宁,这称为身心粗重;但若是获得了轻安,就意味 着你能够让自己的身心适悦地做事。
二禅是定生喜乐,因为获得了比初禅更深的寂静,故经中称其为内等净 或默然之乐。在初禅的时候,内心中还有语言概念的串习,而达到二禅的时 候,内在的语言概念也停止了。
初禅和二禅的喜受,还是一种踊跃的冲动,而达到三禅的时候,这种冲 动都没有了,获得了一种第六意识相应的无分别乐,这种乐是世间乐受的顶 峰,又被称为贤圣赞叹的离喜妙乐。如果说初禅和二禅的喜乐如同在一个炎 热的夏天到池边用水清凉了一下自己的脸,那么三禅的乐就如同整个人跳到 池子中的状态,全身的细胞都处在快乐之中。
三禅的乐很容易让人生贪而沉浸在里面,故佛陀特别强调此时要培养正 知正念,为了更深入地禅修,行者应超越乐受的牵绊,进入不苦不乐的四禅,此时行舍与正念达到绝对的清净,是最适合禅修的阶段。传说所有的菩萨都 是依止四禅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
七、涅槃之乐
经上曾经有一个颂子:“人生不足贵,天寿尽亦丧。地狱痛酸苦,唯有涅槃乐。”意思很明显,六道都是苦的,唯有涅槃乐。涅槃之乐,对于凡夫来说,是很难理解的。经中记载,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有一次从缘涅槃的深定中出来,跟其他的比丘说:“涅槃真是乐!”其他的比丘觉得不能理解,因为涅槃当中已经没有任何感受了,也没有意识的分别,哪有什么乐的呢?舍利弗就跟他们讲,正因为这些东西都没有,所以才是乐。
所有佛教徒的最终目标就是证得涅槃,那怎么判断证得涅槃了呢?涅槃有其自身的特质,只要真正达到涅槃的人就一定知道自己达到了。阿罗汉经常会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他一定能够自知,一定能够自证。任何的快乐只要是无常的,就不是真正的乐、最究竟的乐,理论上来说,一定要超越所有的变化,达到一种永恒的状态。所有的宗教,在它越往上走的时候,越接近事实真相的时候,它一定是要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涅槃正是如此。
一个进入四禅的修行者会觉得呼吸也是一种痛苦,同样的,趋入涅槃的行者觉得一丝一毫的无常变化都是一种痛苦。但是我们凡夫对此毫无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在苦海当中泡大了,已经不觉得无常是一种痛苦。所以我们对涅槃,这种超越一切变化的永恒寂静,是不知道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心愿,但达到预想的幸福目标后,又会开始设立新的目标,虽然不断地追寻,但始终不知道终极的快乐到底在哪?而涅槃不同,一旦你的心触及到它,你就会被它所感染,你立即就知道这就是你苦苦追求的终极之乐,而且一点也不会怀疑。
佛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在久远的过去世中,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渴望能听到佛法,但当时世间已经没有佛法传播,只有一些偶尔的传闻。有一个天神想看看这个年轻人是不是真的想追求解脱,于是就变成夜叉的形状来考验他。他跟年轻人讲了一个他从过去佛那里听来的颂子,前半部分叫作“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个年轻的求法者听了就很高兴,非常想听下半部分,但夜叉对他说自己很饿,希望用年轻人的血肉来充饥。这个年轻人就很高兴地说:“为了听闻佛法,即使让我掉到地狱的大火中经过多少劫都愿意,何况只是被你吃掉!我愿意舍身而求取此颂的后半句。”夜叉听后很感动,就恢复成天人的形象,说是来考验他的,并告诉他颂子的后半部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这个故事经常会被用来鼓励学法者,应当精进地追求佛法。但其实故事 本身蕴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我们人会有生老病死,世间上的一切东西 都是无常的,我们在世间上再怎样争取成功,到最后还是什么也带不走,只 是像做了一场梦一样。人不停地奋斗追求,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有没有一种 终极的价值?这个颂子的后半句给出了答案,就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当所有的无常变化都消失了,达到了一种不生不灭的寂灭状态,这种解脱之 乐能够超越一切痛苦。
八、菩萨之乐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字面上的意思是,慈能给予别人快乐,悲能 拔除别人的痛苦。但慈不仅仅是给予对方快乐,慈同时也给予了自身快乐。 比如当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不仅别人会快乐,自己也会感到快乐;同理, 悲不仅能拔除别人的痛苦,也能拔除自己的痛苦,比如说你现在因为一件事 情很难过,结果发现有人比你过得还艰难,你在同情、关心对方的同时,自 己的心里也就会好过许多。
佛典中说:“除苦不作苦,容苦不畏苦。脱苦不思苦,欲苦名菩萨。” 是讲修习六度的菩萨是如何看待苦的。菩萨首先通过财施、法施或无畏施,去断除众生的痛苦;第二是持戒,不犯杀盗淫妄等,就不会造作这个苦;第三是讲忍辱,就是能忍耐种种的苦;第四是精进,菩萨不害怕苦,尽管须历经三大阿僧衹劫才能成佛也不畏惧;第五是禅定,菩萨有禅定就能获得现法乐住,从忧苦等感受中脱离出来;第六是智慧,菩萨不思苦,就是指“三轮体空”,知道没有一个能作苦的人,也没有一个受苦的对象,也没有真实的苦性可受。而最后的欲苦,就是说菩萨有大悲心,希望利益众生,愿意到三界苦海中度化众生。
菩萨的乐是一种慈悲的乐。有一颂说:“菩萨悲诸苦,不施云何乐?以令自乐故,施乐拔他苦。”菩萨要让自己快乐,他就要去布施利益众生,通过给予众生快乐,菩萨自己也乐,菩萨的乐是来源于利益众生而获得的。又一颂说:“施与悲共起,能令菩萨乐。三界中乐受,比此无一分。”即菩萨的乐是由大悲心生起来的,三界中所有的乐受都比不上菩萨的这种乐。复有一颂说:“悲苦最稀有,苦胜一切乐。更乐悲生故,办非有况余。”这是说菩萨由大悲心生起的苦是最为稀有的,这种苦胜于一切的乐,这种超胜于世间一切乐的“更乐”是由大悲心所生的,世间上没有任何一个人,除了菩萨之外,能够承办,何况其他的乐呢?
菩萨以悲苦为乐,非但跟我们凡夫不一样,也跟小乘所追求的禅定或涅槃之乐不一样,它是一种由大悲心生起的乐。比如说在座的很多都是父母,你烧了一道很好吃的菜,你很喜欢吃,但是你不吃而给孩子吃,你会觉得很幸福。为了孩子的幸福哪怕你受点苦你也很乐意。同样的道理,菩萨视一切众生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他从利益所有的众生中获得快乐。
《入菩萨行论》中有这么一个颂子:“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菩萨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所有亏损、失败都来承担,所有的利益、胜利都奉献给他人。当他不断地进行这样一种思维串习后,便能真的发自内心不加造作地利益他人。菩萨每天没有帮助众生,会觉得不舒服;如果能够帮到众生,他会非常愉悦。我们看到《华严经》中菩萨发愿,哪怕为了救度一个众生,而掉到地狱中承受长劫的痛苦,菩萨都非常乐意去做。菩萨认为这种由大悲心生起的乐才是世间最胜的乐。
摘自《生命的回归》
返回28期目录请点击:这里
排版|刘燕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