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学报论集 > 在家律通说• 菩萨学处

在家律通说• 菩萨学处

发布日期: 2017-08-27 浏览量: 4,086 次浏览

菩萨学处

太虚大师

  佛教经律,说二处学:一曰比丘学处,是指比丘应学习的律仪言,规定若者应作,若者不应作,使所有如法出家的比丘大众,都轨纳在这个范围内。一曰菩萨学处,这是把范围更扩大开来,除包括比丘学处外,且统贯世出世间一切阶位渐进为菩萨的学习,是指依菩萨应作不应作的规律,成为学习菩萨心行的基础,其弘深广大,较前者倍增殊胜。现在所要讲的是——菩萨学处。一、菩萨学处释名
“菩萨”的名称,人人都知道;但其真正的意义,多数殊不了了。通常人率以偶像代替菩萨,如见泥塑、木刻或浮雕、金铸、绘画、纸扎的形像,都叫菩萨,甚者指洋囡囡为洋菩萨,这是含有错误的,而后者更成为习俗的最大错误。要知偶像中固有菩萨的像,但也有比菩萨更高阶位的佛像,也有较低的古圣先贤的像,甚至有牛鬼邪神的像,不能笼统地都称之为菩萨。
同时,菩萨与菩萨像绝不能混在一起,我们活着的人倘有菩萨的心肠和菩萨的善行,这个人便是菩萨。
“菩萨”原是印度语音的略译,具音为“菩提萨埵 ”:菩提义为“觉”,萨埵 义为“有情”“众生”,合之为“觉有情”。
“菩萨”的原义,是指能发菩提心的有情,有大智慧上求菩提,有大悲心下济众苦,这便是菩萨;所以我们能从菩提心为出发点,以此上求,以此下化,不唯只有理想,且贵能实践履行,是名真实菩萨。故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人能自觉,复以之觉他,使自他俱向无上大觉之境进行修习,即是觉的有情,显然不是无情的偶像是菩萨,而是具有菩提心的我们才是菩萨。
学习菩萨之道,并非高推圣境,远在净土,就是从我们凡夫为起点,一步一步迈向圣境,创造净土,从浅到深,转劣为胜,最初是大心凡夫地的菩萨,及其优入圣域终入金刚后心则成为最高等觉地的菩萨。
我现在所倡导的菩萨学处,是重在启发初发菩提心愿的菩萨,旨在要人尽能成为大心凡夫的菩萨,不是顿期超过二乘的大菩萨。
向来对佛法有信心的人,便自称学佛;求其真能发菩提心愿做个大心凡夫的菩萨,却是凤毛麟角。有一种人学佛,却将佛推崇过于高远,自甘卑屈,既不能认识佛法全般的真相,固执着佛所权宜方便指示一点一滴的法门,如人间善行,天上福报着重个人福业方面极粗浅的说法,于是一生但求个己人天福报为足。这虽也可称为学佛,但去佛学的真精神远甚,真是方便中的方便,佛曾贬之为无性阐提。复有一种人学佛,觉得个己的生与死极苦痛,于是偏执着佛所指示的中道法空有两面的空一方面,以专求了脱个己的生死,精神上得寂灭无为为究极。这条路径虽可通至大乘,倘故步自封,不肯进探中道法的幻有妙有的一面,醉卧于空三昧中,自然未能贯彻佛学全般的精神,自堕于方便小乘,佛曾贬之为无性败种。我今倡导菩萨学处,绝不叫人迷着人天的福报,也不叫人愚耽小乘的寂灭,是指示人人可走之路,个个可修之道,是整个的全般的佛法的总纲,这便是菩萨之学,自下至上,自凡至圣,从我们开始举足直到佛果的大道。这自始至终彻上彻下的,都不出我们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现在一念愿心的菩萨。这好像一个国民从做幼稚园学生起一直到研究院出来的博士止,都是学生;菩萨学亦然,有初发心的菩萨,有金刚后心的菩萨,初心是凡夫,后心邻于佛,但都是菩萨,始终未离学地。后心邻于佛果高位的菩萨,是不易学,但也不离于初心易学积渐成就。故菩萨学处,是从易学处说起,曰皈依三宝;恐人走入歧途,于皈依三宝时兼劝其发四弘誓愿。皈依三宝是教以不入邪途;发四弘愿,是使其不入趣人天福果,不耽着二乘寂灭;这是直趋菩提大道,一定成佛。
佛果是怎样成就?曰:是依于学菩萨之行以成。菩萨学处,是倡导从开始即学习菩萨,最终以通达于究竟之佛陀果。故今所倡导之菩萨学,不是超越二乘圣位的菩萨学,是开始凡夫地的菩萨学,由之渐次深入,上预极果,而皈依三宝是菩萨学最基本初步的阶段。
这菩萨学处的“处”字,也可指法门说,如佛经中说“四念处”等;但也可指行道之场所说;凡是菩萨所游履处,所棲 止处,随时随处,修菩萨法门,都是菩萨学处,维摩经中说“无处不是菩萨道场”,今说菩萨学处,亦复如是。二、皈依三宝甲、结缘皈依
当从信仰佛法者的心中,发生一种热烈的要求的时候,向着佛法僧住持三宝面前,以舍身心生命的精神,口自宣誓皈依的词句:——
我弟子(自称姓名或法名),尽形寿皈依佛法僧
当口中迸出这样词句,精神上应起一种莫大的兴奋和安慰,当那五体投地一唱一礼的时候,古人形容为“如大山崩”如弱丧归来投身于父母的慈怀中去,真是情不自禁,心中燃起火热的悲欣交集的情绪。
现在略为解释上举出的皈依词句。
“尽形寿皈依”,是说我某人尽此形相色身,尽此毕生寿命,从今日起皈依三宝,如失巢之禽皈投故林,如孩童之依恋慈母,决不中途变更逃逝,这个生命色身未灭未断期中,誓永远皈依三宝,永远为三宝弟子。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宝是可贵可尊义。有性体三宝,有圣贤三宝,有住持三宝(请参阅佛教文化社出版的“人生佛教”第五章)。
第一是皈依佛:佛陀是“觉者”义,以能圆满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徧 觉,故称之为觉者,从印度原音简称之曰佛。如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他能成就无上正徧 觉,所以称之曰释迦牟尼佛。我们皈依佛,便是皈依释迦牟尼佛,同时也即皈依了由释迦牟尼所说示的十方三世一切佛,因为佛的智慧福德都到达了最圆满点,在佛与佛之间是毕竟平等,我们虽唯皈依根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理所必然的皈依了一切诸佛。皈依,是发出自心生命的全力,把精神注意力集中统一起来,无动摇地向着福智圆满人类中所谓完人之佛陀全体没入,这里毫没覆藏个己的丑恶或骄矜个己的私智小德,这里只有恭敬、惭愧、欣慰、肃穆。
第二是皈依法:三皈依中皈依法是最重要的。一切诸佛依法为师,佛所觉悟的便是法,佛所修持的也便是法;到了成佛之后,为弟子开示自己所修所证的一切法门更无二法,便是只此至高无上圆满境地的法门。皈依,即是一心一意趋向这法门为自己修行之尺度和标准,全身没入这法门中。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印度原音“僧伽”的简称,僧伽译义为“和合众”,依和合众而住曰僧,有四人和合众者曰僧,故僧即指和合团体的通名。依佛法出家四人和合共住者曰住持僧,上之有依法修证得三乘果位者曰圣贤僧,更上之有直依大乘法门而修而证者曰菩萨僧。说到皈依僧,自然统括了上列三种僧,但在初心学佛皈依的,是重在依佛法严格出家之和合团体之住持僧。缘佛宝法宝之能流布世间,佛之相能现起,佛之法能弘扬,系由住持僧之能住持;皈依住持僧,则因之得闻佛所说之法,依法修行可以成佛。
菩萨学处中初步结缘皈依,不是选择其宿具净智,深入妙理,而是令种善根,泛行结缘,普收众机,以成佛门之广大群众。来受皈依的人,只要能知道佛是最崇高可礼敬的圣人,法是最圆满堪实践的道理,僧是最清净得依止的师父,如是深生仰慕,虔诚皈依,尽此形寿,更不皈依其他宗教,永为佛门弟子,这便是菩萨学处初位初心的菩萨。这是菩萨应作应为的行业,即是集中在——
好善乐施 消灾集福
因为信仰三宝是最善处,乐善爱好于善故皈依三宝。好善者必能依佛所说信受奉行,佛所说善,以恭敬供养布施一切众生为第一福田。如修建道场、塑添圣像等,以福智圆满,应崇信故,是为敬田;孝顺父母、礼念师长等,以于己有德,应酬报故,是为恩田;病贫无依、老弱残废等,以深陷苦境,应怜愍故,是为悲田。初心菩萨,于此三者,随己力之所及,以欢喜心而行布施。如是好善,如是乐施,善心所趋,纵遇灾难,亦得化为吉祥。缘灾患生起,是恶心恶行同业别业的反应;今以善心善行赴一切境,其所召感自成福乐。常人所要求的是无病无难,富贵安乐,不向好善乐施去求,是非法求,非法所求到的,终落于悲惨的结果。初心菩萨,应如是行,亦即成为世间的善人。二是——乙、正信皈依
正信皈依,大部分是经过结缘皈依的,在广泛结缘皈依中经相当时日,已更能于佛法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的人;或虽未受结缘皈依,但宿根深厚,且曾受过相当教育,学识丰富,而能信乐大乘佛法,不必经过结缘皈依,直接受正信皈依。当受皈依的时候,向皈依本师宣白如是誓愿:——
我弟子(自称姓名或法名),尽未来皈依佛法僧
当口中唱如是句,身体行接足礼时,不唯唤起个己精神上热烈的信仰,且能体会到个己精神的生命和身心的行动一齐溶入于广大无垠自他平等的三宝法界中,如滴水投入海水,水性互遍于全海之水,如小空投入大空,空性无别乎大空之空。精神扩展到与三宝融合无间,这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无相境界,不唯达到与诸佛菩萨同一体性,且与群生种性同一悲仰。这在空间上讲,是超绝中边却是横遍十方;在时间上讲,是超绝始终却是竖彻三际。今就站在现在一刹那的理智正信上,誓愿自期从过去的无始到未来的无终献身于三宝的法界,这是根据正智的信仰,这是永远不坏的信心。如食小金刚,恒无消化,正示出这颗根本的正信。起信论中说四种信心,余三信心指信三宝,第一信根本,正是指上说的正信,论谓此信是“乐念真如法”。一个正信的佛教徒,能树立这个信心,较之于结缘皈依的初步的菩萨,更进步多多了。于是心中发生一种智慧抉择的能力,现在称之为——
破迷立信 崇正黜邪

  这是正信的效验。以能于佛法立坚固的信仰,对于世间的一切不契合于真理的学说,无论任何宗教、哲学,外道的邪论,不唯不能动摇其信心,且以坚固不坏的智信,粉碎了迷真理的邪说邪思。对于契合于宇宙人生圆满的真理,如佛菩萨所说的经论,极力崇重,诸哲匠所阐的微言妙理,更为发扬广大。故正信皈依的菩萨,于自己已有认识真理能力外,更有力能为佛法的金汤,捍御外侮,自立立人,或出之以善巧辩才,或运之以生动妙笔,揭橥佛教真理,更令自他信心增长,速成不退。这不能期之于一般结缘皈依的菩萨,而特是知识丰富正信皈依菩萨应具的资格。
菩萨学处两重三皈,是建设佛教坚固基层的基础。佛教的中心虽着重在伽蓝清净僧伽,但整个的基础应建筑在多数大众的信仰心上。没有大众信仰的佛教,纵使伽蓝梵刹建筑得富丽,僧伽的生活如何富裕或清高,这是违反佛陀的真义的,是死寂的佛教,而非是活的佛教。故今后佛教新的发展和建设,是应把佛教的精神普遍地打入大众的心中,唤起大众热情的信仰和认识,这就是设立两重三皈的所以然。假二千年来已有佛教的基础上,领导菩萨学处的菩萨僧,应加倍努力的宣化,以崇高的德行和深博的智慧,取得大众的信仰,建立两重三皈的基础。更期进一层的建设,领导三皈的菩萨展开两条路线:一从在家的徒众到在家菩萨位;一从出家的徒众到出家菩萨位(这里所指的出家,一部份或是已出家的今日青年僧伽,一部份或是由正信皈依新出家的青年僧伽)。
结缘三皈是佛家广泛的信徒,到正信三皈,已于佛法有所认识,建立根本的信心。现在先说在家出家菩萨于己于教于人类应有基本道德修养的教条,也就是说明菩萨学的精神。三、三乘共戒
甲、在家众的五戒十善
据实说来,三皈是建立信愿心,五戒是在家出家菩萨共同实行的初步,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戒条,也是人类应共同修学的道德。菩萨缨络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我们的身语心行,有善的也有恶的,现在依佛法的修学灭去恶的,使善的方面更充实增加有力,使之完美。五戒便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的行为。
所谓五戒:(一)不杀生而仁爱,(二)不偷盗而义利,(三)不邪淫而礼节,(四)不妄语而诚信,(五)不饮酒而调善身心。
试观上举五条,哪条不是伦理原则?或者有说前四条确是伦理道德不可缺的基本条件,唯第五条似觉过于刻苦。这里佛陀是有辨明性质上的不同,轻重的性质,但是俱属必要的戒条。前四条通名性戒,后一条独称遮戒。性质是实在的意思,凡犯杀人盗物奸淫欺妄,无论世法佛法其行为的本质都实实在在的是恶,应受制裁;遮是防患未然的意思,饮酒的行为虽不侵害他人,但因饮酒易引起淫杀等恶行,所谓酗酒滋事,是世人所熟知的,更以饮酒易成嗜好,使生理心理失却健康,也应戒除,故有些国家用法律明文来禁止的。是以五戒不独为佛教徒应严格地守持不犯,即就常人来说,能守持五戒,才完成一个道德的人,人格才得完备;否则,于人于己便有所缺憾,不是完全的人。
上所列举的五戒,于不杀之下加仁爱,乃至不饮酒下加调善身心,这是举佛教的五戒与中国儒家的五常并称;每条的上半截是作所应当作,上截是五戒,下截是五常。以下略说五戒。
不杀生,于人于物是仁爱的行为,是人类共生共存必要的条件。杀人是重戒,杀大的动物生命是中戒,杀微细的生命是轻戒,犯不杀生戒而去杀人,不唯佛律所不许,且为一般法律所不容。人与人之间,贵能和平团结,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利,不得互相杀害,否则人类自身便不能存在。
不偷盗,是人类正命的生活,是正当的行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大都是大众分工劳动的生产品,不是随便取之于自然界,其每一种生产品,都是积集若干人的智力和劳力。他人的私有物,必循其正当的途径得来,受国家法律的保障。今若非法以取,或以强力劫取,或偷窃,或欺骗取得,使他人正当财产受到损失,倘人与人之间都演成这种行为,人与人便不能共同生存。不劳而获,尽是不义之财,为正人所鄙耻;不义行为,是造成人类的乱源。佛律有“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亦即防止其更大的不义行为。
不邪淫,是人类繁殖,子孙衍续的伦敦正分。所谓君子之道端乎夫妇。男女间成立夫妇的关系,对于下一代子女负起父母的责任,须求之于正当配偶。故佛律许在家菩萨夫妻配偶的行淫,认为是正当的行为,曰正淫;不经过正当的配偶,苟且配合,曰邪淫。如人人邪淫,必引起乱群乱伦不幸的后果,且于后一代子女逃避其应负抚养的责任,而人之初生,生命极为脆弱,非如牛马那样硬朗。这些都有赖于男女间正当的配合,方便人类自身行不越规和平相处,永久繁殖下去。端正风化,增进民本,是藉伦常礼节防闲;在佛法靠戒来正邪。
不妄语,是与人相处而可信,言顾行行顾言,言行一致的精神。倘言而无信,即求两人以上的团结也不可能,小之一个家庭,夫妻不能相见以情以义,大之国际间演成尔虞我诈的现象。所以儒哲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佛是赞叹“言行忠信,表里相应”(无量寿经)的人为贤者,谓妄语之人“丑恶之声周闻天下”“身坏命终当堕地狱”(智度论)。
不饮酒,饮酒易使人陷于昏醉迷乱中,不饮酒常保持身心清宁,发生智慧。饮酒易招过失,往往亡身破家,故佛律悬为遮戒。平常饮食是资养所必需,酒、烟、吗啡等全非必需品,徒消耗了人的生产力,一旦变成习惯,懒惰无耻的行为,也将间接直接缘之发生。故为养成智者的品格,酒和其他的麻醉品都在戒除中。
又守持五戒,亦为出家菩萨基本道德的行为,且较在家菩萨更严格,缘在家五戒遇不得已之缘可开,出家则除酒为药物治病外俱无开例。如杀人,在家菩萨身任国家军政,依法处断犯人,或为救多人处治少数恶人,以大悲心而行杀生,律则许可;若出家菩萨,为护僧制便不许开。如邪淫戒,在家许合法夫妻的正淫,出家菩萨既舍离俗家,凡属男女媾合,悉是邪淫。
次说十善。十善在五戒中开出,即略为五戒,详成十善。兹制一对照表于下:(略)

  此中语行四善,即五戒中不妄言中开出。绮语,是多虚少实,花言巧语,曼衍绮丽其辞,动人听闻,靡靡之音、淫荡之歌,是其尤者。两舌,即挑拨离间唆哄两头,使人骨肉离散,亲爱成仇。小之害人一家,大之舌士之谋策挑起世界大战。恶口,即是出语骂人,以极难堪秽亵之语以污辱人,悉不符于事实,故也是妄语中摄。意善行中三法,即五戒中遮戒之不饮酒。五戒饮酒是重在缘,十善是正面的指出。悭贪,是悭惜己物应舍不舍,贪人所有求取无厌;瞋恚,暴戾憎恨,于物无慈,愚痴应合称愚痴邪见,是于事于理无抉择智,愚故痴爱,亦因痴成愚,这是根本普遍微细的烦恼,其现起粗相便是邪见。邪见,是指于事于理起不正的知见,故学菩萨的人,首须去其邪见而端其正见。痴爱贪恚,在凡夫众生谁都遍有,总名三毒,去此便是圣人。学菩萨的人应平时修习舍施,慈悲,智慧来克服它。倘若放纵饮酒,遮戒之防堤既决,则三毒之恶浪泛滥更甚,身语二行,益不能自制于善。不饮酒是遮恶缘,无贪无瞋无痴,是显其恶止善行。
守持五戒,人伦的道德无缺,取得人的资格。学菩萨应从做得是一个人起,否则,人格尚亏,菩萨的地位便无处安置。能行十善,便可进入从人而天,缘无贪无瞋无痴,其心境平静清宁,已入于天人的境界,唯学菩萨者是在成佛,不求个己之享受为足,于人于天的境界中,更淬励其智慧德行,净化其他的大众,菩萨是永与大众为友,不舍大众,于大众中学习菩萨道。
在家菩萨,应认清这条路线,才是善学,否则,便与佛法宗旨背道而驰;同时做人的资格也不能保全。乙、出家众的沙弥十戒
据实就佛教的组织来说,五戒与十善应称在家菩萨优婆塞(近事佛法的男人)优婆夷(近事佛法的女子)众,如此出家菩萨沙弥与比丘,成为佛教四众或六众或七众,照我上面说也可扩大成为九众,前面的两种皈依众,是佛教的外围或外护,内部即是上举四种,而专职住持佛教的中心人物则为比丘众,其组织略如下表:
沙弥学业成就,则进为比丘,是依比丘为师而出家,比丘应负教养父师的责任,正摄受年未满二十岁的青年。因为负有将来住持佛教的责任,对于佛教律仪的修养,经论的学习,须经长时期专门的煅炼,养成崇高的僧格;否则,便担不了这个重大的责任,人天师范,绝非哑羊鼠鹊之徒可以假冒。
沙弥时期,纯在修学的时期,其学程等于普通国民教育的初中和高中,这时期的学课,除修学中等国民普通教育国民教育必需的课程外,应更加上佛学基本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使生活在沙弥的律仪中,这律仪的生活,也就等于一般中学的军事训练。
沙弥,义译为“息慈”、“求寂”或“勤策”等;释之为“息恶行慈”、“求涅槃的寂静”、“为比丘所勤加策励”。沙弥有三种:七~十三岁曰驱乌沙弥,谓只能驱乌鹊于食上;十四~十九岁曰正法沙弥,这正合沙弥之位,于五年中受师训练,堪进入比丘位;二十~七十岁曰名字沙弥,以年龄已在比丘位,但初出家未受比丘具戒,称沙弥名。
正法沙弥,适在受中学教育年龄,其得度师应勤加策励,为师者如觉自己无力教导,应送其入沙弥学院,使其受世法佛法的教育,长大时不为佛教罪人、国家蠹民,且有力能住持佛教,福利人群。至于名字沙弥,其得度师应审查其履历,是否正信佛法,是否有诸遮难?须如法度令出家。
在家二众,能守持五戒为合格;今出家沙弥须能受持十戒为合格。云何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著华鬘好香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亦不往观听,八不坐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捉持金银宝物。
此中前五戒同于在家二众,唯在家的第三不邪淫戒,以许如法的夫妻配合;已是出家的沙弥,一涉男女的媾合,即属邪淫,故须根本断除淫行。
第六是戒除化装虚饰。因在家男女夫妻相配,为增进相爱相悦的情调求其美感,故有这种化装,出家则应无。
第七是戒除逸乐的生活。以歌舞场中,戏剧台上,其所表演动作以男女声色方面的事为多,是染着缘,故出家者应远离。
第八是戒除生活奢侈流于荒堕的缘。以广高大床,在贫家则男女大小共睡处,在富家则雕饰富丽设备安适为纵乐处,出家孤身一坐具即足,大床丽饰,易耽睡眠,滋邪欲念,故须避离。
第九是戒除饮食的无厌足。一是节约,二是定日中一食,这在南印度的佛教今仍能严守。沙弥饮食随同比丘行乞食制度,过早于俗家人不方便,晚行乞食亦然,且每日三次乞食,便更无暇修学佛法。又晚食佛谓是饿鬼求食的时候,鬼闻碗钵声,更增长其饥焰苦痛,悲愍异类,故过午不食。
第十是戒除财利的贪著。捉持金银货币,易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故佛特为禁止捉持,自更不许储蓄,而淡泊生活之所需,悉由净信居士供养布施。除上五戒为四众基本戒条外,今沙弥为出家众加后五戒,前四为舍离俗家之生活,第十条为舍离俗家生活所依的财产,以建立彻底的无家无产的乞士制度。
丙、出家众的比丘具足戒
现在讲到出家的菩萨比丘。比丘是印度语,译义“乞士”。意谓无家无产,但行乞食以资养色身;依经依律,恒行乞法以资养慧命。此外更无他求。故比丘的生活,在享受方面力求淡泊简单,唯蓄三衣一钵,更无长物。如鸟之双翼,随处游行即可与之俱去;于修业方面,严守戒律,劝行教化,住持佛法,不惜牺牲生命。
唯比丘戒条特多,重要的即沙弥的前四戒,轻细的涉及行住坐卧语默作止。凡易流于放逸的烦琐枝末的行为,也都列入,都计二百五十条。至此比丘对个己的道德行为,对教团的应负责任,微细的威仪作止完全具体的列入,以养成住持佛法使命的僧格;故比丘戒称为“具足戒”。沙弥戒是具体而微,比丘戒则完备具足;实则完具沙弥戒即是完备出家的戒。比丘戒以类例分,通称五篇七聚,兹不详说。
除了上面举出的出家与在家的戒律外,还有一种叫做——
丁、在家出家的八关斋戒
这是佛为在家居士使对于出家生活短期的训练,或则进为练习出家生活的戒条。十善戒经中说:“八戒齐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缘在家居士,俗务纷杂,劳神累形,偶使短期中过出家生活,不唯使其于佛法有更深的认识,即其疲劳的精神,经此短期修养,亦必顿感清新,如舞乎春风,浴乎水沂。
这亦名“八支斋”,即沙弥十戒中之前九戒。前八为戒,后一为斋,故斋是指过午不食,总称为八戒斋。“关”字,是说在家居士于受持此戒斋之日,关闭恶趣,开人天贤圣之道。然亦有谓此八条戒,虽同沙弥前九戒,条数亦唯八而非九,即合第六与第七而成“第六不涂饰香鬘歌舞观听”,其第八为第七,第九为第八。复有以前之第八为第六,以第六第七合为第七者。此八戒斋,如其所好,于每月中逢六逢十、严持此戒,故亦称六斋日十斋日。
这八关戒斋,是五戒与十戒之间,在戒律的精神上说,是从在家到出家的桥梁。五戒中关于淫戒唯禁邪淫,此则一日一夜间严持清净梵行与出家的不淫戒同。
复次如上四众或九众,在依法修学上说,是有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在当时佛的说法和现在所流传的经律论三藏,都划分着小乘三藏和大乘三藏,故传持这两系学说和修持的人也就有小乘学者和大乘学者,若现在南印度的锡兰暹罗一带,还是纯粹保持了小乘佛教依律住持的精神,若我们中国佛教,虽也流传小乘佛教,但是偏重于大乘的学习和修持。小乘修持的目的是在证声闻菩提,大乘的目的是在佛果菩提;声闻的人但求自了证入涅槃。大乘的人自了了他,共证真常。小乘如坐单轮车,大乘如火车轮船大众可共坐。小乘缺乏悲愿,大乘悲愿特深;换言之,大乘与小乘的不同,是在看发菩提心与不肯发菩提心耳。
佛教徒众,依法修持,不肯发菩提心,唯求自了,即自封于小乘境内;肯发菩提心,便进入于大乘之域。今菩萨学处正是倡导大乘之学,以发菩提心为根本的精神,故在正信皈依时,便要发菩提心,便成为在家菩萨,受持五戒十善,便为菩萨优婆众,沙弥比丘,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即得称为菩萨沙弥菩萨比丘。不肯发菩提心,不论四众七众如何修持,仅行止于小乘路上,故大乘菩萨学处,以发菩提心为最切要。现在要讲——四、发心正行甲、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即是精神向上的要求,以凡夫心成功佛果的心,在心理上说,是一种欲,是一种希望;持续这种欲,希望其目的完成,是需要强力的精神加以推动与保护。四弘誓愿即是推动这菩提心,四他胜处法即是保护这菩提心。
发菩提心,即四弘愿中第四句“佛道无上誓愿成”,道即菩提,佛道即佛果菩提,更无可比的最高最上佛果菩提,今于信仰的凡夫心中发大誓愿誓必成就,这便是发菩提心,这是强有力精神向上的欲,向上的希望。但推动这种向上欲心希望心期其必达,还须其他的三愿来互相推动以辅助之。成佛,是以说法度众生为目标,不度众生,根本不能成佛,故首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第一悲愿。成佛,是不唯断个己的烦恼,度众生也便是令无边众生断尽烦恼,个己的烦恼易断,如声闻涅槃便是断了个己烦恼为已足而寂止于涅槃境中,但为教化众生从众生分上反映于个己心的烦恼无量无边,真实菩萨以众生心为心,唯有断尽众生烦恼,个己烦恼方毕竟寂然,于是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第二悲愿,要成佛,要度众生,要断烦恼,绝不是盲目的冲动,是个己须有智慧,有智慧才能说法教化众生,有智慧才能令自若他断除烦恼;智慧是怎样生长?是在学习的精神。故佛说“三世诸佛皆在学地中来”,不肯学习,便永远愚痴,如何有成佛的分?有度生断惑的能力?学习分两部分,一是个己精神上的修养,一是向事物大众中磨练个己的能力,实际是整体精神的两面。这向内外学习的法门是很多很多,众生的病是无量无边,佛说治病的法药也有无量无边,要成佛度众生须遍学一切法门,故有第三句“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悲愿。
古人也有解释为菩萨依四谛发四弘誓愿,见众生苦的苦谛,发“众生无边誓愿度”;见烦恼重重的集谛,发“烦恼无尽誓愿断”;见应修法门的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见涅槃真理的灭谛,发“佛道无上誓愿成”。
凡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必发四弘誓愿,所以叫做通愿;此外更有别愿,如阿弥陀佛因中的四十八愿,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释迦牟尼的誓于五浊恶世成佛的大愿等,这是叫做别愿。无论通愿别愿,都是加强推动这菩提心,期其必得成就佛果菩提的一贯精神。
复次菩萨发菩提心发四弘誓愿已,须以不犯四他胜处法来保护菩提心。这四他胜处法,是菩萨戒中最重要根本戒律,虽然如上所举五戒亦为菩萨基本戒条,是大小乘学者应共受持,所以称曰共解脱戒,这四他胜处法,是为菩萨特种戒条,故名别解脱戒,这四条戒说在瑜伽师地论戒品中。
所谓“他胜处法”,是指菩萨行者于自己应修持善法无力,反为他恶法所胜兴起恶行,以恶法胜过善法,坏菩萨行,损菩提心,故曰他胜处法。在别的菩萨戒经称波罗夷,旧译曰断,即断善根,玄奘三藏法师译曰他胜,亦即善根为他恶法所断之意。
菩萨行者,失利人心,不肯于人有利而损自己的利益,唯贪图个己利益不惜去害人,赞叹自己毁谤他人,甘做家庭社会国家人类的罪人,这是自赞毁他第一他胜处法。
菩萨行者,失大悲心,于己现有资财,见有贫苦无靠的人来求,性悭财故,不起哀怜而行惠施;或于己具有善法知识,见有求法的人来请教,性悭法故不肯教导,这是见苦不救第二他胜处法。
菩萨行者,失大慈心,瞋恚现前,损恼他人,人来悔谢不肯接受,怨恨不舍,这是瞋不受悔第三他胜处法。
菩萨行者,失智慧心,谤大乘法,以邪知见,建立似法诱惑他人,这是似法愚人的第四他胜处法。
菩萨犯了四他胜法之一种,便是失菩提心,失去菩萨的资格,故为保全菩萨的资格,保护菩提心,若于上四他胜处法住戒律仪随时守持不犯,于是则能“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资粮”。
上来所讲的,由两种皈依建立正信;次讲在家出家三乘共戒;次讲发大乘菩提心立弘誓愿不犯他胜法以推动长养保护菩提心,是渐次转深转胜。但在戒律的行为仍处在止恶不作,尚处于消极保守状态;四弘誓愿,虽似乎展开广大的愿心,然不去实际履践,也仅是一种愿心而已。故今更进一步以明实践其愿心而见之于行事,以达成真实菩萨之任务。这便是——
乙、学修六度
在瑜伽师地论中,论及观察菩萨种性时,即观察其人能否实践菩萨道以断定其菩萨善根之有无:菩萨道,即实践六度行是。如有类人生来赋有悲心,今闻大众佛法扩充之引发之以行六度,即成菩萨,亦有悲心薄弱,今闻大乘佛法,学习菩萨道修六度行,亦成菩萨;更有类人悲心本无,今闻大乘佛法,慕菩萨行愿,开始虽觉勉强,但久久亦能安其所行,也成菩萨。生有悲心者为上根,以宿已习学,今更加功用行;悲心薄弱者为中根,以奋志坚毅,勤策自励以赴;无有悲心者为下根,以胜缘现前起惭愧心,强以成之;其为菩萨行则一。故弘愿如海,须有实行大山以填之,六度行山,填实愿海,佛果菩提方能圆满;否则,愿便成虚,是假的菩萨,非真菩萨。菩萨之道,是在实行六度。
一曰布施度:布施是多方面的。有高度的布施,如施头目脑髓身命的曰内施;施田园家园财产的曰外施,内外兼施的,曰一切施。更有说:惠舍生活资财不使人缺乏的曰财施;以世间学问乐育人群乃至以佛教善法化导大众的曰法施;世上发生一种威胁人的生命或自由时,以种种方法使其消灭,保障一切令离怖畏的曰无畏施。故布施方面极为广泛,且有常人能力所不及所不易行的。要在已发菩提心的菩萨实践行布施时,随己力能行到如何为如何,初毋须期心高远,磨练久久,自然即难成易,古今来多少贤哲舍身成仁,立法保民,亦经由长时煅练中得来,非一朝一夕所能致。故布施不是仅指拿点金钱救济人的叫布施。其原则凡能牺牲自己利益人群的都是布施。
二曰持戒度:大乘菩萨戒,不专是消极的禁止行恶,而是积极的努力行善,故“尸罗”的意义是含有止息恶法实施行善法的。举例如说三聚净戒:曰摄律仪戒,偏说禁制恶行,是严制消极方面的行为;曰摄善法戒,广说励修善行,是扩充积极方面的行为;曰饶益有情戒,凡有利益人群无不兴崇,更展开从事实际的工作,非口惠而重在实践。总之菩萨戒之原则在戒除恶行保持善行,以一颗向上的精神力使群众亦趋净化,增长不退。其策励恶止善行的精神,可见之于三十七道品中正四勤行。
三曰忍辱度:菩萨修行,基于四弘誓愿之基点,故抱定宗旨实行善事,但在这众生界中,尤其是像我们这个五浊恶世的时期中,你要做一个善人行一种善事,便有许多违逆的环境来阻碍来破坏;唯菩萨以尽其在我之精神,以忍辱心修忍辱行以赴之。如菩萨于人中立志高洁实修净化人间的德行,照理应受人赞誉,但邪见之徒,必力加歪曲事实,毁谤侮辱。正见菩萨,遇到这种境缘时,悲悯其无知,以容忍态度处之,绝不于小事小行上计较,以牙还牙逞愤。真佛法中人,是以负担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誓愿。不唯容忍侮辱,且以德报怨不舍离彼等而使受化,故忍辱决非是卑怯无力的含垢忍怨,是一种极大的力量来忍受一切。真能行忍,是出于智力的行为,大度的容忍,是根据缘生性空的智力,等运同体的悲力。
四曰精进度:精进向被人视为勤劳的意思。但勤劳固是美德,倘用之不当,适成济恶的饰词,如勤劳专为自我打算或甚至专为害人,则勤劳变成恶行。菩萨的勤劳是在一个精字。精即精纯无杂,轻之于举手投足之劳,重之于负担国家重任,不容许有个私心打算,都在精纯无杂中排除懒惰放逸的恶法,勤劳实践其五波罗密之行。故精进度,统指于其他五度行门上的不休息的精神,倘于一度松懈,即是荒废了菩萨所应行之行。菩萨行之难行,能克服许多难关的,便是这个精进。没有这种精进精神的人,纵使一时发心修大乘行,稍遇逆境的打击便灰心下来。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对于他的事业成功,是经过百折不挠的奋斗到底的精神的成果,这个宝贵的精神,扩大开来即精进度。
五曰禅定度:禅是印度语“禅那”的简称呼,义为“静虑”,与“三摩地”的“定”义相通,故合称“禅定”,在佛学的术语上叫做“梵华兼称”。静定的功夫,是健康精神的大补品,平常人精神不健全,处置事情容易颠倒,这是没有静定工夫之故。禅定的原义,是在学习菩萨道的人,应须将自己散漫纷乱被环境所扰乱所摇动如尘飞扬,不能控制的心境,用禅定的方法使其专注一境,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者即是。故禅定用简明的语意来表现,曰“心一境性”。制心一处,是将心力统一集中,不被私欲的境风所动摇,久久纯熟,便能蒸发精神上一种潜蓄的光明力量,好像烈火触物莫不焦烂,这便是最理智的智慧。故智慧是禅定的后果,有禅定工夫的人,他的注意力永远是保持集中的力量,随遇一境,即凝集于一境而得解脱。如火之不动摇,永远能保持其焦物的热力。故世人对于禅定的误解,是枯其形灰其心如木石似的境涯,但这只是禅定的消极制止散漫乱心的一面,不是禅定的全面。禅定的全面,是于一切境界中保持其活力而能成办一切事业。故禅定决不是指仅在消极方面不能成就事业,且正是指能承办一切事业活力之渊源。中国禅宗指那止于消极方面的禅,是“死水不藏龙”,正是这个意思。佛是力扬那种“繁兴永处那伽定”的禅定,即是于定繁兴大用,故禅定中有办事禅。
六曰智慧度:浅言之,世间一切学问知识也是智慧。佛法中的智慧,虽似觉说得过于高深,但是基于能明真理认识事实,则与世间学问知识是一样的。佛所说的智慧,是指认识真理,且指能把握住这认识真理之中贯通万法,应用在万法上所施设的事业行为没有丝毫错谬的曰智慧。发生智慧的方法,是在求知闻法,闻而后能明辨慎思,思而后能笃行修持,通称为闻思修三慧。此中思慧,即上面说过禅定致力的唯一工夫,故禅定不是求其无所思,是在制思契合于真理的境界。这在智慧方面曰根本智;到了笃行修持应物施设时,曰差别智。根本智慧,是认识众生与万法缘起性空的真理;换言之,即是明了宇宙万有普遍共同不变的原则的事实真相。后得智慧,是从认识真理后发生的智慧,如于众生知其有种种根性种种病根,应用如何的法药适合他们的宿好使其接受拔其病根,于宇宙人生事物界中的一切境缘现前,如何恰能给与适当的安排,于法法中都能发挥其差别的作用而不违反其共通的原理。故前者亦名如理智,而后者亦名如量智。
菩萨修六度行,初则勉求其契理之行,后则渐达其无行不适乎真理之境,适乎真理之行,是为智慧行。换言之,行菩萨之道,在求真理,真理之能否现前,是在乎智慧是否获得,故六度的重心在智慧。智慧之道即菩提道。
度是渡义,修六度行,便可渡过凡夫生死的烦恼大海,到达真理圣人的彼岸。菩萨除根本戒外以习行六度为渡海浮囊之大戒,否则即犯戒,如破浮囊永沉于凡夫生死海中。
佛法中说菩萨六度行,亦即是扩充世间古今圣贤的所有善行。如孟子之人饥犹己饥,人溺犹己溺;宋銒之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墨子之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皆本于以大众之离苦得乐,宁牺牲个己之利益,是所谓圣之仁者,与布施度相通。如伯夷叔齐之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宋銒之不累于俗不饰于物;孔子之四勿;陈仲子之耻食其兄不义之禄,是所谓圣之清者,与持戒度相通。如宋銒之见侮不辱不羞囹圄,柳下惠之直道事人三黜不去,是所谓圣之和者,与忍辱度相通。如夏禹之腓无肱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墨子之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与精进度相通。如庄子说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外天地遗万物,颜回之心斋坐忘;慎到之不师知虑不知前后,巍然而已;与禅定度相通。如老子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孔子之从心所欲不逾矩;皆有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与智慧度相通。故能集中国圣贤之德行,即可成一六度行之菩萨,骤视之虽觉难行,如以孔子之“吾欲仁斯仁至矣”的精神以赴之,恒心以实践之,自可到达其圆满境地。
菩萨修六度行,其目的是在断除烦恼获得智慧,不舍离大众,利益大众,但也是向大众以磨练自己的身手,所谓化功归己,还是自利偏重。菩萨别有法门纯以利他为目的,这便是如下说的:丙、励行四摄
此四摄法,是菩萨现身纯以化导大众摄归佛法为主要目的,四种法门纯是摄化的手段。
一曰布施摄:遇欢喜财产的人,就将财产布施;欢喜求知的人,就将法布施;否则交浅言深,谁肯亲信。今以惠施,使受者起亲爱心,易受菩萨教化,终令成佛。
二曰爱语摄:随众生的根性,以慈爱慰喻之言令生欢喜;否则好意变成恶意,以欢喜故,易接受菩萨之教化,终令成佛。
三曰利行摄:损己利人浅而易见,菩萨以身语意行皆有利于人,自生感召之力;否则,交友尚不能,况菩萨行。
四曰同事摄:菩萨教化众生,深入大众各阶层中与大众接近,全无阶级之分,随与大众而为同事,如观音菩萨之三十二应,现种种形,易令受化。五、结劝遵行
上来所说从结缘皈依到正信皈依,从正信皈依分在家与出家修习菩萨道的两条路向。但是初自发菩提心,终达修四摄行,其形而上之精神是一贯,其形而下之处境稍有不同耳。然非固定不变者,十年二十年以上之在家菩萨,如欲变服形,自可得入于出家菩萨众中;出家菩萨比丘,遇利行同事尤切之缘时,亦可舍比丘戒入于在家菩萨众中。大乘菩萨之学,重在精神与实践之行,原不限制于固定形式之中。
修菩萨道者,随其智力行力的浅深接受六度四摄法门,则为完成菩萨之人格;于是各就其各阶层所处之本位,如服务于文化、教育、慈善、政法、军人、学者、商业、工人、农民中,都可依佛法之精神,为群众之表率,本菩提心,修菩萨行,将佛教的精义真理,广泛地投入大众的识田中,建立实用的人生佛教,以造成和平快乐的净土乐园。
如出家菩萨,从沙弥二年学历,更经比丘十年学历,便成功为菩萨僧位,即可住持佛法为一方丛林之主,或辅助住持的职务,或担任各级学院的讲师教授,且于弘扬佛教文化事业外,亦可以主持或参加其他文化教育慈善各团体,故出家菩萨僧,应恢复释迦牟尼佛在世的精神,完全对于人类负有教导的责任,完全以文化人出现的姿态,以指导未来的新国家新世界的建立。在家菩萨,尤应本其菩萨之行愿,如军政等关于保障人民利益之责任,这非出家菩萨所应直接执行,倘操之于恶人手中,其有害于大众者固无论矣,故有大悲心的在家菩萨,应本其智力能力挺身而出,为国家大众服务。
又在家菩萨,从正信皈依进受五戒,虽处俗务繁杂中,每日亦应定其简短的佛法修持,向有高僧大德处不时亲近请问法要,于佛法中求其更深的认识,同时即以摄引未信仰佛法的亲朋戚友及同事大众劝导启信,净化大众,护持佛教。如是经十年二十年以上,其资历阶位亦等于出家的菩萨僧位,故在家菩萨,一方自己亲沾佛法的法味,护持住持佛法的菩萨僧;一方以六度四摄法,向大众活动吸收新的佛教信徒。
整个佛教拥有这样的在家出家的教徒,为谋佛教更大的发展,为谋人群更大的福利,则佛教自身的组织应更臻严密、健全,这是需要产生合法的佛教会。在家出家两众当然都须加入为会员,由县的支会到全国佛教会,更策应国际佛教徒的需要成立世界性的佛教总会。
上面讲的菩萨学处大纲,是我数年来的理想。因为现在的佛教,实在太腐败太不像样,不但在家的教徒多数不了解佛教的真理,即多数的出家教徒尤未能明白自身应负的责任与事业。如不谋一种新的制度唤起多数教徒新的觉悟,佛教的自身会走上灭亡之路,不待无宗教的政党或异教来摧残。这里延庆寺,虽然也是个古老丛林,但现在老丛林的旧规和旧习惯,可说完全没有,如能将我理想中的菩萨学处,从这个净地上创始建立,也未尝不可,这是我现在讲菩萨学处的动机。

返回主目录页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