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 天台宗
发布日期: 2017-06-01 浏览量: 3,460 次浏览
文|释宗度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宗派,它是由隋代的智大师在天台山所开创。所以称为天台宗。它的教义依《法华经》而立。在荆溪湛然大师《止观义例》卷上记载:一家教门"以《法华》为宗旨、以《智论》为指南,以《大涅磐经》为扶疏,以《大品般若经》为观法,引诸经以增信,引诸论以助成。"可见,智大师以《法华》一经的意旨,作了独特的见解,而创立天台宗,使它成为中国佛教中的一朵奇,他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东土小释迦"。
天台宗的特色是在於教义与禅观相结合,在理论上,认为当下的一念便包含了一切法,只是因迷或悟而有隐有显。这就是说,当起一念时,即为一切法,而一切法又即是当下一念。把此法与观相融合,就"一念三千"之理。智认为一心具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声闻、缘觉、菩萨和佛这十法界,也就是六凡和四圣。这十法界,不是固定不变的,"六凡可以向上到达于"佛的地位,而"佛"也可以现身在"六凡"之中,这样十法界相互具备,这构成了"百法界"。以十法界所依之体,构成"五蕴世间",有依山河的世界叫"器世间"。十法界各具这三种世间成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就具有三千种世间,在修行的观法上,由于初学者的根基浅,不适合作高层次的观法,所以须由自己的心观起,并且以具体的事物为观作对象,所以天台宗"一心三观"为初入门的方法,也就在这一念心中,同时观"空"、"假"、"中"三谛,并且认为这三谛之间的关系不是次第关系,是同时存在且相互不妨碍,也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三者是圆融无碍的。在智者大师看来,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叫做"空谛"。一切事物其中虽无永恒不变的实体,却有如幻如化的相貌,称"假谛"。这些都不出法性,不待造作而有,叫"中道谛"。因此,随便举一事物,都是有空、有假、有中,所以称"圆融三谛"。
天台宗的中心理论是诸法实相论,而所构成"圆融三谛"是在"一心三观"的其他上成立的,为了确定"圆融三谛",智者大师先提出他的"三轨"说。"三轨,即三种轨范,"(1)为真性轨,指事物的本质,真如实相;(2)观照轨,指显示真理的智慧作用,认识主体和认识能力;(3)资成轨,指助成观照的各种作用。在《法华玄义》卷五下说道:"言三法者,即三轨也。轨名轨范,还是三法可轨范耳。-------三轨者,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名为说有三,只是一大乘也"(注1)"(注2)圆教三法者,以真性轨为乘体,不伪名真,不改名性,好正因常,诸佛所师。------观照者,只点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观照,即是第一义空,资成者,只点真性,法界含藏诸行无量众具,即如来藏,三法不一异,如点如意珠,中论光论宝光宝不与珠一,不与珠异,不纵不横。三法亦如是,亦一亦非一,亦非一非非一,不可思议之三法也。若迷此三法,即成三障,一者界内界外尘沙,障如藏;二者通别见思,障第一义空;三者根本无明,障第一义理。若即尘沙障,达无量法门者,即资成轨得显;若即见思障;达第一义空者,观照轨得显;若即无明障,达第一义谛者,真性轨得显。真性轨得显,名为法身;观照得显,名为般若,资成得显,名为解脱。"
智者认为天台宗藏通别圆"四教"教有三轨,只是以圆教三轨为究竟,圆教的"三轨",在名义上虽有区别,但实际上相互融通,从前段话中看出,真性轨的第一义理,观照轨的第一义空,资成轨的如来藏,三轨的对象和归宿都真性,不相妨碍的。如果本来圆融的三轨,若生起迷惑,使成三种障碍,也就不能达到对"真性"的认识。三轨虽然圆融但它各自又有侧重,即真性轨指向法身,观照轨指向般若,资成轨指向解脱。以此说法,就把"三轨"导向了大乘的境界。
"三轨"说必须与"十如"实相相结合,"三谛圆融"思想才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智者大师为了将"三轨"与"十如"实相联系起来,他说:"(注3)十种相性,只是三轨。如是体即是真性轨;如果是性、性以据内,好是观照轨一力者,是了因,是习因,属观照;缘者,是报因,属资成,果者,是习果,属观照;报者,是习抱,属资成;本末等者,空等即观照,假等即资成,中等即真性。真就一界十如论于三轨"三轨的本质是实相,是实相的三种表现形式。从三谛的角度说,中道第一义谛是真性轨,空谛是观照轨,假谛是资成轨,三轨与三谛一一相对应,它们无论从性德上讲,还是从修德上讲,者不纵不横,平等无二的。这个思想,在智看来,从止的方面来认识事物的主体,必须要处于空的状态,并借助佛教的假说理,去认识事物的"真性"。于是,这种"真性"也就是"假"和"空"的统一,构成了"中道观"。这样,中道观也就是变成了最高真理的"实相",从而调和了有与空,世间与出世间的矛盾。
圆融三谛以实相为理论基础,强调一心所观三谛的无次第性,因为三谛本身圆融相即。这也是圆教的特殊认识,别教都无法达到此等认识。智者又说:"(注4)实相之体只是一法,佛说种种名,亦名妙有--------实相亦是诸名之异号耳。"
此段话说明中道实相是大乘佛学的根本,契入中道实相是菩萨修行的目的。当然,世界的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中道实相,它有许多的表达方式,只是名称不同,其实质是一样的,只要能把握事物的世界的中道实相,一切的名词概念均无存在的必要了。
圆教从三谛圆融,旨在突出《法华经》的特殊地位,确立以实相为唯一真实存在的真理观。智把由"圆融三谛"所得的结果名之为"一实谛",这一实谛便是唯一真实存在的真理。他说:"(注5)圆教但明一实谛。《大经》云:实是一谛,方便说三。今亦例此,实是一谛,方便说。《法华》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耳。"无论是一谛,二谛,还是三谛,归根结底都是方便,只有一实谛,才是究竟。圆融三谛思想产生于止观,同时它又服务于止观。作为"一心三观"的发展,智在论述中说道:"(注6)若法性无明,合有一切法界入等,即是俗谛;一切界入,是一法界,好是真谛;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义谛。如是遍历一切法,无非不思议三谛云云。---------例上,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一切非权非实,遍历一切,是不思议三智也。三谛三观三智虽有名义上的差别,但都是一心所摄得,因此说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可见一心同时具足三观三智时,也就具足三谛。也就是一念心中具足三谛。"
根据智者所述,圆融统一于一念心的三观,三智,三谛之间的关系,应以三观为理论基础,三智为思想指导,三谛为理论归宿,在《法华文句》卷二上中说道:"(注7)空观入通佛慧,假观入别佛慧,中观入圆佛慧。空观到一切智彼岸,假观到道种智彼岸,中观到一切种智彼岸,空观闻于真谛,假观闻于俗谛,中观普闻中道第一义谛,亦普闻三谛,空观度四住而于众生,假观度尘沙百千众生,中观度无明百千众生。"眼如同一心三观即圆融三观,也就是圆融三谛。这也是《法华经》的重要宗旨,体现的《法华经》的基本原理,是与其他大乘经典相区分的重要标志。《法华玄义》卷一言:"(注8)分别者,但法有粗妙。若隔历三谛,粗法者,圆融三谛,妙法也。--------虽种种建立施设,众生但随他意语,非佛本怀,故言不务连说也。今经正真如舍不融,但说于融,今一座席,同一道味,乃畅如来出世本怀故,建立此经名之为妙"圆融三谛体现了《法华经》的妙,同时也因圆融三谛说而使《法华经》处于大乘经典的重要地位。"(注9)今经三谛圆融,最得自在,比大梵王。余经拔众生出生死,如五佛子于凡夫第一;或拔众生出涅磐,如果菩萨居无学上。今以拔出众篮球赛方便教菩萨上,即成法王,最为第一。"载自《法华玄义》卷一上。
作为真理观,圆融三谛在确立中道实相这一绝对真理的同时,并不排斥空、假、中三种相对真理的存在。相对真理作为方便施设,是为了引导人们真觉,顿悟绝对真理。原因是绝对真理就在相对真理之中。在智者眼中,有差别,相待的三谛乃至一切事物都不过是无差别,绝对的一实谛的显现,三谛乃至一切事物中的绝对真理是相互包容、渗透、圆融统一的。既然圆融三谛,也就法法圆具三谛,尘尘中空即假即中。于是,只要体悟到圆融三谛不可思议之境界,就可以在差别诸相宛然杂陈的世界中,达到对真理的把握,也就是众生的迷或悟都在自己的一念中。换句话说,众生的成佛是可能的,而且是有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说明了凡夫和佛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它关键"观念念心",实现认识的转变。
智者大师的圆融三谛思想把《法华经》这一方便与真实的统一原理,以及对诸法实相的充分肯定。它对中国伎儒家思想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尤其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引起不少的哄动。中国传统思想不但重视现实人生,同时也不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圆融三谛思想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天台宗思想才得以弘扬。
附注如下
(1)T33 P741中。
(2)T33 P743中。
(3)T33 P743下。
(4)T33 P782中,《法华玄义》
(5)T46 P28中,《摩诃止观》卷三下。
(6)T46 P55中,《摩诃止观》卷五上。
(7)T34 P22中,《法华文句》卷二上。
(8)T33 P682上,《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上。
(9)T33 P684下,《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上。
(排版|慧纬)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