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 怎样见师过不退心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 怎样见师过不退心

发布日期: 2017-06-02 浏览量: 1,968 次浏览

——读《广论》“依止善知识章”有感

文|续 道

提要:
  初学佛人,信心猛烈,但根性较为薄弱,在修学当中稍遇逆缘违境,便易丧失道心道念,特别是在“师过”方面。对此《广论》当中提出了“依止善知识”章,着重解答了我们在生活当中如何才能不见师过、不退道心。有三条:一、师作示现想,二、师能忏悔想,三、见过有损想。今就以此关于学生如何依止师长的心态问题,做一些阐释和探讨。本文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我们初学佛者道念上的保护层。
  参考资料:
  《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关键词:
  善知识 十相 示现想 本性 至善圆满的道德 境界层次

前 言

善知识,就是我们的教授老师,他善知一切法要,深体佛法实际,同时他也善识众生机缘,应机施教。这样的老师(即善知识),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是以十种相来作为评判他的标准的。哪十种相?
  1、调伏相:即善知识的戒德,是他久治于学的表现,常受于教的结果。
  2、寂静相:即善知识的定德,内心澄然清明,寂寂而照,即是处变不惊、处乱不慌的内心境界。
  3、祸除相:是善知识的慧德,是说内心无贪嗔痴等恼祸之根,外在无恼他乱他、乱做事、错做事等为祸之相。 
  4、德增相:所具的道德,由内而外,由己而人,能达到时时自我增益并增益他人的结果。
  5、有勇相:自己认定了的事业,就勤奋地办下去,不会因为困难险阻而思安逸退却。
  6、经富相:学识渊博,对教理甚深洞达,但对社会学无不精晓。
  7、善达实性:通达无我的真理,对于胜义、实相、教理宗旨等辩识无碍。
  8、具巧说:具无量种种善巧方便,适应不同根性机缘的人善巧接引。
  9、具悲悯:对世间负有强烈的使命感,以悲悯之心欲拯群迷于今时。
  10、离厌:对于教育众生的事业,从来不显疲厌之色,再苦再累亦所不辞。
  这是《广论》中所说的作为善知识的标准,这也是我们作为学子所需求的最理想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是最完美的、毫无瑕疵可挑的。但是理想归于理想,作为凡夫的学子们,本身具有种种习气知见,因为这些习气知见,所以能障碍人对事物的正确观察,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不正确,这完全是取决于“我”,“我”觉得怎么怎么样,就是怎么怎么样,所以一百个“我”,就有一百个不同的认为,所以当我们面对善知识时,也会出现“我”认为这个人怎么怎么样,类似的问题出现。因为作为老师的善知识,他跟我们一样要日常生活,他在日常生活时他还有他生活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他不需要照顾我们怎么样去理解,所以我们在见到他的生活方面不理解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依自己的认为去认为他是这样或是那样。这就是众生情见,生活在自我当中的结果。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就是说既使见着了佛菩萨,亦会以种种知见,分别计度,认为佛菩萨亦不过如此,以这种心念,所以佛菩萨对他无法实行教化,他得度的机会也与他擦肩而过。其实我个人以为,好不好学是在于学生本人,一个很好学的学生,他是在任何处所、跟任何人都能学到东西的,如三乘中的独觉,观花开叶落,亦能学到东西;也恰如孔子所认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一个好学的学生,他不以自己的烦恼知见,去恒量别人的长短,他的目标是习学。当然好不好学在于学生,学得好学不好,是在于老师的教导方法。如果只想要找一个理想的老师,认为有了老师就什么都行了,他能让你成佛做祖得解脱,这样的认为是极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老师是一流的,学生不想学习,结果怎样?因此,有一个理想的老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老师能用种种方法善巧调伏学生,就像训兽师一样,他懂得怎样让不通人语的兽类得到调伏,减去他的兽性,使他知道人意志和教给他的方法,这就是老师的力量。所以《广论》谈到依善知识的重要。 
  综观来说,老师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其实是师生相互配合的结果,学生的学习,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转变观念的过程,此转必从内心转,空却满腹自己的情知俗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世间,以正确的心态坚固信心道念,向老师好好学习。这就是《广论》告诉我们拣择善知识、依止善知识,并不见善知识的过失的意旨,方法有三种:

一、师作示现想:

这是“见过不退”的第一重想。“师”是指善知识,标准地说是具上述十相的善知识。“作示现”,是指对我所见的老师的过,作示现想。因为师所作,是按照他的方式而作,他是明者,而我是迷者,师毕竟佛法学识超过于我们,有的我们认为对的,比如说打人骂人就是错,那么佛陀也就不用呵斥弟子了,德山也不用棒了,临济也不用喝了。所以对于善知识所作,我们认为是错的,那是我们自己有问题,两个方面:1,我们认识的局限性:只认识到事情的表面性,认识不到事情的本质;2,事情在我们看到时,产生误解:因为事情的发生有多面性,他所作的本意目的不这样,但是我们所见明明感觉他就是这样,如老禅师背女孩子过河一样令人想半天(故事是说一老一少两禅师一起要过河,见一女孩在河边过不去而发愁的样子,老禅师说我背你过河吧。过河后年轻的禅师想了很久,终于忍不住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老禅师说哦,这件事我已忘了,你却一直在心里背上她了。本来事情已过去了,这就是年轻禅师认识不到的地方)。 
  “师作示现想”,善知识的一言一行,皆是示现,处处能够开启学人智慧,就如一个会打拳的拳师一样,所有别人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招数,在他用来威力无穷,处处制人。所以善知识亦是如此,他通达佛法,深体实性,他所作无不是示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离过:
  1、善达实性的无过:“实性”即诸法的本源,《金刚经》中佛告诉弟子:“若以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说深达法性的善知识(佛亦为众生的善知识),如果我们以他的日常行为(相)、语言(音声)来认识他,是错误的,并没有认识到善知识有本质。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说明在知见上下功夫,是错误的,背离真理的。而且,佛也告诉弟子,众生见佛,亦不可以以三十二相来认为是见佛了。
  2、时时启悟的示现:善知识深体实性,虽化凡夫,但处处无不在示境示心,教人反见其心其行。善知识允你入门,他要时时在有意无意间看你,学佛以来这些日,你是顺应了佛法呢,还是情见难脱,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死心抱住“不了生死誓不休”的念头),不为二物,这样你才禁得起他们的钳锤,这样的人才十有八九成就,这样才能禁得起德山的棒了而去开悟。 
  3、悲心度世的示现:佛经中常有说到菩萨度生的悲心,菩萨为了众生,只要是办法,他都要用上。所以菩萨现种种相,如嗜杀生者,菩萨以自杀生现受恶报相以警之;嗜偷盗者,菩萨以自盗而现入牢狱、贫贱的报以示之……这种种示现,皆是菩萨入世悲心,如儿童不畏火,父母就会告诉他火烧是痛的,甚至以手伸到火上立即缩回,吹手以示痛的形式来告诉他。此也就是善知识的方便示现。
  这三种示现,第一种是入般若之实相见而说的示现,此见将师见与佛见统一了,因为师能善体佛所说的实性,所以师所行不在于凡夫众生情见当中。反过来分析,为什么我们现代的人易见于师过而退道心?其原因是我们末世的众生,已无过去人的学风气息了,过去的人,在学法上,日究空假之理,能深达如来所说的实相,所到之处所问所答,无非心佛理义,这样的学习,首先知见就已为你扶正了,不似现代,所闻者阿弥陀佛,所见者人我知见,彼方(极乐)此方(娑婆),这就是这个时期流行的知见。对于善知识来说,你要他们不见有过,难!你认为能解脱他们的现世烦恼,难!这是一个降低了众生根性的时代。 
  第二种是来检测我们的示现,首先确信师以达究竟,师所示是为了启悟我们,并观察我们是否可以逗教。
  第三种是把师作佛菩萨看,他所示无不是来度化我,在正例子面前是为了告诉我们将来该怎么做,在反例子面前则可反省自己,当你发现的时候你会大叫一惊:我亦有此心在,当急治之。

二、师能忏悔想:

这是第二想。相比来说,上面的当属理见,这里当属事比。第一想是以佛法所显的实相之理,如实观,如实见;这里是确立师确实有这么个事,这个事是不符合法则、律仪的,这个时候想到:师乃善达佛法实性的善知识,他一定能于他所作的事上觉了,所以他能够自行觉悟,自行忏悔。这样,相比来说第一想的层次境界要比这第二想的层次境界要高,这是一般的着重持律的人,或在觉得做不到上面第一想的人,用这第二想。 
  这第二想,只把善知识当作了僧中之师,僧中之师自然比把善知识当佛想、菩萨想要逊一点,只是认为善知识与所有比丘一样,同奉佛教、同守佛律,并无特殊。所以在这里,所注重的是善知识的表现,在现象上要求善知识的高层次,认为善知识是清净僧中的一个主要代表,他是一个仪表庄严、德行清净、堪为众生依止的师。
  见师有毁犯律仪、有不如法的过患时,通常的人,是当时不说,背后则说这个怎么怎么样,那个又如何如何,造尽地狱种子。千万不要这样,佛告诉我们,不要轻破戒比丘;祖师大德也告诉我们?轻师如轻佛,谤师如谤佛“。所以我们不要轻视他、说他的过患,当知我们只是一个后学,每日都以僧德而日进的人,我们常要守护身口意业,以令三业清净为本。如果三业中,意中对师轻慢,是我们意业犯禁;口说他过,是口业犯禁;表现在颜面上、肢体上、行为上,是身业犯禁,这样的人,比实际去做了的师,罪业还要重,因为他在做时,或许出于无心,而见的人,则过患之心已存,同时又谤他毁他,罪业更增。所以不得不慎。
  要怎样才能不见师过呢?可以观想师之戒体本来清净,师所作罪,通过师的忏悔,又还复了清净的戒体,这样,我们就不见师有过了,对其依然敬重如故,道心也就不会轻意退失了。

三、见过有损想:

世间的一切宗教,都是以善为本,以德诲人,认为善是人心中所要完善的本性。然而佛教,更是注重于德,认为佛的境界,便是至德--最圆满至善的德行,所以在佛教中,佛是”两足尊“,即福德与智慧二足;对菩萨的称谓有”仁者“、”尊者“、”大德“等,这些称号都表示了他们的德行高尚,使人天都对他们仰慕。所以学佛的人,最基础的教育,就是道德基础的教育,种福田、种善根、发大心、发大愿,种种方便,都是教人开拓心地,行菩提之大行的,所以成佛的基础就是被认为是以无我的观念去广为一切众生服务。修德的基本,就是在于远离不道德的行为,并赞叹、行持至上的道德,所以人要得到解脱而脱离苦海,就是要先发现造成我们痛苦的本源--不道德行为所引生的烦恼习性--这样我们再去修正这些不道德行为,把烦恼习性给灭除,以达到最终的本性的完善。
  学佛的人,在最初一念发心,多是因为见到周围的人和自己的种种过患和痛苦,为了要除灭过患和解脱痛苦,才愿来追随善知识学习佛法的。但是再追随善知识久后,因为自己情见难脱,所以便会见善知识种种不如意的地方,及不如法的地方,这样便生退心。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立刻觉醒自己,防护自己的道念退失,端正自己的思维,当想:见师过有损自己的德行?见过”,就是见师有种种过患;“有损”,就是对自己的道业德性有妨害。学佛的最初,因为对佛法的不甚明了通达,所以见一切处所都是以自己的情识分别来见的,所以所见无不是以自己的虚妄心而见,《地藏经》说举心动念无不是罪,这是告诉我们,分别别人的对错是这个世间众生的习气,说别人这是错,那是错,却不来反观自己的错。其实第一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的,所以行为习性亦是不一样。师是先觉者,是领悟了佛法之后而作种种行为的人,他的境界是我们不能用凡夫情智去揣得透的,所以我们在不能理解善知识行为的时候,我们最好是不要随意毁谤善知识,以免将来想忏悔都来不及。所以,我们不要见师过,见师有过,当急观想自己情识之过患,正使自己的心地受着污染。老师的过,正是我们的见过的反映,是我们的修学不够,没有深深地体会到佛法的意旨,所以也我们的德行还没能圆满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急作意,如护宝珠一样守护我们的道德心性。 
  总之,喝佛骂祖,是祖的境界,你不能说是犯过,在你没有理解佛法时,你只有惭愧,千万不要瞎批评瞎指责,罪过不轻,是你过,不是祖师、佛、菩萨过。 

总 结:

综上所述,是我读《广论》后,以我是一个后学学生的身份而论,因为,我从《广论》中发现了依善知识的重要性,但同时也看到许多学友们在依止善知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皮有感而将这《广论》“依止善知识章”的三种“见过不退”拈出来,加了一些不知深浅的话,因为思想的不纯熟,我想,请我们的善知识上宗下舜法师给我一个点评指正,以让我有一个修改的机会,并更加深我对佛法的理力,增益我在道德上的行持和修养知见。

(排版|慧纬)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