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 佛教的情爱观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 佛教的情爱观

发布日期: 2017-06-03 浏览量: 2,077 次浏览

文|宏 慧

人类最基本的权力是生存,但在人类社会中为了自已个体的生存而出现个体间相互压迫欺凌。内心里话充满了私欲。人们之间难于和睦相处,造成了许多社会关系上的矛盾,这种病态的生存给予人们许多方面的痛苦,概括起来就是人与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问题。这给人类生存质量带来很大的缺憾。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众生的情与爱。此处的情爱非狹义上的感官之情爱,实指人类强烈的对"我"的执着。正确理解情与爱,能提高和改善人生的质量。

爱是痛苦之因

在阿含经中世尊告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利于得信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 一者抟食,二者触食 三 者意思食,四者识食。"。(1)有情的一期生命延续要靠四食。食是增长的意思 ,等于我们平常说的营养,能使我们维持生长。"粗抟食"是指每日茶饭等饮食,它是資益增长我们的身心,此定义是指符合人们身心健康的饮食,如不符合我们意願的也将要被我们所唾弃。"粗抟食"要以身体健康为标准。"食"是六尘及触发六识。 认识六尘境界称为触。它是由根、境、识三者和合所起的,当它符合已意的。叫可意触,生起不合已意的感觉,叫不可意触。意的善乐感觉就有资益生命力的作用,它能使我们身心健康,真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可见人的精神力量是非常大的。从现代医学来看。开朗的心情是人的健康的标致之一。"意思食"即是人的意願和慾望,人类总抱有一定的希望。希望的意志力量有时是也很大,希望可推动个体乃至人类社会向一定方向发展。"识食"是指有欲取食,即是执取自我身心。识是维持生命延续,帮助身心发展和力量。是有情流转的原始动力。四食无不是人们贪爱的体现。"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増长,识增长故,入于名色,入于名色\故;诸行增长,行增长故,当来有增长,当来人增长故;生、 老、病、死、忧、 悲、恼苦集,如是大苦取集"。(2)故爱是一切苦的根源。
  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是对"我"、"我所"貪爱,我的身体、我的财产、我的家庭……,这个苦在我们一出生时就伴随着我们,以后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对身体的爱惜,当稍有不适便有病苦,还有我们炽盛的贪欲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正如叔本华说的:"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3),求不得苦永远伴随着我们。我们一般称之为爱的:父子之爱、夫妻之爱,朋友的友情,佛陀也称为苦。因在其中隐藏着苦的种子,如感情亲友好的亲属、朋友,要生离死别时就免不了爱别离苦,还有朋友间为一小隙翻脸,即发生怨憎会苦。"爱"这一字,我们叫?quot;我爱"_我爱朋友、我爱情人等,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我爱"应称作"爱我",我爱情人、朋友,只不过是从情人、朋友那里实现和证明自我价值。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中讲到:"自体爱是对于色心和合的有情报自体,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爱著它,即深潜的生存意欲。"(4)佛陀在阿含中这样说: "眼根常求可爱之色,不可意色则生其厌。耳根常求可意之声,不可意之声,则生其厌。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则生其厌。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之味则生其厌。身根常求可意之触,不可意之触则生其厌。意根常求可意之触,不可意之触则生其厌此六种根种种行处,种种境界,各各不求异根境界。"(5)·
  生厌是爱的另种表现形式,它是人们一种试图摆脱的欲望。这也是以我爱为基点的。佛陀时代的古印度,有一种外道觉得生活苦恼身心难于调治,他们把身体看作痛苦的根源,从而对身体作苦行使之趋于消亡。中国也有类似的观点,老子日:"吾有大患,为有吾身"。这种欲取之爱将以各种方式将表现在未来中。我们总是对过去美好恋恋不舍,并期望将来一定是充满希望,时时向前追求,所以有情以四食合于四大,在和合、相续中轮回,漂流生死苦海中。

爱是人类的共性

佛法承认人生是具有苦的本质的同时,决不会否认人生,反而肯定人生。"一切有情皆由食得存,无食不存。"(6),但这四食在社会活动无不是表现对自己的爱----我的身体、我的财产等。"这是由于愚痴--无明为爱所系缚,爱是为系缚的主力"(7)。人类历史上有过一类有范围的爱:如阶级之爱,但其前提往往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其慈善的面目下表现出来的是有范围的恨。其原因在于我见,而佛法的爱是无有界限的。佛教认为苦的根源是过分强调自我。为实现人们和谐相处。首先应当要推人及已,要尊重别人的生存权。我们对自已的父母,姐妹,孩子是非常关心的。只因为他们是和我休戚相关的。只有要扩大这种爱,扩大到你周围的人,我们每扩大一分爱,那么以"我"为基点的仇恨就少一分,爱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真正的爱才是我们幸福的根源。这正如经中说: "谓圣弟子作如是学:'若有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也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杀生,如是说。我若不喜人来盗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是说我即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淫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欺,他亦如是,云龙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8)。释迦牟尼佛的教言,以大慈大悲、断恶行善以及五戒十善等这些殊胜的佛法和慈悲精神来使人类积极向善。所以佛经言: "正思维是食、闻善法是食、亲近善知识亦是食"。(9)
  我们以佛法的教义来要求自己,则我们的身心将会更加健全和理智,对人类和一切有情将会充满慈悲和同情,对社会也会更加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我们的家庭也就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我们的社会也就是一个和平进步和健康发展的社会。

爱是智悲双运

现在高发达的科学似乎提供给人们更多的方便。但实际上人们却是整天都在奔波,好象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也许有人认为在现今高节奏生活中要做到关注别人很不容易,其实并不这和紧张的生活节奏相矛盾。因佛法之爱是和实际生活不相离的,《六祖坛经》日?quot;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 佛陀要求弟子们行事之前首先必需端正自己做事的动机。恶劣的和非善非恶的动机都必须改成对众生有饶益心和高尚的大慈大悲心。"解脱生死和真慧,还要在反观自身,从离我我所见中去完成,"(10)一个具有道德 的人不会对周围人群造成伤害的。佛教的生活方法,能使人们得到安乐,并使生活成为合理。因为非道德的行为是一柄双刃剑,对已对人都会造成伤害。
  爱可以表现在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对生命的保护,对环境的保护。前者包含不杀生、素食、放生、和平运动等行为,后者集中体现为对自然、生活环保等。在任何朝代、国家,整个社会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无不是向上的。 无私之爱,它可以发挥生命中应有的价值与意义,贡献给社会,贡献给人群。这种爱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一种勇气,它会使胆小的人变成胆大的人。此爱是一种积极向善的精神。使人为实现最高目标而不断进取。佛教的宗旨和精神是不做任何恶事,奉行善事,如佛经宣示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佛教的精神和行为规范是对任何人乃至任何国家,都是非常适用的最高尚的道德行为准。

结 论

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而现在有些教育和熏陶是一切拿来为我所用,就是懑足自己私欲。这种非道德的爱将使我们永沦苦海。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情与爱,从完善个人人格做起,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11)如果我们敬仰、效法释迦牟尼佛,将其教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一点一滴地融化于做人做事中,按照佛教的道理,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心灵净化的人、充满智慧的人,那么在人格完美的同时即成就了佛果。从佛教的立场和角度看,这样的人生是最现实的。所以,正确认识情爱以后,提升人格,证得佛果并不是一句空洞的话。


      参考书;《长阿含》
  1、2、《 杂阿含经》372经
  3、《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
  4、《佛法概论》--印顺导师
  5、《 杂阿含经》1171经
  6、《增一阿含经》--198经
  7、《佛法概论》-P79
  8、《 杂阿含经》1044 经
  9、《中阿含经》52经
  10、《佛法概论》--P82
  11、《人间关怀》--太虚大师 

(排版|慧纬)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