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 佛法的真善美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 佛法的真善美

发布日期: 2017-06-17 浏览量: 3,386 次浏览

文|廖乐根

生而为人,又能听闻佛法,真是无比的幸运。不过,佛法博大精深,我们该如何正确而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呢?本文试从真、善、美三个层面对佛法的本质特征作一简要的阐述。

首先,佛法所揭示的是宇宙人生的绝对真理。所谓"绝对真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本然性、必然性和普遍性。所谓本然性,就是本来如此、客观存在,它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创造,这与佛出世还是不出世无关,此所谓"法性法尔、法尔如是"。佛陀只是真理的发现者,即"觉"者,佛陀只是把他发现和证悟的道理苦口婆心地告诉给我们,并教给人们通往真理和获得解脱、自由的方法与途径。所以佛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佛告诉我们:"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那么什么是必然性和普遍性呢?这是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说的,佛法是超越时空的。必然性就是永恒心,过去如此,现在和未来亦是如此。普遍性即遍通一切、遍虚空、遍法界。我们无法用有限的眼光认识无限的时空,同样,我们无法用狭隘和固执的观念理解佛法的真理。作为绝对真理的佛法就是本然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佛法的重心在智慧,而不在于信仰,信仰必须建立在对真理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佛法反对缺乏理性理性的盲目信仰和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盲修瞎炼。
  那么,佛法的绝对真理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缘起性空,或简称为缘起法。"缘"是条件的意思,"起"是决定,也就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条件所决定的,事物的存在只是条件的和合,事物的消失只是条件的分离,宇宙间并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孤立独存的实体存在,也没有所谓绝对理性或绝对精神等形而上的任何自体,一切都是无常和无我的,是自性空的。因此,佛法的缘起观从根本上否定了神我论、宿命论和断灭论。佛法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为一切法皆是因缘生、因缘灭,皆是苦、空、无常、无我,这亦是"无情说法"。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缘起的眼光看待一切,用缘起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必须特别说明的是,缘起法本身就包括了生灭与寂灭两个方面,表面上看起来,两者似乎是矛盾和对立的,其实生灭与寂灭是统一不可分的。对任何事物来说,生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寂灭),并非离开生灭另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这不生不灭即是宇宙人生的实相--空性。所以,缘起与性空是互为因果的,这就是《心经》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异。事物的现象是缘起假有,但在本质上却是自性空的,因此,缘起必定性空。但这"空"并非虚空、顽空,而是无自性空,由于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自性,才会有万物生成变化的可能性,因此,有依空立,性空必定会缘起。这样空与有相辅相成,空有不二,从而破除了常见与断见两种极端的错误见解,才会契入佛法缘起观的中道。缘起法是甚深甚深的,我们现在只能通过语言文字和观察、思维的方式加以认识和理解,当然这种理解本身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但要彻底、究竟了知缘起,必须有超世的无分别智才能具体、真实地把握,而这非证悟不可。
  如果说缘起法是佛法的特质和核心,那么四谛法可以说是整个佛法的大纲了。四谛是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的,是佛陀的根本教义。谛是真谛、真实之意,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而又以苦谛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因为集谛即是苦之集,灭谛即是苦之灭,道谛即是灭苦之道。可见佛陀的本怀是要人们认识苦,了知苦,并最终从苦中解脱出来,此所谓"知苦思断集,慕灭乃修道"。
  首先,佛法认为世间是充满痛苦的,人生是充满痛苦的。一说到苦,许多不了解佛法的人总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是悲观厌世的,其实不然。因为苦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本来如此的,世间的一切都是生、住、异、灭的;人生是生、老、病、死的,缘起的存在必定是无常的,无常即苦,任何人都是无法回避苦的。佛法就是要求我们认识苦、面对苦、超越苦。所以,佛法不但不是消极的,反而是积极进取的,是给人以希望与光明的。
  那么,苦从何而来呢?这就是集谛。苦不是无缘无故的,苦的因是无明与爱,所谓"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所盖,爱结所缚",以此而有生死轮回的苦患。而"我执"又是无明与爱的根本,由于"我执"而产生的贪瞋痴等种种烦恼,有情因烦恼而造种种不善业,从而导致苦果。有情众生就是这样在惑、业、苦的恶性循环中流浪生死,不得自在。苦、集二谛是从缘起的流转上说的,而灭、道二谛则是从缘起的还灭而言的。所谓灭谛,是指一切烦恼和痛苦的灭除与止息,即涅槃。这是所有修学佛法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
  那么通过什么方法或途径才能离苦得乐、亲证涅槃呢?这就是道谛,即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由此可见,佛法不是空洞的理论或抽象的哲学,它具有严密的实践性和可证性,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我们只是将佛法作为一种学问去研究,而不依教奉行的话,那将不可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这也是与佛陀的本怀背道而驰的。

"善"是道德的范畴,它是与"恶"相对而言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佛法之善毕竟不同于世间所谓的一般道德与善行,可以说它包括了世间善,而又超越了世间善,因为"一切世间微妙善语皆是佛法",也与一般宗教所说的"博爱"不一样。佛法的"善"是以正见和智慧为前提的,佛法不只是教我们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更要求我们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因此,善必须建立在无我的智慧基础上,而这种无我之善,即是慈悲。"唯有无我,才有慈悲",悲和智在佛法中是不能分开的,学佛必须福慧双修、悲智双运。没有智慧的慈悲是不彻底的,是有缺陷,甚至是有反作用,同样,没有慈悲的智慧也不是真智慧。因此,佛法所讲的慈悲是无条件的、无分别的,没有丝毫自私和自我的成份,是基于对众生平等、众生同体、众生皆苦的深刻理解与认同,而生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慈悲与爱是无限的,其对象不只是人类,包括一切有情,这是一般宗教和世人所难以想象的。正如弘一大师所言"一般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义,如是所作利生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法之善并非一般意义的善,而是"至善"。
  具体来说,一般人行善、做好事,往往带着希望回报的心理,总是出于某种自私的和有所求的目的,其实佛法告诉我们事实恰恰相反,这样做的功德是很小的。相反,若是以一种无所求、无所执着的心态去做,其功德是无量的。真所谓"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其中的道理是耐人寻味的。

美总是令人向往的。佛法之美即解脱之美,它是对世间美的超越。然而,这解脱之美是有不同层次之别的。首先,它是法的喜悦,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法喜充满"。这是指一个人开始学习佛法后,被佛法的智慧与美妙所深深吸引,从而产生的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兴奋与喜悦。这种喜悦是与世俗的快乐完全不一样的,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物质条件,它是从内心生起的对于生命的回归。佛法并不否认世间的快乐,但它认为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无常的、不真实的,从本质上来说它仍然是苦的,即"坏苦"。法喜对于学佛、修行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法的喜悦,即使身在佛门,心仍然在红尘之中。没有法喜,就会慢慢失去道心,乃至被五欲所吞没,断送慧命,那是十分可怕的。
  随着我们在修学佛法上不断深入,慢慢地在我们的内心会生起宁静、恬淡与安详之美。这时,我们的烦恼会逐渐减轻,妄想和杂念会渐渐减少,负面的情绪,如焦虑、烦躁、不安等会越来越少,内心比较平静,情绪比较稳定,不会大起大落。当我们在闻、思、修上继续用功,尤其是在禅定上不断深入时,将会体验到更多美妙与快乐的感受,这种禅定之乐是世间任何欲乐不能比拟的,此时,我们对佛法的信心就更加坚定了。
  佛法的究竟解脱,是生死解脱、苦的止息,是"常、乐、我、净",是永恒与自由,这就是涅槃之美。"究竟寂静、究竟清凉、隐没不现,惟依于清净无戏论之体。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彼亦有亦无,不可谓彼非有非无,只可说为不可施设究竟涅槃"。(《本事经》卷三)

小结

佛法的真、善、美是统一而不可分的,而真又是其中的核心与根本,无真也就无所谓善与美。《金刚经》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即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修学佛法,就是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这是何等伟大而崇高的事业啊!

(排版|慧纬)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