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 佛教的生命观
发布日期: 2017-06-23 浏览量: 1,934 次浏览
文|释中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在人生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没有比生命再大的问题了。
我们普通所说的"生命",从出生开始到死亡为止,有着生命,也就是活着。这是从自然方面所说的肉体上的生命,这是眼所能见的生命。但是能使我们作为人而生存,使每个人能生存的原因,它的起源,则是眼所见不到的。
这样,同是生命,有眼所能见到的生命,和眼所不能见到的生命这两大含义。眼能见到的生命可以说是科学意义上的生命,或者叫生物学里的生命。
天台宗大师智 把有情世间(众生)区分为十种,称为"六凡四圣",其品秩由低到高分别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堂、声闻、缘觉、菩萨、佛。并提出了十界互共,互相包含、具有、转化,及一念三千的理论。
现代日本的迟田大作正是基于十界互共的理论,来论证佛教的生命观,解释人类的存在,同时也提出了人类解放的原则,指出人类生命不断进化的前景。
佛法究竟是怎样来看待有情生命的呢?
一、万物因缘生,亦由因缘灭
人类究竟由何而来,死往何去?一般人以为生从母胎来,死往坟墓去。神教说,生由上帝创造,而死,信者升入天国,不信者堕入地狱。
生从母胎来,死往坟墓去,这只是就肉体而言。而人的灵识从哪里来,死后又到了哪里呢?上帝为什么不全部创造聪明、美丽又善良的人呢?为什么会有愚蠢、丑陋和奸诈的人呢?人死后为什么还会有上天堂、下地狱的差别呢?
佛法说:"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人类由前生的善良、险恶心性的因缘而来投生,死亦由各人的善恶因缘而轮回。佛法告诉我们用因果来看整个世界、整个宇宙。
先从时间意义上的"缘起"说起。缘起的愿意是"因缘而起",因为有过去各种各样的因缘,事物便得以生成。现在存在的东西,如果没有过去各种各样的条件结合,就不可能有现实的存在。无论什么事物都是如此。
我们在考虑时间上的缘起的同时,也应考滤到空间上的缘起。空间上的缘起是指现有事物之间的关系。"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现有事物的彼此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独立自在的东西是没有的。
一切众生由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流转于六道,造有许多善业,也造下许多恶业。由善恶业的多寡分别招感生于天上或堕入地狱的果报。善恶参半,即生于人道。嗔恚多生于修罗,愚痴多生于畜生,贪欲炽盛则生于饿鬼。天上福尽下堕,三恶道恶满上升,生死就是这样转来轮去,生生相续。
因果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若问我们这一生的来处,就看我们这一生是具足聪明才智,还是愚痴暗哑;是富贵寿考,还是贫蹇夭折。欲知我们这一生的去处,就要计算计算我们这生作善多少,作恶多少,施舍多少,贪取多少,大致就可以知道我们一生之后将要到哪里去。
二、"四食"与生命的延续流转
《增一阿含经》中说:
"彼云何名为 食?彼 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谓名为 食。"
"云何名更乐食者?所谓更乐食者,衣裳、伞盖、杂香花、熏火及油、与妇人集聚,诸余身体所更乐者,是谓名为更乐之食。"
"彼云何名为念食?诸意中所念想,所思维者,或以口说,或以体触,及诸所持之法,是名为念食?quot;
"彼云何名为识食?所念识者,意之所知,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是谓名为识食。"
通过以上解释,对"四食"作了明确的界定。"四食"中的" 食",就是通过人的口腔吃下去的食物,包括人的一切饮食。"更乐食"(也称"触食"),是指视觉、嗅觉、触觉及能使人产生快感的一切官能感受。"念食"(也称"意食"),是指思维、意愿之类的心理活动、主观愿望,往往也通过口说、身行等表现方法来实现。"识食",依印顺导师说,就是指执取身心的,与染爱相应的识,即"十二因缘"中的"识"。
"四食",是佛陀通过深细观察而揭示的人的存在条件和方式。人们总是希望生命得以延续,这种欲求虽或是存在于极细微的意识下的,不必经常显著的表现出来,但实在是非常的坚强与热烈!佛法强调"四食"的重要性,是从人的生存需要来说的,但又不专限于人类,而普遍于一切有情。从出世间法的角度来看,佛陀对人们伴随"四食"而来的欲望作了否定。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执着于物质希求,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其结果不要说在死后变成畜生,下地狱,就是在这一生中随时也都会有受报的可能。
所以,把佛教中的"四食"思想推向社会,深入人心,时时警醒,对净化风气,重塑灵肉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生命的解脱
佛陀四十九年的说法,都是在围绕解脱这一主题而说法。然而在我们谈论到离苦得乐时,却有人反对说,人生本来就应该有苦有乐,生活才显得丰富多彩。如果说人生就应当是苦乐参半的话,那么我们对待痛苦应当是象迎接欢乐一样才对。可是为什么我们始终都处在逃避痛苦却追逐欢乐的状态中呢?由此可见,解脱痛苦是佛法与世间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佛法首先要求人们要深刻认识到苦的存在与不可回避。在《杂尼迦耶》〈谛集〉中这样表述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是苦,怨憎会是苦,亲离别是苦,求不得是苦……总之,五取蕴是苦?quot;在《长尼迦耶》〈大念处经〉中对苦也有与此相同的描述。
我们明白了苦的存在,就要去解决苦。世间对苦的解决方法是改善生存环境,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以为物质条件的改善,人类就能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可事实上,今天人类社会层出不穷的问题,以及个人面临的困难和痛苦,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
以佛法的眼光看,人类痛苦的根源是对"有"(存在)的迷惑和执着。要想解脱痛苦,必然要正确认识存在。
人类的痛苦与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如果我们用佛法来指引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把佛法的精义适用到人生中去,那对于解脱就无疑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早年,太虚大师就已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想,从世间应用的角度来阐明佛法,致力于用佛法去指导解决世间的问题。
举例来说,我们的钱、房子乃至亲人,以佛法的眼光看,都并不是绝对属于我们的。我们与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习俗、伦理道德或者法律的约定才成立的,而这些对我们具有制约作用的习惯性力量,其自身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经验和社会常识。如果我们对这种习惯性的力量产生了绝对的信赖,就有可能受到它的伤害,从而产生痛苦。相反,如果我们以敏锐的智慧和深刻的观察,了解到了这些习俗也好,伦理道德、法律也好,以及靠它所保障的我们的财产和名誉、情感,对于我们自身的捆缚,看到占有与丧失、会聚与离散、生死与病苦,都是"假有"不实的,毫无可以执取之处的话,离解脱也就不远了。
当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由来与痛苦的解脱途径的时候,才能更高好的体会人身之难得,同时对于生死才会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对于如何把握这一生,有一个基本的态度。
(排版|慧纬)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