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 刍议未来中国佛教的发展模式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 刍议未来中国佛教的发展模式

发布日期: 2017-05-16 浏览量: 1,372 次浏览

释来圣

回首过去,在兴衰荣枯的更替与嬗变中,中国佛教既有所承袭,又有所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非凡的功绩。放眼未来,各种因素交织碰撞,机遇与挑战相伴相生,中国佛教的生存与发展是每一个佛教徒都不得不关注的对象与思考的问题。

一、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杂阿含经》中说:“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与世间任何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一样,佛教也是果从因生的具体事象,其生存与发展同样需要遵循因果事待理成的必然理则。今天,中国佛教已经从历史的烟尘中走了出来,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都已经具备,这可以从佛教内外两方面因素来看:

(一)、佛教内部因素
  佛教不同于一般神教,不是人们头脑中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佛陀自性清净智慧的一种流露。佛教揭示了宇宙自然的客观真理与社会生活的本质内涵,在因缘具足的情况下,其教义的发扬与组织的发展是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决不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趋向消亡,相反地,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最终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与各个方面。
  第一、佛教是一种认识论。佛法所揭示的真理不是相对真理,而是亘古不变的绝对真理。它反映了宇宙真相和人生实相,反映的范围之广,反映的内容之深,绝非世间任何一门学科所能比拟的,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物理世界到生理世界再到心理世界无不包含其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佛教教义的丰富性与包容性一定会在人们认识世界的生产进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指导作用。
  第二、佛教是一种方法论。佛教具有深广的世间知识,但知识不是佛教,佛教的真正意义与最终目的在于告诉人们一种方法,一种超越世间苦难从而离苦得乐的方法。在娑婆世界,无论物质水平多么优越,生活条件多么宽松,人们都避免不了痛苦的纠缠与纷扰。这样,为解除这种痛苦,人们就会逐渐认识并接受佛教这种解除内心痛苦而臻于极乐的方法。

(二)、佛教外部因素
  佛法以有情为中心,而有情又以人类为中心。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社会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人类自身境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站在历史与未来衔接的十字路口,人类觉得有些茫然失措和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就以教义的真理性和思想的前瞻性为人类提供希望的明灯,从而成为人们的信仰与依怙。
  第一、从人与自然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来自自然的打击与报复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力度也越来越大。生态失衡,能源危机,温室效应,环境污染,都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而使得人类不得不检点自己的生存方式与发展样式。而且,科学技术的相对超前发展与世间伦理的相对滞后,使得人类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要科学还是伦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话题。而在这方面,佛教无疑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最好的标准。
  第二、从人与社会来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趋势,世界正处于以综合国力为核心的多极竞争中,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与国际大形势相适应,中国也正处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时代激烈之中,旧的思想沉渣泛起,新的思想联袂而出,混淆了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道德标准,在奉献与索取之间,在自我实现与利益他人之间,人们找不到不偏不倚的平衡点,于是纷纷走向索取的极端与自我中心主义。而佛教以救治人心、净化世间、净化身心为己任,在这方面正好大显身手,为人类的心理平衡提供慰藉,为人类的心灵升华提供指导。
  第三、从人与自我来看。马斯洛曾经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尊重、事业、自我实现,而且强调这五个层次不能相互调换或者本末倒置。但是今天,这种需要层次已经乱成一气,有的人陷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反差不能自拔,有的人面对个体权利与集体义务的多重交错一筹莫展,自己应该何去何从,面对这个问题,人们成了“迷惘的一代”。与此相反,佛教却以生存的艺术与生活的智慧为其思想的长处,在未来的日子里,佛教无疑会成为人们生活的思想蓝图。
  总之,从内外两个因素来看,未来的中国佛教不会停滞不前,而是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国力的增强而增强。

二、发展的倾向性与趋势性

中国佛教的生存与发展是一定的。在回顾历史发展轨迹与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深刻审视中国佛教的现今发展情形,在契理契机的宗旨下,把握住发展的动态与主流,那么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倾向性与趋势性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下面从教理教义、组织结构、修行证悟三个方面来谈:

(一)、教理教义方面
  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经典不具有唯一性,而是具有无与伦比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正是因为这样,就为佛教久而弥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框架与思想基础。鉴往知来,未来中国佛教教义的挖掘与宏扬,应该从现代化与神圣性两方面下手。
  第一、教义的现代化。毫无疑问,运用现代科学术语与大众熟悉的名词来诠释佛教经典,这是佛教教义现代化应该走出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应该从佛教博大精深的教义中,整理出能够满足现代人心理需求、适合现代人思维方式以及提升现代人精神品格的教义来,从而使佛教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发展。纵观历史,在中国佛教近二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教理的演义与敷扬具有非常清晰的脉络。从东汉到姚秦,佛教的兴盛只在传诵与继承方面,于教义尚无更进一步的整理与开发,只有罗什三藏译经格义之后,大乘佛教才兴盛起来,这是教义的第一次演变。从魏宣武帝永平年间开始,以菩提留支翻译《十地论》和真谛三藏翻译《摄大乘论》为标志,教义由谈空发展到谈有,这是教义的第二次演变。到唐玄奘三藏时,中国佛教既不着重谈空,也不着重谈有,而是有则说有,无则说无,大乘的中道思想如日中天,这是教义的第三次演变。在经历长期的消沉与没落之后,从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开始,中国佛教从临终关怀的窠臼中跳出,要求回归佛陀的本怀,这可以看作教义的第四次演变。历史已经证明,教义的前三次开显与敷陈,都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力量,而第四次演变也露出了发展的勃勃生机与强劲势头。经过太虚、印顺以及当今佛教大德的努力,“人间佛教”思想开始逐步深入人心,但这一思想理论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仍大有文章可作。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在教义现代化的同时如何防止世俗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容回避的问 题。
  第二、教义的神圣性。佛教是平实的,又是神圣的。佛教的这两重思想必须同步发展,如果偏废一端,就会给佛教的发展留下隐患。回顾历史,佛教异端屡有发生,它们盗用佛教名相,乱用佛教礼仪,既歪曲了佛教形象,又损害了佛教品格。北魏延昌年间,法庆的大乘教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元末红巾军的白莲教则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近期的法轮功更是以“法轮大法”和“圆满升天”来蛊惑人心。这些佛教异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批着佛教的外衣,摘取和利用佛教经典中的片言只语,搀杂大量封建迷信,炮制一套异端邪说,把教主的神异性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并强调教徒对教主的完全服从与绝对崇拜。而且,这种佛教异端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还会有,它们犹如附骨之蛆,会蒙蔽佛教真相。当然,佛教异端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但与佛教教义的神圣性方面宣传不足也有着必然的联系,正因为如此,这些佛教异端才得以趁虚而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佛教的发展。所以,在宏扬“人间佛教”思想的同时如何宏扬“神圣佛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组织结构方面
  佛教以正法为中心,佛法宏传世间需要有组织的保证与制度的支撑。僧伽就是佛陀为了正法久住而在戒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僧团组织,律制僧团的三大美德是和合、安乐、清净。过去,佛教传人中国以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组织。今天,由于佛教自身和外部诸因素的巨大变化,佛教的组织结构也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下面从经济结构、人事结构两方面来谈:
  第一、经济结构。历史上,受农业社会的影响,中国佛教一改手不掘地的佛教传统,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禅并重的丛林制度,这种制度几千年来延续了佛陀的法身慧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已经由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商业社会,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佛教的经济结构也必须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必须要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生活相适应,否则,就会走入死胡同。因此,本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宗旨和原则,佛教的经济结构由农禅并重发展到商禅并重,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人事结构。历史上,中国佛教的人事结构非常明显地表现为两个体系:一个是受宗法制度影响而形成的子孙丛林体系,一个是超越时代发展而独成一格的十方丛林体系。随着社会民主体制的逐步完善与民主水平的逐步上升,民众的民主要求也会逐步增加,这样,由于历史因素而产生的子孙丛林体系就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归入历史档案,而十方丛林体系则由于与时代氛围相适应,必将成为佛教人事结构的主体。
  另一方面,由于佛教的发展,佛教徒队伍的逐渐壮大,居士参与佛教事务的管理已经成为事实。毫无疑问,这种僧俗混合的组织既不符合佛教法理,也背离了“僧事僧治”的佛教传统。但是,今天中国佛教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居士的佛学水平越来越高,有共同意向的居士群体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居士组织,一方面佛教事务日新月异发展,而僧众人数却相对不足,尤其是僧众能力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居士进入佛教管理阶层,参与佛教事务管理,就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当然,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成立与健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佛教事务更快更好的发展,一定要防止越俎代庖甚至危及僧宝主体地位的事情与现象的发生,否则,佛教就不是正统的佛教,佛法也不是纯正的佛法。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僧教育的开展,僧才的建设与培养,就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任务。

(三)、修行证悟方面
  中国佛教宗派林立,教义丰富多彩,但在实修实证的法门上,却不出禅、净、密三家。历史上,佛门有修有证的大德长老层出不穷,今天,禅净双修或者禅密双修又成为许多人修行的上上之选,可以预料的是,禅、净、密三家的修持方法必定会继续流行。
  第一、禅定法门。就禅定法门来说,具有不立文字与直指人心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不仅与中国哲学思维的直观性、简易性、整体性相适应,而且在止息妄念、摧破无明、开发智慧方面具有无比殊胜的妙用与受用。所以,这一修持法门会继续大放异彩,尤其是受到青年人的欢迎。但是,在现在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状况下,禅定法门枯坐死守的修持形式又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因此禅定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可喜的是,当今禅宗大德正力图寻找一种新鲜活泼的禅定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活禅”与“步行禅”的提出与推广就是最好的说明。
  第二、净土法门。就净土法门来说,教理教义博约集中,修持方法简单易行,其三根普被的涵盖性与超强超大的摄受力,无疑会吸引大批的修行者。但是,净土法门的终极关怀以临终关怀为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它一般只能成为老年人修行的首选,在一定程度上,这又成为净土法门推广的羁绊与障碍。
  第三、密咒法门。就密咒法门来说,三密相应的修持方法与即身成佛的修证效果,无疑是其日后大行其道的亮点。但是,如何防止神通妙用的过度渲染与夸张,回到佛法修行的本来意图上,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都注定了中国佛教未来一定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样,中国佛教就以其独特的优势,克服与消解大众不良的精神状态,提升和丰富大众的精神感受与精神境界,培养和改善大众的精神面貌与精神品味,从而使大众的精神与道德臻于极善而趋向成佛之道。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