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总008:戒杀护生 • 将心比心谈放生
发布日期: 2016-05-25 浏览量: 1,186 次浏览
将心比心谈放生
圆因法师
一、放生甚难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强的混沌时代提倡甚难,所遭受的责难批评也最多。这是因为末法众生业障深重,没有福报消解自己多劫以来所造之诸多恶业;更是因为末法众生昏庸愚昧,没有智慧分别真正的正邪是非。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于《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尝言:“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转,而一腔善心,随即消灭者有之。”
往往魔障一来,批评、谩骂、指责的声音一起,不只普遍一般人对放生大加讨伐,甚至放生同俦也信心动摇,对放生一事有所怀疑!
二、毁谤质疑
最近常听人批评放生后的生物不少死在荒野上;且面临环境变迁,气温、水温的变化,高度、纬度的改变,湖水、潭水的清浊种种问题,放后也未必会活;更有人认为放生外来品种的异类会破坏生态平衡;也有人说放了虾被小鱼吃,放了小鱼被大鱼吃,也难逃一死,干脆不要放了!
很奇怪,现在的人对于自私营利之事,名利当前,丝毫不曾考虑周全,不畏因果报应,恣意行事,鲁莽冲动,全心投入,一点犹豫都没有。但对行善戒杀放生之事却总是推三阻四,千思万虑,用尽各种逻辑思考,考虑尽科学、生态、环境、温度、纬度、高度等各种知识,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仿佛所有论点都可以推翻放生似的!末法众生,颠倒是非,喜恶畏善,认假为真,避正就邪,莫此为甚!
三、放生第一
末法今日,未有一件事像放生这般,引起那么多的怀疑批评,引起那么多的指责谩骂。这是因为,放生功德无量无边,放生就是救命,直接又容易,人人可行,处处可做,最容易消除业障。但累劫以来的冤家债主、邪道魔众环伺左右,不愿我们那么轻易地消除罪业,因而百般阻挠,助长无明,使放生一事显得困难重重。所以,愈珍贵难得的法宝,在末法时期提倡起来障碍愈多。由此可见,放生是如何殊胜。正如《大智度论》所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其实,面对外界的谩骂批评,只要我们心存慈悲正念,一切横逆毁谤等于在消除我们的业障,成全我们的道业。且让我们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关于放生的诬蔑轻贱吧!只要随时反省自己放生时是否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即可。所有的毁谤批评都是菩萨度我,都是消我的业障!
四、将心比心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是对所有放生质问最简单、最明白的回答!将此心比他心,把自己设身处地当成今天被关入牢笼的鸟或当成今天被抓待烹的鱼虾,你会不会惊慌失措?会不会恐惧万分?希不希望他人救己一命、还你自由?
如果有人要救你,旁边却有人说:救也是白救,搞不好等一下又被抓,你恨不恨他?
如果有人要放你,旁边却有人说:以前放过的不少都死在郊外,现在把你放了,可能也会死于荒野,劝人家不要放,你恨不恨他?
如果有人要解救你,旁边却有人说:这些生下来就注定要给人吃的,杀你、吃你是天经地义,你恨不恨他?
如果有人要帮助你,旁边却有人说:这已是受伤残废的,放了也难逃一死,你恨不恨他?
如果有人要搭救你,旁边却有人说:这是外来品种,放了会影响生态平衡,也可能适应不良,杀了算了,你恨不恨他?
或者有人不以为然地说:你只是幼弱婴孩,放了也没有求生存活的能力,杀来吃反而鲜嫩,你恨不恨他?
再有人说:你将不能适应外面的气候、温度,甚至不能适应空气、湖水的清浊,放了也是白放,也难逃一死,劝人家不要放你,你恨不恨他?
反过来说,这些人既不是水族,又不是飞禽,凭什么认为它们在一个崭新的环境中没有足够救生求活的能力?“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我们应发慈悲救命之心,拯救眼前受苦受难、饱受痛苦煎熬的众生。天地万物皆有灵性,皆知感恩图报,更有保全性命之求生本能!再者,放生自有放生的因果报应,毁谤放生自有毁谤放生的因果报应。
五、放生即救自己的父母子女
放生的诸位菩萨,应不预定时间、地点采买,不固定时间、地点放生,以免有“心”人士伺机捕猎兜售。对放生地点,应选择宽广隐密并适合放生物命生存的天然环境。在购买、搬运、皈依、放生的过程中,也应力求周到完善,将每个众生当作自己累劫以来的父母、子女一般呵护!
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绝大部分生命均能重获自由,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极少数生命或力竭或命运坎坷,在放生后不幸死亡,至少也死得其所。死于自然怀抱,犹千万倍幸于被宰、被割、被煎、被炸于鼎镬而入人口腹之中!
智慧无上的佛陀在《梵网经》中殷殷告诫我们:“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更明白地说,六道众生,皆我父母;放而生者,即救我父母。
累劫以来,每个众生都与我们互为父母、手足、儿女、亲眷。面对自己的父母亲眷被擒、被关、被宰被杀之际,还不竭心尽力、义无反顾地解救他们,真是禽兽不如啊!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