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总007:认识菩提心 • 应机设教 • 生活及修行之道
发布日期: 2016-05-25 浏览量: 1,777 次浏览
生活及修行之道
阿姜·查
耐心修学,
奉持戒律,
生活简朴,
保持自然,
观照内心。
这是我们的修行方法,
它将引导你证入无我,
达到寂静安详的境界。
问: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开悟之心,即成解脱之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可以日夜精进不懈,但若有企求心,则永远不能获得涅槃,此求解脱之欲会导致疑惑和掉悔。无论修行多么长久、多么卖力,智慧决不会从欲望中产生。因此,只须很单纯地放下,警醒地观照身心,不可起有所得之心,甚至不可执著修行或要开悟。
问:关于睡眠,该睡多久?
答:别问我这个问题,我无法告诉你。对某些人而言,平均每晚睡四小时就好了。不过,重要的是你要观,并且了解自己。若故意少睡一些,会感到全身不舒服,也很难保持正念。睡太多会令人昏沉或掉举。因此,要发现自己原本的步调。这必须仔细观照身心,弄清楚真正需要的睡眠时间,才能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醒来以后又翻身小睡片刻是有害修行的,当眼睛一睁开就要保持清醒了。
问:关于用餐,该吃多少?
答:这问题和睡觉一样,你必须了解自己。食物应适合身体所需,当视之为医药。你会不会在餐后感到昏沉?或者日益增胖?若有的话,应当停下来,观察自己的身心。毌需吃得太快,要检查自己吃的份量,然后找出生理自然的需求。遵照头陀行(苦行),把所有食物盛于钵内,这样就容易看出自己取量的多寡。用餐时当保持清醒、要了解自己。修行就是这么一回事,毌须别出心裁,只是观照。观照自己,观照内心,自然会了解自己修行最适当的步调。
问:如何克服嗔恚?当它生起时,如何对治?
答:你必须有慈悲心,打坐时若嗔恚心生起,当修慈悲观。若别人行持不好或发脾气,不要因此而生气,否则,你比他更无明。要心怀慈悲和智慧,因为对方正在受烦恼的煎熬。要内心充满慈悲,把他当作你亲爱的兄弟。在打坐时,专注在慈悲的感受上,要散发慈悲心于整个世界,唯有慈悲才能化解嗔恨。
有时,当你看到其他出家人举止粗暴,可能会心生懊恼,可能这么想:“他们不像我这么严谨在修行,不是好的出家人。”这就是自己的大错了。不要做比较、批判,放下想法,观照自己。修学佛法是自己的事,你不能叫别人的作为合你的意或像你一样。这种期待只会为自己带来烦恼,修行人常有此通病。但是,看别人的缺点不会产生智慧。不要自寻苦恼,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及内心的感觉。这样做,你将会明白的。
问:我觉得很爱困而不能打坐。
答:有很多方法可以克服睡意。若坐在暗处,可以移到亮的地方,或者睁开眼睛,起来洗洗脸、拍拍脸,或者冲个澡。很想睡时,可改换姿势,多经行,或者倒退走,怕碰到东西会使人清醒过来。若还无效,可站著不动,清净内心,做光明想。或者坐在悬崖边、深井旁,你就不敢睡了。一切若真的无效,只好去睡觉了,但要小心翼翼地躺下,尽量保持清醒直到睡着了。一旦醒过来,就要立刻起身,不可再看时钟,或转头翻身。保持清醒是从一醒来就开始的。
假使每天都想睡,尝试少吃一点。自己试验看看,要是再吃五汤匙就会饱了,就此打住,然后喝些水直到觉得刚好为止。去坐下,观察自己的昏沉和饥饿。一定要学习调整饮食,当一直修行下去,你会自然地感觉到更有精力,也不必吃那么多,不过这必须自己去调整。
问:贪欲和嗔恚等烦恼纯是虚幻的,或是实在的?
答:两者皆是,我们把烦恼称作贪欲或嗔恚或无明,这些都是外在的名相。正如我们说一个碗是大的、小的、好看的,随你怎么称呼它,这都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从概念中产生贪欲:假使想要一个大的碗,就把眼前这个碗叫做小的。贪欲使我们分别,而真理纯粹是事物的原貌。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你是一个人吗?你会说:是。这是事物的表象,其实你只不过由各种元素,或者一堆变化不定的五蕴所构成。假使内心是解脱的,就没有分别计较,没有大或小,也没有你和我。一切皆空,我们称它为无我。的确,到后来无所得也无我。
问:修行是否须研读很多经论?
答:佛法不从书中求。你若想亲证佛陀所说,不须埋首书堆中。看着你自己的心,检视身体、感觉和念头是如何生起和消失。不要执著任何事物,只要清醒地观照着,这是直探佛法真相的方法。修行要自然,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都是佛法。当你做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时,试着保持清醒。像倒痰盂或打扫厕所时,不要觉得这样做是在利益任何人。倒痰盂里也有佛法,不要以为两腿一盘,端坐不动才是修行。有些人抱怨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坐,请问:你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呼吸?修行是自己的事,无论做什么事,要保持清醒和自然。
问:我们为什么不能每天跟老师面谈?
答:你若有疑问,欢迎随时来问,但毌须天天面谈。你的大大小小问题,我若逐一不漏地解答,则永远无法弄清自己内心的疑团。你必须自我检证,自我咨询,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每隔几天的开示要仔细聆听,然后拿它跟自己的修行对照。两者为同?为异?我为何有疑问?起疑情的是谁?唯有透过自我检证才能了解自己。
问:为什么要礼佛?
答:礼佛很重要,这个外在的形式是修行的一部分。姿势要正确,前额完全著地,手肘靠近膝盖,两膝打开约八英吋。要慢慢地拜,观察身体,这是对治我慢的良方,因此要常礼佛。拜三拜时,内心忆念佛、法、僧三种德行,也就是内心纯净、光明、安详。我们藉外在形式训练自己,使身心和谐。不要看别人怎么拜,这是错误的,若年轻的沙弥或年老的比丘漫不经心,也不用你来评断。人是很难调教的,有的学得快,有的根器钝,评判别人只会增加我慢,相反地,要观察自己。常礼拜可袪除我慢。已经与法融为一体的人是超越外相的,不论他们做什么──走路、吃饭、大小便,都是在礼拜,因为他们已经超越我相了。
问:有怀疑时该怎么办?前些时我怀疑自己的修行,或者怀疑是否有进步,不然就是怀疑指导我的老师,使自己陷入烦恼中。
答:怀疑是自然的现象,每个人修行都从怀疑开始,你可从中学到很多。重要的是,不要与它认同而陷入其中。怀疑会使你的心在原地打转。相反地,要观察整个怀疑的过程,看是谁在怀疑,看它怎么来又怎么去的。这样你就不会被疑心牵著鼻子走,你可以跳出它,内心趋于平静,并且看清一切现象的来去。只要把你所执著的放下,放下怀疑,单纯地观察。这是对治怀疑的方法。
问:关于其他的修行方法,应如何看待它们?这几天见到了很多的老师,听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禅修方法,令人感到眼花撩乱。
答:这好比进城,有人从北方,有人从东方,还有其他人从很多条道路皆可抵达。这些方法通常只是表象的不同,无论你走那一条道路,走得快或慢,假使你是清醒分明的话,那么它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所有好的修行方法都指向去掉执著。最后,连所有修行的方法都要舍掉,对教导你的师父也不可执著。若有一种方法能导致烦恼的止息,去掉执著,那它就是正确的方法。你也许想云游参访其他的老师,修学其他的法门,而且有的人已如此经历一番了。这是一种自然的需求。你将会发现,即使问过一千个问题,知道很多不同的法门,也不能带你到达真理的岸边,然后,你会厌倦的。你将会发现,唯有停下来,观照自己的内心,才能发现佛陀所讲的,毌须往身外去追求。你势必回过头来面对你自己真实的本性,在此你才能了解佛法。
问:我一直非常仔细地练习收摄六根,眼睛时常保持低视,每个微细的动作都做到警醒分明。譬如说,用餐时,从咀嚼、品尝到吞咽,都花好长的时间去观察每一动作的触受。每走一步也都小心翼翼、慎重其事。这样做是否如法?
答:收摄六根是适宜的修行法,我们应整天都保持警醒,但不可做得太过火。吃饭、走路以及任何动作都要保持自然,这样才能从当下的状态中培养自发的觉察力。不必刻意造作,把自己逼成怪模怪样的,否则,这也是另一种贪。修行要不缓不急、细水长流,你若做得自然而清醒,智慧也会自然产生。
问: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吗?
答:不必要。坐上好几个小时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人认为坐得愈久一定愈有智慧,我曾看见鸡在鸡窝里坐上好几天呢!智慧来自于,无论你的身体做什么动作,你都是警醒而清楚。修行应该从清晨醒来那一刻开始,持续到你晚上睡觉之前。不要在意你能坐多久,重要的是能否保持清醒分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自然的寿命,有的人六十岁会死,而有的人到九十岁才死。所以,每个人修行步调也不必一致,不要去想或担心这一点。试著保持清醒,让事物依它自然的法则进行,这时无论你处在怎样的境界,内心都会愈来愈宁静。它好比森林里一泓清澈的池塘,所有美丽和稀有的动物都跑来喝水,你清醒地看见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看到珍稀动物来了又走了,但你仍寂然不动。烦恼会产生,但你能立刻透视它们。这是佛陀获得的安详和幸福。
问:我的杂念仍然很多,当我想保持清醒时就妄念纷飞。
答:不要担心。试着把心安住在当下。无论什么念头生起,只须看着它,随它去,不要想袪除妄念,这时心自然会回复它原本的状态。不要分别好坏、冷热和快慢。无人亦无我,根本没有一个能主宰的我。让一切自然展现。托钵时,毌须特别造作,只是安详地走着,看着心。毌须执著要闭关或隐遁。无论身处何地,保持自然,警醒观照,藉此认识自己。疑心若生起,看着它的来去。就是这么简单,一切无所执。好比你走在街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碰到障碍。当你遇到烦恼,只须看着它、放下它,就超越过去了。别留恋经历过的烦恼,也别预期尚未出现的困难。专注于现在,一切皆在变化当中,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要执著。当修行自然涌现时,心灵就会趋于它原有的和谐状态,一切境界都将只是生起和消失。
问:你是否说过,害怕太用功的弟子。
答:没错。太用功的,我会怕。他们过于努力而缺乏智慧,逼自己受没必要的苦。有些人下定决心要开悟,咬紧牙关,随时在拼命。他们太操之过急了。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他们不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所有的形色、身、心都是无常的,只要观察它们,不要执著就好了。
有些人自以为懂,到处批评,注意别人,品头论足。这没关系,随他们怎么说。评断分别是很危险的,这好比一条路有急转弯,我们若认为别人比我差,或比我好,或跟我不相上下,那我们会冲出弯道。批评比较,唯有受苦的份。
问:你看过六祖惠能的《坛经》吗?
答:惠能的智慧是很敏锐的,初学者不容易体会得到。不过你若遵照我们这里的方法耐心修习,练习不执著,终究会了解的。以前我有一位徒弟,住在茅蓬里用功。当时适逢雨季,而且雨下得特别多,某日刮起一阵强风,吹掉半边的屋顶,他也不理不睬,让雨水打进来。过了几天,我经过他的住处,看到开了天窗的屋顶,就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回答说是在修习不执著。这是没有智慧的不执著,其安静程度就像水牛一般。你若遵守戒律,生活简朴,不自私自利,终有一天会领悟惠能的智慧。
问:你曾说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或者禅定和内观是无差别的,能否进一步说明?
答:这个道理很简单,禅定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当你闭目静坐,制心一处,心祥和寂静了,这就是禅定,接着它又是智慧或毗婆舍那生起的因缘。此后,无论闭目静坐或行走于闹市,心都能安住不乱。就像你曾经是个孩童,现在已是成年人了,两者是否同一人?你可说是,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又不是。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讲,三摩地有别于毗婆舍那。又好比食物和粪便,两者可说为同一物。不要光相信我所说的,要身体力行,亲自证得,没什么特别的法门。你若观察到禅定和智慧是怎么生起的,即能自知自证。最近几天,很多人一直执著在字面上,称他们的修行是毗婆舍那,而贬抑三摩地。又有的人称他们的修行是三摩地,认为它是毗婆舍那的基础。凡此皆戏论,不要在这上面伤脑筋。只要好好用功,自然会明白。
问:修行是否有必要做到浑然忘我?
答:不必要。应该培养少许的禅定和专注,然后拿它来观察自己,毋须特别造作。若修行时,恰好进入浑然忘我的状态,那很好,只是不要执著它。有些人们迷上浑然忘我,玩这种游戏是很过瘾的。当知,它有适当的限度。你若聪明的话,就知道浑然忘我的作用和极限。正如和成年人相较,小孩也有他的能力限制。
问:我的内心已因禅坐而变得很安详,接下来该怎么用功?
答:很好。使心宁静和专注,然后用来观照身心。当心不宁静的时候也要看着它,这时你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宁静。为什么呢?这样才能了解无常,即使宁静也要以无常看待它,不能执著,否则一旦失去它又要苦了。什么都要放下,即使是宁静的心。
问:我已静坐多年,无论处在什么境界,内心几乎都能保持明觉和安详。现在想要尝试从头练习高层次的禅定或进入完全融入的状态。
答:这是有益的心灵训练。你若有智慧就不会执著在禅定上面。这好比想要坐久一点,它当然是一种好的练习。不过真正的修行与姿势无关,它是直接观照内心,这才是智慧。你一旦检视并了解自己的心,就有智慧知道无论禅定或书本都是有限的。假如你修行并且体验到不执著的道理,这时就可以回到书本上。它们将好比甜美的点心,有助于你去帮助别人。或者你也可以回来练习全神融入,你将有智慧知道一切皆不可执著。
问:关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可否将某些要点再提示一遍?
答:你必须检视自己,只是单纯地观照自己的身心,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在吃饭、睡觉、或坐着的时候,知道自己的缺点。要用智慧,修行不是要完成什么,只是清醒地知道事物的原貌。整个禅修的要点是直接观照内心,你将清楚地看到苦的生起因缘及灭苦之道。但必须有耐心,要有极大的耐心和长远心,久而久之,自然有所成就。佛陀住世时,教导他的弟子至少要追随老师五年以上。你一定要了解施舍、忍耐和奉献的价值。
修行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要执著外相。看别人的过失是坏的修行法,只要顺其自然地观照。出家戒和道场规矩很重要,它们创造了一个纯朴、和谐的修行环境,因此要善加遵循。记得,比丘戒的精髓是注意动机,观照起心动念。要用智慧,不要分别批评。你会对森林中的一棵小树生气,怪它长得不像其它树那么又高又直吗?这是愚蠢的,不要评判别人,人各有特色,毋须担负想要改变所有人的包袱。
耐心修学,奉持戒律,生活简朴,保持自然,观照内心。这是我们的修行方法,它将引导你证入无我,达到寂静安详的境界。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