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总006:关爱生命 ·道德反思 · 一段道德启蒙的经验
发布日期: 2016-05-23 浏览量: 2,085 次浏览
一段道德启蒙的经验
钱永祥
十年之前的某一天,街坊几个小学生正在摆弄一只初生未久的小猫。他们从同学家要来这只还未断奶的幼猫,荒唐地给它“洗澡”,却又因为怕家长反对而不敢带回家饲养。妻子路过,他们请求阿姨接收这只狼狈的小动物。妻子一时心软,居然答应了。就此,我们开始养猫。
小猫一转眼就成年。由于我们无知,它不慎怀了孕。在我们的卧榻上,它生下了四只小小猫。几经周折,其中两只留了下来,连同妈妈猫,支配了我们生活之大半,直到今天。
我一向喜欢动物,对于自己豢养的猫咪自然更是疼爱。照顾猫的吃喝拉撒,我从不以为烦。猫咪需要人的陪伴、爱抚,我乐于奉献时间。坐在书桌前工作时,总有猫要爬上腿休憩;睡觉时,猫也要分享被褥。在我们看来,几只小生命既然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有义务好好照料它们。所幸我们没有小孩,用心照顾猫似乎并不构成负担,反而愉快、轻松,又获得了许多感情的回馈。
我们对猫的疼爱或许超出常情,引起了一些朋友的嘲笑。常听到的奚落之词,就是这种爱猫之举,反映了我们感情上的某种幼稚。确实,就常情来看,人与动物纵然会有情感的联系,可是由于彼此缺乏“共同性”(感情形态、思考方式、需求等方面),这种联系应该只能说是发乎人对其他生物的仁慈,有限得很。到了主人视动物为具有某种人格的家庭成员,认为自己有义务使动物过得满足愉快,甚至觉得动物与自己在情绪上有平等的互动,就未免有点病态了。
人与动物的道德问题
理论上谈人应该如何对待动物,乃是一个严肃而复杂的道德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待方式,应该受到道德规则的节制,大概算是不争之论。可是人类活动所波及的范围极广,人以外的各种形式的生命,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从各种动物、植物,乃至河流、溪谷、山峰、海洋,乃至层层相套的生态系统,似乎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有些人认为,这类价值完全起于人类的需求。因此,只要人类有需要,尽可以随意使用这些资源。宰杀动物吃它的肉、砍伐树木夺取木材、推平山丘开发社区、流放污水荼毒海洋,似乎都是人类理直气壮的作为。可是这些做法,是否违反了甚么道德规范呢?灾难发生后,“大自然反扑”等等警告,仍只是从人类的利害角度来谈。究竟有没有其他的角度,让我们检讨“人类支配一切”的错误观点呢?毕竟,只从第一人称角度出发的思考,不能算是道德性的思考。
把范围缩小一点,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其他生物更为密切,因此动物在人类手下的牺牲也最可观。为了人类的口腹之欲,数以亿计的动物日日遭屠杀;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美容,数以千万计的动物在实验室里累月遭折磨;为了人类的情绪排遣,数以千万计的动物被迫在扭曲的环境里经年扮演“宠物”的角色。这些庞大的数字直逼在你的眼前,如果你对自身行为的道德涵义还有所关心,就不能不在某个时刻自忖:我对待动物的方式,究竟有没有问题?我使用动物(例如优雅地咀嚼其尸体)的时候,究竟应该遵循甚么道德规范?
我是一个还算勤奋的学术工作者,因此也利用机会,格外努力阅读了不少有关动物伦理学的文献。我还在孟祥森先生的带领之下,翻译了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一书。我学到了不少理论、事实材料,还有分析的角度。坦白说,任何以人类为价值中心的意识形态,大概都经不起这些新观点的挑战和驳斥。人类对待动物——至少就有感知能力的动物来说——的方式,应该受到道德原则的规范。人类对待动物的原则,与人类彼此对待的原则,不应该有太大的差异。只谈道德理论的话,一切以动物为工具而损害动物利益的做法,在道德上都是错误的。这个原则不是没有例外,不过这种例外要成立,需要道德上极为有力的理由。
人与动物的隔绝是一种扭曲
我的朋友们,绝少有人听得进这样的道德理论。他们反驳说,尽管这套理论无懈可击,可由于其结论与我们的常识相去太远,太缺乏真实感,所以这样的道德一定有问题。这些反驳,我觉得很有道理。一种道德分析,如果无法与我们的道德感觉达成某种契合,是不可能成为真实的道德理论的。
可是反过来说,我们也得问,人的道德直觉如果扭曲得过头,还有资格构成对道德理论的反驳吗?举个例子说,如果某个人的道德常识完全笼罩在男尊女卑的观念之下、或者黑人劣于白人的观念之下,那么任何要求人类平等或性别平等的道德主张,在他看来岂不都是背离常识而不真实的吗?这种情况下,应该修正的是道德理论,还是这种人的封闭心灵和贫乏经验?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动物似乎已经不是真实的经验对象了。它们的存在,大体不脱食物(在超市、餐厅、麦当劳)、观赏物(在动物园、马戏团)、或宠物三种身分。可这三种身分,正好使得我们对于动物的观念极度扭曲。我们没有动机把动物看作在活、并且想要活的主体;我们无意去理解动物的心理情绪和身体感觉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也不会设法想像和体会它们的孤独、恐惧、疼痛、绝望。换言之,我们与动物是隔绝的,至少在情绪感觉的层面上是隔绝了。(试想,若不是这样隔绝,我们每天的食欲如何振作得起来?)可既然有了这层隔绝,道德理论如果要求人类“尊重”动物的权利与利益,他们怎么不会觉得莫名其妙?
养猫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与三只猫生活在一起,帮我冲破了这层隔绝。它们讨得你的欢心,然后迫使你面对它们的各种需要、迫使你去了解它们,最重要的是去想像它们的感受和希望。当然,理解会失败,想像往往是错误的。可是话说回来,不经过这种努力,人怎样摆脱自私和成见累积而成的冷酷、麻木呢?所谓设身处地、同情共感的能力,从何而来呢?没有这种能力、不培养这种道德敏感度,我们又怎么会有动机跨出自己、关怀他者呢?若是缺乏道德敏感度,拒绝承认对方有它(或他、她)的利益和感受需要你考虑,一切道德规范岂不都注定是空洞的公式,缺乏“真实感”吗?
养猫,对于我自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这样说,并不表示我赞成饲养宠物。养动物和养小孩可能差不多,都需要大量、长期的付出,耐心和学习。以今天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来说,饲养宠物往往会变成虐待动物。尤其儿童,如果没有充分的教导和协助,照料宠物更是过于沉重的负担。可是,如果有动物已经进入了你的生活,或者你实在渴望身边有个小生命相伴,我愿意贡献以上的感想供你参考。而我也诚心相信,如果孩子在成长时期有过与动物相处的美好经验,日后对人或者其他生物都会有更真实自然的关怀能力。
我不是动物专家,就像大多数父母也不是育儿专家。我只是有过某些切身铭心的反省与收获,在此简略录下。最后必须提醒读者,如果你一定要找个动物陪伴,请通过动物保护团体或者兽医师收养流浪动物,千万不要去宠物店和养殖场购买。这些地方的暗处,弥漫着无数动物的痛苦与血腥。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