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寺院巡礼 > 五百罗汉 > 五百罗汉(第三百十一尊至第三百二十尊)

五百罗汉(第三百十一尊至第三百二十尊)

发布日期: 2016-01-03 浏览量: 21,862 次浏览

 

不到天竺心不回,

未取圣经身不归,

男儿立志成大事,

因循苟且品自低。

 

▲ 第叁佰壹拾壹尊 会法藏尊者 ▲

会法藏尊者,为阿弥陀佛的前世身。又称法藏比丘。原是一位国王,捐弃王位,出家为僧,法号法藏。法,谓法性;藏,为含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

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直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他发誓要拔众生于生死苦海,选择了西方安乐佛果,并发四十八愿,大地震动,天花飘落,法藏立刻证果,号称阿弥陀佛。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即法的积聚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

法藏,音译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

 

树要风骨人要信,

造物钟爱在真诚,

义薄云天真豪杰,

忠孝礼义值千金。

 

▲ 第叁佰壹拾贰尊 常欢喜尊者 ▲

常欢喜尊者,即常欢喜菩萨。

据《大方广如来藏经》载,尊者曾参加过佛陀举行的法会。他恭敬供奉过无数佛,得有大神通力,无所畏惧。他能转不退法轮,总持空藏法门,不舍志意,行不色想,深具济世度人之心。众生有礼敬称呼其名者,皆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

 

千江万河向东流,

天涯流子尽望乡,

不是故园休停歇,

殷勤孝奉双高堂。

 

▲ 第叁佰壹拾叁尊 威仪多尊者 ▲

威仪多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威仪,指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轨。一行、二住、三坐、四卧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乃佛徒具足众戒者应遵守的生活准则。

诸佛、菩萨及比丘僧众,坐作进退各有规度,称之为仪。坐作进退容仪可观,称之为威,谨守威仪规度,可以禁除贪、瞋、痴三毒,使心身清净,永无烦恼。他规度具足,慎行无误。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能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无论是坐于床、地,或者坐卧于枯草干叶之上,心中常念供养佛法僧宝,调协心思,排除世俗恶业的干扰,安住于佛性之中。此外,他尚有细行威仪三千,菩萨威仪八万四千。举手投足,无不循规合度,慎行无误,因而证得果位。

 

人生在世欲何求,

温暖平安第一要,

风流狂荡值几许,

空落白发老翁羞。

 

▲ 第叁佰壹拾肆尊 头陀僧尊者 ▲

头陀僧尊者,或即唐代镇州龙兴寺释头陀。陀,意为抖擞,抖擞能去尘垢,修习此行能舍贪著。头陀信即实行头陀修行方法。

据《宋高僧传》卷三十《唐镇州龙兴寺头陀传》载,尊者出生于贫穷之家,父母以开磨坊为生。头陀幼年器度温润,有长者的规仪。其父让他守磨,到夜深时分,头陀看到驴、牛己很疲惫,便放开驴、牛去吃草、饮水,自己代替驴、牛推磨,父母知道此事,为之罢业。头陀请示出家为僧,父母答应了他的要求。尊者曾修习十二头陀行,极为艰苦,被褥三十年不曾更换,身上披着破破烂烂的粪扫衣。随时按照佛法检查自己的言行,随时驱除尘障,住心于佛性的修养因而获得证果。他深受信奉佛教者的敬重,却不受人供施,号为“抖擞上人”。

 

牛马无知总糊涂,

日夜鞭辔何辛苦,

众生有情皆性命,

为免轮回当先悟。

 

▲ 第叁佰壹拾伍尊 议洗肠尊者 ▲

议洗肠尊者,天竺人。晋时来洛阳。

尊者以洗肠涤胃为喻,教诲众生忏悔罪恶,清净心性而获安乐。现种种神异。以弘寺法。其右乳边有一肉孔。时常以棉絮塞之,拔除其絮,一室光明如昼。遇朔望日,至水边引肠胃涤之,复纳之入腹内,后世常有人谓信佛曰洗肠。中士称之为“洗肠罗汉”。他告诫众生,要经常观想十方圣贤利益众生的功业,对照圣贤而忏悔自己,舒立心肝,洗涤肠胃,可灭一切罪、一切障。

 

十八女儿一枝花,

二十少年好年华,

青春易逝无消息,

大江东去浪淘沙。

 

▲ 第叁佰壹拾陆尊 德净悟尊者 ▲

德净悟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德净悟,指德行清净无暇。

尊者深植慧根,崇信佛法,广做善行,培德因本。出家之后,修习禅定,得清净之觉悟,开起初知见,证菩提正道。又悯念书众生之迷途误,心体为尘垢所蒙蔽,四处游走,为众说法,力图使众生知见自性清净,悟解佛法妙谛,脱苦海而得自在,往生净土。

 

林中樵韵鱼中歌,

逍遥自在乐呵呵,

劝君温饱且知足,

莫恋荣华是非多。

 

第叁佰壹拾柒尊 无垢藏尊者

无垢藏尊者,即虚空藏菩萨的化身。梵名阿迦舍蘖婆,一作虚空孕。因其包藏一切功德如虚空,故名。虚空藏德布五方,每方各有一化身,尊者居于北方。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密号如意金刚。

尊者在诸大菩萨中,应天之明星,尊者拥有无量宝藏,但没有悭吝之心,随众所求而布施,利乐众生。亿得佛的神通,力图使众生脱离苦海,于虚空中得自在。随众所需,或法施,或财施,皆令欢喜。尊者住于东方大庄严世界(一说住于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又,密宗有五大虚空藏菩萨之说,以虚空藏菩萨所具之五德分身,配置于东、南、西、北、中五方。其形象为白玉色,左手按拳,右手持莲。莲上有宝珠,趺座于莲台上。

无垢藏尊者作为贤劫十六尊者之一,又名金刚幢,或金幢。

 

勤谨谦恭少是非,

沉毅刚强意可慰,

刚柔得济总成事,

令君腠达乘云飞。

 

▲ 第叁佰壹拾捌尊 降伏魔尊者 ▲

降伏魔尊者,即降伏菩萨。《佛名经》卷九将其列为上首菩萨。据载,佛陀向大弟子舍利弗列举了应当礼敬归命的诸佛国世界,其中提到“南无风爱世界观世音如来国土,降伏魔菩萨、山王菩萨以为上首”。魔,即魔障。诸如生、老、病、死,七情六欲都是见道的魔障。魔障还包括那些专门破坏人所行之善事,甚至要伤害人们生命的外魔等等。

尊者为诸魔的克星。“能令诸魔发菩提心而为承事”,不仅使邪魔难以侵凌,而且能使诸魔弃恶从善。

 

轻裘宝马上高台,

金殿银阁为君开,

终生富贵享不尽,

只为前生积德来。

 

▲ 第叁佰壹拾玖尊 阿僧伽尊者 ▲

阿僧伽,为无著菩萨之梵名。无碍之意。又称无碍障。北印度犍陀罗国普鲁夏普拉人。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珈行派创始人之一。于佛灭度后一千年出现于世。

第叁佰贰拾尊:金富乐尊者

金富乐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金富乐,比喻俗人得金。欣喜倍常。出家之人得佛果犹若世俗之人得金。故名。

世俗之人以富为乐,于是拼命追求财富、贪求财宝。佛教则以之为外欲而加以排斥摒弃。“财欲”被列为“五欲”之一。《智度论》卷十七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烦恼而求之不己。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灸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抗炬。五欲害人,劭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著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尊者金钱财富如粪土,而一心向佛。出家修行,以金刚心断绝烦恼,得寂静之乐。

 

人生得意沐春风,

千意万念皆畅通,

信笺摘得真如果,

福荫后代慰祖宗。

 

▲ 第叁佰贰拾尊 金富乐尊者 ▲

金富乐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金富乐,比喻俗人得金。欣喜倍常。出家之人得佛果犹若世俗之人得金。故名。

世俗之人以富为乐,于是拼命追求财富、贪求财宝。佛教则以之为外欲而加以排斥摒弃。“财欲”被列为“五欲”之一。《智度论》卷十七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己。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灸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抗炬。五欲害人,劭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尊者金钱财富如粪土,而一心向佛。出家修行,以金刚心断绝烦恼,得寂静之乐。

 

 

 

返回五百罗汉目录页请点击:这里

 

排版:李静怡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