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佛学研究所·孔子与佛陀的教育观之比较
发布日期: 2016-01-11 浏览量: 2,124 次浏览
夏金华
提要:本文旨在对孔子与佛陀两人的教育观点进行比较,先从教育的目的、类别、方法等诸方面展开讨论,接着对二者之异同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并对形成此种差异之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就孔子与佛陀推行各自教育理论的成果及对后世之影响作了恰当的评估。
关键词:孔子、佛陀、教育观、比较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并不亚于其思想理论之造诣。孔子一方面打破了三代以来“学在官府”的局面,倡导私人讲学之风,使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受教育的可能;另一方面,他又在教学实践中成功地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成为私人教育的楷模,“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对以后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孔子不同,释迦牟尼是古代印度的一位杰出的宗教领袖,其生活年代和孔子差不多同时,他们被后世并称为东方的两位圣人。释迦牟尼虽非专门从事教育,但在长期的传教生涯中,也无时无刻不在教育人、培养人,他说法四十九年(一说四十五年)。苦口婆心,成就卓著。因此,有人以为“与其称释迦牟尼佛为 宗教家,不如称他为教育家,来得更为恰当”。(1)所以,若将两位圣人的教育思想作一番比较分析,不但非常有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也不无启迪作用。
一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本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大权旁落,不再能有效地控制诸侯列国,大国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后来,在诸侯国内部,权力进一步下移至世卿大夫,复又至于“陪臣执国命,”出现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现象。在此形势之下,作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的孔子。向往三代(特别是周代)时的盛世,是很自然的,他对周朝的典章制度极为倾慕,尝一再由衷地赞叹:“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并立志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他一边从事教育,一边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虽再三碰壁,有“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困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3)却依然锲而不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4)其积极救世的精神,一直成为后代儒家信奉的金科玉律。
虽然孔子希望通过从政来改变社会动荡的愿望未能实现,但是,他的教育事业却异常成功。其开创私学之目的,乃为实现政治理想服务。他主张“学而优则仕”,意欲通过教育,造就合格的治国人才,让他们参与政治,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以改变春秋时代“天下无道”的僵局,渐次达到他“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的理想社会。
释迦牟尼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地位较孔子为高。他从小接受婆罗门教育,青年时已非常博学,且怀有精湛的武艺。按常理,他应当像他父亲--净饭王所期望的那样,将来成为一名“转轮圣王”(6)式的国君,治理国家,统一印度。然而,他却为人人习以为常的人生生老病死的难题而深深苦恼。终于有一天,他放弃王位出家了。在师事多位著名的大宗教师,尽其所学之后,他仍未能解脱生死。最终,他来到菩提迦耶的一株菩提树下,深入禅定,于黎明之际,目睹启明星闪烁而大彻大悟,洞悉了人生宇宙的奥秘,发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从而达到人生实相与宇宙真谛融合之极致,成为人天崇敬的佛陀。
觉悟之后,佛陀开始弘扬佛法,推行觉悟的教育,把自己悟到的真理宣扬出去,使接受教化的人,也能依此修行而成道。所以,从本质上说,佛陀的教化,乃是一种觉悟的教育。
按照佛陀的教法,人生的种种苦迫和无奈,是由内心的烦恼驱使人起惑造业形成的,而烦恼的兴起,又系无明所致。所谓无明,是指不觉--没有觉悟到人生的实相。如果你有缘听闻佛法,受到觉悟的教育,并依之修习,最后断惑证真,自然离苦得乐,这就是佛陀教育的目标。
从上述可知,孔子的教育是基于救世的初衷,办学培植人才,乃是手段和途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释迦牟尼因为追求人生解脱而出家修道,成佛后,施行教化,为的是拯救众生于生死苦海,以达到清净安乐,无有苦恼为依归。虽然从字面上理解,救世,救人是两个可以相互容摄的概念,救世,自然也包括救人;救人,又何尝不是救世?但若细加体察即可发现,孔子的救世主张是纯粹为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的,而佛陀的救人教义则不独关注世俗的忧悲苦恼,且具有超脱现实人生的深刻内涵。
二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教育当然是没有类别之分的,因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已是普通的常识问题。然而,在二千多年前的当时,要提出像孔子那样“有教无类”、佛陀一般“众生生而平等”的主张,并改变原先约定俗成的规范,若无超人的远见和胆识,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
所谓有教无类,比较确切地说,应该是不分宗族贵贱,不分阶级或阶层,不分地域、智愚,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既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论语》上记载孔子的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学生只要交一些干肉(束脩),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孔子是没有不教他的。这也是他“泛爱众,而亲仁”思想的具体实践。因此,在孔子三千门徒中,既有像南宫适这样的贵族、子贡那样的富商,但更多的却是平民的弟子,如顔回、子路、曾参、子夏、原宪等穷学生。不仅如此,甚至有些原来品行不端,曾做过坏事的人拜他为师,孔子也不拒绝,而且这些人经过孔子的教诲,都改邪归正,成为有用之才。如弟子顔庚,尝为“梁父之大盗”,(7)上文提到的子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经孔子教育后,顔庚后来分别至卫国与齐国做官,成为齐国的大夫,而子路则成为孔子的知心朋友及得力助手。此类现象恰好说明孔子“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局面的伟大与正确。
就此而论,佛陀的做法也有类似之处。他主张“众生平等”,自然接受各类种族的人出家。可是,印度当时的形势与中国春秋时期的情形并不相同,那是一个以婆罗门为最高种族在精神上统治其他三个种族(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的时代,尽管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均不满婆罗门执掌牛耳,甚至在极少数地区的情况有所松动,但其基本格局依然如故。以婆罗门的教义所说,首陀罗是最低等级,系从婆罗门教的最高神--梵天的脚底而生,是“一生族”,不可能“再生”,所以没有出家得救的权利。(8)佛陀成道时发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有觉悟的可能,因而坚决主张打破陈规,毅然接受首陀罗族出家,而且在僧团内实行一律平等,无论原先是婆罗门、刹帝利,还是吠舍、首陀罗,出家后唯尊僧腊(出家时间)长者为长老。因此,佛陀领导的僧团内部成员,其种族差别亦如孔门弟子一样杂而多端。事实也证明,首陀罗并非如婆罗门所说是天生的“贱种”,没有修道的权利,更没有解脱的可能,而是不比其他等级(包括婆罗门)出身的修行者差,如佛陀十大上首弟子之一的优波离,号称“持戒第一”,在佛陀涅槃之后,他即会同另外两位上首弟子大迦叶、阿难起结集佛经,以惊人的记忆力背诵出“三藏”中的“律藏”,为佛教教义的传之久远,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首陀罗种姓,原是一名理发匠。
至于教化坏人洗心革面,走上正途者,佛陀也做过不少。以央掘摩罗为例,其人本来师事邪教之师,并受其唆使,出城滥杀无辜以求超脱。他每杀一人,则取一手指作为花鬘装饰,故有“指鬘”之称。杀至九百九十九人后,又欲弑其母,以成一千之数。佛陀得知,立即前往化度他,央掘摩罗见佛陀便欲加害,后经佛陀降服,并为之宣说正法,乃改过忏悔而入佛门,后证得罗汉果。(9)又如提婆达多数次阴谋害佛,而佛并不记恨,依然用慈和的言语教育他,最后在法华会上居然为之授记将来成佛,(10)体现了一位佛教教主仁慈无限的胸襟,在他眼中,不但好人要爱护,坏人也要怜悯、感化,使之成为善者的一员。此与孔子教育顔庚、子路等事例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与佛陀在接受弟子时,还是有些不同的,比如说,孔子一生没有招收过一名女学生,此除了当时环境的因素之外,怕与他轻视女性的思想有关,(11)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有教无类”的形象,佛陀在接受女子出家时有过一些踌躇,但很快就答应了。(12)因此,佛教有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女居士四众弟子,非常圆满。
三
从教育学的角度说,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对此,孔子与佛陀二人都深得个中三昧,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两人所用的主要方法又差不多是一样的。这是不是“英雄所见”,可以“见仁见智”地讨论,但其“行之有效”,却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而佛陀则认为要“对机说法。”因材施教,其意是说,教育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机说法,则是指要善于把握弟子不同的根性而运用相应的教化方式,如此才能有效地传达教育者的意图,而受教者也能准确及时地领会其中的精神。为更清楚地表述孔子与佛陀二人的教育方法,下面略作展开加以说明。
孔子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他很早就注意到人的智力有高中下之别,并且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13)意思是说,对中等以上智力的人,可以对他说高深一点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智力的人,则不可以讲过于高深的内容。为此,孔子总是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善于掌握每人的特点,应用不同的教育。《论语》里记载着不少孔子对弟子的评语,如《先进》篇说:“柴(高柴)也愚,参(曾参)也鲁,师(子张)也辟,由(子路)也喭。”同篇还列举弟子的专长,如“德行:顔渊、闵子鶱、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他曾对冉求说,凡事要抓紧做,不要拖延,此是因为冉求胆小怕事,所以孔子这样鼓励他;子路胆大蛮撞,孔子怕他冒失惹祸,故教他遇事先退一步,等请示父兄后再去做。(14)再说,同样是问孝,孔子对孟懿子、樊迟、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子游、子夏等人的回答,也各不相同,此乃因人因事之异而易其说,(15)而其根本旨趣未尝有变。
作为老师的典范,孔子“好学不厌,诲人不倦”,(16)而又“循循然善诱人。”(17)《论语·述而》提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正是他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特点的具体表现,此话的意思是说,学生思考问题不到急切求解时不去启发他,不到想说而无法表达的时候不去开导他。假如教学生一种知识之后,他不能运用这种知识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那就不再教他新的知识了。孔子认为,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动脑筋深刻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此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孔子还主张学与思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8)认为学与思二者缺一不可,否则不是疑惑不解就是一无所获。此外,孔子从教多年,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等有关学习方面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是历久常新。
佛陀是觉悟的大智慧人,其教育方法像孔子一样也很多,且能随机应变,对机说法,倘以《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的话来说,是谓“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亦即如孔子一般因对象不同而异其说,言词巧妙,生动形象,使不同出身及知识深浅不一的对象都能各得其所,从中获益。
从总体上说,佛陀说法是戒、定、慧三学并施。他先教戒学--戒律之学,培植学生的品德修养,此与孔子教学首重德行的做法是一致的。次教定学--禅定之学,使弟子们的身心得到锻炼,此与孔子教学除“六经”之外,又设“射”(射箭)、“御”(驾御马车)之课相类似,所不同者,在于射、御之术,系动态的体育训练,而禅定之学是以打坐为主的,以静态的方式进行的,二者均可达到强筋壮骨,和人心血之效。最后教以慧学--智慧之学,注重开发弟子先天本有的智慧,即佛教常说的“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如果用儒家经典--《大学》开头的一段话表示,是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意则庶几近之。戒、定、慧三学,先后一贯,秩序分明,而佛教经、律、论三藏正是依此精神编辑的,是为四众弟子修行实践及研究之准绳。
具体而论,佛陀教化弟子不外言传、身教两个方面。就言传方面来说,他主张“对机说法”,通俗一点讲,就是针对弟子的各自特点进行化导,这与孔子“因材施教”完全一致。比如,佛陀有一弟子,名叫周利槃特,他禀性愚笨,近于痴傻,同参(同学)们教他四句偈子,他学了几个月也记不住。为此,佛陀决定新自来教,并只让他学“拂尘除垢”四个字,又让他做拂拭比丘鞋上尘土的工作,一边拂拭,一边念诵这四个字。时间一长,心里的烦恼业障渐渐消除,人开始变得聪明了,不但记住了偈子,领会了其中的含义,而且智慧日长,终于在某日忽然开悟,证得阿罗汉果,成为人们熟知的“十八罗汉”之一,(19)又如另一位弟子名为闻二百亿,原先为弹琴的乐师,家境富有,出家后精勤修道,由于用功过度,损伤了身体。佛陀知道后,便对他说,修行如同弹琴,琴弦太紧,容易绷断;琴弦太松又弹不出声,所以,必须松紧适当,取其中道,方能奏效。闻二百亿依之而行,身体很快复原,进而遂有证悟,成为佛弟子中精进第一的长者。(20)
现代教育讲究启发式教学,此种方法不但在孔子那里已见其雏型,而且在佛经里也常能看到,以《大宝积经》第三十会《妙慧童女会》为例,妙慧童女问佛“云何得端正身,乃至临终诸佛现前”等一系列问题,宾主双方相互问难,展转反复,最后,佛陀揭示出十点有关人生的妙谛,即属此类。再如《楞严经》里“七处徵心,十番辨见”(21)一节,则是由佛陀发问,命弟子们分别解答,然后随其所答,佛陀再作恰当的评判与指正,这种做法既与孔子“愤启悱发”、“循循善诱”的作风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又颇与现代俄式西门纳尔教学法--先由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再针对问题解答--相合。由此可见佛陀在教化弟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说到身教,佛陀总是以身作则,堪为弟子的表率。此类事例散见于许多佛典中,一位比丘平日里不肯照顾病人,到了自己生病时,别人也不理睬他,他感到很痛苦。佛陀得知后,亲自为他喂药,替他擦洗身体,并讲道理给他听,要他康复后多为病人着想,尽自己的爱心。与此相对应,《论语·卫灵公》记载的一件事,表明孔子作人做事的态度。其中说;
师冕见。及价,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这段话说的是,乐师冕来看望孔子。乐师是盲人,孔子出来接他,扶着他走,上台阶时,告诉他这是是台阶。等到了席位,又告诉他这里是席位。大家坐下来之后,孔子又说某某坐在左边,某某坐在对面,都一一仔细介绍。师冕走了,子张就问老师接待他有这么多规矩,是因为他是乐师吗?当然,孔子回答说,不但对其官位如此,而且对盲人更应如此。此外,有一次佛陀受阿耆达国王之请,赴该国结夏安居。(22)由于中途变故,佛陀与五百弟子没有受到供养,加上该国遇上灾荒,谷米昂贵,乞食难得,弟子们饿得东倒西歪。此时恰逢一贩马的佛教信徒经过此地,见此情形,遂将随身带来喂马的麦子供养佛陀。佛陀高兴地接受了,并带头津津有味地嚼食马麦,使弟子们深受感动。就这样佛陀与弟子们一起在树林里安居,以马麦充饥,度过了三个月的艰难日子。佛陀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教育弟子在遇到特殊困难时,所应取的态度及如何克服之方法。对此,《论语·卫灵公》所说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其情况与上述类似,当时弟子及随从不免有不满情绪,但孔子却很镇静,一如既往地讲学,弹琴、唱歌不止。这种情绪立即感染了大家,共同渡过了难关。佛陀与孔子以他们自己的身教表明:身教重于言教,此举对弟子的教育无疑是极为有效的,至今仍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概而言之,孔子的教育观与佛陀的教育观确有许多相似、相近或类同之处,也在相当程度上涉及到现代教育学的内容及其对 教学规律性的认识,困此直到今天他们的许多思想和方法依然被运用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比如因材施教、对机说法、教学相长、言传身教、温故知新等等,均富有深刻而精到之内涵,成为宝贵的教书育人的精神财富。正因为孔子与佛陀都十分重视教育,并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总结经验,所以他们的教育事业都取得了足令后人叹为观止的成就,且不论他们各自弟子众多,桃李满天下,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最高的思想理论皆深得传人,师徒间最根本要义之传承(指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已达到心心相印、密契无间的程度。本来,孔子学生中堪于传道者有两位:一位是顔渊,可惜早亡;另一位是曾参,孔子晚年传道给他。《论语·里仁》如是记载: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刚说了一句“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心里就已明白了,两人之间不用再多说一句话,但孔门其他弟子却不明白,因此纷纷围上来询问。这点颇与佛教禅宗的传法情形相象。佛陀晚年,住在印度的灵鹫山(简称灵山),有一天说法时,他一反常态,不发一言,而是拿起一朵曼陀罗花,向大家示意。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佛陀是何意,人群中唯有上首弟子大迦叶对此心领神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于是,佛陀向大家郑重宣布: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23)
此即禅宗门庭流行的“拈花微笑”的传法典故。虽然,佛陀堪于传道的弟子有不少,但数禅宗一系的传法境界最高、最有意思,因而流传也最广。
孔子与佛陀,一位传道,一位传教,其最高宗旨相去无几;他们的教育观点及成果也难分伯仲,所不同的是,前者深入人心,备受国人注目;后者尚有待发掘而已。
注释
(1)金明《佛陀的教育》第102页。台湾正一善书出版社1995年5月版。
(2)《论语·八佾》。
(3)《列子·杨朱》。
(4)《论语·宪问》。
(5)《论语·公冶长》。
(6)转轮圣王,梵语cakra-varti-rājan的意译。系古代印度传说中的神圣帝王,此王拥有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众、宝藏丰富),能统一四大洲,以正法治世,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
(7)《吕氏春秋·尊师》。
(8)参见拙作《古代印度释迦牟尼时代的社会性质初探》,载《香港佛教》1989年第十二届353、354期。
(9)详见《央掘摩罗经》,《大正藏》第二卷。
(10)《妙法莲华经》十二《提婆达多品》,《大正藏》第九卷。
(11)可以表明孔子轻视女性的,在《论语》的记载中有两条:一是《阳货》:“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一是《泰伯》:“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和一位妇女--邑姜(一说是太姒)。孔子认为,女子不该和男子并立,故只承认武王有九位治理国家的能臣。
(12)据《大爱道比丘尼经》、《瞿昙弥经》、《中本起经》卷下、《五分律》卷二十九等经律记载,原先佛陀建立僧团并无比丘尼出家,后来,佛陀的姨母大爱道请求出家,开始,佛陀不答应。后经阿难的一再恳求,才同意,成为佛教中的第一位比丘尼。
(13)《论语·雍也》。
(14)《论语·先进》。
(15)《论语·为政》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又说:“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又有“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还有“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6)《论语·述而》。
(17)《论语·子罕》。
(18)《论语·为政》。
(19)《增一阿含经》卷八,《大正藏》第二卷。
(20)《杂阿含经》卷九,《大正藏》第二卷。
(21)《楞严经》卷一,《大正藏》第十九卷。
(22)结夏安居,此指佛教的修行制度,印度夏季的雨期长达三个月之久,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称为安居,因为雨季外出会踩死地面的昆虫及草树的嫩芽,故聚集修行,避免出行。
(23)《联灯会要》卷一,《卐续藏经》第136册。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