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八个特点
发布日期: 2015-04-10 浏览量: 6,078 次浏览
陈映池
第一特点以意行气,以心为主
太极拳是以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练拳时要以心为主,全凭心意用功。拳谱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从以上两项可以看出,心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的“传旗”一举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动作才能沉着,久练之后,气才能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的功夫。古人认为,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五官百骸无不听命于心,按现代运动学的观点,全身神经系统皆受大脑中枢神经的指挥。习拳练功或推手较技时,心有所感,意必致动,心感身受,才不会判断失误。也就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接到各感官系统传来的“资讯”,在瞬间作出判断处理,并经过神经系统迅速的传导到各运动部位而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心意一动则全体皆动,心神一静,则全体官骸无一不静。心神放松,则周身内外皆放松,心神紧张,则筋骨肉皮无不紧张。所以外形动作,神态和气势的变化,其实是内部心神意气的外部表现而已。
练出“内气”的唯一方法——用意
什么是内气?自古以来,无论是我国医学理论或武术界,宗教界以及现代科学,都认为有这种气存在,各种科学实验也证明确有这样一种气存在。但近代科学尚未最后查明这种气的实质是什么。研究中医学经络学说的国内外学者对此气的说法也不一致,无所适从。例如:有人说此气是神经,有人说是生物电,有人说是人体的一种特殊分泌物,也有人说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功能系统,道家又有“无火之气为真气”之说等等,言人人殊,各说不一,尚待进一步探索。但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是整体性的,不能说心动了而神经、生物电等没有动,当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有证“心动”“幡动”与“风动”之辨即有此意。
练太极拳是意气神形的运动,既练意,又练气,既练神,又练形,既练太极之气,又练太极之形。因此,意气神形须合一,以心行气是法则。即:以意行气的过程就是练意,练气的过程。虽然练太极拳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但练拳时不可只顾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而要把意贯注于动作中,否则就会神态呆滞,气不仅不能畅通,而且会造成气势散漫的病象,使“意”、“气”两者俱蒙其害。所以拳谱说:“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正因为如此,练太极拳时,对外部神态的表现要特别重视,因为外部神态也就是内部精神显于外的表现。内意和外神不可须臾分离,内部稍一松懈,则外神就会散漫,此点在练拳时不可不知。
太极拳的练气,就是在大脑意识指挥下,通过动静开合,伸缩往复的回圈运动,把体内之气调动,聚集,充实起来,使气血通畅旺盛,营卫周身内外。太极拳的练意就是使大脑处于相对入静的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得到最佳调节,更趋稳定、协调、完整和专一。“令必行、行必果”以助内气的调动,聚集和充实,心神合一,神气合一,心肾合一,培养和壮大人身三宝,精、气、神。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修炼后天,培补先天。由此可见,练意就是练气,练气就是练意,意行气行,意到气到,气到劲自然也就到。
太极拳主张动作要有柔有刚,有圆有方,有慢有快,有开有合。我认为这是合乎人体生理规律的。大家知道,人体动,则生物电位升高,人体静,则生物电位降低,而太极拳动作的刚柔开合和快慢等正好促使人体生物电位随之升降。电位升高,则血液回圈加速,分压降低,氧与血红蛋白也就迅速离解,人就会感到有气,在正常情况下,神经是不能长时间同样地保持兴奋的,因此,生物电一般都呈起伏状,而太极拳动作的刚柔快慢、方圆等滔滔不绝的起伏,也正好合乎这个规律。
从意气来讲,也合乎上述规律。上面说过,外意神态和外气的活动,是意气显于外的表现,代表著内在的意气,这种神气外显的中心环节,主要是将内在的意识贯注于外部的动作之中,并促使在动作中表现出注意力的专一,坚强和活泼无滞。但注意力的强度和外部神经活动一样,同样有提高和降低这种动荡性的特点。因此,练拳必须适应这种特点,才能使注意力稳定,同时也只有稳定了注意力,才不使思想“开小差”,但要在练拳当中,长时间维持同等强度的注意力,这是不易做到的。实际上,即使在片刻之间,注意力的动荡度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如果采取风平浪静式的无动荡运动,不但违背上述生理规律,同时也会破坏注意力的稳定性。所以,太极拳为了稳定注意力,采取了一系列规定,并使它们统一于每一个动作之中。
这些规定促使意气运动很自然的产生动荡,并使外部的神气鼓荡和内部的意气动荡得到协调,从而提高内在的意气运动反过来促进外部的动作。由于太极拳是意气运动,所以久练太极拳的人只要思想上想到某一部位,某一部位就可以产生气的活动,因此,有不少人不惜岁月地早晚走架子,并时时校正拳架,使全身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的得到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和舒展,同时由于伸筋拔骨,而使内气通于经络,筋肉离骨而使内气充于肌肤,骨节张开而使内气敛于骨髓,由柔顺而渐入沉着。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棚劲,外柔而内刚。所以,以意行气,以心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
第二特点心神虚静,身肢放长
太极拳隐于内的是心神虚静。何为虚静?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太极拳是动中求静,静中触动的运动,以虚静为本体,亦以虚静为极致。无论是先求无极的静中生动,还是行拳走架的动中求静,不论是医疗保健的静养灵心,抑或是推手较技中的动静相因,都离不开虚静二字,都是以虚静贯串始终的。即始于静而又归于静。也可以说虚静的程度就反映了练习太极功夫的程度。太极拳功夫的提高,取决于虚静功夫的深入。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有不应,正如,拳经上说:太合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也正合:“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真动”之拳论。
太极拳拳谱规定:“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开胯曲膝,神聚气敛,身手放长。”从上列规定中可以看出,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就是身躯的放长;含胸拔背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后背放长,沉肩坠肘是手臂放长,松腰圆裆和开胯曲膝是使腿部得以圆活旋转,也是腿部在这种特定姿势下放长的结果。所以太极拳的步法必须在松腰圆裆和开胯曲膝的姿势下用旋踝转腿来倒换虚实。只要具备了放长的姿势,就不易发生用拙力的毛病,为全身的松开和身手放长提供了条件。这也就是太极拳表现于外的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如何才能放长身躯?
1、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所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就是通过头的顶劲使全身提起精神,顶劲又不可太过,过则根悬,顶劲领不起则全身倒塌,没有精神。气往下沉正好和头往上顶形成身体躯干部的拔长。两者综合起来,就有向相反方向拉开的意图,这就为身躯放长提供了条件。
2、含胸塌腰(含胸拔背)
含胸要求胸部既不腆出,也不凹进,使胸成为脊背拔长的支柱。然而,含胸太过就会成为驼背,塌腰做不好就会翘屁股。如果做成驼背翘屁股,不但使背失去弹性,反而会有害健康。
3、沉肩坠肘
沉肩的主要作用是将臂部因下塌而接牢,肩与臂接牢才能使臂生根,同时由于坠肘,使肘与肩部之间达到放长,当手臂进行螺旋式缠丝运动时,就是以坠肘作中心的。同时,坠肘和坐腕又可以使肘与腕之间放长,因此,沉肩坠肘和坐腕是整个手臂的放长。
4、开胯曲膝
开胯曲膝是腿部的放长。腿是站立在地面上的,要想放松就比较困难,因此,对腿部提出了开胯曲膝的要求,要求在这种特定姿势下,用螺旋式的运动来变换虚实。这主要表现在膝头的旋转上,这样当腿向外旋转时,使外侧处于放长而内侧则为收缩,这种腿的旋转配合著手臂的旋转,成为全身的旋转,逐步上升,就可以达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的完整一体的内劲。
身肢放长的生理作用
实验证明,人体肌肉在受力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长,但当引起伸长的外因去掉后,它就立刻恢复原状,这是肌肉本身固有的弹性。一般常见的运动,就是锻炼和提高这种弹性。肌肉的这种弹性收缩可放长,可使肌肉的收放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可使肌肉内密集的微血管网通畅,增强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刺激身体内一切生命过程。还可使体内得到更多的氧,同时还能提高各组织器官对氧的利用。
太极拳不是一种单纯的肢体运动,它表现在外部的是神气鼓荡,姿势极其复杂多变,隐于内的则是神聚气敛,要做到神聚气敛就先要心能虚静,心能静,则全体皆静。周身皆灵,五官百骸皆从心也。身心虚静,则神能安宁,神宁心静则念有所止,念有所止则气有所归,一念不思,一物无有,周身内外一片空灵,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静待其动(静待其动有三层意思:一是在站桩时或练拳时的预备一式中,静待“机”动,此乃先天之机的发动,气动则太极生,此时开始练拳最妙。二是在行拳时,一势既完,静待下一势之“势”动,即动而复静,静中有预动之势,内气若能运到十分充足则下势之机自然跃跃欲动。三是在推手较技时的静待“彼”动,即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欲动,己先动、 此外,太极拳不仅内外俱练,而且还在整个身肢放长情况下进行著绞来绞去的螺旋形顺逆缠丝运动。这样不但使肌肉本身的弹性得到良好的锻炼,并且提高了血液回圈的速度,因此,就能消除因血行受滞而引起的病症。这就是太极拳因心神虚静,放长身肢和提起全部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之一。
太极拳的练习既是动中求静,亦是静中求动,虽动而静,视静犹动,待拳势动作纯熟,通顺连贯,协调以后,要平心静气的以意运气,轻轻开始,慢慢运行,默默停止,静心想著阴阳开合,静心听著天机流动,静心感受著浩气流转,周身上下,浑然一体,四肢百骸,团聚一家,如此行拳,直到“得意忘形”不知身之为我,我之有身,惟心中一片觉明景象,逐渐达到始于无形,归于无迹的太极太和之原象。
太极拳的功夫最基本的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祛病延年的养生功夫,二是强身防卫的技击功夫,二者统一,才能显出太极拳的基本功效。太极拳之所以有显著的医疗健身功效和巧妙的技击功夫,其原因就在于贯穿始终的心神虚静。无论是站桩、练拳还是推手,都要思想集中,精神蕴蓄,心静神宁,杂念不起,全神贯注于“阴阳自然开合,天机自然运行”之中,逐渐达到内动外静,外动内静的效果。而且越练越虚灵,物我两忘,一片神行。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既消除疲劳,又益智补脑,使中躯神经得到更好的调节,血液回圈和新陈代谢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较好地调节脏腑机能,生理调节达到最佳状态,有病则除,无病养生,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八门劲别与弹性
练太极拳时要求用意不用拙力,但不是说用意不用劲,太极拳是由八门劲构成的,八门劲都有放长的弹性,所以称为劲,而不称为力。力与劲不能截然划分,但也有区别,概而言之:力方而劲圆,力滞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直力显而横力隐,虚力刚而实力柔。太极用劲灵捷无形,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只在中敌之刹那发劲,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太极拳虽然以八门劲别为表现方法,但实质上只有一个“棚”劲,其余七个劲只不过是因方位与动作不同而另有所称而已。现将八门劲的内容分析如下:
1、在全动之下,掌心由内向外缠丝,称为“棚”劲。
2、在全动之下,掌心由外向内缠丝,称为“捋”劲。
3、双手同时将棚劲交叉向外棚出,称为“挤”劲。
4、掌心向下圈沾著一点而不离开的下棚劲,称为“按”劲。
5、两手交叉双分的棚劲、称为“采”劲。
6、将棚劲卷蓄起来,在短距离内猛然一抖而弹出的劲,称为“列”劲。
7、手腕出了方圆圈用二道防线肘的棚劲棚出,称为“肘”劲。
8、肘出了方圆圈外,用三道防线身躯的棚劲棚出,称为“靠”劲。
归根结底,太极拳主要练的就是棚劲,而棚劲生于弹性,弹性生于身肢放长。所以要练出棚劲,首先要摧毁人身上原有的僵硬。
凡是动作都要用力,从幼年起,就使人养成了用力拿物的习惯,而太极拳所需要的却是全身放长的弹劲。因此,练太极拳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消除旧力的阶段,然后是生长新的弹劲的阶段。旧力不去,新劲不生。所以,拳论说:“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这就是说须经过毫不用拙力的千锤百炼,并在各种不同的放长和松开的姿势下进行绞来绞去的揉劲,才能将原有的僵力摧去。这是前辈拳师的经验总结。所以这种化力为柔是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柔软得更透彻,也就是拳论所说:“极柔软,然后极坚钢”。
所以说要练好太极拳,就必须先练出棚劲。棚劲不是人身固有的劲,在八门劲别中,棚劲是基础劲,棚劲生于弹性,这种弹性不仅是肌肉本身的弹性,而是在肌肉弹性的基础上将骨骼韧带等与肌肉联合放长中锻炼出来的。所以说不是人身固有的劲。而是经过久练才能产生的劲。它的发展是由无到有,从弱到强。要练出这种弹性的劲,就必须先从用意著手,在思想上有放长的意思。这样运用既久,再配以身肢上具体的放长,庶不致发生偏差。
除上所叙,神聚气敛是加强弹性和提高棚劲的基础,在身肢放长的情况下,使人精神提起而集中,气沉而内敛,这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有神聚气敛,就可以引导意识上具备放长的神态,促使身体放长,从而提高弹性和增强棚劲。在神聚气敛的一瞬间,肌肉群就会更加的收缩,同时反抗群则更加充分的放松。因此,久经放松与收缩的锻炼,也就自然地加强了身肢各部分的弹性,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的素质。
第三特点顺逆缠丝,劲走螺旋
螺旋缠丝运动是陈家沟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法。由此而培养的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独有的太极内劲。缠丝劲的内涵是心神意气缠绕抽丝。其外部表现是形体的螺旋运动。缠丝劲的特点是:其柔时,缠绕诸靠我皆依,粘住何处何处缠,令人难进更难退,进怕跌,退怕击,如蝇虫落胶,有翅难飞;其刚时,有速雷烈风之神,弦响鸟落之奇。起手如闪电,闪电不及合眸,击敌如速雷,雷发不及掩耳。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的刚柔内劲是通过缠丝劲体现出来的。
“运动如抽丝”,“运劲如缠丝”,太极拳运动就如抽丝的形状,抽丝是旋转著抽出来的,因直抽于旋转之中,自然就形成一种螺旋的形状,这就是曲直对立面的统一。由于缠丝劲或抽丝劲都是指这个意思,在缠丝过程中,伸缩四肢同样会产生一种螺旋的形象。所以不论是开展的大动转关,还是紧凑的小动过角,千万不可离开这种对立统一的太极劲。练拳纯熟之后,这种缠丝圈就越练越小,达到有圈不见圈的境界,到那时就纯以意知了。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合乎天体万物回圈不息的自然法则。古人云:“缠丝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回圈无端,神妙可物。”“太极者,天地之大道也。”物体运动,离不开螺旋缠丝的回圈运动,只不过是有隐有显,有强有弱而已,大者如宇宙间各星球的运动,小者如枪炮子弹的运动。
所以,太极拳的运动如缠丝,或者说如抽丝,这两种形象的比方都是说,运动的形象如螺旋,同时这种螺旋必须走孤线,尤如子弹通过枪膛中的来福线后运动于空间时,既有螺旋形的自身旋转,又有抛物线型的运动路线,太极拳的缠丝劲就要具有这种形象。
前面已经说明了运动必须如缠丝的意义,那么在实际运动中应如何运行呢?说来非常简单,就是在一动全动的要求下,动作时掌心由内向外翻或由外向内翻,使之形成太极图的形象。同时由于掌心内外翻转,表现在上肢的是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的是旋踝转腿,表现在身躯的是旋腰转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根在脚,行于膝,主宰于腰,通于背,过于肘,达于手指的旋转曲线,这是太极拳必须要做到的要求,因此,拳谱中特别提出:练拳时不论是打圈的放开或紧凑的收敛,都不可须臾离开“翻转掌心”和“旋腕转膀”的太极劲。这犹如地球绕太阳运转走弧线,同时地球本身还自转著一样。所以,太极劲不是平面的一个圈,而是立体的一个“球”。
缠丝劲的作用及要点
缠丝劲按其性能可分为两种基本的缠丝:一种是掌心由内往外翻的顺缠丝,顺缠丝内绝大多数是棚劲。另一种是掌心由外往内翻的逆缠丝,逆缠丝内绝大多数是捋劲。这两种缠丝存在于太极拳运动的一切过程中,并贯串始终。因此,在一切运动过程中,皆包含著棚捋二劲的相互变化。它们是太极拳运动中的基本矛盾,同时又互为一体。在这两个缠丝之下,因方位不同和变换各异,又分出五对不同的方位缠丝,使运动的平面圈变成立体圆,这正是太极拳螺旋运动所必具的特色。
太极拳有了一对基本缠丝,再加上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和进退缠这五对方位缠丝,练拳时才有左右逢源,连随于人的节节贯串和周身一家的整体力量,以满足医疗健身和实战技击上的特殊需要。因此,太极拳每一个拳式,在顺逆基本缠丝的基础上,至少要有三对方位缠丝结合一起进行运动。只要掌握这个规律,就可使动作在划弧线的运动时有了一定的依据,不论是学习或是纠正拳式,也就容易多了。在练拳时如果感到某一动作有不得势或不得劲处,就可以缠丝劲之依据来纠正了。所以掌握了缠丝劲法,就是掌握了自我纠正的工具。例如:“运手”这一拳式在十三势内是唯一包含双顺转双逆左右大缠丝的动作,在运动时,两手的基本缠丝是掌心由内往外的顺缠丝转成由外往内的逆缠丝,它的方位缠丝是左右,上下和微向里外。左右上下是一个平面圈,若再使划圈微向里外,就可成为一条空间曲线的立体圈 。再例如:“白鹤亮翅”它的基本缠丝是一顺一逆,这是拳架内比较多的一种缠丝,它的方位缠丝是左右、上下和大小,因为一顺一逆在左手是向里、向下的逆缠丝劲,在右手是向外、向上的顺缠丝劲,两者合起来在两膊相系的要求下成为右上左下的一个“右顺左逆”分棚圈。由此看来,太极拳虽然转换各别,变化无穷,但从它基本缠丝来分析,就极其简单了。即:所有的拳式概不外乎“双顺缠丝”,“双逆缠丝”及“一顺一逆缠丝”这三种组合。若按此法经常分析和捉摸自己常走的拳架,并且列成表就可以成为自己修改拳架的依据,有了这种依据,则可分清劲别,做到内外相合,节节贯串,在提高弹性的基础上,达到姿势正确的要求。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也合乎养生保健的卫生之道。人体的经络互为表里,交联环绕,如腰腹带脉,任督两脉,以及行于里的三阴经,敷于表的三阳经,通过顺逆、内外缠丝的运动,沟通周身奇经八脉,十二经,十五络,使气血流注,营卫周身,调解三焦,平和阴阳,柔活骨节,内壮五脏,外强筋骨。
所以,练太极拳须明缠丝劲,此劲不明,即不明拳。如果推手时手是直伸直缩,而不翻转掌心,腿是直进直退,没有旋膝转踝来配合,就会发生“顶抗”比力的缺点。为了纠正这个缺点,就必须用螺旋劲,因为螺旋的曲率半径是变化的,当压力压在这根螺旋杆上,都会很自然地将压力因旋转落空而被化去。太极拳螺旋式的缠丝是“太极”拳名称的由来,在体育锻炼方面,它能促使全身节节贯串地推动,并由此进行到内外相合的一动无有不动的境界。这对内脏器官能起到一种按摩作用。同时使显于外的神气发生鼓荡,因而强健了大脑皮层,从而能进一步增强全身一切组织器官的生命力。在技击方面,缠丝劲的作用更为广大,太极拳技击的核心是知己知彼,知机知势的懂劲功夫。懂劲可分两个方面,一为懂自己的劲,必须从练习拳架中得来,二为懂别人的劲,须从推手中得知,欲求知人,先求知己,这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欲使走架的“知己”达到高度纯熟境界,则必须练成周身一家的功夫。“周身一家”是由内外相合和节节贯串的一动无有不动中练成的,练达“周身一家”的过程是: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活泼于腰,灵机于顶,神通于背,流行于气,蹬之于脚,运之于手,达之于指,敛之于髓,上与两膀相系,下与两腿相随,收便是合,放便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
由于这么多复杂多变的劲力结合,在技击方面,缠丝劲也是极其重要的。
缠丝劲的掌握
要练好缠丝劲,首先要明白浑身俱要缠丝,即全身上下、左右、内外无一处不缠,而又以躯体的缠丝为主要,通过腰脊的螺旋转动和胸腹的折迭运化来带动和贯穿上下四肢的螺旋缠丝,从而达到周身一家的整体力量。上肢两臂如“麻花”旋拧,下肢两腿似“螺丝”拧钻,而都要以身躯的缠丝为主宰。若胸腹没有折迭,腰脊不作缠绕,则四肢的缠绕便失其本而流于妄动。所以,要想把太极拳练好,就必须先明白基本缠丝法。即: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其关键在于由内到外,顺遂匀称,里缠、外缠是核心,由里及外,由中而发,内缠、外缠相联合一。显于外是螺旋运动,隐于内是缠丝运行,里缠为体,外缠为用,里缠是心神意气,外缠是筋骨皮肉,螺旋抽丝合而为一而成为缠丝劲。拳诀曰:“里缠外缠要合一,由内及外是真诀。”顺缠逆缠是总的缠丝法,因方向的变化而有:上下缠、前后缠、左右缠、进退缠、斜正缠等。其实,无非是双顺双逆或一顺一逆。顺逆缠丝的关键在于均衡对称、协调一致,无所偏倚,无过不及,阴阳得中,刚柔并济,虽有主客分,一气甚平均。顺逆缠丝的外部表现是:在手,凡由小指侧缠过手心向拇指方向旋转,同时肘关节由外向里合即沉肩合肘为顺缠。凡由拇指侧缠过手心向小指方向旋转,同时肘关节由内向外开即松肩合肘为逆缠。在腿,凡腿向外旋转为顺缠,反之,凡腿向里旋转为逆缠。两腿缠丝皆为一顺一逆。在身,则胸腹相合为顺缠,胸腹相开为逆缠。身躯缠丝即胸腹腰脊皆为缠丝。
要练好缠丝劲,首先要知道三节、九窍、十六关。人体体身有三节之分,即梢、中、根节。全身而论,臂为梢节,身为中节,腿为根节。三节之中又各有三节,如臂之三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身之三节:头为梢节,腰为中节,腹为根节;腿之三节: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三三共九节。九节之中又有九窍,臂三节三窍:劳宫穴是梢节窍,曲池穴是中节窍,肩井穴是根节窍;身三节三窍:百会穴为梢节窍,玄机穴为中节窍,气海穴为根节窍;腿三节三窍:涌泉穴是梢节窍,鹤顶穴是中节窍,环跳穴是根节窍。梢节主手法,中节主身法,根节主步法。十六关是指人体的十六个主要部位,即:两肩、两肘、两腕、两胯、两膝、两踝、两臀、胸、腹。明三节就是了解和掌握三节劲的运用,即“三节发力螺旋劲,梢领中随根节摧。”明九窍就是了解和掌握按窍用气,敛气入骨的运用,即“以意行气贯九窍,节节贯串中气通。”明十六关就是了解和掌握内缠外绕,周身一家的运用,即:“内缠外绕十六关,混元一体不倒颠。”所以浑身俱要缠丝就是在内外合一,上下相随的基础上,通三节,贯九窍,缠绕十六关,从而形成周身一家,混元一体的太极功夫。
练习螺旋缠丝的方法就是运行中气的方法。何谓中气?即气由中发,不偏不倚,贯通脊骨和四梢骨髓之中。螺旋缠丝时,在心神意念的引导下,内气出于丹田,通达三节,贯注九窍,缠绕十六个关节,入于骨髓,而又出于骨缝,充于肌肤,复归于丹田。如此缠绕不息,回圈不已,长期练习,自然就会形成一股刚柔相济的缠丝劲。
运用缠丝劲时,不论是顺或逆,务使八门劲运到螺旋的弓背上,也就是螺旋的接触面上,切不可有时在弓背,有时在弓腹,这是缠丝最易碰到的缺点,若一经陷在里面,不但削弱了棚劲,同时也会失去缠丝中的摩擦特性。因此,若一有缺陷,劲就不能达到螺旋的接触面上,同时也就失去了缠丝劲的牵动作用。
缠丝劲在一切运动过程中,无论是顺缠或是逆缠务须一缠到底。所谓“底”就是到达这一拳式表现劲别的落点处,也就是接做下一式的转关处。到了此处,由折迭转换,接做下一缠丝,同时,将劲接到下一式动作中,劲不断,也就不须要续劲,如缠到中途劲断了,再将它接续上去,中间就有一个空隙,这一空隙不但失去应有的牵动作用,而且在推手中会为对方造成得机的机会,这在缠丝运劲上是不允许的。所以,对待缠丝劲必须要做到三个无病,即:“毋使有缺陷处”,“毋使有凹凸处”,“毋使有断续处”。即使在发劲时,虽然外形似有断续,但仍须有“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的要求。总之,浑身俱是缠丝圈才符合陈式太极拳的运动规矩,待到功夫纯熟以后,自然由大圈到小圈,由小圈到没圈,由大无外之圈练到小无内之境,此时方可表现出“浑身处处皆太极,无心成化如珠圆,遇到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的上乘太极功夫。
第四特点以腰为轴,转换虚实
腰为一身之主宰,上下沟通之枢纽,左右转换之中轴,全身的中正和平衡全系于腰。所以,太极拳对腰部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视,拳谱有“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和“主宰于腰”“有不得力之处,必于腰腿求之”。武术界又有“八卦腿,形意拳,太极腰”之说,养生家则言:“活腰壮肾”等等。由此足可以见腰的重要。
太极拳所有的动作都必须分清虚实,而虚实的转换全在于腰。练太极拳时,不但双足要分清虚实,双手更要分清虚实,尤其重要的是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上下相随的分清虚实。也就是说左手实则左脚应虚,右手虚,则右足应实。这是保持立身中正的中心环节。然而虚中要有实,实中要有虚,实要沉,不要重,虚要轻,不要浮。初学时动作可以大虚大实,以后逐步练成小虚小实,最后达到内有虚实而外面不见虚实的境界,这是调整虚实的最深功夫。
虚实的比例
太极拳运动,一切运作都必须分清虚实,就是练拳时要注意,使动作处处都有虚实,为了做到虚实的调整,首先必须认清虚实的正确涵义。所谓虚,不是全然无力,所谓实,亦非全部站煞。以双脚来说,虚不是在这一只脚上全无负重,实也不是全部负荷都放在这一只脚上。虚实一词的产生在力学上来说,是人体总荷重的重心常有偏移,当重心偏移到右边时,则成为右脚实而左脚虚,偏左则又成为左足实而右足虚,太极拳动力本身就产生于重心偏移的倒换中。如果重心没有偏差,就是说重心正摆在中线上,这样就会形成双重(双重是双足不分虚实成为双实,双手也不分虚实,成为双实,因此成为双重,练太极拳如果出现双重则为病象)失去动力而成为滞重的毛病。
虚实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著拳式变化而变换,在开始学拳时,宜采取大虚大实的姿式,如一九之比或二八之比。也就是说左脚实,则身体的重量应该是九或八分力在左足上,右足虚,应该是一或二分力在右足。随著功夫的升高,就要转为小虚小实的姿势,如两足的重量比例为四六等。由于功夫的纯熟,动作会越来越紧凑。动度也变小,虚实转换就会更加灵活。因而可以做到不滞于某一面,不专于某一点,这样练拳就有如珠滚在盘上的趣味,实战时也能达到左右逢源的效果。从姿势上说,在任何动作的变换中,皆不能使“中土离位”,不离位才能前后左右变换而不受阻,若身体偏于一边来进行变换,就须进行调整才能转换过来,这样就给自己造成一个失势的空隙,并且因为多了一道工序使动作转慢,坐失良机。用太极拳术语来说称为失机,失机失势是太极拳的大病。所以转换虚实必须在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灵活转换的要求。
三种基本虚实
从外形来看,虚实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即:手的虚实,脚的虚实和一手与一脚的虚实。脚的虚实就是一只脚负担重些,而另一只脚负担轻些,若身体重量的重心位于两脚间距的三分之一处,就可以使两脚均有著落。术语称为“半轻半重”。如果重心位置超出了三分之一的范围,则那只虚脚就会因过虚而产生浮摆的现象,成了偏浮偏重的病象。
太极拳对双脚要求做到虚实分明,不论是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有此一虚一实的倒换。尤须逐步收小比例,使虚实的转变加快。如果双脚虚实换得不快,就不能适应手的变化,使上下不能相随,也同时破坏了周身一家的动作要求。
手的虚实是凡劲运到手上棚时,此手为虚,运到下沉时此手为实。太极拳两手的虚实比两足的虚实更难分些。拳论有“每见数年纯功而不能运化者,率皆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由此看来太极拳的练习不仅仅是苦练,最主要的是巧练,如果不讲方法,没有原则的练,就算再下苦功,只不过是在劳动而已。所以除了平时多下苦功夫外,还须要有老师经常指点,直到懂劲后手脚的虚实自然能分清楚,上下也能相随,才渐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懂劲功夫。
太极拳手与足的虚实划分最费功夫,但在医疗健身和技击上也最有作用,这是指步法做到连随的核心。如右手下沉为即时,则右足必须为虚,等到右手转到上棚为虚时,则右足就随著上面的动作转为实。这样才是上下相随地分清虚实。太极拳《打手歌》诀曰:“棚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其上下相随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在练拳时要充分检查每一个动作是否达到了这种上下相随的要求。以练一趟架子来说,拳中的姿势是多种多样的,姿势的变换又是那样的频繁,要做到上下相随就必须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总之,要做到一手一足分清虚实,则重心位置不可超出两腿间三分之一的范围,使左右腿均有著落,内劲才可得到中正,内劲中正了,才能支撑八面。把这种虚实归纳到地面上的足部的落点上来说,是虚中有实和实中有虚,只有具备了这种上下相随的虚实,步法才能轻灵不滞,进退自如,才可以连随于人而不致发生“丢顶”的病象。同时在熟练后推手时,只要注意与对方接触的一只手,则其他一手两足均可以由此养成上下相随的习惯,而不必再分心就能达到自动配合的随动效果。
轻沉与虚实
太极拳是以分清虚实和由重心偏移而产生的偏心力距作为动力源泉的,这是最省力的用力方法,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可使人历久不疲。练太极拳只要挪动一下重心,就可以动作起来,这种以虚实转换来锻炼的程式,首先是双脚的虚实,其次是双手的虚实,最后是一手一足的虚实。
练拳时双手为了能够弧形走圈,必须忽虚忽实地不断变换,从而促使双足必须随著手的虚实而调整虚实。同样,双足在进退时都是虚迈而出,迈到其点再落实而变为实。这是太极拳基本的步法要求。因此,手就要随著足的虚实而变换虚实。这些都属于上随下和的上下相随的要求。练太极拳必须遵循这个要求,并养成这种习惯。一旦用功之久则推手时自然能产生自动的“连”,人走时又可自然地产生自动的“随”,再也用不著多费心意来指挥动作了。
要划分虚实,粗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细致和多式多样的练习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腰转虚实地原则,就应该进一步了解轻重沉浮四者与虚实的关系。拳论说:“若不穷研轻重沉浮之手,有掘井徒劳不及泉之叹”。
为了能细致地掌握虚实,应该在各个拳式中细心捉摸,找出缺点,一一纠正,下面列出六个要点,这是掌握虚实的关键,掌握了这六个要点,基本上就可以做到虚实无病的功手了。
一、要“半”不要“偏”:所谓“半”是指人身重心的偏心距未超出两腿间距的三分之一的范围而言的,这是一种位于方圆圈内的重心,是正确划分虚实的标准。所谓“偏”是指人体重心的偏心距已超出了上述范围,致使偏心出了方圆圈,是虚实分得太过的缘故。所以“半”就是有著落,不为病。“偏”则已无著落,是病。因此分虚实时要“半”不要“偏”。
二、要“沉”不要“重”:所谓“重”是过于填实而产生滞的现象。“沉”是指虽为下沉,但仍能“自尔腾虚”,也就是说,“沉”是在上下相随之中产生的,如足下沉为实,而手上棚为虚,就可使实中有虚。因此“沉”不为病“重”为病。所以说分清虚实,要“沉”不要“重”。
三、要“轻”不要“浮”:“轻”是在方圆之内使动作表现出轻而有著落。而“浮”是出了方圆圈使足跟浮起漂渺无著落,也就是虚得太过,因此“浮”是一种病象。所以,分清虚实时,要“轻”不要“浮”。
四、三个无病的虚实;练拳时应该做到“双轻”、“双沉”和“半轻半重”三个无病的虚实。在这三个虚实中,又以“双轻”、“双沉”功夫比较细致难做,做不好就有流入“双浮”和“双重”的可能。这是要充分加以注意的。特别是“双轻”、“双沉”的功手和“双浮”、“双重”的病手,在手足转移中仅有毫厘之差,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这种“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可能发生。
五、隅手是补救偏重、偏浮的重要措施:在个人单独练习时,是可以做到变换虚实而不出隅的要求的。也就是不致出方圆而发生偏重、偏浮的虚实。但是与人推手时,已关系到双方的事情,决不能凭主观愿望片面的想不出隅就可以不出隅。如果对方用采、列的隅手来硬拿、硬击,则自己有时也难免要出隅。因此,就不得不用隅手来补救,这种出隅的虚实,使之重新回复到方圆圈来,达到“半轻”、“半重”的虚实。
六、要做好虚实,就要正、隅并用,例如:在推手时,如果对方是一个大开大展的俯仰倾斜者,常想用出隅的手法来制人,那么这时如果不敢采用或不惯于采用隅手来对待他的隅手,而还想用四正来对待他的四隅,与之沾粘划圈的推动不已,这样的动作就违背了隅手对隅手的规定,会使自己不自觉的产生偏重、偏浮的虚实,可以说,这是惯于使用四正的一种缺点。所以拳论说:“采列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机”。这恰好说明了隅手的重要性。若忘却隅手的掌握,就会使虚实的偏重、偏浮得不到纠正,并且还会使自己进一步出隅,这是自己习惯于四正,忘却四隅成为“一条腿”而产生的缺点。
总之,太极拳主要体现的是虚实,而虚实转换在腰,也就是通过转腰来变换虚实,转换重心,不是不转腰的平移重心。“转”与“移”要分清,此处是关键,不转腰就不能虚实转换,不转腰就不能上下相随,不转腰就不能周身缠丝,不转腰就不能劲由内换;在推手较技时,就无法引进落空,也无法转进如风,也无法沾粘连随,亦无法舍己从人,必然处处被动,时时受制于人。所以,以腰为轴,转换虚实是太极拳的又一法则。
第五特点节节贯串,内外合一
太极拳是全身心的整体运动,讲究意气神形的高度统一,要求四肢百骸协调一致地服从大脑的指挥,一动无有不动,一合无有不合,使内劲能由腿而腰而背而肩而手完整一气地节节贯串畅通。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在习拳练功时做到“节节贯串,内外合一”。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学习和研练才能达到。不可求速成,欲速则不达。
太极拳的动作要做到一动全动,那么在运动路线上就不能单纯地左右平旋,也不能专在上下,前后做弯曲动作,而必须将腰脊联合起来,使运动的路线形成一条既是左右,又是上下,前后的空间曲线,以建立节节贯串和一动全动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腰脊为中心,才可以使周身无缺陷,贯串如九曲圆珠,这样功夫才能练达周身一家的地步。
为了明确节节贯串的实质,试举下半身为例加以说明:当劲起于脚跟,通过踝关节,环绕著小腿上升到膝关节,再由膝关节旋转上升,环绕大腿到胯关节,能够做到没有丝毫间断,是谓下半身的关节贯串。所谓贯串,不仅在关节上动,而且应使整个腿环绕上升而动。若不经过大小腿而单由踝关节、膝关节和胯关节动,则属于一节飞跃到另一节的动。这样就是“零断劲”。只有经过大小腿而上升的劲,才是真正的“贯串劲”。明确了贯串劲,就找到了著力点。若是使腿前弓后塌而没有左右旋转,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关节与肌肉贯串起来,这时就只能表现出关节的一收一放,与肌肉的放长无直接关系。手臂若是直伸直缩,情况也是如此。因此,这种贯串的要求除运用缠丝式的上升外是无法达到的。
以腰为主宰的一动全动
太极拳动作,首先要求身体各个关节能先后贯串地运动起来,这样既能起到按摩内脏的作用,外部又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为了做到全身关节依次运动,就必须从身上找出它的中心环节,并用它来领导各个关节依次运动,这样周身才会轻松灵活。如果用脑力来照顾各个关节依次俱动,就会造成顾此失彼,不但不能达到贯串全动的目的,并且会失去动中求静的要求。
我们知道,腰居于人身中部,具有中轴的作用,它上与两臂相系,下与双胯相随,以腰为轴的运动就可达到节节贯串的要求。要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的节节贯串,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内外合一和上下相随。
上与两臂相系其内涵是一开全开,一合全合,开中要有合劲,合中要有开劲,肩与肩、肘与肘、手与手之间似有一线相牵、相系,对称相连。手臂向外开时,内中要有合意,手臂虽开而意气不断;手臂合时,内有撑劲,此为合中有开。
下与双胯相随,此即上虚时,下必实,上即时下必虚。然而虚中又有实,实中又有虚。例如:单鞭一式,左手上棚为虚,而手下的左脚为实。手虽下棚而掌根下沉,此是虚中有实,无实则浮,而手下之脚为实,但著力点在前脚掌,脚根微虚,此即实中有虚,不虚则为重。重则不灵活,没有变化。所以,这也是太极拳划分虚实的基本法则,一旦能很好的掌握虚实,节节贯串自然就不难掌握了。
要使上下能相随,就必须要做到内外合一。内外合一即自顶而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意气神形合一。内外合一首先要做到外三合与内三合,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内外三合又称六合,而又要内与外合,内合即:心与目合,脾与肉合,肾与骨合,肝与筋合。外合即: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此即内外相合。只有使五官百骸五脏六腑,筋骨皮肉,全体四肢心神意气相合为一,才能使整个运动始终上下相随,也才有太极内劲的完整一气,达到一动全动的周身一家,乃至混元一体。
总之,周身一家就是在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基础上,使人身上、中、下三节连成一体,意气神形融于一处,在心意的指导下,使内气在体内上下贯通,一气流转,缠绕运行,入于骨髓,出于骨缝,充于肌肤,达于四梢,经丹窍、贯经穴、循经络,通便全身。
节节贯串的掌握
太极拳虽然要求节节贯串,一动全动,但动作的动度是大小不一的,人的日常动作对关节的影响也不平均。全身九个大关节中,转动最大而且多的是腕关节。转动最小且少的是脊柱。太极拳节节贯串的要求却与此相反,要求腕关节要动的少些,而脊柱却要求放长并动得大些,亦即一直一弯的动度要做得大些。腕关节的动度减小了,就使人不得不扩大身法来帮助达到节节贯串的要求,不得不以腰脊作主宰,否则就无法婉转自如地转过来。如果腕关节的动度不减小,则手腕一转,一个动作可以与腰脊无关地轻易转过去,一滑而过的动作腰当然就动得小了。所以太极拳名家们常常说:“功夫要练在身上,不要练在手上”。
在运劲时,必须由腰脊作发动机,以腰机为中心,这样才可以练好节节贯串的功夫。而为了做到主宰于腰脊,不顾此失彼和不分散思想,则只有在动分静合中发动动作,才可以自然地把劲运到腰脊上去。所以练拳架时,务须养成这种动作的习惯,这样才可使动作时不分散心思,不但可以做到腰脊带头,而且还可以做到动中得静。“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就是来说明离心力的“动分”和向心力的“静合”的。虽然由于离心力使两膊同时螺旋地分开,但因为两臂相系,在开中还寓有合的内劲,这是属于全身的开中寓合。其次,由于不是直开直收,使手臂也就具有螺旋式的开,这是肘合腕开和腕合肘开的开中寓合和合中寓开。前者是全身的开合相寓,后者是手臂的开合相寓,这种全身与手臂的开中寓合和合中寓开,乃是“太极”图(阴阳)的具体表现。练成这种功夫,才能纵横前后,左右逢源,触之则旋转自如,变化无穷,为内外俱练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是解除技击上“顶偏丢抗”四种毛病的基础。
陈家沟太极拳有两路,第一路以练习柔和和运劲为主,在运动过程中同时产生了化劲,先化后发,这是运动发展的规律,而现代以保健为目的的简化太极拳几乎全是运动,对于发劲大都删去不用,但陈家沟太极拳是运发并用的拳,因此才构成了八门五步(八门是指八种劲别,即:棚、捋、挤、按、采、列、肘、靠;五步是指五种步法,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所谓发劲是指在沉肩坠肘之下将各种曲蓄有余的内劲引导著由脊背传递到手臂上再发出去的意思。所以拳谱中规定:“劲由脊发”,即由脊脱扣而出,只有这种发劲才是中正劲,这一点在陈家沟太极拳二路里的体现最为明显,它是由全身汇合了各个关节以腰为轴而发出的。所以节节贯串的原则不论是运劲、发劲和放劲,均须贯彻,因为节节贯串的运动正是节节贯串的发劲的基础,年老体弱者可将发劲改为放劲,以降低发劲的刚度来适合锻炼的要求。
由此可见节节贯串,腰转虚实的运动不仅可以为周身一家的功夫打下基础,并且可为节节贯串的发劲提供条件。节节贯串的发劲是为了加强蓄劲,将劲集中于脊背,然后发出去,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了运劲,所以它们两者相互为用,又互相增长,因此,对保健和技击都有著良好的作用。
第六特点快慢相间,松沉柔顺
在初练太极拳套路时,动作应该越慢越好,动作放慢了,才有机会调整身法手法和步法的不足,也能检查出不顺遂的地方。但是,慢不可慢到象想心思一样,如果慢到表情痴呆,动作就会散涣。所以慢不散,快不乱是太极拳快慢的限度。随著太极拳动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可渐渐加快,缩短练一趟拳架所需的时间。但由慢转快同样有一个限度,虽然动作加快,但仍能沉着地表现出劲别来,并不发生浮飘与错乱现象。这是指练习一趟架子所需的长短而言的。在这种能慢能快的总前提下,将这种快慢的对立面统一于每个拳式中,即转关处要慢,过了转关处就逐渐加快,运到落点时最快,以后复转慢,如此周而复始。所以,太极拳的每个拳式都要经过能快能慢的锻炼,这样才能在推手时达到“彼微动,已先动”,“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创造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并达到快慢相间的统一。
初学太极拳的阶段,万不可快,必须尽力求慢,越慢越好。因为慢可以细心揣摩姿势的正确性,对每一个动作的来龙去脉都有充分的时间加以审查,由粗到精。这样,姿势就易于纠正,并可在转关处检查出是否顺遂。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模仿,检查和纠正,就能达到姿势正确,动作自然顺遂。对于这个时期的慢还要有个条件,就是说要在提起精神和神不外散的前提下求慢。如果动作慢得神气上表现出迟纯和呆板,动作表现得滞重和不灵,就与太极拳意气运动的要求相反了。因此,慢必须是在神气鼓荡和意气灵换下求慢,这是太极拳对于慢的标准。以后随著熟练程度的提高,可渐渐加快速度,但快不可错乱,这是锻炼劲别的时期。最后,到功夫精进后,拳式可由开展发展为紧凑,使运动的线速度又逐渐变缓,而转关处的角速度却加快。这是太极拳先慢、后快,复缓的三层功夫,也是快慢发展的三个程式。
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由慢转快最合适?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弄清由慢转快的两个标准。
一是动作沉着;二是能表现出劲别。
在全趟架子内,无论动作快或慢,都要能不改变运动的沉着性,象这样的快,才是正确的加快。如果动作显出飘浮、散乱,不能表现出沉着,则说明动作太快,应立刻放慢些。在这个标准的指导下,可以随著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步加快。
太极拳是由八门劲别和五种步法编排而成的,在运劲时应该充分体现出八劲之一(如四正的棚、捋、挤、按或四隅的采、列、肘、靠)。若动作太快时,一转就会滑过去,就不容易表现出太极拳要求的劲别。因此,如感到自己很难再表现出劲别,就说明动作已加得太快,应调节运动速度,这也是由慢转快的标准之一。
上述两点,乃是由慢转快的两个标准,有了这两个标准,就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掌握由慢转快的时间和条件,使运动的速度恰到好处地由慢转变为快。所谓快,不是将太极拳全部动作均改为快动作,而是在每一个拳式的开合中,转关折迭处都要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地表现出留恋缱绻和绵软的慢动作来。因此,快,仅是圆转向方的过程中表现出来。这种加速运动是八门劲别产生的基础,若没有这种角加速力,就无法表现出四正和四隅的劲别,也无法适应“动急则急应”的要求。太极拳的发劲,就是利用这种加速过程而实现的,在开中寓合和内劲曲蓄条件下,当达到目的物附近时,突然如弓弦脱扣似地一振而发,把内劲在短距离内发出去。武术家把这称做“寸劲”。
根据上述理论可以知道,凡是单独的慢动作或是单独的快动作都是不合太极阴阳相济的要求的。其次对人的注意力的稳定性来说,无论从心理、生理基础上可以看出要使注意力作长期的同等强度的注意而不破坏其稳定性是不可能的。要使注意力稳定和神意不涣散,就必须使注意力的强度有高有低。太极拳是意气运动,它要求把意识贯注于动作之中,为了不使神意涣散,则动作就要快慢相间,这样才能配合意气的起伏特性,促使注意力得到稳定和神气鼓荡。其实,动作的快慢相间也是人类的一种天然本能,它既是保健所必须,也是技击所不可缺少的。因此,以一个拳式而言,要求达到快慢相间。然而从一趟架子来说,这种每个拳式的快慢相间,还要求具有均匀的变化幅度。这也就是说从运动开始到结束,需要慢时都是同样的慢,需要快时都是同样的快,用太极拳术语来说,就是要做到“匀清”。如果动作上能达到这个要求,则他的呼吸就必定的能调节得很“匀清”,不会有渐趋急促的现象。这种使动作与呼吸两者均达到“匀清”的功夫,是太极拳修养有素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久练得来的真功夫。因此,开始由慢转快时,切不可怕呼吸急促而不敢行加快的动作,如果那样就是因噎废食。总之,太极拳要如长江大河的波浪一样,既滔滔不绝又“匀清”地起伏,既有宽阔时的悠闲,又有狭隘的紧凑。
太极拳虽然是由八门劲别和五种步法组成的,但初学时,为了化去身肢原有僵硬的拙力,暂时可不必表现出劲别,可只圆不方,通过一般时期的摧僵求柔,使全身内外、四肢百骸、筋骨皮肉尽可能地放松,就自然能产生出由身肢放长的弹性劲来。
练习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尤其忌用拙力,通过长年累月的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锻炼,逐渐达到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虚至虚灵的高极境界。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因接触重物而养成了使力的习惯,从而造成肌肉紧张,关节僵硬,筋韧不活,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拙力和僵劲,这些反映到初学太极拳者身上,就会感到这儿不顺,那儿不活,周身难以协调。因此,“用意不用力”的要求与本身的“拙力僵劲”形成了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就成了初学太极拳者的首要问题。
练习太极拳一般来说有三个阶段,即柔顺阶段,沉着阶段和虚灵阶段。以太极拳的刚柔来说,就是积柔成刚,刚柔无迹,虚至虚灵。虽有三个阶段,而又密不可分,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升华。而在柔顺阶段首先要解决的矛盾就是在取掉拙力僵劲的同时培养和建立柔顺之劲。应从“松沉”入手来解决这一矛盾。如果初学者一上来就求劲,则不仅不能去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更拘谨、更紧张。若专求劲,还容易导致神意涣散,气势散漫而偏呆。而由松入手,不仅可以松化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松中有沉,益于柔顺的培养,又易渐入沉着。
松沉就是在放松之中有沉坠的意思。首先要求全身骨节依次松开,使全身内外,四肢百骸、筋骨皮肉尽可能地放松。松开就是身肢放长,伸筋拔骨、肌健拉长、筋肉离骨,骨节张开,使经脉舒顺通畅,丝毫无滞。譬如地下之沟渠,不塞而水行,输送之管道,不堵而流通,人体之经络,不闭而气行。如何才能做到放松呢?全在于心,心想放松,则全身内外无不放松,心想松开,则筋骨皮肉,各个关节无不松开。其诀窍在意气贯注经穴。经络犹如山谷中之通道,山川间之河流,经穴则犹如城镇和村寨,依靠通道和河流相互通达,经穴是内气流行最活跃、最敏感之处。位于骨节之处的经穴叫节窍,是内气入于骨髓的窍门。意气贯注经穴就是意想各节的节窍,例如,意想肩的节窍(肩井穴)放松松开,久之,肩关节自然就会放松松开;意想肘的节窍(曲池穴)放松松开,久之,肘关节自然就会放松松开;意想胯的节窍放松松开,久之,则胯关节自然就能放松松开;意想胸的节窍放松松开,久之,则胸气自然下降、胸节自然松开,等等。以此类推,以意想窍,循窍而行,日日贯注,昼夜贯输,则筋肉自然离骨,骨节自然开张,达到放松松开的效果。又由于“意为气头,气随意行”的作用,所以在意想节窍放松松开的同时,内气由节窍入于骨髓之中,节节贯注,而又出于骨缝,充于肌肤,通于经络达于四梢,则放松之中有沉着,久之便能达到松沉的效果。另外,周身内外上下除顶劲虚领,舌舐上腭和会阴上提外,其余各部位都要有向下放松沉坠之意,如沉肩坠肘,虚心实腹,塌腰敛臀,坐胯屈膝,气沉丹田,上虚下实等等。不论是站桩、练拳,还是在推手时,都要有松沉之意。例如,两手领臂向上松棚虚领时,手臂各节既要放松松开,手臂之阴面又要在沉肩坠肘,腰劲下沉的同时,而有向下沉坠的意思。如此用功日久,不仅拙力僵劲自去,柔顺之劲亦会油然而生。柔顺,就是周身内外和顺柔韧的意思,并不是柔软。和者,内心中和之气;顺者,流畅通贯无滞无背之意;柔者,是相对刚而言,非软非硬,非轻非重,其质如水,故在五行中属水;韧者,软而有弹性。柔顺之劲即以内心中和之气,行如柔水,流畅通贯周身内外,盘绕回旋,缓缓流淌,无停无滞,无间无断,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练成太极柔韧之劲,柔中而有沉着,则外形似柔而内中有刚,功行日久,刚从柔中生出。所以,由松沉入手求柔顺是初习太极拳者去掉拙力僵劲,进入柔顺阶段,培养太极柔韧内劲的关键和方法。
第七特点 一松一紧,刚柔相济
太极者,刚柔兼至,浑于无迹,外形似柔而内则实刚。说柔有柔,要刚有刚,忽隐忽现,刚柔相济,此乃太极成功者之象。然未成功前如何积柔,如何成刚,则是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所关心的。
首先,于理要明白太极刚柔的内涵,其次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经过长时期的锻炼,逐步达到积柔成刚,乃至刚柔相济的阶段。
太极两仪,柔之与刚,何谓柔?道之八法是这样解释的:
柔者:顺也,弱也,克己,自屈,自退,无我,无妄,淳朴,老实也。
善用柔者,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不与世争。受尽无数艰难,经过百般苦楚。有打我者顺受,有骂我者笑迎,疾病不惧,事非不入,礼下于人,傲气俱除,时时省察己过,素味而行,处处检束自身,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一切人情世事付于不知,诸般邪思妄念扫去无迹,可曲可直,可圆可方,低头做事,不矜奇,不求异,不妄诞,不自恃。抱元守一,行动如处子,举动若死人,忘物忘形,似意冷心灰。
刚者:强也,健也,果断,壮盛,锐气,利器也。
善用刚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心不改,临难不屈。是刚不怕生死,不怕磨难,是刚整顿精神,勇猛前进,是刚废寝忘食,是非立断,是刚一心不二,经久不易,是刚和而不同,是刚群而不党,是刚内外如一,功夫不歇。
拳经云:“欲刚先柔,欲扬先抑”,就是说欲成刚,先求柔,刚从柔中生,积柔自成刚。此是太极自然回圈之理。而欲求柔,先必求松,由松沉入手,而得柔顺柔韧劲。“太和元气,浑然中伏”,充于肌肤、敛于骨髓。气若不能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则无柔顺可言,亦无沉着可言,刚始终难问津。如何使气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其窍诀就在“一松一紧”。所谓“一松一紧”乃精神意气的松紧之谓,非筋皮肉骨的松紧。心神意念一松则气敛骨髓。沉归丹田,心神意念一紧,则气出丹田,充于肌肤。一松一紧的方法,就是柔顺沉着济刚柔的方法,也就是拳经所说的“一气运驰张”、“摩荡柔与刚”的道理。
总之,气之驰张,神气鼓荡,折迭往返,蓄发相变,刚柔兼至,都离不开一松一紧,不论是归于丹田的合,还是充于肌肤的开,隐于内的心神虚静,或显于外的气势鼓荡,都是在一松一紧中完成。
一松一紧在习拳练功时的运用和体现是:开展时为紧,沉合时为松,运劲时为紧,定式时为松,逆缠相开时为紧,顺缠相合时为松,胸腹开为紧,胸腹合为松,发放为紧,收蓄为松,进为紧,引为松,上式与下式的转挽间有松,此圈与彼圈之间亦有松。在往返折迭处有松,转关运化之处亦有松。总之,一动一静,一开一合,一起一落,一蓄一发都有松紧,处处皆有一松紧。开合递相承,松紧势相连,一气运驰张,太极理回圈。欲向何处寻刚柔,一松一紧运天机。
所以说,一松一紧是培养太极刚柔内劲的入门窍诀。
拳谱说:“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运劲之功夫,先化硬为柔,然后练柔成刚”。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的练习,首先要摧毁人们动作中原有的坚硬劲,使它化为柔软,这是化柔的时期。这个时期越长,则越可把僵硬摧毁得越彻底。此时的要点仍是不失绵软,在柔软之下,向著更有弹性的坚刚上迈进。这个刚不是因“运力”而产生的“生铁”的刚,而是由松开和放长而产生的弹性的刚。因为身肢放长,并不断螺旋式地绞来绞去,就可产生这种弹性。因此,又可名为“棚劲刚。”这种刚如手表的发条,有最柔软的弹性刚,也是质量最坚的刚。只有这种具有弹性的刚,才能达到“外操柔软,内含坚刚”的要求。这种刚柔的转换是由精神意气的隐显来掌握的。所谓“隐则柔”,“显则刚”,就是这个道理。功夫精进后,劲可内隐得极深,使外形显得极柔,使人感到好象又回复到柔上去了,其实内在的质量却更加坚刚了。
对太极拳刚柔的看法怎样才能算是正确,这是每一个练拳的人都想知道的问题。我们知道,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而陈家沟又地处黄河流域,而黄河流域的人习硬功拳的较多,由于传习的问题,在该地区流传的陈式太极拳也有向坚刚上发展的趋势。但陈氏家传者,却仍保持太极阴阳的原则,表现出刚柔相济的特色。但是,一般练习太极拳有一定的造诣者或稍偏于刚,也有少偏于柔者,都各按其所需而学其所爱。至于纯柔无刚或纯刚无柔的说法,则任何一种拳种都是没有的。即使是一般所称的硬功拳,内中亦仍有刚柔,何况太极拳是由阴阳相济中变化出的拳术。因此,所谓“柔功太极”或“刚功太极”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所以,要练好太极拳就必须能使阴阳相济,刚柔互补。一个人不论他是否练过武术或其他运动,但在日常生活中必定动手拿过东西,用过力气,这样就使每个人在动作中不免带有僵硬劲。若想练好太极拳,对这些原有的僵硬劲就必须以“百炼成钢”的劲头把它去掉,这是学习太极拳的初级要求。
在此时期,应力求柔软,必须在走架子的过程中把人们固有的僵硬劲化为柔软劲,并养成这种柔软的习惯。这是摧僵求柔的阶段。这一阶段应尽力求柔,在毫不用力的原则下慢慢地动作,这时越不用力,就越易使人发现动作中的缺点,也就能尽快的摧去周身的僵硬。
通过一段时间的摧僵,动作便由僵硬转化为柔顺,柔顺之久,即有沉劲出现,逐渐地,劲也就由柔转为刚。这一时期,首先必须明确刚是哪一种性质的刚和怎样才能运柔成刚。拳谱说:练拳要“有心求柔,无意成刚”,所以要求全身松开,达到不用拙力的要求。所谓“松”,是由放长身肢来产生,由松开的放长来使身肢产生弹性,弹性加强,则成为棚劲,棚劲正是太极拳要求的弹簧劲,这种弹簧劲的加强,就是太极拳所要求的刚劲。
明确了刚的性质,再谈怎样才能运柔成刚。刚劲的加强是靠内气的贯串而实现的,刚性质量的提高,则是由陈式太极拳所特有的缠丝劲绞来绞去以加强弹性的韧度而实现的。因此,运劲如缠丝和身肢放长便成为做到最柔而又最刚的关键。这就是拳经中所说的“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则得坚刚之于内”,“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太极拳就是这样由柔转变成坚刚的,也只有这种由柔软变成的坚刚,才可以达到忽柔忽刚,亦柔亦刚的刚柔相济境界。
然而,刚柔的变换是通过神气的隐与显表现出来的,神气的隐则体现出柔,神气的显,则体现出刚。在姿势上说,是通过开合,在运劲过程中表现为柔,在运劲到达落点时,则表现为刚。因有神气的隐显与劲势开合的配合,刚柔就得以充分地表现出来。落点是运劲到达尽头之点,乃是神显气聚之处,此时此处运用刚法,可谓恰到好处。除此以外在一切开合转换过程中,因都是神气鼓荡和圆活转换变化的过程,此时均宜用柔法。概括起来说,每个拳式动作都有开合,每个开合过程中都有运劲的落点,落点要用刚劲,其他都用柔劲,以做到刚柔相济,这就是运用刚柔相济的正确地点,是一项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练出内劲的基础。在《苌氏武技》中把刚柔转换归纳为五点:
一、若纯用刚法,则气铺全身,牵制不利,到达落点,必不能表现坚刚。
二、若纯用柔法,则气散不聚,没有归著,到达落点也不能表现坚刚。
三、应刚而用柔,则气应聚而不聚;应柔而用刚,则气应散而不散,皆不得刚柔相济的妙用。
四、善用刚柔者,到达落点时用刚,如蜻蜓点水,一沾即起,这是表现刚点的正确形象。在一切运劲转换时用柔,如车轮旋转,滚走不停,这是表现柔点的正确形象。
五、若得刚柔相济的妙用,方能去掉气敛不实和濡滞不利的缺点。
所以,在初学走架子时,主要是学习各种姿势。通过学习这些不同的姿势,先化去身上原有的僵硬劲,这种僵硬是人人都有的。在这一阶段应不遗余力地尽量求柔软,这对先前学过硬功拳而后转学太极拳的人来说,则更加显得重要。通过这样很柔很慢地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周身的僵硬劲基本去掉,达到绵软的程度,且已养成这种习惯,就可以转入下一步的练习。这时,首先在心意上应有全身处处放长的意念,并在姿势动作中按照拳论规定,大力进行放长的专门练习,借使心意与身肢在紧密配合下专习全身的放长,以求得弹性刚。
初练拳时,对各种放长的规定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等,只用意念就可以了。到此阶段,用刚应在用意和身肢放长上共同进行,因此时已不致因放长再染成相反的鼓劲病象了。在全身放长达到要求后,就可以在各个开合的落点结合著神气外显形成方点,表现出四正和四隅的劲别来。这就是太极拳“方圆相生”的练习。在方点要表现出极其坚刚的刚,而刚过后,则要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极其柔软的行气,整趟架子应在这样的刚柔相济的情况下进行。因此,练拳时应记住“柔行气,刚落点”的六字要领。刚柔的运用,必须结合著心意,神气和呼吸的运用,也就是在“意气奋发”的基础上,配合屈体沉气来使身肢贯串放长,藉以加强弹性。成为弹性刚。在意静气敛的基础上,来使肢体肌肉连带松开,从而形成活泼无滞的柔软,由柔软而得变化无穷,这两者在生理上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总之,太极拳的刚不是硬,太极拳的柔也不是软,因硬与软皆无弹性,刚柔是具备弹性的。因此,在一趟拳架的练习中,神气应在心意的指挥下不断的在忽隐忽显和鼓荡,这样肌肉才能不断地变换刚柔,这是掌握和练习刚柔的一条要道。
第八特点中正不偏,相连不断
太极之道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无论于内于外,于神于形,于体于用,凡一阴一阳都要择中而行,一开一合都要择中而运,一收一放都要由中而发,一虚一实都要居中而换,一动一静都要从中而变。总之,都要以中和之道而行之,使全身上下中气贯通,周身内外一气流行,做到无所偏倚,无过而无不及就不犯丢、偏、顶、抗的毛病,中气贯足,则物来无不顺应。
“打拳原是备身法”,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才能做到“中正”,中正在身法上的体现就是立身中正,无所偏倚。自顶而足,上下一线,周身内外,左右平准,其中以躯体的中正为主。四肢的中正虽为辅而又左右著躯体的中正,因此,中正是全身的中正。打拳应明三节,齐四梢,备五弓。明三节则运动自如,能分清主辅,身法上自得中正。齐四梢则内气流转,功力加强,备五弓则棚劲圆满,弹性劲足。
要达到全身贯串,五弓齐备的身法要求,首先应先做到:
一、头正项竖,顶劲虚悬
头为六阳之首,一身为主,头正则身躯自然中正端凝;项竖则脑后二大筋自然竖直,脑后二大筋间乃佐中气上下流通之路;顶劲虚领则全身精神自然领起,中气贯注神贯顶。虚悬者,虚虚领起,如悬,挂在空中一样,不可顶过,过则根浮,但领不起则倒塌。
二、胸空腹实气沉丹田
心要虚静,胸要松空,心虚则胸空,胸空则胸气下降。左右两肋下沉,腹部自然充实,气下沉于丹田,则上虚下实,上体松活圆转,下体固若磐石,而又平心静气,使浊气自然下降至足底,清气自然上升至顶心,清升浊降,阴阳分清。
三、塌腰敛臀,脊柱竖直
腰为上下体之枢纽,腰劲下不去,气不能归于丹田,气不归到丹田,则中极、会阴失于轻浮,因而胸中横气填塞饱满,即背后陶道、身柱、灵台左右,横气亦皆填塞饱满,而前后胥滞涩矣。盖不向前合,失之一仰,向前合则裆劲轻浮,足底不稳,上体亦不空灵。所以,腰要松,又要虚,腰能松虚而后能塌;塌腰又须敛臀,臀部不收敛便不能塌腰。敛臀勿忘提会阴,会阴上提则气不下漏。塌腰敛臀则腰劲下贯,上体虚,中部活,下体沉稳。全体之劲能合于丹田。敛臀则骶骨有力,尾闾中正,再配合虚领顶劲,则脊柱自然竖直对准,后腰命门处自然开张,中气贯于脊中,上自百会,下达会阴,如一线穿成,则身弓备也。
四、沉肩坠肘,劲贯肩背
两臂能否圆转全在两肩,肩为臂之枢纽,两肩不能松开,则转关不灵,两肩应放松下垂,功久骨缝自开,两臂应如在肩上挂著一样,肩及自然能松开。中气贯注于两肩骨缝之中,则肩自沉,气由两肩骨缝而行于两肱之中,则两臂能沉着虚灵,肩背之劲也自然贯足。沉肩又必须坠肘,肘不下坠则肩不得沉,气及上浮而不得力。周身之劲合不住,且影响躯体之中正。所以,坠肘有助于沉肩,肩、肘、手三节能节节贯通,达于指梢则臂弓备也。总而言之,无论两臂两手如何运转,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都须沉肩坠肘。
五、坐胯屈膝,垂直相对
两腿的枢纽在两胯,两胯在太极拳运动中十分重要。腰劲能否下贯,周身能否相合,上下能否相随,中气能否贯通,虚实能否灵活转换,一身能否中正,左右能否平准皆在两胯。胯和腰是相关联的,言胯必及腰,言腰必及胯,所以称之为“腰胯”。首先两胯要松开,胯能松开则裆能开圆,拳论所讲开胯圆裆即是此意。两胯松开并非岔开,如两胯骨缝不松开,则虽两腿岔开裆仍不会圆,圆裆消息在外肾阴囊两旁,裆圆则回转皆灵,上下亦能合住劲,又要松胯下坐,能坐胯则足能平实踏地,沉气直达足底,自然稳重如山。若足不能平实踏地,则须从胯中调整。要点在于落胯,坐胯为实,胯为虚,能坐能落,有实有虚,有虚实自能轻灵,一身重心首系于此,而后大于足底。屈膝全在坐胯,胯能坐便自然能屈膝,切不可只屈膝,不坐胯。屈膝的程度应由坐胯的程度来定,总须垂直相对,留有伸屈变化的余地而转动皆活。屈膝不可过,裆部、臀部低于膝部是为过。膝尖超出足尖亦谓之过,过则有失中正,易受制于人;过则转关不灵,无所适从;过则膝部受损,久之则成伤;过则气憋不通,难贯足底;过则劲路隔断,不能完整一气。
中正不偏实非言形,是神气自然得之于中,中气贯于心肾之中,通于脊骨之中,行于四肢骨髓之中,心神中正,则形体自然不偏不倚,运动自然无过无不及。正时亦正,斜 时亦正。正中不偏全在以心中浩然之气,运于全体,虽有时形体斜倚,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气以宰之。上下一气贯通,内以一气流转,自然中正不偏,习拳练功,皆以此为准则,不论站桩、练拳、推手都要做到中正不偏,也才能达到相连不断。
太极拳必须在中正不偏的基础上,如长江大河,滔滔不断,一气呵成。要做到走架的相连不断,在手法上遇到往复时,要嵌进折迭;在步法上遇到进退时,要嵌进转换,在开合收放时,要有收即是放和放即是收的意和劲,动作要用意不用力,借使收放统一的身法如同长江水流,滔滔不绝,中间无卸劲的余地,亦无意驰的时候,这样就自然可以达到一气呵成的要求。
相连不断就是从一趟架子的第一个动作开始,一直到一趟拳架练完为止,中间没有卸劲的地方和断劲的时候,也没有神气呆滞别有所思的情况发生,更没有松口气离开用意的表现,而是做到自始至终相连不断,波浪式地滔滔起伏不已,把一趟拳架一气呵成。但是,要将这种复杂多变的运动做得自始至终相连不断,从大的方面来说,首先要从手法和步法上下手。也就是说,凡是在手法上遇到一往一复的动作,在往复之间要运用折迭弥补其间,使前后两个动作能呈曲线缓和地联接起来,这种折迭的做法是在运劲到尽头,要做到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起先落和欲正先斜地折迭。这样上一式和下一式动作的劲就很自然且呈曲线缓和地联接上了。这样做,不但前一拳式和后一拳式的劲接上了,并使下一式由于前一拳式的加速关系,使它更加沉着和加强了,这正如用毛笔写大字的回锋笔法一样。因此,太极拳运动除了一个动作在一个圈内可以做完外,如果动作中有一往一复,就必须加以折迭,才可使上一动作的劲毫无间断地贯串到下一动作中去,这是在手法上因有折迭而达到相连不断的方法。在步法上凡遇到动步进退时,在它们之间用一个“转换”来弥补其间,使前后的步法也能呈曲线缓和地联接起来。这种转换的做法是,迈步向前或是向后均不可直线地直进直退,而必须在前一步到后一步之间嵌进一个转换。这种转换就是太极五步中的顾盼二步。有了顾盼二步的转换步法,不但可以使腿步的劲强有力地联接起来,并且可使腿部不离开缠丝,能与两臂的缠丝上下一致地联合起来,起到劲起于脚跟,形于手指的贯串作用。
太极拳整个套路内是不断有往复的,因此,也是不断有折迭的。有了折迭嵌进动作中,练起拳来就显得有一种留恋,缱绻的感觉,产生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神态,并表现出波浪滔滔的起伏状,好似一浪接著一浪似的动荡不已。
太极拳一趟架子内是不断有进退的,也是不断有转换的。有了转换嵌进在进退之间,就使进退不再是直进直退,而是可以显出婉转的回旋和生生不已的相连不断。
拳论说:“卷放得其时中,文体之本,蓄发适当其可,武事之根”。又说:“呼为开为发,吸为合为蓄,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这是说功夫到达高深时可以不再运用大开大合姿势来进行蓄发,而仅运用肌肉皮肤的胀缩即可进行擎放。用太极拳术语来说,这就是“寸劲”的功用。功夫到此,就可以不必顾虑有断劲的发生,动作上也能达到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因为,此时已达到方圆相生的高级境界了。
以上所谈只是太极拳入门时必须注意的一部分,太极和释学中“禅”意一样,都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究其太极拳之体用,亦不外技击、健身和寻理趣而已。对于初学者在理论上是难以理解,但实际练习还是容易接受,可是一旦进入正轨,就又变成容易理解而难以接受了。
总之,太极拳是以独特的训练方式求得“混元劲”为始终,从站桩,走架到推手都未离开过此劲的练习,但太极拳之“非常”的劲都出自“平常”的练习当中,然而方法正确与否就又另当别论了。但由于各种原因,有相当多的爱好者还是未能理解太极拳之涵意,不是追求片面的“力”,就是日复僵化的“顶”,与太极拳之“正轨”相去甚远。
拳术中的“劲”到底是什么,练拳的人都能一口气讲出许多来,但过后一经分析,实际也就是一种力,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力”,在运动中每个动作须要多少种力来完成是无法讲清楚的。
太极拳的“劲”是由点、线、圈、面、立体的训练过程产生的,练拳要轻灵圆活,推手要舒适得力。就推手而言,以打、发、制为技击的追求步骤,任何拳术都以打为最基本的技法,但若非真实练习,亦不易得。发人较打人又进一层,其难点在于力的作用时间延长;制人较发人又进一层,其难度在于控制对方的能力,此决非身高力大者所能也。发人与制人功夫,必须练习推手方能凑效,为不使无辜伤害对方,练习时又是以制人到发人再打的次序来练习。
练习推手的运劲要做到:轻似鸿毛飘逸,重如山岳不移,静似处女绣楼坐,动似伏豹腾空跃。慢如抽丝,动似脱兔,柔如水银落地,发要无坚不摧。
总之,太极功夫变化无穷,不论从哪里下手都有所得,如是寻理趣,健身体,每日练一二趟及可;若是要找技击,讲实战,实非易事,非得有明师指点,又能下大功夫苦练者,方可言此径。
返回佛教与医学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