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人世间杂志 > 《人世间》总第015期——此刻,繁花盛开[节选]

《人世间》总第015期——此刻,繁花盛开[节选]

发布日期: 2010-11-28 浏览量: 913 次浏览

——[美国]乔恩•卡巴金

乔恩•卡巴金博士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疗中心减压诊所的创建人和所长。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身心互动治疗、正念禅修对慢性病痛患者和压力性精神错乱病人的临床治疗、正念的社会化运用。他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解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念禅修,以及怎样用佛法的智慧处理和面对问题。——编者

不作判断

禅修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能发现:我们的部分理智在不断地对我们所经历的事情作出评价,把它们和别人的经历进行比较,或者和我们自己预定的期望和标准进行对比。因为担心,所以评价。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命运多舛。担心好景不长在,担心遭人暗算,担心不能随心所欲,担心自己是唯一知晓或唯一不知晓的人。我们往往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事物:如果好,我就喜欢它,如果不好,我就讨厌它;如果符合我的信仰理想,我就接受,如果违背我的处世哲学,我就拒绝;如果两者都不是,我就对它毫无感觉,甚至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当你沉浸于平静中时,思想的审判者可能会寻找机会出庭宣判:我讨厌膝盖疼痛......真的很无聊......我喜欢这种安静的感觉;昨天,我禅修得很好,今天,却很糟糕......这对我没用,我不擅长这个。一句话,我不好。这种思考主宰了你的精神世界,令你心力交瘁,如同头上顶着一筐石头,让你疲惫不堪。放下这筐石头,你会感觉轻松。想象一下,当你停止一切判断,让每一刻顺其自然,而非努力辨出个好坏的时候,你的感觉会是怎样?那是一种真正的平静,真正的自由。

禅修就是要培养对头脑里的事情不作判断的态度,没有这种态度,你就算不上禅修。这并不是说不能进行判断,当然可以,因为这种判断是在心灵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比较、判断和评价。当这种判断真的发生时,我们不要妄网去制小或无视它的出现。

我们在禅修中所采取的方法就是目睹我们的身心所发生的一切,充分认识到它们的存在,既不横加指责,也不孜孜以求,并且知道我们的判断不可避免而且必定限制我们对体验的思考。在禅修中,我们感兴趣的是体验本身——无论是一次呼吸,一种感觉,一个声音,一丝冲动,一点思考,一个观点,或者一席评价。我们仍然要小心谨慎,不要让自己陷入判断的海洋中,也不要给所下的判断贴上好坏的标签。

我们的体验深深地打上我们的思想的烙印,而这些思想不完全正确,通常只是些建立在有限知识基础上并受过去影响的无知的个人观点、态度和偏见。与此同时,当事情不像我们所说的如此这般时,我们的思想就会阻止我们在此刻把事情看清楚。我们自以为知道自己看见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热衷于对所见的每一个目标,投射出我们的判断。只要对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模式了然于胸,并且认真观察,你就能养成不作判断的接受态度。

当然,不作判断的立场并不意味着不去了解怎样在社会中尽责,也不意味着任何人做的任何事都无可指责。它只是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浸没在爱恨好恶的无意识之流中,与世界隔绝,与我们的身心的本质隔离,那么,我们就能够在生活中更加清醒地为人处世,我们的行为就会更加公允、更加有效、更有道义。喜欢和厌恶,这两种对立的情绪永远在我们的内心占据着一席之地,并且不知不觉地成为我们所有生活中各种惯性行为的温床。对于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满怀憧憬,心向往之,孜孜以求,希望如愿以偿;对于我们厌恶的东西,我们拒之于千里之外,想尽千方百计,避免让其发生。

如果我们能够在前者中辨认出贪婪和欲望的种子,在后者中寻觅到反感和憎恨的胚芽,我们就得以在充满爱恨好恶的征途中停留一会儿,意识到原来这种力量几乎一直在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精神,就像病毒慢慢地散发着毒性,让我们无法看到事物的本质,阻止我们发挥真正的潜力。

至强则弱

如果你是一个意志坚强、颇有建树的人,你可能经常给别人一种所向披靡、坚不可摧、无所不能的强者形象。这种形象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最终让你痛苦,也让他人痛苦。实际上,你难以体会到那些隐藏在耀眼夺目的光环背后属于你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些位高权重者.和核心家庭的父亲们经常会有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想想你自己,当禅修让你愈发坚强时,也会产生类似的困境。你开始相信并扮演靡一个坚不可摧、始终正确的禅修者——一个控制万物于股掌之间,处理任何事情得心应手,从不感情用事的禅修者。在整个过程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控制自己的发展。我们都有活生生的情感,要想筑一道城墙, 与情感隔离开来,就要自食其果。

因此,当你注意到你企图通过禅修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学识渊博、睿智通达的强者形象时,当你觉得你在练习中已经达到一定境界,而且开始以一种自我提升、炫耀夸张的口吻来谈论禅修时,应好好反省,扪心自问,你是否在回避你的脆弱、痛苦或者某种恐惧。

如果你真的是强者,没有必要向自己和他人宣扬,最好是走另外一条路,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你最不敢面对的地方。

为此,你可以允许自己去随意感受,甚至.放声大哭,不要强求对任何事情都要有看法,不要装出一副无往而不胜的样子,不要看起来让人觉得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管敞开心.胸,释放你的各种情感。

看似脆弱,实质坚强。看似坚强,实质脆弱,不过是以表面的坚强掩饰内心的恐惧而已,无论这种圣强看起来是多么让别人甚至让你自己相信,可这只是一个假象罢了。

试一试:认识到你是怎么冷静地面对各种难题。当你打算无情时,不妨温柔点;当你打算握紧钱包时,不妨大方点;当你打算封闭内心,抑制情感时,不妨敞开心扉,让真情流露。痛苦或悲伤,顺其自然;让你自己去感受.你的感受。

看看你给痛哭或心碎贴的那些标签,让这些标签一边去吧。感受你的感受,你乘着“上”“下”、“好”“坏”、“强”“弱”的波浪前进,当你发现这些词都不足以充分地描述你的体验时,那就感受体验本身吧。相信你内心深处的所有力量,那就是:活在当下,保持清醒。

修习即道

很多文化都用“旅途”来比喻生命的过程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在东方,“道”就是这个意思。佛教中,禅修通常被认为是一条路——正 念之路,大彻大悟的路,真理的车轮碾过的路(即“法”)。“道”和“法”也意味着万物的本质,意味着统领世间一切存在和虚无的规律。

天下万物,无论我们认为其表面是好还是坏,本质上是与“道”和谐一致的。 我们应该学会理解这个最基本的和谐,不要让我们的生活以及做出的决定与它背道而驰。然而,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清楚什么是正确之道,一方面我们拥有了更多自由意志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到惴惴不安、举棋不定,甚至迷失方向。

禅修时,我们真的认识到,这一刻,我们正在生命的路上。生命之路在此刻、在我们活着的每时每刻伸展。与其把禅修看成是技巧,不如视其为“道”。它是存在之道、生命之道、傾听之道、沿着生命之路行走之道、与天地合一之道。某种程度上,这种看法意味着承认有时候,经常是最关键的时候,你真的不知道要去哪里,甚至不知道路在哪里。与此同时,你又很清楚你现在在哪儿(即使你迷茫失落、不知所措、怒不可遏或彻底绝望)。另一方面,我们过分相信自己知道要去何方,尤其是当我们被自我服务的野心所驱使,或者极度渴望获得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盲目相信自己知道,然而,事实上,我们一无所知。

格林兄弟童话选集中的《生命之水》讲的是三兄弟的故事,他们都是王子。老大和老二贪婪自私,老三纯朴善良。国王父亲快要死了,他们都很悲伤。王宫花园中出现的神秘老人告诉他们生命之水能救他们的父亲:“我知道有一种生命之水,只要你们的父亲喝上一口,他的病就会好,并且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但这种水极难找到。”

首先,大王子奉命前去为父亲寻找生命之水,他心底打着如意算盘,希望以此换取父亲的宠爱,继承王位。他骑上马,刚出门不远,就碰到路边的一个小矮人拦住他,问他跑这么快,要到哪儿去呀。大王子趾高气扬、轻蔑傲慢,恶狠狠地命令小矮人滚开。这里预设了一个前提:大王子因为知道他寻找什么所以知道路怎么走。但事实不是这样。他不能控制自己的傲慢,对生命中很多事物的发展方式也一无所知。

当然,小矮人也不是客观物质世界里的人,而是内心世界最高力量的象征。这里,自.私的老大不能获得自己内心的力量,不能拥有善良和智慧。因为他的傲慢,小矮人安排他走进一个极其狭窄的隘口,他最终发现自己进退不得,也不能转身;总之,他被困在那里。当故事继续进行的时候,他就一直待在那儿。

大王子没能回来,于是二王子前去试试他的运气。他同样遇到了那个小矮人,他和老大一样做慢地对待小矮人,最后也像老大一样地限于困境。大王子二王子象征着一个人的不同角色,他俩同样的行为和结局说明有人真的永远不知悔改。

过了些时候,小王子也终于出发去寻找生命之水。他也碰到了那个小矮人,问他急匆匆地要去哪里。但是,和他的两个哥哥不一样,他停住,下了马,告诉小矮人他的父亲患了重病,危在旦夕,他正要去寻找生命之水,他承认自己一点也不知道应该去哪儿找,该往哪个方向走。当然,听了以后,小矮人说:“噢,我知道哪儿可以找到它。”他告诉小王子生命之水在什么地方,他怎么去才能找到,过程很复杂。小王子听得很仔细,记住了小矮人说的话。

这个别具匠心的童话故事在发展过程中,跌宕起伏,我打算把那些精彩的境界留给有兴趣的读者去探讨。这里的关键之处是:有时候自我承认不知道路该怎么走,并且乐于接受意想不到的帮助,是很有用的。这样做,你就能因为热情满怀、慷慨无私而获得内在和外在的力量。当然,自私的兄弟俩也是内心世界的象征,它表明,如果你一味沉迷于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傲慢不逊的天性中,最终你将走进生命的死胡同,进退不得,无法转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拥有这样的态度,你将永远找不到生命之水,永远限于困境中。

修持正念需要尊重并关注我们自己内心中的小矮人的力量,不要被狭隘的野心和自私的个人欲求所驱使,贸然行事。这个故事说明我们意识到事物的本质,包括愿意承认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就会过得很好。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