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总第014期——佛法中“心”之特性及其施设理趣
发布日期: 2009-10-10 浏览量: 2,013 次浏览
——大航法师
在论坛上发言时间有限,要把佛法的道理转为实际的说明,有点困难。我尝试着将我认识的东西提出来,求教于各位专家。佛学和心理学这两种内容的交流机会很难得,请大家不客指教。
一、施设“心”之理趣
首先,我要谈一下对“心”的认知。在很多矛盾里边,产生的较大问题是对基本语词的定义不清楚,你讲的跟我讲的不一样,于是,“岳飞打张飞,打得满天飞”。在佛教界和心理学界的对话中,也可能会发生这种现象。我们尽可能把概念谈清楚。
为什么要谈“心”?
我们习惯于讲“诸法空”,但是,假如不能正确了解空的道理,容易产生断灭见。不谈很深的“空”的意义的话,“空" 本身是寂灭的意思,意为证得诸法本质的自性空,除此以外,并没有另外-个“空”存在。《宝积经》里特别提到这个道理,所谓空,并不是我们去空掉它,而是法体自空。佛法的修证原理就在这里。要解决烦恼,并不是舍离世间,去另找一个空法。诸法当体空,所以你证得空性,也并没有灭掉什么东西。
有人说,证得空了,还能不能讲“你”、“我”? 当然可以。佛陀证得无分别智,他叫阿难绝对不会叫成目犍连,而不会说:“哦, 对不起,我证得无分别智,谁是谁都忘了。”佛陀证得我空、法空之后,对十方众生的心念都看得很清楚,因为他撇开了那份执著。
把“空”作为一般社会意义的时候,当你打开了某个纠结,你可以方便地讲这也是空了,当然,这和佛法中严格定义的“空”还是不同的。
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情形是:你的一份固执,通过一位心理医师的解析而分散。他告诉你,仅仅执著那个东西没有意义,你应该扩大思考面、转换不同角度,让原来狭隘的特定意义,因角度与广面改变而不再具有那么强的冲击力度,甚至发觉在同事件里也可以有正面的意义。当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一个点上时,人是承受不了的。稀释那份苦恼,亦即让苦恼的因缘不容易具足成熟,压力就不会集中在一个点上了。有没有放下那份执著?没有。这种解析方式,是顺着某种执著,把执著牵涉到更广的地方,压力分散了,人就能承受得住了。这是“空”的一种哲理意义,与佛法讲的彻底破除我法执的空距离很远 ,但它可以在心理治疗中临床运用。
佛法施设心理现象,是因为佛陀观察到众生的身心有这些问题。所以,佛陀假施设了很多心理现象。“假施设” 的意思是,佛不得不这样说,大家才能理解。佛通过这些案例、名字、定义、性质....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心。但他是假施设的,这些心理现象实质上没有。正因为它们的本体是没有的,佛才能度众生。如果这些心理现象实有,佛教所建立的所有方法,本质上就矛盾了。正如《中论》所说,如果苦谛实有,就不能度。正因为苦谛是因缘假有的苦,众生颠倒的时候才苦,所以苦可以被度。一切空,是不是一切都没有意义?不是。佛说明的众生的心理现象,的确是以他的智慧看到的。佛方便施设的这些东西,配合着众生目前的现象安立,并非完全虚假,但也不是真的。就像梦是假的,但梦中的你出门,绝对是走门而不是走墙一在你迷 妄的时候,还是有门与墙的差别。众生因业力形成分别心,佛观察到这些现象,说出了种种对心的分析。这样的分析虽无自性,但有相对于众生业力的客观。
不能因为空而忽略了现前。当你还不能休证空的时候,你就怕梦中的蛇,你也不会去插梦中的桌子。因为你有一定的执著, 限制着你的作为。可是,安立心理作用的时候,如果你把它们看成是固定不变的、有自性的,就违反了佛法。
对“空”和“有”的融合,在进入佛法修学时,这样的观念是首要的。你必须尊重佛陀的种种说明,同时又不能离开佛法的原则。有人研究唯识,研究到后来反而离开了唯识正见,因为把每-个心相都当作实际的, 而不知道它们的相互依待关系。
总之,佛陀说的种种心相,虽然是生灭变化的,但以对众生业感的实质观察作为基础。
二、“心”的四种特性
1、业感施设性
《瑜伽师地论》卷54:“受用相者。 为内色处有所受用增上力故。外色境界差别而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我内在的心有烦恼和业力的时候,以这种增上力,会现出一个我业力所需要的境界。
《大智度论》:“外有 种种杂六尘因缘,内有颠倒心相,生灭相续,故强名为心。
就是说,外在有色声香味触法的种种因缘,内在有认识不清的颠倒虚假,这样相续不断,勉强名之为心。所以,心存在颠倒性。
当我们面对境的时候,经常认为这个境有它的客观性。其实佛法也不完全排斥客观性,佛法强调的是,这样的客观性背后存在重要的主观性。
当你指导-一个人,告诉他“这样才对”,其实这么说并不完全是如实的。因为他内在的业力在驱使他产生认知。我们有外在的共所缘作为基础,可是他亲自见到的是他内在的分别心你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但对他来说,那只是一些人共同认为的“对”而已。
我经常讲:为什么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对的那是因为我们错得样。有个人跟我们猜得不样,我们就认为他不正常。比如说,我们觉得患自闭症的人不正常,可是自闭症患者往往拥有超群的天资,也是我们比不上的。
当你处在这个环境,以你的认知,认为环境有一个客观标准。 没错, 在共业中是有客观标准。可是对个人来说,一个人有他自己的颠倒心、烦恼心,对这个环境会看到独特的差别。你认为有一个外在的客观标准,并用来评判他对与错。其实,彼此都有主观变现的境界。内在的分别心,可以产生外色境界差别。
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个人,千万不要用我们自己的习惯判断他不正常。以你的标准,可能觉得他不正常,但这是他的如实现象。而且,从修证角度讲,很可能他看到的很多现象你看不到。或许,以别人看来他不正常,而以他修定所现的神通来说,他是正常的。
有一部美国著名电影《飞越疯人院》,电影里最清醒的那个人反而被认为不正常,他没有疯,但是由于处在疯人院的环境里,人们觉得他肯定不正常。
在心理治疗中,你应该这样做一尽 可能地让他展现出他产生那些认知境的条件、背景、内涵。这样,你就比较容易体谅他、同情他,并帮助他解决问题。
有人说:“少年不知愁滋味, 强说愁。”我认为,少年愁,就是愁。不能用老人的眼光去看少年,说他不知愁滋味。他就是很愁嘛。在他的认知里,确实产生了强有力的愁。我们必须能够用不同的标准看问题,才能够掌握问题的要领。
每个人都有很大的主观面。只是多数人的主观面可以沟通。面对他的主观面,你不能沟通,也不能认定他的病没有理由。
当我们跟病人谈话的时候,要站在慈悲的立场上。
菩萨不会因为一切法空,就不慈悲众生了。有一位常啼菩萨,因为悲悯众生而一-直哭着。菩萨看众生的时候,他知道你苦,而且他知道你本来不必这么苦的,只是因为你颠倒、执著,所以很苦。
面对病人,我们要将心比心,了解他内心世界中的缘起相,知道处在那种境界里的确很苦,并且产生跳出来的想法,然后把经验提供给病人,这样才有效。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想法,只是主观地给出一个方法,那是一- 种不尊重病人的强制介人。
2、相互依待性
佛陀在讲一个心理现象的时候,往往会给这个现象一个界定。但界定之后,他又会把这个界定拿掉。因为这是一个善巧施设。
《瑜伽师地论》卷55:“问如经言。 此四无色蕴当言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说言如是诸法可分可析令其差别。何故彼法异相成就而说和合无差别耶。答众多和合。于所缘境受用领解方圆满故。若不尔者。随阙一种于所为事应不圆满。”
佛教里的心理分析很细致,尤其是唯识,短时间内要讲,真的不容易。我们可以先掌握一个原则一有种种心所和从中延伸出来的无限差别。就像大海里的每个浪花都有它的特色。可是,你不能把浪花与大海切开。
当我帮助你观察内心的时候,我要一个法一个法地讲清楚。但你始终要清楚,它们都是无自性的,基于众生的妄想分别。我善巧地讲这些,是为了方便对方理解。而这些法其实是联动的。一个作用背后有很多心理内涵。了解了这一点,我们看到一个人贪,不会认为是单纯的贪。我们会看到有什么因素支撑着他贫。我听说医生很怕看到发烧的人,因发因为很多症状都会引起发烧。不能把发烧都当成感冒来治疗。心理治疗也是类似的道理,心有相互依待的关系。刹那之间,贪和嗔不会同时起来,但是作为前后关系,可以因爱生恨。
在临床中,我们可能需要了解病人的身世或者学习背景等等。可能他主要的创伤因缘是现前的,但造成不同类的创伤,涉及他的背景。同样的创伤,对这个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对那个人来说则可能很重。另外,对一个人来说虽然创伤很重,可是消化得也快。我们的心具有多面性的功能。
我们不要把一种病当作单纯的病来治疗。我们要看到一个众缘和合的人,病是在人身上产生的。他的种种心有主客,有强弱,但不能切割。
有些高僧为了看到人的宿世根性,他会让你先修止。比如智者大师就曾经这样做。在修止中,你本来刻意克制住的一些宿世的东西,会在不经意中显现出来。然后他才决定让你修什么法门。
3、因果必然性
这里强调的是因缘。当条件组合的时候,会产生某种作用。
《瑜伽师地论》卷52:“又 诸行中无常无恒无不变易。此诸行中常恒不变无性。非有为摄非无为摄。共相观识非不缘此境界而转。若缘此境识不转者。便于诸行常恒不变无性之中。不能如实智慧观察。若不观察应不生厌。若不生厌应不离欲。若不离欲应无解脱。若无解脱应无永尽究竟涅盘。”
如果你不能真实地了解烦恼背后的因,不把因拔除,烦恼可能会转变为不同的相貌。
有时候,我们不断地引导一个病人,颇有效果,病人也很满意。然而,问题其实并没有解决,只是烦恼转变了,形成了另外一种烦恼。比如说,他本来很苦,经过你开导,他懂得压抑了。烦恼暂时被压抑住了,一旦到了无法压抑的时候,爆发出来,恐怕比以前更亚重。你没有真正清除他的心理中那个因缘结合的关系。
正如《大智度论》中所说:“ 是诸业相无能转者。于亿千万世。常随逐众生不舍。如债主随人。得因缘具足便与果报。如地中种子。得因缘时节和合便生。是业能令众生六道中受生驶疾于箭。
你把他的烦恼压抑住了,可是一旦有了因缘,烦恼会又会现前。那时候,他对你之前给他的“药”也有“抗药性”了。刚开始跟你谈话,他或许很感动,但问题没有解决,再多咨询几次,他就不理你了,转而去找别人咨询。如果别的咨询师讲的跟你讲的差不多,对他依然没有效果。咨询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由于心相是相互依待的,在咨询中,我们可以做一一些测试。有人来向我咨询,说他的烦恼是这样的。我说:“不是。 ”他说:“是。”我说:“不是!”他说:“是!”我就告诉他,其实烦恼在什么地方。他承认地说:“你好可怕!”这是因为我观察到了:他认为他的病在这里,有着什么样的因,可是当我把那个因拿掉,他的烦恼还是没有改变。原来因不在这里。
比如有人恋爱失败,口口声声说:“他抛弃了我,这份爱对我多么重要。”我通过分析,发现这份爱存在与否根本没有关系。实际上她的问题在于她被否定了。她是这样想的:“我早已不珍惜这份爱。但是如果要分手,应该由我提出来。我开口可以,他开口就不行。”这种情况下,我也许会去找那个男的,劝他认输一次,然后让她主动开口说分手。这样一来,就没事了,她就舒坦了。因为她重新建立了她的自尊。
《大智度论》:“佛告阿难。 行恶人好处生。行善人恶处生。阿难言。是事云何。佛言。恶人今世罪业未熟。宿世善业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恶而生好处。或临死时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好处。”恶人生于好处,可能是因为恶业未成熟,而宿世善业成熟了,也可能是因为临终生起了善念。
即便一个人现在有很多烦恼,假如我们能让他适当地生起善法,有些烦恼可以转变。
有时候,我们理所当然地觉得,什么样的人不应该有烦恼,其实不一一定。有的人表现得很理性,但他内心有隐藏很久的烦恼,遇到因缘就会生起。就像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好学生,就比较放心。可是好学生出问题,往往比坏学生更厉害,因为他脑筋好用,用在坏的地方功效更强。之前他可能一直在做好事, 但是这并不表示他内在的烦恼已经被降伏。同样地,我们看一个烦恼的人,也不要忽略他内心善的因子。找到并引发善的因子,恶的因缘就可能不会生起来。
4、生灭随转性
有人今天来谈他的烦恼,说是如此如此,可是隔天再说,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呢?你不要以为,昨天的他跟今天的他一样。因为烦恼有多种条件,每种条件都有变化的可能。昨天的烦恼,是昨天种种因缘的和合。今天因缘不同了。乃至他跟你讲话的过程中,他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我们面对的病人是动态的。
所以,我们在处理病人的时候,也要保持动态的观察。如果你在长时间治疗中对病人产生了固定的认知,这样的认知会让你看不到他的转变。
既然心是有生有灭的,只要我们掌握了原则,就可以调整它。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本来没有的好的念头,可以让它生起;本来存在的恶的念头,可以让它息灭。四谛法门就是这样的道理,苦集天道之中,灭的不是其它东西,而是那个因。
佛法中有一个重要观念: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心态的形成。我们要了解贪是什么样的境界,嗔是什么样的境界,嗔又会跟什么烦恼相应.....
有的人研究佛学,比较偏重理论,却不懂得观察身心。其实佛法是离不开身心的。佛教的《百法明门论》、《广五蕴论》等典籍,内容就是对心理的分析。你运用其中的道理观察自己,会知道一个心态生起之后,下一个心态会怎样生起,其它的心态也会跟着来。《阿含经》里有一句话,是讲修道的:“法法 相因,法法相益,法法相类,法法相润。”善法如是,恶法亦如是。
要对治一个人的烦恼,眼前一- 时做不到,不要着急。我们可以先建立-些他能接受的东西。好比一个人体质不好,不适合马上动手术,要等身体变得再强健一点才行。
我们用佛法的道理,观察到某种心的产生需要什么因缘,所以,为了让他生起这种心,要加重他的某方面认知。同样,他的烦恼是因为某种条件而生,我们就尽量让他远离这种条件。念佛为什么有用?念佛,不仅仅是念如来的名号,名号意味着佛的内涵。理解了佛陀的功德,持名时会蕴涵着相关的内容。持如来圣号,是对佛的慈悲的认同,是对佛的智慧的认同,是对佛的忍辱的认...很多善心都会在念佛时生起,烦恼的条件则不容易形成。
因此,法门不可能完全专一。专一的法门背后,很多心念在转动着,内容广“大。
有人对我说:“你是双重人格。 ”我向来都不反对。我会说:“我不但是双重人格, 我的人格是多重的。”人格本来就是多重的,以某个人格为主,而其它人格是隐藏的,只要有机会,就会现出来。
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
相关讨论
朱建军:法师讲得果然精妙。心理现象是不能单独抽离出来看的,在治疗中应该找病根。在心理学中,烦恼是动态的,是发展的。听了这些,我对佛教徒念佛的意义也有所了解了。我觉得这些观点对心理治疗有很大帮助。刚才讲到了人格。人格的问题非常复杂,有各种类型的人格。而且,这不仅涉及心理问题,还涉及生理问题。对于这些复杂的状况,佛教是否有相关的研究?
大航法师:佛法的十二因缘里讲到“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就是说色心联动的关系。身心是有关系的,那么,何者为因,何者为果?按照佛教的唯识,是汇归到心的。当内心产生烦恼,外在的色法也会跟着心动。建立起这样的因果关系之后,对科学上对心理的分析都可以理解。当然,我是站在佛法的立场来说的。比如说通过血型来分析心理,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但分析的条件应该很多,我们不能把条件看得过于简单、粗糙,那样会使我们找不到真因。而这样的分析方法值得参考。所以,这次在论坛上接触到很多不同的心理学理念,我觉得很欢喜。
与会者A:我同意大航法师的说法。
我发现,有一种简单的误解很容易产生。比如说,一个人有某种病,经过检查,发现他的大脑有某个特征,我们就会推理说,因为他大脑这样,所以他表现出那样的病症。但是,这不一定。也许因果被颠倒了,实际上是他的心理和行为让他的大脑起了反应。
我不了解唯识,但我同意佛法的观点。我觉得,我们的身体存在也是心的作用,身和心不是分开的,身体也是一个幻相。我认为,这不违反科学。因为说到底,物质分析到最后就是粒子,根据波粒二重性、粒子可以看作场,而场并没有实体性。所以,才有质量与能量可以互相转换这说。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场的存在也是因缘和合的。从这种角度来说,生理现象就是心理现象。
一些心理学界的人士不熟悉物理学,对相对论、量子力学都不太懂,才会觉得科学与佛学有冲突存在。
与会者B:在认识佛法的过程中,我们有可能把它简化了,有些失真。
刚才谈到,心理为因,生理为果。我举个例子来说。西方有的科学家对戒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有些人虽然吸烟时间很长,但是很轻易地就戒掉了,因为对他们来说,吸烟只是一种心理习惯;难以戒烟的那些人,是由于吸烟使他们的生理上出现了物质性的改变,仅仅从心理上调整是非常艰难的。有时候我们会面对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何从心上下手改变呢?
大航法师:要把复杂的道理讲得简单,难免会削足适履。不过,多沟通就可以了。
身心何者为因,何者为果,我们虽然有定位,但这样的定位也是一种方便。因果是相对的。比如说,对于之前的我来说,现在的我是果,但现在的我,也是未来的我之因。
我们往往会发现,来访者的烦恼不止一个,而且这些烦恼是互相矛盾的。他对一个人可以既爱且恨。有人在苦中,竟然对我讲:“我在享受这种苦。”可是,对这些矛盾的情况,其实也可以找到理路。
面对复杂的身心,我们很难一次就全然把问题处理掉。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最熟悉的切入点。佛法讲对治法的时候,很尊重现有的可能性。找到了一种可能性,先让这种可能性坚固起来。比如说,佛法当然要破我执,但在某些心理调节的过程中,有些人需要首先建立对自我的信心。
《阿含经》中提到:“为由 如是慈心解脱观故。所有嗔心。无处客受。”起慈悲观的时候,嗔心跑不出来。这是一个例子。我们不断强化某种正面的东西,负面的东西就没有机会生起。比如一个受难者,当他从受难者转为施舍者的时候,恢复得特别快。因为,按照佛法的观点,他内心里善法具足。内在的充实感会使人感到自在。
对“自在”这个词,可以有一个简单的理解,虽然不一定符合佛教的定义。自在,就是自己在,而不需要别人在。如果还要依靠别人在,就会有挂碍。自己内心丰富,就不需要别人的给予,不需要祈求,不必担心外在条件的消失。
与会者C:心理医生经常帮助别人处理各种负面情绪,如果因此受到不良影响,觉得自己出了心理问题怎么办?
大航法师:心理医生如果觉得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也不用担心,找另外一位心理医生沟通一下好了。在西方国家,找心理医生咨询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觉得找心理医师就是有病。你心里觉得闷,于是去找佛教的师父谈话,其实也是一种心理咨询嘛。
我觉得心理医师很不容易,因为每天看到的人多数都带着“苦瓜脸”,笑着进来的是精神有问题的。日日夜夜都在面对苦,心理医生承受了很大压力。
在鸠摩罗什翻译的《禅法要解》里谈到:“若常行慈喜心则放逸。以喜乐多故。若常行悲心则生忧恼。以念苦多故。是故行舍。莫令苦乐有过。”
如果经常要给予别人快乐,你对乐的观察会比较多,由于经常忆念乐,乐也会影响你的心。如果经常为别人拔苦,你对苦的观察会比较多,你自己也会容易忧恼。观乐太强或观苦太强,必须采用另外一-种观法一“行舍”,把它舍掉。修行方法需要不断地动态调整。就像开车,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要调整好方向盘。
与会者D:在佛法修学中,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得非常好?有时候觉得很苦、很疲惫。
大航法师:辛苦和疲惫的感觉,很多佛教徒在修行的道路上都遇到过。
佛教的修学,面对不同的人应该保持欢喜心。勉强说“我欢喜”,是欢喜不来的。那是自欺欺人。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心开始贪著、造作,必须通过思惟负面的无常、苦来对治。而当我们发现负面情绪太多,已经扛不住了的时候,要用其它的善法滋润这颗心。所以,修学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谈苦。佛教徒往往想要勇猛地修行,可是,实际上你不一定承受得了。还是要保留一点欢喜心,才走得长远。
务实的修行,并不是把理想降低。目标不变,理想不变,但是,下手处要从做得到的地方开始。这种务实的心,本身就符合佛法的修行。在修学中有收获的时候,不要急于修其它的,你应该先得到喜足的心。先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让它成熟了,再继续往前走。有些人证了初禅之后,急着修二禅,结果连初禅都不见了。还有,修行要有标准。
我当你们是众生,必然是因为我心里有众生相。我也无法跳出我的认知,所以我姑且把你们当作是众生,尽力地以我所知道的佛法度化你们。但我知道,这是我自心所变,度化众生的同时,最主要的是度化我内在的众生相。我不会因为觉得“你可能是菩萨”而不敢对你施威。如果你是菩萨示现的,我不知道,我觉得你做错了,照样规劝你;一旦知道你是菩萨,是示现方便,我会向你忏悔。此一时,彼一时。这样才有标准。
必须忠实于目前的认知,以我所知的法来对应众生:但不能以我的颠倒心,轻易地认为一切法如我所见。尚未证果,不要相信安想。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