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Subhadda,彼Subhadda
发布日期: 2007-05-01 浏览量: 2,507 次浏览
——经典中的同名现象
真 净
我在斯里兰卡留学时,有位名叫阿难陀的老师。我当时很纳闷,为什么经典中的名字会出现在生活中,更何况,他还是个在家人。后来逐渐发现,在佛陀时代及南传国家,名字并无在家、出家之分。在家时叫什么,出家后仍叫什么。而且,同名现象非常普遍。比如阿难陀,兰卡不少僧俗二众都取了这个名字。熟悉了,自然是见怪不怪。但初来乍到,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还是很起了些疑惑,在招呼和描述他们时,也免不了作一番解释。
虽然我们都知道,名字只是个代号,本身并不说明什么。生活中,我们一定也曾遇到或听说过同名的例子。但是,当这个名字来自我们所熟悉的经典时,我们却常常忘记这一点,而是习惯性地,将这个名字与某个形象、某个特定内涵联系在一起。就象我最初听到阿难陀这个名字时,也以为,它是代表佛陀那位多闻第一的常随弟子。若不是一位活生生的阿难陀站在面前,恐怕也不会想到,阿难陀可以是“此”,可以是“彼”,也可以是其他人。
由此想到,佛经中是否会有类似例子呢?更重要的是,出现在经中的同名,是否会给人们带来理解上的困惑呢?后来,果然看到一例。
在巴利文《涅槃经》中,出现了两个Subhadda(音译须跋陀罗,简称须跋)。
其一,是指一位云游四方的外道沙门,在佛陀临涅槃前依佛出家,迅速证得圣果,成为佛陀最后度化的出家人。另一,则是指一位老比丘,他在佛陀灭度后不悲反喜,并告诉那些因失去依怙而悲伤的僧人:“止止,友!勿悲、勿恸哭,我等完全从彼大沙门获得解脱,“汝等可行此,汝等不可行此”来压迫、烦苦我等,从今我等,可为所欲为,其不欲者则不为之。”
巴利律藏小品第十一“五百键度”中记载,大迦叶尊者正是因为Subhadda的此番言论,而发起佛教史上的首次结集。
在巴利文《涅槃经》中,并未确切指明两位Subhadda是不同的人,因而使很多人感到困惑:为何一位成道者会对佛陀涅槃心生欢喜呢?
但若比较相应的汉译本,就会清楚两个Subhadda(梵文Subhadra)所指不同。汉译阿含典籍中,《涅槃经》的译本共五部:一、《长阿含经》第二《游行经》,姚秦佛陀耶舍等译;二、《佛般泥洹经》,西晋白法祖译;三、《般泥洹经》,晋失译;四、《大般涅槃经》,东晋法显译;五、《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八),简称《杂事》,唐义净译的。
所有汉文版中都明确记载,作为佛陀最后剃度弟子的Subhadda,已先于佛陀入般涅槃。因此,在佛灭度后说出那番话的Subhadda,不可能是之前那位证果的圣者。如下图:
是汉译本所依原文本身不存在同名现象,或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这一问题才作的调整,现已很难确切考证。事实上,这个问题也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得知,即使在佛经中,也像生活中一样,可能存在同名现象。因此,当我们看到某个名字时,不应于其上附加一大堆我们已知的,关于这个名字的信息。否则,可能会由此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困惑。此外,当我们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比较不同的版本,那会有助于对我们对某一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关于后一个Subhadda,在《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中,则被译为“波或”(大正藏12,1115下15)。因手边没有其所依的梵本,不知“波或”的梵文是什么。仅从字面看,似与魔王“波旬”有相似之处。当然,这只是没有根据的臆测罢了。)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