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菩提道次第略论释·卷八·上
发布日期: 2006-01-01 浏览量: 5,274 次浏览
十月十九日讲
共中士道
戊二、与中士所共修心之道次第。分四。己初、正修此心。己二、发心之量。己三、除邪分别。己四、抉择能趣解脱道之自性。
己初、正修此心
“如是念死及思惟死后堕恶趣之理,反此世心而生起希求后世之乐趣;次从共同皈依,及观黑白业果决定门中,励力断罪修善。如是于乐趣之位虽定可得,然不可执彼少许为足;乃生起共下士之意乐,及生共中士遮止于一切世间耽着之意乐。依彼以发生菩提心而引导于上士;故须修共中士之意乐也。盖谓虽能得入天之位,以犹未能越行苦故,于彼执为自性乐者,实为颠倒。若以正言,全无安乐,其后仍决定堕于恶趣,终苦故也。”
此段总明前前所说之共下士道,非正下士道;乃趣中士道之所应学也。以念死无常、思惟恶趣苦,乃至皈依、修业果,非仅以离恶趣生善趣为足;而在令其引生共中士之意乐,是为下中士道关连之处。念死与怖恶趣二法,为共下士劝受心要之法;其正所修法,则在皈依与业果取舍二法。故共下士所劝,为希求善趣,所修为皈依、业果,所得为人天身。在共中士道所劝,为希求解脱,所修为三学,所得为声缘果位。在上士道所劝,为菩提心,所修为六度四摄,所得为圆满佛位;仍须下士道人天身为其基础,故能得人天身之皈依业果法要,亦即成佛之法要。故由共下士道引生共中士道,由共中士道引生上士道,亦即以共中下士道为上士道之加行。若以人天果法即执为乐性之究竟,即是颠倒,应当遮止。以人天未离行苦,仍当随落故。由修皈依、业果,虽决定不堕恶趣,亦不过一生、二生、数生而已,欲求永不堕落,尚不可能;以在人天趣中仍可造恶,复易堕落,欲求永不堕落,即须拔除苦根而生起共中士道之意乐。
十月二十日讲
修共中士道之次第,即前科判之正修此心、发心之量、除邪分别、抉择至解脱道之次第等,而正修此心中,又分二:
庚初、认定求解脱之心。庚二、生此心之方便。
庚初、认定求解脱之心。
“初言解脱者,谓从缚而解脱也。彼惑、业二者,是世间之能缚。由彼二种增上,以界分之,有欲界等三;以趣别之,有天等五或六;于生处之门,有胎等四。结蕴相续者,是缚之体性;从彼脱者,即解脱也。欲得彼者,即求解脱之心也。”
欲解脱生死轮回,须先于生死轮回生厌离心。如《弟子书》云:“如有情于生死轮回作安乐想,则惑业缠缚亦随之增厚;若作苦想,则惑业缠缚亦随之而减轻。”故欲求解脱,必先知生死轮回苦。解脱二字,藏文为“卓瓦”,通于清净、寂灭、涅槃,乃一事而异名,皆无为法。此处所说之解脱,尚非究竟。如阿罗汉仅得解脱之一分,尚非真正清净涅槃也。有情被惑业系缚。如绳缚物,由彼二种(惑、业)增上,轮回不已。以界别之,为三界;以趣别之,为天道等五或六;以生门别之,为四生。由惑业缠缚,结为蕴体,前前后后,生死相续,即缠缚体性。从此种缠缚解而脱之,即为解脱。结蕴相续之情状,就欲界论,或为胎生(如人、如畜),或为化生(如天、如地狱)或为卵生(如畜、如鬼)或为湿生(如畜)。于如是等受生不断,流转相续,先认识其苦,自能生起求解脱欲。所谓求解脱心者,即求将此生死从其根本加以解脱。真实生起此心,即为求解脱心。
庚二、生此心之方便
“譬之欲解渴苦,先是见渴苦有不欲乐而为自在。如是欲得寂灭取蕴苦之解脱者,亦由见取蕴苦之过患,而得自在。若不修三有过患,起欲舍彼之心者,则于灭彼苦之解脱。即不生欲得之心。”
解渴必先见渴苦,而后能生起求解之心。亦如避烈日而求阴,必由见烈日之不可欲乐,而后生起趋阴之要求。求解脱生死亦然,必先认识惑业所得之生死轮回,而后求解脱之方便。轮回二字,有单就生死不断而名者,有就由惑业取生死不断而名者,均属相同。总之,无论惑业苦或取蕴苦,皆为生死过患。对于息灭三有过患之心,若不生起,即未萌求出三有之心,无从说解脱也。
“《四百颂》云:‘于此若无厌,岂复爱寂灭。(于彼若无厌,岂能敬涅槃?如贪着自家,难出此三有。)’”
十月二十一日讲
生此心之方便又分二:辛初、思惟苦谛流转之过患。辛二、思惟集谛趣入于流转之次第。
辛初、思惟苦谛流转之过患。分二。壬初、释四谛先说苦谛之密意。壬二、正明修苦。
壬初、释四谛先说苦谛之密意。
“集者是因,苦谛是彼之果,是集先苦后。何故世尊不顺彼之渐次,而云诸:刍,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耶?大师于彼反因果次第而说者,以有修持之要义,故无过失也。此复云何?谓诸众生,若不先生无倒欲求解脱之心,则根本已断,其于解脱如何引导。盖所化之机,原为无明暗覆,于世间圆满之苦,倒执为乐,被彼欺诳。”
苦由集来,集是苦因,佛何以不顺此因果次第而先说果,后说因,此于修持方面,有最大要义。盖所化有情,若不令其生起无倒解脱之心。则解脱之根本断绝,无从引导。因为一切化机,为愚所蔽,对于生死圆满倒执为乐,沉溺其中,不知生死无一不是苦;纵有少数乐,亦属有漏,仍不离苦,故为说多种苦相,令生厌离。
“如《四百颂》云:‘于此苦海中,周遍无边际,汝沉于其中,云何不生畏。’”
生死苦海,渺无边际,未得要津,如何能离。经谓三界火宅,亦即促人生起出离之意。
“此中以正言之,纯苦无乐。说多苦相,令生厌患,故苦谛先说也。”
当佛成道后,经梵天王劝请说法,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此是灭圣谛,此是道圣谛。”云云。第一在使众生知四谛体,第二使众生知所应作。首句此字,指情世间;次句此字,指烦恼业力;三句此字,谓惑业及苦,皆如是灭;四句此字,乃正明趣入之方便。谛而云圣者,即解释圣者所见为苦之自性,属真实。而凡夫有情所见为安乐之自性,皆属虚妄。凡夫有情为愚所障。以苦为乐。故必使知真苦,乃求解脱,故先说苦谛。
“由是若自见堕于苦海,欲从彼解脱者,必须断苦,然若未断苦因,知不能遮止,即思苦因为何,而令知集谛。故于彼后说集谛也。”
由依苦圣谛而认识苦以后,自知堕在苦海,极思断苦,即追寻苦因,由此令知集谛,故继说集谛。
“次知世间苦,从有漏业生,业以惑起,惑之根本,厥为我执,便知集谛。若见我执亦能断灭,即誓于灭苦之灭谛而求现证,故说灭谛于彼后也。”
世间一切苦,无不由有漏业生,业之根本为惑,惑之根本为我执,如是即为认识集谛之量,既知苦因集谛之根本为我执,无此我执,则惑不生,惑不生则业不作,业不作则无苦。如是知能灭集谛乃能断苦,故继说灭谛。灭谛有二释 一粗分灭谛,二真实灭谛。初分,由未入圣道位有情,以禅定力,如初二三禅,调伏粗分烦恼,可得一分之灭。又加行忍道位有情,于应断已断,不取三涂蕴身,亦属灭之一分。至真实灭谛,是已入圣道有情,将无明我执断除,乃为真灭。
“或有难曰,若尔,示苦谛已,便起求脱之心;于苦谛后说灭谛,亦应理也。然此无过失,尔时虽欲灭苦而希解脱,然犹未认识苦因,未见彼因能断,即思当得现证灭谛之解脱,然未决也。如是若认识现证解脱灭谛者,即念何为趣彼之道,转入道谛,故道谛后说也。”
难者之意,谓已知苦谛,即生起求解脱心,为说灭谛,有何不可,而不说集谛。答:苦谛虽知,而苦因尚未知;苦因未知,即不能知苦之可断,故继说集谛,是为无过。知苦因可断之理,即思断苦而求现证灭谛,故说灭谛。为欲现证灭谛,遂求证灭之方法,故说道谛。《相续本母》(即《聚喇嘛》,乃弥勒五论之一)云:“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苦因彼灭如是道,应知应断应证修。”谓四谛如医病次第,先为说病相,次说病因;病相指苦谛,病因指集谛。再次说此因可断,即灭谛。最后说能断之药,即道谛,以解脱圣道位乃可得之。
“如是四谛者,于一切大小乘中,多次宣说,以是善逝总摄流转世间及还灭世间之诸要处故,于修解脱最为切要。故于如是次第引导弟子也。”
四谛法,为世尊总摄流转世间,还灭世间之扼要法门。亦即一切流转世间总摄于苦集;一切还灭世间,总摄于灭道。在小乘每谛复开为四,固是声缘求解脱者之切要法。而在大乘人尤以此为切要,大乘如不知四谛,即生不起菩提心;乃至密乘,亦不能越此方便,故为自为他,均应知四谛。
十月二十四日讲
“若但从思惟苦谛门中,于世间轮回无一实能遮止其耽著者,则欲得解脱,唯成虚语。任何所作,俱成集谛。若但从思集门中,不善了知世间根本诸惑业者,如射箭未认鹄的,此是遮断正道之诸扼要处;而于非解脱三有之道,执以为是,必劳而无果。若未知所断之苦集,则亦不识彼寂灭之解脱,虽言求解脱,亦唯矜慢而已矣。”
若不厌世间,纵勤闻思修,乃为轮回因,而厌离世间,必须从思苦谛入手,倘求解脱之心真实,如囚思脱,刻不容缓,则任何所作,均非轮回所牵缠也。此乃说苦谛之要义如是。其次应思惟集谛,集谛门中,所有次第,须先知凡苦皆是由造作而来;造作由于烦恼支使;烦恼有八万四千,不能一一断除,须求其根,如断树然,根断则枝叶皆萎,烦恼根惟一,即为我执。吾人于顺逆诸境,无时不有我执心与之俱行,如能断除我执,即断烦恼根本。否则等于射未见鹄,劳而无功。解脱道应断除之扼要处。即苦集二谛。外道亦求解脱,而不能认识苦因由集。或纵识之,亦不过知其一部,故以跳岩、蹈火。涂身、观空,乃至修习风脉、寻求本心,即以为可以解脱,实则真实解脱心并未生起也。道次所指示内道行人者,在中下士即以出离心为扼要,在上士即以菩提心为扼要。不得其要,妄修妄习,使今生后生,两为所误,藏人常谓学外道者,不如作商犹可使今生得利也。复次,不得扼要者,纵少有所见,或略得粗分定,亦易起我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故于苦谛粗分如何?细分如何?于集谛孰为业,孰为惑,非详细研究不可,真正寂灭之解脱道,以真正求解脱心是否生起为断。中观自续派以下,此心皆已生起,故均为入解脱道者。惟彼辈对于寂灭之解脱如何认识,各有不同,中观应成派,对于寂灭二字解释,谓寂者,烦恼已寂;灭者,灭断常二边,即通达空性。若所知障断尽无余,则为佛智涅槃,称为“麻卢写加”,与自续以下真俗并举者不同。此中差别,因根器异故,上根利智须先于应解脱方面,心知其决定可以解脱,生起能解脱量,而后能生起求解脱心。中下根则须追随经教,信有解脱,而后生起求解脱心。应成派属于上根,称随法行。自续派以下,属于中下根,乃随信行。
十月二十七讲
壬二、正明修苦。分二。癸初、思惟流转总苦。癸二、思惟别苦。
癸初、思惟流转总苦。分二 子初、思惟八苦。子二、思惟六苦。
子初、思惟八苦。
“修一切共中士所缘品类,诸共同者,凡下士中所说者,于此亦应取修。诸不共之所修者,若有慧力,如书所示而修之;若心力弱者,则当舍所引教,随于何处,唯修宗要正义。此等虽是观察修,然亦除彼等所修之境外,任何其余之善不善无记上,不应放置其心。当于所缘灭掉举等。睡眠昏沉,俱不放纵,令心极明净,从澄寂中渐次修之。”
总苦分八。修共中士道时,对于共下士道之念死、念三途苦,亦应取修。心力如强,则对于广略朗忍所举经教,均应思惟;心力如弱,则舍经教,专从综要意义上思惟,分段串习。颇公云:“修综要方法,即将其概要处融会在心,使其不忘。但此不过种植习气,尚不易生起通达。欲生通达,则每段均须自作问答,依理依喻,自行练磨,乃可生起通达。”此种练磨,即所谓夏刚修法,即观察修习,修习仍须依道次广略论,否则依马车亦可。
凡修法,均须专注所缘;除所缘外,无论善不善,无记等境,均不攀缘。于所缘上灭沉灭掉,心极清明,于清明中依科目渐次修之。
“《入行论》云:‘念诵苦行等,虽常时修习,心余散乱者,佛说为无义。’盖谓意于余散乱之一切善行,其果皆微小故。”
如诵金刚萨埵咒,观想顶上白色本尊及心中咒字,均能明显,心缘甘露下降而诵之,方为合法。无论修何善门,以散乱心修,得果极微。
“又《大乘修信经》亦云:‘善男子,虽以此异门,如是诸菩萨信于大乘(随其所有信解大乘),从大乘所出生,任随何种彼一切者,当知皆从以无散心(皆是由其不散乱心)正思法义而出生也。’彼中无散心者,谓除善所缘,于余不散乱。义及法者,谓义同文也。”
善国子称者,“善”谓善于修大乘,“子”乃亲爱之词。“随其所有信解”云者,谓以净信心、正信心、不退转心等,信解大乘。以不散乱心思惟法义者,此散乱心,属于二十六种烦恼法(二十六种烦恼,详唯识。其中根本烦恼六:即贪、嗔、痴、慢、疑、不正见。随烦恼二十:即忿、恨、恼、覆、诳、谄、 、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其中又分内散乱、外散乱、中散乱等与三毒相应。除善所缘外,向余驰散,即是其相。修三摩地时,于乐贪住,不能认识沉掉,即内散乱。内散乱,最妨害三昧。修闻思修时,不能专注一境,引入三毒,或余处所,即外散乱;外散乱最妨闻思修。又法义二字之解释,“法”即能诠之文;“义”即所诠之义,此指大乘经典中文义。令正思惟者,谓以正智数数分别,加以谛思。
庚辰岁正月初八日讲
“正思惟者,以数数分别心观察而思也。以彼显示修一切功德之法。必须彼二也。以是之故,谓于三乘修一切德,皆须心除所缘,不应于余散乱,正住于专一之止或彼随顺,及正于善缘别别观察如所有与尽所有之观,或彼随顺,以此二种为须要焉。”
此明思苦功德,一能生厌离心,二能摧傲慢心,三能发大悲心。又思苦即能止恶,亦即能修善。总而言之,菩提道次第,乃至三藏十二部经,扼要为菩提心。菩提心属于有为法,由缘而起,从观人身难得,乃至思惟苦等,皆为生起此心之方便。盖由观自他之苦,希求自得脱离。因而希求他脱离,菩提心即能发生。思苦之功德,如是其大。但苦如何思?即依经文义,远离散乱,用智慧心,数数观察,如其真实是苦,乃为思苦,绝非愚痴盲目之所谓苦,便为思苦。亦非用定心专注于苦,便为思苦。以是之故,修三乘一切功德,皆须此二 一即除善所缘,心不余散;二即善观察所缘境。一为定或定之随顺,二为慧或慧之随顺,修大乘法不离定慧作用。
“如是《解深密经》亦云:‘慈氏,或诸声闻,或诸菩萨,或诸如来,所有世间或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亦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之果。’于此若不行正止观及二随顺,则三乘一切功德,为正止观之果无决定也。”
此处经文,声闻亦摄独觉。由此可见,无真实止观及二随顺,则止观之果,必不能得。所谓止观之果,在大乘即指菩提心言,此心非专观心性,或不思善恶,即可发生。此心在小乘,正修止观,亦不能随顺修得。在资粮道正修止观尚不能得,必兼修随顺乃能得之。在加行道以上,则专修止观亦可得菩提心。盖止观与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性,皆无甚关连,故有得止观而后修菩提心者,亦有先得菩提心而修止观者。先得止观令心调柔,后修菩提心,是一种捷径。以所观易成故。总之随上师口诀而行,最为主要。有谓证空性即能任运发菩提心者,此不应理。果如彼所言,则堕无因生,或堕我为法也。
“此八苦者,第一思惟生苦中有五:一、生为众苦所随,谓地狱有情,及一类纯苦之饿鬼,并胎生卵生之四。彼等于生时,即具多种猛利苦受而生也。二、生为粗重所随,谓烦恼生住增长之种子,随顺和合,于善安住无所堪能,亦复不能随欲而转。三、生为众苦所依,依于三界而受生故,老病死等苦便增广。四、生为烦恼所依,谓若生世间,于贪嗔痴境三毒自生。由此身心极不寂静。唯苦无乐,以诸烦恼从多门中逼迫身心也。五、生为不随所欲法尔离别,谓一切生之边际,莫越于死,虽非所欲,但能令受苦。于彼等苦须数数而思之。”
以上明八苦中之生苦。八苦者,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一,先明生苦,生苦分五:(一)众苦所随苦,(二)粗重所随苦,(三)众苦所依苦,(四)烦恼所依苦,(五)不随所欲苦。
(一)众苦所随者。指地狱有情及饿鬼并诸胎卵湿化四类。初生之时,便为猛苦所逼。四生中最胜者为化生,最劣者为卵生;以有成卵时苦,又有出卵时苦,须受二重痛苦故。寒狱有情,从冰中生;热狱有情,从火中生;饿鬼从饥渴中生;故生即受苦。胎生,则有产门逼窄苦。劫初人皆化生(如花生),亦有湿生者;详《律中》及《广朗忍》。
(二)粗重所随者。指恶处取,由染污习气生,即为烦恼种子所随。心欲向善,而不能入善;心欲离恶,而反入恶;且一遇缘,烦恼立炽,不能自主。盖由初生便带恶习,复由恶习益复取恶,故称恶处取;恶处取即烦恼种子(染污习气)。如有病在身,为病所牵制,一切不能如心所欲,虽作亦无堪能,是为人身一种痛苦,虽至三有有顶天,粗重仍然与之俱生,遇缘即发,不能自主,而复堕落,粗重之所以为生苦者在是。
(三)为众苦所依者,即成苦处。不问人天,有生即有老病死等相随。色界以上,虽仅有死,而无老病,然老病种子仍等流潜在,轮回一转,老病又复现行。如为鸟时不现犬苦。为犬时则犬苦自现。故轮回未脱以前,苦种皆在。即由未出轮回,未断恶处取(恶取处)。以恶处取故,若种常随。
(四)烦恼所依者。谓一受生,便有贪嗔等境,三毒随类而发。复由多门发生烦恼,使身心不能安适。欲得身心安适,惟有断除烦恼,出离三界。若一日未出三界,则烦恼自然逼迫身心,以烦恼种子未坏故。
(五)不随所欲者。指法尔离别之死而言。盖有生即有死,生之边际即死,虽非所欲,而不能离。且使唯受众苦。如是众苦,应数思惟,特别处胎苦,有秽浊、黑暗、恶臭、压迫、束缚诸苦,等于地狱。
正月初九日讲
“第二、思惟老苦中有五 一盛色衰退,谓腰若弓曲,头如花白,额类砧板,绉纹满面等盛色衰退,不可爱乐。二、气力衰退,谓坐如重负断绳,立同拔举树根,言词艰钝,行步迟缓等。三、诸根衰退者,谓眼等于色等境,不能明了而见。以多忘念故,念等之力渐减也。四、受用境界衰退,谓于饮食等不易消化,于余欲尘,亦无能受用也。五、寿量衰退,谓寿尽泰半,渐近于死。于是等苦,当数数思之。仅 瓦云:‘死苦虽烈,为时尚短,此老苦则尤烈也’。迦马瓦云:‘老渐渐来,稍容易受,若同时而来,殊无法可忍矣。’”
老苦五种:(一)盛色衰退。如头白额绉、面瘦、齿落、背曲,一切皆不如少壮,令心不乐。(二)气力衰颓。坐如堕土,起如拔树,言语艰涩,行动艰难。一切不如意志,令心不乐。(三)诸根衰退。目 、耳聋、舌常无味、心多忘念,如是等等,令心不乐。(四)受用衰退。目不思视、耳不思听、口不思食、身不思触、胃不消化,诸欲皆不能享受,令心不乐。(五)寿量衰退。所受寿量、愈减愈少,风烛残年,常感危惧,令心不乐。如是五苦,应数思惟。死苦势猛,常人易觉;老苦势渐,常人多忽。须心注一缘,以智慧分别观察,令老苦全相显现心中。昔如来大游戏经中,对老苦以枯树为喻,老时心境,如处悬崖,如居朽屋,忧念刻刻难释。敬俄瓦谓“老比死苦”,以死短老长。迦马瓦亦谓“老系渐臻,固不自觉,若会突至,其何能堪”。或谓壮死者,即无老苦。但轮回未脱,异世受生,老苦仍在,惟有解脱,乃能不受。(此处上师尚引有释迦少时,出东门见老人,出南门见病,出西门见死,出北门见沙弥故事;因冗故略。)
“第三、思惟病苦中有五:一、身性变坏,谓身肉消瘦,皮干枯等。二、忧苦增长而住,谓身中水等诸界,轻重错乱,逼恼其身,以是于心生起忧恼而度日夜也。三、可意境不能受用,谓诸可意境,若云于病有损,则不能如欲受用。如是所欲之威仪,亦令无能动作也。四、于不可意境,非其所欲,须强受用,谓非所悦意药饮食等,须强受用。如是火烧针刺等诸粗猛触,亦须忍受。五、能令命根速离坏,谓见病不可治,生诸苦也。于彼等苦,须细思之。”
病苦,亦分五种:(一)身性变坏。谓身肉消瘦,皮肤干枯等。(二)忧苦增长。谓地等诸界错乱不调,身受逼迫,心遂忧恼,昼夜长时住在苦中。(三)于可意境,不能受用。以病损故,诸威仪中,亦不能随欲。(四)不可意境,须强忍受。如诸非悦饮食,药物、火炙、刀割诸粗猛事,绵须习近。(五)速离命根。眼见医药无效,病不可治,生极痛苦。如是五种,应细思惟。
“第四、思惟死苦有五:谓当舍离受用、朋翼、眷属、自身四种可爱圆满之境,及其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忧苦也。于此诸苦,乃至未成厌患,当数数修之。前四亦成苦之理者,谓见与彼等相离,而生悲苦也。”
死苦亦分五种:(一)舍离财宝。(二)舍离亲眷。(三)舍离朋翼。(四)舍离身躯。(五)受猛忧苦。所谓忧苦者,即指前四;见其将舍,忧苦遂生。乃至临死。风脉将落,身如刀割,生平未作之善,已作之恶,悉现意地,生多渐愧恐怖。逼老之苦,大游戏经言之甚详(见《广论》)。如是五苦,应于未成厌患之时,多多思惟,令心相应。
“第五、怨憎会苦有五:与怨敌会,即生忧苦;与畏彼治罚之所依止 以恶名而畏惧;以苦逼命终而怖之;及越法死后疑堕恶趣而为恐惧;于彼等应思也。”
怨憎亦分五种:(一)畏与仇遇。(二)畏其治罚(报复)。(三)畏受恶名。(四)畏苦恼死。(五)畏堕恶趣。凡心所不喜者,皆可谓之曰仇;如修道恐遇魔缠,亦仇之一种。又畏强者见凌;如畏猛兽等,亦一种强者。
“第六、爱别离苦有五 由离最爱之亲属等,以是于心而生忧恼;发怨叹言;心生扰恼;念彼才德欲恋逼心;及彼之受用有所阙乏。如是而思之。”
爱别离苦亦分五:(一)心生忧戚,(二)语生怨叹,(三)身生扰乱,(四)思恋逼迫,(五)受用缺乏。
“第七、思惟求不得苦有五,此用同别离苦。求不得者,虽作农而秋实不登,虽经商而利息不获等,于其所欲,虽努力求之亦不得,心灰意冷而成苦也。”
求不得苦亦分五种,与爱别离同。凡努力无效而心灰意冷者,皆属此苦。
“第八、总之说思惟五取蕴苦之义有五 谓当成众苦之器、已成众苦所依之器、是苦苦器、是坏苦器及行苦性,于彼等当数数思之。此中初者,谓依受此五取蕴,能引以后之苦也。第二者,谓此已成之蕴,为能依之老病等之所依也。第三第四者,谓彼苦之粗重,随顺和合,故生彼二也。第五者,谓但成取蕴,即于行苦性中生,以先惑业自在之一切行,皆是行苦故也。若于取蕴性之世间,未生起真正之厌患,则真求解脱之心,无所从出。而于有情流转世间,亦无生起大悲之方便,故任随趣入大小何乘,此种意乐极为重要也。”
五阴炽(广略论作五取蕴)盛苦,此亦分五种。五阴即五蕴,为色受想行识。佛亦有之,然非有苦。以五蕴非其本质是苦,乃由五取蕴成为苦器,为生死之所依止,乃是苦恼。(一)当成苦器。谓依于现苦器,发为烦恼恶业,引生后来诸趣之苦。(二)现成苦器。谓依已成之蕴,为生老等所依止。(三)苦苦器。苦上加苦,是为苦苦。(四)坏苦器。乐尽变为苦,是为坏苦。是二皆依于蕴而有,由彼二苦之粗重,随逐于蕴而生苦。(五)行苦性。常人能知苦苦,而不易知坏苦;外道能知坏苦,而不知行苦。如四空天至有顶天,终不能解脱者,由由贪于彼乐,不知行苦尚存在故。如色界诸天,则有能知行苦者。苦苦,喻如手冷已苦,再置冷水中,苦上加苦,此乃粗重触,故易觉。行苦甚微细,喻如毛置小儿手中,则不觉(此喻凡夫),如落成人眼中,则立觉(此喻圣者);圣者于行苦亦如是。大善巧降央习巴自谓从拉萨至拉卜楞寺,长途思行苦而不能达,以行苦性相,难以言喻,不易知也。三大寺于此常有辩论,有谓取蕴刹那变动;初一刹那成蕴,第二刹那微细变化,即属行苦性。又有谓取蕴之无记性(有漏受蕴中之舍受),为行苦性。又有谓苦苦、坏苦未起作用时,即行苦性,皆不应理。颇康二公谓,三界虽至有顶,能住静而不能自在,终当堕落,乃行苦性。
复次取蕴,一名有漏蕴;有漏,即有苦之意。《入佛门》四句偈云:“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是空,涅槃寂静”。凡轮回生死之法,均属有漏无,均属苦谛。除净土非有漏所成外,一切器世间,皆苦谛摄。以苦受感苦苦,乐受感坏苦,舍受感行苦。又有漏二字,亦含有染污性义,三界乃至有顶,皆由染污性而成,又复能增长染污。谓依烦恼贪着现蕴(染污)招取后蕴(染污)故名取蕴。取字之义,即爱取现在染污,同时又爱取后来染污,从因立名,亦从果立名。如草中取药,谓之草药;旃檀取药,谓之旃檀药。取蕴一成,即有行苦性。行苦之行字,含有不能自主之意,与行蕴之行不同,藏文为“杜节”,杜即摄行义,中含有摄持摄引二意,谓如吾人由先业摄今生之蕴,非自在而得,纯由惑业所引,又复招引后来之惑业。节字义为能作意,谓由摄蕴故能作苦性,即此便是苦性。故此须应分别,若不分别行蕴之行,而谓彼是苦,则色受想等亦皆是苦矣。又瑜伽以无记受(舍受)为行苦性,中论以有漏蕴即行苦性,不过立名之不同,实义则一。由蕴所成之世间,乃业所感,不能永久把握。有顶但贪着自境,不知其境亦业所感。不了行苦性,不能生厌离。即不能出三界,由自不知出三界,更不知令人出三界。故不识行苦性者,大小乘道均不能生。八苦中,对于生苦行苦,应特别思惟,如专思老死等苦,不过令心生悲惨,尚不能破有漏蕴出世间也。
正月十二日讲
复次,三苦之喻 如热痈迫切痛时,复触热水,是为苦苦。若洒以冷水,暂似可乐,迨乐过众苦还起,是为坏苦。如热痈尚未遇冷热二触,有漏舍受时,为诸粗重之苦之所随逐,是名行苦。亦如行久为苦,暂住似业,久住复苦,全无真乐,不过于苦息位妄起乐觉,推之一切有漏,亦复如是,是即行苦。禅定之乐,亦属贪境,为有漏蕴摄;以终有变坏故,不过罗世间之粗分贪为微细耳。四无色定,住若干劫,贪其定境,亦有漏摄;以定力终有衰减退堕时,故属行苦。至无漏乐,则纯乐无苦,永久不坏,方称自性乐。有说凡有漏皆行苦性,即木石等本身虽非烦恼,亦为苦摄,以时时皆在变坏故。以上所说,虽理趣不同,而重要在认识行苦。
“子二、思惟六苦者,《亲友书》中说:为无有决定、不知满足、数数舍身、数数受生、数数高下、无伴之过六者。复摄为三,谓于流转中不可保信;于彼之乐任其受用。亦无厌足之边际;从无始而住也。初中有四:于所得身不可保信者,谓数数舍身也。于作损益不可保信者,父子母妻之转变,及亲怨之变易等,无决定也。于得圆满不可保信者,从高而坠下也。于共住不可保信者,当无伴而往也。从无始而住者,数数相续受生,不见生死之边际也。如是数数当思惟之。复次,于贪增长,成现在多数之乐受者,是乃于苦稍抑而起之乐心也。盖于除苦无有不对待之自性乐故。譬之过量行劳之苦,由坐而生起乐心;彼乃前行劳苦渐息,遂觉渐次起乐,非彼自性是乐也。苟坐复过久,仍如前生苦故。若以自性为乐因者,如依苦因,任若干时唯苦增长,如是依于行住卧及饮食曰阴等所生之乐,亦须在若干时渐成增长若干之乐,但若过久,实唯苦生可知矣。此《入胎经》及《四百论本释》中说也。”
亲友书所分之六种苦,此处摄之为三,即:(一)流转中不可保信苦。此中又分为四:(1)身不可保信,(2)作损益不可保信,(3)圆满不可保信。(4)共处不可保信。(1)身不可保信者。谓无始流转,舍身受身,不知始终;故身无保障,不可信赖。《亲友书》谓“无始来每趣取所舍之身,骨积大过须弥”,即此谓也。(2)作损益不可保信。谓无始来父母妻子,变易无常,乃至冤亲,均极不定,故对我所作之损益,不可保信。《亲友书》及《妙臂经》言之极详。(3)圆满不可保信。高可降下,如帝释梵王,可堕地狱;乃至亲友,名誉、财位、乐触均不可保信。《亲友书》亦详言之。(4)共处不可保信。死时亲眷分离,孑然触往。故凡所共、不可保信。(二)不知满足。《亲友书》谓:“无始受生。所饮母乳,多于四大海水,若再不知满足,将来受生漂流无已。”轮回中乐,譬如病癞,奇痒难耐,近火似舒,寻复增痒,益甚。贪着诸欲,亦复如是。(三)数数受生,无有边际。中观派谓生无边际,由于心无边际,此一了别,缘于前一了别而来(了别即识),推之无始,莫穷其源。然不可谓为无因(内道不说无因生)。推之最后,至成阿罗汉乃其终。若凡夫则莫知其终极也。故云无边际。康萨大师于此有释云:“(一)我与母亲辗转为母,故母无量。(二)我自母生,然若无我之前生,则不能生今生之我。而前生之我,又由前生之母而生,如是辗转,推至前前,诸生皆尔。(三)我自母生,母复由母而生,如是辗转,推之无始。”以此推之,故受生亦属无始。然能至阿罗汉即不复受生,故可谓无始而有终。亲友书谓“无始所受之生,尽大地为丸,不能记其数。”由此可证明生死无边。
正月十三日讲
癸二、思惟别苦。分四。子初、思惟三恶趣苦。子二、思惟人苦。子三、思惟修罗苦。子四、思惟诸天苦。
“子初、思三恶趣苦,已如前说。”
“子二、思惟人之苦者,谓饥渴寒热不悦意之触,追求与疲劳之苦。复有如前所说之生老病死等七者应知。又《集法句》(即《资粮论》)云:‘无余恶趣苦,人中亦有之,苦逼同地狱,穷似鬼王界。此中畜生苦,以力强凌弱,压迫而损害,是如水瀑流’。《四百颂》亦云:‘优秀劳其心,庸流苦其身,二苦令此世,日日而摧坏。’”
盖苦根由惑业而来,以惑业受生,无论为王为丐,无非是苦。若由悲愿受生,则为王为丐,均不受苦。以惑业受生属行苦性,纵有暂乐,均不能住,终归于苦。悲愿是净心,非行苦摄,故不受苦。
“子三、思阿修罗苦者,彼以不忍于天人富饶之嫉妒,热恼其心;依此为缘,与天战斗,领受多种截身破裂等苦。彼等虽具智慧,以异熟障故,说彼身不能见谛也。”
非天之苦,由彼嗔忿业感而来,彼见天界富乐,嫉妒热恼,由此因缘,与天斗争,备受割裂等苦,在天界遭割裂,不致于死,而非天则死。非天与天斗,上可至梵天,梵王入池浴起,现忿怒相,非天即败,因败益增羞忿诸苦,修罗与天战,能手掩日月光;又修能掷山如投石。天能驱象毁山。此见《念住经》。非天虽具智慧,以异熟障,不能见谛。障分四:(一)烦恼障,(二)所知障,(三)异熟障,(四)等流障。依性相说,以恶及有漏善成熟而受果者,是异熟障。依上师要门说,凡成凡夫情器世间不得自在者,即异熟障。
正月十四日讲
子四、思惟诸天苦。分二、丑初、欲天之苦。丑二、上界天之苦。
丑初、欲天之苦。分三。寅初、死堕苦。寅二、陵蔑悚惧苦者。寅三、砍截破裂残害及驱摈苦。
寅初、死堕苦。
“诸天若于死时,见五死相,从彼所生之苦,较先受用天欲所生之乐,尤为重大。五死相者,身色不可爱乐、不乐本座、花鬘萎悴衣着垢染及身出昔时所无之汗也。《亲友书》云:‘若从天处堕,众善尽无余,任落傍生鬼,泥犁随一居’。”
此中复为二:(一)死苦,(二)堕苦。
(一)死苦。死时五衰相先现,所受之苦,此生时所受之乐为大;以久受乐者,愈不耐苦故。五衰者 (1)身光先退,天身有光,不分昼夜,以花之开合而分昼夜,临死时,身光先退。天在浴时,平时水不着身,着即死相。天身素香,将死香变臭。(2)气命将绝,坐卧不安。(3)居恒有风送妙花,自然而至,将死则无,其旧花亦随萎败。(4)天身衣服,由如意宝树叶所成,常有微风为之去旧更新,将死则无。(5)天身汗香,将死变臭。如是等诸相现时,天女亦名散去,有独居索处苦,纵有天女见怜,亦不过遥祝其死后不堕而已。又天死须经七昼夜方绝,彼一昼夜,等人间五百年,弥留愈久,受苦更剧。天之福报皆由其过去业力为因。推之世间亦莫不各具有因,如徒有缘而无因,决无从获得。世之缘仕宦商贾而求富贵者多矣,如非夙具有因,与缘和合,虽欲强求,其可得乎。
(二)堕苦。比凡夫死时尤苦,以由众善已尽。惟余先世恶业,定随恶趣。譬如富而举债,尽量享受,财尽债至,惟有被债主牵去之一途。又天有神通。预知当趣所生恶趣,今昔比较,痛苦尤倍。
寅二、悚惧苦
“悚惧苦者,于具有广大福聚诸天,及有最极胜妙欲乐生时,诸薄福天子见之,便生惶怖,由是而受广大忧苦。”
诸天之福报,由过去积善业力而来。业有大小,故福亦有大小,以小福见大福,则自生惶愧,且畏其凌逼。人世亦有此境。
寅三、割截苦
“砍截等苦者,诸天与修罗战时,受诸支节断截,身体破裂,及杀害之苦;若断头者,则便殒没;若伤身节余处,续还如故。摈逐苦者,强力天子才一发忿,诸劣天子,便被驱摈出其自宫。”
诸天如遇修罗斗争时,有断肢裂体等杀伤苦,但除断头外,余则可医,以天池中水,手足断者浴之能续。又诸天中,亦有强凌弱,大并小等,等同人世;如福诸天,遇强胜者一怒,即被迫而离其居,眷属亦为他有。
丑二、上界天之苦
“上界天之苦者,上界二天,虽无苦苦,然具惑与障,于死及住不得自在,以其粗重即彼苦也。”
上界二天,固无苦苦、坏苦,而有行苦。以上界由灭尽定、无想定、感得天果,而其烦恼种子仍然随逐,杀那变坏,不能自主、定力尽时,烦恼即起,仍受堕落。外道不知行苦,以为无想定等即解脱道,努力修之。其不成者,或入昏沉,成畜生因。即修有成者,定力尽时,不见解脱,猛生贪着,或起邪见,谤无解脱。遂入
“复次,《集法句》云:‘有色无色界,超越于苦苦,具有定乐性,经劫住不动。然彼非解脱,尔后仍复堕,从恶趣苦滩,暂似为出越。虽勤无久居,犹如鸟飞空,如童力射箭,终有下坠时。似灯久然烧,刹那刹那坏,为行及变坏,诸苦所损害’。”
有色无色二界,虽超越诸苦,而未离行苦,如负重然不过暂获休息,以尚未解负担故。空无边处。住二万劫;识无边处,住四万劫;无所有处,住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天,住八万劫。在住八万劫禅定乐时,不修善止恶,如在梦中,惑种随行,力尽惑牵,仍受后有;如鸟飞空。力尽终随于地,如童射箭,不远即堕。若生人中,得闻正法,如有力者,依鹄发射,当可不堕,故人身实胜于彼。又如灯焰,刹那刹那变灭,终趋于熄。蕴身一成,第二刹那即趋变坏,刹那刹那为行苦支配,故纵 有顶,苦性未除。以轮回即苦,未出轮回,苦无有尽。故惟有出离生死。即无诸苦;欲出离生死,即当不为惑业所转,即当认识惑业而断除之。
返回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目录页请点击:这里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