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寺院管理 > 庄严道场 > 古迹名胜·西园戒幢律寺导游手册

古迹名胜·西园戒幢律寺导游手册

发布日期: 2006-01-01 浏览量: 14,400 次浏览

欢迎辞

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坐落于苏州城西阊门外,东靠以古典园林闻名的留园,西邻幽寂的寒山古寺,北倚美丽的虎丘风景区,南临阊门运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西园寺是巧妙融合佛教殿堂与苏州园林为一体的寺院。寺内古木幽深,梵宇重重,绿茵曲水,鸟语花香,经声梵乐中怡然使人步入了一个清净庄严的伽蓝圣地。临闹市而无喧嚣,近尘寰而不污染。钟鱼梵呗,涤除烦恼之扰;绿荫亭阁,缓解人生辛劳;白云流水,怡然漫步,于身于心,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里,您既可以目睹五百罗汉的各异神态,又可领略曲径通幽的悠闲情趣,如果有幸一睹四百岁神鼋畅游池中,更是其乐无穷。

朋友,千万别错过来西园寺一游的机会,西园寺欢迎您的到来!

历史回顾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始名归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明嘉靖(1522--1566)之末,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今留园)时,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徐泰时故世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并于崇祯八年(1635),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改名戒幢律寺,经茂林律师及尔后数代住持的努力,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法会盛极一时,列为江南名刹。可惜在清代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火,光绪年间,浙江按察使盛康与吴郡士绅同倡议修复西园寺,请紫竹林寺方丈荣通及其徒广慧负责重建。广慧法师重振寺宇,劳苦功高,在30年中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罗汉堂、天王殿、放生池及安僧的配套设施,基本形成了全寺的建筑规模,使西园寺再度成为吴门首刹。

文革期间,西园寺又一次面临存亡的考验,为使寺院免于危难,明开、安上两位法师不顾个人安危,舍身护寺,抢救文物,更由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和迟浩田将军的保护,使西园寺成为苏州唯一没受到破坏、基本保持完整的寺院。

历史发展到今天,欣逢盛世,百废具兴,现今方丈普仁大和尚继承前两任老和尚遗愿,以振兴祖庭为己任。近年来,在市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乘着党贯彻、落实宗教政策的春风,先后回收了寺院北面的土地八千余平方米。开始了多年酝酿设计的三宝楼工程。为恢复西园历史风貌,更完成了山门殿、钟鼓楼工程和上塘河“福德桥”、“智慧桥”工程。还创办了以培养高级佛教人才为目标的“戒幢佛学研究所”。

主要殿堂及景点简介

一、照壁

照壁位于寺院的最外围,黄墙黛瓦,顶上有双龙盘绕,可以说是寺院的屏障。正面写着“戒幢律寺”四个大字。戒是戒规,防非止恶。幢,是佛教的一种柱状旗帜,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律是修行者应遵守的各种戒律。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知道,西园戒幢律寺是一个重视戒律,以戒为本、以律为宗的律宗道场。

照壁的另一面写的是“自觉觉他”。佛是觉悟的意思,佛陀彻底地觉悟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并用自己的毕生精力教化众生,指引众生解脱烦恼。这四个字提醒我们,一个学佛者所应有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目标,不仅要自己觉悟,也要帮助他人乃至一切众生觉悟,让他们都能从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如果说“自觉”是“觉悟人生”,那么“觉他”就是“奉献人生”。

譬如说:

“自觉”的人是罗汉。“觉他”的人是菩萨。那“自觉觉他”的人就是佛了。

二、福德桥、智慧桥

照壁的两边就是福德桥和智慧桥。这两座桥就像两条小白龙横跨于上塘河上,成为西园寺接引信众、游人的第一步。两座桥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气势非凡,站在桥上,可以尽情观赏运河两岸的美丽风光。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建造两座完全对称的桥呢·又为什么起名叫福德桥、智慧桥呢·这其中的含义是很深刻的。因为福德和智慧对任何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是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两者缺一不可。学佛修行也是如此,既要修福,也要修慧,如果一个人,只有福德而缺乏智慧,或有智慧而没有福德,都是是很不幸的。需要说明的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超越世间的大智慧,也就是佛教中常常讲到的“般若”。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和建议各位来西园寺的朋友,请您先从福德桥进入,出来的时候,请走智慧桥。祝愿每一位走过这两座桥的朋友们福慧增长、吉祥如意!

三、御赐牌楼

走下福德桥、智慧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而雄浑的御赐牌楼,它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参差有致。上部为木枋楼,正中置明楼,左右为边楼。这种结构与气派的山门,在江南寺院中是不多见的。

牌楼的中门横额上写着“敕赐西园戒幢律寺”。两边石柱上对联上联是“佛日增辉,重开阊阖”,下联为“宗风振律,大启丛林”。“重开”指原寺在咸丰十年(1860)被太平天国军队烧毁,后来重建。“阊阖”指西园寺所处的位置是在苏州阊门外。“宗风振律”说明西园寺是律宗道场。“从林”就是指僧众聚居的寺院。这幅镌刻楹联,既是西园寺昔日辉煌的见证,更是今日欣逢盛世、梵刹重辉的写照。正中最上方明楼上竖额写着“震国戒幢”。1903年,广慧老和尚五十岁时亲自到北京恭请《龙藏》(佛教《大藏经》的一种),光绪皇帝敕赐“紫衣沙门,震国戒幢”,这就是匾额的来源。

四、山门殿

走过御赐牌楼,才是西园寺新建的山门,即山门殿。山门为寺院的外门,由三扇门并列组成,所以又名三门,三门象征佛教所说的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也含有信、解、行及智慧、慈悲、方便之意。整座山门集精美建筑与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于一体。

山门正上方是“戒幢律寺”匾额,两边的楹联为:“一水设双桥广度群生登觉岸,三风垂百世严持净戒证菩提”。这是已故中国佛协副主席、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居士的遗墨。“一水设双桥”是指上塘河上的福德桥和智慧桥,“等觉岸”一语双关,既指信众和游人进入本寺佛教圣地,又指佛门接引众生,启迪和开发众生心中本来具有的觉悟本性。下联的“三风”是指西园多年总结的“家风、道风、学风”三风建设。“证菩提”就是达到最高的觉悟,也是就成佛。后面上方正中有金灿灿的四个大字——“宗风正脉”,这是清代雍正皇帝的御笔。两边楹联——“发菩提心悉使众生离诸苦,得正法流普于十方演妙音”,这是元代僧人继善血书《华严经》中的偈诵。山门背面正中上方是前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书法家顾廷龙题匾“净域同登”,下方楹联为弘一大师书《华严经》辑句——“平等观诸法满足一切大愿力,悲心救世间速成无上佛菩提”。

五、前花园、钟鼓楼

穿过山门,展现在您眼前的是整修一新的万余平米的前花园,绿树成荫,鸟语话香,令人心旷神怡。花园里有四季长青的香樟树,石板路两侧铺满了郁郁葱葱的青草。和寺院里面一两百岁的古老的树木相比,花园前面的这些树实在是太年轻了,可是也唯其年轻,显示着古老的佛法在今天崭新的时代也如年轻人一般,充满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一如继往的化导人心,和谐社会。在前花园两边的黄墙上有长长的宣传栏,分别是对西园寺和戒幢佛学研究所的全面介绍。如果您能细心浏览,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走过丛林夹道、由花岗岩石铺成的菩提大道,就是恢复重修的钟鼓楼了。西园寺历史上的钟鼓楼于1860年毁于兵火,其后虽恢复寺院,因财力维艰始终无法重建,直到今天,在方丈普仁大和尚多方奔走的努力之下,钟鼓楼终于在沉寂了145年之后,再次敲响了庄严悦耳的钟声。在佛教中,钟鼓法器为龙天耳目。早晚功课和重大法事活动之时都要钟鼓齐鸣,以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早晨先敲钟后敲鼓,晚上先敲鼓后敲钟。听钟声,能消除人的烦恼,净化人的心灵。钟声能“惊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梦迷人”。忠心祝愿每一位来西园寺的朋友都能:“闻钟声、烦恼净、智慧长、福德增”。

六、天王殿

走过钟鼓楼,就到了黄墙黛瓦、气势恢宏的天王殿。它座北朝南,顶势平坦,飞檐翘角。天王殿的位置相当于寺院的前卫,起着保护寺院的作用。

1、弥勒菩萨

走进天王殿,迎面一尊弥勒菩萨,坦露全胸,大腹便便,和颜悦色,笑口常开。正如一幅形容弥勒菩萨的对联所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我们应该学习弥勒菩萨的欢喜与大度,为人处世,心胸要开阔,心量要大;待人接物,要慈眉善目、喜悦柔和。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圆寂后上生到兜率天内院。他将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从兜率天降生人间,在龙华树下成佛,教化众生。

弥勒菩萨一手指拨佛株,一手搁在布袋上。有人或许会问:弥勒菩萨怎么和布袋联系起来呢·相传在我国五代梁朝时,浙江奉化地方有一位和尚,经常背着一个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家信佛,人们就称他“布袋和尚”。他一生的行为与常人很不一样,在临终时留下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就安然地离开了人世。世传这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于是,以后很多寺院都将弥勒菩萨塑造成布袋和尚的形象,供奉在天王殿里。

2、四大天王

天王殿的东西两侧四尊高大的塑像,就是佛教中最有名的四大护法天王,他们分别是怀抱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执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臂缠灵蛇的西方广目天王,手擎雨伞的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在各自的方位上保护佛法、利益众生。民间通俗地称四大天王为“风调雨顺”。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闻天王毗(pi)沙门。据说他与吉祥天女是夫妻,在古印度他是佛教中的一位主司施福护财善神。在印度古神话中,他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一位“大财神爷”,故在四大天王中他的信徒最多。中国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画像,画他渡海布道之际,常常散下金银财宝。这四大天王像神形兼备,表面看他们很威猛,其实内心非常慈悲。他们表现出金刚怒目的相貌,主要是为了降伏那些危害佛法的魔鬼。

3、韦驮菩萨

天王殿的背面,供奉供奉的是韦驮菩萨。韦驮菩萨是寺院的守护神,其职责是保护寺院的安全。他曾经发愿,要在贤劫千佛中每一尊佛出世时,护持佛法,为众生服务。正如寺院僧众每天唱诵的“韦陀赞”中说:“韦陀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论。”韦驮菩萨手中拿着一根宝杵,就是用来镇压魔军的。据说韦驮菩萨的宝杵横放于两臂之上的寺院是不挂单留宿的,西园寺是十方丛林所以韦驮菩萨的宝杵是立放的。我国从唐代以后,寺院均设韦驮尊像。

七、大雄宝殿

从天王殿往前走,是一片开阔的庭院。庭院中古木参天,有数百年的香樟树和珍贵的银杏树。再往前就是香花桥,小巧玲珑,古朴雅致,造型优美,堪称“寺中之桥”的典型。桥下是“香积池”,池水与放生池相通,各色鱼儿,悠游其中。十方香客都相信“香积池”水可以去病息灾,所以每逢初一 十五会看到很多香客排队洗脸以求吉祥健康(不可饮用)。

穿过香花桥,迎面而来的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兴建于光绪末年。梁枋均施苏式彩绘,典雅富丽,绚丽夺目。檐枋悬有“西乾应迹”匾额。西乾是指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因地处中国的西方而得名。相应地,中国则被称为东土。应迹是应化垂迹,也就是佛、菩萨应众生的机缘而示现种种形象济度众生。大雄宝殿是一个寺院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是寺院僧众做早晚功课和举行各种法会的场所。

1、释迦牟尼佛

一进正门,迎面是三尊高大的佛像,释迦牟尼佛居中,东面是药师佛,西面是阿弥陀佛。居中的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成道前叫悉达多乔达摩,他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印度,是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为了彻底解脱自己和众生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29岁时毅然离开了王宫,出家修行,终于在他35岁那年的一个拂晓,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证得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然后,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弘扬佛法、普度众生。释迦牟尼佛两侧站立着他的两大弟子,年轻的是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右侧年老一些的是迦叶尊者,以其刻苦修行而著称。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他一直跟随在佛的身边,他的记忆力非常好,在迦叶尊者主持召开的第一次佛教经典结集中,最早的佛经就是由阿难尊者背诵出来的。

2、药师佛、阿弥陀佛

东面的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光世界的教主,又称做“大医王佛”。因为他能解脱众生的病痛、苦难和灾害。所以又称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他在行菩萨道时,曾发了十二大愿,每个愿都是为了满众生的心愿,拔出众生的痛苦。成佛以后,他始终在实践自己的誓言。虔诚念诵药师佛的圣号,可以消灾免难,健康长寿。

西面是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佗佛成佛之前,是一个国王。他听了“世自在王佛”说法,觉得很有道理,就出家修行,名叫“法藏”。他曾发了惊天动地的四十八个大愿,接引一心称念“阿弥佗佛”名号的佛门弟子临终之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此也称接引佛。

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往往把“如来佛”三个字连起来念,这是不对的。其实,如来就是佛,是佛陀的异名,意思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释迦牟尼佛也可以称为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如果把“如来”和“佛”连在一起称呼就是笑话了。

3、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大殿后壁东面供有文殊菩萨,西面供有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以其“大智”而著称。他是过去七佛之师,现在为众菩萨之首。他是智慧的化身,协同释迦牟尼佛宣讲佛法。如果您希望自己聪明而有智慧,不妨多礼拜大智文殊菩萨,当然,自己的刻苦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普贤菩萨以“大行”而著称,他发过十种大愿,利益众生。他所乘的六牙象王象征六度(六度,又称为六波罗蜜,是菩萨修行的六种主要资粮,即: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万行所产生的无比力量,能排除一切障碍。

在三尊佛的两侧,分别护立的是东边的韦陀菩萨和西面的北方多闻天王,他们以其大神通力,大威德力,护持着佛法的源远流长。大殿的东西两侧是二十诸天金身立像,有的金刚怒目,有的菩萨低眉,神态各异。他们的目的都是护持佛法,利益众生。

4、海岛观音群塑

三尊大佛背后,是一座大型立体彩塑群像。正中是鳌鱼观音,又称海岛观音,左边是善才童子,右边是龙女。上正中反映的是释迦牟尼佛在雪山修道时的情景。两边是十六天神,下面是十八罗汉。整个彩塑群像精妙绝伦,生动传神,令人遐思。

八、观音殿

观音殿位于大雄宝殿的右侧。于光绪初年建成,殿内置三座佛龛,供奉三尊坐相观音菩萨,呈微笑状,面部丰满慈祥,头披风巾,中间一尊高大,端坐于莲花座上,左右各有善财、龙女侍从。此尊观音像是明代巧匠用香樟木雕塑而成,脸部的笑纹、身上的衣褶,线条流畅,反映了当年高超的工艺水平,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观音菩萨的全称是观世音菩萨,凡是遇到灾难和不幸的众生只要虔诚、恳切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故称观世音,略称观音,也叫观自在。观音菩萨是慈悲的显现,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帮助苦难的众生。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观音信仰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每逢观音菩萨的三个重要节日(阴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 九月十九),来寺院朝拜的信众可谓人山人海,尤其是在观音殿前礼拜的善男信女更是络绎不绝。这就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无限魅力所在!正如观音殿中的楹联所写:“妙相圆融遍尘刹而求无不应,悲心志切度群生凡有感皆通”。当然,仅仅是向观音菩萨礼拜、祈求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向观世音菩萨学习,学习他大慈大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为他人着想,尽力帮助他人从痛苦和不幸中解脱出来。

现在我们看到的观音菩萨像大都是女性的形象,其实早期的观音像是男性居多,初唐以后女性化的形象逐渐增多。观音女性化,更符合大慈大悲的特性,并适应我国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

九、罗汉堂

在观音殿的正对面,是享誉中外的五百罗汉堂。我国从北宋以来有罗汉堂之设,一方面为僧人树立楷模,另一方面向世人展示:人人都有佛性,罗汉就是从实实在在的僧人修炼而成的。罗汉又称阿罗汉,是指一个人用功修行,断尽一切烦恼,所证得的果报,是从生死轮回中获得解脱和自由的圣人。西园寺罗汉堂创建于明代末叶,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火,现存第一进石拱门的圆框,雕刻精美,为明代遗物,其余建筑为同治、光绪年间陆续重建的。

1、五百罗汉

罗汉堂屋宇深广,共三进四十八间,呈田字形。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泥塑金身罗汉五百尊,分单双号相对排列。五百罗汉造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喜怒哀乐,无一不备;衣褶条文,清晰分明,无一雷同,是江苏省现存艺术性较高而唯一保存完整的清塑五百罗汉。

2、千手观音

步入罗汉堂正堂,迎面是一尊用四快香樟木雕刻而成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观音像共有1000只手,每只手掌中有一只眼睛,象征了观音菩萨无限慈悲和无量智慧。只有慈悲和智慧都具足了,才能真正救度众生。此像构思奇特精巧,技艺高超,是木雕像中的艺术珍品,也是西园寺镇寺之宝之一。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的舞蹈《千手观音》就是以此构思而一举闻名的。

3、四大名山与四大菩萨

接下来是佛教四大名山塑座,罗汉堂以此为中心,呈田字布局。四大名山分别为四大菩萨成道的应化道场:普陀山为大悲观音菩萨应化道场;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萨应化道场,九华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峨眉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罗汉堂正中的这一四大名山塑座,包含着两方面的立意:一方面四大菩萨象征悲、智、愿、行,激励佛门弟子要效法四大菩萨的精神,一心修道,普济众生;另一方面罗汉堂初建时方丈考虑四大名山不可能每个人都亲往朝拜,游客在此就可顶礼四大名山,并瞻仰中国佛教的主要圣地了,真是一举而多得啊!

4、济公与疯僧

罗汉堂内还有一景便是中心两侧的济公与疯僧,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济公是南宋著名高僧道济禅师,擅长诗文,潇洒自然,不畏强暴,乐于助人。济公塑像极富漫画色彩,歪戴僧帽,肩披破僧衣,手持破葵扇。更为独特的是,随不同角度观看,济公脸上的表情也不一样:从左侧望去,突出其眉梢的几条皱纹,使之笑容可掬;从右侧望去,歪嘴的皱纹很深,呈现愁眉苦脸之相;正面相看,则是一副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尴尬面孔。简单地说就是“右面笑,左边恼,正面好气又好笑”。济公的眼睛塑得更神,不管你在哪一个角度看,好像他都在盯着你不放。需要说明是,小说和影视中的济公形象,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并不是济公的本色。更不可因此对佛教产生误解。癫僧像取材于《说岳全传》中疯僧扫秦的故事。疯僧在杭州灵隐寺做烧饭和尚。岳飞遇害后,一日秦桧到寺烧香,疯僧当众揭发其罪行。他嬉笑怒骂,使得秦桧胆战心惊、狼狈不堪。疯僧身上那根腰带,塑得如同真的丝带束在腰间,那个结塑得好似用手一拉就能开的程度,逼真极了。据说这两尊塑像是塑造五百罗汉像的两个带班老师傅的比美之作。

5、话说“数罗汉”(对参访团队开放)

在江浙一带民间家喻户晓广泛流行一种“数罗汉”的风俗。具体数法介绍如下:

依男左女右的顺序进入石拱门,拜过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后,想着自己的心愿,随愿选一尊有缘的罗汉作为第一尊开始数起,数到本人今年的年龄(虚岁)那一尊止,记住罗汉的号数是多少尊。千万不要误以为当数到面貌带笑者必有好运就喜滋滋;数到面貌哀愁或愤怒者便以为不吉利,老大不痛快。最好还是看看罗汉卡上的诗是怎么说的吧,一定要保存好开过光的金卡,但愿这尊尊罗汉能给您带来好运。

十、美丽的西花园

西园寺以园名为寺名,是因为有一个美丽的西花园,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典型江南园林的优美景致。这里有碧水清流、古木芳草;有鸟语花香,竹青柳瘦;更有假山玩石、亭台楼阁。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西花园,尽情享受园中美景吧。

1、放生池

在西花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要算放生池了。放生池呈蝌蚪形,头部在南、尾部在北,并弯向东南。池水绕园一周,再从罗汉堂下部直通大殿前的香积池,九曲三弯,时在明处,时潜暗中,然后延伸到库房后面。构建之巧妙,水面之宽阔,在国内寺庙中实属罕见。

放生池既是大自然湖泊的缩影,供游人观光欣赏;又是佛教寺院的放生场所,供善男信女行善积德之用。佛教是慈悲不杀生的,不但不杀生,而且还要积极护生、放生。西园寺的放生池里,最多的就是各种品种的鱼和龟了。五色缤纷的鱼儿悠游自在,穿梭往来,或聚或散,怡然自得,与那些菜市场上任人宰割的鱼类相比,它们真的是太幸运、太幸福了。

2、世界珍稀保护动物——风水神鼋

在这里呢,特别要向各位游人介绍的是西花园放生池里的两只斑鼋,斑鼋又是斑鳖,是鳖的一种,因其背部有黄褐色的斑点而得名斑鼋。据考证,这两只斑鳖已经有四百多岁了是世界上已知最常寿的动物,而且,像这种背上有斑点的斑鼋全世界仅存三只,而西园寺小小的一个放生池里就有两只,足见这两只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珍贵了。天气晴朗,有时大鼋会浮出水面。据目测,两只大鼋,一椭圆、一长圆,一名方方,一名圆圆,身长达一米五左右。

西园寺的风水大鼋堪称一绝,它给游人带来无比的愉悦与情趣,每逢三至十月便会浮出水面,愿您能目睹大鼋的神异风采。当然,如果您一时看不到也不必太遗憾,放生池岸边有两只铜塑斑鼋造像,正是以一比一的比例塑成的,形象十分逼真,苏州本地人对风水大鼋有很多奇妙故事传说。四面厅法物精品厅有风水神鼋模型吉祥物纪念品,可供游客珍藏留念。

3、湖心亭

在放生池中有湖心亭一座,顾名思义,亭建在湖心,环水萦回,犹如岛屿,仿佛蓬莱。亭为六角,砖木结构,楼阁形式,双重飞檐,轻盈多姿,造型优美。亭以粉墙分间内外,东西两面各设大门,通过九曲石桥与两岸连接。亭外有檐廊,设置靠栏,观鱼翔戏乐,看神鼋出水,令人陶醉,依恋忘返。更为独特之处是亭中有亭相套,同是六角,似是外亭的微型,不同者内亭为单檐。内亭东面供奉阿弥陀佛,以示凭藉佛力,摆脱畜生恶道的轮回之苦,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面供奉莲池大师,大师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主张净土,提倡放生,于城内外开放生池,撰写《戒杀放生文》,以诫害物,而且莲池大师还是戒幢律寺大弘律法的第一代住持茂林律师的恩师,供奉其像亦寓怀祖念本之意。内亭下部是近年修葺寺宇时,用丰子恺的护生画补绘。若说西花园以放生池为中心,那么湖心亭则是中心的核心,而亭中亭又是核心的“核心”。亭阁倒影,映入池中,可谓亭池互辉;蓝天白云,飘浮湖面,悠悠缈缈;池中设莲花喷泉,条条水线从花中迸射,莲蕾荷叶一旁衬托,这种虚实倒影的艺术效果,构成亭中亭画面,幻化成天与水、人与佛、世间与天国的微妙结合,真可谓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4、放生池周围风景

湖心亭东南角有一处黄石磊砌成的假山,山有空洞可穿行,又有石级可攀登,曲径迂回,逶迤起伏。登上假山,赫然又是一座六角亭。前亭在水中,此亭在山上,山虽不高,略可小憩凭眺,极目远处,西花园可收眼底;凉风袭来,树影娑婆,使人心旷神怡。此亭名曰“云栖亭”这也是为了纪念莲池大师的功德而建的。

在池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建筑,西侧的临水建筑名“高云极乐世界轩”,单檐翘角,单间单进,外设檐廊。东面临水筑露台,台上有一古典厅堂,名“四面厅”,四面置大门,墙壁均为镂空窗花,宽敞明亮。现在是佛经法物流通处,里面有各种佛学书籍和精美的佛教纪念品可供游人选购。大厅内有一副很美的对联:“地拓三弓喜几净窗明柳眼花须齐掩映,塘开一鉴看鸢飞鱼跃天光云影共徘徊”。

露台上有两棵紫藤树,为明代时栽种,树龄已达四百多年。而在四面厅南侧,更有一紫藤,据记载树龄为540年,列为一级文物保护,现已设石柱铁栏围起。这两棵紫藤树藤干粗如树干,蜿蜒直至屋顶,枝繁叶茂,满架绿荫。若在厅内茶室中、露台上品茗小憩,茶禅一味,乐在其中!

四面厅西北侧有一恬静之处,三面环水,中间用石块垒起一平台,一周是幽径环绕,树木扶疏。平台上有石桌、石凳,三五为伴,游憩其间,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接待联系电话:

客堂:0512-65525145

西园寺官方网站:www.jcedu.org

西园寺官方服务号

西园寺官方订阅号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