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正面关怀——死亡为光明之回归之二
发布日期: 2006-01-01 浏览量: 3,507 次浏览
达 照
第二节 真情与爱心的关怀
在每个人的死亡过程中,临终者必须面临肉体的摧毁和观念的冲击,如果仅凭临终者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境界,一般而言是很难顺利安祥地走过死亡通道的,特别在四大分离之时,环境对他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几乎是无能为力地受到了环境的制约。所以,创造一个适宜安心的氛围——改善环境,引导其观念逐渐趋向解脱——正确观念,就是临终基本关怀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基本的世间之孝。
佛陀就是宇宙人生的究竟觉者,宇宙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就是我们的生命,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真理,环境的每个角落也都有真理。觉悟真理始终是佛法的根本目的所在,即使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刻,这种觉悟究竟真理、彻见生命真相、实践生命价值的机会依然存在。
注意!不管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关怀临终者,都必须建立在人间真情和至诚爱心这个层面上。也就是说,临终关怀并不是一种公式化、机械化的运作,更不是一种作给别人看的虚伪摆设,而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碰撞,是一种悲欢离合的交接互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透露,也是完全出自于内心深处的同体大悲,一切为了彼此生命的庄严!是故,所有的行为举动都必须落到实处,都要能够让临终者真切的感受到:给他力量,改变他们那孤苦无依的脆弱情绪,给他智慧,指导他们光明宁静地走上死亡之路。
一、改善临终者的环境
当一个人濒临死亡的时候,他的意志就会显得比原先薄弱很多,神经也更加衰弱了,尤其容易受到环境的刺激,所以会对外在的环境以及他人的行为挑剔起来,环境对他精神上的影响也就会比原先更加巨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对于临终者的环境予以改造,一是停止负面作用的行为,二是提供正面影响的关怀。这也是佛教戒律里面所说的“止持”和“作持”之意。不应该做的事情,要是作了,就算犯戒;而应该做的事情,却不去做,也同样是犯戒。所以,我们要知道这种“双向”的关怀,非常重要!
1、停止负面作用的行为
由于人们对死亡的逃避心理,又缺乏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因此常人遇到死亡事件的时候,就会心慌意乱、六神无主,从而在行为方面造成慌乱的景象,致使临终者亦受影响,倍受其苦。更有甚者,大肆宰杀、喧闹、哭喊等,惊天地、泣鬼神而无所顾忌,摆宴席、会亲友而讲究体面,更令临终者情绪混乱、心神颓废、苦痛不堪。所以,必须停止各种对临终者极具负面作用的行为。
第一、切勿急救
如果明知病危者已回天乏术,必死无疑,急救亦无从延长其生命时,就应当机立断,免受无谓痛苦。与其让病危者插满管子,忍受煎熬,不如助其安详辞世。
临终者处于昏迷状态的时候,而其意识还是清晰的,虽然维生系统、复苏器或许可以暂时延长寿命,但是因为肉体的疼痛而产生嗔恨、执著,致使无法安祥往生。如此权衡之后,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应尽其所能,令临终者心境安宁、祥和。若能于熟悉的处所断气,可促使亡者安详辞世。就常人而言,自家住处较令病者感觉安适,若能于家中死亡最为理想。假若不能,亦应要求院方撤除监测器、摒弃一切检验,务必使其不受医疗仪器的干扰。
听说有些人在病危之时进行抢救,因输送氧气、压缩心脏,致使口吐鲜血。几经折腾之后,死者往往双目怒视,口张舌吐,嗔恨恐惧之相显现,可见痛苦难忍。所以,倘若已经明知到了群医束手、无法救活的地步,那就切勿急救。
第二、切勿碰撞其身
临终之际,色身四大分散,彷彿生龟脱壳、螃蟹落汤,众苦交煎,痛不可言。若是碰撞其身,则如刀绞火烫,倍加苦痛,因而嗔恨无比,犹如烈火焚烧。经典上说,阿耆达王临终之时,边上有人持扇不慎落在他的脸上,即时疼痛不堪而生嗔恚,转世堕为大蛇,更加受苦。特别是在临终者的身上拍打推动,必定如抽筋剥皮一样极受苦痛,而导致了心神慌乱,错投门路,更加堕落,所以切切不可碰撞。
第三、切戒搬动
人将命终,身不由主,只要一动身体,就象受尽拗折之痛。此时,任其或坐或卧,侧卧仰卧,都要以其感觉舒适为宜。如果已经昏迷而未断气,纵然有些便溺沾身,也不能为其擦拭、沐浴,以免增加他的痛苦。如果搬动而导致产生疼痛,则会使其生起嗔恨忧恼,甚或堕于毒虫蛇蝎之类,那就更加不好了。病者气绝之后,无论采取任何姿势,都不要将其身体随便的移动,应该任其俯卧或侧卧。
如果因为病重而插有鼻管、尿管等,见病危时就可以将之拔除,但宜细心缓缓抽出才行。插管时极为疼痛不适,但拔出时则不致于太感疼痛,因此可以放心地拔取。切不可依照世俗习惯的知见,认为亡者手足不直,来生将成折肱跛足之人,此乃大谬不然。佛陀入涅槃,即采取右胁侧卧,有些修行成就的人,也多是采取吉祥卧而逝,或坐化立亡的。这正是显示了生死自如的洒脱。
依据中国人的民俗习惯,人死前必须“搬铺”,男性则搬至正厅右侧,女性则搬到左侧,不让他们在自己的寝铺里面断气。殊不知,此举贻害病者甚巨,大违天伦,焉可不慎!
在身体尚未完全冷透之前,应该留意亡者面部、身上,勿使蚊蝇叮咬、停留。因为他的气息虽然已经断绝了,但体温没有冷透,神识尚未完全出离肉体,此际,虽是些微之物触及尸体,但亡者仍然会感受到痛苦。
人死的时候,身体的热气自下(脚底)而上(头顶)逐渐冷透的,是为超升之相;自上而下逐渐冷透的,即为堕落之相。所以才有“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傍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而切切不可屡做试探,倘若神识尚未脱离肉身,稍有刺激,即会心生烦恼疼痛,对亡者有害而无益。所以尸体不可随便搬动,应该等到亡者全身冰冷,毫无体温,神识离去,确已死亡之后,方可移动。但若有大修行人或者内行的人在场,可以中指指背轻轻试探则无妨碍。
据慧律法师说:某次,为一信徒之姑母助念。亡者断气时为俯卧。家属本欲将亡者遗体翻转为仰卧,他交代大众,尸身保持原状,继续助念。俟四、五小时后,亡者脸色红润,相貌庄严犹胜生前。法师因事,先行离去,稍后亡者之子闻讯赶回,进门即嚎啕大哭,边责备在场出家众,草率处理亡者,边搬动遗体。顷刻间,亡者面呈黑气。当知:此刻乃亡者最痛苦之际,所需者为佛号,而非其他不当之举啊。
但如果遇到如下特殊状况,则不可拘泥,应先搬动再作助念等处置。如:在浴室摔倒,无法爬起,应立即将人抬出。若就诊医院不便于助念,亦须将临终者抬出。此等乃是极不得已之情况,方可采取特别的措施。
第四、切勿急忙更衣
民间习俗常于临命终或断气后急为亡者更衣,这种举动甚为不妥。因为移动尸体,将导致亡者痛苦不堪而起恼怒。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以为临终时没有更换衣衫,等到断气之后才来更换,恐怕亡者死后就无法得到更换的衣衫了。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不足采信。要知道,不等到断气十六小时、全身冰冷之后再行更衣,那就无异于肆虐亡者。如果病者能够自行沐浴更衣那就最好,倘若不能,则不可预先为其抹澡、更衣,以免破坏正念,不得往生。印光大师曾经开示说:“病者临命终时,搬动卧处,更换衣服,实是增其痛苦,促其速死,孝子仁人,何忍出此。若谓死于卧床,后人卧之不吉,则是以寇仇视其亲矣!若谓衣冠不整,为鬼将褴缕裸程,果如所言,则何不将食物塞满其腹,免彼为饿鬼乎。臭皮囊且无用,况衣物哉!”
慧律法师著《临终备览》说:某次,一信徒前来,谓其祖母平日黎明即起,昨日九点多尚未起身。家人至房内探视,始知其已往生。断气多久不得而知,但见其全身僵硬,动弹不得,遑论更换衣衫。此时应如何处置?正确处理方式为:先将亡者安放妥当,慎勿搬动,全力为其助念。二十四小时后,亡者身体逐渐软化,相貌改变,面容似有笑意,念佛之不可思议可见一斑。翌日,笔者建议家属为亡者热敷,以热毛巾搭附关节处,令筋骨活络,始为其更衣。若有死未瞑目者,亦待全身冷透,以毛巾热敷双眼,数分钟后即可合拢。当知死不瞑目有二种情形,一为生病过久,药物服用太多或生前即为植物人;二为临终业障现前,痛苦不堪而现穷凶极恶之相。
第五、切勿立即送进冰库和注射防腐剂
临终者才断气的时候,神识尚未完全脱离肉体,仍可感受痛苦,倘若立即将尸体放入冰库,将陷亡者堕寒冰地狱之苦。因其虽然感到寒冷,但是口不能言,个中苦楚,不言而喻。依佛教对尸体之处理方式,往生时停置客厅或不碍出入之处,立即为其助念。万不可急于送往冰库,若担心尸体腐坏而早早送入冰库,使亡者无端受尽苦痛,更生嗔恨,甚是不当,最为不孝。贤良后代,焉可不慎!
同样的, 刚刚断气的时候,即施打防腐剂,这也会残害和破坏了亡者的正常觉受。恐怕最后还会导致尸骨不化,而使亡者沦为守尸鬼,所以切不可行此不智之举。
第六、勿使虫蚁爬上尸身
如果病者大量出血,为免虫蚁爬上尸身,可于病床四脚放置水盘。这是从人之常情可以想象得到,挥赶蚊蝇虫蚁的时候,往往存一置其于死地的念头。为免病者不胜虫类所干扰,挥拍之时产生恶念,就应该预先考虑周到,勿使虫类靠近亡者,不令尸体难以处置。
第七、勿令其所执著者靠近
临终之际,身心皆承受剧烈苦楚,如果平日里在感情上特别执著的人靠近身边,往往会因为见到了冤家而心生嗔恚,或者见到最疼爱的人而眷恋不舍,这一念执著,就会使其无法自在往生,不能临终随念而去。生死大事,可不慎乎?
就医学的观点来看,凡是心跳、呼吸停止或大脑死亡的时候,就可以宣告死亡。而佛教则主张,四大分离之时,神识尚未脱离色身,犹有知觉存在,必须等到全身冷透,神识完全出离,才算是真正的死亡。所以在断气之后,神识尚未完全脱离之前,乃是心灵最为痛苦之际,毕生种种情景,于刹那间历历重现,此是悲苦交集时刻。倘若见到了平生有所执著的人,势必令其遭受莫大的精神冲击,从而牵动神识,喜怒无常而莽撞痛苦地迈上死亡之路,怎么忍心啊?
第八、切勿哭泣
临终之际,尚未昏昧之时,有二方面的忌讳。一忌家属与病者作温柔暧昧的软语,以世情牵缠,徒增恩爱之悲伤;二忌临床挥泪,未死先哭,喧哗吵闹,扰乱正念,令病者心生悲恋、执著,或将泪水滴亡者身,触动其情执,使之不忍离去,而深受无可奈何的极苦。若是此等情形出现,纵然弥陀极力接引,亦将无济于事,因为临终者若没有能力与弥陀相应,其结果就只能坠落三涂更受大苦了。
或有人说:“父母劬劳,养育深恩,临别之际,竟未能泪眼相送,岂非不孝?”吾人以智慧深思,与其啼哭哭也不能令死者复生,不如强忍悲痛,做些利益亡者之事。倘若不能忍受别离之苦,也应该回避一下,到其他地方进行,以免病者听闻而生情执之痛。据说:随侍在身边的人呢如果悲啼涕泪,对于临终人而言,犹似雷声冰雹。最恰当和重要的,应该是鼓励病者念佛,并为其助念,令病者的心念贯注于佛号。
有一位在家居土,平日里念佛精进,曾感得佛现身,往生前数月即预知时至。俟时候一到,自行沐浴更衣完毕,召集莲友助念,此时他的相貌十分庄严自然愉悦,居士也表示佛已现前。不料业障突然现前。他的元配夫人在旁助念,小妾陡然闯入,啼哭不已,摇撼居士的身躯。此时,居士自己也觉得尚未跟佛往生,还在执著情感,割舍不下,潜意识中就对佛说:“放不下小妾!”然而,他的病势已很沉重,遂不能支持下去,面色泛黑,莲友加紧助念,仍无法奏效。应该切记“往生是平日放下之功夫”。能否往生,端视日常生活是否用心了。
古时有夫妻二人,信佛持斋,鹣鲽情深。一日夫死,妻悲伤啼泣,夫闻此声,心生爱念,神识即随此念投入妻身,为鼻孔中虫。妻悲泣时,自鼻孔堕下一虫,欲以脚践踏,一僧出言阻止。妻惊疑而问其缘故。僧答以:“汝夫奉持斋戒,本应生天,因闻汝悲泣,致投生为汝鼻孔中虫。”故当冷静三思,自身是否万缘放下?是否予人希望、予人方便?应感恩佛陀安排,不以抗拒心态面对世界。恒不与众生敌对,永不与命运争吵。何以自古以来,念佛者众而安祥往生者寡?就是因为未能于心性上下功夫暨临终时错误处理所致的。
第九、切勿吹打吵闹、烧纸钱等
传统习俗,在人死之后,马上延请民俗乐队或弹唱团伙,敲锣打鼓,弹唱喧闹,破坏了亡者的环境,完全没有顾及亡者之心灵感受。然在亡者断气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神识还没有离开肉体,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声音的干扰,致令亡者烦躁不安,思绪混乱苦恼不已。所以不应于此期间吹打吵闹。如欲热闹,也要在二十四小时之后,再行不迟。实则,此等吹打毫无必要,对亡者无丝毫益处,徒增其烦躁而已。
另外,许多习俗都在人死之后烧纸钱,如焚化冥纸、往生钱、烧纸厝、纸车等烧纸扎冥具,以及接棺、乞水、辞生、戴头圈、著草鞋、哭丧棒、梅花球、撑伞送葬等,还有拜脚尾饭、塞手尾钱等亦应革除。这些都是以阳间的观念,强加在亡者身上而已,并没有实际上的作用,反而污染环境,使亡者减损福报,有弊无利,切不可为。
第十、切勿杀生灵、食荤酒
病者饮食,应以素食为主。临终之际,需要有人助念,助念者尽量不食酒肉五辛;其余相关亲人客友也不应大食酒肉;更不可杀害六畜生灵。因为杀生灵、食荤酒,破坏了临终者清净安宁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正念和情绪,从而导致难忍之痛苦。
无量劫前,有孝女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鳖及其卵,死后堕地狱,经光目持念佛的名号,做诸功德,才得以出离地狱之苦。杀生之罪,果报无边,由此可见。
弘一大师曾言:“杀生之人,现生即短命、多病、多难、无子及不得生西也。命终之后,先堕地狱、饿鬼、畜生,经无量劫,备受众苦。地狱、饿鬼之苦,人皆知之。至生于畜生中,即常常有怨仇返报之事。昔日杀牛羊猪鸡鸭鱼虾等之人,即自变为牛羊猪鸡鸭鱼虾等。昔日被杀之牛羊猪鸡鸭鱼虾等,或变为人,而返杀害之。此是因果报应之理,决定无疑,而不能幸免者也。”
虚云老和尚则说:“佛制弟子,若欲行仁,首持杀戒。杀戒若持,轮回自息。杀业之始,无非以强凌弱,或贪图口腹,或因财害命,故有人杀人,畜杀畜等,都属于嗔杀、慢杀。若贪口腹而杀者是属痴杀。然将他肉以补己身,岂君子之所忍为哉?”
印光大师亦曾云:“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凡是动物,皆知疼痛,皆贪生怕死,不可杀害。若杀而食之,则结一杀业,来生后世,必受彼杀。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
乃至太虚大师亦告诫:“能不食肉,杀念乃除;能除杀念,慈心斯成;能成慈心,祥和可致;能致祥和,灾厉自无。于是人生仁寿,皆可期于贤圣,世界清净,永能保其安乐。有情肉身皆淫欲生,全身血肉皆淫欲种,人若食之增长淫欲,因淫欲故愈贪食肉,因食肉故愈贪淫欲,遂令人身变成畜身!愈淫愈杀,愈杀愈淫,妄杀妄死,乱淫乱生,生死死生,不获解脱。人所食肉,皆从杀来,杀习沿传,杀机时动,遂令杀念不去人心,由微而著,从物及人。炮火弥天,刀光蔽地,人之与人,杀以继杀,尸积千里,血流百川!由人杀人,供禽兽食,杀生食肉,因果如是。因有食肉之人,遂有渔猎、屠刽之者,使人类中有此一类专以杀生害命而图利谋财者,皆食肉之人致之也。”
唐朝的寒山大师见人娶亲,实则新妇乃其祖母投胎,席上宾客则为其畜养之牛马转世,锅中猪牛鸡鸭皆是其六亲眷属所转生,是以悲唱偈云:“六道轮回苦,孙儿娶祖母,牛羊席上座,六亲锅内煮。”生命景象之迷悟升沉如此,岂不令人感慨万千啊!
《楞伽经》说:“为利杀众生,因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唤狱。”《楞严经》也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而依经典所说,杀生当堕三途受报,及至报尽,转生为人,尚须遭短命、多病之苦。
就科学上而言,人类亦宜吃素而不宜吃荤。癌细胞系于血液呈酸性反应时始行滋生,摄取肉类、卵类、酒类等,虽具极高热量,但将导致血液呈酸性。为中和酸性,保持细胞渗透压的钙会因此减少。倘钙之数量锐减,渗透压即产生变化,镁将自细胞中释出,使细胞老化,此时,附著于老化细胞皱壁中之病原体立即侵入,使细胞突变而致癌。倘能摄取蔬果等碱性食物,无适合癌细胞生长之环境,身体方不致成为培植癌细胞之温床。印光大师曾言:“肉乃秽浊之物,食之则血浊而神昏,发速而衰早,最易肇疾病之端。蔬系清洁之品,食之则气清而智朗,长健而难老,以富有滋补之力。”
就人体结构来看,人类之消化系统、牙齿、下巴与草食动物较类似,而迥然不同于肉食动物。曾经学医出身的孙中山先生即曾言及:“素食为延年益寿之妙术,已为今日科学家、卫生家、生理学家、医学家所共认矣!”又说:“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
米勒尔医师曾就两只老鼠做实验,分别饲以荤食及素食,结果素食老鼠寿命较长,对疾病之抵抗力及复原力均较强。何以如此?这是因为动物被杀时必心生恐惧,致使体内生化作用改变,产生无量毒素。再说,有些不肖的饲主为令动物迅速生长而注射各种化学药品,故食其肉者,亦将化学物质摄入体内。再者,动物体内或有寄生虫,或感染疾病,食用之后,反生害处,所以素食之利必大于荤食。
以上仅是就因果报应和科学医学方面来探讨食肉之坏处,如果从破坏临终者的环境角度来看,一切众生都是贪生怕死,杀生之场地必定充满嗔恚、报复、怨恨之气息,直接影响了临终者的氛围,如此杀戮惊恐之怨气,必使临终者倍加烦躁哀痛。
中国传统称婚嫁丧葬为“红白喜事”,凡是遇到丧葬哀事,就宰杀生灵,大摆宴席,吃肉喝酒无所顾忌。而临终者虽然肉体毁坏,但神识依然清醒,正是孤苦凄凉之时刻,睹此情形,心如刀绞,恨之入骨。由此嗔心,又堕恶道,孝顺子孙于心何忍啊?所以必须戒杀禁酒。
总之,上述这十条务须“禁止”之行为,都是破坏临终者外在环境的做法,而亡者又是心知肚明、有口难言,天下没有比这样的欺人做法更为残忍卑鄙了。尽管许多行为都是活着的亲人难以忍受之痛苦反映(如哭泣、嚎叫、碰触等),但许多做法(如大肆吃肉喝酒等)都是活着的人自己爱面子、讲排场而已,并未真诚为亡者着想,还借人死之名义豪饮,亡者更是冤枉无辜啊!如果是真心关怀亲人,就必须在这关键时刻,忍受一己之哀恸,全面为亡者的安祥幸福着想。切记切记,切勿作出扰乱、障碍临终者心绪的过激行为。
2、提供正面影响的关怀
我们真心地关怀临终者,不但不能给他们造成负面的影响,而且还要帮助临终者营造正面的气氛,毕竟常人很难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走近死亡,也不可能事先做好适合死亡的环境布置。因此,在环境方面也需要予以改善,提供正面之关怀,因为适当如法的环境,非常有利于临终者对人生最后时刻的把握,也有利于临终者对生命真相的体悟。
第一、提供安息的场所
如果到了病重而回天乏术之时,或者年老接近死亡之际,就要安顿一个干净安宁的地方。一般人都喜欢死在自己的家里,如果已经药石无效,那就尽快送回家中,让临终者能够于熟悉的环境中断气,寿终正寝。这样,他的心灵就比较安适,而不会产生过多的恐惧感和陌生感。死亡前后对于不熟悉的环境,对于陌生的人和物,都会有更多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出现。因此,为亡者提供一个舒适安然的场所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在亡者最满意的地方,走向一期生命的终结,这个地方将给他们带来难以言喻的安全感。对其心灵将是一个莫大的抚慰!
第二、保持清新的空气
死亡是残酷的,但生命是尊严的。许多老人在濒临死亡之际,却被亲人们弄到空气不太好的地方,也有的病人在医院里临死之时,被调换到简陋或空气不好的病房。这是对临终者的极大侮辱,也是对于死亡的盲目无知。实际上,临终者更需要有清新的空气,更需要在清洁的卧室或者病房里走过生命的最后时刻。如果条件有限,那也要注意门窗的通风,但必须禁止人为的污染空气,比如喝酒、抽烟、荤腥等味道太重或者亡者生前就极不喜闻的味道。污浊的气氛令人思绪混乱,清新的空气使人头脑清醒,生者和亡者都需要有这样一个舒适清净的氛围。
第三、营造温馨的氛围
营造一个温馨、和睦、融合的氛围,对于临终者来说,真是天大的要事。而提供温馨氛围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做,例如:保持卧室的安静而不苍凉、在卧室里布置临终者最喜欢的房间布局、使用其最喜欢的色彩、经常给临终者赠送鲜花、以微笑的神态来看望临终者(而不是哭哭啼啼忧愁满面)。这样会使房间里面的气氛祥和温馨,临终者最需要这样的关怀了,特别是饱受病苦折磨的人,在医院那白色苍凉的氛围里特别容易产生恐惧、孤独的情绪,更是需要提供温馨的氛围,来抚慰其此生末日的慌乱心态。
第四、调节适宜的亮光
光,对于任何人的情绪都会有巨大影响的。强烈的光明容易使人心情明朗起来,但许多人难以承受;阴暗的灯光容易让人情绪低落,但有时候会更有安全感;适中的亮光给人安详、平和、自然的感觉,而且给人随意、自由的享受。还有光亮的颜色也很重要,色彩过于强烈的光对人的视觉效果会产生强烈干扰,所以采取明亮而又宁静的光最为合理。对于濒临死亡的人来说,最好是自然光的照耀,如果不能享受自然光,那就使用稍微温和一点儿的光,能够给临终者视觉上的温馨感,安然而坦淡。
第五、供奉神圣的物品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宗教情绪,那就是对于死亡之后的无知和恐惧,无论平时多么理直气壮的不相信神灵,到了深夜的冢间去一走,自会毛骨悚然、脊椎发凉,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有一种对于未知世界的神秘感,这就是宗教情绪。
因此,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神圣的角落,在死亡面前将会更加清楚的显露出来。死亡是无欺的,临终者在死亡面前对于这些神圣之物品,更是一种渴望和皈依。必然张贴悬挂临终者的崇拜之圣像,或者摆设其崇拜之圣物,但要设置在他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的地方,使其心中多一分可依赖的神圣感。如果是宗教信徒,最好就是悬挂、供奉其教主的圣像或者圣物。假如是佛教徒,那就供奉一尊他平时恭敬礼拜的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或者释迦如来都可以。创造这样的环境,主要是让临终者能够在濒死之际,得到教主和教义的直接影响,使其安心。
第六、播放圣歌般的音乐
音乐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情绪乃至气质,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了,特别是许多古老宗教的音乐,那更是和雅哀畅,感人肺腑。临终者的耳根要比眼根灵敏得多,所以应该播放一些他平时常听的圣歌或者音乐。比如佛教徒就可以播放阿弥陀佛的圣号,还有不少佛乐等等,这都能够给予亡者心灵上的洗礼,令其在佛号声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走向圆满究竟的觉悟。
第七、燃一炷幽幽清香
濒死病人和一般老人的身体都会有一股气味儿,这多少会影响临终者和探视者的心情,特别是久处身边伺候的人。如果能够燃烧一炷上好檀香,其香气一定是发自原始的香木,而不是化学的香水和香料,且不宜太浓,适中即可。清香扑鼻,提神醒目,沁人心肺,情绪就能好转。这对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极有帮助,若有能力和条件,一定要能够做到才是。
第八、提供清淡的食品
前面我们讲过“切需戒杀、勿食荤腥酒肉”,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并没有素食的习惯,所以也不能过于苛求,那样反而影响了临终者的心情,得不偿失,最划不来。然而,无论是老人还是病人,对于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在味觉上绝对不能过于刺激。同时,其身边的人也不应食用味道特大的荤腥食品,这会影响到临终者的情绪。一般而言,最好是供给味道比较清淡的食品,如果能够素食,那就最好不过了。伺候在身边的人或者其余亲人,最好也都能够素食,清淡平和的食物,充满宁静和慈爱的信息,能够给临终者感受到慈悲和博爱,这是真心关怀者应该做的事情。但如果环境条件不允许,比如西藏蒙古等地,游牧的地方很难素食,还有南传佛教区域没有这些观念,或者难以接受,那就随缘而安,不用过于执著了。但也要提供较为清淡一些的食品,更为合适。
第九、给予爱心的安抚
抚摸临终者的身体,这对许多病人和老人来说,也是莫大的享受和安慰。但这要看其病情的深浅程度而定,如果在四大已经开始分离之际,当有任何东西碰触到临终者的身上,他都会感到极大的疼痛,难以忍受,那就不可以再抚摸他的躯体了。而对于还未到四大融化之时,则需要有亲人好友的爱心安抚,动作一定要轻微仔细,用心一定要真诚恳切,不可有痛苦或者难舍难分的情绪出现,不可令临终者产生贪生畏死的念头,要以平常心和诚爱心来抚摸。这是抚慰临终者心灵的一种较好的方式,真心关怀的亲人,应该克服自己的情感冲动,而轻轻淡淡地给予爱心的安抚。
第十、准备后事的安排(秉持遗嘱之意)
除了上述营造一个美好的死亡环境外,还要提前探问病者的遗愿和遗嘱,并依据临终者的遗愿而准备善后事宜。假如临终者已经不省人事,那就不可过分的在其身边追问遗嘱等事,免得他有了想法却说不出来,眼看大家并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去做,而心生怨恨嗔怒,引来巨大的痛苦。
对于后事的安排,要有充分的准备,最好在断气二十四小时之后再移动尸体,再举行与此相关的丧事。死亡之后所穿走的衣服最好是旧的衣服,不要太讲究了,那样不但无助于亡者,而且也会波动其心念。办理丧事的时候,除了上述所说绝对不能大肆杀生、大摆宴席外,最好能够放生,就是到市场去买一些动物来放生,这虽然是佛教的主张,但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临终者环境的改善,都具有极大的良好作用,望读者慎思!
以上就关怀临终者的环境,作了全面的提示,必须禁止的“止持”和必须遵行的“作持”各有十条,然亦只是秉持大乘佛法的精神特色,提出一个大纲而已。在某些地方实行起来或许不很妥当,那就要根据各地的风俗民情和社会环境作一个灵活的调节,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教条,而是一种能够给临终者提供更多安心和力量的权巧做法。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彼此生命的尊严!
二、改善临终者的观念
死亡之痛,不应受到人类的漠视!一切痛苦都是来自于心灵的错误觉受,一切觉受又都是从错误观念而来。也就是对于生命和死亡的错误认识,而导致了人们对死亡的迷茫和恐惧。所以,正确观念的养成,对于临终者来说极为重要!佛法中尤其注重对于临终者观念的改善,从根本上关怀迷惑孤苦的临终者,亦即善于为临终者做思想工作,使其获得对生死的正确认识。这也可以通过两方面的努力予以升华:一是消除负面的思想观念和情绪,二是启发正面的生命价值观。
1、消除负面情绪
每个人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就不停的会有许多负面情绪出现,这些情绪的出现就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是生命正常运作的一大障碍。到了临命终时,此种负面的情绪就会越发显得突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那就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从苦入苦,辗转不息。因此,消除临终者的负面情绪,就是每个人都要努力的基本关怀了。我们必须帮助临终者消除以下这些负面情绪。
第一、消除贪恋情绪
蝼蚁尚且贪生怕死,何况人乎?所以,一切众生皆爱生命,乃是常规之理。所谓人生之痛,最大莫过于生离死别,特别是平时就对亲人、爱人、友人等感情至深,爱恋至深的人来说,生死阔别真是有如万箭穿心、粉身碎骨啊!
但是,因为爱惜生命、执著情感而产生了严重的贪恋情绪,又因为贪恋而产生了极大的痛苦,这就很不应该了。所以佛法才常说“息灭贪嗔痴”,并称这贪嗔痴为“三毒”,因其能够毒害众生之慧命,使众生流转于无奈、不满、无知的生命低谷,而不得自在受用。
佛陀告诉我们:世间一切皆是无常、败坏、不安之相。荣华富贵犹如朝露,妻儿子女亦如聚沫,名利财色象是毒蛇,亲朋好友恰似浮尘,一切所求无可爱者,终必败坏归于空寂。高者有堕、合会有离、生必有死、聚皆有散,此是世间诸相之真实,无人能免,无人能改,法尔如是,何必于此而生贪恋执著,犹如作茧自缚,何苦来哉啊!
《罪业报应经》说:“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热,日出须臾没,月满亦复缺。尊荣豪贵者,亦复过于是。人身既易失,不须生贪著。”《摩耶经》说:“譬如旃陀罗,驱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复过是。”苏轼也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实际上,对于一切事物拥有得越多越好的观念,就是贪恋情绪的教唆犯。正如莫里老人所认为的那样,这是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他说:“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消除这种错误片面的观念,我们必须从生命本身的角度,做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消除内心中那些不切实际的思维活动——贪恋情绪。
对于临终者而言,所能贪恋的东西还很多,肉体、生活、人事、情感、资生产业,种种身心世界。如果对于这一切都必须作最后告别的事物不能放下,而贪著于心,那就会对于死亡的事实产生恐惧、逃避等不良心理。所以必须使其消除贪恋情绪。注意!真情关怀他们的人,切切不要只顾自己的一丝爱念而致使临终者受尽痛苦之折磨,如果真是充满爱心,那就发自内心的劝其放下贪恋,获得安然自在,这比别的举动(如哭闹着叫他别死)更加重要、更加有效!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做太无情了,但事实上,许多人正是受一种文化的误导,人们认为必须哭喊着挽留临终者,就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却漠视了临终者的承受能力,唤醒他的贪恋情绪,从而导致了他更加深刻的痛苦。犹如在受伤的创口上,又狠狠的猛扎几刀,直到他抽搐着无奈地离开人间。这对临终者来说,是多么残忍的行为啊!
因此,佛教主张在临终者将要辞世之际,必须劝慰他放下对于现实生活乃至情感的贪恋,只有消除了这种贪恋之后,才能够更加轻松自在地感受生命的又一次伟大经历,才能更好地去接受前方将要出现的生命景观。
第二、消除恐惧感
濒临死亡的人,由于对生活的贪著和对死亡的无知,直接反应在心板上的就是强烈的恐惧感。所以必须通过思想观念的改善,来消除临终者的惊恐畏惧之心理。否则,其死亡之过程将是痛苦不堪,受尽折磨的。
为什么会有恐惧感呢?一般而言,恐惧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因为怕失去已经拥有的喜爱的东西,二是因为怕遇到本来就讨厌的畏惧的东西,三是因为对于死亡真相的无知,毕竟死亡是今生从来未曾经历过的事情。佛陀告诉我们说:“生者有死,自世之常,何足怪哉!”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说死亡不但只是一种非常符合生命规律的现象,而且在这个现象的背后还包含着极大的快乐。所以,我们有必要阐明临终者恐惧心理的前因后果,并且指出这不但是多余的,而且也是不应该有的。
因为已经拥有的现实生活,将要成为过去,宛如梦痕般消逝在死亡之前;讨厌的畏惧的人和事,也只有在内心不安和念念不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如果内心平静没有是非恩怨所障碍,那就不可能显现可恶的情景;对于死亡之后的道路,虽然目前还是无法清楚的看到,但是现在自己能够清醒地把握当下,随着生命的长河慢慢流动,死亡的到来就是走向死亡之后的世界,到时也就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因此对于目前当下心念的清醒把握和决定超然才是要务。实则,这些情绪都是来自于贪嗔痴。
针对于贪、嗔、痴三毒,我们想要帮助临终者消除恐惧情绪,就必须断除其三毒之根源。尽管“息灭贪嗔痴”是整个佛法修学的总体内容,但就面对茫茫死亡之海的临终者而言,还是具有非常重要之现实意义的。
对于已经无法挽回的事实,得到清醒的认定了;对于将要出现的怖畏情景,也给予开导和疏通了;对于未来的未知世界,也已经胸有成竹了。这样,死亡就会如同我们对于明天一样的期盼,充满希望和激情,带着现实生命的理想,赶赴在庄严完美的死亡之路上,坦然而宁静。
临终者的恐惧感消失了,死亡就象生活一样,重新回到了平静、祥和、激动、奋斗上,生命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愉悦安祥的光明,照亮一切众生的身心世界!
第三、消除罪恶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眼花缭乱的社会里,在这污浊不堪的苦海中,在这充满诱惑的世界上,世道炎凉,人情冷暖,令多少英雄豪杰在阴沟里翻船?使多少王侯将相腐败堕落?既便是一介草民,纯朴百姓,哪个没有或多或少犯过错误呢?所以很多人到了死亡跟前,便会产生一种罪恶感,而这种情绪又使临终者坠入更加痛苦的深渊。
佛法教导我们,有了罪业行为,就要至心忏悔,忏悔得安乐!就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产生悔改的心理,有了悔改的心情和事实,即可得到安乐。并且特别强调不可以“悔箭入心”,这是说:不要因为后悔所做之事,而使自己的心情处于痛苦不堪的状态中,难以自拔。忏悔就是看清所犯错误的来龙去脉,知道其利弊得失,然后轻轻的放下,再也不犯,再也不想过去的是非好坏,如此便可当下解脱了。
有很多人在临死之际,都想问一问身边的人:“上帝能原谅我吗?”这就是他觉得自己有罪,希望能够得到上帝的宽恕。记得莫里老人说过: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原谅自己,然后再原谅别人。是的,原谅是对临终者一个极大的关怀,世间没有比这更让人感动了。
据佛经记载,阿阇世王曾经与提婆达多一起谋害佛陀,又杀害父亲幽禁母亲,算是犯了五逆十恶的极大罪业,按照因果律的规定,他应该是堕落在极深的地狱中受着极苦之恶报,并且在他临死之前就已经全身溃烂,极为苦痛了。当时,阿阇世王明白自己造了极恶之罪,现报已经病痛难忍,将来还必定要堕落无间地狱,所以非常懊恼痛苦。佛陀就对他说:“一切诸法,性相无常,无有决定,王云何言,必定当堕阿鼻地狱?”同时直接指示他“五蕴、十八界皆无自性,毕竟空寂的道理。”并且还说:“王若得罪,诸佛世尊亦应得罪。何以故?汝父先王频婆娑罗,常于诸佛种诸善根,是故今日得居王位。诸佛若不受其供养则不为王,若不为王,汝则不得为国生害。若汝杀父当有罪者,我等诸佛亦应有罪,若诸佛世尊无有罪者,汝独云何而得罪耶?”
阿阇世王听完佛陀的教导之后,他的罪恶感消除了,身体上的重病也随之痊愈,后来还精进修学佛法。佛陀对他的这种开示,就是超越了平时的一般说法,真是令人感动!
通过这种逻辑,来开脱阿阇世王的罪恶感,实为佛陀苦口婆心之处。当然,如果能够当下体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般若妙理,那就能够立即“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了。所以,法无定法,因缘果报都能够融入于清净自性之中,而无有任何障碍,生命的任何情景,也就都能释然解脱了。正如莲池大师所谓:焚香掷戟浑无事,魔佛空争是与非!
总之,即使有很深的罪业,也不能在心中留下罪恶感,比如摔了一跤已经很痛了,却还要因为摔跤而悔恨着急,那就更加痛苦了,所以只要站起来,什么也不受影响,继续往前走,那才是最好的做法。临终之际,同样要放下心中的任何不快情绪,特别是罪恶感非除不可。慎之慎之!
第四、消除怨恨
由于生活在这个浊恶的世界上,现实人生充满了争执、嫉妒和怨恨,八苦之一的怨憎会苦,实乃人人难免之痛。因此,许多人在临终时,仍然心怀怨恨,极为不安。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业报现前,无能为力的收到了折磨,所以也必须予以消除。
怨恨来源于嗔毒,那是平时生活中有太多看不惯和过意不去的事情,为了生活所迫,生前也许只能淤积在心里,而到了临终的时候,就会一一播放出来,严重的犹如排山倒海怒火焚烧,轻微的也是身心悸恸不得安宁。这对死亡而言,极为不利,它会影响临终者自我把握的能力,嗔恨之火烧灼身心,其中苦痛不堪设想!还会牵动临终者的念头前往痛苦愤怒的世界,从而再度沉沦于生命的低谷——生死轮回之中。如《楞严经》所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如何使其消除怨恨呢?
首先,不要在他面前讲述令他难过的事情,特别是不要提到他所怨恨的人和事。也就是不要在这种容易受伤的时候,戳破他的旧伤口。
其次,无论是临终者还是旁人,即使提到了令其怀恨的人事,也要认真的予以开解,使他能够从思想观念中放下痛恨之苦。比如说对方已经在某种时候象是有悔改的意思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那就把握现在当下更为重要,等等。
再者,不要对他过去的行为进行批评或抱怨,不要谈论他的隐私或令其难堪的事件,可以幽默地对于他过去的错误给予完全的理解,原谅他所作所为的任何错误,这样就会使其对别人和对自己都产生谅解,怨恨就容易消除了。
最后,可以经常讲说一些赞美他的话,但要实事求是的说,不能过于夸奖,也不能漫不经心的说,就是要很认真、很诚恳的赞美他,这也有助于临终者消除怨恨的情绪。
如果在死亡面前而没有丝毫的怨恨,那么死亡的历程也将十分顺利了。古德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通过真诚和爱心的关怀之后,抱怨和嗔恨都没有了,恐惧感和孤独感也就减轻,也会很有自信地看着死亡的到来。身边的人和物,也都会变得和蔼可亲,融洽无碍。
第五、消除疑虑
多疑乃是人之常习,也是根本烦恼之一。临终者行将辞世,而对于未来的世界毫无知晓,这就难免会产生种种疑惑和顾虑了。禅门有句话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这是对于正在参禅的人来说的。要是到了临终时刻,还对生死真相有疑惑和顾虑,那就势必造成无奈的情绪,痛苦不堪,从而直接影响了对死亡真相的把握,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因此,临终者在死亡之前,必须消除对于生死来去的各种怀疑和顾虑。
一般而言,临终者怀疑的事情包括了对自己的死亡和对亲人的生活两个方面。前者,怀疑死亡之后有没有来生?后者,是顾虑自己死了之后,亲人们会不会受苦?
多疑来源于不信。怀疑自己有没有来生?来生会不会受苦?就是对自己的生命缺乏自信;顾虑亲人们会不会受苦?那就是对于亲人们也没有信心。实际上,这是多余的。
疑虑不但是多余的,而且也是负面的,具有很强烈的危害性,临死时应该毫无保留地消除它!
俗谚说:“愁棺材里没处拉屎。”有些人担心自己死了以后埋葬的地方不好,正象这句俗语说的一样了。人们对于生死真相的无知,而导致了种种猜测想象,通常都是以现实的生活作为参照系的,这多少有些令人啼笑皆非。
那么,临终者如果对于未来的世界产生了疑虑,那就要我们从思想观念上给予悉心的关怀了。
首先,无论临终者是否信仰宗教,无论他是否相信还有来世——未来的世界,我们都必须告诉他:有来生。生命就象一条河流一样,都会永远流淌下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世界一定如同今生的这个世界一样,他可以是涓涓细流,也可以是激荡江河,甚至可以是茫茫浩海,然这一切的形成,就是我们过去、今生、今天、现在——哪怕是到了死亡来临的时刻——所积累而来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思想观念和情绪,就是走向未来世界的引导者,情绪观念的是非好坏,就会编织出未来世界的依正庄严。所以,把握了现在目前的一心一念,也就可以把握住未来世界的一花一草,自心就是自己的皈依,就是自己未来世界的主人。
其次,可以劝其认真的观照自心,看住自己的这颗心是不是随着肉体的衰坏而模糊不清起来了?是不是依然那么清楚明了?是不是也有消失的迹象出现?然后根据个人的不同情景而分别解释。实际上,肉体消逝了,心灵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也逐渐衰退了,但那颗灵知之心却始终没有变化,轮回的主体——神识,也益显活跃起来。所以,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存在的,一定要让临终者充满信心走向死亡之路。
再者,死亡是无欺地到来了,一切亲人朋友都无法伴随而去,这是每个人的业力福报不一样,所以不能勉强的,也是勉强不来的。与其牵挂、怀念、着急,不如轻轻的将其放下,因为任何人对于死亡的到来都是无能为力,亲人们也就是担心临终者受苦。如果临终者不能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安祥,那么,亲人们也会因此而不快。如果亲人们遭遇了不幸,亡者的担心只会增加他们的痛苦,而不会得到缓减。因此,顾虑亲人们的一切,都是没有必要的。
甚至可以举例说明,使临终者感觉到他的生命是尊贵的,他的未来世界也一定是美好的,他的亲人们都能够秉持善良的愿望,等等。如此就能解脱人生最后的诸多顾虑!
上来讨论的是如何消除临终者的负面情绪,当然,这些负面的情绪并不是每个人全都有的,有的具有其中的一两种,有的具有更多一些,有的很严重的受到了这些情绪的影响,而有的只要一经开示解说,就能够立即消除,如此等等,情况不一。我们就要识病与药、对症下药,一一给予解释,用真诚的爱心来帮助临终者放下藤葛,令他们真正的——潇洒走一回!
2、启发正确观念
一般人平时都为了衣食住行、名利财色奔忙不已,碌碌终身,直到死亡跟前,还是懵懵懂懂,无暇顾及生命的本来面目,对于生命的真相毫无知晓、毫无把握,真是天下最为不幸的事了。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更加滑稽,更加荒唐了。逃避痛苦,却不知真正痛苦的人是谁?追求快乐,也不知真正快乐的人是谁?忙忙碌碌,亦不晓得忙碌的人是谁?并且从来就不问不闻,也不思考,真是稀奇!
但是,任何人都具备完美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观念,只是由于没有做过适当的观察训练,从而隐埋了这些有益于身心的思想观念。到了临终的时候,许多人就会从内心中发出这种良知,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就是启发临终者产生正确观念(正知见)的良机了!
启发并不是灌输或者传教,而是随应着临终者的希望和意愿,适当地作些符合逻辑或者真情的引导,从而开启那扇光明正大的生命宝库之门。特别是对于死亡,以及与死亡相关事物的看法想法,都要随时应机而谈,使临终者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生命的罗盘,安全地在生死的海洋中航行。
第一、启发洒脱感
有些豁达的人或者很有修为的人,能够在临终之时,非常洒脱,毫无牵挂,甚至在谈笑风生中逝世,令人倍加赞叹!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奢望。因为,大部分人平时没有时间来考虑生存与死亡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情绪做过任何的训练,更不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常常是受到了情绪的牵引来做事情,这样的人,一旦自己遇上死亡的情绪冲突时,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而平时有过观察思考,甚至也有过某种心地训练的人,则能够在死亡面前显得比较坦然。另外,还有一些意志力很强的人,具有临危不惧的精神,也能够在老病死面前来去自然。
就基本关怀而言,我们要针对大部分不能洒脱的人,在消除了上述的诸般消极情绪之后,接着只要有机会,就要启发他们正面的积极情绪。但这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安排,而是见机行事的关怀。相对于贪恋情绪而言,我们所要给予启发的就是洒脱感了。
如何才能令其生起洒脱感呢?
我们要着重介绍死亡过程的后面三个阶段都是光明净洁、没有痛苦的境况,以及未来的世界充满生机和自由,这样就能够使其放下对于现实的种种挂碍。但对于某些知识分子来说,最好就是赞叹他们过去曾经有过的洒脱行为,这样就促使他的思虑回溯到洒脱的感受上来。
当然,要使一个执著很深的人,能够洒脱地离开人世,这是件极难的事情。犹如我们平时安慰一个受到挫折的人,劝其放下失败的惨痛而洒脱起来,真是谈何容易?更何况是面对一个看似“一切都将失去”的临终者了。不过,我们这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忙的,只要能够使临终者有所改善,哪怕只有一念之心的洒脱,也就没有白做了。所以,洒脱是在死亡路上首要具备的心情!
只有在洒脱的情绪下,其对死亡经历的把握,才是准确无误的,对于一期生命的终结来说,也算是划上了一个真正圆满的句号。
第二、启发安全感
很多人对死亡都有恐惧感,这是由于不了解死亡的真相,不明白死亡就是生命频道的一次转换而已。就象某次出差的中途转车,带着随身行李和心情,走向另一个陌生的车厢,继续往自己的目的地出发。其实,死亡对我们来说,就是我们将要乘坐的那辆陌生的车,而生活也只是我们现在已经乘坐的车,到时候都不是我们自己的,因为我们必须回家——回到生命彻底觉悟不生不灭的净土。
如果对于现在所乘坐的这辆车感到很安全,而对于将要换乘的那辆车却感到很不安全,这就有如杞人忧天般的没有道理了。
再进一步说,我们现实生活的这辆车,其实也是很不安全的,生老病死的苦痛、天灾人祸的频繁、巧取豪夺的欺诈、人我是非的蜂起,时刻充满挑战与毁灭,哪里才是我们的真正港湾?哪里才是我们的究竟归宿?这样看来,死亡或许要比起现实的这种“不稳定”更加稳定吧!
知道未来的世界是由现在的努力而造成的,那就要更加注重现在的身心状况,这是因果循环的道理。所以,临终之际的不安也会导致未来世界的不安。如果是不安的死去,那对临终者的未来世界和身心感受,将是极度的孤独、凄凉、寂寞、痛苦,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点!
启发临终者的安全感,使之找到生命的重心和依靠!
通常,可以提到临终者所崇拜的人物或者圣灵,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图片给他们观摩,并且赞扬这些被临终者所尊敬的崇拜者,这会给他们心灵上极大的安慰!
如果是一位宗教信徒,那就比较好说了,毕竟宗教的教主都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能够给临终者以莫大的安慰。
此外,还可以通过谈话闲聊的交流来活跃气氛,也能够使临终者感到安全。注意灯光和环境的布置,探视者的眼神和表情,都会给临终者强烈的感觉,不可草率!
第三、启发善念
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完美纯粹的善良,也具有与生俱来的邪恶和执著,善恶原本各有体系,互不相妨。只是落入到现实生活的局限狭隘之后,才不得不有善恶战争,是非纷陈!当一个人的一期生命即将终结之时,这种是非善恶的纷争就更加激烈起来,佛法中称之为“善恶业现”。
当恶业的显现战胜了善业的显现时,生命便趋于低谷堕落的状态——三恶道,充满痛苦的折磨;当善业的显现战胜了恶业的显现时,生命便迈向上进升华的状态——三善道,充满了欢喜和善良。
在临终者处于善恶泥潭里挣扎的时候,我们就要帮助他发起去恶从善,启发他的善良天性。古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就是启发临终者善念的重要契机。
启示的方法是赞叹临终者过去的善行,思念他的功德庄严,回忆他的善行给别人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就是要歌功颂德般的予以赞赏。这使临终者沉湎在欢乐的记忆深处,从而模仿着过去那颗善良的心,相续中自然就被善念所庄严。
也可以赞叹临终者平时景仰的人或者圣者,比如赞叹历史上的自由洒脱者,赞美宗教家和慈善家,赞颂其所信仰宗教的教主和名人。为其解说这些历史人物的伟大善良之处,以及圣人们面对死亡之时,仍然念念不忘善言善行,乃至种种丰功伟绩,为人类文明所作的杰出贡献等!
善念本身就是一种希望能够做好人、说好话、行好事、得好结果,也就是一种向往美好世界的心里表现。
更重要的是,有了善念之后,其内心世界的感受就立马好转,对于老病死苦的承受能力也会立即增强,能在死亡面前忘记死亡的痛苦,而更加愿意为众生着想,诚为置生死于度外啊。这是在紧要关头给予真情和爱心的关怀,不但免除了死亡带来的诸多痛苦,而且直接引导其来生能够走向快乐的天堂,或者充满爱心的人间,真可谓雪中送炭!
第四、启发慈悲心
前面所说的启发善念,就是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之行为来说的,而从生命的内在意义上看,慈悲心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大善念。因为慈悲心不是可怜他人的同情心,而是尊重他人也有完美的生命,与自己无有任何差别,平等不二,只是他人并不知道,因此希望自己能够使他人明白如此庄严美丽的生命真实,为此而无穷尽的努力、无穷尽的付出,这就是真正的大慈悲。
慈悲心是爱心的升华,很多人只有爱心,却没有慈悲心,因为爱心常常是伴随着亲情爱情和友情才产生的善良心态,而慈悲心却不然,它是爱心的升级,没有局限狭隘的个人观念掺杂在里头,没有一丝一毫个人的目的,只有一味的希望对方得到安乐,除此之外,别无用心。
慈,就是给人以快乐;悲,就是替人而受苦。死亡到来之际,满心希望别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诚恳希望自己所受之苦都能够代替别人之苦。这是临终者的大慈悲心。
就象妙湛老和尚临终前所写的“勿忘世上苦人多”一样,这是临终者发自内心的慈悲心,就是与乐拔苦的真诚心,真实而感人,庄严殊胜难以形容。其实,所有的临终者都可以启发诸如此类的信念,众生之苦谁能救护?这就是慈悲心生起的根源所在。
诸佛如来因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发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觉。生命的彻底觉悟就是从众生本身开始的,岂不玄妙而不可思议啊?!
就把所有病痛、老痛、死痛的种种苦难,当作是替众生受苦;也把欢喜坦然的心甘情愿,当作是给众生的快乐。这对于临终者改善思绪来说,非常有帮助,可以直接让临终者感受到生命内在的庄严和神圣,可以使其面对死亡而坦然受之,也可以让生死之间更多一些沟通融合。慈悲心会给人无尽的力量,尽管到了临死之际,这种力量依然显著,因此必须启发临终者的慈悲心。
第五、启发自信与勇敢
临阵畏缩也是凡夫众生之常情,这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没有自信的人,也就不可能勇敢。特别是面对谁都不能幸免的死亡,令人有太多的畏惧和猜测,所以大部分人到了这个时候,也就自然失去了自信和勇敢。然而,这并非生命与死亡的真相。
生命与死亡的真相是充满智慧、慈悲、自信与勇敢!
对于临终者来说,此时最需要智者慈悲的鼓励!
可以通过回忆的形式,赞美临终者过去的丰功伟绩,可以告诉他大家对他都很有信心,他一定能够勇敢地超越生死关头,稳定地走过独木桥的。注意!这不是虚伪的哄骗,而是一种方便的引导法,引导临终者的情绪回归到充满自信上来。实际上,自信就是生命中原本具备的东西,不需要别人给他,也不是伪装的产品,而是真真实实的可以受用的内涵。
人们常常在生活中失去了自信,但这不是说他的生命中就真的没有自信了,而是被他自己给掩埋了。临终者也是这样,常常会把自己的自信心埋藏起来。如果能够得到强而有力的启发,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了。
有了足够的自信,生命也就随之勇敢起来。
死亡是需要勇敢地去面对的。
当临终者的积极情绪都被调动起来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勇士,就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英雄,对于死亡过程的任何景象都会顺利而轻松地加以了解、适应、改造、超越,真是生死路上的觉者,来去自如,洒脱自在,没有痕迹!
因此,给临终者以力量,开启他那扇自信和勇敢的大门,伴随着生老病死的痛苦,走向终极、走向光明、走向喜悦!这难道不是我们夜以继日地希求的最好结果吗!
上来我们把临终的“基本关怀”作了介绍,就一般人而言,能够通过对于环境和情绪两方面的关怀,使其放下内外两重障碍的痛苦,令其获得内外两重情绪的自由。这是整个世间法的关怀原则。假如我们能够做到这样的努力,那么,有缘得到我们关怀的老人、病人、临终者,都将在一期生命的最后时刻,获得严格意义上的世间之乐。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临终时刻的关怀,就是能够帮助临终者获得人生的最高修养,此种修养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是很难完成的,但在临终之际却更容易达到。这是因为“死亡”这个事实谁都不能改变,“死亡”这个看似遥远的故事已经降临在身上,无可躲避。所以,在生命历程中,“死亡”也是一个极其微妙的老师,他教我们甚至就是强迫我们放下现实生活的执著、傲慢、贪恋等烦恼,使心处于回归的状态!
传统认为“人死为鬼”,《说文》解释为:“鬼者,归也。”这可以看作:人到临死的时候,必须放下一切向外界的追求、攀缘和驰骋,必须回归到自己生命的真实。
然而,就生命的局限和不稳定这个层面看,仅仅对于一期生命的终结尽到了最大的关怀,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未来的世界依然如同现在这个世界一样,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终究不能真正得到彻底的解放。
所以,佛法在临终“基本之关怀”的基础上,又有更为深入的“殊胜之关怀”,也就是智慧与慈悲的关怀。此是佛法不共世间法之处,也是佛教正面临终关怀的特色所在,因此我们接下来继续加以详细介绍!
第三节 智慧与慈悲的关怀
佛陀降生于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教法流布全世界,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左右了。特别是大乘佛法,传到中国之后,可谓真正找到了生根发展的土壤,所以中国也就成为了大乘佛法的王国,亦是佛教的第二故乡!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也是中华数千年文化瑰宝之重要组成者。
中国是一个特别讲究“孝道”的国家,中华民族有这个孝道的传统。而佛教的孝道思想也与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相结合,并且更加注重于孝道的内在深义。比如,对今生一期生命的孝心固然重要,而佛教则主张对全部生命的孝心才是真正严格意义的孝道;对今生的父母乃至人类本身的孝顺固然很好,而佛教却更进一步主张对生生世世的父母乃至一切有生命的众生之孝才是广大圆满的孝道。凡此种种,都说明佛教讲到“孝道”的时候,一定是跟生死之痛联系起来说的。那么,佛教的临终关怀也就是这种孝道的具体表现了。
在“生死大事”与“以觉为本”的思想背景下,佛教即注意生死存亡的苦乐纷陈之关怀,又主张轮回路险的觉悟根本之重要。因此,在上述基本关怀的世间孝道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来掌握佛教殊胜关怀的出世间孝道。此乃佛教正面临终关怀之重心所在!
一、死亡的契机
佛教首先承认人生充满了痛苦,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背觉合尘,无不令人产生厌离的心念。《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地藏经》也说:“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在这生死不能把握的人生中,在这真理毫不知晓的世界上,大家从迷入迷,从苦入苦,真是叫人想来悲伤无尽,无语泪先流!
但佛教同时也承认在这生死迷惑的生命中,却完全可以由自己来解决这一切问题,去恶从善,去迷就悟,离苦得乐,人人皆可获得。经云:寂静乃人生之致乐!《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此外,《佛地经论》卷一也说:自受用土是诸如来自受用大法乐之处,他受用土是令地上诸菩萨众受用大法乐之处。
大乘佛法非但告诉我们生死之痛完全可以解脱,而且还要我们为了所有众生的生死之苦而发起殊胜的大悲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此大愿、大力、大慈悲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最后获得圆满究竟之佛果。由此可见:
世间是苦,苦不堪言。
生命真实,能够离苦得乐!
令他安乐,乃是大乘菩萨精神!
而在众多的世间之苦当中,死亡之苦最为无奈,最为激烈,也是最令人不寒而栗,致使人人都谈死色变,不敢正视。因此许多人对于死亡的认识,几乎是处于幼儿园或者小学的程度——害怕死亡、漠视死亡、不敢谈论死亡。
而事实上,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也无需避讳不谈。更明确地说,死亡亦有其解脱生死、超越自我的可能,也有成圣成贤的机缘——死亡的契机。
中国有句谚语说:“平时不烧香,临终抱佛脚!”俗话说:“不见棺材不落泪。”古德有言:“到死方知不是我,从前金玉赠他人!”这些话都是警告人们平时就应该珍惜生命,把握时光,不要到了腊月三十日(死亡),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同时,也表明了:到了死亡跟前,常常令人幡然醒悟!
从大乘佛法看,死亡与大乘有三个基本相契点。那就是与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的相应。正如佛经说:“诸佛如来因众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发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觉。”如此众生、大悲、菩提三者,实乃大乘佛法之枢纽。
1、死亡必须离此世界——与出离心相契
死亡真相之一就是:必须离开这个世界。到这个时候,谁也不能幸免,无论是国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在死亡跟前的平等裁决就是悄然离去。世间的一切财色名利,真的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任你平生绞尽多少脑汁,费尽多少口舌,任你百般追求万般保护,最终所得到的结果就是都要统统放下。
在如此无欺的死亡跟前,平时无暇顾及的出离心,也就如实无欺地显现,事实摆在面前,只要用心观察加以认定,死亡与出离心是如此默契,解脱道的前提即建立于此。所以,无论汉地还是藏地,祖师们经常劝告学人,观想“死”能够很容易的生起出离心。印光大师警言:念佛之人,时时刻刻应以“死”字挂在眉头。
2、死亡必然面临痛苦——与大悲心相契
死亡面临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是常人必然要经历的生命最后时刻,这也是死亡的真相之一。在死亡里感受死亡,在痛苦中感受痛苦,哀伤之情,油然而生!如果能于此刻想到自己的亲人朋友以及生死苦海中的一切众生,明白生死之苦,而思考如何才能解脱此等剧烈之苦痛,那就自然能够与菩萨的大悲心相契了。
大乘佛法的慈悲心,就是建立在人间疾苦这个层面上的,特别是亲身经历巨大苦痛之后,所发之愿都是真实不虚,无欺无伪。佛法说菩萨发四宏誓愿就是以苦谛为所对境,通过六度来完成。死亡之苦就是最好的对境,因此,死亡的痛苦能够使临终者更有机会生起大悲心——欲令一切众生皆得了脱生死之苦。平时想练习大悲心,还要到坟墓集中的地方观修,原因就是明白生死之苦,然后由于出离心而引发大悲心。大乘佛法入世之根本精神,即源于此!
3、死亡需要指明归宿——与菩提心相契
很多人在临死的时候,总想知道自己到底会去哪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永远是个无法猜透的谜,也是生命中永远解不开的疑惑。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知道自己的真正去向在哪里?更多的人是希望自己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归宿!这不是脆弱和疲软,而是一种生命的觉醒,因为每个人确实都有其最应该去的地方。
觉悟为人生之真谛!菩提心是大乘佛法之精髓!若能放下生死的执著,而于不生不灭的涅槃本体上证悟,当下即可证悟菩提!了知究竟的真理,回归生命的真实,安然无比,这正与菩提心恰好相契。因为此时已经不再有色声香味触的纠缠,也将要放弃眼耳鼻舌身的累赘,只有意识与法尘的强烈活动。如果能于意识上通过佛法的引导,就能直接证悟无生,回向菩提。所以,死亡比起平时更加接近于觉悟的菩提!
如此看来,死亡之际,非常有利于证悟大乘佛法之真义,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都能于死亡之际涌现或者相契。是故,此时给予临终者佛法的殊胜关怀,引领众生走向生命的解脱之道,就显得无比重要!
二、走向解脱道
佛教注重于关怀临终者的究竟解脱,所以,于无量法门当中层层排布,设立了相应的解脱痛苦之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犹如通往圣域之大道,每进一步都能亲切地感受到相应的风光变幻,对生命的每段景观都能如实地享受和证得!而其最为根本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解脱世间的生老病死之苦痛,层次分明,深浅不同,清晰可辨。走上这条路,就是通向绝对自由的生命王国,能够度一切苦厄,所以称之为解脱道。
就佛法的总体情况来看,无论大乘还是小乘,都具有极为明确的解脱途径。佛陀方便权巧而为众生说法,依据所说之法的层次而言,一般分为五乘正法,即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前二者为世间善道,次二者为出世间解脱道,最后菩萨乘为超越世间之佛菩提道。我们根据临终者的根机缘分之不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给予殊胜无比的关怀!从汉传佛教的各个宗派乃至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的教理而言,包括了以下几种趋向解脱的方法。
1、提起六念趣人天
六念就是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又称为六随念或六念处,为佛教徒的修行方法之一。在早期佛教的阿含经典里面,很多地方都提到了这种通过意念来修行的方法。同时,佛陀也以此来指导临终者走向未来的世界,并且指出了“未来生天”的人天乘正法之结果。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说:
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终时,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
这里说了念佛、念法、念僧就能够“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实际上这三念已经包含了“六念”在内的。如该经同卷又说:“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当修六念。”
那么,如何修习六念呢?
第一念佛:指忆念佛陀具足十种功德称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等众生以此清净质直之心,忆念佛陀,就能与佛相同,从而获得究竟解脱。
第二念法:指忆念佛陀所证悟之正法,此法乃是如来之功德,如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等。我等能以清净质直之心忆念正法,并且印证于法,与法相应,转施众生。
第三念僧:指忆念僧宝乃是如来之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我等能以清净质直之心忆念僧宝,并能修习僧宝之清净梵行。
第四念戒:指忆念各种戒律,能够遮止诸恶烦恼,我等能以清净质直之心,精进护持戒律威仪。
第五念施:指忆念布施之行有大功德,能够消除世间的悭嫉之苦,我等能以清净之心修习布施,并且以此护持众生。
第六念天:指忆念过去的持戒、布施等善根,而上生欲界六天,乃至色界、无色界等诸天,享受快乐果报,我等今亦能以如是持戒、布施之行,而转生于天上。
这里特别强调了“忆念”,也就是“用心思念”之意,心里想着这些六念的内容,不念世间的生死、贪欲、恐惧、怨恨、疑虑等等烦恼痛苦,一心清净,专念不忘。
如果,能够在基本关怀的基础上,教导临终者进行这简单的“六念”,哪怕只有最后的“念天”这一念,也能够安然生天。所以,让临终者一心专注于这六念,最低限度也能安祥而逝,得生天上,或在人间福乐之处转生,来生继续努力。
假如具备了这“六念”,把握其内在的思想境界,也可以得到生死自如,趋向涅槃,而获解脱。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说:“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彼于尔时,当修六念,乃至进得涅槃。”
2、开示谛缘得解脱
四谛、十二因缘是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的主要教法,加上菩萨的六度四摄,那就是整个佛法的核心内容了。开示这四谛和十二因缘的思想理论,使听闻佛法者趋向解脱道,也是佛陀乃至佛弟子的主要教化方式之一。直到现在,南传佛教也是以此四谛和十二因缘作为佛法之重心,并且极力加以实践与弘扬。
四谛就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故名为苦谛;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即迷惑、造业、受苦,轮回不息;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如南本《涅槃经》卷十四说:“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生死既已尽,更不受诸有。” 因为这四谛是断除生死大苦的妙法,所以,佛陀也为临终者开示此法,使得解脱。例如,佛陀为最后剃度的弟子,一百二十岁的须跋陀罗广说四谛法,令其断除烦恼而证阿罗汉果。佛经说:“世尊又为(须跋陀罗)广说四谛,即获漏尽,成阿罗汉。” 须跋陀罗随即就在佛前入灭了。
佛陀常为衰弱的病人和年迈的老人开示四谛法,使他们能够在死亡到来之际,断除痛苦,证得解脱。有时候听者能够获得初果圣位,或者二果、三果圣位,有时候就能立刻证得四果圣人的位次,这就是声闻乘的解脱道。
与四谛相提并论的就是十二因缘,这是缘觉乘的主要思想内容。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从无明到老死这十二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的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称为流转门。这也是四谛中的苦、集二谛之内容。
依此类推,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在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灭尽一切苦痛,这称为还灭门。也就是四谛中的灭、道二谛之义理。
这十二因缘实际上就是把四谛进行详细观察的结果。
佛陀也常常关怀临终者,为其解说此一生命之真相,听者若能言下悟入,便可于此透脱生死之束缚,证得缘觉圣位,而获得现实生命的解脱。如《十二因缘经》及《缘起圣道经》就说,佛陀正是从“老死”开始观察,思维老死的来源,一直追溯到无明(痴),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永灭,然后就证得圣道了。
所以,十二因缘的直接契机就是“老死”,如果临终者能够最直接地观察身心状态,或者我们能够帮助临终者分析思维这十二因缘法,引导他们追寻生命中痛苦与解脱的内在因素,勇于承认现实的局限、狭隘、贪欲、无知,认真体认自己生命内在的超越性,那就可以在了解十二因缘法的生命结构时,获得安心,从而迈向不生不灭的解脱之道了。
3、促进成佛度众生
除了上述人天乘和二乘的关怀之外,佛法的精华和独特之处还在于大乘的菩萨道,在菩萨道上对于临终者的关怀,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殊胜之关怀”。
修学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无二慧,最大动力就是四宏誓愿,根本方法就是六度(乃至十度)、四摄。所以,大乘佛教的临终关怀,就是要促进临终者能够成佛度众生,生死一如的理念。大乘佛法的正面临终关怀之方法,极为丰富多彩,其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法都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可谓“死亡的一条龙服务!”
由于大乘佛法对临终者的殊胜关怀之方法完备,为了读者实际操作之方便起见,此处就集中介绍净土宗、密宗对于临终者的殊胜关怀,而于下一章专门介绍。
排版|正信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