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宝藏
发布日期: 2006-01-01 浏览量: 1,670 次浏览
达 照
《法华经》的中心思想就是“开权显实”,这个“开”字具有三层含义,即:开除、开发、开拓之义。原义是指开除三乘教法的方便权巧,显示一乘妙法的究竟真实。而对我们这些凡夫众生来说,开除就是开除我们凡夫众生的各种邪知邪见,开发就是开发我们内在本具的功德利益,开拓就是开拓我们的眼界心量。更进一步说,也就是开除凡夫的妄想分别,开发二乘人的偏真知见,开拓菩萨学人对法的局限,三乘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因为这三乘的学人,对于自性本具的圆满究竟,总是隐隐藏藏,不敢直下承当,法执比较严重。虽然针对凡夫来说已经是圣人了,但是都还在回家的半路上的草庵里面,这个草庵就是个化城,是佛陀为了方便修习者在这里有个喘息的机会,特别设置的一个暂时休息的地方,所以说:止住化城,并非宝所。
对“开权显实”的阐述,古人已经有许多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非常精妙的描述,现在,我们从自己这个凡夫众生的生命当中来看一看,是否可以在自己的生命当中开除、开发、开拓?那么,开的是什么权?显的又是什么实呢?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权?《法华玄义》说:“暂用还废”,名之为权。暂时利用一下,将来一定要废除的就是权,这就是指有生有灭的东西就是权,那么,什么东西是有生有灭的呢?《八大人觉经》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其实,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所谓:世界有成住坏空,人生有生老病死,万物有生住异灭。也就是我们每个生命的一切现象,内自六根,外及六尘,根尘相对而产生的六识。更全面地讲,就是三界二十五有(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定,无想五那含),包括了森罗万象、万象森罗的宇宙万有。这一切现象都是暂时地让我们使用一下,将来一定还是要废除掉的,所以这一切就是真正的“权而不实”。
那么,我们就最接近自身的地方来谈,在我们自己的生命当中,我们所感受到“无常变化”的色身,就是权而非实的,再进一步看,我们的思想念头,也是“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地风卷云舒、波涛汹涌,当然也只能算作权而不实。这样一来,在我们自己的生命当中,开除了这些无常变化的东西之后,又能够显示出什么样的没有生灭变化的真实来呢?也就是说:哪一样是不会受任何生老病死等等变化所影响的呢?妄想分别、思想意识是有生有灭的,色身肉体也是有生有灭的,那么这个没有生灭的真实的东西就一定不是指妄想和色身了。请问:除了妄想分别和色身肉体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呢?请诸位回光反照,剔除妄想分别和色身的无常现象,看取不生不灭的是什么?参!参!参!
突然间,重重地“啪”的一声……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就是生命当中最真实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天台宗所说的“三德秘藏”,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我们生命当中的“秘密宝藏”。
这个秘密宝藏真是太好了,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永远为我们抚平身心的伤痕,在它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庄严、自在与喜悦!那么,诸位看到了吗?在“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当下,亲自捕捉到了吗?如果能够放下一切妄想执著,信手一把抓来,那就得个自在,妙用恒沙了。假如还不明白,我们就从自己本身来进行挖掘生命宝藏。这个“秘密宝藏”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我们根据这三个特点,从三个角度逐步来认真细致地勘察:
第一,离一切相的般若德。不要在任何语言文字上面团团转,要离开一切相。首先,闭上眼睛,回光内照:内自身心,外至山河大地,所有一切现象,包括精神世界,物质世界,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彻底地分解、粉碎、消化,所有一切形象全部都在这个“回光内照”的刹那间,化为乌有,在整个身心世界当中,彻底的寻找不到任何一种精神或者物质的相状。清清楚楚地明了当下的“无相”,完全彻底地感受到之后,接着就用佛经来印证一下,看看你所明白的是否符合佛陀所教导的,我们就用简单而熟悉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来印证,大家只管安住在彻底无相当中,不要生起任何念头,看住自己的当下:“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德。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里完全是空掉了一切相,诸位千万不要怕自己落入偏空,如果不过这个偏真的关,我们就很难超越对现实轮回的执著,只有通过偏真这个“关”之后,我们才有希望到达更为圆融的境界,所以,第一步,一定是完全彻底的“空”才行。再看自己前念已灭、后念未起的当下:一尘不染、一丝不挂。梦想颠倒,邪魔外道是来不了这里的,这里只有一个“度一切苦厄”。因此,这是生命宝藏的第一个特点。希望诸位能够从现在开始,把它牢牢地抓住,千万不要放过,放过就是错过,错过就太遗憾了!
第二,用一切相的解脱德。这是我们修学佛法的起因,也是修学佛法的最终目的,使我们的生命得到了彻底究竟的解脱。在离开一切相的般若德的基础上,再回到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刚才一切相都被我们分解、粉碎、消化了,此时又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相就不再是我们原先牢牢地执著的东西了,它们都是缘起变化的东西,都是生灭无常的显现。所以,我们在利用这一切“相”的时候,每用一次,就确定每一次的解脱,先从最贴近的身边开始,比如现在我赞叹大家一句话:“诸位真是了不起的善知识啊,是名副其实的人天师范”!你们很清楚地听见了,然后你们就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赞叹我们呢?是在鼓励呢?还是因为我们的表现确实非常令人满意?还是别有用心呢?哦!明白了。”不管你的分析是对是错,根据你的经验和智慧,你就只能作这样的理解了,别人所理解的也许不一样,这就是有相的缘起法,回光内照,心里一空,明明白白而不执著。就这样,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自己利用的当下,就“当相解脱”。再比如我现在恶狠狠的痛骂大家:“你们太不象话了,整天在懈怠放逸中流浪,什么时候才是出头的日子啊”!你们也很清楚地听见了,然后你们也一样考虑考虑:“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呢?是我们表现得不太好?还是告诉我们不要在烦恼当中打滚?或者是误会了我们的表现?甚至是根本就是没有看到我们正在非常精进地用功修行?哦!明白了。”也许别的人与你所理解的完全不一样。或者你还为此而突然生起了烦恼,动了嗔恨的念头,另外的人却是非常欢喜而生起了感激之情,这就是有相的缘起法,回光内照,心里一空,明明白白而不执著。就这样,在每一件事情的当下,就“当相解脱”。这就是用一切相的解脱德了。
我们修行的时候,开始一定要在小小的事情上明白自己的当下,当相解脱,比如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不同的时候,一看所有的相都是无常、都是性空的,所有的相也都是缘起的,以性空为体,以缘起为用,这个用就是解脱的“用”了,也就是解脱德。需要经历“八风”的吹拂,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当中磨练。开始时,小事情能够解脱,大事情还未必能够透得过去,修行就是这样在生活当中体验,并不是眼前当下的事情和心态都不管,然后还奢望着有一天突然就飞上天了,那除非做梦。因此,这个解脱德对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异常的重要!而解脱德是要在般若德的基础上才能够生起来的,否则,就象社会上的一些比较豁达的人的生活态度一样,那并不是走向解脱的道路。而是要在“照见五蕴皆空”的“离一切相”之后,“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就在用一切相的当下,当相解脱。
第三,即一切相的法身德。有了前面“离一切相”和“用一切相”的双向受用之后,就不用再专门谈无相的空了,也就是在用一切相的时候,当相解脱,不受任何一种相的束缚,这个时候就是“离一切相”而“用一切相”的“即一切相”了,从而回归于中道实性。表面上看去完全对立的东西,到这里也就完全被融化了。诸位检查一下看,自己的生活当中还有没有不能够消融的?比如仇恨、歉疚、后悔、恐惧、沮丧、牵挂等等,如果还有的话,那就赶紧从离一切相的般若德开始挖掘,在用一切相的同时来反照不能够消融的往事,往事如烟如梦,当下彻底给与解脱,开发了自己生命中的“解脱宝藏”,然后,这一切语言文字、思想方法、精神物质等等,都在当下就回归到“即一切相”的法身德当中,无可言说地喜悦,无可言说地富有!这就是我们生命宝藏的第三个特点。
一切佛法都是为我们挖掘生命宝藏所作的指示,因此,当你离开自己最接近的生活和最根本的生命,那就没有任何佛法可言、可学了。佛法不是用来哄人或者吓唬人的,它是对生命真实的一种描述,把生命的真相告诉我们,当你明白了这个真相之后,你就不会再去羡慕别的生命了,因为你具备了所有生命的所有功能,佛陀也只是如此而已。所以,用自卑心来高推圣境,和用傲慢心来低估佛法,都是我们学佛的障碍,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是不敢小看佛法,只是觉得自己太渺小,业障太重,常常会觉得自己太没有用了。所以傲慢心似乎少一些,自卑心更为严重。其实,明白自己的身心和自性,打开生命的宝藏,乃至成佛作祖,都是我们的本分事,并不是非分之想,不可以把修行悟道看得太不可企及,更不应该妄自菲薄,自甘堕落。
我们往往会对于别人赞叹的东西推得很高,而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认为难能可贵,当你真正认识了之后,那也是极为平常的了。据说当年凯撒大帝,在处心积虑、身经百战之后,终于夺得了国王的宝座,当他满怀喜悦的心情,非常自豪、无比荣耀地坐上这个用无数人的生命和血泪换取来的王位时,他很平淡地说了一句:“原来就是这样啊”!这句话,有点象禅宗祖师开悟的话,我们看十八罗汉当中,有一尊罗汉就是两只手向空中一托,张开嘴巴的,这就是非常生动的表示了他开悟时的感受,两手一摊:“哦!原来如此”!这些表明了,开悟或者明心见性,是我们本分的事,没有什么不可企及的,更没有什么炫耀可言。只要把自己的秘密宝藏打开了,当下就具足了“三德秘藏”,然后在生活当中,努力精进地保护就是了。
诸位如果真正的体会到离一切相的般若德、用一切相的解脱德、即一切相的法身德之后,那就一定要在生活当中保护,不保护是没有力量的,更不会生起佛菩萨那样的神通妙用,就象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他虽然就是个真正的人,但一开始的时候是不会自己吃饭、说话、走路等等功用,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呵护养育,逐渐长大之后,自然就能够具备一切人的功用。所以一定要努力认真的保护好,是为至关重要!关于保护的方法,古大德说得非常好,就是“保任”二字。
“保”就是保护照顾“离一切相”的般若德,“任”就是任其自然地“用一切相”的解脱德,先保后任,先“保”就是全神贯注地看管好自家开发出来的秘密宝藏,后“任”就是把这个宝藏在生活当中利用起来,这个无尽宝藏,价值无限,只是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不太会用,不用就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越用越明白它的价值所在,越用越自如,最后自己就会成为“宝王”了,那就成佛了。
如果这个生命本来就具备的秘密宝藏,没有打开,没有对其进行使用,那就真的是:“手拿黄金钵,终日当乞丐”了!《法华经》说“穷子衣兜里的如意宝珠”,不是没有,是你不会用,好不冤枉!真是可惜!你只要把手往口袋里一抓,一把抓住了,就是如意宝王,你就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了。富有是富有了,只是自己还习惯于过着过去街头乞讨的乞丐生涯,所以要慢慢的学会使用它,直到纵横自在、所用无缺的时候,你才算是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最富有的人。
在“开权显实”之后,一切都是无相,一切都是妙用,一切都是真实。这就是法华会上,佛陀赐予我们的无尽宝藏。诸位是愿意使用这个无尽宝藏呢?还是愿意让它永远埋没在烦恼贫穷的痛苦深渊?只要你发现了这个“秘密宝藏”之后,别人是偷不走的,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使用了,好自为之!
排版|正信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