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禅修班讲记之八·入禅定之门
发布日期: 2006-01-01 浏览量: 3,506 次浏览
各位同学:
各位同学,上一节课给大家介绍了禅修的方法。因为禅修的方法非常之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全部介绍,只重点介绍了数息观,接下来今天要给大家进一步介绍入禅定之门。
前面把方法告诉了大家,按照这些方法去修,接下来就是境界的问题了。当我们通过这些修行方法不停地练习、模仿,然后逐步调整这颗散乱、烦恼的心,自然而然心境就会产生变化。这个变化它是有层次的,从粗到细、从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一般的人修行不注重境界,只注重心态。但是佛法的核心是围绕着人的心性,一切都是从内心中去印证。印证了以后,身体自然就有反应。早期佛法就告诉我们:佛法的修证就是要身证——亲身去证悟、去体会。
在修学四禅八定正式得到禅定之前,有一些境界,它跟我们平常的心态是不太一样的。凡夫的心态是五趣杂居,杂乱无章的,通过训练才会慢慢得到调整,这个调整的过程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学习永嘉大师的禅法,也是从天台止观入门,先让这颗散乱的、烦恼的心,逐步趋向于稳定、安详,不再动摇,少有烦恼。这个过程,先是欲界定,从粗心住、细心住、持身住,乃至未到定,每个境界的提升、提升以后的身心状态如何?今天给大家做个介绍。
禅定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音译为禅那,意思是静虑。就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所以也叫思维修。就是以一个所观的境,让我们的心专注这个境,不散乱,这就是定。观呢,就是作种种的观想,这个观是第六意识,就是平常的妄想。我们的妄想是杂乱无序的、无法把握的。通过坐禅,可以让思想(妄想)有序、稳定、容易管理。所以观,就是让自己能够管理好妄想,并让它专注在某一个境上,习惯了以后,这颗禅定的心就会变得听话、自然、不会焦虑和烦恼。生活中,我们很多境界和想法都不是自己愿意的,比如怨恨别人,自己心里也想逃避这种怨恨,或者对某一种情绪或压力承受不了,也会感到痛苦,这一切都是我们不愿意的。但它既然在生活中出现了,我们就会无可奈何的受制于它,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调适自己的心,让它稳定、协调、安详。
观,首先是把这个心能够提起来。止,就是把念头停止在某一个境界上,境界的优劣对情绪的稳定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止的境界不好,就会引发更深的烦恼。比如一个人很贪心,教他修因缘观,结果他越观越贪心,觉得这个贪心好啊。一个人嗔心很重,教他修不净观,结果他看到身心的不净,更加来火气,越观越嗔恨,法不对机,很难入定。
方法是不是对机,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坐下来修这个法,感觉身心舒服、自然,心开始回归、安住,不再散乱,不再流浪,这就是对机的好方法。一个人修任何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如果无法专注在某一个境界上,就不能得定力,也就没有力量管束自己,如果不能起观,更开不了智慧。佛法的根本就是戒定慧三学,修止不修观的人,只有定力不会有智慧,而且可能会偏向外道。
很多修行人会假设一个境界或目标让自己去努力。比如先让自己不打妄想,强制自己把心停下来,这种强制偏于止的这方面。同时也有些人认为强制比较麻烦,不要去强制,管它想什么,只要读懂这些理论就行了。像哲学家、思想家不停的读书、不停的思考,却无法让心安定下来。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一盏蜡烛灯点在这里,如果它是左右摇晃的,它的灯光照到周围的景物上都不会清楚。如果灯光停在那里不动摇,周围的一切就会被它照得很清楚。这是定和慧。如果这盏灯压根儿它就是一条木棍,那是没有智慧的死定,周围的一切也就无法看清楚。佛法是用来对照身心的,能够生起觉照,就是智慧。让心静下来,感受一下,宁静的心与杂乱的心哪个更好?你自然就会选择宁静的感觉,这个选择就是智慧。
智慧是一种抉择的能力。许多人喜欢求神问卦,就是对生活没有抉择能力,不知道何去何从。有智慧的人,观察到一切事物的前因后果,就没必要去问卦了。一切法都有因果,好境界以好心态去接受。不好的也以妥善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最好的智慧;心不随境动,这是修定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小乘佛法要定慧等持,大乘佛法更是要定慧等持。
修定有两种:一种是禅定的定,用一个方法专注,比如数息观,让自己专注在这个境界上,并知道这个状态,然后产生定力,这是禅定的定。另外一种,叫定慧等持的定。当我们念佛念到不念而念,与佛陀的功德融为一片的时候,生活中吃饭穿衣、待人接物,并不会表现为一个修行人的特殊摸样,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也不受干扰,身心非常清净,对所处的环境也明白清晰,这个定力是大定,不是一般的定力。那是大乘佛法在生活中的起用,也就是定慧等持的定。
我们现在从禅定的定开始修,禅定的定,是让心有所造作。让心专注在某个境界,对这颗不安的、不听话的心,进行强制训练,训练到能够听话为止,并在生活中自然起用。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为六道中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力。三界中分为九地,欲界叫五趣杂居地,天、人、地狱、饿鬼、畜生等五趣杂居。欲界的众生,这五种心态都有。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具有人、天、地狱、饿鬼、畜生等五趣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杂乱无序的。所以要想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比较困难。我们连自己是好人、坏人都很难判断,因为五趣是一个杂乱的状态:有时候做好事不但不求回报,甚至连感觉都没有,但是某天报复心生起来,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恶念和报复行为。所以地狱、天堂都在自己心中随时轮回、流转,并由此造下了无边的轮回之因,这是五趣杂居地。
色界天就不一样了,色界和无色界,要依靠定力才能进入。我们现在做了好事,但不修行,就没有禅定、没有定力,死了以后,善报现前也只能生到欲界天。欲界只有六层天,只能生到六层天,第七层就是色界的初禅了。色界的初禅天必须要有禅定才能到达那里,修善法,做好事,还要有禅定才能生到色界天去。色界总共有十八层天,分为四禅,无色界还有四层天,三界总共二十八层天。在做好人好事的基础上,要超越自我的生命状态,就要学习禅定。当然,达到四禅八定这个标准了,也还是不能出离三界的,这个大家要清楚。
有了色界和无色界四禅八定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大乘佛法,就会信心具足,进步快速。大乘佛法特别是净土宗,念佛的功德非常大,可以直接了生死。有个人念佛念了十二年,每天八小时,但他说自己没有进步,我觉得很奇怪,用禅定的这些标准给他一衡量,他其实进步很大。在我们的生命中禅定的层次有高低,通过念佛或其他方法,可以反馈到身心行为上,印证自己修行是不是有进步,这样念佛、修禅定就会更有信心。
在欲界中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目的。既然要学禅法,就要让自己进入禅定,并慢慢加深禅定,到最后二十八层天,叫非想非非想处天。进入那层天、那个定境,就要有觉照的生活,不住在禅定里面,随时出来继续往前走,等到修成了灭尽定,就是出离三界实现了生命的解脱。这是修学禅定一个基本的纵向路子。
在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欲界里基本的定:即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在进入初禅之前,这两种境界都必须要了解。打坐数息称为坐禅,除了坐禅以外,其他法门也可以进入四禅八定。走路步行禅也可以,因为行住坐卧都是禅,其方法就是关注自己的脚底心,上次讲的五个地方可以观想。观察自己的身体、环境、呼吸、心态,这些感觉都很清楚了,然后全身心去感受双脚踩到地上的那个感觉,最好穿布鞋,感觉会更加敏感。左脚踩下去,知道是左脚,右脚踩下去知道是右脚。这样左——右——左——右,清楚每一次脚跟着地的感觉,这种心的专注就是止;同时又很清楚自己的动作和念头,就是观。在家里的阳台上,或其他空旷的地方,尝试这种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身心放松行走,融入禅定。
如果我们不是每天定时打坐,禅定的效果就会很差。凡夫的心是奔逸、涣散、心猿意马的,不时刻抓紧它,让它安住在正法中,偶尔坐一下就想把它收回来,除非是登地菩萨功夫成片,随念就能转回来,一般凡夫是做不到的。所以要得到禅定的受用,打坐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习禅法不下苦功不去实践,肯定得不到禅法的受用。
禅法的受用是从浅入深的,不要期望过高,平常心乱的时候,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心态,就是一种进步。建议大家每天至少要坐半个小时以上,这已经是很宽松了,至少应该是一个小时。禅坐不到一小时,对于初学者来说,跟法相应的机会就会很少。最多只是树立起信仰,种点善根。说要等退休以后再好好修学,生命是无常的,学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想得到真实的修学受用,定时坐禅是有必要的。有了一些禅定受用,后面的课才可以跟得上,起码在感受中能够相似地模拟。如果没有坐禅的实际训练,连模拟都谈不上,凭想象,是无法体悟禅定的境界。只要有了打坐后的感触和受用,下面讲的课才可以感觉、模拟,相似的作一些比较,才能对永嘉禅法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依据心态的不同分几个步骤,就是入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四个步骤:
第一个叫粗心住。粗心,就是心比较粗。粗到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粗心住的关键是在“住”上,心能停留在一个境上。我们平常的粗心是住不了的,念头像洪水一样冲过来,不由自主地随着环境,业力去流转。生生世世都如此。我们刚开始学习打坐,心很散乱,越坐杂念越多,身体还坐得腰酸背痛,歪来歪去,无法安定。这是我们平日里身体习惯于放逸的结果。什么叫放逸?我们生活在现代大都市里,生活节奏很快,哪天跑到大自然里,看见天空和草地,放开身心满地打滚,这就叫放逸。我们平常的心就是这样放逸,感觉哪里好,心就粘在哪里:有件衣服很漂亮,有个地方很好玩,就赶紧凑过去。这颗放逸的心散乱惯了就很难控制。
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用心去造作,把身体矫正,刚开始坐禅的人都可能这样。没有谁一开始就坐得很端正,都是让自己刻意去端正。师父说:腰要正,胸不能挺,手要结印不能动,腿痛了也不能放下来。于是他强制自己,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方法,让心定下来,有个地方可以专注。
我们的心总是要抓住一些东西才感觉塌实,否则会失落、无聊。其实,没有东西的心是最清净、开阔的,可我们总喜欢往清净心里边装满东西,让自己无事瞎忙乎。佛陀告诉我们这些禅修的方法,就是让我们学会心的专注、空灵,并由此调节身心,呼吸也会渐渐的顺畅,心念也会越来越微细,这种定就叫粗心住。
粗心住的特点是什么?进入粗心住以后,杂念是减少了,但杂念少并不等于是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心念还在六根门头跑来跑去。一般人专注地坐了几天就会有这个感觉:强制自己的念头,几下子还可以,但是一会儿就开始跑掉,然后把心收回来,再强制,再收回,再强制,在周而复始的强制过程中,终于感受到可以定上一会儿了,这个“定上一会儿”,就是粗心住。如果连这个感觉都没有,那你粗心住还没有。
粗心住的境界就是三句话:第一,用精神意志去控制、矫正自己的身心,用心去造作,让自己身体坐的端正。第二,要有一个方法,不净观或其它方法,让心有所专注。第三,在身体矫正、心有所专注的基础上,感受到自己终于定了一会儿。这个“定”就是粗心住。用意识去专注,这样的定,每个人可能都有。坐禅的人更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最肤浅、最初步的。
平常我们的心都是处于散乱的状态,很少去控制它。一般人谁愿意去控制自己的身体?除非在某个特定的环境里,因环境的需要才会让自己的身体有一个特定的表现,比如宴会或什么集会。你们看天安门广场站岗的士兵,练习的时候要站十二个小时不能动,十二个小时的专注,这样的定力,如果修行人有这种精神,没有一个不得禅定。
粗心住有受用以后,感觉自己定下来了,这个感受很重要,就是刚才说的三个标准。如果没有身心稳定的感受,那就不是粗心住,身心停在那里,感受不到那种定,那也不叫住。只有心定下来了,哪怕一分钟或者两分钟,这一、二分钟就是粗心住。
有了这个住以后,我们就知道:住的感觉是不错的。平常我们住不住,就要进一步努力去实现这个住,然后慢慢就会习惯这种身心稳定的状态。有些人坐禅习惯了,一坐下来就喜欢盘腿,纹丝不动,有很多居士就是这样。当我们习惯了这种稳定的身体姿势以后,再慢慢引导到第二个细心住。
第二个叫细心住,细心住的心念是很微细的,身体不必用心调正,自动平衡。习惯了这样一种身体的状态,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佛经里经常要讲到的。有一个三昧叫持身三昧,就是一坐下来,身体就停止在某一个状态里,不用力气也不会倒下。特别是有些修密宗的人结手印,手印举起来要费力气的,结果入定了以后,想放下也放不下,有一股气像冰冻一样把你整个冻住,但又没有僵硬的感觉,非常自然,非常舒服,很自然地就与定相应。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感觉愉快、心甘情愿,一切疲劳都会消解。如果感受不到那种愉快,打坐半小时、一小时以后就会觉得很疲倦,好像在完成作业,那是没有进入粗心住。
从粗心住进入细心住的时候,身体就会自动调整,而且坐久不累。如果继续坐禅,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前面两种叫住,不叫定。因为它是不稳定的、暂时性的、机遇性的。所谓机遇性,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心什么时候粗心住,什么时候细心住,只有功夫越来越精细的时候,它偶然出现让你感受一下,接下来会不会再出现就没有把握,如果是定就可以把握。今天进入禅定,明天想继续,就可以从这条路继续进入。
粗心住和细心住,是从散乱心进入到禅定之间的一个心的调试过程,这个过程是让我们的心变得调和、听话、没有菱角。然后慢慢习惯于这种身心的宁静。可是我们的心却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希望自己宁静、智慧、明亮,对事物了如指掌,能静静的感受生命的存在,而事实上浮躁的心又不习惯于这种宁静。所以就需要粗心和细心这两种方法、两个阶段慢慢调整自己,去习惯这种宁静安住的生命状态。
粗心住和细心住三个方法最根本的区别:第一粗心住是用意识刻意让身心停留在某一个状态,细心住不用刻意就能把身体自然坐得端正,这是身体上的一个标准。第二在用心方面,粗心住一定要依靠一个方法,并用心专注于这个方法,比如数息、念佛,一定要抓住一个方法,让自己的心定下来。而细心住不刻意于方法,自然而然念佛、坐禅、呼吸,没有太大的分别心,心念细下来之后,任何一个方法都能安住,因为心已经变得听话了。第三,粗心住的感觉是住在这里,但快乐的感觉不明显,只是让心“终于定了一下”,而细心住能够感觉到住的欢喜,微细的、隐约的感觉到生命有一种快乐和法喜生起来了,这三点是粗心和细心的区别。
有了细心住以后,进入欲界定就成为必然。细心住所生起的一种法喜,与平常生活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生活中我们总是追求外在的物质快乐,吃和穿的快乐、游山玩水的快乐、长得漂亮的优越感,好像都是一种快乐。但跟细心住相比,相差太远了。细心住的快乐是从外到内、从粗到细,快乐到心里去的。有了这个鲜明的对比,我们会生起一种真正的善法欲,希望身心能够回归到最根本或者最原始的宁静状态。欲、念、进、慧、定五法的力量,这时候就会起一种作用,并希望这种作用能够使禅定更加深入、快乐、微细。通过这些努力就可以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第三个叫欲界定。粗心住的状态是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心非常的安详,心念也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随时冒出来,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力去调整它,此时的心任运不动。
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因为这三种定只要通过坐禅,或者练气功都会得到。练太极拳的人如果懂得练拳的内在精神,也会出现这种状态。如果再学一些佛法,就可以住在这种状态中。
欲界定跟粗心住和细心住的差别就是欲界定能够任运不动。在前面的基础上,身体不用刻意要坐个什么样子,自然而然坐得端正。心也不用刻意地让自己修个什么法。但一般来说都要有个法,比如这个数息法,可以一直修到第三禅,到四禅就没有这个数息了。(三禅以后再专注,进入第四禅,在用心方法上,可以任选一个法门来专注,没有太多的挑剔,因为心比较听话了。)这种状态下再进一步就是心的任运不动,比如我正在数息打坐,有人找我,说完了几句话继续坐,心里面没有动摇就是任运不动。但这个定还是欲界定,而不是真正的禅定,没有观照的都不叫禅定。
如果一整天坐下来,脑袋是模糊的,这个不叫欲界定。欲界定是身心的感受都非常清楚,在清楚的状态下进入定,才叫任运不动。一般情况下,不会自动生起动摇。坐着没事,突然想起看书就去看书,那是不会的,坐禅的这段时间,一般不会无事生事。有个孩子在那里闹了,自然而然对孩子说上两句,心也不会动摇。欲界定比细心住是更进一步的,但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会有效果。如果欲界定像石火电光,今天是这种状况,明天不是这样,这还不算是坚固的,只能算是偶尔。欲界定功夫有两种状况,一种是面对欲界六道,地狱、饿鬼、畜生、天、人这些状况的出现,心不会被扰乱还是定的。另外一种,是偶尔的状况,前面有粗心住、细心住的层层功夫,坐在那里心是定下来了,然而一下坐还是不行。这个状况想进入到初禅、二禅还是有点困难。
坐上功夫能够成片,每次都能达到欲界定,就会把坐上的定境转移到坐下,扫地、干活,心还是任运不动,这就是欲界定的一个特点:任何运动、事情的出现,心都是不动的。这样在生活中继续用功,心就不会再动摇。
在坐禅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状况:明境和暗境。明就是白天,看得见的;暗就是晚上,看不见的。没有教理基础的人,明境暗境出现自己会不知道。
暗境是什么?坐在那里感觉任运不动,本来想坐一小时,结果坐了一整天,自己也不知道,这叫暗境。就像睡着了没有梦,睡多久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坐在那里不动摇并不等于睡着,否则连细心住都没有。细心住是持身住,身体持住不会动摇。入欲界定的人,有半天、一天、三个月、五个月的都有。它的特点是入定了以后没有感觉,什么都不知道。有教理基础的人,听闻了一些教理以后,暗境一般不会出现。如果一个人没有听闻经教,师父叫他怎么修,他就老老实实的修,他就有可能定在那里什么也不知道。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也曾经这样定了半个月。刚煮好的芋头想让它凉一下再吃,然后随便一坐就是半个月,结果芋头都长毛了。这种定,他自己不知道,芋头都还热在锅里,怎么已经过了半个月?这个属于暗境,自己不知道,但也是一种定境。
另外一种是明境,心念细了以后,坐上很受用,遇到什么情况身心都不会动摇。下坐后做事不做事都没关系。因为他是任运的。明境看上去也是蛮有智慧、有定力的。它的特点是在打坐定境都很好的状况下,会看到五十里、一百里路以外的情况,整个山河大地都挡不住视线,类似天眼通但不是天眼通,那叫明境。几十里以外的事情都能看的清楚,这种状况一般人都会很高兴,然后就会对别人讲述明境中的状况,这样一说很可能会失去定境。所以要保持这个定境,不能多说,这样它就会半年、一年甚至一直在定中保持着。智者大师去南京弘法的时候,有个老和尚问他:坐禅中看到摄山,(南京的栖霞山)有个老和尚在那里讲经,这是什么境界。智者大师说:这是未到定之前欲界定以后的明境,如果跟别人一说,就没有了,这个老和尚马上给智者大师顶礼。当时智者大师才三十岁,老和尚七十多岁了,他觉得自己坐禅功夫很好,瞧不起智者大师,结果大师给他一说他才明白。因为他确实好几天都能看见这个现象,觉得奇怪就问别人,结果这个境就没掉了,自己一直很懊恼。大师告诉他:不用懊恼,这只是一个过程,不要因为欢喜就执着,反而进步不了。因为有所执着,定境就会消失。
所以禅定不能执着定境,今天坐得舒服,明天还想着昨天的舒服,肯定是在打妄想。每次坐都是全新的开始,都是第一次的感觉。不能打妄想:昨天的境界好,今天最好重复。只要如法地去坐,明境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明境出现的时候,可以继续按原来的禅定方法,让心安住继续修。功夫成片了坐上坐下,甚至是生病的时候、睡梦当中都能观照、入定,这个境界就越来越高了。
未到定之前的明境和暗境的出现,如果进一步用功,明境暗境全部在心中,又不受这个影响,这就是未来禅。所谓没有影响,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像汽车的挂档,一个是倒车档,一个是进车档,零档是不倒也不进。零档,就是把禅定的这些境界,不管是明境还是暗境,从定境中全部给它放下。这个时候,脑袋中出现一片空白。坐着禅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道。这个境界它是很短暂的,夹在欲界跟色界之间的,就是初禅之前、欲界定之后的这个中间。这就是第四个未来禅。
未来禅的境界是什么?进入欲界定以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身体失去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整个身心都空掉了,修行的方法也空掉了。这种感受发生在静坐时,而不是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没有掉了。如果明境暗境没有出现,一般人都定在欲界定,在欲界定坐得很舒服,不需要调整就能安然自在,下坐后又能任运,这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欲界定还有个我和我的心这个感觉在。到了未到定、未来禅,身心的感觉全部没有了,一片空寂。有了这种感觉,身体不会因失调而生病。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不生病,至少要达到这个第四步,也就是进入未来禅的境界。
有些人在静坐的时候,心无所知昏昏沉沉,他也会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了,这个不叫未来禅,是他的心念不知哪里去了。这个与禅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禅定的感觉是有止观、觉照。如果睡着了,就是迷迷糊糊的,这是未到定之前的那个暗境。进入这个定以后,他自己也是清楚的,脑袋还是有感觉的。比如有些人晚上睡觉前吉祥卧念阿弥陀佛,念不到十句天就亮了。奇怪,感觉没念那么多,天就已经亮了,脑袋却是很清晰,但是这个时间是怎么过去的就不知道了,所以时间观念是我们的一个错觉。
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先达到欲界定,也就是心不必控制,自动地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先要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禅定修学就是从粗心住到细心住进入欲界定,然后一步一步进入未来禅。
为什么第四步称为未来禅呢?是因为他还不是禅定,是进入未来真正四禅八定的一个过渡阶段。从教理上理解,就是把欲界的东西全部放弃了,而色界的境界的还没到来,在这个中间,不是欲界,也不是色界,一个空档,正好是身心一片空白的状况。如果能把握这个状况,就叫未来禅、未到定,也叫欲界到色界的中间禅。
从初禅到二禅,也有这个未来定和中间禅。初禅已经放下,二禅还没有出现,也是一片空白。三禅四禅直至八禅都是这样,每一个禅定,要想进一步,都必须把前面的这个定放下,然后才有机会更进一步。
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明境暗境都过了以后,就是这个未来禅,它的时间很短暂,就是一片空白。大乘佛法讲的明心见性,心性的了了分明,没有杂念。未来禅就很像开悟的人,因为脑袋一片空白,对事物又很清晰,不傻又不愣,这实际上是一种定境,不是开悟的境界,千万不要以这个定境作为开悟的境界。定境是一种功夫,功夫做到了,它就出现了。而开悟是智慧,是见地。
在这个状况下,要坚持训练,特别是修行大乘佛法的人,修四禅八定,得到初禅二禅三禅,那个快乐的感觉是非常激烈的,不象出世间的涅槃没有痛苦和快乐。所以一般人到了三禅,如果没有未到定这个功夫的训练,放不下三禅,就像放不下荣华富贵。三禅受用以后放不下,那就遭殃,因为以后不再学佛法,也不会再进步,这一生就是白学了,只能种点善根。希望大家把这个未到定的道理弄清楚。把欲界定全部放下,得到了这样一片空白,让自己有转身的机会。
今天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排版|正信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