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法师:如吉法师文集,止的修习
发布日期: 2006-01-01 浏览量: 3,939 次浏览
止的修习
如吉法师
佛教修行所采取的方法尽管千差万别,但归结起来,不外乎戒、定、慧三者。这三者应密切配合,才能产生修持的功效。虽然以持戒为基础,以戒来约束不良的行为而促发正定。而在修定有了成就之后,则可使得身心安定,自然能调伏烦恼,产生防非止恶的功效—即定共戒。有了定的基础之后,便可在安稳的心境中观察诸法的事理,生起智慧。如阿姜查说:“心借由专注一个禅修主题上而达到平静,这就是奢摩他(止)。”“你必须建立些许多的平静和心一境性,然后用这个来审视你自已。”“这是奢摩他(止)的基础便是促使智或毗钵舍那生起的原因。”(《静止的流水》168页)又说:“你需要具备足够的定力和专注力,方能知道当下的情况——足够使清明和理解生起。”(同上186页)。可见,修习禅定既能更好地持戒,并且由此而促发智慧。因此,修道者必须对修定加以研究。本文试对修定(止)的方法作粗略的探讨。
一、止的含义
止者,内心专注於某一善法而不散乱,并能生起身轻安及心轻安,即是止。《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中云:“轻安所持,於善所缘心一境性之定,即止自性。”
二、修止资粮
修止先应具备充足的资粮,克服各种障碍,保持适当的姿势,才能使禅定功夫顺利地进展。此中分三:
一、具备资粮方面有二
(一)、选择适当的精舍。如《清净道论》引经说:“为修习於定,舍弃不适合的精舍,而住于适合的精舍。”所谓适合的精舍,应具备五种条件:(1)、其住所(离行乞的乡村)不太远、不太近而相宜於往返。(2)、日间不愦闹,而夜间又无声音;(3)、无虻、蚊、风、热及蛇触;(4)容易获得衣服、饮食、床座及医药;(5)有多闻者,如有通达阿含、(受)持法、持律及持论母等比丘长老等居住,时时可以亲近询问,能为解除各种疑惑。
(二)、具备五种素质:《瑜伽师地论》(以下简称《瑜伽》)卷六十三说:修定者应:(1)获得随宜资具便生喜足;(2)好乐求诸善法;(3)於身财无所顾恋;(4)於生死及涅盘见大过患、最胜功德;(5)於加行堪忍勤苦。
二、排除障碍方法有三
(一)、五盖: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瑜伽》卷十一中说:贪欲者,谓於妙五欲随逐净相,欲见欲闻,乃至欲触;或随忆念先所欲受,寻伺追恋。嗔恚者,谓或因同梵行等,举其所犯;或因忆念昔所曾经不饶益事,而心生嗔怒;或欲当作不饶益事。昏沉者,谓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不守根门,食不知量,不勤精进,省减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断不勤加行,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身心昏味,无堪任性。睡眠者,谓心极昧略。掉举者,谓因亲属(国土、不死)寻思,或随忆念昔所经历戏笑欢娱之事,心生宣动腾跃之性。恶作者,谓因寻思亲属(饮食、衣服、卧具、病缘医药、资身杂物、国土、出家),或因追忆昔所曾经欢笑等事而心生追悔;乃至悲恋、涕泪盈眶。又於应作而未作,不应作而作之事,心生追悔。此恶作者,由前掉举引生。疑者,谓于师、法、(教)诲、(修)证等中,生起疑惑,由此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断方便。又於去、来、今及苦谛等,生起疑惑,心怀二分,迷之不了,犹豫猜度。
(二)、十一种修定障难。《瑜伽》卷十三说:“定难差别,有十一种。”(1)疑:於所显现光明色相不善智故,便觉有疑;(2);方便缓故,有不作意;(3)不善守根门;(4)有身粗重,多习睡眠;(5)极作功用,力励思惟,(6)思求光明之相,此于见色若俱生时,希一得二,便生踊跃;(7)於世杂类起种种想;(8)于所修定,生起我慢;(9)多言论;(10)久寻思,令身疲劳,心不得定;(11)舍内修相续作意,愿乐於外谛视众色。
(三)、呼吸方面的障碍:如惟觉禅师说:“调息方面,息指出入息。平时若能养成丹田呼吸的习惯,比较容易调息。如果习惯用肺部呼吸,调息时容易犯三种毛病:1·风相——吸时鼻子出声,守之,心易散乱;2·喘相——上气不接下气,出入息未到尽头,依之数息,容易疲劳;3·滞相——气不顺畅,依之数息胸口胀闷。换句话说,呼吸要无声、绵密、悠悠扬扬、通畅无碍,依之数息,容易得定”。(《见性成佛》)
三、身体威仪(姿式)
修止本来不拘于行、坐、卧某一特定的姿式(威仪),但初学者散乱心太多,只有坐式(静中)比较容易得力。若在坐中修止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可在其它威仪逐步锻炼,从而养成坚固的定力。正如惟觉禅师所开示的:“如古人所说,‘十字街头好打坐’,先从静中养成,动中锻炼,动也动的,静也静的,最后达到动静一如,即是真不动义。”(《见性成佛》)所以这里坐式——座中威仪稍加说明;(1)·足,结全跏趺,如毗卢遮那佛坐,或半跏趺;(2)·眼,不应太闭或太开,垂至鼻端;(3)·身,不过分后仰或前屈,自然正直;(4)肩,两肩平齐;(5)头,不扬也不低,又不歪向一方,使鼻与脐在一条垂直於地面的直线上;(6)齿与唇,自然合拢;(7)、舌,抵向上齿。又这种七支坐式“以双跏趺坐为最好的坐势,,六根收摄,全身重心落於中间,最安稳持久,修定容量成就。”三、修止方法
修止的方法很多,然於初修者来说,系缘、制心是最基本的内容。如天台智者大师《释然波罗密》(以下间简称《禅》)卷第三云:“初约行明止,乃有多途,今略出三意:一系缘止;二制心止;三体真止;”“体真止者,体诸法空,息诸妄虑,故名体真止。”此非初机者所修之法,所以本文依系缘、制心来说明修止之法。
一、系缘:即是修行者将心系于一所缘,而开始修定。如《禅波罗密》中云:“譬如猿猴得树,腾跃跳蹬,若锁之於柱,久久自调,心亦如是!”因此修止者必须找一相应所缘之境,能否找到这种相应所缘之境是修止可否起步的关键。所缘之境,大致有观想和守窍两类。现在对这两类境依次说明:
(一)、观想(存想):如观佛像、地水火风等十遍处、九想观等等,即属于一类。
观佛像者:修佛身相为所缘境时,取相法有二种:一是根据经文对佛身相好的描绘而观想出一尊佛作为缘境;二是对原有佛像通过忆念观想,使在心中现起。前者的利益较在,但后者通於显密乘,而且容易生起,所以修定者一般应按后者而修。
修习之后,首先应找一尊或绘或铸的工艺技术较高的精妙佛像,反复观察,善巧地在心中摄取佛像的《形相》,修定时经过观想思维,令在心中显现。
观佛像为所缘境时又应当注意:(1)、对所观佛像要作真佛想,不可作绘或铸之《像》想;(2)、通过观想力,先使佛像的粗显部分略为现起,即应专注而修;(3)只应对于一种所缘境令心坚固安住,不可改换众多不同类的所缘境。例如:若观黄色现为红色,想要观坐相即为现立相,本来修一尊,而后现起多尊,这种种情形都不可随《现相》而转,只应对于一种根本所缘境令心不动。因此,缘佛身相时,只要有粗大部分在心中现起,就算是获得了《所缘境》,应当缘彼专心修习,然后逐步思维全体。又缘总身相时,若身的某一部分极其明显,,即可缘这一部分而修,假如这一明显部分消失,那么仍然缘总相。
修十遍处;初修地遍,如《清净道论》中说:先“应以恒河之泥及如黎明之色(灰白色)的土作遍(地相)”,“地相作一张手又四指的直径的圆形”,“如米筛或米升那样大”,“还应以石掌磨之、作成鼓面一样的平坦。”
修习时,“在离遍的圆相(曼陀罗)二肘半以内之处,敷设一把高一张手又四指而有好垫子的椅子而坐”,“如见镜中的像,当开中庸的眼而取相修习。不要观察曼陀罗的色泽......但不离色而把依止(的地)与色作一起,更进而置心於(地的)假说法(概念)作意。”又“於地的诸名中好乐哪一个顺适,当即顺适而称念之:“地、地......”而修习。”应当有时开眼而视,有时闭眼而置於心。直至“取相”生起以前,当以同样的方法修习。
“取相”即是闭眼思维,其相即能现於心中,犹如开眼之时相同。“取相”生起之后,则不必坐在彼此处,可以进入他自已的住处坐而修习。如果他的定力不坚固而“取相”消失了,应再去“遍”的地方取其相回来,安坐修习,数数专注思惟。
如是修习,诸盖次第镇伏,止息烦恼,以近行定等持於心,则“似相”生起。似相者,只是一位得定者所显现的行相,是从想而生的,比“取相”更加清净明朗。
如地遍,其它水、火、风、青、黄、赤、白、光明、限定虚空遍,也仿此而修。
九想观:(1)、青瘀想:观想死尸经风吹日晒,而变为青黑色;(2)、脓烂想:观想死尸皮肉糜烂,自九孔出脓生虫;(3)、虫啖想:观想蛆虫、鸟兽之食死尸;(4)、膨胀想:观想死尸之膨胀;(5)、血涂想:观想死之脓血溢涂;(6)、坏烂想:观想皮肉之破裂、糜烂;(7)、败坏想:观想皮肉烂尽,仅存筋骨、七零八落;(8)、烧想:观想死尸烧成为一堆败乱之白骨。
(二)、守窍。此分两大类,即呼吸及其窍穴。
先说以呼吸而修。以呼吸修止,又有数息和守息的不同。数息者可依之修六妙门。数者,如惟觉禅师在《见性成佛》(130页)中说:“数息不可出入息同时具数,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从一到十或到七,或五均可。因为刚开始数息时,气息长短不易调匀,先开始练数五个字。习惯后,可增加至七或十,以后不易再增。若妄想太多,可倒数。能数之心要清楚明白,所数之数不间数夹杂。”“字字不断,绵绵相续。如果妄想来时,重新再数。”(147页)
以上是修数,天台智者大师《童蒙止观·六妙门》卷下又云:“修数者,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散,是名修数。”“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厌)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当放数修随。”
随亦有二:一者修随“舍前数法,一心依随之出入,摄心缘息,智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二者证随:“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出入,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随为粗,心厌欲舍,如以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
止亦有二:一者修止:“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二者证止:“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行者是时即作是念:今此三昧,虽复无为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慧方便,不能破坏生死。......今此定者,皆属因缘,阴界入法,和合而有,虚诳不实,我今不见不觉,应须照了。作是念已,即不著止,起观分别。”
观有二种,一者修观:“於定心中,以慧分别,观於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人我,身受心法,皆无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二者证观:“如是观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是名证观。观相既发,心缘观境,分别破析,觉念流动,非真实道,尔时应当舍观修还。”
远亦有二:一者修还:“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析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返观观心,次观心者从何而生?为从此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如此正反推求,层层破析,乃至“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证还者,“心慧开发,不加功用,任运自能破析,返本还源......若离境智,欲归无境智,不离境智缚,以随二边故,尔是当舍还门。”
净也分二:一者修净:“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是名修净。”二者证净“如是修时,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开发,心无依恃。......三界垢尽,故名证净。”
又观、还、净之分别:观众生空——观;实法空——还;平等空——净。空三昧相应——观;无相相应——还;无作相应——净。
又《禅》卷五中说:初数於息,觉息微微,当置数息,便随於息,任运出入。若心欲静,便舍随,凝心止住。心若暗忽,即便静照色息(观)。心若浮动,即便舍观,归数及随、止也,是故名还。心不驰荡,凝神寂虑,故名为净。
守息者,如泰国阿姜查在《静止的流水·谈坐禅》中说:“我们以呼吸做我们禅修的对象(所缘境)......知晓出入息,以及完全专注於鼻端和气息出入的上唇时,我们就不要去追随呼吸了,只要在我们面前的鼻端建立起正念,并且在这一点上知晓呼吸——进、出、进、出、。......不久,心就会变得平静,呼吸会变得细密,心也就会变得轻安......坐於禅座时,心变得细密了,不过,无论我们是在什么状态里,我们都应该设法去觉知它,认识它。”
又,依守息而修禅,依次增进,即成十六特胜,这种修法是由(守)念息而修禅,依禅而断惑证真的全部过程。今依《释禅波罗密概说》(慧岳法师撰)略释之:(1)念息短。(2)念息长。即因功夫之长进,其呼吸已趋於精细,得均平微微寂静的境界。(3)念息遍身:思维自身为虚无,即能呈现呼吸会由一切毛孔,得风行出入於全身。(4)除身行:如深入禅定时,即能获心情安稳,粗息即时消灭。(5)觉喜:深入禅法时,自心自然呈现欢喜。(6)觉乐:即心情安稳,呈现大喜时,全身调适,其乐融融。(7)觉心行:即提高警觉,以防范对禅味(喜、乐)的贪著。(8)除心行:即时灭除贪受(乐、喜)的粗念,方能获]得安稳而进道。(9)觉心:如能舍除受味,自然不堕“沉掉”,得呈现明朗的境界。(10)念善:如心能不贪不受,即能趋於寂灭的安稳喜悦。(11)念心摄:舍除“掉”念,就能护持自心。(12)念心解脱:能离“掉、沉”两法,即能舍去二边,得到解脱。(13)无常行:因自心已得寂静定时,觉知诸法生灭。(14)断行:依无常行,能断诸烦恼。(15)离行:因烦恼断,心始能厌离一切恶念。(16)灭行:因离诸烦恼,能证一切灭,生一切智。
此外,依守息亦可修通明观禅:即修观时,摄心静坐调和气息,一心谛观气息通身出入,且必以觉息入无积聚、出无分散。虽觉息入出遍身,隙如空中风性,随缘无所有的状态。更进而既知息依於身,离身无息,一心谛观身色本无所有,凡质一切假身,尽是宿世妄想因缘所招感的业报而已!如此通照色心,观行成就时,即灭诸暗蔽,心眼大开,且速得三明六通。故称通明观禅。
守窍修禅的其它方法,如《禅》介词有五种,即五门禅:一者系心顶上,此“为心沉昏多睡,故在上安心。若久之,即令浮风,乍如风病,或以得通欲飞,不可恒用。”二者系心发际:“此处发黑、肉白、心则易住;或可发白骨观,久则生过。眼好上瞻;或可见於黄、赤等色,如花如云,种种相貌令情虑颠倒。”三者系心鼻柱:“鼻是风门,觉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无常,亦以扶本安般之习,心静能发禅定。”四者系心脐下:“脐是气海,亦曰中宫。系心在脐,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五者系心地轮:“此,最在下,气随心下,则四大调和,亦以扶本,修习不净观(白骨观)者,多从下起,因此系心,或能发本不净观门。”
二、制心:《禅》卷三云:“心非形色,亦无处所,岜可系之在境?但是妄想缘虑,故须制之!”即是说行者系心於缘,住境修止,然心猿意马,难以驯服,所以应适当调伏,令安稳修止,这是修止能否顺利进行和进步的中心环节。
具体制心之法,如《禅》中云:“若心浮动,可作意下著止之;若心沉没,可上著止之。”这对修止过程中心的浮动、沉没提出了具体的一点对治措施。
在修止中,有四种情形能扰乱定心,应当远离或加以对治。如《瑜伽》卷十一云:“应远离相、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著相。”“何等沉相,谓不守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常觉悟;勤修观行,不正知住, 是痴行性。耽著睡眼,无巧便慧,恶作俱行。欲动心观,不曾修习正奢摩他。於奢摩他未为纯善,一向思维奢摩他相,其心昏暗。於胜境界,不乐攀缘。”“何等掉相?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广说,是贪行性。乐不寂静,无厌离心,无巧便慧。太举俱行。如前欲等(乐胜境界),不曾修举。於举未善,唯一向修。由于种种随行掉法,亲里寻等动乱其心。何等乱相?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应知,是纯根性。多求多务,多诸事业,寻思行性。无巧便慧,无厌离心,不修远离。於胜境界不乐攀缘。亲近愦闹,方便间缺(不足),不审知乱、不乱相。何等著相?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应知,是钝根性,是爱行性,多烦恼性,不如理思,不见过患。又於增上(贪著)无出离见。”
对於如上所说四种修定过失的对治,即是应修举、止舍三法。《瑜伽》卷六十八:“云何於毗奈耶勤学比丘依定第二时应不放逸?谓有比丘或住空闲——为欲断(五盖)故,於时时间应修止相......举相......舍相。彼於如是举止舍相得善巧已,由下劣心(沉相)虑,恐下劣,应正修止;由掉举心虑,恐掉举,便修内止;心得平等,便修上舍。又於已得三摩地中,不生爱味,不起顾恋,无有贪染,无著而住(即地修舍)。”
又修舍的前提,并不是所有没有沉掉的时间都可以修舍,只是在已经摧灭了沉掉的全部势力时,心能随顺远离沉掉后的平等性,真正安住於所缘之境自然运转,才能够修舍。如《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说:“当知此舍,是舍防护(沉掉)功用,非舍取境之力也。又非凡无沉掉之时皆可修舍,是於已摧沉掉力时乃修。”《瑜伽》卷十三也说:“应於三相(即举、止、舍)作意思惟......应时时间作意思维奢摩他等差别之相,不应一向为欲对治沉掉等故。若於止举未串习者,唯一向修,是沉掉相。如此修者,当知住在方便道位。若时时间思维舍相,如是在於成满道位。”也就是说,在修止中,尚具有沉掉的方便道位,即应修举或止,若处在沉掉已舍的成满道位,即应修舍。
关于烦乱心或掉举的对治,阿姜查说:“如果心烦的话,提起正念,然后深浓地吸一口气,直到再也吸不进去为止,接下来,将它毫不存留地吐出来。依照这个方法,再做一次深呼吸,直到吸满为止,然后再吐出来。这样子做两、三次,然后再重新将专注力建立起来,心应该就会更平静。假使任何法尘造成内心烦乱,每次就再重复这个方法。”(《静止的流水·定的修习》139页)。
昏沉的对治,《静止的流水》中说:“对治睡意有许多方法。如果你坐在黑暗的地方,就移到一个光明的地方去。打开你的双眼,站起来,去洗洗脸或洗个澡。如果你想睡觉,就换一个姿式。多径行,倒退着起,害怕撞着东西的恐惧会使你保持清醒。假使这个方法失败,就站着不要动,将心弄清楚,然后观照满心的光明。抑或坐在悬崖或深井的边缘,这样你就不敢睡觉了。如果没有效果,那就去睡一下。小心谨慎的躺下来,试着去觉知,直到你入睡的那一刻为止。然后,在你睡醒来的时候,立即起身,别去看时钟或翻身再睡,从你清醒的那一刹那,就要开始正念。”四、修止的过程
修止的过程,可分九个阶段,即九住心:初内住心,即是由最初听闻有关修定的教法,并随顺所闻教法令心内住。那时候便觉得“妄想”或“杂念”如同瀑布之水——流泻不停,最初认识到妄念纷飞的心理状态。第二续住心:先安住於所缘之境,由反复思维而进行修习,开始获得短时间内的内心对所缘之境相续安住。这时可感到内心分别犹如山间溪流之水——时而暴涨,时而低落,体验到内心“散乱”与“寂静”交替出现的心理状态。第三安住心,对于心散乱时能够很快地忆念先前所缘之境令心安住。第四近住心,开始能以念力令心不散,从宽广的缘境中逐渐地收拢散乱之心,使他渐渐微细和集中。这时便觉得心念好象深水池中的水,没有外界扰乱时还能安住,遇到外外界扰乱时就不能平静,并对于於散乱有疲劳的感觉。第五调伏心,以正知力了知分别色等五尘境界、三毒男女随一之相及随烦恼各种行相流动的过患,令心不散,追求思维正定功德,使心调顺、柔和,对修正定生起欢喜。第六寂静心,以正知了知散乱之过失,灭除厌恶修定的心理情绪,令心寂静。第七最极寂静心,以精力对於最微细分别与随烦恼,都能毫不留情地加以断除,令心最极寂静。第八专注一趣心,由于精进,使得沉掉等开始不生起,心能相续安住於定中`。内心跟大海波涛一样,随便起什么妄想分别,略微修正念正知即可对治即可息灭。第九等持住心,由于长久修定的力量,不必专门依靠正知正念之力,定心也能自然对於所缘境而生起。五、修止所发善根的真伪与禅境的邪正之验证
修止所发善根者,《禅》云:“行人既能善修止门,息诸乱想,则其心澄静,以心静故,宿世善根自然开发!若无善根,则发诸恶法故。”
“善有二种:一者外善,二者内善。”
先说外善:“今就明外善中......略出五种:一者布施:若坐中静定,忽见种种衣服卧具、饮食、珍宝、田园池沼、车乘......自能舍离悭贪,心行惠施,无所吝惜!”当知此是过去、今生布施习(气)、(果)报二种善根发相。
二者持戒:“行者若于止静定中,忽见自身相好端严,身所著衣,清净如法,洗涤清净......发戒、忍心,自然知轻识重,乃至小罪,心生怖畏,忍辱谦卑......”
三者,孝顺父母师长:“行者若于坐中,忽见师僧父母、宗亲眷属,著净衣服,欢喜悦豫端严......自然仁慈孝敬,孝悌心生......”
四者,信敬三宝,精勤供养:“行者若于坐中,忽见诸塔寺尊仪,形象经书,供养庄严,清净僧众,云集法会......发信敬、尊重三宝,心乐供养,精勤勇猛,常无懈倦。”
五者,读育听学:“行者若於坐中,因心澄静,或见解释三藏,听受读诵大乘”,有德四众”......(自已)读诵自然而入,随所听闻,即时开悟,或复自然能了解三藏,大乘经典分别无滞。”
又这五种,“悉属外善者,原其本行,悉是散心中修习,未能出离欲界,发诸禅定、无漏,故说为外善。”
“见此等诸相,亦有是魔所作......此等相发时,能令行人心识动乱!或复增诸烦恼,逼迫障蔽,众多妨难,不利定心,悉是魔所作。其善根发者:行人自觉见此相已,虽复未证禅定,而身心明白,诸根清净,身有色力,所为吉利,善念开发。因此以后,自觉心神,易可摄录,身心安稳,远东诸过患!”
“复次,若此等事善根发者,报因之相,则暂现便谢!习因心善,则相续不断!若是魔作相,则久久不灭!虽谢更来,逼乱行者,善心暂发还灭,或进变成恶念,当知是邪也。”
次说内善:“内善者,即是五门禅:(一)阿那波那门;(二)不净观门;(三)慈心门;(四)因缘门;(五)念佛三昧门。此五法,通摄一切诸禅,发诸无漏,故各为内善。”此五门中,一门开为三,合有一十五种善根发。
阿那波那门,有三种善根发相不同;(一)数息善根发:“行人如上善修止,身心调和,发於欲界、及未到地等诸禅,身心湛然空寂”。“於后一坐、二坐,乃至经旬......将息得所,定心不退,即於定心中,思觉身心运动,八触次第而发,此即发根本初禅之相。於此定中,喜乐善心安隐,不可为喻!”
(二)随息善根发:“亦於欲界、未到静定心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及遍身毛孔虚疏,即以明心,见於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谷、粟、麻、豆等,心惊大喜,寂静安乐,除诸身行(粗息)乃至心受喜乐等到,是为(十六)特胜善根发相。”
(三)观息善根发:“亦於欲界,未到细静心中,忽见自身气息,从毛孔出入,遍身无碍,渐渐明细,见身中骨、肉、皮、虫等,定心喜乐,倍於上说。”或见自身如芭蕉等,此是通明观善根发相。
其它四门,也各有三种善根发相,故五门中,合有十五种善根发相。“若於定中,发诸禅善根,是中有真有伪”应当识辨。“或见魔定,谓是善根发、心生取者,因此邪僻,得病发狂!若是善根,谓是魔定,心疑舍离,即退失善利。”检验此等善根之真伪,应“以本法修治。如发不净观禅,还修不净观,随所修时,境界增明,此则非伪。若以本法修治,渐渐坏灭,当知即是邪相。”
由於系缘、制心等方便修习,修止功力增上,获得欲界定、未到地定,其中有诸多境界出现,应当辨别清楚,以防出现偏差。
欲界定有三种层次:(一)、粗住相,即“因前息(呼吸)道诸方便修习,心渐虚凝,不复缘虑,名为粗住”。(二)、细住相,粗住之后,其心泯泯转细。“当得此粗细住时,或将得时,必有持身法(即内气)起,此法发时,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好持身,但微微扶助身力而已!若是粗持身者,坚急劲强,来者若急坚强,去则宽缓困人,此非好法。”(三)、欲界定者:“心既细已,於觉心自然明净,与定相应,定法持心,任运不动,从浅入深,或经一坐,无分别意,所以说此名欲界定。入此定时,欲界报身相未尽故。”
未到地定相者:“因此欲界定后,身心泯然虚豁,失於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能生初禅故,即是初禅方便定,亦名未来禅,亦名忽然湛心。”
“复次此等定中,或有邪伪......略出二事:一者定心过明;二者过暗,并是邪定。明者,入定时,见外境界,青、黄、赤、白,或见日月星辰,宫殿等事。或时一日乃至七日不出禅定,见一切事如得神通,此为邪,当急去之!二者若入此定,暗忽无所觉知,如眠熟不惜异,即是无心想法,能令行人生颠倒心,当急隙之!”
在未到地中,由於心境安定、生理方面也由粗向细转化,也就是欲界四大(水火地风)向色界四大转变。妤发八触或十六触。八触者:“一动、二养、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谓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沉、七坚、八软、,此八触......跟前合为十六触。”“行者因未到地,发如是等种种诸触、功德善法......并是色界清净四大。”“色界定法,住在欲界身中......与欲界报身相触,故有十六触,并约四大而发:因四大生。地中四者,重沉坚涩;水中四者,凉冷软滑;火中四者,暧热猗养;风中四者,浮软动掉。”
动触者:“若行者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坏,守护增长,於此定中,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形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誊属,与动具起。其十者何?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此则略说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如是一年,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复次此十六触,各有十种功德善法......而初坐发法之人,未必尽发!”“若论其次第,亦无定前后......而多见有人,从动而发,强者先发,事如前释。”
“若未得未到地定,而先发触者,多是病触,是生盖及魔所作。若触发时,无如上所说十种功德誊属者,亦是病触生盖及魔触也。”
如上所述,修禅内触发时,各有其十种善法功德誊属相应而生,资益禅定,若无这些善法功德誊属,或有邪法生起,扰乱正定,行者应当认明。如《禅》卷三云:“邪者,如根本禅中,诸触发时,随发一触,若明(白)邪法,即是邪相。邪法众多,今约一触中,略出十双邪法,以明邪相。一者、触体增减:如动触发时,或身动手起,脚亦随然,外人见其兀兀睡!或如著鬼,身手纷动,或坐时见诸异境,此为增相。减者,动初发时,若上若下,未及遍身,即便渐渐坏灭,因此都失境界,坐时萧索,无法持身,此为减相。二者、定乱:定者,动触发时,识心及身,为定所缚,不得自在!或复因此,便入邪定、乃至七日不出。乱者,动触发时,心意撩乱,攀缘不住。三者、空有:空者,触发之时,都不见身,谓证空定。有者,触发之时,觉身坚硬,犹如木石。四者、明暗:明者,触发之时,见外种种光色,乃至日月星辰、青黄赤白,种种光明。暗者,触发之时,即心暗暝,如入暗空。五者、慢喜:慢者,触发之时,其心热恼,憔悴不悦。喜者,触发之时,心大庆悦,勇动不能自安。六者、苦乐:苦者,触发之时,身心处处痛恼。乐者,触发之时,甚大快乐,贪著缠绵。七者、善恶:善者,触发之时,念外散善觉观,破坏三昧。恶者,触发之时,即无惭愧,诸恶心生。八者、愚智:愚者,触发之时,心积愚昧,昏迷颠倒。智者,触发之时,利使知见,心生邪觉,破坏三昧。九者、缚脱:缚者,触发之时,五盖及诸烦恼,复蔽心识。脱者,触发之时,谓证空、无相定,得道得果,断结解脱,生增上慢。十者、强软:强者,触发之时,其心刚强,出入不得自在!犹如瓦石,难可回变,不顺善道。软者,触发之时,心志软弱,易可败坏!犹如软泥,不堪为器。”
“如是等二十种恶触,扰乱坐心,破坏禅定,令心邪僻,是为邪定发相。”“如一动触中,邪相如是,余七触中,亦具有此邪相,应当别知!”
随某一触发中所发的二十种邪,危害行人,过失甚重。如《禅》卷三云:“复次二十种邪法,随有所发,若不别邪伪,心生爱著者,因或失心狂逸!或歌或哭,或笑或啼,(喊叫),或时惊狂慢走,或时得病,或时致死,或时自欲投岩赴火,自绞自害,如是障恼非一。”
又随触所发邪法,不仅害已,而且害他人及与正法。《禅》卷三曰:“ 复次二十种邪法,随有发一邪法,若与九十六种外道鬼神法,一鬼神法相应,而不觉识者,即念彼道,行彼法,於所得法中,鬼神随念便入,因是证鬼神法门!鬼加其势力,或发诸深邪定,及智慧辩才!知世吉凶,神通奇异,现希有事,感动众生,广行邪化!或大作恶,破人善根!或难作善......专行鬼法,常以鬼法教人,故信行之者,则破正见、破正戒、破威仪、破净命!或时啖食粪秽,裸形无耻,不敬三宝、父母、师长。或毁坏经书、形像-塔寺、作诸逆罪......、坏乱正法,其有闻受之者,邪法染心......当知是人,远离圣法,身坏命终,堕三恶道中!”
所受邪法之人,“虽生人天之中,犹系属於魔,常起魔业,乃至虽得出家,犹造魔业。故《涅盘经》云:佛去世后,五百岁中,魔道渐兴,魔作比丘,坏乱佛法。”
行者随触所发之法,邪正难辩,应以二法验知:一者、定心研磨、“如发一动触,若邪正未了,应当深入定心,於所发境中,不取不舍,但平心定住。若是善根,定力逾深,善于根逾发;若魔所为,不久自坏。”二者、以知慧观察,“观所发法,推检根源,不见生处,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当自灭,正当自显。”
总之,在修止的过程中,所发善根及各种触境非常复杂,应根据明师 指示或教典依据,善加辩别,正确对待,如《禅》卷三中云:“复次邪正之相,甚为难测,自非亲近明师,非可妄取!”只有这样,才能使修道功力逐渐增进,乃至成功。六、得定因缘与得定方式
关于得定方式,《瑜伽》卷十二中说有四种:一者、爱上静处:即由贪著禅定功德,便精勤修习而得定。论云:“谓如有一先闻静虑诸定功德----於彼一向见胜功德,勇猛精勤,由此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定。”
二者、见上静虑,:即依於常见(谓从此生,乃至以后多生精进修习,必能得定,乃至解脱。)勤修而得定。如云:“谓如有一从自师所,或余师所,闻诸世间皆是常等。如是方便入初静虑,乃至有顶,能得清净解脱出离。彼以此见,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定。”
三者、慢上静虑:即以一种不甘人后(彼即丈夫,我亦尔)的心态来精进修禅而得定。如论云:“谓如有一闻如是名:诸长老等,入初静虑,乃至有顶。闻是事已,遂生骄慢—彼即能入静虑等定,我复何缘而不能入?!依止此慢,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静虑,及所余定。”
四者、疑上静虑,即曾经修定的钝根人,因未证四圣谛而生疑惑,遂只证诸禅。如云:“谓如有一为性暗钝,本曾乐行奢摩他行,不能速证圣谛现观,由此因缘,於所余证便生疑惑。入诸静虑或所余定。”
得定因缘者,也有四种,如《瑜伽》卷十二云:“复此有四因缘,入初静虑,乃至有顶。”(一)、因力:“谓曾邻近入静虑等。”(二)、方便力:“由数习无间修力,能入诸定。”(三)、说力:即利根者自行研究修定方法,然后勤修而得定。论云:“谓於静虑等增上缘法,多闻任持......即依此法,独处空闲,离诸放逸、勇猛精进,自策而动,住法随法行,由此能入静虑等定。”(四)、教授力:即钝根人,依师长教授修定之法,勤修而得定。如云:“谓於亲教、轨范师所......获得静虑等无倒教授,从此审谛,作意思维,能入静虑,及诸余定。”七、退定因缘
行者精勤修习,而得禅定,若不善护持,则容易退失。有关退定因缘,《瑜伽》中说有三种:一者由喜足而退,如论中云:“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便生喜足,不求上进,唯起爱昧。由起如是俱行欲想作意故,遂便退失近欲界定。”二者、由自誉毁他退,如云:“又由所得静虑定故,自誉毁他,谓我所得此静虑定,非余所得。由起如此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盖缠转增转厚,便从定退。”三者、由炫耀功德而退,即:“以所得静虑诸定显示於他,为诸国王及王臣等当供养我,从定起已,寻思此事。由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盖缠转增转厚......”便从定退。
又《禅》中,说有内外二种退定因缘:一、从外缘失:“谓得定时,不善用心,内外方便,中途违犯,则退失禅定!复次,若行者,当得定时,或向人说,或现定相,令他觉知,或率尔事缘相坏,如是等种种外事,於中不觉不识,障法既生,则便失定。”二约内论得失:“有六种法,能失禅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惊怖;四大喜;五重爱;六忧悔。未得禅(时)有一,谓希望心;入禅有四:谓疑、怖、喜、爱;出禅(时)多有忧悔。此则能破定心令退失!若通论此六,皆得在未、入、住、出中,具有此六法,能退失定,若能离此六,即易得定。”八、修止成功的标准
修止达到第九等持住心时,不必恒常依於正知正念之力,禅定也能自然地对于所缘之境相应运转,但这仍然属于欲界定,只是止的一种相应心理。《瑜伽》卷十三云:“或有缺轻安故,名非定地,谓欲界诸心、心法。彼心、心法,虽复亦有心一境性,然无轻安含润转故,不名为定。”若进一步获得了身心轻安,就是成就了止。
轻安,简单说来,即是身心的轻利、安适,身心在获得这种舒畅、喜悦的感受之后,对于修善法方面可以随欲而转。《五蕴论》云:“云何轻安?粗重(谓於善所缘,身心不能随欲而转)对治,身心调畅,堪能为性。”
轻安的产生,在初得定时,只能生起微细、很少的部分,以后渐渐增强,而成为真正的轻安,并出现心专注一境的止的境界。将要发生各种特徵圆满具足的、容易觉察到的轻安的前相,是在头顶好象出现重的感觉,但没有痛苦性。紧接着心粗重性即得除灭,心轻安就先生起`。又依托这种轻安生起之力,随后有能引发身轻安因——风来入身中,由於这种风大遍布全身,身粗重性都得远离,身轻安即能生起。这时身中显得非常安乐,并带动内心的喜乐性进一步增长。而这以后轻安初起时的迅猛之势渐渐舒缓,但并不是轻安完全消失,只是最初时对心的衡动性减退,另有更胜妙之轻安随身而转,如影如形,在修定时无诸散动随顺而起,心踊跃性也逐渐减退,对於所缘之境能坚固安住,又能远离喜悦衡动的不寂静性,这便是获得了真正的止,也就是已经成就了初禅近分定所摄的未到地定。
凡获得轻安者,“即於此时坐於他的夜住处或日间处,而身心无不安、无沉重、无坚硬、无不适业、无病、无屈曲,但他的身心是轻安、轻快、柔软、适业、明净与正直。他以此等的轻安等而把握身心,则此时享诸非世人之喜。”(《清净道论》第二十,595页)
圆满之定境,不仅应具足专注和轻安,还应具有光明、缘境明了。如《瑜伽》卷十三云:“云何具分修三摩地?谓具思维而入於定,亦了光明,亦见众色。”
《菩提道次第略论》中云:“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一切三摩地皆於止观中摄。”而修观又在修止的基础进行的,故修行者应善加修止。
浅近一点来说,由修十遍处等,可以成就诸圣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如《瑜伽》卷六十二云:“谓由修习地遍处等,乃至白遍处故,便能引法化事、变事诸圣神通;又由修习空无遍处一切处故,便能引发往还无碍诸圣神通;又由修习识无边处一切处故,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又通过修定,可以获得现法乐住、天眼智见、见道乃至无学的世出世的诸多功德。如《瑜伽》卷十二云:“复次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谓於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云何修定为得智见?谓诸比丘於光明相,殷勤恳切审谛而取......当知此在能发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云何修定生分别慧?谓谛现观预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云何修定为尽诸漏?谓阿罗汉方便道中所有修定。”因此,学佛者对修定(止)应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并切实身体力行,则可依之快速断惑证真,超凡入圣。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