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的流水·上
发布日期: 2002-11-23 浏览量: 1,345 次浏览
阿姜查尊者
阿姜查,泰国东北著名法师。生于西元一九一八年,一九九二年元月圆寂。幼年入道,年轻时研究过基础佛法,戒律,以及经典,后随当地禅定大师修习。他依苦行僧的传统方式生活数年,曾和本世纪伟大的禅师阿姜满度过一段开悟性的时光。他的教导方式简明,涵意却深远。他善用日常周遭事物引出佛法实意,令弟子们开解;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的西方人从他受教。
现在,请你用心听,不要允许你的心追随其他事物而迷失。想像这种感觉──当你独自地坐在山上或森林的某个地方,坐在这里,当下,有什么呢?只有身和心这两样东西,如此而已。现在这个坐在这里的外壳里所含藏的一切叫做“身”。而在每一刻中觉知和思考的则是“心”。这两样东西也叫做“名(nAma)”和“色(rUpa)”。“名”,意思是指没有“色”或形体。所有的念头和感觉,或受、想、行、识四种精神上的蕴(khandha),都是“名”,它们没有形体。当眼睛见到形体时,那个形体叫做“色”,而那时的觉知叫做“名”。它们总称为“名”和“色”,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心。
要了解:当下这个时刻坐在这儿的,只有身和心。可是,我们常把这两样东西给互相混淆了。如果你想得到平静,就必须知道它们的真相。目前,心的状态仍是未训练的──污秽而不清明,还不是清净的心。我们必须透过修习禅坐来进一步训练这颗心。
有些人认为,禅坐的意思是以某些特殊的方法坐着,可是,事实上站着、走着和卧着都是禅修的工具,你可以在一切时中修习。“三摩地(samAdhi,定)”,字面上的意思是“稳固地建立起心”。要增长三摩地,并不必要去压抑心。有些人试图以静静地坐着,完全不让任何事物干扰他们,来得到平静,但是,这就如死了一般。修习“三摩地”是为了增长智慧和理解。
“三摩地”是坚固的心──心一境性。它专住在那一境上呢?它专住在平衡的一境上,那就是它的境。但人们试图以安静他们的心来修习禅坐。他们说:“我试图禅坐,可是我的心连一分钟都无法静下来;一下子飞到这儿,一下子又飞到其他地方去......,我怎样才能使它停止下来呢?”你不必去停止它,重点也并不在这里。有移动的地方就是理解生起的地方。有些人抱怨说:“它跑掉了,我把它拉回来;它又跑掉,我就再一次把它拉回来......”因此它们就坐在那儿拉来拉去。
他们以为自己的心在到处乱跑,实际上,它只是看起来好像在四处乱跑。举个例子,看看这间讲堂......,你会说:“噢,好大啊!”事实上它根本不算大。它看起来是大或小,都是凭着你对它的感觉。实际上,这间讲堂的大小只是它的大小,非大也非小,但人们总是跟随他们的感觉跑。
以打坐来寻找平静......,你必须了解平静是什么。如果你不了解,就无法寻获它。例如:你带枝非常昂贵的笔到寺院来,而在你来这儿的途中,你将笔摆在前面的口袋,但你拿出来后,却将它放在后面的口袋罢!现在,当你伸进前面的口袋时......笔不在那儿了!你吓了一跳。你会吓一跳是因为你的误解,你没见倒事情的真相,所以结果是苦。不论站、行、来和去,就是不能停止对遗失笔而产生的苦恼。你错误的理解因而造成你受苦。理解错误会造成苦......“真是太可惜了!我几天前才买了那枝笔,现在遗失了。”
但后来你想起:“噢,当然啦!我去洗澡的时候,将笔放在后面的口袋了。”当你一记起这事时,即使还没看到笔,便已经觉得好多了。你了解吗?你快乐了,也可以停止对你的笔的耽忧。现在,你已经确定了,因此当走路时,会将你的手伸进后面的口袋,而笔就在那儿。你的心一直在欺骗你,而忧虑来自你的无知。现在,看到笔,疑惑也就消失了,忧虑也平息了下来了。这种平静来自于看见问题的起因──“苦的起因(samudaya,集谛)”;在你记忆中,笔就在你后面的口袋,那一刹那,就有了“苦的息灭(nirodha,灭谛)”。
所以,你必须思惟,为的是要找到平静。一般人通常以为平静就是指单单地使心平静下来,而不是使烦恼也一起平静下来。烦恼只是暂时地被压抑着而已,如同被一块石头压着的小草,三、四天之后,你将小草上的石头移开,不就之后,它就会再长回来。小草并没有真的死去,它只是被压制住而已。这跟禅坐时一样:心是平静的,然而,烦恼并没有真的平定下来。因此,“三摩地”并不是很确定的。要找到真正的平静,就必须增长智慧。三摩地是一种平静,就如石头压着小草般......,几天之后,将石头移开,小草就会再长回来,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平静。智慧的平静就好像将石头放下后,就不去移开它,而让它在原处。小草不可能再长回来时,这才是真正的平静──烦恼的平息,来自于智慧的稳定平静。
我们说“智慧(般若,pan ̄n ̄A”和“三摩地”是分开来的东西。但是,本质上,它们是同一的,相同的。智慧是三摩地活动的作用,三摩地是智慧不动的相貌,它们从同一个地方生起,可是有不同的趋向、不同的功用。就如同此处这棵芒果树一样,小的芒果会愈长愈大,直到成熟;虽然它们同是一个芒果,但却有不同的情况。小芒果,大芒果和熟透的芒果都是同一颗芒果,只是它的状况改变而已。在佛法的修行里,有一种情况称做“三摩地”,而稍后的情况称做“般若”。但是,实际上,“尸罗(s{la,戒)”、“三摩地(定)”和“般若(慧)”都是一样,就如芒果一般。
任何情况下,在我们的修行中,不论你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说,都必须从心开始。你知道这颗心是什么吗?心是什么样子?它是什么?它在那里?没有人知晓。我们只知道我们想去这里或那里,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我们觉得好或不好......,可是心本身似乎不可能知道。心是什么?心没有任何形相。那个领受善和恶的法尘的,我们称做“心”。如同一间房子的主人,主人待在家里,当客人来访时,它就是接待客人的人。是谁领受法尘的呢?那个知觉的是什么呢?是谁放下法尘的呢?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心”。但是人们看不到,他们反覆地打转:“心是什么?心是什么?”别把问题给搞混淆了。那个领受法尘的是什么?心喜欢某些法尘,而有些则不喜欢。那是谁?有一个喜欢和不喜欢的人吗?当然有,但是你看不到,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心”。
在我们的修行中,并没有必要谈“奢摩他(samatha,止)”或“毗婆奢那(vipassanA,观)”只要称它做佛法的修习就够了,然后从你的心着手。什么是心?心就是那个领受和觉知法尘的。有些法尘有喜欢的反应,有些法尘的反应则会是不喜欢的。那个接受法尘的人带领我们进入快乐、痛苦、对与错之中。可是它没有任何形相。我们认为它是我,但它实在只是“名法(nAmadhamma)”而已。“善”有任何形相吗?“恶”呢?“乐”与“苦”有任何形相吗?这些都是“名法”,不能拿来跟物质的东西比较,它们是没有形相的......可是我们知道它们存在。
因此,我们说:要由平定心来开始修行。将觉醒放在心中,如果心是觉醒的话,它将安住于平静之中,有些人不去觉醒,而只想要平静──一种空白,所以他们永远学不到任何东西。假使我们没有这个“觉知者”,我们的修行要以什么做为根基呢?
如果没有长,就不会有短;如果没有对,就不会有错。现代人一直在学息,寻求善和恶,但他们对超越善和恶之外的,却一无所知。他们知道的只是善和恶:“我只要取善的。关于恶的,我都不想知道,我何必呢?”假如你只取善的,在短时间内,它会再犯错。对会导致错,人们只是不断地在对与错之间寻找,而不试图去寻求非对也非错。他们学习对和错,他们寻求功德,但对于超越善、恶之外的,却一无所知,他们学习长和短,可是对于非长亦非短的,他们什么也不知道。
这把刀子有刀锋、刀背和刀柄。你可以只拿起刀锋吗?或只拿起刀背或刀柄?刀柄、刀背和刀锋这些部位都在同一把刀上;当你拿起刀时,这三个部份都同时被一齐拿起。
同样的道理,你拿起善的,恶的就必定相随。人们寻求善而试图将恶给扔掉,可是他们却不学习非善与非恶,如果你不学习这点的话,就不会有圆满。如果你取善,恶便随至;如果你取乐,苦必随至。执取善而拒绝恶的修行,是小孩子的佛法,有如玩具一样;肯定的,这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假使你握持善,恶将会随至,这条路的尾端是混淆不清的,并不很好。
拿个简单的比喻来说:现在,假使你有小孩子,而你只是希望去爱他们,却永远不经历憎恶,这是不懂的人性的人的想法。如果你握持爱,憎恶就会追随。同样的道理,人们要隹决心要学习佛法以增长智慧,就会尽可能地仔细学习善与恶。现在,认识善与恶了,他们做什么呢?他们试图去执着善,而苦亦随至,他们不去学习超越善与恶之外的,而这才是你们应该学习的。
“我要成为这样子”、“我要成为那样子”......,但是他们从不说:“我什么都不做,因为实际上根本没有“我””......,他们不学习这点,而只扛想要善。如果他们达到善,他们就迷失在其中。如果事物太美好了,它们就会开始败坏。所以,他们最后就这样反反覆覆地下去。
为了平定心和清楚知道领受法尘的人,我们必须去观察,追随“觉知者”,训练心直到它清净为止。你应该使它清净到什么程度呢?假如是真正清狰的话,心应该超越善与恶,甚至超越清净,这就结束了,这就是修行结束的时后。
人们所谓的坐禅只是一个暂时性的平静。可是,即使在这种的平静之中仍是会有经验产生的。如果一个经验生起,就必须要有人去觉知它,有人去洞查它、质问它和审视它;如果心只是空白一片,那是没什么用处的。你也许会见到有些人看起来非常严谨,以至于会认为他们很平静,但是,真正的平静并不只是心平静而已,也并不是说:“愿我快乐而绝不经验任何痛苦”的那种平静。这种的平静,最后连达到的喜悦都会变成不满足───苦的结果。唯有当你能够使你的心超越乐与苦时,才会寻找到真实的平静,那才是真正的平静。这是绝大多数的人所不学习的学科,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看到这一点。
训练心的正确方法,是使心光明、增长智慧。别认为只是静静地坐着就是训练心,那就有如石头压住草一般。人们迷醉在这里面,认为“三摩地”就是坐。那只是“三摩地”的一个名词,但实际上,假使心有“三摩地”,那么行就是三摩地,坐也是三摩地......。坐有三摩地、行有三摩地、住有三摩地、卧也有三摩地,这些都是修行。
有些人抱怨说:“我无法禅坐,因为我太烦躁了,我只要一坐下来,就想这想那......,我办不到。我的恶业太重了,应该先消完我的恶业后,再回来禅坐。”没问题,去试试看,去试图消完你的恶业......
这是一般人的想法。他们为何这么认为呢?这些所谓障碍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研究的。只要我们一坐下来,心就立即向外跑。我们也去追随它,试图将它带回来,再做审察......,然而,它又跑走了;这才是你们应该学习的。绝大多数人都拒绝从自然中去学习......,就如同一位拒绝作功课的顽皮学生。他们不希望看到心的变迁,这样你怎能增长智慧呢?你必须和变迁同住。当我们知道心就是如此──不断地变迁,一旦认识这是它的本性,我们就会明了。我们必须知道那时后心在想善和那时后在想恶,它一直在变迁,我们必须认识这些事情。假如我们了解这点,那么,即使我们在想的时后,一样能安住于平静中。
譬如说:假设你家有只小宠物──猴子。猴子无法长时间静止不动,它们喜欢到处乱跑乱跳、抓东抓西的,猴子就是这样的。现在,你到寺院里来,看见这里的猴子,这只猴子一样静不下来,一样到处乱跑。可是它干扰不到你,对不对?它为何干扰不到你呢?因为你以前也养过猴子,所以了解猴子是什么样子的。假使你认识一只猴子,无论你走过多少省分、看过多少猴子,都不会被它们所干扰,对不对?这就是一位了解猴子的人。
如果你了解猴子,那么,你就不会变成一只猴子;假使你不了解猴子,你自己可能就会变成一只猴子!了解吗?当你看到它伸手抓这抓那时,会喊:“嘿!”你很生气......,“那只该死的猴子!”这是一位不了解猴子的人,知道家里的猴子和寺院里的猴子都是一样的,你为何要受它们干扰呢?一旦认识猴子是如何的时候,那就够了,你便可以安住于平静。
平静就像这样。我们必须去认识感觉,有些感觉是愉快的,有是不愉快的,但那样不重要,那是它们的事,就如猴子一样,所有的猴子都是一样的。我们明了感觉有时是愉快的,有时则否──那是它们的本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并知道如何放下它们。感觉是不稳定的,它们是变异(无常)、不圆满(苦)和无主(无我)的。一切我们所知觉的,都是如此。当眼、耳、鼻、舌、身和意(心)领受感觉时,我们知道它们,亦如认识猴子一般。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安住于平静。
当感觉生起时,觉知它们。你为何去追逐它们呢?感觉是不稳定的,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它们是依赖变异而存在的。我们这里所有的人,一样都是依赖变异而存在。气呼出之后就必然会再吸进,它势必要有这样的改变。试着只吸,你做得到吗?或者只试着呼出而没有吸进......,你办得到吗?假使没有这样的变更,你可以活多久?吸进与呼出必须一定都有。
感觉也是一样。这些东西都必定要有。如果没有感觉,你就无法增长智慧;如果没有错,也就没有对可言了,在你可以看见什么是错的时候,你必须要先看见正确的;你要正确之前,必须先了解错,事情就是如此。
文中巴利文的a=A;n=n ̄;u=U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