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普法师-普贤行愿品系列
发布日期: 2018-12-07 浏览量: 15,955 次浏览
一
佛经中说,将那么多的佛世界中堆满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玛瑙等等七宝,来供养如是微尘数世界中的一切佛菩萨的功德;用人道和天道中,所有我们能想象到和不能想象到的安乐境界,布施给如是微尘数世界中的一切众生,并经过法界微尘数劫相续不断的功德;这些供养布施的功德都没有办法跟听闻《普贤行愿品》的功能相比拟,哪怕将听闻《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分成一百份、分成一千份、乃至优波尼沙陀份。
所以,我们今天讲《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是非常殊胜的一种因缘。今天是我们讲经的第一天,我总共要讲五次,前面两次我可能要讲道之前行。为什么?因为佛法中说,一切圣法当有听法的因缘。一切大乘法听法的因缘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华严经》中一个特别著名的典故,叫《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前,所有依止的善知识,善财童子都必定会说:“善知识,我已发菩提心。”为什么?因为一切大乘法只有在菩提心之上才得以生长。
皈依共修,我们来的居士有之前听法很久的,也有可能刚来结缘的,所以,我尽量讲得深浅参半,让大家都能够有一点收获。今天是第一天,我先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所讲的《普贤行愿品》,它是《华严经》的最后一品。《华严经》在汉传佛教中被称为经中之王。汉传佛教的经藏有将近三千五百部,为什么它被称为经王之王?佛陀所宣讲的一切教法都是应机而说,一切教法出现在世间必须是具足因缘。佛陀涅槃以后,最初这个世间所流传的大乘教法并不多。佛陀在经典当中曾经授记过,将来有一个人出现的时候,大乘教法的因缘成熟了,渐渐会在这个世间流传出来。这个人是大乘佛教一位非常重要的祖师,我们称为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佛涅槃百年以后,龙树菩萨出世。当时在人间所流传的大乘经典并不多,龙树菩萨最初依小乘根本说一切有部而出家,但是很快龙树菩萨学遍小乘的经典之后,觉得并不究竟,于是又寻找世间的大乘教法来学习,很快龙树菩萨发现依然不圆满。所以,龙树菩萨一度怀疑是不是释迦佛所说的法并不圆满。因为,当时世间大乘佛法的因缘已经成熟的缘故,所以龙宫中的一位龙王在龙树菩萨面前示现,就像我们在这幅唐卡当中所看到的龙王献经的典故,龙王邀请龙树菩萨到龙宫去看一看没有在人间流传的大乘法教。龙树菩萨到龙宫见到了许多在人间没有流传的大乘经典,其中,有一部龙树菩萨在南印度读到的《般若经》,还有一部在人间没有见过的《华严经》。
龙树菩萨在龙宫见到的《华严经》有三种版本。上本有多少量?有一四天下微尘数品,十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什么是四天下?佛经说,一个世界是一个须弥山,须弥山的四周有四大部洲,每四个部洲,一个须弥山有一个日月,就称为一个四天下,将这一个四天下碎为微尘的数量这么多品,普贤行愿品只是其中的一品。什么称为十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什么叫做大千世界?一个四天下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才是一个大千世界。也就是有十个大千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偈颂。
偈颂是什么?印度所有的经文,不像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经文是长行文,大多数是偈颂,八个音节为一句,四句为一颂。上本就有十个大千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偈颂,中本有一千二百品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下品有四十八品十万偈。龙王对龙树菩萨说:“这部经文人间没有,但是你不能将经本带到人间,你能记多少就可以把它背诵到人间?”龙树菩萨思量人间的智慧力所能够接受的程度,所以将下品带回了人间。这是我们世间有《华严经》的初始。
《华严经》传到中国有三种版本。一个是东晋的与鸠摩罗什大师同时代的佛陀跋陀罗所翻译的版本,因为是六十卷,所以我们史称“六十华严”。到唐代,出现了一位可能是在中国历史上对佛教影响最大的一位帝王。有人知道是谁吗?是武则天。武则天不但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可能甚至还是历史上对佛教影响最大的皇帝。所以,在她的时代,佛教得以蓬勃发展,大乘八宗里面有许多宗派都是在她的年代形成的。武则天是一位非常崇信佛教的皇帝,所以,当她读到《华严经》的时候,觉得好像经文还不完整。于是,她派使臣从西域迎回了更为完整的版本,并且重新安排翻译,也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八十华严”。后来,在唐代的贞元年中,由般若三藏再翻译了一个四十卷的版本,史称“四十华严”。所有的我们汉文的版本加起来有多少呢?除开重复的部分,和《大藏经》中还有许多的小经是《华严经》中的某一部分,汉文当中的《华严经》大概是三十九品四万五千偈,占整个《华严经》体量的一半还不到。
那么,《华严经》到底讲什么?它讲的是佛的内证功德,后面会慢慢给大家讲解,《华严经》有很多不共于别的经典,超胜于别的经典的地方。
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读到《华严经》的时候,有一句让我非常感动,令我对这部经典生起好感,在《华严经》长行的末尾,“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我们今天讲经只讲半句——拔济众生。我们为什么要拔济众生?今天,主持人旭法师问大家有没有感恩的人?我们为什么要感恩?我们得好好聊一聊。
大家想象一下世间你们最感恩的人,脑海里面会浮现出谁?大家想象一下,假如我们生命当中能遇到这样一个人,在你高兴的时候,他好像比你还高兴;在你痛苦的时候,他可能比你还要难受;有一口饭吃,他要先紧着给你吃;有一件衣服,他自己不穿也要先给你穿;你生病的时候,他恨不得病在自己身上。假如我们能遇到这样的一个朋友,以世间的标准,我们把他当作生死之交不为过,对吗?大多数时候,每个人的父母差不多都能这么对自己的子女。所以说,世间所有的情感里面最深沉的差不多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世间做父母的人对子女的好里面,没有“应该”的成分。做父母的人从来没有认为“我应该对我的孩子好”,而是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孩子好,当过父母的人应该会懂。但是反过来,世间“孝顺”这个词大多数时候都有“应该”的成分,“我应该要孝顺我的父母”。如果一个人能想起我应该对我的父母孝顺,这个人已经能叫孝子了。但是,做父母的却没有“应该”的成分在里面。
中国有一个词“教孝”,什么是“教孝”?就是我要让我的子女看着我怎么对待我的父母,教他将来要孝顺。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个词是“教慈”。所以,“天下无先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没有人是先学了怎么去慈爱我的子女,然后嫁了去当父母的。为什么?因为人类的情感孝也好顺也好,是下行的,永远都是我们对下一代的慈爱多于对上一代。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教慈”。世间人类的情感,将父母对子女的爱的十分之一拿出来对父母,这个人恐怕会是世间的大孝子了,所以,人类的孝和慈有这样的差距。
我身边同辈的人里面,没出家的差不多就做父母了。我看到,哪怕是一个之前再懒散的女孩,当她做了妈妈也会勤快起来;哪怕是一个再贪睡的妈妈,孩子哭的时候也会醒过来。我看到我的同龄人,我的姐姐,我那么多的亲人,她们当了妈妈之后,尤其是小孩还小的时候,真的是没有一觉睡下来中途不用醒,没有一顿饭吃下来中途不用站起来,为什么?因为她有儿女。
我认识一个男居士,估计在场的所有男士的性格都比他强,用一个比较精准的词形容,他的性格估计是玩世不恭的。可是我看到,他一夕之间做了父亲就完全不同了。我看到有一次孩子摔到地上,他抱起来哄的时候的样子,大家可以想象吗?有过孩子的人可以想象,自己的孩子摔到地上,抱起来哄的时候,眼神里面流露出的慈爱、温柔。我看在眼里,觉得是我们这种没有当过父母的人没有办法想象的,好慈爱。当我看到的时候,心里想,真的是“百炼钢化绕指柔”,这是当父母的心。
再来看,在小孩的心里,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爸爸恨不得是这个世界上最高大、最伟岸的一个男人。到什么时候开始变化?到什么时候不是这样了?到这个孩子慢慢长大了,尤其到十三四岁叛逆的时候,这个时候变成什么了?这时候,妈妈就变成了一个只会唠叨的黄脸婆,爸爸就变成一个只会赚钱回家的老男人。是不是这样?他恨不得要往外跑,跑得越远越好。到十七八岁上大学了,离开家了,他觉得好自由,终于可以离开爸爸妈妈了。但是,做父母的心可能一辈子不会退的。到什么时候孩子开始懂一点点?到他也做父母了,好像能懂一点点。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会觉得,我爱我的子女超过我的父母爱我。到什么时候慢慢觉得差不多了?到他的孩子差不多二十多岁结婚了,有孩子了,等到他的孩子也叛逆了,想想自己,这个时候才明白,原来自己对于子女的爱同自己的父母爱自己差不多。这个是父母的心。
到父母老了呢?我看到的世间没有学佛的老人,嘴里面能说的要么是子女,要么是子女的子女。当父母的心恐怕这一辈子很难改变,这是父母的恩情。所以,我们中国人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世间做和尚,经常要听别人的家务事,经常要听别人抱怨。但是,凡是父母提到孩子的时候,嘴里在抱怨心里面还是很甜蜜的,我会用甜蜜的负担来形容。无论他的孩子怎么样,哪怕他孩子一无是处,哪怕是一个癞痢头的儿子,在父母眼里他也是一块宝,别人说不得、动不得。你看一个父母见到自己的儿子,自己女儿的时候,脸上洋溢出来的那种喜悦真的是心花怒放。我今年三十岁,我每次回家看见我妈妈的时候,她眼里面那种欢喜,恨不得眼泪在眼里面打转。但是,有多少子女看见父母是会这样?过去,孔老夫子讲孝顺的时候,弟子问“什么为孝”?孔老夫子说“色难”,就是“你看到你的父母的时候,如同你的父母看到你一样,能有这个程度叫做孝”,真的不容易。可是,等到我们终于觉得,好像我爱子女的心跟父母爱自己差不多的时候,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就是我们人类情感的下行。世间父母对子女的恩情,这种恩情需不需要报答?这是父母之恩。
我们刚才说了,这个世间最重的恩情恐怕是父母对子女的恩情,却不一定是最强烈的情感。世间最强烈的情感是什么?是男女之情,夫妻间的情意。我们常常形容男女之情可以排山倒海,世界上最麻烦、最不可理喻、最强烈,同时来得最快、走的也最快的情感,或许就是男女之情。如果说世间没有男女之情的话,差不多百分之九十的戏剧、文学就没戏唱了。人世间惹人眼泪的故事大多数讲的都是男女之情。为什么罗密欧与朱莉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那么惹人眼泪?因为大家知道这种情世间太少了。为什么少?因为这种情太快了。
夫妻之间的情分最好的状态是——谈恋爱的时候有情,结为夫妇有义。谈恋爱的时候有情,意思是一对青年男女谈恋爱,最好的是因为两情相悦,不是图对方的家世、财产、工作。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居士在抱怨自己另外一半的时候,常有一个问题,就是“恃宠而骄”。曾经有一对居士夫妇,先生跟我抱怨,说他娶回老婆之后,老婆脾气越来越坏,比如,如果老婆下班的时候,饭没做好,她要生气;如果洗完澡出来,水果没有切到面前,她也要发一通脾气。其实,夫妻之间最忌讳的就是恃宠而骄。
为什么说结为夫妇不是要有情而是要有义呢?因为世间男女之情走得太快了,就像诗人白居易的诗“花非花,雾非雾。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露无觅处”。人们为什么会为那么多男女之情的故事流眼泪,就是因为它可望而不可及,走得很快。所以,我常奉劝做夫妻的人,你们要依靠“情”走完这一辈子,大概不容易。夫妻间真的能扶持下去的要靠“恩义”。中国人过去到寺院里面求签,签文里面有一句话,“温柔自古胜刚强”。意思是,人们常说世间男人很刚强,顶天立地,其实男人一生都是个小孩。一个男人从小围着妈妈转;长大结婚了,其实是围着老婆转;老了以后围着女儿转。人老了以后变得脾气越来越怪、越固执,对吗?谁说都不听,但是如果他有女儿的话,唯独他女儿能说他,甘之如饴。所以,人们常说男人顶天立地,其实管理男人的一辈子都是女人,只是要看女人怎么样去当妻子。
英国人有一句话,“男人有三件宝,Money ,dog,and old wife”,钱、狗、老妻。为什么是老妻?老妻为什么是宝?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的外公在外婆去世之后,几年之间我看着他迅速地衰老,为什么?他人生里面,就好比他使惯了的那根拐杖找不到了。夫妻是什么?我常给别人打一个比喻,夫妻就是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关联的两个人,忽然有一天歃血为盟,结了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做什么?要生儿育女、要抵御生活里面种种压力、要养育子女、奉养老人、要相互扶持,一同面对生老病死。人老了,你能有个人扶着;你口渴了,有人能倒杯水;你不高兴了,可以找个人吵架;这是老妻。我们说白了,夫妻是什么?是世间有一个人能始终抚慰你的心。世间很多人在抱怨自己的先生,抱怨自己的老婆,但是,有一天对方不在了,这个人就好像死了一半。所以,我们中国人有句话,“至亲至疏夫妻”。这是夫妻之间的情义。
然而,年轻的妻子往往会问自己的丈夫一句话,“我跟你妈妈掉到水里,你救谁?”千万不要问这句话,很傻。俗话说“大丈夫何患无妻?”,逼急了,他只有一个妈妈,不一定只有一个妻子。所以,做妻子的要明白,做儿子的人的心里永远有一块是留给妈妈的。但是,你也要明白,他再爱他的父母,陪他走完这一辈子的一定是自己。所以,婆媳关系也好,世界上的很多关系也好,你有自信了,一人退一步,就天下太平。
我们来看历史上大才女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司马相如是个穷小子,知道当时的大户人家卓家有一个千金小姐,才貌双全。于是到她家里做客的时候,他就弹了一曲凤求凰。卓文君就爱上了司马相如,同他一起私奔了。私奔之后,卓家生气得不得了,于是放出话来,你跟这个男人走,我们不管,你们自己过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就在现在的成都开了一个小饭馆。女的烧饭卖酒,司马相如跑堂。卓家这种大富人家怎么受得了?最后妥协了,给了他们一百个奴仆,一百万钱过活。所以,两口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司马相如说,这个富贵是你们家给的,我不要,我要去求取功名,将来我要坐着四匹马拉的马车回来接你。四马在古代是大富大贵、很有权势的人才坐得起的马车。所以,现在成都还有一个地方叫四马坡,就是当年司马相如说这句话的地方。
后来,司马相如到了京城,见到了汉武帝,果然发迹了。但是这个时候他变心了,想要把卓文君休了,娶一个妙龄女子。于是他写了一封家书回家,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寄回家,卓文君是大才女一看就懂了,百千万而无亿,她明白司马相如已经对她无意了。于是卓文君大哭了一场,写了一首《怨郎诗》,最后结尾是,“郎啊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又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白头吟》,其中有两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封信寄给司马相如之后,司马相如想起从前的好,于是没有了休妻的念头,回到家中将卓文君接到了身边。可是,世间像卓文君这样的才女并不多,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就像我前面说的,过这辈子要靠恩义。
历史上也有过有恩义的例子,比如朱元璋和马皇后。在朱元璋还不是皇帝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认识,相互扶持几十年。历史上的马皇后非常温柔贤惠,哪怕后来当了皇后以后依然生活简朴。她在家中同自己的儿媳妇一起织麻布。朱元璋说,你已经贵为皇后了还织布做什么?她说,我要给后世做典范,要教导后人简朴。一生当中,两夫妇恩情不减。所以,哪怕已经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富有四海,当他穿上马皇后亲手织的布做成的布衣的时候,他能高兴得像个小孩子。马皇后会做妻子。做皇帝的人晚年的时候往往性格暴虐,尤其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他的一生唯独在马皇后面前的时候,永远都是温顺的像个孩子。后来马皇后去世的时候,朱元璋痛哭流涕,一生没有再立皇后。
所以,如何做夫妻?如何慢慢体会夫妻之间的恩情?这是做世间人必修的一课。而这种夫妻相互扶持的恩情要不要报答?
世间除了夫妻、父母,还有很重要的一种恩情——师长。我们中国人说“恩重如山”。当我去面对我的师长、我的老师的时候,真的觉得是恩重如山。不知道各位在家人面对师长会不会有这样的体会?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现在也在给佛学院上课,偶尔也会给居士讲经。很多人看到我也会像对老师一样恭敬我,但是我心里面觉得很惭愧。为什么?我知道,我远远没有我的老师的功德,远远没有。做师父可能比世间做父母还要难,他要教导一个人如何做人,还要教导一个人如何解脱,不容易。
我的师父曾跟我讲过一句话,“传普,你将来要给别人讲经说法的,那你就真的要利益别人”。我说,“我是利益别人了,我讲经从来没图着别人供养我,我也没有想去涨多大的名声,我这还不是利益别人吗”?师父说,“不够”。那我问,“这还不够,怎么样算够”?我师父说,“有一天,你真心去利益过帮助过的人,他回头过来害你,来诽谤你的时候,你不能后悔你曾经帮过他”。我老实跟我师父说,“这个好像很难。不恨他我可以做得到,但是我完全不后悔我帮过他,可能很难”。我师父说,“你将来就懂了,你现在还不懂”。现在好像懂了一点点,但是,还是好难。可是,我反过来看我的师父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过去的师徒不是像我们现在一样,只是平常讲课往这里一坐,给你们讲一讲。过去师徒之间的相处是要在生活里面点点滴滴、言传身教的。我没有办法把我师父对我的恩德都讲出来,但是,现在想起来,我真的是无以为报。这是师徒之间的恩德,我们也要报答。
佛教里面还讲一种恩德——国土恩,我们要报答国家的恩德。我们读中国历史,战乱百年,尤其到抗日时期,那么多读起来让人觉得荡气回肠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学生十万兵”,多少青年才俊在那个年代,命不要了,家不要了,为了守护我们这片国土。而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坐在这里,没有战乱、没有饥荒、能够有一顿饱饭吃、能够有件衣服穿,来学佛,是因为这个国家给予我们强大的保护。这是我们应该惦念的恩德。
佛教讲的四恩,我们差不多简单地都讲了一遍。那么多的恩德,我们要不要去报答?
报恩不是一个放在口头上说一说就过去的事情。如果你内心当中真的去懂得众生的恩德,当我们在读到这样的词句,要报恩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词句是冷冰冰的,好像离我们很远。
这是我们为什么讲经之前要先讲前行,今天是五次讲经之中的第一次,我们先讲为什么要拔济众生。可是,所有这些恩德反过来,它都是苦。为什么?这是我们下一次讲的内容,讲前半句“烦恼大苦海”。
我们今天讲经的内容就是这么多,感谢各位。现在继续进行皈依共修下面的流程。每个人拿出皈依共修的小册子,安住下来,从发心忏悔供养开始,我们来一起念诵。
二
首先三称念本师名号和开经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讲《普贤行愿品》的第二回。上一回我们谈论了一个话题,是关于人与人彼此间的各种恩情,上次来的人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然后,我说下次要讲点大家的坏话,结果这次人差不多坐满了。可见,我们还是喜欢听别人的坏话的,开个玩笑。
一、观察生命中的苦
上次讲经讲了半句,今天接着讲前半句。佛经里说,这个世界是烦恼大苦海。苦在哪里呢?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活着的这区区几十年里面有哪些苦?这个不用回答,自己想一下就可以。想一下有哪些苦是你觉得很难忍的,有哪些痛苦是在你的生命里经常出现,或者现在还在你的生命里面的?
我观察周围的人,看到大家的苦是什么呢?我的有些大学同学毕业几年后,他们的苦都是些什么苦:一个室友在校时是运动员,毕业后就越来越胖,怎么都减不下去,用他的话说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胖是他的苦;另外一个同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可能经历了各种压力,他发现身体越来越差,具体的表现是发际线越来越往后挪了,这是他的苦;还有个同学,他要结婚,刚买了房子,买房后对房子各种不满意,于是就跟开发商各种撕扯,这是他面临的苦。我还发现很多人的苦:有人说自从结婚后,两夫妻间越来越没话说了,这是他的苦;还有人在工作中有各种各样的麻烦,觉得上司老给他小鞋穿,他老在犹豫要不要辞职,这是他的苦。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些情节或多或少似曾相识?这是在家人的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有时我们觉得这苦很小很微不足道,但是,这种微不足道的苦是我们大家都经历过的,或即将经历的。出家人苦不苦?出家人也很苦。出家人的苦跟在家人的不太一样,先不讲了。
上学的时候,我记得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生活是什么?”我特别记住了一个答案:“生活是一张网。”用佛法的角度去看这张网,它是一张用苦难编织起来的网,是网住所有人的网。什么意思?你看这个世间的人,无论是谁,哪怕在别人的眼里面再完美,他也有说不出来的苦涩。在生命里面,我们刚才讲的这些苦不是没有办法跨越的困境,它顶多算是我们生活里很小的苦,为什么呢?就像我同学说毕业后越来越胖了,这对于一个心很大的人来说,胖就胖了,胖也挺好的;有人说身体越来越差了,那就多运动;发际线越来越靠后了,那大不了像和尚一样把头发剃了,也挺好的。这些苦不是没有办法跨越的困境,你只要稍微想一点办法,或者内心里面稍微做一点调剂,这个事情就过去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我们生命里有些是没有办法跨越的苦,不管你去做什么,就是不能跨越,没有办法躲开,没有办法化解,这是今天要来谈一谈的苦。
二、认识苦和死亡并寻求如何摆脱是修行的动机
为什么要讲苦呢?《皈依共修》手册里面也讲到,比如说我们观察修的时候要思惟种种的苦。为什么要去思惟苦?因为思惟苦是佛教的一个根本,是最根本的事情。不认识苦会有什么过患?不认识苦,就意味着我们不是从内心深处真心地想要去解脱。常常听到佛教里讲“解脱”这个词。很多人口头上说:“我要解脱”,实际上他内心中不是这么想的。我们不去认识生命里面到底有什么逾越不了的困境,内心深处是不会去想要得到所谓的解脱的。
从佛教的历史来看,佛陀为什么要出家?当佛陀还是王子的时候,有一次,他从宫城的东南西北四个门出去游行,第一次见到了衰老,他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衰老,他之前不知道;后来他又认识到,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疾病;乃至于他知道了这个世界有死亡,他觉得非常震惊!于是他就想,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个东西?最终他发现避免不了。不只是我们避免不了,从有历史开始,我们的先辈们都避免不了,他们在面对这个困境的时候,也化解不开。未来将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他们也没有办法解决。今天的人在不断地尽力地生活,创造了那么多的条件,那么尽力地用力地想去解决痛苦。但是面对生老病死,还是很无力,这是所有人生命里的共同的困境,没有办法。当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哪怕学佛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也都是没有发心的行为。
经常听到济群法师说,我们的凡夫心是一个很强大的系统。为什么?当我们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个世间有跨越不了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做很多事情只是习惯。比方说,来西园寺做义工、诵经、拜佛、听经等,可能只是一种习惯,因为我们好像感觉这样的方式挺舒服的。当我们不去真正了解这种困境,就会说,好像解脱也就那么回事,当别人的生命中遇到那些困境时,会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忍一忍就过去了。
佛陀为什么讲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当你没有办法真的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困境和别人生命的困境的时候,就只是佛教爱好者。佛教爱好者会很努力地做着跟佛教相关的事情,但实际上,佛陀的法是没有进到心里的,而这种佛教爱好者是没有办法趋向解脱的。今天坐在这里的人有多少是佛教爱好者?所以,佛陀是因为认识到苦后,他想要去寻找摆脱苦的可能,因此出家。认识到苦,且要追寻摆脱苦,这应该是我们真正的修行的动机。
以上讲了那么多种苦,讲了很多概念,给大家举几个真实的例子。我一个朋友亲口对我说他亲眼见到一件事,他在上海住院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女孩,女孩那一年是高三,查出来患了绝症,晚期。在病房里,他亲眼见到小女孩哭着对她爸爸妈妈说:“我不想死,我还很年轻。”她的爸爸妈妈面对医生的时候,几乎是跪下来说:“您救救我的女儿,我们家里有房子,我宁愿把房子卖了,一定要救她。”医生很为难,因为他没有办法。这个事情发生后,过了几天,这个小女孩就不在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当事人身边的人亲口告诉我的,这个当事人是我们佛教界里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人已经不在了,我们就不提名字了。老人家最后几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在最后的岁月里,他的气管被切开,插了一根导气管,身上插着无数的仪器,手上每天都串联着药水。在病床上最初还有意识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地跟身边人说,他不想再活下去了。后来,渐渐地他说不出话了,再后来甚至连意识都不清楚了。于是,他的生命就只能依靠一些冰冷的药水、仪器、导管这样人工的活着。只要那个气管一拔,他可能很快就不在人世了。可是,最后,他以这种方式在人世间留存了五年。在他最后的岁月里,他已经说不出来话了,见到别人的时候只能用哭来表达他的情绪。因为长期卧床,他的身体、四肢开始萎缩;因为长期卧床,身上长了很多褥疮,很痛苦,但他已经说不出来了。终于熬到了五年之后的一天,他不在了。
前一个例子是小女孩不想死,但是她却不得不离开人世间;后一个例子是老人不想活,却因为种种原因,别人希望他活下来,于是他只能用这种人工而没有尊严的方式活着。有时候我们看到这些例子,会觉得很可笑。
生命是什么?我们是不太喜欢去思考这个问题,当我们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会回避。在我的家乡,有人去世了,不敢说人去世了,却要说这个人“老”了,刻意回避死亡这回事情。我们中国人习惯去忽视“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作为佛教徒,必须要去思考一下:生命是什么?当我们面对这种生命里没有办法逾越的困境的时候,刚才所提及的那一大堆苦根本就不算什么,在死亡面前它们不堪一击。佛教讲苦,是指这种我们没有办法去逾越的东西。
大家有送别过自己的至亲么?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我是独自一人送走我奶奶的。奶奶已经病了很久了,在她生病的一年半的岁月里,疾病对于她的意志,对于她整个生命是一种极大的摧残。她生前是一个非常倔强、要强的人,可是,你就眼睁睁地看着她被身上的疾病把她一生的尊严一点一点地消磨殆尽。在我奶奶最后的岁月中,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妈妈问奶奶:“妈妈,你害怕吗?”奶奶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她在我妈妈面前还不好意思讲,但是,当她面对她的女儿我的姑姑的时候,她对我姑姑说:“我怎么能不害怕呀!我害怕到晚上我在医院里面不敢睡觉,我就怕这一觉睡下去,再也醒不过来了。”真到了她要离开的那一天,她已经没有办法自己呼吸了,就只能依靠仪器不断地给她输送氧气。那个凌晨,我就守在她的身边,看着她,看着仪器里面,所有代表她生命体征的迹象在一点一点地消失。看到仪器显示的冰冷的数字在一点点下降的时候,某一个刹那,你会觉得这是与她相关的尊严、所有生前的片段在一点一点地离开这个世界。那个时候,我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激动,那时我很平静,就在当时的那种平静之下,她一生中与我相处的很多画面,突然涌现在我的面前:她生前的倔强,她对我的关爱,一幕一幕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看到她在一点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拉不住她,真的拉不住她,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的生命里面的困境。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意味着必然有一天要送别亲人,我们的骨肉至亲;亲友也会有一天将我们送别。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发现所有的这些东西没有用。
《普贤行愿品》中说:“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这是每一个人最终离开这个世界时必然要经历的。佛教里有句话,这世间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我的奶奶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有很多的人去看望她。看望病人尤其是很重的病人时,人们通常会说:“没事的,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还会说:“你还有哪里没有去过?等你好了,我们带你去玩。”“你还有孙子孙女,她还很小,你还没有看到他上大学,还没有看到他结婚生小孩,你不能走,我们很需要你。”其实,这哪里是在安慰她?我们这是在安慰自己啊!因为我们害怕面对亲人的逝去。其实,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就想,这不是在安慰她,我们是忘了提醒自己:有一天我们也会离开这个世界。其实,我和此时此刻躺在病床上的她没两样,我们只是方式不一样,但是真到了那一天,我们是一样的。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开始的那一天,就必然要去走向死亡。死亡是什么?死亡对于所有人是平等的。无论你是一个国王还是一个乞丐,面临死亡的时候,本质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但是在场的任何一个人,还有外面没有来的所有人,都有一天会死,我也会死。佛教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我们珍惜生命,但,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亲人,真到了没有办法能够把握住的那一天,要放手的我们就要学会放手。千万不要用所谓的“爱”去裹挟我们的亲人,说:“你不能死,我们不能没有你。”千万不要这样!
如果是我的话,面对一个成熟的人,真的到了不可挽回的那一天,可以跟他讲:“假如你愿意再试一试,你愿意再坚持下去,你不用担心我们会辛苦,我们愿意陪着你。”“如果你觉得你的生命没有遗憾了,你可以放下了,你不用担心我们会难过。”因为,所有你跟他相处的日子里的,所有的点点滴滴都会留在他心里,你要让他安心,这是真的到了要面对离别的时候,我们要去学会的一课。
以前我在讲经时讲过,我们这个世间就像演戏一样。今生今世,我作为一个出家人,坐在台上,我在讲,各位在听;今天我是出家人,各位是在家人;在某种场合下,我是徒,我有师;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他扮演父亲,她扮演母亲,我扮演儿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像演戏一样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这场戏最终是会落幕的,我们有一天是要分别的。如果我可以选择的话,我希望在分别的那天,可以跟所有陪伴在我身边的人说:“很高兴这一世跟你结识一场,做了一场父子,一场师徒,一场亲友,我们有缘再见。”死亡,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是平等的,没有人能够躲得开这个话题。
三、思考无常是佛陀对后世弟子的教诫
佛陀在《无常经》讲:“外事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唯有胜法不灭亡,诸有智人应善察。此老病死皆共嫌,形仪丑恶极可厌,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假使寿命满百年,终归不免无常逼,老病死苦常随逐,恒与众生作无利。”这是佛陀对后世弟子的真正教诫。佛陀在经文里面教诫我们:在所有能思考的事情里面,最重要的是思考无常。有一次,佛陀在僧团中对弟子说,你们都知道供养佛陀的功德无比广大,供养僧团的功德无比广大。但是,如果你们在一刹那中去思考无常的话,这个功德远胜于供养诸佛和供养僧团。
生命是什么?死亡是什么?离别又是什么?这是我们平常不太会触及的话题。而作为佛教徒,我们必须要思考。只有经由这种思考,才能够知道我们的生命到底要用一种什么方式来延续和运用。
我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有两句有名的话:“最无憾的人生是什么?无憾的人生是当我们去回忆起自己一生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佛教徒经由对无常的思考,才能令自己的生命,我们的所有的修行,不落入到没有意义的循环当中。这是我们生命里,尤其是学佛的历程中不能忽视的一环。
《三宝歌》的词作者是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出家前的名字是李叔同,是中国很著名的教育家和音乐家。在弘一法师出家以前,有一天下着雪,他最好的朋友许幻园先生来到他的住所前,没有进门,站在雪里,隔着门对李叔同说:“叔同兄,我破产了,我向你告别。”说完之后,头也不回地走了。李叔同站在家里的窗户前,看着许幻园慢慢离开的背影,消失在茫茫大雪里,李叔同站了一个小时,没有说话。当他回过神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写下了《送别》。
每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学习无常很好的一课。因为我们的一生必然要送别,我们终其一生都在送别,送别所有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最后有一天,我们送别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作为佛教徒,希望到那一天来到的时候,我们不要哭,我们要笑。我看到一篇报道,著名的歌手朴树说,他经历过朋友离别,当他听到这首《送别》的时候很感慨。我也准备了他唱的这首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佛陀告诉我们什么?佛陀告诉我们苦、告诉我们世间无常、告诉我们老病死、告诉我们向死而生。我们要通过面对死亡,来度过我们每一天,每一点一滴的生命。因为无常,所以请大家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命,珍惜所有与你相遇的亲人和亲友,因为终有一天要分别。真到了分别的那一天,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我希望可以坦荡地告别。面对无常,除了要学会珍惜、学会好好的道别之外,还有一些事情是可以做的。
刚才念到的偈颂里面,佛陀说“唯有胜法不灭亡”。“胜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向死而生呢?这是下一节课会给大家讲的内容。向死而生的起点是什么?起点是皈依。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去依赖三宝,这是向死而生的起点。
今天的内容讲就讲到这里。要跟大家道歉,刚才在讲台之上有点失态。但是我想,这个失态是真实的,所有人去面对生命的困境的时候都容易失态。
第二部分仪轨(略)。
下面是观察修。跟大家分享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就是我在备课的时候,备到亲人离别的内容时,我是非常铁石心肠的。我写到这一段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可以去面对的。可是真讲到这一段的时候,发现还是面对不了。这就像我们在生命中,明知道有一天我们会分别的,可是真的到了那一天恐怕还是很难的。这就像我们觉得好像生死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不是的,真的到我们自己也要离别,也要去面对死亡的时候,恐怕很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珍惜生命并要努力地闻思修的原因,我们要去面对每一个人一定要面对的敌人。
接下来闻思修。佛教里面有《转心四法》,将我们的心念由凡夫心转向圣心的四个法,四个观想。如果有学过,可以去观想《转心四法》;如果没有学过的,就去意念今天说的无常,来思考一下无常到底是什么?面对无常,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
今天自从我失态了以后,好像讲台下面的啜泣声就没有断过,我觉得很抱歉,但同时我也很开心,这说明大家内心当中是有触动的。我们学习佛法不是只要做形象上面的去拜佛、去上香等,不是的。佛法是什么?佛法是用来调伏我们真正的内心深处的工具,一定要在内心深处有触动。接下来,一起来做安住修,一起念诵《三皈依》。
三
各位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称念佛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还是挺特殊的一个日子,双十一,大家能够放弃这个一年一次的机会来听法,还是很难能可贵的。给大家鼓掌。
普贤行愿品共讲五次,前两次我们进行了前行法的讲述,一步一步地由浅而深。第一次,先讲了一个所有人都有体验的内容,就是讲众生之间的恩德。第二次,慢慢地深入到了佛教里面,讲了佛陀所说的教法之基——苦谛。从这一次开始,我们就来宣讲《普贤行愿品》本身,讲述法之正行。
佛教常常会提倡大家发愿。如果我们听闻教法,常常能听到别人说,你要发愿。但是,为什么要发愿,几乎很少听过。愿到底是什么,我们也比较少听过。所以大家在过去听法的过程中,有没有去思考过:我们发愿做什么,愿力对修行来说有什么作用,不发愿和发愿有什么区别?其实,我们在整个学佛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概念,比如说,我们需要做这个,我们需要做那个。但是,我们其实需要在这个时候去考虑一下,为什么要做。
愿力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愿力是我们超越轮回的大势力的一种力量。那么轮回是什么?刚开始在讲皈依共修的时候,我讲的比较浅,我尽量地少去提及诸如轮回或者因果的概念,因为哪怕是佛的时代,佛也不好讲。
佛的时代曾经有一个公案特别有意思,我读的时候觉得特别可乐。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同他的一位道友乐刹那,两位尊者一同到城中乞食。在乞食的路中,突然间,目犍连尊者笑了,尊者乐刹那就问,“道友,你何故发笑”?但是,目犍连尊者没有回答他,只是用一句话把这个问题给带开了。他说,“道友,现在我们是在乞食的路上,问这个问题不合适,你还是下次再问吧”。然后在乞食完回到精舍,饭食起收衣钵之后,在佛的面前,乐刹那又再问了一遍,“道友你今天何故在路上发笑”?于是,目犍连才宣说,“我今天在路中见到了一个鬼道的众生,因为往昔的恶业呈现了一个很痛苦的身相”。佛陀听到以后说,“是的,确实有这么一个众生,他见到的是对的”,然后佛陀又说了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佛陀说,“我也看见了,但是我就不说。为什么?即使我是佛陀,当我宣讲到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见到的境界的时候,还会有人对我起怀疑。但是,如果众生对佛陀所宣讲的法起疑心,会招致未来的不善果。”所以,众多的境界佛陀虽见而不宣说。
但是,从前两次一步一步的深入讲法,不能回避的是我们要讲到轮回和因果。轮回是什么?佛陀住世的时候曾经有一幅轮回图,佛陀说:后世的众生如果能把这幅图画到寺院里面,未来看到的人会对轮回生起警醒。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简单地了解一下佛陀当年所宣说的轮回到底是什么。
播放短片(略) 。
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下佛陀所宣说的生死轮回之图。我刚才讲到,佛陀曾经在经文中说,未来世的众生,尤其是有寺院的地方,尽量地将它画出来,让众生都能看见,这是六道众生的一个写照。
我们得到人身,佛经里面常说人身是法器,为什么是法器?刚才的短片里面讲到一句,“因为人道的众生在六道里面,不太苦,也不太乐,是中间的,这种中间就会堪忍,是可以忍受的,而极苦和极乐都是没有办法忍受的。我们可以理解极苦是不能忍受的,但为什么极乐也是不能忍受的?这个极乐跟我们说的极乐世界的极乐不一样,这个极乐是指轮回中的有漏的、强烈的乐。为什么这种极乐它也是一种障碍,佛陀说这种极乐会障碍我们的修持。
在佛陀的僧团中,有一位发心很大的医生,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义工到寺院里面来发心一样。这位医生非常擅长治疗众生的疾病,是目犍连尊者的弟子。他因为在目犍连尊者面前皈依并且修习佛法的缘故,所以去世以后升到了天道。有一年,僧团当中发生了瘟疫,很多僧众生病了。大众说,要是当年的那位医生在就好了。于是,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到天宫中找这位医生。当他到天宫的时候,刚好遇到天人由住处驾着马车到园林中去游乐,无数驾的马车奔驰而过,其中有一辆马车上就是这位医生的后世,他在马车中远远地见到了目犍连。就在飞驰的马车上面,他冲着目犍连尊者打了个招呼“尊者,你来了”,车就飞驰而过。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令得这辆车停下,问,“你可是前世在我面前受过皈依的弟子,因为修持佛法的威力,你今天能够升到天上,为何见到你自己的上人,不停下来顶礼?”。于是,这位已经成为天人的医生,赶紧下车顶礼,说“对不起,可是您不知道,天人之乐实在是太安乐了,我抵御不住这种安乐的诱惑,身心都想念着要去嬉戏”。
天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安住在禅乐当中,我们如果熟识教法,哪怕是初禅的安乐,人道当中所能想见的最大的安乐,都不能与初禅之乐相比。所以,安住在初禅、二禅、三禅之乐当中的天人,每一个刹那都沉浸在强烈的乐当中,这种强烈之乐是没有办法抵御的。所以,六道当中最安乐的天人,因为巨大的善业力所呈现的有漏之乐,会阻碍他修持。纵观六道,只有人道不太苦也不太乐,足以修行,所以佛陀说人道是法器。
世间有这样一句话,“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因为一切有漏的乐非常迅速。人其实对时间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我们今天来听课,可能一晃一个小时过去了,不会有太多的感觉。可是,如果这一个小时是在非常安乐的享乐中,可能在各位的心目当中,就是一瞬间就过去了,觉得好像没过多长时间,怎么一个小时就过去了?但是反过来,如果这一个小时你正遭受一把刀来割解你的身体的话,可能每一秒钟都度日如年。所以,这会导致天人的寿命是极长的(他们的寿命甚至用劫来计算),但是由于那种强大的有漏之乐,会让他们觉得好像没有过多长时间,为什么我就已经几个大劫过去了。
佛教认为有三种苦,苦苦、坏苦和行苦。
苦苦很好理解,就是我们都能够想见的痛苦。比如生病,比如遭受种种的违缘障碍,会令得你很痛苦。坏苦是所拥有的一切安乐正在刹那刹那地崩坏,比如说一个人很富有,当他的福德开始耗尽的时候,看着自己的财富一点一点地消散,没有办法;或者你看着自己的身体从很健康的状态,一步一步地衰败;甚至我们看到,年龄一天天老去的时候,生命在一点一点地消失,这种我们的安乐正在崩坏的苦称为坏苦。行苦是什么?行苦是更微细的,就是这种乐里面蕴含着苦。比如我们出生的那天,就注定了有一天一定会死,就是出生里面蕴含着有一天我们必然死的这种苦。天人的苦,主要是行苦,因为他们巨大的乐有一天会消散,当他们天福受尽,五衰相现的时候,曾经所受过的所有的乐,反过来会成为他们的苦。
如果我们熟悉历史的话,会看到一个帝王一夕之间沦为阶下囚的情况。比如,南唐的李后主李煜曾经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一夕之间他沦为阶下囚之后,曾经所有的荣华、受用,全部反过来变成苦在折磨他。所以,最后他能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诗词,在他的境界当中,曾经所有的威势财富,在他沦为阶下囚的那天,反过来都成为绵延无尽的痛苦。比如说,历史上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当一夕之间李自成破军而入闯到紫禁城的时候,崇祯皇帝只能带着家人草草地逃到故宫后面的梅山(现在叫景山),真的是“国破家亡,山河破碎”。他看着自己刚出生还在襁褓之中的小女儿,拿起剑来一刀砍下去,奶妈一躲,小公主一下子砍掉一条胳膊。崇祯皇帝看到这一幕,只能苦笑着说,“何苦生在帝王家”。当曾经的这种巨大的乐有一天消失的时候,反过来,就会成为你极大的苦难。
佛经里有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天人虽然极乐,但是他要堕落的时候,因为他有神通,可以看到来世所要生在的处所跟天人相比是这样的低劣,他心中所生起的苦与地狱道众生相等”。所以,天人虽然是六道当中极乐的一道,但是在他的苦来临的时候,与地狱道众生是等的。《红楼梦》里的秦可卿说过一段话,“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讲的真是好极了,可是,有多少人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里面还能够思维到,原来这一切是无常的。文学作品《桃花扇》里有一句话,“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我在想这恐怕也是天人一生的一个写照吧。所以,六道里面因为有轮回,我们哪怕有一天做到了天人,做到了国王,终究也躲不过苦的侵袭。
众生有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就是我们这一期的色身,今天我身为传普,各位你们身为张三,身为李四,会以一个比较固定的状态维持一段时间,你所有的人际关系、你所有的受用、你的姓名、种种的一切一切。但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就像演一出戏下场以后,所有人把脸上的脸谱一洗,戏服一脱,又不知道是谁了。
佛在世的时候,伽里亚纳尊者有一天入城中乞食,看到一个场景:有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嘴里在啃着一块鱼肉,鱼骨头掉了下来。这时候,来了一只野狗在啃那块鱼骨头。年轻的妈妈看着那只狗,非常的厌恶,于是一脚把狗踹开了。伽里亚纳尊者已经证得了宿命通,他以宿命通来看这个场景:那位母亲所吃的鱼,正是她前世的父亲,因为恶业力转世为一条鱼,又因为前世的业缘的关系,成为他女儿的口中之食;妈妈怀里面抱的珍爱得不得了的孩子,是她前世的杀身之敌,因为欠了这条命债,这一生反而生为她的孩子,来偿还前世的业债;赶来的野狗,是这位母亲前世妈妈的转世。所以,当尊者看到这一幕,觉得轮回真的好荒唐,就不知不觉诵出了偈诵:食其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冤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成稀有。
好荒唐啊!可是这样荒唐无比的轮回谁在创造?凭什么我们要被创造,我们要在这个轮回里面一时哭、一时笑、一时做国王、一时做乞丐,凭什么?是谁在创造轮回里这些景象,这些悲欢离合?是自己呀,是我们自己造作的业力创造了今天的一切,也是自己的业感召未来世的果,这是我们的轮回。而不管我们怎么转,轮回始终都是苦的,我们今天生而为人吃过的苦,不过是六道里面极微小的一点点。
刚刚也观看了十二因缘,我们现在来看看整个轮回。因为最初的无明,我们不了知这个世间的空性,所以生起了二元的分别、一切妄想、生出了我们的情世界、我们的色身、我们的器世界、所有的山河大地。我们对所有外在的一切生起强烈的贪执,这个好我们要,这个不好我们强烈地排斥。这种强烈的习气不断推动着我们的生命一世一世地轮回,没有终止。这种业力又会推动着我们未来世继续到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去受苦。
我们有没有观察过自己每一个刹那的心?心是刹那变化的。《普贤行愿品》的长行文里有句话:“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语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所以,在一个这样的痛苦的系统里面,就意味着我们一世一世都在里面做无量无边的恶业,又在恶业的推动下再受无量无边的苦。根源是什么?是贪嗔痴,众生的贪嗔痴是刹那刹那在变的,大家观察过吗?《文殊真实名经》里面有一句话,“速疾犹如有情意”,我读到的时候真的想笑。先给大家模拟一个场景:假如有一个很爱吃苹果的人,他这天没有吃饭,又饿又渴,突然间看到桌上有一个苹果,他心里会怎么样?会刹那间生起一个欢喜,但同时又生起一个贪著,又想吃,刹那就又变成不好意思吃。于是要看一下这个苹果有没有主人,于是又一刹那变成要矫饰,要假装问一下:“哎,这个苹果有没有人吃?是不是没有人吃?不要浪费咯。”这时候有人回答了:“哦,那个是我的,还没吃的。”一把抓过来,一口咬下去。这个人心里面的想法刹那又变了,变成什么?变成嫉妒,可是这个嫉妒一刹那间又变,变成什么?变成嗔恨,过一会儿,这个嗔恨一刹那间又变化,变化成什么?变化成增上慢,“不过就是一个苹果嘛,你给我我还不吃呢”。
众生的心念变化之快连佛菩萨都感慨。《文殊真实名经》中记载,佛陀在对诸菩萨众讲解佛的功德的时候,用了一个比喻,“佛的功德及威神力极为迅猛,非常非常快,有多快?就像众生的心那么快”。当我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又好笑又惭愧,“速疾犹如有情意”。
如果大家修禅,在禅定或者相似禅定的状态之下,心念用得越细微的时候,越能够看到自己细微的念头刹那在转变,就像风一样没有办法停止。你的心用得越细,你能看得越清楚刹那之间无数变的心。所以我们的贪嗔痴不是一个很固定的状态,而是不断在变化,交织在众生的每一念心里面。
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愿是什么?愿是轮回里面能够出离轮回的一种势力。修行中,常常说轮回、生死就像洗牌一样,打牌时一会儿赢一会儿输,但是不管牌抓的多好或多差,当你洗牌的时候,都没有了,重新再来。众生在轮回中,有时候修善,有时候造恶,但是当一经历轮回之后,就不记得了。所以我们不断地在轮回里面流转,因为它不持续,没有办法延续下来。
既然心念是刹那变化的,那为什么又说这种势力、这种轮回的贪嗔痴,是强烈的不可逆转的。就像用一个杯子喝牛奶,假如今天喝完牛奶洗干净了,杯子好像没有什么味道,可是你不断每一天用它喝牛奶,它洗干净之后你再闻,还是会有牛奶的味道,对吧?当我们无始劫来,每一天都在这样熏习的时候,虽然是刹那变化,但是这种力量牢不可破,轮回也没有办法轻易地破败,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势力,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能将我们从这样的势力当中拔除出来。所以,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中说:“于愿波罗蜜多,一切生中,善无见转障。由大愿力摄受能顺善法生故”,意思是说,当我们一切生中不断去发广大的愿力,这种势力能够令得我们在轮回当中,我们善业的习气不间断、不转动,哪怕经历了轮回之后,依然被这种善业力所摄持,来趋向解脱和无上菩提。这种力量令得我们一生一生虽然经历轮回,但是不偏离于解脱,所以这种力量极为重要。但是,像刚才讲的,众生的心念非常的迅速,这种愿力于一个凡夫而言,不是刹那之间就能发起的,要经过一个漫长的串习的过程。
世亲菩萨在《俱舍论》中说:“诸业于生死,随重近串习,随先作其中,即前前成熟”。怎么令得所修的善法在未来际能够成熟,能够迅速地成为果报,要依靠串习力。我们不断地去串习这种善业力,这种善行和善业力的发心,这种大愿,慢慢会成为我们相续当中稳定不变的一种品质。这种力量能够引导我们出离轮回。所以,“愿”对于佛弟子而言,极为重要。
而所有的愿当中,为什么我们特别赞叹普贤行愿呢,阿弥陀佛也有愿,药师佛也有愿,任何一尊佛都有他往昔所发的大愿,而唯独普贤菩萨的愿,《普贤行愿品》中说是“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一切诸佛都有愿,然而普贤菩萨的大愿诸佛共同称叹,是其中最为殊胜的。这个大愿,不止是十大愿,十大愿只是普贤愿当中最主要的十个,还有很多的支分愿,我们后来会讲到。三世诸佛所共赞叹的最殊胜的大愿,就在《普贤行愿》之中。所以,当能够遇到这样的教法,我们每天不断地去学习普贤菩萨的发愿形成的串习力,是一种强大的势力,引导我们的后世不断地趋向解脱和安乐。
我们来看《普贤行愿品》当中怎么宣说的功德。任何一个大愿或者教法,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最浅的一层是什么?六祖大师当年说:“凡夫口诵,圣者心行。”最浅显的一层是读诵。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读诵《普贤行愿》会产生什么样的功德和力量?这是我们第一次讲解的时候就引用过的一段长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今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这样巨大的上供下施的功德,与仅仅听闻《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没有办法相比。
佛又在长行里面说:“若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灭除五无间业”,在佛的小乘教法当中说,五无间业不可转。五无间业是什么?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团和出佛身血。五种业因为极重的缘故,如果一个人一生当中造过其中任何一种,没有办法转动,没有办法改变,必然下堕。可是仅仅是读诵《普贤行愿品》的功德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一切魔军、夜叉、若鸠槃茶,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饿鬼神,悉皆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这也是读诵的功德。
后面又说:“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叹,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普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狮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这也仅仅是读诵的功德。
而普贤行愿不单只会导致世间的安乐,也能引导至解脱。我们看这一段,这是我以前给大家讲过的:“若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这种愿王,这种我们每天反复不断地去串习的善业力的强大的势力,当我们今生来世脱离这个色身、离开这个世界的刹那,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啊。普贤愿王就有这样的力量,引导我们获得未来世种种世间和出世间的安乐,这是《普贤行愿品》的功德。
“到已即见阿弥陀佛,见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而自己呢,“自见生莲花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什么叫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众生应以何种法而得度的时候,就以何种法而去利益他,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不久当做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什么叫随其根性教化成熟?就说应当以小乘法教化即小乘法教化,应以大乘法教化即大乘法教化,应证阿罗汉果的众生,就教化令其证阿罗汉果,当证菩萨果位的,就教化令其证菩萨果位,“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当我们相续当中不断地串习这样的广大愿行,渐渐它成为一种我们颠扑不破的愿力,今生来世引导我们趋向无上的菩提和永恒的安乐,这是《普贤行愿》的巨大的没有办法去想象的功德力。所以佛陀在长行嘱咐:“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佛在《华严经》当中反复宣说佛的智慧力,经文里有这样一个公案:一个国土当中十二年间所下的雨,有多少滴佛陀了知,但是,信受大愿王受持读诵的众生,他将来的所有功德,除了佛以外,没有人能够知道,没有办法想象。所以佛陀说:“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他说这样的教法,世间不是很多众生能够听见,如果将来你们有缘的弟子能够听见的话,不要怀疑,应当谛受,应该诚挚地去信受。信受了以后要去读,读了以后要去诵,诵了以后要去践行,有能力的话去书写、去广为人说。这样的人,未来际一念之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所得到的大福德无量无边,能于我们这个世间的烦恼大苦海之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乃至于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仅仅是读诵这样的愿王,都有这样的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是我们《普贤行愿品》读诵的功德。
刚刚讲到,一个教法要一步一步地深入,读诵仅仅是其中最浅显的一层,我们在后两次的讲解当中会给大家讲解更深一层,如何深入到普贤的教法当中。但是哪怕我们力有不逮,仅仅如此而已,如果我们将来能够尽未来际每天去读诵,这样的一种善业的串习力,也令得我们在今生后世当中所得到的利益没有办法想象。今天,我们先来赞叹《普贤行愿品》的广大功德,后两次的课程当中再给大家详细地开演。
我们今天来听经,光是听到这些,你们得到的利益,双十一是比不过的。我们继续下面的流程,一起来念诵、发心、忏悔和供养。
四
我们大家一起合掌称念佛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从昨天晚上开始,这边就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今天能来的各位真的很不容易。谢谢大家!
我们前面三次讲《普贤行愿品》,因为讲法是一个要一步一步慢慢深入的过程,所以前面会讲得比较浅显,是照顾到无论是新来的还是我们之前听过法的大众们,大家都能够听得懂。后两次我们会讲得稍微深一点点。
上次讲了读诵的功德,我们讲过一个教法,我们当时学的时候,最浅显的一层的学习就是读诵。我们也讲过《普贤行愿品》,单单是读诵就有非常巨大的利益,乃至于在我们未来无尽的生命当中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引导,这种引导在我们的生命历程当中会有很大的利益,我们上次也稍微讲解过一下。那么,这一次再深入一点,就是除了读诵以外,我们如何再深入地修行《普贤行愿品》。
一、佛教关于解脱的内涵
我们先来讲这么一个话题,佛教经常会提到一个词叫“解脱”,但是,我们好像很少讲解这个“解脱”到底是什么?我们各位回忆一下,我们经常说我们要追求解脱,那么解脱对于佛教而言,它到底是什么?各位,提到解脱的时候,心里面第一个冒出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前几次的讲法,我们也提到,众生的心念是刹那刹那在变的,非常快速,记得吧?这种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贪嗔痴,非常细微到粗大的念头,它始终萦绕在众生的心念当中,解脱是将这种不断刹那变化的众生的意业转为法身空性。这个话说起来简单,无非就是一转的问题,我们经常也会听到,很多东西就是观念一转,但问题是怎么转?我们怎么从一个凡夫获证从而获得解脱?
众生的心念是刹那刹那在变的,从前一刹那可能是一个无明的状态,后一刹那可能转变为贪,后一刹那可能又转变为嗔,后一刹那可能又转变为痴。我们终其一生,乃至于无始轮回以来都是这样刹那刹那在变,佛教里面称这种状态叫散心,散心所没有办法能够聚集起来。比方说观察无常,我们第二次课讲到无常,每一个凡夫我们所能够观察的无常是非常粗分的,因为我们众生的心理状态处在一个非常粗大的状态。我们都知道无常,但无常是在什么时候发生?无常是每个刹那都在发生的,刹那刹那都在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意业、通过意识去推论。比如衰老是在什么时刻发生的? 衰老其实从我们一出生的时候就在发生。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们的血肉、我们的骨骼,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如果再细微地看,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每天每个刹那都有在死亡,都有在生成。我们可以从我们的意识去推论出这个事情。但是我们的五根,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感受不到这么细微的无常,这种细分的刹那的变化,我们没有办法通过我们的五根现量地直接地能够知道。从意识上都能够推论,我来听一次课,两个小时过去了,我的身体是会衰败两个小时的,会变化,我们能够推论出这个事情出来,但是没有办法通过我们的五根直接地现量。听一次课下来,我们好像跟两个小时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乃至于我们认识衰老的时候,往往不是通过自己,而是通过看见别人。你看见一个你十年前、二十年前认识的人,好久没有见过他了,突然间有一次你看见他了,你会觉得他怎么一下子衰老了,才反过来觉得好像自己也差不多一样衰老了。虽然每天生活在无常里面,但是对于这种粗分的变化,我们凡夫是不能够了知的。因为凡夫处在这样的散心所状态当中的时候,对于这种比较细微的东西,我们是没有办法觉察的。
佛教常讲的空性,大乘的空性是一个极为细微的对境,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这种散心的状态领受,我们领受不了。佛教里面常常会讲到,佛讲了很多法,四谛、苦集灭道、大乘的空性、菩提心等等,那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过去有很多的尊者、已经证果的圣人,往往是听过了很少的教法,比如听过四谛、听过十二因缘、听过大乘的空性,他们很快地证果。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好像我们听过了很多很多的教法,不能说没有帮助,但是我们离证果好像还有一些距离。因为我们凡夫心的状态,它始终地反复地处在一个散心所的状态当中,它在不断不断刹那地变化和受影响。所以,我们要从一个凡夫的状态过渡到一个圣者的状态,一个解脱的状态,需要慢慢的磨砺,这种磨砺就是禅定。我们需要经过禅修,慢慢地将我们这种一个粗大的心识的状态,渐渐、渐渐地磨砺成比较细微的,乃至于最细微的状态,这种细心的状态可以领纳空性。在这种细微心的状态下领纳的空性,它断轮回需要多久?有人知道吗?它只需要一个刹那。在这种细微心的状态领受的空性见是真正的空性见,这种空性见不是依靠我们现在从意识去推导出来的。真实地、现量地证得这种无生大空性的话,一刹那间轮回是永断的。
我们上次讲解过轮回,我们说轮回中的诸多诸多的苦,但是我们没有讲如何去解脱。我们这节课再讲。真正的证悟空性的圣人,只需要一刹那间,他无始以来的轮回是永断的,这种就称为解脱,这种大乘的解脱与小乘阿罗汉的解脱是不一样的。小乘的阿罗汉,当他证悟到解脱以后,他可以进入到有余涅槃,永远不回到轮回中,所以他不用经历一切的生老病死苦。但是大乘圣人的解脱,是他哪怕依然在轮回中不断地在继续利益众生,但是他的心始终安住在解脱当中,这是大乘的解脱。这种解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依靠集资净障和不断地禅修这样的功德,最终从一个微细心的状态去领受到空性,这是我们所说的解脱。佛经里面讲,一个初证悟到空性的菩萨,我们称之为欢喜地,或者称为极喜地。为什么?证悟到解脱的菩萨,他的境界当中会生起一种超越轮回的安乐,这种安乐跟我们在轮回当中所受的所有乐是不一样的。轮回中所有的乐,哪怕再强烈,它有什么特点?
第一,它是会变异的,它会变化。所有的安乐经历过时间之后,它慢慢会变化。曾经特别强烈的乐,经过时间之后,它会变化得很弱。所有的乐在我们轮回当中的有漏的乐,它不能够持久。比方说,一个特别爱吃水果的人,他能吃到一个苹果特别开心,可是当他吃到第二个的时候,这种苹果所带给他的安乐的程度是会降低的,到第三个,到第四个,到第五个第六第七第八个的时候,这种乐可能反过来,它就成为一种痛苦。这只是苹果。假如把苹果换成财富,可能特别穷困的时候,突然间我们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我们的收入渐渐增加,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感觉到安乐。但是财富不间断地增加之后,慢慢地这种财富的增加好像就会变成一种无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慢慢就会成为一个数字,或者不断的累积的这么一个东西。有时候听到很多企业家聊起来的时候,他们也觉得财富已经不太能让他们感知到安乐了,他们可能只能依靠别的东西去获取快乐,甚至很多时候,财富的累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痛苦。在我们还没有拥有过很大财富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觉到这有点矫情。但是真的站立在他们的立场当中,他们为我们详细地讲解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的财富的累积,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痛苦的时候,我们详细地去思考,这是真的有道理的。这是我们人间的所有乐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这种乐会变异,不稳固。
第二,这种人间所有的乐是会染著的。吃一个苹果,它特别好吃的时候,我们心里会有一种强烈的贪著:这个苹果太好吃了,我下次还要吃。一种强烈的贪著,乃至于我们可能很久没有吃过好吃的苹果了,当我们再看到它的时候,刹那之间口水就会出来。对于这种安乐境的贪著是我们轮回当中乐的另外一个特点。所以,哪怕乐有一天也会反过来变成苦,这是我们轮回里面的一个特点。所以佛陀说三界为苦,三界里面只有苦。其实有它的道理。
但是,这种解脱所导致的乐呢?它不变异,它也不染著。所以,佛经里面会把这种乐有时形容为大乐,它迥异于我们轮回中所有的安乐。作为一个修行人,假如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心应该是更趋向于追求这种安乐的。佛经里面讲解到,我们刚才也讲到,证得真正的空性的菩萨被称为极喜地或者欢喜地。因为在他的境界当中,他断除了这种轮回的有漏的苦乐,能够证悟到这种无漏的大安乐。他的境界当中,轮回是永断的,并且佛陀一切的功德成就,他都有一天可以证得,所以,在他的境界当中能够生起一种极大的安乐。这个就称为欢喜地。
二、《普贤行愿品》中解脱境界的修行
我们一个凡夫怎么能趋向到这样的解脱的境界当中呢?从我们的境界当中要慢慢地修行。从什么开始?从皈依,然后发心。发什么心?我们要厌离轮回,趋向解脱,我们经由大乘的种种的修行、乃至于六度、乃至于我们今天学的《普贤行愿品》。我们上一次讲过,我们凡夫位当中只是很相似地发起这种愿力,真正地能够与这样的愿相应是很高地的菩萨的境界。有多高呢?从一个菩萨他证悟到初地、到初地圆满、到二地三地四地一直到八地菩萨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愿波罗蜜才圆满。到这个时候,他才可以说是真正的《普贤行愿品》的证极,八地菩萨才是。但是《普贤行愿品》它很伟大的地方就是,像我们今天这样的一个凡夫,我们还是有办法能够修行它。虽然直到八地菩萨,乃至于像《普贤行愿品》当中的普贤菩萨、法界微尘数菩萨他们都已经是等觉位的菩萨了——等觉位菩萨就是他距离成佛只有一线之隔,他们是这样的经法,这样的教法的证极,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的凡夫,我们也可以修行。怎么修行?
我们上次课程里讲到读诵,那除了读诵以外,我们怎么去修行?除了读诵以外,我们了知这个经文的意思,慢慢在读的时候,内心当中相似地能发起这样的愿力,慢慢地去学习经文中所指导的境界,去了知、观想。再进一步,如果将来能修习禅定的话,在禅定当中这种就不再是观想,而是种种的境界是能够现前的,它是能够出现的。《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菩萨在讲解十大愿望的时候,可不是观想出来的。《普贤行愿品》当中所说的种种境界,是普贤菩萨真实的现量境,乃至于后面的偈诵部分,那是如来境界,都是真实的现量出现的境界。我们一个凡夫,当我们没有办法去现量见到这种境界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了知、观想慢慢地去接近。如果经由禅定的话,这种了知的境界是会出现的。大家能想到这样的例子吗?比方念佛。念佛法门在汉传佛教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修行的法门,我们经常说真的有一些修行得非常好的修行人,他们在没有往生之前就见到阿弥陀佛。我们来看一个公案。
在《净土圣贤录》中有一个公案,明代特别大的一位祖师憨山大师,当年憨山大师去参访云栖寺,云栖寺当时出了一位非常大的祖师。各位有看过《了凡四训》吗?有读过吗?《了凡四训》当中有一位禅师——云谷禅师。憨山大师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去云栖寺参访云谷禅师,当他在寺院中礼舍利塔的时候,忽然之间舍利塔放光,出现种种祥云和光彩。憨山大师觉得很惊奇,于是在礼完佛之后去问云谷禅师。云谷禅师说,这是寺庙中的宝幢居士在做西方观。有没有人知道西方观是什么?我们有没有读过《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当中有十六观,是我们修习净土法门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法门。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位居士号宝幢居士,名字叫顾源,是非常有才华的在家居士,琴棋书画都精通。到他四十岁的时候,因感世间的无常,所以他在家里面建了一个小楼,不见家人,每天就在这个楼上念佛、修法,非常地精进。每天三更天就起来敲木鱼念佛,并且常常做西方观。又过了一些年岁之后,他就到寺院当中,常住在寺院修行。他做西方观的力量非常纯熟,所以他时时能够现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乃至于后来当他在做西方观的时候,已经不只是他能见到了,凡有禅定的人都可以见到所出现的种种景象。所以,当憨山大师礼到舍利塔,而这位宝幢居士在做观的时候,他也亲眼见到了种种的景象。这是依靠禅定令得他所观照的种种的现象能够出现。后来,这位顾源居士临终的时候,帮他助念的人都能闻到满室的莲花香。这个时候,顾源居士对大家说,他其实见到自己坐在莲花座上已经有半个月之久了。他是经由他的修持力,令得他种种修持的功德在他生前已经呈现了。
这个是我们深入教法的一个过程,我们从读诵到了知到观想,但这还只是禅定中所呈现,可是,在更高一层的层面,像我们的普贤菩萨,种种的境界真实现前。这些境界在《普贤行愿品》的长行文当中讲得比较少,真正的内容在偈颂。从“所有十方世界中”开始,一直到“速往无量光佛刹”,偈颂的内容其实远远要比长行文深广,所讲的是如来的境界。所以,我们上次讲到《普贤行愿品》只是读诵都有极大的功德。各位记得吧?我非常强烈地建议各位,最好你们能够培养出这种习惯,就是每天能够读诵一遍《普贤行愿品》。如果你们能够读诵全品是非常好,如果不行,就读诵偈颂。如果熟悉的话,读诵一遍偈颂的时间一天不过就是十分钟的时间,但是如果能够培养起这种习惯,对于我们今生来世,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的解脱来说,这一个小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利益是没有办法想见的。所以,如果我们学习一个教法,哪怕我们更深入的做不到,我们至少能够读诵,会有非常大的利益。现场大众应该有人读过《普贤行愿品》,有人没有读过,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普贤行愿品》到底说什么。如果我们坐在中间的看不清楚,可以坐到两边,可能两边会看得清楚一点。
(以下文字引自视频)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位于全经之末,是《华严经》的圆满归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内容,使这一卷的经文与《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以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并称为净土五经,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时,佛始成正觉,在摩羯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说法。会中有位普贤菩萨,听到佛陀所说的种种佛法,深感精妙难得,于是赞叹如来的殊胜功德。
普贤菩萨:如来的功德,就算十方一切诸佛,在无数劫中相续演说也无法说尽。若要成就此功德门,实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哪十种行愿呢?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善财:大圣,那又该如何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呢?
普贤菩萨: 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六趣四生。一切种类。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我此随学。无有穷尽。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 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此善男子。善得人生。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服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一切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善哉善哉。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了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那时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中。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中。弥勒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中。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还有十方种种世界的无数菩萨。全都前来集会。诸大声闻众中。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还有人道天道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视频文字至此结尾)
修行《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大不大?非常大。我们应该庆幸,庆幸我们今天还是人。我们原来讲过,在六道众生当中,能够修行佛法的机会是很少的。一旦脱离了这个人身之后,什么时候再能修行佛法就不知道了。我们这个世间最大的痛苦,大家想象一下,除了生病以外,除了很重的那种疾病以外。我大概能够猜测出来的比较痛苦的一个状态是什么样的,只说纯生理上的痛苦,我觉得大概是女人生孩子,那个是很痛苦的。我家里有一个长辈。她在生育的时候因为难产生了三天三夜。后来,有一次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我就问她在那个状态下最难受最疼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她告诉我说,在她最疼最难受的时候,就是她脑海当中没有任何念头,只有疼。这种状态仅仅是我们六道轮回当中非常微细的苦啊。我们一旦堕入到恶道当中去的时候,每一个刹那都存在这种巨大的苦里,没有办法,在那里不可能有机会能够修行佛法的。如果我们生到天道,这种反过来巨大的乐里面,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得很庆幸今天是人。上一次讲过六道轮回,我们得很庆幸我们是人。当我们是人,那我们每天的时间都是怎么用的?我们可能二十四个小时有二十三个小时或者二十个小时,都会用在其实对我们的生命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事情上面。所以,假如做了一次人,然后我们没有做很多对我们的未来世,乃至于对于解脱有利益的事情,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我们能遇到这么广大利益的教法,所以我再一次地建议各位,最好能够有一个这样的习惯,哪怕每天抽出十分钟时间,只是念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偈颂,从“所有十方世界中”开始,一直到“速往无量光佛刹”。这种三世如来所称叹的一切诸佛中的最胜大愿,哪怕每天只是读诵和串习都能够令得我们未来际的生命有无尽的利益。如果再深入,我们慢慢地了解到经文中的含义,慢慢地随文入观,乃至于渐渐地这样去发愿和观想,如果能够坚持那这样的利益是非常广大的。我们上次讲到串习力,这种串习力不是一天能够养成的,而是从漫长的生命当中每一天每一天地做,那这种力量累积起来,它非常广大。所以,我想如果每天二十四个小时,连十分钟都抽不出来的话,恐怕我们得到这次人身就有点可惜了。
《普贤行愿品》虽然意义很深,但是它的文字是很浅白的。它不是一个非常难懂的经文,除了偈颂部分有一点难懂,非常深奥。我们下一次会讲一下普贤行愿的十大愿和后面的偈颂。普贤行愿当中,十大愿只是普贤行愿中的最主要的十个,但实际上它在偈颂当中有多少个愿?有一百多个愿。所以,哪怕我们不能把这些内容都能够了知,都了知可能有点难,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每天能够念诵都有巨大的利益。
这次大家一起学习,大概了解了普贤的十大愿。下一次课我会提出几个很重要的,当然十个都很重要,但是有几个在这个年代特别重要的我会来讲一讲,普贤行愿的偈颂也会讲一些。
五
请大家一起合掌称念佛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接着讲《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是普贤菩萨在佛的加持下所宣说的。严格来说,《普贤行愿品》里不止十大愿,在偈颂里面可以看到有一百多个愿,十大愿王是最主要的十个愿,即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普贤行愿品》是一部很特殊的经文,义理非常的深奥,但是文字却很浅白,读起来不太难懂。今天挑其中的两个愿来讲:第三大愿“广修供养”和第四大愿“忏悔业障”。
每次讲法前要先供香、供花、供灯,为什么要供养?在古印度,佛教出现在世间的年代,听法前会先给僧团、佛或者各位尊者供养饭食,供养完了之后请尊者们来讲法,这是佛教的传统。如果各位今天去东南亚的泰国、缅甸等国家,依然可以看到从佛陀时代就流传下来的传统。每天早上,僧众从寺院到市集中乞食的时候,会有居士跪在路边做供养,供养完了之后,僧人会给供养饭食的居士略微的说法。大乘经典的《普门品》中描述:观世音菩萨宣说《普门品》,佛陀加持之后,无尽意菩萨用自身的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于是佛劝请说,“观世音菩萨,你当要怜悯此会的众生,要接受供养。”观世音菩萨才接受了供养,一半供养释迦牟尼佛,一半供养多宝佛塔。我们读经典能读到很多对佛菩萨、尊者、阿罗汉们广行供养的片段。为什么佛教当中强调供养?我特别提出供养来讲,有一段因缘:我曾经答应过我的师父,将来会好好讲供养。
我常常去讲八关斋戒的开示。去年四月的八关斋戒,有几次一些居士要供养我,我对他们说:“我不接受供养,我没有功德接受供养。”后来,我去看望师父的时候,说起这个事情来,我觉得师父应该会高兴,因为他培养出来的弟子不贪钱。可是,师父却很严肃地跟我说:“传普,一个讲法的人内心当中要真的去想着听法的人,要为他们着想。”我说:“我是为他们着想啊,我连他们的钱都不要。”师父很严厉地说:“不是的,你不接受供养,你得到了什么?别人得到了什么?在你心中除了觉得自己没有功德接受供养之外,你还觉得什么?一个讲法的人不接受供养,他得到什么?他得到了一个好名声——‘这个和尚不贪财’。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听法的人得到了什么?”佛教中,为什么听法前要做供养?这是一种缘起力。因为对讲法人的恭敬供养,这样的缘起力法,会融入到自相续中。师父接着说:“你只顾着你自己,特别怕麻烦,或者自己没有功德,你就断绝了别人的利益,不可以。一个坐在法座上讲法的人,内心中要真正去想如何令别人得到利益。”我说:“可是我没有这样的功德去接受大众的供养。”师父说:“一个讲法的人,别人供养的可不是你啊,他供养的是三宝。当你没有功德的时候,是你要惭愧的事情,你要因此而精进,你要因此而修法。你不能因为你的过失令大众断绝得到利益的机会。”我听后非常惭愧,所以我说:“好,我将来要把这个道理告诉更多的人。”
印度曾经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寺院,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叫“佛教大学”——那烂陀,是玄奘大师曾经留学的地方。那烂陀“大学”汇集了当时整个印度在佛学上非常顶尖的大学士,全盛的时候有一万多人。印度不但有佛教,还有非常多的外道,非常崇尚辩论。当任何一个外道看到别的教派有不对的时候,都可以去辩论。那烂陀寺作为当时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每天有不可计数的外道或者别的教派的人来辩论。于是那烂陀将寺中最有学问的人挑出来,每天在东南西北四个门应对所有人的诘难,历史上称为四门班智达。四门班智达被认为是那烂陀寺,乃至整个印度,对佛法最为精通的人。其中有一位被后世称为那洛巴大师,他后来离开了那烂陀寺,示现明净行。什么是明净行?就像中国一位特别著名的高僧——济公大师一样,以疯疯癫癫的乞丐形象在世间修行。可是不少人都知道,这是一位真正的大成就者。
当时,有一个叫玛尔巴的年轻人从雪域高原到印度去求法,通过多方打探知道有一位大成就者那洛巴,他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去探访,终于找到了那洛巴。他跪在那洛巴面前说:“请您传授给我解脱的法”。那洛巴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那你求法的黄金呢?求法要供养,你的黄金在哪里?”
看到这段时,我就在想:假如我是玛尔巴的话,突然间遇到一个看起来像乞丐的人,我向他求法,他还问我要黄金的话,我会觉得遇到了一个骗子。我是真的这么觉得,不知道当年的玛尔巴有没有这么想。
玛尔巴说:“我没有钱,我从雪域高原来这里找到您,已经所剩无几了。”那洛巴说:“那你回到家乡去赚钱,什么时候拿着金子来,我什么时候把法传给你。”
我看到这里觉得:这是不是一位大师啊?简直不可理喻!怎么那么贪财呢?可是,玛尔巴还是回到了家乡。
玛尔巴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家里有很多财产,他跟父母说明了情况,将属于他的那一份家产拿到就变卖了。他会讲印度话,在家乡做了几年译师后,将所得的所有财产换成了金沙,又去了印度。当年要去印度,可不像今天坐着飞机就去了,当年是要用走的。中国有句古诗,“去者成百归无十,后人焉知前者难。”玛尔巴带着金沙又走到了印度,找到了那洛巴。当他再次跪在那洛巴面前请求的时候,那洛巴又问:“你的金子呢?玛尔巴将他所有财产所换成的金沙,供养给了那洛巴,那洛巴接受了。然后对玛尔巴说:“一个真正悟道的人,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我还要金子干什么?”说完,就将玛尔巴供养的金沙随手扬在了树林里,然后说,“但是玛尔巴呀,你需要供养。”
这是佛教的一种缘起力。通过这样的供养,令得法渐渐地融入到自己的相续当中,所以《普贤行愿品》中说“广修供养”,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听法前要供香、供花、供灯的原因。我常常看到寺院里面有很多的老居士,他们每天来到寺院里,虽然只拿着一点点的东西,可能是几个糖果,也可能是一枝花,但非常虔诚地到三宝面前做供养,我看了会非常感动。他们所用的东西不多,但是当他们真心去供养的时候,以这种缘起力,在未来际,法的加持会流入到他们的心中。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信佛了。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当时每个月生活费是五百块钱。家里给我五百块钱,希望我吃好一点。可是,我每个月吃饭只用一百五十块钱,剩下三百五十块钱用来做什么?用来放生、供养。佛教一位大师曾经说过:“修行人,要从自己的牙缝里省出粮食来上供下施,这是我们未来际的资粮。”今天很多义工以歌咏、舞蹈来供养诸佛,以种种的庄严——伎乐涂香及伞盖——来供养诸佛,是有道理的。这就是佛教里的供养。
我们这个年代,听法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了让更多的人听法,我们不去谈要供养,因为不懂佛法的人,或者刚刚接触佛法的人,会觉得佛法为什么那么贪财?不是的。佛教讲因果,要注重缘起力。所以我答应我的师父,将来要把这个道理告诉更多的人。
这是“广修供养”,下面讲“忏悔业障”。
去年,我到杭州去参加中国讲经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的连我在内有三位法师,其中一位是五台山普寿寺的尼师。有一次我们交谈的时候,她说了自己出家的因缘,令我们非常感动。
这位尼师说,她从小不吃肉,但是吃海鲜。那时候她不学佛,家里也没有人学佛。她很爱吃鱼虾,于是家人每天给她买活的鱼虾吃。她长大后在北京工作,工作很好。有一年,她突然得了一种怪病,一旦发病,肚子绞痛得就像被别人用刀子剜一样,疼得不得了,上厕所时不断地流血。治了很多年,看了很多医生都治不好。
有一年,病情特别严重,她去看医生,医生说:“可能是肠子有问题,你要住院,不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她住了院,每天的各种治疗让她痛苦不已,而且没有好转。她的领导有一位亲戚是出家人。有一天,这位出家人去医院看望她,告诉她:“你要忏悔。”她说:“我忏悔就能好吗?”出家人说:“你要向往昔所有被你伤害过的众生忏悔。”
这位尼师跟我们说,她当时真的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每天一有空就忏悔,在内心中诚挚地对无论是今生还是前世她所伤害过的所有众生,发自内心深处地忏悔。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地她的病居然渐好了,但是她还是住在医院中。住了几个月之后,有一天,她决定:我不要住在医院了,我要到寺院里面去。因为在这几个月中不断地听闻佛法,不断地忏悔,她觉得佛法真的有道理,所以她出院后就到寺院里去住,并且每天也在尽心地忏悔。她说:“有时候真的能忏悔到痛哭流涕,非常诚挚地强烈地忏悔。”在寺院里,通过这样的忏悔,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一天好转。于是,她对当初告诉她要忏悔的法师说,她想出家。法师说:“可是你身上有很重的病,要先把病治好。”于是,这位尼师对她后来的师父说:“那我再到医院里面去做检查,如果我的病好了,我回来出家;如果我的病没好,那我再去治疗。可如果我的病一直不好的话,我也不太想治了,还不如就到寺院里求往生吧!”之后她回到北京去检查,结果检查出来没事,完全好了。她拿着这个检查报告回到寺院,跪在师父面前痛哭流涕,请求出家,真的是三宝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当她跟我们讲起这段因缘的时候,在座的所有人真的是感动不已!我跟她说:“将来我要把这个故事告诉别人。”我还问她:“佛经上只说要对佛菩萨忏悔,没有说要对你伤害过的所有众生忏悔。对所有众生忏悔的做法也有人说过,但这不是佛说的。你是怎么做的?”
她说:“一个人在很绝望的时候,只要给一条活路走,不会想那么多的。假如有一个人走到你面前,啪啪打你两巴掌,打完之后,马上跑到佛殿里面跪在佛的面前道歉,你会不会消气?”
我说:“我估计还会恨他。”
她说:“是啊,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当然要对佛菩萨忏悔,因为我做得不好,但是同时,我也要向所有被我伤害过的众生道歉。我们因为自己的过失,令一个众生的内心升起强烈嗔恨的时候,难道我们向他道歉不是在利益他吗?”
你们有没有试过记恨一个人?当内心存在那种强烈的嗔恨时,是很痛苦的。我们常说,恨别人的人是更痛苦的。佛经比喻:“嗔心如烈火”,嗔心像火一样烧燃着一个人的内心,在这种强烈的嗔恨之下,造作种种恶业,这种恶业在他未来世又会再感果。所以,忏悔就好比一汪清泉,能够浇灭这个烈火。
我是一个出家人,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佛教不太谈怪力乱神,但事实上有没有?有,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界不能解释的事情。当有人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怎么解决?忏悔。遇到这种问题,真正能够解决的方法是忏悔,不断地诚挚地忏悔,这是清净我们的恶业的非常有利的方法。佛陀说:“业力未作不得,已作不失。”能消减业力的两种方式,第一是受报,要亲受这个果报;第二是忏悔。我见过非常多这样的例子,没有办法一一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因为涉及到很多问题,也要尊重当事人的隐私,不太方便讲。但是我很诚挚地告诉各位,我见过非常多的例子,当种种恶业呈现的时候,真正能够扭转过来的方法就是忏悔。
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二个内容“忏悔业障”。
我们看普贤十大愿王,其实里面每一个愿都能积累非常广大的福德,但是在我看来,对于我们凡夫目前最重要的,或者说现在最能用得上的两个愿,一个是“广修供养”,一个是“忏悔业障”。我们听经闻法不是要听法师洋洋洒洒地讲很多教理,我想让大家听到真正能用得上的内容。
我是一个很喜欢到各地去参访的人,参访各种修行人。在我所见过的修行人里面,有一位大德——可能是我遇到的修证最好的一位大德,当我遇到他时,我问他:“《普贤行愿品》当中所说的那么多的境界,是不是真的有?《普贤行愿品》出自《华严经》,一直有流传说《华严经》从龙宫来。现在很多人不太相信这个事情,到底有没有龙宫?”
那位大德告诉我:“真的有。当一个人有禅定力的时候,可以看得到,当年请将龙树菩萨带到龙宫中的那位龙王,现在还在。”
我说:“那佛经当中所说的种种境界,是不是真的?”
这位大德说:“是真的,以我今天的修证力,可以证得里面的少分”。
我又接着问:“证到了哪个少分,您跟我说一说。”
他告诉我:“在偈颂中有一颂:‘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你修证到了那一步的时候,在禅定当中全部看得见,真实现前”。但是以他的修证,也只是证到了其中的少分。
我说:“现在有关于佛经的各种说法,包括种种的大乘经典,有人认为不是佛说的”。
大德说:“你真的修证到那一步的时候,就能知道是不是佛说的,就能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对大德说:“我明白了。我将来要给别人讲《普贤行愿品》。”
他说:“那你讲长行文还是讲偈颂?”
我说:“我讲长行文。”
他说:“对的,偈颂你还讲不了。”
《普贤行愿品》的偈颂是如来所证的境界,非常深奥。《普贤行愿品》我讲了五次,其实只讲到非常浅显的一部分。我在这几次讲述中,提倡大家一生哪怕每天只是念一遍这首偈诵,功德力都不可思议,会令我们今生来世得到不可计量的利益。
今天是最后一天讲,我们一起来念一遍。大家可以看得到吗?看得清楚吗?如果看不清楚的话,可以拿手机搜一下《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从“所有十方世界中”开始,一直到“速往无量光佛刹”。这本册子上只有前面的少部分,如果各位能够养成习惯,尽我们的一生,每天能够去持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偈颂,这样的利益没有办法计量。《普贤行愿品》说,这种利益,除佛以外,没有人能够通晓。
一起来念诵: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於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 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刹, 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 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我为菩提修行时,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荼, 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勤修清净波罗蜜, 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 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 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 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 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 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 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 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 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 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 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 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 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于一切诸有中, 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 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 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 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 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 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法轮, 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 所有一切人狮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 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 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 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诣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 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 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 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 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能严净诸刹海, 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 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 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 以普贤行悟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 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 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 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 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 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 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 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 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 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 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 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 获胜功德过于彼。
即常远离恶知识, 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 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 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 如彼普贤菩萨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 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 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 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 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 坐已降伏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 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 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 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 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 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我们一起读诵了一遍。如果每天读诵一遍的话,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
今天的皈依共修,从一首《送别》开始。世界上每天发生那么多的故事,而所有的故事最后都是以分别、送别来结尾。释迦佛在经文里说:“会必有离”。任何一个事件,任何一个人,有相聚,就意味着一定会有分别,但是分别不意味着不会再相见。
我以前讲经的时候,偶尔会提到一个公案。在佛的时代,有一位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带着他的弟子到城中去乞食,看到树上有一只正在叫的乌鸦,圣者先是笑了,然后哭了。他的弟子很好奇,问这位尊者:“尊者,何故您看到这只乌鸦,先是笑了,然后哭了?”尊者说:“我在迦叶佛的时代,曾经是一个在家的学佛人,那时我想要出家,而我的母亲因为舍不得我的缘故,百般地阻挠,以致于我在那一世中并没有出家。我一直在轮回中,直到释迦佛出世,才得以出家,才得以证得阿罗汉果。可是,我的母亲因为往昔世的业力,从那一世起,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她一直沦落在三恶道中。因为现今的业力比较轻的缘故,所以生为一只乌鸦。从迦叶佛的时代到现在,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所以当我见到她的时候,先是非常欢喜,之后又非常的悲哀。”
看了这个公案,我想,佛教讲因果,我们今天有缘聚在一起,我有这个机会给大家做一点法供养,以这样的因缘,未来际恐怕我们还会相见。这辈子,有的人,我们的缘分可能就是只见这一次,而有的人,可能还会再见。不管怎么样,我们以这样的因缘,未来际还会再见。可是,当我们未来际再见面时,我们以什么面目相见?我们还是人吗?或者我们会是树上的鸟?或者我们是哪一种形态的众生?佛的时代,佛陀为那么多的众生说法,我们在《普贤行愿品》里面也读到有“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这么多的众生都是与佛在往昔世结过缘的,因为各自的业力流浪在生死轮回中,有的上升、有的下堕、有的解脱、有的依然在轮回当中。今天我们也会分别,未来际再见时,我们会以一种什么面目相见取决于今生如何去取舍。
“会必有离”,我们这五次《普贤行愿品》开示到今天就圆满了。我是很舍不得大家的。世间的凡夫,哪怕是再铁石心肠的人,在离别的时候都会舍不得,尤其是真的要面对生命中的生离死别的时,更是这样。所以最后,希望各位偶尔能够想想这个事情,能够善用这一世的人身。谢谢各位!
拿出这本小册子,继续来做下面的流程,一起来发心忏悔供养。
第二部分仪轨(略)
下面做观察修。大家如果听过“人身难得”的教法的话会知道,六道中最胜的法器就是人身,而人身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俱舍论》中说,一切众生以三种因缘而得暇满人身:一者,往昔做过巨大的福德,依福德力所得;二者,往昔世曾经发愿,愿得暇满人身;三者,往昔世受持过五戒。以这三种力量和合,才能得到人身。所以,请诸位要珍惜我们现在的人身。《地藏经》里说:“闻健自修,分分己获。”善用人身,来做一些无论对今生还是来世有利益的事,善莫大焉!
文字整理及校对:慧振、念浔、法苗、果甚、正勤、徐剑萍、广楚、净竑、心溶、
悟真、圣莲、慧竹、慈新、心嫣
更多精彩请点击返回:周日昄依共修·音频精彩回放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