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当代法师 > 正念正知的人生意义

正念正知的人生意义

发布日期: 2009-12-20 浏览量: 4,232 次浏览

 

释恒强

 

就世间人来说,一些人与自己的起点几乎相同,但由于各自的人格、气质、精神状态、行为方式不一样,大家的命运也因此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失败、有的人成功,有的人痛苦、有的人幸福。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然而平静之后经过客观的总结,还是能发现失败的人有他失败的一般道理,成功的人有他成功的普遍原因。古人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抛开千变万化的外部客观因素、强调谋事在人的主观因素的话,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跟他能否成功、是否幸福有相当大的关系。

根据常规的生活形态,人当下的精神状态略分两种:失念与正念。失念,即忘失过去或忽视当下,主要有闷绝、睡眠、昏沉、癫狂等。闷绝,如昏迷、休克、晕厥。睡眠,如睡觉、休息、打盹。昏沉,如心神疲惫、精神不振、意识模糊、反应迟钝、似睡非睡。癫狂,如思维紊乱、知觉扭曲、情绪错乱、言行怪异、精神发狂。其它的失念,如失神、发愣、受惊吓、慌张、健忘。正念,即能正常地回记过去、觉察当下。

闷绝是极端的精神状态,一般在死亡之前、身体遭受严重损伤、精神遭受严重打击、重大疾病或者中毒所致才会出现,如昏迷、休克、晕厥。处于闷绝状态的人看上去像睡着了,因为前五识不发生作用;也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死亡了,而其实并没有死亡,因为其第六意识有时还有细微活动,神识也没有离体。这种极端的精神状态一般很少出现,如果成为常态那就是植物人、活死人了,根本无法正常学习、工作,更谈不上事业成功。如果因为身体体质或疾病导致经常性的休克、晕厥,这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身心调养,会严重干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没有痊愈之前要想事业成功、生活幸福通常是不大可能的。

合理、适当的睡眠能使人生理正常代谢、保持免疫力、快速消除疲劳、有效恢复体力。如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都会导致精神不振、意识模糊、情绪低沉,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正常应酬。另外多梦、失眠、梦游、熬夜、睡眠倒错、一些身心疾病也会影响正常人的睡眠质量,从而进一步恶化身心状态。长期睡眠不足、质量不佳的人,会导致体力减退、精力下降、精神抑郁、情绪波动大、记忆力衰退、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而加重原来身心疾病或引发新的身心疾病。一个人基于良好自控能力而形成的良好作息习惯是身心健康的保证,但缺乏正念与自控能力的人通常没有作息规律,个人生活比较随意或者一团糟,因此导致他平日工作时经常精神不济、效率低下、发生失误甚至导致意外伤害,自然也很难保证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一些时间或者场合不对的睡眠也会给工作、生活带来困扰,如睡眠过头也会导致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工作时睡眠可能招致工作失误或生产事故,乘车时睡眠可能造成错过落站、财物被窃或者人身伤害。

在极重闷绝与极深睡眠这两种状态中,第六意识也会暂停活动。因为意识活动基本停止,当下自己无法趋利避害,只能任人宰割。有些抢劫犯通过击打受害者致其昏迷然后实施抢劫,有些强奸犯通过迷药使受害者昏迷然后实施奸淫,有些小偷乘户主熟睡时入室行窃,有些杀人犯也是伺受害者沉睡时实施谋杀。所以处于闷绝与睡眠状态中的人是最脆弱的时候。

睡眠是昏沉的极点,而一般的昏沉是似睡非睡的状态,六识虽能发生作用但总体上是处于抑制、低迷的状态。如果一个人睡眠不足、身心疲惫、情绪低落或摄入少量麻醉品,都会导致昏沉,表现为精神恍惚、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此时学习、工作效率不仅低下,还容易造成工作失误、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很多工伤、交通事故及其它意外伤害都是由于当时的昏沉造成的。如因为一时昏沉,机车工很可能被机车损伤自己的肢体,高空作业者很可能一脚踏空而堕地,司机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行路人可能跌倒,乘车旅客可能被小偷偷走财物等。而只有正念正知的人才会有作息规律、懂得放松身心,才能保持精力旺盛、神志清醒、思维敏捷,才能保证工作效率和人身财物的安全。

睡眠与昏沉在佛教中合称为昏沉睡眠盖,因为使人心志暗昧无力、盖覆正念、障碍正知,故称为盖,是禅修的五大障碍之一。禅修者需要通过调睡、调食、调身、调心、提起精进来克服正常用功时的睡眠与昏沉。在更高级的有情生命中,如色界天人,古人说“天目不瞬”,因为他们常安住在禅定当中,能很好地远离睡眠与昏沉,从而保证他们大大优于人类的天寿、天色、天光、天威德等殊妙福德。修行有素、成就禅定的人,也能远离昏沉,逐渐减少睡眠,甚至无需睡眠而能常坐不卧,即佛教所说的“不倒单”。能常坐不卧的人,他的生命已经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癫狂的总体症状是当事人心志迷失,如表现为思维紊乱、知觉扭曲、情绪错乱、言行怪异、精神发狂。癫狂者不能自控,不知自己的行为后果。严重的精神分裂一般都会导致癫狂,脑部的功能性损伤、强烈的精神刺激、持续的身心压力、不良药物或者鬼神附体也会引发癫狂。现代的国家法律普遍规定癫狂的精神病人没有民事能力和刑事责任,佛教也确认癫狂是戒律的普遍开缘。虽然如此,癫狂者还是极有可能伤害自己或者他人,所以非常需要家人看管或送入精神病院关押治疗。

其它的失念,如失神、发愣、受惊吓、慌张、健忘,由此表现出反应迟钝、应急障碍、记忆混乱、思维短路,也可能因此造成工作失误、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如像财务、统计、电子加工等一些精细工作的从业人员很可能因为失念导致工作失误,又如面对复杂事件或突发事故,即使短暂的失念也可能给自他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导致这些失念的原因有很多,如身心懈怠、情绪低落、精神打击、事发突然、紧张、害怕、脑部损伤等。如果这些失念成为一个人的精神常态,那他很难投入工作,更遑论成功了。

以上失念的多种精神状态,是丧失了对过去的正常记忆或对当下的如实认知,使人当时缺失必要的记忆能力、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导致不能成功、失去幸福。虽然世间的成功人士,在一生中也可能会出现以上不良的精神状态,但是他们在日常工作、应酬中却能较好地保持足够的记忆能力、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而失败的人则与此相反,在日常工作、应酬中不能较好地保持必要的记忆能力、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对于修行人,这些失念的精神状态障碍正念正知,障碍戒、定、慧三学的圆满成就。

正念相对于失念而说,指能正常地记起过去、觉察当下的精神状态。当回想过去时,能记起原来所发生的事情甚至具体过程和细节;当回到当下时,能如实地觉察身心当时种种显著乃至微细的活动现象。有正念才会有正知。正知有利益正知、适宜正知、业处正知和不痴正知等四种。利益正知是正知言行的利益与过患,偏向于世间人的智商;适宜正知是正知言行在时间、场合、方式上是否适宜,偏向于世间人的情商;业处正知是禅修者正知专注于业处的方便与善巧;不痴正知是禅修者正知一切行无我。后面的两种正知则是修行人更高的智慧。对于世间人,也只有在正念正知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精力旺盛、神志清醒、思维敏捷,才能保证正常的记忆能力、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所谓记忆能力,首先是指能正常地回忆过去。有些人因为脑部损伤、精神刺激或者毒性药物所致,他不能正常回忆过去,这样会给他后来的生活、工作带来困扰。有些人基于过去的身心创伤而逃避回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始终摆脱不了过去创伤所留下的心理阴影。但记忆能力并不是简单地指能回忆起过去所发生的事,而是基于对过去的回忆,还能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避免重蹈覆辙、一错再错。人生不可避免的会犯错,第一次犯错可能是经验不足,第二次再犯同样的错那就是愚蠢,正如人们常说的“不长记性”。很多一生不太成功的人正是不善于就过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是陷入一错再错的宿命中。也有很多佛教信徒基于现实烦恼有心追求解脱,但实际又无法从过去就形成的贪爱串习中完全超脱出来,其后还是禁受不住五欲妙境的诱惑而一如既往地四方驰求,在无尽的苦海中继续轮回。

所谓认知能力,就是基于正念对过去、现在有个如实的基本把握,然后正确地分析和合理地研判。像闷绝、睡眠、昏沉、癫狂、失神等状态下都丧失了正念,无法做到对过去、现在的深刻洞察,就更无从正确分析、合理研判了。世间多数人是半睡半醒、如痴如醉,或不知不觉,或后知后觉,或错知错觉,对社会人生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或为绚丽的表像所迷惑,或为美好的谎言所欺骗,缺乏如实的认知、深刻的洞察,不能认识到人生万象的无常性、苦性、无我性,而沉溺于醉生梦死的虚幻之中。另外受惊吓者、慌张者也许对当下有几分把握,但是随后的大脑一片空白使他失去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错失了在第一时间的合理应变,因此造成失误、伤害或失败。基于正念正知的分析与判断,能使人们如实了知事情的利弊,以及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利益最大化、损害最小化。

基于记忆、认知、分析与判断,接着就是决策、计划了,那就是根据时间与环境、通过具体方法来趋利避害,实现利益最大化、损害最小化。不是基于正念正知的计划,则很可能是颠倒妄想,本来是有益却认为无益,或者追求利益时方法、时机选错了;本来是有害却认为无害,或者避免损害的方法、时机选错了。世间很多善良的人之所以人生不成功、修行不得力,也不完全都是不知利害、不辨善恶,而更重要的是没有找到趋利避害、断恶修善的合适方法或者时机。如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五戒品第六经》中说到世间的愚者和智者。其中愚者会做两件事:“所不能办者而办之,垂办之事厌而舍之。”智者则做相反的两件事:“所不能办事亦不成办,垂办之事亦不厌舍。”“能办”主要是方法的问题,“垂办”主要是时机的问题。愚者不知方法也不知时机,智者了知方法也了知时机。

应变能力是指在事情发展过程中针对意外情况、突发事件就原计划作出适时、合理的调整,争取有效避免损害与失败,进一步实现利益最大化、损害最小化。世间有很多人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应变能力,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人生中进退失据而功亏一篑。有些人甚至因为一时的感情创伤或事业挫败而自暴自弃,通过赌博、烟酒、毒品而自我麻醉、自我催眠,白白地浪费自己非常有限的生命。有正念正知的人,会了知到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法,明白挫折与失败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当面对平等的机会时,他们能把眼前的机会充分利用;当面对不平等的机会时,他们能把稍纵即逝的机会紧紧抓住;当面对没有机会的时候,他们则想出办法创造出机会。这些就是成功人士能够成功的原因。

所以只有正念正知,才能保证正常的记忆能力、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才会有高效率的学习与工作,才会有正确、合理的计划、决策,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或复杂的事件,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失败、争取成功。对于修行人,也只有在正念正知的基础上才能成就正勤、正定,然后成就正解脱、正智。没有基本正念的人,他自己很难找到修行的合理方法与适当时机,即使通过勉强地机械修行当下得到一点善法功德,随后也会如竹篮打水一样漏失掉。所以正念正知对于世间、出世间的善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