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当代法师 > 由佛之四大教法谈佛法的弘扬与发展

由佛之四大教法谈佛法的弘扬与发展

发布日期: 2009-10-01 浏览量: 6,093 次浏览

  释恒强

 

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是佛教的缘起观与无常观。佛法在弘扬过程中同样也要发展,也要与时俱进。从阿含经中可以看出,佛陀化导众生从来是契理契机的,是因时因地因众生根机而方便设教。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佛法的弘扬一方面要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纯正。这就需要解决佛法由谁来发展、以何尺度来发展的问题。而长阿含经中佛所说的四大教法,则在理论方法上对此做了具体的教示。

 

一、佛法由谁来弘扬发展

 

佛陀自菩提树下悟道以来,辗转各地,说法45年,该度者已度,未度者已作得度之因。因为几十年的劳苦奔波,佛陀的五蕴色身也垂垂老矣。佛陀在世时,佛法是口口相传,而且多种语言相杂,难免产生错谬歧义。尔时如来自忖:“今如来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今正是时,宜可灭度。”(《长阿含经·游行经》卷三)。作此决定已,为平息争论,为正法流布,佛陀即为大众说四大教法。

佛之四大教法,即佛教授弟子如何面对四种不同来源的经典:“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矣。”从而决定“莫为人说,当捐舍之”。又“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从而决定“广为人说,慎勿捐舍”(《长阿含经·游行经》卷三)。

四大教法中法的四种不同来源有:一者躬从佛闻,二者从和合众僧、多闻耆旧闻,三者从众多比丘闻,四者从一比丘闻。这四种不同来源基本上概括了佛法口口相传的各种途径,它所揭示的即是说法的主体性问题--即作为诸法的创觉者或传播者的主体的合法性问题。

由四大教法中看,说法的当然主体是佛及其弟子。佛是佛法的创觉者,也是佛法的至尊传播者。佛陀又组建僧团,以十事摄僧,即是将未来弘法利生的任务托付于出家僧。《杂阿含经·八众诵》中,有佛弟子说法,有梵天、帝释天说法。《大智度论》卷二说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佛陀涅槃后,人间弘法的责任就自然落在出家僧的肩膀上。

在《升摄波经》中佛陀说:“我所说法,如爪上尘;所未说法,如大地土。”甚至说:“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法。”法是常遍的,佛弟子依佛觉证而开示的教法去修证,同样证佛所觉证,并解说、抉择、阐扬佛的法,使佛法甚深广大,广为流布。这佛弟子所觉所说的,当然也是佛法。所以佛在《遗教经》中说:“我诸弟子辗转行之,即是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二、弘扬发展佛法的尺度

 

但即使佛陀在世时,佛弟子也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并不是所有弟子所有时候所说之法,都可称为佛法。四大教法中于此有判别尺度:依经、依律、依法。经即佛说的修多罗,律即佛说的毗奈耶,法即诸佛常法。经律法概而言之,即佛陀本怀、佛法核心与根本佛法,而其尺度,则是三法印。

佛陀本怀即佛陀说法的旨趣。佛陀于菩提树下悟道,因佛法甚深,难信难解,便想即入涅槃。但诸天殷勤劝请,于是佛陀此后辗转各地,不辞劳苦,转大法轮,雨大法雨,驾大法船,普度众生。《法华经》中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何为一大事因缘?普度众生耳。由此可见,佛之三业大用即是教示众生自觉觉他,这突出表现为佛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佛法的核心是缘起与因果。佛陀于菩提树下所证悟的,即是因缘法。佛陀由彻见缘起法相,而离一切戏论,得无上解脱。而众生因无明与爱,于生死中流转不息;修道沙门,若能断除爱欲,破得一份无明,即见一份佛性,至无明破尽,乃彻底解脱,不再受生死。所以佛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又种恶因造恶果,众生于生死中流转不息。佛说戒定慧三学,戒又为根本。而佛所制之戒律,则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一切解脱之道都依于因果规律。所以佛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说的根本佛法即四圣谛。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向他过去的五个随从宣说的教法就是四圣谛。四谛中集谛的展开即是十二因缘,而道谛则囊括了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七科三十七道品。佛教中无论大小乘或任何宗派都将四圣谛奉为圭臬,后来的大乘思想和密乘佛教都是以此为根本,无有背离。

佛在阿含经中,常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这就是三法印。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来衡量。若与三法印相违,即使是佛陀亲说的,也是不了义。反之,若与三法印相契合--入佛法相者,即使非佛所说,也可认为是佛法。所以这三者称为法印。

后世佛弟子,以自觉觉他为初发心,以四圣谛为本,以缘起与因果为核心,为广大众生作种种善巧方便,而又不违背三法印,佛法由此得以发展弘扬,此实乃佛教之大幸。

 

三、再看佛教的发展史

 

纵观世界佛教发展史,佛教时而受到统治者、主流文化和各种外道的拒斥。面对非难,佛教也出现各种适时的流变。同时又因佛弟子对教义的不同理解和对法门的不同侧重,导致内部宗派林立。这无疑是佛教因时因地的自我发展史及与各种社会思潮进行的整合史。

大迦叶领导的500集结,为世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原始佛典,另一方面少数派独尊苦行也为教团分裂埋下了隐患。以“十事非法”为标志,僧团分裂成上座部与大众部。而后又因歧义争讼,进一步分裂成二十部派。从此,佛教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

佛陀的一生言教汇集成佛教根本经典,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又促使某些部派思想更趋活跃,他们一方面追求精神层面的理想化,一方面实现生活的人间化。在不违背佛陀根本精神的情况下,出现了大乘佛教思想。而龙树与弥勒,则将大乘派系推向高峰。华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等先后流布于世。

随着印度的王朝更迭和战事兴起,佛教也随起随落,历尽沧桑。佛教在与政权、外道的互动消长中,也出现了相互吸收、相互迎合,渐渐有了世俗化倾向。波罗王朝时盛行的密教即是证明,当时佛教积极向王朝统治者靠拢,并吸收了印度教中许多近于世俗的作法。

大雄大力的佛陀所创觉的佛教又以其智慧与慈悲,向南征服了斯里兰卡,向西征服了缅甸、泰国,向北征服了吐蕃、中国。而各个国家的本土文化的拒斥使得佛教大德不得不融合变通。佛教与吐蕃本土的苯教在相互排斥中,又吸收了苯教的祈祷吉祥、禳灾、火葬、烧烟祭天和焚魔等仪式,逐渐形成了西藏独具特色的密教。佛教又与中国的儒道两家相互整合,出现了中国式的宗派林立的士大夫佛教,如其中著名的禅宗。借道中国的日本佛教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日本佛教,如天台宗和真言宗。佛教外传中,因时因地的流变,更使得佛教色彩缤纷,生机盎然。

因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来一一对治。佛之种种方便说法,无不因时因地因人,契理契机予以化导。四悉檀中,除第一义谛,其它都是契理契机的具体妙用。后世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都是基于根本佛法的适时发挥。由此可见,佛教从来就不是一个一成永成、自我封闭的体系,佛法也随着众缘和合出现新的形式和宗派。

 

四、佛教的现代化命题

 

时过境迁,佛教于当代,同样要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并与先进的社会文明进行磨合。种种方便,当然要打上我们的时代烙印。佛教的现代化要摆上我们的日程,而现代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对当今社会主义制度的适应、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审视、对当今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弘法方式的现代化。

 

(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适应

社会制度对宗教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国家的宗教政策。我国自八十年代恢复宗教政策以来,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大宗教取得了长足发展。这得归功于党的开明的宗教政策。江泽民主席在去年年底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总结了全国以往的宗教工作,肯定了宗教在当代我国的发展和存在的历史长期性,并表明了我国今后宗教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古往今来,宗教对于社会稳定和民族统一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也是宗教存在的社会规律之一。而佛教中朴实而又根本的人人平等思想、集体主义思想、利和同均思想、舍己为人思想和济世为怀思想都能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佛教的良好发展无疑有利于我们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同时以寺院为重点的传统文化景观又成为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为国家大量创收。但是佛教的这些积极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佛教如何与政经制度进一步适应,并以新的可能形式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审视

当今中国的现代化既是东西方文明的互动,又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互动。经过改革大潮的激荡,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几乎让人无所适从。无论是主流的一元论、集体主义、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还是次文化的多元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拜金主义,都应当得到佛教应有的关注。乃至哲学界的相对论、系统论、控制论、不可知论、宇宙爆炸论、负熵论等,佛教也应当审视,进而向大众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对当今社会生活的关注

现代科技文明的高度发达为社会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为人类未来埋下巨大隐患。核和战争的威胁,水和大气的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人口的膨胀,毒品的泛滥,爱滋病的蔓延,邪教的流毒,青少年的犯罪,弱势群体的增多,家庭中的摩擦,工作中的焦虑,无一不困扰着当代人的社会生活。对于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佛教持何态度呢?这都是需要我们回答的。

 

(四)弘法方式的现代化

佛陀以其不可思议的智慧与慈悲,向世人揭示了宇宙万有的普遍规律和趣向常乐我净、健康幸福的人生的康庄大道。佛教因此得以在人世间长久流传,并将继续流传下去。而当代人同样经受着种种苦难,但由于时间和文化的局限,他们对于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绝多数只能望洋兴叹,而且原始经典语言晦涩难懂,许多人只能敬而远之。时代生活节奏明快,人们期盼快餐式的精神食粮。弘扬佛法的契机原则要求方式的灵活多样,如佛经的白话翻译、佛教名相的现代诠释、现代媒体弘法、生活禅夏令营、清凉歌咏、佛教书画艺术展、佛教希望工程、佛教慈善事业等。所以佛教的通俗弘法是切合时宜的,弘法方式的现代化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结 言

 

没有发展就没有延续。佛陀说法的本怀是普度众生,令其入佛知见。佛说四大教法即是明示弟子弘扬发展佛法所应有的原则方法,即依经依律依法。后世佛弟子,以自觉觉他为初发心,以四圣谛为本,以缘起与因果为核心,为广大众生作种种善巧方便,而又不违背三法印,此乃佛弟子应有之责。对于当代,佛教与时俱进则集中于佛教的现代化,而现代化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是一个人或一代人所能完成。作为佛弟子,决不能搪塞逃避,而应该顺应潮流,义不容辞荷担起如来家业,续佛慧命,使得正法久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