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当代法师 > 《金刚经赞》研究·第二章·《金刚经赞》源流及作者、年代考之一

《金刚经赞》研究·第二章·《金刚经赞》源流及作者、年代考之一

发布日期: 2006-01-01 浏览量: 4,867 次浏览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3页·共14页

 

达 照

第一节 早期诸本

 

可归为早期诸本的有三号:伯2039号背、俄弗323号、伯2277号。

伯2277号首尾均残;将《金刚经赞》的赞颂与《金刚经》经文逐一相配,并注明每段经文的起讫文字。

在这三号早期传本中,伯2039号背与俄弗323号可能是同时的,而伯2277号似稍晚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用“早期的传本”是相对于其它现存的传本来说,这几个卷子要比较早。而不是指《金刚经赞》的原初传本。即这里“早期的传本”并不是指“最早的传本”。据现存资料看,伯2039号背和俄弗323号都很接近于“最早的传本”,这里姑且以伯2039号背有“题注”及其“完整”的特征,作为首先研究的对象,然后才是对俄弗323号和伯2277号的研究。

 

一、伯2039号背《金刚经赞》

 

法国藏伯2039号背《金刚经赞》,首尾完好无损,字体较佳,首题为“金刚经赞一卷”,尾题为“金刚赞一卷”,可见《金刚经赞》又称《金刚赞》,无作者名,每首赞颂五言八句四十字,共五十首赞颂。

 

(一)关于“七义句”的考察

伯2039号背首题“金刚经赞一卷”下有题注:“依无著论科判七义句者”一句,说明《金刚经赞》是根据《无著论》中“七义句”而撰的29。按佛教徒重视“传承”这一特点来看,作者是一位很虔诚的佛教徒。所谓“七义句”,如《无著论》说:

“七义句者:一种性不断、二发起行相、三行所住处、四对治、五不失、六地、七立名。此等七义句,于《般若波罗蜜经》中成立,故名“义句”。于中前六义句,显示菩萨所作究竟。第七义句,显示成立此法门故,应如是知。”30

 

由此可见,无著菩萨对《金刚经》是有独到见解的,他认为《般若波罗蜜经》中的内容可以用“七义句”来概括,同时“七义句”也是“般若波罗蜜”得以成立的前题,如说:“成立七种义句已,此般若波罗蜜即得成立”31。

那么。“七义句”是什么意思呢?唐·窥基大师的解释:

“初标七句,彰一部之大旨;后释前文,配经文之所在。所明名义,能诠名句,以教诠义,名为有义句。义之句故。或义是所诠,文为能诠,以文随义,皆有七故,名七义句。若文若义,皆有七故。”32

 

这里所指的“七义句”与无著菩萨所说的应是同一含义。无著菩萨说“成立七种义句已,此般若波罗蜜即得成立”,窥基大师则说“初明七句,申正述之宏纲”。所以,“七义句”是融摄此《般若波罗蜜经》的纲要、宗旨。“义”是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义理内涵,“句”则指经文中的“语言文字”。从义理和文句这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七类,故名“七义句”。

依“七义句”来判释《金刚经》,其判释情况如何呢?,

一、种性不断:从上座须菩提最初说“希有世尊,云何如来以第一善摄摄受所有菩萨摩诃萨也”等等,显示般若波罗蜜流行于世的目的,乃是为了能够使“佛种不断故”。其中,“善摄”是指已经成熟的菩萨,在佛陀证道转法轮的时候,是以五义33而建立菩萨法;“付嘱”则是指已经得到摄受的菩萨,在佛陀涅槃的时候,也是以五义来建立菩萨法的。所以,《金刚经》中的“善摄”与“付嘱”二种,是显示“种性不断”。

二、发起行相:从须菩提开始问佛“云何菩萨应住?”等等,这说明了三个问题:(一)、应住是指“欲愿”,显示佛法能摄受菩萨,也是菩萨摄受众生的方法;(二)、修行是指相应于“三摩钵帝”34,显示菩萨能够成就道业;(三)、降伏则指“折伏散乱”,显示修行不失正道。

三、行所相应:是指发起行相所住处,此中又分为“十八种”,即所谓“十八住处”(详见下文)。从“发心住”到“上求佛道住”,是有次第相续的,菩萨为度众生,就应该于此中安住、修行并降伏其心,即远离慢、喜、动等障碍修道之心。

四、对治:是指在修行“十八住处”的时候,应具备两种对治:即“邪行”及“共见正行”。例如,有相布施、心生贪著皆是菩萨邪行,“应行布施”即是邪行对治;菩萨度众生、行于布施皆是共见正行,无众生相、不住相而行布施等即是共见正行对治。

五、不失:是指远离二边,即“增益边”和“损减边”。如经中说“须菩提,佛法佛法者,如来说非佛法”,是遮增益边;说“是名佛法”,是遮损减边。菩萨应离此二边,才不会失去对治,所以叫做“不失”。

六、地:是指修行所经历的位次,有三种:一是信行地,指“十八住处”中的前十六住处所显示的地位;二是净心地,指“十八住处”中的第十七住处“证道地”所显示的地位;三是如来地,即“十八住处”中第十八住处“上求佛地”所显示的地位。

七、立名:是指成立《金刚经》的名字,在每一部经中,经名往往能够体现整部经的深刻含义。比如智者大师九旬谈“妙”,开《法华玄义》,说明经名的重要性。

所谓“十八住处”,是指凡夫从发心到成佛的十八个阶段,是“七义句”的中心。伯2039号背《金刚经赞》指出了“依无著论科判七义句”,并在其第八个赞颂前标“十八住处”四字。而俄弗323号《金刚经赞》则按顺序把“十八住处”与赞颂相搭配。由此可知,《金刚经赞》的作者最初应是依“十八住处”的前后顺序来进行创作的,而非依《金刚经》本身的顺序来写。

 

(二)《金刚经赞》与《弥勒菩萨偈颂》的关系

《金刚经赞》是依据《无著论》科判中的“七义句”而作,无著菩萨又是弥勒学说的集大成者。相传无著菩萨升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处,就《金刚经》义请益弥勒菩萨,得弥勒菩萨七十七偈。无著转教其弟世亲(又名天亲),世亲菩萨依照其教造论作释,并首增《归敬偈》二首、尾增《结偈》一首,于是就有了传世的弥勒菩萨八十偈。自古以来,这弥勒菩萨八十偈就是理解、修习《金刚经》的重要依据,高僧大德们关于《金刚经》的注疏解释,也常常依经引偈,然后再发挥。

《弥勒菩萨偈颂》有元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35和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颂》36二种译文。前者八十偈有释,后者七十七偈(皆五言)合三百○八句,若加义净另译的对该《金刚经颂》解释《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释》37中的归敬偈和结偈(皆七言),亦得八十偈,每偈一行,故又称《弥勒菩萨八十行偈》。

《弥勒菩萨八十行偈》与《无著论》一样,都带有浓厚的唯识学特点,因为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都是唯识学派的重要人物,从人物、历史及其学说特点等情况来看,《弥勒菩萨八十行偈》与《无著论》有著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所以,依《无著论》“七义句”而作的《金刚经赞》与它们之间也就必然有著某种内在的联系了。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金刚经赞》中存在著若干与《弥勒菩萨八十行偈》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列表如下:(表一)

《金刚经赞》及其序号 《弥勒菩萨八十行偈》及其序号
 8、施门通六度,六度束三檀。资生无畏法,声色勿相干。
二边俱莫立,中道不须安。欲觅无生性,背境向心看。
 5、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
 11、因深果亦深,理密实难寻。当来末代后,唯恐法将沉。
空生情未达,闻义恐难任。如能作此观,定是觉人心。
 9、说因果深义,于彼恶世时。
不空以有实,菩萨三德备。
 15、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人法知无我,悟理讵劳诠。
中流仍被溺,谁论在二边。有无俱取一,即被污心田。
 16、彼不住随顺,于法中证智。
如人舍船筏,法中义亦然。
 38、众生及人我,蕴上假名真。如龟毛不实,似兔角无形。
舍身由妄识,命若为迷情。未离人我执,何日证圆成。
 13、一切空无物,实有不可说。
依言词而说,是法相四种

从上表可以看出,《金刚经赞》与《弥勒菩萨八十行偈》有明显相对应的内容,如果把《弥勒菩萨八十行偈》中第五个偈的含义进行解释,就更清楚地看出这种情况了。如世亲菩萨解释:

“何故唯檀波罗蜜名说六波罗蜜?一切波罗蜜檀波罗蜜相义示现故。一切波罗蜜檀相义者,谓“资生无畏法”檀波罗蜜应知。此义云何?资生者,即一檀波罗蜜体名故。无畏檀波罗蜜者有二:谓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于已作、未作恶不生怖畏故。法檀波罗蜜者有三:谓毗梨耶波罗蜜等不疲倦。善知心,如实说法故,此即是菩萨摩诃萨修行住。如向说三种摄六波罗蜜。”38

 

而在《金刚经赞》中说:“施门通六度,六度束三檀,资生无畏法,声色勿相干。”正与世亲菩萨的论述相吻合。再看下个赞的内容,亦同样有著相对应的文意,如世亲菩萨的解释:

“论曰:此义云何?向依波罗蜜说“不住行于布施”,说因深义;向依如来非有为体,说果深义。若尔未来恶世人不生信心,云何不空说!为断彼疑,佛答此义。”39

 

《金刚经赞》中所说的“因深果亦深,……当来末世后”所指的也就是“说因深义”、“说果深义”、“未来恶世”等等。

更具说服力的是,上述《金刚经赞》所对应的《金刚经》原文与《弥勒菩萨八十行偈》所对应的《金刚经》原文也相同,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可见《金刚经赞》的作者在依据“七义句”的同时,也参考了《弥勒菩萨八十行偈》,从而说明了《金刚经赞》的作者与唯识学有著一定的学术渊源。《金刚经赞》与《弥勒菩萨八十行偈》存在著这种密切的关系,也许就是后人把作者附会为弥勒化身的“傅大士”的缘故之一吧!

 

(三)关于“一大阿僧祇”一赞的考察

伯2039号背《金刚经赞》的第二个赞为:

“一大阿僧祇,万行俱齐修;既悟人无我,长住圣道流;

二空方渐证,三昧任遨游;创居欢喜地,常乐遂无忧。”

 

这个赞的意思是:菩萨在第一大阿僧祇劫齐修六度万行的过程中,首先悟得人无我的“人空”之理,断除我见,从此进入“圣道流”40;然后逐渐证人、法二空之理,得无量三昧,登欢喜地,从此以后就不再受生死忧苦的束缚。

但是,中、后期传本中除斯4105号外,其它传本均为:

“三大僧祇劫,万行俱齐修;既悟人无我,长住圣道流;

二空方渐证,三昧任遨游;创居欢喜地,常乐遂无忧。”

 

这一赞的首句到底是“一大阿僧祇”还是“三大僧祇劫”?值得我们探讨。

阿僧祇,梵语作asam!khya或asam!khyeya,译为无数或无央数,原意是指数目的最大极限。“一大阿僧祇”,指的是“一大阿僧祇劫”。“劫”是时间名,梵语作kalpa,译作长时,意谓长远的时间。“劫”有大中小之分,此处指大劫。一大阿僧祇劫即一个大阿僧祇劫。通常讲“三大阿僧祇劫”,是菩萨积集菩提资粮的时间。

一般将“三阿僧祇劫”以“一阿僧祇劫”为一期,分成三期。在大乘佛教里,认为一切住总经三无数大劫方得圆证:经第一无数大劫,勇猛精进者次第证得极欢喜住;经第二无数大劫,证得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经第三无数大劫,证得最上成满菩萨住。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说:

“谓经第一无数大劫,方乃超过胜解行住,次第证得极欢喜住,此就恒常勇猛精进,非不勇猛勤精进者。复经第二无数大劫,方乃超过极欢喜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次第证得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此即决定以是菩萨得净意乐,决定勇猛勤精进故。复经第三无数大劫,方乃超过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及无碍解住,证得最上成满菩萨住。”41

 

又如《摄大乘论本》卷下说:

“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42

 

此说以地前所经的时间为初阿僧祇,初地至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

上述赞颂中“创居欢喜地”的一个“创”字,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里是指经过修行之后而“初登”欢喜地之意,据大乘佛教尤其是唯识宗而言,初创欢喜地的菩萨,在修行上是经历了“一大阿僧祇”,而非“三大阿僧祇”。因此,上述赞颂中应该是“一大阿僧祇”,而不是“三大阿僧祇”。

那么,为何除了伯2039号背、斯4105号《金刚经赞》外,其它所有文献均为“三大阿僧祇”呢?这显然是后人改换的。为何又要改换它?其原因大概有三:

一是无意识抄写上的笔误,导致后来所有传本都依样画葫芦,一错百错。

二是有意识无依据的改换,这是因为在佛教典籍中,“三大”出现得比较频繁,而“一大”相对来说较少见到,对于一个不很通达佛教教义的人来说,或许还不知道“三大”和“一大”有根本的区别,凭自己的感觉,觉得这样更加顺口,就径直把“一大”改成“三大”。

三是有意识有依据的改换,笔者认为存在这种可能性:天台宗学人依本宗教义将“一大阿僧祇”更改为“三大阿僧祇”,因为根据天台宗教义,祗有在历经三大阿僧祇的修行之后,菩萨才能初登欢喜地。

这样一来,这个赞颂的内容就成为: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度万行,悟得人我空理,进住圣道之流。逐渐证得人、法二空,发无量三昧,从而登欢喜地,远离一切忧苦。

关于三劫与修行位次之配列,诸经论所说并不一致43。《优婆塞戒经》卷一说:

“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燃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44

 

《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谓:

“初劫阿僧企耶逢事七万五千佛,最初名释迦牟尼,最后名宝髻;第二劫阿僧企耶逢事七万六千佛,最初即宝宝髻,最后名然灯;第三劫阿僧企耶逢事七万七千佛,最初即然灯,最后名胜观。”45

 

《大智度论》卷四谓:

“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虽能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称我当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我于来世当作佛。”46

 

但天台宗又在《优婆塞戒经》与《大智度论》的基础上,发展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认为:初阿僧祇是所谓外凡,即得五停心、别相、总相念处之位;二阿僧祇劫是内凡中的暖位,亦即用暖法智慧修六度之位;三阿僧祇劫是顶位,即行六度,于四谛观解分明之位。如智者大师以之配于声闻的位次,在他撰的《四教义》卷四说:

“行菩萨道者,即是三阿僧祇劫行六度也。从过去释迦牟尼至罽那尸弃佛时,名一阿僧祇劫,……是初阿僧祇劫,修行六度,用四弘誓愿,安抚生死众生,心无祛弱。故坏女人之业,常受丈夫之身也。尔时未发暖解,位在外凡,故不自知己身当作佛不作佛。

次明罽那尸弃佛至燃灯佛,为二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用七茎青莲华,供养燃灯佛,敷鹿皮衣,布发掩泥,时燃灯佛便授其记:汝当来世,必得作佛,名释迦牟尼。

次从燃灯佛至毗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劫满,是时菩萨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我于来世,当得作佛,今谓此是顶法之位,行六度四谛,观解分明。如登山顶四顾分明,了了自知作佛,亦向他人说也。”47

 

同样,在他的《妙法莲华经玄义》卷四下也说:

“上草位者,即是三藏菩萨位也,此菩萨从初发菩提心,起慈悲誓愿,观察四谛,以道谛为初门,行六波罗蜜。

从初释迦牟尼至罽那尸弃佛时,名第一阿僧祇劫,常离女人身,亦不自知当作佛不作佛。……

从罽那尸弃佛至燃灯佛时,名第二阿僧祇劫,尔时虽自知作佛,而口不说。……

从燃灯佛至毗婆尸佛时,名第三阿僧祇劫,是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48

 

从以上文字中可见“行菩萨道者”和“三藏菩萨”,即是指天台宗主张(藏、通、别、圆)四教中的藏教菩萨。此外,《摩诃止观》卷三说:“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百劫种相好获五神通”;湛然大师的《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四说:“三藏菩萨明位为三,初三祇位,次百劫,三佛果位”。

准上可知,在天台宗看来,只有三藏菩萨在修行过程中,才有明显证位时间之差别,如三祇、百劫等等。而对于三藏之外的菩萨修行,如《妙法莲华经玄义》中所表示的,则不讲“三祇、百劫”,圆教更为突出了,正所谓“圆人修法,日劫相倍”。所以在《妙法莲华经玄义》中只有描述三藏菩萨行位的时候,才提到了“三阿僧祇劫”,而对其余诸教的菩萨行位进行描述时,就没有这种说明了。

同样的,天台宗认为,登欢喜地时,能够“得王三昧”(即“三昧任遨游”之意)等,与本赞颂有极相似之处。如《四教义》卷五说:

“初欢喜地,名见道者,初发真中道,见佛性理,断无明见惑,显真、应二身,缘感即应,百佛世界,现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实大庆,故名欢喜地也。……以得入此地故,则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显二十五有之我性,我性即是实性,是名慧行成就,得王三昧,即五行成,住于无畏之地,即得初地之名也。”49

 

此中“显真、应二身”与上述赞文中的“二空方渐证”,“得王三昧”与上述赞文中的“三昧任遨游”,“得入此地”与上述赞文中的“创居欢喜地”,“真实大庆、住于无畏之地”与上述赞文中的“常乐遂无忧”等可以直接相对应。由此可知,此赞亦可与天台理论相吻合。

无独有偶,“一大阿僧祇”被改成“三大僧祇劫”之后,这个赞颂的作者也被当成是“智者禅师”了。首先,在敦煌遗书题为“傅大士颂”标有“弥勒颂曰”的文献里,不给此赞标“弥勒颂曰”,无疑是想把这一首赞颂从所谓“傅大士”的赞颂中剔除出去,但在《傅大士颂金刚经序》中进行了说明,谓“有一智者,不显姓名”所加。然后,到了宋代,这种想法就越发明显了,在杨圭编的《金刚经集解》(世称《金刚经十七家注》,后来收入明朝洪莲编的《金刚经注解》世称《金刚经五十三家注》)中,就把这一个赞归于“智者禅师六波罗蜜万行齐修总颂”,而在《金刚经注解》的开头列出了“五十三家”注者名,其中就有“天台智顗大师”,查遍《金刚经注解》,其余五十二家都有相对应的名字和所注经文,唯独只有“天台智顗大师”所相应的是“智者禅师”,可见编者所谓的“智者禅师”就是指“天台智顗大师”。至此,人们已经公然把“一大阿僧祇”改为“三大阿僧祇”后的这一个赞,放到“天台智顗大师”的名义下了。

虽然依此理解也能说得通,但从下文所述《金刚经赞》的创作年代来看,上述赞文并非天台智者所作,这已是铁证如山。考察全部赞颂的内容,《金刚经赞》中所用的术语多属法相唯识宗,无疑这个赞也应与其它赞一样,是在同一观念、同一思想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可以反证《金刚经赞》原作中应该是“一大阿僧祇”。

至此,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推断:本赞最先由法相唯识宗的学人所创,在抄写流传的过程中,被天台宗的学人改换了“一大阿僧祇”的内容,此后,一直就以“三大阿僧祇”的面目传世,并被误传为“智者”所作了。

 

(四)关于“施宝如沙数”一赞的考察

在伯2039号背《金刚经赞》的五十个赞颂中,第四十八个赞比其它所有传本的赞颂多出了四句,因此该赞有十二句:

“施宝如沙数,唯成有漏因。不如无我观,了妄乃名真。

随身不得喜,了即贪须嗔。但能忍辱力,会得金刚身。

欲证无生忍,要假离情尘。须依二空理,当证法王身。”

 

首先,所有《金刚经赞》的赞颂都是五言八句,而这里却有五言十二句,可见是多出了四句。但为什么会多出四句呢?

其次,据敦研369号背《金刚经注颂释》中的赞颂:

“施宝如沙数,唯成有漏因。不如无我观,了妄乃名真。

欲证无生忍,要假离情尘。常依二空理,当证法王身。”

 

可见多出的四句是:“随身不得喜,了即贪须嗔。但能忍辱力,会得金刚身”。但这四句并不是附赘在这首赞颂之后,而是夹在八句赞颂的中间。

从内容上看,这多出的四句中,前两句语意含糊不清,后一句“会得金刚身”与赞颂的最后一句“当证法王身”相重复。再从诗词韵律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赞中出现了两个“身”字来押韵是不符合规矩的。

再从赞颂的首句“施宝如沙数”,以及敦研369号背《金刚经注颂释》看,在早期传本中,这个赞所对应的《金刚经》原文应是: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50

 

而后期传本的“施宝如沙数”一赞,所对应的《金刚经》原文却是: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51

 

显然,后期传本所对应的《金刚经》原文是不恰当的。

既然可以确定多出的四句为“随身不得喜,了即贪须嗔。但能忍辱力,会得金刚身”。那么,为什么会多出这四句的呢?我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在敦煌遗书中,有不少属于杂抄一类的东西,上述赞颂中多出的句子,寓意含糊,即属此类。第二、假如不是杂抄,即属文化及佛学水平较低的人所为,故语无伦次,又不规范。因此,将此四句放在这里,显然不妥,应予以删除。

 

注释:

29《无著论》中所引《金刚经》是现存六种译本《金刚经》中所没有的,系笈多三藏之别译。与其余六种译本《金刚经》相对照的情况,将另文表述。

30《无著论》,《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757页上。

31《无著论》,《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757页上。

32《金刚般若论会释》,《大正藏》第四十卷,第719页上。

33五义:指菩萨解脱之后,于五种情形中不受束缚。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列举菩萨解脱之五义:一、生死不能缚,谓众生为生死所缚,菩萨不为生死所缚。二、境相不能缚,境相,一切境界之相;谓菩萨虽见于一切境界,然不生执著。三、现惑不能缚,现惑,现前分别之见;谓菩萨于所见之境不执著,了知能见之心亦空而无有。四、有不能缚,有,指一切有为之法;谓菩萨于一切有为之法,所见皆空,而无所执著。五、惑不能缚,谓菩萨了达迷妄即真如、烦恼即菩提,故无著无不著。

34三摩钵帝:梵语Sama^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拔提、三摩钵底。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指由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即身心安和之状态,为三摩地之进境。依《俱舍论》卷二十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为根本八等至,其中四静虑及下三无色定等七者,各有味等至、净等至、无漏等至三种,有顶地则仅有味等至与净等至。

35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781页。

36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885页。

37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875页。

38世亲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782页中。

39世亲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783页上—中。

40圣道流:即圣道之流,圣道即圣正之道,与“俗道”相对,指无漏智所行之正道,与“出世道”同义,了分段生死名为圣道流。《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精勤修习者,能开发圣道”,《大正藏》第二卷,第160页中。

41《大正藏》第三十卷,第562页上。

42《大正藏》第三十一卷,第146页上—中。

43小乘说三十四心断结成道,故无菩萨三祇之位次可论。

44《大正藏》第二十四卷,第1039页上。

45《大正藏》第二十七卷,第892页下。

46《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87页上。

47见《天台藏·四教义》第168—171页,湛然寺印行。

48见《天台藏·妙法莲华经玄义》第375—376页,湛然寺印行。

49见《天台藏·四教义》第248—249页,湛然寺印行。

50罗什译本,下同。《大正藏》第八卷,第752页上。

51《大正藏》第八卷,第751页下——752页上。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3页·共14页

排版|正信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