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印――止恶、行善、利他·二
发布日期: 2002-12-14 浏览量: 3,024 次浏览
刚晓法师
我们现在的法律有通用法律,也有区域性法律,还有行规,佛教的戒律也是这样,有的时候对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规矩,这是为了适合特殊区域的需要。所以我们现在也得注意分别,不然的话,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自己如此做到底是不是合乎律治。我也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咱们都知道,戒文中有半月沐浴之说,就是说半月洗一次澡。当时佛陀这么规定以后,在阿槃祗(Avanti)山区的比丘们就向佛陀提出来,说释尊啊,在我们那儿,人们都是天天洗澡的,因为用水很方便,山间的涧水常年那么流着,洗澡不洗澡都要流,是不是我们就还是天天洗澡得了,没必要非要我们半个月才洗一次澡吧~~佛陀就同意了。半月沐浴之戒在阿槃祗山区就没有。还是这阿槃祗山区,连举行授戒仪式也给别处不一样,别处都是得有戒腊满十年的十位比丘方可授戒――我们直到现在授戒不是还得三师七证么,这就是十师。说,别处都得戒腊满十年的十位比丘,而阿槃祗山区不需要,因为阿槃祗山区极其的偏僻,难以找到十位戒腊满十年的比丘,他们向佛陀说明情况后,佛陀就把戒条给改了:边国如不得十比丘,有一人精通戒律,即可举行授戒仪式。
这就是说,戒条本身,本不是亘古不变的死板教条。舍利弗曾经问过佛陀,说你在说戒时,为什么有时候禁止又有时候准许呢?释迦牟尼佛说,“我言名为随时,在此时中应行此语,在彼时中应行彼语,以利行故,应皆奉持”。在《五分律》中说得更清楚:“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这被称为“随方毗尼”,也就是说,由于地域的不同,比丘应当以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及法律为原则。象“不坏鬼神村”,这是印度人的风俗,他们认为有鬼神依草木而住,草木是鬼神的家,所以佛陀为尊重当时的习惯,制定不准坏鬼神村。这在咱们这儿就是有些地方适用,有些地方不适用。
也有些戒条是为特殊情况而用的。比如说这条戒:非时,若未请,比丘不得入村庄。有一次一个比丘被毒蛇咬了,但是佛陀有规定,非时,未请,不得入村庄,于是他就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是不是让比丘就在哪儿等死?佛陀于是就把这条戒给改了:非时、未请,不得入村庄,若有紧急情况,可以入村庄。
还有些戒条,佛陀给反反复复地改的,放宽又变严、变严又放宽的。怎样能更好地使比丘安心办道就怎样来。比如说关于出家的年龄限制问题,佛陀就改过没数的遍。
在王舍城有个小孩儿叫优婆离,这个优婆离呢,父母对他是特别的娇,可真是顶在头上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简直比这还娇。父母想:有朝一日我们过世了的话,怎么才能保障优婆离的生活呢?他们想了很多,说要是让他作写字的事儿,他会手疼,要是让他动脑筋,他会头疼……最后想到让他随佛出家修行,说这样的话生活有保障,什么事儿也不用作,还受人尊敬。于是就让优婆离出家了。优婆离出家之后,因为年龄小,他只有七岁,他什么都不知道,除了吃就是睡、玩,晚上呢,饿了,哇哇直叫,比丘们晚上到哪儿给他弄吃的,没有一点儿法子,于是后来佛陀就规定:十二岁以下的小孩儿不得剃度出家。就是因为十二岁以下的小孩儿,无法忍受饥饿、冷热等。
后来罗睺罗出家,这条戒就又放宽了,因为佛陀回家,当时罗睺罗才七岁,舍利弗把罗睺罗给剃度了。这就把出家的年龄放宽到了七岁。
再后来,有一次一家人得了虐疾,在以前虐疾就是死病,没法子治,这一家人就死得只剩下父亲和一个小儿子,父亲就带儿子一同出家了。比丘们去乞食,小孩子太小,一见有人给他父亲饭,小孩子就跑到父亲面前,“爸爸,我要吃”,有些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很惊讶,这样呢,影响就很不好,于是,佛陀就把出家的年龄限制给改到了十五岁。
又一段时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有一个人,他一直是护持阿难,在一次瘟疫中,这一家人的大人死了,只剩下两个小孩儿,小孩儿没法儿生活就在街头流浪,阿难心中很难受,想,当初人家大人尽心护持我,可现在我眼看着人家的小孩儿流浪街头却没办法帮忙,有心把他们带到庙里吧,佛陀又有规定,十五岁以下的小孩儿不能出家,要是不管他们,不说自己难受,很可能这俩小孩儿以后一定会走上邪路。佛陀知道了,就问阿难,小孩儿能不能在咱晒粮食时看看乌鸦?阿难说,可以的。于是佛陀就把戒文又作了调整:小孩儿只要有能力驱赶乌鸦,虽小于十五岁也可以加入僧团。这里的驱赶乌鸦咱们要说成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大家看佛陀的戒律,只有能帮助大家安心修学才行,不行就调整。
还有些戒条,是被多次修改,改呀改的最后又改回来的,还有这种情况。
比如说庙里可不可以贮藏食品,可不可以做饭,关于这事儿,佛陀是前前后后改了好多次。比如吃饭,本来按印度人的习惯是一天吃六顿饭,最初比丘们也是一天吃六顿,到吃饭时候就去托钵,有的人就说了,说你们比丘根本就不是修行的,而是因为出家后不用干活,吃饭不费力。佛陀听到这话后,就让减半,说一天吃三顿吧。于是比丘就一天吃三顿饭,早、中、晚各一顿。有一次,一个比丘晚上托钵,到一户人家,因为托钵是不能张口要的,是人家若主动供养才成的,你要是要的话,就是犯盗戒。要是人家关门了,你比丘也不可以敲门,人家呢也不可能开着门等着你比丘们托钵,人家还要防小偷呢。就是说,晚上托钵很不方便。这个比丘来托钵,不能敲门我就不敲,不能张口要我就不张口,他就那么站在人家的大门外等,他非要等着你开门出来。这一家呢只有一个妇女在家,而且是个孕妇,人家在等丈夫,等不着了有些着急,就开门看看,当时外边儿正下着雨,孕妇一拉开门,你说巧不巧,正好一个闪电:这个比丘立在门外,被大雨淋得透湿,加上正巧的闪电,妇女一拉门猛看见,以为这比丘是个鬼怪,那雨中的狼狈像也确实吓人,把这个妇女吓得倒在地上,也流产了。类似的事儿还不少。比如有一次,一个比丘在人家门口托钵,而这家的夫妻两个都很懒,洗脚水也不想往远处泼,拉开门就泼,一下子泼在这比丘身上,很失威仪。因之佛陀就规定:晚上这一顿也不要吃了。这样就成了过午不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晚上都不吃,阿槃祗山区的比丘们还是吃晚饭的,他们的吃晚饭是经过佛陀同意的,他们对佛陀说,我们那儿的比丘与信徒们已经相互默契了,一到吃饭的时候人家就供养了,不存在别处所有的问题,他们就还是继续吃。只不过几年以后,阿槃祗山区的比丘们自己不好意思吃了,因为别的地方的比丘们都不吃晚饭。从此以后,所有的比丘们都是过午不食。佛陀当时还规定,乞食是一天只准一次,而且不准多要,只要够吃就行了,不准贮藏,把一次要到的饭回来一分为二,早上一份儿,中午一份儿,还不准在庙里做饭。为啥要规定这条戒呢,是因为当时有一个比丘,不记得叫什么了,他比较懒,不想每天出去乞食,所以,他好几天才出去一回,一回要很多,回来后就晒干放着,于是佛陀规定不准贮藏食物。比丘也不准在庙里做饭。后来,王舍城发生了饥荒,信众们来到庙中,供养点儿东西,佛不让在寺中贮存食品,比丘们就把这些食物放在寺外晒、保存。食物本来就不多,饥荒时不只人饥,动物也饥,猫、老鼠等都偷吃食物,小偷也来偷。佛陀知道后,就让比丘们在庙里晒食物了。只是允许在寺内晒食物,还是不允许比丘们做饭,更不允许在庙里做饭,就只能请外面的人在寺外做饭。周围的饥民都围著食物看,样子挺可怜的,分食物给他们吧,比丘们就不够吃,不分吧,于心不忍。比丘们告诉了佛陀,佛陀说,眼不见心不乱,你们就在寺内做饭吧。这时比丘们可以把自己要来的饭菜热热,但仍不准亲自做饭,所以还是请外面的人做饭。因为饥荒,为了求生存,帮助做饭的人把饭拿回家给家人吃,比丘们又不够吃了。佛陀就又开了一项禁令:你们可以自己做饭。这就是说,这条戒佛陀改了好几回。最开始是比丘们出去乞食;这时候可以让信徒把食物送到庙里;进一步比丘们可以在寺内贮存食物;更进一步比丘们可以自己在寺中做饭。这就说明了,佛陀的戒条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比丘的修道,要是不能为修道服务,就改它。但改可不是乱改,得符合止恶、行善、利他的原则。当然,后来饥荒过去了,佛陀就又恢复了以前的戒条,比丘们要乞食,不能贮藏食物、不能自己作饭。这就是说,佛陀是随着时间、地点、情况的不同而随时修改戒条,以适应新情况,来确保比丘们安心修道。
这就是佛教戒律的精神:一切为了止恶、行善、利他。那么佛教的戒律又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知道,佛教的戒律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佛陀制戒的精神,一个是指导个人修行的戒条,一个是调和僧团生活的戒条。这三条后来发生了变化,制戒精神变成了菩萨戒,指导个人修行的成了律宗,调和僧团的戒条成了百丈清规。咱们先看第一条。
咱们现在不要认为菩萨戒比声闻戒高。你们学《戒律学纲要》时,排列法是声闻戒在前,菩萨戒在后,但这不是说菩萨戒比声闻戒高。绝对不是的。
止恶、行善、利他是戒律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始终。在佛教初始十二年里,是没有戒条的,后来有了戒条,止恶、行善、利他的精神成了佛陀制戒的依据。戒律制订后,由于境况的不同,佛陀修改戒条,还是根据止恶、行善、利他的精神来修改的戒条。大乘佛教兴起后,止恶、行善、利他的精神逐渐演变成菩萨戒。菩萨三聚净戒就是直接由佛陀制戒精神演变来的,摄律仪戒是止恶,摄善法戒是行善,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是利他。也就是说,菩萨戒不但不与佛陀所制的原始戒条相违,反而是佛陀制戒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原始戒条的概括与总结。现在有人说声闻戒不允许做的事儿在菩萨戒中允许做,说这是对声闻戒的背叛,根本不是的。
再看第二条。以前,约有二十年时间,比丘们居无定所,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出家修道生活是很艰难的,所以佛陀早期的弟子们大多是富贵子弟,他们放弃自己的财富和荣耀而选择修道,所以他们的修道生活是真诚的。在《四十二章经》中说,“富贵修道难”,但难是难了点儿,可真要是一但修道了,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因为这些早期弟子们精进用功的修行,道业增进很快,外在的表现就是威仪庄严,感动了很多人,于是人们及时提供衣食住行等日常所需,这样呢,就使得不少人产生了错觉,以为出家修道生活是很容易的。比丘们获取四事的相对容易成了不少人出家的动机,不少人加入僧团再不是为了道业,而是懒惰,是为了生存。也有的为了其他的,比如,有一个upali害了病,当时的一位御医,只给王公大臣和比丘治病,于是Upali就出家了。再者,随着佛教的传播,供养越来越丰厚,丰厚的物质供养是修道的障碍。信徒们对于有名的人的供养更为丰厚,物质供养与名利搭上了勾,使得有些比丘变得自命不凡。有一个比丘,最初精进用功,受到信徒们的尊敬,供养也就多了,所以他积蓄了很多衣物,有的刚出家的人没有衣服穿,佛陀让他把多余的衣物分些出来,他气愤地把身上的衣服也脱下来,扔给佛陀,说:你要衣服,我就都给你。佛陀以后不得不规定,比丘只许有三衣。
这样呢,从总体上来说,僧团的素质下降了,于是佛陀只得制订了不少的戒条,用有形的戒条来规范比丘们,每当有比丘行为不好时,佛就让阿难聚众,说出来这个比丘的事儿,让大众来评判,大众要是都说不好了,佛就说,这就算一条戒,以后比丘们不能再作这样的事儿。早时,比丘们是各自修行,在安居时才聚到一起,集体生活就少,所以,当时的戒条大都是针对比丘们个人的修行的。安居一完,比丘们又到各地云游去了。我们的戒条有二百多条,针对个人修学的有二百条左右,只有五分子一是与大众生活相关的。传到中国以后,中国的祖师们把这个进一步提出来弄成了律宗。
最后是第三条。佛陀年纪渐渐地老了,因为年老体衰,云游的日子就越来越少了,开始住在一个固定的庙里了。因为佛陀的住处慢慢固定了下来,在安居完以后恢复云游日子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这样,定居一处的比丘越来越多,那么,比丘们该如何相处呢?僧团该如何管理呢?本来比丘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生活必需品很少,寺庙一固定,所需就多了,时间越来越久,更多的东西被僧团接受了,个人的清贫被僧团的富有所取代,这些事儿该怎么处理呢?一切都得与之相适应,这样关于团体生活的戒条就出现了。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这些就转换成了百丈清规。咱们看一下。
佛陀在世时,一个寺庙里住的人都不多,到中国后不一样了,一个寺庙里住的人很多,据有些资料上说,百丈怀海禅师的时候,一个寺院住的人多达三千,当然,这肯定是夸张了,虽然夸张了,但人数不少是真的。既然有这么多人,就必须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方法。不然的话,还不乱了套?再者,印度的比丘托钵乞食是可以的,因为那是它们印度的风俗,既然可以托钵,经济成分就简单得多,而中国的比丘,不是乞食,是靠施主捐赠的,这样呢,每到非常时刻,僧团的生存就成了问题,道安法师说,“逢此凶岁,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后来的祖师们觉察到了,在中国这片地方,佛教要想不随政权的兴亡而兴亡,只有靠自己自给自足,所以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百丈入灭不久,会昌法难,马祖、百丈的法子就显示出了效果,于是马祖、百丈的法子就被历代所继承。还有中国中央集权的传统、宗法制度的影响,对佛教僧团内部组织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因此,佛陀所规定的条文转换成了百丈清规。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百丈清规,百丈清规是说的寺院管理、组织,不是讲个人修行的,但里边儿强调了戒律的重要性。有人说中国的百丈清规取代了原始戒条,这是不对的。
具体到现在,咱们该怎么持戒呢?有人放逸,他想作某事,这事不好,在声闻戒中是犯戒的,他就拿菩萨戒为借口来作了,这最要不得。我们知道,菩萨戒根源于佛陀制戒的精神:止恶、行善、利他,其实这不是只菩萨戒来源于它,所有的戒条都是围绕它而转的,你犯没犯戒,就取决于你的身、口、意是否能止恶、行善、利他。菩萨戒只是一种精神,也就是说,当我们谈守菩萨戒时,你犯不犯戒,主要是看心,但是你的心到底犯没犯戒?还得通过五戒、十戒、比丘戒表现出来!你把声闻戒犯得一塌糊涂,你说你守了菩萨戒,这不是扯蛋么?就象现在社会上的学校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好的,但你要是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你老说你素质高,鬼才相信!
从道理上说,对于有的人,比如说佛陀自己以及辟支佛,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戒,不但不需要戒,连法也不需要,他们只要观落花、观流水就可以证悟苦、空、无常之理。修学佛法不是目的,佛法只是工具,通过修学佛法达到证悟宇宙人生,不管你用啥法子,只要觉悟就成了。有的人要法但不用戒,比如佛初成道,在鹿野苑度的五比丘,以及如舍利弗之类的人物,一听见佛法就证悟了,这就不用戒。而一般人不行,只凭听闻佛法还不能证悟,不能去除内心的烦恼,内心烦恼不除,表现出来的身、口、意就不如法,不如法就犯错误,犯错误后反过来就影响你的心,于是佛陀为了使我们的身、口、意少造业,所以制戒来规范我们的身、口、意。所以,菩萨戒根本不是我等的事儿,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从具体的戒条作起,不然的话,我们连比丘的资格也要失去了。
那么,我们咋守声闻戒呢,因为声闻戒有些确实是不好做到,这时候我们就要用菩萨戒的精神来顺声闻戒。怎么个弄法呢?就是先弄清佛陀当初为啥制这条戒,他制这么个戒条的动机是啥,目的的啥,弄清了这个,则我们就能够在现在这个时候、在中国这个地方更好地守住这条戒。我们现在呢,有点儿不知所措,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住菩萨戒、声闻戒、清规之间的关系,一会儿菩萨戒、一会儿声闻戒、一会儿百丈清规,乱来一通。以后我们要把三者结合起来。因为戒条根本不是目的,戒条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戒条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平时我们总说要持戒,但怎么个持法?谁都没法,因为我们的戒条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比如说,有这样一条戒,比丘不允许挖土,怎么办呢?比如说我这庙里没有水吃,我们不能没有井,不然的话就没法子生存。据净因法师说,在斯里兰卡是他们不叫挖,叫造。他们在信徒到庙里时,就在边上议论,说我们这庙里需要造一口井,信徒们听见了,就知道了比丘们的意思,这就是契默、心有灵犀,于是信徒们就给造一口井,反正比丘们没有挖土,比丘们也没有让信徒们去挖土,信徒们自己挖了,那与比丘们无关!真的无关么?不管这个,反正比丘们不犯比丘戒。吃水问题解决了,说这就行了。百丈怀海禅师,让农禅并重,既然农禅并重,当然要挖土了,当时的人们都说怀海是破戒比丘,这怎么办?实际上怀海禅师这么作根本就不违背佛陀制戒的精神。
对于古来的佛教传统,我们是要继承,具体到戒律,就是我们要学好每一条戒,了解佛陀当时要制这一条戒的本怀。只继承了还不行,在现代我们该如何持戒呢?就是要我们现在把佛陀制这条戒的精神更好地体现出来,运用到现实中,而不是呆板地在形式上遵守。
我们再举个例子,比如说结夏安居。本来佛教本没有结夏安居,后来由于外人的建议才开始安居。而且当时并不是结夏安居,而是雨安居。在那一段时间,因为洪水泛滥,人行脚不便;再者是避瘟疫,在大水过后一般都要防瘟疫,雨季水多也是要防瘟疫的;第三,那一段时间正是虫子、水草生长的时候,托钵僧不自觉地会踩死虫子;还有就是比丘们需要自我提升。我们知道,佛教讲求自利利他,自利是排在利他的前边儿,这是次第,宗咯巴大师说,“一失次第,即成魔业”,一个比丘要想利他,若自己没有利他的本领,利他便成了一句空话。在安居期间,比丘们不用出去托钵,由信徒们把饭送来,比丘们只须专心打坐、闻法,进行自我升华、自我充电。可我们看看现在的比丘们,一年到头忙得脚不沾地,忙的是事务性东西,最后忙得自己成了光头俗汉。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我们比丘每年也得有三个月的学修期,其他几个月服务于社会。当然在实施这种理念时,我们要把握住佛制此戒的本意,不必要非在形式上是夏安居,你冬安居也行的!在南方,夏天是旅游旺季,寺院若在此时关上庙门修行,信徒们也好,老百姓也罢,肯定都不乐意。这样呢,不但不是利益有情,反而让人心里很烦恼。若冬安居呢?比如五台山,冬天里冰天雪地,大雪封山了,没法走了,干脆就不要出去了,安居!我们在冬天里安居,安心办道,同样符合佛陀的本怀呀。
同样,其他的戒条也都可以适当地给予融通。当然了,这不是说任何的戒律都可以随便地乱动。我们知道,戒律分性戒和遮戒两种。杀、盗、淫、妄是性戒,它本身就是恶,无论受戒不受戒,都是犯的,就是说,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不管你在什么时候,也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只要犯了杀、盗、淫、妄,都是不允许的。你是佛教徒,杀人有违戒规,你不是佛教徒,杀人有犯国法,秦、汉时杀人是恶,现在杀人也是恶,你在美、英杀了人,警察要抓你,你在中国杀了人,警察也要抓你!这四根本戒是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谁也别想改。我们讲戒律的适应性是为了更好地止恶、行善、利他,但四根本戒无论你改那一条,都有违这种精神,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为自己犯戒找借口。
还有酒戒,是不是有些可以喝呢?有法师就说了,说只要不醉就是可以的,这说法极不妥当。应该是什么呢?“一切果浆,令人醉,越”,就是说,只要是从植物中提炼出来的,可以麻醉人的神经系统的,统统都在禁止之列,这就连毒品之类的也都包括进去了。佛有开缘,那是在作药用的情况下才可以用的,可不是说因为我量大,我是海量,我能喝一斤,现在我只喝四两可以的。我在刚出家的时候,我们寺庙有一个老和尚,叫妙善师父,他抽烟,他对我说,戒律中没有不准抽烟的条文,在佛陀时候根本就没有香烟,所以说可以抽。后来我学了戒律才知道,根本不对。
戒律,我们得运用智慧,让他更具备生命力。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