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缘起性空
发布日期: 2002-07-12 浏览量: 2,796 次浏览
一 杂 三二六(二八八)
复问:“彼识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自非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识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识缘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复问:“尊者摩诃拘希罗!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而今复言名色缘识,此义云何?”
尊者摩诃拘希罗答言:“今当说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法义分享】
◎ 此经的含义很深,要进入深观才能体悟“识”是什么?“识”如何形成?此关参不透,就会在“ 阿赖耶识、如来藏识、真常唯心”里面绕。不入里面绕的,也是死死抓著「自我”不肯放,然后大谈“无我 ”。
◎ 由四大(地水火风)聚合成有形质的色身,但四大一定是覆裹于空(名),有机生命体才能诞生、存在。名色组合成有机生命体的刹那,起了变化-- “识”于是产生。识一增长,名色也加速增长。识、名、色三者形成互相影响、水涨船高。身心渐渐发展,“我 ”的幻觉产生了。有“我”就有“我所”的意识跟著而来。
◎两大团压力不同的云会合后,雷电产生了。雷电能起作用、发光、散能、打死人。但雷电不是本来就存在,雷电不是从外来加入的。“识”不是从外来加入名色的。更不是一位雷公、雷神在天上操控。
◎ 色(四大)与名(空)未聚合之前,“我”是不存在。在两大团压力不同的云未会合之前,雷电是不存在。这是“无我 ”的真义--本来“我”就不存在。就在大自然运行过程中,四大聚合、覆裹于空--识就产生了。有形的身体就逐渐成 长。这就是“无我”与“缘起”的深义。不要与断灭空混为一谈。
二 杂 三二七(二八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身厌患、离欲、背舍,而非识。所以者何?见四大身有增、有减、有取、有舍,而于心、意、识,愚痴无闻凡夫不能生 厌、离欲、解脱。所以者何?彼长夜于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背舍。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 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 ··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 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
【法义分享】
◎ 此经请参考前节的法义分享。愚痴无闻凡夫(包括一般修行人)于四大身观察其不净与后患,因而厌患、离欲、背舍。但却看不到识的成因与后患。由于幻觉而产生 我、我的观念,所以“自我”就一直紧抓著不肯放、不敢放。虽口说无我,但却很怕无我。证到三果的阿那含都还舍不掉、突破不了。
◎因此佛陀就明讲:如果无法放下抓取,一定要执取的话,宁愿抓这个色身,也不要去抓心意识。两相比较,色身比心意识还可靠一些。整体色身的生住异灭平均可有七、八十年,而心意识的生灭却是日夜时刻,须臾生灭变异。
三 杂 三三三(二九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本不修梵行……
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 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
【法义分享】
◎同样有此身心后,凡夫不明其成因与实相,所以起了我、我所的幻觉而执取不放,导致身坏命终、还复受身。死抓不放,下一世的种子就形成出来,这个种子仍是一些地水火风空的组合,遇缘又再长出新芽。
◎有智慧的解脱者,了知此身心形成之因与本来面目,体证到缘起性空、无我、无我所,体证到空,因而放开、完全不抓取,任运而浮沉。所以不会去结下一世的种子。身坏命终,更不复受,解脱自在,脱离生死的轮回。
四 杂 三三六(二九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
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 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 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闇、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缘识名色 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 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 缘触受者,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缘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 取、戒取、我取。缘取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缘有生者,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 得命根,是名为生。缘生老死者,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拄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斑驳,闇钝垂熟,造行艰难羸 劣,是名为老。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是名缘起义说。
【法义分享】
◎缘起法“法说”是说个总原则,“义说”是具体的解释十二支缘起的内容。
◎“缘起法”有浅有深,“无明、行、识、名色”一样有浅有深。至于其深义方面,将在另一本书里面深论。这是真修实证方面很重要的关键。
◎“无明”另有很深的含意,若只从文字上去理解、思维,很容易误解、错解。若不了解“无明”的深义,就很容易被催眠、被掌控,而且是背负著重重的“原罪”在修行。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都可以是中性的。你可以三轮体空的触,也可以无条件、无所求的爱。问题、痛苦、烦恼来自于“取”,那个贪爱、执取就会带来一大堆无穷的后患。
五 杂 三三八(三○○)
婆罗门白佛:“云何,我问‘自作自觉’,说言无记;‘他作他觉’,说言无记,此义云何?”
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
六 杂三三九(三○一)
“云何正见?云何世尊施设正见?”佛告撒陀迦旃延:“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 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何?世间 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 …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尊者撒陀迦旃延闻佛所说,不起诸漏,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法义分享】
◎本经请参考第八章第九节。
◎“世间集”就是指缘起、缘生的现象界。体悟缘起的有,就不会否定现象界存在的事实。“世间灭”是指缘灭、四大涣散破灭。看到现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生住异灭的变化,你就不会起恒常、恒有的颠倒梦想。
◎凡夫不是执有就是执空(断灭空、顽空),解脱者不执有也不执空,离两边而行于中道。
七 杂 三四六(三四七)
“云何彼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不得正受,而复说言,自知作证?”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 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 男子独一静处……’”
须深白佛:“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佛告须深:“我今问汝,随意答我。须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耶?”须深答曰:“如是,世尊!”……
【法义分享】
◎ 初期的大乘般若经论都是在阐扬阿含经里面“涅槃、无为、空”的深义。后来有些大乘的行者就想直接从“涅槃、空 ”、从“果地”起修。如果没有深厚的法义闻思基础,很容易走上“真常唯心”而不知、不觉, 也不以为然。
◎若没有正知正见的闻思基础,修行就容易成为“盲修瞎练”,偏到哪里都不知道。所以佛陀鼓励修行人要先知法住。先有法住智,后得涅槃智。若有正确的闻、思,就会有正确的修、证。八杂三四七(三四八)尔 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知先佛住处,能转梵轮,于大众中震师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 ……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诸比丘!此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 流,……乃至其人悉善显现。如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足令善男子正信、出家,方便修习…… 所谓大师面前,亲承说法,寂灭涅槃,菩提正向,善逝、正觉。……
◎佛陀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而转法轮,都是来自于如实现观宇宙人生、身心内外一切的实相而大彻大悟。佛陀体证到空,也从现象界的生灭现象归纳出“缘起法则”,为众生解析现象界的实相。引导众生开智慧,现观宇宙人生实相,而远离颠倒梦想。九杂三四九(三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多闻圣弟子不作是念: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所无故此无?何所灭故此灭?然彼多闻圣弟子知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 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法义分享】
◎ 佛陀归纳出现象界的总则“缘起法”,说明任何现象界的生起、散灭都是有因有缘。但如果你一直想再追问为什么?想再续问第一因,佛 陀就不太喜欢回答这种问题。因为任何人事物、任何事情,如果你要追根究底找第一因,就算你耗掉一辈子去追寻,你将永远找不到第一因。
◎一切问题的“最终答案”就是“没有答案”。这是十二缘起中“无明”所要透露的深义之一。
十 杂 三六三(三六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谓法次法向。诸比丘!云何名为法次法向?
佛告诸比丘:若比丘于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如是生……乃至行,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诸比丘!是名如来施设法次法向。
十一 杂 三六四(三六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谓见法般涅槃。云何如来说见法般涅槃?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于老、病、死,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涅槃。
【法义分享】
◎如果你能够深观体悟缘起法,又能体证到“空”,那你就能脱离生死轮回而现世、
现在就能契入涅槃寂静、解脱自在。
十二 杂 三六五(三六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如是念:一切世间皆入生死,自生自熟,自灭自没,而彼众生于老死之上出世间道不如实 知。即自观察:何缘有此老死?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此生?寻复正思惟无间等起知:缘有故 有生。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有?寻复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有取故有有。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取?寻复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观察:取法味著顾念,缘触爱所增 长,当知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
如毗婆尸佛,如是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弃佛,皆如是说。
【法义分享】
◎诸佛都是如实现观宇宙人生的实相,找出生老病死之因,彻底解开生死之谜,大彻大悟而达解脱自在。
十三 杂 三六六(三六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勤方便修习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 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