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之残忍

净因法师

 

 

平时我们坐在家中,或在讲堂内,看看外面的世界,觉得天下太平无事。然而,如果我们静心观照,就不难发现,杀生现象极为普遍,有时杀生残忍之程度令人惨不忍睹。现将我个人之所见所闻略叙一二,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人们残忍地杀害生命,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据史书记载:直到清朝末年,为了满足有些人吃新鲜牛肉的欲望,一种残酷地杀牛的方法非常流行。餐馆外有一个专门杀牛的地方,把牛的四条腿分别绑在四根木桩上,把头和脊椎绑在一根横木上,结果,牛当然是一点也动弹不得。无论客人点牛身上哪一块肉,厨师便拿一把利刀,从那头牛的特殊部位割下那块肉,立即下锅爆炒。当新鲜的牛肉送到客人面前时,据记载牛肉片不时的颤抖呢!当客人兴高采烈地享受鲜嫩牛肉时,那头牛却是鲜血淋漓,疼痛得浑身发抖,在死亡线上挣扎,令人惨不忍睹。那头牛就在这样千刀万剐中,活活痛死。如果客人设身处地为牛着想,看到牛悲惨的样子,我相信,没有人吃得下从那头牛身上割下的肉!由于这种吃法惨无人道,朝廷才下了禁令,这种吃法才消失。

当今有些人特别讲究吃新鲜的肉,吃法之残忍,也令人触目惊心。据说在中国“满汉全席”有道菜是猴脑。平时每当喂猴子时,训练它把头放在桌面上的圆孔内,把双脚双手放在圈内,然后就给它好的食物。当客人正式要求吃猴脑时,那只猴子自动来到餐桌,高高兴兴地让店老板把它的双手双脚绑好后,可这次等待它的不是好吃的食品,而是一把利刀,劈开它大脑顶部,将滚汤倒在猴脑中,边搅拌,边品尝。此时桌下的猴子虽然不能动弹,其挣扎痛苦之状,是可想而知的。就为了那几口“鲜汤”,却让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受如此的折磨,于心何忍?!

在南韩,有一种吃狗肉的方法也及其残忍。据说,在把狗杀死之前,用鞭子抽打狗的全身,直至半死为止,剥皮后下锅炒,据说这样抽打出来的狗肉特别鲜嫩。但为了那几块肉,却让狗那么大的罪,值得吗?稍有良心者能吃得下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肉吗?

据说在中国南方,有人想吃新鲜猫肉,其方法是水烧开后,将活活的猫扔到开水里,活活烫死后,去掉皮 毛,立即爆炒,速度极快,据说,客人开始吃时,猫肉仍会颤动。同时,不少人去餐馆吃饭时,习惯于点鱼缸的活鱼,厨师依命,把活鱼抓出来,去除鱼鳞,破肚开肠,油炸后送给客人,据说放到餐桌上时,鱼嘴还动呢!它们真的就不爱惜生命吗?死时真的一点都不痛苦吗?

吃火锅是很平常的事,据说火锅的材料讲究新鲜,虾、鱼等都是活活仍进滚汤中烫死。乌龟被吃时也很惨,据说是把它放进开水中活活煮死。螃蟹比虾更可怜,有的吃前便肢解成块,再烫死,有的被蒸汽慢慢的蒸死。未死前,我们可以听到它们在锅中乱爬,那是生与死的挣扎啊!!哀哉!!

人人都喜欢吃蒸的螃蟹,却不知蒸煮过程中螃蟹所受的罪,如果我们人类也去体会一下那种被慢慢蒸煮而死去的滋味时,恐怕再也不会忍心去蒸螃蟹!在《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中记载: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周兴,周兴还不知。来俊臣假意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说:“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不会承认呢?”来俊臣叫人搬来一个大翁,四面加火,对周兴说:“奉令审问老兄,请老兄入翁!”周兴吓的连忙磕头认罪。这就是“请君入瓮”这一典故的来源。由此可以推知,将动物放在锅中蒸煮,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莲池大师说:“人人爱命,物物贪生,何得杀彼形躯,充己口食,或利刃剖腹,或尖刀刺心,或剥皮刮鳞,或断喉劈壳,或滚汤活煮鳌鳝,或盐酒生腌蟹虾,可怜大痛无伸,极苦难忍!造此弥天恶业,结成万世深仇,一日无常,即堕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受罪毕时,仍作畜类,对报,命命填还,还毕为人,多病寿夭,或死蛇虎,或死刀兵,或死官刑,或死毒药,皆杀生之所感招也。”从这一段文看来,明显地证明杀生是招感一切恶业的主因。

当今杀生现象太普遍了,以至不少人对杀生熟视无睹,甚至到了麻木的程度。实在令人心痛。平时很多人喜欢吃新鲜的肉,出于自身的无知,不知这些肉是用何等残忍的手段准备出来的,如果人们了知杀生的真相后,我相信大多数人会不忍心吃这种肉!又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不少人对残忍地杀害生命也到了麻木的程度,杀生时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更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对被屠杀的动物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如果他们真的了解被宰杀的动物也象我们一样爱惜自己的身命,被宰杀时同样会感到疼痛、恐惧,也许杀害动物的酷刑会减少很多。所以阻止杀生的关键是权巧方便,激发人们的慈悲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从前有一个屠夫,有天突然心血来潮,想做点善事。最后他决定供养村庄的一位出家人。为了请这位出家人供养,他特意买了新锅新碗以便确保做出的菜为素菜。当这位出家人在用餐的时候,屠夫很激动,心中默默的想:法师吃完饭后,如果他能为我讲很好的法,我就放弃屠宰业,改行做其他的事件。可吃完后,这位出家人一句话也未说,便离开了屠夫家。屠夫很失望,于是继续杀猪。死后堕入无间地狱受苦。

几千万年过去了,一天地藏王菩萨又到地狱救渡苦难的众生。他问道:“如果你们当中任何一个人若记得,生前曾经还做过一件好事,请讲来,以此因缘,必有得救之希望。”地狱中受苦的众生虽有无数,但鸦雀无声,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位能想起来过去曾做过一件好事。最后那位屠夫开口说道:“我倒是想起一件,但不知算不算一件好事。我曾供养过一位出家人,原希望他吃饭后和我讲善法,我便发愿不再杀猪。可是他吃后一言不发就走了,于是我仍以杀猪为业,死后便来此受苦,直到今天。”

地藏菩萨用他的智慧观照,发现那位出家人已解脱,证得圣果。地藏菩萨便问这位出家人,曾否受一位屠夫供养而未说法。那位出家人非常惭愧的说:“确有此事,因为那时我是学习小乘教法的,只考虑自身的解脱,所以并未说法渡生。当时受人供养,并未替人家说法,现在想来还很不安。为了了结这断因缘,我愿意去人间再走一遭,度化那位曾经供养过我的屠夫。”地藏菩萨很高兴地让他二人到同一个村庄转世为人。屠夫照样转世为屠夫,而那位圣者则转世为僧,但他二人却是好朋友。

一天,这位出家人又拜访他的屠夫朋友,但见肉店闭了门。敲开门后,见到屠夫垂头丧气的样子,打听后方知,屠夫因缺钱买猪杀,所以只能停业。这位出家人说:“不用担忧,我会借你二百两银子给你做本钱,你可继续营业杀猪,但只有一个条件,我要肉时,你得给我提供肉!”屠夫一听这条件,心想:我开肉店,自然什么时候都有肉这个条件很容易满足,于是答应了僧人朋友的要求。这位出家人借给屠夫钱,屠夫照常营业,三年中无事。出家人从未上门来要肉。

到了第四年,新接位的皇帝是位虔诚的佛教徒,所以规定: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节,全国禁肉三日,违者斩首。正好六月十九日,出家人非常急的来到肉店,要求屠夫给他一斤肉,屠夫非常恼火:“你迟不来,早不来,偏偏在全国禁屠三天来要肉,这不是存心跟我为难!”出家的朋友说:“我们有言在先,我借钱给你的唯一条件是:我随时要肉,你得随时提供,今天我有急事要肉用,你怎可以不给肉呢?”屠夫自知理亏,又无计可施,便问道:“你说怎么办呢?”出家人说:“今天既然是全国禁屠日,宰杀任何动物都有杀头之罪,我又急需肉用,我倒有个折衷的办法;现在我只需一两肉,从你身上割下一两肉既可。”屠夫高叫:“从我身上割下一两肉!难道我不痛?!”出家人突然问道:“只从你身上割下一两肉,你就叫痛,那么多猪被你无辜地屠杀了,难道它们就不痛吗?”屠夫猛然醒悟:“我杀猪时猪也知道痛啊!”于是他放弃了杀猪,而跟那位出家人出家修道,最后终于证了罗汉果。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为了口福,屠杀动物,因不知道动物也有贪生怕死之心,更不知用酷刑屠杀动物时,动物痛苦难受惨状。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动物想一下,它们被屠杀时也象我们人类一样,十分恐怖,痛苦不堪,如此观想,悲心顿生,又怎忍心食其肉???

超级市场出售的肉很诱人,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肉是通过怎样不人道的手段生产出来的,更少人知道这些肉对人体有害。如果知道了,我相信不少人会自动放弃吃肉。现在就我个人的所见所闻略述如下。

 

 

记得小的时候,一到考试,母亲便会炖两个鸡蛋,作为营养补充。从那时开始,便形成一个概念:鸡蛋有营养。出家后自然是要吃素,师傅要求很严格,鸡蛋当然也不能吃,起初总觉得是一大“损失”。据说古往今来,对于出家人是否能吃鸡蛋还有不少争议。有人说可以,也有主张不能吃。唐朝有一位禅师便属于支持吃鸡蛋者。一天他煮好鸡蛋后,做了一首诗,为自己能吃鸡蛋找原因。他的诗是这样写道:混混沌沌一颗桃,里无骨头外无毛,老僧带你去西方,免在人间受一刀。做完了诗,他就便把鸡蛋吃了下去。

后来我去佛学院读书,经常头晕,医生讲,那是缺少营养的症状(其实是营养不调)。于是在医生的劝告下,便又开始吃鸡蛋,当然专买养鸡场的蛋。到英国读书后仍坚持这一原则。直到有一天,一位信徒带我去参观一个养鸡场后,我再也没有吃鸡蛋的欲望了。

当时我看到每一只鸡都圈养在空间极小的笼子里,平时根本没有活动的余地,只有它们的头可以活动:把头伸到笼子外吃食,天长日久,头部的毛因摩擦而全部掉光,看起来真可怜。有的鸡因没有活动的空间,缺少锻炼,双脚逐渐退化,有的站不稳,有的瘫痪了,还有的甚至双脚都腐烂了。这并不碍事,它们照常活着,不断把头伸到笼子外面吃食,照常生蛋。当时我感到好奇,这些鸡受到如此之“虐待”,为什么每天还能照常生蛋呢?一位好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些鸡都是注射过一种特殊的药水,使的它们每天都能产蛋!听到这些情况,我感到十分震惊:小的时候,我家的鸡是自由放养的,而且受到很好的照顾(否则便不生蛋),所产的蛋自然会有营养,而面前的这些鸡仅仅是生蛋的工具更须借住药物才能正常生蛋,这样的蛋能有营养吗?吃这样的鸡蛋对健康有益吗?无论是从护生的角度,还是从佛教慈悲的角度讲,我们都无法吃进这样的鸡产下的蛋!

这次参观,我也了解到其他一些情况:商场的鸡肉是很诱人的,但如果我们知道这些鸡肉是怎么长出来的话,你肯定没有心情吃。据说,贪心的商人为了使鸡长得更快,白天拼命喂食,这还是小事件,据说晚上他们也打开聚光灯,把养鸡场照得如同白天,投胎为鸡,是天大的不幸,当然不知道人的诡计,还真的以为仍是白天,所以照常进食。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些鸡场还给鸡打针,让它们长的更快。长出的肉更多,提前拿到市场上去卖!鸡长成后送到屠宰场,据说后面的鸡听到它前面鸡悲惨的叫声,惊恐万状,前面已割断咽喉的鸡尚未死去,接着被进入下一个程序,先送进开水中活活烫死,再被机器活活地拔毛。所见所闻,令人心寒。这样生产出来的鸡肉怎能有营养呢?用如此不自然的手段养出来的鸡,对人体有害而无益!但愿喜欢吃鸡肉者三思。目前市场上很多的肉都是利用同样的手段生产出来的。例如近两年来,英国一直闹疯牛病,其病因就是因为牛商为了缩短牛成熟周期,多产牛肉,他们违背牛只吃草的自然规律,把牛的内脏做成具有青草味的肉丸喂牛,牛明显长的快了,而且肉多而鲜嫩,结果人反而遭到人私欲的惩罚,出现了疯牛病,这样的牛肉能吃吗?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2期 目录

排版|正信

肤慰苦难度时艰

证严上人

 

 

2003/04/11

以前,菲律宾义诊一年四次都是到离岛,后来我鼓励他们莫舍近就远,也可在马尼拉周围办小型义诊,前年开端他们便开端进行。当地民众得知慈济不定时会举办义诊,病患说只要看到慈济旗帜飘扬,就感觉到有希望。

佛陀来人间,就为救病,为让世间平衡,为让人心平衡,不论有情无情的世间,有了平衡就能康复,有了平衡才会健康。

我常说病苦最苦,菲律宾的慈济人治病也治心,帮他们开刀治身病,用肢体去安抚、陪伴,那种未被舍离的爱的肤慰,给贫穷病患极大的自尊,让他们感觉到有希望。

不只病是苦难,人心不调和产生对立、互相残杀,就像战争亦也令人心痛。早上约旦传回一件令人心疼的消息,一位约旦志工的弟弟,因为经常观看媒体报导,他认为自己是回教徒,也应呵护伊拉克,添加圣战,便留下一封信,不知去向。

后来,由出租车司机证实,他去了伊拉克,据说已经阵亡,母亲心碎不已,这样的家庭不知有多少?

人间的许多苦难,都由人心造成,我们天天祈祷,希望这种共业的恶性循环能早日解除,这一定要更多人虔诚来祝祷。

昨天三位大爱台记者远赴约旦,他们基于记者的使命感,一直希望能去尽一分责任,做平衡报导,带大家去看一些战地边缘温馨的画面,安定人心。

行前他们以联机方式,从画面上告诉我每天会传回复息,会保护自己,让我安心,大家也祝福他们,能够履行他们的使命,传回令人安心的平衡报导。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3期 目录

排版|正信

绽现生命之光

证严上人

 

2003/04/11

我们常说生老病死,好像生命有一定的次序,其实不一定,生命本来就脆弱,能年老而健康,实在非常难求。

有人八十多岁还回来当医疗志工,九十甚至上百岁的人,也还在做环保,年纪虽老,生命力却很旺盛。然而,走入医院,也有年纪很小,生命力微弱的,在心莲病房一位二十多岁的人年轻病人,罹患鼻咽癌末期,去年十二月走完他的人生。

这就是生命,生命很奥妙,未必老了才会死。可是有人一生病,心也跟着病了,明明可以治疗的病,就是烦恼忧郁,惶恐不安,因为太过执着这个身体,怕死,所以这样的人,生命迹象会很微弱。

有人就很坚强,像一位癌末病患蔡女士,开朗坚强,还受训成为志工,去关怀服务,发挥生命的光和热。有人劝她休息,她总会说:「关心我就不要叫我睡觉,我要多做一些。」这就是她生命的韧力。

忧郁也是过一天,乐观也是过一天,我们懂得利用生命,就会神通广大。像昨晚通过卫星联机,与约旦慈济人和大爱台记者见面,他们所说的,不外是感恩、希望,和如何去付出。

因为美伊战事逐渐分明,即将告一段落,他们也开端准备到当地去援助,并强调会注意安全。听说有大批记者又将涌进约旦,他们也会善尽照顾之责,海上的集装箱也将抵达,这令我很安心。不论战争结果如何,我们期盼快快退出,苦难人才能获得帮助。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3期 目录

排版|正信

苦乐之源

证严上人

 

 

2003/04/15

人生什么叫做美?心灵善良、用爱付出,发挥生命价值,这样就是美。看看乐生院里,这片超越天堂的净土,每张都是最美的脸孔,都是庄严的菩萨脸孔。看到他们,就想到在人生的苦难无常中,只要坚强的毅力,世间没有做不成的事,也没有付不出的力量。

乐生院的佛堂栖莲精舍已有五十年历史,三月底举行了园游会,纪念五十周年,同时也为帮助慈济建医院。从花莲建医院开端,就有这群菩萨投入,哪怕是一把沙,都有他们付出的心血、力量。

他们用爱付出、现身说法,启发带动了许多人的爱,真是一群菩萨的化身。较心疼的是,为了社会繁荣,配合政府兴建捷运站的政策,这个殿堂今年一定会被拆除,他们通情达理地接受了,但为纪念,在此举办最后一次活动,感恩许多慈济人都来共襄盛举。

约旦慈济人已到边境难民营关怀,难民有两百多人,儿童四十多位,为了在沙漠区给他们一些绿色想像空间,慈济人带去日用品时,也带了玩具、纸和颜色笔。

有位小女孩随即画上一个十字,许多像一颗颗蛋的小圆圈,还有一个杠杠,大爱台同仁询问时,才明白这些原来是指飞机、炮弹和他的家。想想,大人真残酷,有小学生看到战争画面时,不懂战争为何,只知道大人在吵架。

为什么大人会吵得让孩子流离失所?让小小幼稚的心灵,画出家园被炸坏的图画。人的本性原也和孩子一般天真无邪,由于慢慢累积污染,深入人心,才不断惹祸造孽。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有这样的祸端,还需要人们多加反省。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3期 目录

排版|正信

戒幢电子杂志总021期 目录

般若堂

01.认识与存在·之二

02.《显密问答录》缘起

03.《显密问答录》前言

听闻正法

01.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第一节

祖师语录

01.竹窗随笔节选

人间佛教

01.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02.略论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

行者的足迹

01.追忆森林岁月-----艰辛的异地之旅

朝圣路上

01.佛陀时代的寺院风貌

02.冈底斯的朝圣·节选

认识信仰

01.智慧和信仰

02.现代知识处境下的佛法信仰

心灵札记

01.夏季重新被发现的树荫

02.淡忘与身心健康

03.生活法味三则

 

点击返回2003年戒幢电子杂志 目录

排版|正信

万象人生

证严上人

 

 

2003/04/16

看到慈院林院长等二十多位很快乐很健康的人,每月一次慢跑回精舍,令人感到有健康的身心真好。不过,若能有健全的医疗,爱心的关怀,就算病痛也算有福。

就像关山、玉里分院定期上山、下乡去义诊,海拔一千公尺的利稻,是关山分院的医疗团队,每星期沿着山路到村落,挨家挨户量血压、测血糖,如家人般去关怀。

反观伊拉克十二岁男孩阿里,已在医院躺了半个多月,这场战争,炸毁他的家,父亲及六个兄弟姊妹,还有怀了五个月身孕的母亲,全在炮火中丧生。小阿里命虽尚存,却遍体鳞伤,全身有三度灼伤,双臂已断,十分可怜。

有位修女照顾他,但医师表示,在贫民区的医院,设备差、环境脏乱,很担心会受感染,如再受感染,又无医药治疗,不出几天,生命就会不保。

尽管国际间十分关注,想将阿里转往较好的医院治疗,但因当地医院设备不是被抢,就是被毁,势必要送国外,却又碍于混乱局面,后送无门,我们想关心,却不可能,十分无奈。

再看看台湾很有福,关山有完好的设备,病童虽处小村小镇,尽管疼痛,有父母呵护,医疗人员爱的教导复健,比起阿里,实在有福。而让小学生参观医院,了解伤病治疗的艰辛过程,能教导孩子尊重生命,懂得自爱爱人,所以,医疗也是最好、最有深度的生命教育。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3期 目录

排版|正信

一次去屠宰场的参观

戴维.吉弗德

 

 

当有人建议我去参观一家屠宰场以便了解第一手明显的侵害动物权益的材料时,我表示非常怀疑。我怀疑的原因是,我觉得一家屠宰场不能作为一个深刻的或与讨论动物权益相关的,足以与日常生活区分开的残酷行为的实例。我觉得我应该写一些更深奥的东西,或是一些被认为是残酷或不道德的事,例如用棍棒打死幼海豹。我犯了个重大的错误。正是由于绝大多数美国公众对其它生命的肉的需求而导致屠宰场里所发生的一切的这一事实,使之远过于深刻和相关。

要逃避因与发生在屠宰场里的事相关联的愧疚,是不会如同逃避北极的幼海豹事件那样轻易的。当大部分人自愿地(且未加思索地)食用一种或另一种生命就在屠宰场的墙内终结的动物的肉时,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避免购买取自那些被屠杀的海豹的产品,因而使自己于他们的死毫无罪责是很容易的。

在屠宰加工厂的停车场,当我从我的车里走出来的时候,从波形金属建筑物里发出的声音和气味使我质疑这是否真是我想要进行到底的事。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牛群发出的声音。那不是一个人沿小农场边的乡间小路漫步时会听到的那种令人愉快的,牧歌般的哞鸣,而是一种急促的,狂乱的叫声。那是某个周末,我待在我叔叔的乳品场时,曾听到过的那种当一头奶牛被几只野狗袭击时发出的叫声。除了喧叫之外,在那头牛体内释放的肾上腺素使她直流口水,并导致她大量的流鼻涕以至于她有暂时性的呼吸困难。在停车场的那一刻,我只能感觉到牛群发出的声音中的不安,但是后来我发现,每一头站在伸向“宰杀厩”的坡道上等待着被宰杀的牛都在忍受着与我在叔叔的农场目睹到的相同的因恐惧而产生的症状。

第二个我所注意到的仍是一种声音。当我走向厂房时,我听到一种不寻常的压抑的呜呜声。它只可能来自锯切割仍有肉包裹着的骨头的声音。这一刻,我意识到我没有对我将要经历的做好准备。当我走的更近的时候,这种感觉加剧到反胃的程度,我吸进了第一口我将不得不忍受此后几个小时的混合气味:一种怪异的令人作呕的刚离开生命还冒着热蒸汽的新屠宰的肉味;一种不那么怪的香肠和热狗煮肉锅的恶心的臭气;和冷藏区内,发自一具又一具死尸,一排又一排挂肉的死寂的,冰冷的难闻气味。我的想象为我的视觉经历做了点儿准备,但我对弥漫在整个厂房内几乎难以忍受的气味完全没有准备。

同工厂管理员杰瑞的几句简短的“玩笑”之后,我被准许按自己的步调不受引导的进入厂房。我从杰瑞称为“屠宰棚”里的“那个一切开始的地方”开始游览。

我通过一个很短的,隧道般的走廊进入屠宰棚。从那里,我能看到我很快就知道的第三屠宰站。屠宰棚由一个房间构成。在那里,由六位屠夫中的一两个人在沿房间长度方向的四个站上完成一些操作。在屠宰棚里还有一位美国农业部的检查员检查每只进入屠宰棚的动物的身体部分。

第一站是宰杀站。这里由一个人来操作。他的工作是将动物赶入宰杀厩,杀死他(她),并开始屠宰程序。这一过程从一道重重的,隔离宰杀厩和等候坡道的铁门开始,每只动物大约持续10分钟左右。然后,在这个站工作的人必须进入一个与等候坡道相邻的走廊,用高压牲畜电棍将他的下一个牺牲者赶入宰杀厩。

这是这项操作中最耗时的部分,因为牲畜们完全明白是什么在前面等待着他们,并且下定决心决不进入宰杀厩。我所看到的不论是真正在宰杀厩里还是在等候坡道上的每只动物脸上因恐惧而产生的生理症状都是痛苦而显著的。在每只动物不得不等在宰杀厩里的40秒至一分钟内,恐惧显而易见的更加强烈了。动物可以闻到血腥,看到他(她)以前的同伴在支解的各种阶段。在生命的最后几秒钟里,动物最大限度地冲撞厩栏。我目睹到他们死亡的那四头牛都疯狂地,徒劳而又可怜地竭尽全力冲向天花板枣唯一没有铁门阻挡的方向。死亡以顶在他们头上的气钉枪开火后的形式到来了。

枪设计成使钉子不会完全射出枪口,而是简单地打入动物的头,然后再由屠夫在动物倒下时拔出。四次中的三次,我看到这枪管用了,只一下就完事,可有一头牛倒下后仍多次地挣扎。动物倒下后,宰杀厩的边抬起,一条锁链被栓在了牛的右后腿上。牛就以一条腿挂起的姿势被提了起来。这时候,屠夫割断牛的喉管以排干血液。当血管被切断时,令人惊异的血流是那样大量的喷涌而出,以至于屠夫不能很快闪开而被溅了一身。热气腾腾的血流只持续了约15秒,之后留给在第一站的人的工作只剩下剥皮和切除牛头了。

在屠宰棚里的第二站,没头的动物被丢在地上。尸体被背朝下支起,去除蹄子,如果是雌性,还要去除乳房。此时,未在死后几秒钟内从体内排泄干净的尿液和粪便都通畅地倾泻在地板上。然后,尸体被从中部切开,部分的皮被剥掉。之后,一支轭被钩在牛后腿的残段上,尸体就被向上吊起,余下的皮在拉过一个固定在地板上的滚筒时被剥了下来。现在,动物的尸体到了屠宰棚的第三站,在那儿被取出内脏,并锯成两半,成为两扇“牛排肉”。

在屠宰棚的最后一站,也就是第四站,牛排肉被冲洗和称重。然后,它们被放入冷却柜中,在那儿,生命的余温就在为放入深度冷藏柜的准备过程中慢慢的蒸发掉了。肉从冷却柜进入一个主储藏区,在那儿将储存一星期之久。这个储藏柜将进入一个宰割区,在那儿牛排肉被切成小块供给超级市场,最终结束在餐桌上。

我游览的最后一站是香肠和热狗的生产设备。人们常说,如果你看到了热狗是怎样做成的,你将再也不想吃一个了。这句谚语十倍地应用在香肠的生产上。我闻到的最猛烈的令人作呕的味道是从煮香肠肉的大桶里飘散出的气味。

当我离开综合加工厂时,我为我原有的怀疑感到尴尬。并且,我鼓励任何一个抱有我曾有过的疑虑的人去参观一家屠宰场,或在一个工厂化农场里待一天。我想,必须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养活我们自己这一点将变得很明确,而且作为有人道的生物,追寻替代方式是我们的责任。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2期 目录

排版|正信

爱洒人间

证严上人

 

 

2003/04/17

处处都有许多慈济人虔诚祈祷,但愿这念虔诚心能上达诸佛听,期待人人化解恶念结善缘,因为恶念没化解,善缘不能成就,冤怨无了时,所以,我们要藉着虔诚的心启发爱心,已有许多国家响应。

惊世的灾难要有警世的觉悟,虽然战争离台湾好像很远,其实天涯若比邻,这波战争影响所及,实在很多。加上SARS疫情,在全球升温,国际间都提高警觉,人心惶惶不安,到昨天为止,疑似感染的有三千二百九十三人,死亡的已经有一百五十九人,以大陆香港居多,很令人担心。

战争和疫情,在国际间对经济层面影响都很大。香港因疫情而游客寥寥无几,约旦受战争波及,在死海的旅馆业者都说再没游客,自己也快成了难民。何时才能恢复过去的繁荣呢?景物犹在,却因世局的动荡,再美的境界也无人消受,这都是受到动乱的影响。

伊拉克的阿里已送往科威特国就医,然而许多记者为了拍照,不断掀开被褥,对着他的伤口照相,伤口一次次在镜头下曝光,他却一次次地失望,他拒绝记者再拍照,不断呐喊着要退出,不要再被记者拍照,那种深沉的呐喊,让人听了心痛,不知如何表达。

孩子的心灵世界那么单纯,国家社会却加诸给他们许多惨痛、无辜的伤害。大人吵架,一颗无情的炮弹,不知毁坏了多少跟阿里一样的家庭,而战争会是否就快退出?还是未知数。

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启发人人的爱心、智慧、良知,争吵才不会再延续下去,也才不会再牺牲许多无辜生命,所以,我们还是是否继续爱洒人间,虔诚祈祷。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3期 目录

排版|正信

寻找圣者的容颜

 林许文二 陈师兰

 

伞盖下的虚空代表未出家的悉达多;足印代表行脚游化的佛陀;

圣树与金刚座代表佛陀的正觉;法轮代表佛陀正说法开示;……

透过这些象征物,工匠们在不能雕刻佛像的时代里,生动地留下佛陀的事迹与传说。

 

未到正午,炽热的阳光早已将石板路晒得滚烫,我们放弃缓坡前进的柏油路,向右转进一路向上的石阶梯,让这条有两千年历史的隐蔽古道,引领我们走入印度历史上巅峰辉煌的佛教艺术宝库——桑奇佛塔!

 

走进桑奇遗迹公园,首先会经过最靠近入口的三塔,而后来到傲然耸立的大塔前,此时映入眼廉的,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北门。面对这座壮丽的塔门,不论何人,眼光都会很自然地被塔门上生动活泼的雕刻所吸引,进而依顺时针方向一一探访东门、南门与西门,最后回到北门,不过你必然会因为意犹未尽而再绕行许多次。接着,从双边阶梯爬上大塔上层的步道,开始欣赏塔门横梁背面的精彩雕刻,而且也同样会绕行数次,直到尽兴为止。如此在不知不觉间,朝圣客完成了古印度朝拜圣地最重要的仪式——巡礼绕行。

 

古代的艺匠们在雕造这些塔门时,除了装饰、奉献与纪念等目的之外,还赋予它引路的功能,让参访者依循着右绕佛塔的习俗,巡礼绕行。同时,看着这些与佛陀关系密切的雕刻,也使人在绕行时很自然地忆起佛陀的教化恩德而生起感念,以及坚定向法的庄严心境。只是,对于现代一入寺院必先礼敬佛像的佛弟子来说,可能要到现在才突然注意到;为什么在这样重要的佛教圣地中,只有塔门入口处坐着四尊破损的佛像?而塔门上丰富瑰丽的雕刻中,竟然找不到一尊佛陀圣像?这个奇特又充满趣味的现象,有如谜样的云雾笼罩整座桑奇大塔,以及每个千里迢迢来参访的旅人。

 

 

消失的佛陀

 

桑奇的塔门与位于北方著名的巴呼特(Bharhut)佛塔,均属于西元前二世纪末至西元一世纪左右的早期佛教遗迹,只是桑奇显然比仅残存几座栏楯雕刻的巴呼特佛塔要幸运得多,除曾被粗暴地挖了几个坑洞外,基本上,桑奇古塔群保存得相当完整,因此可提供更丰富的资料,让人能从其中探究一个耐人寻味的千古谜题——消失的佛陀!

 

在大塔北门左柱(塔门左右门柱的判别,是以塔门为主体,与观者面对塔门时的方向相反,如塔门左柱即指观者右边的门柱)内侧的第三格雕刻中,一位贵族双手合掌,后方有两位侍女分别为他执举伞盖与拂尘,前方有两位侍女手捧鲜花,正对着一座上有茂盛树木的台座礼敬奉献。

 

在左柱正面的第二格上,一辆豪华的马车正徐徐穿越一座城门,城楼上的民众俯视前进的马车,路旁的人恭敬地合掌行礼,车上有仆人撑起伞盖,但座位上却空无一人。

 

转头看看右柱正面的第三格雕版,那儿站着六个贵族与一个小孩,大家都带着恭敬的神情,合掌仰望上方那条横跨整个画面的长石板(见图四,页 79)。

 

毫无疑问地,这些精致的雕刻都述说着佛陀的传说故事,可是佛陀从头到尾都未出现……不!正确地说,应该是佛陀的‘人身形象’自始至终都未出现。在佛陀应该现身的场合,总是有各种象征物来代表,例如:‘一棵站在石座上的大树’、‘一双绘着法轮的脚掌’、‘无人乘坐的马匹上方飘着一支伞盖’(见图二,页 70)、‘一条经行的长石板’(见图四,页 79)或‘一座受人礼敬的佛塔’(见图五,页 83)……,人们都知道至圣的佛陀就在那繁复的雕刻舞台上,可你就是看不见他!

 

对于现代的佛弟子而言,并无所谓‘佛陀容颜是何种模样’的问题。因为在所有佛寺的大雄宝殿中,都会端坐着释迦圣像,这多少满足信众们对佛陀的想像,虽然其所展现的并非是释尊的真实面容,但只要佛像端坐在法座上,就能让人感受到佛陀正与我们同在,而心生恭敬与喜悦。因此,自有佛像以来,人们就依着自己的想望,不断发展出各种优异的佛像艺术,如中国的敦煌或泰国的素可泰佛像。不过,在这些丰富多样的佛像艺术如火如荼地出现之前,佛像最初始的发源与最灿烂的巅峰,还是开展于佛陀的故乡——印度!

 

印度的佛像艺术有两大源流,一个是位于印度西北方(现今巴基斯坦境内),以塔克西拉为中心的犍陀罗(GandhAra)艺术,另一个则是发迹于恒河流域,亚姆那河畔的秣菟罗(MathurA)艺术。

 

犍陀罗艺术的发源地因位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要冲,所以有着强烈的希腊艺术风格,而秣菟罗艺术则因处在印度的心脏地带,而带有浓厚的印度本土艺术色彩。这两大佛像艺术派别都兴起于西元一世纪末、二世纪初,而目前所出土的佛像在年代上都未早于这时期,也就是在此之前的古代佛教遗迹中——包括巴呼特(西元前二世纪)、菩提迦耶(西元前一世纪)与阿玛拉瓦提(西元前后一世纪)等,一律未发现任何佛陀圣像。

 

然而,从当时的古物遗迹看来,工匠们雕刻繁复的动植物与人像的技术,均已到达相当成熟的水准,要自然写实地为佛陀造像绝不困难,但他们却一律选择以别具意涵的圣物或抽象符号来象征佛陀。面对这宗教艺术中的不解之谜,一般相信,‘看不见佛陀’的艺术现象,可能是由许多原因所形成的。

 

[一、佛陀不准弟子造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欲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杂阿含经》第八经

在佛教律典中,虽然并未记载佛陀曾制定戒律,禁止弟子们雕造佛像,但在早期的经文中,却透露出佛陀是反对‘造像’的,而这与佛陀经常宣说的‘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等解脱正见,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着一个故事:佛陀的表弟难陀(Nanda)在刚出家时,曾因思念俗家妻子孙陀罗(SundarI),而在石头上画下妻子的容貌,此时大迦叶正巧经过,问明原委后劝告难陀:‘佛遣比丘作二种事,一者习定,二者读诵,汝今弃此自画妇形。’难陀听后默然不语。后来大迦叶将此事告诉佛陀,佛陀即告诫比丘,难陀因思忆妻子而画其形象是烦恼之举,因而规定比丘不应作画,作者得越法罪。之后佛陀更明确地说出:‘不得画作众生形像,若画死尸或作髑髅像者,无犯。’

这故事明白显示,佛陀并不赞成比丘‘画作形像’,让自己沉溺在忆念过往的思绪之中,除非是为观苦或观色身不净而令生厌离心,否则应精进于止息身心的苦惑,与读诵智慧的法语,才是修行者清净的行为。在如此的修学氛围下,佛陀在世时未留下自己的影像,是很有可能的。

 

[二、佛陀相貌不可思议]

如来身者,为是父母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如来身者,清净无秽受诸天气,为是人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以过人行,如来身者为是大身,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如来身者不可造作,非诸天所及。(《增壹阿含经》苦乐品第二十九)

由于人们对佛陀的极度崇仰,自然产生戒慎恐惧之心,深恐不当的描绘将会亵渎佛陀,所以佛经中也常透露佛陀的身形超出人天所能想像、描绘的观念。例如在《贤愚经》卷三(阿输迦施土品)中,就叙述着一个画师描绘佛像时,无论如何下笔就是‘适画一处,忘失余处’,因而无法完成的故事,充分表达出画师对于具体呈现佛陀形象的惶恐心情。或许正因如何画都无法令天下人满意,所以艺术家们索性留白,让人们的想像力自由发挥,各自创造心中理想的佛陀形象,如此反而更能扩展想念的空间吧!

 

[三、古代印度社会并不流行为圣者造像]

根据考古发现,在佛像兴起前的古老印度艺术中,不仅未见佛像,也无婆罗门教或耆那教圣者的塑像,甚至被尊为‘转轮圣王’的阿育王,都未留下他豪迈的英姿。考古学家寻获的只有少数药叉、龙王等较为低阶的地方神像。因此,或许从佛世至佛灭后的四、五百年间,印度社会的宗教氛围仍着重于精神上的思辨与苦修,而较不重视实物上的寄托,所以普遍没有雕造圣像的风气。

若再往上溯源,我们会发现,印度最古老的信仰原就来自对风、火、日、月、暴风雨等自然现象的敬畏,这些本无人身形象,自然就不太可能发展出绘造人身神像的传统。即使在今日各种神像充斥大街小巷的年代,印度仍保有以灵伽(Linga,形似男性生殖器)代表破坏神湿婆的习俗。

因此,如果以各宗教彼此影响的必然性来推测,或许可以说,当人们极度崇仰某位圣者时,那位圣者便升华成一种遍满世间的精神性存在,不造像就不会限制他的存在,如此圣者就能‘无处不在’地活在信众的心中。

然而,也有学者依据《增壹阿含?听法品》的记载,而推测早在佛陀时代佛像就已出现。据说佛陀在世时,曾接受释提桓因的请求,前往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一去就是数月,人间四部众都因久未见佛陀而心生思念,尤其是跋沙国的优填王(Udayana)与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Prasenajit),更为思慕佛陀所苦。于是群臣便命巧匠,以牛头栴檀为优填王制作了五尺高的佛像,以解愁思。后来波斯匿王起而仿效,也以纯紫磨金作佛像,这两尊像便是世间最早的佛像。

由于这故事流传极广,因此法显与玄奘到印度朝圣时,都曾在当地人的带领下看过这著名的原始佛像,更增添故事的真实性。除此之外,佛教律藏中对绘造佛像也有规定,因此有人认为佛像早在佛世时就已出现,只是未有实物出土而已。由于正反两论皆无法为‘佛世时是否已有佛像’提出具体的证据,因此要厘清历史,只能从古代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来寻找线索了!所幸桑奇雕刻中正好藏着一个间接证据,或许可以解开谜底。

 

[树的疑惑]

在大塔北门左柱正面的第一格雕刻中,生动地刻划着佛陀自忉利天说法归来的故事(见图一,页 66)。在画面中,一道笔直的天梯从上而降,将整幅构图纵剖为两边,梯子两旁各有八位体型壮硕的天神,其中两位正击鼓宣告这个好消息,另一位则一手拿鲜花,一手挥舞着围巾,展现出古印度欢庆时的习惯动作,其他天神则合掌端身礼敬,而佛陀在那儿呢?

天梯顶端有块石座与一株菩提树,这就是佛陀的象征!圣树左边是梵天,右边则是释提桓因。梯子下方,各有三个小人合掌站立两旁,代表恭迎佛陀归来的人们。在他们中间有棵立在石座上的树,马歇尔参考巴呼特栏楯上同一主题的雕刻,而认为这棵树象征已经走下天梯、回到人间的佛陀。可是经过仔细的观察,我们发现这是两棵不同的树,天梯下的这棵是桑奇雕刻中常见的‘榕树’,树上的小浆果即是证明。

如此看来,马歇尔的判读便无法成立。因为石匠们毫无理由在同一个故事中用不同的树来代表佛陀,但如果这棵树并非象征佛陀,那么它究竟代表什么?

根据经文后半部所说,当佛陀走下天梯时,优填王正手执牛头栴檀佛像在天梯旁静候,并向佛陀请示造佛像有何福德,佛陀便说造佛像有‘不堕恶趣、终生天上’等不可思议的福德,优填王听后喜不自胜。因此,这棵榕树可能是牛头栴檀‘佛像’的象征,而榕树右方的人群应是优填王与其家眷,左方的贵族可能是波斯匿王等人。此外,在巴呼特栏楯上所刻的‘忉利天下凡’中,也有类似的表现手法:以金、银与水精组成的三道宝梯,上下各有一个佛足印代表佛陀,象征佛陀从天宫走下人间,而梯子的左方也有一座石座与圣树,应该也是象征前来迎接佛陀的佛像。

从经文中看来,佛陀对造佛像不但未反对,而且还十分详细解释造像的功德,那么,人们应该从此争先恐后地为佛造像才对,可是在佛灭四、五百年后才出现的桑奇雕刻中,工匠们却刻意避开佛陀的人身形象,而以菩提树来象征,甚至连故事中的‘佛像’也以榕树来替代,这显示了什么呢?

或许,当时优填王等雕刻佛像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因此奉献者会要求以这故事为主题,然而那时的工匠依然谨守著「不造立佛像’的原则,因此才想出这种替代方法。如果佛世时已有佛像,而且佛陀也大加赞扬,那么直接刻划‘佛像’来表达佛传故事不是更清楚易懂,且能获得更大的功德,又何必以圣树来象征呢?   综观这些矛盾的疑点,应该可呼应‘有关佛像的经文,是佛像兴起后由人添写上去’的说法。不过,巴呼特与桑奇的雕刻也说明一个事实:在雕造塔门的西元前后一世纪间,佛教美术正处于冲击转变的时刻,民间传说吸引着人们开始挑战‘不可造佛身像’的艺术禁忌,一股雕塑佛像的力量正在酝酿成形中……

 

 

谁能代表佛陀?

 

在面对不可雕造佛身的禁忌下,艺匠们在施展手艺时必定受到相当大的局限,然而,这样的限制不但未扼杀他们的创作热情,反而发挥前所未有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开展出以替身象征佛陀的独特艺术手法,并依循佛陀的生命历程,找出许多足以表征色身的象征物,克服表现佛身的困难,让今天的我们能在冰冷的壁画雕塑前,忆念起佛陀在俗尘人间的气息。

 

[苦恼的悉达多]

◎ 伞盖下的虚空

佛陀的象征物中,最有创意也最抽象的代表,莫过于‘伞盖下的虚空’!

大塔北门左柱正面第二格雕刻中,有一辆贵族马车正驶出城门,车上的侍者手持长柄伞盖,但伞下却空无一人。根据考证,此处雕刻的是著名的‘四门出游’事件,悉达多太子在这次的出游中看到生命中老、病、死的真相,因而决定出家修行。  而桑奇雕刻中以伞盖下的虚空来象征佛陀的代表作品,当属东门正面中横梁上所雕刻的精采连环故事——‘大出离’。在整幅构图中并无特别醒目的主角,但有五匹马平均分布在画面中,它们都代表着同一个身分——悉达多的爱马‘犍陟’。在画面中还可看到许多天神捧着马身前进,以免马蹄声吵醒众人而阻碍太子踰城出家,但是马背上却空无一人,唯有伞盖与拂尘。这匹马走过画面中央佛陀初次体验禅定喜悦的阎浮树,直到最右边的佛足印,表示悉达多已展开行脚求法的生涯,迈向成佛之道。

自古以来,伞盖在印度就是一种尊崇的表征,这是因为印度气候炎热,婆罗门与贵族出门时,便有仆从在一旁为其撑伞、执拂,久而久之,伞盖就成为尊贵的象征。同样地,为了表达对佛陀的崇敬,在所有代表佛陀的象征物如佛塔、圣树、金刚座、佛足印、法轮等上方,通常都会竖立一支伞盖以显圣物的尊贵。所以,马背上的伞盖很明显地绝不是为了显示那匹马的尊荣,而是乘坐在‘马背上的人’!只是此人无法具体出现,只好留白来表明其存在。由此可见,在西元一世纪前,‘不刻画佛身像’必定是当时社会相当严格的禁忌,以致工匠们不但不敢雕刻佛身,连出家前的‘悉达多太子’,也同样不敢以人身呈现。这个现象直接证明了《十诵律》卷四十八中,给孤独长者请求佛陀:‘如佛身像不应作,愿佛听我作菩萨侍像者善,佛言:“听作”。’这经文应是在佛像艺术发达后才添加的。

伞盖下的虚空是相当具有创意的艺术技巧,不仅忠实地传递出悉达多在俗尘中的凡人身分,也表明尚未成佛的太子尚不足以用圣物来表征。同时,工匠们也谨守分际,未赋予过于神话的‘菩萨’特征,这实在是一种令人折服的‘缺席’艺术,为世人留下了自由寻找真相的空间!(见图二,页 70)

 

[正觉的佛陀]

◎佛足印

最胜柔软足,曾游行世间,大悲济群生,从今永不会,是故我今日,稽首如来足。(《摩诃僧祇律》,《大正藏》卷二十二,页 490b)

游化于十方,仅依靠柔软的双脚,在居无定所中为众生说法,这就是佛陀一生的写照。

在印度的传统信仰里,人体中负荷最重且最易污秽的双脚,原是最低贱的部位,因此若将自己身上最尊贵的头部靠近某人的脚,就表示完全臣服与礼敬对方。佛经中经常提到弟子、居士、国王与贵族们,以自己高贵的头部顶礼佛陀双足,甚至捧佛双足置于头上,正是表示对佛陀的无上崇仰。

据南传《大般涅槃经》记载,佛陀入灭后在柴薪所搭建的宝棺中供人瞻仰,大迦叶于数日后赶来,偏袒右肩绕佛三匝,将葬布掀开,露出佛足,并率五百比丘向佛足头面顶礼后,柴薪自燃而火化遗体。大迦叶‘见佛足如见佛陀圣容’的最后之礼,显示佛足对佛弟子而言是如此神圣,因此佛灭后,‘佛足印’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佛陀的代表。只是不知从何时起,婆罗门也开始有崇拜足印的习俗,印度教的毗湿奴、湿婆神脚印相继在印度神话史诗或《往事书》中出现,时至今日,只有足心刻有法轮等佛教圣物的足印,才是代表佛陀的标志。

 

◎圣树与菩提树

印度对于圣树的崇拜由来已久,在原始的土著信仰中,即相信古老的巨树中住有属于低阶精灵的男女药叉,祂们有些类似中国的山神或土地公,人们相信只要虔诚祭祀,就会获得财产与平安的保障,甚至可以多子多孙。据说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正是由于父母向毕波罗神(Pipalatree,菩提树)求子而生,因此才会取名为‘毕波罗’。

由于印度气候炎热,人们自然对荫凉的大树心生亲近感念,因此大树一直是人们膜拜的对象,他们会在树下安置祭坛,围上栏楯,来往洒水,甚至以香乳供养。基于这样的观念,荫蔽佛陀成等正觉的菩提树,自然更让佛弟子们追思感念,于是,在无法得见佛陀面容的情形下,崇拜菩提树的行为于焉展开。

佛教史上最知名的菩提树崇拜者,正是声威显赫的阿育王。根据《杂阿含经》记载,阿育王日夜崇拜菩提道场的菩提树,王后大为嫉妒,便派人砍焚菩提树使之枯竭,后来王后良心发现,又将树救活。不久,阿育王派遣其子摩哂陀前往斯里兰卡传法,接着又让女儿僧伽密多带着菩提道场的菩提树苗,前往斯里兰卡栽植,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以菩提树远渡重洋传法,说明菩提树是代表佛陀与佛法的最佳表征。

此外,在锡兰的古老典籍中,也可找到圣树崇拜的故事。每当雨安居结束,佛陀又将启程游化时,舍卫城的人们就依依不舍,于是便拜托阿难向佛陀请求,希望能在祇园精舍内留下一件纪念物品,以便在世尊与弟子们游化他乡时供人礼敬。基于人心的需求,佛陀答应阿难之请,众人便从菩提道场的菩提树取下一根枝苗,种植在只园精舍内。从此以后,每当佛陀不在舍卫城时,人们就将这棵菩提树视为佛陀的化身,向其礼敬、供养。在这故事中,‘菩提树即代表佛陀’的意义表露无遗。

然而,在桑奇雕刻中,用来象征佛陀的并非只有菩提树,那些立于石座上受人礼敬的树木还包括榕树、芒果树、波吒厘树等印度常见的树种。马歇尔参考巴呼特佛塔而认为这些不同的树代表‘过去七佛’,而康宁汉则认为这种‘过去佛’的观念,应是自古流传的圣者传说,可能久远之前曾有某位对社会具重大贡献的人,在死后深受人们的感怀与崇敬,久而久之,他的事迹流传成神话,地位被无上提升,而成为不可思议的神或佛。

后来佛教融合这种民间传说,形成所谓‘过去七佛’的说法。传说在释迦牟尼佛之前,世间还有另外六位过去佛,分别在不同的树下修行而觉悟,因此这些树种就成为他们的代表。根据佛经记载:毗婆尸佛坐波罗利华树下(PATali,紫葳属,即波吒厘树),尸弃佛坐分陀利树下(PuNDarIka,白芒果树),毗舍婆佛坐娑罗树下(俟Ala),拘楼孙佛坐尸利沙树下(SirIsha ,洋槐、刺槐),拘那含佛坐乌暂婆罗树下(Udumbara,无花果树),迦叶佛坐尼拘律树下(Nyagrodha ,榕树),而释迦牟尼佛则坐菩提树下成等正觉。

在建造桑奇时,过去七佛的观念已经深植人心,所以工匠们才会刻下这么多种树木来代表不同的佛,再加上佛陀的一生中,从出生到入灭都与树木有着极深的因缘——在无忧树下出生,在阎浮树下经历第一次的深层心灵体验,在菩提树下成就圣道,在十方游化时也会在不同的树下或林间讲经说法,乃至最后在拘尸那罗的梭罗双树间离开人间。因此,工匠们才以多样的树木来表现不同的场景,以使画面更丰富,而桑奇也才会有如此多种圣树,姿态万千地站在塔门上送往迎来!

 

◎金刚座

据说悉达多在悟道前,曾向一位割草人乞取一捆吉祥草,以敷座菩提树下静坐冥思。后来阿育王为了纪念这神圣的座位,便在菩提树下建造了一块石座,期望能永远地标示出佛陀正觉的地点。

这块石座后来被世人称为‘世界的中心’,因为这是佛陀找到世间真理的地方。同时,佛弟子也将之称为‘金刚座’,表示佛法有如金刚般坚实能破万物,因此金刚座也成为佛陀的象征符号之一。

一般而言,金刚座大多会与法轮、三叉符号或伞盖等一起出现,只有在大塔东门右柱上‘频毗娑罗王朝见佛陀’与‘祇园布施’的部分雕刻中,才会看到它单独出现。

不过,由于悉达多最初是坐在菩提树下成佛,成佛后也总在大自然的树下说法,因此桑奇雕刻中,最常见的还是金刚座与圣树共同出现的组合。因为它重现了千百年前旷野中传法的风貌:在清风徐徐,鸟鸣啁啾的宁静晨光里,一群人围绕着恒河平原上一棵绿荫浓密的大树,静静聆听着坐在树下石座上的佛陀开演圣法,他的声音宏亮而清晰,穿透天空的云层,进入人心的最深处……。

 

◎法轮

法轮,梵语 Dharmacakra;是佛法的象征。

佛陀正觉那年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当时他亲自为五位伙伴宣说生命的真理,使他们了悟圣道而成为佛教最初的比丘。为了纪念这伟大的一刻,阿育王在鹿野苑竖立一根法轮石狮柱——四只鬃毛抖擞的威武雄狮,背靠着背面向四方,顶上扛着一座巨大的法轮,象征佛法如狮吼般传遍世间,运转不息。可惜这座原始的法轮在石柱断裂倒塌时即摔碎四散,再也无法恢复原来傲视天地的英姿。不过,它的原始身影却幸运地被雕刻在桑奇的塔门中(见图三,页 77)——倒垂莲瓣的柱头、四只高踞其上的石狮(一只隐藏在背后)、狮背上顶着巨大的法轮。整座雕刻的气势与鹿野苑的石柱无别,让我们能在脑海中描摹出原始石柱那慑人的雄伟英姿。

桑奇雕刻中,法轮的轮幅数目不限,少者十六根,多者三十八根。一般而言,法轮若与鹿群共同出现,就是专指鹿野苑‘初转法轮’的场景;若被置放在台座上受人礼敬,即象征佛陀正在开示圣法。而在桑奇雕刻中,它最常出现的样貌是静静地由柱头的狮或象扛在背上,让人凝神仰望。浑圆饱满的法轮仿佛述说着圆满无漏的佛法;又如转动不歇的车轮常行于万里大地,在日升月落间勇往直前;更代表威力十足的无敌武器——转轮圣王手中的轮宝,能轻易地摧破山岩,斩断愚昧无知。这包含继往开来与突破险阻的双重意义,传递出早期佛教传播发展的状况,因此,以法轮象征佛陀,可说是最具气势的表现。

 

◎ 经行石

经行,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方反覆来回行走,通常是在修行者感到昏沉或食后饱腹时进行,是佛教特有的收摄与调养身心的漫步修行方式。

由于佛法的修行强调独处观察己身,因此易有静坐过久的生理疾病,如腹胀、腰酸等,于是佛陀要求弟子们:‘饮食知足,昼夜经行,不失时节,行诸道品。’让比丘在经行中能一方面活动身体,一方面不忘思惟佛法,即使佛陀自己也是日夜常经行,除非生病,否则经年不断。

以经行石象征佛陀或许太过抽象,然而仔细看过桑奇的雕刻后,就会发现这是艺师们匠心独具的巧思。譬如在东门右柱正面的第三格雕刻中,可看到河中央有块长条的经行石,这是佛陀‘收服三迦叶’的事迹,河中的经行石象征佛陀让湍急的水流回转,使土地干燥而能赤足平稳地经行其上,外道大为震慑而皈依佛法。此外,在描绘舍卫城的奇迹时,工匠们也以一条飘浮在空中的经行石,来表示佛陀在空中行走,并示现分身的神通。(见图四,页 79)

不同于一般单纯受人礼敬崇拜的静态象征(如金刚座与菩提树等),经行石的出现表示佛陀正在‘行走’,这是带有‘动态’含义的佛陀象征。同时,它也代表‘神通’的展现,在桑奇只有佛陀示现神通时才会出现经行石,但由于佛陀并不强调神通,因此经行石总是朴素而无伞盖、拂尘等尊贵的装饰。这些有经行石的雕刻构图都很特殊,可以想见工匠们正尝试以带有剧情动作的手法,来刻划复杂的佛传故事。

 

[入灭的圣者]

◎ 佛塔

南传《大般涅槃经》记载,当佛陀即将入灭时,近侍阿难尊者曾请问他应如何处理遗体,佛陀说:

……阿难!人们如何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对如来的遗体亦应如此,也应在十字街头为如来建塔。

佛陀接着告诉阿难为如来建塔的用意:

若人念及‘此为正等正觉如来之塔’时,那将使很多人内心平静与愉快。

佛陀入灭后,舍利遗骨由八国均分,他们都在交通要道上建塔安奉舍利,供人礼敬追思。从那时起,佛塔就代表佛陀,抚慰着后世弟子无缘得见佛颜的心。后来由于阿育王的大力推动与历代国王的广为兴建,即使塔中未安奉舍利,‘见佛塔即见如来’的印象早已深植民心,许多僧团甚至以佛塔为中心建造僧院,表示佛陀仍在僧伽之中,于是,佛塔也逐渐成为佛陀的象征之一。

不过,由于佛塔的雏型与概念源自于原始的墓冢,因此在艺术的表征中,它代表‘已入灭’的佛陀,也含有精神上‘涅槃’的深义。所以,在桑奇等地的早期佛传雕刻中,不太会用佛塔来代表在世的佛陀,反而经常将它用于‘过去七佛’的主题,或在单纯礼敬佛塔的画面中,罕有叙述性的故事情境。

一座圆圆的半球体,上方有四方形的栏楯,栏楯上覆着数块渐宽的石板相叠成为阶梯,顶上再竖立一支伞盖,更慎重的还会插上两只随风飞扬的旗幡;圆冢旁站着手拿鲜花与合十礼敬的善男信女,偶尔还有几个长翅膀的天神飞在天上,手拿花串随侍在侧。这样的画面大多被刻在大塔横梁或横梁与塔柱之间的小方块上(见图五,页 83)。

根据英国考古学家弗古森(James Fergusson)的统计,整座大塔礼敬佛塔的画面总共重覆了三十八次,仅次于礼敬圣树的七十六次,可见在佛像艺术兴起之前,佛塔是佛教徒心中多么重要的精神崇拜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雕刻中佛塔顶端向上渐宽的阶梯,也称为‘宝箧’,根据弗古森的说法,这应该是放置舍利的地方,或模仿舍利罐的造型。而在《阿育王经》中曾提到:‘阿育王作八万四千宝函,分布舍利,遍此函中。’所谓的‘宝函’应该即指此处的造型。这种造型一般常见于早期佛教石窟内的支提(chaitya),如阿姜塔(AjaNTA)的第九、十窟或卡里石窟(KArlicaves)中的石造支提。

然而,桑奇与其附近露天塔群塔顶上的造型并非如此,且所有的舍利都是挖掘自佛塔中心,而非来自塔顶的宝箧。就常情来看,工匠在雕刻佛塔时,应会以近在眼前的大塔为模型,但雕刻中大多数的佛塔造型,却都是采用不存在于桑奇地区的石窟支提为蓝本,可见在西元一世纪前,石窟寺院的开凿应已相当兴盛,其造型可能已是当时的主流,所以才会成为工匠们描摹的对象吧!

此外,宝箧顶端特殊的锯齿状装饰,与西元前七百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中的尼尼微城墙一模一样,这种锯齿状山形设计的美丽城墙,后来被巴比伦与波斯的波斯帕里斯宫殿争相模仿,相信也因此传入印度,并影响印度的城门、墙垛与佛塔的建筑,可见当时印、欧文化的交流已相当频繁了。

 

 

美的思索

 

看过这许多佛陀的替身后,我们不禁要为古代艺师们的创作才智喝采。因为他们不仅是找出能代表佛陀的物品而已,每一种象征物还都带有特定的意涵:伞盖下的虚空代表未出家的悉达多;足印代表佛陀的行脚游化;圣树与金刚座代表佛陀的正觉或在林间的静坐禅思;法轮代表佛陀正说法开示;经行石表示佛陀的动态行走与示现神通;而佛塔则象征佛陀的涅槃。透过这些各富深意的象征物,工匠们才能在文字不普及,又无法雕刻佛像的时代里,生动地留下佛陀的事迹与传说,这正是桑奇在艺术、宗教与文化上最傲人的成就!

 

其实,在仔细地观看过整座桑奇佛塔后就会发现,不只未见佛陀,连僧伽也未曾出现!而那些村民、贵族与火供婆罗门等,却都生动逼真地出现在拥挤的画面中。到底为什么早期的佛教美术中看不到僧伽呢?日本学者高田修推测,也许是因为诸大阿罗汉均已证得菩提,与正觉的佛陀无异,因此同样不予雕刻吧!不过这个结论稍微失之于以偏盖全。

 

事实上,不仅是桑奇,在同时期的古老佛塔群——如相隔数百公里外的巴呼特佛塔,与南方数千公里外的阿玛拉瓦提遗迹的雕刻中,佛陀与僧伽也都不曾出现。面对这个艺术巧合,我们不禁猜想:会不会是因为佛陀‘不得画作众生形像’的立场,使佛灭后所有的僧团仍严格持守这项原则,并广为信众宣说?而且连佛身都不可造了,身为佛陀弟子的比丘们,又有谁敢让信众为自己或其他众生造像?因此才会在不同的人种、部族中形成这种共同的艺术特征。

 

或许,就如同原本朴拙的覆钵舍利塔,逐渐被人加上伞盖、栏楯与塔门雕刻,而成为华丽的建筑,佛法戒律终究难以完全规范世人的行为,僧团也逐渐抵挡不住民间萌发的美术风气,在佛灭后二、三百年间,不刻画众生形像的佛教,终于形成‘不刻画佛陀与僧伽,但得以其他象征物为表征’的折衷式艺术风格。当然,这也只是推想猜测,真正的答案还待有志者继续在石缝中寻找下去。

 

在桑奇塔门艺术完成后不久,贵霜王朝的领地——犍陀罗与秣菟罗,突然掀起一阵塑造佛像的狂风,佛教艺术进入崭新的时代。在融合希腊神像与中亚庶民装扮的犍陀罗风格里,佛陀的容貌是发浓鼻挺、眼神锐利,宛如雅典神庙中的神祇。而在印度本土风格的秣菟罗艺术中,佛陀又成为削发厚唇、脸颊圆润,犹如气质高雅的凡人。在雕刻艺师们不亵渎佛陀尊贵地位的努力下,佛陀渐渐成为一个集人间一切美好于一身的无上形象,他们融合民间的相术图腾与吉祥生物,形成‘三十二大丈夫像’、‘八十种随形好’的佛像标准,成为工匠们刻绘佛像的口诀与传承。

 

佛像艺术的兴盛,宛如狂风卷起千堆雪,从此以后,佛陀变现成多种民族造型的化身,大步踏向俗尘世界,高坐在法座上,成为所有寺院的主角。只留下千年前朴拙岩石上的众生群像,依然忠实地朝拜着人性的空间,见证着永远看不见的佛陀容颜……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2期 目录

排版|正信

道德的价值·节选

佛使比丘

 

今天我要讨论的话题是《道德的价值及其必要性》,也就是道德的价值及人类必须具备道德的必要性。

我来问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一个村子里没有马路,是不是因为村民没有道德?答案是肯定的人,表示他意识到由于村民的自私或懒惰,以致无法合作兴建马路。因此,这问题可以看成是道德问题。

或者以一个人的屋子脏乱、疏于打扫为例,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不切题的例子,但就深一层意义而言,它也可以从道德的角度加以探讨。更进一步地说,如果一个家庭充满争吵、辱骂声,这就和公然偷盗一样,都代表着缺乏道德。今天社会上缺乏道德的情形可从各种自私的行为中看出,如人们互占便宜;团体之间,如资本家和农人只为了自己的私利,彼此争论不休;道德匮乏也遍及社会各行各业,例如学生、老师、行政人员、商人、顾客、律师、警察和法官等。

道德危机对当今世界造成什么影响呢?人们只知控诉别人处理社会问题的错误,如谴责经济、政治等,可是他们并不了解问题真正的原因其实就在于缺乏道德。即使有非常好的政治领袖,如果人民缺乏道德,不受约束,也无法管理,就没有任何进步可言。

我们所谓的道德究竟是什么?长久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个问题。其实,道德有太多的名称,同时因引用方式不同,使得道德的观念变得没有意义,甚至模糊不清。像”人们的好道德」这种说法就是其中之一,它似乎隐含着另外有个“坏道德”,事实上,道德没有所谓的好坏,道德本质上就是对的、好的、有益的。

道德的意义有时很广泛,有时却又太狭窄,那是因为人们忽略了道德的真义和它在自然界中的深刻意义。道德的真义可由巴利语sila一字表示,道德指的是正常或事物本来的面貌,任何有助于道德且不混乱的事物,就可称为sila,造成这种状态的“法”(dhamma)称之为“道德法”(siladhamma)。

prakati(本质或自然)这个字有多种意义,如果你将事物的本质看成如石头般静止不动,那么人就会像石头般没有任何反应,如果你再把这种状态认为是拥有道德,这样的说法就更荒谬可笑了。这只是从物质的角度来理解本质或自然,如果从智者的观点来研究道德时,就必须从更深的意义去理解它,也就是从正常的(prakati)身、口、意中去体解它。Prakati(本质、自然或正常)不是寂静无声、不言不语或静止不动,而是表示不与人(包括自己)冲突、不打扰清净的祥和状态,不与人起冲突就是不与别人冲突或不打扰别人平静的状态,这是根据“道德法”去解释prakati(正常状态)。有人会问,如果处于prakati(正常状态)下,又不与任何人和事物起冲突,那社会怎么会进步?这种批评实在有待商榷。

若社会脱序时,使它恢复正常,就称为“道德法”,就如前面所说,村子没有马路会造成交通困难,这就是不正常的状态(unprakati),没有正常之乐(prakatisukha)或不是从正常得来的快乐。如果我们解决马路的问题,那么事情就可以说是处于正常状态(prakati),也就是不再有麻烦和村人不和的问题了。如果村子到处是垃圾,这就违反正常状态,将它打扫干净就创造一个清凉、平衡和健全的环境,这种作为就叫做正常状态或道德。

现在让我们更仔细地研究正常状态的意义。如果有人穷到无立锥之地,那就不是正常状态,这时他必须努力工作赚钱,这样物质层次的正常状态才会出现,努力工作就可称为道德。因此,我们必须从正常状态(prakati)这个字去解释“道德法”(siladhamma)中的关键词“道德”(sila)。如果对象是物质的,那么就是物质的正常状态(vatthuprakati);如果是有情众生,就是有情众生的平衡、正常状态;如果是心灵,就是心灵的平衡、正常状态;如果是身体的,就是身体的平衡、正常状态。

prakati有二个层次:自然界的本质与平衡正常的状态,它的法则就是自然。例如,如果身体要处在正常的状态中,就必须正常地饮食、站立、行走、睡眠、沐浴和排泄,这是正常状态的一种。另一种正常状态牵涉到人必须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也就是人必须一齐努力工作,这样事情才会处于正常的状态,这就是社会的正常状态或社会道德。

 

从价值的观点来研究道德

 

首先,从价值的观点来研究道德,讨论之前让我们先定义什么是“价值”。“价值”一词经常由“价格”、“价值”、“一个人的资格”来表示,而这几个名词都包含在“价值”一词中,但什么是“价值”?仔细研究之后,我们会明白,“价值”的意义在第一个例子中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但自然界的需要才是“价值”最深刻的意义,然而这种“价值”还没有被人发现。所以“价值”有二个意义:一是人类的需要,二是自然界的需要,其中第二种意义是“价值”最深刻的意义。

 

[因人类需要而产生的价值]

我们先来看看“价值”的第一层意义,在这里“价值”可以解释成物质和物质性的快乐,也就是感官的享乐。这种价值只考虑事物的物质层面,而不考虑心灵或精神层面的价值,从物质化的观点来看价值,它的意义大部分会局限于物质方面,从物质角度来看,需求高时,价钱会很贵,如果需求小则价格低。更进一步来说,把物质当作是价值的标准,会造成不一致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某个人有某种需要时,另一个人或许就没有这种需要;同时,对某个人而言,那些有价值或很贵重的物品,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就会觉得没有价值或根本不是珍贵的东西。

这种评估“价值”的方法是无知的,这可用“鸡与宝石”的例子来说明。当一块很有价值的宝石掉下来时,鸡并不知道那宝石具有任何价值,对鸡而言,宝石根本比不上一粒米;同样的道理,绿宝石对猴子而言,根本没有任何价值,牠会觉得一条小胡瓜比绿宝石更好。或者一个执着于物质的人会说:这佛像只有五条鱼的价值,一个了解佛像价值的人就无法理解前面的说法。如果人以物质作为标准,那么佛像就只有五条鱼的价值,这种人是根据口腹来判断,也就是从物质的角度来解释“价值”。

第二种形式的“价值”是根据神奇(magic)而定,而此神奇则奠基于盲目的信仰,无明是这价值观的根源。当人们相信时,事情就变得有力量、有效或有魔力,在这种情况下,有神迹的一小撮泥土或一滴血,必须千百万元才能买得到,即使是无意义的仪式,其价格也同样昂贵,这就是从神迹而定的价值。

第三种形式的“价值”,是从经济及经济活动的原则来看,这种经济的价值观与物质需求,及满足这种需求的物质有关,若需求大时,物资无法充分供应,物价就会很高;若需求减少,物资供过于求,物价就会降低,这是根据不同东西的价格而定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价值如同货币,会因不同币值、不同用途、不同族群而有不同价值。但只是经济的价值无法解决世界的根本问题,这种经济观点忽略道德,使人沉溺于不该沉溺的事物,执着于不该执着的东西上。有个诙谐的例子可说明这种情况:最近在曼谷,有些人对昂贵的猪肉价格感到愤怒。为什么人们会这么激动和困扰呢?如果猪肉太贵,不吃就好了嘛!不要厚着脸皮大声嚷嚷说:“这种局势真坏啊!”这就是从人的需求而来的价值观。从道德观点来看,这种价值观虚伪不实,并且混淆道德的真正价值。

今天社会上的人似乎不需要道德,道德几乎不具任何价值,而痛苦也就从这种无明产生出来。如果人类需要道德,而人们却认为不需要它,那么道德就会变得没有价值或没人对它感兴趣,一旦道德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人们缺乏道德意识时,社会就会发生各式各样的问题,造成困扰和麻烦。

 

[因自然界需要而产生的价值]

价值的另一个更深刻的意义来自自然的需求,如果自然有法则标准,那么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须符合自然的法则,如果违返这些法则,就会有痛苦和死亡。

例如饮食、衣物、住所和医药等四种需求,这些都是物质方面的自然需求,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法则以拥有这些需求。很奇怪的是,生命需要的东西都非常便宜,而无关痛痒的东西却很贵,举例来说,为什么米不会像金子、钻石或宝石那么贵?如果就身体的需要来比较珍贵的珠宝和生活必需品时,我们会发现它们不如一杯水或一把米,食物和水是自然的需要,如果没有食物和水,不论有多少财富,生命都会变得没有价值。

再来看看衣服的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衣服真实的用处,而不可误用它,所谓误用衣服就是穿著衣服只是为了引人注目或者为了炫耀,而不是保暖护身。至于住所,只要足够且适当就可以了,但人们却想住得如神仙一般,而把住的地方建造得像皇宫。医药也是如此,我们不需要的补药卖得比需要的药还要昂贵。

自然就是顺其道而行,如果我们违反它的根本法则,事实上,就自然法则而言,我们就违反道德,也就是说我们缺乏道德,结果身体乃至心灵都会产生问题。换句话说,自然把人的心灵置于均衡健全且正常的幸福中,但我们不晓得去重视它,直到我们精神受到烦恼的扭曲才了解它的重要。仔细思考下面的话:自然的法则就像道德法则,而且比道德法则更奥秘,那些只对肉体、口腹等感官有兴趣的人是不健全的,他们违反自然的道德。如果我们的身体违反自然法则,就会生病或死亡;如果在精神方面违反自然法则,就会在精神层次上死亡,也就是发疯或毫无意义与价值可言。人们若不遵守自然法则,不论个人或社会,都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根据自然法则,道德的价值意谓着自然要求人们具有一种均衡健全、中道且满足的道德特性。不幸的是,一般人只对口腹等肉体的需求价值感兴趣,而这些东西会增加我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剥夺和世界性的灾难。凡夫根据自己身体和物质的需求而定义价值,虽是价值的意义之一,但真正的价值是尊基于更深刻、更奥秘的自然需求。

 

[坚守道德价值观,得正常之乐]

现在让我们从错误和正确的价值观来讨论价值。人们非常重视错误的价值观,却忽视正确的价值观。错误的价值观以肉体、口腹之欲为标准,而正确的价值观则以心(citta)、识(vinnana)和事物真正的本质(gunasampatti)做为基础,能够把握正确价值观,就能得到正常之乐。确实遵守下列说法:道德(sila)是事物的本质或是事物处于自然的状态,如果坚守这种价值观,万物都会根据其正常的原则来运作,进而产生宁静的幸福,不要用错误的价值观处理事物,因为这么做只会带来困难和困惑。

现在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比较说明。错误的价值观主张吃得好、住得好;正确的价值观则主张吃、住只要足够就好,这两者差别很大。凡是想“吃得好、住得好”的人都不知节制,他们总是无限地扩张欲望,希望拥有像神仙一般的享受,而且从来不会感到满足;抱持“吃、住只要足够就好”的人,他们是行于中道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依中道而行,这样就能享有正常或均衡健全的快乐,而从不感到匮乏,也没有私心。人如果有过度的野心,就会变得自私;而知道节制的人,就不会自私,不会有欲火中烧的情形。总之,正确和错误的价值观差别很大,前者引导人有正确的生活习惯,后者则使人欲望无穷、挥霍无度。

错误的价值观认为道德微不足道,而正确的价值观则认为道德十分重要,具有高超的价值和利益。如果城市和乡村的人都认为道德没有价值,我们怎么判断他们的价值观究竟是正确或错误的呢?如果全国的人都认为道德没有任何价值,因此不注意也不探讨道德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能区分正确和错误的价值观呢?如果全国上下,由于不知道伦理道德的价值,不重视伦理也不重视道德,我们又如何能分辨他们的道德观是正确或错误的呢?

道德在正确和错误价值观的评断下,会有不同的价值,我们究竟是属于那一种呢?如果我们认为道德微不足道或毫无价值,就应承认自己的价值观是错误的或至少拥有部分错误的观点。如果我们有正确的认识,而且知道道德的价值,那么为什么不践行道德,并且在亲朋好友和全世界中传播这种道德观呢?为什么我们不能为了护持道德而牺牲奉献呢?大家常把做功德挂在嘴边,却不清楚自己所作所为是什么?事实上,做功德最好的方式是:使人民具有道德观念。没有任何功德比这更好、更真实的了。如果明白道德的价值,我们就应该尽量去改进它,并护持我们的社会、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道德。

如果我们不探讨道德,就不能了解它的意义,如此一来,道德的价值就会模糊不清。其实道德的价值无与伦比,人类社会绝对无法在缺乏道德的情况下还能正常运作,如果我们都缺乏道德,世界就会变得没有意义,也会面临毁灭。

 

[执着价值会造成瞋恨与爱欲]

我们已经从价值的观点探讨过道德,但除了从价值观探讨外,道德是否还有其它的意义呢?价值在某种意义上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或基础所在,如果没有价值或利害关系,就不会发生问题,问题之所以发生,在于我们渴望利益和有价值的东西。价值引起我们的欲望和需求感,一旦我们发现有价值的事物,欲望马上升起,且会根据自己对价值的定位而对事物有或好或坏的想法。除了相对的价值观外,道德仍有更高的层次,一个人如果认为世间没有真正的价值这种东西,他就可证得阿罗汉或成为圣人,一个人如果执着于价值或功德、利益,就无法成为阿罗汉,因为它们是欲望的根源。渴望拥有东西会造成爱欲,企图逃避某些事物则会造成瞋恨,所以价值只有两种:一者造成爱欲,另一者造成瞋恨。

巴利语中“价值”以guna表示,而在泰文中是以价值或品质(khunkha)来表示。巴利语的guna是中性的,价值或品质可以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可能是有利或有害的。我们的心灵会根据价值而飘移不定,如果心念是善的,就有好的品质,并执着于好的感受,反之,如果心念是恶的,就会有坏的品质,而执着坏的感受。如果我们讨厌邪恶,就会喜爱善的;如果厌恶坏的而又喜爱善的,我们就会执着价值。

只有阿罗汉才不受价值的影响,而执着价值的人,无法解脱烦恼和痛苦,反而变成价值的奴隶,而这价值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有些人误把坏的价值当做好价值,其它的人可能根据他所具有的正确或错误的价值观,而确实分辨出价值的好坏,虽然观念正确的人能够分辨价值的好坏,但如果内心仍然执着于价值,就无法超脱出价值的束缚,因此生起欲爱(kamatanha感官的享乐)、有爱(bhavatanha生存的渴爱)和无有爱(vibharatanha渴爱证得涅盘)。

我们对价值这个观念必须特别小心,因为它是所有问题的核心,若误解价值,就会造成困扰、破坏道德,并让我们远离涅盘。所以,要确实明白价值、品质、价格和财产,它们是所有执着的根源,它们会造成二种情况:一是造成瞋恨,另一是形成爱欲。如果我们的智能不够,就会执着于事物的价值而厚此薄彼,这样就会破坏正常、平衡的状态。我们的内心和观念就会不正常,而这不平衡的心也会造成不正常、不平衡的言行举止,结果是干扰自己,也干扰他人,这些都是由于我们误解价值所造成的后果。

我们一旦有所执着,就会被价值的力量所左右,剎那间的好恶变化就是执着的表现。初果、二果和不还果(三果)仍然无法超越价值的影响,只有阿罗汉可以超越我们所谓的“价值”。价值可以小如一粒谷、一粒米到最高的道德,这些都称为“价值”,也都是执着的根源。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3期 目录

排版|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