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三藏·蛇品·第10经·林主夜叉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森林里林主夜叉的地域里。一天,林主夜叉走到世尊那里,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进去,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进去。第二次,林主夜叉又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进去,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进去。第三次,林主夜叉仍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进去,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进去。第四次,林主夜叉还是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朋友,我不出来了。你想干什么就干吧!”“沙门啊!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不了,我将捣毁你的思想,撕碎你的心,提出你的双脚,把你扔到恒河对岸去。”“朋友啊!在这神界、魔界和梵界,在这婆罗门、沙门、神和人中间,我还没遇见谁能捣毁我的思想,撕碎我的人,提起我的双脚,把我扔到恒河对岸,朋友啊!你想问什么就问吧!?于是,林主夜叉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181 “在这世上,什么是人的最宝贵的财富?遵行什么,带来幸福?什么味儿最美?什么是人们称说的最好的生活?”

 

182 “在这世上,信仰是人的最宝贵的财富;遵行正法,带来幸福;真理的味儿最美;智能的生活是人们称说的最好的生活。”

 

183 “怎样渡过水流?怎样渡过海洋?怎样克服痛苦?怎样获得纯洁?”

 

184 “凭信仰渡过水流,凭勤勉渡过海洋,凭勇力克服痛苦,凭智能获得纯洁。”

 

185 “怎样获得智能?怎样获得财富?怎样获得声誉?怎样获得朋友?从这世到那世。怎样临终不悲伤?”

 

186 “乐于聆听和信仰达到涅槃的阿罗汉法,勤勉努力,有见识,这样的人能获得智能。

 

187 “行为正当,有耐心,有活力的人获得财富,凭真理获得声誉,凭施舍获得朋友。

 

188 “有信仰的持家者,具备四法:诚实、公正、坚定、慷慨,他从这世到那世,临终不悲伤。

 

189 “请去问问其它各位沙门、婆罗门:在这世上,是否有比诚实、自制、慷慨、忍耐更重要的美德?”

 

190 “何必还要去问其它各位沙门、婆罗门呢?现在我已经懂得将来的利益。

 

191 “为了我的利益,佛陀来到森林居住,今天我已经懂得在何处施舍能获得大功果。

 

192 “我要从这村到那村,从这城到那城,四处游荡,向正等觉和法中之妙法顶礼致敬。”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18期 目录

排版|正信

戒幢电子杂志总018期 目录

般若堂

01.受戒、舍戒及其他

佛经祖语

01.巴利文三藏·蛇品·第10经·林主夜叉经

02.巴利文三藏·小品·第8经·船经

03.巴利文三藏·大品·第3经·妙语经

行者的足迹

01.宗喀巴大师

02.缅甸、寮国、泰国的道场与寺院禅修概況

修学实践

01.菩提道次第心传录

02.心的训练

03.与法同住世间

佛典故事

01.卖掉贫穷

智慧人生

01.知足常乐

02.忙与闲

03.君子与小人

 

点击返回2003年戒幢电子杂志 目录

排版|正信

智慧的信仰,安祥的人生

 戒幢佛学研究所 行悲

 

 

对于“信仰”这一概念,以前总感到有些玄虚。同样是亲朋好友,对信仰马列主义者,便视之为有崇高信仰;对信仰宗教者,便视之为封建迷信。其实自己对于信仰、封建迷信等词的含义一点不懂,不过是照搬教科书上现成的观点罢了。现在自己对信仰也有了点体验和认识,于是对于以前的浅薄和武断深感惭愧。

原来,信仰并不是以前想像的那样空洞玄虚,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言行,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罢了。

人类在自然界中之所以自视甚高,不乐意和一般动物同流合污,而自谓为高级动物者,乃在于其具有抽象思维的认知能力,即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有自我意识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不满足于对世间万物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它既可以对过去和未来进行审视,也可以对自己及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审视和反思。这种能力非常了不起,能把自己也作为思考的对象进行思考、审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类有超越自我的潜能。

人能够产生信仰,就在于有这种自我意识的认知能力,因而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够进行思考,进而试图去解决。由此得出了很多的结论,如各种各样的观点、学说、主义、宗教等思想形式。 一个人对哪种理论思想坚信不移,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信仰就随之产生了。人对各种现象和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就是来源于信仰。对于一些直观的、可以用实物检验的现象,大家基本上观点一致。但有些现象和问题,却是让很多人束手无策,甚至苦闷一生。比如对于人类自身存在的关于生、死、穷、通的问题,人有没有前生、后世?人的一生有没有命运在起作用?若无命运,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是偶然的吗?若有命运,它又操纵在谁的手里?等等。对于我们身外的世间,是否有因果报应存在?若无,种瓜为什么不能得豆?若有,是全部都有,还是部分有,部分没有?等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取决于各人不同的信仰,而这不同的信仰,也影响着各人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比如相信因果与不信因果的人,其言行会有很大的差异。然而对这些问题要给以明确的答案,实属不易,因为它们难以用实物检验,难以用推理论证。

大觉者释迦牟尼佛实在伟大,他充分发掘出人类具有反思自己的潜在能力,利用反观内视的修证方法,通过勤苦修行,于甚深禅定中大开圆解,把人们的困惑一扫而光。

我深深地信仰释迦牟尼佛的品格和智慧。作为一个初学者,从他的智慧大海里取出一滴也就令人受用无限。我依照佛陀的教导,深信因果,与人为善,与人方便,用缘起法,观察宇宙人生。由试着做一做赋予坚定地去做,从中获益良多。由此使我改善了性格,开阔了心胸,提升了智慧,不再被种种奇谈怪论所迷惑,不再为无聊的小事而烦恼,在家庭,在单位,人际关系变得轻松和睦。

虽然我的烦恼还很多,但毕竟是越来越少,毕竟尝到了那份轻松和宁静。愿早日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拥有大智慧、大解脱,普愿所有的人都能断除烦恼,永得安乐。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0期 目录

排版|正信

你“信”吗

——认识佛教的“信”

 

 

   成忠播

 

佛教是非常重视“信”的。三十七道品的五根五力,菩萨的七圣财,净土的三资粮“信愿行”,乃至所有佛法修学的四纲领“信解行证”,全部以信为首。可见“信”的重要性。可是,正如“信”在佛法中的位置一样,其被误解的程度也是堪称首位的,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佛教中的“信”作一番认识和探讨。

 

“信”的定义、内涵与作用

 

“信”这个词在《辞海》的解释中,基本义有二:一者,诚也,“谓诚信有不差爽之义”,犹今之如实、可信。二者,从也,不疑也,如“师尊则言信也”,犹今之信服,信任。

佛典中对“信”的定义也大体如是。《大日经疏》云:“有二种信。一解信,明见是理,心无疑惑之意。如凿井,已渐至泥,虽未见水,心知在近,故名解信;,仰信,依人而信其言之意,如闻长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尝欺誑故,即使谛受依行,亦名为信”。可以看出,其中的解信正是以如实、可信而有,而仰信则与信服、信任近。不过佛典中对“信”的解释更强调理性的鉴别。这与现在所言的信仰也是有区别的,现在所言的信仰,一般是指对某种宗教或主义的信仰,比如,某某教信仰某某神灵万能,某个艺术家信奉个性张扬等等。而佛教中的“信”所指向的是那些可以推而知之的真理、真相,显得更为纯粹。

那么,佛教的信具体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

《成唯识论》卷六曰:“云何为信,于实德能信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这段话非常精要,既指出了佛教“信”的对象——实德能,又指出了佛教“信”的体性特征——心净为性,乐善为业。还指出了信仰者的心理特征——信忍乐欲。

先看看信的对象。

什么是“实”,“实”就是现实、实质、真理。在佛教来说,就是已证悟无上智慧的佛陀所宣示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和趋向这个真实圆满境界的方法。具体一点说,主要是世间无常、轮回多苦的现实,缘起性空、因果不失的真理,知苦断苦、自度度人的正道,信“实”就是相信这些教法真实无妄。

信“德”是相信佛法僧的清净功德真实不虚。这个清净功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三宝自净的功德,另一方面是三宝能作为众生依怙,能息灭众生贪嗔痴,拔除众生的惑业苦的净他德能。

信“能”,就是深信自已佛性本具,只要按照佛陀开示的正道精进修习,就一定能象古往今来的圣道成就者一样,开显出清净圆明的佛性,到达解脱自在的圣境。这就是佛教“信”的内容。从实质上讲就是一个“道”字,是真理,是真实,是相信有这么个真实、完善、自在的人生境界和证悟真理、完善人格、解脱烦恼走向这个境界的道路、方法,并相信,通过自已的如法修行,一定能达到。这与一般的世俗主义只注意眼前的利益享受和一般的神教信仰只想依靠神的力量,将自已死后带到享乐的天国,自是有本质的不同。

再看“信”的体性特质。佛教的“信”是以“心净为性,乐善为业”,其中“净”是信的本质的体性特征,所以早期佛典把“信”就叫“不坏净”。“乐善”是由净信产生的功能特征,佛典上讲:与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相应之信为正信,反之即为邪信。这就明确指出了“信”的标准,“无贪无嗔无痴”就是“净”,当然也是“善”的,这就是佛教中常称信徒为净信和善信的原因。

佛教的“信”的这些特质是由其信仰的内容决定的,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人生乃至六道众生都是多苦的,苦的根源——六道的根源,是由于众生的贪爱和因贪爱而起的嗔恚所造之业,而贪嗔的根源又在不明人生乃至一切世间的真相,这就是痴,人生的真相是缘起性空、无常变易的,众生本来无有独立不变之我性,而又本具清净圆明之佛性。可惜众生无知,妄执有我,起贪造业,而陷入轮回苦海,不知何出。佛陀以他亲证的真理开示众生,只要断除贪嗔痴三不善根,就能开显清净圆明之佛性,证得解脱自在。这就是佛教的信要与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相应的原因。

佛教的这个“净信”的标准与一般信仰者所强调的“诚信”也是有区别的。一般的诚信所强调的是信仰者与被信仰对象之间保持高度的相应,但并没有规定心性所相应的体性对象,不管这种心性对象污浊与否——贪婪与否、有害与否、错误与否。有许多神教的信仰者只是为了一已的私利求神保佑,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利益,更有甚者,动不动就因信仰的不同而发生杀戮,乃至战争,这都是因为他们的信不净、不善的原因。而佛教的信是明确规定为净的,也是唯一指向善的。“无贪”即是纯净,“无嗔”即是宽容,“无痴”即是理智,只有与这三者相应的心才能自净净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佛教称为之为无漏清净心。意为能积聚一切善业,成就无上圆满的佛道。

上面我们了解了佛教的内涵特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正确而向上的内涵特质,所以这个“信”在佛法的修行中发挥着极其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兹分述如下:

一、信是心灵的澄净剂。《俱舍论》曰:“信者令心澄净”,又颂疏曰:“如水精珠能澄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 澄净即清净而宁静,因心中有正确单纯而崇高的信仰故。

二、“信”是入道之基,是取宝之手。《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又说:“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室山自在能取。”因为有澄净的信心,就能明辨真假,善恶,才能从善如流,亲近善士,志求胜法。

三、“信”是生道之根,引道之旗。《华严经》·卷六曰:“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因为纯正的信仰能使人们的心更加充实,纯洁,光明正大,不被困难征服,不上诱惑的圈套,产生强大的力量,并能引导人们走向觉悟之路。

 

如何植信、培信

 

信的作用如此重大,那我们如何生信,培信呢,下面就谈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

一、信与解、行、证

“信解行证”是佛法修学的四纲领。其中信是基础,是前导,解行是途径,证是目的、结果。而“信”这个基础又是始终起作用的,正因为贯穿始终,所以,反过来,解、行、证对“信”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信的真切与否、坚固与否,都受解、行、证的影响乃至决定。打个比方说: “信”如树之根,解、行、证则是枝、干、叶,根生长出枝、干、叶,枝、干、叶也吸收阳光雨露滋养根。所以要想“信根”发达,就一定要重视解、行、证。

先说“解”。《大般涅槃经》云:“有信无解长愚痴”,可见“解”之重要,若无解,信很可能就是错误的。又《大智度论》·卷五中说:“闻说而信者,些中不名为信,智慧知已名为信。”可见,只有自己用智慧理解了,体会了的才是正信。可以说,正确的见解是正信的灵魂,否则这个信就会是虚假的、空洞的、无力的。

“解”的对象是什么呢?那就是“信”的内容“实、德、能”了,其中又以“实”为关键。“解”的深切与否直接决定“信”的深切与否。比如以“四圣谛”说,当我们认可了苦谛后,我们才会生起出离心;了解了灭谛后,我们才能生起离苦、断苦的自信心。见解的纯正与否也是决定信心的纯净与否的。比如,当懂得苦空无常之理时,我们才能看得开,放得下,这就与无贪相应;当懂得因果不失时,就不会计较得失,而努力行善,这就与无痴相应……所以,只有这些正见越多越深时,我们的“信”才能越纯净,越充实,越牢固,力量也会越来越大。

再说“行、证”。“行”就是将佛法落实到实践上,“证”有渐证和圆证之分,要在修行中“断一分烦恼,证一分法身”,直至证悟无上菩提。而“信”就是随着这个过程不断得到深化的。《成唯识论》·卷一云:“过凡夫地未及须陀洹果,于其中间是名信行。”而到了须陀洹位,明心见性,断尽见惑,就是入“圆信初位”。而大乘则说,修到第六信心,就入“信不退位”。可见,只有“行、证”才能保证信心越来越壮大,越来越牢固,最终达到不退转。至此,我们可以松一口气了,不过,仍要发挥信愿的作用,直至“信满成佛”。

二、信与疑

佛教重视“信”,但并不是抹杀“疑”的,相反,佛教是非常提倡“疑”的,但这种“疑”是要人们以一颗清醒的、公正的心去检验,去探究真理的“疑”,而不是那些以矫妄之心,不问青红皂白,就胡乱猜疑的“疑”。佛教信仰的对象是实相,是真理,真理是越辨越明,不怕怀疑的。不去检验的信只能叫盲信、迷信。

佛陀是非常提倡这种怀疑精神的。在《伽罗摩经》中,佛陀说对一件可疑的事是应当生起怀疑的。并说:“不要追随传统,不要听信传说;不要轻信与经典相符合的事,不凭空揣测;不要依据逻辑推理,不要跟随成见;不要相信一个人的表面能力,不要因为他是老师而接受其思想,但是,当你们通过观察、正确的判断和实践,确知某事是善良、无害、智者赞美的,某事做了以后,将导致善和益,然后你们就应该信受奉行。”

佛陀之所以如此重视怀疑的精神,是因为他深知,那种不经过思考检验而信仰的东西是浮浅的,芜杂的,不可靠的,正如他所说:“信是人的助缘,事实上,理解才能正确地左右人”。佛陀当年正是以大无畏的怀疑精神,超越了当时的一切权威而成无上正觉的。

我国的禅宗就特别提倡在修行中的疑。甚至认为“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禅宗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烦恼即菩提”,迷悟在一心,所以修行的功夫就是对当下一念的往死里疑,疑至无路可退,即为开悟之机。

佛法不是为了让人崇拜的,而是让修行者去理解和修证的,它只是方法而已,而修行开悟归根结底是要靠自己的,正是大胆的疑,才不断促进我们逡证着佛陀的教法,才让我们的信心越来越强。佛教提倡信是要我们具备一颗清净的、平等的、乐于接受真理的心;佛教提倡“疑”是要我们有一种理智的、无畏的探索真理的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佛陀为弟子们开示了法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莫依语,依智不依识。”这正是“信”与“疑”的完美结合。

三、自力信与他力信

佛教还把“信”分为自力信和他力信:“自发之信为自力信,依佛之大悲心发者为他力信”。佛教是自性解脱之教,自己的心唯有自已修,自力是根本。但佛教也强调信仰佛菩萨的愿力救拔。这两者并不矛盾,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助缘。正如学生学习要靠自己学,但老师的帮助也很重要一样。其实,佛菩萨的愿力加持归根结底还是靠自己的信心真切,纯净,能与佛菩萨的清净功德相应,与佛菩萨的功愿力相通,正所谓“感应道交”。实际上,在向佛菩萨的清净功德靠近的每一步,都是在开显自性佛性的每一步。在这里,他力与自力是相合的,一体的,众生与佛同一佛性,相信佛力就是相信自力。

净土宗是最强调对弥陀愿力的“真切信愿”的。但我们要认识这个信愿真切的含义。印光大师说:“念佛一法,最要在了生死。既为了生死,则生死之苦,自生厌心,西方之乐,自生欣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念圆具”。这就指出了,信愿的具足还是以生死心切为条件的。一个人生死心切,厌离污浊恶世,向往清净佛国,其心也必然清净了,所以说对弥陀净土的信愿本质上还是净心的结果。否则,如果一个人充满世俗的贪求、谄曲之心,那他对清净佛国的信愿还真切得起来吗?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自力信和他力信的内涵,知道二者是不可分的,自力、他力并重,如此就是“敦伦尽分,竭诚恭敬,妙妙妙妙”了(印光大师语)。

啰嗦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和大家一起认识信的真义,懂得它的宝贵,并知道如何培之育之,使之健康成长,并让它伴随着我们走向无上的佛道。

最后祝愿大家信根深植!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0期 目录

排版|正信

明教寺楹联的启示

云海天涯

 

 

走进明教寺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立柱上刻写着的那副对联便映入了人们的眼帘。上联是:“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下联是:“天下事了犹未了岂可以不了了之”。当《婚育》杂志社那位精明干炼的编辑女士要求笔者为她的杂志撰写一篇有关早期教育的文章时,笔者又回到了这幅曾经多少次令笔者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的饱含着多少禅思哲理的对联前,静静地进入了沉思......

 

就象那首著名的儿童歌曲《天地之间》中所唱到的那样:“从地到天,从天到地,万事万物多么神奇。多么神奇,多么神奇。”“从天到地,从地到天,天上地下多么壮观。多么壮观,多么壮观。”古往今来,一代一代的人类子孙们都生活在这个如此神奇,如此壮观的客观世界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是怀着几分恐惧,几分麻木,几分狂躁,几分无奈的心情来面对这个神秘莫测的世界的。他们那双被欲火烧灼得如此昏暗的眼睛根本无法窥破宇宙人生的奥秘;他们那颗被懒惰和愚昧蒙蔽得如此庸俗荒唐的灵魂根本无法摆脱物欲的羁绊。因而他们痛苦,他们烦恼,他们疯狂,他们绝望,在油尽灯枯,身心俱惫的随波逐流中度过自己那悲惨,迷惘的一生。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多少人类的子孙们挣扎在这种苦难之中。我们所承受的是我们的父辈曾经承受过的苦难,而我们的子孙中又将有许多人毫无选择余地地饮下我们事先已经为他们酿造好了的迷魂酒,这是一件多么悲惨的事情啊!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们为之而痛心疾首,为之而英勇奋斗,为的就是为人类探索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的道路!

 

古往今来,生活在不同时代,分属于不同民族的仁人志士们为了这个目标一代又一代的,默默而又坚忍不拔地进行着百折不回的努力。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也因此而战胜了自己的怯懦和迷惑,为人类找到了一条通向永恒的康庄大道,灿烂辉煌的现代文明就是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当我们将他们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加以比较,对照的话,竟发现它们从根本上来说只有一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认识你周围的世界!正象《天地之间》中所唱到的那样:“谁能揭开这个秘密,谁就变得快乐无比”!

 

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超脱尘世苦难的“法门”原来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得象一句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套话,空话,废话!真有点:“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的味道了。可正是这句“陈词滥调”才真正地为我们指出了真正的幸福之道。除此以外的任何信条,不管它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人们听起来多么舒服,多么“有道理”,实际上最终都是不中用的。从白发苍苍,行将就木的老人到牙牙学语,浑沌初开的幼童,只要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可以逐步地认识到宇宙和人生的真谛,并随之而彻底地解脱尘世的烦恼。古今中外的圣贤们无不把对未知世界的那种执着探索精神作为人生最实用,最高尚,最可贵的品质。从“人遗子,金满屋;我遗子,惟一经。”的谆谆教诲到“知识就是力量”的千古铭言,无不象一只啼血的杜鹃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重复着同样的话语:“天下事了犹未了岂可以不了了之”。也许,对未知世界的执着探索精神就是我们该通过教育而留给我们的后代的最珍贵的财富吧!这一点在现代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的社会里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不愿意花大力气来认识客观世界的人必然要被社会所淘汰。愚昧到不愿意动脑筋去对客观世界主动进行独立地,客观地思考的人是无法逃脱被客观世界奴役的宿命的,而这正是我们极不情愿在我们的儿孙身上发生的悲剧!记不清是哪位先哲曾经说过的话了:“幸福只属于智者”。

 

要把一位对客观世界充满着天真浪漫,但又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儿童培养成为一位“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的智者,俗话说:“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我们作父母的首先就要沿着我们给孩子指引的人生道路与孩子一起肩并肩手挽手地走下去。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认同我们自己对孩子说的话,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保证当我们的孩子一旦窥破我们这种口是心非的伎俩后不因此而感到彻底地被人欺骗而学得象我们一样虚伪和懦弱呢?!我们总是责怪我们的孩子们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能择善固守,可是我们又有几次良心发现式地想到这些恶习实际上都是我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教给他们的,从而真诚地向苍天忏悔呢?立人先须自立,我们自己首先就要做一个超脱于世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世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这个飞旋的世界里正确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从而真正有效地为我们那些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小朋友们保驾护航。

 

大千世界,光怪陆离,不论是被教育的对象和教育者本身都不能脱离自己所生存的客观环境生活。古今中外的圣哲们告诉我们,智者的成长过程与他所从事的职业并无多大关系。不论他是腰缠万贯的富翁,囊中羞涩的穷汉,还是鼓腹击壤的农夫,学富五车的院士,只要他能够坚忍不拔地按照先哲们指引的道路上走下去,都能够同样地走到生命光辉的顶点。正所谓“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真正的教育法的具体方式是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客观环境而转移的,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正所谓“佛法只一味,方便有多门”。古今中外高山仰止的教育学大师,如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等人都将因材施教作为教育学的基本原则。而要真正地将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到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去,我们这些做父母,做老师的如果不能以一个“世外人”的心态摈除建立在习惯盲从和主观臆测上的世俗价值观念及在这种温床下滋生出来的错误教育方法的干扰,我们又怎么能够对得起我们的孩子呢?!我们从书本上和市井间不负责任的闲谈碎语中是无法找到“我的孩子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教育”这类问题的现成答案的,这个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够解答。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求我们这些长辈们首先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个睿智的“世外高人”。

 

笔者一遍又一遍地默默吟颂着明教寺大雄宝殿的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岂可以不了了之”,眼睛似乎逐渐变得明亮了......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0期 目录

排版|正信

从凡人到圣者阿罗汉——禅观的发展

 

dhiti

 

这是作为一些禅修经验的个人思考,在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别的方式。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方式,没有必要作为绝对的“权威”。每个人可以选择他觉得适合的方式。

 

在一般看来,一系列成功的禅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基本理论的学习、基础维巴沙那、禅那之止、维巴沙那之深化、阿罗汉果证。

 

作为一个从来没有禅观经验的人来说,开始阶段进入止禅训练是比较困难的,同时缺乏对于佛教整体的基本正见,这样的修行在我看来并不合适。佛教的禅观并不是一个具有错误见地的人可以真正得到的,因此在起初,一个想要禅观的人应该了解佛教的意义、佛教的训练方法、维巴沙那对象等基本问题。

如,佛教的意义在于自己和别人内心的净化,或者是烦恼和轮回的彻底止息——涅磐。

佛教训练方法在于一个基础的道德范畴——五戒等、禅定及维巴沙那,而其训练的核心则是其中的维巴沙那。

维巴沙那的目的是要了解每个人身和心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以放下对此二者的不如实见和贪执、欲爱。因此维巴沙那的观察对象就是身和心两者。

当然除此之外,他必须对于基础戒律有所保证。

 

当能如此简单且比较好的记忆了以上法义后,则可以在指导下进行“基础维巴沙那”的训练。我们可以把“基础维巴沙那”看成是基本理论学习的实践或者具体化。

在整个“基础维巴沙那”中,操作是容易的。可能玛哈希长老的内观值得推荐给进行基础内观的行者。因为观察腹部的中上部分随着呼吸的自然起伏远比一开始就注意鼻端或者别的什么取相来得容易百倍。

而早期没有禅修经验的人在练习注意鼻端呼吸的方法时,往往容易因为注意力不知道轻重缓急而发生神经性头痛的问题。

 

“基础维巴沙那”这一阶段也可以通过手的移动、身体的转动、来回行走的行禅等方式。

特别是来回行走的行禅,这一方式和坐着的方法结合,可以动静结合。

“基础维巴沙那”的实践者往往容易急躁和急于取得成效,这往往是他们失败的原因。因此,早些时候的禅观最好时间少一些,而不要搞得太长。因为这样你非但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倒反而因为无所得而对于自己和禅观永远失去信心。

 

一般,一些敏锐的“基础维巴沙那”在一段时间后,在真正有经验老师的指导下,最好的行者就可能取得某些果证,如预流果等,玛哈希长老的许多弟子在此取的这一果证,据说大约有几十万位;而即使一般的行者也会产生一些有力的近分欲界禅定,享受清净法喜;同时取得对于佛教的正见这也是容易的。在此一阶段对于所谓“人”只是身和心而并无“人”存在,以及身和心是无常、苦、无我的会有一基本之真实了解。

在取得一些成功后,如果“基础维巴沙那”已经获得效果后,则可以开发禅那之止。当然,有行者愿意继续直接实践“维巴沙那之深化”也是可以的,但这样比较容易在“维巴沙那之深化”中感受到烦恼的苦痛,因为缺乏定力的“基础维巴沙那”是容易的,但“维巴沙那之深化”则是艰难的。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自信。

 

禅那之止一般推荐用最著名的阿那波那止禅或者慈心定等,因为这是比较容易和直接的方式。

阿那波那止禅是由于轻轻、放松的观注自己呼吸在鼻端人中位置的进出而实践的,如果觉得有困难的朋友可以借助“数”的方法,总之这都会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开始正念呼吸时粗时短时停,但如果能很好且耐心、放松的调整对于呼吸的正念,一般“阿那波那止禅”取相就会产生,可能类似于一团棉花样的感觉出现在人中位置,当能够耐心继续且不紧张而放松坦然的实践后,“似相”就产生。“似相”因人不同,有的会是一小团白色花或者一个光点或者是一个小太阳或者小月亮什么的。但它是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在此同时必定会伴有很深的清净喜乐、专注等情况发生,以至于会遍满全身。如果继续调心修学,则会发生色界安止定。

而慈心定可以通过一些偈语的背诵而发生,也可以亲近有慈心定经验的行者时发生。

不过以上止的修行是因人因环境而异的,每个人快慢会很不同。有的人会在一座间就成功,而有的人则要修习好几年才成功。

 

当有了这一定力后,这一定力指具备“似相”的近分定或者色界定之后。

每次上座可以先进入近分定或者色界定的范畴,然后出定。这时候,心由于受到近分定或者色界定力的清纯特性的影响会变得具有很强的如实观察力。这时候,就可以作“维巴沙那之深化”。

由整体的观察身体开始,会发现身体的物质在发生如无数水泡爆炸般的变化,然后则会发现心法也是如此变化。当这一观察过程深化时,身心轮廓会消失,而只见到快速变化的物质和精神现象,并逐渐能辨认出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当这一观察随着前面所入近分定或者色界定的定力退失而模糊后,则停止“维巴沙那”。并返回之前的近分定或者色界定修习中以重新获取的力量。如此周而复始的修行。

 

当这一观察变得纯熟后,行捨智就发生,这时候“维巴沙那”会变得容易,止和观的力量会融合在一起发生效力,当这两者完全平衡时,则会完全整体的视见身和心的无常、苦、无我的某一些特点,时间只瞬间。但果证会同时发生。即经验预流果证、一来果证、不还果证直到阿罗汉果证。

在这里,除非直接获得阿罗汉果证就不需要继续修习外,别的果证则还需要如以上所述而继续修行,就是反复修行止和观,以止获得力量,以观获得智慧。一直到阿罗汉果证。在此生断尽无明和欲爱的俱生烦恼,获得有剩余涅磐,并在此生命终了时永远结束轮回的生活而证永恒之无剩余涅磐。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0期 目录

排版|正信

震华法师与近现代佛教改革

 

 

  苏州大学 潘桂明

 

内容提要:

文章由震华法师所处时代的分析出发,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佛教思想和活动。①重视僧伽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僧团的纪律教育;②提倡和开展僧众教育,并身体力行从事佛学研究,在佛学上有重要建树;③完善自我道德修养,身教言教并进,把慈善公益事业与爱国精神联系起来。文章认为,震华法师的上述思想和行事,是近现代中国佛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震华法师虽然因去世过早,未能如愿他生前的许多事业,但他重建僧团的理想、注重佛学研究的风格、强调道德实践的思想,都是值得注意的现象。他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有代表意义的高僧。

 

 

震华法师所处时代,是中国佛教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时刻。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苦难日趋深重,对摆脱现实处境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传统佛教及其思想理论已衰败至极,但由“四大名山”所引导的民间融混信仰及其香火供奉实践,则有不断强化之势。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反对偶像崇拜,对佛教和道教都采取排斥态度,故使大量寺庙遭受破坏。清末民初,新文化思潮兴起,国民革命爆发,又将佛教作为重要破除对象,或毁坏寺庙,或没收庙产(山林、土地、房屋等),使佛教再度受到严重打击。抗日战争期间,寺破僧残,僧徒惶惶不可终日。在寺院和民间举办的瑜伽焰口、水陆道场、慈悲水忏、梁皇忏、金刚忏、大悲忏、打佛七等各类忏仪活动中,不仅包含了浓厚的世俗信仰色彩,而且也渗透了各类鬼神迷信观念。佛教继续沿着下行的路线展开,其原本个性鲜明的思想理论几乎丧失殆尽,富有特色的宗教文化也遭到严重歪曲。

佛教在近代不可言状的衰败,表明对它的改革已成为必然之势。这一改革首先由金陵刻经处的居士群体发起。金陵刻经处的刻经和教学为近代佛教改革提供了一个范例,杨文会、欧阳渐、吕澂三代人的佛教思想和实践,有效地把宗教热忱(信仰)与佛学研究(理智)加以结合,又将精深玄奥的佛理与现实社会人生联系起来,通过儒释的相互激扬,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负责精神。

太虚早年曾入金陵刻经处祇洹精舍,从杨文会学佛半年,接受居士爱国爱教思想的影响。后来他又景仰康、梁、谭、章等学者的革新思想,自述“对于谭嗣同的《仁学》,尤极为钦佩”(《我的宗教经验》),平生最心折的是欧阳渐、章太炎二人(见《欧阳竟无学说质疑》)。他们的思想激发了太虚以佛法救世救民救国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促成了他发起改革佛教的宏愿。

太虚指出,近代佛教正在走向全面颓败。在念佛净土泛滥的同时,僧尼队伍鱼龙混杂,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普遍低下,多以寺院为寄生之所,乃至与民争利。其结果,不仅严重损害了佛教的形象,而且对善男信女造成毒害。他严厉批评说:“老幼男女烧香拜佛者甚多,考其真能了解佛法意义正信不谬者,则如凤毛麟角。其视庙中所有神像均与菩萨平等,而存一膜拜之观念,逢庙烧香见佛便拜而已。”(《真佛教论──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教界内部的腐败,从根本上动摇了佛教的基础,也招致社会其他力量的排斥,改革势在必行。太虚佛教改革的重心是僧伽制度、僧团建设。与此同时,太虚还提倡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等所谓佛教“三大革命”,号召重视现实人生,走“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道路。

震华法师与太虚大师关系密切,虽师门有别,但都心无成见、胸襟坦然,同谋佛教的复兴。法师的祖师是当时江南丛林守旧派人物代表霜亭和尚,他曾竭力反对太虚、仁山等法师的革新主张,但法师丝毫没有门户之见,且全力支持太虚等人的革新主张。法师甚至还向霜亭和尚建议,在新的形势下,应打破一切成见,容纳各类人才。为了同谋佛教的复兴,他还把太虚的弟子苇舫介绍给霜亭,作为霜亭的法嗣,同时又征得太虚的同意,选太虚的弟子福善为自己的继承人。在佛教改革的共同理念下,震华与太虚建立起深厚友谊。事实上,震华法师的佛教改革思路与太虚大体一致。

 

 

震华法师对近现代佛教的现状也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他曾说,近代以来中国佛教已“积恶丛生,不可收拾,有如花事已入暮春,月色已过望夜”,教团内部“人各异心,心各异行”,“伪滥叠起”(《历代僧制泛论》),事实上已很难挽回颓势。

有鉴于此,法师在太虚佛教改革活动的启发下,也决心从重建僧制、健全僧团纪律入手,以作若干补救。他说:“值此东西文化沟通时期,凡百事业,莫不步入竞争阶段,新兴团体,日有所起。狂风骇浪,声声震撼山门,使门内人大有稳坐不得之慨。僧制若不积极重行整理,必将受天然淘汰,而归于灭亡之一日。僧制整理,必为当务之急。”(《历代僧制泛论》)

在震华之前,太虚已表达了“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的佛教改革精神。在太虚看来,清末以后,佛教僧伽地位迅速下降,已很难担负起复兴佛教重任,为此他作《整理僧伽制度论》。在论中,太虚提出要对僧众严加训范,以佛法为学修的中心,旁及近代新思想、新学说,培养僧众高尚、优秀的品德和全面、完善的知识,以菩萨入世的精神去觉悟、救度世人,从而提高僧伽的社会地位。这种设想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佛教固有的弊病,但无疑有一定道理,即看到了佛教自身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故而从佛教内部的反省开始,着手进行对自身的改造。

震华受太虚的启发,带着同样的改革理念,决意从整顿僧制开始,以改变当时佛教极度衰微和堕落的状况。法师特著《历代僧制泛论》一书,从历代僧制的考察出发,详细阐述对僧制改革的认识。他在论及僧制存在的意义时说:“社会凡百团体,欲其保持精神,长久弗坠,非先立有一种完善制度,共同遵守,必不能革除猥弊,独立不移。”“佛教传来中国,已历千数百年,而能保存余绪,不致废坠者,赖有僧制之继续存在,以维持其命脉也。僧制若能克振,内之可以涵濡德行,陶铸英才;外之可以宣扬佛法,化导社会。社会果尔深久认识佛法,则知尊崇道德,熄灭贪嗔,以礼让化强暴,以慈祥胜斗争,岂唯个人身心受益,即未来原子能之劫运,亦可消灭无形矣。”这段话虽然过高地看待了僧制恢复的意义,但其维护佛教独立存在的想法还是可以理解的。为此,他高度评价太虚的僧制改革思想,说:“唯有太虚大师,独奋无畏精神,自言志在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奔走宣导,三十余年如一日。”

从对佛教自身的深刻反省中,法师认为,僧众应当自强不息,革去弊端,挽救佛法。他在《历代僧制泛论》最后作结论说:“凡属畦衣之士,不必空怀警惕,应从速各各负起责任,共纾患难。勿希望破坏者之赔偿损失,勿依赖一二大德之努力撑持,勿坐待龙天鬼神之拥护默佑。唯有急起直追,发愤图强,打破旧有因循观念,结成真正和合团体,大精进大勇猛,不受任何恶劣环境所支配,……能如此做起,庶能挽救危亡于万一矣。”佛教长期处于内外交困之中,仅寄希望于外部环境的改善,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从自身做起,从每个佛教徒的自律、自强出发,才有若干希望。为了挽救佛法,自近代起,僧俗两界有识之士奔走呼号,颇多感人之处。震华曾说:“凭着为教为僧的一颗心,好像火一般的热。”他的思想和言论在当时的僧界虽非个别现象,但仍然具有代表性意义。佛教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自身的奋发努力。

 

 

震华法师对佛教的另一方面贡献,是致力于僧伽教育,并身体力行投入佛学研究。

法师出家后刻苦向学,通达佛之经教,又熟识儒学,是不可多得的学问僧。早年他曾在镇江竹林寺佛学院受学,一年后即担任教师。后出任竹林寺佛学院院长,任事之余,饱阅三藏经典,增进对佛教史籍的兴趣。

法师把僧众教育看作是挽救佛教的根本出路,也是佛教能否与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的首要问题。他说:“民国肇造,百事维新,尤以教育学制推行及于全国,独佛教徒故步自封,不思迎头赶上,以致演成庙产兴学之风甚嚣尘上,一般明哲大德目击斯变,忧心如擣!深知欲谋挽救,非造就僧材不可;欲造就僧材,非办僧教育不可。惜乎明了大势者少,有唱无和,若干年来,全国所立不过安庆、闽南、高邮、武昌数处而已。”(《玉山守老人传》)这表明,法师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和现代教育的迅速发展中,清醒地看到了僧众教育的重要性。

据濮一乘《上海玉佛寺法师震华实禅师铭塔叙》说,法师在僧众教育上有较高的建树:“师改制分班授课,成绩顿异,其后各省市之佛学院,凡学僧以高材称者,大率来自竹林寺云。”又据莲庆法师《痛念亲教震华法师》文说,法师“志在教学,课余阅读自修,仍不稍怠。尤喜探讨佛教史实,检阅编著,数十年如一日。有时利用寒暑假期,专作采访之行,至今积稿盈架,皆佛教史料也。师既好学,其对学者亦循循善诱,爱护备至。每讲佛史,尤能使听者忘倦。”该文又载法师曾与同学言:“教育与著述,即为吾之生命及志愿,此外非吾所措意也。”这一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近现代教界有识之士的精神境界,它足以引起今日僧俗学者的重视。

在上海玉佛寺住持期间,法师仍念念不忘僧众教育,他创办了“上海佛学院”,继续培养僧材。为方便佛学院师生的学习和研究,他设法从日本购得一部《大正藏》。同时,还通过募捐为镇江竹林寺购得《明藏》、《频伽藏》、《续藏经》各一部。弘一大师去世后,法师为宣传和发扬弘一的精神,成立弘一大师纪念馆。这些,都表现出法师于僧材教育的重视,而僧材的水平首先体现在对佛法的认识上。晚年,他不顾病体尚未康复,应芝峰法师之请,为(太虚主持的)“中国佛教会”镇江焦山“僧材培训班”的学僧授课,终因不胜劳累,再病不起。

法师在佛学研究上也颇有成就。他勤于著述,生平论著都23种,其中尤以《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为要。在其法弟苇一等的《六虞传供祭文》中曾写到,法师“十余年主持僧教,培植僧材,修身洁行,致力撰述。苟能众老林泉,专治史学,赞宁、义楚未可专美于前。”这是对法师佛学水平所作的客观评价。如今《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的出版,当予法师有所告慰。

 

 

鉴于僧团纪律松弛,僧众道德堕落,震华法师决心以历代高僧为榜样,完善自我道德修养,身教言教并进。

法师认为,佛教致衰之由可归纳为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这“三滥”。因佛门积弊太深,此“三滥”一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故法师针对部分出家目的不明的僧徒循循善诱,发起真实道心,做个好和尚,切实在修行上下工夫。他说:“出了家并不是一闲了事,切莫走错路头,由闲变成懒,天掉下来都不管。”“众生是个被环境支配的动物,无论遇到顺的环境逆的环境,一拉便去,……修道好比打仗相似,当那浓雾密布大雨倾盆,正是天时赐予的好机会,赶快一鼓作气冲破敌方的阵线,然后凯旋归来,吃着太平宴,何等快乐。”出家非为消极避世,虚度时光,应当积极对待人生,展开修行活动。

说到修行,法师以为必须如实做起。他说:“修行做工夫,非要把一个道字,融化会通廓大范围,一定要贯彻到行住坐卧的威仪上,表现到日用的生活上,令人一望就知道是一位道人,浑身充满着盎然道气。那种古朴道貌,更是和蔼可亲,听凭你有多少俗尘烦恼,触着这位道人的道风,随时就会吹散一半,当下得到清凉。”(《佛教经济十二门论》)这种道人和道风,也正是法师自己努力的方向。他在《夹山弈叶集序》中说:“夫人厕于天地万物之间,卓然而称灵矣,若不克自振奋,求符其实,甘堕庸碌者流,终其生一无建树,固已辜负此昂藏之躯,得无为万物所嗤笑乎?吾辈况复剃发染衣,寄迹佛门,有尘外高士之誉,试一整心摄虑,反观内照,必将增不寒而慄之悚!”在对自身严格要求的同时,包含着对破戒僧的善意的批评。

法师的道德实践也确实足以令人感佩。他生活简朴,粗衣淡饭,数十年如一日。他曾说:“少欲知足清净自守,衲衣蔬食朴素成风,故能感发信仰受人恭敬。”(《历史上僧人参政之光辉》)据莲庆《痛念亲教震华法师》回忆说:“师虽历主法席,初藉为教学助缘外,不作得天独厚之想。自守简朴,待人接物,尤极温和。玉佛往日道粮垂绝,尝以黄面作食,酸苦不堪下咽,住众多因此远去。师唯恨无力改善,从未独作好食。出门俱步行,稍远许雇车代步。师昼日处理寺务教务,阅读著作常在深夜,而上殿过堂,领众焚修,从不间断。”作为住持,法师的自守精神十分可贵,足以为后世僧众之楷模。

法师受近代社会思潮影响,在太虚大师的基础上,对佛教的社会功能也有比较开放的思想认识。在他看来,佛教徒的爱教与爱国是可以统一的。由此出发,他既批评佛教与世事隔绝的态度,又反对僧侣混同于政客的行为。

法师在所著《历史上僧人参政之光辉》中写道:“社会人士,对僧徒向有一种矛盾批评,即僧徒关怀时局涉谈国政民治,便认为六根不净;反之,僧徒精进自修理乱不闻,则又认为人类绝物。时而如彼时而如此,人情反复无常,可谓极尽尖刻之能事。”又说:“然则出家学佛,一味肥遁自甘,得无与国家政治完全脱离关系乎?曰是又不然,爱国不分界限,出家学佛亦可爱国;为政不必居官,出家学佛亦可为政。”他支持僧徒的积极参与爱国的政治,“绝不能以方自外,更不能以国自外”,“僧徒站在国民立场,注意本身之民事,自属应有权益”。

在法师看来,历史既然进入了“以民立国之时代”,所有人都应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所以然者,国为吾之国,吾不得不护,教为吾之教,吾亦不得不护。同时国得其护则民赖以救,教得其护则生赖以度。国与教相为依辅,民与生结成同体,力量必益增雄厚,功用亦更为显著也。果能明了通达此义,则居官不碍为僧,随缘仍旧不变,斯可与言政治矣。”(《历史上僧人参政之光辉》)他所说的政治参与,主要指兴利除害、洞察民情、造福社会等方面,诸如帮助生产、开发交通、利济行旅、翊赞教育、解除疾病、赡恤灾荒等慈善公益事业。

法师又从国民义务的角度说明僧伽参与政治的理由,他认为,“僧伽为国民一分子,既受国家的保护,对于爱护国家义务,自亦不能例外”。又认为,“从来人类生活,多仰给于社会,决没有一人可以脱离社会一切需要,而自存在。……所以不论为僧为俗,皆有爱护国家的必要”(《僧伽护国史·弁言》)。将民众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认识显然属于时代的进步,显示佛教界的有识之士在新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下,思想有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思想也与太虚所倡的“人间佛教”相合。

同时,法师也告诫僧伽,“今后出家僧众,假使因时势所趋而走入参政之途,幸望仍以古人之信条为信条,不可忘失本来面目,而流为普通之政客也”(《历史上僧人参政之光辉》)。所以,他所说的僧伽参政,奉行的是佛教为善去恶的理念,充满了慈悲救世的精神色彩。

概而言之,震华法师的思想和活动,是近现代中国佛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与太虚大师相互发挥印证。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0期 目录

排版|正信

一代高僧——正果法师

净因法师

 

在海外读书多年,方知华侨中信佛教者颇多,回过探亲时,他们常常向我询问同样的一个问题“国内佛教界中,谁是当今的高僧,我们想去亲近”。起初以为这很容易回答,便向他们推荐了几位社会地位高而且知名度大的法师,华侨们听后评论说:“这些法师我们早就知道,他们的知名度确实很高,但充其量只能算是”名僧“,不能算是”高僧“。听到这种评论后,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静下新来想一想”名僧“与”高僧“确实有区别。”名僧“顾名思义就是名气大、知名度高,至于这种名气从何而来;却因人而已。有人是天生的”福报“无须劳碌、一等待、二忍耐,时机成熟,名利自然而来;有人在自己的名利大厦上不断”添砖加瓦“,辛苦了一辈子;有人为了名利而投机专营,吹牛拍马、阿谀奉承;有人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甚至以出卖自己的人格为代价。”名僧“的比率往往很小;即使”成功“了,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只落得个”名僧“的空名。而对自己的生死大事却毫无益处。‘高僧”的内涵则非常丰富,现以正果法师为例,略说一二以此来纪念正果法师圆寂十周年。

 

 

一、以德感人

 

我出家前便喜欢逛书店,看“杂书”,在一般人眼中,佛书自然属于杂书之列。也许上因为这些杂书看多了,成了我以后出家的因缘之一。一九八四年秋,我到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求学,法源寺离琉璃厂中国书店很近,一有空常去那儿转一转。那时书店中很难见到佛教方面的专著,每当看到书架上又多了几本新的有关佛教面的书籍时,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然后总是想方设法买下来。

一天下午,我又和往常一样在中国书店中转悠,突然看到中华书局最新出版的《五灯会元》上中下三册,打开阅读后,为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所吸引,为高僧们的动人事迹所感动,真是爱不释手。但看看定价,二十六元,这在当时来说就是普通工人近一个月的工资,对向我这样的学僧来说当然是无能为力购买。回校后不久,学校便给我们每人一套《五灯会元》,硕士正果法师给结缘的。我当时很高兴,后来又说,正果法师数十多年未回老家探亲,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一些钱,准备回家探亲之用,可当他得知《五灯会元》出版后,十分高兴便把准备探亲用的钱先拿来买书,给佛学院学僧结个善缘,鼓励我们在禅盯上下工夫。

正果法师向来两袖清风,不名一文,后来终因无钱而未了回家探亲之心愿,直到八七年圆寂为止。我得知以上情况后,心中感慨万分为他老人家人格所感动,便发了个愿,每天看几页《五灯会元》。读后收益良多,我想这也是他老人家的苦心所在。

以上类似的事不胜枚举。比如,为了培养青年学僧,正果法师在广济寺开办了一个僧伽培训班,老师的学费都是他个人支付;贫苦学生读书有困难,他便解囊相助;有人生活有困难,他便主动帮助。据说临圆寂时,他还欠千余元。后来还是中国佛教协会帮他还清欠款。这在中国佛教近代史上,除印光大师、弘一律师等外,是绝无仅有的事例,极为感人。

反观当今海内外佛界,不少僧人在物质财富上越来越富有;庙越修越富丽堂皇,车子越做越名牌;在社会上知名度越做越大,逐渐跨如了“名僧”的行列。但很少有人在僧团中提倡简朴、清苦的修道生活,实在是佛教的一大悲哀!

正果法师以德感人的事迹还很多,譬如“文革”期间,不少无知的人们狠狠地批斗过他。“文革”后,他不但对往事一笑了知,而且招待曾经打过他的人,并为他们出车票,和他们谈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人在他这种具有宽大的宗教家胸怀的招感下痛哭流涕,为佛教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

总而言之,自古以来,高僧们的共同特色是并非以权压人,而是以德感人,然后教化一方、利益众生。

 

 

二、以道化人

 

作为高僧的第二个特色就是以道化人,只要有机缘,他们就会向人们讲解佛法,弘法利生。正果法师一辈子写作不辍,讲学不停,弘法育人,为“文革”后佛教的复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九八六年是法尊法师圆寂五周年纪念日,得知正果法师欲朝五台山,为法尊法师扫塔,我表达了想随其前往五台山的愿望,法师得知后,不但欣然答允,还主动安排人帮我买火车票。到五台山的第二天下午,天下着大雨,无法出去,正果法师便请寺中僧人和信徒聚集在一起为他们开示、讲解佛法,这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平时只要正果法师有空,就会来到佛学院,为学僧讲座,有时他讲得高兴时,竟忘了时间。时间久了,极个别同学打起瞌睡的来,正果法师见到后,便作狮子吼,惊醒了无数瞌睡的众生,吼声至尽犹存。

 

 

三、具足正见为法忘躯

 

为了振兴佛教,抗战期间,太虚大师在四川缙云寺创办汉藏教理院,传授佛经教义。前来受学者甚多,盛极一时。解放前夕,很多有名的法师都去了海外,有人不仅劝法师也一同走,而且主张把汉藏理教院也迁移海外。据说法师坚持留下来,因为凭着他对佛法的正知正见,法师明白无论社会如何改变,维持有伦理道理的社会则不能变,这是任何社会都需要的。在这个方面佛教是大有作为的。为了大陆上的芸芸众生,不顾个人安危,他毅然决定留下来,为佛教留下一粒佛种。

“文革”期间,法师和许多宗教界知名人士一起被下放到湖北农场养猪,在很多人心目中宗教算是彻底的完蛋了。在佛教界中,对佛教丧失信心者大有人在,此时最能考验一个人对佛法的正知正见。曾和法师在一起在农场生活过的圆湛法师告诉我,当正果法师看到很多人垂头丧气,对佛教没有信心时,正果法师非常坚定地说:“佛法不会完,有我在,就有佛法在!”在那特殊岁月中,没有对佛法之深刻体会,深得法味,为法忘躯的精神。怎能发出这掷地有声,流传千古的誓言!

文革期间,因经受不住考验而还俗改行者不计其数,有位好心的信徒也主动为正果法师介绍对象。有一次上课是,正果法师讲述了这段故事。他与女方见面后,为她讲解人生短暂,苦空无常的道理,宛然谢绝了对方的好意。事后正果法师批评那位“好心:的信徒,说她太糊涂,学佛多年,仍不知爱欲为生死之根本,应断除之道理。

作为高僧,由于他们对佛法有正知正见,深首法益,所以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们都能保持一个正念,无法改变他们对佛法的追求,对了生脱死境界的向往。

 

 

四、培养后学 绍隆佛种

 

自古高僧,都能随机教化众生,淳淳告戒后学,使佛教后继有人。

在北京读书期间,有机缘亲近老法师;一九八六年又有幸随正果法师朝五台山。期间,他老人家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教导我做人的道理,这对改变我的人生观,奋发向上无疑都具有极重要的影响。

在做人方面正果法师一再引用古德的一名言告戒我:”有德无才僧中宝,有才无德僧中刺。“这使我明白,对一个出家人来说,德道是首位,其次才是文章学问,没有道德,知识越多越危险。

在振兴佛教方面。正果法师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若能抓住讲堂和禅堂,将来佛教的振兴就有希望。“爱这二堂中,禅堂主要是指个人的修行,个人若能通过修习禅定而体现到禅悦为食的境界。深得法味,就能在逆境中不退转,顺竟中不迷失,并以此为资粮,教化苦难的众生,使他们早日离苦得乐,这也是出家修行人的本分事。

总而言之,我们举行正果法师圆寂十周年纪念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缅怀当代高僧正果法师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是通过纪念活动,能激励我们新一代的僧伽,以正果法师为楷模,象正果法师那样,看破放下,淡薄名利。在物质财富上越来越穷;在精神财富桑越来越富有;在禅定上要越来越深,体验法味,才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天师表(比丘),纪念正果法师的意义。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0期 目录

排版|正信

生活法味三则

助人为快乐之本

  辛瀚

 

总是习惯在这家店吃午餐,因离补习班近而且老板人又亲切。某天中午,我一样到那家店去吃饭,饭后我很满足地走在路上,准备回到补习班继续冲刺。

就在这时候,一位老婆婆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车上载满废弃的用品。她吃力地从我身旁驶过,我征征地看着她。正当她要驶上爬坡路段时,我突然警觉地一箭步跑过去,在车子后面帮她推,希望能减轻她的负担。她可能觉得车子变轻了,于是转过头来看,我正推着车子对着她傻笑。这时,老婆婆也靦腆地笑了。那一天我书读得特别快乐。真是印证了“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句话。

 

 

闭关容易守关难 

圆明

 

记得,佛光会中华总会第四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时,吴伯雄先生致词说:“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精神的充满实是我们的财富。”

经济的不景气、精神生活的失序,导致社会问题丛生,人与人之间产生冷漠与隔阂。当务之急是要充实精神生活,而佛法的禅修,是增进精神生活的不二法门。星云大师说过:“要有道德的生活,才算是有修行。”

提到修行,正如憨山德清大师所说:“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一语道出,不用心,修行也枉然。修行之难,难在修心、静心。古人所提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是禅修要领。在修行路上曾经请问禅师:“如何坚定信念?”禅师说:“能坚守定、静、安、虑、得的功夫,不为物移,不为物迁,才算是真修行人。”

修行者最难革除的除了贪、嗔、痴,就是规范“身、口、意”三者。因此要严加督促自己,在灵修过程中克制自己的私欲,坚定意志,精勤于善法的修持,才有功德圆满的一天;早日脱胎换骨,达到涅槃的境界。

正如《法句经》所言:“精勤于善法,才能成就佛道。如同繁殖许多花朵,才能成就一座美丽的花园。”愿以此与修道路上者同勉。

 

 

转个弯就好 

  林伶

 

在经济不景气的社会,往往好工作难寻,有时后找到一份工作,也会因不能胜任或出差错而自责难过,想离去又遇父母的不谅解,这时真想永离红尘。

有一天搭公车时,看见车上有一首小诗,其中有这么一句:“不是路已走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激发自己勇往直前。

这句话其实很有意思!当你遇到一件事无法解决,甚至是已经影响到生活、心情时,何不停下脚步,暂时想一想是否仍有转阛的空间?或许换种方法、换条路走,事情便会简单点。但是,通常在心情低落的那一刻,我们往往来不及想到这些,只是一昧在原地踏步、绕圈,让自己陷在痛苦的深渊中。

生命中总有挫折,那不是尽头,只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放手不代表承认失败,只是为自己再找条更美好的路走!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1期 目录

排版|正信

淡忘与身心健康

香光 编

 

殿卿有一个不变的话题,那就是自己在孤儿院所受的苦楚,在读书时的穷困,因家境不好而受到的冷遇,还有婚姻的挫折,以及亲戚、朋友如何如何对不起自己……为此一直抑郁寡欢。其实,这都是数十年前的陈年旧帐了,他却为此所困,耿耿于怀,始终不开心,常年处于负面、阴暗的心态中,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这样活着真是痛苦啊!

岂不知,有的事情须刻骨铭心,永世不忘;有的事情则要尽快淡忘,所谓事来则应,事去则净。哪些事该被淡忘?应淡忘人生中的挫折与不幸;应淡忘名利的得失;应淡忘岁月的伤痕;应淡忘流言蜚语;应淡忘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应淡忘陈腐、过时的观念;应淡忘冷遇和种种烦恼。这样心理才能摆脱往事的阴影,保持随缘常乐的状态。否则,如纠缠于昔日的痛苦中,久而久之,必会损坏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加州大学一则保健资料提出:81%左右的恶性肿瘤和半数以上的早老性痴呆,都与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及不良信息环境有关。因此,有必要学会淡忘那些负性事件及不良信息,学会心理的自我保护。

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师劝告我们:“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至于横逆一端,须生怜悯心,怜彼无知,不与计较。又作自己前生曾恼害过彼,今因此故,遂还一宿债,生欢喜心,则无横逆报复之烦恼。……金不练不纯,刀不磨不利。不于烦恼中经历过,一遇烦恼之境,便令心神失所。能识得彼无什势力,其发生劳扰心神者,皆吾自取。经云:若知我空,谁受谤者?今例之云:若知我空,烦恼何生?古云:万境本闲,唯心自闹;心若不生,境自如如。”(《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81-82页)如此,则能淡化烦恼,少生烦恼,心境平和愉悦,久而久之,则能不为烦恼所动,犹如中流砥柱,宠辱不惊,处之泰然。有了这份修养和快乐,就是人生的成功。谁不愿拥有一个不为烦恼所动的快乐人生呢?

因此,对错怪或伤害过自己的人,我们的心灵不要被仇恨、烦恼所蒙蔽,怒火中烧、烦恼怨恨,对自己比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即使在不如意的环境中,也要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欢乐与友爱的生活。那么,回想我们所恨的人的一些优点,念及他的本质善良及曾作过的好事,而对他拙劣的一面视而不见,如此怒气可能会缓和下来,烦恼会烟消云散,心中会充满慈悲。(参观达摩难陀法师:《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

是的,人生短暂,何必对过去的痛苦耿耿于怀呢?何必要自己伤害自己呢?对我们最有害的是怀恨、不满和烦恼,如果把怀恨、不满和烦恼融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愈。我们一定要将过去网开一面,宽恕所有的人;而宽恕别人,就是爱护自己,是真正、彻底地爱护自己。要知道,最有力量的是宽恕,是慈悲;最有力量的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我们当下就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淡忘不快,可以消解烦恼,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祥和与友爱。这一切其实就在当下的一转念之间:你不妨想想,哪一句是你常说的?这两句是:

“所有的人对我都不怀好意。”

“所有的人对我都有很大帮助。”(参观露意丝茜:《生命的重建》)

那么,什么事情须刻骨铭心,永世不忘呢?是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所谓:人对我有恩不可忘,我对人有恩不可不忘。“虽行布施,而不希求施所得果,……虽有所作而无执著。”(《大般若经》卷第四百六十)为何要牢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因为要随缘报恩。猫、狗之类尚且知道报恩,何况人乎?不知报恩如何作人?故佛家提倡上报四重恩:祖国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

那么,为何又要淡忘自己对别人的恩德呢?因为念念不忘所施之恩,就意味着时刻期待别人的回报,其心态迹近放高利贷者。一旦对方不报答,或报答得不够,势必恨从心起,大骂其“白眼儿狼”、没良心。于是,烦恼丛生,反目为仇,善缘竟成恶缘。这可真是划不来!所以应虽行布施而不求回报,作而不执。这就是智慧(般[读波]若)。有了这种智慧,就能度过烦恼的激流,到达无忧、安乐的彼岸。彼岸何在?就在慈悲与智慧的“当下”!

淡忘不快,作而不执,这是智慧、洒脱,也是审美:

瘦竹长松滴翠香,流风疏月度炎凉,

不知谁住原西寺,每日钟声送夕阳。(《五灯会元》卷十六)

 

点击返回戒幢电子杂志总021期 目录

排版|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