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科技·佛教

 

陈星桥

 

一、人的愿望

 

无论是谁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愿望,它给予人生的力量是很大的。不过在诸愿之中,有的能实现,有的不能实现,通常来说不如人意的居多。现实的人生是错综复杂的,我想人如果思想豁达,就能幸福,否则就会感到不幸和悲哀。在这方面,古代的格言和寓言故事很多,例如中国的”塞翁失马“寓言就很有名。

人类朴素的愿望在佛经中多有表现。最有名的是《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它包括了人世间种种美好的愿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十八愿(念佛往生)、十九愿(临终接引)和四十四愿(具足德本)。不过其他诸愿直接反映了平民百姓纯朴的愿望,也颇耐人寻味。例如:

愿人类泯除种属差别、肤色差别,成就如来金身(第三悉皆金色愿);泯除妍丑之别而成就端庄之仪(第四无有好丑愿);能见十方诸佛国土(第六天眼通愿);能闻十方诸佛说法(第七天耳通愿);能知他人心之所思(第八他心通愿);无论何处皆能随念而往,如行于空(第九神足通愿);寿命皆能无限延续(第十三寿命无量愿、十五眷属长寿愿);

身强体壮(第廿六那罗延身愿);辩才无碍(第廿九得辩才智愿);具足智慧(第三十智辩无穷愿);国土清净,无诸公害与邪恶(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服式之裁缝、洗濯、干燥、漂白一切随心(第三十六衣服随念愿),等等。

有趣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诸愿有的已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实现。例如:依电视机获”天眼通“;依收音机获”天耳通“;依喷气式飞机获”神足通“,依自动缝纫机和洗衣机实现”衣服随念“等。但是,即使这些愿望都实现了,谁也不会认为这个世界就成为极乐世界了。要知道,在所有的愿望中,涉及人的本质的愿望是不易实现的,即使医学或生命科学十分发达,人类也逃脱不了生老病死苦。

 

二、尖端技术的概况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谓的尖端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它在实现人类相当一部分愿望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和战争等阴暗面。在论及这些之前,先介绍一下最近的尖端技术中,宇宙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和微电子学等领域的概况。

目前从东京成田机场到美国纽约的直航班机大约需要12~14小时,计划将这个时间缩短为两个半小时,为此将开发时速约三万公里(音速的25倍)的飞机。东京到纽约约有一万公里,如用时速三万公里的飞机,只需20~30分钟就行了。不过因为乘坐的是人,飞机升、降时都必须渐渐的加速和减速,因而两个半小时还是需要的。据说这个计划已在实施,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计算机性能问题,它要求计算机在极短的时间内计算、处理高速飞机的所有技术问题。象这样超高速性能的计算机一旦被开发出来,其影响就不单单限于航空工业,将涉及人类的整个生活。

在宇宙科学领域,尽管有运载火箭发射失败等现象,但火箭发动机及空间技术确实取得了很大进步,不久宇宙基地的建设也将开始。我想,到21世纪时,除陆、海、空以外,作为第四号舞台的宇宙将进入人类活动的领域。

在尖端技术诸领域中,最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超导技术。超导现象是约在70年前发现的,当温度冷却到-270℃左右时,输电线路电阻变成为零,这样,大电流可用细导线输送,又没有电的损失,就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发现了各种材料,即使在比-270℃更高的温度下也能出现超导现象。我想,如果有一天忽然发现了在常温下也能显示超导现象的物质,那就意味着发电机将几乎不需用输电线,那么新的产业革命就将到来。这种不可想像的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出现。

生命科学是与人类自身有特殊关系的学科,原称生物学,有悠久的历史。不过以前只是以分类学和形态学为中心。到了近代,生物学广泛地引入了物理学和化学的方法。在二十五年前,认识了掌管生物遗传的遗传主体,它是被称为核酸的分子,并且知道其构造不止两层。现在对这种分子已能逐渐地予以控制、操作,这种技术称为遗传工程学。

细胞是由分子集合而成的。人工使细胞分裂或使细胞合成,这种技术就是细胞工程学。由于合成细胞不会带来副作用,因而已被用来制作免疫用的药品等。生物是集合了许多细胞而构成的,制作出新的生物品种的科学叫做发生工程学。有报告说,现在已能制造出世上从未有过的新的老鼠种类。今后真是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产生。

 

三、人的问题与佛教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尖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旦失控,也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灾祸。这使人们平添了许多忧虑,甚至迷失了方向。

即使在科技工作者中,也感到种种的困惑。例如,在尖端技术第一线工作的人多为自己的工作成就而洋洋得意,但也有少数人从此离开第一线,因看不见光明的前景而消沉起来。要在科学技术的某一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有所发明创造,重要的是必须作出百倍的努力,而一些在尖端技术一线的工作者常常为担心别人超过自己的恐惧感所困扰,甚至因为过于劳累,得了神经衰弱或神经官能症,最后被迫去自杀。对于今后的科技工作者来说,要求具有更加敏锐的直觉和不断更新的独创精神,这就必须有产生、支持这种精神品质的人生观。而这种人生观依靠科学来给予恐怕是不可能的。相反地,一些科学家面对近代生命科学的急骤发展,产生了”人究竟如何认识、把握自身的生命“的疑问,并向宗教家、哲学家提出了这一问题。

由于这种情况,人们开始重新评价东方思想,特别是大乘佛教思想。因为佛教否定存在宇宙创造神的说法,强调最可尊贵的是人类自身,教导人们去追求无限光明的永恒,它能给予主体性意识极强的现代人以生存、奋斗的勇气。

然而人又是一种脆弱的生命,整天要为各种各样的现实苦难所烦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惊人的进步。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来看,已经步入了长寿国之列。可是即使这样,也难免一死,应知人类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自古以来,日本人依靠对佛教的信仰多少能缓和这深藏在心中的痛苦。一般来说,从参拜的佛像上看,日本人最感亲切的佛是阿弥陀佛;在菩萨中是观音菩萨;在密教的明王部是不动明王;在天部是大黑天王。其实无论哪一尊佛菩萨都能消灾赐福。因为能解脱人们的现实苦恼,所以佛对日本人来说特别有缘。

不动明王久远以来即为众生消灾除难,尤负盛名。然而不知为何,人们对他总带着几分畏惧之情。不动信仰从古代印度发源以来,就与民众的心息息相通,承蒙弘法大师的弘扬,不动信仰传来我国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即成为融合于国民生活的一种信仰。不动明王能慈悲摄受所有的人,不管你的参拜是三心二意,还是带着别的什么动机,都能平等地对待。只要我们虔诚的信仰,就能与不动明王的悲愿相应。

译者附记 本文原载日本佛教杂志《智光》,作者武藤义一,系日本琦玉工业大学校长。

 

 

  (原载《法音》1990年第10期)

编辑:李路野

佛教与旅游

 

陈星桥

 

近两千年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广,对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事业的开发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游方问道在佛教界有着悠久的传统。佛教有一部流传极广的大乘经典《华严经》,该经的《入法界品》介绍了善财童子从文殊菩萨处发心问道,继而百城烟水,前后参访请教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终于证入“华严法界”的生动事迹。千百年来,中国佛教徒以善财童子为榜样,通过“西行求法”、游方问道、朝礼名山胜迹的活动,促进了民间旅游活动的成长和发展。

中国僧侣的游方问题是受佛陀“游行教化”传教方式的启发而形成的。早在东汉中叶,中印佛教徒就开始了交往。汉明帝时期“白马驮经”佛教东来的历史记载,生动地反映了伴随佛教传播而兴起的旅游活动。自那以后,不断有古印度和西域的高僧大德来我国译经传教。如安世高、安玄、支娄迦谶、支矅、竺佛朔、佛图澄、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菩提达摩、真谛、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等。他们博学多识,孤身远游,在传播佛法的同时,还带来了异国他邦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崇高的献身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僧人寻求佛法、朝礼圣迹的热情,形成了持续千年的“西行求法”运动。他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或走陆路,或行水道,“轻万死以涉葱河(今新疆一带),重一言而之奈苑(泛指印度)”。其人数之多、路程之遥、行旅之艰、历时之久,在古代旅游史上都是罕见的。在成百上千的求法高僧中,以法显(?~约422)、玄奘(600~664)、义净(635 ~713)最为著名。他们每到一地,即寻访明师,学习佛法,并了解当地的山川形势、国俗民情,学成归国时带回大量经籍图像,并积极从事翻译工作。他们撰写的游记性专著《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和《南海寄归内法传》等,是今日研究古代印度和南亚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资料,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隋唐以后,中日佛教界的交往日益增多。隋大业三年(607)日本圣德太子首次派遣使节团访问我国之后,即不断派遣青年学生和僧侣来我国留学,进行各种学问和佛学的研究。留学僧中比较著名的有道慈、道昭、空海、最澄、圆仁、圆珍、常晓、圆行、慧萼、成寻等。他们传承了中国各宗佛学,回国后都积极传播中国的佛教文化,分别创立了日本的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真言宗等。圆仁著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成寻著有《参天台五台山记》,成为研究我国唐、宋佛教和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我国普陀山观音道场因慧萼的“不肯去观音”的因缘而开创,也是中日佛教交往中的一件盛事。

我国高僧应邀赴日传教的也很多,比较著名的有道璿、鉴真、隐元等。尤其是鉴真和尚,为法忘躯,六番东渡,将中国的律宗传入日本,并带去大量的佛教经像及药物、艺术品等,对发展日本的医学、建筑、文学、书法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为中日文化交流而经历的艰苦历程,已经成为鼓舞两国人民友好关系不断加深的精神动力。

“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出家人云水一身,无牵无挂,以参访善知识、弘扬佛法、化导众生为务。因此,长期以来,僧人“行万里路”,参礼名师和圣迹,一直是受到重视和推许的。尤其自禅宗兴起以后,禅者寻师访道之风盛行,如赵州从谂禅师80 高龄而行脚参方,汾阳善昭禅师平生参81位善知识。由于参学问道的需要,在唐末还逐渐形成了四个朝拜中心:一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圣地;二是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三是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四是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到了南宋,由于史弥远的奏请,规定禅院等级,因而设有“五山十刹”以为禅者游方参请之地。明代开始,又形成了参拜四大名山的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佛教徒的参方活动虽有其特定的意义,不能与旅游活动划等号,但是,如果对参方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却又不难看出它与旅游活动的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徒的确是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不仅如此,他们同时还是佛教旅游胜地的建设者。在印度佛寺按其性质、作用的不同而有多种名:供四方游僧停息学修之所,名为“招提”,乃“四方”之意;供奉舍利(灵骨)、尊像、塔婆者谓之制底,为信众朝礼参拜之地;有经藏及大德说法者谓之毗诃罗(精舍),为学僧游学听闻熏习之处;山林中静修之舍名曰兰若,俗谓之茅蓬;其兼园林之胜者谓之伽蓝(即僧伽之园、众园)。我国佛教名山古刹不仅兼具以上诸义,而且兼有经悠久历史之积淀而成的文化价值。如被誉为“清凉胜境”的山西五台山、“南海佛国”的浙江普陀山、秀甲天下的四川峨眉山和以奇峰劲松著称的安徽九华山,完全因四大菩萨的感应和佛教徒的长期开发、苦心经营而成为名扬天下的四大佛教名山。环顾我国各地,凡有佛教寺塔之地,无不翠枝如黛,碧草如茵,环境清幽,景色宜人。古联有云:“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高僧大德所作的贡献及其艰苦创业的精神令人钦敬!

在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大都喜欢瞻礼佛寺,文人墨客尤喜与名德高僧结方外交。寺院也因历代文士显宦的流连过访,题咏诗文,留下了无数不朽的艺术杰作。在今天,国内外游人无不以游历名山古寺为快:在万木掩映之中饱览布局井然、古色古香的梵宫宝殿和端庄慈祥、栩栩如生的佛菩萨塑像,领略“佛国净土”清净庄严,超尘脱俗的意境,佛教寺庙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

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较晚。只是在近十年中,由于全国实行改革、开放,才使旅游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在佛教方面,由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名山大寺修复开放,宗教活动正常开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和香客。广大佛教徒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上海玉佛寺每年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其中1986年为37万人次,1987年1~9月份就有近40万人次,是上海接待外宾人次最多的单位。又如江苏、湖北、福建、浙江等地寺庙都兴办了素食馆、茶社等自养事业,大大方便了往来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这说明佛教徒在发展现代旅游事业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又,寺庙的开放,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友人到寺观教堂参观,见到教徒的宗教信仰受到尊重和保护,感到十分高兴;大批的华侨、台港同胞回到大陆寻根问祖,见到千年古刹保存完好,感到欣慰,其中许多教徒积极为寺庙的修复做功德,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出力;各地的信教群众在生产劳动之余,朝山礼佛,精神上得到满足,生产积极性更高。可见切实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名山大寺的宗教特色,对于旅游事业的发展、民族团结、海外联谊、国际友好往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的佛教名山胜地,有关部门片面强调旅游的营利性、娱乐性,全然不顾佛教名山大寺的宗教特点和文化特色,大建宾馆、招待所,大量开设荤菜馆等,有的还在寺内摆展览、搞游艺、设音乐茶座,严重破坏了佛教名山寺院宁静的宗教气氛,真可谓大煞风景。有的地方搞佛教名山的规划设计,不征求当地佛教协会的意见,以致新建宾馆、招待所、荤菜馆大大多于寺庙。有的地方在佛寺中设供不属佛教的偶像,如老狼神、胡仙堂等,使游客啼笑皆非,影响很不好。还有些地方存在与僧争利的现象,不按政策规定交还应属寺庙的文物、山林、房产以及财权等;有的还随意安排俗人到寺庙工作,影响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使寺不像寺,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寺庙建设与旅游事业是相辅相成的。上面所列的一些事例虽然只是一些个别现象,但影响很不好。它损害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损害了广大教徒的宗教感情和合法权益,也妨碍了我国旅游事业的正常发展。

佛教名山大寺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也是国内广大游人乐于登临造访的名胜。佛教名山,顾名思义,是因为有了佛教才成为名山的;因为是佛教名山,才有成千上万的人慕名游访。因此,正确认识佛教名山与旅游事业的关系,并加以妥善规划和安排,就能使佛教名山与旅游事业相得益彰;如果像本文列举的那些损害佛教名山大寺宗教气氛、不顾宗教特点大搞违章建筑等现象不及时纠正,就会使佛教工作与旅游事业两败俱伤。这种简单明瞭的道理,人们是容易理解的。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使佛教工作与旅游事业能够协调发展。

 

  (原载《法音》1988年第6期)

编辑:李路野

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四——不空三藏

 

陈星桥

 

不空(705~774),全称不空金刚(是他受灌顶的号),是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生于公元705年(唐神龙元年),自幼丧父,随其叔来住东海,14岁时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遇见密宗大师金刚智,随侍受学,并同来中国,720年(开元八年)到洛阳。20岁时在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此后广学唐梵经论和密法,在金刚智译场充当译语,尽传其学。金刚智逝世后,不空秉师遗命并携朝廷国书,于天宝元年(742)率领弟子含光、慧、李元宗等僧俗37人,乘昆仑舶,经诃陵国(在今爪哇中部)到达狮子国。因是大唐来使,不空受到狮子国王尸罗迷伽的优礼接待,安置于佛牙寺。不空遂依止普贤阿阇黎,入坛重受金刚顶瑜伽秘密总持、五部灌顶、曼荼罗法、三十七尊、护摩等法,前后三年;并广事搜求密藏和各种经论,获得陀罗尼教《金刚顶瑜伽经》等80 部,大小乘经论20部,共计120卷。不空返唐时,狮子国王尸罗迷伽请附表,并托献方物,不空遂同使者弥陀携带献物和梵夹等,于天宝五年(746)到达长安。他奉敕在净影寺从事翻译,并被延至宫中,设内道场,为玄宗等灌顶,又开坛广为四众授法。后因其祈雨止风有验,赐号“智藏”。肃宗至德元年(756),不空奉敕从武威还都,住兴善寺开坛灌顶。后来长安被安禄山攻陷,不空仍然秘密派人向肃宗奉表起居,“又频论克复之策”。因此至德二年(757)肃宗还都以后,不空备受皇帝的礼遇。乾元元年(758),不空上表请搜访梵文经夹加以修补,并翻译传授,得敕许将中京(长安)慈恩、荐福等寺,东京圣善、长寿等寺,以及各县寺舍、村坊,凡有旧日玄奘、义净、善无畏、流支、宝胜等三藏所带来的梵夹,都集中起来,交给不空陆续翻译奏闻。这是唐代对梵文佛典的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在兴善寺)。可惜会昌五年(845)唐武宗灭法,大兴善寺被毁,大批的梵夹也就损失了。

代宗时,对不空的礼遇弥厚。永泰元年(765),为嘉奖其译经之功,制授特进试鸿胪卿,加号“大广智三藏”。766年,不空使弟子含光到五台山造金阁寺,继又造玉华寺,并奏请于金阁寺等五寺各置定额僧21 人,从此五台山遂成为密教的重心。大历九年(774),不空示寂,世寿70,僧腊50。代宗为之辍朝三日,在《追赠不空和尚诏》中说:“……本乎尚德,敬顺时典,可开府仪同三司,仍封肃国公,赠司空。谥曰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尚”。(《全唐文》卷四七)建中二年(781),德宗教准不空弟子慧朗在大兴善寺为不空立碑。

在不空弟子中,被认为能尽传五部之法的有金阁寺含光、新罗惠超、青龙寺惠果、崇福寺慧朗、保寿寺元皎和觉超,时称六、哲。其中惠朗年最长,继席法位,教授后学。

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被尊为开创中国密宗的“开元三大士”,而不空的影响尤著。他在华“弘教数十年,备受朝野崇奉,或化河西,或居岭表,或居关内,或处王宫,……亲承圣旨,为灌顶师,妃主降阶,六宫罗拜;三朝宠遇,恒建道场。……授以列卿,品加特进,冠绝今古,首出僧伦。”又据赵迁《不空三藏行状》说,他居灌顶师位四十余年,受法门人以万计。从他授比丘戒的弟子也有二千人,他们或参与译事,或对其译经传法尽力护持,使密宗至他而臻于鼎盛。

不空自幼来华,能够通晓中国的语文和文化,这对于他的翻译佛经是一个优越的条件。据唐圆照《贞元释教录》记载,不空先后在长安、洛阳、武威等地译出《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等显密经轨总计111部143 卷,其中绝大部分为密宗典籍,为密教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他与罗什、真谛、玄奘并称为“四大译师”。

 

(原载《法音》1988年第10期)

编辑:李路野

佛教的圣物——舍利

 

陈星桥

 

舍利是梵文(印度古典语)Sarira的音译,意为骨身或灵骨。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珠状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

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两种。佛的遗骨叫做身骨舍利(生身舍利),佛教经卷叫做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

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如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师的真身,称为全身舍利,目前已发现的佛舍利则为碎身舍利。相传释迦圆寂火化后,当时印度境内有八个国家的国王分得了佛陀的舍利,并建塔供奉。二百年后,统一印度的阿育王又将这些舍利分藏于众多的佛塔内分布各地。公元前后,随着佛教的传入,有众多的佛舍利不断传来我国,朝廷或佛教徒陆续为之造塔珍藏。塔这种建筑最初就是为供奉佛舍利而产生的。

舍利的颜色常见的有三种,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赤色的是肉舍利。据佛经上说,佛陀遗体火化后,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可见舍利还可以是彩色的。

 

(原载《法音》1987年第4期)

编辑:李路野

张宝胜应邀在广济寺表演“特异功能”

 

陈星桥

 

1月16日,应中国佛协的邀请,国防科工委507研究所张宝胜在北京广济寺作特异功能表演。

表演开始之前,原国防科工委主任张震寰向出席观看表演的佛教学者、僧人、佛学院师生及佛协工作人员共二百多人介绍了研究特异功能的意义和关于张宝胜同志在特异功能方面的珍闻趣事。他说,人体特异功能属于尖端科研项目,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研究。《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面就有辩证法。特异功能现象说明色与空是同一个事物。他还说,从佛教的角度来讲,特异功能不过是一种雕虫小技,但我希望它有助于中国佛协和中国佛学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赵朴初会长也讲了话。他说,在过去一次表演中,张宝胜将我的一张名片嚼成纸浆,然后放在手上搓揉,几分钟后,名片又按原样复原了。这张名片我至今还保存着。赵会长说,我们佛教徒要对这些“小事例”作大研究,加深我们对心与色、色与空的认识。

9点30分,张宝胜空手来到会场。他是辽宁人,今年28岁,中等身材,白净的脸上略显消瘦。这时桌子上分别摆着几碟桔子、瓜子和糖,他面前放有一个密封的药瓶(刚从医院取来)和一个密封的信封(封内装有一张人民币和一张空白信纸,纸上有赵朴老的临时题字)。令人意外的是,他首先提出要表演烧衣服。当一位职员脱下上衣放在桌上时,他摸了摸,吹了几口气,看了几眼,顷刻间,衣服燃烧起来了,全场掌声雷动。接着张宝胜拿起了密封药瓶,在手上转一转,并仔细观察了一下,然后往桌上一磕,磕出七八颗药片,又往赵朴老等人的手上磕,共蹦出几十颗药片。正当与会者惊讶不已时,主持人张震寰提醒大家搜搜衣袋,看看是否有药片飞入。大家半信半疑地摸摸自己的衣兜,竟有多人从中搜出了飞来的药片(按:张宝胜可以凭意念奇妙地使物体从甲处“飞”到乙处)。这时,张宝胜从碟子里拿出一颗糖,一会儿,这颗糖奇妙地出现在仍然密封的药瓶内!最后,张宝胜在一个密封的信封上正确地写出了信封内人民币的编号、赵朴老的题字“色即是空”。同时,他还在信封上写了几句感谢的话(按事后拆封,发现信纸上也有同样的几行字,字迹相同,但行款和文字不全同,如信封外写赵主席,信纸上写赵会长)。

表演进行了约1小时。据了解,张宝胜成功的秘诀是,一要有自信心,二要能把物象看空。从他表演怕干扰来看,情绪的稳定和精神的高度集中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原载《法音》1987年第2期)

编辑:李路野

 

“卐”的读音及其意义

 

陈星桥

 

卐(Wan,万)字在梵文中作Sr1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它是佛和十地菩萨胸部之吉祥相,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菩提流支译此语为“万”字,玄奘则译作“德”字,取万德庄严之意。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制定卐读“万”音。今卐为相而非字,故可译为“吉祥海云相”。印度以右旋为吉祥,如礼敬佛或塔,要求右绕三匝;佛眉间白毫右旋婉转等。因此有人认为古来写作“卐”(反过来)形有误(楞严经卷一有“即时如来,从胸卐(反过来)字,涌出宝光”),如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认为应以“卐”为准。

从广义来看,卐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中都有出现。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又,近代德国的纳粹党即“国家社会党”,“国家”“社会党”的德文字头均为“S”,两S交错而成形。希特勒认为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因而于1920 年用作纳粹党党徽。这与上述佛教的意旨没有丝毫的关系。这是我们应该了解并严格加以区别的。

 

 

  (原载《法音》1986年第2期)

编辑:李路野

灵岩山巡礼

 

陈星桥

 

灵岩山地处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圣地。山势挺拔,岩壑奇秀。海拔220米,占地1800亩。因山多奇石,以灵芝石为最,故名灵岩山;又以山势右旋,如巨象回首,而别名象山。灵岩山寺建于山巅,山门朝南,俯临太湖,湖光山色,蔚为壮观。一进山门,即是天王殿,中奉天冠弥勒,形象潇洒自在。后为韦驮坐像,两傍为彩塑四天王像,高4.5米。出天王殿,沿石桥跨过界清池便是大雄殿。殿高25米,宽20米,建于1934 年。中奉释迦牟尼佛坐像,高6米,两傍侍立迦叶、阿难二大弟子,均以香樟木雕刻而成,神态端庄慈祥,造于1897年。大殿两侧是根据《阿弥陀经》所列十六尊者名而塑造的十六罗汉像;后壁供奉的是文殊、普贤和飘海观音像,全部泥塑,装金罩漆,造于1981年。大殿后是念佛堂,1932年建,正门前有印光法师手书“净土道场”四字,堂内供奉西方三圣像,四周设有禅凳,供僧众打坐念佛之用。楼上是藏经阁,藏有历代不同版本的佛经,计四万七千多册。

以上三进是全寺的中轴线,东西两侧贯以长廊。东部以多宝塔、智积殿、钟楼、香光厅为主;西部以花园(过去系乾隆行宫)为主。多宝佛塔,又名永祚塔,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宋代曾重修,明万历中因雷火烧毁了木构塔檐,但塔心砖石结构保存完好,共七层,高33.4米,耸立山巅,与苏州虎丘塔、北寺塔遥相呼应,成了灵岩山的标志。钟楼建于1919年,高15.3米,楼上悬挂的大铜钟是1667年(康熙六年)铸造的。“灵岩晚钟”曾被列为木渎十景之一。楼下为千佛殿,系近年整修。宝塔与钟楼之间是智积殿,1984年新建,中奉智积菩萨画像,两旁陈列有佛教文物。寺内原藏佛教文物一千多件,“文革”中交苏州市文管会保管,1984 年落实了政策,使许多贵重文物重归灵岩山寺。

灵岩山在春秋时期曾是吴王夫差的行宫(馆娃宫)所在地,夫差接受了越王所献美女西施,对她极为宠幸。传说西施在灵岩山住了六年,一日忽对月惆怅,想与嫦娥为伴,吴王竟于山上凿池,池成月现,因名“玩月池”。如今花园里尚存有玩月池、玩花池、梳妆台、智积井、吴王井等遗迹。这些古迹与传说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不少骚人墨客的雅兴,为之吟诗作画,竞骋遐思。“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的这首七绝诗,发千古之幽情,颇耐人寻味。

灵岩山寺饱经风霜,迭有兴废。据《灵岩山志》记载,灵岩山之有寺庙,肇始于东晋末年陆玩司空舍宅为寺。南朝梁天监年间得到重修,名秀峰寺;传说西域梵僧智积菩萨于此显圣,被尊为开山祖师,故有“智积菩萨显化道场”之称。北宋元丰年间,郡守晏知止改律居为禅院;南宋绍兴年间,因与民族英雄韩世忠荐先福,敕改寺名为显亲崇报禅寺(山麓尚存韩世忠墓);明洪武初,又改名报国永祚禅寺;永乐十年重修,弘治中寺毁于火;清顺治六年,僧继起重修,咸丰十年又毁;同治十二年,僧念诚盖小屋十余间,仅续香火而已。

迨至1910年,真达法师担任住持,与妙真和尚等力谋兴复,并遵印光法师意,将灵岩山改为十方净土道场。1930年印光法师于苏州报国寺掩关,1937年移锡灵岩山,直至1940年圆寂。因印光法师的德望所感,使灵岩山寺成了全国知名的净土道场。

灵岩山高僧辈出,智积以下,唐有道鉴、道遵,宋有圆照、慈受、佛海、佛眼,元有石湖、足庵,明有南石、天际,清有弘储、檗庵、悟开等等。近代知名者有真达、戒尘、德森、了然等,而德行文章卓著,影响深远者当属印光法师了。

印光法师(1861-1940)法名圣量,别名常惭愧。幼随兄习儒,及壮,颇以圣学自任,一度反佛。21岁投终南山出家,翌年受戒;26岁于河北红螺山苦行五年;以后南下普陀山,居法雨寺藏经楼近三十年,日阅大藏,礼诵不怠。他一生力弘净土,并建立了灵岩山寺净土道场。课佛之余,编修了普陀、九华、五台、峨眉四大名山的山志,著有文钞、嘉言录行世。为了纪念他的嘉言懿行,其门弟子于1947年集资在灵岩山落红亭东面建立起“印公塔院”。近年重加修葺。内有印光法师舍利塔,还陈列了他的遗著、墨迹和有关图片。

印光法师示寂后,妙真法师任方丈。他吃苦耐劳,事事躬亲,使灵岩山寺得到全面整修,并开设了施粥厂、义务小学和义务诊所,为民众服务。解放后,僧众们响应政府号召,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种田百余亩,仅1958年就生产粮食13万多斤,除供本寺180人口粮外,还可卖余粮贡献国家。1964 年初,著名戏剧家田汉游灵岩山寺,对僧众艰苦创业的精神十分赞赏,特赋诗书赠该寺监院净持法师(按:净师出家前曾任叶挺将军警卫员):

江南一叶伤心落,勇士峨眉作法师。

十载灵岩心更热,再从劳动夺红旗。

开出山边百亩粮,道场端的在农场。

艰难岁月辛苦过,何止精神学梵王。

“文革”中,灵岩山寺佛像被砸,文物被毁,和尚被赶出山门。千年古刹一片荒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从1979年起,僧众们陆续回山,1980年元旦正式由僧人管理,着手修复。同年春,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在苏州书画家谢孝思等人的陪同下赴灵岩山视察工作,题写了“灵岩山寺”匾额,并即兴赋诗:

欣随谢公屐,重上吴王台。

湖山观意态,林木感兴衰。

梵呗断还续,慈乌散复来。

柳条见春色,画境逐云开。

这首诗情境交融,向人们预示着祖国正在走向安定团结,繁荣富强,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炽热感情,对佛教事业的期望。几年来,灵岩山寺得到人民政府和佛教四众教友的支持和帮助。以明学、净持两法师为首的一百多位僧人不畏艰辛,克服各种困难,基本修复了殿堂佛像、文物古迹;僧众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早晚集体上殿,白天念佛堂佛号声声。前来做佛事的香客和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该寺1980年末开办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现已有两届学员毕业,每届30余人。毕业后有的继续深造,有的则担负起弘扬佛法、管理寺院的工作。寺内还设有佛经流通处、佛教文物陈列室以及面馆、茶室等。

如今,灵岩山寺依照中国佛教协会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注意发扬“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和“国际友好交往”的三个优良传统,决心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为实现“人间净土”作出贡献!

 

(原载《法音》1986年第5期)

编辑:李路野

《维摩经》教学心得

 

陈星桥

 

前几个学期,我在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担任了《佛遗教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大乘起信论》、《金刚经》和《心经》等六部经论的教学,初步摸索到一些经验。上学期,我开讲鸠摩罗什所译的三卷本《维摩诘所说经》(以下简称《维摩经》)。罗什的译本比其他几种译本要简明流畅。它优美的辞藻,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深为广大佛教徒所喜爱。在历史上,《维摩经》是一部很受社会欢迎的佛经。晋代名僧支敏度说,此经乃是“先哲之格言,弘道之宏标”,“厥旨幽而远”,把它看成是阐发佛理的最高准绳;僧叡法师则说:“予始发心,启蒙于此,讽咏研求,以为喉衿,”把它当作佛教理论的启蒙读物。僧肇大师因为遇见旧译《维摩经》而出家,谓“每寻玩兹典,以为栖神之宅”。此经不仅为高僧大德所尊崇,还广泛流行于士大夫阶层。它对中国禅宗的形成,也起过巨大的作用,有人把它与《楞伽》、《圆觉》并称为“禅门三经”。敦煌莫高窟尚存有隋、唐、五代、宋几个朝代绘制的《维摩诘经变》壁画六十八铺;现在国内外已经公布的敦煌遗书中,各种有关《维摩经》的卷子多达九百三十余卷,其中《维摩诘经变文》大约有三十卷。《维摩经》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于此可以想见。我很喜欢这部经典,为了把这部重要的经典讲好,我作了一些新的教学尝试,也得到了一些经验。

一、讲某经之前,先为学生提供和介绍与这部经有关的知识、资料,并说明它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增加认识的广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阅读较多的参考资料,备好课。

二、《维摩经》共分十四品,每讲一品,我都在黑板上列出该品的结构层次。讲完一品之后,将它的中心思想写在黑板上。全经讲完后,进行全面总结,揭示全经的主题,指出它在佛教思想理论上的意义和在文化领域中产生的影响等。这样就使学生对每一品乃至全经的要义容易把握,加深记忆,有利于复习。

三、因为是最后一个学期,所以对于经中已经学过的名相和前后文义理相同的地方,只作简单的提示,而对经中富有启发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方法以及中心大意则不妨讲详细些。这样做,既可避免名相解释的重复,又可改变脱离现实,一味谈玄说妙的倾向,使佛经教学详略得当,学生学有所得,兴趣盎然。

四、《维摩经》文义俱佳。经文以对话形式为主。为了使学生能深入经义,体验、想像维摩法会的盛况,我找了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维摩、文殊、天女、舍利弗、迦叶,用白话文上台复讲《问疾品》、《不思议品》、《观众生品》和《佛道品》前半品;又组织三十三位同学上台分别背诵两首偈颂,并相应于《入不二法门品》中的三十三位菩萨,撰稿共谈不二法门。学生们对这种复讲颇有兴趣,准备得认真,讲得较好。这对于活跃教学气氛,丰富学生的想像力,锻炼、提高他们朗读和表达的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比较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如让学生备课,讲解一段经文;自己查工具书做作业,解释字、词、名相;让同学们先总结某两品的中心思想,然后我再加以综合;出几十个课外思考题,让学生课外去思考等,教师则加强辅导。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进步快,学得扎实。

通过教学,我对《维摩经》的认识也加深了。《维摩经》是以大乘性空缘起的理论(含有如来藏缘起和法界缘起的内容)为基础的。它处处显明了“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的空有不二之理以及“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的积极的入世思想。在谈到佛国净土时,佛陀直接了当地说:“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明确指出:“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一切众生故。”为了实现这一宗旨,菩萨就应当修直心、深心、大乘心,乃至修习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和三十七道品,通过净行以净其心。是以佛陀总结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经中的主人翁维摩居士就是本着这种理论和信念,以种种方便去庄严国土,教化众生,自净其心的典范。我觉得,《维摩经》所阐发的这些思想理论,尤其是心净佛土净的人间净土思想,在我们为贯彻赵朴初会长提出的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四化建设服务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导意义。

 

(原载《法音》1985 年第6期)

编辑:李路野

佛经教学随想录

 

陈星桥

 

去年十二月三日,我把《金刚经》讲完之后,先后找十七位同学上台复讲。平均每人讲两段经文,约二十分钟。至十七日,全经复讲完毕。在学生复讲时,我及时指出每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使后面复讲的同学能够取长补短,得到提高。由于同学们把复讲当作一个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因此,准备得很认真,讲得颇为生动,各有各的特点。

如何使佛经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这里结合对同学复讲《金刚经》的观察和自己一年多来的教学体验,谈几点感想。

一、教学目的必须明确,即培养爱国爱教、有学有修的以弘扬佛法为职志的一代僧材。

二、讲佛经课,必须对所要讲的经论有较全面的理解,这就要求讲课的人多看参考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并写好授课提纲。

三、按照经文的自然段落,先朗读,接着解释字、词、句的意思,然后解释重要的名相,阐发全段的义理。讲解时要详略得当,有逻辑性,切忌漫无边际地“玄谈”。

四、讲佛经要有自信心,冷静、庄重而不拘谨,注意力要集中,同时眼睛要随时观察台下听众的反应,以调节和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提高教学效果。

五、每次课前用五至十分钟时间,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上一课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一至两星期布置一次作业,把口头锻炼和作业练习结合起来,随时注意提高学僧的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六、授佛学课也要适当写黑板,板书字迹要端正流畅,把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有机的结合起来。还可适当穿插些公案故事、寓言譬喻,以增强讲课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活跃课堂气氛。

七、尽量用普通话讲课,做到声音洪亮,不快不慢,富有表情。同时还要掌握语音的抑扬顿挫。

八、了解其它课程的内容和进度,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要求,从而调整自己所任课程的教学进度,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佛学课尤其如此)。

九、一部经或一部论讲完之后要进行总结,点明经文各段的大意和全经的中心思想,然后安排复习考试。

佛学院讲佛经课带有学术研究的性质,在许多方面不同于过去开大座讲经。以上仅就讲佛经课的方法作些粗浅的漫谈,不足或不对的地方一定不少,恳乞前辈们不吝指教。

 

(作者系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教师)

(原载《法音》1985 年第2期)

编辑:李路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