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解脱道论·分别定品第四

分别定品第四

优波底沙 造
僧伽婆罗 译

问尔时净戒坐禅人。已行头陀受成就胜善处。当何所作。答令定起。

 

问何定何相何味何起何处。何人受禅解脱定。正受何差别。几定因可见。以此起定。障定有几法。几定功德。定几众具。几种定。

 

云何起定。答定者有清净心。一向精进与寂静功德等。正真住不乱。此谓定。

复次烦恼猛风无倾心虑。如殿里灯光焰不动。如阿毗昙说。若心正住无所攀缘。亦不动乱。寂静无著。正定定根定力。此谓为定。

云何相何味何起何处。心住是相伏怨是味。寂静是起。于染不着心得解脱。是名为处。

何人受定。谓受心数等方便定等。如手执称。令心心数等。如钵中油。念与精进等行为定。犹如四马齐力牵车。思惟等为定。如彼箭师注心调直。以除怨故。如药消毒。如毗昙说。敛摄是定义。从是定义满是定义。

 

禅者四禅。谓初禅等。

解脱者。谓八解脱。内有色想外观色等。

定者三定。谓有觉有观等。正受者。谓九次第正受。

 

云何为禅。思惟事故。思惟怨故。心喜乐故。离障解脱故。令平等故。方便发定故。得自在故。不以一义住正受故。乐起定故。解脱正受者。

 

几功德令定得。起见四功德令定得起。

云何为四。现见法乐乐住。以观乐事。神通现证有具足。

何者现见法乐乐住。谓人得定。能生无漏。心起悦味。受出世乐。现见法乐乐住。是故世尊说。彼此身从静生喜。使得清凉。令渐圆满具足成就等。如佛告比丘。我先作尼干。七日七夜身不动摇。口不言说默然端住。一向受乐。是谓于圣法现见法乐乐住。

以观乐事者。谓坐禅人得心定事。无有盖缠。调柔堪受持。观见阴入界等。自性安乐。是故世尊教诸比丘。应当修行。如是一切以心依如实知。

神通现证者。已得定人依证五通。谓如意天耳他心宿命天眼。是故世尊说。已得心定随宜转变。如是一切令得如意。有具足者。已得定人未到无学。终令不退。由定得报。得色无色有具足。如佛所说。少修初禅得梵天眷属。如是种类一切生彼。如是一切此四功德。能生彼定。一一当起。

 

障定有几者。谓八法。欲欲嗔恚。懈怠睡眠。调戏疑惑。无明无喜乐。一切恶法是障法。

 

几定因者。谓有八法。是因出离不嗔。明相不乱。一切善法令心欢喜。能生法智。是为定因。几定资者。谓有七种戒。众具知足。覆蔽根门。节量饮食。初中后夜而不睡眠。常念智慧。住处静寂。

 

定有几种者。定有二种。一世间定。二出世间定。圣果所得。谓出世定。余名世定。其世间定。是有漏有结有缚。是流是厄是盖是戒盗见盗。是取是烦恼。此谓世间定。与此相违名出世定。

复次定有二种。邪定正定。云何邪定。不善一心。是谓邪定。若善一心。是谓正定。邪定当断。正定应修。

复次定有二种。外定安定。彼彼定初分此谓外定。性除无间此谓安定。

复次定有三种。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无觉无观定。云何有觉有观。谓初禅有觉有观。二禅无觉少观。余禅无觉无观。

复次定有三种。谓共喜生定。共乐生定。共舍生定。初禅二禅谓共喜生。三禅谓共乐生。四禅谓共舍生。

复次定有三种。善定报定事定。云何善定。圣道学人及凡夫。修色无色定。是谓善定。圣果学人凡夫生。色无色界。是谓报定。无学人受色无色定。是谓事定。

复次定有四种。欲定色定无色定无所受定。谓彼彼行正受行。是谓欲定。四禅是谓色定。四无色定及善业报。此谓无色定。四道果谓无所受定。

又定有四种修行。谓苦修行钝智。苦修行利智。乐修行利智。乐修行钝智。此四人一者密烦恼。二者疎烦恼。三者利根。四者钝根。于密烦恼人。钝根苦修行。钝智得定。密烦恼利根苦修行。利智得定。疎烦恼人钝根乐修行。钝智得定。疎烦恼利根乐修行。利智得定。于是密烦恼人。已密烦恼故。苦折伏烦恼。是故苦修行钝根人。以钝根故。久积禅行觉钝智。是故名钝智。以此方便。一切应分别。

复次定有四种。谓小定小事。小定无量事。无量定小事。无量定无量事。云何小定小事。定不随心所得。定小精进。此谓小定小事。云何小定无量事。定不随心所得。彼事大精进。此谓小定无量事。云何无量定小事。定随心所得。彼事小精进。此谓无量定小事。云何无量定无量事。定已随心所得。彼事大精进。此谓无量定无量事。

复次定有四种。欲定精进定心定慧定。欲定者。依欲修得。谓为欲定。依精进得。谓精进定。依心修得。谓为心定。依慧修得。谓为慧定。

复次定有四种。有定是佛所得。非声闻所得。有定声闻所得。非佛所得。有定是佛所得及声闻所得。有定非佛所得非声闻所得。大悲定双变定。是佛所得。非声闻所得。学果定是声闻所得。非佛所得。九次第定无学果定。佛所得及声闻得。无想定非佛所得非声闻得。复次定有四种。有定为起不为灭。有定为灭不为起。有定为起为灭。有定不为起亦不为灭。问云何为起不为灭。答欲界善不善定。此谓为起不为灭。四圣道定。是为灭不为起。学及凡夫色无色善定。为起亦为灭。一切果定及事定。非为起非为灭。

复次定有四种。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离于五盖成就觉观。喜乐一心。此谓初禅。离于觉观成就三枝。离喜成就二枝。离乐舍一心成就第四禅。

复次定有五种。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五禅。五禅者为五枝。觉观喜乐一心离五盖成就五枝。是谓初禅。离觉成就四枝。是谓二禅。离喜成就二枝。是谓三禅。离乐成就二分。谓第四禅。所谓舍一心。

问何故说四禅及五禅。答由二人报故。第二禅二种。谓无觉无观无觉少观。

问是谁坐禅人。令初禅自在起第二禅。答于粗觉观摄念思惟。复知觉过患令起无觉观第二禅。是其修四禅次第。复有一人已令初禅自在现起第二禅。于粗觉摄念思惟。唯知觉过患见无觉少观起第二禅。是其受五禅次第。是故说于五禅。

复五种定。谓五分正受。喜满乐满心满光满观想。于是初禅二禅喜满。于是三禅乐满。于他心智是名心满。于天眼通是名光满。从彼彼定起观智是名观想。

复次定有五种。谓五智正定。此现在乐亦未来乐报。依身智起此定。是圣所行无烦恼。此定慧人修习此定。寂寂快乐。猗所得成就无二。不伏生死。此定寂寂最乐。猗所一性所得。非伏生死我。此定念入念起依身智起。复次已分别行处已。分别修行事及下中上。

以如是定有多种。可知一切诸定皆入四定

 

点击返回阿毗达摩·解脱道论

排版 |高珮琦

阿毗达摩·解脱道论·头陀品第三

头陀品第三

优波底沙 造
僧伽婆罗 译

问尔时净戒坐禅人,心欲成就胜善功德,又为欲得头陀功德,当如是成就。

何故受此头陀功德。答为坐禅人性不一种。为于少欲。为于知足。为于无疑。为于灭爱。为欲增长勇猛精进。为自少营不受外施。为于安住。为断所著守护戒善。是诸定众具。是初圣种。是胜功德观。

何者为头陀。有十三法二法衣相应。谓粪扫衣及三衣五法乞食相应。谓乞食次第乞食。一坐食节量食。时后不食。五法坐卧相应。一无事处坐。二树下坐。三露地坐。四冢间坐。五遇得处。坐一勇猛相应有一种。谓常坐不卧。

云何粪扫衣。答性能受持是谓为性。余亦如是。

云何受粪扫衣。断居士施。

云何受三衣。谓断长衣。

云何乞食。谓断他请。

云何次第乞食。谓断超越乞。

云何一坐食。谓不再坐。

云何节量食。断于贪恣。

云何时后不食。谓断于后望。

云何无事处坐。断聚落住。

云何树下坐。断屋舍住。

云何露地坐。断众覆处。

云何冢间坐。断余胜处。

云何遇得坐。断贪乐处。

云何常坐不卧。谓离寝寐。

何故受粪扫衣。见居士衣有求乞等过。复见受持纳衣功德。我见如是断居士施故受纳衣。云何受纳衣功德。以似居士衣受持无阙。得不由他失亦不忧。心无贪染盗贼不取。足用常用少所经营。善人所习是行无疑。胜善相应现法乐住。令人欣慕使得正受。是纳衣功德。佛所称叹。

问纳衣有几。何人受持。何因而失。答纳衣有二种。一无主守护。二世人所弃。或于冢间。或于粪扫。或于市肆。或于道路。拾剪浣染掩缉裁缝成就受持。此谓无主。或剪凿之余。牛鼠所啮。或火所烧。或人所掷。施覆尸衣及外道服。此谓世人所弃。

云何受粪扫衣。若比丘断居士施。是谓受粪扫衣。云何失。若比丘受居士施。此谓失纳衣。

 

云何受三衣。为有长衣应须净施守护受着。知是等过。见三衣功德。我从今日弃舍长衣故受三衣。云何受三衣功德。善人所行离畜游长。少于营造约身知足。如鸟飞空无所顾恋。善人所习是法无疑。

问云何名三衣。云何为受。云何为失。答谓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此谓三衣。云何受三衣。若比丘不畜盈长。是受三衣。若受四衣。是名为失。

 

云何受乞食。若受他请则妨自业。不为悦人。不与非法比丘接膝共坐。知是过患。复见乞食功德。我从今日断受他请。受乞食法。云何乞食功德。依心所愿进止自由。不希供饍。消除懈怠。断灭憍慢不贪滋味。饶益众生。常于四方心无限碍。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问请有几种。云何为受。云何为失。答请有三种。一似食请。二就请。三过请。除此三种请受乞食。若受三请是失乞食。云何受次第乞食。若于次第处得多美味则不重往。若其重往则受常食。若有疑处亦应远离。知是过患。复见次第功德。我从今日舍非次乞受次第乞。云何次第乞功德。以平等心饶益一切。除憎嫉恶断游狎过。不喜唤召不乐多语。远人宅舍。离于疾行。如月希现人所瞻仰。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问云何名次第乞。云何为受。云何为失。答若比丘始行乞食入于聚落。从最后家以为初次。此谓次第行乞。云何为失。谓超越邻比是名为失。

 

云何受一坐食。谓于二坐处数坐数受食数洗钵。与此相违名一坐食。善人所行是业无疑。知如是过。见一坐食功德。是故应受。我从今日舍二坐食一坐食。云何一坐食功德。不多不少不贪不净施。无诸病恼起居无妨。自事安乐。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问云何受一坐食。云何为边。云何为失。答边有三种。谓坐边水边食边。云何坐边。食已犹坐。受水洗钵不得更食。此谓水边。云何食边。若于揣食生最后想。若吞不更食。此谓食边。若经二坐则失一食。除水药等。诸佛所叹。此谓食边。

 

云何受节量食。若飡饮无度增身睡重。常生贪乐为腹无厌。知是过已。见节量功德。我从今日断不贪恣受节量食。云何节食功德。筹量所食不恣于腹。多食增羸。知而不乐。除贪灭病断诸懈怠。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问云何受节量食。云何为失。答若受饭食应自思惟。所须多少。以为常准。不取长食。善知筹量断无期度。谓节量食。若不如是此则为失。

 

云何受时后不食。断于望想离于长食。知是过患。见时后不食功德。我从今日断于长食。受时后不食。云何时后不食功德。断所贪乐节护其身。离于宿食息所营求。无告于他不随心欲。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问时后几种。云何为受。云何为失。答时后有二种。谓不节边受持边。云何不节边。若受长食得别请罪不当更食。云何受持边。已食二十一揣食。不当更受。时后不食则断于长。若受长食失时后不食。

 

云何受无事处。国中喧杂识触五尘心生染乐。若住闹处去来纷动。知是过患。复见无事处功德。我从今日断国中住受无事处。云何无事处功德。离于国中喧杂识触五尘心生染乐。若住闹处去来纷动。见十种语功德最胜可爱。天人欢喜。不乐狎俗乐得寂。寂乐少声从心禅坐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问云何最后无事处。云何为受。云何为失。答离于国城。栖处郊外。避于边远。取中人四肘五百弓内。是最后无事处。除国中住。此谓无事处。若住国中则失无事处。

 

云何受树下坐。舍于覆处不积畜。修治贪受求索。知是为过。见树下功德。我从今日断于覆处受树下住。云何树下功德。依乐可爱不交世俗乐离作务与天同止。断住处嫉及离爱着。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问何树可住。何树可离。云何而受。云何能失。答于日中时树影至处。及无风时叶所堕处。是所可住。除危朽树空腐树鬼神树。离诸覆处是受树下。若往覆处则失树下。

 

云何受露地住。不乐覆处及在树下藏畜物处。知是过患。见露住功德。我从今日断不乐处受露地住。云何露住功德。莫往不乐处。断懈怠睡眠。犹如野鹿随意而行无所追慕。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云何为受。云何为失。断于覆处及在树下。是受露住。若住覆处及在树下。则失露住。

 

云何受冢间住。若于余处少行放逸。不起畏恶。知是过患。见冢间功德。我从今日断于余处受冢间住。云何受冢间功德。得死时念。得不净相。得非人敬重。不起放逸。伏于欲染。多所厌患。不惧可畏。观身空寂。断计常想。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问云何受冢间功德。于何可住。于何可行。何受何失。答若恒有人常多哭泣。恒有烟火。若初欲住如是冢间。当先观察。有余静处。便可往住。若比丘止于冢间。不当作房及安床座。不从风坐不逆风住。卧时不熟。无食鱼味。不饮乳酪不食麻粹。不触肴肉。不住屋中。不安钵器。若人已去捉持坐具及余衣物。往到冢间。当其住处如掷物远。明相现时摄诸衣具还僧伽蓝。除余处住。是谓冢间。若住余处则名为失。

 

云何受遇得处住。不乐人所贪。不恼他令避。知是过患。见遇得处功德。我从今日断贪住处受遇得处。云何遇得处功德。觅知足处。贪于寂静。断多爱乐。人所敬重。住于慈悲一向敛摄。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云何为受。云何为失。断贪所止。是谓依遇。若往乐处则名为失。

 

云何受常坐不卧。于所住处睡眠懈怠。知是过患。见常坐功德。我从今日断于惛卧。受常坐不卧。云何常坐功德。断生怠处。除为身嫉离染触乐少于缠睡。常多寂静堪修禅胜。善人所行是业无疑。

云何为受。云何为失。谓断睡卧。若寝名失。

 

云何离粪扫衣。于居士施衣刍麻古贝憍奢耶钦婆罗等。以方便受不失纳衣。

云何三衣。若畜长衣已过十日。有月望衣。有功德衣。又有长衣。为护卧具敷具覆疮衣手巾雨浴衣不受持不净施。若以方便不失三衣。

云何乞食方便。若僧次食及常住食。行筹食十五日食。布萨食众食寺食。以方便受不失乞食。若见此过亦应舍离。

云何次第乞食方便。见象马等当门而斗可羞鄙处。诸如是等若见宜避。又见旃陀罗覆钵。学家随和上阇梨客行比丘。诸如是等方便而越。不失次第。

云何一坐食方便。若正食时见象马牛蛇雨和上阇梨客比丘来。方便而起。起已更食。不失一坐。

若节量食及时后食无方便。

云何无事处方便。或为受戒忏罪。问法布萨自恣自病看疾。问经疑处。如是等缘。方便住聚落。不失无事处。

云何树下方便。若遇雨时宜入覆处。明相既现还而不失。树下露住冢间。遇得此等方便。亦复如是。余住处可住常坐不卧无方便。复有一说。若灌鼻时得作方便。不失常坐。

 

以此十三头陀。更成八法。如毗昙中说八头陀。是时后不食摄。节量一坐。其所受持成一种类。是无事处摄。树下露坐冢间。何故于无事处。若营造房舍乐为作务。多所聚蓄爱着住处。非心所乐。作如是意。于树下冢间露地净住。是故成八。

于八头陀复成三法。一无事处。二粪扫衣。三行乞食。若三清净头陀成满。故佛为难陀说。何时见汝成无事处。受粪扫衣。不时后食。趣养身命。无见所欲。

 

问谁名头陀分。头陀有几种法。

云何三行人修头陀行。几头陀有时节。有是头陀说头陀。答有十三头陀。是佛所说。佛所制戒。此谓头陀分。此不应说善不善无记。何以故。不善人与恶欲同故。不除恶欲。共起非法贪乐利养。是故不善头陀。

几种法者。谓有二头陀法。不贪不痴。如佛所说。若粪扫衣比丘。依少欲知足乐静无疑。依于解脱。是谓受粪扫衣。诸余头陀。亦复如是。不贪不痴。以此不贪于此十三处能除贪欲。以此不痴于十三处能除无明。复次以此不贪佛之所许。能生厌患。相似无疑除欲染欺诳以此不痴。相似除身羸欺诳。此二头陀法。是不贪不痴。

云何三行人修头陀行。谓贪痴行人是修头陀行。嗔恚行人不能修行。何以故。贪痴行人。而能修行头陀。如贪人至爱成不放逸。若不放逸则能伏贪。如痴无疑。依头陀受成不放逸。若不放逸则能伏痴。

何故贪痴人修行头陀。嗔人受苦更成其恶。如痰病者。若服热汤转增其疾。是故嗔人不当修行。复说嗔人应住无事处及在树下。何故住无事处。以无世间苦故。

 

几头陀有时节。三头陀八月时。谓树下住露地住冢间住。是安居时。佛听覆处。

 

问云何是头陀说头陀。答亦有头陀说头陀。有头陀不说头陀。有非头陀说有头陀。有非头陀不说头陀。

云何有头陀说头陀。谓阿罗汉成就头陀受。

云何有头陀不说头陀。谓阿罗汉不成就头陀受。

云何有非头陀说头陀。谓学人及凡夫成就头陀受。

云何非头陀不说头陀。谓学人凡夫不成就头陀受。

 

问头陀何相何味何起。答少欲为相。知足为味。无疑为起。复次无所著为相。无过为味。不退为起。云何初中后。谓受为初。修行为中。欢喜为后

 

 

 

点击返回阿毗达摩·解脱道论

排版 |高珮琦

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摄业处分别品

摄业处分别品

阿耨楼陀 造
叶均 译

<1>

修习奢摩他,及毗钵舍那,

二业处次第,此后我当说。

一、止的业处

 

<2>

此中先说奢摩他(止)。当知十遍处、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一想、一差别、四无色七种,是摄奢摩他业处(1)。贪行者、嗔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觉行者、寻行者六种,是摄行者。遍作修习、近行修习、安止修习,为三种修习。遍作相、取相、似相,为三种相。

 

1.四十业处 云何(为十遍等)?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虚空遍、光明遍,此等名为十遍(2)。

膨胀、青瘀、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血涂、虫聚、骸骨,此等名为十不净(3)。

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安般(出入息)念,此等名为十随念(4)。

慈、悲、喜、舍名为四无量,又名四梵住(5)。

食厌想名一想,四界差别名一差别(6)。空无边处等名为四无色(7)。这一切是解释奢摩他的四十业处。

 

2.六行者与四十业处的适不适 于(六)行(8)者中,贪行者适合于修习十不净及称为身至念的(身体三十二)部分。嗔行者(宜修)四无量及青(黄、赤、白)等四遍。痴行者及寻行者(宜修)安般念。信行者(宜修)佛随念等六(种随念)。觉行者(宜修)死(随念)、寂止(随念)及(一)想、(一)差别。其余一切(六遍及四无色)业处、适合于一切行者。又于诸遍中,大(所缘)唯适合于痴行者,小(所缘)唯适合于寻行者。

这是关于适合(不适合)的差别(9)。

 

3.三种修习于(三种)修习中(10),遍作修习于一切(四十业处)中都可以得。近行修习得于佛随念等八(随念)及(食厌)想和(四界)差别的十业处中成就,(但于此十业处中)无安止修习。安止修习得于其余的正三十业处中成就。于此(三十业处)之中,十遍和安般念,(得证)五种禅。十不净和身至念,(得证)第一禅。慈等三(种得证)第四禅。舍(得证)第五禅。这二十六种,是(属于)色界禅的业处。其次四无色是属于无色禅。

这是关于修习的差别(11)。

 

<4>

4.三相 次于(三)相中,遍作相及取相,于一切(四十业处)中都可以适当的方法而得。似相则仅于(十)遍(十)不净,部分(身至念)及安般念(的二十二业处)中获得。此中由于似相(的得证)而转起近行定及安止定。(其进行)怎样?即初学者于地曼陀罗(12)等,摄取其相(为所缘而修习),那种所缘名为遍作相,而那种(初步的)修习则名为遍作修习。

 

其次以心摄取彼相,(闭眼亦能)来现于意门,如同以眼所见之时一样,那种所缘,名为取相,而那种修习则能等持(于心)。如是等持者,从此之后,于取相以遍作定继续修习,当那(与取相)类似而脱离所依法的及被称为施设并由修习所成的所缘,善能于心中安立静止的时候,便名为似相生起。从此以后,即名圆成舍离障碍及称为欲界定的近行修习。此后,于那同样的似相以近行定修习者,便证得色界的初禅(安止定)。此后,能于禅以转向(自在)、入定(自在)、在定(自在)、出定(自在)、观察(自在)等的五种自在(13)而自在(修习),为了舍离寻等粗支及生起伺等细支而努力者,适宜而次第的证得第二禅第(安止定)。

如是于地遍等的二十二业处中可得似相。在其余(十八业处中)的(四)无量则对于有情施设而转起(安止定)。

5.四无色定的程序 于(十遍中)除了虚空遍,他以由于放弃(其余九)遍中的任何(一)遍所得的空无边处而修遍作者,得证第一无色(安止定)。他以第一无色的识无边而修遍作者,得证第二无色(安止定)。他以第一无色的识无所有而修遍作者,得证第三无色(安止定)。若于第三无色以“这是寂静,这是胜妙”而修遍作者,得证第四无色(安止定)(14)。

6.关于不得安止的业处 在其余的十业处中(佛、法、僧、戒、舍、天、寂止、死随念、食厌想、四界差别),若以佛的功德等为所缘而修遍,当善能把握彼(佛功德等)相之时,则只能安立遍作(定)及成就近行定(不可能得安止定)。

7.显现神通 为了显现神通的人,从色界第五禅──为神通的足处(基础)的第五禅出定之后,想念了(在显现神通时候的)决定等而遍作修习,适当地以色等为所缘而证(神通)安止(15) 。所谓神通(是什么?即如下颂):

 

<5>

神变与天耳,以及他心智,

宿住随念智,天眼成五种。

至此说境的差别及奢摩他业处法竟。

 

二、观的业处

 

<6>

其次,在毗钵舍那(观)业处中,当知(一)摄七种清净:即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二)三相:即无常相、苦相、无我相。(三)三随观:即无常随观、苦随观、无我随观。(四)十观智:即思惟智、生灭智、坏智、怖畏智、过患智、厌离智、脱欲智、省察智、行舍智、随顺智。(五)三解脱:即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六)三解脱门:即空随观、无相随观、无愿随观。

 

1.七种清净 云何(戒清净等)(16)?即(一)别解脱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及资具依止戒的四遍净戒。(三)以相(特相)、味(作用)、现起(现状)、足处(近因或直接因)而把握(理解)名色,名为见清净。(四)把握彼等名色之缘,名为度疑清净。(五)(在度疑清净)以后,(瑜伽者)于前面所述的有缘的及有过去等差别的三界诸行(名色),简括以蕴等的理法,以聚(而思惟它们的三相),即以灭尽之义为无常,以怖畏之义为苦,以不实之义为无我。或以(时分的三)世,以一期相续、以刹那(灭)、由思惟智而思惟(诸行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其次由生灭智以缘及刹那而(数数)随观于彼等(诸行)的生灭。(如是有如下颂所说的十种观的染生起:)

 

<7>

光明喜轻安,胜解与策励,

乐智及现起、舍欲成十种(17)。

 

<8>

由于能够把握(理解)光明等(十种)观的染是障碍,(而知此为)道、(此为)非道之相的区别,名为道非道智见清净。(六)脱离了(观的染)障碍的(瑜伽者),继续观三相而行道,如是他获得从生灭(随观)智至随顺(智)的九种观智(18) ,名为行道智见清净。(七)如是行道(的瑜伽)者,(他的)观己成熟,(知道)“现起要生起(道的)安止定了”,便断有分,生起意门转向心之后,缘于无常等任何的一相,便转起二三(刹那)名为遍作、近行、随顺的观心。这(末后的一)个到达顶点的(观),名为随顺(观)、行舍(观)及至出起观。此后便转起(一刹那)以涅槃为所缘的种姓心,超越凡夫的(种)姓而成圣者的(种)姓。此后无间而生起知苦谛、断集谛、证灭谛及修道谛的(圣)道(心),入安止路。从此转起二三(刹那)的果心之后,随堕入有分。于是再断有分,(次第)转起诸观察智(19)。

 

<9>

智者善观察:道果与涅槃,

或者亦观察:断烦恼残余(20)。

如是应渐次,修习六清净,

而得四种道,名智见清净。

这是关于清净的区别。

 

<10>

2.三解脱门 此中,由无我随观脱离坚固的我执,故名空随观解脱门。由无常随观离颠倒相(21),故名无相随观(解脱门)。由苦随观脱离渴爱的愿望,故名无愿随观(解脱门)(22)。

(这三种导至解脱的观,以任何一种都能获得道心。)是故此道由于观的程序不同而得三种名称:(一)若从至出起观(23)而观无我(所得的道),名为空解脱道;(二)若从观无常(所得的道),名为无相解脱(道);(三)若从观苦(所得的道),名为无愿解脱道。如是果(心),依据在道的路线,由于道的程序不同(亦得空、无相、无愿三种名称)。在(证)果定的路线中,只是在上面所述的方法的那些观,生起各自之果,但由于观(共同的)自性,故使在(道的路线及果定的路线的)一切处而同得(道、果的)一切三种名称。

这是关于解脱的差别。

 

<11>

3.出世间的四种人 修须陀洹道已断除见、疑及断恶趣行(不生恶趣)者,(在世间)最多(再受)七番(生死),名为须陀洹(预流)。修斯陀含道已,而使贪、嗔、痴更薄弱者,名为斯陀含(一来);(他仅)一番来此世间(生死)。修阿那含道已,断除残余的欲贪与嗔恚者,名为阿那含(不还);他是不复还来于此(世间)。修阿罗汉道已,舍断(一切)残余的烦恼者,名阿罗汉;(他是)漏尽者及出世间的最上应供者(24)。

这是关于人的差别。

 

<12>

4.灭定 此等果定,一切人都能得其随(于道的)各自之果。灭定则唯阿那含与阿罗汉可得入定(25)。此(灭定)中,即次第的入初禅等的大(上二界)定及出定,并在其处观各处的诸行之法(无常、苦、无我),直至无所有处。从此(无所有处出定)之后,(首先)作出决定(在他入定期间的)预备工作(26),然后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在那里经过二(刹那)安止速行之后,便断绝他的心相续(而成无心),是名入灭定。在出定之时,如果他是阿那含,便转起一回阿那含果心,若是阿罗汉,则转起一回阿罗汉果心,便堕入有分,此后则转起观察智。

这是关于定的差别。

 

<13>

若于佛教中,欲求行道乐,

应修此最上,止观二修习。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业处分别品第九竟。

──摄阿毗达摩义论毕。──

 

 [注释]

1. 参考 Visuddhi-magga 110 页以下。(华宇版,上册172 页以下)

2. 见《清净道论》第四、第五品。

3. 见《清净道论》第六品。

4. 见《清净道论》第七、第八品。

5. 见《清净道论》第九品。

6. 见《清净道论》第十一品。

7. 见《清净道论》第十品。

8. 这里的“行”是性格的意思。

9. 参考 Visuddhi-magga 101 页及107 页以下。(华宇版,上册 162~163 页、169 页以下)

10. 在三种修习中,遍作修习──是初学者预行的禅定,为安止定的准备工作。近行修习──是到达安止定以前的一个欲界速行心,因为近于安止,故名近行定,约等于北传的近分定。安止修习──是属于色、无色界的速行心,约等于北传的根本定。参考 Visuddhi-magga 137~138页。(华宇版,上册216~217页)

11. 参考 Visuddhi-magga 111 页以下。(华宇版,上册173 页以下)

12. 曼陀罗( Ma两ala)是圆相的意思。“地曼陀罗”即以地作成的圆相,为地遍业处修习的对象。参考 Visuddhi-magga 123 页以下。(华宇版,上册196 页以下)

13. 关于五自在的解释,见 Visuddhi-magga 154 页以下。(华宇版,上册234~235页)

14. 关于四无色定,详见《清净道论》第十,说无色品。

15. 显现神通的过程是这样的:瑜伽行者从任何业处证得色界第五禅的时候,他便出定,预作了为现某种神通所必要的各种想念之后,于是再入定而现神通。

这里,在他作各种想念以前所得的禅,名为足处(基础)第五禅或为神通基础的第五禅;在显现神通时候的禅名为神通禅。

参考《清净道论》第十二种变品及第十三神通品;《长部》第二经──沙门果经。

16. 在《清净道论》第十八品以下详论七种清净。若以七种清净各别而说:则戒清净见《清净道论》第一品,心清净见第三至第十一品,见清净见第十八品,度疑清净见第十九品,道非道智见清净见第二十品,行道智见清净见第二十一品,智见清净见第二十二品。

17. 十种观的染,参考 Visuddhi-magga 633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31 页以下)

18. 从生灭智至随观智的九种观智,见《清净道论》第二十一品,即Visuddhi-magga 639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41 页以下)

19. 关于观的说明,见Visuddhi-magga 672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91页以下)

20. 关于智者的观察,参考 Visuddhi-magga 676 页。(华宇版,下册396 页)

四果的圣人共有五种观察法:一、观察道,二、观察果,三、观察已断的烦恼,四、观察残余的烦恼,五、观察涅槃。阿罗汉则无观察残余的烦恼。然而有学者对于观察已断的烦恼及残余的烦恼两种,也是或有或无的。

21. 颠倒有三种:一、想颠倒,二、心颠倒,三、见颠倒。

22. 关于三解脱门,参考 Visuddhi-magga 657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65 页以下)

23. 至出起观,参考Visuddhi-magga 661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70页以下)

24. 这些关于圣者的区别,参考 Visuddhi-magga 709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448 页以下)

25. 关于灭定,参考 Visuddhi-magga 702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439页以下)

26. 欲入灭定者,首先要作出决定,在他入定期间的预备工作,共有四种:一、使无损害属于诸人的资具,二、僧伽的期待,三、师(佛)召,四、寿限。对于这四种应该预作之事的详细解释,参考 Visuddhi-magga606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295 页以下)

 

点击返回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

排版 |高珮琦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缘分别品

摄缘分别品

阿耨楼陀 造
叶均 译

<1>

彼等有为法,何为诸法缘?

如其所相应,我今分别说。

<2>

当知摄缘有缘起法与发趣法二种。

此中缘起法,仅是观察“此有故彼有”的性质状态。其次,发趣法是说依缘住的关系,然而诸阿阇黎(1),将这(缘起法与发趣法的)二种,混合而论。

 

一、缘起法(2)

 

<3>

此中,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由生之缘而发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这是一切苦蕴的集,是名缘起法。

当知此中有三时、十二支、二十行相、三连结、四要略(3)、三轮转及二根本(七类法)。

(这里三时等)云何?(1)三时:即无明与行为过去时;生、老死为未来时;中间八(支)为现在时。(2)十二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里愁(悲、苦、忧、恼)等字,只是显示等流果而已(不是各别的支)。这里举无明与行便包摄了爱、取、有。如是,举爱、取、有,则亦包摄了无明与行。若举生、老死,便包摄了识(名色、六处、触、受)等五果。

 

<4>

过去有五因(4),现在有五果(5),

现在有五因(6),未来有五果(7),

 

<5>

如是成为二十行相,三连结(8)与四要略(9)。

(6、7)三轮转:即无明、爱、取为烦恼轮转;称为业有的一分有与行,是为业轮转;称为生有的一分有与其余的(识、名色、六处、触、受),是为异熟轮转。当知二根本,即无明与爱。

 

<6>

常受逼迫者,由诸老死惑,

断彼二根本,轮回方息灭。

由于诸漏生,而有无明起,

如是于三界,无始轮回缚。

是故大牟尼,建立缘起法。

 

二、发趣法

 

<7>

(此发趣法摄有二十四缘):因缘、所缘缘、增上缘、无间缘、等无间缘、俱生缘、相互缘、依止缘、亲依止缘、前生缘、后生缘、数数修习缘、业缘、异熟缘、食缘、根缘、禅缘、道缘、相应缘、不相应缘、有缘、无有缘、离去缘、不离去缘。这是发趣法(10)。

 

<8>

名为名缘有六种,

名为名色缘有五,

名为色缘唯一种,

色为名缘亦唯一,

于是施设与名色,

为名之缘有二种,

二为二缘有九种(11),

如是六种缘云何?

 

<9>

(一)名为名缘有六种:即无间的心心所法,对于现在的心心所法,依无间、等无间、无有、离去缘为缘。前面的速行对于后面的速行,依数数修习缘(为缘)。俱生的心心所法相互依相应缘(为缘)。

(二)名为名色缘有五:即因、禅支、道支,对于俱生的名色,依因等缘(为缘)(12)。俱生的思,对于俱生的名色,(依业缘为缘)。多刹那的思(13),对于业所生的名色,依业缘(为缘)。异熟蕴(受、想、行、识)相互(依异熟缘为缘),并对于俱生的色,依异熟缘(为缘)。

(三)名为色缘唯一种:即后生的心心所法,对于前生的此身,依后生缘(为缘)。

(四)色为名缘唯一种:即六所依(14),在转起之时,对于七识界(依前生缘为缘);五所缘(15),对于五识路(16),依前生缘(为缘)。

(五)施设、名、色为名之缘,依所缘缘、亲依止缘有二种。

此中(所缘缘与亲依止缘),所缘由于色等有六种(色、声、香、味、触、法)。亲依止有三种:即所缘亲依止、无间亲依止、自然(或本性)亲依止。此中唯强有力的所缘,为所缘亲依止。无间灭的心心所法,为无间亲依止。贪等法、信等、乐、苦、人、食物、时节、卧具,适宜的对于内外善等之法及业异熟(为自然亲依止缘)。如是有多种自然亲依止。

 

<10>

(六)名色为名色之缘有九种:即增上、俱生、相互、依止、食、根、不相应、有、不离去。

此中,(1)增上缘有二:即强有力的所缘对于名,依所缘增上(为增上缘)。俱生增上的四种(欲、心、精进、观),对于俱生的名色,依俱生(增上为增上缘)。

(2)俱生缘有三种:即心心所法相互及对于俱生色(依俱生缘为缘)。大种相互及对于所造色(依俱生缘为缘)。在结生的刹那,所依(色)与异熟(心)相互(依俱生缘为缘)。

(3)相互缘有三种:即心心所法相互(依相互缘为缘)。大种相互(依相互缘为缘),在结生的刹那,所依(色)与异熟(心)相互(依相互缘为缘)。

(4)依止缘有三种:即心心所法相互及对于俱生色(由依止缘为缘)。大种相互及对于所造色(由依止缘为缘)。六所依对于七识界(由依止缘为缘)。

(5)食缘有二种:即段食对于此身(依食缘为缘)。非色食(17)对于俱生的名色(依食缘为缘)。

(6)根缘有三种:即五净根(眼、耳、鼻、舌、身)对于五识(依根缘为缘)。色命根对于执受色(依根缘为缘)。非色(命)根对于俱生的名色(依根缘为缘)。

(7)不相应缘有三种:在入胎(结生)的刹那,所依(色)对于异熟(心)(依俱生不相应缘为缘),心心所法对于俱生色,依俱生的(不相应缘为缘)。后生的心心所法对于前生的此身,依后生的(不相应缘为缘)。在转起之时,六所依对七识界,依前生的(不相应缘为缘)。

 

<11>

(8、9)有缘及不离去缘有五种:即俱生、前生、后生、段食与色命。

 

<12>

在所缘(缘)、亲依止(缘)、业(缘)、有缘的(四缘)中,便包摄了一切(二十四)缘。这里的俱生色,当知有二种,在转起之时,为心等起(色),在结生之时,为(业)所作色。

 

<13>

如是发生于, 三世及离时,

内外与有为, 并无为诸法,

以施设名色, 三种能包摄,

发趣论中说, 二十四种缘。

 

三、施 设

 

<14>

此中,色蕴即是色法,称为心心所的四种非色蕴与涅槃五种,名为非色或名。此(名色之)外的施设有二种:即所知施设与能知施设(18)。

(这二种施设)云何?

(1)(所知施设)依那大种的变化行相(形式)而施设为地、山等。依材料的建设行相而(施设)为房屋、车、货车等。依五蕴而(施设)为男人与人等。依(日)月等的运行而(施设)为方、时等。依不触的行相而(施设)为坑、洞窟等。依大种的相与特殊的修习而(施设)为遍相等。像这类的区别,虽然在第一义是不存在的,但是作为(某些事物的)意义的影象形相(形式),成为(我们的)心(或思想)生起的所缘(对象)。由于彼彼的比较分别(计度)而决定为这样那样(事物),被命名、被称呼、被说、被假设,故名施设,这种施设即为所知施设(19)。

(2)能知施设,以名、名业等之名的解说,有六种:即存在施设、不存在施设、存在不存在施设、不存在存在施设、存在存在施设、不存在不存在施设。

此中从第一义存在的色受等,依此施设时,为存在施设。从第一义不存在的地、山等,依此等施设时,名为不存在施设。其他由二者所混合的,当知次第的例如:六神通是存在不存在施设;女声(是不存在存在施设);眼识(是存在存在施设);王子(是不存在不存在施设)。

 

<15>

随顺于语音,经过耳识路,

由于而无间,生起意门境。

随顺于施设,得知彼意义,

应知彼施设,乃为世俗法(20)。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缘分别品第八竟。

 

  [注释]

1. 诸阿阇黎,即是指觉音等。觉音于《清净道论》中,将缘起法与发趣法混合一起而说。

2. 缘起法在《清净道论》中有具体地说明,详见Visuddhi-magga 517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43 页以下)

3. 在《清净道论》里,称为“四摄类”。

4. 无明、行、爱、取、有,为过去五支因。

5. 识、名色、六处、触、受,为现在五支果。

6. 爱、取、有、行、无明,为现在五支因。

7. 识、名色、六处、触、受,为未来五支因。

8. 行与识之间为一因与果的连结;受与爱之间为一果与因的连结;有与生之间为一因与果的连结。这名为三连结。

9. 四要略:即无明与行为一要略;识、名色、六处、触、受为第二要略;爱、取、有为第三要略;生、老死为第四要略。

10. 发趣法二十四缘的意义,见Visuddhi-magga 532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65 页以下)

11. “二为二缘”即是名色为名色之缘。

12. 因对于名色,依因缘为缘;禅支对于名色,依禅缘为缘;道支对于名色,依道缘为缘。

13. 多刹那的思,即是不同时思。思的生起在一时,而果的生起在另一时。

14. 六所依:即眼、耳、鼻、舌、身、心所依。

15. 五所缘:即色、声、香、味、触。

16. 五识路:即眼、耳、鼻、舌、身五门。

17. 非色食包摄有触食、意思食与识食的三种。

18. 所知施设等于义施设。义施设是由声施设和名施设所显示的。能知施设等于名施设。

19. 这段文是根据原文并参考英译本Compendium of Philosophy作这样翻译,但原文比较难懂,这里再附其他两种译文作为参考。

(一)日文译为:“像这样的东西,虽然在第一义是不存在的,但是作为(第一)义的影的行相,成为心起的所缘。由于那(行相)各自互相比较,各自分别(计度),被命名、被称说、被施设,故名施设。这个施设名为被施设的施设。”

(二)Bhikkhu J. kashyap所写的 Abhidhamma Philosophy对这段文是这样写:“然而我们在实用上认识它们作为表示某些意义的对象。它们被认为彼物,被说为彼物,被知为彼物,被惯用为彼物,被假想为彼物。这便是施设,因为它是被假设的。”

20. 这个颂的意思,Abhidhamma Philosophy 是这样写的:“当对我们说一句话的时候,在每个音节上生起一个耳识的认识过程,并且随即通过意门生起表现同样的认识。如是,每个音节的意思和其他的相结合,并在一句话完结时,我们便获得了习俗所取的意义。是名施设。”

 

点击返回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

排版 |高珮琦

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摄集分别品

摄集分别品

阿耨楼陀 造
叶均 译

 <1>

已说七十二(1), 有自性基法;

我今将说集, 彼等相应法。

<2>

当知摄集有四种:即摄不善、摄杂、摄菩提分、摄一切。

 

一、摄不善(2)

 

(摄集)云何?先说摄不善中有四漏:即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四暴流:即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

四轭:即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

四系:即贪欲身系、嗔恚身系、戒禁取身系、执此是实身系。

四取:即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六盖:即欲贪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无明盖。   七随眠:即贪欲随眠、有贪随眠、嗔恚随眠、慢随眠、见随眠、疑随眠、无明随眠。

在经中的十结:即欲贪结、色贪结、无色贪结、嗔恚结、慢结、见结、戒禁取结、疑结、掉举结、无明结。

在论中另有十结:即欲贪结、有贪结、嗔恚结、慢结、见结、戒禁取结、疑结、嫉结、悭结、无明结。

十烦恼:即贪、嗔、痴、慢、见、疑、昏沉,掉举、无惭、无愧。

在此漏等之中,欲与有之名,即以它们为所依的渴爱之意。如是戒禁取、执此是实及我语取(三种),即转起的恶见。

 

<3>

诸漏与暴流, 以及轭与系,

实际唯三种(3),取二盖有八(4),

随眠合为六(5),结亦唯有九(6),

烦恼说有十, 九类摄不善。

 

二、摄杂(7)

 

<4>

于摄杂中,有六因:即贪、嗔、痴、无贪、无嗔、无痴。

七禅支:即寻、伺、喜(P驋i)、一境性、喜(somanassa)、忧、舍。

十二道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邪见、邪思惟、邪精进、邪定。

二十二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根、意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九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惭力、愧力、无惭力及无愧力。

四增上:即欲增上、念增上、精进增上、观(慧)增上。

有四食:即段食(第一)、触食第二、意思食第三、识食第四。

在这(二十二)根中:未知当知根为须陀洹道智,具知根为阿罗汉果智,已知根为中间的六智(8)。命根依色、无色的差别为二种。

在(二种前)五识中(不得)禅支。在无精进心中(9)不得诸力。在无因(心)中不得道支。在疑心中的一境性,不得(定)道(支)、(定)根和(定)力的作用(10)。唯独于二因或三因(相应)的速行(心)中,可得(四增上中的)一增上生起。

 

<5>

六因五禅支(11),道支有九种(12),

根法有十六(13),力法说为九。

说四种增上, 食亦有四种,

善等集上类, 故说摄杂法。

 

三、摄菩提分(14)

 

<6>

在摄菩提分中,有四念处:即身随观念处、受随观念处、心随观念处、法随观念处。

四正勤:即已生诸恶令断的精进、未生诸恶念不生的精进、未生诸善令生的精进、已生诸善令增长的精进。

四神足:即欲神足、心神足、精进神足、观神足。

五根: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觉支:即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八道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此中,四念处可说为一正念,四正勤可说为一正精进。

 

<7>

欲心舍与信、 轻安喜正见、

思惟与精进、 三离正念定,

依自性十四(15),区别三十七,

总摄为七类(16)。思惟轻安喜、

舍欲心三离、 此九各一处,

精进有九处(17),念八与定四(18),

慧五信二处(19)。三十七种法,

此实为最上, 最胜之分别。

于出世间中, 具此一切法,

或无思惟喜(20)。在世间心中,

六清净转起, 适当而存在。

 

四、摄一切

 

<8>

在摄一切中,有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取蕴: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

十二处: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十八界:即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法界。   四圣谛:即苦圣谛、苦之集圣谛、苦之灭圣谛、苦灭之道圣谛。

在这里,(五十二)心所及(十六)细色(21)与涅槃六十九法,称为法处与法界。意处分别为七识界(22)。

 

<9>

色与受及想,并余诸心所,

以及识五种,是名为五蕴。

五取蕴亦然,应知在三界。

以无区别故,涅槃非蕴摄。

由门所缘别,故有十二处。

由于根所缘,及从彼生界(23)。

三界轮回苦,渴爱是为集,

涅槃名为灭,八支出世道。

道果相应法,不摄于四谛(24)。

如是由五类,说摄一切法(25)。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集分别品第七竟。

 

  [注释]

1. 七十二种:诸心法合为一、心所法五十二、十八完色、一涅槃,共为七十二。

2. 不善烦恼,可参考Visuddhi-magga 682页以下。(华宇版,下册405页以下)

3. 实际唯三种:即把四漏、四暴流及四轭中的欲与有合为一“爱”,四系中的后二种(戒禁取身系、执此是实身系)合为一“恶见”,故只有三种。

4. 取二:把四取中的后三种(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合为一“恶作”,故只有二种。盖有八:把六盖中的第三(昏沉睡眠盖)及第四(掉举恶作盖)各分为二,故成八种。

5. 随眠合为六:把七随眠中的前二种(欲贪和有贪)合为一“渴爱”,故只有六种。

6. 结亦唯有九:把十结中的见与戒禁取合为一“恶见”,故唯有九种。

7. “杂”,为善恶夹杂之意。

8. 中间的六智:即须陀洹果智、斯陀含道与果智、阿那含道与果智、阿罗汉智六种。

9. 无精进心:即五门转向心一、二种前五识十、领受心二、推度心三,共十六心。

10. 在疑心中的一境性,因为甚弱,故不能成为正定、邪定、定根和定力的作用。

11. 六因五禅支:六因,即贪、嗔、痴、无贪、无嗔、无痴。五禅支,在七禅支中的喜、忧、舍合为一“受”,故唯有五。

12. 道支有九种:在十二道支中的正思惟、邪思惟,只是寻的两方面,故合为一;正精进、邪精进同为精进,故合为一;正定、邪定同样是定,也合为一;所以十二道支,说为九道支。

13. 根法有十六:在二十二根中的乐、苦、喜、忧、舍合为一受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合为一慧。因为它们都是各级的慧。命根依色、非色分为二种。故二十二根说为十六。

14. 关于三十七菩提分:可参考Visuddhi-magga 678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99 页以下)

15. 依自性十四:四念处=正念。四正勤=正精进。四神足=欲、心、慧(正见)。五根=信、定。五力=零。七觉支=喜、轻安、舍。八道支=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如是三十七道品依自性而说,只有十四。

16. 总摄为七类: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以此七类总摄三十七道品。

17. 精进有九处:即四正勤、精进神足、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

18. 念有八处:即四念处、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定有四处: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

19. 慧有五处:即观神足、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信有二处:即信根、信力。

20. 或无思惟喜:上面所说的一切三十七法,都能发现于出世间心中,但是思惟(寻)与喜,有时或者不现。例如:与初禅以上的禅相应出世间心,便无寻(思惟);与三禅以上的禅相应的心,便无喜。

21. 十六细色:在二十八种色中,除去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地界、火界、风界十二种粗色处,其余的为十六种细色。

22. 七识界: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界、意识界。

23. 由于根门、所缘、及从彼生起的识,故为十八界。

24. 四谛中的道,仅指八道支,除此之外,其他与道、果相应的触等心所法,通常是不包摄四谛中的。

25. 五类:即五蕴、五取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

点击返回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

排版 |高珮琦

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摄色分别品

摄色分别品

阿耨楼陀 造
叶均 译

 <1>

以上已分别,心及心所法,

诸差别转起。今当说色法:

列举和分别,等起与色聚,

及转起次第,如是摄五种。

一、色的列举(1)

 

<2>

(什么是色?)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这二类色,摄为十一种。

 

(十一种色)如何?(一)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名为大种色。(二)眼、耳、鼻、舌、身,名为净色。(三)色、声、香、味及除去水界(2)而称为三大种的触,名为境色。(四)女性(女根)、男性(男根),名称性色。(五)心所依处(即肉团心),名为心色。(六)命根,名为命色。(七)段食,名为食色。

如上十八种色,摄自性色、自相色、完色、色色及思惟色。

(八)虚空界,名为限界色。(九)身表、语表,名为表色。(十)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及(身语)二表,名为变化色。(十一)(色)续集、(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名为相色。然而此中仅以积集与相绩,名为生色。

以上十一种色,依自性的区别而成二十八种。

 

<3>

大种和净色,境性与心色,

命色及食色,是为十八种。

限界和表色,变化及相色,

为十不完色。共二十八种(3)。

这是色的列举。

 

二、色的分别(4)

 

<4>此中一切色,都是无因、有缘、有漏、有为、世间、欲界、无所缘及非所断的,故为一种。然而依内外等的区别,可有多种。何以故?(一)称为净的五种,名为内色:余者为外色。(二)称为(五种)净与心所依的六种,名为所依色;余者为非所依色。(三)称为(五种)净与(身语)二表的七种,名为门色;余者为非门色。(四)称为(五种)净、(二种)性、命的八种,名为根色;余者为非根色。(五~七)称为净与境的十二种(五净色、四境色加三大种=12)名为粗色、近色、有对色;余者为细色、远色及无对色。(八)业生色,名为有执受色;余者为非执受色。(九)色处,名为有见色;余者为无见色。(十)眼(耳)等二种,是以不到达(于境而取境)的,鼻(舌身)等三种,则以到达(于境而取境),这五种为取境色;余者为不取境色。(十一)色、香、味、食素(段食)及四大种八种,为不简别色;余者为简别色。

 

<5>如是诸色法,分为三十八,

智者依内等,次第而分别。

这是色的分别。

 

三、色的等起(5)

 

<6>

业、心、时节和食,名为四种色等起。此中:

(一)由于欲界、色界的二十五种善业和不善业(6)的行作取得结生的时候,便刹那刹那于内相续等起那业等起色。

(二)(八十九心中)除去无色界的四异熟心及二(种)前五识,其余的七十五心,从最初的有分而它们取得生起的时候,便等起心等起色。此中安止速行心,可以生起威仪;确定心、欲界速行心、神通心,可以生起(身语)表(色);十三喜俱速行心(四喜俱不善心,四喜具欲界善心,四喜俱欲界唯作心及笑心),可以生笑。

(三)称为冷热的火界,到达住位的时候,适宜地等起内与外的时节等起色。

(四)称为食素的食,在吞下达到住位的时候,便等起食等起色。

此中:心(色)与根色(九种),唯从业生。二(身语)表(色),唯从心生。声,唯从心和时节生。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等三种,从时节、心及食生起。(八种),不简别色与虚空界,从(业、心、时节及食物)四种而生起,(四种)相色(色积聚、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不从任何而生。

 

<7>

十八和十五,十三及十二,

次第从业心,时节及食生(7)。

生相续异灭,即彼色自性。

故说四相色,不从任何生。

这是色的等起。

 

四、色的聚(8)

 

<8>

同起、同灭、同所依、俱行(同时存在)的,有二十一色聚。

(1)命、(八种)不简别色与眼相共,名为眼十法。

(2~8)如是(命、八不简别色)与耳等组合,次第的名为耳十法、鼻十法、舌十法、身十法、女性十法、男性十法及所依十法。

(9)八不简别色、唯与命相共,名为命九法。这九聚为业等起聚。

(1)(八)不简别色为纯八法。

(2)那(纯八法)与身表相共为身表九法。。

(3)(纯八法)与语表及声相共为十法。

(4)(纯八法)与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等相共为语表轻快性等十一法。

(5)(纯八法)与身表及轻快性等相共为十二法。

(6)(纯八法)与语表和声及轻快性等相共为十三法。这六聚为心等起聚。

 

(1)纯八法、

(2)声九法、

(3)轻快性等十一法、

(4)声、轻快性等十二法,这四聚为时节等起聚。

 

(1)纯八法与

(2)轻快、性等十一法二聚为食等起聚。

此(二十一色聚)中,纯八法与声九法二时节等起聚,可以从(身)外而得,其余一切,唯从(身)内而得。

 

<9>

业心时节食,次第而等起:

九六四及二,二十一色聚,

虚空与相色,为聚限界相,

是故诸智者,不说为聚分。

 

这是色的结合。

 

五、色转起的次第(9)

 

<10>此等一切色,在欲界(有情)的转起,都可适宜而得。在(欲界)结生的时候,湿生者和化生者,依最多的可以现起称为眼、耳、鼻、舌、身、性、所依十法的七个十法。依最少的,有时候不得眼、耳、鼻、性十法。于是应知依它们(所减少)的聚(的数目)。

胎生的有情,(可得)现起称为身、性、所依十法的三个十法。但有时也不得性十法。此(结生)后,在转起的时候,次第的现起眼十法等。

如是,在取得结生的时候,由业等起色。在第二心起生的时候,由心等起色。到达住位的时候,由时节等起色。在食素遍满(身体)的时候,由食等起色。这四种等起色聚,在欲界中相续犹如灯焰,亦如河流,直至寿限不断转起。

在(临)死时,到达死心的第十七心住位的时候,便不生起业生色。(在第十七心住位)以前所生起的业生色,与死心同时转起而消灭,此后即断绝心生色和食生色。从彼以后,时节等起色,直至称为死尸(的存在而)继续存在。

 

<11>

如是有情死,再生于后有。

取得结而生,而色又转起。

 

<12>

其次于色界中,不得鼻、舌、身、性十法及食生聚,是故在它们结生的时候,仅得眼、耳、所依三个十法及命九法的四类业等起聚。有转起的时候,则得心与时节等起(的四聚)。

无想有情,更不得眼、耳、所依及声,同时也不得一切心生色。是故彼等(无想有情)在结生时,只有命九法。在转起的时候,除了声,亦得其余的时节等起色。

如是当知在欲(界)、色(界)及无想有情三处中有结生与转起二种色的作用。

 

<13>

欲界二十八,色界二十三(10),

无想诸有情,得有十七色(11),

于无色界中,无有任何色。

结生时不得:声与变化色,

老性无常性,以及二表色(12)。

在转起之时,可得一切色。

这是色转起的次第。

 

六、涅槃论(13)

 

<14>

被称为出世间的涅槃(14),它是由四道所证得,为四道、果的所缘。因为离去(Nikkhantatt)称为槃(vna)的渴爱,故说为涅槃(Nib1na)。

依自性说,只有一种。若依原因的差别,则有有余依涅槃界及无余依涅槃界二种。若依行相的差别,则有空、无相、无愿三种。

 

<15>

大仙解脱爱,说此涅槃句:

无死而究竟,无为及最上。

依第一义谛,如来说四种:

即心心所色,以及涅槃法。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色分别品第六竟。

 

 [注释]

1. 关于色法的解释,参考 Visuddhi-magga 443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2页)《色蕴》。并可参考昙摩结:《南传上座部的色蕴》见本书《附录》。

2. “除去水界”:南传上座部,认为于四大种中,触只能取地、火和风三种。因为一切物质虽然由水的的吸引聚在一起,但是水却不是触觉所能触的。例如:把手放在冷水里,那时所感觉到水体的柔滑,不是水性,而是地性;所感受到的冷,不是水而是火;所感受到的压力,也不是水而是风。由于水的的元素不是触所能摄受,又非其他识所能了别,所以说水大种的存在,只能推理而得知。这里说的十八种色,只取色、声、香、味。那“除去水界”而被称为三大种的触,没有计算在内。

3. “二十八种色”:四大种色、五净色、四境色、二性色、一心色、一命色、一食色十八种加一限界色、二表色、三变化色及四相色十种,等于二十八。

4. 关于色的分别,参考Visuddhi-magga 450页以下。(华宇版,下册23页以下)

5. 关于色的等起,参考Visuddhi-magga 613~618 页。(华宇版,下册303~310页)

6. 二十五种:即十二不善、欲界八善、色界五善。

7. (一)从业生十八色:即八不简别色、一虚空色、一心色、八根色。(二)从心生十五色:即八不简别色、一虚空、一声、三变化色、二表色。(三)从时节生十三色:即八不简别色、三变化色、一虚空、一声。(四)从食生十二色:即八不简别色、一虚色、三变化色。

8. 关于色聚:可参考Visuddhi-magga 552、559、614、623~625页。(华宇版,下册194~195页、204 页以下、304 页以下、317~321页)

9. 关于色转起的次第:参考Visuddhi-magga 552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94~195页)

10. 在欲界的有情有二十八色。在色界的有情有二十三色:即于二十八色中除去鼻、舌、身根、男根、女根五种。

11. 十七色:即上面的二十三色中更除去眼、耳、心所依、声、身表、语表六种。

12. 无常性,原文是“死”,即指无常性。二表色,原文没有,依加入。本来在变化色中就可以包括二表色的。

13. 关于涅槃之说,可参考Visuddhi-magga 507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21~125页)

14. 涅槃。原文为 Nib1na,等于Ni+V□。

 

 

点击返回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

排版 |高珮琦

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摄离路分别品

摄离路分别品

阿耨楼陀 造
叶均 译

<1>

依路心转起,已如上所述;

在结生活动,概要今当说。

<2>

当知摄离路有四种四法:即四地、四种结生、四种业及四种死的生起。

 

一、四地

 

此中恶趣地、欲(界)善趣地、色(界)地及无色(界)地,名为四地。

(一)在彼等(四地)中,地狱(界)、畜生(界)、饿鬼(界)与阿修罗众四种,是(欲界)恶趣地。

(二)人、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与他化自在(天)七种,是欲界善趣地。

以上这十一种构成为欲界地。

 

(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是初禅地。少光(天)、无量光(天)与光音(天),是第二禅地。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是第三禅地。广果(天)、无想有情(天)、净居(天),是第四禅地,色界地有十六种(天)(1),(其中)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与色究竟(天),是净居地的五种。

(四)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与非想非非想处地,是无色(界)地的四种。

 

<3>

于诸净居天,凡夫不得生,

预流及一来,亦不生此天。

圣者皆不生,无想与恶趣。

圣者非圣者,得出余诸处。

 

这是(四种四法中)地的四法。

 

二、四种结生

 

<4>

恶趣结生、欲(界)善趣结生、色界结生及无色界结生,是名四种结生(2)。

此中(无因)不善异熟舍俱推度(心),生于恶趣地的刹那成为结生,此后便成有分,于最后成为死而断绝,这是一恶趣结生(心)。

其次,(无因)善异熟舍俱推度(心),在欲(界)善趣人(界)中的生盲等(3)与依地而居的苦处阿修罗,转起结生、有生、死。八大(有因)异熟(心),在一切欲界喜趣中,转起结生、有分、死。这九种名为欲界善趣结生(心)。   以上十种称为欲界结生(心)。

在此(欲界)中,四恶趣、人与苦处阿修罗的寿量,是没有定数的。四大天王的寿量,是五百岁的天寿,合人间的寿量为九百万岁(4)。从此三十三(天)的(寿量是四大王天的)四倍。夜摩(天)的(寿量是三十三天的)四倍。兜率陀(天)的(寿量是夜摩天的)四倍。化乐(天)的(寿量是兜率陀天的)四倍。他化自在(天)的(寿量是化乐天的)四倍。

 

<5>

自在天寿合人寿,数为九十二万万。

又一千六百万岁,为此天中之寿量。

 

<6>

初禅的异熟(心),在初禅地中,转起结生、有分、死。如是第二禅异熟(心)与第三禅异熟(心),在第二禅地(转起结生、有分、死)。第四禅异熟(心),在第三禅地(转起结生、有分、死)。第五禅异熟(心),在第四禅地(转起结生、有分、死)。第五禅异熟(心),在第四禅地(转起结生、有分、死)。无想有情,唯是色而结生,在(结生)之后的生活与死的时候,亦唯是色的活动与灭。这六种名为色界结生。

 

于彼等(色界天)中,梵众天的寿量是一劫的三分之一,梵辅(天)的(寿量)是半劫,大梵(天)的(寿量)是一劫,少光(天)的(寿量)是二劫,无量光(天)的(寿量)是四劫,光音(天)的(寿量)是八劫,少净(天)的(寿量)是十六劫,无量净(天)的寿量是三十二劫,遍净(天)的(寿量)是六十四劫,广果(天)的无想有情(天)的(寿量)是五百劫。无烦(天)的(寿量)是一千劫,无热(天)的(寿量)是二千劫,善现(天)的(寿量)是四千劫,善见(天)的(寿量)是八千劫,色究竟(天)的(寿量)是一万六千劫。

初无色等的异熟(心),在初无色等地中,如其次第,转起结生、有分、死。此等四个名为无色结生。

于彼等(无色界天)中,生于空无边处天的寿量是二万劫,生于识无边处天的(寿量)是四万劫,生于无所有处天的(寿量)是六万劫,生于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寿量)是八万四千劫。

 

<7>

结生与有分,以及死心位,

于同一生中,同境同一性。

 

这是(四种四法中的)四种结生。

 

三、四业

 

<8>

令生(业)、支持(业)、妨害(业)与破坏(业),是依作用(而说的四种业)。重(业)、近(业)、数习(业)与已作业,是依取异熟(果)的次序(而说的四种业)。现法受(业)、次生受(业)、后后受(业)与既有业(5),是依异熟的时间(而说的)四种业。不善(业)、欲界善(业)、色界善(业)与无色界善(业),是依异熟的处所(而说的四种业)。

此中不善业,依业门有三种:既身业、语业及意业。

(这三种业)怎样?杀生、不与取与欲邪行,常常是由于称为身表的身门而造作,故名身业。妄语、两舌、恶口与绮语,经常是由于称为语表的语门而造作,故名语业。贪欲、嗔恚与邪见,虽然也有其他(身与语)的表(6),但通常是由意门而造作,故名意业。

于彼等(不善业)中,杀生、恶口转嗔恚是由嗔根而生。欲邪行、贪欲与邪见,是从贪根而生。其他(不与取、妄语、两舌与绮语)四种,是由(贪、痴)二根而生。这里依照(八十九)心的生起,一切不善(心)有十二种。

欲界的善(业),依照业门的区别有三种:既由身门转起的为身业,由语门转起的为语业,由意门转起的为意业。如是依照(布)施、(持)戒及修定的区别,也有三种。依照(八十九)心的生起,则(欲界的善业)有八种。依照(布)施、(持)戒、修定、恭敬、义务、回向、随喜、闻法、说法、见正直业的区别有十种。以上(十二不善心与八善心)的二十种,为欲界业。

色界的善(业)唯是意业,(它)是由修所成而证得的安止(定),依照禅支的区别,(色界的善业)有五种。

无色界的善(业)也唯是意业,(它)也是由修所成而证得的安止(定),依照(禅定的)所缘的区别,(无色界的善业)有四种。

此(诸业)中,(十二)不善业,除去掉举(7)(的其余十一心),使在恶趣地结生。但在转起之时,一切十二种(不善业),于欲界与色界的一切处,适当地能感七种(无因)不善异熟(心)。

欲界的(八个)善(心),使在欲界善趣结生,但在转起之时,(一切八善心)于欲界与色界的一切处,适当地能感(八)大异熟(心)及八无因异熟(心)(8)。

此中三因殊胜的(四个智相应的)善(心),给与三因(四个智相应的异熟心)结生,在转起之时,则能感十六异熟(心)(即八个无因异熟心与八个彼所缘作用的有因异熟心)。三因劣的(四个智相应善心)与(无贪、无嗔)二因殊胜的(四个智不相应善心),给与二因的(四个智不相应异熟心)结生,在转起之时,能感除去三因的(四个智不相应的)十二个异熟(心)。(无贪、无嗔)二因劣的(四个智不相应的)善(心),唯给(八个)无因(善异熟心)结生,在转起之时,也唯感(八个)无因(善异熟心)。

 

<9>

兹有某异师(9),曾作如是说:

无行心不感,有行之异熟,

有行心不感,无行之异熟。

如是彼等说:异熟有十二(10),

又有十与八(11),次第而发生。

 

<10>

关于色界善(心),修下(品)的初禅,生于梵众(天),修中(品)的(生于)梵辅(天),修上(品)的(生于)大梵(天)。同样的修下(品)的第二禅与第三禅,(生于)少光(天),修中(品)的(生于)无量光(天),修上(品)的(生于)光音(天)。修下(品)的第四禅,(生于)少净(天)。修中(品)的(生于)无量净(天)。修上(品)的(生于)遍净(天)。修第五禅的(生于)广果(天),依离想而修(第五禅)的(生于)无想有情(天)。阿那含生于净居(天)。

 

如是次第修了无色界的善(业),既生于无色界(天)中。

 

<11>

上二界福业,决定依于地。

于结生转起,生同样异熟。

 

这是(四种四法中的)四种业。

 

四、四种死与结生的次第(12)

 

<12>

由于寿尽、业尽两者俱尽及断业(而死的),是名四种死的生起。

其次,临终者在死的时候,由于业力,于六门的任何一门现起(如下三种相中的一种):(一)面向于后有能得结生的业。(二)或在(他)以前作业的时候曾得色等工具的业相。(三)或于后有当得享受(苦乐)的趣相。此后,便住于那现起的所缘(业、业相或趣相),依照成熟的净(业)或染(业)及依照将得(生)有之处,他的心相续数数转起,极大地倾向于彼处。或者仅是依此而得新生的业,现于(意)门。

 

临终之人,在他的路心之末,或在有分灭尽之时,由于死之故,生起那现在有的终点的死心而后灭,于是既在(那死心)灭了之后,取得那同样的所缘,如其情况,或有所依或无所依(13),生起称为结生的意识,而住于后有──因为它是由于无明随眠的缠缚,是以渴爱随眠为根本的行(业)所生,为相应的(诸法)所执取,为俱生(诸法)的主要住处,为(诸法的)先行者,是(前有)与后有的连接(故名结生的意识)。

 

<13>

在正死的路心,由于迟缓的转起,只有五速行(刹那)的期望,如果是在来现于(意门)的现在所缘而死的,则结生、有分也取得现在所缘。在欲界结生,是由六门的(任何一门)取现在与过去所缘的业相与趣相。业只是意门所取的过去的(所缘)。所有这一切的所缘法,唯是小(欲)界的。

 

于色界结生的所缘,只是假设的业相。同样在无色界结生的所缘,根据情况,是上二界的(业相)与假设的业相。无想有情只有命九法(14)结生而生,于是称它们(无想有情)为色结生者。无色有情为无色结生者。其余的有情名为色与无色的结生者。

 

<14>

无色有情死,不生下无色,

生更高无色,及欲界三因。

色界有情死,不生无因类,

结生于二因,以及三因处。

欲界三因者,能生一切界;

其余有情死,于欲界结生。

 

这是死与结生的次第。

 

<15>

如是取结生者,既从结生灭了之后,获得那同样的所缘,转起一相似心,犹如河流不断地(生起),直至死心的生起,在没有路心生起的时候,因为它是生命的(主要)部分,名为有分相续的意(识),最后由于死的死心生起而后灭,此后再结生等,犹如车轮,次第展转转起。

 

在于此生中,结生与有分,

以及路心死,如是于后有,

再结生有分,转起心相续。

善务之智者,如是而观察,

知生命无常,善断爱结缚,

得永久寂静,至不死涅槃。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离路分别品第五竟。

 

  [注释]

1. 色界地十六种天:即前三禅地中有九种天,在第四禅地中有七种天,因净居天包摄有五种天,而净居天本身不算,这样就成为色界地的十六种天。

2. 详见 Visuddhi-magga 548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87 页以下)

3. “在欲界善趣人界中的生盲等”一句,此中“等”字,即包摄着:生而聋的人、生而精神错乱的人、生而哑的人与非男非女的人等。

4. 四大天王的寿量合为人间九百万岁,这个数字是依人间的年岁和日子而计算出来的。因为此天的一昼夜是人间的五十年时间,天寿有五百岁,以人间一年为三百六十天计算,即是九百万岁。

5. 对于各种业的解释,详见《清净道论》第十九说度疑清净品。Visuddhi-magga 601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285 页以下)

6. “虽然也有其他的表”一句,这“也”字,根据疏的解释:因为意业不限制于意门,有时也与身语二表相俱,但依意识为主,故为意业。

7. 因为掉举心太弱,没有结生的力量。

8. 在转起之时,八大异熟心在欲界中生起,形成彼所缘的作用。八个无因异熟心,则在欲界与色界的一切处,适当地生起。

9. 根据阿毗达摩义广释说,异师即是目罗婆毗寺的大法护派。有说此派的领袖是大授长老。

10. 据他们说:两个殊胜的智相应无行善心,能感十二种异熟(四个无行及八个无因)。二个殊胜的智相应有行及善心,也能感十二个异熟(四个有行及八个无因)。

11. 二个劣的智相应无行及二个殊胜的智不相应无行,能感十个异熟(二个智不相应无行及八个无因)。二个劣的智相应有行及二个殊胜的智不相应有行,能感十个异熟(二个智不相应有行及八个无因)。

劣的智不相应善心,只能感八个无因异熟。

12. 关于死与结生的说明,可参考 Visuddhi-magga 548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87 页以下)

13. 有所依是指欲界与色界的心。无所依是指无色界的心,详见本论第六品。

14. 命九法,参考本书摄色分别品。

 

 

点击返回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

排版 |高珮琦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说行道智见清净品

说行道智见清净品

 

 

慧体之四——行道智见清净

 

其次以八智而到达顶点的观及第九谛随顺智,是名“行道智见清净”。此中:八智——即解脱于染而行正道及称为观的(一)生灭随观智,(二)坏随观智,(三)怖畏现起智,(四)过患随观智,(五)厌离随观智,(六)欲解脱智,(七)审察随观智,(八)行舍智。第九谛随顺智与随观是一同义语。是故为欲成就于此(行道智见清净)者,当从解脱于染的生灭(随观)智开始,于此(九)智而行瑜伽。

 

  (一)生灭随观智

  问:为什么还要于生灭(随观)智而行瑜伽(因于前面的道非道智见清净已修生灭随观智)?(答)为观察于相之故。因于前面(的道非道智见清净),生灭智为十染所染,不能依如实的自性而观察于三相,但这里则得解脱于染,所以为了观察于相再(于生灭随观而)行瑜伽。

然而因为不忆念什么及为什么所覆蔽而不现起三相的呢?因不忆念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因不忆念数数之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因不忆念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然而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时,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无常相。忆念数数之逼恼除去四威仪之时,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苦相。分别种种界除去坚实之时,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无我相。

这里当知三相的分别:即无常、无常相,苦、苦相,无我、无我相。此中:无常意为五蕴。何以故?生灭变易或有已而无之故。生灭变易为无常相,或有已而无是相的变化。其次依据“无常即苦”之语,故即彼五蕴是苦。何以故?数数逼恼之故。数数逼恼相为苦相。再依“苦即无我”之语,故即彼五蕴是无我。何以故?不自在之故。不自在相为无我相。

瑜伽者对此一切,以解脱于染行于正道而称为观的“生灭随观智”依如实的自相而审观。

 

  (二)坏随观智

  既已如是审观,再再思虑推度色与非色之法“是无常,是苦,是无我”,则它的智成为锐利,而诸行便轻快地现起了。当智成锐利而诸行轻快地现起之时,他不到达于生,或住,或转起,或(诸行之)相,但于灭尽、衰灭、破坏及灭而建立其念(智)。他观诸行“如是生已如是灭”,即于此处生起名为“坏随观智”的观智。关于此说如下:

“如何是审察所缘的所谓坏随观之慧为观智?即是以色为所缘的心的生起而破坏。他随观彼审察所缘的心的破坏。随观又是怎样的随观?即随观这是无常而非常。随观这是苦而非乐。随观这是无我而非我。是厌离而非欢喜,离贪而非染贪,灭而非集,舍而非取。随观无常而断常想。随观是苦而断乐想,随观无我断我想……厌离断欢喜…离贪断贪…灭断集…舍断取。以受为所缘……以想为所缘……以行为所缘……以识为所缘……以眼为所缘……乃至以老死为所缘的心的生起而破坏……舍断取。事的转移,慧的还灭,以及转向之力,这些是审察的(坏随)观。

依(现在)所缘,确定两者(过去未来)是一,以及于灭胜解,这是衰灭相观。

审察所缘,随观破坏,

空的现起,是增上慧观。

善巧于三随观及四观的人,

因为善巧于三现起,所以不为种种的见所动摇。

这是以知之义为智,以了解之义为慧,所以审察所缘的所谓坏随观的慧为观智”。

此(引文)中:“审察所缘”——是曾审察任何的所缘,即曾知、见(所缘)灭尽衰灭之义。“坏随观慧”——即彼随观于曾经审察所缘的灭尽衰灭而生起的智的破坏的慧,是名观智。“如何”——是为解说而设的疑问。为了指示那是怎样的,便说“以色为所缘的”等等。

此中:以色为缘的心的生起而破坏”——即此心以色为所缘而生起及破坏,或者是于色所缘的状态中的心的生起及破坏。“审察所缘”——即曾审察所缘曾知曾见灭尽衰灭之义。“随观彼心的破坏”——即以什么心而视彼所缘为灭尽衰灭的,他再以另一心随观彼心的破坏的意思。所以古人说:“知与智二者都观”。“随观”——是随顺观,即以种种相再再而观之义。所以说“随观又是怎样的随观?随观无常”等。

此中:因为坏是无常性的极点,所以作坏随观的瑜伽者“随观”一切行“是无常而非常”。于是无常的故是苦,苦的故是无我,同样的他“随观这是苦而非乐,随观这是无我而非我”。其次那无常、苦、无我的,当不欢喜它,那不当欢喜的当不染着它,所以顺应于坏随观,他“厌离”那见为无常、苦、无我的诸行“而不欢喜,使离贪而不染贪”。

他既如是无有染着,先以世间智而使“灭”贪“而非集”,即不使集之义。或者他既如是离贪,已见诸行,对于那未见的亦以类智而使灭不使集。他仅于灭作意,即仅观灭而不观集之义。

如是行道,他便“舍而非取”。这是怎样说的呢,此无常等的随观,因以部分遍舍与蕴及行相共的诸烦恼,并且因见有为的过患而倾向跃入于相反的涅槃,所以名为遍舍舍及跃入舍。是故具此(观慧)的比丘,遍舍了所说的诸烦恼及跃入于涅槃。不取依此而生的烦恼及不取于不见过患的有为的所缘,所以说“舍而非取”。

现在为示他以此等智而断的什么法,所以说“随观无常而断常相”等。

此中:“欢喜”——是有喜的渴爱。余者即如所说可知。

其次在偈颂中:“事的转移”——是已见色的破坏,再见那曾见坏的心的坏,如是从前面的事(色)而转移到其他的事(心)。“慧的还灭”——即曾舍断于生而住于灭。“及转向之力”——是已见色的坏之后,再为去见那以坏为所缘的心的坏的转向的能力。“是审察的观”——是曾审察所缘的坏随观。

“依所缘确定两者是一”——意即依眼前所见的所缘,比类于此(现在的所缘)同样的,于过去的行已坏,于未来的当坏,如是确定两者是同一自性的。所以古人这样说:

对于现生有清净观的人,

依此而知过去与未来。

(三世的)一切行都是坏的,

犹如日出之时的露滴。

“于灭胜解”——意即曾经确定(过去未来)两者是一,于此称为坏的灭而胜解,尊重它,倾向它。“这是衰灭相观”——是说这(样的确定)便是衰灭相观。

“审察所缘”——是曾知前面的色等所缘。“随观破坏”——是曾见那所缘的坏,而后随观以彼为所缘的心的坏。“空的现起——他这样的随观破坏,只是诸行的破坏,彼等(诸行)的破坏为死,(诸行之外)实无他物,故得成就现起(诸行的)空。所以古人说:

诸蕴是灭,更无别的,

诸蕴的破坏而说为死。

不放逸者见它们的灭尽,

好象金刚如理的钻宝石。

“是增上慧观”——即彼审察所缘的,随观破坏的及现起空的,名为增上慧观。

“善巧于三随观者”——即精练于无常随观等三种的比丘。“于四观”——即于厌离等的四观。“因为善巧于三现起”——是因为善巧于灭尽,衰灭,空的三种的现起。“不为种种的见所动摇”——是不为常见等的种种见所动摇。

他既如是不动摇,起这样的忆念:“未灭的在灭,未破坏的在破坏”,舍弃诸行的生,住,转起之相,唯观破坏,如脆弱的器皿的破坏,如微尘的散布,如炒胡麻子一样。譬如明眼之人,站在池畔或河岸,看见大雨落于水面,生起了大水泡,很快的破坏了,他观一切诸行的破坏也是这样。世尊曾说有关于这样的瑜伽行者:

“视如水上浮沤,视如海市蜃楼,

若人观世如是,死王不得见他”。

这样屡观一切诸行继续地破坏,则得增强他的伴着八种功德的坏随观智。这是八种功德:(1)断除有见,(2)遍舍命的欲,(3)常常如理加行,(4)活命的清净,(5)除去过劳,(6)离去怖畏,(7)获得忍辱与柔和,(8)超脱乐与不乐。所以古人说:

牟尼为得不死法,

已见此最上八德,

于坏随观屡思惟,

如救衣服与头燃。

 

  (三)怖畏现起智

  如是修习多作以一切诸行的灭尽,衰灭,破坏及灭为所缘的坏随观的瑜伽者,于一切的有、生、趣、(识)住、有情居的在破坏的诸行,起大怖畏。正如胆怯而欲求快乐生活的人,对于狮子,虎,豹,熊,鬣狗,夜叉,罗刹,恶牛,恶犬,流液时期的恶象,可怕的毒蛇,雷电,战场,坟墓,燃烧的火坑等(起大怖畏)。如是他观“过去的诸行已灭,现在的(诸行)正灭。于未来生起的诸行亦将如是而灭”,即于此处生起“怖畏现起智”。

有个这样的譬喻:有一位妇人的三个儿子犯了王法。国王下令把他们斩头。她也跟着儿子来到刑场。当时她的长子的头已被斩掉。并已开始斩其次子。她看见了长子的头已斩,便放弃对幼子的爱着,知道“此子亦必同他们一样”。这里瑜伽者之见过去的诸行已灭,如妇人之见长子的头已斩;见现在的(诸行)正灭;如见正斩次子的头;见未来的(诸行之)灭,而知“于未来生起的诸行亦将破坏”,如对幼子放弃爱着。而知“此子亦必同他们一样”。作如是观者,即于彼处生起怖畏现起智。

另一个譬喻:如一位专产生而即死的儿子的妇人,她已生了十子。其中有九位已死,一位正抱在手中而死。还有一位在胎中。她见九子已死,第十位正在死、便放弃对胎儿的爱着,知道“这胎儿亦必同他们一样”。这里瑜伽者之观过去的诸行已灭,如妇人之念九子已死;观现在的(诸行)正灭,如见抱着的(第十子)正死;观未来的(诸行之)灭,如放弃对胎儿的爱着。作如是观者,即于此刹那生起怖畏现起智。

然而这怖畏现起智自己是怖畏或非怖畏?这是非怖畏的,因为这只是审观“过去的诸行已灭,现在的(诸行)正灭,未来的(诸行)当灭”,所以如明眼者的看见于城门的三个火坑,他自己则不怖畏;因为他只是审知“那些落于这里面的人,备受许多的苦痛”。亦如明眼者看见佉地罗(硬木所制)的尖桩,铁的尖桩,金的尖桩的三种尖桩次第的排列的时候,他自己并不怖畏,因为他唯审知“那些落于这些尖桩之上的人,备受许多的痛苦”。如是而此怖畏现起智自己是不怖畏的。因为这只是审观于如三火坑及如三个尖桩的三有中;“过去的诸行已灭,现在的(诸行)正灭,未来的(诸行)当灭”。因于此智,现起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中陷于不幸而具怖畏的诸行的怖畏,所以说“怖畏现起智”。

这是圣典中关于他的(诸行的)怖畏现起的文句:“对于忆念无常者现起什么怖畏?对于忆念苦……无我者现起什么怖畏?对于忆念无常者现起相的怖畏,对于忆念苦者现起转起的怖畏。对于忆念无我者现起相与转起的怖畏”。

此中:“相”——即行的相。与过去、未来、现在的诸行是同义语。即忆念无常者唯见诸行的死。所以说于彼现起相的怖畏。

“转起”——即色与非色有的转起。忆念苦者,唯见虽思为乐的数数的逼恼的转起。所以说于彼现起转起的怖畏。忆念无我者,则见两者(相及转起),如空无人烟的村落,如阳焰乾闼婆城(蜃楼)等,“无,虚,空,无主,无导者”,所以说于彼现起相及转起两者的怖畏。

  (四)过患随观智

  多作修习此怖畏现起智的瑜伽者,了知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中,无避难所,无救护处,无归趣,无皈依所: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的诸行之中,甚至对于一行亦无希求无执着。

三有如充满没有火焰的炭火的火坑,四大种如极毒的毒蛇,五蕴如举剑的杀戮者,六内处如空村,六外处如劫村落的盗贼,七识住及九有情居如以十一种火燃烧炽然,一切诸行如痈、疾、箭、痛、病,无喜无乐,是一堆大过患的现起。怎样的呢?譬如对于一位希望生活安乐而胆小的人,如虽有美丽的外表而内有猛兽的森林,如有豹子的洞窟,如有捕人的(鳄)及罗刹的河水,如举剑的敌人,如有毒的食物,如有盗贼的道路,如燃烧的炭火,如对阵的战场。譬如这(胆小的)人来到此等有猛兽的森林等,则毛骨悚立,仅见全面的过患,如是这瑜伽者由于坏随观,于现起怖畏的一切诸行中,完全无喜无乐,但见过患。如是见者,是名过患智的生起。下面是有关于此的说法:

“如何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生起是怖畏,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转起是怖畏……相是怖畏……造作是怖畏……结生是怖畏……趣是怖畏……发生是怖畏……起是怖畏……生是怖畏……老是怖畏……病是怖畏……死是怖畏……愁是怖畏……悲是怖畏……恼是怖畏,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

不生起是安稳,为寂静之道智。不转起……乃至无恼是安稳,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怖畏,不生起是安稳,为寂静之道智;转起……乃至恼是怖畏,无恼是安稳,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苦,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转起……乃至恼是苦,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

不生起是乐,为寂静之道智:不转起……乃至无恼是乐,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苦,不生起是乐,为寂静之道智;转起……乃至恼是苦,无恼是乐,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欲乐,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转起……乃至恼是欲乐,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

不生起是无欲乐,为寂静之道智;不转起……乃至无恼是无欲乐,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欲乐,不生起是无欲乐,为寂静之道智;转起……乃至恼是欲乐,无恼无欲乐,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行,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转起……乃至恼是行,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

 

不生起是涅槃,为寂静之道智;不转起……乃至无恼是涅槃,为寂静之道智。生起是行,不生起是涅槃,为寂静之道智;转起……乃至恼是行,无恼是涅槃,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转起、相、造作与结生,

观此为苦,是过患的智。

不生起,不转起,无相,不造作与不结生,

观此为乐,是寂静的道智。

于五处生起过患的智,

于五处生起寂静的道智。

他知解了这十智。

因为善巧于二智,故于诸见不动摇。

以知之义为智,以领解之义为慧;所以说于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

此中:“生起”——是以过去的业为缘而于此世生起。“转起”——即已如是生起的转起。“相”——即一切行的相。“造作”——是为未来结生之因的业。“结生”——是未来的生起。

“趣”——是彼结生所趣之处。“发生”——是诸蕴的发生。“起”——是“入定者或生起者”这样所说的异熟的转起。“生”——”是为老死之缘及以有为缘的生。“老死”等之义则易明了。

这里生起等的五种(生起、转起、相、造作、结生)是指为过患智的基础而说的。余者则与彼等是同义语。即发生及生的二种与生起及结生是同义语。趣及起的二种与转起是同义语。老等与相是同义语。所以说:

生起、转起、相、造作与结生,

观此为苦,是过患的智。

于五处生起过患的智。

“不生起是安稳,为寂静之道智”等;是为示与过患智所相反的智而说。或者是为由怖畏现起智曾见过患而心有恐怖的人生起这样的安心:“亦有无怖畏,安稳,无过患的”。或者因为已善确立生起等的怖畏者的心倾向于那相反的(不生起等)。所以为示由怖畏现起智而成就过患智者的功德,作如是说。

此中,那怖畏的决定是苦的,那苦的是欲乐的——因为不能脱离轮转的欲乐,世间的欲乐及烦恼的欲乐之故,那欲乐的则唯是行;所以说:“生起是苦,这样的于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等。虽然这样,但应由于怖畏的相,苦的相,欲乐的相等种种的相的转起,而知此(智的)种种性。

“知解了十智”——即知解过患智者的知解通达证悟于生起等的五事及不生起等的五事的十种智。

“善巧于二智”——是善巧于过患智及寂静道智的二种。

“于诸见不动摇”——是对于(外道等所说的)由最极的现法涅槃等所转起的诸见而不动摇。余者之义易明。

 

  (五)厌离随观智

  他这样的观一切诸行的过患,则厌离背弃不喜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中可破坏的诸行。

譬如喜住于结多古多山麓的金鹅王,是不喜于旃陀罗村口的不净的水坑,但喜于七大湖;如是这瑜伽鹅王,是不喜于善见其过患而可破坏的诸行,但喜其具备修习之乐修习之喜的七随观。譬如兽中之王的狮子是不喜投入黄金的兽槛,但喜于宽广三千由旬的雪山;如是这瑜伽狮子是不喜于三善趣有,但乐于三随观。譬如纯白而七处平满以神变飞行的六牙象王是不喜于城市的,但喜于雪山的六牙池(六牙)森林的;如是这瑜伽象王是不喜于一切诸行,但喜意向倾心以“不生起是安稳”等的方法而见寂静之道。

 

  (六)欲解脱智

  这(厌离随观智)与前二(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的意义是一,所以古师说:“于一怖畏现起而得三名。曾见一切诸行为怖畏,故名怖畏现起智;于此等诸行生起过患,故名过患随观;对于此等诸行生起厌离,故名厌离随观”。于圣典中亦说:“那怖畏现起之慧,过患之智,及厌离的此等(三)法义一而文异”。其次以此厌离智而厌离背弃不喜(于诸行)的善男子的心,对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中可破坏的诸行,甚至一行亦不执着缠缚,唯欲解脱欲出离于一切行。

譬如什么?譬如落网的鱼,入蛇口的青蛙,投入笼中的野鸡,落入坚固陷阱的鹿,在使蛇者手中的蛇,陷于大泥沼中的象,在金翅鸟口中的龙王,入罗睺口中的月,为敌所围的人等,都欲从彼而解脱而出离。

如是对于一切诸行离执着者,欲从一切行而解脱者,生起“欲解脱智”。

 

  (七)审察随观智

  如是欲求解脱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中可破坏的诸行,为欲从一切行而解脱,再以“审察随观智”提起及把握彼等诸行的三相。他对一切诸行,以终于是无常的,暂时的,限于生灭的,坏灭的,刹那的,动摇的,破坏的,非恒的,变易法的,不实的,非有的,有为的,死法的种种理由而观“无常”。以因为是屡屡逼恼的,是有苦的,是苦之基,是病,是痈,是箭,是恼,是疾,是祸,是怖畏,是灾患,非救护所,非避难所,非皈依处,是过患,是痛苦之根,是杀戮者,是有漏,是魔食,是生法,是老法,是病法,是愁法,是悲法,是恼法,是杂染法等的种种理由而观“苦”。以因为是非可爱的,是恶臭的,是可厌的,是可恶的,不值得庄严的,是丑陋的,是弃舍的种种的理由而观为苦相的随伴的“不净”。以因为是他,是无,是虚,是空,无主,不自在,不自由等种种的理由而观“无我”。如是而观,则说是他提起三相而把握诸行。

然而为什么他要如是把握此等诸行?因为是要成就解脱的方便。这里是一个有关于此的譬喻:

兹有一人想道:“我将捕鱼”,便取一捕鱼的筌投入水中,他从筌口插进他的手,在水中捕住一蛇颈,欢喜道:“我已捕得一鱼”。他想:“我实得一大鱼”,把它拿上来一看,由于看见了(蛇头上的)三根花纹,知道了这是蛇,便起恐怖而见过患(危险),并厌其所捕(之蛇),欲求脱离。为作解脱的方便,先自尾端解除他的(被缠的)手然后举臂于头上旋转二三回,把蛇弄弱之后而放掉它说:“去!恶蛇”!急上池岸,伫望来路道:“我实从大蛇之口而解脱”!

此(譬喻)中:那人捕住蛇颈以为是鱼而生欢喜之时,如这瑜伽者起初获得自身而生欢喜之时。他从捕鱼的筌口拿出蛇头而见三根花纹,如瑜伽者的分析(诸蕴的)稠密而见诸行之中的三相。他起恐怖时,如此(瑜伽者)的怖畏现起智。此后而见过患(危险),如过患随观智。厌离所捕,如厌离随观智。欲求于蛇解脱,如欲解脱智。作解脱的方便,如以审察随观智提起诸行的三相。如那人旋转了蛇把它弄弱不能转来咬人而善巧的放了,如是这瑜伽者以提起三相旋转诸行而令力弱,再不能现起常、乐、净、我、的相而善巧的解脱它们。所以说:“为成就解脱的方便而如是把握”。

至此便生起了他的审察智,下面是有关于此的说法:“忆念无常者,生起什么审察智?忆念苦……无我者,生起什么审察智?忆念无常者,生起相审察智。忆念苦者,生起转起审察智。忆念无我者,生起相与转起审察智”。

此中:“相审察”——是以无常相而知行的相“是非恒与暂时的”。虽无先知而后起智,但如“以意与法为缘而起意识”等,是依惯例而说的。或者是依于(因果)同一之理,把前后作为一而这样说。当知这种方法亦得适合于其他的二句(转起审察,相与转起审察)之义。

 

  (八)行舍智

  (1)(观空)(一行相空与二行相空)他这样以审察随观智而把握了“一切诸行是空”之后,再“以我(空)与我所(空)而把握二空”。

(四行相空)他既如是不见有我,亦不见有其他任何建立自己的(苦乐的)资具之后,再把握象这样说的四空:“(一)我不在任何处,(二)不在任何人的任何物,(三)(他)不在任何处,(四)任何人不是我的任何物”。

怎样的呢?(一)“我不在任何处”,即他不见有我在任何处。(二)“不在任何人的任何物”,即他不见有自己的我属于任何其他的人的任何物;这意思是说他不以想象而见这(自我)是属于兄弟位中的兄弟,朋友位中的朋友,或资具位中的资具。在“我的不在任何处”的句子中,先除去“我的”一字,则成(三)“不在任何处”——即他不见有他人的我在任何处的意思。现在再把“我的”一字拿(到下句)来,则成(四)“任何人不是我的任何物”——即他不见有他人的我是我的任何法;即是说他不见这他人的我为自己之兄弟位中的兄弟,朋友位中的朋友,或资具位中的资具这样属于任何处的任何法的意思。如是因为他不见于任何处有我,不见彼(自我)是属于他人的任何法,不见有他人的我,及不见他人的我是属于自己的任何法,是故他得把握于四空。

(六行相空)他既这样把握了四空,更以六相而把握于空。怎样的呢?眼是(一)我,(二)我所,(三)常,(四)恒,(五)常恒,(六)不变易法的空……意是空……色是空……法是空……眼识……意……识……眼触……这样直至老死都是同一方法的。

(八行相空)如是以六相把握了空之后,他更以八相而把握空。即所谓:“色是不坚实,无坚实,而离坚实如平常所认为的(一)常坚实的坚实,(二)恒坚实的坚实,(三)乐坚实的坚实,(四)我坚实的坚实,(五)常,(六)恒,(七)常恒,(八)不变易法。受……想……行……识……眼……乃至老死是不坚实,无坚实,而离坚实如平常所认为的常坚实的坚实,恒坚实的坚实,乐坚实的坚实,我坚实的坚实,常,恒,常恒,不变易法。譬如芦苇的不坚实无坚实而离坚实,如伊兰陀(蓖麻),如优陀婆罗(无花果),如塞多梵触(树),如巴利跋陀迦(树),如泡沫,如水泡,如阳焰,如芭蕉树干,如幻的不坚实无坚实而离坚实,如是的色……乃至老死的不坚实无坚实而离坚实如平常所认为的常坚实的坚实……乃至不变易法”。

(十行相空)他这样以八相把握了空之后,再以十相而把握(空)。怎样的呢?即“观色是(一)无,(二)虚,(三)空,(四)无我,(五)无主,(六)非随欲所作者,(七)不可得者,(八)不自在者,(九)是他,(十)是(因果)分别的。观受……识是无……乃至是分别的”。

(十二相空)他这样以十相把握了空之后,再以十二相把握(空)。即所谓:“色(一)非有情,(二)非寿者,(三)非人,(四)非摩奴之子(青年),(五)非女人,(六)非男人,(七)非我,(八)非我所,(九)非自,(十)非我的,(十一)非他的,(十二)非任何人;受……乃至识……非任何人”。

(四十二相空)他这样以十二行相把握了空之后,再以推度遍知的四十二相把握空。即“观色是(一)无常,(二)苦,(三)病、(四)痈,(五)箭,(六)恶,(七)疾,(八)他,(九)毁,(十)难,(十一)祸,(十二)怖畏,(十三)灾患,(十四)动,(十五)坏,(十六)不恒,(十七)非保护所,(十八)非避难所,(十九)非皈依处,(二十)非去皈依法,(二十一)无,(二十二)虚,(二十三)空,(二十四)无我,(二十五)无乐味,(二十六)过患,(二十七)变易法,(二十八)不实,(二十九)恶之根,(三十)杀戮者,(三十一)不利,(三十二)有漏,(三十三)有为,(三十四)魔食,(三十五)生法,(三十六)老法,(三十七)病法,(三十八)死法,(三十九)愁悲苦忧恼法,(四十)集,(四十一)灭,(四十二)出离。观受……

乃至识是无常……乃至出离”。所以这样说:“观色是无常……乃至出离者,观察世间空。观受……乃至识是无常……乃至出离者,观察世间空”。

“莫伽罗阇呀!

常念破除自我的见,

观察世间的空,可以超越于死。

这样的观察世间者,

是不会给那死王看见的”。

(2)(行舍智的结果)如果是观空而提起三相,把握诸行而舍断怖畏与欢喜,则对于诸行成为无关心而中立,不执它们为我及我所,正如与妻子离了婚的人相似:

譬如一人有一可爱适意的好妻子,他极宠爱她,和她实在片刻难离。一旦他看见此女和别的男人同立,同坐,或语,或笑,则恼怒不乐,受大忧苦。后来他继续看见此女的过失,便欲放弃她,和她离异,不再执她是我的了。从此以后,他看见她和任何人作任何事,也不会恼怒忧苦,绝无关心而中立了。

如是此(瑜伽者)欲从一切诸行而脱离,以审察随观智而把握诸行,观见不应执彼为我及我所,舍断了怖畏与喜欲,对一切诸行成为无关心而中立。如是而知如是而见者,则对于三有,四生,五趣,七识住,九有情居,他的心无滞着、萎缩、回转而不伸展,住立于舍(中庸)或厌恶。譬如水滴之于倾斜的莲叶,无滞着,萎缩,回转而不伸展;亦如鸡的羽毛或如筋络,投之于火,无滞着、萎缩、回转而不伸展。如是这(瑜伽者)对于三有,……乃至舍或厌恶。这是他的行舍智的生起。

如果彼(行舍智)见寂静的涅槃寂静,则舍一切诸行的转起而跃入涅槃。若不见涅槃寂静,则再再以诸行为所缘而转起;正如航海者的方向乌鸦相似:

譬如航海的商人,带着方向乌鸦上船。当他们的船为风飘流至异域而不知是否有海岸之时,便放出他们的方向乌鸦。于是那乌鸦便从桅竿飞入空中,探察一切方维,若见海岸,便向那方面飞去,如果不见,则屡屡回来而止于桅竿之上。如是,如果行舍智见寂静的涅槃寂静,则舍一切诸行的转起而跃入涅槃;若不见,则屡屡以诸行为所缘即转起。

这(行舍智)(净)如在粉筛上旋转的麦粉,亦如去了子在弹的棉花,以种种相把握诸行,舍断怖畏和欢喜,于审察诸行中而成中立,以(无常,苦,无我)三种随观而住。如是而住(的行舍智),则入于三种解脱门的状态,及为七圣者的各别之缘。

(Ⅰ)(三解脱门)因为这(行舍智)是由三种随观而转起,所以说以(信、定、慧)三根为主而入三种解脱门的状态。即是说以三种随观为三解脱门。所谓:“此等三解脱门是引导出离世间的。(即无相解脱门是)由屡观一切诸行为区限与路向,并以导其心入于无相界,(无愿解脱门是)对于一切诸行由于意的恐惧,并以导其心入于无愿界;(空解脱门是)由屡观一切法为他,并以导其心入于空界。故此等三解脱门是引导出离世间的”。

此中:“为区限与路向”,即以生灭为区限与路向。因为在无常随观区限了“自生以前无诸行”,再追求它们(诸行)的所趣,则屡观“(诸行)灭后无所去,必于此处而消灭”为路向。

“由于意的恐惧”,即是由于心的恐惧。因为由于苦随观,对于诸行而心悚然。

“屡观(一切法)为他”,即以“无我、无我所”这样的观无我。

当知此等三句是依无常随观等而说的。所以跟着那以后的答问中便这样说:“忆念无常者,现起诸行为灭尽。忆念苦者,现起诸行为怖畏。忆念无我者,现起诸行为空”。

然而此等三随观门的那些解脱是什么?即无相,无愿,空的三种。即如这样说:“忆念无常者则胜解多,而获得无相解脱。忆念苦者则轻安多,而获得无愿解脱。忆念无我者则知多,而获得空解脱”。

此中:“无相解脱”,是以无相之相的涅槃为所缘而转起的圣道。因此(圣道)于无相界而生起故为无相,从烦恼而解脱故为解脱。同样的,以无愿之相的涅槃为所缘而转起的(圣道)为“无愿(解脱)”。以空之相的涅槃为所缘而转起的(圣道)为“空(解脱)”。

其次于阿毗达磨中只说这样的二种解脱:“当修习导至出离及灭的出世间之禅时,为除恶见,为得初地,离诸欲,具足无愿及空的初禅而住”。这(二解脱)是直接关于从观而来说的。因为观智,虽曾于《无碍解道》中这样说:“无常随观智,因为脱离常的住着,故为空解脱;苦随观智,因为脱离乐的住着……无我随观智,因为脱离我的住着,故为空解脱”。如是由于脱离住着而说空解脱。“无常随观智,因为脱离常的相,故为无相解脱;苦随观智,因为脱离乐相……无我随观智,因为脱离无我相,故为无相解脱”,如是依于脱离于相,故说无相解脱。“无常随观智,因为脱离常的愿,故为无愿解脱;苦随观智,因为脱离乐的愿……无我随观智,因为脱离我的愿,故为无愿解脱”。如是依于脱离于愿,故说无愿解脱,然而这(三解脱)因为不是舍断行的相,所以非直接的无相,但是直接的说空与无愿。对这(二解脱)是由于从(观)而来,于圣道的刹那而论解脱的。是故当知(于阿毗达磨)只说无愿与空的二种解脱。   ——这是先说解脱门——

 

(Ⅱ)(为七圣者的各别之缘)其次在所说的“为七圣者的各别之缘”的文中:即(一)随信行,(二)信解脱,(三)身证,(四)俱分解脱,(五)随法行,(六)见得,(七)慧解脱,这是先说七圣者。这行舍智为彼等(七圣者)的各别之缘。

(一)那忆念无常者是信解多而获得信根的,他于须陀洹道的刹那为“随信行”。(二)在其他的七处为“信解脱”。(三)那忆念于苦者是轻安多而获得定根的,他于一切处名为“身证”。(四)其次得无色定而得最上果(阿罗汉)者,名为“俱分解脱”。(五)那忆念无我者是知多而获得慧根的,他于须陀洹道的刹那为“随法行”。(六)在六处为“见得”,(七)在最上果为“慧解脱”。

即如这样的说:“忆念无常者则信根增盛;由于信根的增盛,而获得须陀洹道;所以说他为随信行”。亦说:“忆念无常者则信根增盛,由于信根的增盛而证得须陀洹果;所以说他为信解脱等”。又说:“他信故解脱为信解脱。他证最后的触(无色禅),故为身证。得最后见,故为见得。信故解脱为信解脱。他先触于(无色)禅触,而后证灭、涅槃,故为身证。诸行是苦,灭是乐,他这样以慧而知、见、觉知、作证及触,故为见得”。在其余的四者之中,他随行于信,或以信随行而行,故为随信行。同样的,他随行于称为慧的法,或以法而随行,故为随法行。以无色禅及圣道的两分而解脱,故为俱分解脱。他知解故解脱,为慧解脱。如是当知这样的语义。   ——行舍智——

 

(3)(行舍智的三名)其次这(行舍智)与前面的二智意义是同一的。所以古师说:“这行舍智虽为一而得三名:初名欲解脱智,中名审察随观智,后达顶点而名行舍智)。于圣典中亦曾这样说:“如何欲解脱、审察、止住之慧成为行舍之智?对于生起欲脱、审察、止住之慧为行舍之智。对于转起……相……乃至恼欲脱、审察、止住之慧为行舍之智。生起是苦……乃至是怖畏……是欲乐……乃至生起是行……乃至恼是行、欲脱、审察、止住之慧为行舍之智”。

此中:欲脱与审察及止住为“欲脱审察止住(之慧)”。如是于(修道的)前分以厌离智而厌离者的欲舍于生起等为“欲脱”。为作解脱的方便而于中间审察为“审察”。即已解脱而后舍(中立)为“止住”。有关于此的曾作这样说:“生起是诸行,于彼等诸行而舍,故为行舍”等。如是此智(三者)是一。

其次当知于圣典的文中这(三智)唯是一。即如所说:“那欲脱与审察随观及行舍的此等三法,是义一而文异”。

(4)(至出起观)如是证得行舍的善男子的观,是达于顶点而至出起。“达顶点观”或“至出起观”,这只是行舍等的三智之名而已。

因这(观)到达了顶点最上的状态,所以是“达顶点”。因去至出起,所以是“至出起”。因为从住着的事物之外的相(而出起)及从于内转起的(烦恼蕴)而出起,故说道为出起。去至此(道)为“至出起(观)”,即与道结合之意。

这里为说明“住着”与“出起”,有这些论母:(一)于内住着从内出起,(二)于内住着从外出起,(三)于外住着从外出起,(四)于外住着从内出起,(五)于色住着从色出起,(六)于色住着从无色出起,(七)于无色住着从无色出起,(八)于无色住着从色出起,(九)以一下从五蕴出起,(十)以无常住着从无常出起,(十一)以无常住着从苦及无我出起,(十二)以苦住着从苦、无常、无我出起,(十三)以无我住着从无我、无常、苦出起。怎样的呢?

(一)兹或有人,先住着(其心)于内诸行,住着之后而观彼等(诸行)。可是但观于内是不会有道的出起的,亦应观于外,所以他亦观他人的诸蕴及非执受的(与身心无关的)诸行为“无常、苦、无我”。他于一时思惟于内,于一时思惟于外,如是思惟,当在思惟于内之时,他的观与道结合,是名“于内住着从内出起”。(二)如果在思惟于外之时,他的观与道结合,是名“于内住着从外出起”。(三~四)此法亦可解说“于外住着从外从内出起”的地方。

另一种人,(五)先住着(其心)于色,住着之后而观大种色及所造色为一聚。可是但观于色是不会有道的出起的,亦应观无色,所以他以彼色为所缘之后,亦观生起“受、想、行、识为非色”的无色。他于一时思惟于色,于一时思惟于无色。他如是思惟,当在思惟于色之时,他的观与道结合,是名“于色住着从色出起”。(六)如果在思惟无色之时,他的观与道结合,则名“于色住着从无色出起”。(七~八)此法亦可解说“于非色住着从无色及色出起”的地方。(九)其次若这样住着“任何集的法一切都是灭的法”,如是出起之时,则名“以一下从五蕴而出起”。

或有人,(十)先以无常思惟诸行。可是只以无常思惟是不会有出起的,亦应以苦及无我而思惟,所以他亦以苦及无我而思惟。

如是行道者在以无常思惟之时而得出起的,是名“以无常住着从无常出起”。(十一)如果在以苦及以无我思惟之时而得出起的,则名“以无常住着从苦及从无我出起”。(十二~十三)此法亦可解说“以苦及无我住着从余者出起”的地方。

这里,那以无常住着者,以苦、以无我住着者,在出起之时,若从无常而得出起的,则此三人胜解多,获得信根,由无相解脱而解脱,于初道的刹那为随信行,在其他的七处为信解脱。如果从苦而得出起的,则三人轻安多,获得定根,由无愿解脱而解脱,于一切处都为身证。但这里若以无色禅为所依处者,则他于最上果为俱分解脱。如果他们从无我而得出起的,则三人知多,获得慧根,由空解脱而解脱,于初道的刹那为随法行,在六处为见得,在最上果为慧解脱。

(5)(至出起观的譬喻)为了说明与前后之智(怖畏现起智及种姓智等)相共的至出起观,当知有十二种譬喻。它们的要目如下:蝙蝠、黑蛇、屋、牛、夜叉女,孩子、饥、渴、冷、热、黑暗、毒。

此等譬喻可以适用于从怖畏现起智开始的任何智。取之适用于这里(至出起观)之时,则从怖畏现起而至于果智的一切智悉皆明了,所以当适于此处而说。

(一)“蝙蝠”——据说有一只蝙蝠,歇在一株有五枝的蜜果树上想道:“我可于这里获得了花或果”,探察了一枝,不见有任何可取的花或果。如于第一枝,这样探寻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枝,亦毫无所见。它想“此树实在无果,毫无可取之物”,于是放弃了对于此树的爱着,便升到上面的树枝,从树枝中伸首上望,飞入虚空,歇于另一株的树枝上。这里当知瑜伽者如蝙蝠、五取蕴如有五枝的蜜果树,瑜伽者住着于五蕴如蝙蝠歇于那里,瑜伽者思惟了色蕴,不见彼处有任何可取之物,再思惟其他的诸蕴,如蝙蝠探寻了一枝,不见有任何可取之物,再探寻其他的诸枝,瑜伽者于五蕴中由于见无常相等而生厌离的欲脱等三智,如蝙蝠知道“此树实在无果”而放弃了爱着此树一样,瑜伽者的随顺(智)如它的升到上面的树枝,其种姓智如伸首上望,其道智如飞入虚空,其果智如歇于其他的果树。

(二)“黑蛇”的譬喻,曾于审察智中说过。但在合譬中,这是其差别之处:种姓智如放蛇,道智如放了之后而伫望其来路,果智如去站于无怖畏之处。

(三)“屋”——据说有一屋主,晚上吃了饭,在上床入眠之时,屋内起火。他惊醒了,见火而恐怖。他想“我若在被烧之前逃出去便好”。于是他四方张望,看见了(有可逃的)路而逃出。急急趋于安全之处而立。这里,愚昧的凡夫执五蕴为“我与我所”,如屋主的食后而上床入眠;他行正道而见(五蕴无常苦无我的)三相(生起)怖畏现起智,如惊醒之后见火而生恐怖之时;其欲脱智如望逃出的路;其随顺智如见路;其种姓智如逃出:其道智如急急而行;其果智如立于安全之处。

(四)“牛”——据说有一农夫,于夜分入眠之时,他的牛破了牛栏而逃。他在清早至牛栏处看,知道它们逃了,便追踪而见国王之牛。他想“这是我的牛”而牵了它们。到了天亮时,他才知道“这不是我的牛,而是国王的牛”!他便恐怖道:“在国王的差人未曾把我当作盗牛者而捕去受刑之前,我必须逃走”,他便舍弃了牛急急而逃,站于无怖畏之处。这里,愚昧的凡夫执诸蕴为我与我所,如以国王之牛为我的牛。瑜伽者以三相而知诸蕴为无常苦无我,如于天亮之时而知为国王之牛。其怖畏现起智如生恐怖之时。其欲脱(智)如欲舍牛而逃。种姓智如舍弃。道智如逃,果智如逃了之后而站于无怖畏之处;

(五)“夜叉女”——据说一男人与夜叉女同居。她于夜分,想道:“此男业已深睡”,便去新尸之墓而食人肉。他想道:“此女到那里去”?跟踪而见食人之肉,便知她为非人,怖畏道:“在她未曾吃我之前,我应逃走”,便速速逃走,站于安全之处。这里,执诸蕴为我与我所,如与夜叉女同居。见诸蕴的三相而知无常等的状态,如见于新墓食人肉而知她是夜叉女。怖畏现起智如怖畏之时。欲脱智如欲逃。种姓智如离墓。道智如速速而逃。果智如站于无怖畏处。

(六)“孩子”——据说一位溺爱儿子的女人,她坐于楼上,听到街中有孩子的声音,想道:“岂非我的儿子被人所害吗”?速速而去,抱了他人的孩子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到了她认得这是别人的孩子,愧惧道:“不要叫别人说我是盗子者”,便东张西望,把孩子放于原处,再急急上楼而坐。这里,执五蕴为我与我所,如抱他人之子以为是自己的孩子。以三相而知无我无我所,如认得这是他人之子。怖畏现起智如愧惧。欲脱智如东张西望。随顺(智)如把孩子放于原处。种姓智如下来站于街中。道智如上楼。果智如上楼之后而坐。

(七~十二)其次“饥,渴,冷,热,黑暗,毒”等的六种譬喻,是为示在至出起观者的倾向于出世间法而说的。

(七)即譬如为“饥”饿所袭的极饥者之希求于美食,如是这为轮回辗转所触的瑜伽行者希求于甘露之味的身至念之食。

(八)譬如喉干的“渴”者希求加以种种东西的饮料,如是这为轮回辗转之渴所触的瑜伽行者希求于八支圣道的饮料。

(九)譬如为“寒冷”所袭者之希求于热,如是这为轮回辗转的渴爱之水的寒冷所触的瑜伽行者希求于能烧去烦恼的圣道之火。

(十)譬如为“热”所逼的人的希求于寒冷,如是为轮回辗转的十一种火所热的瑜伽行者希求于能寂灭十一种火的涅槃。

(十一)譬如在“黑暗”之中的人希求于光明,如是为无明黑暗所包围的瑜伽行者希求于修习智光之道。

(十二)譬如为“毒”所触之人希求于消毒的药,如是为烦恼毒所触的瑜伽行者希求于能破烦恼之毒的甘露之药的涅槃。所以如前面所说:“如是知如是见者,对于三有……乃至九有情居,他的心无滞着,萎缩,回转而不伸展,住立于舍或厌恶。譬如水滴之于倾斜的莲叶等等”,一切当知如前所说。至此当知名为无滞着行者,这是有关于他的说法:

“无滞着之行的比丘,

他不示自己于诸有之中,

养成于远离之意,

说那是他的和合(涅槃)”。

(6)(行舍智的决定)如是这行舍智既决定了瑜伽者的无滞着行,更决定于圣道的觉支、道支、禅支、行道及解脱的差别。

(Ⅰ)(决定觉支、道支、禅支的差别)某长老说:是基本禅决定觉支、道支、禅支的差别;另一长老说:是为观的所缘的诸蕴决定它们;又一长老说:是个人的意乐决定它们。于他们的诸说之中,当知只是前分至出起观(行舍智)的决定。这是有关于此的次第之说:即以观的决定的干观者(无禅那者)的生起之道,与得定者不以禅为基本的生起之道,以及以初禅为基本和思惟(基本禅以外的)复杂诸行的生起之道,都是属于初禅的,于一切(道)都有七觉支、八道支及五禅支。因为于彼等(生起之道)的前分观曾与喜俱及舍俱,在出起(道)之时到达了行舍的状态则与喜俱。在五种禅法中,以第二、第三、第四禅为基本生起的圣道中,次第的有四支、三支及二支的禅支,但于一切(三种禅中)有七道支。在第四禅(即以第四禅为基本的道)有六觉支。这(禅支等的)差别是依基本禅的决定及由观的决定的。因为此等(诸道)的前分观曾与喜俱及舍俱,在至出起(观)是与喜俱的。其次在以第五禅为基本生起的道中,只有舍与心一境性的二禅支,及六觉支与七道支。

这(禅支等的)差别也是依(禅与观)二者的决定的。因为此处,于前分观曾与喜俱或舍俱,在至出起(观)只是与舍俱的。在以无色禅为基本生起的道,也是同样的。

如是从基本禅出定,思惟了任何的诸行,于所现的圣道的附近之处而生起的定是和自己的状态相等的。正如土地之色是和大蜥蜴的色相等的。

在第二长老的说法,既从诸定而出定,曾思惟了彼等诸定的诸法而生道,则(此道)是必与彼等诸定相等的。即与所思惟的定相等之义。若思惟于欲界的诸法,(此道)亦必属于初禅的。这里,

观的决定应知亦如前述。

在第三长老的说法,由于各自的意乐,以诸禅为基本,曾思惟了彼等诸禅的诸法而生道,则(此道)是必与彼等诸禅相等的。如无基本禅或思惟禅,只是意乐这(同等)是不成的。此义如于《教诫难陀经》所说。这里,观的决定应知亦如前述。

如是当知先说行舍智的决定于觉支、道支及禅支。

(Ⅱ)(决定行道的差别)如果这(行舍智)于起初的镇伏烦恼,是以苦以加行及以有行而得镇伏的,则名为苦行道,若以相反的名为乐行道。其次既伏烦恼,观的遍住及道的现前是徐徐而起的,则名为迟知通,与此相反的为速知通。如是这行舍智在于(道的)来处给与各自之道的名字,所以道得四名(苦行道迟知通,苦行道速知通,乐行道迟知通,乐行道速知通)。这行道,对于有的比丘(在须陀洹乃至阿罗汉的四道)是相异的,对于有的比丘在四道是统一的。对于诸佛的成就四道,只是乐行道速知通。对于法将(舍利弗)亦然。但对于大目犍连长老,在初道是乐行道速知通,在上面的三道则为苦行道迟知通。

犹如行道,而(欲、精进、心、观的)增上亦然,有的比丘于四道是相异的,有的于四道是同的。这是行舍智决定行道的差别。

(Ⅲ)(决定解脱的差别)其次(行舍智的)决定解脱的差别已如前述。此道亦由五种理由而得名:即(一)以自性,(二)以反对者,(三)以自德,(四)以所缘,(五)以来由。

(一)如果行舍(智)是思惟诸行为无常之后(从种姓)而出起,则(此道)为由无相解脱而解脱。若思惟为苦之后而出起,则为由无愿解脱而解脱。若思惟为无我之后而出起,则为由空解脱而解脱。这是以自性而得(道之)名。

(二)因为这(道)是由于无常随观除了诸行的坚厚(想),及舍断常相、恒相、常恒相而来,故为无相。由于苦随观舍断了乐想,干竭了愿与希求而来,故为无愿。由于无我随观舍断了我、有情、补特伽罗想,见诸行为(我等之)空,故为空。这是以反对者而得(道之)名。

(三)这(道)是由于贪等的空故为空。由于没有色相等或贪相等故为无相。由于没有贪愿等故为无愿。这是以(此道的)自德为名。

(四)这(道)是以空无相无愿的涅槃为所缘,故亦说为空、无相、无愿。这是以(此道的)所缘为名。

(五)其次以来由有二种:即观的来由及道的来由。此中:由观而得来于道,由道而得来于果。即无我随观名为空,由空观而道为空。无常随观名为无相,由无相随观而道为无相。而此(道为无相之)名不是得自阿毗达摩的说法,是得于经的说法。因为彼处(经的说法)说种姓智以无相的涅槃为所缘而名无相,其自己(种姓智)站于(道的)来处,而给与道的(无相之)名,故说道为无相。由于道而来的果为无相是合理的。若随观因为对于诸行而干竭了愿而来,故名无愿,由于无愿观而道为无愿。无愿道的果为无愿。如是,观给自己之名与道,而道给与果。这是以来由而得名。

如是这行舍智决定解脱的差别。

 

  (九)随顺智

  那习行修习而多作行舍智的他(瑜伽者),则胜解与信更为强有力,善能策励精进,而念善得现起,心善等持,生起更加锐利的行舍智。“他现在要生起圣道了”——他的行舍智思惟诸行为无常或苦或无我而入于有分。在有分之后,于行舍智同样的以诸行为所缘,是无常,或是苦,或是无我,而生起意门转向(心)。此后,在转有分而生起的唯作心之后,无间的心相续连结,以同样的诸行为所缘,生起第一速行心,是名遍作(准备心)。此后亦以彼同样的诸行为所缘而生起第二速行心,是名近行。此后亦以彼同样的诸行为所缘而生起第三速行心,是名随顺。这是它们的各别之名。如果概括的说,则这(遍作、近行、随顺)三种都得名为习行,亦得名为遍作,近行及随顺。对什么随顺呢?即对前分与后分(而随顺)。因此(随顺智)如同(八观智的思惟三相的)作用,故随顺于前面的八观智,及(随顺于)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即此(随顺智)是以无常相等缘于诸行而转起,故随顺如同此等八智的(思惟三相的)作用,即如“生灭(随观)智是见有生灭的诸法的生灭”,“坏随观智是见有坏的(诸法的)坏”,“怖畏现起(智)是于有怖畏的(诸法)现起怖畏”,“过患随观(智)是见于有过患(诸法)的过患”,“厌离智是厌离可厌的(诸法)”,“欲解脱智是对于当脱的(诸法)生起解脱之欲”,“以审察智审察于当审察的(诸法)”,“以行舍(智)舍于当舍的”。并且(随顺智亦随顺)于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因为以此行道(而得其)当得的(道果)之故。

譬如如法(公正)的国王,坐于裁判所而闻他的(八个)裁判官的判决,舍其不合法而取公正,便随顺他们的判决而给予同意道:“即如是吧”,并且也随顺古代的王法。当知这里亦然:即国王如随顺智。八个裁判官如八智。古代的王法如三十七菩提分。这里:国王说“即如是吧”而随顺其裁判官的判决及王法,如这(随顺智)是以无常等缘于诸行而生起,故是随顺八智的作用,及(随顺)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所以说此为谛随顺智。

  符合经文

  这随顺智是以诸行为所缘的至出起观的最终。但就全体而言,则种姓智为至出起观的最终。

现在为了明白这至出起观,当知与此经文的符合:即此至出起观,在《六处分别经》中说为“不彼所成性”(无渴爱),如说“诸比丘,依止于不彼所成性(无渴爱),到达不彼所成性,兹有一之义及依止于一之义的舍,断它及超越它”。在《蛇喻经》中说为“厌离”,如说“厌离者离贪,离贪故解脱”。在《须尸摩经》中说为“法住智”,如说“须尸摩,先为法住智,后为涅槃智”。在《布吒波陀经》中说为“最高之想”,如说“布吒波陀,先生起最高之想,而后(生起)智”。在《十上经》中说为“遍净胜支”,如说“行道智见清净为遍净胜支”。在《无碍解道》中以(欲解脱、审察随观、行舍)三名而说,如说“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的此等三法,义一而文异”。在《发趣论》中以二名而说,如说“种姓的随顺、净白的随顺”。在《传车经》中说为“行道智见清净”,如说“朋友,为行道智见清净而从世尊住梵行吗”?

大仙以种种之名,

而说寂静遍净的至出起观。

欲出极大怖畏的轮回的苦沼,

智者常于此(观)作瑜伽。

为善人所喜悦而造的清净道论,在论慧的修习中,完成了第二十一品,定名为行道智见清净的解释。

 

点击返回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排版 |高珮琦

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摄路分别品

摄路分别品

阿耨楼陀 造
叶均 译

 

<1>

心生起纲要,已如前略说。

依地人差别,前后所决定,(2)

我将再简述:在结生(3)转起。

心生之过程。此乃摄转起(4)。

 

一、六种六法

 

<2>

在摄路中(5),当知有六种六法:即六所依、六门、六所缘、六识、六路、六种境转起。

但于离路(6)(的心),只有三种境转起,即业、业相、趣相

此中:(六)所依、(六)门、(六)所缘,即如前(第三品)中所说。

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路:(心的过程)依门的区别,即眼门路、耳门路、鼻门路、舌门路、身门路、意门路;或者依识的区别,各为眼识路、耳识路、鼻识路、舌识路、身识路、意识路。依门的过程及依心(识)的过程当这样使其调合。   <3>

于五门(眼、耳、鼻、舌、身),有极大、大、小、极小(的所缘境);于意门则有明了不明了(的所缘境)。如是当知有六种境转起(现前)。

 

二、通过五门的心识过程

 

(心识的活动过程)怎么样?以生、住、灭(7)的三刹那名为一心刹那。如是有十七心刹那为色法(生灭的)寿命。经过一心刹那或多心刹那(到达)住位之时,而五所缘来现于五根门。因此,如果那色所缘是经过一刹那来现于眼前的,则从此以后有分心波动二次,遮断了(8)有分之流,转向(唤起意)那色所缘而有五门转向心(的一次)生灭。此后无间,便生起见色的眼识、领受(所缘)的领受心、推度的推度心、确定的确定心,如其次第(各有一次)生灭。此后在欲界二十九速行心(9)中的任何一心,获得(生起之)缘便波动七次,随于速行之后而有二(刹那)彼所缘异熟心适宜地转起。从此以后便堕入有分。

至此有十四(刹那)路心的生起,二(刹那)有分的波动,以及前面经过的一心刹那,(那色法)便具足十七心刹那。此后(那个所缘境便)消灭了。那样(经过十七刹那相续的)所缘名为极大的境。

(如果)来现的所缘不可能延至彼所缘的生起,是名大境。这就是说在速行终了便堕入有分,没有彼所缘的生起。

(如果)来现的所缘不可能延至速行(心)的生起,是名小境。这就是说连速行(心)也不生起,仅仅有二或三次的确定(心)转起,此后便堕入有分。

(如果)来现的所缘不可能延至确定(心)的生起便临近于灭的,则名为极小境。这就是说仅仅是有分波动而无路心的生起。

在眼门如是,在耳门等也是一样。当知于一切五门有四种时分即:彼所缘时分、速行时分、确定时分、空时分(10)。如是次第为四种所缘境的转起(11)。

 

<4>路心唯七种(12),心生有十四(13),如是依五门,详说五十四(14)。

这是五门路的转起法。

 

三、通过欲界意门的心识过程

 

<5>

其次于意门中,如果是明了的所缘境来现,从此在(二刹那)有分波动、(一刹那的)意门转向(心)、(七刹那的)速行(心)之末(后),转起(二刹那的)彼所缘异熟(心),此后便堕入有分。

如果在不明了的所缘,则于速行心之后,便堕入有分,没有彼所缘的生起。

 

<6>

路心唯三种(15),心生说为十(16)。

若再详分释,欲界四十一(17)。

 

这是小(欲界)速行时分(的转起法)。

 

四、上二界及出世间的禅心过程

 

<7>

其次于安止(根本定)速行时分,(所缘)是没有明了不明了的区别,也没有彼所缘(心)的生起。此处即在八个智相应(18)欲界速行(心)中的任何一个生起四次或三次,次第的名为遍作、近行、随顺和种姓(心)。它们灭了以后,依适当的(行道),即在第四或第五(19)(速行刹那)引发那二十六个大界(上二界)、出世间速行心(20)中任何一个速行心入安止路。此后在安止速行之末便堕入有分(21)。

这里如果在喜俱(欲界)速行心之后,则安止(定)也是喜俱(心)。若在舍俱(欲界)速行之后,则安止定也是舍俱(心)。此中如果是在(欲界)善速行之后(非阿罗汉的),(则安止定)也是善速行心,以及决定是下面的三界(心)。如果是在(欲界)唯作(阿罗汉的)速行(心)之后,(则安止定)也是唯作速行心,以及(决定是)阿罗汉果(心)。

 

<8>

乐善三十二(22),舍善生十二(23),

乐唯作有八(24),舍唯作生六(25),

凡夫与有学,从欲善三因(26),

离欲者安止,三因欲唯作(27)

 

这是(六门中的)意门路心的转起法。

 

五、彼所缘的决定

 

<9>

于(六门的)一切处,对于不可意的所缘(逆境),那是不善异熟(28)的(前)五识、领受(心)、推度(心)及彼所缘(心的生起)。对于可意的(所缘──顺境),则唯是善异熟的(前五识、领受心、推度心、及彼所缘心)。如果极可意的(所)则唯喜俱的推度(心)和彼所缘(心)。此(彼所缘)中,如果是在(阿罗汉的)喜俱唯作速行(心)之末,则唯是喜俱彼所缘(心生起)。如果在舍俱的唯作速行(心)之末,则唯是舍俱(彼所缘心)。但于忧俱速行(心)之末,则彼所缘及有分(29)也必是舍俱。是故若以喜俱(心)结生者(30),则在忧俱速行之末不生彼所缘心。此时便对于任何过去已熟练的小(欲界)所缘,生起舍俱推度心。诸阿阇黎说:在那(推度心)之后,便堕入有分。他们(诸阿阇黎)并且主张(1)仅在欲界速行(心)之末、(2)欲界的有情、(3)欲界诸所缘法,才有彼所缘心。

 

<10>

在欲界速行,有情及所缘,

于明了极大,说有彼所缘。

 

这是(路心转起中)彼所缘的决定。

 

六、速行的决定

 

<11>

在速行之中:于小(欲界)的速行路中,欲界速行(心)速行(跳动)七次或六次。如果在命终或发晕等的时候而转起昏弱的(速行心)则唯速行(跳动)五次。他们(诸义疏师)也说:当世尊(示现)双神变(31)等的时候,(他那)迅速转起的观察(速行)心,只有四至五刹那、但在初学者第一次修习(安止定的速行)不论是上二界速行心的神通速行心都只速行(跳动)一次便堕入有分。

四(圣)道(速行心)的生起,(各)有一心刹那。从此以后有二三(刹那)的果心依次生起,然后堕入有分(32)。在入灭尽定的时候,第四无色的速行(心)速行(跳动)了二次之后便证得灭尽定。在从灭尽定出定的时候,获得一次阿那含果心或阿罗汉果心的生灭之后,便堕入有分(33)。

如是,于一切处的三摩钵底(34)(等至)路(过程)中,不象在有分之流那样有一定不变的路。然而亦可有多数的(速行)。

 

<12>

欲界速行七,道神通各一,

其余诸速行,多数亦可得。

 

这是(路心转起中)速行的决定。

 

七、路心依人的区别

 

<13>

二因者及无因者(35),不得唯作速行(心)和安止速行(心)。他们纵生于善趣亦不得智相应异熟心。如果(无因者)生于恶趣,则智不相应大异熟心亦不能得。

在三因者:(1)漏尽者不得善与不善速行(心)。(2)有学与凡夫不得唯作速行(心)。(3)有学不得恶见相应(心)及疑俱速行(心)(36)。(4)阿那含人不得嗔恚速行(心)(37)。(5)出世间速行心只适合圣者得以相应生起。

 

<14>

无学四十四(38),有学五十六(39)。

余者心生起,说有五十四(40)。

 

这是(路心转起中)依人的区别。

 

八、诸地路心的区别

 

<15>

于欲界地,一切(八十)路心(41)都得相应生起。

于色界地,除去嗔恚速行及彼所缘(得六十四心)(42)。

于无色界地,除去初道(心)、色界(心)、笑(心)及下无色界心。

于一切处,如果缺乏某些净(根)之人,则不得经过那些(根)门的路心。无想有情则没有一切心转起。

 

<16>

八十路心在欲界,色界相应六十四,

无色界中之路心,可得生起四十二(43)。

 

这是诸地(路心生起)的区别。

 

<17>

如是(经过)六门而心转起,随其发生,堕入有分(44),直至寿存、不断地活动。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路分别品第四竟。

 

[注释]

1. 对于此颂,各种译本都有些出入。本译者依据前后文的意思作此意译。全颂的大意是这样的:在前一品,已经根据受、因等简略地讨论了心与心所法的生起。现在我将依照地和人的差别以及依在前和在后所决定再进一步简单地叙述在结生与转起的两种心识活动过程。在本品是说在转起的心识活动过程纲要。关于在结生的心识活动过程,将在下一品说。

2. 颂中“前后所决定”一句,即“在前和在后所决定”的意思;在巴利文释是这样解释的:“此心是在某些心识作用之后生起及某些心识作用是在此心之后生起”。

3. “结生”,是指新生命在怀胎刹那发生最初的心识活动过程。

4. “转起”,是指我们在整个生活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心识活动过程。

5. 摄路──是指由五门转向或意门转向所起的心的程序或一系列的心生起的路线(过程)。

6. 离路──是指路心以外的结生、有分、死的潜在意识作用。因为它们是不经过认识的顺序的,所以叫离路。

7. 灭(Bha□a)底本(Bhavamga)误。

8. 这个字的原文有遮断、中断、切断、阻止、妨碍等意思。

9. 欲界二十九速行心:即十二不善心、八欲界善心、一个笑心、八欲界有因唯作心。

10. 时分(Vra),这个字的原文有时、时分、时期、时机、机会等意思。英译本也有把它译作“等级”的。这里的意思是说:现于五门的对象经过的认识过程分为四级。“彼所缘时分”,是说这个过程到达彼所缘为止。余者亦然。“空时分”,是说它根本没有路心(过程)生起,只是有分波动二次。

11. 四种时分的四种缘境:即彼所缘时分的极大境,速行时分的大境,确定时分的小境,空时分的极小境。

12. 七种路心:(一)五门转向心,(二)五识,(三)领受心,(四)推度心,(五)确定心,(六)速行心,(七)彼所缘心。

13. 十四:即本品中的十四心刹那(五门转向心、五识之一、领受心一、推度心一、确定心一、速行心七、彼所缘心二)。

14. 五十四:即全部欲界五十四心。

15. 路心唯三种:(一)意门转向心,(二)速行心,(三)彼所缘心。

16. 心生说为十:是说此心生起要经过十刹那,即意门转向心一刹那、速行心七刹那、彼所缘心二刹那。

17. 四十一:即欲界的五十四心除去十三心(两种前五识十个、五门转向心一个、领受心两个。这十三心不能在意门中转起)。

18. 八个智相应心:即欲界善心中的四个智相应心及欲界有因唯作心中的四个智相应心。

19. 在第四或第五:这里指安止心生起有速通达和迟通达两种,速通达者,即在欲界速行三次生灭之后,在第四刹那生起安止心。迟通达者则在第五刹那生起安止心。

20. 二十六个速行是:色界善心五个、唯作心五个、无色界善心四个、唯作心四个、出世间心八个,共二十六个。

21. 关于在禅定的心识过程,参考 Visuddhi-magga 137 页以下。

22. 乐善三十二:即从乐俱善速行心生起三十二安止心。这里的乐善,指喜俱三因(无贪、无嗔、无痴)善心,即欲界八善心中的第一和第二心。三十二喜俱安止心,即色界初、二、三、四禅的四个乐俱善心,出世间道心十六个(四道乘四禅等于十六),果心十二个(除阿罗汉,初、二、三果乘四禅等于十二),共三十二心。

23. 舍善生十二:即从三因舍俱善速行心(八欲界善心中的第五、第六心)生起十二安止心(即色界第五禅善心一个、无色界善心四个、出世间除阿罗汉果心的其余七个第五禅心)。

24. 乐唯作有八:即从三因喜俱欲界唯作心(欲界八唯作心中的第一第二心)生起八个安止心(八个喜俱唯作安止心:即色界初、二、三、四禅唯作心四个),出世间阿罗汉果的下四禅四个)。

25. 舍唯作生六:即从三因舍俱欲界唯作心(八大唯作心中的第五第六心)生起六个安止心(色界第五禅唯作一个、无色界唯作四个、出世间阿罗汉果心一个)。

26. 从欲界善三因心生起凡夫及有学的安止。即凡夫及有学,从欲界八善心中的第一喜俱智相应无行及第二喜俱智相应有行二善速行心生起三十二个喜俱安止心。并从第五舍俱智相应无行及第六舍俱智相应有行二善速行心生起十二个舍俱安止心。

27. 从欲界唯作三因心生起离欲者(阿罗汉)的安止。即阿罗汉从欲界八大唯作心中的第一喜俱智相应无行及第二喜俱智相应有行二唯作速行心生起八个喜俱安止心,并从第五舍俱智相应无行及第六舍俱智相应有行二唯作速行心生起六个舍俱安止心。

28. 不善异熟:即由过去不善业所感的果。

29. 有分(Bhava□ni):这里的有分是指多数,平常用单数的有分有二种:一是诸心识刹那相续的有分,二是十九种有分(作用)心。这里是表示偶然的有分心( 朑antuka-bhava□a),与根本有分(Mula-bhava□ga)相反。

30. 以喜俱心结生者,则人在入胎时,若以喜俱心来结生,则此人生性为乐观者,自然常常快乐,不待鼓励。

31. 双神变,参考Visuddhi-magga 393页。(华宇版,中册255~257页)

32. 四道的速行心,参考 Visuddhi-magga 675页。(华宇版,下册395页)

33. 关于此等法说,参考 Visuddhi-magga 137~139页。(华宇版,上册216~217页)

34. 于一切三摩钵底:即五种禅及四道之果。

35. 二因者及无因者:二因者具有无贪、无嗔的善因,没有无痴的善因;无因者则根本没有善因,所以他们不可能获得禅或阿罗汉,也不得唯作速行和安止速行。为什么生于善趣亦不得智相应异熟心?因为他们具有痴根没有智相应善心。

36. 因为他们已断除身见与疑见二种烦恼。

37. 因为阿那含断除嗔恚烦恼。

38. 无学四十四:阿罗汉只有四十四心。有四十五心不能生起,即不善心十二、欲界善心八、色界善心五、无色界善心四、道心四、上二界异熟心九、前三果心三,合计四十五心。89-45=44 。

39. 有学五十六:有学人有三十三心不能生起,即唯作速行十八(笑心一、欲界有因唯作心八、上二界唯作心九)、邪见相应不善心四、疑俱不善心一、阿罗汉果心一、上二界异熟心九,合计三十三。89-33=56。

40. 余者五十四:余者是指凡夫而言,有三十五心不能生起,即唯作速行心十八、出世间心八、上二界异熟九,共三十五心。89-35=54。

41. 八十路心:即八十九心中除去色界异熟心五个及无色界异熟心四个。

42. 六十四心:即八十路心减去十六心等于六十四心。十八心是嗔恚速行心两个、彼所缘(即大异熟心或者说欲界有因善异熟心)八个、鼻识、舌识、身识六个。

43. 四十二心:八十路心减三十八等于四十二。即不善心十(除嗔恚心二)、意门转向心一、欲界净心十六(八个善心、八个唯作速行心)、无色界心八、出世间心七(除阿罗汉果心一),合计四十二心。三十八心是大异熟心八个、嗔恚心二个、前五识十个、色异善心、唯作心十个、笑心一个、五门转向心一个、领受心两个、推度心三个、初道心一个,共计三十八心。

44. 底本 Bhava□antarit直译为有分渡,文意不明确。应该是落入有分(Bhava□antarita=bhava□a-antarit)。

点击返回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

排版 |高珮琦

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摄杂分别品

摄杂分别品

阿耨楼陀 造
叶均 译

<1>

心与心所法,依自性相应,

彼等次第现,数有五十三(1)。

受因及作用、门所缘所依,

依照心生起,随宜而相摄。

 

一、摄受(2)

 

<2>

此中先说摄受,受有乐、苦与不苦不乐的三种。

又依乐、苦、喜、忧、舍的差别有五种。

 

此中乐俱善异身识只有一个,同样的苦俱不善异熟(身识也只有一个)。

 

其次喜俱心:有贪根四个(3)、欲界净(心)十二个(4)、乐(俱)推度(心)(5)及笑(心)二个,

如果十八欲界喜俱心、以及称为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的四十四个(6)大(色界心)及出世间心,共有六十二心。

 

关于忧俱心,唯有嗔恚相应的二心,其余一切五十五(心)(7)唯是舍俱心。

 

<3>

乐及苦与舍,是名三种受。

应知由喜忧,差别成五种。

乐苦各一处,忧在于二处,

喜有六十二,舍俱五十五。

 

二、摄因

 

<4> 在摄因中:

所谓因中,即贪、嗔、痴及无贪、无嗔、无痴的六种。

此中的五门转向(心一),二种(前)五识(十)、领受(心二)、推度(心三)、确定(心、即意门转向心一)及笑(心一),名为十八无因心。(八十九心除十八无因心),其余一切七十一心唯是有因。   于此(有因心)中:二种痴心,唯一(痴)因,其余十种不善心(贪根八心,嗔根二心)及十二智不相应欲界净心,如是二十二心则具有二因(8)。十二智相应欲界净心及三十五个大(上二界)与出世间心,如是四十七心(9),具足三因(10)。

 

<5>

贪嗔及愚痴,是三不善因。

无贪无嗔痴,善因无记因(11)。

无因十八心。二心唯一因。

二因二十二。四十七三因。

 

三、摄作用(12)

 

<6>

在摄作用中:

所谓作用,即结生、有分、转向、见、闻、嗅、尝、触、领受、推度、确定、速行、彼所缘及死的十四种。

其次应知由结生、有分、转向、五识处等的区别,则彼等(八十九心)的差别处但成十种(13)。

此中二舍俱处推度(心)、八大异熟(心)(14)及九色界、无色界异熟(心)共十九心,名为结生、有分及死的作用。

其次(于无因唯作心中的五门转向及意门转向)二(心)是转向作用。

同样的(二种前识的各二心及二领受心)是见、闻、嗅、尝、触、领受(中)的(各一)作用(15)。

(无因异熟)三(心)(16),是推度作用。

意门转向(心)于五门中成为确定作用(17)。

(以上)除了(世间异熟及)二种转向(唯作心)之外,其余的善(心二十一)、不善(心十二)、(圣)果(心四)、唯作心(十八)共五十五(心)(18)为速行作用。

八大异熟(心)及三推度(心)共十一(心)为彼所缘作用。

次于彼等(八十九心)中,二舍俱推度(心)(19)、依结生、有分、死、彼所缘及推度的差别,有五作用。八大异熟(心),依结生、有分、死、彼所缘的差别,有四作用。九个大(上二界)异熟(心)(20),(依)结生、有分及死(的差别)有三作用。

喜俱推度(心),依推度及彼所缘的差别,有二作用。

同样的确定(心,即意门转向心),依确定、转向的差别,(也有二作用)。其余一切(五十五)速行(心),三种意界(心)、及(二种前)五识(十心,共六十八心),依次发生成为一作用。

 

<7>

作用有十四,名为结生等。

依心生起处,区别为十种。

六十八二九,八二心次第。

一二三四五,说示作用处(21)。

 

四、摄门

 

<8>

在摄门中:

所谓门,即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及意门六种。

此如,眼即眼门,同样的耳等即耳门等,但意门是说(转向之前的)有分。

此中依五门转向(心一)、眼识(二)(22)、领受(心二)(23)、推度(心三)(24)、确定(心一)(25)、欲界速行(心二十九)(26)及彼所缘(八)(27)的差别,有四十六(心)于眼门中相应生起。

同样的依五门转向及耳识等(28)的差别,也有四十六(心)于耳门等相应生起。

于一切五门中的五十四心(29),唯是欲界(心)。

其次于意门中:依意门转向(心一),速行(心)五十五(30)及彼所缘(十一)的差别,有六十七心(相应生起)。

有结生、有分及死的作用的十九(心)(31)、是离(诸根)门而生起(即不从任何门而生起)。

次于彼等(八十九心)中,(二种前)五识(十)、及大(上二界速行心)、出世间速行(心二十六)共三十六(32)(心),如是依次适当地(于六门中)唯从一门(33)生起。

其次三意界(34)从五门生起。乐俱推度(心一)、确定(心一)、欲界速行(心二十九、共三十一心)从六门生。

舍俱推度(心二)、大异熟(心八)、从六门生与离门生(35)。大(上二界)异熟(心九)唯离(诸根)门生。

 

<9>

心生由一门,五门与六门,

六门或离门,及离一切门,

如次三十六,三与三十一,

十种及九种,作五类显示(36)。

 

五、摄所缘

 

<10>

于摄所缘中,所缘有六种,即色所缘、声所缘、香所缘、味所缘、触所缘及法所缘。

此中色即色所缘,同样的声等(37)即声等所缘。

其次法所缘又摄净(色)、细色、心、心所、涅槃、施设(名言和概念)六种。

此中一切从眼门(所生之)心,唯以色为所缘,而此(所缘必定)唯是现在的。如是从耳门等(所生之)心,亦唯以声等(为所缘),此等(所缘)也唯是现在的。其次意门心的六种所缘,或为现在、过去、未来,甚至离时的(涅槃、施设等),均适当也相应以为所缘。

被称为结生、有分与死的离门(心)的所缘亦有六种,大多是于过去有之末(即前生临死时),由六门摄门的现在、或过去、或施设(概念)的称为业、业相和趣相(38)。

彼等(色等、现在等、业等所缘诸心)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随其次第唯以色(声、香、味、触)等一一为所缘。三意界(领受心二、五门转向心一)以色(声、香、味、触)等五为所缘。

其余(十一)欲界异熟(心)(39)与笑(心),唯以欲界的一切为所缘。(十二)不善(心)及(八个)智不相应(40)(共二十个)欲界速行(心),除去出世间,以其余的一切为所缘。(四个)智相应欲界善(心)及(一个)称为第五禅的神通善(心共五心),除阿罗汉道(与阿罗汉)果,以其余的一切为所缘。

(四个)智相应欲界唯作(心)和(第五禅的)唯作神通(心)及确定(心),普遍于一切所缘。

在第二(识无边处)和第四(非想非非想处)的无色界(心)中(41),只以大(无色界)为所缘。

其余(二十一个)大(上二界)心等(42),以一切施设(假法)为所缘。

出世间(八)心(43),以涅槃为所缘。

 

<11>

二十五心缘小界,

六心缘无色界境,

二十一心缘名言,

八心唯缘涅槃境,

二十心中离无上,

五心除最上道果,

六心普缘一切境,

如是相摄有七类(44)。

 

六、摄所依

 

<12>于所依(45)中:所依,即眼、耳、鼻、舌、身及心所依处(46)六种。

此等(所依),于欲界中得有一切,于色界无鼻(舌、身)等三,于无色界一切都不显现。

此中五识界(47),如其次第、各别依止五净所依(48)而转起。

称为五门转向(心)及(二)领受(心)的意界,唯依止心所依处而转起。

其余称为意识界的推度(心三)、大异熟(心八)、嗔恚(心)二、初道(心一),笑(心一)、

及色界(心十五),唯依止心所依处而转起。

其余的善、不善、唯作(心)及无上(出世间心)有依止(心所依处)或不依止(心所依处而转起),无色界异熟(心四),则不依止心所依处(而转起)。

 

<13>欲界七识(49)依六事,

色界四种(50)三所依(51),

无色中一意识界,

应知彼唯不依止(52),

四十三心(53)有依止,

四十二心(54)生起时,

或有依止或无依,

无色异熟无依止。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杂分别品第三竟。

 

[注释]

1. 心所法五十二,一切心法合为一,故说五十三。

2. 说明受的问题,参考 Visuddhi-magga 460~461页(华宇版,下册39~40页)“受蕴”。

3. 贪根四个是:喜俱邪见相应无行、喜俱邪见相应有行、喜俱邪见不相应无行、喜俱邪见不相应有行。

4. 欲界净心十二个:即喜俱智相应无行、喜俱智相应有行、喜俱智不相应无行、喜俱智不相应有行的四个,于欲界善心、异熟心、唯作心中各有四个,便成十二个。

5. “乐俱推度”,原文 Sukha-santraa 等于Somanassa-santraa喜俱推度心。

6. 四十四心是:色界初禅有善、异熟、唯作及出世间四道四果共十一心,如是二禅十一心、三禅十一心、四禅十一心,共四十四心。

7. 五十五心:贪根中四个舍俱心、痴根中二个舍俱心、无因善异熟心中除乐俱身识及喜俱推度心的其余六个舍俱心(舍俱眼识、舍俱耳识、舍俱鼻识、舍俱舌识、舍俱领受心、舍俱推度心)。无因不善异熟心中除苦俱身识的其余六个舍俱心(名如善异熟心中所列),无因唯作心中除笑心的其余二舍俱心。欲界净心中的十二个舍俱心(善心中四个、有因善异熟心中四个、有因唯作心四个),及第五禅二十三个舍俱心(色界善、异熟、唯作三个、无色界十二个、出世间八个)。

8. 二十二心具二因,即贪根八心具贪、痴二因,嗔根二心具嗔、痴二因,十二个智不相应欲界净心具无贪、无嗔二因(因智不相应故没有无痴因)。

9. 四十七心是:十二智相应欲界净心,色界十五心、无色界十二心、出世间八心。

10. 三因是:无贪、无嗔、无痴。

11. 无贪、无嗔、无痴,在善心中为三善因;但在异熟、唯作的净心中则为无记因。

12. 关于心的作用,参考 Visuddhi-magga 457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4~39页)。并可参考昙摩结:《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与心识活动》,见本书《附录》。

13. 十种是:结生、有分、转向、前五识处(见、闻、嗅、尝、触)、领受、推度、确定、速行、彼所缘及死。

14. 八大异熟心,即指八个有因善异熟心。

15. 各二心、各一作用;即二个眼识(善异熟、不善异熟)为见作用,二耳识为闻作用,二鼻识为嗅作用,二舌识为尝作用,二身识为触作用,二领受心为一领受作用。

16. 三心,即善异熟善俱推度心、善异熟舍俱推度心及不善异熟舍俱推度心。

17. 意门转向心,有识知(色、声等)六所缘的特相。依其作用。则于五(根)门及意门中有确定、转向的(二种)作用。

即意门转向心所缘之境,如果是从五根门而来的,即起确定作用。故说于五门中,成为确定作用。

18. 五十五速行心:即二十一善心(欲界八个、色界五禅五个、无色界四个、出世间四道四个)、十二不善心(贪根八个、嗔根二个、痴根二个)、四异熟心(出世间四圣果)、十八唯作心(二十唯作心中除去五门转向及意门转向二个)共五十五心。

19. 二个舍俱推度心:即无因善异熟心中的舍俱推度心及无因不善异熟心中的舍俱推度心。

20. 九大异熟心:即色界五禅五个,无色界四个。

21. (一)六十八心(五十五速行心、一五门转向心、二领受心、十个二种五识)唯一个作用与一处;

(二)二心(喜俱推度心及意门转向心)有两个作用与二处;(三)九心(色界五个异熟心、无色界四个异熟心)有三个作用与三处;

(四)八心(八个有因善异熟心)有四个作用与四处;

(五)二心(两个舍俱推度心)有五个作用与五处。

22. 眼识二:即善异熟和不善异熟二。

23. 领受心二:即善异熟和不善异熟二。

24. 推度心三:即善异熟二、不善异熟一。

25. 确定:即意门转向心。

26. 欲界速行心二十九:即善心八、不善心十二、唯作心八、笑心一。

27. 彼所缘八:即欲界八个大异熟心。彼所缘作用心共有十一个,因三个推度心前已别列,所以这里只提八个。

28. 耳识等的等字,是指鼻、舌、身三。

29. 五十四心,即如上述的四十六心,加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各二个,共成五十四。

30. 五十五速行心,见本品十八。

31. 十九:即舍俱推度心二、大异熟心八、色界及无色界异熟心九个。

32. 三十六心:即二种前五识十、色界及无色界速行心十八(即善心九、唯作心九)及出世间八心。

33. 从一门生:即二种五识中的二个眼识从一眼门生,两个耳识从一耳门生,两个鼻识从一鼻门生,两个舌识从一舌门生,两个身识从一身门生,以及二十六个速行心从一意门生。

34. 三意界:即两个领受心及一个意门转向心。

35. 从六门生与离门生:两个舍俱推度心和八个大异熟心,在彼所缘作用时,从六门生。但是他们在结生、有分、死的作用时,不从任何门而生(离门生)。

36. 五类:第一类:三十六心(二种五识十、上二界及出世间速行心二十六)从一门生。

第二类:三心(领受心二、意门转向心一)从五门生。

第三类:三十一心(乐俱推度心一、确定心一、欲界速行心二十九)从六门生。

第四类:十心(舍俱推度心二、大异熟心八)从六门或离门生。

第五类:九心(色界无色界异熟心九)不从任何门生。

37. 声等的等字,即指香、味、触。

38. 这一段文,原文不很清楚,兹引其他三种英译本文以作参考。

(1)Compendium of Philosophy by Shwe zan Aung P.120

其次,被称为结生、有分与死的离门(心)也有六种境,通常它们是在前生之末(临死时)由六门而被摄取(为所缘的);他们无论是现在或过去事物的对象、或者是概念(施设)它们即名为业、业相和趣相。

(2)A Manual of Abhidhamma by Naarada Vol. 1. P.174被称为结生、有分与死的离门心的生起,以前述的六种为所缘,它们大多数是在前生之末经过六门而被摄取的现在或过去所缘或者概念。它们即名为业、业相和趣相。

(3)The Abhidhamma Philosophy by J. Kashyap Vol. l. p.111有结生、有分和死的作用的心称为离门,此等心的所缘可能全是在前生转死之时的现在或过去的经验,此等所缘也可能是一种概念(施设),不是(1)前生所作的业,就是(2)与业有关的工具(业相),或(3)等候他的趣相。

(关于业、业相和趣相,参考本论第五品第十二段;或参考 Visudhi-magga 548~550 页)。(华宇版,下册187 页以下)

39. 其余十一个,即指八个大异熟及三个推度心。

40. 八个智不相应,即欲界善心中的四个及唯作心中的四个。

41. 第二、第四的无色界心,即色无边处有善、异熟、唯作三。非想非非想处有善、异熟,唯作三,共有六心。

42. 其余二十一个大心,即色界十五心加无色界空无边处三心和无所有处三心。

43. 出世间八心,即四道、四果。

44. 七类:

第一类:二十五心(二十三欲界异熟心及五门转向心和笑心),以小(欲界为所缘)。

第二类:六心(识无边处及非想非非想处的善、异熟、唯作各三心)唯以无色界为所缘。

第三类:二十一心(色界十五心加空无边处及无所有处的善、异熟、唯作各三心)唯以名言(施设)为所缘。

第四类:八出世间心(四道、四果)唯以涅槃为缘。

第五类:二十心(十二个不善心加四个欲界智不相应善心及四个智不相应唯作心),除了无上出世间之外,以其余一切为所缘。

第六类:五心(四个欲界智相应善心及第五禅的神通善心),除了阿罗汉道与阿罗汉果以外,以其余一切为所缘。

第七类:六心(四个欲界智相应唯作心、一个第五禅的唯作神通心及一个确定心),普缘一切境。

45. 所依,原文 Vatthu ,可译为事、所依、依处及基等之义。

46. 心所依处( Hadaya-Vatthu),原文 Hadaya ,即心脏,旧译肉团心。

47. 五识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

48. 五净所依:即眼、耳、鼻、舌、身所依。

49. 七识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

50. 色界四种:即眼识、耳识、意界、意识界。

51. 三所依:即眼所依、耳所依、心所依处。

52. 无色界中只有一意识界,没有其它的心,此意识界不依止任何处而独自存在。

53. 四十三心:即欲界异熟心二十三个、无因唯作心两个(五门转向心、笑心)、嗔恚心两个、须陀洹道心一个、色界心十五个。

54. 四十二心:即欲界善心八个、不善心(除二嗔恚)十个、唯作心八个、意门转向心一个、无色界善心四个、无色界唯作心四个、出世间心(除须陀洹道心)七个。

点击返回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

排版 |高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