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典籍·长阿含经·阿㝹夷經第十五

阿㝹夷經第十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冥宁国阿㝹夷土。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阿㝹夷城乞食。尔时。世尊默自念言。我今乞食。于时如早。今宜往诣房伽婆梵志园观。比须时至。然后乞食。尔时。世尊即诣彼园。时彼梵志遙见佛来。即起奉迎。共相问讯。言。善来。瞿昙。不面来久。今以何缘乃能屈顾。唯愿瞿昙就此处坐。尔时。世尊即就其坐。

时。彼梵志于一面坐。白世尊言。先夜隶车子善宿比丘来至我所。语我言。大师。我不于佛所修梵行也。所以然者。佛疎外我。彼人见向说瞿昙过。虽有此言。我亦不受。

佛告梵志。彼善宿所言。知汝不受耳。昔我一时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集法堂上。时此善宿来至我所。语我言。如来外我。我不于如来所修梵行也。我时告曰。汝何故言。我不于如来所修梵行。如来外我耶。善宿报我言。如来不为我现神足变化。

时。我语言。吾可请汝于我法中净修梵行。当为汝现神足耶。复当语我。如来当为我现神足变化。然后我当修梵行耶。时。善宿报我言。不也。世尊。佛告善宿。我亦不语汝言。汝于我法中净修梵行。当为汝现神足变化。汝亦不言为我现神足者。当修梵行。云何。善宿。如汝意者。谓如来能现神足.为不能现耶。我所说法。彼法能得出要。尽苦际不耶。善宿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来能现神足。非为不能。所可说法。能得出要。尽诸苦际。非为不尽。是故。善宿。我所说法修梵行者。能现神足。非为不能。出要离苦。非不能离。汝于此法欲何所求。

善宿言。世尊。不能随时教我。我父秘术。世尊尽知。悋不教我。佛言。善宿。我颇曾言。汝于我法中修梵行者。教汝父术耶。汝颇复言。教我父术者。当于佛所修梵行耶。答曰。不也。是故。善宿。我先无此言。汝亦无言。今者何故作此语耶。云何。善宿。汝谓如来能说汝父秘术。为不能说耶。所可说法。能得出要。尽苦际不耶。善宿报言。如来能说父之秘术。非为不能。说法出要。能尽苦际。非为不能。佛告善宿。若我能说汝父秘术。亦能说法出要离苦。汝于我法中复欲何求。又告善宿。汝先于毗舍离跋闍土地。无数方便。称叹如来。称叹正法。称叹众僧。譬如有人八种称叹彼清涼池。使人好乐。一冷。二轻。三柔。四清。五甘。六无垢。七饮无餍。八便身。汝亦如是。于毗舍离跋闍土。称叹如来。称叹正法。称叹众僧。使人信乐。善宿。当知今汝退者。世间当复有言。善宿比丘多有知识。又是世尊所亲。亦是世尊弟子。不能尽形净修梵行。捨戒就俗处。卑陋行。梵志。当知我时备语。不顺我教。捨戒就俗。梵志。一时。我在猕猴池侧法讲堂上。时有尼干子。字伽罗楼。在彼处止。人所宗敬。名称远闻。多有知识。利养备具。时。善宿比丘著衣持钵。入毗舍离城乞食。渐渐转到尼干子所。尔时。善宿以深远义问尼干子。彼不能答。便生瞋恚。善宿自念。我触娆此人。将无长夜有苦恼报耶。梵志。当知时善宿比丘于乞食后。执持衣钵。来至我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善宿尔时亦不以此缘告我。我语之曰。愚人。汝宁可自称为沙门释子耶。善宿寻报我言。世尊。何故称我为愚。不应自称为释子耶。我告之曰。愚人。汝曾往至尼干子所问深远义。彼不能报。便生瞋恚。汝时自念。我今触此尼干。将无长夜有苦恼报耶。汝有是念不  善宿白佛言。彼是罗汉。何缘乃有此嫉恚心。我时答曰。愚人。罗汉何缘有嫉恚心。非我罗汉有嫉恚心。汝今自谓彼是罗汉。彼有七苦行。长夜执持。何谓七。一尽形寿不著衣裳。二尽形寿不饮酒食肉。而不食饭及与麦面。三尽形寿不犯梵行。四尽形寿毗舍离有四石塔。东名忧园塔.南名象塔.西名多子塔.北名七聚塔。尽形不离四塔。为四苦行。而彼后当犯此七苦行已。于毗舍离城外命终。譬如野干疥癩衰病。死丘冢间。彼尼干子亦复如是。自为禁法。后尽犯之。本自誓言。尽形不著衣服。后还著衣。本自誓言。尽形寿不饮酒噉肉。不食饭及麦面。而后尽食。本自誓言。不犯梵行。而后亦犯。本言。不越四塔。东忧园塔.南象塔.西多子塔.北七聚塔。今尽远离不复亲近。彼人自违此七誓已。出毗舍离城。冢间命终。佛告善宿曰。愚人。汝不信我言。汝自往观。自当知耳。佛告梵志。一时。比丘善宿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乞食已。还出城。于空冢间见尼干子于彼命终。见已。来至我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不以此事而语我言。梵志。当知我尔时语善宿曰。云何。善宿。我先所记尼干子如我语不。对曰。如是。如世尊言。梵志。当知我与善宿现神通证。而彼言。世尊不为我现。又一时我在冥宁国白土之邑。时有尼干子。名究罗帝。在白土住。人所宗敬。名称远闻。多得利养。时。我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时善宿比丘随我后行。见究罗帝尼干子在粪堆上伏舐糠糟。梵志。当知时善宿比丘见此尼干子在粪堆上伏舐糠糟已。作是念言。世间诸有阿罗汉.向阿罗汉道者无有及此。此尼干子其道最胜。所以者何。此人苦行乃能如是。除捨憍慢。于粪堆上伏舐糠糟。

梵志。时。我右旋告善宿曰。汝意愚人。宁可自称为释子耶。善宿白佛言。世尊。何故称我为愚。不应自称为释子耶。佛告善宿言。汝愚人。观此究罗帝蹲粪堆上伏食糠糟。汝见已。作是念。诸世间阿罗汉及向罗汉者。此究罗帝最为尊上。所以者何。今此究罗帝乃能苦行。除捨憍慢。蹲粪堆上伏舐糠糟。汝有是念不。答我言。实尔。善宿又言。何故。世尊。于阿罗汉所生嫉妒心。佛告愚人。我不于罗汉所生妒嫉心。何为于罗汉所生妒嫉心。汝今愚人。谓究罗帝真阿罗汉。此人却后七日当腹胀命终。生起尸饿鬼中。常苦饥饿。其命终后。以苇索系抴于冢间。汝若不信者。可先往语之。

时。善宿即往诣究罗帝所。说言。彼沙门瞿昙记汝。却后七日当腹胀命终。生起尸饿鬼中。死已以苇索系抴于冢间。善宿复白。汝当省食。勿使彼言当也。梵志。当知时究罗帝至满七日腹胀而死。即生起尸饿鬼中。死尸以苇索系抴于冢间。尔时。善宿闻佛语已。屈指计日。至七日已。时善宿比丘即往至裸形村中。到已。问其村人曰。诸贤。究罗帝今何所在。报曰。已取命终。问曰。何患命终耶。答曰。腹胀。问曰。云何殡送。答曰。以苇索系抴于冢间。

梵志。时。善宿闻此语已。即往冢间。欲至未至。时彼死尸拉动膝脚。忽尔而蹲。时彼善宿故前到死尸所。语言。究罗帝。汝命终耶。死尸答言。我已命终。问曰。汝以何患命终。死尸答言。瞿昙记我。七日后腹胀命终。我如其言。至满七日。腹胀命终。善宿复问。汝生何处。尸即报言。彼瞿昙所记。当生起尸饿鬼中。我今日生起尸饿鬼中。善宿问曰。汝命终时。云何殡送。尸答曰。瞿昙所记。以苇索系抴于冢间。实如彼言。以苇索系抴于冢间。时。死尸语善宿曰。汝虽出家。不得善利。瞿昙沙门说如此事。汝常不信。作是语已。死尸还臥。

梵志。时。善宿比丘来至我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不以此缘语我。我寻语曰。如我所记。究罗帝者实尔以不。答曰。实尔。如世尊言。梵志。我如是数数为善宿比丘现神通证。而彼犹言。世尊不为我现神通。

佛告梵志。我于一时在猕猴池法讲堂上。时有梵志。名曰波梨子。在彼处止。人所宗敬。名称远闻。多有利养。于毗舍离大众之中。作如是说。沙门瞿昙自称智慧。我亦智慧。沙门瞿昙自称神足。我亦有神足。沙门瞿昙得超越道。我亦得超越道。我当与彼共现神足。沙门现一。我当现二。沙门现二。我当现四。沙门现八。我现十六。沙门现十六。我现三十二。沙门现三十二。我现六十四。随彼沙门所现多少。我尽当倍。

梵志。时。善宿比丘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见波梨梵志于大众中作如是说。沙门瞿昙自称智慧。我亦智慧。沙门瞿昙自称神足。我亦有神足。沙门瞿昙得超越道。我亦得超越道。我当与彼共现神足。沙门现一。我当现二。沙门现四。我当现八。乃至随沙门所现多少。我尽能倍。时。善宿比丘乞食已。来至我所。头面礼。一面坐。语我言。我于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时闻毗舍离波梨子于大众中作是说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沙门瞿昙有神足。我亦有神足。瞿昙现一。我当现二。乃至随瞿昙所现多少。我尽能倍。具以此事而来告我。我语善宿言。彼波梨子于大众中不捨此语。不捨此见。不捨此慢。来至我所者。终无是处。若彼作是念。我不捨此语。不捨此见。不捨此慢。而至沙门瞿昙所者。彼头即当破为七分。欲使彼人不捨此语。不捨见慢。而能来者。无有是处。

善宿言。世尊护口。如来护口。佛告善宿。汝何故言。世尊护口。如来护口。善宿言。彼波梨子有大威神。有大德力。脫当来者将无现世尊虛耶。佛告善宿。如来所言颇有二耶。对曰。无也。又告善宿。若无二者。汝何故言。世尊护口。如来护口。善宿白佛言。世尊为自知见彼波梨子。为诸天来语。佛言。我亦自知。亦诸天来语故知。此毗舍离阿由大将。身坏命终。生忉利天。彼如来语我言。波梨梵志子不知羞惭。犯戒妄语。在毗舍离。于大众中作如是诽謗言。阿由陀大将身坏命终。生起尸鬼中。然我实身坏命终。生忉利天。波梨子我先自知。亦诸天来语故知。佛告愚人善宿。汝不信我言者。入毗舍离。随汝唱之。我食后当往诣波梨梵志子所。

佛告梵志。时。彼善宿过其夜已。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时。彼善宿向毗舍离城中众多婆罗门.沙门.梵志。具说此言。波梨梵志子于大众中说如此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沙门瞿昙有大威力。我亦有大威力。沙门瞿昙有大神足。我亦有大神足。沙门现一。我当现二。乃至沙门随所现多少。我尽当倍。而今沙门瞿昙欲诣彼波梨子所。汝等众人尽可诣彼。时。波梨梵志在道而行。善宿见已。速诣其所。语言。汝于毗舍离大众中作如是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乃至沙门瞿昙。随所现神足多少。我尽当倍。瞿昙闻此言。今欲来至汝所。汝可速归。报言。我当归耳。我当归耳。作此语已。寻自惶惧。衣毛为竖。不还本处。乃诣道头波梨梵志林中。坐绳床上。愁悶迷乱。

佛告梵志。我于食后与众多隶车.沙门.婆罗门.梵志.居士诣波梨子住处。就座而坐。于彼众中有梵志名曰遮罗。时众人唤彼遮罗而告之曰。汝诣道头林中语波梨子言。今众多隶车.沙门.婆罗门.梵志.居士尽集汝林。众共议言。梵志波梨于大众中自唱此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乃至瞿昙随现神足多少。我尽能倍。沙门瞿昙故来至汝林中。汝可来看。于是。遮罗闻众人语已。即诣道头林语波梨子言。彼众多隶车.沙门.婆罗门.梵志.居士尽集在汝林。众共议言。梵志波梨子于大众中自唱此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乃至沙门瞿昙现神足。随现多少。我尽能倍。瞿昙今在彼林中。波梨今者宁可还也。尔时。波梨梵志即报遮罗曰。当归。当归。作是语已。于绳床上转侧不安。尔时。绳床复著其足。彼乃不能得离绳床。况能行步至世尊所。

时。遮罗语波梨言。汝自无智。但有空声为言。当归。当归。尚自不能离此绳床。何由能得至大众所。呵责波梨子已。即还诣大众所。报言。我以持众人声。往语波梨子。彼报我言。当归。当归。即于绳床上动转其身。床即著足不能得离。彼尚不能离其绳床。何由能得来到此众。尔时。有一头摩隶车子在众中坐。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白彼众言。大众小待。我今自往将彼人来。

佛言。我尔时语头摩隶车子言。彼人作如是语。怀如是见。起如是慢。欲使此人来至佛所。无有是处。头摩子。正使汝以革绳重系。群牛共挽。至彼身碎。彼终不能捨如是语.如是见.如是慢。来至我所。若不信我言。汝往自知。尔时。头摩隶车子故往至波梨子所。语波梨子言。众多隶车.沙门.婆罗门.梵志.居士尽集汝林。众共议言。梵志波梨子于大众中口自唱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乃至沙门瞿昙现其神足。随所现多少。我尽能倍。瞿昙沙门今在彼林。汝可还归。尔时。波梨子即报言。当归。当归。作是语已。于绳床上动转其身。尔时绳床复著其足。彼乃不能自离绳床。况复行步至世尊所。

时。头摩语波梨子言。汝自无智。但有空声为言。当归。当归。尚自不能离此绳床。何由能得至大众所。头摩复语波梨子曰。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乃往久远有一师子兽王在深林中住。师子清旦初出窟时。四向顾望。奋迅三吼。然后遊行择肉而食。波梨子。彼师子兽王食已还林。常有一野干随后食残。气力充足便自言。彼林师子竟是何兽。能胜我耶。今宁可独擅一林。清旦出窟。四向顾望。奋迅三吼。然后遊行。择肉而食耶。彼寻独处一林。清旦出窟。奋迅三吼。然后遊行。欲师子吼。作野干鸣。波梨子。汝今亦尔。蒙佛威恩。存生于世。得人供养。而今更与如来共竞。时。头摩子以偈责数曰

野干称师子 自谓为兽王

欲作师子吼 还出野干声

独处于空林 自谓为兽王

欲作师子吼 还出野干声

跪地求穴鼠 穿冢覓死尸

欲作师子吼 还出野干声

头摩子告曰。汝亦如是。蒙佛恩力。存生于世。得人供养。而今更与如来共竞。时。彼头摩子以四种喻。面呵责已。还诣大众。报言。我以持众人声唤波梨子。彼报我言。当归。当归。即于绳床上动转其身。床即著足不能得离。彼尚不能自离绳床何由能得来到此众。尔时。世尊告头摩子言。我先语汝。欲使此人来至佛所。无有是处。正使汝以革绳重系。群牛共挽。至身碎坏。彼终不肯捨如是语.如是见.慢。来至我所。梵志。时。我即与彼大众种种说法。示教利喜。于彼众中三师子吼。身升虛空。还诣本处。

佛告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言。一切世间。梵自在天所造。我问彼言。一切世间实梵自在天所造耶。彼不能报。还问我言。瞿昙。此事云何。我报彼言。或有此世间初坏败时。有余众生命尽行尽。从光音天命终乃更生余空梵处。于彼起爱。生乐著心。复欲使余众生来生此处。其余众生命尽行尽。复生彼处。时。彼众生自作是念。我今是大梵王。忽然而有。无作我者。我能尽达诸义所趣。于千世界最得自在。能作能化。微妙第一。为人父母。我先至此。独一无侶。由我力故。有此众生。我作此众生。彼余众生亦复顺从。称为梵王。忽然而有。尽达诸义。于千世界最得自在。能作能化。微妙第一。为人父母。先有是一。后有我等。此大梵王化作我等。此诸众生随彼寿终来生此间。其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为道。彼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本所生。彼作是语。此大梵天忽然而有。无有作者。尽达诸义。于千世界最得自在。能作能化。微妙第一。为人父母。彼大梵天常住不移。无变易法。我等梵天所化。是以无常。不得久住。为变易法。如是。梵志。彼沙门.婆罗门以此缘故。各言彼梵自在天造此世界。梵志。造此世界者。非彼所及。唯佛能知。又过此事。佛亦尽知。虽知不著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知之。以平等观无余解脫。名曰如来。

佛告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言。戏笑懈怠是众生始。我语彼言。云何汝等实言。戏笑懈怠是众生始耶。彼不能报。逆问我言。瞿昙。此事云何。时我报言。或有光音众生喜戏笑懈怠。身坏命终。来生此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便入心定三昧。以三昧力识本所生。便作是言。彼余众生不喜戏笑。常在彼处。永住不变。由我等数喜戏笑。致此无常。为变易法。如是。梵志。彼沙门.婆罗门以是缘故。言戏笑是众生始。如是佛尽知之。过是亦知。知而不著。已不著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知之。已平等观无余解脫。名曰如来。

佛告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言。失意是众生始。我语彼言。汝等实言。失意是众生始耶。彼不知报。还问我言。瞿昙。此事云何。我语彼言。或有众生展转相看已。便失意。由是命终。来生此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便入心定三昧。以三昧力识本所生。便作是言。如彼众生以不展转相看。不失意故。常住不变。我等于彼数数相看已。便失意。致此无常。为变易法。如是。梵志。彼沙门.婆罗门以是缘故。言失意是众生始。如此唯佛知之。过是亦知。知已不著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知之。知已平等观无余解脫。故名如来。

佛告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言。我无因而出。我语彼言。汝等实言。本无因出耶。彼不能报。逆来问我。我时报曰。或有众生无想无知。若彼众生起想。则便命终来生此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便入心定三昧。以三昧力识本所生。便作是言。我本无有。今忽然有。此世间本无。今有。此实余虛。如是。梵志。沙门.婆罗门以此缘故。言无因出。唯佛知之。过是亦知。知已不著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知之。已平等观无余解脫。故名如来。

佛告梵志。我所说如是。或有沙门.婆罗门于屏处诽謗我言。沙门瞿昙自称弟子入净解脫。成就净行。彼知清净。不遍知净。然我不作是说。我弟子入净解脫。成就净行。彼知清净。不遍知净。梵志。我自言。我弟子入净解脫。成就净行。彼知清净。一切遍净。

是时。梵志白佛言。彼不得善利。毀謗沙门瞿昙言。沙门自言。我弟子入净解脫。成就净行。彼知清净。不遍知净。然世尊不作是语。世尊自言。我弟子入净解脫。成就净行。彼知清净。一切遍净。

又白佛言。我亦当入此净解脫。成就净行。一切遍知。

佛告梵志。汝欲入者。甚为难也。汝见异.忍异.行异。欲依余见入净解脫者。难可得也。但使汝好乐佛。心不断绝者。则于长夜。常得安乐。

尔时。房伽婆梵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卢夷强耆一夜贤者经

卢夷强耆一夜贤者经

北传汉译中阿含一六六、释中禅室尊经(大正藏一,六九八页。)尊上经(大正藏一,八八六页。)
本经乃栴檀天子来比丘卢夷强耆之许问一夜贤者之说,彼不知,天子亦唯知偈而已。此比丘请佛解释,佛为之详说。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其时,卢夷强耆住释迦族之迦毗罗城尼拘律树园。时有容色殊胜之旃达罗天子,夜将明时,明照全尼拘律树园,而至彼尊者卢夷强者之处。至已,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旃达罗天子,如是言尊者卢夷强耆曰:
比丘!汝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耶?
尊者曰:
友!我不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然者,汝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耶?
天子言:
比丘!我亦不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比丘!然者,汝受持一夜贤者之偈耶?
尊者曰:
友!我不受持一夜贤者之偈。友!然者,汝受持一夜贤者之偈耶?
天子言:
比丘!我受持一夜贤者之偈。
尊者曰:
友!然者,汝如何受持一夜贤者之偈耶?
天子言:
比丘!一时,世尊住三十三天之巴利奢陀伽(昼度树)下之盘睹伽无巴罗尸罗(无垢白石。)于其处,世尊为三十三天之诸天神说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
勿追于过去,勿愿于未来
一切过去者,彼已皆舍去
未来者未至,而彼现在法
处处善观察,不摇又不动
了知彼修习,唯应今日作
作须诚热心,谁知明日死
不遇死大军,实谓无是事
热心如是住,昼夜不懈怠
此一夜贤者,谓静寂默者
比丘!如是,我受持一夜贤者之偈。比丘!汝应学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比丘!汝应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比丘!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是梵行之初利益者也。
旃达罗天子如是言已,忽然消失(于其处。)
时,尊者卢夷强耆,其夜将明时,收坐卧具,执衣钵,出游行彼舍卫城。次第游行,至彼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之世尊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卢夷强耆如是白世尊言:
世尊!一时,我住释迦族之迦毗罗城思拘律树园。世尊!时,有容色殊胜一天子,夜将明时,明照全尼拘律树园而来。来已,立于一面。世尊!立于一面之彼天子,如是言我曰:
比丘!汝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耶?
世尊!如是言已,我对彼天子如是曰:
友!我不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
友!然者,汝应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友!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是梵行之初(利益)者也。
世尊!彼天子如是言。斯言已忽消失之。善哉!世尊!请世尊为我说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
世尊曰:然者,比丘!汝知彼天子耶?
比丘言:世尊!我不知彼天子。
世尊曰:
比丘!彼名为旃达罗天子也。旃达罗言:比丘!义解、作意、集中一切之心,以倾耳闻法。故,比丘!汝亦谛听,善作意之,我当说之。
尊者卢夷强耆答世尊言:如是,世尊。
世尊如是曰:
勿追于过去,勿愿于未来,
一切过去者,彼已皆舍弃。
未来者未至,而彼现在法,
处处善观察,不摇又不动。
了知彼修习,唯应今日作,
作须必热心,谁知明日死,
不遇死大军,实谓无其事。
热心如是住,昼夜不懈怠,
此一夜贤者,谓静寂默者。
然者,诸比丘!如何为‘追过去?’
于过去时有如是色,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受,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想,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行,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识。于此随起喜悦。
诸比丘!如是为追过去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不追过去?
于过去时有如是色,于此不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受,于此不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想,于此不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行,于此不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识,于此不起喜悦。
诸比丘!如是为不追过去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愿未来?
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色,于此随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受,于此随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想,于此随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行,于此随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识。于此随起喜悦。
诸比丘!如是为愿未来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不愿未来?
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色,于此不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受,于此不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想,于此不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行,于此不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识。于此不起喜悦。
诸比丘!如是为不愿未来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动摇于现在之诸法?
诸比丘!兹有无闻凡夫,不见诸圣者,不熟达圣法,不通晓圣法。不见诸善人,不熟达诸善人法,不通晓诸善人法;见色是我、或我是色、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也;见受是我、或我有受、或我中有受、或受中有我也;见想是我、或我有想、或我中有想、或想中有我也;见行是我、或我有行、或我中有行、或行中有我也;见识是我、或我有识、或我中有识、或识中有我也。
诸比丘!如是动摇于现在之诸法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不动摇于现在之诸法?
诸比丘!兹有闻之圣弟子,见诸圣者,熟达圣法,通晓圣法,以见善人,熟达善人法,通晓善人法;不见色是我、或我有色、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不见受是我、或我有受、或我中有受、或受中有我;不见想是我、或我有想、或我中有想、或想中有我;不见行是我、或我有行、或我中有行、或行中有我;不见识是我、或我有识、或我中有识、或识中有我[之等见。]
诸比丘!如是为不动摇于现在之诸法也。
勿追于过去,勿愿于未来,
一切过去者,彼已皆舍弃。
未来者未至,而彼现在法,
处处善观察,不摇又不动。
了知彼修习,唯应今日作,
作须必热心,谁知明日死,
不遇死大军,实谓无其事。
热心如是住,昼夜不懈怠,
此一夜贤者,谓静寂默者。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尊者卢夷强者随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六处篇·六处相应

六处相应

第一 根本五十经品
第一 无常(一)内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长者之游园。

于此处,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

世尊作是言:“诸比丘!眼为无常,凡无常者,其为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耳是无常,凡无常者……

鼻是无常,凡无常者……

舌是无常,凡无常者……

身是无常,凡无常者……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有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厌嫌于鼻、厌嫌于舌、厌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由于解脱“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第二 苦(一)内
※三
“诸比丘!眼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耳是苦……鼻是苦……舌是苦……身是苦……

意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第三 无我(一)内
※三
“诸比丘!眼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耳是无我……鼻是无我……舌是无我……身是无我……

意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第四 无常(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声……香……味……触……

法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色、厌嫌于声、厌嫌于香、厌嫌于味、厌嫌于触、厌嫌于法,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谓于解脱“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注1 photthab1a译为“所触者”较正确,但仿旧来之译例,唯译为触。
第五 苦(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声是……香是……味是……触是……

法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第六 无我(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窦观。
四~七
声是……香是……味是……触是……

法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第七 无常(三)内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无常,何况现在之眼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未来之眼亦无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五
过去、未来之耳是无常……过去、未来之鼻是无常……

过去、未来之舌是无常,何况于现在之舌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舌无所期望,对未来之舌亦不悦乐,于现在之舌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过去、未来之身是无常……

过去、未来之意是无常,何况于现在之意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对未来之意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离、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八 苦(三)内
※三~七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苦,何况现在之眼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末来之眼不生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过去、未来之耳是……过去未来之鼻是……过去未来之舌是……过去末来之身是……

过去、未来之意是苦,何况于现在之意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意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嫌、用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九 无我(三)内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无我,何况现在之眼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未来之眼不生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耳是……过去、未来之鼻是……过去、未来之舌是……过去、未来之身是……

过去、未来之意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意即?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意不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十 无常(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无常,何况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去、未来之味是……过去、未来之触是……

过去、未来之法是无常,何况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末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十一 苦(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苦,何况于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去、未来之味是……过去、未来之触是……

过去、未来之法是苦,何况于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十二 无我(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丢、未来之味是……过去、未来之触是……

过去、未来之法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无常品第一 (终)
其摄颂:
无常苦无我
三者有内外
依无常说三
各各有内外
第二 双双品
第一 由于正觉(一)

舍卫城。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成正觉之菩萨时,生如是念:“以何为眼之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何为耳之……何为鼻之……何为舌之……何为身之……何为意之甘味?何为患难?何为出离?”
三~七
诸比丘!余生如是念:“凡缘眼所起之安乐喜悦,是眼之甘味。凡眼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眼之患难。凡对眼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眼之出离。凡耳……凡鼻……凡舌……凡身……

凡缘意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意之甘味。凡意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意之患难。凡对意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意之出离。”

诸比丘!余不如实知如是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等觉。

诸比丘!余因如实知如是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诸比丘!依此,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则宣示无上正等觉。
十一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也。””
第二 由于正觉(二)
※二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成正觉之菩萨时,以生如是念:“以何为色之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以何为声之……以何为香之……以何为味之……以何为触之……以何为法之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

诸比丘,余如是念:“凡缘色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色之甘味。凡色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色之患难。凡对色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色之出离。
四~七
凡以声……凡以香……凡以味……凡以触……

凡缘法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法之甘味,凡法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法之患难。凡对法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法之出离。
九~十
诸比丘!余未如实知如是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十一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也。””
第三 由于甘味(一)
※二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眼之甘味,终于发见眼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眼之患难,诸比丘!余终于发见眼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找巡行眼之出离,终于发见眼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出离故。
三~六
诸比丘!余耳之……诸比丘!余鼻之……诸比丘!余舌之……诸比丘!余身之……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甘味,终于发见意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患难,终于发见意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出离,终于发见意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出离故。
八~九
诸比丘!余不能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
第四 由于甘味(二)
※二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甘味终发见色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患难,终于发见色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患难故。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出离,终于发见色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出离故。
三~六
诸比丘!余声之……香之……味之……触之……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甘味,终于发见法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患难,终于发见法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出离,终于发见法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出离故。
八~九
诸比丘!余未如实知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
第五 若无者(一)
※二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着。然诸比丘!于眼有甘味故,有情于眼有爱着。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厌嫌。然诸比丘!于眼有患难故,有情于眼有厌嫌。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出离。然诸比丘!于眼有出离故,有情出离于眼。
五~七
诸比丘!若于此耳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八~十
诸比丘!若于此鼻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十一~十三
诸比丘!若于此舌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十四~十六
诸比丘!若于此身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十七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爱着。然诸比丘!于意有甘味故,有情则于意有爱着。
十八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厌嫌。然诸比丘!于意有患难故,有情则厌嫌于意。
十九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出离。然诸比丘!于意有出离故,有情则出离于意。
二十
诸比丘!诸有情未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活。
二一
然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诸比丘!有情等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第六 若无者(二)
※ 二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着。然诸比丘!因色有甘味故,有情爱着于色。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色无厌嫌。然诸比丘!于色有患难故,有情则厌嫌于色。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色无出离。然诸比丘!于色有出离故,有情则出离于色。
五~七
诸比丘!若于此声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八~十
诸比丘!若于此香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十一~十三
诸比丘!若于此味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十四~十六
诸比丘!若于此触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十七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爱着。然诸比丘!于法有甘味故,有情则于法有爱着。
十八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厌嫌。然诸比丘!于法有患难故,有情则于法有厌嫌。
十九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出离。然诸比丘!于法有出离故,有情则由法有出离。
二十
诸比丘!诸有情不如实知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诸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二一
然而,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第七 因欢悦(一)
※ 二
“诸比丘!欢悦于人之眼者,则为欢悦彼苦。欢悦于人之苦者,则不能离脱彼苦……人之耳……人之鼻……人之舌……人之身……欢悦于人之意者,则欢悦彼之苦。欢悦于人之苦者,则不得离脱彼之苦。

诸比丘!不欢悦于人之眼者,则不欢悦彼之苦。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离脱……人之耳……人之鼻……人之舌……人之身……不欢悦人之意者,则不欢悦于彼之苦。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离脱。”
第八 因欢悦(二)
※ 二
“诸比丘!欢悦于人之色者,则欢悦于彼之苦。欢悦人之苦者,则未能离脱彼之苦。我谓:人之声……人之香……人之味……人之触……欢悦人之法者,则欢悦彼之苦。欢悦人之苦者,则不能离脱彼之苦。

诸比丘!不欢悦人之色者,则不欢悦彼之苦,不欢悦于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离脱,我谓不欢悦于人之声……人之香……人之味……人之触……不欢悦人之法者,则不欢悦于彼之苦。予谓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解脱。”
第九 因生起(一)
※ 二
“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三~四
耳之生起……鼻之生起……
五~六
舌之生起……身之生起……

意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诸比丘!眼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
九~一三
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第十 因生起(二)
※ 二
“诸比丘!色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三~四
声之生起……香之生起……
五~六
味之生起……触之生起……

法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诸比丘!色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九~十三
声之……香之……味之……触之……法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双双品第二 (终)
其摄颂:
正觉以云二
甘味更有二
若无者于二
欢悦又更二
生起亦云二
此品因此,名为双双品。
第三 一切品
第一 一切

舍卫城……于其处……曰:

“诸比丘!我用汝等说一切,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耶?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是。诸比丘!此名之为一切。

诸比丘!若人有如是言:“余弃此之一切,令知他之一切1”者,则彼仅为言说,逢他人之问,则无能作答,则更陷于苦难。何以故?诸比丘!此犹如对相违之境故。”
注1 除此世尊所说之“一切”,而说示其他之“一切”第二 舍弃(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舍弃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以何为一切舍弃之法耶?
四~八
诸比丘!眼应舍弃,色应舍弃,眼识应舍弃,眼触应舍弃,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耳应舍弃……鼻……舌……身……

意应舍弃,法应舍弃,意识应舍弃,意触应舍弃,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

诸比丘!此为一切舍弃之法。”

第三 舍弃(二)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耶?
四~八
诸比丘!由知解、晓了于眼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眼识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眼触而应舍弃,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于此亦应舍弃……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此……

由知解、晓了于意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意识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意触而应舍弃,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于此应舍弃。

诸比丘!此为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
第四 晓了(一)

※ 二
“诸比丘!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尽苦。

诸比丘!对任何之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
四~八
诸比丘!于眼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色……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耳……于声……于鼻……于香……于舌……于味……于身……于触……

于意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法……于意识……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此等者,则不得尽苦。

诸比丘!于此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谓不得尽苦。
十一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
十二
诸比丘!云何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而善能尽苦耶?
十三~十七
诸比丘!于眼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善能尽苦。于色……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于耳……于声……于鼻……于香……于舌……于味……于身……于触……
十八
于意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于法……于意识……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
十九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谓善能尽苦。”
第五 晓了(二)

※ 二
“诸比丘!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善尽苦。

诸比丘!云何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善尽苦耶?
四~八
凡眼、凡色、凡眼识、凡依眼识所识知之法,凡耳、凡声……凡鼻……凡香……凡舌……凡味……凡身……凡触……

凡意、凡法、凡意识、凡依意识所识知之法。

诸比丘!于此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谓之不能善尽苦。
十一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为善能尽苦。诸比丘!云何于一切,为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堪善能尽苦耶?
十二~十六
诸比丘!凡于眼、凡于色、凡于眼识,凡依眼识所识知之法,凡耳、凡声……凡鼻、凡香……凡舌、凡味……凡身、凡触……
十七
凡意、凡法、凡意识、凡依意识所识知之法。
十八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谓之善能尽苦。”
注1 PTS本应是十而误为一一以下各节即有龃龉。
第六 燃烧

尔时,世尊住伽耶象头山,与一千比丘等俱。

于此处,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一切为烧。诸比丘!云何一切为烧耶?
三~七
诸比丘!眼为烧、色为烧、眼识为烧、眼触为烧,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此亦为烧。缘何为烧耶?我说因贪欲之火、因嗔恚之火、因愚痴之火高烧,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烧。其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是烧、法是烧、意识是烧、意触是烧,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为所烧。缘何而烧耶?我说因贪欲之火、因嗔恚之火、因愚痴之火高烧,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烧。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于眼亦生厌嫌、于色亦生厌嫌、于眼识亦生厌嫌、于眼触亦生厌嫌,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生厌嫌。于耳亦……于鼻亦……于舌亦……于身亦……于意亦……凡缘此意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生厌嫌,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来此生。”

世尊言此,彼等比丘心生欢喜,欢受世尊之所说。
十一
然而宣说此教法已,使彼等比丘无所取着,其心已由诸漏解脱。
第七 盲闇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一切是盲闇。诸比丘!何者是盲闇耶?
三~五
诸比丘!眼是盲闇,色是盲闇,眼识是盲闇,眼触是盲闇,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耳是……鼻是……

舌是盲闇,味是盲闇,舌识是盲闇,舌触是盲闇,凡缘此舌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

身是盲闇……

意是盲闇,法是盲闇,意识是盲闇,意触是盲闇,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乃至……缘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因解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来此生。”
第八 适宜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且谛听,善思惟,我当说。

诸比丘!以何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耶?
四~六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有色,不因色而思量,不思量色为我有。不思量眼识,不思量有眼识,不因眼识而思量,不思量眼识为我有。不思量眼触,不思量有眼触,不因眼触而思量,不思量眼触为我有。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对其……对鼻……
七~八
不思量舌,不思量有舌,不因舌而思量,不思量舌为我有。不思量味,不思量有味,不因味而思量,不思量味为我有。不思量舌识,不思量有舌识,不因舌识而思量,不思量舌识为我有。不思量舌触,不思量有舌触,不因舌触而思量,不思量舌触为我有。凡缘舌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不思量此为我有。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因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为我有。
十一
彼无如是之思量,而对世不予执着一物,无执着则无爱慕,无爱慕而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二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
第九 有验(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四~八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识……不思量眼触……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思量,因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为我有,由此而有不安、变异,由此不安、变异者而有着,世人唯有欢喜此执着。于耳……于鼻……于舌……于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为我有。由此而有不安、变异,由此不安、变异而有着,世人唯有欢喜此执着。

诸比丘!于蕴、界、处,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彼无如是思量,不执着世之一物,无执着则无爱慕,无爱慕则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一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
三二 第十 有验(二)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对此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四~八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者,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识……眼触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为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为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是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法……意识……意触是常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为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厌嫌于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彼。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得解脱,于解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一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
一切品第三 (终)
其摄颂曰:
一切二舍弃
他二之晓了
燃烧与盲闇
适宜二有验
是称一切品
第四 生法品
第一 生

舍卫城。于此处彼等……

“诸比丘!一切是生之法。诸比丘!何等之一切是生之法耶?
三~七
诸比丘!眼是生之法,色是生之法,眼识是生之法,眼触是生之法,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乐非苦,此亦生之法。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意是生之法,法是生之法,意识是生之法,意触是生之法,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生之法。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三四
第二 老
“诸比丘!一切是老之法。”
第三 病
“诸比丘!一切是病妒。”
第四 死
“诸比丘!一切是死之法。”
第五 忧
“诸比丘!一切是忧之法。”
第六 污秽
“诸比丘!一切是污秽之法。”
第七 破坏
“诸比丘!一切是破坏之法。”
第八 消亡
“诸比丘!一切是消亡之法。”
第九 生起
“诸比丘!一切是生起之法。”
第十 灭尽
“诸比丘!一切是灭尽之法。”
生法品第四 (终)
此摄颂曰:
生老与病死
以及忧污秽
坏消亡生起
灭尽合为十
第五 无常品
舍卫城。于此处彼等……
第一 无常
“诸比丘!一切是无常。”
四四 第二 苦
“诸比丘!一切是苦。”
四五 第三 无我
“诸比丘!一切是无我。”
四六 第四 应所了解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了解。”
四七 第五 应所知悉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知悉。”
四八 第六 应所舍弃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舍弃。”
四九 第七 应所实证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实证。”
五十 第八 应所知解而晓了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知解而晓了。”
五一 第九 所累
“诸比丘!一切是所累。”
五二 第十 所压

※ 二
“诸比丘!一切为所压。诸比丘!何者为所压耶?
三~六
诸比丘!眼为所压,色为所压,眼识为所压,眼触为所压,缘此眼触所生 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为所压。其……声……鼻……香……舌…… 味……身……触……

意为所压,法为所压,意识为所压,意触为所压,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 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为所压。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证知……不为如是再 生。”
无常品第五 (终)
其摄颂曰:
无常苦无我
应知解晓了
应舍弃实证
所知解晓了
所累及所压
其摄颂曰:
所闻品与若无者
一切品及生类品
无常品为五十经
如是称为第五品

第二 五十经品
第一 无明品

舍卫城
五三 第一 无明

※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消灭无明而生起明耶?”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知、见色是无当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眼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
五~八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知、见意见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知、见法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意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知、见彼亦是无常者,则消灭无明而生起明。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
五四 第二 系缚(一)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系缚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则消灭其系缚。色……眼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知、见彼亦无常者,则消灭其系缚。耳……鼻……舌……身……意……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消灭其系缚。”
五五 第三 系缚(二)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能达至除却其系缚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我者,则达至除却其系缚。色……眼识……眼触……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彼是无我者,则达至除却彼系缚。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达至除却彼系缚。”
五六、五七 第四、第五 诸漏(一~二)
三~十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诸漏耶?”“……达至除却其诸漏。”
五八、五九 第六、第七 随眠(一~二)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随眠……达至除却……。”
四~八
“诸比丘!知见眼是无我者,则得除却其随眠。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意……法……意识……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此是无我者,则得除却其随眠。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得除却随眠。”
六十 第八 晓了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晓了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晓了之法耶?

缘眼与色生起眼识,三者会合为眼触,缘眼触生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眼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厌嫌则离欲,因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证知“我晓了于取。”
五~八
缘耳与声,生起耳识……缘鼻与香,生起鼻识……缘舌与味,生起舌识……缘身与触,生起身识……

缘意与法,生起意识,三者会合为意触,缘意触生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意亦厌嫌、于法亦厌嫌、于意识亦厌嫌、于意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由厌嫌则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证知“我晓了于取。”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晓了之法。”
六一 第九 了悟(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四~八
缘眼与色生起眼识,三者会合为眼触,缘眼触而有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受亦厌嫌。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而证知“我了悟取。”缘耳与声生起耳识……缘鼻与香生起鼻识……缘舌与味生起舌识……缘身与触生起身识……

缘意与法生起意识,三者会合为意触,缘意触而有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意亦厌嫌、于法亦厌嫌、于意识亦厌嫌、于意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而证知“我了悟取。”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了悟之法。”
六二 第十 了悟(二)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耶?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彼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为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识……眼触……缘眼触……是常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五~八
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意是……法是……意识是……意触是……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眼触。……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乃有“我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一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了悟之法。”
无明品第一 (终)
此摄颂曰:
无明二系结
诸漏亦为二
他二为随眠
二悉知了悟
以此为品名
第二 鹿网品
六三 第一 鹿网(一)

舍卫城因缘。

尔时,尊者弥迦奢罗来诣世尊居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弥迦奢罗白世尊言:“大德!所称单独住者、单独住者。大德!如何为单独住者?又如何为随伴住者耶?”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2。有比丘若喜悦于此、赞美于此,对此存念恋着,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彼则心生喜悦,有喜悦之心者,则有爱染心,有爱染心者,则有系缚。弥迦奢罗!如是被缚于悦喜、系缚之比丘者,称为随伴住者。
五~八
弥迦奢罗!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此者,则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于彼心生喜悦,有喜悦心者,则有爱染心,有爱染心者,则有系缚。弥迦奢罗!此为悦喜系缚之比丘,称为随伴住者。

弥迦奢罗!如是住之比丘,即使于林间、深林边土、声音稀少、大气寂静、远离世人之处而卧,虽适于独坐冥想,乐于居住,但彼仍称为随伴住者。
十一
何以故?渴爱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于此尚未除灭故,彼仍称随伴住者。
十二~十七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此、不赞美此、不存念恋着于此者,则于彼喜悦心灭,若无喜悦心者,则无爱染心,若无爱染心者,则无系缚。弥迦奢罗!于此悦喜系缚解脱之比丘,称为单独住者。
十八
弥迦奢罗!如是住之比丘,虽住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群之村内,但彼亦称为单独住者。
十九
何以故?渴爱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已除灭此故,彼称为单独住者。”
注1 Migajala杂阿含经卷十三之六、七经为鹿网。
2 参照汉译南传大藏经中部经典一、一一O页后三行之五种欲分。
六四 第二 鹿网(二)
※ 二
尔时,尊者弥迦奢罗,来诣世尊居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弥迦奢罗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法,我听此法将远离其他,唯独热诚专心精勤而住。”
四~八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存念恋着于此者,则喜悦、赞美于此,存念恋着于此,于彼心生喜悦。弥迦奢罗!我谓:因起喜悦心而生起苦。弥迦奢罗!有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而存念恋着此者,则于彼心生喜悦。弥迦奢罗!我谓因起喜悦心而生起苦。
十~十四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不喜悦、赞美于此,不存念恋着此者,于彼则灭喜悦心。弥迦奢罗!我谓,因喜悦心灭则苦灭。弥迦奢罗!有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十五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此,不存念恋着此者,于彼则喜悦心灭。弥迦奢罗!我谓因喜悦心灭则苦灭。”
十六
时,尊者弥迦奢罗!欢悦、随喜于世尊之所说,从座而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而离去。
十七
依此,尊者弥迦奢罗远离其他,唯独热诚专心不放逸而住,以善家之男子由在家而出家,得度为无家之身,对无上梵行之究竟为目的,则不久之后于现生自证知实现、逮得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八
尊者弥迦奢罗则成为阿罗汉之一。
六五 第三 三弥离提(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二~三
时,尊者三弥离提来诣世尊之处……白世尊言:“大德!魔罗、所称魔罗,如何为魔罗、或魔罗之名义耶?”
四~八
“三弥离提!凡有眼、有色、有眼识,以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有魔罗、或为魔罗之名义。有耳……有鼻……有舌……有身……

有意,有法,有意识,有以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有魔罗,或为魔罗之名义。
十~十四
三弥离提!凡无眼,无色,无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无魔罗,或魔罗之名义。无耳……无鼻……无舌……无身……
十五
无意,无法,无意识,无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无魔罗,或无魔罗之名义。”
六六 第四 三弥离提(二)

※ 三~十五
“大德!有情、所称有情者。大德!如何为有情、或有情之名义耶?”
……
六七 第五 三弥离提(三)

※ 三~十五
“大德!苦、所称苦者,大德!如何为苦、或苦之名义耶?” ……
六八 第六 三弥离提(四)
※ 三
“大德!世间、所称世间者,如何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耶?”
四~九
“三弥离提!凡有眼,有色,以眼识所识知之法,则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有法,有意识所识知之法,则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
十~十五
三弥离提!凡无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无世间或世间之名义。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法,无意识,无以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无世间或世间之名义。”
六九 第七 优波先那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优波先那,住王舍城妥H林蛇头岩窟中。

然则其时,毒蛇落于尊者优波先那之身。

时,尊者优波先那,告诸比丘言:“来,汝等将余此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此身于此处,恰如一握之糠,立即散失。”

如是言时,尊者舍利弗告尊者优波先那曰:“然而我等亦不认为尊者优波先那身之异态,诸根之变坏。”

然而,其时,尊者优波先那如是作言:“来,汝等将余此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此身于此处,恰如一握糠,立即散失。”

“友,舍利弗!若有人言:“余是眼也,”或“此为余之眼”……“余为耳……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有如是之心者。友舍利弗!则彼或有身之异态,或有诸根之变坏。友舍利弗!余无如是言:“余是眼,”或“此为余之眼”……“余是其……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友舍利弗!云何余有身之异态,或诸根变坏耶?”

如是尊者优波先那,久已根绝我见、我所见、憍慢、随眠,故尊者优波先那于 “余是眼,”或“此为余之眼”……“余是耳……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无如是之心。
八~九
时,彼诸比丘将尊者优波先那之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尊者优波先那之身,于其处,恰如一握之糠散失。
七十 优波婆那

※ 二
时,尊者优波婆那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优波婆那,白世尊言:“大德!现生之法,所称现生之法,大德!如何称此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一一可自知法耶?”

“优波婆那!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感知色,且对色感知之染心,对色有染心,而觉知“我对色有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见色,感知色,且对色感知有染心,彼对色有染心,而觉知“我对色有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五~九
优波婆那!复次又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彼感知法且对法感知有染心,对法有染心,而觉知“我对法有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识法,感知法,且对法感知有染心,彼对法有染心,而觉知“我对法有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优波婆那!然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感知彼色,然对色不感知有染心,对色无染心,彼觉知“我对色无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见色,虽感知色,若对色不感知染心者,则彼对于色无染心,觉知“我对于色无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十一~十五
优波婆那!复次又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虽感知彼法,然对于法感知不染心,对于法无染心,彼觉知“我对于法无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识法,虽对于法感知,而对于法感知不染心,彼对于法无染心,则觉知“我对于法无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者,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七一 第九 六触处(一)

※ 二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则彼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律犹远。”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能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四~九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视眼,“此为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于此,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对此作如实观者,则此为苦之终。汝视耳……视鼻……视舌……视身……视意
“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于此,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对此如实观,此即苦之终尽。”
七二 第十六 触处(二)

※ 二
“诸比丘!于任何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为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犹远矣!”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四~九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观照耶?”“大德!诚然!”“善哉!比丘!于此,比丘!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此,如是,汝之灭除此第一触处,将来不再令生起。汝视捸K…视鼻……视舌……视身……视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大德!诚然。”
“善哉,比丘!于此,比丘,汝视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者,如是汝则灭除此第六触处,将来不再生起。”
七三 第十一六 触处(三)
※ 二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为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犹远矣!”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为乐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非然。”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非然。”

“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意,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鹿网品第二 (终)
此摄颂:
说鹿网二经
于三弥离提
以说为四经
优婆先那者
及优波婆那
六触处有三
第三 病品
七四 第一 病(一)

舍卫城因缘。

其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是之精舍有一比丘,因是新参所知甚少,陷于病、苦、恼之状态。大德!愿世尊垂慈愍,赴彼比丘之住处。”
八0 第七 无明(二)
一~五
全文同于前经

“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如是之所闻:“法不适于偏执。”比丘!若比丘之所闻:“法不适于偏执,”如是者,彼则知解一切法。以知解一切法,则晓了一切法。晓了一切法,则见一切微象与他相异。见眼与他相异……色……眼识……眼触……乃至……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见与他相异。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

时,世尊闻新参者之语,与罹病之语,知“比丘所知甚少,”乃往彼比丘住处。

彼比丘见世尊由远处来,见已,由床台移动身体1。

时,世尊告此比丘曰:“止之,比丘!汝勿于卧床移动身体,此有设座,余可坐此处。”世尊就坐于所设之座。

坐已,世尊告此比丘曰:“比丘!汝之病有少愈否?食养物充分否?苦痛之感觉减退而无增加,感减退而不感其增进耶?” “大德!余之病未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余增加强烈之苦感而无减退,唯感其增加而不感其减退。”

“比丘!汝有无何等之恶作耶?有无何等之后悔耶?”“大德!诚然,我有大恶作、有大后悔。”

“但,汝有无以戒故,而自为难耶?”“大德!不然。”

“比丘!汝若言不以戒故而自为难者,然则比丘!汝恶作于何事?以何为汝之后悔耶?”
“大德!余尚不知世尊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
十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然则如今,比丘!汝知余为何说法耶?”
“大德!我知世尊为舍离染欲而说法。”
十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为舍离染欲而说法则可。比丘!余之所说者此法为舍离染欲。
十三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量耶?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无常者,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十四
“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而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五
世尊说此已。彼比丘欢喜、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而此所宣之教法,彼比丘生远尘离垢而生法眼,乃曰:“凡生起之法,此皆灭尽之法。”
注1 PTS本是mancake samancopi暹罗本写mancake samatesi于前之脚注举samad-hosi,samidhosi两语。
七五 第二 病(二)
一~十
全文同于前经
十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然则如今,汝知余为何说法耶?”“大德!我知。世尊为无取着般涅槃而说法。”
十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为无取着般涅槃而说法则可。比丘!余之所说者此法为无取着、般涅槃。”
一三~一四
全文同与前经
一五
世尊宣说已。彼比丘欢喜、欢受于世尊之所说。而此宣说之教法,彼比丘之心无所取着,而解脱诸漏。
七六 第三 罗陀(一)

※ 二
时,尊者罗陀……

坐于一面之尊者罗陀,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听此法以远离其他,单独热诚,专心于精勤而住。”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九
罗陀!何者是无常?罗陀!眼是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是……眼触是……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常,对此汝应舍欲贪。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意是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法是……意识是……意触是……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常者,对此故应舍欲贪。
十一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七七 第四 罗陀(二)

※ 四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十
罗陀!何者是苦?罗陀!眼是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是……眼触是……乃至……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见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十一
罗陀!凡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七八 第五 罗陀(三)

※ 四
“罗陀!凡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九
罗陀!何者是无我?罗陀!眼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是……眼触是……凡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意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法是……意是……意识是……意触是……凡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十一
罗陀!凡无我者,对此故应舍欲贪。”
七九 第六 无明(一)

※ 二
时,有某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若舍此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有如是之一法耶?”“比丘!有一法,若舍此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

“然则,大德!若舍何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之一法耶?”“比丘!无明是一法,舍此一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

“然而,大德!如何知,如何见之比丘,其无明消失而生明耶?”

“比丘!知、见于眼是无常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色……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知、见是无常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也。
七~十一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
十二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

八一 第八 比丘

※ 二
时,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于此处有外道普行沙门等如是问我等:“诸友!于沙门瞿昙之处,修梵行有何之效耶?”大德!受如是问……为苦之晓了……。”

“诸比丘!实则汝等受如是问,而作如是答者,此乃复说余之所说,非以非实诬谤我,乃以法随法作释。又,此与法相同之大小言说,皆不蒙受任何非难。诸比丘!汝等为晓了苦而在余处修梵行故。

诸比丘!外道普行沙门等,若如斯问汝等:“汝等言为苦之晓了于瞿昙沙门处修梵行,其如何为苦耶?”诸比丘!汝等对彼外道普行沙门应作如是答:
六~十一
“诸友等!眼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色是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为晓了此等亦是苦,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亦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友等!此即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
十二
受如是问,诸比丘!汝等对彼外道普行沙门,应作如是答。”
八二 第九 世间

※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所称:“世间、世间者,”大德!于何意义称之为世间耶?”
“比丘!破坏,是故称之为世间。是何物之破坏?
四~九
诸比丘!眼是破坏,色是破坏,眼识是破坏,眼触是破坏,耳是……鼻是……舌是……身是……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破坏。

比丘!破坏,其故称之为世间。”
注1 lujjati,to be broken up,to break,to be destroyed破坏之意,汉译“杂阿含”于卷九第三经,以此,有“危脆败坏”之字,普通“世”释为“流转”之义。
八三 第十 颇勒具那

※ 二
尔时,尊者颇勒具那……

坐于一面之尊者颇勒具那,白世尊言:
四~八
“大德!有如是之眼耶?以教示过去2入灭诸佛之教示以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以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大德!有如是之意耶?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
十~十四
“颇勒具那!非如是之眼,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以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以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
十五
颇勒具那!无如是之意,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
病品第三 (终)
此摄颂曰:
于病说二经
罗陀说他三
无明又说二
比丘与世间
颇勒具那者
亦说为三经
注1 依注释于两处加上“渴爱”之文字。
2 对诸佛以教示人之意。
第四 阐陀品
八四 第一 败坏
※ 二
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所称“世间、世间者。”大德!于何之意义,以称之为世间耶?”

“阿难!凡败坏之法,于圣者之律,则称之为世间。阿难!何者为败坏之法耶?
五~九
阿难!眼是败坏之法,色是败坏之法,眼识是败坏之法,眼触是败坏之法也。凡以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败坏之法……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是败坏之法,法是败坏之法,意识是败坏之法,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败坏之法。
十一
阿难!凡败坏之法,于圣者之律,此称之为世间。”
注1 paloka=bhijjana,breaking up,breaking in two,dissolution,decay败坏,崩坏,崩解,如八二经,参照一一六经一一节。
八五 第二 空
※ 二~三
尔时,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所称“空世间、空世间者。”大德,于何之意义,以称之为空世间耶?”

“阿难!于我、或于我所是空,是故称之为空世间。阿难!何者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耶?
五~十
阿难!眼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色于我、或于我所是空。眼识于我、或于我所是空。眼触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耳……鼻……舌……身……意……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于我、或于我所亦是空。
十一
阿难!于我、或于我所是空故,是故,称之为空世间。”
八六 第三 简约

※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说示简约之法,我闻世尊此法,一人远离其他,不放逸,热诚专心而住。”
四~九
“阿难!汝以此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为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意是……法是……”
“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阿难!如是观者,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以得解脱,谓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八七 第四 阐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准陀及尊者阐陀住灵鹫山。

尔时,尊者阐陀罹病,陷于严重之苦恼状态。

时,尊者舍利弗夕时从静座而起,至尊者大准陀处,如次谓彼曰:“友,准陀!同赴尊者阐陀之处探病!”
“友!唯然,”尊者大准陀答尊者舍利弗。

于是,尊者大准陀与尊者舍利弗,共赴尊者阐陀之处。至已,就坐于所设之座。

着座已,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阐陀言:“友阐陀!汝病有少愈耶?食养物充足耶?苦痛之感觉减退而无加增,感觉其减退,不感觉其增进耶?”

“友舍利弗!余之病未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余强烈之苦感,加增而无减退,唯感其增进,不感其减退。

友!譬如强力之勇士,以锐刃截头。如是友!过度之体风,以害余之头。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觉其减退。

友!譬如有力之勇士,以布片强力缠缚头上。友!如是过度之体风,使余感苦痛。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友!譬如熟巧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以锐利之牛刀,戳贯腹部。友!如是过度之体风贯戳余腹。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十一
支!譬如二强力之勇士,捕捉弱者之腕,各执其一以炙烤于炭火上。友!如是,余身体有过度之热。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十二
“友舍利弗!持刀刃1来与余,余不欲存活。”
十三
“尊者阐陀!勿持刀刃来,尊者阐陀当续存活,我等愿尊者阐陀续存活。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食物者,我为尊者阐陀寻来适宜之食物。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药物者,我用尊者阐陀寻来适宜之药物。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看护者,我为尊者阐陀看护。尊者阐陀勿谓持刀物来,尊者阐陀当绩存活!我等愿尊者阐陀续存活!”
十四
“友舍利弗!余非无适宜之食物,余有适宜之食物。余非无适宜之药物,余有适宜之药物。余非无适宜之看护者,余有适宜之看护者。然而友!余长时无有不可意,以可意而奉侍大师。友!此实于佛弟子之最适宜。奉侍大师以可意而无有不可意事,此应无再有矣。阐陀比丘谓持刀刃来,友舍利弗!请如是了解。”
十五
“尊者阐陀!若愿释答我等质问之义,我等则以二、三点问于尊者阐陀。”“友舍利弗!请问,由闻我等将知此义矣。”
十六
“友阐陀!汝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阐陀!汝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十七
“友舍利弗!余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舍利弗!余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
十八
“友阐陀!汝于眼、于眼识、于眼识所识之法,以何见、何知耶?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耶?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友阐陀!汝于意、于意识、于意识所识之法,以何见、何知耶?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耶?”
十九
“友舍利弗!余于眼、于眼识、于眼识所识之法,见灭,知灭。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友舍利弗!余于意、于意识、于意识所识之法,见灭,知灭,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
二十
如是说已,尊者大准陀语尊者阐陀言:“友阐陀!然者,以彼世尊之此教,应常时善予思量。于依止者有动转,无依止者则无动转。无动转则有轻安,有轻安者则无喜悦,无喜悦者则无来往,无来往者则无生死,无生死者则无此世、无来世、无两界之中间,此始为苦恼之灭尽。”
二一
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准陀以此教诫,教诫尊者阐陀之后,起座离去。
二二
时,尊者阐陀于尊者等离去未久,即持刀刃自刎。
二三
于是,尊者舍利弗来至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二四
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白世尊言:“大德!尊者阐陀持刀自刎,彼之所趣,彼之来世为何耶?”
“舍利弗!阐陀比丘于前与汝,非说无应受之身耶?”
二五
“大德!有名为弗婆伊奢那之跋耆族村,于该处有尊者阐陀之友家,亲善之家、有往来之家
二六
“舍利弗!此等确为尊者阐陀比丘之友家、亲善之家、往来之家。然而舍利弗,余不说此为“有应受之身。”舍利弗!凡人弃其身,受他身,余称此为“有应受之身,”然而阐陀比丘则非此。故阐陀比丘不再9有矣,舍利弗应当如是见。”
注1 为自杀。
2 暹罗本此一句,作尊者阐陀令持来刀刃。舍利弗之语如次“尊者阐陀续存活……”为以下。
3 an-upavajja-appavattika,appatisandhika“又不得有”之意,彼今罹重病,恢复无望故斯言。
4 由渴爱、憍慢、邪见而依止、依赖之意(注)。
5 PTS本作nati(偏向),暹罗本及注释作nandi。
6 PTS本作agatigati(恶趣处)暹罗本及注释作agatigati(往来),为来和往。
7 一四节,阐陀自言:“此应无再有矣”。
8 anupajja之诏以解阐陀“此应无再有矣”之意(一四),世尊:“更不受此身”之意,(阐陀同意)解之(二四),舍利弗之upavajja“令亲往来”(upasamkamitab1a)之意解之。
9 自尽同时入涅槃(samasisi)之意。
八八 第五 富楼那

※ 二
时,尊者富楼那来诣世尊住处。诣已……

坐于一面之尊者富楼那,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说示简略之法,我闻世尊之法,则一人以远离其他,不放逸,热诚专心而住。”

“富楼那!以眼识知有色,快意、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比丘若存念喜、赞、恋着于此者,则存念喜、赞、恋着,于彼则起喜悦心,由生起喜悦心,则有苦之生起,富楼那!余作是言。富楼那!以耳识知有声……以鼻识知有香……以舌识知有味……以身识知有触……富楼那!以意识知有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赞、恋着于此者,则存念喜、赞、恋着,于彼生起喜悦心,因生起喜悦心,则有苦之生起,富楼那!余作是言。

富楼那!以眼识知有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不赞、不恋着此者,以不喜、不赞、不恋着此,于彼喜悦心则灭,因喜悦心之灭,则有苦之灭。富楼那!余作是言……乃至……富楼那!以意识知有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比丘若不喜、不赞、不恋着此者,则不喜、不赞、不恋着此,于彼喜悦心则灭,因喜悦心之灭,则有苦之灭。富楼那!余作是言

富楼那!余以此简约之教诫,而予教诫。汝将住于何处耶?”
“大德!有名为须那巴兰陀地方,余将住彼处。”

“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凶恶。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粗暴。富楼那!若须那巴兰陀人嘲骂汝,富楼那!于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嘲骂我,于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掌打我。”世尊!于此应如是,善逝!于此应如是。”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掌打汝,富楼那!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掌打我,于此我应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用土块打我。”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上块打汝,富楼那!于此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上块打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杖打我。”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杖打汝,富楼那!于此汝应作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杖打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刀剑击我。”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十一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击汝,于此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击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刀剑夺我之生命。”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十二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夺汝之生命,于此汝应如何耶?”“大德!须那巴兰陀人民,若以利刃夺我之生命,于此我应作如是:“彼世尊之诸弟子,以身以命为恼、为郁、为厌、以求持利刃者,对彼等之持此利刃者,我乃不求而得。”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十三
“善哉,善哉!富楼那!汝具有此自调与安息,汝能住须那巴兰陀地方。富楼那!此是其时。”
十四
其时,尊者富楼那欢受、随喜于世尊之语,从座而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收座卧具携衣、,向须那巴兰陀地方游方而去。次第游方,到达须那巴兰陀地方,尊者富楼那于须那巴兰陀地方住下。
十五
时,尊者富楼那遂于次期之雨季令五百信士归佛,于同雨季证得三明。于其同雨季入涅槃。
十六
因此,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之住处……
十七
坐于一面此等之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名为富楼那彼乃良家之子,为世尊以简约之教诫所教诫,彼已殁矣!彼之所趣为何?彼之来世耶?”
“诸比丘!良家之子富楼那是贤明。随法行法,以法之故,不令余苦。诸比丘!良家之子富楼那入般涅槃矣。”
注1 暹罗本(新版)于此之次,富楼那!由此,汝,如是说彼远离此法、律,“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云,由七一经之二节之文脉推之,更从最后三节四节更加上长文。但对此在PTS本没言什么而推之,可见完全是衍文。
2 持此之余,持此生命之余而求死,“持刀者”谓持刀来杀自己的人。
3 暹罗本我是求其执刀者。
八九 第六 婆醯迦

※ 二
时,尊者婆醯迦来诣世尊之住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婆醯迦,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简约说法,我闻世尊之法,独自一人将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
四~八
“婆醯迦!汝对此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而凡物之无常者,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而凡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眼触是……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为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而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而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大德!不然。”

“婆醯迦!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于眼、于色、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于此亦厌嫌,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而解脱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十一
因此,尊者婆醯迦欢受、随喜于世尊之所说,即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
之礼离去。
十二
时,尊者婆醯迦独自一人,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不久,良家之子等,为此乃从在家而出家得度,对无上梵行之终末(罗汉果)于现法自证知、实现、逮达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十三
而尊者婆醯迦,即成为阿罗汉之一。
九十 第七 动着(一)

※ 二
“诸比丘!动着1是疾病,动着是肿物,动着是刺箭。然则诸比丘!如来于此,以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然而诸比丘!比丘于此应期望我为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应不思量眼2,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于色有不令思量,不依色而思量,不思量色是我有。不思量眼识,不思量有眼识,不依眼识而思量,不思量眼识是我有。不思量眼触,不思量有眼触,不依眼触而思量,不思量眼触为我有。凡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五~八
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九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从法而思量,不思量法是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依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是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依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触是我有。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依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是我有。
十一
彼无如是之思量,对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执着,无执着则不生爱慕,无爱慕则独自入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注1 动着是言渴爱
2 参照三十经。
九一 第八 动着(二)

※ 二
“诸比丘!动着是疾病,动着是肿物,动着是刺箭。然则诸比丘!如来于此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诸比丘!比丘于此,应期望我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四~八
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识,不思量眼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于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而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与彼是异,因异而着于有之世间,则以有而喜于此,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意触,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于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与彼物是异,因异而着于有之此世间,则以有而喜于此。

诸比丘!于蕴、界、处,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彼无如是之思量,则对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执着,无所执着则不生爱慕,无所爱慕则独自入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注1 暹罗本此亦说四种思量。
九二 第九 二法(一)

※ 二
“诸比丘!为汝等说二法,对此当谛听。诸比丘!以何为二法耶?

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是。诸比丘!此称为二法。

诸比丘!或有如是言:“余置此之二法,以示说他之二法。”此唯是彼之语量。虽遇他之问,而亦难圆其所答,更陷于困迷。

何以故?诸比丘!此犹1如处于非境。”
注1 于眼之色,于耳之声等,谓对境随有二法,不然者谓非境(a-visaya)
九三 第十二 法(二)

※ 二
“诸比丘!缘二法而生识。诸比丘!如何缘二法而生识耶?

以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眼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色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如是此等二法为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则眼识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眼识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眼识如何成为常住耶?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会、集结、和合,诸比丘!称此为眼触。眼触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眼触之生起为因为缘,此因与缘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而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眼触如何为常住耶?诸比丘!触而感受、触而思考、触而识知,如是此等之法亦为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

以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

以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

以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

以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

以意与法为缘而生意识。意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色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如是此等二法是动变、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意识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意识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意识如何是常住耶?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会、集结、和合,诸比丘!称此为意触。意触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意触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而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意触如何为常住耶?诸比丘!触而感受,触而思考,触而识知,如是此等之法亦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

诸比丘!如是缘二法而生识。”
阐陀品第四 (终)
其摄颂曰:
败坏空简约
阐那富楼那
以及婆醯迦
再说二动着
依二说他二
第五 弃舍品
九四 第一 所摄取(一)

※ 二
“诸比丘!于此等六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者。以何者为六耶?
三~七
诸比丘!于眼之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于耳之触处……鼻之触处……舌之触处……身之触处:

诸比丘!于意之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以何者为六耶?
十一~十五
诸比丘!于眼之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于耳之触处……鼻之触处……舌之触处……身之触处……
十六
诸比丘!于意之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
十七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
十八
世尊宣说于此……师更作此语曰:
(一)“诸比丘!于触处有六种,无摄护于此者,则逢苦;得其摄护者,则以信 为友2,无漏而住。
(二)见可意之色,又见不可意之色,对可意之色应防染心之路;对不可意, 以此非我所受,不得污于意。
(三)于第二,闻可爱、不可爱之声,则不惑于可爱之声,更应慎于不怀嗔于 不爱之声,此非我所受,不污于意。
(四)可意之香,更又嗅不净、不快之香,则对不快者以防怒,对快者勿引欲 念。
(五)味甘美之味,其次,又味一时不味之味,于甘美之味莫恋着,对不味亦 勿停迹于愤恚。
(六)触于快触,亦不醉于快乐,触于苦者,亦不摇动。二种之触,对乐与苦, 心处中性,无任何喜与怒。
(七)迷想之人,有迷执、有想,往赴卑陋之轮回。依意所成五欲之家者,依 舍却而出离。
(八)如是,意若有修练六处者,则虽触此亦心不摇。诸比丘!克此等之贪嗔, 始为到达生死彼岸之人。”
注1 PTS本用salavagga之语,暹罗本及注,用chalavagga.
2 此译依PTS本Saddhadutiya viharantanavassuta汉译杂阿含经卷十一篇七经之偈中,谓“正信心不二诸漏不漏心”相当此。暹罗注释本有Saddhadutlya vihar-antenapasuta。“信心为副而专住”之意。

九五 第二 所摄取(二)

※ 二
时,尊者摩罗迦子,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摩罗迦子,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简约说法,我闻世尊所说之法,当独自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

“于此摩罗迦子!汝年老朽,已达寿高年迈之老龄,年少比丘若请“垂教简约之教诫,”则我对彼等,当以何相告耶?”

“大德!我虽年老朽,已达寿高年迈之老龄,大德!仍请世尊简约说法,善逝!简约说示法。想当了知我世尊所说之意义,想当为我世尊所说之法嗣者。”

“摩罗迦!汝于此作如何思惟?对此等未见、未曾见之眼所识之色,汝今亦未曾见、以后对此等亦未曾见,于此,汝有起欲念、染心、爱情否?”“大德!不然。”
七~十
“对此等未闻、未曾闻之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十一
此等未识、未曾识之意所识之法,汝今亦未曾识、以后亦未曾识此等,于此,汝有起欲念、染心、爱情否?”
“大德!不然。”
十二
“摩罗迦子!又此,汝于法见闻感识,所见为如所见,所闻为如所闻,所感为如所感,所识为如所识。
十三
摩罗迦子!汝于法见闻感识,见者即如所见,闻者即如所闻,感者即如所感,识者即如所识。是故,摩罗迦子!汝不为贪嗔痴所累,摩罗迦子!汝以不为贪嗔痴所累,汝不恋着于此见闻感识。因此,摩罗迦子!汝不在此世、不在来世、不在两界之中间,此为苦恼之灭尽。”
十四
“大德!我世尊简约所说之意义,已精细识知。
(一)怀爱相于胸者,见色则失正念,感而执着于心,又对此存念恋慕。由色生其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槃。
(二)怀爱相于胸者,闻声则失正念,感而执着于心,又对此存念恋慕。由声生其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槃。
(三)怀爱相于胸者,嗅香则失正念……
(四)怀爱相于胸者,味味则失正念……
(五)怀爱相于胸者,触触则失正念……
(六)怀爱相于胸者,知法则失正念……
(七)彼于色不为所染,见色而护念,感色而无执心,又对此不存念恋着。恰   如见色,如行出世间之受者,彼之苦消灭而无积。彼如是以罹戴行,如是于苦无积,称为近于涅槃。
(八)彼于声不为所染,闻声而护念……
(九)彼于香不为所染,嗅香而护念……
(一O )彼于味不为所染,味味而护念之……
(一一)彼于触不为所染,触触而护念之……
(一二)彼于法不为所染,识法而护念之……
大德!我世尊所简约说示之意义,于是已精细了知。”
十五
“善哉,善哉!摩罗迦子!汝摩罗迦子对余简约所说之意,已精细了知是为甚善。
(一)怀爱相于胸者,见色而失正念,执着心而感色,又对此存念恋慕。由色生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槃。……乃至……
(※二)彼于法不染,识法则护念,无执心以感法,又对此不存恋着。恰如识法,行出世间之受,彼之苦消灭无积。如是彼以正念而游行,如是无积苦,称为近于涅槃。摩罗迦子!对余此简约所说之意义,应如是精细而见。”
十六
时,尊者摩罗迦子欢受、随喜世尊之所说,即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离去。
十七
时,尊者摩罗迦子独自一人,远离其他者,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不久,良家之子等,为此能由在家而出家得度,对无上梵行之终末(罗汉果),于现法实现、自证知,于此逮得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八
尊者摩罗迦子,成为阿罗汉之一。
九六 第三 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退法与不退法与六胜处。

诸比丘!如何为退法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法。比丘若认是于此,不舍、不排、不坏、不使归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退堕于我善法。此为世尊对此所说示之退法应如是知。
五~九
复次,诸比丘!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认是于此,不舍、不排、不坏、不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退堕于我善法。此乃世尊所说示之退法,应如是知。

诸比丘!退法者,当即如是。
十一
诸比丘!如何为不退法耶?
十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不认是于此,则舍此、排、坏、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不由我善法退堕。此为世尊对此所说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十三~十七
复次,诸比丘!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不认是于此,则舍此、排、坏、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不由我善法退堕,此乃世尊所说示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十八
诸比丘!不退法者,当即如是。
十九
诸比丘!如何是六胜处耶?
二十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若不起系缚可缘之法,此比丘当知:“此是最胜,此即是处,此乃世尊所说之胜与处。”应如是知。
二一~二五

第三 五十经品
第一 安稳者品
第一 安稳者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安稳者1之教、法教2,且谛听。

诸比丘!何为安稳者之教耶?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此等为如来所舍弃、断根,如无头之多罗树,为非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又因此等之舍弃,如来说示适宜之教,故如来称为安稳者。
五~九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此等为如来所舍弃,断根,如无头之多罗树,为非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又因此等之舍弃,如来说示适宜之教,故如来称为安稳者。
诸比丘!此为安稳者之教、法教。”
注1 “由欲、有、见、无明之四轭之脱离为安稳因,”(注)。
2 “法教者乃法因。”
第二 执取

※ 二
“诸比丘!何者之存在,何者之执取,生起内部之乐苦耶?

“大德!我等之法,乃以世尊为根据。”

“诸比丘!眼之存在,执取于眼而汝等生起内部之乐苦。耳、鼻、舌、身、意之存在,执取于意,汝等生起内部之苦乐。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惟之:眼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然而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然则!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不予执取,而生起内部之乐苦否?”
“大德!不然。”
六~十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然则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然则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不予执取,而生起内部之苦乐否?”
“大德!不然。”
十一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鼻、舌、身、意,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乃生:“我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第三 苦

※ 二
“诸比丘!我说苦之生起与灭没,且谛听。

诸比丘!何为苦之生起耶?
四~九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之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此苦之生起。以耳与声……以鼻与香……以舌与味……以身与触……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之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诸比丘!此乃苦之生起。

诸比丘!何为苦之灭没耶?
十一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其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由取之灭尽,则有之灭尽,依有之灭尽,则生之灭尽,依生之灭尽,则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灭尽。如是而此一切苦蕴灭尽,此乃苦之灭没。
十二~十五
以耳与声为缘生耳识……以鼻与香为缘生鼻识……以舌与味为缘生舌识……以身与触为缘生身识:
十六
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其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依取之灭尽,则有之灭尽,依有之灭尽,则生之灭尽,依生之灭尽,则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灭尽。如是而此一切苦蕴灭尽。诸比丘!此乃苦之灭没。”
第四 世间

※ 二
“诸比丘!说世间之生起与灭没。且谛听。

诸比丘!以何为世间之生起耶?

以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爱之缘而取,依取之缘而有,依有之缘而生,依生之缘而有老死、忧悲苦恼绝望,此即世间之生起。
五~八
以耳与声为缘……以鼻与香为缘……以舌与味为缘……以身与触为缘……

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爱之缘而取,依取之缘而有,依有之缘而生,依生之缘而有老死、忧悲苦恼绝望。此即世间之生起。

以何为世间之灭没耶?
十一~十六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其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如是灭尽此一切苦蕴。
十七
比丘等!此即世间之灭没。”
第五 胜

※ 二
“诸比丘!何者之存在,以执取于何者,恋着于何者,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耶?”

“大德!我等之法,乃以世尊为根据。”

“诸比丘!眼之存在,以执取于眼,恋着于眼,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
五~九
耳之存在……鼻之存在……舌之存在……身之存在……意之存在,以执取于意,恋着于意,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而不予执取,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耶?”
“大德!不然。”
十一
“耳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十二
“鼻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十三
“舌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十四
“身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十五
“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而不予执取,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者、”或“余为劣者”耶?”
“大德!不然。”
十六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第六 系缚

※ 二
“诸比丘!为说可系缚之法与系缚,且谛听。

比丘等,何者为可系缚之法耶?何者为系缚耶?

诸比丘!眼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系缚。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为可系缚之法也,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系缚。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以此称为系缚。”
第七 执取

※ 二
“诸比丘!为说可执取之法与执取,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可执取之法耶?何者为执取耶?

诸比丘!眼为可执取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是执取。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为可执取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执取。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执取之法,于此称为执取。”
第八 了知(一)

※ 二~七
“诸比丘!于眼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
八~十三
诸比丘!于眼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
第九 了知(二)

※ 二~七
“诸比丘!于色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于声……于香……于味……于触……于法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
八~十三
诸比丘!于色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于声……于香……于味……于触……于法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
注1 暹罗本一一一和一一二合为一经。
第十 侍闻

一时,世尊住那提卡砖堂。

时,独坐冥想之世尊,宣说此教法曰:

“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依爱之缘……参照一O七、四……如是则生起一切苦蕴。
四~八
缘耳与声……缘鼻与香……缘舌与味……缘身与触……缘意与法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缘爱生取……参照一O七、九……如是则生起此一切苦蕴。

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此爱无余离却灭尽,则有取之灭尽……参照一O六、十一……如是此一切苦蕴灭尽。
十~十四
缘耳与声……缘鼻与香……缘舌与味……缘身与触……缘意与法而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生爱,依此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有取之灭尽……参照一O六、十六……如是则此一切苦蕴之灭尽。
十五~十七
其时有一比丘侍闻世尊而立。世尊见此比丘侍闻而立,见已,乃对此比丘曰:
“比丘!汝闻此教法否?”
“大德!唯然,我闻此。”
“比丘,汝当习此教法。比丘!汝须通达此教法。比丘!汝须受持此教法,比丘!此教法为梵行之根本者。”其摄颂:
安稳者执取
苦世间与胜
结缚与执取
二了知侍闻
注1 暹罗本以下独立一经。若从“侍闻”之经题看,此亦有一理,似是断绝,唯以下即无任何意义之经。
第二 世间欲类品
第一 魔索(一)

※ 二~七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被魔索所缠络,彼即被魔缚所缚,而顺波旬之意欲……诸比丘!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则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被魔索所缠络,彼被魔缚所缚,而顺于波旬之意欲。
八~十三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脱于魔索,彼解魔系缚,不顺于波旬之意欲。……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脱于魔索,被解离魔缚,不顺于波旬之意欲。”

第二 魔索(二)

※ 二~七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此比丘则被缚于眼所识之色,可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以顺于波旬之意欲。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被缚于意所识之法,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以顺于波旬之意欲。
八~一三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被缚于眼所识之色,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不顺于波旬之意欲……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称为不被缚于意所识之法,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不顺于波旬之意欲。”
第三 世间欲类(一)

※ 二
“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1,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到达苦之终。”宣说此后,世尊则从座起,而入精舍。

时,世尊离去不久,此等之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所略说,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时,此等比丘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于世尊所略说未精细解说之意义,能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尊者阿难处。诣已,向尊者阿难,可问此之意义。”

于是,此等比丘来诣阿难处。诣已,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交谈亲爱、恳热之语已,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向尊者阿难曰:“友阿难!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友!世尊去后不久,吾等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友!于此,吾等心生思念:“诸友,此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来诣尊者阿难处,诣已,可向尊者阿难以问此义。”请尊者阿难,以为解说。”

“诸友!譬如有人欲得树心,为求树心、探寻树心而巡行,于有树心之挺拔直立树前,舍其根,舍其干,思向枝叶以探寻树心。当大师现前,于世尊之外,向吾问此意义,汝等尊者之所思,此义亦犹如是。诸友!此世尊,知而示知,见而示见,是眼、是智、是法、是梵、是语者、说者,为赍持利益,是施与甘露味之法主如来 。而今正是向世尊奉问此意义之时,世尊为汝等赐予释答,汝等对此应护持。”

“实则友阿难!世尊知而示知,见而示见,是眼、是智、是法、是梵、是语者、说者,为赍持利益,是施甘露味之法主如来,而今正是向世尊奉问此义之时。世尊为我等释答,我等当护持于此。然而尊者阿难,为大师所赞扬,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对世尊之略说,能以详解此教之意义,而未予详加解说。尊者阿难!当不为难,请为解说。”

“然则,诸友!且谛听,善思惟,我当为说。”“唯然,友!”此诸比丘应答尊者阿难。

尊者阿难答说,如次曰:“诸友!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余不言由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诸友!世尊略说示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此教之意义,余如是详知:
十一
诸友!凡夫依彼以为世2想,若有以为世想者,于圣者之语义彼称之为世。诸友!依何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诸友!若依眼以为世想,以作为世思者,诸法友!若依耳……依鼻……依舌……依身……诸友!依意,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于圣者之语义,彼称为世。诸友!若因彼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于圣者之律,彼称为世。
十二
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其详细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诸友!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此教之意义,余如是知。然而汝等尊者若有意愿,当诣世尊住处,以奉问此义,世尊将予释答,则应护持。”
“唯然,友!”此比丘等应答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往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十三
坐于一面之诸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达得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其详细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大德!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如是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未达世间之终而可达得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详细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作详细解说其意义,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十四
大德!吾等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作详细解说,当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往诣尊者阿难之处,向尊者阿难当可问此意义。”因此,大德!吾等往诣阿难住处,向阿难请问此意义。
十五
大德!尊者阿难为吾等,以此法、以此句、以此文解说其意义。”“诸比丘!阿难是贤者,诸比丘!阿难是大智者。诸比丘!汝等若向余问此之意义,余亦与阿难之对此所释答作完全相同之释答。此即其意义,当如是对此护持。”
注 1 依注之“世间之终”(lokassa anto),谓轮回世界之终,即言终结轮回之转生。
2 对loka-sanni,loka-mani注有loko ti sanjanati c'eva mannati ca,乃“以为世想者,以为世思者”。
第四 世间欲类(二)

※ 二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证正觉之菩萨时,起如是之心:“余心曾触世间之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于此,余心或对现在之欲念有多动,或对未来之欲念有少动。诸比丘!当时余起如是心,对余心曾有触之世间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者,于此,余为自己应不放逸,常防护正念。”

然而诸比丘!汝等心亦曾有触世间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于此,汝等之心或有对现在之欲念多动,或有对未来之欲念少动,然则诸比丘!汝等之心亦曾有触五种之欲念,于今已为过去、灭尽者。于此,汝等为自己应不放逸,常防护正念。

然而,诸比丘!此为须知1之境,眼之灭,离色想2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

说此之后,世尊即从座起,而入精舍。

时,世尊离去未久,此等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简略说示此教而未详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

时,此等比丘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尊者阿难住处。诣已,向尊者阿难请问此之意义。”

因此,此等比丘往诣阿难住处。诣已,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交换亲爱、恳熟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言尊者阿难曰:“友阿难!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4,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此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友!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生思念:“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此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所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友!吾等心生思念:“诸友!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所略说而未作详解说者,当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则诣尊者阿难住处,向尊者阿难问此意义。”尊者阿难,且请解说。”
十~十一
“诸友!譬如有人欲得树心,寻求树心,探索树心而出往巡行,应于有树心之树前……
十二
“然则诸友!且谛听,当善思惟,我将说此。” “唯然,友!”此等比丘应答尊者阿难。
十三
尊者阿难作如次言曰:“诸友!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诸友!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其意义,余如是知此教之意义。“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诸友!于此,世尊乃说示六处之灭尽也。
十四
诸友!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其意义者,余如是知此教之意义。然则,汝等尊者若有意愿者,当往诣世尊住处请问此义,即如世尊所释答,则应护持。”“唯然,友!”此诸比丘应诺尊者阿难后,即从座起,往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十五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k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大德!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生如是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者,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十六
大德!吾等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乃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者,或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尊者阿难住处,可向尊者阿难请问此意义。”
十七
大德!因此,我等往诣阿难住处,向尊者阿难请问此意义。大德!尊者阿难,为吾等,以此法、以此句、以此文解说此意义。”“诸比丘!阿难为贤者,诸比丘!阿难为大智者,诸比丘!汝等若向余问此意义,亦与问于阿难之此释答,完全相同之释答。此乃其意义,如是对此应护持。”
注1 为心之防护,应不放逸,应常正念,谓非于过去之已知境(ayatana-vidita)是于未来当知境(ayatana-veditab1a)之意。
2 “对色之想”乃色之概念。对香、味、触、法亦然。
3 以下本经(一一七)和一一六经之异,唯此“中”之文句而已。
4 于原典:“离欲”换用nirujjhati“灭”。余仿六节以下之文而用“离欲”暹罗字作virajjati。
5 参照一一六经七。
6 六处(处于上面译为境,同一原语)之灭尽谓涅槃。
第五 帝释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灵鹫山。

时,诸天之主帝释,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立于一面。

立于一面之诸天主帝释,如次白世尊言:“大德!于此大德!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涅槃,乃以何为因?以何缘耶?大德!又此处,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诸天之主!眼所识之色快意、可乐、可爱、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而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依止于此,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有执取之比丘,不得入涅槃。
五~九
诸天之主!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可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而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依止于此,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有取执之比丘,不得入涅槃。

诸天之主!于此,或有情现生之不得入涅槃,乃此因、此缘。
十一~十六
诸天之主!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无取执之比丘入于涅槃。诸天之主!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识……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即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无取执之比丘入于涅槃。
十七
诸天之主!于此,或有情之现生入于涅槃,乃以此因、乃以此缘。”
第六 五结乾闼婆子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灵鹫山。

时乾闼婆之子五结,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立于一面1。
注1 以下同一一八经,唯五结天子换“诸天主帝释”而已。
第七 舍利弗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舍卫城外之只陀林给孤独长者之园。

时,有一比丘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共相问讯,交谈亲爱恳热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言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同住之比丘舍弃戒而转向俗身。”

“友!不守诸根之门,不辨食物之量,不专心于觉醒者,当即如是。友!实则彼之比丘者,不守诸根之门,不辨食物之量,不专心于觉醒者,则彼对完见极净之梵行,欲终生续行,未有如是之理。

友!实则彼比丘若守诸根门,辨食物量,专心于觉醒者,彼能终生续行完具之极净梵行,则有如是之理。

友!如何为守诸根之门耶?友!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则以此为因,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而彼为实行摄护其眼根,达到守眼根,眼根之摄护。以耳……H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则以此为因,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而被为实行摄护其意根,达到守意根,意根之摄护。友!如是为守诸根门。

友!如何于辨食物之量耶?友!于此有比丘,深思省虑以摄取食物,不为戏奢,不为庄严庄饰,只要此身之存住,对此继续,以防危害,乃为梵行之利益。思:“如是,弃除旧之苦感,不生新之苦感。余有生活之质,无有过误,应得安乐住。”友!如是于食物辨量。

友!如何专心于觉醒耶?友!于此有比丘,于日中因经行安坐,以除心诸障碍之法。于夜之初分,因经行安坐,以除心诸障碍之法,于夜之中分,右胁作狮子卧,以一足叠于另一足,正念正智,胸置起床之想,而于夜之后分起出,因经行安坐,除心诸障碍之法,友!如是为专心觉醒。

然而友!应如是修习:“守我等诸根之门,于食物辨量,专心于觉醒。”友!汝等必如是修习。”
注1 avarana=nivarana,谓指贪欲、嗔恚、惛沈、掉悔,疑等五种。
2 夜间之十二小时三分而称为初分、中分、后分。
第八 罗喉罗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外只陀林,给孤独长者之园。

时,世尊独坐冥想,心起如是之思念:“罗喉罗正完熟解脱之法,我更指教罗喉罗以灭尽诸漏。”

于是,世尊于晨早着内衣、持钵衣,为托钵赴舍卫城中,食后从托钵归来,以呼尊者罗猴罗曰:“罗喉罗!当取座具,我等为日中之休息,往安达林。”“唯然,大德!”尊者罗喉罗应诺世尊,持坐其随世尊之后而行。

其时,有数千之天神等,亦随世尊而行:“今日世尊更为指教尊者罗喉罗,于灭尽诸漏。”

时,世尊已入安达林,于一树下坐于所设之座,尊者罗喉罗亦礼拜世尊,坐于一面。世尊言于坐在一面之尊者罗喉罗曰:

“罗喉罗!汝于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七~十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十一
“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是如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法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
“意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意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彼亦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十二
“罗喉罗!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亦厌嫌于此……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亦厌嫌于此。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得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再生。”
十三
世尊宣说已!尊者罗喉罗心欢喜,欢受世尊之所说。而于此宣说之释答,尊者罗喉罗无所取着,其心由诸漏解脱。数千之天神等亦起离尘远垢之法眼,“凡集法者、皆灭法也。”
第九 系缚

“诸比丘1!为说可系缚之法与系缚,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是可系缚之法?何者是系缚耶?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之欲染,此即是系缚于此。
四~八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之欲染,即是系缚于此。”
注1 参照一O九经。
第十 取执

“诸比丘1!为说可取执之法与取执,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可取执之法?何者为取执耶?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诸比丘!此等称为可取执之法。凡对此之欲染,即是取执于此。”
世间欲类品第二 (终)
其摄颂曰:
魔索说二经
以世间欲类
又以说二经
帝释与五结
尊者舍利弗
与及罗喉罗
系缚与取执
以此名此品
注1 参照一一O经。
2 以下一二二经之三同以下。
第三 居士品
第一 毗舍离

尔时,世尊住于毗舍离城外之大林重阁讲堂。

时,名为郁瞿娄毗舍离之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毗舍离人郁瞿娄居士,白世尊曰:“大德!于此1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大德!于此而又,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居士!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之诸识,则依止于此,取着于此。居士!有取执之比丘,则不入于涅槃。
五~九
居士!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居士!有取执之比丘,则不入于涅槃。

居士!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即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十一~十六
居士!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即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居士!无取执之比丘,则入于涅槃。居士!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居士!无取执之比丘,则入于涅槃。
十七
居士!于此,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注1 参照一一八经之三。
第二 发提

尔时,世尊住发提族中之发提村。

时,名郁瞿娄发提村人之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发提村人居士郁瞿娄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十六
应如前经之详说
十七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第三 那烂陀

尔时,世尊住那烂陀之婆瓦利加庵罗林。

时,居士优波离,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居士优波离,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于此而又,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十六
可照前经之详说
十七
于此,居士!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第四 婆罗陀阇

尔时,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住憍赏弥国之瞿史罗园。

其时,优填那王来诣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住处,与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共相问讯,交换亲爱恳勤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优填那王言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曰:“婆罗陀阇!此年轻之比丘等,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一生行完具极净之梵行,以至终生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大王!此乃彼之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宣说,而曰:“来!诸比丘!汝等对于与母相等年龄之女,当起母心想,对与姊妹相等年龄之女,当起姊妹心想,对于与女儿年龄相等之女,当起女儿心想。”大王!对此亦然,此乃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一生行极净之梵行,以至终生之因、之缘是。”

“婆罗陀阇!心乃虚浮者,或将对于与母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或对与姊妹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或对于与女儿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婆罗陀阇!此年轻比丘,少年黑发……以至终生,或有他因、他缘耶?”

“大王!此彼之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B正等觉者之所说。而曰:“来!诸比丘!观察此身由脚掌以上,由发梢之下,以至皮肤,乃充满种种不净之物。此身有发、毛、爪、齿、皮肤、肉、筋、骨、骨髓、肾、心、肝、膜、腓、肺、大肠、小肠、胃、粪、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鼻涕、关节液、尿、脑浆等是。”大王!对此亦然,此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以至终生之因、之缘。”

“婆罗陀阇!有彼等身之修养、有戒之修养、有心之修养、有智之修养者,此乃为之易者。然而婆罗陀阇!无彼等身之修养、无戒之修养、无心之修养、无智之修养者,此乃为之不易。婆罗陀阇!或有人念:“当思惟我之不净,”彼思惟为净。此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以至终生,有他之因、他之缘耶?”

“大王!此乃彼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宣说,而曰:“来!诸比丘!汝等为护诸根而住,以眼见色,则不执总相,不执别相。人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以此为因,贪、忧、恶、不善之法,则来袭于彼。为实行摄护眼根,守护眼根,以达到摄护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人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以此为因,贪、忧、恶、不善法,则来袭于彼。为实行其摄护意根,守护意根,以达到摄护意根。”大王!对此亦然,年轻诸比丘少年黑发……以至终生之因、之缘。”

“尊婆罗陀阇!是不思议,尊婆罗陀阇!是稀有者。尊婆罗陀阇!依彼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说,此诸年轻比丘,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终生以行完具极净梵行之因之缘者。

尊婆罗陀阇!余亦曾不守身、不守语、不守心、不树立正念、不摄护诸根而入后宫,当时过大欲念恼迫余。然而尊婆罗陀阇!余守身、守语、守心、树立正念、摄护诸根入后宫,当时余未为欲念所恼倒。
十一
奇哉!尊婆罗陀阇!奇哉!尊婆罗陀阇!尊婆罗陀阇恰如倒者起,覆者披露,对迷路者语示以道,于黑闇举起油灯,言:“有眼者得见,”如是乃明了尊婆罗陀阇之说法。尊婆罗陀阇!余归依彼世尊,亦归依法与比丘僧,尊婆罗陀阇!愿受纳余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士。”
第五 须那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竹林,迦兰陀饲养园。

其时,居士之子须那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居士子须那,白世尊曰:“大德1!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何为其因?以何为其缘耶?而又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如一二七经之详说“须那!于此,或有情之……以此为因、为缘。”
注1 参照一一八、一一九、一二四~一二六经。
第六 瞿史罗

尔时,尊者阿难住憍赏弥城之瞿史罗园。

时,瞿史罗居士来尊者阿难住处:

坐于一面之瞿史罗居士,白尊者阿难曰:“大德阿难!所称:“种种界,种种界者,”大德!世尊所说几何之种种界耶?”

“居士!有眼界与可意之色,缘眼识与乐感之触,所生之乐受1。居士!有眼界与不可意之色,缘眼识与苦感之触,所生之苦受。居士!有眼界与可舍之色,缘眼识与非苦非乐所感之触,所生非苦非乐。
五~九
居士!耳界与……鼻界与……舌界与……身界与……意界与可意之法,缘意识与乐感之触,所生之乐受。居士!有意界与不可意之法,缘意识与苦感之触,所生之苦受。居士!缘意界与舍感之触,所生之非苦非乐。

居士!以上乃世尊所说之种种界。” 注1 眼界异色界异喜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触,又喜触因缘生乐受(杂含卷十七、五)
第七 诃梨提迦尼

尔时,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国之拘罗罗迦罗山中。

时,居士诃梨提迦尼,来诣尊者大迦旃延住处……

坐于一面之居士诃梨提迦尼,自尊者大迦旃延曰:“大德!“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受种种受。”此乃世尊之所说示。大德!如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耶?”

“居士!于此有比丘,以眼见可意之色,知:“此为如是1,”缘眼识与乐感之触,生乐受。又以眼见不可意之色,知:“此为如是,”缘眼识与苦感之触,生苦受。又以眼见可舍之色,知:“此为如是,”缘眼识与非苦非乐感之触,生非苦非乐。
五~九
复次,居士!以耳闻可意之声……以鼻嗅可意之香……以舌味可意之味……以身触可意之触……以意识可意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乐感之触,生乐受。又以意识不可意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苦感之触,生苦受。又以意识可舍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非苦非乐感之触,生非苦非乐。

如是,居士!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
注1 “此为如是”于此谓色之可意。PTS本及暹罗本“眼识”之次有“当感乐”之语。依注释所示之意,照另一异本之所示,此语应可省略。
第八 那拘罗父

尔时,世尊住跋伽国失悦摩罗山恐怖林之鹿苑中。

时,那拘罗父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那拘罗父居士,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大德!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九
“居士!有眼所识之色1……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十一~十六
居士!有眼所识之色2……
十七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注1 以下同一一八经四~九。
2 以下同一一八经一一~一六
第九 鲁醯遮

尔时,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国之摩揭罗迦多1城外森林中之草庵。

时,鲁醯遮婆罗门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来诣尊者大迦旃延之草鹿,于其周围徘徊巡行,以高声、大声,行种种之挑戏2言:“此等圆头之似非沙门,乃由梵天足部所生之邪黑丑奴,此等唯为担荷夫所恭敬、尊重、供养、礼赞者。”

于是,尊者大迦旃延出精舍来,告此等青年曰:“汝青年等!勿作响,我为汝等说法。”作如是言时,彼青年等默然而止。

时尊者大迦旃延,以偈语告此青年等曰:
(一)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以戒为第一,而以压其忿,其守诸根门,是 为善护持。
(二)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喜欢法与禅,但今婆罗门,则言:“吾等摒 弃此,而不予问闻3。”夸醉于本族,则以行非事。
(三)违背于怯弱好勇之徒者,为忿之所压,执种种刀杖,不守诸根门,而勤 空劳者,犹人梦得财。
(四)断食露地卧,晨早之水浴,读诵三吠陀,着粗兽皮衣,结发及涂泥,持 咒取戒禁,实履苦行者。
(五)诈术及曲杖,以水拭颜面,以此等明为,婆罗门要具,为生小利者。
(六)能获于禅定,清澄而无浊,对一切生类,无邪障之心,而此始可达,至 于梵天道。”

因此,此青年等怒而思不快意,来至鲁醯遮婆罗门之处,以告彼曰:“尊者!愿有所知,沙门大迦旃延只管嘲骂婆罗门之神咒。”如是言时,鲁醯遮婆罗门怒而思不快意。

鲁醯遮婆罗门心更思念:“我仅闻此青年等之言,则谤骂沙门大迦旃延,此于我为不适宜。我当赴彼住处而问。”

因此,鲁醯遮婆罗门与此等青年,共赴尊者大迦旃延住处,与尊者问讯、交谈亲爱恳熟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鲁醯遮婆罗门,语尊者大迦旃延语曰:“迦旃延!余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来此处否?”
“婆罗门,汝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曾来此处。”
“尊者迦旃延与此等青年之间,有何等之谈话否?”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曾有谈话。”
“尊者迦旃延与此等青年之间,有如何之谈话耶?”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有如是之谈话:
(一)“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以戒为第一,而以压其忿,其守诸根之门, 是为善护持。……
(二)能获于禅定,澄清而无浊,对一切生类,无邪障之心,而此始可达,至 于梵天道”。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作如是谈话。”

“尊者迦旃延!所言“不守护诸根门”者,迦旃延!几何为不守护诸根门耶?”

“婆罗门!于此,有人以眼见色,则心倾于可爱之色,则背拂于不可爱之色,不能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则彼所起之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消灭无余。
十一~十五
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倾可爱之法,背拂于不可爱之法,不能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则彼所起之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消灭无余。
十六
婆罗门!如是为不守护诸根门者。”
十七
“尊者迦旃延!是不思议。尊者迦旃延!是稀有。尊者迦旃延!以不守护诸根门者,说不守护诸根门。尊者迦旃延!所言“守护诸根门,”尊者迦旃延!几何为守护诸根门耶?”
十八
“婆罗门!于此,有比丘以捶ㄕ漶A则心不倾于可爱之色,不背拂于不可爱之色,使正念现前,无量思虑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则消灭无余。
十九~二三
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于所触……以意识法,心不倾于可爱之法,不背拂于不可爱之法,使正念现前,无量思虑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则消灭无余。
二四
婆罗门!如是则为守护诸根门。”
二五
“尊者迦旃延!是不思议!尊者迦旃延!是稀有!尊者迦旃延乃以守护诸根门者,说示守护诸根门。奇哉!尊者迦旃延!奇哉!尊者迦旃延!尊者迦旃延恰如使倒者起,覆者显露,迷道者得示以道,如黑闇中举起油灯,使“有眼者得见,”如是,尊者迦旃延以种种方法,说法使明了。尊者迦旃延!余即归依彼世尊,亦归依法及比丘僧。尊者迦旃延!容纳余从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士;尊者迦旃延若入摩揭罗多信士之家时,即请应入鲁醯遮之家,于此,或青年男子或青年女子,当礼敬、迎拜尊者迦旃延,又有供奉座席与水者,此乃为彼等长时利益安乐。”
注1 杂阿含经卷九,于三十一经为“猕猴室”。
2 PTS本为selissaka暹罗本为seleyyaka在暹罗本的注释为selokassaka互相捕背而跳起,注为彼此于行苦热的(?tapana)“游戏”。如蛙跳。
3 PTS本虽为jappamase照暹罗本之注解为jahamhase,以jahama,sajjhama之语注之,以采用此。
第十 毗纽迦旃延婆罗门尼

尔时,尊者优陀夷住拘槃荼城兜泥耶婆罗门之庵罗林中。

时,一青年为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之弟子,来至尊者优陀夷住处……

尊者优陀夷对坐于一面之青年说法教示,感动勉励,使令善悦。

时,彼青年依尊者优陀夷之说法教示,为所感动勉励、喜悦而从座起。来诣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处,对彼女语曰:“惟愿大姊当知,沙门优陀夷能说初善、中善、终善,具足意义言句之法,说明一切具修满净之梵行。”

“然者,汝青年!且以吾之名,招请沙门优陀夷,明日受供食。”“唯唯,大姊!”青年应诺彼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即诣尊者优陀夷住处,而白尊者语曰:“尊者优陀夷!吾等之师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请尊者承诺明日受供食。”尊者优陀夷默然许诺。

于是,尊者优陀夷其夜过后,晨朝着内衣,持钵、衣,入伊罗越奢利族所出婆罗门女住处。坐于所设之座。

其时,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以胜味之硬软食物,亲手饱满供养尊者优陀夷。

时,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知尊者优陀夷取食终了,手已离钵。穿履覆头坐于高座,白尊者优陀夷曰:“沙门!请说法要。”“姊妹!时机将来。”言罢即从座起而离去。

彼青年又诣尊者优陀夷住处,与尊者相问讯、交谈亲爱恳勤之话后,坐于一面。尊者优陀夷对坐于一面彼青年说法,教导勉励使令欣悦。

彼青年又以尊者优陀夷所说法之教导勉励、喜悦,而从座起,来诣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处,言于彼女曰:“惟愿大姊当知,沙门优陀夷说初善、中善 、终善,具足意义文句之法,说明一切具修满净之梵行。”
十一
“青年!汝如是赞叹沙门优陀夷。然余亦请于沙门优陀夷:“沙门!请说法要。”彼言:“姊妹!时机将来。”即从座起而去。”
十二
“虽然如是,然而大姊!汝穿履覆头坐高座作如是言:“沙门!请说法要。”彼尊者则尊法、重法者。”
十三
“然者,青年!汝以吾之名,招请沙门优陀夷明日来受供食。”“唯然,大姊!”青年应诺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来诣尊者优陀夷住处,语尊者曰:“尊优陀夷!吾等之师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请明日应诺供食。”尊者优陀夷默然许诺。
十四
于是,尊者优陀夷其夜过后,晨早着内衣,持钵、衣,入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处,坐于所设之座。
十五
时,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以胜味之硬软食物,亲手供养尊者优陀夷至饱满。
十六
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知尊者优陀夷取食终了,手已离钵,则脱履露头坐低座,而白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何物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耶?何物之不存,阿罗汉不说苦乐耶?”
十七
“姊妹!眼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眼之不存,阿罗汉不说苦乐。其之所存……鼻之所存……舌之所存……身之所存……意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意之不存,阿罗汉不说苦乐。”
十八
如是言已。伊罗越奢利婆罗门女自尊者优陀夷曰:“奇哉!大德!奇哉!大德!尊者优陀夷恰如使倒者起,覆者显露,迷路者语示以道,黑闇中举油灯,使“有眼者得见,”如是尊优陀夷以种种方法,说法使明晓。尊者优陀夷!于此吾当归依彼世尊,归依法及比丘僧,惟愿尊者优陀夷容纳吾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女。”
居士品第三(终)
其摄颂曰:
毗舍离伐地
以及那兰陀
与婆罗陀阇
须那瞿师罗
及诃梨陀迦
那拘罗之父
乃至鲁醯遮
毗纽迦旃延
与婆罗门尼
第四 提婆陀诃品
第一 提婆陀诃

尔时,世尊住释迦国名为提婆陀诃之释迦族村。

于此,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余未言,所有之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且诸比丘!余亦未言所有之比丘于六触处不须作不放逸。

诸比丘!彼等比丘乃漏尽之阿罗汉,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自利已达,尽于生有之缠结,完全已证解脱者。诸比丘!此等之比丘,余不须言于六触处作不放逸。何以故?

彼等之已成不放逸,彼等已能不再放逸。

诸比丘!彼等有学之比丘,未达所愿,以求无上安稳(涅槃)而住者,诸比丘!此等之比丘于六触处,余言要作不放逸。何以故?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有快意,有不快意,此等快、不快之色,以触彼心,触而不存着于此。因心无执着,则起精进无动,不失正念现前,身体轻安而无狂躁,心住于定,集中于一顶点。诸比丘!余实言观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
七~十一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有快意亦有不快意,此等快与不快之法,以触彼等之心,触而不存着于此。因无执着于心,则起精进无动,不失正念现前,身体经安无狂躁,心住于定,集中于一点。诸比丘!余实言观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
第二 执着

※ 二
“诸比丘!此是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诸比丘!余见名为六触处所属之地狱。于此凡以眼见色,仅见不乐之色,不见乐色;仅见不可爱之色,不见可爱之色;仅见不喜之色,不见可喜之色。凡以耳闻声……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触触……凡以意识法,唯识不乐之法,不识乐法;唯识不可爱之法,不识可爱之法;唯识不可喜之法,不识可喜之法。诸比丘!此乃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诸比丘!余见名为六触处所属之天。于此,凡以眼见色,唯见乐色,不见不乐色;唯见可爱之色,不见不可爱之色;唯见可喜之色,不见不可喜之色。凡以耳闻声……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触触……凡以意识法,唯识乐法,不识不乐法;唯识可爱之法,不识不可爱之法;唯识可喜之法,不识不可喜之法。诸比丘!此乃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第三 不执着

“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乃以色为游园,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乃住于苦。以声为游园……以香为游园……以味为游园……以触为游园……以法为游园,为法所刺激,因法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诸天世人乃住于苦。

诸比丘!如来、应供者、正等觉者,如实知色之生起与灭没,甘味、患难与出离,不以色为游园,不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如来住于安住。”

世尊如是宣说,善逝如是说已,师更言于此曰:
(一)“色、声、香、味、触与一切之法,谓可乐可爱又可意,乃有限者。
(二)此等于人天世界以为安乐,此等之所灭,此乃彼等之思苦。
(三)己身灭尽,于圣者虽见为乐,但一切世间之所见,则反于此。
(四)为他(愚者)言乐,而圣者于此则言苦;在他言苦,圣者则知此为乐。
(五)触之法难知,无智者乃惑此,为烦恼所覆者则黑闇,不见者则有盲冥。
(六)善人开涅槃之道,知见之人,于此有光明,熟于大法1之人,则知近于 此。
(七)为生有之欲所服者,随行于生有之流者,入于魔王之领域者,则不知此 法。
(八)除圣者,谁正知涅槃之道,善知此道而漏尽之人,乃入于般涅槃。

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以色为游园,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诸天世人住于苦。以声……以香……以味……以触……以法……

诸比丘!如来、应供者、正等觉者为……”
注1 此八偈和Sn.759-765几乎同样,唯此一句二三言不同,故变成相反之意义,即于此成为santikena vijananti mahadhamma-kovida于Sn.为santikena vijananti magadhammass'akovida可以取为“不熟”如兽之徒,不知近涅槃。
2 以下同上之三节。
3 以下同上之三节。
第四 恶意者(一)

※ 二
“诸比丘!凡非汝等之有者,皆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之利得安乐。诸比丘!何物为非汝等之所有?
三~八
诸比丘!眼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得利益安乐。耳 ……鼻……舌……身……意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得利益安乐。

诸比丘!譬如于此只陀林,人人对于草薪枝叶,或运走,或燃烧,或各随所好而处理。”人人将“吾等”或运去,或燃烧,或各随所好而予处理。“汝等有如是之思否?”“大德!不也。”“何以故?”“大德!此非我,此非我之所属。”

“如是,诸比丘!汝等之眼,此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汝等由于舍此者,乃为利益安乐。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汝等由于舍此者,乃为利益安乐。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 一三八 第五 恶意者(一)
※ 二
“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当予放舍,因汝等之弃舍,此为汝等之利益安乐。诸比丘!何者为非汝等之所有?
三~八
诸比丘!色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乃为利益安乐。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此为利益安乐。

诸比丘!譬如于此只陀林……1

如是诸比丘!色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乃为利益安乐。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 注1 参照一三七经之第九节。
第六 内因(一)

※ 三
“诸比丘!眼是无常。眼生起之因、缘者,此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眼,如何有常住?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意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意,如何有常住?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眼……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同一经之第九节。
第十 内因(二)

※ 三
“诸比丘!眼是苦。眼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眼,如何有乐?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意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法,如何有乐?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同一经之第九节。
第八 内因(三)

※ 三
“诸比丘!眼是无我。眼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眼,如何有我?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我。意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意,如何有我?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第九 外因(一)

※ 三
“诸比丘!色是无常,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色,如何有常?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常。法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法,如何有常?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第十 外因(二)

※ 三
“诸比丘!色是苦,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色,如何有
乐?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苦,法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法,如何有乐?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第十一 外因(三)

※ 三
“诸比丘!色是无我。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色,如何有我?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我。法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法,如何有我?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提婆陀诃品第四(终)
此摄颂:
以提婆陀诃
执着不执着
恶意者有二
依因而有三
乃至内外二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第四 五十经品
第一 喜悦消尽品

第一 喜悦消尽品(一)

※ 三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眼,见是无常,此始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悦喜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之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比丘以见耳为无常……以见鼻……以见舌……以见身……以见意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第二 喜悦消患(二)
※ 三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色,见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声……香……味……触……法,见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第三 喜悦消尽(三)

※ 三
“诸比丘!于眼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眼之无常。诸比丘!于眼当正思惟,如实认识眼是无常之比丘,厌嫌于眼,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当则称为心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于耳当正思惟……于鼻……于舌……于身……于意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意之无常。诸比丘!于意当正思惟,如实认识意无常之比丘,厌嫌于意。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第四 喜悦消尽(四)

※ 三
“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色之无常。于色当正思惟,如实认识色无常之比丘,厌嫌于色。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于声当正思惟……于香……于味……于触……于法当正思惟,如实认识法无常之比丘,厌嫌于法。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第五 耆婆庵罗林(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耆婆庵罗林。

于此,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

“诸比丘!须修定。诸比丘!获得定之比丘,显现于如实。何者为显现于如实
耶?

“眼是无常”是如实显现,“色是无常”是如实显现,“眼识是无常”是如实显现,“眼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
五~九
“耳是无常”是如实显现……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法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意识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意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依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

诸比丘!须修定!得定之比丘是如实显现。”
第六 耆婆庵罗林(二)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耆婆庵罗林。

于此,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

“诸比丘!应将心专致于寂想。诸比丘!入于寂想之比丘如实显现。何者为如实显现耶?
四~九
“眼是无常”是如实显现,“耳是无常”是如实显现……“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无常”是如实显现。

诸比丘!应将心专致于寂想,入于寂想之比丘是如实显现。”
第七 拘瑟他迦(一)

※ 二
其时,尊者摩诃拘瑟他迦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摩诃拘瑟他迦,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示法要,我闻世尊之此法,则独自远离其他,以不放逸,专心精进而住。”“拘瑟他迦!凡是无常者,汝1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为无常耶?

拘瑟他迦!眼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色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无常……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法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意识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意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

拘瑟他迦!凡是无常者,汝对此应舍欲。”
注1 于此可译为应舍汝之欲。

第八 拘瑟他迦(二)

※ 二~三
尔时,尊者拘瑟他迦……专心精进而住。”“拘瑟他迦!凡苦者,汝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是苦耶?

拘瑟他迦!眼是苦,汝对此应舍欲。色是苦,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苦,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苦,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苦。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苦……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触是……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苦。汝对此应舍欲。”

拘瑟他迦!凡是苦者,汝对此应舍欲。”
第九 拘瑟他迦(三)

※ 二~三
尔时,尊者拘瑟他迦……专心精进而住。”“拘瑟他迦!凡无我者,汝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是无我耶?

拘瑟他迦!眼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色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无我……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触是……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

拘瑟他迦!凡是无我者,汝对此应舍欲。”
第十 邪见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邪见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色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眼识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眼触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耳……鼻……舌……身……意……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邪见。”

第十一 己身见

※ 二~三
……白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己身见耶?”
四~九
“比丘!以知、见眼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知、见色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知、见眼识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以知、见眼触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己身见。”
第十二 我

※ 二~三
……白言:“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我随见耶?”
四~九
“比丘!以知、见眼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色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眼识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眼触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缘意识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我随见。”
消尽喜悦品第一(终)
此摄颂:
悦喜消尽有四经
耆婆庵罗林二经
拘瑟他迦有三经
次邪己身我随见
第二 六十乃至广说品
第一 欲念(一八经)(一)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念。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念。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念。”
注1 Peyyala依“翻释名义大集”译为乃至广说。
第二 欲念(二)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染心。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染心。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染心。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染心。”第三欲念(三)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欲染。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欲染。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染。

比丘等!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染。”
第四、五、六 欲念(四、五、六)

※ 三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为苦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欲贪,应舍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第七、八、九 欲念(七、八、九)

※ 三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我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第十、十一、十二 欲念(一O、一一、一二)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无常,汝等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第十三、十四、十五 欲念(一三、一四、一五)

※ 三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苦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第十六、十七、十八 欲念(一六、一七、一八)

※ 三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我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我,汝旦鵀嘛阴丳□A应舍贪,应舍欲贪。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第十九 过去(九经)(一)

※ 三~九
“诸比丘!过去之眼是无常,过去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耳、厌嫌于鼻、厌嫌于舌、厌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我得解脱”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 过去(二)

※ 三~八
“诸比丘!未来之眼是无常,未来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一 过去(三)

※ 三~八
“诸比丘!现在之眼是无常,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三~廿四 过去(四~六)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苦,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苦。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五~廿七 过去(七~九)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无我。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我。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八~卅十 过去(十~十二)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为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一~卅二 过去(一三~一五)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苦,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苦。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四~卅六 过去(一六~一八)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我,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无我。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七 凡无常者(一八经)(一)

※ 三~八
“诸比丘!过去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八 凡无常者(二)
※ 三~八
“诸比丘!未来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未来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九 凡无常者(三)

※ 三~八
“诸比丘!现在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凡是无常者,是苦。凡是苦者,是无我。凡是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四十~四十二 凡无常者(四~六)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四十三~四十五 凡无常者(七~九)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四十六~四十八 凡无常者(一0~一二)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四十九~五十一 凡无我者(一三~一五)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五十二~五十四 凡无我者(一六~一八)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五十五 内(三经)(一)

※ 三~八
“诸比丘!眼是无常,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六 内(二)

※ 三~八
“诸比丘!眼是苦:耳、鼻、舌、身、意是苦。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七 内(三)

※ 三~八
“诸比丘!眼是无我,耳、鼻、舌、身、意是无我。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八 外(三经)(一)

※ 三~八
“诸比丘!色是无常,声、香、味、触、法是无常。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九 外(二)

※ 三~八
“诸比丘!色是苦,声、香、味、触、法是苦。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六十 外(三)

※ 三~八
“诸比丘!色是无我,声、香、味、触、法是无我。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六十乃至广说品(终)
其摄颂:
欲念十八经
过去九经二
无常说十八
内外各为三
六十至广说
日亲佛陀说
此等六十经
第四 毒蛇品
第一 毒蛇
一~二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于舍卫城……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恰有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有一好生恶死、欲乐厌苦之人来,告众人曰:“友!对此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汝应时时使之觉醒,时时予以沐浴,时时予以饮食,时时使之入穴。友!对此等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若彼蛇对汝生怒者,汝因此,则逢死或逢等于死之苦。汝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此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或逃往他处,告众人曰:“友!于此有五名杀人之怨敌,由背后追汝。见汝随即夺汝命。友!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于五名杀人之怨敌,而逃往他处,告众人曰:“友!第六拔利刃闯入之杀人者,则由背后追汝。见汝随地落汝之首。友!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于五名杀人之怨敌,恐惧第六拔利刃之闯入杀人者,而逃往他处。彼见一村落,房屋皆空虚而无人住,入而手取任何空虚器物告众人曰:“友!今群盗来破坏此空虚废弃之村落,友!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五名杀人之怨敌,恐惧拔第六利刃之闯入杀人者,恐惧破坏村落之群盗,而逃往他处,彼恐怖于大水流之此岸,但彼岸则安稳无怖恐,却无船可渡,又不见往返之渡憍。

其时,诸比丘!此人生起如是之念:“此水流甚大,此岸有恐怖,彼岸则安稳无恐怖,而无船可渡,又无往返之渡桥,我采集草木枝叶,以编为筏,依其筏以手足操作,则安全到达彼岸。”

诸比丘!此人采集草木枝叶,以编为筏,依此筏以手足操作,安全到达彼岸。婆罗门渡河流,到彼岸立于陆地。

诸比丘!为使知其意义,余作此譬喻,而其意义即在此。
十一
诸比丘!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毒蛇,此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四大之喻语。
十二
诸比丘!五名杀人之怨敌,此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之五取蕴喻语。
十三
诸比丘!第六拔利刃之闯入杀人者,此乃喜悦、爱染之喻语。
十四
诸比丘!空虚之村落,此乃六内(处)之喻语。贤明有经验之智者,若以眼而检点于此者,则唯见于无,唯见于虚,唯见于空。贤明而有经验者,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检点此者,则唯见于无,唯见于虚,唯见于空。
十五
村落破坏之群盗者,诸比丘!此乃六外处之喻语。诸比丘!眼坏于可意不可意之色(境),耳坏于……鼻坏于……舌坏于……身坏于……意坏于可意不可意之法(境)。
十六
诸比丘!大水流者,此乃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明瀑流,此四种瀑流之喻语。
十七
诸比丘!恐怖之此岸,此身见之喻语。
十八
诸比丘!安稳无恐之彼岸者,此涅槃之喻语。
十九
诸比丘!筏者,此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八支道之喻语。
二十
诸比丘!以手足之操作者,此精进努力之喻语。
二一
婆罗门以渡流到彼岸立于陆上者,诸比丘!此阿罗汉之喻语。”
第二 喜乐

※ 三
“诸比丘!具有三法之比丘,于现世多住于喜、乐。诸漏1灭尽之原由彼亦具有。如何而为三法?乃护于诸根门、知节度于饮食、专心于觉醒。

诸比丘!比丘如何护于诸根门耶?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于眼根住者,因此则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眼根,守眼根达成摄护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以此为因,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意根,守意根,达成摄护意根。

诸比丘!恰如于平坦土地之四大路,调适栓系良马大车所备之刺针,巧妙之马术师调驭跨乘其上,左手执手纲,右手握刺针,随己所欲,往返于所适之方位。诸比丘!同此,比丘为守护修习此六根,为修习制止,为修习调御,为修习安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护诸根门。

诸比丘!比丘如何知节度饮食耶?诸比丘!此处有比丘4深为省虑摄取饮食物,不为戏奢,不为庄饰庄严,只为住此身,以维持于此,防范危害,为利益梵行。“如是,除旧苦,不生新苦。余有生活之资,无过误,当有安乐住。”

诸比丘!恰如人有伤涂药,只为其愈,车轴注油,只为其运转。同此,诸比丘!有比丘深为省虑摄取饮食,不为戏奢……安乐而住。”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知于饮食量。

诸比丘!如何比丘为专心于觉醒耶?诸比丘!比处有比丘,于日中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于夜初分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于夜中分以右胁作狮子卧,一足叠于一足,以正念正智而起床之想置于胸,前于夜之后分因起而出往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专心于觉醒。

诸比丘!具此等三法之比丘,于现法多喜乐而住,彼亦具诸漏灭尽。”
注1 原文yoni cassa araddha hoti asavanam khayaya“诸漏灭尽,始为彼之起源。”“原由”云云,是依注释之karanan c'assa paripunnam.
2 以下同一二O经六节。
3 调御可能马之驭者。
4 同一二O经之七节。
第三 龟

※ 三
“诸比丘!往昔有龟1,夕时沿河岸猎饵。诸比丘!野干亦于夕时沿河岸猎饵。

诸比丘!龟见野干由远而来猎饵,龟将首2作第五己肢分,藏于壳中不动,默然而止。

诸比丘!野干亦由远处见龟,见而来至龟处,来则站立龟处作念:“此龟首为第五,其肢分中,俟其任何肢分转出时,立即捕彼拉裂而食。”

诸比丘!龟首为第五,其肢分中,任何肢分皆不转出,时野干则不得机会,厌龟而远去。

同于此,诸比丘!魔王波旬亦常时不断立于汝等之傍:“愿我于此等,或依眼得机会、或依耳……或依鼻……或依舌……或依身……或依意得机会。”

然则,诸比丘!须护于诸根门而住!以眼见色3,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因此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裂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眼根,守眼根,达成摄护眼根,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因此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意根,守意根,达成摄护意根。诸比丘!于汝等护守诸根门故,魔王波旬亦厌汝等而远去,如野干之不得机会而去。”
如龟肢分藏壳中
思虑比丘无依着
他无伤入于圆寂
任何者皆不得诽
注1 于原典示为“龟”以kumma,kacchapa二语,于注释解此为同义语,故单一语译出。kacchapa者kaccha即从腋,Pa是饮义。即信为从前肢腋之附着点而饮水。于名义灯,此二语外还有nakka一语。
2 杂阿含经卷四三、四经有“龟虫见来即藏六”之句。言龟为藏六即由此句而云。六是头尾加四肢。然原典用sondipancamani ahgani之语,“首为第五支分”之意,这想是尾之一除外。
3 参照一二O经之六节,一九八经之九节。
第四 木块(一)

尔时,世尊住于憍赏弥城之恒河畔。

世尊,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有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有见于此。”

“诸比丘!此木块若不着此岸,不着于彼岸,不沈1于流中,不被系上陆地,不被人取,不被非人取,不被涡流所取,内部不腐败,诸比丘!如是,其木块则向海、趣海、而入海。何以故?诸比丘!恒河之流为向海、趣海、而流入于海故。与此同理,诸比丘!汝等若不着此岸,不着于彼岸,不沈于流中,不系上陆地,不为人取,不为非人取,不为涡流所取,内部不腐败,诸比丘!如是汝等则向于涅槃、趣于涅槃、而入于涅槃。何以故?诸比丘!正见即为向于涅槃、趣于涅槃、入于涅槃故。”

如是说已。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此岸?何者为彼岸?何者为沈于流中?何者为系上陆地?何者为人取?何者为非人取?何者为涡流所收?何者为内部腐败耶?”

“诸比丘!此岸,乃此内六处之喻语。

诸比丘!彼岸,乃此外六处之喻语。

诸比丘!沈于流中,乃此喜悦染心之喻语。

诸比丘!被系上陆地,乃此我慢之喻语。

诸比丘!何者,是被人取者?此处有比丘与在家混住,共喜悦,共忧苦,于有安乐之众中则有安乐,于有苦恼之众中则有苦恼,而起于应作当作之事,自专其心,比丘!此者,称之为被人所取。

比丘!何者为被非人取?此处有比丘,或愿修梵行入某天子群,“依此戒行,或依梵行,或依苦行、梵行,我成天子或天子群之一,”比丘!此称之为被非人所取。
十一
比丘!涡流所收者,此为五种欲之喻语。
十二
比丘!何者为内部腐败者耶?此有比丘,或为邪戒者、恶法者、不净者、可疑之行为者、覆隐己业者,非沙门而公称为沙门,非梵行者而公称为梵行者,内心腐败,漏泄尘埃之性者。比丘!此称之为内部腐败者。”
十三
其时,偶一枚牛者难陀,立于世尊之傍。
十四
时,牧牛者难陀,白世尊曰:“大德!余不着此岸3,不着彼岸,不沈流中,不被系上陆地,不为人取,不为非人取,不为涡流取,内部不腐败。大德!我于世尊之处可得出家、可得受戒欤?”
十五
“唯然,难陀!须将牛遣返于主人!”
“大德!抚爱其犊牛等,亦当归去。”
“难陀!将牛遣还于主人。”
十六
于是,牧牛者难陀,将牛遣还于主人,来诣世尊之住处,白世尊曰:“大德!牛已遣返主人矣。大德!可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耶?”
十七
牧牛者难陀!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牧牛者难陀于受戒后不久,唯独一人远离其他,精进专心不放逸而住4……
十八
尊者难陀,成为阿罗汉之一。
注1 杂阿含经卷四三,一一经“不关洲渚。”
2 PTS本二语ekacco ekacco重叠,是衍字。
3 原文“着此岸”是衍字。
4 参照六七经之一七节。
第五 木块(二)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于钦毗罗城之恒河畔。

世尊,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有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见矣。”

以下同于二00经三节

如是说已。尊者钦毗罗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此岸?何者为彼岸1?……
五~十一
以下同于二00经四~一一节。
十二
“钦毗罗!何者为内部腐败者。钦毗罗!此处有比丘!或知由有污由罪科脱出之道,对此履行。钦毗罗!此称之为内部腐败者。”
注1 以下同二00经之四~一一节。
2 PTS本单有vutthana,依此,以“想不犯而止者,即有脱出之道”义译之,但暹罗本此加na,因此意为“不关知若犯罪者,将无脱出之道”。

第六 漏泄

尔时,世尊住于释迦族国,迦毗罗卫之尼拘律园。

其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所新建未久之集会堂,尚未有沙门婆罗门或其他人等住于此。

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向世尊曰:“大德!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所新建未久之集会堂,尚无沙门婆罗门或其他人等进住者。大德!世尊请先住用。世尊先用之后,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始当住用。住此迦毗罗卫之释迦族,乃为长时之利益安乐。”世尊默然承诺。

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知世尊已承诺,乃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赴新集会堂。于集会堂之一面展敷铺具,设座席,备水瓮,挑油灯,然后来诣世尊住处,如是白言:“大德!集合堂之一面已展敷铺具,设座席,备水瓮,挑油灯,今正是时,请受住用。”

于是,世尊着内衣,持衣、钵,与比丘众同赴新集会堂。洗两足已,入集会堂,皆依中央立柱,面东而坐。比丘众亦洗两足,入集会堂,背依西壁,唯以世尊在前,面东而坐。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亦洗两足,入集舍堂,依东壁,唯以世尊在前,面西而坐。

其时,世尊当夜以大部分时间,对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以法语鼓励、激励之,使之悦喜归去。曰:“瞿昙等!夜将更晓,汝等当思今正其时。”
“唯然,大德!”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应诺世尊,然后起座,礼拜世尊行右绕礼而去。

时,世尊于住毗罗卫之释迦族等离去不久,言尊者大目犍连曰:“目犍连!比丘众离却惛沉睡,目犍连!当由汝为比丘众说法,余因背部感痛,余欲伸舒背部。”“唯然,大德!”尊者大目犍连应诺世尊。

于是,世尊将僧伽梨衣折为四层,右胁在下,作狮子卧,左足置于右足上,正念正智,胸怀起床之想。

于此,尊者大目犍连言比丘众曰:“友,诸比丘!”彼比丘众应诺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大目犍连说示如下曰:“诸友!我为汝等说漏泄之教法与不漏泄之教法,于此且谛听,当善思惟,我此当说。”彼比丘等应诺尊者大目犍连曰:“唯然,友!”尊者大目犍连如次宣说曰:
十一
“诸友!如何为漏泄耶?诸友!此处有比丘1,以眼见色,于可爱之色倾心,于不爱之色心相背离。不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不能对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对可爱之法,心予倾向,对不爱之法,心相背离,不得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不能对所起之恶不善诸法无余灭尽。
十二
诸友!此比丘于眼所识之色,于耳所识之声,于鼻所识之香,于舌所识之味,于身所识之触,于意所识之法,称之为漏泄。诸友!如是而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为眼而接近者,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魔波旬若为耳……为鼻……为舌……为身……为意而接近,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
十三
诸友!恰如芦葺之家,或草葺之家,干燥无湿气,经年古旧,执点火草炬之人,若从东方来者,则得烧其家之机会,得对境。由西方……由北方……由南方……由上方……由下方……无论由任何之方位,执火草炬之人,若来,则得火烧其家之机会,得对境。同于此理,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魔波旬若为眼……为耳……为鼻……为舌……为身……为意而接近,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
十四
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诸色为胜,而比丘不胜于诸色。诸声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声。诸香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香。诸味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味。诸触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触。诸法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法。诸友!此比丘为色所胜、为声所胜、为香所胜、为味所胜、为触所胜、为法所胜,谓不胜彼等。于染污之性而来再生,则随有怖畏之苦果,当必至于未来生老死,恶不善之诸法胜于彼。诸友!漏泄即如是。
十五
诸友!如何为不漏泄耶?诸友!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于可爱之色心不倾,于不爱之色心不背离,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亦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于彼如所起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于可爱之法心不倾,于不爱之法心不背离,正念现前,思虑无色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于彼如所起恶不善之法,无余灭尽。诸友!比丘于眼所识之色不漏泄,于耳所识之声……于鼻所识之香……于舌所识之味……于身所识之触……于意所识之法,谓不漏泄。诸友!如是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以眼接近者,则魔波旬不得机会、不得对境。魔波旬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者,魔波旬则不得机会,不得对境。
十六
诸友!或以坚硬之粘土造尖顶阁,或尖顶阁堂,以湿土涂抹。虽有执点火草炬人,由东方来,人亦不能烧其阁之机会与得对境……由西方来……由北方……由南方……由上方……由下方……由任何方位虽有执火草炬人来,火则不能烧其阁之机会与得对境。同于此理,诸友!如是住之比丘,魔波旬虽以眼……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魔亦不得机会,不得对境。
十七
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胜于诸色,诸色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声,诸声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香,诸香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味,诸味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触,诸触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法,诸法不胜于比丘。诸友!此比丘胜于色、胜于声、胜于香、胜于味、胜于触、胜于法,而非谓不胜。彼胜再来生染污之性,胜随伴有怖畏之苦果,胜当必至于未来生老死、恶不善法者。诸友!不漏泄即如是。”
十八
是时,世尊起而行出,言尊者大目犍连曰:“善哉!善哉!目犍连!汝为诸比丘说漏泄之教法与不漏泄之教法。”
十九
尊者大目犍连此说已,世尊对此予以认证,欢悦之诸比丘,欣受尊者大目犍连之所说。
注1 同一三二经之一O节。
2 cakkhuto于注释cakkhubhavena“依眼”,为“眼”。
3 同一三二经之一八节下。
第七 苦法

※ 三
“诸比丘!比丘因如实知一切苦法之生起与灭尽,彼见诸欲,彼见诸欲者,则凡于诸欲彼不止住1欲贪、欲爱、欲迷、欲恼,彼悟知行与住,如行者、住者,不止住于贪欲、忧恼、邪恶、不善之法。

诸比丘!如何比丘以如实知一切法之起与灭尽耶?“色乃如是,色之生起乃如是,色之灭尽乃如是。受乃如是……想乃如是……行乃如是……识乃如是,识之生起乃如是,识之灭尽乃如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如实知一切苦法之生起与灭尽。

诸比丘!如何而比丘见诸欲?彼若见诸欲,则不止住于诸欲之欲贪、欲爱、欲迷、欲恼。诸比丘!譬如人于甚深之炭火坑,无焰、无烟而充满炭火,于此有愿生不愿死,愿乐而厌苦之人来,此人被二人之强有力者,拉其手拖至炭火坑,彼将身届之,此何故耶?诸比丘!此人知:“我堕此炭火坑者,则以此为因或至死,或逢等于死之苦。”诸比丘!以炭火坑为譬喻,比丘见诸欲,见彼诸欲者,则于一切诸欲彼则不存止于欲贪、欲爱、欲迷、欲恼。

诸比丘!如何悟知行与住,如行者、住者不存止于贪欲、忧恼、邪恶不善法?诸比丘!譬如有人入棘多之园,彼之前有棘,后亦有棘,北亦棘,南亦棘,下亦棘,上亦棘。彼以:“棘勿刺我!”该由何处进或退耶?同于此理,诸比丘!凡世间有可爱之相貌,快意之相貌,此于圣者之教,即为棘。

如是知者,当知摄护不摄护。

诸比丘!如何为不摄护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倾向于可爱之色,心背离于不爱之色,正念不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不如实知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不能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

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诸比丘!此有比丘3,以眼见色,心不倾向于可爱之色,心不背离于不爱之色,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如实知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不倾向于可爱之法,心不背离于不爱之法,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恶不善之法,以此无余灭尽。诸比丘!摄护者,当即如是。

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时丧失正念,起邪恶4不善而有志望之怀念,为结缚之法。诸比丘!正念薄弱,而彼则速舍此,排之、坏之、令归灭无。诸比丘!譬如于日中炽热之铁器上,滴落二、三滴水,其滴若迟落,即消耗迨尽。如是,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时丧失正念,起邪恶不善而有志望之忆念,为结缚之法。诸比丘!正念之薄弱者,而彼速将舍此、排之、毁之、归于灭无,令归于无。
十一
诸比丘!如是,比丘悟知行与住,如是行者、住者,不止住贪欲、忧恼、邪恶不善。诸比丘!此比丘之如是行、如是住,或国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缘、亲族等,即作是言:“汝来!如何为此袈裟衣而恼?如何汝秃头持、而往来耶?汝来!还汝卑俗之身,受用财宝,须行善业。”并持来财宝供奉。诸比丘!彼如是行、如是住,舍戒、还卑俗人之身,无有如是之道埋。
十二
诸比丘!譬如恒河向东、趣东、流东、而大群众携锹与笼,来令“此恒河向西、趣西。”诸比丘!当如何思惟于此?彼大群众可得将此恒河向西、趣西、流西否?”
“大德!不然。”
“此何故耶?”
“大德!恒河乃向东、趣东、流东者,令此向西、趣西、流西为不易。复次,此大群众必终至疲困。”
十三
“同于此理,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或国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缘、亲族等,作是言:“汝来!如何为此袈裟衣而令汝恼?如何汝秃头持,来往?汝来!还汝卑俗人之身,以受用财宝,须行善业。”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舍戒、还卑俗人之身者,无有如是之道理。何以故?诸比丘!无论如何之心,长时向远离、趣远离、专注远离者,其转向于卑,无有如是之道理。”
注1 anuseti,anusayati随眠、止住,如是存在之意。取原典三节终anusavati,anusayati之意。
2 参照一三二经之一0~一七节。
3 参照一三二经之一八~二四节。
4 参照九六经之四节。
第八 紧叔迦

※ 二
时,一比丘至另一比丘住处。此比丘问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友!比丘如实知六触处之生起与灭尽。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

时,彼比丘对比丘之释答,因不得满足,而赴一比丘住处,问此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友!比丘如实知五取蕴之生起与灭尽故,友!比丘之见为清净。”

时,彼比丘不满足此比丘释答,而赴一比丘处,问此比丘言:“友!比丘!为如实知四大有生起之灭尽故,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

“友!比丘凡如实知生起之法,皆是灭法故,友!此比丘之见为清净。”

时,彼比丘不满足此比丘之释答,而来至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比丘向世尊曰:大德!于此,余在一比丘处,问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大德!彼比丘对余答曰:“友!比丘如实知六触处之生起与灭尽故,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时,余不满足于彼比丘之释答而至 另一比丘处,问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大德!彼比丘对余答曰:“友!如实知五取蕴之……四大有之……凡生起之法,皆为灭之法。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时,大德!余不满足彼比丘之释答,乃来至世尊处。大德!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

“比丘!譬如有人从未曾见紧叔迦者,彼或到曾见紧叔迦之男处,问曰:“仁者!紧叔迦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紧叔迦乃为黑者,宛如烧杭。”比丘!其时紧叔迦一如斯男之所见。于是,比丘不满足其男之释答,或到另一曾见紧叔迦之男处,问其男曰:“仁者!紧叔迦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紧叔迦为赤者,宛然如肉片。诸比丘!其时,紧叔迦即如彼男之所见然。于是……“紧叔迦以皮剥、 荚破、宛然如尸利沙……如是言:“仁者!紧叔迦乃枝叶密茂,荫浓如尼拘律树。”比丘!其时,紧叔迦即如彼男所见然。比丘!依彼等之信凭,此等善人照纯清之所见,此等善人为释答者。

比丘!譬如国王之边土都城基础坚牢,城壁有六座坚牢之门,于其处有贤明有能、有智之门卫,以遮上不知者,令知者通过。时由东方急来二使者,对其门卫如是问曰:“仁者!此都城之主于何处耶?”彼门卫答曰:“德者!彼坐于中央之四衢街路。”于是彼二急来使者,向城主如实将使命传达,即顺来路归去。由西方……由北方急来二使者,向其门卫如是问曰:“仁者!此都城之城主于何处耶?”彼门卫对彼答曰:“德者!彼坐于中央之四衢街路。”于是彼二急来之使者,如实向城主以使命传达之,即顺来路归去。

比丘!余作此譬喻,为令知其意义,其意义则如是。比丘!都城者,即由此四大所成,父母所生,粥饭所积,无常、蚀坏、磨消、破损、溃、灭之法,即此身之喻语。
比丘!六门者,此六内处之喻语。
比丘!门卫者,此正念之喻语。
比丘!急来之二使者,此止观之喻语。
比丘!中央之四衢街路者,即此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此四大有之喻语。
比丘!城主者,即此识喻语。
比丘!如实之使命者,即此涅槃之喻语。
比丘!顺来路者,即此八支贤圣道之喻语,亦即正见……正定等是。”
注1 kimsuka甄(坚)叔迦、紧祝迦、紧兽(杂阿含经卷四三之一二经。)“为何”之意,花树名。
2 panhavyakarana“质问释答”之意,以应质问之反答。在杂阿含经卷四三之一二经为“记说”。
第九 琵琶

※ 三
“诸比丘!任何比丘或比丘尼,其心于眼所识之色1,或起贪欲、染欲、忿恚、愚痴、嗔恚者,应制伏此心。谓:“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丛,险难之非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适于此,然则,汝于眼所识之色,应制伏心。”诸比丘!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其心于耳所闻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或起贪欲、染欲、忿恚、愚痴、嗔恚者,由此应制伏心,谓:“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丛、险难之非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适此,然则,汝由此意所识之法应制伏心。”

诸比丘!譬如稻熟2,因稻田之守者放逸,食稻之牛闯入稻田而纵食至心满足 。与此同理,诸比丘!无闻之凡夫,对六触处不行摄护,纵享五种欲至心满足。

诸比丘!譬如稻熟,因稻田之守者不放逸,食稻之牛虽闯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坚括于额之上部,坚括于额之上,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后,将其纵放。
诸比丘!二度食稻之牛……
诸比丘!三度食稻之牛虽闯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以坚括于额上,坚括于额上,则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后,而纵放。如是,食稻之牛或入村落或入森林,多休止所,多休卧所,而思起被搋鞭策之事,因此不再入稻田。与此同理,诸比丘!于六触,比丘之心为直、正直,唯住立于内,静止单一而得安定。

诸比丘!譬如国王或王大臣,有未曾闻琵琶之音者,彼闻琵琶之音,而作如是曰:“友!此何音耶?如是斯之爱、美,足以令人心狂而惑。”“贵人!如是之爱、美,足以令人心狂、惑之音,此是琵琶。”彼言:“且去!将琵琶携来予余。”彼等以此奉于王曰:“贵人!此音如是可爱、美好,令人心狂而惑之琵琶。”王曰:“此琵琶于余为无用,唯将音带来与余。”彼等言于王曰:“贵人!此所谓琵琶者,有种种之成素,有大成素,由种种之成素而发音。”曰:“缘于胴、缘于皮、缘于掉、缘于首、缘于弦、缘于弓,又须人之适宜努力。贵人!如是琵琶有种种之成素,有大之成素,由种种成素而发音。”彼王遂以此琵琶,碎为十分或百分,以此十分或百分碎为一片片,一片片则以火燃烧,以火烧成灰,成灰或被大风吹去,或被河川之急流漂去。如是彼言:“凡称琵琶者,大众为此长时放逸流溺、此琵琶为虚伪也。”

与此同理,诸比丘!比丘须于色之所趣,则以检色,受之……想之……行之……须于识之所趣,则以检识。彼检色……受……想……行……识,原于彼或为“我, ”或“我有”、或“我之我”者,今则无此。”
注1 杂阿含经四三卷六经:“眼识色因缘生,若欲若贪,若昵若念,若决定着处,于彼诸心善自防护。”
2 kittha有稻或稻田之意。
3 upari ghataya(m)suniggahitam nigganheyya此段之意稍稍不明了,照此译待后日之研究。
4 杂阿含经四三卷六经,过去世时,有王闻未曾有好弹琴声。琴及琵琶皆相当于vina。唯依我们之通常观念,说琴,无宁较接近琵琶vina.
第十 六生物

※ 三
“诸比丘!譬如疮痒身,腐烂身之人,入于棘1之森林,萱与棘刺彼之足,引而搔及疮烂之肢体。诸比丘!如是此人,因而渐感至苦痛不快。与此同理,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入于村落或森林,遇所触者作如是言:“此尊者如是作,如是行者,为村落不净之棘。”得知此为棘,当知摄护与不摄护。

诸比丘!如何为不摄护?诸比丘2!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倾于可爱之色,心背离于不可爱之色,正念不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起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倾于可爱之法,心背离于不可爱之法,不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彼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起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无余灭尽。

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六种生物,以强绳绑缚。捕蛇以强绳绑缚。捕鳄鱼……鸟……犬……野干……猿,以强绳绑缚。于中央作结,同时纵放。诸比丘!其时,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此等六种生物,各各向己饵之世界奔去。蛇入蚁塔……鳄鱼入水……鸟翔于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诸比丘!此等六种生物倦疲时,此等生物则随其中之一多力者,随彼之后,乃至服从于彼。比丘亦与此同理,任何人若不向身增修其正念,或不复修者,则彼眼为可意之色所引去,彼背于不可意之色。彼耳为可意之声……鼻为可意之香……舌为可意之味……身为可意之触……意为可意之法所引去,彼背离于不可意之法。诸比丘!如是为不摄护。

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不倾于可爱之色,心不背于不可爱之色,令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彼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不倾于可爱之法,心不背离于不可爱之法,令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彼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之护不善法,无余灭尽。

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六种生物,以强绳绑缚。捕蛇以强绳绑缚,鳄鱼……鸟……犬……野干……猿……以强绳绑缚。以强绳绑缚而击于强杭或柱。诸比丘!其时,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此等六种生物,各各向己饵处之世界奔去。蛇入蚁塔、鳄鱼入水……鸟翔于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诸比丘!此等六种生物倦疲时,于同杭或近柱而立、或近坐、或近卧。比丘与此同理,无论任何人,其身增修、复修正念,彼眼亦不为可意之色所引去,不背离于不可意之色。彼耳……鼻……舌……身……意,不为可意之法所引去,不背于不可意之法。诸比丘!摄护即如是。

强杭或柱者,诸比丘!此乃向于身正念之喻语。然则!诸比丘!汝等于此:“吾等之身增修、复修正念,如坐骑、如贵器物之所实行、积集,于此应努力。”如是修习。诸比丘!汝等应如是修习。”
注1 于英译,译为a swampy jangle(湿地之森)注释书,注为kantavana(棘之森)。此较自然。
2 参照一三二经之一0~一五经。
3 visaya目的物,对象体,对境,境界。gocara有种种之意,于此是置动物饵之处,即饵处,饵之意。
4 参照一三二之一八~二三节。

第十一 麦把

※ 三
“诸比丘!譬如诸比丘将麦把置于四衢街路,当时有六名手执连枷之男子,以连枷打其麦把。如是,诸比丘!以六连枷打麦把,善打。复次,又有手持连枷之第七男子来,以连枷打其麦把。如是,诸比丘!以连枷打麦把之第七男子,更为善打。

与此同理,诸比丘!无闻之凡夫,于眼为可意不可意之色所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为可意不可意之法所恼。诸比丘!此无闻之凡夫,若为未来再生而思念者,如是愚人,恰如为因第七连枷所打之麦把,乃更为善打。

诸比丘!往昔,天与阿修罗战斗时,诸比丘!阿修罗毗摩质多罗呼阿修罗曰:“汝等!天与阿修罗战斗时,若阿修罗军胜,天军败者,则以第五绳1缚诸天主帝释天之首,共来余之阿修罗都。”诸比丘!诸天之主帝释天呼三十三天等曰:“汝等!天与阿修罗之战斗时,若天军胜,阿修罗军败者,以第五绳缚彼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共来余之正法殿。”

然而于此战役,则诸天胜而阿修罗败。时,诸比丘!三十三天以第五绳缚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共来诸天主帝释天之正法殿。

于此,诸比丘!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被第五绳所缚。诸比丘!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作如斯思惟:“诸天为正法,阿修罗为非法,因此,我今赴诸天之都耶?”彼见己首解去第五绳,且饱尝五种天上之欲,以尽娱乐。然而诸比丘!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作如斯思惟:“阿修罗为正法,诸天为非法。因此,我今赴阿修罗之都耶?”彼见己首被第五绳所缚,且愿排除天上之五种欲。

诸比丘!毗摩质多罗之缚乃如是微妙,较此更微妙者为魔罗之缚。诸比丘!想思者乃被魔罗波旬所缚,无想思者,则获解于此。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想思。“此是我”者,此为想思。我者,此为想思,“我为无者,”此为想思。“我是有色”者,此为想思。“我是无色”者,此为想思。“我是有想”者,此为想思。“我是无想”者,此为想思。“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为想思。诸比丘!想思为病2,想思为疮,想思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心住无想思,”汝等当如是学习。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转动。“此是我”者,此为转动。“我”者,此为转动。“我是无,”此为转动。“我是有色”者,此为转动。“我是无色”者,此为转动。“我是有想”者,此为转动。“我是无想”者,此为转动。“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为转动。诸比丘!转动为病,转动为疮,转动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转动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震动。“此是我”者,此为震动。“我”者,此为震动……诸比丘!震动为病,震动为疮,震动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震动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十一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戏论。“此是我”者,此为戏论。“我”者,此为戏论。……诸比丘!戏论为病,戏论为疮,戏论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戏论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十二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慢心。“此是我”者,此为慢心。“我”者,此为慢心。……诸比丘!慢心为病,慢心为疮,慢心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慢之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毒蛇品第四终
其摄颂曰:
毒蛇喜乐龟
木块二漏泄
苦法紧叔迦
琵琶六生类
并且与麦把
悦喜消尽品
广说为六十
依于海毒蛇
明说经集中
注1 缚两手两足,更繁首故,首为第五绳所缚。
2 原典raga虽有染欲,杂阿含经四二卷六经有为“病”。注亦有roga,看raga是roga之误,故译为病。于汉译大约为“病、痈刺。”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婆蹉衢多大经

婆蹉衢多大经

北传杂阿九六四.(大正藏二、二四六页。)别杂一九八(大正藏二、四四六页。)
本经是前经之婆蹉姓普行者,从世尊说善不善,且知世尊之弟子,在家出家皆成就此法,遂为佛教之比丘后,成为阿罗汉,北传之大纲与此合致。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之竹林栗鼠饲养处。
尔时,婆蹉姓之普行者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交换友谊礼让之语,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婆蹉姓普行者白世尊曰:
长时来,予不曾与世尊交谈矣。善哉!愿卿瞿昙为予略示善、不善。
世尊曰:
婆蹉!予可为汝略示善、不善也;婆蹉!予亦可为汝广说善、不善也。然而,婆蹉!予今为汝略示善、不善;汝宜谛听,善思之,予将说之。
婆蹉姓普行者应世尊:
卿!愿乐欲闻,
世尊曰:
婆蹉!
贪是不善,不贪是善也;
嗔是不善,不嗔是善也;
痴是不善、不痴是善也。
婆蹉!如是,此等是三不善法,及三善法也。
婆蹉!杀生是不善,离杀生是善也;
婆蹉!不与取是不善,离不与取是善也;
婆蹉!放诸欲邪行是不善,于诸欲离邪行是善也;
婆蹉!妄语是不善,离妄语是善也;
婆蹉!离间语是不善;离离间语是善也;
婆蹉!粗恶语是不善,离粗恶语是善也;
婆蹉!绮语是不善,离绮语是善也;
婆蹉!贪求是不善,不贪求是善也;
婆蹉!嗔恚是不善,不嗔恚是善也;
婆蹉!邪见是不善,正见是善也。
婆蹉!如是此等足十不善法,及十善法也。
婆蹉!凡比丘断舍渴爱之根者,如截多罗树头,成为非有,未来成为不生法,彼比丘成阿罗汉,诸漏已尽,修行成满,无漏心解脱,舍离重担,逮得已利,有结灭尽,正智解脱者也。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卿瞿昙之比丘弟子中,有依慧灭尽诸漏于今生今世,自证无漏之心解脱,知自作证而住之否?
世尊曰:
婆蹉!予之比丘弟子中,依解脱慧灭尽诸漏于今生今世,自证无漏之心解脱,知自作证而住之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三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比丘弟子也。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又,诸比丘且置之,卿瞿昙之比丘尼弟子中,有依解脱慧,于今生今世灭尽诸漏,自证无漏之心解脱,自作证而住之者否?
世尊曰:
婆蹉!予之比丘尼弟子中,依解脱慧灭尽诸漏,于今生今世自证无漏之心解脱,自作证而住之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二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比丘尼弟子也。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又,诸比丘、诸比丘尼且置之,卿瞿昙之某一优婆塞弟子,在家者,着白衣而梵行者,由灭尽五下分结,为化生者(不还果者),于彼处涅盘,由彼界而成为不还(此欲界)者否?
世尊曰:
婆蹉!予之优婆塞弟子,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由灭尽五下分结,为化生者,于彼处涅盘,由彼界而为不还(此欲界)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二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优婆塞弟子。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诸比丘且置之,诸比丘尼且置之,诸优婆塞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又,卿瞿昙之优婆塞弟子中,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依教说奉行者,依教诫忏悔者,度疑者,离惑者,得无所畏者,于师之教不依他者而住之否?
世尊曰:
婆蹉!予之优婆塞弟子,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依教说奉行者,依教诫忏悔者,度疑者,离惑者,得无所畏者,于师之教不依他而住之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二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优婆塞弟子。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诸比丘且置之,诸比丘尼且置之,诸优婆塞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诸优婆塞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又,有卿瞿昙之优婆夷弟子,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由灭尽五下分结,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盘,由彼界而为不还者否?
世尊曰:
婆蹉!予之优婆夷弟子,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由灭尽五下分结,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盘,由彼界而为不还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二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优婆夷弟子。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诸比丘且置之,诸比丘尼且置之,诸优婆塞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诸优婆塞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诸优婆夷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又,有卿瞿昙之某一优婆夷弟子,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依教说奉行者,依教诫忏悔者,度疑者,离惑者,得无所畏者,以师教而不依他缘而住者否?
世尊曰:婆蹉!予之优婆夷弟子,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依教说奉行者,依教诫忏悔者,度疑者,离惑者,得无所畏者,以师之教而不依他缘而住之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二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优婆夷弟子。
婆蹉曰: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又,诸比丘是非完成者。如是,此梵行是以其支分而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诸比丘亦为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完全也。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然诸比丘尼是非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亦是完成者,是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完全也。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然诸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非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亦为完成者,是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完全也。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然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不是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诸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亦是完成者,是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为完全也。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诸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亦是完成者,然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不是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亦是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完全也。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为受欲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亦是完成者,然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不是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亦是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完全也。
卿瞿昙!
犹如恒河倾向大海,斜向大海,倾斜向大海,注大海而安住之;如是,卿瞿昙之此共在家,出家众,倾向涅盘,倾向涅盘,触(达)涅盘而安住之。
伟哉!卿瞿昙!伟哉!卿瞿昙!
卿瞿昙恰如能扶起倒者,能揭露被覆者,对迷者告之以道,于暗中持来明灯,使有眼者见诸色。如是,卿瞿昙以种种方便说示教法。因此,予归依卿瞿昙,归依法,归依比丘僧伽。愿得于卿瞿昙之面前出家,愿得进入受具足戒。
世尊曰:
婆蹉!曾为外道者,欲依此法、律出家,欲受具足戒者,彼应有四个月间学习别住之,经四个月学习,励志决心,诸比丘允使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身份也。然对此,予认有个人之差别也。婆蹉曰:
世尊!若诸曾为外道者,欲依此法、律出家,欲受具足戒者,应于四个月间学习别住之,四个月学习,励志决心者,诸比丘允使出家,受具足戒或为比丘身份;则予愿四年间学习别住之,经四年学习励志决心,诸比丘允使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身份。
尔时,婆蹉姓普行者得于世尊之面前出家,得受具足戒也。
具寿婆蹉衢多受具足戒不久,即受具足半个月时,往诣世尊处。诣已,顶礼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具寿婆蹉衢多白世尊曰:
世尊!予已学得有学者应学之智。愿世尊对予开示增上法
世尊曰:
婆蹉!然,汝应增上修习二法:止与观也。婆蹉!汝对此等二法,即止与观实增上修习者,其将导致通达种种界。
婆蹉!对彼神通倘若汝作是愿:予愿经验种种神通力、即一身而能成为种种身,或种种身能成为一身;或显、或隐,又如穿壁、透墙、越山、能通行无碍,犹如于虚空;于地上能作出没,犹如于水中;能行于水上而不沈,犹如行于地上;跏趺坐于虚空中能飞行,如有翼之鸟;又能接触、能扪摸日、月,有如是大神力,如是大威力、乃至梵天界、以身得自在转之。,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将能应愿得自证。
婆蹉!对彼天耳倘若汝愿:予以清净而超人之天耳界能闻人间或天界、远或近两方之声。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
婆蹉!对彼知他心倘若汝愿:予对他之有情及他人,从自心能熟知他心:即对有贪心,能知有贪心也。或对无贪心,能知无贪心也。或对有嗔心,能知有嗔心也。或对无嗔心,能知无嗔心也。或对有痴心,能知有痴心也。或对无痴心,能知无痴心也。或对摄心,能知摄心也。或对散乱心,能知散乱心也。或对高广心,能知高广心也。或对非高广心,能知非高广心也。或对有上心,能知有上心也。或对无上心,能知无上心也。或对得定心,能知得定心也。或对未得定心,能知未得定心也。或对心解脱,能知心解脱也。或对心未解脱,能知心未解脱也。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之。
婆蹉!彼宿住如汝所愿:予忆念种种宿住,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数之坏劫,多数之成劫,多数之坏成劫,于其处予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寿终;彼予从其处死、彼处生,于彼处(再生之),予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寿终;又,彼予从其处死,(再)生此处。如是,共行相,共境遇,随种种宿住,而忆念之。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之。
婆蹉!就彼天眼倘若汝愿:予以清净超人之天眼界,能观诸有情之正在死、正在再生,为卑贱者、高贵者、美者、丑者、幸福者、不幸者。能知诸有情随其业而遭遇报应,即:实此等尊贵有情正是以身具足恶行,以口具足恶行,以意具足恶行,是嘲骂诸圣者,执邪见者,持邪见业者。彼等身坏命终,往生恶处、恶趣、堕处、地狱。又,他之此等尊贵有情,正是以身具足善行,以口具足善行,以意具足善行,是具赞扬诸圣者具正见者,持正见业者。彼等身坏命终,往生善趣、天界。如是,予能以清净超人之天眼界,观诸有情之正在死、正在再生,为卑贱者、高贵者、美者、丑者、幸福者、不幸者。能知诸有情随其业而遭遇报应。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
婆蹉!对彼诸漏灭尽倘若汝愿:予能于现法,由灭尽诸漏,而为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己以通智自作证具足住。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
尔时,具寿婆蹉衢多对世尊之教示,欢喜、随喜已,由座起立,顶礼世尊,右绕而离去。
于是,具寿婆蹉衢多为独住者、远离者、不放逸者、热心精动者、自励而住者,不久之后,凡良家子为义由在家而出家为无家者,彼于无上梵行之究竟,于现法以自己通智自作证具足住: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更为此轮回状态。又,具寿婆蹉衢多即成为阿罗汉之一。
尔时,众多比丘欲往见世尊,具寿婆蹉衢多遥见彼等比丘前来,乃往彼等比丘处;诣已,对彼等比丘曰:
哈!汝等比丘往何处耶?
彼等曰:
贤者!予等(欲)往见世尊也。
婆蹉曰:
若然,诸具寿,代予顶礼世尊足,曰:世尊!比丘婆蹉衢多顶礼世尊足,言:予恭敬世尊,予恭敬善逝。
彼等比丘应诺比丘婆蹉衢多曰:
如是,贤者!
于是,彼等比丘诣世尊处;诣已,顶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等比丘白世尊言:
世尊!比丘婆蹉衢多顶礼世尊足,言:予恭敬世尊,予恭敬善逝。
世尊曰:
诸比丘!而比丘婆蹉衢多,由予心悉知其心:比丘婆磋衢多是三明者,有大神力者,大威德者。诸天亦告予此义:世尊!比丘婆蹉衢多是三明者、有大神力者、大威德。
世尊说此已,彼等意悦之此丘皆欢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长部·起世因本经

起世因本经

本经相当于长阿含卷第五之小缘经(大正藏一),中阿含卷三十九之婆罗婆堂经(大正藏二六),及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大正藏一0)。佛于黄昏时,经行于鹿母讲堂外,对随后而来之婆罗门族出身之婆悉吒和婆罗堕所说的就是本经,大别其内容可分为二部份。即前半是说人之贵贱,非由如四姓之阶级的高下,是由其人格价值之有无而定的,力说四姓之平等;于后半由说此世之初开展起而及四姓之起源,最后结说此等四姓之任何人体证法者,为人类之最上者。
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住舍卫国清信林园之鹿母讲堂。时,婆悉吒与婆罗堕,欲修比丘行而入比丘之群。时至黄昏,世尊由静思起而出其讲堂,经行于讲堂户外之阴凉处。

婆悉吒于黄昏,见世尊由静思起而出其讲堂,经行于讲堂户外之荫凉处。见已,彼告婆罗堕曰:“友,婆罗堕!世尊于黄昏,由静思起而出其讲堂,经行于讲堂户外之荫凉处,友,婆罗堕!往近彼世尊,于世尊之处,或能得闻法语!”婆罗堕答婆悉吒:“唯然,友!”
如是,婆悉吒与婆罗堕,诣近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随世尊之后经行。

其时,世尊言婆悉吒曰:
“汝等甚为优异,生于婆罗门及在婆罗门之系统,欲出婆罗门种族之家庭生活而入无家之生活。婆悉吒!婆罗门对汝等无不非难骂詈耶?”
“实然,尊者,婆罗门实以特有之骂詈,充分非难我等,而不停地骂詈。”然者,婆悉吒!以如何之言语,婆罗门实以特有之骂詈,充分非难汝等,而不停地骂詈耶?”
“尊者!婆罗门如是言:“婆罗门种是至上之种族,其他是卑劣之种族也。唯婆罗门白皮肤,其他是黑皮肤;唯婆罗门是纯粹,非婆罗门即不然;唯婆罗门真正梵天之子,由其口生;由梵天所生、梵天所造、梵天之相续人也;汝等不得舍弃高贵阶级,去亲近彼贱种阶级之断发沙门,贱种之黑人是由我等一族之足所生。如斯不适宜,如斯不适当。汝等不得舍弃高贵阶级,去亲近贱种阶级之断发沙门,贱种之黑人是由我等一族之足所生者。”尊者!以如斯语,婆罗门对我等,用婆罗门特有之骂詈,充分非难,而不停地骂詈。”

“婆悉吒!确实汝等婆罗门,完全忘去往昔之事实,始作如是言:“婆罗门是最上之种族,其他是卑劣种族;唯婆罗门白皮肤,其他是黑皮肤;唯婆罗门是纯粹,非婆罗门即不然;唯婆罗门真正梵天之子,由其口生;由梵天所生、梵天所造、梵天之相续人也。”然,反过来,婆悉吒!婆罗门之女非有经水、怀孕、生子之经验耶?然而,彼等婆罗门实是由胎生,却作如斯言:“婆罗门是最上之种族……乃至……梵天之相续人也。”彼等婆罗门,确实语虚言,甚与骂詈而不名誉。

婆悉吒!有四种姓,即:刹帝利种、婆罗门种、吠舍种、首陀罗种。然,婆悉吒!于刹帝利种中,亦有伤害有情者、有取不与者、有淫欲之邪行者、有行妄语者、有两舌者、有恶口者、有绮语者、有悭贪者、有害心者、有邪见者。婆悉吒!如是,或为不善性质者,或被认为不善性质者,应非难,或被认为应非难性质者,不应模仿,或被认为不应模仿性质者,于高贵人不适当,或被认为高贵人不适当性质者,阴险之行为及阴险行为之果报,由贤人所摈斥性质者,如是者,确实于刹帝利种中亦得常见出。复次,婆悉吒!于婆罗门种中……乃至……见出,婆悉吒!于吠舍种中……乃至……见出,婆悉吒!首陀罗种中……乃至……亦常见出。

婆悉吒!复次,于另一面,于刹帝利种中亦常有离杀生者、离不与取者、离淫欲邪行者、离妄语者、离两舌者、离恶口者、离绮语者、无悭贪者、无害心者、正见者。婆悉吒!如是,或善性质者,或被认为是善性质者,不应非难者,或被认为不应非难性质者,应模仿者,或被认为应模仿性质者,于高贵人为适当,或被认为高贵人适当性质者,白净行为及白净行为之果报,由贤人所赞赏性质者,如是者,确实于刹帝利种中亦得常见出。婆悉吒!又婆罗门种中亦……乃至……又吠舍种中……乃至……又首陀罗种中……乃至……得常见出。

婆悉吒!于此等四姓中,黑恶性质者与白净性质者,为贤人所摈斥及所赞赏者,可得为二分者,彼等婆罗门如是言:“婆罗门种是最上之种族,其他为卑劣种族,……乃……梵天之相续人”之主张,不为贤人所允许。何以故?婆悉吒!在此等四姓中,任何人为比丘,成为阿罗汉、灭诸漏者、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舍负重担,正得无再生之位、灭有之束缚、有完全智、为解脱者,其人,始称为此等四姓之最上者,以法之故,不以非法故也。不论如何,婆悉吒!于此性或于他世,此法于人类为最上也。

婆悉吒!于此世于他世,法为人类最上之理由,应了解如次之实例。婆悉吒!拘萨罗之波斯匿王,如:“沙门瞿昙是由无上之释迦族而出家者。”又婆悉吒!而释迦族对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行臣下之礼。婆悉吒!释迦族人,从顺于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而行问讯、站立、合掌等谦逊态度。婆悉吒!如是,释迦族人如对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行从顺、问讯、站立、合掌等谦逊之态度,其同时,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对如来,行从顺、问讯、站立、合掌等谦逊之态度,王言:“沙门瞿昙岂非高贵之出耶?我非高贵之出;沙门瞿昙是强力,我是薄力;彼是美貌,我是貌丑;沙门瞿昙有大势力,我几无势力。”其实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对如来,行从顺、问讯、站立、合掌等谦逊之态度,是彼王尊敬法,尊崇法、重法、尊法、视法为神圣故也。婆悉吒!由此实例应知法是人类之最上者,于此世、于他世亦然。

婆悉吒!生异、名异、姓异、家系异之汝等,由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若被质问:“汝是谁”者,汝当答:“我等是释迦族之子孙,从彼为沙门也。”婆悉吒!对如来致信、根信、确立信、坚固信,或不为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世间之任何人动摇者,甚可知是言:“我等实是世尊之真子,从彼口生,从法生,由法所造,是法之继承者。”何以故?婆悉吒!此等实为如来之同义语,即法身、梵身、法体、梵体。

婆悉吒!或经过相当长久时期之后,此世界有转起。此世界转起之时,大部份之有情生于光音天,而彼等住于彼处,于意所成,以喜为食,自放光明,飞于虚空,保其光辉,长久时期之间,维续如是之状态。婆悉吒!又经过相当长久之时期后,此世界有转起。此世界转回之时,大部份之有情,舍弃光音天之生存,复归于此世。而彼等于意所成,以言为食,自放光明,飞于虚空,保其光辉,长久时期之间,维续(如是之状态)。
十一
然,婆悉吒!其时,万物皆成为水,黑暗而不见物,日月不现,星宿不显,昼夜不分,日月之黑分,白分不分明,无年之季节,无男女之别,万物唯是万物而已。于彼等万物,或经过相当长时期后,甘美之地味,周偏于水中。犹如煮沸之牛乳粥,将冷于表面生泡,而现出大地。彼地色具、香具、味具也。恰如有完全之醍醐,或如呈现纯粹乳酥之色,又如混入蜂蜜之味。
十二
婆悉吒!其时,或有贪欲性质者,言:“呜呼!此是如何之物?”以指尝甘美之地味。再三以指尝甘美之地味,转而被甘美所诱,于身渗出欲望,婆悉吒!其他者等亦仿彼,以指尝试甘美之地味,再三尝试甘美之地味,转而被甘美所诱,于身渗出欲望,婆悉吒!其时,彼者等,以手掬甘美之地味,始恣意食之。婆悉吒!
尔来,彼等由手掬甘美之地味,始恣意食之,彼等自放光明渐渐转薄,由自放光明渐转薄而日月显现,由日月之显现而星宿亦显现,由星宿之显现而知昼夜之区别,由知昼夜之区别而知日月之黑白,由知日月之黑分白分,则年及季节显现。婆悉吒!如是,如此世间再转回。
十三
然,婆悉吒!彼等食甘美之地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婆悉吒!由彼等食甘美之地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可见彼等之身渐益坚固而起容貌之变化。或者容貌为美,或者为丑;美者欺侮丑者,思惟:“我等比彼等美,彼等比我等丑。”而且彼等恃凭自己之美而生憍慢,如是,消失甘美之地味。由甘美地味之消失,彼等集合,集合已,恸哭而言:“呜呼!美味……呜呼!美味……”。今日,当众人获得甘美之味,曰:“呜呼!美味……呜呼……美味……”。众人只是重复过去之辞句而不知其本义矣。
十四
婆悉吒!其时,彼等消失之时,甘美之地,出现地饼2。此恰如菌之发生。彼地饼具色、具香、具味。其色实如完全之醍醐,或纯粹之乳酥;其味又实如混蜂蜜;婆悉吒!其时,彼等开始食地饼。而且彼等食此,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婆悉吒!由彼等食地饼,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彼等之身渐益坚固而现起容貌之变化,或者容貌美,或者容貌丑。美者欺侮丑者,思惟:“我等比彼等美,彼等比我等丑。”而且恃凭自已之美而生憍慢,如是,地饼消失。由地饼之消失而蔓草出现。此恰如竹之出现,具色,具香,具味……乃至……如混蜂蜜。
十五
婆悉吒!其时,众人开始食蔓草;而且彼食此……乃至……众人只是重复过去之辞句而不知其本义矣。
十六
婆悉吒!其时,彼蔓草消失之时,此等之人,不耕作而熟米出现;此无糠、无壳、有佳香、肌身细。晚上,以此为晚食,持回家者,至早上再生长而熟如旧,早上以此为早餐,持回家者,至晚上再生长而熟如旧,不见有切痕。婆悉吒!以其时,此等之人,不耕作而食熟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婆悉吒!此等之人,由不耕作而食熟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彼等有情之身体,渐益坚固,容貌之变化甚显著,女子现女子之相,男子现男子之相。而且女子实积极地思慕男子,男子亦同思慕女子。各各互相思慕而生欲情,恋慕而身焦,遂由恋慕而行交会。婆悉吒!其时,其他人见彼行交会,或者投泥,或者提灰,或者投牛粪而言:“灭矣!污秽者!灭矣!污秽者!众人何可对他人作如是事?”正如今日,当某些地方尚有追放新娘,或投泥、投灰、投牛粪。众人只是顺从过去之惯例而不知其本义矣。
十七
婆悉吒!于其时认为不道德者,今认为是道德;婆悉吒!其时,行交会之人,于一月或二月之间,不许准入村镇。婆悉吒!其时,彼等人,因其不道德而招致激烈非难,彼众人为隐蔽其不道德而入小屋。婆悉吒!由此,或怠惰之性质者,如是思惟:“呜呼……何故自劳苦,晚上为晚餐,早上为早餐而持来米谷耶?晚餐及早餐份之米,一次运来者如何?”婆悉吒!于此处,彼等将早晚餐之米,充分地一次持运。其时,其他者近至彼前,近至已,如是言彼等曰:“来,友!往收集米。”
“友!不必了。我已一次运来了早晚餐之米了。”婆悉吒!于此处,彼等仿彼者之例而一次搬运二日份之米,曰:“确实如是为妙。”婆悉吒!其时,其他之人来此人之处,来已而言:“来!友:往收集米,”“友!不必了,我已将二日份之米一次搬来。”婆悉吒!于此处,彼等仿彼之例,一次将四日份之米搬来,曰:“确实如是为妙。”……乃至……一次将八日份之米搬来,曰:“确实如是为妙。”然,婆悉吒!其时,此等之人开始食蓄积之米。如是成为糠包混淆米,壳包混淆米,收获之后,不再生,可看到破碎口,米之株割而成束也。
十八
婆悉吒!其时,彼等之人集合,集合而后恸哭,曰:“呜呼!恶法于众人之间出现,诸友!不管如何,我等于过去,是意所成,以喜为食,自放光明,飞行虚空,此状态长久之间继续不失光辉。或经过相当长时之后,此对于我等,甘美之地味,周偏水中;具色、具香、具味。我等以手掬甘美之地味而开始食此。由手掬甘美之地味而开始食此,我等则消失自已之光;由消失自己之光而日月出现,由日月之出现而星宿出现;由星宿之出现而显昼夜;由显昼夜之分而现月、半月;由现月、半月而现年及季节之分。食甘美之地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于我等恶不善法出现,则甘美之地味消失。由甘美之地味消失而地饼出现,具色、具香、具味也、我等开始食地饼;我等食此,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于我等恶不善法出现而地饼消失。地饼消失而蔓草出现,具色、具香、具味也。于我等开始食蔓草。我等食此,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于我等恶不善法出现时,蔓草消失。由蔓草之消失而不耕作之熟米出现,无糠、无壳、纯粹而有佳香,肌身滑,晚上以此为晚餐,持回家者,至早上再生长而熟。早上以此为早餐,持回家者,至晚上再生而熟,不见有切痕。我等食不耕作之熟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于我等恶不善法出现,糠包滑米,壳包滑米,株割之后,不再生长,切痕出现,米之株割成束。今我等欲分稻田,欲造界限。”
婆悉吒!其时,其有情分割稻田,造作界限。
十九
婆悉吒!其时,或贪欲性质者,守自己之领域,更夺他人之领域而享受之。人人捉捕彼,捉捕已,如是曰:“呜呼!汝身行恶事,为何守自己之领域,更夺他人之领域而享受。然,汝不应再作如是事。”婆悉吒!彼人答言:“唯然!”婆悉吒!彼再度……乃至……彼二度守自己之领域,更夺他人之领域而享受。人人捉捕彼,捉捕后……乃至……或者以手打、或者以土块打、或者以杖打之。婆悉吒!如是开始,窃盗显现,非难显现,妄语显现,刑罚亦显现矣。
二十
婆悉吒!然,此等之人集合,集合已,恸哭曰:“呜呼!恶法将出现于众人之间;不管如何,窃盗将出现,非难将出现,妄语将出现,刑罚将出现也。于今,我等或选任一人,其人对于我等,该怒之时则怒,该非难之时则非难,该驱逐之时则驱逐。我等又对其人供与一定之米粮。”
婆悉吒!其时,此等之人于众多之人中,更美丽,容貌更优秀,更和蔼,至更有人气者之处,言彼人曰:“然,汝于该怒者则怒,该非难者则非难,该驱逐者则驱逐。我等可以米分期供给汝。”婆悉吒!彼人答应彼等:“宜然”,便于该怒时则怒,于该非难时则非难,该驱逐时则驱逐。彼等便以米分期供给彼。
二一
婆悉吒!摩诃三摩多是“依全民选出者”之意;于是“摩诃三摩多”则被称作第一之惯用语;婆悉吒!刹帝利是“农场主”意;于是刹帝利则被称作第二之惯用语;婆悉吒!王是“依法令他人喜悦”之意:于是“王”则被称作第三之惯用语;婆悉吒!如是,此刹帝利是依往昔初生之辞句而应用其名,此实由彼等之人而生起,非依其他者也。于彼相应之类,而非不相应;彼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二二
婆悉吒!彼等之人,有某些人如次思惟:“实是恶汉将出现于众人之间。窃盗将出现,非难将出现,妄语将出现,刑罚将出现,驱逐将出现也。然,我等应除掉恶不善法。”而彼等除掉恶不善法;婆罗门是“除掉恶不善法”之意。于是“婆罗门”则被称作第一之惯用语;彼等住于森林,作木叶之家,于木叶之家而思念:于彼燃烧之炭火消失、烟绝,杵被舍弃;晚上为晚餐,早上为早餐,往市、村、镇求食物;彼等获得食物之时,再回归阿兰若处木叶之家,以拟作静虑。人人见此,曰:“此等之人,住阿兰若处,作木叶之家,于木叶之家静思。彼等燃火消失、烟绝,杵亦被舍弃。晚上为晚餐,早上为早餐,往市、村、镇求食物。彼等获得食物,再回归阿兰若处木叶之小屋拟作静虑。”静思者是“静虑”之意。婆悉吒!于是“静虑者”则被称作第二之惯用语。
二三
然,婆悉吒!此等人中之某些人,不能于阿兰若处木叶之小屋继续静思而移居村、镇之郊外作圣典。人人见此,曰:“彼等之人,不堪于阿兰若处木叶小屋作静思而下来村、镇之郊外作圣典,彼等不静思”。婆悉吒!学习者是“彼等不静思”之意;于是,“学习者”则被称作第三之惯用语。婆悉吒!如是尔来,婆罗门是依往昔初生之辞句而应用之名。此实由彼等之人而生起,非依其他者也。于彼等相应之类,而非不相应也;彼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二四
然,婆悉吒!彼等人之中,有某些人,行结婚之生活,从事种种之商业,吠舍是“行结婚生活,从事种种事业者口之意,由此,吠舍成为惯用语;婆悉吒!吠舍是依往昔初生之辞句而应用之名;此实由此等之人而生起,非依其他者也;于彼等相应之类而非不相应也;彼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二五
婆悉吒!彼等人中之残余者,皆为狩猎者;婆悉吒!首陀罗是“以狩猎为业,又以杂事为业”之意;由此,首陀罗成为惯用语;婆悉吒!首陀罗是……乃至……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二六
今,婆悉吒!某时,有些一刹帝利轻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言:“我是出家者”。有一些婆罗门,轻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言:
“我是出家者”。有一些吠舍亦轻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言:“我是出家者”。有一些首陀罗轻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言:“我是出家者”。婆悉吒!由此等四种姓,出现出家沙门之团体,其名实由彼等而起,非由其他;于彼等相应而非不相应者;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二七
婆悉吒!有刹帝利于身口意行恶行,有邪见、邪见解,采取此行为之结果,身体坏灭命终后,再生于恶生、恶趣、险难处、地狱。有婆罗门……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罗……乃至……命终之后,再生于恶生、恶趣、险难处、地狱。
二八
复次,婆悉吒!有刹帝利,于身口意行正行,有正见、正见解,采取此行为之结果,身体坏灭命终后,再生于善趣、天界。有婆罗门……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罗……乃至……命终之后,再生于善趣、天界。
二九
婆悉吒!有刹帝利于身口意行善恶二行,有混合之见,混合之见解,采取此行为之结果,身体坏灭,命终之后,受乐、苦两受。有婆罗门……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罗……乃至……命终之后,受乐、苦两受。
三十
又,婆悉吒!刹帝利之某者,防护身口意,修七觉支,于现世成就涅槃。有婆罗门……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罗……乃至……于现世成就涅槃。
三一
婆悉吒!不管如何,此等四姓之任何人,为比丘、成为阿罗汉,灭尽诸漏者,应作已作,舍负重担,得无再生之位者,灭尽有缚者,有完全智者,为解脱者,此人,于此等之中,称为最上者。依法而不依非法故。不管如何,婆悉吒!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三二
婆悉吒!次句之偈乃由常童子梵天所说:
以重家系等人中
刹帝利族为最胜
明行完全具足者
于人天为第一人
婆悉吒!然,此句,由彼常童子梵天所善歌唱,非恶歌,是善告而非恶告,是有甚深之利益而非无利益,我爱诵之,婆悉吒!我亦歌之:
以重家系等人中
刹帝利族为最胜
明行完全具足者
于人天为第一人
世尊如是说已,婆悉吒与婆罗堕,心欢喜、踊跃世尊之所说。
注:
1 .对于经题之agganna,于巴利圣典出版协会之巴英辞典,分解为agga+nna于志鲁达斯之辞典,把agganna分解为agra+jna,同样由此而想,虽为recognised as primitivephmeval,jna非受伤之意。勿论,agganna是aggam+ja||aggan+ja依于类化作用,成为agaanna为“最初生”之形容词?或该译为“原人”。或想更妥当者于大事(Mahavastu I.P1.340)有类同agrinya语。例如anya anna,bhan yabhanna,agrinya等于aganna该是不会错吧!
2 .地饼(pappataka)或言“地膏”。牛乳与米混煮而作如圆子之食物,巴利圣典协会之巴英辞  典为“芽”“瘤”树节上之芽”等,但不采用此。
3 .此上原本缺vusitava“梵行己立”一句。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阿含研究·重要经论·白话《大念住经》

白话《大念住经》

(1)我是这样听说的:

(2)有一次,世尊在拘楼国剑磨瑟达磨城中,与拘楼人在一起。当时,世尊对比丘们说:比丘们!比丘们回答:世尊!

世尊接着说了以下的开示:

1.导言

(3)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盘,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4)是哪四个念住呢?

比丘们!比丘就身体观察身体,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就感受观察感受,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就心观察心,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就诸法观察诸法,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2.观身念住

A.观呼吸

(5)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呢?

比丘们!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把注意力放在嘴巴周围的区域,保持觉知,觉知呼吸时气息的出入情况。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6)比丘们!就像技术熟练的木匠或他的徒弟,当他锯木作一次长拉锯的时候,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长拉锯”;当作一次短的拉锯时,他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短拉锯。”   比丘们!就像这样,比丘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7)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B.观姿势

(8a)又,比丘们!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着”;在坐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着”;在躺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着。”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

(8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C.时时彻知无常

(9a)又,比丘们!当比丘来回行走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看着正前方或侧面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搭衣持钵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在吃、喝、咀嚼或尝味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大小便利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沉默时,时时彻知无常。

(9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D.思惟不净

(10)又,比丘们!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不净,他这么想:“在这身体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11)就好像有一只两个口的粮食袋,里面装满各种的豆谷,诸如:稻米、糙米、绿豆、豌豆、芝麻、白米;而且就如同有位能分辨这些豆谷的人,当他打开这只袋子时,他可以看到里面所装的东西,告诉人说:“这是稻米、这是糙米、这是绿豆、这是豌豆、这是芝麻、这是白米。”

(12a)比丘们!相同地,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不净,他这么想:“在这身体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12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E.思惟四大

(13)又,比丘们!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14a)比丘们!这就像技术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杀了一条牛并将它分解成块后,他们坐在十字路口。比丘们!相同地,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的组成要素,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14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F.观墓园九相

(15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变成肿胀、瘀黑且溃烂,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5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6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被乌鸦、秃鹰、猎鹰、苍鹭所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所咬或被其他种种生物所食时,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6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7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骸骨、附着在骨上的一些血肉、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7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8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没有皮肉、只有一块块血迹的骸骨,和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8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9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血肉不存的骸骨,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9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0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一堆骨节支解的骨头,四散各处:这儿是手骨,那里是脚骨;这儿有踝骨,那里有膝骨;这里有大腿骨,那里有骨盆骨;这是脊椎骨,那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颈骨、下颚骨、牙齿及头盖骨,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0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1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壳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1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2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经过年余、堆积成堆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2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3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骨头腐蚀成粉,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3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3.观受念住

(24)比丘们!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

比丘们!比丘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

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

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

在他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快乐的感受。”

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

在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痛苦的感受。”

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

当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没有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25)于是他于内部就感受观察感受,于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同时于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4.观心念住

(26)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呢?

比丘们!当心有贪爱时,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当心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有愚痴,当心没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没有愚痴;当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当心涣散时,清楚了知心涣散;当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当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当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上,当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当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当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27)于是他就内在的心观察心,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因此,他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心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

5.观法念住

A.观五盖

(28)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盖观察诸法呢?比丘们!当比丘生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贪欲”;当比丘不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贪欲。”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贪欲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贪欲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贪欲,未来不再生起。

(29)当比丘生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嗔恚”;当比丘不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嗔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嗔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嗔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嗔恚,未来不再生起。

(30)当比丘生起昏沉和睡眠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昏沉和睡眠”;当比丘不起昏沉和睡眠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昏沉和睡眠。”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昏沉和睡眠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昏沉和睡眠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昏沉和睡眠,未来不再生起。

(31)当比丘生起掉举和后悔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掉举和后悔”;当比丘掉举和后悔不起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掉举和后悔。”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掉举和后悔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掉举和后悔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掉举和后悔,未来不再生起。

(32)当比丘生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当比丘不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疑惑。”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疑惑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疑惑,未来不再生起。

(33)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

B.观五取蕴

(34)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取蕴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灭去;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灭去;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灭去;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灭去;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灭去。”

(35)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C.观内外六处

(36)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眼根,清楚了知色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7)比丘清楚了知耳根,清楚了知声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8)比丘清楚了知鼻根,清楚了知香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9)比丘清楚了知舌根,清楚了知味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0)比丘清楚了知身根,清楚了知触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1)比丘清楚了知意根,清楚了知法,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2)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

D.观七菩提分

(43)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有念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念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念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念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念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念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4)比丘有择法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择法菩提分”;当比丘没有择法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择法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择法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择法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5)比丘有精进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精进菩提分”;当比丘没有精进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精进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精进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精进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6)比丘有喜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喜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喜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喜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喜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喜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7)比丘有轻安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轻安菩提分”;当比丘没有轻安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轻安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轻安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轻安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8)比丘有定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定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定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定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定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定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9)比丘有行舍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行舍菩提分”;当比丘没有行舍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行舍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行舍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行舍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50)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

E、观四圣谛

(51)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四圣谛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集”;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灭”;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苦圣谛的解释

(52)又,比丘们!什么是苦圣谛呢?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叹、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53)又,比丘们!什么是生?如果有所谓的生,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受生、形成、出生、显现诸蕴、获得内外处,比丘们!这就叫作生。

(54)又,比丘们!什么是老?如果有所谓的老,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衰弱、老朽、牙齿脱落、头发灰白、皮肤松皱、寿命将尽、机能退化,比丘们!这就是老。

(55)又,比丘们!什么是死?如果有所谓的死,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崩溃、散灭、命终、死亡、寿命结束、五蕴离析、身体弃舍、生命灭绝,比丘们!这就是死。

(56)又,比丘们!什么是愁?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这些痛苦的心态:忧愁、哀愁、愁苦、深忧及深愁这些痛苦的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愁。

(57)又,比丘们!什么是叹?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哭号、哭泣、叹息、以及哀号、哀叹的状态,比丘们!这就是叹。

(58)又,比丘们!什么是苦?比丘们!由于身体的接触而生起身体上任何的苦楚、不适、不愉快的感受,比丘们!这就是苦。

(59)又,比丘们!什么是忧?比丘们!心理上任何的苦楚、不适或由心理接触而生起任何痛苦、不愉快的感受,比丘们!这就是忧。

(60)又,比丘们!什么是恼?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产生恼乱、苦恼、忧恼、燥恼这些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恼。

(61)又,比丘们!什么是怨憎会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遇到不愉快、不喜欢的色、声、香、味、触、法,或时时处处遇到不幸、伤害、困难、不安,如果交往、相遇、接触、结合,比丘们!这就叫怨憎会苦。

(62)又,比丘们!什么是爱别离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与所感兴趣、所喜欢、所爱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尘境分离,对那些期望他幸运、富裕、舒适或安全的人,如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亲戚等,与他们分离,不能相见、亲近、结合,比丘们,这就叫爱别离苦。

(63)又,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生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生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轮回转生!”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4)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老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5)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病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病的支配!但愿我们没有病苦!”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6)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死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死的支配!但愿我们永远不死!”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7)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愁、叹、苦、忧、恼!”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8)比丘们!什么是“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色取蕴是苦、受取蕴是苦、想取蕴是苦、行取蕴是苦、识取蕴是苦。比丘们!这就是“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比丘们!这就是苦圣谛。

苦集圣谛的解释

(69)又,比丘们!什么是苦集圣谛呢?

它就是贪爱,就是造成不断轮回,为喜乐、欲求所束缚,以及任何情况都不忘寻求快乐的欲望,也就是欲爱、有爱及无有爱。

比丘们!而这贪爱从哪里生起,又从何处建立?在身心世界,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就有贪爱的生起和建立。

(70) 而在身心世界,什么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鼻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1)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香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2)在身心世界中,眼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鼻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舌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身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意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3)在身心世界中,眼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鼻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舌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身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4)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耳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鼻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舌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身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5)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6)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7)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8)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9)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比丘们!这就是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的解释

(80)又,比丘们!什么是苦灭圣谛呢?

它是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但比丘们何处根除贪爱,何处息灭贪爱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灭贪爱的地方。

(81)但在身心世界中,什么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香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3)在身心世界中,眼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耳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4)在身心世界中,眼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耳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5)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耳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鼻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舌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身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6)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7)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8)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9)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90)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比丘们!这就是苦灭圣谛。

道圣谛的解释

(91)又,比丘们!什么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呢?那就是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92)又,比丘们!什么是正见呢?比丘们!正见就是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导致苦灭之道的知见。比丘们!这就是正见。

(93)又,比丘们!什么是正思惟呢?比丘们!正思惟就是离欲、不染世乐的思惟,也是没有嗔恨、没有暴力的想法。比丘们!这就是正思惟。

(94)又,比丘们!什么是正语呢?比丘们!正语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与不绮语。比丘们!这就是正语。

(95)又,比丘们!什么是正业呢?比丘们!正业就是不杀、不偷及不邪淫。比丘们!这就是正业。

(96)又,比丘们!什么是正命呢?比丘们!正命就是圣弟子不以错误的方式营取生活,而以正确的方式经营生活。比丘们!这就是正命。

(97)又,比丘们!什么是正精进呢?比丘们!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防止未生的恶行、不善之心念的生起;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去除已生起的恶行和不善的心念;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开展未生的善行及善的心念,使之能生起;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保持已生的善念,不使它退失,使之增长、成熟、圆满地开展;比丘们!这就是正精进。

(98)又,比丘们!什么是正念呢?比丘们!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身体观察身体,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感受观察感受,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心观察心,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诸法观察诸法,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们!这就是正念。

(99)又,比丘们!什么是正定呢?比丘们!比丘舍离贪爱、不善之心念,产生离欲之心,伴随着寻和伺并充满喜乐,他进入初禅;寻、伺消失,获得内心平静和专心一致,产生离欲和无寻、无伺之心,充满喜乐,他进入二禅;喜消失后,他住于平等心,对感受完全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并且在身体经验到圣者所说的:“由觉知和平等心所产生的乐”他进入三禅;在根除苦乐以及先前的喜忧也消失之后,他因此进入超越苦、乐的四禅,充满平等心和觉知。

比丘们!这就是正定。

比丘们!这就是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100)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

6.修四念住的结果

(101)比丘们!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两种果报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2)比丘们!不用说七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六年,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大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3)比丘们!不用说六年,....

比丘们!不用说五年,....

比丘们!不用说四年,....

比丘们!不用说三年,....

比丘们!不用说二年,....

(104)比丘们!不用说一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个月,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5)比丘们!不用说七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六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五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四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三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二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一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半个月,如果有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天,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6)这就是为什么说:“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盘,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世尊如此说法后,比丘们皆大欢喜,赞叹世尊所说的法。

  ——《大念住经》结束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不断经

不断经

北传汉译无此经。
本经是世尊赞叹舍利弗而语诸比丘:舍利弗有种种胜慧,观不断之法观。不断之法观者,即次第修习九次第定,以超越解脱出离下位定而至上位定,亦出离最后之灭尽定。舍利弗观此法观,于圣戒,定、慧、解脱,得自在究竟,以赞说正是世尊之法嗣。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时,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
诸比丘应诺世尊曰:世尊!
世尊乃如是言:
诸比丘!舍利弗是贤者,诸比丘!舍利弗是大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广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疾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速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捷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决慧者。诸比丘!舍利弗半月以观不断之法观。其时,诸比丘!舍利弗不断之法观有如是事。
诸比丘![谓]:
此舍利弗离诸爱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
而于彼初禅为法之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及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彼于此诸法,令不断安立。
彼于此等之诸法,自觉生,自觉止住,自觉地没去。
彼如是了知:如是此等之诸法,无已而生,有已而了知。
彼于此等之诸法不亲近,不没入,不昧着,不固着,解脱,离系,而令解放心而住。
彼了知更有出离。彼独思而亦有广修习。
复次,诸比丘!舍利弗灭寻、伺,内心成为安静。心有一趣性,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
而于第二禅中之诸法,内心安静、喜、乐、心一境性,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彼于此等之诸法,令不断安立。
彼于此等之诸法,自觉生,自觉止住,自觉地灭去。
彼如是了知:如是此等之诸法,无已而生,有已而了知。
彼于此等之诸法,不亲近,不没入,不味着,不固执,解脱,离系而令解放心而住。
彼了知更有出离。彼独思而亦有其广修习。
复次,诸比丘!舍利弗脱喜、舍而住,有念,有正知;且身觉受乐,宣说诸圣者之舍而有念乐住。成就第三禅而住。
而第三禅中之诸法之舍、乐、念、正知、心一境性及触、受、想、思、心、欲、胜触、精进、舍、作意。彼于此等之诸法,不断安立。
彼于此等之诸法,自觉生,自觉止住,自觉地没去。
彼如是了知如是此等之诸法,无已而生,有已而了知。
彼于此等之诸法,不亲近,不没入,不味者,不固执,解脱,离系而令解放心而住。
彼了知更有出离。彼独思而亦有其广修习。   复次,诸比丘!舍利弗舍离乐,舍离苦,又灭以前所有之喜悦、忧恼,无苦,无乐,舍念清净,成就第四禅而住。
而第四禅中之诸法之舍、不苦不乐之受、心之无感兴、念、清净、心一境性及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彼于此等之诸法,令不断安立。
彼于此等之诸法,自觉生,自觉止住,自觉地没去。
彼如是了知如是此等之法,无已而生,有已而了知。
彼于此等之诸法,不亲近,不没入,不味着,不固执,解脱,离系而令解放心而住。
彼了知更有出离。彼独思而亦有其广修习。   复次,诸比丘!舍利弗超越一切种之色想,超诸有对想,无作意种种想,成就虚空无限及空无边处而住。
而空无边处中诸法之空无边处想、心一境性及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彼于此等之诸法,令不断安立。
彼于此等之诸法,自觉生,自觉止住,自觉地没去。
彼如是了知如是此等之诸法,无已而生,有已而了知。
彼于此等之诸法,不亲近,不没入,不味着,不固执,解脱,离系而令解放心而住。
彼了知更有出离。彼独思而亦有其广修习。
复次,诸比丘!舍利弗超越一切种之空无边处,识无边之成就识无边处而住。
而识无边处中诸法之识无边处想、心一境性及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彼于此等之诸法,令不断安立。
彼于此等之诸法,自觉生,自觉止住,自觉地没去。彼如是了知如是此等之诸法,无已而生,有已而了知。
彼于此等之诸法,不亲近,不没入,不味着,不固着,解脱,离系而令解放心而住。
彼了知更有出离。彼独思而亦有其广修习。
复次,诸比丘!舍利弗超越一切种之识无边处,无所有之成就无所有处而住。
而无所有处中诸法之无所有处想、心一境性及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彼于此等之诸法,令不断安立。
彼于此等之诸法,自觉生,自觉止住,自觉地没去。彼如是了知如是此等之诸法,无已而生,有已而了知。
彼于此等之诸法,不亲近,不没入,不味着,不固着,解脱,离系,而令解放心而住。
彼了如更有出离。彼独思而亦有其广修习。
复次,诸比丘!舍利弗超越一切种之无所有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而住。
彼由其定,其念而出起。
彼由其定,其念而起已,而诸过去,已灭,为已变法,以遍观其诸法,如是此等之诸法,无已而生,生已而了知。
彼于此等之诸法,不亲近,不没入,不味着,不固执,解脱,离系,而令解放心而住。
彼了知更有出离。彼独思而亦有其广修习。
复次,诸比丘!舍利弗超越一切种之非想非非想处,成就想受灭而住。
而慧见已,彼之诸漏灭尽。彼由定具念而出起。彼其由定,其念出起已,其诸过去,已灭,为已变法,遍观其诸法,如是此等之诸法,无已而生,有已而了知。
彼于此等之诸法,不亲近,不没入,不味着,不固着,解脱,离系,而令解放心而住。
彼了知无此上之出离。彼独思而亦无其广修习。
诸比丘!凡正语者,应言:于诸圣戒得自在、得究竟。于诸圣定得自在、得究竟。于诸圣想得自在、得究竟。于诸圣解脱得自在、得究竟者,对于舍利弗亦应言是正语者。彼于诸圣戒得自在、得究竟。于诸圣定得自在、得究竟。于诸圣慧得自在、得究竟。于诸圣解脱得自在、得究竟。   诸比丘!凡正语者,应言:是世尊之实子。从口生,从法生,法之所成。为法嗣而非血嗣。对舍利弗亦应是正语者,彼为世尊之实子,从口生,从法生,法之所成。法嗣而非血嗣。
诸比丘!舍利弗乃依如来所转之无上法轮,正随而转之。
世尊如是说已。彼诸比丘,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眼可识之色,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耳可识之声,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鼻可识之香,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舌可识之味,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身可识之所触,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意可识之法,应习与不应习。
如是说时,尊者舍利弗即如是白世尊:
世尊!我对世尊此略说,不详分别之义理,如是详细证知之。
世尊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眼可识之色,应习与不应习。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眼可识之色,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眼可识之色,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眼可识之色,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眼可识之色,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眼可识之色,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世尊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耳可识之声,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耳可识之声,如诸不善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耳可识之声,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耳可识之声,如诸不善减退,诸善增广者,如是类之耳可识之声,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耳可识之声,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世尊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鼻可识之香,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鼻可识之香,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鼻可识之香,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鼻可识之香,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鼻可识之香,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鼻可识之香,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世尊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舌可识之味,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舌可识之味,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舌可识之味,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舌可识之味,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舌可识之味,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舌可识之味,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世尊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身可识之所触,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身可识之所触,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身可识之所触,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身可识之所触,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身可识之所触,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身可识之所触,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世尊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意可识之法,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意可识之法,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意可识之法,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意可识之法,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意可识之法,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意可识之法,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世尊!我对世尊此略说,不详分别之义理,如是详证知之。
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舍利弗!汝对我此略说,不作广分别之义理,如是善广证知之。
我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眼可识之色,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眼可识之色,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眼可识之色,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眼可识之色,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眼可识之色,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眼可识之色,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我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耳可识之声,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耳可识之声,如诸不善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耳可识之声,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耳可识之声,如诸不善减退,诸善增广者,如是类之耳可识之声,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耳可识之声,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我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鼻可识之香,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鼻可识之香,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鼻可识之香,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鼻可识之香,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鼻可识之香,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鼻可识之香,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我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舌可识之味,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舌可识之味,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舌可识之味,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舌可识之味,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舌可识之味,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舌可识之味,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我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身可识之所触,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身可识之所触,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身可识之所触,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身可识之所触,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身可识之所触,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身可识之所触,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我实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意可识之法,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意可识之法,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意可识之法,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意可识之法,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意可识之法,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意可识之法,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也。
舍利弗!对我此略说,不详分别之义理,应如是详观之。
舍利弗!我说二种衣,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团食,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床座,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村,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町,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都市,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国,应习与不应习;
舍利弗!我说二种人,应习与不应习也。
如是说时,尊者舍利弗,如是白世尊:
世尊!我对世尊此略说,不详分别之义理,如是详证知之。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衣,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衣,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衣,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衣,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衣,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衣,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团食,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团食,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团食,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团食,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团食,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团食,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床座,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床座,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床座,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床座,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床座,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床座,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村,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村,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村,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村,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村,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村,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町,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町,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町,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町,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町,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町,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都市,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都市,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都市,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都市,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都市,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都市,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国,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国,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国,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国,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国,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国,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人,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世尊!为习人,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人,不应习也。然,世尊!为习人,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人,应习也。
世尊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人,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世尊!我对世尊此略说,不详分别之义理,如是详证知之。
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舍利弗!我所略说,不详分别之义理,汝详证知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衣,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衣,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衣,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衣,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衣,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衣,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团食,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团食,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团食,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团食,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团食,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团食,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床座,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床座,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床座,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床座,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床座,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床座,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村,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村,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村,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村,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村,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村,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町,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町,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町,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町,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町,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町,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都市,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都市,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都市,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都市,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都市,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都市,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国,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国,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国,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国,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国,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国,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说二种人,应习与不应习。以缘何如是说?
舍利弗!为习人,如诸不善法增广,诸善法减退者,如是类之人,不应习也。然,舍利弗!为习人,如诸不善法减退,诸善法增广者,如是类之人,应习也。
我如是说:舍利弗!我说二种人,应习与不应习。以如是缘而说。
舍利弗!我所略说,不详分别之义理,应如是详观之。
舍利弗!若一切之刹帝利,对我如是略说之义理,如是详证知,彼等一切刹帝利之长夜,应为利益、幸福;
舍利弗!若一切之婆罗门,对我如是略说之义理,如是详证知,彼等一切婆罗门之长夜,应为利益、幸福;
舍利弗!若一切之毗舍,对我如是略说之义理,如是详证知,彼等一切毗舍之长夜,应为利益、幸福;
舍利弗!若一切之首陀罗,对我如是略说之义理,如是详证知者,彼等首陀罗之长夜,应为利益、幸福。
舍利弗!若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此世界、沙门、婆罗门、天人之世界,对我如是略说之义理,如是证知者,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此世界、沙门、婆罗门、天人等世界之长夜,应为利益、幸福。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尊者舍利弗,随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蚁垤经

蚁垤经

北传蚁喻经(大正藏一、九一八页。)杂阿一〇七九(大正藏二、二八二页。)别杂一八(大正藏二、三七九页。)增阿三三、九婆蜜(大正藏二、七三三页。)
本经,天子对鸠摩罗迦叶尊者提出蚁垤之谜而去之缘故,比丘请佛陀解释,佛陀即解释此。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鸠摩罗迦叶在安达(暗)林。时,天子以深更放大光明,普遍照耀安达林而往尊者鸠摩罗迦叶之处。往而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彼天向尊者鸠摩罗迦叶作是言:
比丘!比丘!此蚁垤夜喷烟、昼亦然。婆罗门言:贤者应执剑掘之。
贤者执剑掘之而见闩,尊者!闩也。婆罗门复曰:取去闩,贤者!执剑而掘之。
贤者复执剑而掘之,见膨胀之蛙,尊者! 膨胀之蛙也。婆罗门复曰:取去膨胀之蛙,贤者!执剑掘之。
贤者执剑而掘,以见二歧道,尊者!二歧道也。婆罗门复曰:取去二歧道,贤者!执剑掘之。
贤者执剑掘之,见一容器,尊者!一容器也。婆罗门复曰:取去容器,贤者!执剑掘之。
贤者再执剑掘,见一龟,尊者!龟也。婆罗门复曰:取去龟,贤者!再执剑掘之。
贤者又执剑掘之,见屠杀场,尊者!屠杀场也。婆罗门复曰:取去屠杀场,贤者!再执剑掘之。
贤者又执剑掘之,见肉脔(碎)。尊者!肉脔(碎)也。婆罗门复曰:取去肉脔,贤者!再执剑掘之。
贤者又执剑掘之,见龙。尊者!龙也。婆罗门复曰:龙当留之,勿触龙,应归命于龙。
此丘!汝应以此等问题诣世尊之处请问世尊,汝应如世尊所解说而如是受持之。
比丘!予以俱天之世界、俱魔之世界、俱梵天之世界、俱沙门、婆罗门之世界,于俱人、天之世界,除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或曾闻此者,不见能解此问题,以使心悦。
彼天如是言、如是言已而于此消失矣。
于是尊者鸠摩罗迦叶其夜过后,诣世尊之处,诣而稽首世尊坐于一面。于一面坐之尊者鸠摩罗迦叶白世尊曰:
世尊!昨夜天子深更放大光明,普遍照耀安达林而来我处,来而立于一面。世尊!立于一面之彼天言我曰:比丘!比丘! 此蚁垤夜喷烟、昼亦然。婆罗门言:贤者应执剑掘之。
贤者执剑掘之而见闩,尊者!闩也。婆罗门复曰:取去闩,贤者!执剑而掘之。
贤者复执剑而掘之,见膨胀之蛙,尊者! 膨胀之蛙也。婆罗门复曰:取去膨胀之蛙,贤者!执剑掘之。
贤者执剑而掘,以见二歧道,尊者!二歧道也。婆罗门复曰:取去二歧道,贤者!执剑掘之。
贤者执剑掘之,见一容器,尊者!一容器也。婆罗门复曰:取去容器,贤者!执剑掘之。
贤者再执剑掘,见一龟,尊者!龟也。婆罗门复曰:取去龟,贤者!再执剑掘之。
贤者又执剑掘之,见屠杀场,尊者!屠杀场也。婆罗门复曰:取去屠杀场,贤者!再执剑掘之。
贤者又执剑掘之,见肉脔(碎)。尊者!肉脔(碎)也。婆罗门复曰:取去肉脔,贤者!再执剑掘之。
贤者又执剑掘之,见龙。尊者!龙也。婆罗门复曰:龙当留之,勿触龙,应归命于龙。
此丘!汝应以此等问题诣世尊之处请问世尊,汝应如世尊所解说而如是受持之。
比丘!予俱天之世界、俱魔之世界、俱梵天之世界、俱沙门、婆罗门之世界、于俱人天之世界、除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或曾闻此者,不见能解此问题以使心悦。
世尊!彼天如是言,如是言已,于此消失矣。
世尊!蚁聚者何耶?夜喷烟是为何?昼亦然,是为何耶?言婆罗门、言贤者、言剑,是何耶?掘之是何?闩、膨胀之蛙、二歧道、容器、龟、屠杀场、肉脔等者,是何意味耶?龙者何耶?此愿世尊说之。
世尊曰:
比丘!蚁聚者实此四大所成身也。此乃父母所生,依饮食之聚积、腐蚀、磨灭、变坏、分散、破灭之法。
比丘!昼起业、夜随想随观而夜喷烟也。比丘!夜随想、随观昼以身口意为业,昼亦然也。
比丘!婆罗门者是如来、应供、等正觉者之谓也。
比丘!贤者是有学比丘之谓也。
比丘!剑者是圣慧之谓也。
比丘!掘之者是勇猛精进之谓。
比丘!闩者是无明之谓。以取闩者,取去无明之谓也。贤者!当执剑掘之者,是其义也。
比丘!膨胀之蛙者,是忿恚相之谓也。取去膨胀之蛙者,取去忿恚相之谓也。贤者!执剑掘之者,是其义。
比丘!二歧道者是疑惑之谓也。取去二歧道即取去疑惑之谓。贤者!执剑掘之者,是其义。
比丘!容器者,是五盖,即:欲贪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调悔盖、疑惑盖之谓也。取去容器者,即取去五盖之谓也。贤者!执剑掘之者,是其义也。
比丘!龟者是五取蕴,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之谓也。取去龟者,取去五取蕴之谓。贤者!执剑掘之者,是其义也。
比丘!屠杀场者是五种欲分之谓,五种欲分者:依眼而有识、有欲、有爱、有好、有所爱相,着欲动情于色;依耳而有识、有欲、有爱、有好、有所爱相、着欲动情于声;依鼻而有识、有欲、有爱、有好、有所爱相,着欲动情于香;依舌而有识、有欲、有爱、有好、有所爱相,着欲动情于味;依身而有识、有欲、有爱、有好、有所爱相,着欲动情于触者也。取去屠杀场者,取去五种欲分之谓也,贤者!执剑掘之者,是其义也。
比丘!肉脔者是欢喜于贪染之谓,取去肉脔者,取去欢喜于贪染之谓也。贤者!执剑掘之者,是其义也。
比丘!龙者是漏尽比丘之谓也,龙应留之,勿触于龙、应归命于龙者,是其义也。
世尊如是说已。尊者鸠摩罗迦叶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长阿含经·游行经第二

游行经第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是时。摩竭王阿阇世欲伐跋只。王自念言。彼虽勇健。人众豪强。以我取彼。未足为有。时。阿阇世王命婆罗门大臣禹舍。而告之曰。汝诣耆阇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礼世尊足。问讯世尊。起居轻利。游步强耶。又白世尊。跋只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审世尊何所诫敕。若有教诫。汝善忆念。勿有遗漏。如所闻说。如来所言。终不虚妄。大臣禹舍受王教已。即乘宝车诣耆阇崛山。到所止处。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毕。一面坐。白世尊曰。摩竭王阿阇世稽首佛足。敬问殷勤。起居轻利。游步强耶。又白世尊。跋只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审世尊何所诫敕。
尔时。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佛告阿难。汝闻跋祇国人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不
答曰。闻之
佛告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奉法晓忌。不违礼度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孝事父母。敬顺师长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上。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恭于宗庙。致敬鬼神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上。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閨门真正洁净无秽。至于戏笑。言不及邪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倦不。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
时。大臣禹舍白佛言。彼国人民。若行一法。犹不可图。况复具七。国事多故。今請辞还归
佛言。可。宜知是时。时。禹舍即从座起。绕佛三匝。揖让而退。
其去未久。佛告阿难。汝勅罗阅祇左右诸比丘尽集讲堂
对曰。唯然。即诣罗阅祇城。集诸比丘。尽会讲堂。白世尊曰。诸比丘已集。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诣法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七不退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诸比丘。七不退法者。一曰数相集会。讲论正义。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二曰上下和同。敬顺无违。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三曰奉法晓忌。不违制度。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四曰若有比丘力能护众。多诸知识。宜敬事之。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五曰念护心意。孝敬为首。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六曰净修梵行。不随欲态。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七曰先人后己。不贪名利。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为。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二者乐于静默。不好多言。三者少于睡眠。无有昏昧。四者不为群党。言无益事。五者不以无德而自称誉。六者不与恶人而为伴党。七者乐于山林闲静独处。如是比丘。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有信。信于如来.至真.正觉。十号具足。二者知惭。耻于己阙。三者知愧。羞为恶行。四者多闻。其所受持。上中下善。义味深奧。清净无秽。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灭恶修善。勤习不捨。六者昔所学习。忆念不忘。七者修习智慧。知生灭法。趣贤圣要。尽诸苦本。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于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敬佛。二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戒。五者敬定。六者敬顺父母。七者敬不放逸。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法。一者观身不净。二者观食不净。三者不乐世间。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无常想。六者无常苦想。七者苦无我想。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修念觉意。闲静无欲。出要无为。二者修法觉意。三者修精进觉意。四者修喜觉意。五者修猗觉意。六者修定觉意。七者修护觉意。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六。一者身常行慈。不害众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恶言。三者意念慈心。不怀坏损。四者得净利养。与众共之。平等无二。五者持贤圣戒。无有阙漏。亦无垢秽。必定不动。六者见贤圣道。以尽苦际。如是六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尔时。世尊于罗阅祇随宜住已。告阿难言。汝等皆严。吾欲诣竹园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摩竭。次到竹园。往堂上坐。与诸比丘说戒.定.慧。修戒获定。得大果报。修定获智。得大果报。修智心净。得等解脫。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于竹园随宜住已。告阿难曰。汝等皆严。当诣巴陵弗城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摩竭。次到巴陵弗城。巴陵树下坐
时。诸清信士闻佛与诸大众远来至此巴陵树下。即共出城。遙见世尊在巴陵树下。容貌端正。诸根寂定。善调第一。譬犹大龙。以水清澄。无有尘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见已欢喜。渐到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诸清信士闻佛说法。即白佛言。我欲归依佛.法.圣众。唯愿世尊哀愍。听许为优婆塞。自今已后。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饮酒。奉戒不忘。明欲设供。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垂愍屈顾
尔时。世尊默然许可。诸清信士见佛默然。即从座起。绕佛三匝。作礼而归。寻为如来起大堂舍。平治处所。扫洒烧香。严敷宝座。供设既办。往白世尊。所设已具。唯圣知时
于是。世尊即从座起。著衣持钵。与大众俱诣彼讲堂。澡手洗足。处中而坐。时。诸比丘在左面坐。诸清信士在右面坐
尔时。世尊告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一者求財。所愿不遂。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者醜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又告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輙得如愿。二者所有財產。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时。夜已半。告诸信士。宜各还归。诸清信士即承佛教。绕佛三匝。礼足而归
尔时。世尊于后夜明相出时。至闲静处。天眼清澈。见诸大天神各封宅地。中神.下神亦封宅地。是时。世尊即还讲堂。就座而坐。世尊知时故问阿难。谁造此巴陵弗城
阿难白佛。此是禹舍大臣所造。以防御跋祇
佛告阿难。造此城者。正得天意。吾于后夜明相出时。至闲静处。以天眼见诸大神天各封宅地。中.下诸神亦封宅地。阿难。当知诸大神天所封宅地。有人居者。安乐熾盛。中神所封。中人所居。下神所封。下人所居。功德多少。各随所止。阿难。此处贤人所居。商賈所集。国法真实。无有欺罔。此城最胜。诸方所推。不可破坏。此城久后若欲坏时。必以三事。一者大水。二者大火。三者中人与外人謀。乃坏此城
时。巴陵弗诸清信士通夜供办。时到白佛。食具已办。唯圣知时
时。清信士即便施设。手自斟酌。食讫行水。別取小敷在佛前坐
尔时。世尊即示之曰。今汝此处贤智所居。多持戒者。净修梵行。善神欢喜。即为呪愿。可敬知敬。可事知事。博施兼爱。有慈愍心。诸天所称。常与善俱。不与恶会
尔时。世尊为说法已。即从座起。大众圍绕。侍送而还。大臣禹舍从佛后行。时作是念。今沙门瞿昙出此城门。即名此门为瞿昙门。又观如来所渡河处。即名此处为瞿昙河。尔时。世尊出巴陵弗城。至于水边。时水岸上人民众多。中有乘船渡者。或有乘筏。或有乘桴而渡河者。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忽至彼岸。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佛为海船师  法橋渡河津
大乘道之輿  一切渡天人
亦为自解结  渡岸得升仙
都使诸弟子  缚解得涅槃
尔时。世尊从跋只游行至拘利村。在一林下告诸比丘。有四深法。一曰圣戒。二曰圣定。三曰圣慧。四曰圣解脱。此法微妙。难可解知。我及汝等。不晓了故。久在生死。流转无穷。尔时。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戒定慧解上  唯佛能分別
离苦而化彼  令断生死习
尔时。世尊于拘利村随宜住已.告阿难俱诣那陀村。阿难受教。即著衣持钵。与大众俱侍从世尊。路由跋祇。到那陀村。止揵椎处
尔时。阿难在闲静处。默自思惟。此那陀村十二居士。一名伽伽罗。二名伽陵伽。三名毗伽陀。四名伽利输。五名遮楼。六名婆耶楼。七名婆头楼。八名薮婆头楼。九名陀梨舍[少/兔]。十名薮达利舍[少/兔]。十一名耶输。十二名耶输多楼。此诸人等。今者命终。为生何处。复有五十人命终。又复有五百人命终。斯生何处。作是念已。从静处起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向静处。默自思惟。此那陀村十二居士伽伽罗等命终。复有五十人命终。又有五百人命终。斯生何处。唯愿解说
佛告阿难。伽伽罗等十二人。断五下分结。命终生天。于彼即般涅槃。不复还此。五十人命终者。断除三结。淫.怒.痴薄。得斯陀含。还来此世。尽于苦本。五百人命终者。断除三结。得须陀洹。不墮恶趣。必定成道。往来七生。尽于苦际。阿难。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在。若一一人死。来问我者。非扰乱耶
阿难答曰。信尔。世尊。实是扰乱
佛告阿难。今当为汝说于法镜。使圣弟子知所生处。三恶道尽。得须陀洹。不过七生。必尽苦际。亦能为他说如是事。阿难。法镜者。谓圣弟子得不坏信。欢喜信佛。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十号具足。欢喜信法。真正微妙。自恣所说。无有时节。示涅槃道。智者所行。欢喜信僧。善共和同。所行质直。无有谀谄。道果成就。上下和顺。法身具足。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四双八辈。是谓如来贤圣之众。甚可恭敬。世之福田。信贤圣戒。清净无秽。无有缺漏。明哲所行。获三昧定。阿难。是为法镜。使圣弟子知所生处。三恶道尽。得须陀洹。不过七生。必尽苦际。亦能为他说如是事
尔时。世尊随宜住已。告阿难俱诣毗舍离国。即受教行。著衣持钵。与大众俱侍从世尊。路由跋祇。到毗舍离。坐一树下。有一淫女。名菴婆婆梨。闻佛将诸弟子来至毗舍离。坐一树下。即严驾宝车。欲往诣佛所礼拜供养。未至之间。遙见世尊颜貌端正。诸根特异。相好备足。如星中月。见已欢喜。下车步进。渐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闻佛所说。发欢喜心。即白佛言。从今日始。归依三尊。唯愿听许于正法中为优婆夷。尽此形寿。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又白佛言。唯愿世尊及诸弟子明受我请。即于今暮止宿我园。尔时。世尊默然受之。女见佛默然许可。即从座起。头面礼足。绕佛而归
其去未久。佛告阿难。当与汝等诣彼园观
对曰。唯然。佛即从座起。摄持衣钵。与众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诣彼园
时。毗舍离诸隶车辈。闻佛在菴婆婆梨园中止住。即便严驾五色宝车。或乘青车青马。衣.盖.幢幡.官属皆青。五色车马。皆亦如是。时。五百隶车服色尽同。欲往诣佛。菴婆婆梨辞佛还家。中路逢诸隶车。时。车行[马*奔]疾。与彼宝车共相钩拨。损折幢盖而不避道。隶车责曰。汝恃何势。行不避道。冲拨我车。损折麾盖
报曰。诸贵。我已请佛明日设食。归家供办。是以行速。无容相避
诸隶车即语女曰。且置汝请。当先与我。我当与汝百千两金
女寻答曰。先请已定。不得相与
时。诸隶车又语女曰。我更与汝十六倍百千两金。必使我先
女犹不肯。我请已定。不可尔也
时。诸隶车又语女曰。我今与尔中分国财。可先与我
女又报曰。设使举国财宝。我犹不取。所以然者。佛住我园。先受我请。此事已了。终不相与
诸隶车等各振手叹咤。今由斯女阙我初福。即便前进径诣彼园
尔时。世尊遥见五百隶车。车马数万。填道而来。告诸比丘。汝等欲知忉利诸天游戏园观。威仪容饰。与此无异。汝等比丘。当自摄心。具诸威仪。云何比丘自摄其心。于是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观。精勤不懈。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云何比丘具诸威仪。于是比丘可行知行。可止知止。左右顾视。屈伸俯仰。摄持衣钵。食饮汤药。不失宜则。善设方便。除去荫盖。行住坐卧。觉寤语默。摄心不乱。是谓比丘具诸威仪。
尔时。五百隶车往至菴婆婆梨园。欲到佛所。下车步进。头面礼足。却坐一面。如来在座。光相独显。蔽诸大众。譬如秋月。又如天地清明。净无尘翳。日在虛空。光明独照。尔时。五百隶车围绕侍坐。佛于众中。光相独明。是时。坐中有一梵志名曰并[既/食]。即从座起。偏袒右臂。右膝著地。叉手向佛。以偈赞曰
摩竭鸯伽王 为快得善利
身被宝珠铠 世尊出其土
威德动三千 名显如雪山
如莲花开敷 香气甚微妙
今睹佛光明 如日之初出
如月游虚空 无有诸云翳
世尊亦如是 光照于世间
观如来智慧 犹闇睹锭镣
施众以明眼 决了诸疑惑
时。五百隶车闻此偈已。复告并[既/食]。汝可重说
尔时。并[既/食]即于佛前再三重说。时。五百隶车闻重说偈已。各脫宝衣。以施并[既/食]。并[既/食]即以宝衣奉上如来。佛愍彼故。即为納受
尔时。世尊告毗舍离诸隶车曰。世有五宝甚为难得。何等为五。一者如来.至真出现于世。甚为难得。二者如来正法能演说者。此人难得。三者如来演法能信解者。此人难得。四者如来演法能成就者。此人难得。五者嶮危救厄知反复者。此人难得。是谓五宝为难得也
时。五百隶车闻佛示教利喜已。即白佛言。唯愿世尊及诸弟子明受我请
佛告隶车。卿已请我。我今便为得供养已。菴婆婆梨女先已请讫
时。五百隶车闻菴婆婆梨女已先请佛。各振手而言。吾欲供养如来。而今此女已夺我先。即从座起。头面礼佛。绕佛三匝。各自还归
时。菴婆婆梨女即于其夜种种供办。明日时到。世尊即与千二百五十比丘整衣持钵。前后围绕。诣彼请所。就座而坐。时。菴婆婆梨女即设上饌。供佛及僧。食讫去钵。并除机案。时。女手执金瓶。行澡水毕。前白佛言。此毗耶离城所有园观。我园最胜。今以此园贡上如来。哀愍我故。愿垂納受
佛告女曰。汝可以此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所以然者。如来所有园林.房舍.衣钵六物。正使诸魔.释.梵.大神力天。无有能堪受此供者。时。女受教。即以此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佛愍彼故。即为受之。而说偈言
起塔立精舍  园果施清涼
桥船以渡人  旷野施水草
及以堂阁施  其福日夜增
戒具清净者  彼必到善方
时。菴婆婆梨女取一小牀于佛前坐。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大患。秽污不净。上漏为碍。出要为上。尔时。世尊知彼女意柔软和悅。荫盖微薄。易可开化。如诸佛法。即为彼女说苦圣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
时。菴婆婆梨女信心清净。譬如净洁白氈易为受色。即于座上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见法得法。决定正住。不墮恶道。成就无畏。而白佛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再三。唯愿如来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夷。自今已后。尽寿不杀.不盗.不邪淫.不欺.不饮酒。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捨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尔时。世尊于毗舍离。随宜住已。告阿难言。汝等皆严。吾欲诣竹林丛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大众侍从世尊。路由跋祇。至彼竹林
时。有婆罗门名毗沙陀耶。闻佛与诸大众诣此竹林。默自思念。此沙门瞿昙。名德流布。闻于四方。十号具足。于诸天.释.梵若.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深奧。梵行具足。如此真人。宜往瞻睹
时。婆罗门出于竹丛。往诣世尊。问讯讫。一面坐。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婆罗门闻已欢喜。即请世尊及诸大众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婆罗门知已许可。即从座起。绕佛而归。即于其夜。供设饮食。明日时到。唯圣知之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大众围绕往诣彼舍。就座而坐。时。婆罗门设种种甘饌。供佛及僧。食讫去钵。行澡水毕。取一小牀于佛前坐。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而作颂曰
若以饮食  衣服臥具
施持戒人  则获大果
此为真伴  终始相随
所至到处  如影随形
是故种善  为后世粮
福为根基  众生以安
福为天护  行不危嶮
生不遭难  死则上天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说微妙法。示教利喜已。从座而去。
于时彼土谷贵饥馑。乞求难得。佛告阿难。勅此国內现诸比丘尽集讲堂
对曰。唯然。即承教旨。宣令远近普集讲堂
是时。国內大众皆集。阿难白佛言。大众已集。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诣于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此土饥馑。乞求难得。汝等宜各分部。随所知识。诣毗舍离及越祇国。于彼安居。可以无乏。吾独与阿难于此安居。所以然者。恐有短乏。是时。诸比丘受教即行。佛与阿难独留
于后夏安居中。佛身疾生。举体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举身痛甚。而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则非我宜。今当精勤自力以留寿命
尔时。世尊于静室出。坐清涼处。阿难见已。速疾往诣。而白佛言。今观尊颜。疾如有损
阿难又言。世尊有疾。我心惶惧。忧结荒迷。不识方面。气息未绝。犹少醒悟。默思。如来未即灭度。世眼未灭。大法未损。何故今者不有教令于众弟子乎
佛告阿难。众僧于我有所须耶。若有自言。我持众僧。我摄众僧。斯人于众应有教命。如来不言。我持于众。我摄于众。豈当于众有教令乎。阿难。我所说法。內外已讫。终不自称所见通达。吾已老矣。年粗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是故。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阿难。比丘观內身精勤无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观外身.观內外身。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谓。阿难。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佛告阿难。吾灭度后。能有修行此法者。则为真我弟子第一学者。
佛告阿难。俱至遮婆罗塔
对曰。唯然
如来即起。著衣持钵。诣一树下。告阿难。敷座。吾患背痛。欲于此止
对曰。唯然。寻即敷座
如来坐已。阿难敷一小座于佛前坐。佛告阿难。诸有修四神足。多修习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余。阿难。佛四神足已多修行。专念不忘。在意所欲。如来可止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尔时。阿难默然不对。如是再三。又亦默然。是时阿难为魔所蔽。曚曚不悟。佛三现相而不知请
佛告阿难。宜知是时。阿难承佛意旨。即从座起。礼佛而去。去佛不远。在一树下静意思惟
其间未久。时魔波旬来白佛。佛意无欲。可般涅槃。今正是时。宜速灭度
佛告波旬。且止。且止。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涅槃。须我诸比丘集。又能自调。勇捍无怯。到安隐处。逮得己利。为人导师。演布经教。显于句义。若有异论。能以正法而降伏之。又以神变。自身作证。如是弟子皆悉未集。又诸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普皆如是。亦复未集。今者要当广于梵行。演布觉意。使诸天人普见神变
时。魔波旬复白佛言。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我时至世尊所。劝请如来可般涅槃。今正是时。宜速灭度。尔时。如来即报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涅槃。须我诸弟子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乃取灭度。佛今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今正是时。何不灭度。
佛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时不久住也。是后三月。于本生处拘尸那竭娑罗园双树间。当取灭度。时。魔即念。佛不虛言。今必灭度。欢喜踊跃。忽然不现
魔去未久。佛即于遮婆罗塔。定意三昧。捨命住寿。当此之时。地大震动。举国人民莫不惊怖。衣毛为竖。佛放大光。澈照无穷。幽冥之处。莫不蒙明。各得相见。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有无二行中  吾今捨有为
內专三昧定  如鸟出于卵
尔时。贤者阿难心惊毛竖。疾行诣佛。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在哉。世尊。地动乃尔。是何因缘
佛告阿难。凡世地动。有八因缘。何等八。夫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有时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动。是为一也。复次。阿难。有时得道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动。是为二也。复次。阿难。若始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地为大动。是为三也。复次。阿难。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动。是为四也。复次。阿难。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当于此时。地大震动。是为五也。复次。阿难。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所不能转。则普地动。是为六也。复次。阿难。佛教将毕。专念不乱。欲捨性命。则普地动。是为七也。复次。阿难。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振动。是为八也。以是八因缘。令地大动。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上二足尊  照世大沙门
阿难请天师  地动何因缘
如来演慈音  声如迦毗陵
我说汝等听  地动之所由
地因水而止  水因风而住
若虛空风起  则地为大动
比丘比丘尼  欲试神足力
山海百草木  大地皆震动
释梵诸尊天  意欲动于地
山海诸鬼神  大地为震动
菩萨二足尊  百福相已具
始入母胎时  地则为大动
十月处母胎  如龙臥茵蓐
初从右胁生  时地则大动
佛为童子时  消灭使缘缚
成道胜无量  地则为大动
升仙转法轮  于鹿野苑中
道力降伏魔  则地大为动
天魔频来请  劝佛般泥洹
佛为捨性命  地则为大动
人尊大导师  神仙尽后有
难动而取灭  时地则大动
净眼说诸缘  地动八事动
有此亦有余  时地皆震动
佛告阿难。世有八众。何谓八。一曰刹利众。二曰婆罗门众。三曰居士众。四曰沙门众。五曰四天王众。六曰忉利天众。七曰魔众。八曰梵天众。我自忆念。昔者。往来与刹利众坐起言语。不可称数。以精进定力。在所能现。彼有好色。我色胜彼。彼有妙声。我声胜彼。彼辞我退。我不辞彼。彼所能说。我亦能说。彼所不能。我亦能说。阿难。我广为说法。示教利喜已。即于彼没。彼不知我是天.是人。如是至梵天众。往返无数。广为说法。而莫知我谁。
阿难白佛言。甚奇。世尊。未曾有也。乃能成就如是
佛言。如是微妙希有之法。阿难。甚奇。甚特。未曾有也。唯有如来能成此法
又告阿难。如来能知受起.住.灭。想起.住.灭。观起.住.灭。此乃如来甚奇甚特未曾有法。汝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阿难。俱诣香塔。在一树下。敷座而坐
佛告阿难。香塔左右现诸比丘。普勅令集讲堂
阿难受教。宣令普集。阿难白佛。大众已集。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即诣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证。成最正觉。谓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汝等宜当于此法中和同敬顺。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我法中宜勤受学。共相炽然。共相娛乐。比丘当知我于此法自身作证。布现于彼。谓貫经.祇夜经.受记经.偈经.法句经.相应经.本缘经.天本经.广经.未曾有经.证喻经.大教经。汝等当善受持。称量分別。随事修行。所以者何。如来不久。是后三月当般泥洹
诸比丘闻此语已。皆悉愕然。殒绝迷荒。自投于地。举声大呼曰。一何驶哉。佛取灭度。一何痛哉。世间眼灭。我等于此。已为长衰。或有比丘悲泣躃踊。宛转[口*睪]咷。不能自胜。犹如斩蛇。宛转迴遑。莫知所奉
佛告诸比丘曰。汝等且止。勿怀忧悲。天地人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我亦先说恩爱无常。合会有离。身非己有。命不久存。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我今自在  到安隐处
和合大众  为说此义
吾年老矣  余命无几
所作已办  今当捨寿
念无放逸  比丘戒具
自摄定意  守护其心
若于我法  无放逸者
能灭苦本  尽生老死
又告比丘。吾今所以诫汝者何。天魔波旬向来请我。佛意无欲。可般泥洹。今正是时。宜速灭度。我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时。须我诸比丘集。乃至诸天普见神变。波旬复言。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河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佛道。我时白佛。佛意无欲。可般泥洹。今正是时。宜速灭度。尔时。如来即报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灭度。须我诸弟子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乃取灭度。今者如来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今正是时。宜可灭度。我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时。不久住也。是后三月当般涅槃。时。魔即念。佛不虚言。今必灭度。欢喜踊跃。忽然不现。魔去未久。即于遮波罗塔。定意三昧。舍命住寿。当此之时。地大震动。天人惊怖。衣毛为竖。佛放大光。彻照无穷。幽冥之处。莫不蒙明。各得相见。我时颂曰
內专三昧定  如鸟出于卵
尔时。贤者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长跪叉手白佛言。唯愿世尊留住一劫。勿取灭度。慈愍众生。饶益天人
尔时。世尊默然不对。如是三请。佛告阿难。汝信如来正觉道不
对曰。唯然。实信
佛言。汝若信者。何故三来触娆我为。汝亲从佛闻。亲从佛受。诸有能修四神足。多修习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余。佛四神足已多习行。专念不忘。在意所欲。可止不死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尔时。何不重请。使不灭度。再闻尚可。乃至三闻。犹不劝请留住一劫。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今汝方言。豈不愚耶。吾三现相。汝三默然。汝于尔时。何不报我。如来可止一劫。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且止。阿难。吾已捨性命。已弃已吐。欲使如来自违言者。无有是处。譬如豪贵长者。吐食于地。宁当复有肯还取食不
对曰。不也
如来亦然。已捨已吐。豈当复自还食言乎。
佛告阿难俱诣菴婆罗村。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跋祇到菴婆罗村。在一山林。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说戒.定.慧。修戒获定。得大果报。修定获智。得大果报。修智心净。得等解脫。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于菴婆罗村。随宜住已
佛告阿难。汝等皆严。当诣瞻婆村.揵茶村.婆梨婆村及诣負弥城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跋祇渐至他城。于負弥城北。止尸舍婆林
佛告诸比丘。当与汝等说四大教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何谓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诸贤。我于彼村.彼城.彼国。躬从佛闻。躬受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毀。当于诸经推其虛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捨。此为第一大教法也
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和合众僧.多闻耆旧。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毀。当于诸经推其虛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彼众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持此。莫为人说。当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者何。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捨。此为第二大教法也
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众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毀。当于诸经推其虛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众多比丘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捨。是为第三大教法也
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毀。当于诸经推其虛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一比丘所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法.依律。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当勤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捨。是为第四大教法也。
尔时。世尊于负弥城随宜住已。告贤者阿难俱诣波婆城。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末罗至波婆城闍头园中。时。有工师子。名曰周那。闻佛从彼末罗来至此城。即自严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佛渐为周那说法正化。示教利喜。周那闻佛说法。信心欢喜。即请世尊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周那知佛许可。即从座起。礼佛而归。寻于其夜供设饭食。明日时到。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法服持钵。大众围绕。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那寻设饮食。供佛及僧。別煮栴檀树耳。世所奇珍。独奉世尊
佛告周那。勿以此耳与诸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辄与。时。彼众中有一长老比丘。晚暮出家。于其座上以余器取
尔时。周那见众食讫。并除钵器。行澡水毕。即于佛前以偈问曰
敢问大圣智  正觉二足尊
善御上调伏  世有几沙门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如汝所问者  沙门凡有四
志趣各不同  汝当识別之
一行道殊胜  二善说道义
三依道生活  四为道作秽
何谓道殊胜  善说于道义
依道而生活  有为道作秽
能度恩爱刺  入涅槃无疑
超越天人路  说此道殊胜
善解第一义  说道无垢秽
慈仁决众疑  是为善说道
善敷演法句  依道以自生
遙望无垢场  名依道生活
內怀于奸邪  外像如清白
虛诳无成实  此为道作秽
云何善恶俱  净与不净杂
相似现外好  如铜为金涂
俗人遂见此  谓圣智弟子
余者不尽尔  勿捨清净信
一人持大众  內浊而外清
现闭奸邪迹  而实怀放荡
勿视外容貌  卒见便亲敬
现闭奸邪迹  而实怀放荡
尔时。周那取一小座于佛前坐。渐为说法。示教利喜已。大众围绕。侍从而还。中路止一树下。告阿难言。吾患背痛。汝可敷座
对曰。唯然。寻即敷座。世尊止息。时。阿难又敷一小座于佛前坐
佛告阿难。向者周那无悔恨意耶。设有此意。为由何生
阿难白佛言。周那设供。无有福利。所以者何。如来最后于其舍食便取涅槃
佛告阿难。勿作是言。勿作是言。今者周那为获大利。为得寿命。得色。得力。得善名誉。生多财宝。死得生天。所欲自然。所以者何。佛初成道能施食者。佛临灭度能施食者。此二功德正等无异。汝今可往语彼周那。我亲从佛闻。亲受佛教。周那设食。今获大利。得大果报
时。阿难承佛教旨。即诣彼所。告周那曰。我亲从佛闻。亲从佛受教。周那设食。今获大利。得大果报。所以然者。佛初得道能饭食者。及临灭度能饭食者。此二功德正等无异
周那舍食已  始闻如此言
如来患甚笃  寿行今将讫
虽食栴檀耳  而患犹更增
抱病而涉路  渐向拘夷城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小复前行。诣一树下。又告阿难。吾背痛甚。汝可敷座
对曰。唯然。寻即敷座。如来止息。阿难礼佛足已。在一面坐
时。有阿罗汉弟子。名曰福贵。于拘夷那竭城向波婆城。中路见佛在一树下。容貌端正。诸根寂定。得上调意第一寂灭。譬如大龙。亦如澄水。清净无秽。见已欢喜。善心生焉。即到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出家之人在清净处。慕乐闲居。甚奇特也。有五百乘车经过其边。而不闻见。我师一时在拘夷那竭城.波婆城。二城中间道側树下。静默而坐。时有五百乘车经过其边。车声轰轰觉而不闻。是时。有人来问我师。向群车过。宁见不耶。对曰。不见。又问。闻耶。对曰。不闻。又问。汝在此耶。在余处耶。答曰。在此。又问。汝醒悟耶。答曰。醒悟。又问。汝为觉寐。答曰。不寐。彼人默念。是希有也。出家之人专精乃尔。车声轰轰觉而不闻。即语我师曰。向有五百乘车从此道过。车声振动。尚自不闻。豈他闻哉。即为作礼。欢喜而去
佛告福贵。我今问汝。随意所答。群车振动觉而不闻。雷动天地觉而不闻。何者为难
福贵白佛言。千万车声。豈等雷电。不闻车声未足为难。雷动天地觉而不闻。斯乃为难
佛告福贵。我于一时游阿越村。在一草庐。时有异云暴起。雷电霹雳。杀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人众大聚。时。我出草庐。彷徉经行。彼大众中有一人来至我所。头面礼足。随我经行。我知而故问。彼大众聚何所为耶。其人即问。佛向在何所。为觉寐耶。答曰。在此。时不寐也。其人亦叹希闻得定如佛者也。雷电霹雳。声聒天地。而独寂定觉而不闻。乃白佛言。向有异云暴起。雷电霹雳。杀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彼
大众聚。其正为此。其人心悦即得法喜。礼佛而去。
尔时。福贵被二黃疊。价直百千。即从座起。长跪叉手而白佛言。今以此疊奉上世尊。愿垂納受
佛告福贵。汝以一疊施我。一施阿难。尔时。福贵承佛教旨。一奉如来。一施阿难。佛愍彼故。即为納受。时。福贵礼佛足已。于一面坐。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大患.不净.秽污。上漏为碍。出要为上
时。佛知福贵意。欢喜柔软。无诸盖.缠。易可开化。如诸佛常法。即为福贵说苦圣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时。福贵信心清净。譬如净洁白疊。易为受色。即于座上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见法得法。决定正住。不墮恶道。成就无畏。而白佛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如来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尽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
又白佛言。世尊。游化若诣波婆城。唯愿屈意过贫聚中。所以然者。欲尽有家饮食.床卧.衣服.汤药。奉献世尊。世尊受已。家内获安。
佛言。汝所言善
尔时。世尊为福贵说法。示教利喜已。即从座起。头面礼足。欢喜而去。
其去未久。阿难寻以黃疊奉上如来。如来哀愍。即为受之。被于身上。尔时。世尊颜貌纵容。威光炽盛。诸根清净。面色和悅。阿难见已。默自思念。自我得侍二十五年。未曾见佛面色光泽。发明如金。即从座起。右膝著地。叉手合掌。前白佛言。自我得侍二十五年。未曾见佛光色如金。不审何缘。愿闻其意
佛告阿难。有二因缘。如来光色有殊于常。一者佛初得道。成无上正真觉时。二者临欲灭度。捨于性命般涅槃时。阿难。以此二缘。光色殊常。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金色衣光悅  细软极鮮净
福贵奉世尊  如雪白毫光
佛命阿难。吾渴欲饮。汝取水来
阿难白言。向有五百乘车于上流渡。水浊未清。可以洗足。不中饮也
如是三勅。阿难。汝取水来
阿难白言。今拘孙河去此不远。清冷可饮。亦可澡浴
时。有鬼神居在雪山。笃信佛道。即以钵盛八种净水。奉上世尊。佛愍彼故。寻为受之。而说颂曰
佛以八种音  勅阿难取水
吾渴今欲饮  饮已诣拘尸
柔软和雅音  所言悅众心
給侍佛左右  寻白于世尊
向有五百车  截流渡彼岸
浑浊于此水  饮恐不便身
拘留河不远  水美甚清冷
往彼可取饮  亦可澡浴身
雪山有鬼神  奉上如来水
饮已威势強  众中师子步
其水神龙居  清澄无浊秽
圣颜如雪山  安詳度拘孙
尔时。世尊即诣拘孙河。饮已澡浴。与众而去。中路止息在一树下。告周那曰。汝取僧伽梨四牒而敷。吾患背痛。欲暂止息。周那受教。敷置已讫。佛坐其上。周那礼已。于一面坐。而白佛言。我欲般涅槃。我欲般涅槃
佛告之曰。宜知是时。于是。周那即于佛前便般涅槃。佛时颂曰
佛趣拘孙河  清涼无浊秽
人中尊入水  澡浴度彼岸
大众之原首  教勅于周那
吾今身疲极  汝速敷臥具
周那寻受教  四牒衣而敷
如来既止息  周那于前坐
即白于世尊  我欲取灭度
无爱无憎处  今当到彼方
无量功德海  最胜告彼曰
汝所作已办  今宜知是时
见佛已听许  周那倍精勤
灭行无有余  如灯尽火灭
时。阿难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佛灭度后。葬法云何
佛告阿难。汝且默然。思汝所业。诸清信士自乐为之
时。阿难复重三启。佛灭度后。葬法云何
佛言。欲知葬法者。当如转轮圣王   阿难又白。转轮圣王葬法云何
佛告阿难。圣王葬法。先以香汤洗浴其体。以新劫贝周遍缠身。以五百张疊次如缠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槨中。栴檀香槨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维之。讫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剎悬缯。使国行人皆见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饶益。阿难。汝欲葬我。先以香汤洗浴。用新劫贝周遍缠身。以五百张疊次如缠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槨中。旃檀香槨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维之。讫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剎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生获福利。死得上天。于时。世尊重观此义。而说颂曰
阿难从坐起  长跪白世尊
如来灭度后  当以何法葬
阿难汝且默  思惟汝所行
国內诸清信  自当乐为之
阿难三请已  佛说转轮葬
欲葬如来身  疊裹內棺槨
四衢起塔庙  为利益众生
诸有礼敬者  皆获无量福
佛告阿难。天下有四种人。应得起塔。香花缯盖。伎乐供养。何等为四。一者如来应得起塔。二者辟支佛。三者声闻人。四者转轮王。阿难。此四种人应得起塔。香华缯盖。伎乐供养。尔时。世尊以偈说曰
佛应第一塔  辟支佛声闻
及转轮圣王  典领四域主
斯四应供养  如来之所记
佛辟支声闻  及转轮王塔
尔时。世尊告阿难。俱诣拘尸城。末罗双树间
对曰。唯然。即与大众围绕世尊。在道而行
有一梵志从拘尸城趣波婆城。中路遙见世尊颜貌端正。诸根寂定。见已欢喜。善心自生。前至佛所。问讯讫。一面住。而白佛言。我所居村去此不远。唯愿瞿昙于彼止宿。清旦食已。然后趣城
佛告梵志。且止。且止。汝今便为供养我已
时。梵志殷勤三请。佛答如初。又告梵志。阿难在后。汝可语意
时。梵志闻佛教已。即诣阿难。问讯已。于一面立。白阿难言。我所居村去此不远。欲屈瞿昙于彼止宿。清旦食已。然后趣城
阿难报曰。止。止。梵志。汝今已为得供养已
梵志复请。殷勤至三。阿难答曰。时既暑热。彼村远逈。世尊疲极。不足劳娆
尔时。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净眼前进路  疲极向双树
梵志遙见佛  速诣而稽首
我村今在近  哀愍留一宿
清旦设微供  然后向彼城
梵志我身倦  道远不能过
监藏者在后  汝可住语意
承佛教旨已  即诣阿难所
唯愿至我村  清旦食已去
阿难曰止止  时热不相赴
三请不遂愿  忧恼不悅乐
咄此有为法  流迁不常住
今于双树间  灭我无漏身
佛辟支声闻  一切皆归灭
无常无撰择  如火焚山林
尔时。世尊入拘尸城。向本生处末罗双树间。告阿难曰。汝为如来于双树间敷置床座。使头北首。面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当久住北方
对曰。唯然。即敷座。令北首
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胁如师子王。累足而臥
时。双树间所有鬼神笃信佛者。以非时花布散于地。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此双树神以非时华供养于我。此非供养如来
阿难白言。云何名为供养如来
语阿难。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佛观此义。而说颂曰
佛在双树间  偃臥心不乱
树神心清净  以花散佛上
阿难白佛言  齐何名供养
受法而能行  觉华而为供
紫金华如轮  散佛未为供
阴界入无我  乃名第一供
尔时。梵摩那在于佛前执扇扇佛。佛言。汝却。勿在吾前
时。阿难默自思念。此梵摩那常在佛左右。供給所须。当尊敬如来。视无厌足。今者末后须其瞻视。乃命使却。意将何因。于是。阿难即整衣服。前白佛言。此梵摩那常在佛左右。供給所须。当尊敬如来。视无厌足。今者末后须其瞻视。而命使却。将有何因
佛告阿难。此拘尸城外有十二由旬。皆是诸大神天之所居宅。无空缺处。此诸大神皆嫌此比丘当佛前立。今佛末后垂当灭度。吾等诸神。冀一奉觐。而此比丘有大威德。光明映蔽。使我曹等不得亲近礼拜供养。阿难。我以是缘。故命使却
阿难白佛。此尊比丘本积何德。修何行业。今者威德乃如是乎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毗婆尸。时此比丘以欢喜心。手执草炬。以照彼塔。由此因缘。使今威光上澈二十八天。诸天神光所不能及。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叉手而白佛言。莫于此鄙陋小城荒毀之土取灭度也。所以者何。更有大国瞻婆大国.毗舍离国.王舍城.婆祇国.舍卫国.迦维罗卫国.波罗[木*奈]国。其土人民众多。信乐佛法。佛灭度已。必能恭敬供养舍利
佛言。止。止。勿造斯观。无谓此土以为鄙陋。所以者何。昔者。此国有王名大善见。此城时名拘舍婆提。大王之都城。长四百八十里。广二百八十里。是时。谷米丰贱。人民炽盛。其城七重。绕城栏楯亦复七重。雕文刻镂。间悬宝鈴。其城下基深三仞。高十二仞。城上楼观高十二仞。柱围三仞。金城银门。银城金门。琉璃城水精门。水精城瑠璃门
其城周圆四宝庄严。间错栏楯亦以四宝。金楼银鈴。银楼金鈴。宝壍七重。中生莲花。优钵罗花.钵头摩花.俱物头花.分陀利花。下有金沙布现其底。俠道两边生多隣娑树。其金树者。银叶花实。其银树者。金叶花实。水精树者。琉璃花实。琉璃树者。水精花实。多隣树间有众浴池。清流深潭。洁净无秽。以四宝砖间砌其边。金梯银蹬。银梯金蹬。琉璃梯金蹬。琉璃梯陛水精为蹬。水精梯陛琉璃为蹬。周匝栏楯。辽绕相承。其城处处生多隣树。其金树者。银叶花实。其银树者。金叶花实。水精树者。瑠璃花实。瑠璃树者。水精花实。树间亦有四种宝池。生四种花。街巷齐整。行伍相当。风吹众花。紛紛路侧。微风四起。吹诸宝树。出柔软音。犹如天乐。其国人民。男女大小。共游树间。以自娱乐。其国常有十种声。贝声.鼓声.波罗声.歌声.舞声.吹声.象声.马声.车声.饮
食戏笑声。
尔时。大善见王七宝具足。王有四德。主四天下。何谓七宝。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绀马宝。四.神珠宝。五.玉女宝。六.居士宝。七.主兵宝。云何善见大王成就金轮宝。王常以十五日月满时。沐浴香汤。升高殿上。彩女围绕。自然轮宝忽现在前。轮有千辐。光色具足。天匠所造。非世所有。真金所成。轮径丈四。大善见王默自念言。我曾从先宿诸旧闻如是语。剎利王水澆头种。以十五日月满时。沐浴香汤。升宝殿上。彩女围绕。自然金轮忽现在前。轮有千辐。光色具足。天匠所造。非世所有。真金所成。轮径丈四。是则名为转轮圣王。今此轮现。将无是耶。今我宁可试此轮宝
时。大善见王即召四兵。向金轮宝偏露右臂。右膝著地。以右手摩抆金轮。语言。汝向东方。如法而转。勿违常则。轮即东转。时。善见王即将四兵随其后行。金轮宝前有四神引导。轮所住处。王即止驾。尔时。东方诸小国王见大王至。以金钵盛银粟。银钵盛金粟。来趣王所。拜首白言。善来。大王。今此东方土地丰乐。人民炽盛。志性仁和。慈孝中顺。唯愿圣王于此治政。我等当给使左右。承受所宜。当时。善见大王语小王言。止。止。诸贤。汝等则为供养我已。但当以正法治。勿使偏枉。无令国內有非法行。此即名曰我之所治
时。诸小王闻此教已。即从大王巡行诸国。至东海表。次行南方.西方.北方。随轮所至。其诸国王各献国土。如东方诸小王。此时。善见王既随金轮。周行四海。以道开化。安慰民庶。已还本国拘舍婆城。时。金轮宝在宮门上虛空中住。大善见王踊跃而言。此金轮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金轮宝成就
云何善见大王成就白象宝。时。善见大王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象宝忽现在前。其毛纯白。七处平住。力能飞行。其首杂色。六牙纤[月*庸]。真金间填。时王见已。念言。此象贤良。若善调者。可中御乘。即试调习。诸能悉备。时。善见大王欲自试象。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时已还。时。善见王踊跃而言。此白象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象宝成就
云何善见大王成就马宝。时。善见大王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马宝忽现在前。绀青色。朱髦尾。头頸如象。力能飞行。时王见已。念言。此马贤良。若善调者。可中御乘。即试调习。诸能悉备。时。善见王欲自试马宝。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时已还。时。善见王踊跃而言。此绀马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绀马宝成就
云何善见大王神珠宝成就。时。善见大王于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神珠忽现在前。质色清澈。无有瑕秽。时王见已。言。此珠妙好。若有光明。可照宮內。时。善见王欲试此珠。即召四兵。以此宝珠置高幢上。于夜冥中齐幢出城。其珠光明。照诸军众。犹如昼日。于军众外周匝。复能照一由旬。现城中人皆起作务。谓为是昼。时。王善见踊跃而言。今此神珠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神珠宝成就
云何善见大王成就玉女宝。时。玉女宝忽然出现。颜色从容。面貌端正。不长不短。不粗不细。不白不黑。不剛不柔。冬则身温。夏则身涼。举身毛孔出栴檀香。口出优钵罗华香。言语柔软。举动安详。先起后坐。不失宜则。时。王善见清净无著。心不暂念。况复亲近。时。王善见踊跃而言。此玉女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玉女宝成就
云何善见大王居士宝成就。时。居士丈夫忽然自出。宝藏自然。财富无量。居士宿福。眼能彻视地中伏藏。有主无主。皆悉见知。其有主者。能为拥护。其无主者。取给王用。时。居士宝往白王言。大王。有所给与。不足为忧。我自能办。时。善见王欲试居士宝。即饬严船于水游戏。告居士曰。我须金宝。汝速与我。居士报曰。大王小待。须至岸上。王寻逼言。我停须用。正今得来。时。居士宝被王严饬。即于船上长跪。以右手内着水中。水中宝瓶随手而出。如虫缘树。彼居士宝。亦复如是。内手水中。宝缘手出。充满船上。而白王言。向须宝用。为须几许。时。王善见语居士言。止。止。吾无所须。向相试耳。汝今便为供养我已。时。彼居士闻王语已。寻以宝物还投水中。时。善见王踊跃而言。此居士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居士宝成就。
云何善见大王主兵宝成就。时。主兵宝忽然出现。智谋雄猛。英略独决。即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討罰。王不足忧。我自能办。时。善见大王欲试主兵宝。即集四兵而告之曰。汝今用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严者严。已严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时。主兵宝闻王语已。即令四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严者严。已严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时。善见王踊跃而言。此主兵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阿难。是为善见转轮圣王成就七宝
何谓四神德。一者长寿不夭。无能及者。二者身强无患。无能及者。三者颜貌端正。无能及者。四者宝藏盈溢。无能及者。是为转轮圣王成就七宝及四功德
阿难。时。善见王久乃命驾。出游后园。寻告御者。汝当善御。安详而行。所以然者。吾欲谛观国土人民安乐无患。时。国人民路次观者。复语侍人。汝且徐行。吾欲谛观圣王威颜。阿难。时。善见王慈育民物。如父爱子。国民慕王。如子仰父。所有珍奇尽以贡王。愿垂纳受。在意所与。时王报曰。且止。诸人。吾自有宝。汝可自用。复于异时。王作是念。我今宁可造作宫观。适生是意。时国人民诣王善见。各白王言。我今为王造作宫殿。王报之曰。我今以为得汝供养。我有宝物。自足成办。时。国人民复重启王。我欲与王造立宫殿。王告人民。随汝等意。时。诸人民承王教已。即以八万四千两车。载金而来。诣拘舍婆城。造立法殿。时。第二忉利妙匠天子默自思念。唯我能堪与善见王起正法殿。
阿难。时。妙匠天造法殿。长六十里。广三十里。四宝庄严。下基平整。七重宝砖以砌其阶。其法殿柱有八万四千。金柱银栌。银柱金栌。琉璃.水精栌柱亦然。绕殿周匝。有四栏楯。皆四宝成。又四阶陛亦四宝成。其法殿上有八万四千宝楼。其金楼者银为戶牖。其银楼者金为戶牖。水精.琉璃戶亦然。金楼银床。银楼金床。綩綖细软。金缕织成。布其座上。水精.琉璃楼床亦然。其殿光明。眩曜人目。犹日盛明。无能视者。时。善见王自生念言。我今可于是殿左右起多隣园池。即造园池。纵广一由旬
又复自念。于法殿前造一法池。寻即施造。纵广一由旬。其水清澄。洁净无秽。以四宝砖廁砌其下。绕池四边。栏楯周匝。皆以黃金.白银.水精.琉璃四宝合成。其池中水生众杂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俱物头华.分陀利华。出微妙香。芬馥四散。其池四面陆地生华。阿醯物多华.瞻蔔华.波罗罗华.须曼陀华.婆师迦华.檀俱摩梨华。使人典池。诸行过者将入洗浴。呦非鍥觥K嬉馑P霛{与漿。须食与食。衣服.车马.香华.财宝。不逆人意
阿难。时。善见王有八万四千象。金银校饰。络用宝珠。齐象王为第一。八万四千马。金银校饰。络用宝珠。力马王为第一。八万四千车。师子革络。四宝庄严。金轮宝为第一。八万四千珠。神珠宝为第一。八万四千玉女。玉女宝为第一。八万四千居士。居士宝为第一。八万四千剎利。主兵宝为第一。八万四千城。拘尸婆提城为第一。八万四千殿。正法殿为第一。八万四千楼。大正楼为第一。八万四千床。皆以黃金.白银.众宝所成。氍[毯-炎+数]毾[毯-炎+登]。綩綖细软。以布其上。八万四千亿衣。初摩衣.迦尸衣.劫波衣为第一。八万四千种食。日日供设。味味各异
阿难。时。善见王八万四千象。乘齐象上。清旦出拘尸城。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须臾之间。还入城食。八万四千马。乘力马宝。清旦出游。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须臾之间。还入城食。八万四千车。乘金轮车。驾力马宝。清旦出游。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须臾之间。还入城食。八万四千神珠。以神珠宝。照于宫内。昼夜常明。八万四千玉女。玉女宝善贤给侍左右。八万四千居士。有所给与。任居士宝。八万四千刹利。有所讨罚。任主兵宝。八万四千城。常所治都。在拘尸城。八万四千殿。王所常止。在正法殿。八万四千楼。王所常止。在大正楼。八万四千座。王所常止。在颇梨座。以安禅故。八万四千亿衣。上妙宝饰。随意所服。以惭愧故。八万四千种食。王所常食。食自然饭。以知足故。
时。八万四千象来现。王时蹋蹈冲突。伤害众生。不可称数。时王念言。此象数来。多所损伤。自今而后。百年听现一象。如是转次百年现。一周而复始
尔时。佛告阿难。时王自念。我本积何功德。修何善本。今获果报。巍巍如是。复自思念。以三因缘。致此福报。何谓三。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禅思。以是因缘。今获大报。王复自念。我今已受人间福报。当复进修天福之业。宜自抑损。去离愦闹。隐处闲居。以崇道术。时。王即命善贤宝女。而告之曰。我今已受人间福报。当复进修天福之业。宜自抑损。去离愦闹。隐处闲居。以崇道术。女言。唯诺。如大王教。即[来*力]內外。绝于侍觐
时。王即升法殿。入金楼观。坐银御床。思惟贪淫欲.恶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第一禅。除灭觉.观。內信欢悅。撿心专一。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捨喜守护。专念不乱。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乐行。得第三禅。捨灭苦.乐。先除忧.喜。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得第四禅。时。善见王起银御床。出金楼观。诣大正楼。坐琉璃床。修习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周遍广普无二无量。除众结恨。心无嫉恶。静默慈柔以自娛乐。悲.喜.捨心。亦复如是
时。玉女宝默自念言。久违颜色。思一侍觐。今者宁可奉现大王。时。宝女善贤告八万四千诸彩女曰。汝等宜各沐浴香汤。严饰衣服。所以然者。我等久违颜色。宜一奉觐。诸女闻已。各严衣服。沐浴澡洁。时。宝女善贤又告主兵宝臣集四种兵。我等久违朝觐。宜一奉现。时。主兵臣即集四兵。白宝女言。四兵已集。宜知是时。于是。宝女将八万四千彩女。四兵导从。诣金多隣园。大众震动。声闻于王。王闻声已。临牕而观。宝女即前。戶侧而立
时。王见女。寻告之曰。汝止勿前。吾将出观。时。善见王起頗梨座。出大正楼。下正法殿。与玉女宝诣多隣园。就座而坐。时。善见王容颜光泽有踰于常。善贤宝女即自念言。今者大王色胜于常。是何异瑞。时。女寻白大王。今者颜色异常。将非异瑞。欲捨寿耶。今此八万四千象。白象宝为第一。金银交饰。珞用宝珠。自王所有。愿少留意。共相娛乐。勿便捨寿。孤弃万民。又八万四千马。力马王为第一。八万四千车。轮宝为第一。八万四千珠。神珠宝第一。八万四千女。玉女宝第一。八万四千居士。居士宝第一。八万四千剎利。主兵宝第一。八万四千城。拘尸城第一。八万四千殿。正法殿第一。八万四千楼。大正楼第一。八万四千座。宝饰第一。八万四千亿衣。柔软第一。八万四千种食。味味珍异。凡此众宝。皆王所有。愿少留意。共相娛乐。勿便捨寿。孤弃万民
时。善见王答宝女曰。自汝昔来恭奉于我。慈柔敬顺。言无粗漏今者何故。乃作此语。女白王曰。不审所白有何不顺。王告女曰。汝向所言。象马.宝车.金轮.宮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而劝我留。豈是顺耶。女白王言。不审慈顺当何以言。王告女曰。汝若能言。象马.宝车.金轮.宮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愿不恋著。以劳神思。所以然者。王命未几当就后世。夫生有死。合会有离。何有生此而永寿者。宜割恩爱以存道意。斯乃名曰敬顺言也
阿难。时。玉女宝闻王此教。悲泣[跳-兆+虎]啼。扪泪而言。象马.宝车.金轮.宮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愿不恋著。以劳神思。所以然者。王寿未几当就后世。夫生有死。合会有离。何有生此而永寿者。宜割恩爱以存道意
阿难。彼玉女宝抚此言顷。时善见王忽然命终。犹如壮士美饭一飡。无有苦恼。魂神上生第七梵天。其王善见死七日后。轮宝.珠宝自然不现。象宝.马宝.玉女宝.居士宝.主兵宝同日命终。城池.法殿.楼观.宝饰.金多隣园。皆变为土木
佛告阿难。此有为法。无常变易。要归磨灭。贪欲无厌。消散人命。恋著恩爱。无有知足。唯得圣智。谛见道者。尔乃知足。阿难。我自忆念。曾于此处六返。作转轮圣王。终措骨于此。今我成无上正觉。复捨性命。措身于此。自今已后。生死永绝。无有方土。措吾身处。此最后边。更不受有。
尔时。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处。娑罗园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告阿难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诸末罗。诸贤。当知如来夜半于娑罗园双树间当般涅槃。汝等可往咨问所疑。面受教诫。宜及是时。无从后悔
是时。阿难受佛教已。即从座起。礼佛而去。与一比丘垂泪而行。入拘尸城。见五百末罗以少因缘。集在一处
时。诸末罗见阿难来。即起作礼。于一面立。白阿难言。不审尊者今入此城。何甚晚暮。欲何作为
阿难垂泪言。吾为汝等。欲相饶益。故来相告。卿等当知。如来夜半当般涅槃。汝等可往咨问所疑。面受教诫。宜及是时。无从后悔
时。诸末罗闻是言已。举声悲号。宛转躃地。绝而复甦。譬如大树根拔。枝条摧折。同举声言。佛取灭度。何其驶哉。佛取灭度。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
是时。阿难慰劳诸末罗言。止。止。勿悲。天地万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而常存者。无有是处。佛不云乎。合会有离。生必有尽
时。诸末罗各相谓言。吾等还归。将诸家属。并持五百张白疊。共诣双树
时。诸末罗各归舍已。将诸家属。并持白疊。出拘尸城。诣双树间。至阿难所。阿难遙见。默自念言。彼人众多。若一一见佛。恐未周闻。佛先灭度。我今宁可使于前夜。同时见佛。即将五百末罗及其家属。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阿难前白佛言。某甲某甲诸末罗等及其家属。问讯世尊起居增损
佛报言。劳汝等来。当使汝等寿命延长。无病无痛。阿难乃能将诸末罗及其家属。使见世尊
时。诸末罗头面礼足。于一面坐。尔时。世尊为说无常。示教利喜。时。诸末罗闻法欢喜。即以五百张疊。奉上世尊。佛为受之。诸末罗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是时。拘尸城內。有一梵志。名曰须跋。年百二十。耆旧多智。闻沙门瞿昙今夜于双树间当取灭度。自念言。吾于法有疑。唯有瞿昙能解我意。今当及时自力而行。即于其夜。出拘尸城。诣双树间。至阿难所。问讯已。一面立。白阿难曰。我闻瞿昙沙门今夜当取灭度。故来至此。求一相见。我于法有疑。愿见瞿昙。一决我意。宁有闲暇得相见不
阿难报言。止。止。须跋。佛身有疾。无劳扰也
须跋固请。乃至再三。吾闻如来时一出世。如优昙钵花时时乃出。故来求现。欲决所疑。宁有闲暇暂相见不
阿难答如初。佛身有疾。无劳扰也
时。佛告阿难。汝勿遮止。听使来入。此欲决疑。无娆乱也。设闻我法。必得开解
阿难乃告须跋。汝欲觐佛。宜知是时
须跋即入。问讯已。一面坐。而白佛言。我于法有疑。宁有闲暇一决所滞不
佛言。恣汝所问
须跋即问。云何。瞿昙。诸有別众。自称为师。不兰迦叶.末伽梨憍舍利.阿浮陀翅舍金披罗.波浮迦旃.萨若毗耶梨弗.尼揵子。此诸师等。各有异法。瞿昙沙门能尽知耶。不尽知耶
佛言。止。止。用论此为。吾悉知耳。今当为汝说深妙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须跋受教。佛告之曰。若诸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须跋。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便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须跋。今我法中有八圣道。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外道异众无沙门果。尔时。世尊为须跋而说颂曰
我年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须跋我成佛  今已五十年
戒定智慧行  独处而思惟
今说法之要  此外无沙门
佛告须跋。若诸比丘皆能自摄者。则此世间罗汉不空
是时。须跋白阿难言。诸有从沙门瞿昙已行梵行。今行.当行者。为得大利。阿难。汝于如来所修行梵行。亦得大利。我得面觐如来。咨问所疑。亦得大利。今者。如来则为以弟子别而別我已 。
即白佛言。我今宁得于如来法中出家受具戒不?
佛告须跋。若有异学梵志于我法中修梵行者。当试四月。观其人行。察其志性。具诸威仪无漏失者。则于我法得受具戒。须跋。当知在人行耳
须跋复白言。外道异学于佛法中当试四月。观其人行。察其志性。具诸威仪无漏失者。乃得具戒。今我能于佛正法中四岁使役。具诸威仪。无有漏失。乃受具戒
佛告须跋。我先已说在人行耳
于是。须跋即于其夜。出家受戒。净修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得如实智。更不受有。时夜未久。即成罗汉。是为如来最后弟子。便先灭度而佛后焉
是时。阿难在佛后立。抚床悲泣。不能自胜。歔欷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曀。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学地。所业未成。而佛灭度。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阿难比丘今为所在。
时。诸比丘白如来曰。阿难比丘今在佛后抚床悲泣。不能自胜。歔欷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曀。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学地。所业未成。而佛灭度。
佛告阿难。止。止。勿忧莫悲泣也。汝侍我以来。身行有慈。无二无量。言行有慈。意行有慈。无二无量。阿难。汝供养我。功德甚大。若有供养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无及汝者。汝但精进。成道不久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诸佛给侍弟子亦如阿难。未来诸佛给侍弟子亦如阿难。然过去佛给侍弟子。语然后知。今我阿难。举目即知。如来须是。世尊须是。此是阿难未曾有法。汝等持之。转轮圣王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四。圣王行时。举国民庶皆来奉迎。见已欢喜。闻教亦喜。瞻仰威颜。无有厌足。转轮圣王若住.若坐。及与臥时。国內臣民尽来王所。见王欢喜。闻教亦喜。瞻仰威颜。无有厌足。是为转轮圣王四奇特法。今我阿难亦有此四奇特之法。何等四。阿难默然入比丘众。众皆欢喜。为众说法。闻亦欢喜。观其仪容。听其说法。无有厌足。复次。阿难默然至比丘尼众中.优婆塞众中.优婆夷众中。见俱欢喜。若与说法。闻亦欢喜。观其仪容。听其说法。无有厌足。是为阿难四未曾有奇特之法
尔时。阿难偏露右肩。右膝著地。而白佛言。世尊。现在四方沙门耆旧多智。明解经律。清德高行者来觐世尊。我因得礼敬。亲觐问讯。佛灭度后。彼不复来。无所瞻对。当如之何
佛告阿难。汝勿忧也。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三曰念佛转法轮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阿难。我般泥洹后。族姓男女念佛生时。功德如是。佛得道时。神力如是。转法轮时。度人如是。临灭度时。遗法如是。各诣其处。游行礼敬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佛告阿难。我般涅槃后。诸释种来。求为道者。当听出家。授具足戒。勿使留难。诸异学梵志来求为道。亦听出家受具足戒。勿试四月。所以者何。彼有异论。若小稽留。则生本见
尔时。阿难长跪叉手。前白佛言。阐怒比丘虏[悷-犬+邕]自用。佛灭度后。当如之何
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彼阐怒不顺威仪。不受教诫。汝等当共行梵檀罚。勅诸比丘不得与语。亦勿往返教授从事
是时。阿难复白佛言。佛灭度后。诸女人辈未受诲者。当如之何
佛告阿难。莫与相见
阿难又白。设相见者。当如之何
佛言。莫与共语
阿难又白。设与语者。当如之何
佛言。当自检心。阿难。汝谓佛灭度后。无复覆护。失所持耶。勿造斯观。我成佛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汝所持。阿难。自今日始。听诸比丘捨小小戒。上下相呼。当顺礼度。斯则出家敬顺之法
佛告诸比丘。汝等。若于佛.法.众有疑。于道有疑者。当速咨问。宜及是时。无从后悔。及吾现存。当为汝说。时诸比丘默然无言
佛又告曰。汝等。若于佛.法.众有疑。于道有疑。当速咨问。宜及是时。无从后悔。及吾现存。当为汝说。时。诸比丘又复默然
佛复告曰。汝等若自惭愧。不敢问者。当因知识。速来咨问。宜及是时。无从后悔。时。诸比丘又复默然
阿难白佛言。我信此众皆有净信。无一比丘疑佛.法.众。疑于道者
佛告阿难。我亦自知今此众中最小比丘皆见道迹。不趣恶道。极七往返。必尽苦际。尔时。世尊即记别千二百弟子所得道果
时。世尊披郁多罗僧。出金色臂。告诸比丘。汝等当观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尔时。世尊重观此义。而说偈言
右臂紫金色  佛现如灵瑞
去来行无常  现灭无放逸
是故。比丘。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于是。世尊即入初禅定。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四禅起。入空处定。从空处定起。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起。入不用定。从不用定起。入有想无想定。从有想无想定起。入灭想定
是时。阿难问阿那律。世尊已般涅槃耶
阿那律言。未也。阿难。世尊今者在灭想定。我昔亲从佛闻。从四禅起。乃般涅槃
于时。世尊从灭想定起。入有想无想定。从有想无想定起。入不用定。从不用定起。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起。入空处定。从空处定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第三禅。从三禅起。入第二禅。从二禅起。入第一禅。从第一禅起。入第二禅。从二禅起。入第三禅。从三禅起。入第四禅。从四禅起。佛般涅槃。
当于尔时。地大震动。诸天.世人皆大惊怖。诸有幽冥日月光明所不照处。皆蒙大明。各得相见。迭相谓言。彼人生此。彼人生此。其光普遍。过诸天光。
时。忉利天于虛空中。以文陀罗花.优钵罗.波头摩.拘摩头.分陀利花散如来上。及散众会。又以天末栴檀而散佛上。及散大众。佛灭度已。时梵天王于虛空中以偈颂曰
一切昏萌类  皆当捨诸阴
佛为无上尊  世间无等伦
如来大圣雄  有无畏神力
世尊应久住  而今般涅槃
尔时。释提桓因复作颂曰
阴行无有常  但为兴衰法
生者无不死  佛灭之为乐
尔时。毗沙门王复作颂曰
福树大丛林  无上福娑罗
受供之良田  双树间灭度
尔时。阿那律复作颂曰
佛以无为住 不用出入息
本由寂灭来 灵曜于是没
尔时。梵摩那比丘复作颂曰
不以懈慢心  约己修上慧
无著无所染  离爱无上尊
尔时。阿难比丘复作颂曰
天人怀恐怖  衣毛为之竖
一切皆成就  正觉取灭度
尔时。金毗罗神复作颂曰
世间失覆护  群生永盲冥
不复睹正觉  人雄释师子
尔时。密迹力士复作颂曰
今世与后世  梵世诸天人
更不复睹见  人雄释师子
尔时。佛母摩耶复作颂曰
佛生楼毗园  其道广流布
还到本生处  永弃无常身
尔时。双树神复作颂曰
何时当复以  非时花散佛
十力功德具  如来取灭度
尔时。娑罗园林神复作颂曰
此处最妙乐  佛于此生长
即此转法轮  又于此灭度
尔时。四天王复作颂曰
如来无上智  常说无常论
解群生苦缚  究竟入寂灭
尔时。忉利天王复作颂曰
于亿千万劫  求成无上道
解群生苦缚  究竟入寂灭
尔时。焰天王复作颂曰
此是最后衣  缠裹如来身
佛既灭度已  衣当何处施
尔时。兜率陀天王复作颂曰
此是末后身  阴界于此灭
无忧无喜想  无复老死患
尔时。化自在天王复作颂曰
佛于今后夜  偃右胁而臥
于此娑罗园  释师子灭度
尔时。他化自在天王复作颂曰
世间永衰冥  星王月奄坠
无常之所覆  大智日永翳
尔时。异比丘而作颂曰
是身如泡沫  危脆谁当乐
佛得金剛身  犹为无常坏
诸佛金剛体  皆亦归无常
速灭如少雪  其余复何冀
佛般涅槃已。时诸比丘悲恸殒绝。自投于地。宛转号啕。不能自胜。歔欷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翳。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譬如大树根拔。枝条摧折。又如斩蛇。宛转回遑。莫知所奉。
时。诸比丘亦复如是。悲恸殒绝。自投于地。宛转号啕。不能自胜。歔欷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翳。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
尔时。长老阿那律告诸比丘。止。止。勿悲。诸天在上。傥有在责
时。诸比丘问阿那律。上有几天
阿那律言。充满虛空。豈可計量。皆于空中徘徊骚扰。悲号躃踊。垂泪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翳。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譬如大树根拔。枝条摧折。又如斩蛇。宛转迴遑。莫知所奉。是时。诸天亦复如是。皆于空中徘徊骚扰。悲号躃踊。垂泪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翳。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
时。诸比丘竟夜达晓。讲法语已。阿那律告阿难言。汝可入城。语诸末罗。佛已灭度。所欲施作。宜及时为
是时。阿难即起。礼佛足已。将一比丘。涕泣入城。遙见五百末罗以少因缘。集在一处。诸末罗见阿难来。皆起奉迎。礼足而立。白阿难言。今来何早
阿难答言。我今为欲饶益汝故。晨来至此。汝等当知。如来昨夜已取灭度。汝欲施作。宜及时为
时。诸末罗闻是语已。莫不悲慟。扪泪而言。一何驶哉。佛般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
阿难报曰。止。止。诸君勿为悲泣。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佛已先说。生者有死。合会有离。一切恩爱。无常存者
时。诸末罗各相谓言。宜各还归。办诸香花及众伎乐。速诣双树。供养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烧香散华。伎乐供养。入东城门。遍诸里巷。使国人民皆得供养。然后出西城门。诣高显处而闍维之。时。诸末罗作此论已。各自还家。供办香华及众伎乐。诣双树间。供养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于床上。诸末罗等众来举床。皆不能胜
时。阿那律语诸末罗。汝等且止。勿空疲劳。今者诸天欲来举床
诸末罗曰。天以何意。欲举此床
阿那律曰。汝等欲以香花伎乐供养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烧香散花。伎乐供养。入东城门。遍诸里巷。使国人民皆得供养。然后出西城门。诣高显处而闍维之。而诸天意欲留舍利七日之中。香花伎乐。礼敬供养。然后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散花烧香。作众伎乐。供养舍利。入东城门。遍诸里巷。使国人民皆得供养。然后出城北门。渡凞连禅河。到天冠寺而闍维之。是上天意。使床不动
末罗曰。诺。快哉斯言。随诸天意
时。诸末罗自相谓言。我等宜先入城。街里街里。平治道路。扫洒烧香。还来至此。于七日中供养舍利。时。诸末罗即共入城。街里街里。平治道路。扫洒烧香。讫已出城。于双树间。以香花伎乐供养舍利。讫七日已。时日向暮举佛舍利置于床上。末罗童子奉举四角。擎持幡盖。烧香散花。作众伎乐。前后导从。安详而行
时。忉利诸天以文陀罗花.优钵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天末栴檀散舍利上。充满街路。诸天作乐。鬼神歌詠。时。诸末罗自相谓言。且置人乐。请设天乐供养舍利
于是。末罗奉床渐进。入东城门。止诸街巷。烧香散花。伎乐供养。时。有路夷末罗女笃信佛道。手擎金花。大如车轮。供养舍利。时。有一老母举声赞曰。此诸末罗为得大利。如来末后于此灭度。举国士民快得供养
时。诸末罗设供养已。出城北门。渡凞连禅河。到天冠寺。置床于地。告阿难曰。我等当复以何供养
阿难报曰。我亲从佛闻。亲受佛教。欲葬舍利者。当如转轮圣王葬法
又问阿难。转轮圣王葬法云何
答曰。圣王葬法。先以香汤洗浴其身。以新劫贝周遍缠身。五百张疊次如缠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槨中。栴檀香槨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维之。收拾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剎悬缯。使国行人皆见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饶益。阿难。汝欲葬我。先以香汤洗浴。用新劫贝周匝缠身。以五百张疊次如缠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槨中。栴檀香槨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维之。收检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剎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生获福利。死得上天。除得道者
时。诸末罗各相谓言。我等还城。供办葬具.香花.劫贝.棺槨.香油及与白疊。时。诸末罗即共入城。供办葬具已。还到天冠寺。以净香汤洗浴佛身。以新劫贝周匝缠身。五百张疊次如缠之。內身金棺。灌以香油。奉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槨中。栴檀木槨重衣其外。以众名香而[卄/积]其上
时。有末罗大臣名曰路夷。执大炬火。欲燃佛积。而火不燃。又有大末罗次前燃其积。又火不燃。时。阿那律语诸末罗言。止。止。诸贤。非汝所能。火灭不燃。是诸天意
末罗又问。诸天何故使火不燃
阿那律言。天以大迦叶将五百弟子从波婆国来。今在半道。及未闍维。欲见佛身。天知其意。故火不燃
末罗又言。愿遂此意
尔时。大迦叶将五百弟子从波婆国来。在道而行。遇一尼乾子手执文陀罗花。时。大迦叶遙见尼乾子。就往问言。汝从何来
报言。吾从拘尸城来
迦叶又言。汝知我师问乎
答曰。知
又问。我师存耶
答曰。灭度已来。已经七日。吾从彼来。得此天华。迦叶闻之。伥然不悅。时。五百比丘闻佛灭度。皆大悲泣。宛转号咷。不能自胜。扪泪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翳。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譬如大树根拔。枝条摧折。又如斩蛇。宛转迴遑。莫知所奉
时。彼众中有释种子。字拔难陀。止诸比丘言。汝等勿忧。世尊灭度。我得自在。彼者常言。当应行是。不应行是。自今已后。随我所为
迦叶闻已。伥然不悅。告诸比丘曰。速严衣钵。时诣双树。及未闍维。可得见佛
时。诸比丘闻大迦叶语已。即从座起。侍从迦叶。诣拘尸城。渡尼连禅河水。到天冠寺。至阿难所。问讯已。一面住。语阿难言。我等欲一面觐舍利。及未闍维。宁可见不
阿难答言。虽未闍维。难复可见。所以然者。佛身既洗以香汤缠以劫贝。五百张疊次如缠之。藏于金棺。置铁槨中。栴檀香槨重衣其外。以为佛身难 。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长阿含经·究罗檀头经第二十三

究罗檀头经第二十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俱萨罗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人间。至俱萨罗佉[少/兔]婆提婆罗门村北。止宿尸舍婆林中。

时。有婆罗门名究罗檀头。止佉[少/兔]婆提村。其村丰乐。人民炽盛。园观浴池。树木清涼。波斯匿王即封此村与究罗檀头婆罗门。以为梵分。此婆罗门七世已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毀。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別。世典幽微靡不综练。又能善于大人相法.瞻候吉凶.祭祀仪礼。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时。婆罗门欲设大祀。办五百特牛.五百牸牛.五百特犊.五百牸犊.五百羖羊.五百羯羊。欲以供祀。

时。佉[少/兔]婆提村诸婆罗门.长者.居士闻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从俱萨罗国人间遊行。至佉[少/兔]婆提村北尸舍林止。有大名称。流闻天下。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于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具足。梵行清净。如此真人。应往觐现。今我等宁可往共相见。作此语已。即便相率。出佉[少/兔]婆提村。队队相随。欲诣佛所。

时。究罗檀头婆罗门在高楼上。遙见众人队队相随。顾问侍者。彼诸人等。以何因缘队队相随。欲何所至。

侍者白言。我闻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于俱萨罗国遊行人间。诣佉[少/兔]婆提村北尸舍婆林中止。有大名称。流闻天下。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于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具足。梵行清净。此村诸婆罗门.长者.居士众聚相随。欲往问讯沙门瞿昙耳。

时。究罗檀头婆罗门即勅侍者。汝速持我声。往语诸人言。卿等小住。须待我往。当共俱诣沙门瞿昙。

时。彼侍者即承教命。往语诸人言。且住。须我往到。当共俱诣沙门瞿昙所。

诸人报使者言。汝速还白婆罗门。今正是时。宜共行也

侍者还白。诸人已住。言。今正是时。宜共行也。时。婆罗门即便下楼。出中门立。

时。有余婆罗门五百人在中门外坐。助究罗檀头施设大祀。见究罗檀头。皆悉起迎问言。大婆罗门。欲何所至。

报言。我闻有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于俱萨罗国人间遊行。诣佉[少/兔]婆提村北尸舍婆林。有大名称。流闻天下。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于诸天.世人.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人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具足。梵行清净。如此真人。宜往觐现。诸婆罗门。我又闻瞿昙知三种祭祀.十六祀具。今我众中先学旧识所不能知。我今欲大祭祀。牛羊已备。欲诣瞿昙问三种祭祀.十六祀具。我等得此祭祀法已。功德具足。名称远闻。

时。五百婆罗门白究罗檀头言。大师勿往。所以者何。彼应来此。此不应往。大师七世已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毀。若成此法者。彼应来此。此不应诣彼。

又言。大师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別。世典幽微无不综练。又能善于大人相法.瞻相吉凶.祭祀仪礼。成此法者。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又大师颜貌端正。得梵色像。成此法者。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又大师戒德增上。智慧成就。成就此法者。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又大师所言柔和。辩才具足。义味清净。成此法者。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

又大师为众导首。弟子众多。成此法者。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又大师常教授五百婆罗门。成此法者。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又大师四方学者皆来请受。问诸技术祭祀之法。皆能具答。成此法者。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又大师为波斯匿王及瓶沙王恭敬供养。成此法者。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又大师富有财宝。库藏盈溢。成此法者。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又大师智慧明达。所言通利。无有怯弱。成此法者。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大师若具足此十一法。彼应诣此。此不应诣彼。

时。究罗檀头言。如是。如是。如汝等言。我实有此德。非不有也。汝当复听我说。沙门瞿昙所成功德。我等应诣彼。彼不应来此。沙门瞿昙七世已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毀。彼成此法者。我等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颜貌端正。出剎利种。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生尊贵家。出家为道。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此。又沙门瞿昙光明具足。种姓真正。出家修道。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生财富家。有大威力。出家修道。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具贤圣戒。智慧成就。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善于言语。柔软和雅。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为众导师。弟子众多。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永灭欲爱。无有卒暴。忧畏已除。衣毛不竖。欢喜和悅。见人称善。善说行报。不毀余道。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常为波斯匿王及瓶沙王礼敬供养。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为沸伽罗娑罗婆罗门礼敬供养。亦为梵婆罗门.多利遮婆罗门.种德婆罗门.首伽摩纳兜耶子恭敬供养。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为诸声闻弟子之所宗奉礼敬供养。亦为诸天及诸鬼神之所恭敬。释种.俱梨.冥宁.跋祇.末罗.苏摩皆悉宗奉。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波斯匿王及瓶沙王受三归五戒。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沸伽罗娑罗婆罗门等受三归五戒。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弟子受三归五戒。诸天.释种.俱梨等。受三归五戒。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所遊行处。为一切人恭敬供养。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所至城郭村邑。无不倾动恭敬供养。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所至之处。非人.鬼神不敢触娆。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所至之处。其处人民皆见光明。闻天乐音。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所至之处。若欲去时。众人恋慕。涕泣而送。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初出家时。父母宗亲涕泣恋恨。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少壮出家。捨诸饰好.象马.宝车.五欲.璎珞。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捨转轮王位。出家修道。若其在家。王四天下。统领民物。我等皆属。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明解梵法。能为人说。亦与梵天往返语言。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明解三种祭祀.十六祀具。我等宿旧所不能知。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三十二相具足。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又沙门瞿昙智慧通达。无有怯弱。成此法者。我应诣彼。彼不应来。彼瞿昙来至此佉[少/兔]婆提村。于我为尊。又是贵客。宜往觐现。

时。五百婆罗门白究罗檀头言。甚奇。甚特。彼之功德乃如是耶。若使瞿昙于诸德中成就一者。尚不应来。况今尽具。宜尽相率。共往问讯。

究罗檀头言。欲行者。宜知是时。

时。婆罗门即严驾宝车。与五百婆罗门及佉[少/兔]婆提诸婆罗门长者.居士。前后围绕。诣尸舍婆林。到已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已。一面坐。时。诸婆罗门.长者。居士。或有礼佛而坐者。或问讯而坐者。或有称名而坐者。或有叉手向佛而坐者。或有默然而坐者。众坐已定。究罗檀头白佛言。欲有所问。若有闲暇得见听者。乃敢请问。

佛言。随意所问。

时。婆罗门白佛言。我闻瞿昙明解三种祭祀及十六种祭具。我等先宿耆旧所不能知。我等今者欲为大祭祀。已办五百特牛.五百牸牛.五百特犊.五百牸犊.五百羖羊.五百羯羊。欲以祭祀。今日顾来。问三祭法及十六祭具。若得成此祀者。得大果报。名称远闻。天人所敬。

尔时。世尊告究罗檀头婆罗门曰。汝今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婆罗门言。唯然。瞿昙。愿乐欲闻。

尔时。佛告究罗檀头曰。乃往过去久远世时。有剎利王。水浇头种。欲设大祀。集婆罗门大臣而告之曰。我今大有财宝具足。五欲自恣。年已朽迈。士众强盛。无有怯弱。库藏盈溢。今欲设大祀。汝等说祀法斯何所须。时。彼大臣即白王言。如是。大王。如王所言。国富兵强。库藏盈溢。但诸民物多怀恶心。习诸非法。若于此时而为祀者。不成祀法。如遣盗逐盗。则不成使。大王。勿作是念言。此是我民。能伐能杀。能呵能止。诸近王者当给其所须。诸治生者当给其财宝。诸修田业者当给其牛犊.种子。使彼各各自营。王不逼迫于民。则民人安隐。养育子孙。共相娛乐。

佛告究罗檀头。时。王闻诸臣语已。诸亲近者给其衣食。诸有商贾给其财宝。修农田者给牛.种子。是时人民各各自营。不相侵恼。养育子孙。共相娛乐。

佛言。时。王复召诸臣语言。我国富兵强。库藏盈溢。给诸人民。使无所乏。养育子孙。共相娛乐。我今欲设大祀。汝说祀法悉何所须。诸臣白王。如是。如是。如王所说。国富兵强。库藏盈溢。给诸人民。使其无乏。养育子孙。共相娛乐。王欲祀者。可语宮內使知。时。王即如臣言。入语宮內。我国富兵强。库藏盈溢。多有财宝。欲设大祀。时。诸夫人寻白王言。如是。如是。如大王言。国富兵强。库藏盈溢。多有珍宝。欲设大祀。今正是时。王出报诸臣言。我国富兵强。库藏盈溢。给诸人民。使其无乏。养育子孙。共相娛乐。今欲大祀。已语宮內。汝尽语我。斯须何物。

时。诸大臣即白王言。如是。如是。如王所说。欲设大祀。已语宮內。而未语太子.皇子.大臣.将士。王当语之。时。王闻诸臣语已。即语太子.皇子.群臣.将士言。我国富兵强。库藏盈溢。欲设大祀。时。太子.皇子及诸群臣.将士即白王言。如是。如是。大王。今国富兵强。库藏盈溢。欲设祀者。今正是时。时。王复告大臣曰。我国富兵强。多有财宝。欲设大祀。已语宮內.太子.皇子。乃至将士。今欲大祀。斯何所须。诸臣白王。如大王言。欲设祀者。今正是时。王闻语已。即于城东起新堂舍。王入新舍。被鹿皮衣。以香酥油涂摩其身。又以鹿角戴之头上。牛屎涂地。坐臥其上。及第一夫人.婆罗门.大臣。选一黃牸牛。一乳王食。一乳夫人食。一乳大臣食。一乳供养大众。余与犊子。时。王成就八法。大臣成就四法。

云何王成就八法。彼剎利王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所见轻毀。是为成就初法。彼王颜貌端正。剎利种族。是为二法。彼王戒德增盛。智慧具足。是为三法。彼王习种种技术。乘象.马车.刀牟.弓矢.战斗之法。无不具知。是为四法。彼王有大威力。摄诸小王。无不靡伏。是为五法。彼王善于言语。所说柔软。义味具足。是为六法。彼王多有财宝。库藏盈溢。是为七法。彼王智谋勇果。无复怯弱。是为八法。彼剎利种王。成此八法。

云何大臣成就四法。彼婆罗门大臣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所见轻毀。是为初法。复次。彼大臣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皆能分別。世典幽微靡不综练。又能善于大人相法.瞻察吉凶.祭祀仪礼。是为二法。复次。大臣善于言语。所说柔和。义味具足。是为三法。复次。大臣智谋勇果。无有怯弱。凡祭祀法无不解知。是为四法。时。彼王成就八法。婆罗门大臣成就四法。彼王有四援助.三祭祀法.十六祀具。

时。婆罗门大臣于彼新舍。以十六事开解王意。除王疑想。云何十六。大臣白王。或有人言。今剎利王欲为大祀。而七世以来父母不正。常为他人所见轻毀。设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毀。或有人言。今剎利王欲为大祀。而颜貌丑陋。非剎利种。设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颜貌端正。剎利种族。或有人言。今剎利王欲为大祀。而无增上戒。智慧不具。设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戒德增上。智慧具足。或有人言。今剎利王欲为大祀。而不善诸术。乘象.马车.种种兵法不能解知。设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善诸技术。战阵兵法。无不解知。或有人言。王欲为大祀。而无大威力摄诸小王。设有是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有大威力。摄诸小王  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不善于言语。所说粗犷。义味不具。设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善于言语。所说柔软。义味具足。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无多财宝。设有是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库藏盈溢。多有财宝。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无智谋。志意怯弱。设有是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智谋勇果。无有怯弱。或有人言。王欲大祀。不语宮內。设有是语。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欲祭祀。先语宮內。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不语太子.皇子。设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欲祭祀。先语太子.皇子。或有人言。王欲大祀。不语群臣。设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欲大祀。先语群臣。或有人言。王欲大祀。不语将士。设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欲祭祀。先语将士。

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婆罗门大臣七世以来父母不正。常为他人之所轻毀。设有是语。不能污王。所以者何。我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所见轻毀。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大臣于异学三部讽诵不利。种种经书不能分別。世典幽微亦不综练。不能善于大人相法.瞻察吉凶.祭祀仪礼。设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我于三部异典讽诵通利。种种经书皆能分別。世典幽微靡不综练。又能善于大人相法.瞻察吉凶.祭祀仪礼。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大臣不善言语。所说粗犷。义味不具。设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我善言语。所说柔和。义味具足。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大臣智谋不具。志意怯弱。不解祀法。设有是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我智谋勇果。无有怯弱。凡祭祀法。无不解知。

佛告究罗檀头。彼王于十六处有疑。而彼大臣以十六事开解王意。

佛言。时。大臣于彼新舍。以十事行示教利喜于王。云何为十。大臣言。王祭祀时。诸有杀生.不杀生来集会者。平等施与。若有杀生而来者。亦施与。彼自当知。不杀而来者。亦施与。为是故施。如是心施。若复有偷盗.邪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来在会者。亦施与。彼自当知。若有不盗。乃至正见来者。亦施与。为是故施。如是心施。

佛告婆罗门。彼大臣以此十行示教利喜。

又告婆罗门。时。彼剎利王于彼新舍生三悔心。大臣灭之。云何为三。王生悔言。我今大祀。已为大祀.当为大祀.今为大祀。多损财宝。起此三心。而怀悔恨。大臣语言。王已为大祀。已施.当施.今施。于此福祀不宜生悔。是为王入新舍生三悔心。大臣灭之。

佛告婆罗门。尔时。剎利王水浇头种。以十五日月满时出彼新舍。于舍前露地然大火[卄/积]。手执油瓶注于火上。唱言。与。与。时。彼王夫人闻王以十五日月满时出新舍。于舍前然大火[卄/积]。手执油瓶注于火上。唱言。与。与。彼夫人.彩女多持财宝。来诣王所。而白王言。此诸杂宝。助王为祀。婆罗门。彼王寻告夫人.彩女言。止。止。汝便为供养已。我自大有财宝。足以祭祀。诸夫人.彩女自生念言。我等不宜将此宝物还于宮中。若王于东方设大祀时。当用佐助。婆罗门。其后王于东方设大祀时。夫人.彩女即以此宝物助设大祀。

时。太子.皇子闻王十五日月满时出新舍。于舍前然大火[卄/积]。手执油瓶注于火上。唱言。与。与。彼太子.皇子多持财宝。来诣王所。白王言。以此宝物。助王大祀。王言。止。止。汝便为供养已。我自大有财宝。足已祭祀。诸太子.皇子自生念言。我等不宜持此宝物还也。王若于南方设大祀者。当以佐助。如是大臣持宝物来。愿已助王祭祀西方。将士持宝物来。愿已助王祭祀北方。

佛告婆罗门。彼王大祭祀时。不杀牛.羊及诸众生。唯用酥.乳.麻油.蜜.黑蜜.石蜜。以为祭祀。

佛告婆罗门。彼剎利王为大祀时。初喜.中喜。后亦喜。此为成办祭祀之法  佛告婆罗门。彼剎利王为大祀已。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为道。修四无量心。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时。王夫人为大施已。亦复除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行四梵行。身坏命终。生梵天上。婆罗门大臣教王四方祭祀已。亦为大施。然后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行四梵行。身坏命终。生梵天上。

佛告婆罗门。时。王为三祭祀法.十六祀具。而成大祀。于汝意云何。

时。究罗檀头闻佛言已。默然不对。时。五百婆罗门语究罗檀头言。沙门瞿昙所言微妙。大师何故默然不答。

究罗檀头答言。沙门瞿昙所说微妙。我非不然可。所以默然者。自思惟耳。沙门瞿昙说此事。不言从他闻。我默思惟。沙门瞿昙将无是彼剎利王耶。或是彼婆罗门大臣耶。

尔时。世尊告究罗檀头曰。善哉。善哉。汝观如来。正得其宜。是时。剎利王为大祀者。豈异人乎。勿造斯观。即吾身是也。我于尔时极大施慧。

究罗檀头白佛言。齐此三祭祀及十六祀具得大果报。复有胜者耶。

佛言。有。

问曰。何者是。

佛言。于此三祭祀及十六祀具。若能常供养众僧。使不断者。功德胜彼。

又问。于三祭祀及十六祀具。若能常供养众僧使不断者。为此功德最胜。复有胜者耶。

佛言。有。

又问。何者是。

佛言。若以三祭祀及十六祀具并供养众僧使不断者。不如为招提僧起僧房堂阁。此施最胜。

又问。为三祭祀及十六祀具。并供养众僧使不断绝。及为招提僧起僧房堂阁。为此福最胜。复有胜者耶。

佛言。有。

又问。何者是。

佛言。若为三种祭祀.十六祀具。供养众僧使不断绝。及为招提僧起僧房堂阁。不如起欢喜心。口自发言。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此福最胜。

又问。齐此三归。得大果报耶。复有胜者。

佛言。有。

又问。何者是  佛言。若以欢喜心受.行五戒。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此福最胜。

又问。齐此三祀。至于五戒。得大果报耶。复有胜者。

佛言。有。

又问。何者是。

佛言。若能以慈心念一切众生。如搆牛乳顷。其福最胜。

又问。齐此三祀。至于慈心。得大果报耶。复有胜者。

佛言。有。

又问。何者是。

佛言。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有人于佛法中出家修道。众德悉备。乃至具足三明。灭诸痴冥。具足慧明。所以者何。以不放逸.乐闲静故。此福最胜。

究罗檀头又白佛言。瞿昙。我为祭祀。具诸牛羊各五百头。今尽放捨。任其自遊随逐水草。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以后。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及诸大众时受我请。尔时。世尊默然受之。

时。婆罗门见佛默然受请已。即起礼佛。绕三匝而去。还家供办种种肴膳。明日时到。尔时。世尊著衣持钵。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诣婆罗门舍。就座而坐。时婆罗门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食讫去钵。行澡水毕。佛为婆罗门而作颂曰

祭祀火为上 讽诵詩为上。

人中王为上 众流海为上

星中月为上 光明日为上

上下及四方 诸有所生物

天及世间人 唯佛为最上

欲求大福者 当供养三宝

尔时。究罗檀头婆罗门即取一小座于佛前坐。尔时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大患。上漏为碍。出要为上。分布显示诸清净行。尔时。世尊观彼婆罗门志意柔软。阴盖轻微。易可调伏。如诸佛常法。为说苦谛。分別显示。说集圣谛.集灭圣谛.出要圣谛。时。究罗檀头婆罗门即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犹如净洁白疊。易为受染。檀头婆罗门亦复如是。见法得法。获果定住。不由他信。得无所畏。而白佛言。我今重再三归依佛.法.圣众。愿佛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重白佛言。唯愿世尊更受我七日请。尔时。世尊默然受之。时。婆罗门即于七日中。手自斟酌。供佛及僧。过七日已。世尊遊行人间。

佛去未久。时究罗檀头婆罗门得病命终。时。众多比丘闻究罗檀头供养佛七日。佛去未久。得病命终。即自念言。彼人命终。当何所趣。时。诸比丘诣世尊所。头面礼足。于一面坐。彼究罗檀头今者命终。当生何所  佛告诸比丘。彼人净修梵行。法法成就。亦不于法有所触娆。以断五下分结。于彼现般涅槃。不来此世。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