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法句经·地狱品 NIRAYAVAGGO

三〇六 说妄语者堕地狱,或已作言“我无作”。此二恶业者死后,他世同受(地狱)苦。

三〇七 多袈裟缠颈,恶行不节制,恶人以恶业,终堕于地狱。

三〇八 若破戒无制,受人信施食,不如吞铁丸──热从火焰出。

三〇九 放逸淫人妻,必遭于四事:获罪睡不安,诽三地狱四。

三一〇 非福并恶趣,恐怖乐甚少,国王加重罪,故莫淫他妇。

三一一 不善执孤沙,则伤害其手;沙门作邪行,则趣向地狱。

三一二 诸有懈惰行,及染污戒行,怀疑修梵行,彼不得大果。

三一三 应作所当作,作之须尽力!放荡游行僧,增长于欲尘。

三一四 不作恶业胜,作恶后受苦。作诸善业胜,作善不受苦。

三一五 譬如边区城,内外均防护,自护当亦尔。刹那莫放逸。刹那疏忽者,入地狱受苦。

三一六 不应羞而羞,应羞而不羞,怀此邪见者,众生趋恶趣。

三一七 不应怖见怖,应怖不见怖,怀此邪见者,众生趋恶趣。

三一八 非过思为过,是过见无过,怀此邪见者,众生趋恶趣。

三一九 过失知过失,无过知无过,怀此正见者,众生趋善趣。

上一页

下一页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北传法句经·安宁品

395安宁品*法句经第二十三 *十有四章(379~392)

[0567b17] 安宁品者。差次安危去恶即善快而不堕。

 

(379) (Dh.197.)我生已安 不愠于怨 众人有怨 我行无怨

(380) (Dh.198.)我生已安 不病于病 众人有病 我行无病

(381) (Dh.199.)我生已安 不戚于忧 众人有忧 我行无忧

(382) (Dh.200.)我生已安 清净无为 以乐为食 如光音天

(383) 396我生已安 澹泊无事 弥薪397国火 安能烧我

(384) (Dh.201.)胜则生怨 负则自鄙 398去胜负心 无399争自安

(385) (Dh.202.)热无过淫 毒无过怒 苦无过身 乐无过灭

(386) 400无乐小乐 小辩小*慧 观求大者 乃获大安

(387) 我为世尊 长解无忧 正度三有 独降众魔

(388) (Dh.206.)见圣人快 得依附快 得离愚人 为善独快

(389) 守正道快 401工说法快 与世无诤 戒具常快

(390) (Dh.207.、208.)402依贤居快 如亲亲会 403近仁智者 多闻高远

(391) 寿命鲜少 而弃世多 学当取要 令至老安

(392) 404诸欲得甘露 弃欲灭谛快 欲度生死苦 当服甘露味

 

注释:

395 ~15. Sukhavagga.

396 此颂巴利文无

397 国=团【宋】【元】【明】

398 去=[泳-永+志]【圣】

399 争=诤【宋】【元】【明】

400 下二颂巴利文无

401 工=巧【宋】【元】【明】

402 此半颂=~207 cd.

403 下一颂半巴利文无

404 此颂=~204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南传法句经·杂品 PAKI*N*NAKAVAGGO

二九〇 若弃于小乐,得见于大乐。智者弃小乐,当见于大乐。

二九一 施与他人苦,为求自己乐;彼为嗔系缚,怨憎不解脱。

二九二 应作而不作,不应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长。

二九三 常精勤观身,不作不应作,应作则常作,观者漏灭尽。

二九四 杀(爱欲)母与(慢)父,杀刹帝利族二王,(破)王国杀其从臣,趋向无忧婆罗门。

二九五 杀(爱欲)母与(慢)父,杀婆罗门族二王,杀其虎(将)第五(疑),趋向无忧婆罗门。

二九六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佛陀。

二九七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达摩。

二九八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僧伽。

二九九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于身。

三〇〇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常乐不杀生。

三〇一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心常乐禅定。

三〇二 出家爱乐难。在家生活难。非俦共住苦。(轮回)往来苦。故不应往来,随从于痛苦。

三〇三 正信而具戒,得誉及财者,彼至于何处,处处受尊敬。

三〇四 善名扬远方,高显如云山。恶者如夜射,虽近不能见。

三〇五 独坐与独卧,独行而不倦,彼独自调御,喜乐于林中。

上一页

下一页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北传法句经·梵志品

567梵志品*法句经第三十五 *有四十章(628~667)

 [0572b20] 梵志品者。言行清白理学无秽可称道士。

 

(628) (Dh.383.)截流而568渡 无欲如梵 知行已尽 是谓梵志

(629) (Dh.384.)以无二法 清净569渡渊 诸欲结解 是谓梵志

(630) (Dh.385.)适彼无彼 彼彼已空 舍离贪淫 是谓梵志

(631) (Dh.386.)思惟无垢 所行不漏 上求不起 是谓梵志

(632) (Dh.387.)日照于昼 月照于夜 甲兵照军 禅照道人 佛出天下 照一切冥

(633) 非剃为沙门 称吉为梵志 谓能舍众恶 是则为道人

(634) (Dh.388.)出恶为梵志 入正为沙门 弃我众秽行 是则为舍家

(635) (Dh.390.)若猗于爱 心无所著 已舍已正 是灭众苦

(636) (Dh.391.)身口与意 净无过失 能570舍三行 是谓梵志

(637) (Dh.392.)若心晓了 佛所说法 观心自归 净于为水

(638) (Dh.393.)非蔟结发 名为梵志 诚行法行 571清白则贤

(639) (Dh.394.)572饰发无*慧 草衣何施 内不离著 外舍何益

(640) (Dh.395.)被服弊恶 躬承法行 闲居思惟 是谓梵志

(641) (Dh.396.)佛不教彼 赞己自称 如谛不573妄 乃为梵志

(642) (Dh.397.)绝诸可欲 不淫其志 委弃574欲数 是575谓梵志

(643) (Dh.398.)断生死河 能忍576起度 自觉出堑 是谓梵志

(644) (Dh.399.)见骂见击 默受不怒 有忍辱力 是谓梵志

(645) (Dh.401.)若见侵欺 但念守戒 端身自调 是谓梵志

(646) (Dh.401.)心弃恶法 如蛇脱皮 不为欲污 是谓梵志

(647) (Dh.402.)觉生为苦 从是灭意 能下重担 是谓梵志

(648) (Dh.403.)解微妙*慧 辩道不道 体行上义 是谓梵志

(649) (Dh.404.)弃捐家居 无家之畏 少求寡欲 是谓梵志

(650) (Dh.405.)弃放577活生 无贼害心 无所娆恼 是谓梵志

(651) (Dh.406.)避争不争 犯而不578愠 恶来善待 是谓梵志

(652) (Dh.407.)去淫怒痴 憍慢诸恶 如蛇脱皮 是谓梵志

(653) (Dh.408.)断绝世事 口无粗言 八道审谛 是谓梵志

(654) (Dh.409.)所579世恶法 修短巨细 无取无舍 是谓梵志

(655) (Dh.410.)今世行净 后世无秽 无习无舍 是谓梵志

(656) (Dh.411.)弃身无猗 不诵异580行 行甘露灭 是谓梵志

(657) (Dh.412.)于罪与福 两行永除 无忧无尘 是谓梵志

(658) (Dh.413.)心喜无垢 如月盛满 谤毁已除 是谓梵志

(659) (Dh.414.)见痴往来 堕堑受苦 欲单渡岸 不好他语 581唯灭不起 是谓梵志

(660) (Dh.416.)已断恩爱 离家无欲 爱有已尽 是谓梵志

(661) (Dh.417.)离人聚处 不堕天聚 诸聚不归 是谓梵志

(662) (Dh.418.)弃乐无乐 灭无582熅燸 健违诸世 是谓梵志

(663) (Dh.419.)所生已讫 死无所趣 觉安无依 是谓梵志

(664) (Dh.420.)已度五道 莫知所堕 习尽无余 是谓梵志

(665) (Dh.421.)于前于后 583乃中无有 无操无舍 是谓梵志

(666) (Dh.422.)最雄最勇 能584自解度 觉意不动 是谓梵志

(667) (Dh.423.)自知宿命 本所更来 得要生尽 睿通道玄 明如能默 是谓梵志

 

注释:

567 ~26. Brahmanavagga.

568 渡=度【圣】

569 渡=度【宋】【元】【明】【圣】

570 舍=摄【宋】【元】【明】,~Samvuto.

571 清白=净自【圣】

572 饰=剔【宋】【元】【明】

573 妄=言【宋】【元】【明】

574 欲=倍【宋】【元】【明】

575 谓=为【圣】

576 起=超【宋】【元】【明】【圣】

577 活=治【宋】【元】【明】

578 愠=慢【宋】【元】【明】

579 世恶法=施善恶【元】【明】

580 行=言【宋】【元】【明】

581 唯=住【圣】

582 熅燸=愠懦【元】【明】

583 乃=及【宋】【元】【明】

584 自=身【圣】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北传法句经·述佛品

379述佛品380法句经第二十二 381二十有一章(358~378)

 [0567a08] 述佛品者道382佛神德无不利度明为世则。

 

(358) (Dh.179.)己胜不受恶 一切胜世间 睿智廓无383强 开384曚令入道

(359) (Dh.180.)决网无挂碍 爱尽无所积 佛意深无极 未践迹令践

(360) (Dh.181.)勇健立一心 出家日夜灭 根断无欲意 学正念清明

(361) 385见谛净无秽 已386度五道渊 佛出照世间 为除众忧苦

(362) (Dh.182.)387得生人道难 生寿亦难得 世间有佛难 佛法难得闻

(363) 388我既无389归保 亦独无伴侣 积一行得佛 自然通圣道

(364) 船师能渡水 精进为桥梁 人以种姓系 度者为健雄

(365) 坏恶度为佛 止地为梵志 除馑为学法 断种为弟子

(366) (Dh.184.)390观行忍第一 佛说泥洹最 舍罪作沙门 无娆害于彼

(367) (Dh.185.)不娆亦不恼 如戒一切持 少食舍身贪 有行幽隐处 意谛以有黠 是能奉佛教

(368) (Dh.183.)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369) 391佛为尊贵 断漏无淫 诸392释中雄 一群从心

(370) 快哉福报 所愿皆成 敏于上寂 自致泥洹

(371) (Dh.188.)或多自归 山川树神 庙立图像 祭393祠求福

(372) (Dh.189.)自归如是 非吉非上 彼不能来 度我众苦

(373) (Dh.190.)如有自归 佛法圣众 道德四谛 必见正394慧

(374) (Dh.191.)生死极苦 从谛得度 度世八道 斯除众苦

(375) (Dh.192.)自归三尊 最吉最上 唯独有是 度一切苦

(376) 士如中正 志道不悭 利哉斯人 自归佛者

(377) (Dh.193.)明人难值 亦不比有 其所生处 族亲蒙庆

(378) (Dh.194.)诸佛兴快 说经道快 众聚和快 和则常安

 

注释:

377 上+(终)【明】

378 撰=造【宋】【元】【明】

379 ~14. Buddhavagga.

380 [法句经]-【宋】*【元】*【明】*

381 二十有一章等各章在品目次行【宋】*【元】*【明】*

382 [佛]-【圣】

383 强=疆【宋】【元】【明】

384 曚=蒙【宋】【元】【明】【圣】

385 此颂=~195

386 度=渡【宋】【元】【明】

387 此颂=~182

388 下三颂巴利文无

389 归=师【宋】【元】【明】

390 下二颂=~184,185

391 下二颂巴利文无

392 释=择【圣】

393 祠=祀【宋】【元】【明】

394 慧=惠【圣】*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南传法句经·道品 MAGGAVAGGO

二七三 八支道中胜,四句谛中胜,离欲法中胜,具眼两足胜。

二七四 实唯此一道。无余知见净。汝等顺此行。魔为之惑乱。

二七五 汝顺此(道)行,使汝苦灭尽。知我所说道,得除去荆棘。

二七六 汝当自努力!如来唯说者。随禅定行者,解脱魔系缚。

二七七 “一切行无常”,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乃清净道。

二七八 “一切行是苦”,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乃清净道。

二七九 “一切法无我”,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乃清净道。

二八〇 当努力时不努力,年虽少壮陷怠惰,意志消沉又懒弱,怠者不以智得道。

二八一 慎语而制意,不以身作恶。净此三业道,得圣所示道。

二八二 由瑜伽生智,无瑜伽慧灭。了知此二道,及其得与失,当自努力行,增长于智慧。

二八三 应伐欲稠林,勿伐于树木。从欲林生怖,当脱欲稠林。

二八四 男女欲丝丝,未断心犹系;如饮乳犊子,不离于母牛。

二八五 自己断除爱情,如以手折秋莲。勤修寂静之道。善逝所说涅槃。

二八六 “雨季我住此,冬夏亦住此”,此为愚夫想,而不觉危险。

二八七 溺爱子与畜,其人心惑着,死神捉将去,如瀑流睡村。

二八八 父子与亲戚,莫能为救护。彼为死所制,非亲族能救。

二八九 了知此义已,智者持戒律,通达涅槃路──迅速令清净。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北传法句经·沙门品

539沙门品*法句经第三十四 *三十有二章(596~627)

 [0571c29] 沙门品者。训以540法正弟子受行得道解净。

 

(596) (Dh.360~1.)端目耳鼻口 身意常守正 比丘行如是 可以免众苦

(597) (Dh.362.)手足莫妄犯 节言541顺所行 常内乐定意 守542一行寂然

(598) (Dh.363.)学当守口 543宥言安徐 法义为定 言必柔软

(599) (Dh.364.)乐法欲法 思惟安法 比丘依法 正而不544费

(600) (Dh.365.)学无求利 无爱他行 比丘好他 不得定意

(601) (Dh.366.)比丘少取 以得无积 天人所545誉 生净无秽

(602) (Dh.368、381.)比丘为慈 爱敬佛教 深入止观 灭行乃安

(603) (Dh.367.)一切名色 非有莫惑 不近不忧 乃为比丘

(604) (Dh.369.)比丘546扈船 中虚则轻 除淫怒痴 是为泥洹

(605) (Dh.370.)舍五断五 思惟五根 能分别五 乃547渡河渊

(606) (Dh.371.)禅无放逸 莫为欲乱 548不吞*洋铜 自恼燋形

(607) (Dh.372.)无禅不智 无智不禅 道从禅智 得至泥洹

(608) (Dh.373.)当学入空 静居止意 乐独屏处 一心观法

(609) (Dh.374.)549常制五阴 伏意如水 清净和悦 为甘露味

(610) (Dh.375.)不受所有 为*慧比丘 摄根知550足 戒律悉持

(611) (Dh.376.)生当行净 求善师友 智者成人 度苦致喜

(612) (Dh.377.)如卫师华 熟551如自堕 释淫怒痴 生死自解

(613) (Dh.378.)552止身*止言 心守玄默 比丘弃世 是为受寂

(614) (Dh.379.)当自553敕身 内与心争 护身念谛 比丘惟安

(615) (Dh.380.)我自为我 计无有我 故当损我 调乃为贤

(616) (Dh.381、368.)喜在佛教 可以多喜 至到寂寞 行灭永安

(617) (Dh.382.)傥有少行 应佛教554戒 此照世间 如日无曀

(618) 555弃慢无余556憍 莲华水生净 学能舍557此彼 知是胜于故

(619) 割爱无恋慕 不受如莲华 比丘渡河流  胜欲明于故

(620) 截流自558恃 559逝心却欲 560仁不561割欲 一意犹走

(621) 为之为之 必强自制 舍家而懈 意犹复染

(622) 行懈缓者 劳意弗除 非净梵行 焉致大宝

(623) 沙门何行 如意不禁 步步著562粘 但随思走

(624) (Dh.307.)袈裟披肩 为恶不损 563恶恶行者 斯堕恶道

(625) 不调难564诫 如风枯树 565作自为身 曷不精进

(626) 息心非剔 慢訑无戒 舍贪思道 乃应息心

(627) 566息心非剔 放逸无信 能灭众苦 为上沙门

 

注释:

539 ~25. Bhikkhuvagga.

540 法正=正法【宋】【元】【明】

541 顺=慎【元】【明】

542 [一]-【圣】

543 宥=寡【宋】【元】【明】

544 费=贵【圣】

545 誉=奉【圣】

546 扈=戽【宋】【元】【明】

547 渡=度【宋】【明】

548 不=夫【宋】,=无【元】【明】【圣】

549 常=当【宋】【元】【明】

550 足=定【圣】

551 如=知【宋】【元】【明】

552 止=正【宋】*【元】*【明】*,=心【圣】*

553 敕=饰【宋】【元】【明】

554 戒=诫【宋】【元】【明】

555 下巴利文无

556 憍=骄【宋】【元】【明】

557 此彼=彼此【宋】【元】【明】

558 恃=忖【宋】【元】【明】

559 逝=折【明】,=近【圣】*

560 仁=人【明】

561 割=害【宋】【元】【圣】

562 粘=黏【宋】【元】【明】

563 恶恶行者=行恶者死【明】

564 诫=戒【宋】【元】【明】【圣】

565 作自=自作【明】

566 息=自【圣】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北传法句经·世俗品

359世俗品*法句经第二十一 *十有四章(344~357)

 [0566a19] 世俗品者。说世幻梦当360舍浮华勉361修道用。

 

(344) 如车行道 舍平大362途 从邪径败 生折轴忧

(345) 离法如是 从非法增  愚守至死 亦有折患

(346) (Dh.169.)顺行正道 勿随邪业 行363住卧安 世世无患

(347) (Dh.170.)364万物365如泡 意如野马 居世若幻 奈何乐此

(348) 若能断此 伐其树根 日夜如是 必至于定

(349) 一施如信 如乐之人 或从恼意 以饭食众 此辈日夜 不得定意

(350) 世俗无眼 莫见道真 如少见明 当养善意

(351) (Dh.175.)366如367雁将群 避罗高翔368 明人369导世 度脱邪众

(352) 世皆有死 三界无安 诸天虽乐 福尽亦丧

(353) 观诸世间 无生不终 欲离生死 当行道真

(354) 370痴覆天下 贪令不见 邪疑却道 371苦愚372从是

(355) (Dh.176.)一法脱过 谓妄语人 不免后世 373靡恶不更

(356) 虽374多积珍宝 375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 不如见道迹

(357) 不善像如善 爱如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 狂夫为所376厌

 

注释:

359 ~13. Loka vagga.,三颂ヲ除キ殆ゾド异ル、カク类似ゲモナキハ此品ノミ

360 [舍]-【圣】

361 修=情【圣】

362 途=涂【宋】【元】【明】【圣】

363 住=法【宋】【元】【明】【圣】

364 万=百【宋】

365 如=为【宋】【元】【明】【圣】

366 此颂~175

367 雁=鹰【圣】

368 [明人...众]二句-【圣】

369 导=道【宋】

370 下二颂~174,176

371 苦=若【明】

372 从=行【宋】【元】【明】【圣】

373 靡=魔【明】

374 多=得【圣】

375 嵩=崇【宋】【元】【明】

376 厌=致【宋】【元】【明】【圣】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北传法句经·利养品

527利养品*法句经第528三十三 *有二十章(576~595)

 [0571b26] 利养品者。529励己防贪见530德思531议不为秽生。

 

(576) 芭蕉以实死 竹芦实亦然 駏驉坐532妊死 士以贪自丧

(577) 如是贪无利 当知从痴生 愚为此害贤 首领分于地

(578) 533天雨七宝 欲犹无厌 乐少苦多 觉者为贤

(579) 虽有天欲 *慧舍无贪 乐离恩爱 为佛弟子

(580) 534远道顺邪 贪养比丘 止有悭意 以供彼姓

(581) 勿猗此养 为家舍罪 此非至意 用用何益

(582) 愚为愚计 欲慢用增 异哉失利 泥洹不同

(583) 谛知是者 比丘佛子 不乐利养 闲居却意

(584) 自得不恃 不从他望 望彼比丘 不至正定

(585) 夫欲安命 息心自省 不知计数 衣服饮食

(586) 夫欲安命 息心自省 取得知足 守行一法

(587) 夫欲安命 息心自省 如鼠藏穴 潜隐习教

(588) 约利约耳 奉戒思惟 为*慧所称 清吉勿怠

(589) 如有三明 解脱无漏 寡智鲜识 无所忆念

(590) 其于535食饮 从人得利 而有恶法 从供养嫉

(591) 多结怨利 强服法衣 但望饮食 不奉佛教

(592) 当知是过 养为大畏 寡取无忧 比丘释心

(593) 非食命不济 孰能不536揣食 夫立食为先 知是不宜嫉

(594) 嫉先创己 然后创人 击人得击 是不得除

(595) 537宁啖烧石 吞饮538洋铜 不以无戒 食人信施

 

注释:

527 巴利文无

528 三=二【元】

529 励=厉【圣】

530 德=得【明】

531 议=义【宋】【元】【明】

532 妊=住【圣】

533 下二颂~186,187

534 下四颂~73,74,75,

535 食饮=饮食【宋】【元】【明】

536 揣=搏【宋】【元】【明】

537 此颂~308

538 洋=镕【宋】*【元】*【明】*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

北传法句经·爱身品

343爱身品*法句经第二十 *十有344三章(331~343)

 [0565c19] 爱身品者。所以劝学终有益己灭345罪兴福。

 

(331) (Dh.157.)自爱身者 慎护所守 346悕望欲解 学正不寐

(332) (Dh.158.)347为身第一 常自勉学 利乃诲人 不惓则智

(333) (Dh.159.)学先自正 348然后正人 调身入*慧 必迁为上

(334) 身不能利 安能利人 心调体正 何愿不349至

(335) (Dh.161.)本我所造 后我自受 为恶自更 如350刚钻珠

(336) (Dh.162.)人不持戒 滋蔓如藤 逞情极欲 恶行日增

(337) (Dh.163.)恶行危身 愚以为易 善最安身 愚以为难

(338) (Dh.164.)如真人教 以道351法身 愚者352疾之 见而为恶

(339) (Dh.165.)行恶得恶 如种苦种 恶自受罪 善自受福 亦各须熟 彼不353自代

(340) (Dh.166.)习善得善 亦如种甜 354自利利人 益而不费 欲知利身 戒闻为最

(341) 如有自355忧 欲生天上 敬乐闻法 当念佛教

(342) 凡用必356豫虑 勿以损所务 如是意日修 事务不失时

(343) 357夫治358事之士 能至终成利 真见身应行 如是得所欲

 

注释:

343 ~12 Atta vagga.

344 三=四【宋】【元】【明】

345 [罪]-【圣】

346 悕=希【宋】【元】【明】

347 为身=身为【宋】【元】【明】,=自为【圣】

348 然后=后如【宋】【圣】,=如后【元】【明】

349 至=正【宋】【元】【圣】

350 刚=钢【宋】【元】【明】

351 法=活【明】

352 疾=病【宋】【元】,=嫉【明】

353 自代=自伐【宋】【圣】,=相代【元】【明】

354 下二颂巴利文无

355 忧=爱【宋】【元】【明】

356 豫=预【圣】

357 此颂巴利文无

358 事之士=帝王上【圣】

 

点击返回阿含典籍·南北传法句经目录

排版|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