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典籍·长阿含经·典尊经第三

典尊经第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执乐天般遮翼子。于夜静寂无人之时。放大光明。照耆闍崛山来至佛所。头面礼佛足已。在一面立。

时。般遮翼白世尊言。昨梵天王至忉利天。与帝释共议。我亲从彼闻。今者宁可向世尊说不

佛言。汝欲说者。便可说之

般遮翼言。一时。忉利诸天集法讲堂。有所讲论。时。四天王随其方面。各当位坐。提帝赖吒天王在东方坐。其面西向。帝释在前。毗楼勒天王在南方坐。其面北向。帝释在前。毗楼博叉天王在西方坐。其面东向。帝释在前。毗沙门天王在北方坐。其面南向。帝释在前。时。四天王皆先坐已。然后我坐。复有余大神天。皆先于佛所。净修梵行。于此命终。生忉利天。使彼诸天。增益五福。一者天寿。二者天色。三者天名称。四者天乐。五者天威德。时。诸忉利天皆踊跃欢喜言。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尔时。释提桓因知诸天人有欢喜心。即为忉利诸天而作颂曰

忉利诸天人 帝释相娛乐

礼敬于如来 最上法之王

诸天受影福 寿色名乐威

于佛修梵行 故来生此间

复有诸天人 光色甚巍巍

佛智慧弟子 生此复殊胜

忉利及因提 思惟此自乐

礼敬于如来 最上法之王

尔时。忉利诸天闻此偈已。倍复欢喜。不能自胜。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释提桓因见忉利天欢喜悅豫。即告之曰。诸贤。汝等颇欲闻如来八无等法不。时。忉利诸天言。愿乐欲闻

帝释报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诸贤。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不见过去.未来.现在有如来.至真。十号具足。如佛者也。佛法微妙。善可讲说。智者所行。不见过去。未来.现在有微妙法。如佛者也。佛由此法。而自觉悟。通达无碍。以自娛乐。不见过去.未来.现在能于此法而自觉悟。通达无碍。以自娛乐。如佛者也。诸贤。佛以此法自觉悟已。亦能开示涅槃径路。亲近渐至。入于寂灭。譬如恒河水.炎摩水。二水竝流。入于大海。佛亦如是。善能开示涅槃径路。亲近渐至。入于寂灭。不见过去.未来.现在有能开示涅槃径路。如佛者也。诸贤。如来眷属成就。剎利.婆罗门.居士.沙门.有智慧者。皆是如来成就眷属。不见过去.未来.现在眷属成就。如佛者也。诸贤。如来大众成就。所谓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不见过去.未来.现在大众成就。如佛者也。诸贤。如来言行相应。所言如行。所行如言。如是则为法法成就。不见过去.未来.现在言行相应。法法成就。如佛者也。诸贤。如来多所饶益。多所安乐。以慈愍心利益天人。不见过去.未来.现在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如佛者也。诸贤。是为如来八无等法

时。忉利天作是说言。若使世间有八佛出者。当大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时。忉利天言。且置八佛。正使七佛.六佛。乃至二佛出世者。亦大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何况八佛。时。释提桓因告忉利天言。我从佛闻。亲从佛受。欲使一时二佛出世。无有是处。但使如来久存于世。多所慈愍。多所饶益。天人获安。则大增益诸天。减损阿须伦众

时。般遮翼白佛言。世尊。忉利诸天所以集法讲堂上者。共议思惟。称量观察。有所教令。然后为四天王。四天王受教已。各当位而坐。其坐未久。有大异光照于四方。时。忉利天见此光已。皆大惊愕。今此异光。将有何怪。诸大神天有威德者。亦皆惊怖。今此异光。将有何怪。时。大梵王即化为童子。头五角髻。在大众上虛空中立。颜貌端正。与众超绝。身紫金色。蔽诸天光。时。忉利天亦不起迎。亦不恭敬。又不请坐。时。梵童子随所诣坐。坐生欣悅。譬如剎利水澆头种。登王位时。踊跃欢喜。来坐未久。复自变身。作童子像。头五角髻。在大众上虛空中坐。譬如力士坐于安座。嶷然不动。而作颂曰

忉利诸天人 帝释相娛乐

礼敬于如来 最上法之王

诸天受影福 寿色名乐威

于佛修梵行 故来生此间

复有诸天人 光色甚巍巍

佛智慧弟子 生此复殊胜

忉利及因提 思惟此自乐

礼敬于如来 最上法之王

时。诸忉利天语童子曰。吾等闻天帝释称说如来八无等法。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时。梵童子语忉利天言。何等如来八无等法。吾亦乐闻。时。天帝释即为童子说如来八无等法。忉利诸天.童子闻说已。倍复欢喜。不能自胜。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是时。童子见天欢喜。复增欣跃。即告忉利天曰。汝等欲闻一无等法不。天曰。善哉。愿乐欲闻

童子告曰。汝乐闻者。谛听。谛受。当为汝说。告诸天曰。如来往昔为菩萨时。在所生处聪明多智。诸贤。当知过去久远时。世有王名曰地主。第一太子名曰慈悲。王有大臣名曰典尊。大臣有子名曰焰鬘。太子慈悲有朋友。其朋亦与六剎利大臣而为朋友。地主大王欲入深宮呦穵世质薄<匆怨挛兜渥鸫蟪肌H缓笕雽m作倡伎乐。五欲自娛。时。典尊大臣欲理国事。先问其子。然后决断。有所处分。亦问其子

其后典尊忽然命终。时地主王闻其命终。愍念哀伤。抚膺而曰。咄哉。何辜失国良干。太子慈悲默自念宮。王失典尊以为忧苦。今我宜往谏于大王。无以彼丧而生忧苦。所以然者。典尊有子名曰焰鬘。聪明多智乃过其父。今可征召以理国事。时。慈悲太子即诣王所。具以上事白其父王。闻太子语已。即召焰鬘而告之曰。吾今以汝补卿父处。授汝相印。彼时焰鬘受相印已。王欲入宮。复付后事

时。相焰鬘明于治理。父先所为焰鬘亦知。父所不及焰鬘亦知。其后名称流闻海內。天下咸称为大典尊。时。大典尊后作是念。今王地主年已朽迈。余寿未几。若以太子绍王位者。未为难也。我今宁可先往语彼六剎利大臣。今王地主年已朽迈。余寿未几。若以太子绍王位者。未为难也。君等亦当別封王土。居位之日。勿相忘也

时。大典尊即往诣六剎利大臣。而告之曰。诸君。当知今王地主年已朽迈。余寿未几。若以太子绍王位者。未为难也。汝等可往白太子此意。我等与尊生小知旧。尊苦我苦。尊乐我乐。今王衰老。年已朽迈。余寿未几。今者太子绍王位者。未为难也。尊设登位。当与我封。时。六剎利大臣闻其语已。即诣太子。说如上事。太子报言。设吾登位。列土封国。当更与谁

时。王未久忽然而崩。国中大臣寻拜太子补王正位。王居位已。默自思念。今立宰相。宜准先王。复自思念。谁堪此举。正当即任大典尊位。时。王慈悲即告大典尊。我今使汝即于相位。授以印信。汝当勤忧。綜理国事。时。大典尊闻王教已。即受印信。王每入宮。辄以后事付大典尊

大典尊复自念言。吾今宜往六剎利所。问其宁忆昔所言不。即寻往诣语剎利曰。汝今宁忆昔所言不。今者太子以登王位。隐处深宮。五欲自娛。汝等今者可往问王。王居天位。五欲自娛。宁复能忆昔所言不。时。六剎利闻是语已。即诣王所。白大王言。王居天位。五欲自娛。宁复能忆昔所言不。列土封邑。谁应居之。王曰。不忘昔言。列土封邑。非卿而谁。王复自念。此阎浮提地。內广外狹。谁能分此以为七分。复自念言。唯有大典尊乃能分尔。即告之曰。汝可分此阎浮提地。使作七分

时。大典尊即寻分之。王所治城。村邑郡国。皆悉部分。六剎利国亦与分部。王自慶言。我愿已果。时。六剎利复自慶幸。我愿已果。得成此业。大典尊力也。六剎利王复自思念。吾国初建。当须宰輔。谁能堪任。如大典尊。即当使之。通领国事。尔时。六剎利王即命典尊。而告之曰。吾国须相。卿当为吾通领国事。于是。六国各授相印

时。大典尊受相印已。六王入宫游观娱乐。时皆以国事付大典尊。大典尊理七国事。无不成办。时。国内有七大居士。典尊亦为处分家事。又能教授七百梵志讽诵经典。七王敬视大典尊相。犹如神明。国七居士视如大王。七百梵志视如梵天。时。七国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皆自念言。大典尊相。常与梵天相见。言语坐起亲善。

时。大典尊默识七王.居士.梵志意。谓我常与梵天相见。言语坐起。然我实不见梵天。不与言语。不可餐默。虛受此称。我亦曾闻诸先宿言。于夏四月闲居静处。修四无量者。梵天则下。与共相见。今我宁可修四无量。使梵天下。共相见不。于是。典尊至七王所而白王言。唯愿大王顾临国事。我欲于夏四月修四无量。七王告曰。宜知是时。大典尊相又告七居士。汝等各勤己务。吾欲夏四月修四无量。居士曰。诺。宜知是时。又告七百梵志。卿等当勤讽诵。转相教授。我欲于夏四月修四无量。梵志曰。诺。今者大师宜知是时

时。大典尊于彼城东造闲静室。于夏四月。即于彼止。修四无量。然彼梵天犹不来下。典尊自念。我闻先宿旧言。于夏四月。修四无量。梵天下现。今者寂然。聊无仿佛。时。大典尊以十五日月满时。出其静室。于露地坐。坐未久顷。有大光现。典尊默念。今此异光。将无是梵欲下瑞耶

时。梵天王即化为童子。五角髻。在典尊上虛空中坐。典尊见已。即说颂曰

此是何天像 在于虛空中

光照于四方 如大火[卄/积]燃

时。梵童子以偈报曰

唯梵世诸天 知我梵童子

其余人谓我 祀祠于大神

时。大典尊以偈报曰

今我当咨承 奉诲致恭敬

设种种上味 愿天知我心

时。梵童子以偈报曰

典尊汝所修 为欲何志求

今设此供养 当为汝受之

又告大典尊。汝若有所问。自恣问之。当为汝说。时。大典尊即自念言。我今当问现在事耶。问未然事耶。复自念言。今世现事。用复问为。当问未然幽冥之事。即向梵童子以偈问曰

今我问梵童 能决疑无疑

学何住何法 得生于梵天

时。梵童子以偈报曰

当捨我人想 独处修慈心

除欲无臭秽 乃得生梵天

时。大典尊闻是偈已。即自念言。梵童子说偈。宜除臭秽。我不解此。今宜更问。时。大典尊即以偈问曰

梵偈言臭秽 愿今为我说

谁开世间门 墮恶不生天

时。梵童子以偈报曰

欺妄怀嫉妬 习慢增上慢

贪欲瞋恚痴 自恣藏于心

此世间臭秽 今说令汝知

此开世间门 墮恶不生天

时。大典尊闻此偈已。复自念言。梵童子所说臭秽之义我今已解。但在家者无由得除。今我宁可捨世出家。剃除须发。法服修道耶

时。梵童子知其志念。以偈告曰

汝能有勇猛 此志为胜妙

智者之所为 死必生梵天

于是。梵童子忽然不现

时。大典尊还诣七王白言。大王。唯愿垂神善理国事。今我意欲出家离世。法服修道。所以者何。我亲于梵童子闻说臭秽。心甚恶之。若在家者。无由得除。彼时。七王即自念言。凡婆罗门多贪财宝。我今宁可大开库藏。恣其所须。使不出家。时。七国王即命典尊。而告之曰。设有所须。吾尽相与。不足出家。时。大典尊寻白王曰。我今以为蒙王賜已。我亦大有财宝。今者尽留以上大王。愿听出家。遂我志愿

时。七国王复作是念。凡婆罗门多贪美色。今我宁可出宮彩女。以满其意。使不出家。王即命典尊而告之曰。若须彩女。吾尽与汝。不足出家。典尊报曰。我今已为蒙王賜已。家內自有彩女众多。今尽放遣。求离恩爱。出家修道。所以然者。我亲从梵童子闻说臭秽。心甚恶之。若在家者。无由得除

时。大典尊向慈悲王。以偈颂曰

王当听我言 王为人中尊

賜财宝彩女 此宝非所乐

时。慈悲王以偈报曰

檀特伽陵城 阿婆布和城

阿槃大天城 鸯伽瞻婆城

数弥萨罗城 西陀路楼城

婆罗伽尸城 尽汝典尊造

五欲有所少 吾尽当相与

宜共理国事 不足出家去

时。大典尊以偈报曰

我五欲不少 自不乐世间

已闻天所语 无心复在家

时。慈悲王以偈报曰

大典尊所言 为从何天闻

捨离于五欲 今问当答我

时。大典尊以偈答曰

昔我于静处 独坐自思惟

时梵天王来 普放大光明

我从彼闻已 不乐于世间

时。慈悲王以偈告曰

小住大典尊 共弘善法化

然后俱出家 汝即为我师

譬如虛空中 清净琉璃满

今我清净信 充徧佛法中

时。大典尊复作颂曰

诸天及世人 皆应捨五欲

蠲除诸秽污 净修于梵行

尔时。七国王语大典尊曰。汝可留住七岁之中。极世五欲。共相娛乐。然后捨国。各付子弟。俱共出家。不亦善耶。如汝所获。我亦当同。时。大典尊报七王曰。世间无常。人命逝速。喘息之间。犹亦难保。乃至七岁。不亦远耶。七王又言。七岁远者。六岁.五岁。乃至一岁。留住静宮。极世五欲。共相娛乐。然后捨国。各付子弟。俱共出家。不亦善耶。如汝所得。我亦宜同。时。大典尊复报王曰。此世间无常。人命逝速。喘息之间。犹亦难保。乃至一岁尚亦久尔。如是七月。至于一月。犹复不可。王又语言。可至七日。留住深宮。极世五欲。共相娛乐。然后捨国。各付子弟。俱共出家。不亦善耶。大典尊答曰。七日不远。自可留尔。唯愿大王勿违信誓。过七日已。王若不去。我自出家

时。大典尊又至七居士所语言。汝等各理己务。吾欲出家。修无为道。所以然者。我亲从梵天闻说臭秽。心甚恶之。若在家者。无由得除。时。七居士报典尊曰。善哉。斯志。宜知是时。我等亦欲俱共出家。如汝所得。我亦宜同

时。大典尊复诣七百梵志所。而告之曰。卿等当勤讽诵。广探道义。转相教授。吾欲出家修无为道。所以然者。我亲从梵天闻说臭秽。心甚恶之。若在家者。无由得除。时。七百梵志白典尊曰。大师。勿出家也。夫在家安乐。五欲自娛。多人侍从。心无忧苦。出家之人独在空野。所欲悉无。无可贪取。典尊报曰。吾若以在家为乐。出家为苦。终不出家。吾以在家为苦。出家为乐。故出家尔。梵志答曰。大师出家。我亦出家。大师所行。我亦尽当行

时。大典尊至诸妻所。而告之曰。卿等随宜欲住者住。欲归者归。吾欲出家。求无为道。具论上事。明出家意。时。诸婦答曰。大典尊在。一如我夫。一如我父。设今出家。亦当随从。典尊所行。我亦宜行

过七日已。时大典尊即剃除须发。服三法衣。舍家而去。时。七国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及四十夫人。如是展转。有八万四千人同时出家。从大典尊。时。大典尊与诸大众游行诸国。广弘道化。多所饶益。

尔时。梵王告诸天众曰。时。典尊大臣岂异人乎。莫造斯观。今释迦文佛即其身也。世尊尔时过七日已。出家修道。将诸大众。游行诸国。广弘道化。多所饶益。汝等若于我言有余疑者。世尊今在耆阇崛山。可往问也。如佛所言。当受持之。

般遮翼言。我以是缘。故来诣此。唯然。世尊。彼大典尊即世尊是耶。世尊尔时过七日已。出家修道。与七国王乃至八万四千人同时出家。游行诸国。广弘道化。多所饶益耶。

佛告般遮翼曰。尔时大典尊豈异人乎。莫造斯观。即我身是也。尔时。举国男女行来举动。有所破损。皆寻举声曰。南无大典尊七王大相。南无大典尊七王大相。如是至三。般遮翼。时。大典尊有大德力。然不能为弟子说究竟道。不能使得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隐之处。其所说法。弟子受行。身坏命终。得生梵天。其次。行淺者生他化自在天。次生化自在天.兜率陀天.焰天.忉利天.四天王.剎利.婆罗门.居士大家。所欲自在

般遮翼。彼大典尊弟子。皆无疑出家。有果报。有教诫。然非究竟道。不能使得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隐之处。其道胜者。极至梵天尔。今我为弟子说法。则能使其得究竟道.究竟梵行.究竟安隐。终归涅槃。我所说法弟子受行者。捨有漏成无漏。心解脫.慧解脫。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其次。行淺者断五下结。即于天上而般涅槃。不复还此。其次。三结尽。薄淫.怒.痴。一来世间而般涅槃。其次。断三结。得须陀洹。不墮恶道。极七往返。必得涅槃。般遮翼。我诸弟子不疑出家。有果报。有教诫。究竟道法。究竟梵行。究竟安隐。终归灭度

尔时。般遮翼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长阿含经·坚固经第二十四

坚固经第二十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那难陀城波婆利掩次林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有长者子。名曰坚固。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坚固长者子白佛言。善哉。世尊。唯愿今者[来*力]诸比丘。若有婆罗门.长者子.居士来。当为现神足显上人法。

佛告坚固。我终不教诸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时。坚固长者子复白佛言。唯愿世尊[来*力]诸比丘。若有婆罗门.长者.居士来。当为现神足。显上人法。

佛复告坚固。我终不教诸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时。坚固长者子白佛言。我于上人法无有疑也。但此那难陀城国土丰乐。人民炽盛。若于中现神足者。多所饶益。佛及大众善弘道化。

佛复告坚固。我终不教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子.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所以者何。有三神足。云何为三。一曰神足。二曰观察他心。三曰教诫。云何为神足。长者子。比丘习无量神足。能以一身变成无数。以无数身还合为一。若远若近。山河石壁。自在无碍。犹如行空。于虛空中结加趺坐。犹如飞鸟。出入大地。犹如在水。若行水上。犹如履地。身出烟火。如大火聚。手扪日月。立至梵天。若有得信长者.居士见此比丘现无量神足。立至梵天。当复诣余未得信长者.居士所。而告之言。我见比丘现无量神足。立至梵天。彼长者.居士未得信者语得信者言。我闻有瞿罗咒。能现如是无量神变。乃至立至梵天。

佛复告长者子坚固。彼不信者。有如此言。岂非毀谤言耶。

坚固白佛言。此实是毀谤言也。

佛言。我以是故。不[来*力]诸比丘现神变化。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如是。长者。此即是我诸比丘所现神足。

云何名观察他心神足。于是。比丘现无量观察神足。观诸众生心所念法。隈屏所为皆能识知。若有得信长者.居士。见比丘现无量观察神足。观他众生心所念法。隈屏所为皆悉识知。便诣余未得信长者.居士所。而告之曰。我见比丘现无量观察神足。观他众生心所念法。隈屏所为皆悉能知。彼不信长者.居士。闻此语已。生毀谤言。有干陀罗咒能观察他心。隈屏所为皆悉能知。云何。长者子。此岂非毀谤言耶。

坚固白佛言。此实是毀谤言也。

佛言。我以是故。不勅诸比丘现神变化。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如是。长者子。此即是我比丘现观察神足。

云何为教诫神足。长者子。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十号具足。于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清净。梵行具足。若长者.居士闻已。于中得信。得信已。于中观察自念。我不宜在家。若在家者。钩锁相连。不得清净修于梵行。我今宁可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具诸功德。乃至成就三明。灭诸暗冥。生大智明。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乐独闲居。专念不忘之所得也。长者子。此是我比丘现教诫神足

尔时。坚固长者子白佛言。颇有比丘成就此三神足耶。

佛告长者子。我不说有数。多有比丘成此三神足者。长者子。我有比丘在此众中自思念。此身四大。地.水.火.风。何由永灭。彼比丘修趣天道。往至四天王所。问四天王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风。由何永灭。

长者子。彼四天王报比丘言。我不知四大由何永灭。我上有天。名曰忉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彼天能知四大由何而灭。彼比丘闻已。即修趣天道。往诣忉利天上。问诸天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风。何由永灭。彼忉利天报比丘言。我不知四大何由灭。上更有天。名焰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彼天能知。即往就问。又言不知。

如是展转。至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皆言。我不知四大何由而灭。上更有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名梵迦夷。彼天能知四大何由永灭。彼比丘即修趣梵道。诣梵天上问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风。何由永灭。彼梵天报比丘言。我不知四大何由永灭。今有大梵天王。无能胜者。统千世界。富贵尊豪。最得自在。能造化物。是众生父母。彼能知四大由何永灭。长者子。彼比丘寻问。彼大梵王今为所在。彼天报言。不知大梵今为所在。以我意观。出现不久。未久。梵王忽然出现。长者。彼比丘诣梵王所问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风。何由永灭。彼大梵王告比丘言。我梵天王无能胜者。统千世界。富贵尊豪。最得自在。能造万物。众生父母。时。彼比丘告梵王曰。我不问此事。自问四大。地.水.火.风。何由永灭。

长者子。彼梵王犹报比丘言。我是大梵天王。无能胜者。乃至造作万物。众生父母。比丘又复告言。我不问此。我自问四大何由永灭。长者子。彼梵天王如是至三。不能报彼比丘四大何由永灭。时。大梵王即执比丘右手。将诣屏处。语言。比丘。今诸梵王皆谓我为智慧第一。无不知见。是故我不得报汝言。不知不见此四大何由永灭。又语比丘。汝为大愚。乃捨如来于诸天中推问此事。汝当于世尊所问如此事。如佛所说。善受持之。又告比丘。今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汝可往问。

长者子。时。比丘于梵天上忽然不现。譬如壮士屈申臂顷。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来至我所。头面礼足。一面坐。白我言。世尊。今此四大。地.水.火.风。何由而灭。时。我告言。比丘。犹如商人臂鹰入海。于海中放彼鹰飞空东西南北。若得陆地则便停止。若无陆地更还归船。比丘。汝亦如是。乃至梵天问如是义。竟不成就还来归我。今当使汝成就此义。即说偈言。

何由无四大 地水火风灭

何由无粗细 及长短好丑

何由无名色 永灭无有余

应答识无形 无量自有光

此灭四大灭 粗细好丑灭

于此名色灭 识灭余亦灭

时。坚固长者子白佛言。世尊。此比丘名何等。云何持之。

佛告长者子。此比丘名阿室已。当奉持之。

尔时。坚固长者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传车经

传车经

北传中阿九、七车经(大正藏一、四二九页。)增阿三三、一0、七车经(大正藏二、七三三页。)
本经是世尊闻名出生地诸比丘之夏安居的状况始。经之中心,是叙舍利弗和和曼多罗尼子(mantani-putta)之法谈的状况。其法谈的内容,比丘梵行住者,不为得戒清净,亦不为得心清净,乃至不为得知见清净,唯为得涅盘。然而离此等即不得涅盘,以说七传接车之喻。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尼婆波。
尔时,众多生于此地之比丘,于此出生地行雨季安居之后,诣世尊之处,诣已稽首世尊而坐于一面。世尊对于一面坐之彼等比丘曰:
诸比丘!生于此地之比丘,于此出生地,谁从同行者,如次为善称誉者,即:自少欲而且为诸比丘作少欲之称说者,自知足而且为诸比丘作知足之称说者,自独居而且为诸比丘作独居之称说者,自不染世间而且为诸比丘作不染世间之称说者,自勇猛精进而且为诸比丘作勇猛精进之称说者,自戒成就而且为诸比丘作戒成就之称说者,自定成就而且为诸比丘作定成就之称说者,自慧成就而且为诸比丘作慧成就之称说者,自解脱成就而且为诸比丘作解脱成就之称说者,自解脱智见成就而且为诸比丘作解脱智见成就之称说者,为同行者之劝诫者,是令善识者、开示者、劝发者、奖励者、令欢喜者也。
于是,诸比丘白世尊曰:
世尊!芬那满达尼弗多(满严饰尼子)是于此出生地,此地比丘之同行者中,被如是称誉,即:自少欲而且为诸比丘作少欲之称说者,自知足而且为诸比丘作知足之称说者,自独居而且为诸比丘作独居之称说者,自不染世间而且为诸比丘作不染世间之称说者,自勇猛精进而且为诸比丘作勇猛精进之称说者,自戒成就而且为诸比丘作戒成就之称说者,自定成就而且为诸比丘作定成就之称说者,自慧成就而且为诸比丘作慧成就之称说者,自解脱成就而且为诸比丘作解脱成就之称说者,自解脱智见成就而且为诸比丘作解脱智见成就之称说者,为同行者之劝诫者,善令识者、开示者、劝发者、奖励者而令欢喜者也。
尔时,尊者舍利弗坐在佛傍边,彼作是之念:
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是荣幸、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真是幸福、智者之同行者于我师之面前称誉彼之种种殊胜言行。于彼我师亦嘉之。呜呼!我等亦何时共会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而且得为共语者。
时世尊随意住王舍城之后,向舍卫城游行,转转游行而入舍卫城。是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闻:世尊入舍卫城,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是时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收摄床座、执持衣钵,同舍卫城游行,顺次游行至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而诣世尊之处。诣而稽首世尊以坐一面。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以法开示、劝发、鼓励、令欢喜。如是由世尊法语所开示、劝发、鼓励、欢喜之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欢喜、随喜世尊之教,从座而起稽首世尊,右绕之后,为日中之安息而行往安达林。
是时或比丘行往尊者舍利弗之处,往已,语尊者舍利弗曰:
尊者舍利弗!尊者常称扬之比丘芬那满达尼弗多,受世尊法语之开示、劝发、鼓励,而欢喜,欢喜、随喜世尊之教,即从座而起,稽首世尊,右绕之后,为日中之安息行往安达林。
于是尊者舍利弗急持座具,注视前方,跟踪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之后而行。时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入安达林,于一树下为日中之安息而坐。尊者舍利弗亦入于安达林,于一树下为日中之安息而坐。是时尊者舍利弗至日昏从宴默而起,行往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之处。至而与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问讯、交谈友谊亲睦之语后,坐于一面。
于一面坐之尊者舍利弗言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曰:
尊者!实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
满达尼弗多曰:然!尊者!
尊者!实为戒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若然,为见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若然,为心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若然!为断疑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若然!实为道非道知见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若然!为道迹知见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实为知见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
实不然!尊者!
舍利弗曰:
尊者!予问:实为戒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若然!为心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为实见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为断疑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为道非道知见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为道迹知见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实为知见清净,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答:实不然!尊者!
若然者,尊者何为从世尊而住于梵行否?
满达尼弗多曰:
尊者!为无取着般涅盘,从世尊而住于梵行。
舍利弗曰:
实于戒清净是无取着,为般涅盘否?
不然!尊者!
尊者!若然者,心清净是无取着,是般涅盘否?
实不然!
尊者!见清净是无取着。是般涅盘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若然者!断疑清净是无取着,是般涅盘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道非道知见清净是无取着,是般涅盘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若然者!道迹知见清净是无取着,是般涅盘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知见清净是无取着,是般涅盘否?
实不然!尊者!
尊者!若然者除此等之法,无取着,是般涅盘否?
实不然!尊者!
舍利弗曰:
问:尊者!戒清净是无取着、是般涅盘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若然者,心清净是无取着、是般涅盘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见清净无取着,是般涅盘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断疑清净无取着,是般涅盘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道非道知见清净无取着,是般涅盘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道迹知见清净无取着,是般涅盘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知见清净是无取着,是般涅盘否?答:实不然!尊者!
问:尊者!若然者,除此等之法,无取着,是般涅盘否?答:实不然!尊者!
尊者!若然者,如何知此等之意义耶?
于是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曰:
尊者!世尊若教以无取着戒清净,是般涅盘者,即等于有取着教以无取着,是般涅盘。
尊者!世尊若教以无取着是心清净,是般涅盘者,即等于无取着,而教无取着,是般涅盘也。
尊者!世尊若教以无取着是见清净,是般涅盘者,即等于无取着,而教无取着,是般涅盘也。
尊者!世尊若教以无取着是断疑清净,是般涅盘者,即等于无取着,而教无取着,是般涅盘也。
尊者!世尊若教以无取着是道非道知见清净,是般涅盘者,即等于无取着,而教无取着,是般涅盘也。
尊者!世尊若教以无取着是道迹知见清净,是般涅盘者,即等于无取着,而教无取着,是般涅盘也。
尊者!世尊若教以无取着是知见清净,是般涅盘者,即等于无取着,而教无取着,是般涅盘也。
尊者!若除此等之法,是无取着,成为般涅盘者,凡夫应是般涅盘,何以故?
尊者!凡夫是于此等诸法以外而存在者也。
尊者!是故我今实为尊者说譬喻,实智者因譬喻而知教说之意义也。
尊者!恰如住舍卫城之拘萨罗国王波斯匿于萨伽陀城或生急用,为彼舍卫城与萨伽陀城之间,备有七转接车辆。尊者!于是拘萨罗国之王波斯匿从舍卫城出,由王宫之门,乘第一转接车,以第一转接车至第二转接车之处,以舍第一转接车;而乘第二转接车,以第二转接车至第三转接车之处,即舍弃第二转接车,以乘第三转接车;以第三转接车至第四转接车之处,即舍弃第三转接车,以乘第四转接车; 以第四转接车至第五转接车之处,即舍弃第四转接车,以乘第五转接车; 以第五转接车至第六转接车之处,即舍弃第五转接车,以乘第六转接车; 以第六转接车至第七转接车之处,即舍弃第六转接车,以乘第七转接车。以第七转接车至萨伽陀城之王宫门。至彼王宫之门,彼其友人、同僚、亲戚、血缘者如次问之:大王!大王以此车从舍卫城至萨伽陀城王宫之门否?其时,尊者!如何解答者,为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得正解答否?
舍利弗曰:尊者!拘萨罗国王波斯匿若如次解答者,即得正解答,即:予住舍卫城,因萨伽陀城或生急事。彼为予从舍卫城与萨伽陀城之间,备有七辆转接车。予从舍卫城出,由王宫之门乘第一转接车,以第一转接车至第二转接车之处,以舍第一转接车;而乘第二转接车,以第二转接车至第三转接车之处,即舍弃第二转接车,以乘第三转接车;以第三转接车至第四转接车之处,即舍弃第三转接车,以乘第四转接车; 以第四转接车至第五转接车之处,即舍弃第四转接车,以乘第五转接车; 以第五转接车至第六转接车之处,即舍弃第五转接车,以乘第六转接车; 以第六转接车至第七转接车之处,即舍弃第六转接车,以乘第七转接车。以第七转接车至萨伽陀城王宫之门。尊者!如是解答而拘萨罗国王波斯匿为得正解答。
芬那满达尼弗多曰:
尊者!如是戒清净是唯至心清净,心清净是唯至见清净,见清净是唯至断疑清净,断疑清净是唯至道非道知见清净,道非道知见清净是唯至道迹知见清净,道迹知见清净是唯至知见清净,知见清净是唯至无取着,是至般涅盘。尊者!无取着,是至般涅盘,从世尊而住于梵行也。   如是说时,尊者舍利弗白尊者芬那满绕尼弗多曰:
尊者是何名耶?同行者如何称呼尊者耶?
芬那满达尼弗多曰:
尊者!我名云芬那,同行者呼予为满达尼弗多。
舍利弗曰:可惊叹哉!尊者!未曾有哉!尊者!多闻之声闻。善正知我师之教,如是从尊者芬那满达尼弗,以甚深之问,尽能解说。得见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者,得亲近之,彼等同行者诚是荣幸,真幸福也。若得见同行者,以布缠于头上,得见从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戴于头上而行,以得亲近者,在彼等又诚是荣幸、真幸福也。得见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以得亲近,我等亦诚是荣幸、真幸福也。   如是言时,尊者芬那满达尼弗多,向尊者舍利弗作是言:
尊者是何名耶?同行者如何称呼尊者耶?
舍利弗曰:
尊者!我名云优波提沙,同行者呼我舍利弗。
满达尼弗多曰:
尊者!实似我师与声闻共作法谈,我等是以尊者不知是尊者舍利弗,若实我等以尊者知是尊者舍利弗者,我等不为如是答。可惊叹哉!尊者!未曾有哉!尊者!多闻之声闻善正知我师之教,如是从舍利弗尽问甚深之问。得见尊者舍利弗,得亲近之,彼等同行者诚是荣幸、真幸福也。若得见同行者以布缠于头上,从尊者舍利弗戴于头上而行,以得亲近者,在彼等又诚是荣幸、真幸福也。得见尊者舍利弗、得亲近之,我等亦诚是荣幸、真幸福也。
如是实彼等两大龙象相互赞叹善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长部·大典尊经

  大典尊经

本经相当于北传汉译长阿含卷第三之典尊经(大正藏一),及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大正藏八)。和前之阇尼沙经同一趣旨,两者亦存有相同部分。本经对常童子梵天化为五髻童子出现于三十三天,为知世尊之大智慧,非成于一朝一夕之原因,其架构是世尊于前生称为大典尊(内务大臣或侍从位)是一国之帝师的因缘谭,示如来之八无等法,说前修四无量心而至梵天界之道。与梵大如是之共住,非至涅槃之原因,说真正证涅槃之道是八圣道。于此所说之大典尊木生谭,想古时唯传颂文,在编经之时,或以前成其后,有附加连络文之说明,皆归于常童子梵天。于本经亦述应依如何之方法生于梵天界,当时被视生于梵天、梵界是一般的理想,其卑劣不能比佛所说的涅槃为要点,同前之阇尼沙经。

第一 诵品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之灵鹫山;尔时,容貌殊胜之乾闼婆子五髻,于夜将
明,放光偏照灵鹫山而往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却立一面。立于一面之乾闼婆子五髻,如是白世尊言:
“世尊!我由三十三天之诸天,亲闻、亲受,欲奉告世尊。”世尊曰:
“五髻,汝宜语我。”

“于久远之前,于十五日布萨之满月夜,三十三天之诸天,皆集会于善法堂,天人之大会众,偏坐于周遭,四天王就坐于四方;东方持国天王于诸天之前,向西而坐;南方增长天王于诸天之前,向北而坐;西方广目天王于诸天之前,向东而坐;北方多闻天王于诸天之前,向南而坐。世尊!三十三天之诸天,皆集会于善法堂,天人之大会众,偏坐于周遭,四大天王坐于四方,此是彼等四天王之坐法;然后乃我等之座。世尊!曾于世尊之处修梵行而新生于三十三天之天众,容貌与光辉,比其他天众殊胜光耀,世尊!是故三十三天之诸天,欢喜、悦乐、喜悦、满足言:“实然!诸天众在增盛,阿修罗众在衰减。”

尔时,世尊!天主帝释知三十三天之诸天众欢喜,以偈如是赞叹:
三十三诸天   与主共欢喜
归命礼如来   法及善法性
佛处修梵行   而得来此处
见色光殊胜   新生之诸天
彼色光寿命   凌驾他诸天
大智之弟子   以及殊胜者
皆来于此处   三十三诸天
普见于此事   与主共欢喜
归命礼如来   法及善法性
世尊!依此三十三天之诸天,更欢喜、悦乐、喜悦、满足言:“实然!诸天众在增盛,阿修罗众在衰减。”

尔时,世尊!天主帝释知三十三天之诸天欢喜,对三十三天之诸天言:
“诸贤!汝等实欲闻世尊之八无等法耶?”
“尊主!我等实欲闻世尊之八无等法。”
尔时,世尊!天主帝释,对三十三天之诸天,说示世尊之八无等法:

“汝等三十三天之诸天,如何思惟耶?世尊为众生之幸福、众生之安乐、对世间之怜愍,为人天之利益、幸福、安乐之实践:如是为众生之幸福、众生之安乐、对世间之怜愍,为人天之利益、幸福、安乐之实践: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如是诱导之说示者,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实依彼世尊善说:“此是善也。”善说:“此是不善也。”善说:“此是耶、此是正,此应亲近、此不应亲近,此是劣、此是胜,此是黑、白调和。”如是善恶邪正、应亲近、不应亲近、胜、劣、黑、白调和法之教示者,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彼世尊对弟子等实善说:“到涅槃之道,道与涅槃之结合。”实恰如殑伽河水与阎牟那河水之合流。彼世尊对弟子等实善说:“到涅槃之道,道与涅槃之结合。”如是到涅槃道之教示者,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世尊实与有学、圣道者及到漏尽之阿罗汉为友伴;世尊离开彼等,喜乐倾注一心而住。如是喜乐倾注一心,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彼世尊已得利养、已得名闻,其他2王族等在喜欢享用物质之期间,世尊离爱乐,唯摄取食物以滋身。如是离爱乐,唯摄取食物以滋身,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十一
世尊实如是语如是实行、实如是实行如是语;如是,实如是语如是实行、实如是实行如是语,如此而得法随法行,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十二
世尊确实超越疑惑,脱离犹豫,正志已立,梵行圆满。如是超越疑惑,脱离犹豫,正志已立,梵行圆满,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世尊!天主帝释,对彼三十三天之诸天,说示世尊之八无等法已。世尊!于是,三十三天之诸天,闻世尊之八无等法,更为欢喜、悦乐、喜悦、满足也。
十三
世尊!于此,某诸天如是言:
“诸贤!若同时四位正觉者,出现此世间,如世尊之说法,此乃为众生之幸福、众生之安乐、对世间之怜愍,为人天之利益、幸福、安乐也。”
又有某诸天如是言:
“诸贤!且不言四位等正觉者,诸贤!若同时三位等正觉者,出现此世间,如世尊之说法,此乃为众生之幸福、众生之安乐、对世间之怜愍,为人天之利益、幸福、安乐也。”
有某诸天如是言:
“诸贤!且不言三位等正觉者,诸贤!若同时二位等正觉者,出现此世间,如世尊之说法,此乃为众生之幸福、众生之安乐、对世间之怜愍,为人天之利益、幸福、安乐。”
十四
如是言已,天主帝释三十三天如是言诸天曰:
“诸贤!实无理由于一世界,同时出现二位阿罗汉、等正觉者。诸贤!若彼世尊无病、无恼,得长久存在世间,则为众生之幸福、众生之安乐、对世间之怜愍,为人天之利益、幸福、安乐也。”
尔时,世尊!三十三天之诸天,集会善法堂,对所议论之问题,熟虑、思惟已;关于其问题,四大天王有被受训戒之言,四天王各不离座而站立。
受彼等天王 所语及所教
心清净静寂 各各立其座
十五
世尊!尔时,于北方出现胜妙光明,凌驾诸天威神力之光辉显出,世尊!此时,天主帝释告三十三天之诸天言:
“诸贤!若见光明出现、光辉显现之兆相时,梵天必出现;光明出现、光辉显现者,即梵天出现之兆相。
以现微相者 应是梵天现
此广大光耀 为梵天微相
世尊!尔时,三十三天之诸天,各自就座而思惟:“欲知其光辉,将成如何之结果,想证认此而往其处,”四天王亦各就自座而思惟:“欲知其光辉,将成如何之结果,想证认此而往其处,”闻如是已,三十三天之诸天亦同意:“欲知其光辉,将成如何之结果,想证认此而往其处。”
十六
世尊!常童子梵天现于三十三天之诸天前时,化作粗形相而出现。世尊!梵天本来之容貌,不入三十三天之诸天之眼界故。世尊!常童子梵天现于三十三天之诸天前时,于容貌、于光辉,皆优胜其他之诸天,恰如金像胜于人像。世尊!如是,常童子梵天现于三十三天之诸天前时,于容貌、于光辉,皆优胜其他之诸天。世尊!常童子梵天现于三十三天之诸天前时,会众中任何天众,皆对梵天不敬礼、不站立、又不请座、一切默然合掌趺坐而思惟:“今常童子梵天若欲任何天众之处者,将坐其天众之座。”世尊!常童子梵天因坐其座,彼天神得到殊胜、欢喜、满足。世尊! 恰如刹帝利王登座继承王位时,得殊胜、欢喜、满足。世尊!如是,常童子梵天因坐其座,彼天神得到殊胜、欢喜、满足。
十七
世尊!尔时,常童子梵天知诸天之欢喜,隐形以偈如是赞叹.
三十三诸天 与主共欢喜
归命礼如来 法及善法性
佛处修梵行 而得生像B
见色光殊胜 新生之诸天
彼色光寿命 凌驾他诸天
大智之弟子 以及殊胜者
皆来于此处 三十三诸天
善见于此事 与主共欢喜
归命礼如来 法及善法性
十八
世尊!常童子梵天实说此事。世尊!说此事之常童子梵天,具有八支声,即:玲珑、清彻、美妙、和雅、充满、不乱甚深、广博等音。世尊!常童子梵天同彼会众,授此声时,此外之会众不闻此声音。世尊!具足如是八支声音者,被称为梵音。
十九
世尊!尔时,三十三天之诸天,同常童子梵天如是言:“善哉!梵天!我等明白欢喜此,又依天主帝释说彼世尊之八无等法,我等明白欢喜此。”
世尊!尔时,常童子梵天如是主目天主帝释:
“善哉!天主帝释!我等欲闻彼世尊之八无等法。”
“然,大梵天!”
天主帝释便向常童子梵天说示世尊之八无等法。
二十
“汝,大梵天如何思惟耶?世尊为众生之幸福、众生之安乐、对世间之怜愍,为人天之利益、幸福、安乐之实践:如是为众生之幸福、众生之安乐、对世间之怜愍,为人天之利益、幸福、安乐之实践,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二一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如是诱导之说示者,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二二
实依彼世尊善说:“此是善也。”善说:“此是不善也。”善说:“此是耶、此是正,此应亲近、此不应亲近,此是胜、劣,此是黑白调和。”如是善恶邪正、应亲近、不应亲近、胜、劣、黑、白调和法之教示者,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二三
彼世尊对弟子等实善说:“到涅槃之道,道与涅槃之结合。”实恰如殑伽河水与阎牟那河水之合流。彼世尊对弟子等实善说:“到涅槃之道,道与涅槃之结合。”如是到涅槃道之教示者,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二四
世尊实与有学、圣道者及漏尽之阿罗汉为友伴;世尊离开彼等,喜乐倾注一心而住,如是喜乐倾注一心,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二五
彼世尊已得利养、已得名闻,其他3王族等在喜欢享用物质之期间,世尊离爱乐,唯摄取食物以滋身,如是离爱乐,唯摄取食物以滋身,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二六
世尊实如是语如是实行、实如是实如是语;如是,实如是语如是实行、实如是实行如是语,如此而得法随法行,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二七
世尊确实超越疑惑,脱离犹豫,正志已立,梵行圆满;如是,超越疑惑,脱离犹豫,正志已立,梵行圆满,即具足如是性质之世尊,我等于过去实未曾见,于现在亦然,其唯世尊而已。”
世尊!天主帝释同彼常童子梵天,说示世尊之八无等法已。世尊!常童子梵天闻世尊之八无等法,欢喜、悦乐、喜悦、满足。
二八
世尊!尔时,常童子梵天化作粗形相,成为有五髻之童子容貌,显现于三十三天之诸天之前,彼升虚空中,于虚空中结跏趺坐。世尊!恰如伟力之人于广大平地敷座而坐,世尊!常童子梵天,升虚空中,于虚空中结跏趺坐,如是告三十三天之诸天曰:
二九
三十三天之诸天!汝等如何思惟耶?“世尊于何等长时间,为大智者耶?”
往昔,有称为域主之王,此域主之王名为典尊,有婆罗门之帝师。又域主王有王子名为黎努;典尊婆罗门有童子名为护明。如是黎努王子与护明童子及六人刹帝 利等八人为友。经过一些日夜,典尊婆罗门殁,其尊婆罗门殁时,域主王悲泣而如是言:
“呜呼!我等备具五欲分,自耽于娱乐,一切之国事皆委托于典尊婆罗门,于此时,其尊婆罗门殁矣!”
如是言时,黎努王子告域主王言:
“父王!对其尊婆罗门之殁,勿如是过度悲泣;父王!典尊婆罗门有童子名护明,比其父更贤明,比其父更为聪明。凡彼父辅佐之国政,应由护明童子辅佐。”
“然也!王子!”
“实然,父王!”
三十
尔时,域主王告其他一臣曰:“然,汝往护明童子之处,至已,传达护明童子;护明童子!汝有幸福4,域主王召护明童子;域主王欲见护明童子。”
彼臣应诺域主王言:“然,大王!”即往护明童子之处,至已,如是言护明童子曰:“护明童子!汝有幸福,域主王召护明童子;域主王欲见汝,护明童子。”
护明童子应诺彼臣言:“然,友!”即往域主王之处,至已,敬礼域主王,交换礼仪感铭之语后,却坐一面。域主王对坐于一面之护明童子如是言:
“护明童子!汝辅佐我等,护明童子!汝勿拒绝其辅佐:我以汝父之地位立汝,我将令汝即典尊位也。”
护明童子答:“然,王!”而同意域主王。
三一
尔时,域主王令护明童子即典尊位,使立父之地位。即典尊位,继立父地位之护明童子,父所辅佐之事情,皆辅佐之;父所不辅佐之事情,皆不辅佐;父所实行之业务,皆实行之;父所不实行之业务,皆不实行。于是,众人同彼曰:“彼婆罗门实典尊也,彼婆罗门实大典尊也。”如是之故,生起对护明童子呼称大典尊,大典尊。
三二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往彼六人刹帝利之处,至已,如是言彼六人刹帝利曰:
“友,域主王年老、耆宿、耆髦,到达人生之高龄,谁能知其寿量耶?若域主王崩后,众人必立黎努王子即位为王。汝等来,往黎努王子之处,至已,如是白黎努王子言:“我等是黎努王子之亲爱、可意、情深之友伴,凡汝之幸福,亦我等之幸福,汝之不幸时,亦我等之不幸也。域主王年老、耆宿、耆髦,到达人生之高龄,谁能知其寿量?若域主王崩后,众人必立黎努即位为王,汝若得王国,亦请以王国分与我等。”
三三
刹帝利言:“然,友!”彼六人刹帝利亦同意于大典尊婆罗门,而往黎努王子之处,至已,如是言黎努王子言:
“我等是黎努王子之亲爱、可意、情深之友伴,凡汝幸福时,亦我等之幸福,汝之不幸时,亦我等之不幸也。域主王年老、耆宿、耆毫,到达人生之高龄,谁能知其寿量?若域主王崩后,众人必立黎努即位为王,汝若得王位,亦请将王国分与我等。”
“除汝等之外,何人于我王国,能增进其幸福安乐?若我得王国者,将王国分与汝等。”
三四
尔时,经过一些时日,域主王崩逝;于域主王崩逝时,则令黎努王子即位而立为王。继承王位之黎努王,备具五欲分,耽于娱乐。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往彼六人刹帝利之处,至已,同六人刹帝利如斯言:
“汝等!域主王崩逝后,黎努王即位,则备具五欲分,耽于娱乐。汝等来!往黎努王之处,至已,对黎努王如是言:域主王崩逝,黎努王即位为王;汝记忆其约束之言耶?
彼六人刹帝利同意大典尊婆罗门:“然,友!”而往黎努王之处,至已,如是言黎努王曰:
“域主王崩逝,黎努王即位为王,汝记忆其约束之言耶?”
“诸贤!我记忆其约束;然,谁能将此北方广大、南方如车前部形之大地,正分为七分耶?”
“大王!除大典尊婆罗门以外,谁能为之!”
三五
尔时,黎努王召一臣而告曰:
“汝!往大典尊婆罗门之处,同大典尊婆罗门,言黎努王唤汝。”
彼臣应诺黎努王:“然,大王!”而往大典尊婆罗门之处,至已,如是言大典尊婆罗门曰:“卿!黎努王唤汝!”
大典尊婆罗门言:“然!友!”而往黎努王之处,至已,敬礼黎努王,交换亲密礼仪之语后,却坐一面。黎努王对坐于一面之大典尊曰:
“然,典尊请将北方广大、南方如车前部形之大地,正分为七分。”
典尊婆罗门应诺黎努王:“然,大王!”即从北方广大、南方如车前部形之大地,正分为七分;全部分为如车前部之形。
三六
其中央为黎努王之国。区分为:
迦陵伽国之旦多布啰城,阿湿沙迦国之褒惶那城,
阿槃提国之摩呬沙摩城,苏尾罗国之劳噜迦城,
毗提诃国之弥体罗城,鸯伽国之瞻波城,
迦尸国之波罗奈城,此等依典尊之区分。
尔时,彼等六人刹帝利各得自己之所得,成就所愿而喜悦曰:“我等所欲之愿望、希望,我等皆获得矣。”
破冤梵授王 胜尊明爱王
黎努二持国 为七婆罗多

第二 诵品
三七
尔时,彼六人刹帝利往大典尊婆罗门之处,至已,如是言大典尊婆罗门曰:“典尊是黎努王之亲爱、可意、情深之友,典尊对我等亦为亲爱、可意、情深之友。典尊,汝亦应辅佐我等,典尊!汝勿拒绝辅佐我等。”
大典尊婆罗门同意彼等六人刹帝利言:“然,诸贤,”尔时,大典尊婆罗门辅佐登王位之七人刹帝王,又对七人富贵婆罗门及七百梵行终了者,教授咒文。
三八
而后,大典尊婆罗门如是名声振扬。
“大典尊婆罗门是亲见梵天,大典尊婆罗门是亲与梵天对谈、议论。”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如是思惟:“我之名声如是振扬:“大典尊婆罗门是亲见梵天,大典尊婆罗门是亲与梵天对谈、议论C”然,我未曾见梵天,我未曾与梵天对谈、议论。我闻耆宿婆罗门师中之师等,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言曾见梵天,与梵天对谈、议论。然,我欲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
三九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往黎努王之处,至已,如是言黎努王曰:“我名声如是振扬:“大典尊婆罗门是亲见梵天,大典尊婆罗门是亲与梵天对谈、议论。”然,我实未曾见梵天,实未曾与梵天对谈、议论。我闻耆宿婆罗门师中之师等,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言曾见梵天,曾与梵天对谈、议论。是故,我欲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除送饮食者外,任何人皆勿来近我。”
“典尊,汝行汝所思之行!”
四十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到彼六人刹帝利处,至已,如是言六人刹帝利曰:“我之名声如是振扬:“大典尊婆罗门是亲见梵天,大典尊婆罗门是亲与梵天对谈、议论。”然,我未曾见梵天,未曾与梵天对谈、议论。我闻耆宿婆罗门师中之师等,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言曾见梵天,曾与梵天对谈、议论。是故,我欲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除送饮食者外,任何人勿来近我。”
“典尊!行汝所思之行!”
四一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往七人富贵婆罗门及七百梵行终了者之处,至已,如是言七人富贵婆罗门及七百梵行终了者曰:“我之名声如是振扬:“大典尊婆罗门是亲见梵大,大典尊婆罗门是亲与梵天对谈、议论。”然,我未曾见梵天,未曾与梵天对谈、议论。我闻耆宿婆罗门师中之师等,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言曾见梵天,曾与梵天对谈、议论。是故,诸贤!应如所闻、如所记忆、详细学习咒文、互相教咒文。我欲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除送饮食者之外,任何人勿来近我。”
“典尊!行汝所思之行!”
四二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往同身分之彼四十夫人等处,至已,如是言同身分之彼四十夫人曰:
“我之名声如是振扬:“大典尊婆罗门是亲见梵天,大典尊婆罗门是亲与梵天对谈、议论。”然,我未曾见梵天,未曾与梵天对谈、议论。我闻耆宿婆罗门师中之师等,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言曾见梵天,曾与梵天对谈、议论。是故,我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除送饮食者外,任何人勿来近我。”
“典尊!行汝所思之行!”
四三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于域之东方令作新讲堂,于雨期四个月之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除送饮食者以外,任何人勿来近彼。尔时,经过四个月之后,大典尊婆罗门唯是失望兴起苦恼之念。“虽然曾闻彼耆宿婆罗门师中之师等,于雨期之四个月间,在闲居静处,修习悲之禅定,言曾见梵天,曾与梵天对谈、议论。但我今实不见梵天,实无与梵天对谈,无与梵天议论也。”
四四
尔时,常童子梵天,心知大典尊婆罗门心之所念,恰如力士之屈伸臂,迅速由梵界消失而现于大典尊婆罗门之面前。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因见彼未曾见之容貌,恐怖而身痹、战栗。尔时战栗、身痹、身毛竖立之大典尊婆罗门以偈如次问常童子梵天言:
“有美貌光辉 吉祥主何人
不知故问汝 我等何知汝”
“于梵界彼等 知我曰常童
一切天知我 典尊汝知我”
“床座洗足水 熟蜜为梵天
奉供我问汝 汝亦与我物”
“典尊言供物 汝为我等受
为现法利益 为来世幸福
许允汝问故 凡欲者当问”
四五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作如是思惟:常童子梵天准许我质问,向常童子梵天,应问现法之善利,或应问来世之善利耶?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作如是思惟:我熟知现法之善利,他人亦向我问现法之善利;是故我当问常童子梵天来世之善利。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以偈问常童子梵天曰:
“我有疑之质问 无疑常童梵天
他人等亦欲知 故对此而询问
应住于如何处 而修学何等行
是人是否可达 于不死之梵界”
“婆罗门于人间 舍离此等我执
成就心一境相 专心于悲禅定
脱去臭秽之行 远离不净之法
若住于此处者 而于此处修学
达不死之梵界”
四六
“梵天!我知舍离我执之法。有一类人舍弃任何大小财物,舍弃任何多寡亲属,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梵天!我知舍弃我执之法;梵天!我知心一境相;此时,是人得远离住处,即:阿兰若、树林、山岳、洞窟、山洞、冢间、林薮、野外之槁堆。梵天!我知得此心一境相之法也。
我亦知专注悲解脱之法:此世,是人,令悲俱行之心,偏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方、如是第三方、如是第四方亦然。即偏上下横一切处,于一切有情之世界,悲心俱行,广大无边;令无冤无害心,偏满而住。梵天!我知如是专注悲解脱之法。
梵天!然,我实不知汝所说之“臭秽。”
“梵天于人间 何者为臭秽
不知此等故 贤者今汝语
依何之覆蔽 生类起臭秽
何塞障梵界 而堕于恶趣”
“忿怒与妄语 伪瞒及失信
贪婪与高慢 嫉妒及欲求
疑惑恼害他 贪欲及嗔恚
憍慢与愚痴 被此所缚系
不得离臭秽 梵界被障塞
而堕于恶趣”
“我知汝说之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故,梵天!我愿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典尊!行汝所思之行!”
四七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往黎努王之处,至已,如是言黎努王曰:“大王!当寻求其他之帝师,以辅佐王之统治!我愿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故;大王!我愿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恳求国土主 我告黎努王
最早我不乐 帝师之官位
有关统治事 大王宜熟知”
“若不够诸欲 我使汝满足
有伤害汝者 即当使排除
国主汝军师 于汝我是父
于我汝是子 典尊不舍我”
“于我之诸欲 无有所不足
又无任何人 来行加害我
以闻超人言 我不乐俗家”
“如何之超人 对汝语何事
汝闻彼言后 离弃我一切”
“我前行布萨 欲行牺牲时
坛上燃炎火 而敷吉祥草
其时由梵界 常童梵天现
闻彼答我闲 我不乐俗家”
“典尊汝所言 于我难致信
闻彼超人言 岂无他法行
我等必随汝 汝是我等师
如清净无垢 光辉琉璃珠
我等心清净 遵守汝教诫”
“典尊!汝若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者,我亦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是故,汝所赴之处,即成为我等所趣之处也。”
四八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往彼六人刹帝利处,至已,如是言彼等曰:“汝等当寻求其他之帝师,以辅佐汝等之统治;诸贤!我愿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故。诸贤!我决定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尔时,六人刹帝利会集一面而思念:彼婆罗门是贪欲者,是故我等,今以财物诱大典尊婆罗门。
彼等往大典尊婆罗门之处,至已,如是言大典尊婆罗门曰:“于此等七王国,有甚多财产,故可随汝所欲之量取之。”
“诸贤!因汝等我得甚多财产,其无用也:我愿舍果如是名誉,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诸贤!是故,我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四九
尔时,彼六人刹帝利会集一面而思念:彼婆罗门实爱好女人,是故我等,今依于女人以诱大典尊婆罗门。”
彼等往大典尊婆罗门之处,至已,如是言大典尊婆罗门曰:“于此等七王国,有甚多女人,故可随汝所欲之女人伴去。”
“诸贤!我有同身分之四十夫人,其无用也。我皆舍离彼等女,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诸贤!是故,我愿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五十
“典尊!汝若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我等亦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是故,汝所赴之处,即成为我等所趣之处也。”
“汝舍离诸欲 执着他有情7
当具足坚固 发勤忍辱力
此道是正道 此是无上道
依善人正法 以生于梵界”
五一
“然者,其尊!汝待七年间,经过七年后,我等亦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是故,汝所赴之处,即我等所趣之处也。”
“诸贤!七年间实是过长,我不能等待汝等七年间。谁知其寿量?未来无不行,智慧必当证,善根必须作,梵行应当修,生者无不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诸贤!是故,我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五二
“然者,典尊!汝请待六年间……乃至……请待五年间……乃至……请待四年间……乃至……请待三年间……乃至……请待二年间……乃至…”请待一年间。经过一年间,我等亦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是故,汝所赴之处,即成为我等所趣之处也。”
五三
“诸贤!一年间实是过长,我不能等待汝等一年间。谁知其寿量?未来无不行,智慧必当证,善根必须作,梵行应当修,生者无不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诸贤!是故,我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然者,其尊!请汝待七个月,经过七个月,我等亦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是故,汝所赴之处,即成为我等所趣之处也。”
五四
“诸贤!七个月实是过长,我不能等待汝等七个月。谁知其寿量?未来无不行,智慧必当证,善根必须作,梵行应当修,生者无不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诸贤!是故,我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然者,其尊!请汝待六个月……乃至……请待五个月……乃至……请待四个月……乃至……请待三个月……乃至……请待二个月……乃至……请待一个月……乃至……请待半个月。经过半个月,我等亦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是故,汝所赴之处,即成为我等所趣之处也。”
五五
“诸贤!半个月实是过长,我不能等待汝等半个月。谁知其寿量?未来无不行,智慧必当证,善根必须作,梵行应当修,生者无不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诸贤!是故,我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然者,典尊!我等将统治王国之事,委属王子或兄弟之间,可待七日。经过七日,我等亦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是故,汝所赴之处,即成为我等所趣之处也。”
“诸贤!七日间不甚长,我可等待汝等七日间。”
五六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往彼七人富贵婆罗门及七百梵行终了者之处,至已,如是言七人富贵婆罗门及七百梵行终了者曰.
“汝等宜寻求教授汝等咒文之其他轨范师。诸贤!我愿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诸贤!是故,我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典尊!汝勿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出家者微力而所得少,婆罗门者有权力而所得多。”
“勿言出家者微力,所得少,婆罗门者有权力,所得多。诸贤!除了我以外有谁更有权力,更有所得耶?我今实是王中之王,是婆罗门之梵天,长者之天神也;我
舍离此等一切,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诸贤!是故,我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典尊!汝若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我等亦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是故,汝所赴之处,即成为我等所趣之处也。”
五七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到同身分之四十位夫人之处,至已,如是言同身分之四十位夫人曰:“汝等若愿意者,可归自家或亲属之家,或选他夫;我欲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我闻梵天说臭秽,在俗者不可能抑制此等,是故,我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
“汝是我等亲族中之亲族,又是我等夫中之夫也。其尊!汝若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我等亦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是故,汝所赴之处,即成为我等所趣之处也。”
五八
尔时,大典尊婆罗门经过七日,即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俗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有七人刹帝利王、七人富贵婆罗门、七百梵行终了者、同身分之四十夫人、数千刹帝利、数千婆罗门、数千长者、妇人群集而来之甚多妇人等,皆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出家追随出家者大典尊婆罗门之后。大典尊婆罗门被会众围绕而游行村 落,乡镇及都市之间,大典尊婆罗门,凡到村落、乡镇,皆成为王中之王,婆罗门之梵大,长者之天神也。同峙,凡彼等人人打喷嚏或困踬,皆称:“归命大典尊婆罗门,归命彼人师。”
五九
大典尊婆罗门以慈俱行,偏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方、如是第三方、如是第四方亦然。即偏满上下横一切处,于一切有情界,以慈俱行广大无边,令无冤无害之心,偏满而住。以悲俱行之心……乃至……以喜俱行之心……乃至……以舍俱行之心令偏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方、如是第三方、如是第四五亦然。即偏满上下横一切处,于一切有情界,以舍俱行广大无边,令无冤无害之心,偏满而住。于弟子等,示与梵天为友伴之道。
六十
尔时,凡十分了解大典尊婆罗门一切教之弟子,死后生于幸福之梵界。不十分了解一切教者,死后得生与他化自在天为友伴、或得与化乐天为友伴、或得与兜率天为友伴、或得与夜摩天为友伴、或得与三十三天为友伴、或得与四天王天为友伴也。虽得最低之身者,亦可得乾闼婆身。
此等一切善男子之出家,有效而不空费,具效果8及实果。
六一
五髻言:“世尊记忆此本生耶?”
世尊曰:“五髻!我记忆。其时我是大典尊婆罗门也。我为弟子示与梵天为友伴之道;然,五髻!此梵行非导厌离、离欲、灭、寂静、神智力、正觉、涅槃之法,唯是生于梵界之法也。然,五髻!我之梵行,是导究竟厌离、离欲、灭、寂静、神智力、正觉、涅槃之法也。此是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五髻!此梵行始正是导究竟之厌离、离欲、灭、寂静、神智力、正觉、涅槃之法也。
六二
五髻!凡十分了解我一切法之弟子,得漏灭9而无漏于现世自己现证心解脱、慧解脱而住。非十分了解一切法者,或断五下分结,不再还来此世界,成为化生者,于彼界得不还法于其处般涅槃。又非十分了解一切法者,或断三结,更于次第灭贪、嗔、痴,成为斯陀含,一次还来此世,灭尽苦蕴。又非十分了解一切法者,或断三结,成为须陀洹,离堕恶趣之法,必定到达正觉之位。五髻!此等一切善男子之出家,有效而不空费,具效果及实果也。”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乾闼婆子五髻,满足、感谢世尊之所说,敬礼世尊,行围绕之礼而去。
注:
1 .“离开”apanujja认为是apanudati的不变分词。
2 .“他之”原本有manne取anne之义,见注3。
3 .“他之”原本有manne另一本篇anne,今依此。
4 .“幸福”原文为bhava以中性译之。
5 .于原本有nassuda另一本作nassa今从此。
6 .“欲行牺牲”原本为yatthu-kamassa别本作yittha-kamassa今依此。
7 .“执着”原本有arabhavho别本作arambho依此
8 .“效果”原本有sa-uddisa别本作sa-udraya依此。
9 .“漏”原本有asavanam是asavanam之误。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有偈篇·剑品

剑品

二一 第一 依剑

舍卫城因缘。

立于一面之天神,于世尊前,唱此偈曰:天神: 如依剑所触犹燃头发时比丘舍欲贪正念于出家

世尊:
犹如触于剑犹燃头发时
舍身见比丘正念于出家
二二 第二 触

天神:
不触者无触  触故应有触
故无污恶者于触故而触

世尊:
清净无污恶以污无垢者
其恶返愚人如同于逆风
撒布微细尘
二三 第三 缠 縺

天神:
内外之缠縺人人缠缠縺
奉敬向瞿昙谁离此缠縺

世尊:
住戒智慧人修心及智慧
热诚慎比丘彼离此缠縺
远离贪与嗔乃至于无明
漏尽阿罗汉解脱此缠縺
消灭名与色障想及色想
无所残余者此总断缠縺
二四 第四 制止心

天神:
心所制止者不行心苦事
若总制止心心脱一切苦

世尊:
非总制止心非制自制心
正于起恶处应制此之心
二五 第五 阿罗汉

天神:
完了应所为漏尽最后身
阿罗汉比丘犹言如我语
人人语我物应如是言乎

世尊:
完了应所为漏尽最后身
阿罗汉比丘犹言如我语
人人语我物虽然如是言
世称巧知者唯依惯例称

天神:
完了应所为漏尽最后身
阿罗汉比丘彼依于我慢
犹言如我语人人语我物

世尊:
皆舍我慢锁尽除不存在
超谬想贤者犹言如我语
人人语我物此世巧称呼
唯依惯例称

二六 第六 光明

天神:
世有几何光普照此世间
我等问世尊如何可得知

世尊:
世有四种光此无第五光
于昼太阳光于夜月普照
时有日夜火彼此皆遍照
正觉最胜火此为无上光
二七 第七 流

天神:
流何处不流涡于何处止
名色何处灭无有余残留

世尊:
地水与火风四大之灭处
由此流不流于此止涡流
于此灭名色无有余残留
二八 第八 大富

天神:
有大富大财领国刹帝利
勿饱于爱欲互为贪嫉妒
此等嫉妒性随有流中流
谁于世无嫉以舍贪渴爱

世尊: 舍家以出家财子可爱舍 以舍贪与嗔以及离无明 漏尽阿罗汉彼等于此世成为无嫉者
二九 第九 四轮

天神:四轮九门孔污秽满贪欲乃是不净性大雄从如何有此之出口

世尊:
以断恶欲贪乃至绳与纲
拔除渴爱根如是有出口
三十 第十 靡鹿之缚

天神:
如靡鹿之缚悠悠而柔顺
食少不贪味犹如狮子象
雄雄之独行不欲于爱欲
我等来请问脱苦应如何

世尊:
世间有五欲意示为第六
于此离欲爱如是苦解脱
此嗢陀南:
依剑之所触制止心缠縺
阿罗汉光明流乃至大富
第九于四轮靡鹿缚第十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长阿含经·阿㝹夷經第十五

阿㝹夷經第十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冥宁国阿㝹夷土。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阿㝹夷城乞食。尔时。世尊默自念言。我今乞食。于时如早。今宜往诣房伽婆梵志园观。比须时至。然后乞食。尔时。世尊即诣彼园。时彼梵志遙见佛来。即起奉迎。共相问讯。言。善来。瞿昙。不面来久。今以何缘乃能屈顾。唯愿瞿昙就此处坐。尔时。世尊即就其坐。

时。彼梵志于一面坐。白世尊言。先夜隶车子善宿比丘来至我所。语我言。大师。我不于佛所修梵行也。所以然者。佛疎外我。彼人见向说瞿昙过。虽有此言。我亦不受。

佛告梵志。彼善宿所言。知汝不受耳。昔我一时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集法堂上。时此善宿来至我所。语我言。如来外我。我不于如来所修梵行也。我时告曰。汝何故言。我不于如来所修梵行。如来外我耶。善宿报我言。如来不为我现神足变化。

时。我语言。吾可请汝于我法中净修梵行。当为汝现神足耶。复当语我。如来当为我现神足变化。然后我当修梵行耶。时。善宿报我言。不也。世尊。佛告善宿。我亦不语汝言。汝于我法中净修梵行。当为汝现神足变化。汝亦不言为我现神足者。当修梵行。云何。善宿。如汝意者。谓如来能现神足.为不能现耶。我所说法。彼法能得出要。尽苦际不耶。善宿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来能现神足。非为不能。所可说法。能得出要。尽诸苦际。非为不尽。是故。善宿。我所说法修梵行者。能现神足。非为不能。出要离苦。非不能离。汝于此法欲何所求。

善宿言。世尊。不能随时教我。我父秘术。世尊尽知。悋不教我。佛言。善宿。我颇曾言。汝于我法中修梵行者。教汝父术耶。汝颇复言。教我父术者。当于佛所修梵行耶。答曰。不也。是故。善宿。我先无此言。汝亦无言。今者何故作此语耶。云何。善宿。汝谓如来能说汝父秘术。为不能说耶。所可说法。能得出要。尽苦际不耶。善宿报言。如来能说父之秘术。非为不能。说法出要。能尽苦际。非为不能。佛告善宿。若我能说汝父秘术。亦能说法出要离苦。汝于我法中复欲何求。又告善宿。汝先于毗舍离跋闍土地。无数方便。称叹如来。称叹正法。称叹众僧。譬如有人八种称叹彼清涼池。使人好乐。一冷。二轻。三柔。四清。五甘。六无垢。七饮无餍。八便身。汝亦如是。于毗舍离跋闍土。称叹如来。称叹正法。称叹众僧。使人信乐。善宿。当知今汝退者。世间当复有言。善宿比丘多有知识。又是世尊所亲。亦是世尊弟子。不能尽形净修梵行。捨戒就俗处。卑陋行。梵志。当知我时备语。不顺我教。捨戒就俗。梵志。一时。我在猕猴池侧法讲堂上。时有尼干子。字伽罗楼。在彼处止。人所宗敬。名称远闻。多有知识。利养备具。时。善宿比丘著衣持钵。入毗舍离城乞食。渐渐转到尼干子所。尔时。善宿以深远义问尼干子。彼不能答。便生瞋恚。善宿自念。我触娆此人。将无长夜有苦恼报耶。梵志。当知时善宿比丘于乞食后。执持衣钵。来至我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善宿尔时亦不以此缘告我。我语之曰。愚人。汝宁可自称为沙门释子耶。善宿寻报我言。世尊。何故称我为愚。不应自称为释子耶。我告之曰。愚人。汝曾往至尼干子所问深远义。彼不能报。便生瞋恚。汝时自念。我今触此尼干。将无长夜有苦恼报耶。汝有是念不  善宿白佛言。彼是罗汉。何缘乃有此嫉恚心。我时答曰。愚人。罗汉何缘有嫉恚心。非我罗汉有嫉恚心。汝今自谓彼是罗汉。彼有七苦行。长夜执持。何谓七。一尽形寿不著衣裳。二尽形寿不饮酒食肉。而不食饭及与麦面。三尽形寿不犯梵行。四尽形寿毗舍离有四石塔。东名忧园塔.南名象塔.西名多子塔.北名七聚塔。尽形不离四塔。为四苦行。而彼后当犯此七苦行已。于毗舍离城外命终。譬如野干疥癩衰病。死丘冢间。彼尼干子亦复如是。自为禁法。后尽犯之。本自誓言。尽形不著衣服。后还著衣。本自誓言。尽形寿不饮酒噉肉。不食饭及麦面。而后尽食。本自誓言。不犯梵行。而后亦犯。本言。不越四塔。东忧园塔.南象塔.西多子塔.北七聚塔。今尽远离不复亲近。彼人自违此七誓已。出毗舍离城。冢间命终。佛告善宿曰。愚人。汝不信我言。汝自往观。自当知耳。佛告梵志。一时。比丘善宿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乞食已。还出城。于空冢间见尼干子于彼命终。见已。来至我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不以此事而语我言。梵志。当知我尔时语善宿曰。云何。善宿。我先所记尼干子如我语不。对曰。如是。如世尊言。梵志。当知我与善宿现神通证。而彼言。世尊不为我现。又一时我在冥宁国白土之邑。时有尼干子。名究罗帝。在白土住。人所宗敬。名称远闻。多得利养。时。我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时善宿比丘随我后行。见究罗帝尼干子在粪堆上伏舐糠糟。梵志。当知时善宿比丘见此尼干子在粪堆上伏舐糠糟已。作是念言。世间诸有阿罗汉.向阿罗汉道者无有及此。此尼干子其道最胜。所以者何。此人苦行乃能如是。除捨憍慢。于粪堆上伏舐糠糟。

梵志。时。我右旋告善宿曰。汝意愚人。宁可自称为释子耶。善宿白佛言。世尊。何故称我为愚。不应自称为释子耶。佛告善宿言。汝愚人。观此究罗帝蹲粪堆上伏食糠糟。汝见已。作是念。诸世间阿罗汉及向罗汉者。此究罗帝最为尊上。所以者何。今此究罗帝乃能苦行。除捨憍慢。蹲粪堆上伏舐糠糟。汝有是念不。答我言。实尔。善宿又言。何故。世尊。于阿罗汉所生嫉妒心。佛告愚人。我不于罗汉所生妒嫉心。何为于罗汉所生妒嫉心。汝今愚人。谓究罗帝真阿罗汉。此人却后七日当腹胀命终。生起尸饿鬼中。常苦饥饿。其命终后。以苇索系抴于冢间。汝若不信者。可先往语之。

时。善宿即往诣究罗帝所。说言。彼沙门瞿昙记汝。却后七日当腹胀命终。生起尸饿鬼中。死已以苇索系抴于冢间。善宿复白。汝当省食。勿使彼言当也。梵志。当知时究罗帝至满七日腹胀而死。即生起尸饿鬼中。死尸以苇索系抴于冢间。尔时。善宿闻佛语已。屈指计日。至七日已。时善宿比丘即往至裸形村中。到已。问其村人曰。诸贤。究罗帝今何所在。报曰。已取命终。问曰。何患命终耶。答曰。腹胀。问曰。云何殡送。答曰。以苇索系抴于冢间。

梵志。时。善宿闻此语已。即往冢间。欲至未至。时彼死尸拉动膝脚。忽尔而蹲。时彼善宿故前到死尸所。语言。究罗帝。汝命终耶。死尸答言。我已命终。问曰。汝以何患命终。死尸答言。瞿昙记我。七日后腹胀命终。我如其言。至满七日。腹胀命终。善宿复问。汝生何处。尸即报言。彼瞿昙所记。当生起尸饿鬼中。我今日生起尸饿鬼中。善宿问曰。汝命终时。云何殡送。尸答曰。瞿昙所记。以苇索系抴于冢间。实如彼言。以苇索系抴于冢间。时。死尸语善宿曰。汝虽出家。不得善利。瞿昙沙门说如此事。汝常不信。作是语已。死尸还臥。

梵志。时。善宿比丘来至我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不以此缘语我。我寻语曰。如我所记。究罗帝者实尔以不。答曰。实尔。如世尊言。梵志。我如是数数为善宿比丘现神通证。而彼犹言。世尊不为我现神通。

佛告梵志。我于一时在猕猴池法讲堂上。时有梵志。名曰波梨子。在彼处止。人所宗敬。名称远闻。多有利养。于毗舍离大众之中。作如是说。沙门瞿昙自称智慧。我亦智慧。沙门瞿昙自称神足。我亦有神足。沙门瞿昙得超越道。我亦得超越道。我当与彼共现神足。沙门现一。我当现二。沙门现二。我当现四。沙门现八。我现十六。沙门现十六。我现三十二。沙门现三十二。我现六十四。随彼沙门所现多少。我尽当倍。

梵志。时。善宿比丘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见波梨梵志于大众中作如是说。沙门瞿昙自称智慧。我亦智慧。沙门瞿昙自称神足。我亦有神足。沙门瞿昙得超越道。我亦得超越道。我当与彼共现神足。沙门现一。我当现二。沙门现四。我当现八。乃至随沙门所现多少。我尽能倍。时。善宿比丘乞食已。来至我所。头面礼。一面坐。语我言。我于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时闻毗舍离波梨子于大众中作是说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沙门瞿昙有神足。我亦有神足。瞿昙现一。我当现二。乃至随瞿昙所现多少。我尽能倍。具以此事而来告我。我语善宿言。彼波梨子于大众中不捨此语。不捨此见。不捨此慢。来至我所者。终无是处。若彼作是念。我不捨此语。不捨此见。不捨此慢。而至沙门瞿昙所者。彼头即当破为七分。欲使彼人不捨此语。不捨见慢。而能来者。无有是处。

善宿言。世尊护口。如来护口。佛告善宿。汝何故言。世尊护口。如来护口。善宿言。彼波梨子有大威神。有大德力。脫当来者将无现世尊虛耶。佛告善宿。如来所言颇有二耶。对曰。无也。又告善宿。若无二者。汝何故言。世尊护口。如来护口。善宿白佛言。世尊为自知见彼波梨子。为诸天来语。佛言。我亦自知。亦诸天来语故知。此毗舍离阿由大将。身坏命终。生忉利天。彼如来语我言。波梨梵志子不知羞惭。犯戒妄语。在毗舍离。于大众中作如是诽謗言。阿由陀大将身坏命终。生起尸鬼中。然我实身坏命终。生忉利天。波梨子我先自知。亦诸天来语故知。佛告愚人善宿。汝不信我言者。入毗舍离。随汝唱之。我食后当往诣波梨梵志子所。

佛告梵志。时。彼善宿过其夜已。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时。彼善宿向毗舍离城中众多婆罗门.沙门.梵志。具说此言。波梨梵志子于大众中说如此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沙门瞿昙有大威力。我亦有大威力。沙门瞿昙有大神足。我亦有大神足。沙门现一。我当现二。乃至沙门随所现多少。我尽当倍。而今沙门瞿昙欲诣彼波梨子所。汝等众人尽可诣彼。时。波梨梵志在道而行。善宿见已。速诣其所。语言。汝于毗舍离大众中作如是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乃至沙门瞿昙。随所现神足多少。我尽当倍。瞿昙闻此言。今欲来至汝所。汝可速归。报言。我当归耳。我当归耳。作此语已。寻自惶惧。衣毛为竖。不还本处。乃诣道头波梨梵志林中。坐绳床上。愁悶迷乱。

佛告梵志。我于食后与众多隶车.沙门.婆罗门.梵志.居士诣波梨子住处。就座而坐。于彼众中有梵志名曰遮罗。时众人唤彼遮罗而告之曰。汝诣道头林中语波梨子言。今众多隶车.沙门.婆罗门.梵志.居士尽集汝林。众共议言。梵志波梨于大众中自唱此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乃至瞿昙随现神足多少。我尽能倍。沙门瞿昙故来至汝林中。汝可来看。于是。遮罗闻众人语已。即诣道头林语波梨子言。彼众多隶车.沙门.婆罗门.梵志.居士尽集在汝林。众共议言。梵志波梨子于大众中自唱此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乃至沙门瞿昙现神足。随现多少。我尽能倍。瞿昙今在彼林中。波梨今者宁可还也。尔时。波梨梵志即报遮罗曰。当归。当归。作是语已。于绳床上转侧不安。尔时。绳床复著其足。彼乃不能得离绳床。况能行步至世尊所。

时。遮罗语波梨言。汝自无智。但有空声为言。当归。当归。尚自不能离此绳床。何由能得至大众所。呵责波梨子已。即还诣大众所。报言。我以持众人声。往语波梨子。彼报我言。当归。当归。即于绳床上动转其身。床即著足不能得离。彼尚不能离其绳床。何由能得来到此众。尔时。有一头摩隶车子在众中坐。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白彼众言。大众小待。我今自往将彼人来。

佛言。我尔时语头摩隶车子言。彼人作如是语。怀如是见。起如是慢。欲使此人来至佛所。无有是处。头摩子。正使汝以革绳重系。群牛共挽。至彼身碎。彼终不能捨如是语.如是见.如是慢。来至我所。若不信我言。汝往自知。尔时。头摩隶车子故往至波梨子所。语波梨子言。众多隶车.沙门.婆罗门.梵志.居士尽集汝林。众共议言。梵志波梨子于大众中口自唱言。沙门瞿昙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乃至沙门瞿昙现其神足。随所现多少。我尽能倍。瞿昙沙门今在彼林。汝可还归。尔时。波梨子即报言。当归。当归。作是语已。于绳床上动转其身。尔时绳床复著其足。彼乃不能自离绳床。况复行步至世尊所。

时。头摩语波梨子言。汝自无智。但有空声为言。当归。当归。尚自不能离此绳床。何由能得至大众所。头摩复语波梨子曰。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乃往久远有一师子兽王在深林中住。师子清旦初出窟时。四向顾望。奋迅三吼。然后遊行择肉而食。波梨子。彼师子兽王食已还林。常有一野干随后食残。气力充足便自言。彼林师子竟是何兽。能胜我耶。今宁可独擅一林。清旦出窟。四向顾望。奋迅三吼。然后遊行。择肉而食耶。彼寻独处一林。清旦出窟。奋迅三吼。然后遊行。欲师子吼。作野干鸣。波梨子。汝今亦尔。蒙佛威恩。存生于世。得人供养。而今更与如来共竞。时。头摩子以偈责数曰

野干称师子 自谓为兽王

欲作师子吼 还出野干声

独处于空林 自谓为兽王

欲作师子吼 还出野干声

跪地求穴鼠 穿冢覓死尸

欲作师子吼 还出野干声

头摩子告曰。汝亦如是。蒙佛恩力。存生于世。得人供养。而今更与如来共竞。时。彼头摩子以四种喻。面呵责已。还诣大众。报言。我以持众人声唤波梨子。彼报我言。当归。当归。即于绳床上动转其身。床即著足不能得离。彼尚不能自离绳床何由能得来到此众。尔时。世尊告头摩子言。我先语汝。欲使此人来至佛所。无有是处。正使汝以革绳重系。群牛共挽。至身碎坏。彼终不肯捨如是语.如是见.慢。来至我所。梵志。时。我即与彼大众种种说法。示教利喜。于彼众中三师子吼。身升虛空。还诣本处。

佛告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言。一切世间。梵自在天所造。我问彼言。一切世间实梵自在天所造耶。彼不能报。还问我言。瞿昙。此事云何。我报彼言。或有此世间初坏败时。有余众生命尽行尽。从光音天命终乃更生余空梵处。于彼起爱。生乐著心。复欲使余众生来生此处。其余众生命尽行尽。复生彼处。时。彼众生自作是念。我今是大梵王。忽然而有。无作我者。我能尽达诸义所趣。于千世界最得自在。能作能化。微妙第一。为人父母。我先至此。独一无侶。由我力故。有此众生。我作此众生。彼余众生亦复顺从。称为梵王。忽然而有。尽达诸义。于千世界最得自在。能作能化。微妙第一。为人父母。先有是一。后有我等。此大梵王化作我等。此诸众生随彼寿终来生此间。其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为道。彼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本所生。彼作是语。此大梵天忽然而有。无有作者。尽达诸义。于千世界最得自在。能作能化。微妙第一。为人父母。彼大梵天常住不移。无变易法。我等梵天所化。是以无常。不得久住。为变易法。如是。梵志。彼沙门.婆罗门以此缘故。各言彼梵自在天造此世界。梵志。造此世界者。非彼所及。唯佛能知。又过此事。佛亦尽知。虽知不著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知之。以平等观无余解脫。名曰如来。

佛告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言。戏笑懈怠是众生始。我语彼言。云何汝等实言。戏笑懈怠是众生始耶。彼不能报。逆问我言。瞿昙。此事云何。时我报言。或有光音众生喜戏笑懈怠。身坏命终。来生此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便入心定三昧。以三昧力识本所生。便作是言。彼余众生不喜戏笑。常在彼处。永住不变。由我等数喜戏笑。致此无常。为变易法。如是。梵志。彼沙门.婆罗门以是缘故。言戏笑是众生始。如是佛尽知之。过是亦知。知而不著。已不著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知之。已平等观无余解脫。名曰如来。

佛告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言。失意是众生始。我语彼言。汝等实言。失意是众生始耶。彼不知报。还问我言。瞿昙。此事云何。我语彼言。或有众生展转相看已。便失意。由是命终。来生此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便入心定三昧。以三昧力识本所生。便作是言。如彼众生以不展转相看。不失意故。常住不变。我等于彼数数相看已。便失意。致此无常。为变易法。如是。梵志。彼沙门.婆罗门以是缘故。言失意是众生始。如此唯佛知之。过是亦知。知已不著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知之。知已平等观无余解脫。故名如来。

佛告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言。我无因而出。我语彼言。汝等实言。本无因出耶。彼不能报。逆来问我。我时报曰。或有众生无想无知。若彼众生起想。则便命终来生此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便入心定三昧。以三昧力识本所生。便作是言。我本无有。今忽然有。此世间本无。今有。此实余虛。如是。梵志。沙门.婆罗门以此缘故。言无因出。唯佛知之。过是亦知。知已不著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知之。已平等观无余解脫。故名如来。

佛告梵志。我所说如是。或有沙门.婆罗门于屏处诽謗我言。沙门瞿昙自称弟子入净解脫。成就净行。彼知清净。不遍知净。然我不作是说。我弟子入净解脫。成就净行。彼知清净。不遍知净。梵志。我自言。我弟子入净解脫。成就净行。彼知清净。一切遍净。

是时。梵志白佛言。彼不得善利。毀謗沙门瞿昙言。沙门自言。我弟子入净解脫。成就净行。彼知清净。不遍知净。然世尊不作是语。世尊自言。我弟子入净解脫。成就净行。彼知清净。一切遍净。

又白佛言。我亦当入此净解脫。成就净行。一切遍知。

佛告梵志。汝欲入者。甚为难也。汝见异.忍异.行异。欲依余见入净解脫者。难可得也。但使汝好乐佛。心不断绝者。则于长夜。常得安乐。

尔时。房伽婆梵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卢夷强耆一夜贤者经

卢夷强耆一夜贤者经

北传汉译中阿含一六六、释中禅室尊经(大正藏一,六九八页。)尊上经(大正藏一,八八六页。)
本经乃栴檀天子来比丘卢夷强耆之许问一夜贤者之说,彼不知,天子亦唯知偈而已。此比丘请佛解释,佛为之详说。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其时,卢夷强耆住释迦族之迦毗罗城尼拘律树园。时有容色殊胜之旃达罗天子,夜将明时,明照全尼拘律树园,而至彼尊者卢夷强者之处。至已,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旃达罗天子,如是言尊者卢夷强耆曰:
比丘!汝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耶?
尊者曰:
友!我不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然者,汝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耶?
天子言:
比丘!我亦不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比丘!然者,汝受持一夜贤者之偈耶?
尊者曰:
友!我不受持一夜贤者之偈。友!然者,汝受持一夜贤者之偈耶?
天子言:
比丘!我受持一夜贤者之偈。
尊者曰:
友!然者,汝如何受持一夜贤者之偈耶?
天子言:
比丘!一时,世尊住三十三天之巴利奢陀伽(昼度树)下之盘睹伽无巴罗尸罗(无垢白石。)于其处,世尊为三十三天之诸天神说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
勿追于过去,勿愿于未来
一切过去者,彼已皆舍去
未来者未至,而彼现在法
处处善观察,不摇又不动
了知彼修习,唯应今日作
作须诚热心,谁知明日死
不遇死大军,实谓无是事
热心如是住,昼夜不懈怠
此一夜贤者,谓静寂默者
比丘!如是,我受持一夜贤者之偈。比丘!汝应学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比丘!汝应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比丘!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是梵行之初利益者也。
旃达罗天子如是言已,忽然消失(于其处。)
时,尊者卢夷强耆,其夜将明时,收坐卧具,执衣钵,出游行彼舍卫城。次第游行,至彼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之世尊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卢夷强耆如是白世尊言:
世尊!一时,我住释迦族之迦毗罗城思拘律树园。世尊!时,有容色殊胜一天子,夜将明时,明照全尼拘律树园而来。来已,立于一面。世尊!立于一面之彼天子,如是言我曰:
比丘!汝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耶?
世尊!如是言已,我对彼天子如是曰:
友!我不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
友!然者,汝应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友!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是梵行之初(利益)者也。
世尊!彼天子如是言。斯言已忽消失之。善哉!世尊!请世尊为我说一夜贤者之总说及分别。
世尊曰:然者,比丘!汝知彼天子耶?
比丘言:世尊!我不知彼天子。
世尊曰:
比丘!彼名为旃达罗天子也。旃达罗言:比丘!义解、作意、集中一切之心,以倾耳闻法。故,比丘!汝亦谛听,善作意之,我当说之。
尊者卢夷强耆答世尊言:如是,世尊。
世尊如是曰:
勿追于过去,勿愿于未来,
一切过去者,彼已皆舍弃。
未来者未至,而彼现在法,
处处善观察,不摇又不动。
了知彼修习,唯应今日作,
作须必热心,谁知明日死,
不遇死大军,实谓无其事。
热心如是住,昼夜不懈怠,
此一夜贤者,谓静寂默者。
然者,诸比丘!如何为‘追过去?’
于过去时有如是色,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受,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想,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行,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识。于此随起喜悦。
诸比丘!如是为追过去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不追过去?
于过去时有如是色,于此不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受,于此不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想,于此不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行,于此不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识,于此不起喜悦。
诸比丘!如是为不追过去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愿未来?
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色,于此随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受,于此随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想,于此随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行,于此随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识。于此随起喜悦。
诸比丘!如是为愿未来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不愿未来?
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色,于此不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受,于此不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想,于此不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行,于此不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识。于此不起喜悦。
诸比丘!如是为不愿未来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动摇于现在之诸法?
诸比丘!兹有无闻凡夫,不见诸圣者,不熟达圣法,不通晓圣法。不见诸善人,不熟达诸善人法,不通晓诸善人法;见色是我、或我是色、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也;见受是我、或我有受、或我中有受、或受中有我也;见想是我、或我有想、或我中有想、或想中有我也;见行是我、或我有行、或我中有行、或行中有我也;见识是我、或我有识、或我中有识、或识中有我也。
诸比丘!如是动摇于现在之诸法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不动摇于现在之诸法?
诸比丘!兹有闻之圣弟子,见诸圣者,熟达圣法,通晓圣法,以见善人,熟达善人法,通晓善人法;不见色是我、或我有色、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不见受是我、或我有受、或我中有受、或受中有我;不见想是我、或我有想、或我中有想、或想中有我;不见行是我、或我有行、或我中有行、或行中有我;不见识是我、或我有识、或我中有识、或识中有我[之等见。]
诸比丘!如是为不动摇于现在之诸法也。
勿追于过去,勿愿于未来,
一切过去者,彼已皆舍弃。
未来者未至,而彼现在法,
处处善观察,不摇又不动。
了知彼修习,唯应今日作,
作须必热心,谁知明日死,
不遇死大军,实谓无其事。
热心如是住,昼夜不懈怠,
此一夜贤者,谓静寂默者。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尊者卢夷强者随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六处篇·六处相应

六处相应

第一 根本五十经品
第一 无常(一)内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长者之游园。

于此处,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

世尊作是言:“诸比丘!眼为无常,凡无常者,其为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耳是无常,凡无常者……

鼻是无常,凡无常者……

舌是无常,凡无常者……

身是无常,凡无常者……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有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厌嫌于鼻、厌嫌于舌、厌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由于解脱“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第二 苦(一)内
※三
“诸比丘!眼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耳是苦……鼻是苦……舌是苦……身是苦……

意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第三 无我(一)内
※三
“诸比丘!眼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耳是无我……鼻是无我……舌是无我……身是无我……

意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第四 无常(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声……香……味……触……

法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色、厌嫌于声、厌嫌于香、厌嫌于味、厌嫌于触、厌嫌于法,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谓于解脱“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注1 photthab1a译为“所触者”较正确,但仿旧来之译例,唯译为触。
第五 苦(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声是……香是……味是……触是……

法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第六 无我(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窦观。
四~七
声是……香是……味是……触是……

法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第七 无常(三)内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无常,何况现在之眼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未来之眼亦无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五
过去、未来之耳是无常……过去、未来之鼻是无常……

过去、未来之舌是无常,何况于现在之舌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舌无所期望,对未来之舌亦不悦乐,于现在之舌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过去、未来之身是无常……

过去、未来之意是无常,何况于现在之意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对未来之意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离、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八 苦(三)内
※三~七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苦,何况现在之眼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末来之眼不生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过去、未来之耳是……过去未来之鼻是……过去未来之舌是……过去末来之身是……

过去、未来之意是苦,何况于现在之意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意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嫌、用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九 无我(三)内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无我,何况现在之眼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未来之眼不生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耳是……过去、未来之鼻是……过去、未来之舌是……过去、未来之身是……

过去、未来之意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意即?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意不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十 无常(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无常,何况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去、未来之味是……过去、未来之触是……

过去、未来之法是无常,何况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末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十一 苦(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苦,何况于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去、未来之味是……过去、未来之触是……

过去、未来之法是苦,何况于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十二 无我(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丢、未来之味是……过去、未来之触是……

过去、未来之法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无常品第一 (终)
其摄颂:
无常苦无我
三者有内外
依无常说三
各各有内外
第二 双双品
第一 由于正觉(一)

舍卫城。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成正觉之菩萨时,生如是念:“以何为眼之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何为耳之……何为鼻之……何为舌之……何为身之……何为意之甘味?何为患难?何为出离?”
三~七
诸比丘!余生如是念:“凡缘眼所起之安乐喜悦,是眼之甘味。凡眼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眼之患难。凡对眼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眼之出离。凡耳……凡鼻……凡舌……凡身……

凡缘意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意之甘味。凡意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意之患难。凡对意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意之出离。”

诸比丘!余不如实知如是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等觉。

诸比丘!余因如实知如是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诸比丘!依此,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则宣示无上正等觉。
十一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也。””
第二 由于正觉(二)
※二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成正觉之菩萨时,以生如是念:“以何为色之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以何为声之……以何为香之……以何为味之……以何为触之……以何为法之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

诸比丘,余如是念:“凡缘色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色之甘味。凡色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色之患难。凡对色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色之出离。
四~七
凡以声……凡以香……凡以味……凡以触……

凡缘法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法之甘味,凡法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法之患难。凡对法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法之出离。
九~十
诸比丘!余未如实知如是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十一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也。””
第三 由于甘味(一)
※二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眼之甘味,终于发见眼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眼之患难,诸比丘!余终于发见眼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找巡行眼之出离,终于发见眼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出离故。
三~六
诸比丘!余耳之……诸比丘!余鼻之……诸比丘!余舌之……诸比丘!余身之……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甘味,终于发见意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患难,终于发见意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出离,终于发见意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出离故。
八~九
诸比丘!余不能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
第四 由于甘味(二)
※二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甘味终发见色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患难,终于发见色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患难故。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出离,终于发见色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出离故。
三~六
诸比丘!余声之……香之……味之……触之……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甘味,终于发见法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患难,终于发见法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出离,终于发见法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出离故。
八~九
诸比丘!余未如实知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
第五 若无者(一)
※二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着。然诸比丘!于眼有甘味故,有情于眼有爱着。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厌嫌。然诸比丘!于眼有患难故,有情于眼有厌嫌。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出离。然诸比丘!于眼有出离故,有情出离于眼。
五~七
诸比丘!若于此耳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八~十
诸比丘!若于此鼻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十一~十三
诸比丘!若于此舌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十四~十六
诸比丘!若于此身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十七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爱着。然诸比丘!于意有甘味故,有情则于意有爱着。
十八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厌嫌。然诸比丘!于意有患难故,有情则厌嫌于意。
十九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出离。然诸比丘!于意有出离故,有情则出离于意。
二十
诸比丘!诸有情未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活。
二一
然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诸比丘!有情等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第六 若无者(二)
※ 二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着。然诸比丘!因色有甘味故,有情爱着于色。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色无厌嫌。然诸比丘!于色有患难故,有情则厌嫌于色。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色无出离。然诸比丘!于色有出离故,有情则出离于色。
五~七
诸比丘!若于此声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八~十
诸比丘!若于此香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十一~十三
诸比丘!若于此味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十四~十六
诸比丘!若于此触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十七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爱着。然诸比丘!于法有甘味故,有情则于法有爱着。
十八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厌嫌。然诸比丘!于法有患难故,有情则于法有厌嫌。
十九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出离。然诸比丘!于法有出离故,有情则由法有出离。
二十
诸比丘!诸有情不如实知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诸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二一
然而,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第七 因欢悦(一)
※ 二
“诸比丘!欢悦于人之眼者,则为欢悦彼苦。欢悦于人之苦者,则不能离脱彼苦……人之耳……人之鼻……人之舌……人之身……欢悦于人之意者,则欢悦彼之苦。欢悦于人之苦者,则不得离脱彼之苦。

诸比丘!不欢悦于人之眼者,则不欢悦彼之苦。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离脱……人之耳……人之鼻……人之舌……人之身……不欢悦人之意者,则不欢悦于彼之苦。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离脱。”
第八 因欢悦(二)
※ 二
“诸比丘!欢悦于人之色者,则欢悦于彼之苦。欢悦人之苦者,则未能离脱彼之苦。我谓:人之声……人之香……人之味……人之触……欢悦人之法者,则欢悦彼之苦。欢悦人之苦者,则不能离脱彼之苦。

诸比丘!不欢悦人之色者,则不欢悦彼之苦,不欢悦于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离脱,我谓不欢悦于人之声……人之香……人之味……人之触……不欢悦人之法者,则不欢悦于彼之苦。予谓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解脱。”
第九 因生起(一)
※ 二
“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三~四
耳之生起……鼻之生起……
五~六
舌之生起……身之生起……

意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诸比丘!眼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
九~一三
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第十 因生起(二)
※ 二
“诸比丘!色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三~四
声之生起……香之生起……
五~六
味之生起……触之生起……

法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诸比丘!色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九~十三
声之……香之……味之……触之……法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双双品第二 (终)
其摄颂:
正觉以云二
甘味更有二
若无者于二
欢悦又更二
生起亦云二
此品因此,名为双双品。
第三 一切品
第一 一切

舍卫城……于其处……曰:

“诸比丘!我用汝等说一切,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耶?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是。诸比丘!此名之为一切。

诸比丘!若人有如是言:“余弃此之一切,令知他之一切1”者,则彼仅为言说,逢他人之问,则无能作答,则更陷于苦难。何以故?诸比丘!此犹如对相违之境故。”
注1 除此世尊所说之“一切”,而说示其他之“一切”第二 舍弃(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舍弃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以何为一切舍弃之法耶?
四~八
诸比丘!眼应舍弃,色应舍弃,眼识应舍弃,眼触应舍弃,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耳应舍弃……鼻……舌……身……

意应舍弃,法应舍弃,意识应舍弃,意触应舍弃,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

诸比丘!此为一切舍弃之法。”

第三 舍弃(二)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耶?
四~八
诸比丘!由知解、晓了于眼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眼识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眼触而应舍弃,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于此亦应舍弃……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此……

由知解、晓了于意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意识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意触而应舍弃,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于此应舍弃。

诸比丘!此为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
第四 晓了(一)

※ 二
“诸比丘!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尽苦。

诸比丘!对任何之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
四~八
诸比丘!于眼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色……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耳……于声……于鼻……于香……于舌……于味……于身……于触……

于意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法……于意识……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此等者,则不得尽苦。

诸比丘!于此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谓不得尽苦。
十一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
十二
诸比丘!云何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而善能尽苦耶?
十三~十七
诸比丘!于眼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善能尽苦。于色……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于耳……于声……于鼻……于香……于舌……于味……于身……于触……
十八
于意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于法……于意识……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
十九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谓善能尽苦。”
第五 晓了(二)

※ 二
“诸比丘!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善尽苦。

诸比丘!云何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善尽苦耶?
四~八
凡眼、凡色、凡眼识、凡依眼识所识知之法,凡耳、凡声……凡鼻……凡香……凡舌……凡味……凡身……凡触……

凡意、凡法、凡意识、凡依意识所识知之法。

诸比丘!于此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谓之不能善尽苦。
十一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为善能尽苦。诸比丘!云何于一切,为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堪善能尽苦耶?
十二~十六
诸比丘!凡于眼、凡于色、凡于眼识,凡依眼识所识知之法,凡耳、凡声……凡鼻、凡香……凡舌、凡味……凡身、凡触……
十七
凡意、凡法、凡意识、凡依意识所识知之法。
十八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谓之善能尽苦。”
注1 PTS本应是十而误为一一以下各节即有龃龉。
第六 燃烧

尔时,世尊住伽耶象头山,与一千比丘等俱。

于此处,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一切为烧。诸比丘!云何一切为烧耶?
三~七
诸比丘!眼为烧、色为烧、眼识为烧、眼触为烧,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此亦为烧。缘何为烧耶?我说因贪欲之火、因嗔恚之火、因愚痴之火高烧,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烧。其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是烧、法是烧、意识是烧、意触是烧,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为所烧。缘何而烧耶?我说因贪欲之火、因嗔恚之火、因愚痴之火高烧,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烧。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于眼亦生厌嫌、于色亦生厌嫌、于眼识亦生厌嫌、于眼触亦生厌嫌,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生厌嫌。于耳亦……于鼻亦……于舌亦……于身亦……于意亦……凡缘此意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生厌嫌,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来此生。”

世尊言此,彼等比丘心生欢喜,欢受世尊之所说。
十一
然而宣说此教法已,使彼等比丘无所取着,其心已由诸漏解脱。
第七 盲闇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一切是盲闇。诸比丘!何者是盲闇耶?
三~五
诸比丘!眼是盲闇,色是盲闇,眼识是盲闇,眼触是盲闇,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耳是……鼻是……

舌是盲闇,味是盲闇,舌识是盲闇,舌触是盲闇,凡缘此舌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

身是盲闇……

意是盲闇,法是盲闇,意识是盲闇,意触是盲闇,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乃至……缘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因解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来此生。”
第八 适宜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且谛听,善思惟,我当说。

诸比丘!以何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耶?
四~六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有色,不因色而思量,不思量色为我有。不思量眼识,不思量有眼识,不因眼识而思量,不思量眼识为我有。不思量眼触,不思量有眼触,不因眼触而思量,不思量眼触为我有。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对其……对鼻……
七~八
不思量舌,不思量有舌,不因舌而思量,不思量舌为我有。不思量味,不思量有味,不因味而思量,不思量味为我有。不思量舌识,不思量有舌识,不因舌识而思量,不思量舌识为我有。不思量舌触,不思量有舌触,不因舌触而思量,不思量舌触为我有。凡缘舌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不思量此为我有。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因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为我有。
十一
彼无如是之思量,而对世不予执着一物,无执着则无爱慕,无爱慕而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二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
第九 有验(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四~八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识……不思量眼触……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思量,因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为我有,由此而有不安、变异,由此不安、变异者而有着,世人唯有欢喜此执着。于耳……于鼻……于舌……于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为我有。由此而有不安、变异,由此不安、变异而有着,世人唯有欢喜此执着。

诸比丘!于蕴、界、处,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彼无如是思量,不执着世之一物,无执着则无爱慕,无爱慕则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一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
三二 第十 有验(二)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对此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四~八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者,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识……眼触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为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为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是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法……意识……意触是常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为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厌嫌于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彼。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得解脱,于解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一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
一切品第三 (终)
其摄颂曰:
一切二舍弃
他二之晓了
燃烧与盲闇
适宜二有验
是称一切品
第四 生法品
第一 生

舍卫城。于此处彼等……

“诸比丘!一切是生之法。诸比丘!何等之一切是生之法耶?
三~七
诸比丘!眼是生之法,色是生之法,眼识是生之法,眼触是生之法,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乐非苦,此亦生之法。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意是生之法,法是生之法,意识是生之法,意触是生之法,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生之法。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三四
第二 老
“诸比丘!一切是老之法。”
第三 病
“诸比丘!一切是病妒。”
第四 死
“诸比丘!一切是死之法。”
第五 忧
“诸比丘!一切是忧之法。”
第六 污秽
“诸比丘!一切是污秽之法。”
第七 破坏
“诸比丘!一切是破坏之法。”
第八 消亡
“诸比丘!一切是消亡之法。”
第九 生起
“诸比丘!一切是生起之法。”
第十 灭尽
“诸比丘!一切是灭尽之法。”
生法品第四 (终)
此摄颂曰:
生老与病死
以及忧污秽
坏消亡生起
灭尽合为十
第五 无常品
舍卫城。于此处彼等……
第一 无常
“诸比丘!一切是无常。”
四四 第二 苦
“诸比丘!一切是苦。”
四五 第三 无我
“诸比丘!一切是无我。”
四六 第四 应所了解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了解。”
四七 第五 应所知悉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知悉。”
四八 第六 应所舍弃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舍弃。”
四九 第七 应所实证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实证。”
五十 第八 应所知解而晓了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知解而晓了。”
五一 第九 所累
“诸比丘!一切是所累。”
五二 第十 所压

※ 二
“诸比丘!一切为所压。诸比丘!何者为所压耶?
三~六
诸比丘!眼为所压,色为所压,眼识为所压,眼触为所压,缘此眼触所生 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为所压。其……声……鼻……香……舌…… 味……身……触……

意为所压,法为所压,意识为所压,意触为所压,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 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为所压。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证知……不为如是再 生。”
无常品第五 (终)
其摄颂曰:
无常苦无我
应知解晓了
应舍弃实证
所知解晓了
所累及所压
其摄颂曰:
所闻品与若无者
一切品及生类品
无常品为五十经
如是称为第五品

第二 五十经品
第一 无明品

舍卫城
五三 第一 无明

※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消灭无明而生起明耶?”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知、见色是无当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眼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
五~八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知、见意见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知、见法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意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知、见彼亦是无常者,则消灭无明而生起明。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
五四 第二 系缚(一)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系缚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则消灭其系缚。色……眼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知、见彼亦无常者,则消灭其系缚。耳……鼻……舌……身……意……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消灭其系缚。”
五五 第三 系缚(二)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能达至除却其系缚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我者,则达至除却其系缚。色……眼识……眼触……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彼是无我者,则达至除却彼系缚。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达至除却彼系缚。”
五六、五七 第四、第五 诸漏(一~二)
三~十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诸漏耶?”“……达至除却其诸漏。”
五八、五九 第六、第七 随眠(一~二)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随眠……达至除却……。”
四~八
“诸比丘!知见眼是无我者,则得除却其随眠。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意……法……意识……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此是无我者,则得除却其随眠。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得除却随眠。”
六十 第八 晓了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晓了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晓了之法耶?

缘眼与色生起眼识,三者会合为眼触,缘眼触生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眼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厌嫌则离欲,因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证知“我晓了于取。”
五~八
缘耳与声,生起耳识……缘鼻与香,生起鼻识……缘舌与味,生起舌识……缘身与触,生起身识……

缘意与法,生起意识,三者会合为意触,缘意触生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意亦厌嫌、于法亦厌嫌、于意识亦厌嫌、于意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由厌嫌则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证知“我晓了于取。”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晓了之法。”
六一 第九 了悟(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四~八
缘眼与色生起眼识,三者会合为眼触,缘眼触而有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受亦厌嫌。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而证知“我了悟取。”缘耳与声生起耳识……缘鼻与香生起鼻识……缘舌与味生起舌识……缘身与触生起身识……

缘意与法生起意识,三者会合为意触,缘意触而有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意亦厌嫌、于法亦厌嫌、于意识亦厌嫌、于意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而证知“我了悟取。”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了悟之法。”
六二 第十 了悟(二)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耶?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彼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为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识……眼触……缘眼触……是常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五~八
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意是……法是……意识是……意触是……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眼触。……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乃有“我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一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了悟之法。”
无明品第一 (终)
此摄颂曰:
无明二系结
诸漏亦为二
他二为随眠
二悉知了悟
以此为品名
第二 鹿网品
六三 第一 鹿网(一)

舍卫城因缘。

尔时,尊者弥迦奢罗来诣世尊居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弥迦奢罗白世尊言:“大德!所称单独住者、单独住者。大德!如何为单独住者?又如何为随伴住者耶?”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2。有比丘若喜悦于此、赞美于此,对此存念恋着,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彼则心生喜悦,有喜悦之心者,则有爱染心,有爱染心者,则有系缚。弥迦奢罗!如是被缚于悦喜、系缚之比丘者,称为随伴住者。
五~八
弥迦奢罗!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此者,则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于彼心生喜悦,有喜悦心者,则有爱染心,有爱染心者,则有系缚。弥迦奢罗!此为悦喜系缚之比丘,称为随伴住者。

弥迦奢罗!如是住之比丘,即使于林间、深林边土、声音稀少、大气寂静、远离世人之处而卧,虽适于独坐冥想,乐于居住,但彼仍称为随伴住者。
十一
何以故?渴爱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于此尚未除灭故,彼仍称随伴住者。
十二~十七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此、不赞美此、不存念恋着于此者,则于彼喜悦心灭,若无喜悦心者,则无爱染心,若无爱染心者,则无系缚。弥迦奢罗!于此悦喜系缚解脱之比丘,称为单独住者。
十八
弥迦奢罗!如是住之比丘,虽住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群之村内,但彼亦称为单独住者。
十九
何以故?渴爱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已除灭此故,彼称为单独住者。”
注1 Migajala杂阿含经卷十三之六、七经为鹿网。
2 参照汉译南传大藏经中部经典一、一一O页后三行之五种欲分。
六四 第二 鹿网(二)
※ 二
尔时,尊者弥迦奢罗,来诣世尊居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弥迦奢罗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法,我听此法将远离其他,唯独热诚专心精勤而住。”
四~八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存念恋着于此者,则喜悦、赞美于此,存念恋着于此,于彼心生喜悦。弥迦奢罗!我谓:因起喜悦心而生起苦。弥迦奢罗!有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而存念恋着此者,则于彼心生喜悦。弥迦奢罗!我谓因起喜悦心而生起苦。
十~十四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不喜悦、赞美于此,不存念恋着此者,于彼则灭喜悦心。弥迦奢罗!我谓,因喜悦心灭则苦灭。弥迦奢罗!有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十五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此,不存念恋着此者,于彼则喜悦心灭。弥迦奢罗!我谓因喜悦心灭则苦灭。”
十六
时,尊者弥迦奢罗!欢悦、随喜于世尊之所说,从座而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而离去。
十七
依此,尊者弥迦奢罗远离其他,唯独热诚专心不放逸而住,以善家之男子由在家而出家,得度为无家之身,对无上梵行之究竟为目的,则不久之后于现生自证知实现、逮得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八
尊者弥迦奢罗则成为阿罗汉之一。
六五 第三 三弥离提(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二~三
时,尊者三弥离提来诣世尊之处……白世尊言:“大德!魔罗、所称魔罗,如何为魔罗、或魔罗之名义耶?”
四~八
“三弥离提!凡有眼、有色、有眼识,以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有魔罗、或为魔罗之名义。有耳……有鼻……有舌……有身……

有意,有法,有意识,有以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有魔罗,或为魔罗之名义。
十~十四
三弥离提!凡无眼,无色,无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无魔罗,或魔罗之名义。无耳……无鼻……无舌……无身……
十五
无意,无法,无意识,无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无魔罗,或无魔罗之名义。”
六六 第四 三弥离提(二)

※ 三~十五
“大德!有情、所称有情者。大德!如何为有情、或有情之名义耶?”
……
六七 第五 三弥离提(三)

※ 三~十五
“大德!苦、所称苦者,大德!如何为苦、或苦之名义耶?” ……
六八 第六 三弥离提(四)
※ 三
“大德!世间、所称世间者,如何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耶?”
四~九
“三弥离提!凡有眼,有色,以眼识所识知之法,则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有法,有意识所识知之法,则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
十~十五
三弥离提!凡无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无世间或世间之名义。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法,无意识,无以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无世间或世间之名义。”
六九 第七 优波先那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优波先那,住王舍城妥H林蛇头岩窟中。

然则其时,毒蛇落于尊者优波先那之身。

时,尊者优波先那,告诸比丘言:“来,汝等将余此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此身于此处,恰如一握之糠,立即散失。”

如是言时,尊者舍利弗告尊者优波先那曰:“然而我等亦不认为尊者优波先那身之异态,诸根之变坏。”

然而,其时,尊者优波先那如是作言:“来,汝等将余此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此身于此处,恰如一握糠,立即散失。”

“友,舍利弗!若有人言:“余是眼也,”或“此为余之眼”……“余为耳……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有如是之心者。友舍利弗!则彼或有身之异态,或有诸根之变坏。友舍利弗!余无如是言:“余是眼,”或“此为余之眼”……“余是其……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友舍利弗!云何余有身之异态,或诸根变坏耶?”

如是尊者优波先那,久已根绝我见、我所见、憍慢、随眠,故尊者优波先那于 “余是眼,”或“此为余之眼”……“余是耳……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无如是之心。
八~九
时,彼诸比丘将尊者优波先那之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尊者优波先那之身,于其处,恰如一握之糠散失。
七十 优波婆那

※ 二
时,尊者优波婆那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优波婆那,白世尊言:“大德!现生之法,所称现生之法,大德!如何称此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一一可自知法耶?”

“优波婆那!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感知色,且对色感知之染心,对色有染心,而觉知“我对色有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见色,感知色,且对色感知有染心,彼对色有染心,而觉知“我对色有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五~九
优波婆那!复次又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彼感知法且对法感知有染心,对法有染心,而觉知“我对法有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识法,感知法,且对法感知有染心,彼对法有染心,而觉知“我对法有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优波婆那!然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感知彼色,然对色不感知有染心,对色无染心,彼觉知“我对色无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见色,虽感知色,若对色不感知染心者,则彼对于色无染心,觉知“我对于色无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十一~十五
优波婆那!复次又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虽感知彼法,然对于法感知不染心,对于法无染心,彼觉知“我对于法无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识法,虽对于法感知,而对于法感知不染心,彼对于法无染心,则觉知“我对于法无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者,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七一 第九 六触处(一)

※ 二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则彼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律犹远。”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能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四~九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视眼,“此为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于此,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对此作如实观者,则此为苦之终。汝视耳……视鼻……视舌……视身……视意
“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于此,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对此如实观,此即苦之终尽。”
七二 第十六 触处(二)

※ 二
“诸比丘!于任何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为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犹远矣!”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四~九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观照耶?”“大德!诚然!”“善哉!比丘!于此,比丘!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此,如是,汝之灭除此第一触处,将来不再令生起。汝视捸K…视鼻……视舌……视身……视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大德!诚然。”
“善哉,比丘!于此,比丘,汝视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者,如是汝则灭除此第六触处,将来不再生起。”
七三 第十一六 触处(三)
※ 二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为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犹远矣!”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为乐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非然。”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非然。”

“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意,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鹿网品第二 (终)
此摄颂:
说鹿网二经
于三弥离提
以说为四经
优婆先那者
及优波婆那
六触处有三
第三 病品
七四 第一 病(一)

舍卫城因缘。

其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是之精舍有一比丘,因是新参所知甚少,陷于病、苦、恼之状态。大德!愿世尊垂慈愍,赴彼比丘之住处。”
八0 第七 无明(二)
一~五
全文同于前经

“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如是之所闻:“法不适于偏执。”比丘!若比丘之所闻:“法不适于偏执,”如是者,彼则知解一切法。以知解一切法,则晓了一切法。晓了一切法,则见一切微象与他相异。见眼与他相异……色……眼识……眼触……乃至……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见与他相异。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

时,世尊闻新参者之语,与罹病之语,知“比丘所知甚少,”乃往彼比丘住处。

彼比丘见世尊由远处来,见已,由床台移动身体1。

时,世尊告此比丘曰:“止之,比丘!汝勿于卧床移动身体,此有设座,余可坐此处。”世尊就坐于所设之座。

坐已,世尊告此比丘曰:“比丘!汝之病有少愈否?食养物充分否?苦痛之感觉减退而无增加,感减退而不感其增进耶?” “大德!余之病未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余增加强烈之苦感而无减退,唯感其增加而不感其减退。”

“比丘!汝有无何等之恶作耶?有无何等之后悔耶?”“大德!诚然,我有大恶作、有大后悔。”

“但,汝有无以戒故,而自为难耶?”“大德!不然。”

“比丘!汝若言不以戒故而自为难者,然则比丘!汝恶作于何事?以何为汝之后悔耶?”
“大德!余尚不知世尊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
十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然则如今,比丘!汝知余为何说法耶?”
“大德!我知世尊为舍离染欲而说法。”
十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为舍离染欲而说法则可。比丘!余之所说者此法为舍离染欲。
十三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量耶?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无常者,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十四
“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而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五
世尊说此已。彼比丘欢喜、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而此所宣之教法,彼比丘生远尘离垢而生法眼,乃曰:“凡生起之法,此皆灭尽之法。”
注1 PTS本是mancake samancopi暹罗本写mancake samatesi于前之脚注举samad-hosi,samidhosi两语。
七五 第二 病(二)
一~十
全文同于前经
十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然则如今,汝知余为何说法耶?”“大德!我知。世尊为无取着般涅槃而说法。”
十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为无取着般涅槃而说法则可。比丘!余之所说者此法为无取着、般涅槃。”
一三~一四
全文同与前经
一五
世尊宣说已。彼比丘欢喜、欢受于世尊之所说。而此宣说之教法,彼比丘之心无所取着,而解脱诸漏。
七六 第三 罗陀(一)

※ 二
时,尊者罗陀……

坐于一面之尊者罗陀,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听此法以远离其他,单独热诚,专心于精勤而住。”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九
罗陀!何者是无常?罗陀!眼是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是……眼触是……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常,对此汝应舍欲贪。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意是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法是……意识是……意触是……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常者,对此故应舍欲贪。
十一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七七 第四 罗陀(二)

※ 四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十
罗陀!何者是苦?罗陀!眼是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是……眼触是……乃至……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见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十一
罗陀!凡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七八 第五 罗陀(三)

※ 四
“罗陀!凡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九
罗陀!何者是无我?罗陀!眼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是……眼触是……凡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意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法是……意是……意识是……意触是……凡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十一
罗陀!凡无我者,对此故应舍欲贪。”
七九 第六 无明(一)

※ 二
时,有某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若舍此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有如是之一法耶?”“比丘!有一法,若舍此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

“然则,大德!若舍何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之一法耶?”“比丘!无明是一法,舍此一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

“然而,大德!如何知,如何见之比丘,其无明消失而生明耶?”

“比丘!知、见于眼是无常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色……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知、见是无常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也。
七~十一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
十二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

八一 第八 比丘

※ 二
时,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于此处有外道普行沙门等如是问我等:“诸友!于沙门瞿昙之处,修梵行有何之效耶?”大德!受如是问……为苦之晓了……。”

“诸比丘!实则汝等受如是问,而作如是答者,此乃复说余之所说,非以非实诬谤我,乃以法随法作释。又,此与法相同之大小言说,皆不蒙受任何非难。诸比丘!汝等为晓了苦而在余处修梵行故。

诸比丘!外道普行沙门等,若如斯问汝等:“汝等言为苦之晓了于瞿昙沙门处修梵行,其如何为苦耶?”诸比丘!汝等对彼外道普行沙门应作如是答:
六~十一
“诸友等!眼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色是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为晓了此等亦是苦,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亦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友等!此即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
十二
受如是问,诸比丘!汝等对彼外道普行沙门,应作如是答。”
八二 第九 世间

※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所称:“世间、世间者,”大德!于何意义称之为世间耶?”
“比丘!破坏,是故称之为世间。是何物之破坏?
四~九
诸比丘!眼是破坏,色是破坏,眼识是破坏,眼触是破坏,耳是……鼻是……舌是……身是……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破坏。

比丘!破坏,其故称之为世间。”
注1 lujjati,to be broken up,to break,to be destroyed破坏之意,汉译“杂阿含”于卷九第三经,以此,有“危脆败坏”之字,普通“世”释为“流转”之义。
八三 第十 颇勒具那

※ 二
尔时,尊者颇勒具那……

坐于一面之尊者颇勒具那,白世尊言:
四~八
“大德!有如是之眼耶?以教示过去2入灭诸佛之教示以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以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大德!有如是之意耶?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
十~十四
“颇勒具那!非如是之眼,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以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以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
十五
颇勒具那!无如是之意,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
病品第三 (终)
此摄颂曰:
于病说二经
罗陀说他三
无明又说二
比丘与世间
颇勒具那者
亦说为三经
注1 依注释于两处加上“渴爱”之文字。
2 对诸佛以教示人之意。
第四 阐陀品
八四 第一 败坏
※ 二
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所称“世间、世间者。”大德!于何之意义,以称之为世间耶?”

“阿难!凡败坏之法,于圣者之律,则称之为世间。阿难!何者为败坏之法耶?
五~九
阿难!眼是败坏之法,色是败坏之法,眼识是败坏之法,眼触是败坏之法也。凡以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败坏之法……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是败坏之法,法是败坏之法,意识是败坏之法,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败坏之法。
十一
阿难!凡败坏之法,于圣者之律,此称之为世间。”
注1 paloka=bhijjana,breaking up,breaking in two,dissolution,decay败坏,崩坏,崩解,如八二经,参照一一六经一一节。
八五 第二 空
※ 二~三
尔时,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所称“空世间、空世间者。”大德,于何之意义,以称之为空世间耶?”

“阿难!于我、或于我所是空,是故称之为空世间。阿难!何者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耶?
五~十
阿难!眼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色于我、或于我所是空。眼识于我、或于我所是空。眼触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耳……鼻……舌……身……意……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于我、或于我所亦是空。
十一
阿难!于我、或于我所是空故,是故,称之为空世间。”
八六 第三 简约

※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说示简约之法,我闻世尊此法,一人远离其他,不放逸,热诚专心而住。”
四~九
“阿难!汝以此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为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意是……法是……”
“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阿难!如是观者,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以得解脱,谓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八七 第四 阐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准陀及尊者阐陀住灵鹫山。

尔时,尊者阐陀罹病,陷于严重之苦恼状态。

时,尊者舍利弗夕时从静座而起,至尊者大准陀处,如次谓彼曰:“友,准陀!同赴尊者阐陀之处探病!”
“友!唯然,”尊者大准陀答尊者舍利弗。

于是,尊者大准陀与尊者舍利弗,共赴尊者阐陀之处。至已,就坐于所设之座。

着座已,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阐陀言:“友阐陀!汝病有少愈耶?食养物充足耶?苦痛之感觉减退而无加增,感觉其减退,不感觉其增进耶?”

“友舍利弗!余之病未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余强烈之苦感,加增而无减退,唯感其增进,不感其减退。

友!譬如强力之勇士,以锐刃截头。如是友!过度之体风,以害余之头。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觉其减退。

友!譬如有力之勇士,以布片强力缠缚头上。友!如是过度之体风,使余感苦痛。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友!譬如熟巧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以锐利之牛刀,戳贯腹部。友!如是过度之体风贯戳余腹。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十一
支!譬如二强力之勇士,捕捉弱者之腕,各执其一以炙烤于炭火上。友!如是,余身体有过度之热。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十二
“友舍利弗!持刀刃1来与余,余不欲存活。”
十三
“尊者阐陀!勿持刀刃来,尊者阐陀当续存活,我等愿尊者阐陀续存活。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食物者,我为尊者阐陀寻来适宜之食物。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药物者,我用尊者阐陀寻来适宜之药物。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看护者,我为尊者阐陀看护。尊者阐陀勿谓持刀物来,尊者阐陀当绩存活!我等愿尊者阐陀续存活!”
十四
“友舍利弗!余非无适宜之食物,余有适宜之食物。余非无适宜之药物,余有适宜之药物。余非无适宜之看护者,余有适宜之看护者。然而友!余长时无有不可意,以可意而奉侍大师。友!此实于佛弟子之最适宜。奉侍大师以可意而无有不可意事,此应无再有矣。阐陀比丘谓持刀刃来,友舍利弗!请如是了解。”
十五
“尊者阐陀!若愿释答我等质问之义,我等则以二、三点问于尊者阐陀。”“友舍利弗!请问,由闻我等将知此义矣。”
十六
“友阐陀!汝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阐陀!汝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十七
“友舍利弗!余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舍利弗!余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
十八
“友阐陀!汝于眼、于眼识、于眼识所识之法,以何见、何知耶?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耶?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友阐陀!汝于意、于意识、于意识所识之法,以何见、何知耶?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耶?”
十九
“友舍利弗!余于眼、于眼识、于眼识所识之法,见灭,知灭。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友舍利弗!余于意、于意识、于意识所识之法,见灭,知灭,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
二十
如是说已,尊者大准陀语尊者阐陀言:“友阐陀!然者,以彼世尊之此教,应常时善予思量。于依止者有动转,无依止者则无动转。无动转则有轻安,有轻安者则无喜悦,无喜悦者则无来往,无来往者则无生死,无生死者则无此世、无来世、无两界之中间,此始为苦恼之灭尽。”
二一
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准陀以此教诫,教诫尊者阐陀之后,起座离去。
二二
时,尊者阐陀于尊者等离去未久,即持刀刃自刎。
二三
于是,尊者舍利弗来至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二四
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白世尊言:“大德!尊者阐陀持刀自刎,彼之所趣,彼之来世为何耶?”
“舍利弗!阐陀比丘于前与汝,非说无应受之身耶?”
二五
“大德!有名为弗婆伊奢那之跋耆族村,于该处有尊者阐陀之友家,亲善之家、有往来之家
二六
“舍利弗!此等确为尊者阐陀比丘之友家、亲善之家、往来之家。然而舍利弗,余不说此为“有应受之身。”舍利弗!凡人弃其身,受他身,余称此为“有应受之身,”然而阐陀比丘则非此。故阐陀比丘不再9有矣,舍利弗应当如是见。”
注1 为自杀。
2 暹罗本此一句,作尊者阐陀令持来刀刃。舍利弗之语如次“尊者阐陀续存活……”为以下。
3 an-upavajja-appavattika,appatisandhika“又不得有”之意,彼今罹重病,恢复无望故斯言。
4 由渴爱、憍慢、邪见而依止、依赖之意(注)。
5 PTS本作nati(偏向),暹罗本及注释作nandi。
6 PTS本作agatigati(恶趣处)暹罗本及注释作agatigati(往来),为来和往。
7 一四节,阐陀自言:“此应无再有矣”。
8 anupajja之诏以解阐陀“此应无再有矣”之意(一四),世尊:“更不受此身”之意,(阐陀同意)解之(二四),舍利弗之upavajja“令亲往来”(upasamkamitab1a)之意解之。
9 自尽同时入涅槃(samasisi)之意。
八八 第五 富楼那

※ 二
时,尊者富楼那来诣世尊住处。诣已……

坐于一面之尊者富楼那,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说示简略之法,我闻世尊之法,则一人以远离其他,不放逸,热诚专心而住。”

“富楼那!以眼识知有色,快意、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比丘若存念喜、赞、恋着于此者,则存念喜、赞、恋着,于彼则起喜悦心,由生起喜悦心,则有苦之生起,富楼那!余作是言。富楼那!以耳识知有声……以鼻识知有香……以舌识知有味……以身识知有触……富楼那!以意识知有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赞、恋着于此者,则存念喜、赞、恋着,于彼生起喜悦心,因生起喜悦心,则有苦之生起,富楼那!余作是言。

富楼那!以眼识知有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不赞、不恋着此者,以不喜、不赞、不恋着此,于彼喜悦心则灭,因喜悦心之灭,则有苦之灭。富楼那!余作是言……乃至……富楼那!以意识知有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比丘若不喜、不赞、不恋着此者,则不喜、不赞、不恋着此,于彼喜悦心则灭,因喜悦心之灭,则有苦之灭。富楼那!余作是言

富楼那!余以此简约之教诫,而予教诫。汝将住于何处耶?”
“大德!有名为须那巴兰陀地方,余将住彼处。”

“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凶恶。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粗暴。富楼那!若须那巴兰陀人嘲骂汝,富楼那!于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嘲骂我,于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掌打我。”世尊!于此应如是,善逝!于此应如是。”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掌打汝,富楼那!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掌打我,于此我应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用土块打我。”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上块打汝,富楼那!于此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上块打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杖打我。”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杖打汝,富楼那!于此汝应作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杖打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刀剑击我。”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十一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击汝,于此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击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刀剑夺我之生命。”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十二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夺汝之生命,于此汝应如何耶?”“大德!须那巴兰陀人民,若以利刃夺我之生命,于此我应作如是:“彼世尊之诸弟子,以身以命为恼、为郁、为厌、以求持利刃者,对彼等之持此利刃者,我乃不求而得。”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十三
“善哉,善哉!富楼那!汝具有此自调与安息,汝能住须那巴兰陀地方。富楼那!此是其时。”
十四
其时,尊者富楼那欢受、随喜于世尊之语,从座而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收座卧具携衣、,向须那巴兰陀地方游方而去。次第游方,到达须那巴兰陀地方,尊者富楼那于须那巴兰陀地方住下。
十五
时,尊者富楼那遂于次期之雨季令五百信士归佛,于同雨季证得三明。于其同雨季入涅槃。
十六
因此,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之住处……
十七
坐于一面此等之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名为富楼那彼乃良家之子,为世尊以简约之教诫所教诫,彼已殁矣!彼之所趣为何?彼之来世耶?”
“诸比丘!良家之子富楼那是贤明。随法行法,以法之故,不令余苦。诸比丘!良家之子富楼那入般涅槃矣。”
注1 暹罗本(新版)于此之次,富楼那!由此,汝,如是说彼远离此法、律,“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云,由七一经之二节之文脉推之,更从最后三节四节更加上长文。但对此在PTS本没言什么而推之,可见完全是衍文。
2 持此之余,持此生命之余而求死,“持刀者”谓持刀来杀自己的人。
3 暹罗本我是求其执刀者。
八九 第六 婆醯迦

※ 二
时,尊者婆醯迦来诣世尊之住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婆醯迦,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简约说法,我闻世尊之法,独自一人将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
四~八
“婆醯迦!汝对此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而凡物之无常者,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而凡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眼触是……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为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而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而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大德!不然。”

“婆醯迦!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于眼、于色、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于此亦厌嫌,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而解脱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十一
因此,尊者婆醯迦欢受、随喜于世尊之所说,即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
之礼离去。
十二
时,尊者婆醯迦独自一人,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不久,良家之子等,为此乃从在家而出家得度,对无上梵行之终末(罗汉果)于现法自证知、实现、逮达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十三
而尊者婆醯迦,即成为阿罗汉之一。
九十 第七 动着(一)

※ 二
“诸比丘!动着1是疾病,动着是肿物,动着是刺箭。然则诸比丘!如来于此,以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然而诸比丘!比丘于此应期望我为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应不思量眼2,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于色有不令思量,不依色而思量,不思量色是我有。不思量眼识,不思量有眼识,不依眼识而思量,不思量眼识是我有。不思量眼触,不思量有眼触,不依眼触而思量,不思量眼触为我有。凡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五~八
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九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从法而思量,不思量法是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依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是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依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触是我有。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依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是我有。
十一
彼无如是之思量,对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执着,无执着则不生爱慕,无爱慕则独自入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注1 动着是言渴爱
2 参照三十经。
九一 第八 动着(二)

※ 二
“诸比丘!动着是疾病,动着是肿物,动着是刺箭。然则诸比丘!如来于此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诸比丘!比丘于此,应期望我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四~八
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识,不思量眼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于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而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与彼是异,因异而着于有之世间,则以有而喜于此,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意触,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于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与彼物是异,因异而着于有之此世间,则以有而喜于此。

诸比丘!于蕴、界、处,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彼无如是之思量,则对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执着,无所执着则不生爱慕,无所爱慕则独自入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注1 暹罗本此亦说四种思量。
九二 第九 二法(一)

※ 二
“诸比丘!为汝等说二法,对此当谛听。诸比丘!以何为二法耶?

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是。诸比丘!此称为二法。

诸比丘!或有如是言:“余置此之二法,以示说他之二法。”此唯是彼之语量。虽遇他之问,而亦难圆其所答,更陷于困迷。

何以故?诸比丘!此犹1如处于非境。”
注1 于眼之色,于耳之声等,谓对境随有二法,不然者谓非境(a-visaya)
九三 第十二 法(二)

※ 二
“诸比丘!缘二法而生识。诸比丘!如何缘二法而生识耶?

以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眼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色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如是此等二法为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则眼识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眼识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眼识如何成为常住耶?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会、集结、和合,诸比丘!称此为眼触。眼触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眼触之生起为因为缘,此因与缘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而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眼触如何为常住耶?诸比丘!触而感受、触而思考、触而识知,如是此等之法亦为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

以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

以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

以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

以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

以意与法为缘而生意识。意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色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如是此等二法是动变、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意识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意识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意识如何是常住耶?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会、集结、和合,诸比丘!称此为意触。意触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意触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而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意触如何为常住耶?诸比丘!触而感受,触而思考,触而识知,如是此等之法亦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

诸比丘!如是缘二法而生识。”
阐陀品第四 (终)
其摄颂曰:
败坏空简约
阐那富楼那
以及婆醯迦
再说二动着
依二说他二
第五 弃舍品
九四 第一 所摄取(一)

※ 二
“诸比丘!于此等六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者。以何者为六耶?
三~七
诸比丘!于眼之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于耳之触处……鼻之触处……舌之触处……身之触处:

诸比丘!于意之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以何者为六耶?
十一~十五
诸比丘!于眼之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于耳之触处……鼻之触处……舌之触处……身之触处……
十六
诸比丘!于意之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
十七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
十八
世尊宣说于此……师更作此语曰:
(一)“诸比丘!于触处有六种,无摄护于此者,则逢苦;得其摄护者,则以信 为友2,无漏而住。
(二)见可意之色,又见不可意之色,对可意之色应防染心之路;对不可意, 以此非我所受,不得污于意。
(三)于第二,闻可爱、不可爱之声,则不惑于可爱之声,更应慎于不怀嗔于 不爱之声,此非我所受,不污于意。
(四)可意之香,更又嗅不净、不快之香,则对不快者以防怒,对快者勿引欲 念。
(五)味甘美之味,其次,又味一时不味之味,于甘美之味莫恋着,对不味亦 勿停迹于愤恚。
(六)触于快触,亦不醉于快乐,触于苦者,亦不摇动。二种之触,对乐与苦, 心处中性,无任何喜与怒。
(七)迷想之人,有迷执、有想,往赴卑陋之轮回。依意所成五欲之家者,依 舍却而出离。
(八)如是,意若有修练六处者,则虽触此亦心不摇。诸比丘!克此等之贪嗔, 始为到达生死彼岸之人。”
注1 PTS本用salavagga之语,暹罗本及注,用chalavagga.
2 此译依PTS本Saddhadutiya viharantanavassuta汉译杂阿含经卷十一篇七经之偈中,谓“正信心不二诸漏不漏心”相当此。暹罗注释本有Saddhadutlya vihar-antenapasuta。“信心为副而专住”之意。

九五 第二 所摄取(二)

※ 二
时,尊者摩罗迦子,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摩罗迦子,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简约说法,我闻世尊所说之法,当独自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

“于此摩罗迦子!汝年老朽,已达寿高年迈之老龄,年少比丘若请“垂教简约之教诫,”则我对彼等,当以何相告耶?”

“大德!我虽年老朽,已达寿高年迈之老龄,大德!仍请世尊简约说法,善逝!简约说示法。想当了知我世尊所说之意义,想当为我世尊所说之法嗣者。”

“摩罗迦!汝于此作如何思惟?对此等未见、未曾见之眼所识之色,汝今亦未曾见、以后对此等亦未曾见,于此,汝有起欲念、染心、爱情否?”“大德!不然。”
七~十
“对此等未闻、未曾闻之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十一
此等未识、未曾识之意所识之法,汝今亦未曾识、以后亦未曾识此等,于此,汝有起欲念、染心、爱情否?”
“大德!不然。”
十二
“摩罗迦子!又此,汝于法见闻感识,所见为如所见,所闻为如所闻,所感为如所感,所识为如所识。
十三
摩罗迦子!汝于法见闻感识,见者即如所见,闻者即如所闻,感者即如所感,识者即如所识。是故,摩罗迦子!汝不为贪嗔痴所累,摩罗迦子!汝以不为贪嗔痴所累,汝不恋着于此见闻感识。因此,摩罗迦子!汝不在此世、不在来世、不在两界之中间,此为苦恼之灭尽。”
十四
“大德!我世尊简约所说之意义,已精细识知。
(一)怀爱相于胸者,见色则失正念,感而执着于心,又对此存念恋慕。由色生其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槃。
(二)怀爱相于胸者,闻声则失正念,感而执着于心,又对此存念恋慕。由声生其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槃。
(三)怀爱相于胸者,嗅香则失正念……
(四)怀爱相于胸者,味味则失正念……
(五)怀爱相于胸者,触触则失正念……
(六)怀爱相于胸者,知法则失正念……
(七)彼于色不为所染,见色而护念,感色而无执心,又对此不存念恋着。恰   如见色,如行出世间之受者,彼之苦消灭而无积。彼如是以罹戴行,如是于苦无积,称为近于涅槃。
(八)彼于声不为所染,闻声而护念……
(九)彼于香不为所染,嗅香而护念……
(一O )彼于味不为所染,味味而护念之……
(一一)彼于触不为所染,触触而护念之……
(一二)彼于法不为所染,识法而护念之……
大德!我世尊所简约说示之意义,于是已精细了知。”
十五
“善哉,善哉!摩罗迦子!汝摩罗迦子对余简约所说之意,已精细了知是为甚善。
(一)怀爱相于胸者,见色而失正念,执着心而感色,又对此存念恋慕。由色生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槃。……乃至……
(※二)彼于法不染,识法则护念,无执心以感法,又对此不存恋着。恰如识法,行出世间之受,彼之苦消灭无积。如是彼以正念而游行,如是无积苦,称为近于涅槃。摩罗迦子!对余此简约所说之意义,应如是精细而见。”
十六
时,尊者摩罗迦子欢受、随喜世尊之所说,即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离去。
十七
时,尊者摩罗迦子独自一人,远离其他者,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不久,良家之子等,为此能由在家而出家得度,对无上梵行之终末(罗汉果),于现法实现、自证知,于此逮得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十八
尊者摩罗迦子,成为阿罗汉之一。
九六 第三 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退法与不退法与六胜处。

诸比丘!如何为退法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法。比丘若认是于此,不舍、不排、不坏、不使归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退堕于我善法。此为世尊对此所说示之退法应如是知。
五~九
复次,诸比丘!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认是于此,不舍、不排、不坏、不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退堕于我善法。此乃世尊所说示之退法,应如是知。

诸比丘!退法者,当即如是。
十一
诸比丘!如何为不退法耶?
十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不认是于此,则舍此、排、坏、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不由我善法退堕。此为世尊对此所说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十三~十七
复次,诸比丘!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不认是于此,则舍此、排、坏、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不由我善法退堕,此乃世尊所说示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十八
诸比丘!不退法者,当即如是。
十九
诸比丘!如何是六胜处耶?
二十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若不起系缚可缘之法,此比丘当知:“此是最胜,此即是处,此乃世尊所说之胜与处。”应如是知。
二一~二五

第三 五十经品
第一 安稳者品
第一 安稳者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安稳者1之教、法教2,且谛听。

诸比丘!何为安稳者之教耶?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此等为如来所舍弃、断根,如无头之多罗树,为非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又因此等之舍弃,如来说示适宜之教,故如来称为安稳者。
五~九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此等为如来所舍弃,断根,如无头之多罗树,为非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又因此等之舍弃,如来说示适宜之教,故如来称为安稳者。
诸比丘!此为安稳者之教、法教。”
注1 “由欲、有、见、无明之四轭之脱离为安稳因,”(注)。
2 “法教者乃法因。”
第二 执取

※ 二
“诸比丘!何者之存在,何者之执取,生起内部之乐苦耶?

“大德!我等之法,乃以世尊为根据。”

“诸比丘!眼之存在,执取于眼而汝等生起内部之乐苦。耳、鼻、舌、身、意之存在,执取于意,汝等生起内部之苦乐。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惟之:眼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然而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然则!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不予执取,而生起内部之乐苦否?”
“大德!不然。”
六~十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然则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然则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不予执取,而生起内部之苦乐否?”
“大德!不然。”
十一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鼻、舌、身、意,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乃生:“我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第三 苦

※ 二
“诸比丘!我说苦之生起与灭没,且谛听。

诸比丘!何为苦之生起耶?
四~九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之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此苦之生起。以耳与声……以鼻与香……以舌与味……以身与触……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之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诸比丘!此乃苦之生起。

诸比丘!何为苦之灭没耶?
十一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其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由取之灭尽,则有之灭尽,依有之灭尽,则生之灭尽,依生之灭尽,则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灭尽。如是而此一切苦蕴灭尽,此乃苦之灭没。
十二~十五
以耳与声为缘生耳识……以鼻与香为缘生鼻识……以舌与味为缘生舌识……以身与触为缘生身识:
十六
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其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依取之灭尽,则有之灭尽,依有之灭尽,则生之灭尽,依生之灭尽,则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灭尽。如是而此一切苦蕴灭尽。诸比丘!此乃苦之灭没。”
第四 世间

※ 二
“诸比丘!说世间之生起与灭没。且谛听。

诸比丘!以何为世间之生起耶?

以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爱之缘而取,依取之缘而有,依有之缘而生,依生之缘而有老死、忧悲苦恼绝望,此即世间之生起。
五~八
以耳与声为缘……以鼻与香为缘……以舌与味为缘……以身与触为缘……

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爱之缘而取,依取之缘而有,依有之缘而生,依生之缘而有老死、忧悲苦恼绝望。此即世间之生起。

以何为世间之灭没耶?
十一~十六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其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如是灭尽此一切苦蕴。
十七
比丘等!此即世间之灭没。”
第五 胜

※ 二
“诸比丘!何者之存在,以执取于何者,恋着于何者,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耶?”

“大德!我等之法,乃以世尊为根据。”

“诸比丘!眼之存在,以执取于眼,恋着于眼,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
五~九
耳之存在……鼻之存在……舌之存在……身之存在……意之存在,以执取于意,恋着于意,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而不予执取,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耶?”
“大德!不然。”
十一
“耳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十二
“鼻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十三
“舌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十四
“身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十五
“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而不予执取,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者、”或“余为劣者”耶?”
“大德!不然。”
十六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第六 系缚

※ 二
“诸比丘!为说可系缚之法与系缚,且谛听。

比丘等,何者为可系缚之法耶?何者为系缚耶?

诸比丘!眼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系缚。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为可系缚之法也,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系缚。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以此称为系缚。”
第七 执取

※ 二
“诸比丘!为说可执取之法与执取,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可执取之法耶?何者为执取耶?

诸比丘!眼为可执取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是执取。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为可执取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执取。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执取之法,于此称为执取。”
第八 了知(一)

※ 二~七
“诸比丘!于眼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
八~十三
诸比丘!于眼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
第九 了知(二)

※ 二~七
“诸比丘!于色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于声……于香……于味……于触……于法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
八~十三
诸比丘!于色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于声……于香……于味……于触……于法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
注1 暹罗本一一一和一一二合为一经。
第十 侍闻

一时,世尊住那提卡砖堂。

时,独坐冥想之世尊,宣说此教法曰:

“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依爱之缘……参照一O七、四……如是则生起一切苦蕴。
四~八
缘耳与声……缘鼻与香……缘舌与味……缘身与触……缘意与法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缘爱生取……参照一O七、九……如是则生起此一切苦蕴。

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此爱无余离却灭尽,则有取之灭尽……参照一O六、十一……如是此一切苦蕴灭尽。
十~十四
缘耳与声……缘鼻与香……缘舌与味……缘身与触……缘意与法而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生爱,依此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有取之灭尽……参照一O六、十六……如是则此一切苦蕴之灭尽。
十五~十七
其时有一比丘侍闻世尊而立。世尊见此比丘侍闻而立,见已,乃对此比丘曰:
“比丘!汝闻此教法否?”
“大德!唯然,我闻此。”
“比丘,汝当习此教法。比丘!汝须通达此教法。比丘!汝须受持此教法,比丘!此教法为梵行之根本者。”其摄颂:
安稳者执取
苦世间与胜
结缚与执取
二了知侍闻
注1 暹罗本以下独立一经。若从“侍闻”之经题看,此亦有一理,似是断绝,唯以下即无任何意义之经。
第二 世间欲类品
第一 魔索(一)

※ 二~七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被魔索所缠络,彼即被魔缚所缚,而顺波旬之意欲……诸比丘!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则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被魔索所缠络,彼被魔缚所缚,而顺于波旬之意欲。
八~十三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脱于魔索,彼解魔系缚,不顺于波旬之意欲。……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脱于魔索,被解离魔缚,不顺于波旬之意欲。”

第二 魔索(二)

※ 二~七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此比丘则被缚于眼所识之色,可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以顺于波旬之意欲。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被缚于意所识之法,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以顺于波旬之意欲。
八~一三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被缚于眼所识之色,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不顺于波旬之意欲……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称为不被缚于意所识之法,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不顺于波旬之意欲。”
第三 世间欲类(一)

※ 二
“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1,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到达苦之终。”宣说此后,世尊则从座起,而入精舍。

时,世尊离去不久,此等之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所略说,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时,此等比丘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于世尊所略说未精细解说之意义,能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尊者阿难处。诣已,向尊者阿难,可问此之意义。”

于是,此等比丘来诣阿难处。诣已,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交谈亲爱、恳热之语已,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向尊者阿难曰:“友阿难!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友!世尊去后不久,吾等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友!于此,吾等心生思念:“诸友,此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来诣尊者阿难处,诣已,可向尊者阿难以问此义。”请尊者阿难,以为解说。”

“诸友!譬如有人欲得树心,为求树心、探寻树心而巡行,于有树心之挺拔直立树前,舍其根,舍其干,思向枝叶以探寻树心。当大师现前,于世尊之外,向吾问此意义,汝等尊者之所思,此义亦犹如是。诸友!此世尊,知而示知,见而示见,是眼、是智、是法、是梵、是语者、说者,为赍持利益,是施与甘露味之法主如来 。而今正是向世尊奉问此意义之时,世尊为汝等赐予释答,汝等对此应护持。”

“实则友阿难!世尊知而示知,见而示见,是眼、是智、是法、是梵、是语者、说者,为赍持利益,是施甘露味之法主如来,而今正是向世尊奉问此义之时。世尊为我等释答,我等当护持于此。然而尊者阿难,为大师所赞扬,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对世尊之略说,能以详解此教之意义,而未予详加解说。尊者阿难!当不为难,请为解说。”

“然则,诸友!且谛听,善思惟,我当为说。”“唯然,友!”此诸比丘应答尊者阿难。

尊者阿难答说,如次曰:“诸友!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余不言由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诸友!世尊略说示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此教之意义,余如是详知:
十一
诸友!凡夫依彼以为世2想,若有以为世想者,于圣者之语义彼称之为世。诸友!依何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诸友!若依眼以为世想,以作为世思者,诸法友!若依耳……依鼻……依舌……依身……诸友!依意,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于圣者之语义,彼称为世。诸友!若因彼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于圣者之律,彼称为世。
十二
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其详细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诸友!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此教之意义,余如是知。然而汝等尊者若有意愿,当诣世尊住处,以奉问此义,世尊将予释答,则应护持。”
“唯然,友!”此比丘等应答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往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十三
坐于一面之诸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达得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其详细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大德!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如是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未达世间之终而可达得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详细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作详细解说其意义,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十四
大德!吾等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作详细解说,当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往诣尊者阿难之处,向尊者阿难当可问此意义。”因此,大德!吾等往诣阿难住处,向阿难请问此意义。
十五
大德!尊者阿难为吾等,以此法、以此句、以此文解说其意义。”“诸比丘!阿难是贤者,诸比丘!阿难是大智者。诸比丘!汝等若向余问此之意义,余亦与阿难之对此所释答作完全相同之释答。此即其意义,当如是对此护持。”
注 1 依注之“世间之终”(lokassa anto),谓轮回世界之终,即言终结轮回之转生。
2 对loka-sanni,loka-mani注有loko ti sanjanati c'eva mannati ca,乃“以为世想者,以为世思者”。
第四 世间欲类(二)

※ 二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证正觉之菩萨时,起如是之心:“余心曾触世间之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于此,余心或对现在之欲念有多动,或对未来之欲念有少动。诸比丘!当时余起如是心,对余心曾有触之世间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者,于此,余为自己应不放逸,常防护正念。”

然而诸比丘!汝等心亦曾有触世间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于此,汝等之心或有对现在之欲念多动,或有对未来之欲念少动,然则诸比丘!汝等之心亦曾有触五种之欲念,于今已为过去、灭尽者。于此,汝等为自己应不放逸,常防护正念。

然而,诸比丘!此为须知1之境,眼之灭,离色想2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

说此之后,世尊即从座起,而入精舍。

时,世尊离去未久,此等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简略说示此教而未详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

时,此等比丘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尊者阿难住处。诣已,向尊者阿难请问此之意义。”

因此,此等比丘往诣阿难住处。诣已,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交换亲爱、恳熟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言尊者阿难曰:“友阿难!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4,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此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友!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生思念:“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此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所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友!吾等心生思念:“诸友!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所略说而未作详解说者,当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则诣尊者阿难住处,向尊者阿难问此意义。”尊者阿难,且请解说。”
十~十一
“诸友!譬如有人欲得树心,寻求树心,探索树心而出往巡行,应于有树心之树前……
十二
“然则诸友!且谛听,当善思惟,我将说此。” “唯然,友!”此等比丘应答尊者阿难。
十三
尊者阿难作如次言曰:“诸友!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诸友!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其意义,余如是知此教之意义。“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诸友!于此,世尊乃说示六处之灭尽也。
十四
诸友!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其意义者,余如是知此教之意义。然则,汝等尊者若有意愿者,当往诣世尊住处请问此义,即如世尊所释答,则应护持。”“唯然,友!”此诸比丘应诺尊者阿难后,即从座起,往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十五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k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大德!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生如是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者,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十六
大德!吾等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乃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者,或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尊者阿难住处,可向尊者阿难请问此意义。”
十七
大德!因此,我等往诣阿难住处,向尊者阿难请问此意义。大德!尊者阿难,为吾等,以此法、以此句、以此文解说此意义。”“诸比丘!阿难为贤者,诸比丘!阿难为大智者,诸比丘!汝等若向余问此意义,亦与问于阿难之此释答,完全相同之释答。此乃其意义,如是对此应护持。”
注1 为心之防护,应不放逸,应常正念,谓非于过去之已知境(ayatana-vidita)是于未来当知境(ayatana-veditab1a)之意。
2 “对色之想”乃色之概念。对香、味、触、法亦然。
3 以下本经(一一七)和一一六经之异,唯此“中”之文句而已。
4 于原典:“离欲”换用nirujjhati“灭”。余仿六节以下之文而用“离欲”暹罗字作virajjati。
5 参照一一六经七。
6 六处(处于上面译为境,同一原语)之灭尽谓涅槃。
第五 帝释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灵鹫山。

时,诸天之主帝释,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立于一面。

立于一面之诸天主帝释,如次白世尊言:“大德!于此大德!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涅槃,乃以何为因?以何缘耶?大德!又此处,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诸天之主!眼所识之色快意、可乐、可爱、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而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依止于此,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有执取之比丘,不得入涅槃。
五~九
诸天之主!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可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而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依止于此,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有取执之比丘,不得入涅槃。

诸天之主!于此,或有情现生之不得入涅槃,乃此因、此缘。
十一~十六
诸天之主!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无取执之比丘入于涅槃。诸天之主!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识……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即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无取执之比丘入于涅槃。
十七
诸天之主!于此,或有情之现生入于涅槃,乃以此因、乃以此缘。”
第六 五结乾闼婆子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灵鹫山。

时乾闼婆之子五结,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立于一面1。
注1 以下同一一八经,唯五结天子换“诸天主帝释”而已。
第七 舍利弗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舍卫城外之只陀林给孤独长者之园。

时,有一比丘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共相问讯,交谈亲爱恳热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言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同住之比丘舍弃戒而转向俗身。”

“友!不守诸根之门,不辨食物之量,不专心于觉醒者,当即如是。友!实则彼之比丘者,不守诸根之门,不辨食物之量,不专心于觉醒者,则彼对完见极净之梵行,欲终生续行,未有如是之理。

友!实则彼比丘若守诸根门,辨食物量,专心于觉醒者,彼能终生续行完具之极净梵行,则有如是之理。

友!如何为守诸根之门耶?友!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则以此为因,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而彼为实行摄护其眼根,达到守眼根,眼根之摄护。以耳……H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则以此为因,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而被为实行摄护其意根,达到守意根,意根之摄护。友!如是为守诸根门。

友!如何于辨食物之量耶?友!于此有比丘,深思省虑以摄取食物,不为戏奢,不为庄严庄饰,只要此身之存住,对此继续,以防危害,乃为梵行之利益。思:“如是,弃除旧之苦感,不生新之苦感。余有生活之质,无有过误,应得安乐住。”友!如是于食物辨量。

友!如何专心于觉醒耶?友!于此有比丘,于日中因经行安坐,以除心诸障碍之法。于夜之初分,因经行安坐,以除心诸障碍之法,于夜之中分,右胁作狮子卧,以一足叠于另一足,正念正智,胸置起床之想,而于夜之后分起出,因经行安坐,除心诸障碍之法,友!如是为专心觉醒。

然而友!应如是修习:“守我等诸根之门,于食物辨量,专心于觉醒。”友!汝等必如是修习。”
注1 avarana=nivarana,谓指贪欲、嗔恚、惛沈、掉悔,疑等五种。
2 夜间之十二小时三分而称为初分、中分、后分。
第八 罗喉罗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外只陀林,给孤独长者之园。

时,世尊独坐冥想,心起如是之思念:“罗喉罗正完熟解脱之法,我更指教罗喉罗以灭尽诸漏。”

于是,世尊于晨早着内衣、持钵衣,为托钵赴舍卫城中,食后从托钵归来,以呼尊者罗猴罗曰:“罗喉罗!当取座具,我等为日中之休息,往安达林。”“唯然,大德!”尊者罗喉罗应诺世尊,持坐其随世尊之后而行。

其时,有数千之天神等,亦随世尊而行:“今日世尊更为指教尊者罗喉罗,于灭尽诸漏。”

时,世尊已入安达林,于一树下坐于所设之座,尊者罗喉罗亦礼拜世尊,坐于一面。世尊言于坐在一面之尊者罗喉罗曰:

“罗喉罗!汝于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七~十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十一
“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是如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法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
“意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意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彼亦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十二
“罗喉罗!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亦厌嫌于此……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亦厌嫌于此。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得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再生。”
十三
世尊宣说已!尊者罗喉罗心欢喜,欢受世尊之所说。而于此宣说之释答,尊者罗喉罗无所取着,其心由诸漏解脱。数千之天神等亦起离尘远垢之法眼,“凡集法者、皆灭法也。”
第九 系缚

“诸比丘1!为说可系缚之法与系缚,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是可系缚之法?何者是系缚耶?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之欲染,此即是系缚于此。
四~八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之欲染,即是系缚于此。”
注1 参照一O九经。
第十 取执

“诸比丘1!为说可取执之法与取执,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可取执之法?何者为取执耶?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诸比丘!此等称为可取执之法。凡对此之欲染,即是取执于此。”
世间欲类品第二 (终)
其摄颂曰:
魔索说二经
以世间欲类
又以说二经
帝释与五结
尊者舍利弗
与及罗喉罗
系缚与取执
以此名此品
注1 参照一一O经。
2 以下一二二经之三同以下。
第三 居士品
第一 毗舍离

尔时,世尊住于毗舍离城外之大林重阁讲堂。

时,名为郁瞿娄毗舍离之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毗舍离人郁瞿娄居士,白世尊曰:“大德!于此1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大德!于此而又,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居士!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之诸识,则依止于此,取着于此。居士!有取执之比丘,则不入于涅槃。
五~九
居士!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居士!有取执之比丘,则不入于涅槃。

居士!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即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十一~十六
居士!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即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居士!无取执之比丘,则入于涅槃。居士!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居士!无取执之比丘,则入于涅槃。
十七
居士!于此,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注1 参照一一八经之三。
第二 发提

尔时,世尊住发提族中之发提村。

时,名郁瞿娄发提村人之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发提村人居士郁瞿娄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十六
应如前经之详说
十七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第三 那烂陀

尔时,世尊住那烂陀之婆瓦利加庵罗林。

时,居士优波离,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居士优波离,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于此而又,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十六
可照前经之详说
十七
于此,居士!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第四 婆罗陀阇

尔时,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住憍赏弥国之瞿史罗园。

其时,优填那王来诣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住处,与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共相问讯,交换亲爱恳勤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优填那王言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曰:“婆罗陀阇!此年轻之比丘等,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一生行完具极净之梵行,以至终生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大王!此乃彼之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宣说,而曰:“来!诸比丘!汝等对于与母相等年龄之女,当起母心想,对与姊妹相等年龄之女,当起姊妹心想,对于与女儿年龄相等之女,当起女儿心想。”大王!对此亦然,此乃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一生行极净之梵行,以至终生之因、之缘是。”

“婆罗陀阇!心乃虚浮者,或将对于与母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或对与姊妹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或对于与女儿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婆罗陀阇!此年轻比丘,少年黑发……以至终生,或有他因、他缘耶?”

“大王!此彼之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B正等觉者之所说。而曰:“来!诸比丘!观察此身由脚掌以上,由发梢之下,以至皮肤,乃充满种种不净之物。此身有发、毛、爪、齿、皮肤、肉、筋、骨、骨髓、肾、心、肝、膜、腓、肺、大肠、小肠、胃、粪、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鼻涕、关节液、尿、脑浆等是。”大王!对此亦然,此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以至终生之因、之缘。”

“婆罗陀阇!有彼等身之修养、有戒之修养、有心之修养、有智之修养者,此乃为之易者。然而婆罗陀阇!无彼等身之修养、无戒之修养、无心之修养、无智之修养者,此乃为之不易。婆罗陀阇!或有人念:“当思惟我之不净,”彼思惟为净。此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以至终生,有他之因、他之缘耶?”

“大王!此乃彼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宣说,而曰:“来!诸比丘!汝等为护诸根而住,以眼见色,则不执总相,不执别相。人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以此为因,贪、忧、恶、不善之法,则来袭于彼。为实行摄护眼根,守护眼根,以达到摄护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人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以此为因,贪、忧、恶、不善法,则来袭于彼。为实行其摄护意根,守护意根,以达到摄护意根。”大王!对此亦然,年轻诸比丘少年黑发……以至终生之因、之缘。”

“尊婆罗陀阇!是不思议,尊婆罗陀阇!是稀有者。尊婆罗陀阇!依彼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说,此诸年轻比丘,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终生以行完具极净梵行之因之缘者。

尊婆罗陀阇!余亦曾不守身、不守语、不守心、不树立正念、不摄护诸根而入后宫,当时过大欲念恼迫余。然而尊婆罗陀阇!余守身、守语、守心、树立正念、摄护诸根入后宫,当时余未为欲念所恼倒。
十一
奇哉!尊婆罗陀阇!奇哉!尊婆罗陀阇!尊婆罗陀阇恰如倒者起,覆者披露,对迷路者语示以道,于黑闇举起油灯,言:“有眼者得见,”如是乃明了尊婆罗陀阇之说法。尊婆罗陀阇!余归依彼世尊,亦归依法与比丘僧,尊婆罗陀阇!愿受纳余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士。”
第五 须那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竹林,迦兰陀饲养园。

其时,居士之子须那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居士子须那,白世尊曰:“大德1!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何为其因?以何为其缘耶?而又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如一二七经之详说“须那!于此,或有情之……以此为因、为缘。”
注1 参照一一八、一一九、一二四~一二六经。
第六 瞿史罗

尔时,尊者阿难住憍赏弥城之瞿史罗园。

时,瞿史罗居士来尊者阿难住处:

坐于一面之瞿史罗居士,白尊者阿难曰:“大德阿难!所称:“种种界,种种界者,”大德!世尊所说几何之种种界耶?”

“居士!有眼界与可意之色,缘眼识与乐感之触,所生之乐受1。居士!有眼界与不可意之色,缘眼识与苦感之触,所生之苦受。居士!有眼界与可舍之色,缘眼识与非苦非乐所感之触,所生非苦非乐。
五~九
居士!耳界与……鼻界与……舌界与……身界与……意界与可意之法,缘意识与乐感之触,所生之乐受。居士!有意界与不可意之法,缘意识与苦感之触,所生之苦受。居士!缘意界与舍感之触,所生之非苦非乐。

居士!以上乃世尊所说之种种界。” 注1 眼界异色界异喜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触,又喜触因缘生乐受(杂含卷十七、五)
第七 诃梨提迦尼

尔时,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国之拘罗罗迦罗山中。

时,居士诃梨提迦尼,来诣尊者大迦旃延住处……

坐于一面之居士诃梨提迦尼,自尊者大迦旃延曰:“大德!“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受种种受。”此乃世尊之所说示。大德!如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耶?”

“居士!于此有比丘,以眼见可意之色,知:“此为如是1,”缘眼识与乐感之触,生乐受。又以眼见不可意之色,知:“此为如是,”缘眼识与苦感之触,生苦受。又以眼见可舍之色,知:“此为如是,”缘眼识与非苦非乐感之触,生非苦非乐。
五~九
复次,居士!以耳闻可意之声……以鼻嗅可意之香……以舌味可意之味……以身触可意之触……以意识可意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乐感之触,生乐受。又以意识不可意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苦感之触,生苦受。又以意识可舍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非苦非乐感之触,生非苦非乐。

如是,居士!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
注1 “此为如是”于此谓色之可意。PTS本及暹罗本“眼识”之次有“当感乐”之语。依注释所示之意,照另一异本之所示,此语应可省略。
第八 那拘罗父

尔时,世尊住跋伽国失悦摩罗山恐怖林之鹿苑中。

时,那拘罗父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那拘罗父居士,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大德!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九
“居士!有眼所识之色1……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十一~十六
居士!有眼所识之色2……
十七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注1 以下同一一八经四~九。
2 以下同一一八经一一~一六
第九 鲁醯遮

尔时,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国之摩揭罗迦多1城外森林中之草庵。

时,鲁醯遮婆罗门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来诣尊者大迦旃延之草鹿,于其周围徘徊巡行,以高声、大声,行种种之挑戏2言:“此等圆头之似非沙门,乃由梵天足部所生之邪黑丑奴,此等唯为担荷夫所恭敬、尊重、供养、礼赞者。”

于是,尊者大迦旃延出精舍来,告此等青年曰:“汝青年等!勿作响,我为汝等说法。”作如是言时,彼青年等默然而止。

时尊者大迦旃延,以偈语告此青年等曰:
(一)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以戒为第一,而以压其忿,其守诸根门,是 为善护持。
(二)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喜欢法与禅,但今婆罗门,则言:“吾等摒 弃此,而不予问闻3。”夸醉于本族,则以行非事。
(三)违背于怯弱好勇之徒者,为忿之所压,执种种刀杖,不守诸根门,而勤 空劳者,犹人梦得财。
(四)断食露地卧,晨早之水浴,读诵三吠陀,着粗兽皮衣,结发及涂泥,持 咒取戒禁,实履苦行者。
(五)诈术及曲杖,以水拭颜面,以此等明为,婆罗门要具,为生小利者。
(六)能获于禅定,清澄而无浊,对一切生类,无邪障之心,而此始可达,至 于梵天道。”

因此,此青年等怒而思不快意,来至鲁醯遮婆罗门之处,以告彼曰:“尊者!愿有所知,沙门大迦旃延只管嘲骂婆罗门之神咒。”如是言时,鲁醯遮婆罗门怒而思不快意。

鲁醯遮婆罗门心更思念:“我仅闻此青年等之言,则谤骂沙门大迦旃延,此于我为不适宜。我当赴彼住处而问。”

因此,鲁醯遮婆罗门与此等青年,共赴尊者大迦旃延住处,与尊者问讯、交谈亲爱恳熟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鲁醯遮婆罗门,语尊者大迦旃延语曰:“迦旃延!余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来此处否?”
“婆罗门,汝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曾来此处。”
“尊者迦旃延与此等青年之间,有何等之谈话否?”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曾有谈话。”
“尊者迦旃延与此等青年之间,有如何之谈话耶?”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有如是之谈话:
(一)“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以戒为第一,而以压其忿,其守诸根之门, 是为善护持。……
(二)能获于禅定,澄清而无浊,对一切生类,无邪障之心,而此始可达,至 于梵天道”。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作如是谈话。”

“尊者迦旃延!所言“不守护诸根门”者,迦旃延!几何为不守护诸根门耶?”

“婆罗门!于此,有人以眼见色,则心倾于可爱之色,则背拂于不可爱之色,不能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则彼所起之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消灭无余。
十一~十五
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倾可爱之法,背拂于不可爱之法,不能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则彼所起之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消灭无余。
十六
婆罗门!如是为不守护诸根门者。”
十七
“尊者迦旃延!是不思议。尊者迦旃延!是稀有。尊者迦旃延!以不守护诸根门者,说不守护诸根门。尊者迦旃延!所言“守护诸根门,”尊者迦旃延!几何为守护诸根门耶?”
十八
“婆罗门!于此,有比丘以捶ㄕ漶A则心不倾于可爱之色,不背拂于不可爱之色,使正念现前,无量思虑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则消灭无余。
十九~二三
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于所触……以意识法,心不倾于可爱之法,不背拂于不可爱之法,使正念现前,无量思虑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则消灭无余。
二四
婆罗门!如是则为守护诸根门。”
二五
“尊者迦旃延!是不思议!尊者迦旃延!是稀有!尊者迦旃延乃以守护诸根门者,说示守护诸根门。奇哉!尊者迦旃延!奇哉!尊者迦旃延!尊者迦旃延恰如使倒者起,覆者显露,迷道者得示以道,如黑闇中举起油灯,使“有眼者得见,”如是,尊者迦旃延以种种方法,说法使明了。尊者迦旃延!余即归依彼世尊,亦归依法及比丘僧。尊者迦旃延!容纳余从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士;尊者迦旃延若入摩揭罗多信士之家时,即请应入鲁醯遮之家,于此,或青年男子或青年女子,当礼敬、迎拜尊者迦旃延,又有供奉座席与水者,此乃为彼等长时利益安乐。”
注1 杂阿含经卷九,于三十一经为“猕猴室”。
2 PTS本为selissaka暹罗本为seleyyaka在暹罗本的注释为selokassaka互相捕背而跳起,注为彼此于行苦热的(?tapana)“游戏”。如蛙跳。
3 PTS本虽为jappamase照暹罗本之注解为jahamhase,以jahama,sajjhama之语注之,以采用此。
第十 毗纽迦旃延婆罗门尼

尔时,尊者优陀夷住拘槃荼城兜泥耶婆罗门之庵罗林中。

时,一青年为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之弟子,来至尊者优陀夷住处……

尊者优陀夷对坐于一面之青年说法教示,感动勉励,使令善悦。

时,彼青年依尊者优陀夷之说法教示,为所感动勉励、喜悦而从座起。来诣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处,对彼女语曰:“惟愿大姊当知,沙门优陀夷能说初善、中善、终善,具足意义言句之法,说明一切具修满净之梵行。”

“然者,汝青年!且以吾之名,招请沙门优陀夷,明日受供食。”“唯唯,大姊!”青年应诺彼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即诣尊者优陀夷住处,而白尊者语曰:“尊者优陀夷!吾等之师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请尊者承诺明日受供食。”尊者优陀夷默然许诺。

于是,尊者优陀夷其夜过后,晨朝着内衣,持钵、衣,入伊罗越奢利族所出婆罗门女住处。坐于所设之座。

其时,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以胜味之硬软食物,亲手饱满供养尊者优陀夷。

时,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知尊者优陀夷取食终了,手已离钵。穿履覆头坐于高座,白尊者优陀夷曰:“沙门!请说法要。”“姊妹!时机将来。”言罢即从座起而离去。

彼青年又诣尊者优陀夷住处,与尊者相问讯、交谈亲爱恳勤之话后,坐于一面。尊者优陀夷对坐于一面彼青年说法,教导勉励使令欣悦。

彼青年又以尊者优陀夷所说法之教导勉励、喜悦,而从座起,来诣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处,言于彼女曰:“惟愿大姊当知,沙门优陀夷说初善、中善 、终善,具足意义文句之法,说明一切具修满净之梵行。”
十一
“青年!汝如是赞叹沙门优陀夷。然余亦请于沙门优陀夷:“沙门!请说法要。”彼言:“姊妹!时机将来。”即从座起而去。”
十二
“虽然如是,然而大姊!汝穿履覆头坐高座作如是言:“沙门!请说法要。”彼尊者则尊法、重法者。”
十三
“然者,青年!汝以吾之名,招请沙门优陀夷明日来受供食。”“唯然,大姊!”青年应诺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来诣尊者优陀夷住处,语尊者曰:“尊优陀夷!吾等之师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请明日应诺供食。”尊者优陀夷默然许诺。
十四
于是,尊者优陀夷其夜过后,晨早着内衣,持钵、衣,入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处,坐于所设之座。
十五
时,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以胜味之硬软食物,亲手供养尊者优陀夷至饱满。
十六
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知尊者优陀夷取食终了,手已离钵,则脱履露头坐低座,而白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何物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耶?何物之不存,阿罗汉不说苦乐耶?”
十七
“姊妹!眼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眼之不存,阿罗汉不说苦乐。其之所存……鼻之所存……舌之所存……身之所存……意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意之不存,阿罗汉不说苦乐。”
十八
如是言已。伊罗越奢利婆罗门女自尊者优陀夷曰:“奇哉!大德!奇哉!大德!尊者优陀夷恰如使倒者起,覆者显露,迷路者语示以道,黑闇中举油灯,使“有眼者得见,”如是尊优陀夷以种种方法,说法使明晓。尊者优陀夷!于此吾当归依彼世尊,归依法及比丘僧,惟愿尊者优陀夷容纳吾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女。”
居士品第三(终)
其摄颂曰:
毗舍离伐地
以及那兰陀
与婆罗陀阇
须那瞿师罗
及诃梨陀迦
那拘罗之父
乃至鲁醯遮
毗纽迦旃延
与婆罗门尼
第四 提婆陀诃品
第一 提婆陀诃

尔时,世尊住释迦国名为提婆陀诃之释迦族村。

于此,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余未言,所有之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且诸比丘!余亦未言所有之比丘于六触处不须作不放逸。

诸比丘!彼等比丘乃漏尽之阿罗汉,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自利已达,尽于生有之缠结,完全已证解脱者。诸比丘!此等之比丘,余不须言于六触处作不放逸。何以故?

彼等之已成不放逸,彼等已能不再放逸。

诸比丘!彼等有学之比丘,未达所愿,以求无上安稳(涅槃)而住者,诸比丘!此等之比丘于六触处,余言要作不放逸。何以故?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有快意,有不快意,此等快、不快之色,以触彼心,触而不存着于此。因心无执着,则起精进无动,不失正念现前,身体轻安而无狂躁,心住于定,集中于一顶点。诸比丘!余实言观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
七~十一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有快意亦有不快意,此等快与不快之法,以触彼等之心,触而不存着于此。因无执着于心,则起精进无动,不失正念现前,身体经安无狂躁,心住于定,集中于一点。诸比丘!余实言观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
第二 执着

※ 二
“诸比丘!此是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诸比丘!余见名为六触处所属之地狱。于此凡以眼见色,仅见不乐之色,不见乐色;仅见不可爱之色,不见可爱之色;仅见不喜之色,不见可喜之色。凡以耳闻声……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触触……凡以意识法,唯识不乐之法,不识乐法;唯识不可爱之法,不识可爱之法;唯识不可喜之法,不识可喜之法。诸比丘!此乃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诸比丘!余见名为六触处所属之天。于此,凡以眼见色,唯见乐色,不见不乐色;唯见可爱之色,不见不可爱之色;唯见可喜之色,不见不可喜之色。凡以耳闻声……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触触……凡以意识法,唯识乐法,不识不乐法;唯识可爱之法,不识不可爱之法;唯识可喜之法,不识不可喜之法。诸比丘!此乃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第三 不执着

“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乃以色为游园,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乃住于苦。以声为游园……以香为游园……以味为游园……以触为游园……以法为游园,为法所刺激,因法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诸天世人乃住于苦。

诸比丘!如来、应供者、正等觉者,如实知色之生起与灭没,甘味、患难与出离,不以色为游园,不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如来住于安住。”

世尊如是宣说,善逝如是说已,师更言于此曰:
(一)“色、声、香、味、触与一切之法,谓可乐可爱又可意,乃有限者。
(二)此等于人天世界以为安乐,此等之所灭,此乃彼等之思苦。
(三)己身灭尽,于圣者虽见为乐,但一切世间之所见,则反于此。
(四)为他(愚者)言乐,而圣者于此则言苦;在他言苦,圣者则知此为乐。
(五)触之法难知,无智者乃惑此,为烦恼所覆者则黑闇,不见者则有盲冥。
(六)善人开涅槃之道,知见之人,于此有光明,熟于大法1之人,则知近于 此。
(七)为生有之欲所服者,随行于生有之流者,入于魔王之领域者,则不知此 法。
(八)除圣者,谁正知涅槃之道,善知此道而漏尽之人,乃入于般涅槃。

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以色为游园,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诸天世人住于苦。以声……以香……以味……以触……以法……

诸比丘!如来、应供者、正等觉者为……”
注1 此八偈和Sn.759-765几乎同样,唯此一句二三言不同,故变成相反之意义,即于此成为santikena vijananti mahadhamma-kovida于Sn.为santikena vijananti magadhammass'akovida可以取为“不熟”如兽之徒,不知近涅槃。
2 以下同上之三节。
3 以下同上之三节。
第四 恶意者(一)

※ 二
“诸比丘!凡非汝等之有者,皆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之利得安乐。诸比丘!何物为非汝等之所有?
三~八
诸比丘!眼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得利益安乐。耳 ……鼻……舌……身……意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得利益安乐。

诸比丘!譬如于此只陀林,人人对于草薪枝叶,或运走,或燃烧,或各随所好而处理。”人人将“吾等”或运去,或燃烧,或各随所好而予处理。“汝等有如是之思否?”“大德!不也。”“何以故?”“大德!此非我,此非我之所属。”

“如是,诸比丘!汝等之眼,此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汝等由于舍此者,乃为利益安乐。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汝等由于舍此者,乃为利益安乐。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 一三八 第五 恶意者(一)
※ 二
“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当予放舍,因汝等之弃舍,此为汝等之利益安乐。诸比丘!何者为非汝等之所有?
三~八
诸比丘!色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乃为利益安乐。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此为利益安乐。

诸比丘!譬如于此只陀林……1

如是诸比丘!色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乃为利益安乐。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 注1 参照一三七经之第九节。
第六 内因(一)

※ 三
“诸比丘!眼是无常。眼生起之因、缘者,此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眼,如何有常住?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意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意,如何有常住?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眼……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同一经之第九节。
第十 内因(二)

※ 三
“诸比丘!眼是苦。眼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眼,如何有乐?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意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法,如何有乐?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同一经之第九节。
第八 内因(三)

※ 三
“诸比丘!眼是无我。眼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眼,如何有我?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我。意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意,如何有我?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第九 外因(一)

※ 三
“诸比丘!色是无常,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色,如何有常?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常。法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法,如何有常?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第十 外因(二)

※ 三
“诸比丘!色是苦,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色,如何有
乐?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苦,法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法,如何有乐?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第十一 外因(三)

※ 三
“诸比丘!色是无我。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色,如何有我?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我。法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法,如何有我?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提婆陀诃品第四(终)
此摄颂:
以提婆陀诃
执着不执着
恶意者有二
依因而有三
乃至内外二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第四 五十经品
第一 喜悦消尽品

第一 喜悦消尽品(一)

※ 三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眼,见是无常,此始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悦喜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之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比丘以见耳为无常……以见鼻……以见舌……以见身……以见意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第二 喜悦消患(二)
※ 三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色,见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声……香……味……触……法,见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第三 喜悦消尽(三)

※ 三
“诸比丘!于眼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眼之无常。诸比丘!于眼当正思惟,如实认识眼是无常之比丘,厌嫌于眼,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当则称为心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于耳当正思惟……于鼻……于舌……于身……于意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意之无常。诸比丘!于意当正思惟,如实认识意无常之比丘,厌嫌于意。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第四 喜悦消尽(四)

※ 三
“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色之无常。于色当正思惟,如实认识色无常之比丘,厌嫌于色。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于声当正思惟……于香……于味……于触……于法当正思惟,如实认识法无常之比丘,厌嫌于法。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第五 耆婆庵罗林(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耆婆庵罗林。

于此,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

“诸比丘!须修定。诸比丘!获得定之比丘,显现于如实。何者为显现于如实
耶?

“眼是无常”是如实显现,“色是无常”是如实显现,“眼识是无常”是如实显现,“眼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
五~九
“耳是无常”是如实显现……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法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意识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意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依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

诸比丘!须修定!得定之比丘是如实显现。”
第六 耆婆庵罗林(二)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耆婆庵罗林。

于此,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

“诸比丘!应将心专致于寂想。诸比丘!入于寂想之比丘如实显现。何者为如实显现耶?
四~九
“眼是无常”是如实显现,“耳是无常”是如实显现……“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无常”是如实显现。

诸比丘!应将心专致于寂想,入于寂想之比丘是如实显现。”
第七 拘瑟他迦(一)

※ 二
其时,尊者摩诃拘瑟他迦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摩诃拘瑟他迦,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示法要,我闻世尊之此法,则独自远离其他,以不放逸,专心精进而住。”“拘瑟他迦!凡是无常者,汝1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为无常耶?

拘瑟他迦!眼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色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无常……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法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意识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意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

拘瑟他迦!凡是无常者,汝对此应舍欲。”
注1 于此可译为应舍汝之欲。

第八 拘瑟他迦(二)

※ 二~三
尔时,尊者拘瑟他迦……专心精进而住。”“拘瑟他迦!凡苦者,汝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是苦耶?

拘瑟他迦!眼是苦,汝对此应舍欲。色是苦,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苦,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苦,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苦。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苦……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触是……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苦。汝对此应舍欲。”

拘瑟他迦!凡是苦者,汝对此应舍欲。”
第九 拘瑟他迦(三)

※ 二~三
尔时,尊者拘瑟他迦……专心精进而住。”“拘瑟他迦!凡无我者,汝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是无我耶?

拘瑟他迦!眼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色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无我……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触是……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

拘瑟他迦!凡是无我者,汝对此应舍欲。”
第十 邪见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邪见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色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眼识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眼触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耳……鼻……舌……身……意……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邪见。”

第十一 己身见

※ 二~三
……白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己身见耶?”
四~九
“比丘!以知、见眼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知、见色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知、见眼识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以知、见眼触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己身见。”
第十二 我

※ 二~三
……白言:“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我随见耶?”
四~九
“比丘!以知、见眼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色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眼识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眼触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缘意识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我随见。”
消尽喜悦品第一(终)
此摄颂:
悦喜消尽有四经
耆婆庵罗林二经
拘瑟他迦有三经
次邪己身我随见
第二 六十乃至广说品
第一 欲念(一八经)(一)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念。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念。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念。”
注1 Peyyala依“翻释名义大集”译为乃至广说。
第二 欲念(二)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染心。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染心。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染心。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染心。”第三欲念(三)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欲染。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欲染。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染。

比丘等!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染。”
第四、五、六 欲念(四、五、六)

※ 三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为苦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欲贪,应舍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第七、八、九 欲念(七、八、九)

※ 三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我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第十、十一、十二 欲念(一O、一一、一二)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无常,汝等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第十三、十四、十五 欲念(一三、一四、一五)

※ 三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苦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第十六、十七、十八 欲念(一六、一七、一八)

※ 三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我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我,汝旦鵀嘛阴丳□A应舍贪,应舍欲贪。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第十九 过去(九经)(一)

※ 三~九
“诸比丘!过去之眼是无常,过去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耳、厌嫌于鼻、厌嫌于舌、厌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我得解脱”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 过去(二)

※ 三~八
“诸比丘!未来之眼是无常,未来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一 过去(三)

※ 三~八
“诸比丘!现在之眼是无常,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三~廿四 过去(四~六)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苦,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苦。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五~廿七 过去(七~九)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无我。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我。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八~卅十 过去(十~十二)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为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一~卅二 过去(一三~一五)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苦,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苦。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四~卅六 过去(一六~一八)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我,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无我。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七 凡无常者(一八经)(一)

※ 三~八
“诸比丘!过去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八 凡无常者(二)
※ 三~八
“诸比丘!未来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未来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九 凡无常者(三)

※ 三~八
“诸比丘!现在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凡是无常者,是苦。凡是苦者,是无我。凡是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四十~四十二 凡无常者(四~六)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四十三~四十五 凡无常者(七~九)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四十六~四十八 凡无常者(一0~一二)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四十九~五十一 凡无我者(一三~一五)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五十二~五十四 凡无我者(一六~一八)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五十五 内(三经)(一)

※ 三~八
“诸比丘!眼是无常,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六 内(二)

※ 三~八
“诸比丘!眼是苦:耳、鼻、舌、身、意是苦。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七 内(三)

※ 三~八
“诸比丘!眼是无我,耳、鼻、舌、身、意是无我。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八 外(三经)(一)

※ 三~八
“诸比丘!色是无常,声、香、味、触、法是无常。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九 外(二)

※ 三~八
“诸比丘!色是苦,声、香、味、触、法是苦。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六十 外(三)

※ 三~八
“诸比丘!色是无我,声、香、味、触、法是无我。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六十乃至广说品(终)
其摄颂:
欲念十八经
过去九经二
无常说十八
内外各为三
六十至广说
日亲佛陀说
此等六十经
第四 毒蛇品
第一 毒蛇
一~二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于舍卫城……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恰有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有一好生恶死、欲乐厌苦之人来,告众人曰:“友!对此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汝应时时使之觉醒,时时予以沐浴,时时予以饮食,时时使之入穴。友!对此等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若彼蛇对汝生怒者,汝因此,则逢死或逢等于死之苦。汝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此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或逃往他处,告众人曰:“友!于此有五名杀人之怨敌,由背后追汝。见汝随即夺汝命。友!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于五名杀人之怨敌,而逃往他处,告众人曰:“友!第六拔利刃闯入之杀人者,则由背后追汝。见汝随地落汝之首。友!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于五名杀人之怨敌,恐惧第六拔利刃之闯入杀人者,而逃往他处。彼见一村落,房屋皆空虚而无人住,入而手取任何空虚器物告众人曰:“友!今群盗来破坏此空虚废弃之村落,友!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五名杀人之怨敌,恐惧拔第六利刃之闯入杀人者,恐惧破坏村落之群盗,而逃往他处,彼恐怖于大水流之此岸,但彼岸则安稳无怖恐,却无船可渡,又不见往返之渡憍。

其时,诸比丘!此人生起如是之念:“此水流甚大,此岸有恐怖,彼岸则安稳无恐怖,而无船可渡,又无往返之渡桥,我采集草木枝叶,以编为筏,依其筏以手足操作,则安全到达彼岸。”

诸比丘!此人采集草木枝叶,以编为筏,依此筏以手足操作,安全到达彼岸。婆罗门渡河流,到彼岸立于陆地。

诸比丘!为使知其意义,余作此譬喻,而其意义即在此。
十一
诸比丘!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毒蛇,此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四大之喻语。
十二
诸比丘!五名杀人之怨敌,此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之五取蕴喻语。
十三
诸比丘!第六拔利刃之闯入杀人者,此乃喜悦、爱染之喻语。
十四
诸比丘!空虚之村落,此乃六内(处)之喻语。贤明有经验之智者,若以眼而检点于此者,则唯见于无,唯见于虚,唯见于空。贤明而有经验者,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检点此者,则唯见于无,唯见于虚,唯见于空。
十五
村落破坏之群盗者,诸比丘!此乃六外处之喻语。诸比丘!眼坏于可意不可意之色(境),耳坏于……鼻坏于……舌坏于……身坏于……意坏于可意不可意之法(境)。
十六
诸比丘!大水流者,此乃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明瀑流,此四种瀑流之喻语。
十七
诸比丘!恐怖之此岸,此身见之喻语。
十八
诸比丘!安稳无恐之彼岸者,此涅槃之喻语。
十九
诸比丘!筏者,此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八支道之喻语。
二十
诸比丘!以手足之操作者,此精进努力之喻语。
二一
婆罗门以渡流到彼岸立于陆上者,诸比丘!此阿罗汉之喻语。”
第二 喜乐

※ 三
“诸比丘!具有三法之比丘,于现世多住于喜、乐。诸漏1灭尽之原由彼亦具有。如何而为三法?乃护于诸根门、知节度于饮食、专心于觉醒。

诸比丘!比丘如何护于诸根门耶?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于眼根住者,因此则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眼根,守眼根达成摄护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以此为因,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意根,守意根,达成摄护意根。

诸比丘!恰如于平坦土地之四大路,调适栓系良马大车所备之刺针,巧妙之马术师调驭跨乘其上,左手执手纲,右手握刺针,随己所欲,往返于所适之方位。诸比丘!同此,比丘为守护修习此六根,为修习制止,为修习调御,为修习安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护诸根门。

诸比丘!比丘如何知节度饮食耶?诸比丘!此处有比丘4深为省虑摄取饮食物,不为戏奢,不为庄饰庄严,只为住此身,以维持于此,防范危害,为利益梵行。“如是,除旧苦,不生新苦。余有生活之资,无过误,当有安乐住。”

诸比丘!恰如人有伤涂药,只为其愈,车轴注油,只为其运转。同此,诸比丘!有比丘深为省虑摄取饮食,不为戏奢……安乐而住。”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知于饮食量。

诸比丘!如何比丘为专心于觉醒耶?诸比丘!比处有比丘,于日中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于夜初分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于夜中分以右胁作狮子卧,一足叠于一足,以正念正智而起床之想置于胸,前于夜之后分因起而出往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专心于觉醒。

诸比丘!具此等三法之比丘,于现法多喜乐而住,彼亦具诸漏灭尽。”
注1 原文yoni cassa araddha hoti asavanam khayaya“诸漏灭尽,始为彼之起源。”“原由”云云,是依注释之karanan c'assa paripunnam.
2 以下同一二O经六节。
3 调御可能马之驭者。
4 同一二O经之七节。
第三 龟

※ 三
“诸比丘!往昔有龟1,夕时沿河岸猎饵。诸比丘!野干亦于夕时沿河岸猎饵。

诸比丘!龟见野干由远而来猎饵,龟将首2作第五己肢分,藏于壳中不动,默然而止。

诸比丘!野干亦由远处见龟,见而来至龟处,来则站立龟处作念:“此龟首为第五,其肢分中,俟其任何肢分转出时,立即捕彼拉裂而食。”

诸比丘!龟首为第五,其肢分中,任何肢分皆不转出,时野干则不得机会,厌龟而远去。

同于此,诸比丘!魔王波旬亦常时不断立于汝等之傍:“愿我于此等,或依眼得机会、或依耳……或依鼻……或依舌……或依身……或依意得机会。”

然则,诸比丘!须护于诸根门而住!以眼见色3,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因此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裂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眼根,守眼根,达成摄护眼根,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因此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意根,守意根,达成摄护意根。诸比丘!于汝等护守诸根门故,魔王波旬亦厌汝等而远去,如野干之不得机会而去。”
如龟肢分藏壳中
思虑比丘无依着
他无伤入于圆寂
任何者皆不得诽
注1 于原典示为“龟”以kumma,kacchapa二语,于注释解此为同义语,故单一语译出。kacchapa者kaccha即从腋,Pa是饮义。即信为从前肢腋之附着点而饮水。于名义灯,此二语外还有nakka一语。
2 杂阿含经卷四三、四经有“龟虫见来即藏六”之句。言龟为藏六即由此句而云。六是头尾加四肢。然原典用sondipancamani ahgani之语,“首为第五支分”之意,这想是尾之一除外。
3 参照一二O经之六节,一九八经之九节。
第四 木块(一)

尔时,世尊住于憍赏弥城之恒河畔。

世尊,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有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有见于此。”

“诸比丘!此木块若不着此岸,不着于彼岸,不沈1于流中,不被系上陆地,不被人取,不被非人取,不被涡流所取,内部不腐败,诸比丘!如是,其木块则向海、趣海、而入海。何以故?诸比丘!恒河之流为向海、趣海、而流入于海故。与此同理,诸比丘!汝等若不着此岸,不着于彼岸,不沈于流中,不系上陆地,不为人取,不为非人取,不为涡流所取,内部不腐败,诸比丘!如是汝等则向于涅槃、趣于涅槃、而入于涅槃。何以故?诸比丘!正见即为向于涅槃、趣于涅槃、入于涅槃故。”

如是说已。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此岸?何者为彼岸?何者为沈于流中?何者为系上陆地?何者为人取?何者为非人取?何者为涡流所收?何者为内部腐败耶?”

“诸比丘!此岸,乃此内六处之喻语。

诸比丘!彼岸,乃此外六处之喻语。

诸比丘!沈于流中,乃此喜悦染心之喻语。

诸比丘!被系上陆地,乃此我慢之喻语。

诸比丘!何者,是被人取者?此处有比丘与在家混住,共喜悦,共忧苦,于有安乐之众中则有安乐,于有苦恼之众中则有苦恼,而起于应作当作之事,自专其心,比丘!此者,称之为被人所取。

比丘!何者为被非人取?此处有比丘,或愿修梵行入某天子群,“依此戒行,或依梵行,或依苦行、梵行,我成天子或天子群之一,”比丘!此称之为被非人所取。
十一
比丘!涡流所收者,此为五种欲之喻语。
十二
比丘!何者为内部腐败者耶?此有比丘,或为邪戒者、恶法者、不净者、可疑之行为者、覆隐己业者,非沙门而公称为沙门,非梵行者而公称为梵行者,内心腐败,漏泄尘埃之性者。比丘!此称之为内部腐败者。”
十三
其时,偶一枚牛者难陀,立于世尊之傍。
十四
时,牧牛者难陀,白世尊曰:“大德!余不着此岸3,不着彼岸,不沈流中,不被系上陆地,不为人取,不为非人取,不为涡流取,内部不腐败。大德!我于世尊之处可得出家、可得受戒欤?”
十五
“唯然,难陀!须将牛遣返于主人!”
“大德!抚爱其犊牛等,亦当归去。”
“难陀!将牛遣还于主人。”
十六
于是,牧牛者难陀,将牛遣还于主人,来诣世尊之住处,白世尊曰:“大德!牛已遣返主人矣。大德!可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耶?”
十七
牧牛者难陀!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牧牛者难陀于受戒后不久,唯独一人远离其他,精进专心不放逸而住4……
十八
尊者难陀,成为阿罗汉之一。
注1 杂阿含经卷四三,一一经“不关洲渚。”
2 PTS本二语ekacco ekacco重叠,是衍字。
3 原文“着此岸”是衍字。
4 参照六七经之一七节。
第五 木块(二)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于钦毗罗城之恒河畔。

世尊,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有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见矣。”

以下同于二00经三节

如是说已。尊者钦毗罗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此岸?何者为彼岸1?……
五~十一
以下同于二00经四~一一节。
十二
“钦毗罗!何者为内部腐败者。钦毗罗!此处有比丘!或知由有污由罪科脱出之道,对此履行。钦毗罗!此称之为内部腐败者。”
注1 以下同二00经之四~一一节。
2 PTS本单有vutthana,依此,以“想不犯而止者,即有脱出之道”义译之,但暹罗本此加na,因此意为“不关知若犯罪者,将无脱出之道”。

第六 漏泄

尔时,世尊住于释迦族国,迦毗罗卫之尼拘律园。

其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所新建未久之集会堂,尚未有沙门婆罗门或其他人等住于此。

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向世尊曰:“大德!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所新建未久之集会堂,尚无沙门婆罗门或其他人等进住者。大德!世尊请先住用。世尊先用之后,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始当住用。住此迦毗罗卫之释迦族,乃为长时之利益安乐。”世尊默然承诺。

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知世尊已承诺,乃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赴新集会堂。于集会堂之一面展敷铺具,设座席,备水瓮,挑油灯,然后来诣世尊住处,如是白言:“大德!集合堂之一面已展敷铺具,设座席,备水瓮,挑油灯,今正是时,请受住用。”

于是,世尊着内衣,持衣、钵,与比丘众同赴新集会堂。洗两足已,入集会堂,皆依中央立柱,面东而坐。比丘众亦洗两足,入集会堂,背依西壁,唯以世尊在前,面东而坐。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亦洗两足,入集舍堂,依东壁,唯以世尊在前,面西而坐。

其时,世尊当夜以大部分时间,对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以法语鼓励、激励之,使之悦喜归去。曰:“瞿昙等!夜将更晓,汝等当思今正其时。”
“唯然,大德!”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应诺世尊,然后起座,礼拜世尊行右绕礼而去。

时,世尊于住毗罗卫之释迦族等离去不久,言尊者大目犍连曰:“目犍连!比丘众离却惛沉睡,目犍连!当由汝为比丘众说法,余因背部感痛,余欲伸舒背部。”“唯然,大德!”尊者大目犍连应诺世尊。

于是,世尊将僧伽梨衣折为四层,右胁在下,作狮子卧,左足置于右足上,正念正智,胸怀起床之想。

于此,尊者大目犍连言比丘众曰:“友,诸比丘!”彼比丘众应诺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大目犍连说示如下曰:“诸友!我为汝等说漏泄之教法与不漏泄之教法,于此且谛听,当善思惟,我此当说。”彼比丘等应诺尊者大目犍连曰:“唯然,友!”尊者大目犍连如次宣说曰:
十一
“诸友!如何为漏泄耶?诸友!此处有比丘1,以眼见色,于可爱之色倾心,于不爱之色心相背离。不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不能对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对可爱之法,心予倾向,对不爱之法,心相背离,不得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不能对所起之恶不善诸法无余灭尽。
十二
诸友!此比丘于眼所识之色,于耳所识之声,于鼻所识之香,于舌所识之味,于身所识之触,于意所识之法,称之为漏泄。诸友!如是而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为眼而接近者,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魔波旬若为耳……为鼻……为舌……为身……为意而接近,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
十三
诸友!恰如芦葺之家,或草葺之家,干燥无湿气,经年古旧,执点火草炬之人,若从东方来者,则得烧其家之机会,得对境。由西方……由北方……由南方……由上方……由下方……无论由任何之方位,执火草炬之人,若来,则得火烧其家之机会,得对境。同于此理,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魔波旬若为眼……为耳……为鼻……为舌……为身……为意而接近,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
十四
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诸色为胜,而比丘不胜于诸色。诸声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声。诸香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香。诸味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味。诸触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触。诸法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法。诸友!此比丘为色所胜、为声所胜、为香所胜、为味所胜、为触所胜、为法所胜,谓不胜彼等。于染污之性而来再生,则随有怖畏之苦果,当必至于未来生老死,恶不善之诸法胜于彼。诸友!漏泄即如是。
十五
诸友!如何为不漏泄耶?诸友!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于可爱之色心不倾,于不爱之色心不背离,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亦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于彼如所起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于可爱之法心不倾,于不爱之法心不背离,正念现前,思虑无色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于彼如所起恶不善之法,无余灭尽。诸友!比丘于眼所识之色不漏泄,于耳所识之声……于鼻所识之香……于舌所识之味……于身所识之触……于意所识之法,谓不漏泄。诸友!如是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以眼接近者,则魔波旬不得机会、不得对境。魔波旬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者,魔波旬则不得机会,不得对境。
十六
诸友!或以坚硬之粘土造尖顶阁,或尖顶阁堂,以湿土涂抹。虽有执点火草炬人,由东方来,人亦不能烧其阁之机会与得对境……由西方来……由北方……由南方……由上方……由下方……由任何方位虽有执火草炬人来,火则不能烧其阁之机会与得对境。同于此理,诸友!如是住之比丘,魔波旬虽以眼……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魔亦不得机会,不得对境。
十七
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胜于诸色,诸色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声,诸声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香,诸香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味,诸味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触,诸触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法,诸法不胜于比丘。诸友!此比丘胜于色、胜于声、胜于香、胜于味、胜于触、胜于法,而非谓不胜。彼胜再来生染污之性,胜随伴有怖畏之苦果,胜当必至于未来生老死、恶不善法者。诸友!不漏泄即如是。”
十八
是时,世尊起而行出,言尊者大目犍连曰:“善哉!善哉!目犍连!汝为诸比丘说漏泄之教法与不漏泄之教法。”
十九
尊者大目犍连此说已,世尊对此予以认证,欢悦之诸比丘,欣受尊者大目犍连之所说。
注1 同一三二经之一O节。
2 cakkhuto于注释cakkhubhavena“依眼”,为“眼”。
3 同一三二经之一八节下。
第七 苦法

※ 三
“诸比丘!比丘因如实知一切苦法之生起与灭尽,彼见诸欲,彼见诸欲者,则凡于诸欲彼不止住1欲贪、欲爱、欲迷、欲恼,彼悟知行与住,如行者、住者,不止住于贪欲、忧恼、邪恶、不善之法。

诸比丘!如何比丘以如实知一切法之起与灭尽耶?“色乃如是,色之生起乃如是,色之灭尽乃如是。受乃如是……想乃如是……行乃如是……识乃如是,识之生起乃如是,识之灭尽乃如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如实知一切苦法之生起与灭尽。

诸比丘!如何而比丘见诸欲?彼若见诸欲,则不止住于诸欲之欲贪、欲爱、欲迷、欲恼。诸比丘!譬如人于甚深之炭火坑,无焰、无烟而充满炭火,于此有愿生不愿死,愿乐而厌苦之人来,此人被二人之强有力者,拉其手拖至炭火坑,彼将身届之,此何故耶?诸比丘!此人知:“我堕此炭火坑者,则以此为因或至死,或逢等于死之苦。”诸比丘!以炭火坑为譬喻,比丘见诸欲,见彼诸欲者,则于一切诸欲彼则不存止于欲贪、欲爱、欲迷、欲恼。

诸比丘!如何悟知行与住,如行者、住者不存止于贪欲、忧恼、邪恶不善法?诸比丘!譬如有人入棘多之园,彼之前有棘,后亦有棘,北亦棘,南亦棘,下亦棘,上亦棘。彼以:“棘勿刺我!”该由何处进或退耶?同于此理,诸比丘!凡世间有可爱之相貌,快意之相貌,此于圣者之教,即为棘。

如是知者,当知摄护不摄护。

诸比丘!如何为不摄护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倾向于可爱之色,心背离于不爱之色,正念不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不如实知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不能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

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诸比丘!此有比丘3,以眼见色,心不倾向于可爱之色,心不背离于不爱之色,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如实知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不倾向于可爱之法,心不背离于不爱之法,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恶不善之法,以此无余灭尽。诸比丘!摄护者,当即如是。

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时丧失正念,起邪恶4不善而有志望之怀念,为结缚之法。诸比丘!正念薄弱,而彼则速舍此,排之、坏之、令归灭无。诸比丘!譬如于日中炽热之铁器上,滴落二、三滴水,其滴若迟落,即消耗迨尽。如是,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时丧失正念,起邪恶不善而有志望之忆念,为结缚之法。诸比丘!正念之薄弱者,而彼速将舍此、排之、毁之、归于灭无,令归于无。
十一
诸比丘!如是,比丘悟知行与住,如是行者、住者,不止住贪欲、忧恼、邪恶不善。诸比丘!此比丘之如是行、如是住,或国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缘、亲族等,即作是言:“汝来!如何为此袈裟衣而恼?如何汝秃头持、而往来耶?汝来!还汝卑俗之身,受用财宝,须行善业。”并持来财宝供奉。诸比丘!彼如是行、如是住,舍戒、还卑俗人之身,无有如是之道埋。
十二
诸比丘!譬如恒河向东、趣东、流东、而大群众携锹与笼,来令“此恒河向西、趣西。”诸比丘!当如何思惟于此?彼大群众可得将此恒河向西、趣西、流西否?”
“大德!不然。”
“此何故耶?”
“大德!恒河乃向东、趣东、流东者,令此向西、趣西、流西为不易。复次,此大群众必终至疲困。”
十三
“同于此理,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或国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缘、亲族等,作是言:“汝来!如何为此袈裟衣而令汝恼?如何汝秃头持,来往?汝来!还汝卑俗人之身,以受用财宝,须行善业。”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舍戒、还卑俗人之身者,无有如是之道理。何以故?诸比丘!无论如何之心,长时向远离、趣远离、专注远离者,其转向于卑,无有如是之道理。”
注1 anuseti,anusayati随眠、止住,如是存在之意。取原典三节终anusavati,anusayati之意。
2 参照一三二经之一0~一七节。
3 参照一三二经之一八~二四节。
4 参照九六经之四节。
第八 紧叔迦

※ 二
时,一比丘至另一比丘住处。此比丘问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友!比丘如实知六触处之生起与灭尽。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

时,彼比丘对比丘之释答,因不得满足,而赴一比丘住处,问此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友!比丘如实知五取蕴之生起与灭尽故,友!比丘之见为清净。”

时,彼比丘不满足此比丘释答,而赴一比丘处,问此比丘言:“友!比丘!为如实知四大有生起之灭尽故,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

“友!比丘凡如实知生起之法,皆是灭法故,友!此比丘之见为清净。”

时,彼比丘不满足此比丘之释答,而来至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比丘向世尊曰:大德!于此,余在一比丘处,问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大德!彼比丘对余答曰:“友!比丘如实知六触处之生起与灭尽故,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时,余不满足于彼比丘之释答而至 另一比丘处,问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大德!彼比丘对余答曰:“友!如实知五取蕴之……四大有之……凡生起之法,皆为灭之法。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时,大德!余不满足彼比丘之释答,乃来至世尊处。大德!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

“比丘!譬如有人从未曾见紧叔迦者,彼或到曾见紧叔迦之男处,问曰:“仁者!紧叔迦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紧叔迦乃为黑者,宛如烧杭。”比丘!其时紧叔迦一如斯男之所见。于是,比丘不满足其男之释答,或到另一曾见紧叔迦之男处,问其男曰:“仁者!紧叔迦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紧叔迦为赤者,宛然如肉片。诸比丘!其时,紧叔迦即如彼男之所见然。于是……“紧叔迦以皮剥、 荚破、宛然如尸利沙……如是言:“仁者!紧叔迦乃枝叶密茂,荫浓如尼拘律树。”比丘!其时,紧叔迦即如彼男所见然。比丘!依彼等之信凭,此等善人照纯清之所见,此等善人为释答者。

比丘!譬如国王之边土都城基础坚牢,城壁有六座坚牢之门,于其处有贤明有能、有智之门卫,以遮上不知者,令知者通过。时由东方急来二使者,对其门卫如是问曰:“仁者!此都城之主于何处耶?”彼门卫答曰:“德者!彼坐于中央之四衢街路。”于是彼二急来使者,向城主如实将使命传达,即顺来路归去。由西方……由北方急来二使者,向其门卫如是问曰:“仁者!此都城之城主于何处耶?”彼门卫对彼答曰:“德者!彼坐于中央之四衢街路。”于是彼二急来之使者,如实向城主以使命传达之,即顺来路归去。

比丘!余作此譬喻,为令知其意义,其意义则如是。比丘!都城者,即由此四大所成,父母所生,粥饭所积,无常、蚀坏、磨消、破损、溃、灭之法,即此身之喻语。
比丘!六门者,此六内处之喻语。
比丘!门卫者,此正念之喻语。
比丘!急来之二使者,此止观之喻语。
比丘!中央之四衢街路者,即此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此四大有之喻语。
比丘!城主者,即此识喻语。
比丘!如实之使命者,即此涅槃之喻语。
比丘!顺来路者,即此八支贤圣道之喻语,亦即正见……正定等是。”
注1 kimsuka甄(坚)叔迦、紧祝迦、紧兽(杂阿含经卷四三之一二经。)“为何”之意,花树名。
2 panhavyakarana“质问释答”之意,以应质问之反答。在杂阿含经卷四三之一二经为“记说”。
第九 琵琶

※ 三
“诸比丘!任何比丘或比丘尼,其心于眼所识之色1,或起贪欲、染欲、忿恚、愚痴、嗔恚者,应制伏此心。谓:“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丛,险难之非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适于此,然则,汝于眼所识之色,应制伏心。”诸比丘!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其心于耳所闻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或起贪欲、染欲、忿恚、愚痴、嗔恚者,由此应制伏心,谓:“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丛、险难之非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适此,然则,汝由此意所识之法应制伏心。”

诸比丘!譬如稻熟2,因稻田之守者放逸,食稻之牛闯入稻田而纵食至心满足 。与此同理,诸比丘!无闻之凡夫,对六触处不行摄护,纵享五种欲至心满足。

诸比丘!譬如稻熟,因稻田之守者不放逸,食稻之牛虽闯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坚括于额之上部,坚括于额之上,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后,将其纵放。
诸比丘!二度食稻之牛……
诸比丘!三度食稻之牛虽闯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以坚括于额上,坚括于额上,则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后,而纵放。如是,食稻之牛或入村落或入森林,多休止所,多休卧所,而思起被搋鞭策之事,因此不再入稻田。与此同理,诸比丘!于六触,比丘之心为直、正直,唯住立于内,静止单一而得安定。

诸比丘!譬如国王或王大臣,有未曾闻琵琶之音者,彼闻琵琶之音,而作如是曰:“友!此何音耶?如是斯之爱、美,足以令人心狂而惑。”“贵人!如是之爱、美,足以令人心狂、惑之音,此是琵琶。”彼言:“且去!将琵琶携来予余。”彼等以此奉于王曰:“贵人!此音如是可爱、美好,令人心狂而惑之琵琶。”王曰:“此琵琶于余为无用,唯将音带来与余。”彼等言于王曰:“贵人!此所谓琵琶者,有种种之成素,有大成素,由种种之成素而发音。”曰:“缘于胴、缘于皮、缘于掉、缘于首、缘于弦、缘于弓,又须人之适宜努力。贵人!如是琵琶有种种之成素,有大之成素,由种种成素而发音。”彼王遂以此琵琶,碎为十分或百分,以此十分或百分碎为一片片,一片片则以火燃烧,以火烧成灰,成灰或被大风吹去,或被河川之急流漂去。如是彼言:“凡称琵琶者,大众为此长时放逸流溺、此琵琶为虚伪也。”

与此同理,诸比丘!比丘须于色之所趣,则以检色,受之……想之……行之……须于识之所趣,则以检识。彼检色……受……想……行……识,原于彼或为“我, ”或“我有”、或“我之我”者,今则无此。”
注1 杂阿含经四三卷六经:“眼识色因缘生,若欲若贪,若昵若念,若决定着处,于彼诸心善自防护。”
2 kittha有稻或稻田之意。
3 upari ghataya(m)suniggahitam nigganheyya此段之意稍稍不明了,照此译待后日之研究。
4 杂阿含经四三卷六经,过去世时,有王闻未曾有好弹琴声。琴及琵琶皆相当于vina。唯依我们之通常观念,说琴,无宁较接近琵琶vina.
第十 六生物

※ 三
“诸比丘!譬如疮痒身,腐烂身之人,入于棘1之森林,萱与棘刺彼之足,引而搔及疮烂之肢体。诸比丘!如是此人,因而渐感至苦痛不快。与此同理,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入于村落或森林,遇所触者作如是言:“此尊者如是作,如是行者,为村落不净之棘。”得知此为棘,当知摄护与不摄护。

诸比丘!如何为不摄护?诸比丘2!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倾于可爱之色,心背离于不可爱之色,正念不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起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倾于可爱之法,心背离于不可爱之法,不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彼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起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无余灭尽。

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六种生物,以强绳绑缚。捕蛇以强绳绑缚。捕鳄鱼……鸟……犬……野干……猿,以强绳绑缚。于中央作结,同时纵放。诸比丘!其时,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此等六种生物,各各向己饵之世界奔去。蛇入蚁塔……鳄鱼入水……鸟翔于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诸比丘!此等六种生物倦疲时,此等生物则随其中之一多力者,随彼之后,乃至服从于彼。比丘亦与此同理,任何人若不向身增修其正念,或不复修者,则彼眼为可意之色所引去,彼背于不可意之色。彼耳为可意之声……鼻为可意之香……舌为可意之味……身为可意之触……意为可意之法所引去,彼背离于不可意之法。诸比丘!如是为不摄护。

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不倾于可爱之色,心不背于不可爱之色,令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彼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不倾于可爱之法,心不背离于不可爱之法,令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彼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之护不善法,无余灭尽。

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六种生物,以强绳绑缚。捕蛇以强绳绑缚,鳄鱼……鸟……犬……野干……猿……以强绳绑缚。以强绳绑缚而击于强杭或柱。诸比丘!其时,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此等六种生物,各各向己饵处之世界奔去。蛇入蚁塔、鳄鱼入水……鸟翔于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诸比丘!此等六种生物倦疲时,于同杭或近柱而立、或近坐、或近卧。比丘与此同理,无论任何人,其身增修、复修正念,彼眼亦不为可意之色所引去,不背离于不可意之色。彼耳……鼻……舌……身……意,不为可意之法所引去,不背于不可意之法。诸比丘!摄护即如是。

强杭或柱者,诸比丘!此乃向于身正念之喻语。然则!诸比丘!汝等于此:“吾等之身增修、复修正念,如坐骑、如贵器物之所实行、积集,于此应努力。”如是修习。诸比丘!汝等应如是修习。”
注1 于英译,译为a swampy jangle(湿地之森)注释书,注为kantavana(棘之森)。此较自然。
2 参照一三二经之一0~一五经。
3 visaya目的物,对象体,对境,境界。gocara有种种之意,于此是置动物饵之处,即饵处,饵之意。
4 参照一三二之一八~二三节。

第十一 麦把

※ 三
“诸比丘!譬如诸比丘将麦把置于四衢街路,当时有六名手执连枷之男子,以连枷打其麦把。如是,诸比丘!以六连枷打麦把,善打。复次,又有手持连枷之第七男子来,以连枷打其麦把。如是,诸比丘!以连枷打麦把之第七男子,更为善打。

与此同理,诸比丘!无闻之凡夫,于眼为可意不可意之色所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为可意不可意之法所恼。诸比丘!此无闻之凡夫,若为未来再生而思念者,如是愚人,恰如为因第七连枷所打之麦把,乃更为善打。

诸比丘!往昔,天与阿修罗战斗时,诸比丘!阿修罗毗摩质多罗呼阿修罗曰:“汝等!天与阿修罗战斗时,若阿修罗军胜,天军败者,则以第五绳1缚诸天主帝释天之首,共来余之阿修罗都。”诸比丘!诸天之主帝释天呼三十三天等曰:“汝等!天与阿修罗之战斗时,若天军胜,阿修罗军败者,以第五绳缚彼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共来余之正法殿。”

然而于此战役,则诸天胜而阿修罗败。时,诸比丘!三十三天以第五绳缚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共来诸天主帝释天之正法殿。

于此,诸比丘!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被第五绳所缚。诸比丘!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作如斯思惟:“诸天为正法,阿修罗为非法,因此,我今赴诸天之都耶?”彼见己首解去第五绳,且饱尝五种天上之欲,以尽娱乐。然而诸比丘!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作如斯思惟:“阿修罗为正法,诸天为非法。因此,我今赴阿修罗之都耶?”彼见己首被第五绳所缚,且愿排除天上之五种欲。

诸比丘!毗摩质多罗之缚乃如是微妙,较此更微妙者为魔罗之缚。诸比丘!想思者乃被魔罗波旬所缚,无想思者,则获解于此。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想思。“此是我”者,此为想思。我者,此为想思,“我为无者,”此为想思。“我是有色”者,此为想思。“我是无色”者,此为想思。“我是有想”者,此为想思。“我是无想”者,此为想思。“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为想思。诸比丘!想思为病2,想思为疮,想思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心住无想思,”汝等当如是学习。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转动。“此是我”者,此为转动。“我”者,此为转动。“我是无,”此为转动。“我是有色”者,此为转动。“我是无色”者,此为转动。“我是有想”者,此为转动。“我是无想”者,此为转动。“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为转动。诸比丘!转动为病,转动为疮,转动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转动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震动。“此是我”者,此为震动。“我”者,此为震动……诸比丘!震动为病,震动为疮,震动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震动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十一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戏论。“此是我”者,此为戏论。“我”者,此为戏论。……诸比丘!戏论为病,戏论为疮,戏论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戏论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十二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慢心。“此是我”者,此为慢心。“我”者,此为慢心。……诸比丘!慢心为病,慢心为疮,慢心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慢之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毒蛇品第四终
其摄颂曰:
毒蛇喜乐龟
木块二漏泄
苦法紧叔迦
琵琶六生类
并且与麦把
悦喜消尽品
广说为六十
依于海毒蛇
明说经集中
注1 缚两手两足,更繁首故,首为第五绳所缚。
2 原典raga虽有染欲,杂阿含经四二卷六经有为“病”。注亦有roga,看raga是roga之误,故译为病。于汉译大约为“病、痈刺。”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婆蹉衢多大经

婆蹉衢多大经

北传杂阿九六四.(大正藏二、二四六页。)别杂一九八(大正藏二、四四六页。)
本经是前经之婆蹉姓普行者,从世尊说善不善,且知世尊之弟子,在家出家皆成就此法,遂为佛教之比丘后,成为阿罗汉,北传之大纲与此合致。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之竹林栗鼠饲养处。
尔时,婆蹉姓之普行者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交换友谊礼让之语,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婆蹉姓普行者白世尊曰:
长时来,予不曾与世尊交谈矣。善哉!愿卿瞿昙为予略示善、不善。
世尊曰:
婆蹉!予可为汝略示善、不善也;婆蹉!予亦可为汝广说善、不善也。然而,婆蹉!予今为汝略示善、不善;汝宜谛听,善思之,予将说之。
婆蹉姓普行者应世尊:
卿!愿乐欲闻,
世尊曰:
婆蹉!
贪是不善,不贪是善也;
嗔是不善,不嗔是善也;
痴是不善、不痴是善也。
婆蹉!如是,此等是三不善法,及三善法也。
婆蹉!杀生是不善,离杀生是善也;
婆蹉!不与取是不善,离不与取是善也;
婆蹉!放诸欲邪行是不善,于诸欲离邪行是善也;
婆蹉!妄语是不善,离妄语是善也;
婆蹉!离间语是不善;离离间语是善也;
婆蹉!粗恶语是不善,离粗恶语是善也;
婆蹉!绮语是不善,离绮语是善也;
婆蹉!贪求是不善,不贪求是善也;
婆蹉!嗔恚是不善,不嗔恚是善也;
婆蹉!邪见是不善,正见是善也。
婆蹉!如是此等足十不善法,及十善法也。
婆蹉!凡比丘断舍渴爱之根者,如截多罗树头,成为非有,未来成为不生法,彼比丘成阿罗汉,诸漏已尽,修行成满,无漏心解脱,舍离重担,逮得已利,有结灭尽,正智解脱者也。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卿瞿昙之比丘弟子中,有依慧灭尽诸漏于今生今世,自证无漏之心解脱,知自作证而住之否?
世尊曰:
婆蹉!予之比丘弟子中,依解脱慧灭尽诸漏于今生今世,自证无漏之心解脱,知自作证而住之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三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比丘弟子也。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又,诸比丘且置之,卿瞿昙之比丘尼弟子中,有依解脱慧,于今生今世灭尽诸漏,自证无漏之心解脱,自作证而住之者否?
世尊曰:
婆蹉!予之比丘尼弟子中,依解脱慧灭尽诸漏,于今生今世自证无漏之心解脱,自作证而住之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二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比丘尼弟子也。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又,诸比丘、诸比丘尼且置之,卿瞿昙之某一优婆塞弟子,在家者,着白衣而梵行者,由灭尽五下分结,为化生者(不还果者),于彼处涅盘,由彼界而成为不还(此欲界)者否?
世尊曰:
婆蹉!予之优婆塞弟子,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由灭尽五下分结,为化生者,于彼处涅盘,由彼界而为不还(此欲界)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二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优婆塞弟子。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诸比丘且置之,诸比丘尼且置之,诸优婆塞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又,卿瞿昙之优婆塞弟子中,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依教说奉行者,依教诫忏悔者,度疑者,离惑者,得无所畏者,于师之教不依他者而住之否?
世尊曰:
婆蹉!予之优婆塞弟子,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依教说奉行者,依教诫忏悔者,度疑者,离惑者,得无所畏者,于师之教不依他而住之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二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优婆塞弟子。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诸比丘且置之,诸比丘尼且置之,诸优婆塞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诸优婆塞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又,有卿瞿昙之优婆夷弟子,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由灭尽五下分结,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盘,由彼界而为不还者否?
世尊曰:
婆蹉!予之优婆夷弟子,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由灭尽五下分结,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盘,由彼界而为不还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二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优婆夷弟子。
婆蹉曰:
卿瞿昙且置之,诸比丘且置之,诸比丘尼且置之,诸优婆塞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诸优婆塞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诸优婆夷且置之,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又,有卿瞿昙之某一优婆夷弟子,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依教说奉行者,依教诫忏悔者,度疑者,离惑者,得无所畏者,以师教而不依他缘而住者否?
世尊曰:婆蹉!予之优婆夷弟子,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依教说奉行者,依教诫忏悔者,度疑者,离惑者,得无所畏者,以师之教而不依他缘而住之者,实不只百、不只二百、不只二百、不只四百、不只五百,尚有更多优婆夷弟子。
婆蹉曰: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又,诸比丘是非完成者。如是,此梵行是以其支分而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诸比丘亦为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完全也。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然诸比丘尼是非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亦是完成者,是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完全也。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然诸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非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亦为完成者,是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完全也。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然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不是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诸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亦是完成者,是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为完全也。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诸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亦是完成者,然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不是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亦是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完全也。
卿瞿昙!若只有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为受欲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亦是完成者,然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不是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不完全也。然而,卿瞿昙!因为卿瞿昙是此法之完成者,及诸比丘是完成者,及诸比丘尼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塞、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梵行者是完成者,及优婆夷、在家者,白衣而受欲者亦是完成者。如是,此梵行以其支分而为完全也。
卿瞿昙!
犹如恒河倾向大海,斜向大海,倾斜向大海,注大海而安住之;如是,卿瞿昙之此共在家,出家众,倾向涅盘,倾向涅盘,触(达)涅盘而安住之。
伟哉!卿瞿昙!伟哉!卿瞿昙!
卿瞿昙恰如能扶起倒者,能揭露被覆者,对迷者告之以道,于暗中持来明灯,使有眼者见诸色。如是,卿瞿昙以种种方便说示教法。因此,予归依卿瞿昙,归依法,归依比丘僧伽。愿得于卿瞿昙之面前出家,愿得进入受具足戒。
世尊曰:
婆蹉!曾为外道者,欲依此法、律出家,欲受具足戒者,彼应有四个月间学习别住之,经四个月学习,励志决心,诸比丘允使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身份也。然对此,予认有个人之差别也。婆蹉曰:
世尊!若诸曾为外道者,欲依此法、律出家,欲受具足戒者,应于四个月间学习别住之,四个月学习,励志决心者,诸比丘允使出家,受具足戒或为比丘身份;则予愿四年间学习别住之,经四年学习励志决心,诸比丘允使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身份。
尔时,婆蹉姓普行者得于世尊之面前出家,得受具足戒也。
具寿婆蹉衢多受具足戒不久,即受具足半个月时,往诣世尊处。诣已,顶礼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具寿婆蹉衢多白世尊曰:
世尊!予已学得有学者应学之智。愿世尊对予开示增上法
世尊曰:
婆蹉!然,汝应增上修习二法:止与观也。婆蹉!汝对此等二法,即止与观实增上修习者,其将导致通达种种界。
婆蹉!对彼神通倘若汝作是愿:予愿经验种种神通力、即一身而能成为种种身,或种种身能成为一身;或显、或隐,又如穿壁、透墙、越山、能通行无碍,犹如于虚空;于地上能作出没,犹如于水中;能行于水上而不沈,犹如行于地上;跏趺坐于虚空中能飞行,如有翼之鸟;又能接触、能扪摸日、月,有如是大神力,如是大威力、乃至梵天界、以身得自在转之。,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将能应愿得自证。
婆蹉!对彼天耳倘若汝愿:予以清净而超人之天耳界能闻人间或天界、远或近两方之声。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
婆蹉!对彼知他心倘若汝愿:予对他之有情及他人,从自心能熟知他心:即对有贪心,能知有贪心也。或对无贪心,能知无贪心也。或对有嗔心,能知有嗔心也。或对无嗔心,能知无嗔心也。或对有痴心,能知有痴心也。或对无痴心,能知无痴心也。或对摄心,能知摄心也。或对散乱心,能知散乱心也。或对高广心,能知高广心也。或对非高广心,能知非高广心也。或对有上心,能知有上心也。或对无上心,能知无上心也。或对得定心,能知得定心也。或对未得定心,能知未得定心也。或对心解脱,能知心解脱也。或对心未解脱,能知心未解脱也。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之。
婆蹉!彼宿住如汝所愿:予忆念种种宿住,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数之坏劫,多数之成劫,多数之坏成劫,于其处予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寿终;彼予从其处死、彼处生,于彼处(再生之),予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寿终;又,彼予从其处死,(再)生此处。如是,共行相,共境遇,随种种宿住,而忆念之。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之。
婆蹉!就彼天眼倘若汝愿:予以清净超人之天眼界,能观诸有情之正在死、正在再生,为卑贱者、高贵者、美者、丑者、幸福者、不幸者。能知诸有情随其业而遭遇报应,即:实此等尊贵有情正是以身具足恶行,以口具足恶行,以意具足恶行,是嘲骂诸圣者,执邪见者,持邪见业者。彼等身坏命终,往生恶处、恶趣、堕处、地狱。又,他之此等尊贵有情,正是以身具足善行,以口具足善行,以意具足善行,是具赞扬诸圣者具正见者,持正见业者。彼等身坏命终,往生善趣、天界。如是,予能以清净超人之天眼界,观诸有情之正在死、正在再生,为卑贱者、高贵者、美者、丑者、幸福者、不幸者。能知诸有情随其业而遭遇报应。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
婆蹉!对彼诸漏灭尽倘若汝愿:予能于现法,由灭尽诸漏,而为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己以通智自作证具足住。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
尔时,具寿婆蹉衢多对世尊之教示,欢喜、随喜已,由座起立,顶礼世尊,右绕而离去。
于是,具寿婆蹉衢多为独住者、远离者、不放逸者、热心精动者、自励而住者,不久之后,凡良家子为义由在家而出家为无家者,彼于无上梵行之究竟,于现法以自己通智自作证具足住: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更为此轮回状态。又,具寿婆蹉衢多即成为阿罗汉之一。
尔时,众多比丘欲往见世尊,具寿婆蹉衢多遥见彼等比丘前来,乃往彼等比丘处;诣已,对彼等比丘曰:
哈!汝等比丘往何处耶?
彼等曰:
贤者!予等(欲)往见世尊也。
婆蹉曰:
若然,诸具寿,代予顶礼世尊足,曰:世尊!比丘婆蹉衢多顶礼世尊足,言:予恭敬世尊,予恭敬善逝。
彼等比丘应诺比丘婆蹉衢多曰:
如是,贤者!
于是,彼等比丘诣世尊处;诣已,顶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等比丘白世尊言:
世尊!比丘婆蹉衢多顶礼世尊足,言:予恭敬世尊,予恭敬善逝。
世尊曰:
诸比丘!而比丘婆蹉衢多,由予心悉知其心:比丘婆磋衢多是三明者,有大神力者,大威德者。诸天亦告予此义:世尊!比丘婆蹉衢多是三明者、有大神力者、大威德。
世尊说此已,彼等意悦之此丘皆欢喜世尊之所说。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

阿含典籍·南传长部·起世因本经

起世因本经

本经相当于长阿含卷第五之小缘经(大正藏一),中阿含卷三十九之婆罗婆堂经(大正藏二六),及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大正藏一0)。佛于黄昏时,经行于鹿母讲堂外,对随后而来之婆罗门族出身之婆悉吒和婆罗堕所说的就是本经,大别其内容可分为二部份。即前半是说人之贵贱,非由如四姓之阶级的高下,是由其人格价值之有无而定的,力说四姓之平等;于后半由说此世之初开展起而及四姓之起源,最后结说此等四姓之任何人体证法者,为人类之最上者。
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住舍卫国清信林园之鹿母讲堂。时,婆悉吒与婆罗堕,欲修比丘行而入比丘之群。时至黄昏,世尊由静思起而出其讲堂,经行于讲堂户外之阴凉处。

婆悉吒于黄昏,见世尊由静思起而出其讲堂,经行于讲堂户外之荫凉处。见已,彼告婆罗堕曰:“友,婆罗堕!世尊于黄昏,由静思起而出其讲堂,经行于讲堂户外之荫凉处,友,婆罗堕!往近彼世尊,于世尊之处,或能得闻法语!”婆罗堕答婆悉吒:“唯然,友!”
如是,婆悉吒与婆罗堕,诣近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随世尊之后经行。

其时,世尊言婆悉吒曰:
“汝等甚为优异,生于婆罗门及在婆罗门之系统,欲出婆罗门种族之家庭生活而入无家之生活。婆悉吒!婆罗门对汝等无不非难骂詈耶?”
“实然,尊者,婆罗门实以特有之骂詈,充分非难我等,而不停地骂詈。”然者,婆悉吒!以如何之言语,婆罗门实以特有之骂詈,充分非难汝等,而不停地骂詈耶?”
“尊者!婆罗门如是言:“婆罗门种是至上之种族,其他是卑劣之种族也。唯婆罗门白皮肤,其他是黑皮肤;唯婆罗门是纯粹,非婆罗门即不然;唯婆罗门真正梵天之子,由其口生;由梵天所生、梵天所造、梵天之相续人也;汝等不得舍弃高贵阶级,去亲近彼贱种阶级之断发沙门,贱种之黑人是由我等一族之足所生。如斯不适宜,如斯不适当。汝等不得舍弃高贵阶级,去亲近贱种阶级之断发沙门,贱种之黑人是由我等一族之足所生者。”尊者!以如斯语,婆罗门对我等,用婆罗门特有之骂詈,充分非难,而不停地骂詈。”

“婆悉吒!确实汝等婆罗门,完全忘去往昔之事实,始作如是言:“婆罗门是最上之种族,其他是卑劣种族;唯婆罗门白皮肤,其他是黑皮肤;唯婆罗门是纯粹,非婆罗门即不然;唯婆罗门真正梵天之子,由其口生;由梵天所生、梵天所造、梵天之相续人也。”然,反过来,婆悉吒!婆罗门之女非有经水、怀孕、生子之经验耶?然而,彼等婆罗门实是由胎生,却作如斯言:“婆罗门是最上之种族……乃至……梵天之相续人也。”彼等婆罗门,确实语虚言,甚与骂詈而不名誉。

婆悉吒!有四种姓,即:刹帝利种、婆罗门种、吠舍种、首陀罗种。然,婆悉吒!于刹帝利种中,亦有伤害有情者、有取不与者、有淫欲之邪行者、有行妄语者、有两舌者、有恶口者、有绮语者、有悭贪者、有害心者、有邪见者。婆悉吒!如是,或为不善性质者,或被认为不善性质者,应非难,或被认为应非难性质者,不应模仿,或被认为不应模仿性质者,于高贵人不适当,或被认为高贵人不适当性质者,阴险之行为及阴险行为之果报,由贤人所摈斥性质者,如是者,确实于刹帝利种中亦得常见出。复次,婆悉吒!于婆罗门种中……乃至……见出,婆悉吒!于吠舍种中……乃至……见出,婆悉吒!首陀罗种中……乃至……亦常见出。

婆悉吒!复次,于另一面,于刹帝利种中亦常有离杀生者、离不与取者、离淫欲邪行者、离妄语者、离两舌者、离恶口者、离绮语者、无悭贪者、无害心者、正见者。婆悉吒!如是,或善性质者,或被认为是善性质者,不应非难者,或被认为不应非难性质者,应模仿者,或被认为应模仿性质者,于高贵人为适当,或被认为高贵人适当性质者,白净行为及白净行为之果报,由贤人所赞赏性质者,如是者,确实于刹帝利种中亦得常见出。婆悉吒!又婆罗门种中亦……乃至……又吠舍种中……乃至……又首陀罗种中……乃至……得常见出。

婆悉吒!于此等四姓中,黑恶性质者与白净性质者,为贤人所摈斥及所赞赏者,可得为二分者,彼等婆罗门如是言:“婆罗门种是最上之种族,其他为卑劣种族,……乃……梵天之相续人”之主张,不为贤人所允许。何以故?婆悉吒!在此等四姓中,任何人为比丘,成为阿罗汉、灭诸漏者、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舍负重担,正得无再生之位、灭有之束缚、有完全智、为解脱者,其人,始称为此等四姓之最上者,以法之故,不以非法故也。不论如何,婆悉吒!于此性或于他世,此法于人类为最上也。

婆悉吒!于此世于他世,法为人类最上之理由,应了解如次之实例。婆悉吒!拘萨罗之波斯匿王,如:“沙门瞿昙是由无上之释迦族而出家者。”又婆悉吒!而释迦族对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行臣下之礼。婆悉吒!释迦族人,从顺于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而行问讯、站立、合掌等谦逊态度。婆悉吒!如是,释迦族人如对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行从顺、问讯、站立、合掌等谦逊之态度,其同时,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对如来,行从顺、问讯、站立、合掌等谦逊之态度,王言:“沙门瞿昙岂非高贵之出耶?我非高贵之出;沙门瞿昙是强力,我是薄力;彼是美貌,我是貌丑;沙门瞿昙有大势力,我几无势力。”其实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对如来,行从顺、问讯、站立、合掌等谦逊之态度,是彼王尊敬法,尊崇法、重法、尊法、视法为神圣故也。婆悉吒!由此实例应知法是人类之最上者,于此世、于他世亦然。

婆悉吒!生异、名异、姓异、家系异之汝等,由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若被质问:“汝是谁”者,汝当答:“我等是释迦族之子孙,从彼为沙门也。”婆悉吒!对如来致信、根信、确立信、坚固信,或不为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世间之任何人动摇者,甚可知是言:“我等实是世尊之真子,从彼口生,从法生,由法所造,是法之继承者。”何以故?婆悉吒!此等实为如来之同义语,即法身、梵身、法体、梵体。

婆悉吒!或经过相当长久时期之后,此世界有转起。此世界转起之时,大部份之有情生于光音天,而彼等住于彼处,于意所成,以喜为食,自放光明,飞于虚空,保其光辉,长久时期之间,维续如是之状态。婆悉吒!又经过相当长久之时期后,此世界有转起。此世界转回之时,大部份之有情,舍弃光音天之生存,复归于此世。而彼等于意所成,以言为食,自放光明,飞于虚空,保其光辉,长久时期之间,维续(如是之状态)。
十一
然,婆悉吒!其时,万物皆成为水,黑暗而不见物,日月不现,星宿不显,昼夜不分,日月之黑分,白分不分明,无年之季节,无男女之别,万物唯是万物而已。于彼等万物,或经过相当长时期后,甘美之地味,周偏于水中。犹如煮沸之牛乳粥,将冷于表面生泡,而现出大地。彼地色具、香具、味具也。恰如有完全之醍醐,或如呈现纯粹乳酥之色,又如混入蜂蜜之味。
十二
婆悉吒!其时,或有贪欲性质者,言:“呜呼!此是如何之物?”以指尝甘美之地味。再三以指尝甘美之地味,转而被甘美所诱,于身渗出欲望,婆悉吒!其他者等亦仿彼,以指尝试甘美之地味,再三尝试甘美之地味,转而被甘美所诱,于身渗出欲望,婆悉吒!其时,彼者等,以手掬甘美之地味,始恣意食之。婆悉吒!
尔来,彼等由手掬甘美之地味,始恣意食之,彼等自放光明渐渐转薄,由自放光明渐转薄而日月显现,由日月之显现而星宿亦显现,由星宿之显现而知昼夜之区别,由知昼夜之区别而知日月之黑白,由知日月之黑分白分,则年及季节显现。婆悉吒!如是,如此世间再转回。
十三
然,婆悉吒!彼等食甘美之地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婆悉吒!由彼等食甘美之地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可见彼等之身渐益坚固而起容貌之变化。或者容貌为美,或者为丑;美者欺侮丑者,思惟:“我等比彼等美,彼等比我等丑。”而且彼等恃凭自己之美而生憍慢,如是,消失甘美之地味。由甘美地味之消失,彼等集合,集合已,恸哭而言:“呜呼!美味……呜呼!美味……”。今日,当众人获得甘美之味,曰:“呜呼!美味……呜呼……美味……”。众人只是重复过去之辞句而不知其本义矣。
十四
婆悉吒!其时,彼等消失之时,甘美之地,出现地饼2。此恰如菌之发生。彼地饼具色、具香、具味。其色实如完全之醍醐,或纯粹之乳酥;其味又实如混蜂蜜;婆悉吒!其时,彼等开始食地饼。而且彼等食此,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婆悉吒!由彼等食地饼,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彼等之身渐益坚固而现起容貌之变化,或者容貌美,或者容貌丑。美者欺侮丑者,思惟:“我等比彼等美,彼等比我等丑。”而且恃凭自已之美而生憍慢,如是,地饼消失。由地饼之消失而蔓草出现。此恰如竹之出现,具色,具香,具味……乃至……如混蜂蜜。
十五
婆悉吒!其时,众人开始食蔓草;而且彼食此……乃至……众人只是重复过去之辞句而不知其本义矣。
十六
婆悉吒!其时,彼蔓草消失之时,此等之人,不耕作而熟米出现;此无糠、无壳、有佳香、肌身细。晚上,以此为晚食,持回家者,至早上再生长而熟如旧,早上以此为早餐,持回家者,至晚上再生长而熟如旧,不见有切痕。婆悉吒!以其时,此等之人,不耕作而食熟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婆悉吒!此等之人,由不耕作而食熟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彼等有情之身体,渐益坚固,容貌之变化甚显著,女子现女子之相,男子现男子之相。而且女子实积极地思慕男子,男子亦同思慕女子。各各互相思慕而生欲情,恋慕而身焦,遂由恋慕而行交会。婆悉吒!其时,其他人见彼行交会,或者投泥,或者提灰,或者投牛粪而言:“灭矣!污秽者!灭矣!污秽者!众人何可对他人作如是事?”正如今日,当某些地方尚有追放新娘,或投泥、投灰、投牛粪。众人只是顺从过去之惯例而不知其本义矣。
十七
婆悉吒!于其时认为不道德者,今认为是道德;婆悉吒!其时,行交会之人,于一月或二月之间,不许准入村镇。婆悉吒!其时,彼等人,因其不道德而招致激烈非难,彼众人为隐蔽其不道德而入小屋。婆悉吒!由此,或怠惰之性质者,如是思惟:“呜呼……何故自劳苦,晚上为晚餐,早上为早餐而持来米谷耶?晚餐及早餐份之米,一次运来者如何?”婆悉吒!于此处,彼等将早晚餐之米,充分地一次持运。其时,其他者近至彼前,近至已,如是言彼等曰:“来,友!往收集米。”
“友!不必了。我已一次运来了早晚餐之米了。”婆悉吒!于此处,彼等仿彼者之例而一次搬运二日份之米,曰:“确实如是为妙。”婆悉吒!其时,其他之人来此人之处,来已而言:“来!友:往收集米,”“友!不必了,我已将二日份之米一次搬来。”婆悉吒!于此处,彼等仿彼之例,一次将四日份之米搬来,曰:“确实如是为妙。”……乃至……一次将八日份之米搬来,曰:“确实如是为妙。”然,婆悉吒!其时,此等之人开始食蓄积之米。如是成为糠包混淆米,壳包混淆米,收获之后,不再生,可看到破碎口,米之株割而成束也。
十八
婆悉吒!其时,彼等之人集合,集合而后恸哭,曰:“呜呼!恶法于众人之间出现,诸友!不管如何,我等于过去,是意所成,以喜为食,自放光明,飞行虚空,此状态长久之间继续不失光辉。或经过相当长时之后,此对于我等,甘美之地味,周偏水中;具色、具香、具味。我等以手掬甘美之地味而开始食此。由手掬甘美之地味而开始食此,我等则消失自已之光;由消失自己之光而日月出现,由日月之出现而星宿出现;由星宿之出现而显昼夜;由显昼夜之分而现月、半月;由现月、半月而现年及季节之分。食甘美之地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于我等恶不善法出现,则甘美之地味消失。由甘美之地味消失而地饼出现,具色、具香、具味也、我等开始食地饼;我等食此,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于我等恶不善法出现而地饼消失。地饼消失而蔓草出现,具色、具香、具味也。于我等开始食蔓草。我等食此,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于我等恶不善法出现时,蔓草消失。由蔓草之消失而不耕作之熟米出现,无糠、无壳、纯粹而有佳香,肌身滑,晚上以此为晚餐,持回家者,至早上再生长而熟。早上以此为早餐,持回家者,至晚上再生而熟,不见有切痕。我等食不耕作之熟米,以此为食粮,以此为滋养,此状态长久继续之间,于我等恶不善法出现,糠包滑米,壳包滑米,株割之后,不再生长,切痕出现,米之株割成束。今我等欲分稻田,欲造界限。”
婆悉吒!其时,其有情分割稻田,造作界限。
十九
婆悉吒!其时,或贪欲性质者,守自己之领域,更夺他人之领域而享受之。人人捉捕彼,捉捕已,如是曰:“呜呼!汝身行恶事,为何守自己之领域,更夺他人之领域而享受。然,汝不应再作如是事。”婆悉吒!彼人答言:“唯然!”婆悉吒!彼再度……乃至……彼二度守自己之领域,更夺他人之领域而享受。人人捉捕彼,捉捕后……乃至……或者以手打、或者以土块打、或者以杖打之。婆悉吒!如是开始,窃盗显现,非难显现,妄语显现,刑罚亦显现矣。
二十
婆悉吒!然,此等之人集合,集合已,恸哭曰:“呜呼!恶法将出现于众人之间;不管如何,窃盗将出现,非难将出现,妄语将出现,刑罚将出现也。于今,我等或选任一人,其人对于我等,该怒之时则怒,该非难之时则非难,该驱逐之时则驱逐。我等又对其人供与一定之米粮。”
婆悉吒!其时,此等之人于众多之人中,更美丽,容貌更优秀,更和蔼,至更有人气者之处,言彼人曰:“然,汝于该怒者则怒,该非难者则非难,该驱逐者则驱逐。我等可以米分期供给汝。”婆悉吒!彼人答应彼等:“宜然”,便于该怒时则怒,于该非难时则非难,该驱逐时则驱逐。彼等便以米分期供给彼。
二一
婆悉吒!摩诃三摩多是“依全民选出者”之意;于是“摩诃三摩多”则被称作第一之惯用语;婆悉吒!刹帝利是“农场主”意;于是刹帝利则被称作第二之惯用语;婆悉吒!王是“依法令他人喜悦”之意:于是“王”则被称作第三之惯用语;婆悉吒!如是,此刹帝利是依往昔初生之辞句而应用其名,此实由彼等之人而生起,非依其他者也。于彼相应之类,而非不相应;彼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二二
婆悉吒!彼等之人,有某些人如次思惟:“实是恶汉将出现于众人之间。窃盗将出现,非难将出现,妄语将出现,刑罚将出现,驱逐将出现也。然,我等应除掉恶不善法。”而彼等除掉恶不善法;婆罗门是“除掉恶不善法”之意。于是“婆罗门”则被称作第一之惯用语;彼等住于森林,作木叶之家,于木叶之家而思念:于彼燃烧之炭火消失、烟绝,杵被舍弃;晚上为晚餐,早上为早餐,往市、村、镇求食物;彼等获得食物之时,再回归阿兰若处木叶之家,以拟作静虑。人人见此,曰:“此等之人,住阿兰若处,作木叶之家,于木叶之家静思。彼等燃火消失、烟绝,杵亦被舍弃。晚上为晚餐,早上为早餐,往市、村、镇求食物。彼等获得食物,再回归阿兰若处木叶之小屋拟作静虑。”静思者是“静虑”之意。婆悉吒!于是“静虑者”则被称作第二之惯用语。
二三
然,婆悉吒!此等人中之某些人,不能于阿兰若处木叶之小屋继续静思而移居村、镇之郊外作圣典。人人见此,曰:“彼等之人,不堪于阿兰若处木叶小屋作静思而下来村、镇之郊外作圣典,彼等不静思”。婆悉吒!学习者是“彼等不静思”之意;于是,“学习者”则被称作第三之惯用语。婆悉吒!如是尔来,婆罗门是依往昔初生之辞句而应用之名。此实由彼等之人而生起,非依其他者也。于彼等相应之类,而非不相应也;彼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二四
然,婆悉吒!彼等人之中,有某些人,行结婚之生活,从事种种之商业,吠舍是“行结婚生活,从事种种事业者口之意,由此,吠舍成为惯用语;婆悉吒!吠舍是依往昔初生之辞句而应用之名;此实由此等之人而生起,非依其他者也;于彼等相应之类而非不相应也;彼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二五
婆悉吒!彼等人中之残余者,皆为狩猎者;婆悉吒!首陀罗是“以狩猎为业,又以杂事为业”之意;由此,首陀罗成为惯用语;婆悉吒!首陀罗是……乃至……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二六
今,婆悉吒!某时,有些一刹帝利轻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言:“我是出家者”。有一些婆罗门,轻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言:
“我是出家者”。有一些吠舍亦轻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言:“我是出家者”。有一些首陀罗轻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无家之生活,言:“我是出家者”。婆悉吒!由此等四种姓,出现出家沙门之团体,其名实由彼等而起,非由其他;于彼等相应而非不相应者;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二七
婆悉吒!有刹帝利于身口意行恶行,有邪见、邪见解,采取此行为之结果,身体坏灭命终后,再生于恶生、恶趣、险难处、地狱。有婆罗门……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罗……乃至……命终之后,再生于恶生、恶趣、险难处、地狱。
二八
复次,婆悉吒!有刹帝利,于身口意行正行,有正见、正见解,采取此行为之结果,身体坏灭命终后,再生于善趣、天界。有婆罗门……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罗……乃至……命终之后,再生于善趣、天界。
二九
婆悉吒!有刹帝利于身口意行善恶二行,有混合之见,混合之见解,采取此行为之结果,身体坏灭,命终之后,受乐、苦两受。有婆罗门……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罗……乃至……命终之后,受乐、苦两受。
三十
又,婆悉吒!刹帝利之某者,防护身口意,修七觉支,于现世成就涅槃。有婆罗门……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罗……乃至……于现世成就涅槃。
三一
婆悉吒!不管如何,此等四姓之任何人,为比丘、成为阿罗汉,灭尽诸漏者,应作已作,舍负重担,得无再生之位者,灭尽有缚者,有完全智者,为解脱者,此人,于此等之中,称为最上者。依法而不依非法故。不管如何,婆悉吒!法于此世、于他世,法是人类最胜者也。
三二
婆悉吒!次句之偈乃由常童子梵天所说:
以重家系等人中
刹帝利族为最胜
明行完全具足者
于人天为第一人
婆悉吒!然,此句,由彼常童子梵天所善歌唱,非恶歌,是善告而非恶告,是有甚深之利益而非无利益,我爱诵之,婆悉吒!我亦歌之:
以重家系等人中
刹帝利族为最胜
明行完全具足者
于人天为第一人
世尊如是说已,婆悉吒与婆罗堕,心欢喜、踊跃世尊之所说。
注:
1 .对于经题之agganna,于巴利圣典出版协会之巴英辞典,分解为agga+nna于志鲁达斯之辞典,把agganna分解为agra+jna,同样由此而想,虽为recognised as primitivephmeval,jna非受伤之意。勿论,agganna是aggam+ja||aggan+ja依于类化作用,成为agaanna为“最初生”之形容词?或该译为“原人”。或想更妥当者于大事(Mahavastu I.P1.340)有类同agrinya语。例如anya anna,bhan yabhanna,agrinya等于aganna该是不会错吧!
2 .地饼(pappataka)或言“地膏”。牛乳与米混煮而作如圆子之食物,巴利圣典协会之巴英辞  典为“芽”“瘤”树节上之芽”等,但不采用此。
3 .此上原本缺vusitava“梵行己立”一句。

点击返回阿含经专题总目录